第一篇:做一个指南针(附教学反思)
《做一个指南针》
方雪云
【整体设计】
《做一个指南针》作为三下科学第四单元的最后一课,是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本课安排了制作指南针的活动,通过这项活动,能够满足学生动手制作的愿望,培养他们动手制作的能力和创造意识。
本课按照实践学习活动的顺序分成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做磁针,通过用磁铁摩擦的方法使钢针变成磁针,用已有的知识判别磁针的南北极。
第二步是安装磁针,想办法使磁针能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从而能指示南北方向;安装磁针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第三步是展示和交流制作好的指南针,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
作为“设计与技术”类型的课,我认为其核心在于设计,也就是要引导学生围绕具体的目标任务运用已有的科学概念及原理来进行设计与制作,重点应放在“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上。其次,对于小学科学的起始年级——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是关键。因此,在教学“设计与技术”类课文时,应充分考虑三年级孩子动手实践相对较差这一实际,适当降低操作难度,通过教师演示,作品呈现等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还应充分考虑到1节课只有40分钟的限制,不要过于追求方法的多样性,而应把课堂的立足点放在“学生自制的指南针能准确地指示方向”上,从而引导学生在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的基础上进行主动创新,探索制作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后可以变成磁针。过程与方法:
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做磁针;判断自制磁针的南北极;合作设计制作指南针。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
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做磁针,发现能让磁针水平旋转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判断自制磁针的南北极
【教学准备】
1、学生实验准备:条形磁铁、钢针、吹塑纸、泡沫块、硬纸片、线、剪刀、水槽、盒式指南针、回形针等。
2、教师实验准备:条形磁铁、钢针、回形针、盒式指南针、自制指南针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指南针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磁针、支架、方位盘、盒子)2.一个指南针,最重要的是哪部分?(磁针)为什么?(指南针就是利用磁铁指示南北的性质制成的)3.你想自己拥有一个指南针吗?
板书课题:做一个指南针
【设计思路:明确学习任务;复习指南针的构造,为学生制作指南针作好铺垫。】
(二)学做磁针
1.一个指南针最重要的部分是磁针,但今天老师没有带来磁针,而是带了缝衣服的钢针
2.出示小钢针,它可以直接代替磁针吗?(不可以)为什么?(没有磁性;不能只是南北)口说无凭,教师演示用磁针吸回形针
3.有什么方法可以使钢针变成磁针?
板书:钢针 磁针
(摩擦)用什么摩擦?(磁铁的磁极)摩擦一次够吗?(不够)的确,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可以将钢针变成磁针。经过人们的反复试验,总结出了:
出示方法,教师演示:用磁铁摩擦的方法使钢针变成磁针。
4.现在,钢针变成磁针了吗?用什么方法检测?(用回形针检测钢针是否带上磁性。)
5.我们都知道磁铁有南北两极,那它的哪一端是南极?哪一端是北极?有什么方法可以辨别?(用条形磁铁;用悬挂法;用指南针„„)
教师演示:用指南针辨别磁针的南北极,并板书记录。6.想不想亲自做一枚小磁针? 课件出示操步骤,学生分组制作磁针
7.你们的钢针变成磁针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能吸引铁质物品:如回形针)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运用 “磁铁具有指南北的性质”、“磁铁能吸铁质物体”、“磁铁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等已有的科学概念来解决“为什么需要磁针”、“怎样判断钢针是否变成磁针”、“怎样辨别磁针的南北极”等实际问题。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后可以变成磁针是本课要求学生掌握的新的科学概念,这一内容的教学中要注重教师的引导和指导。】
(三)安装磁针
1.有了小磁针,要让它能指示南北方向,接下去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自由旋转)
2.出示材料,小组讨论设计:选取哪些材料可以使磁针在水平方向自由转动?
3.汇报交流重点:有什么困难或需要注意的地方吗?(水浮法:底盘不能太大,否则不易自由旋转;悬挂法:重点要解决平衡问题)
小结:根据同学们的汇报,我们知道安装磁针大致有2种方法:水浮法和悬挂法。
出示实验要求
4.学生领取材料,分组安装磁针.5.有没有成功?根据什么来判断成功了?(能够准确指示南北方向)【设计思路: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明确“磁针只有在能自由转动情况才能指示南北方向”,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设计磁针可以自由转动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作品欣赏的方式降低学生操作难度,引导学生安装磁针。最后让学生检测自制的指南能否准确地指示方向,让学生获取成功的快乐。】
(四)交流展示 1.展示小组制作的指南针
2.其他小组评价(重点放在优点,缺点及改进上)。3.展示教师作品,学生评价。
【设计思路:通过积极地评价让学生进一步享受成功的快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改进自制指南针。】
(五)作业
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重新做一个指南针!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创新,探索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来做一个指南针。】
教学反思
(一)比较成功的地方
1、在交流中设计实验方案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互交流,学会科学表达和倾听,是提升学生探究成效、获得发展的关键一步。
今天这堂课,在交流中设计实验方案,我基本做到了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对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细节,一能引导学生讨论清楚,如在交流做磁针的方案时,学生回答用磁铁摩擦钢针,我进一步引导:用磁铁的哪个部位摩擦?怎样摩擦?并给学生作出具体的示范;在交流安装磁针的方案时,针对学生不好把握重心的问题,我引导学生对此展开具体的讨论。学生汇报时,我注意引导他们学会倾听。如:当学生发言后,我经常问 “对他刚才讲的实验方案,你还有补充吗?” “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吗?”„„于是,学生们在交流中集思广益,形成了较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保持了高涨的情绪,有利于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持续探究。
2、在实验中提升科学概念
本节课中,学生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猜测──设计方案──合作实验──分析、归纳”的探究过程,在本节课的两个实验中,学生既有独立实验,又有合作探究,既锻炼了学生的独立实践能力,又锻炼了小组合作能力,在实验中,培养了学生细致、认真的科学实验态度,在安装磁针的过程中,各小组组长、汇报员、材料员等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条不紊,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了安装磁针这一任务,体现了老师恰当科学的引导和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科学概念的提升中,学生亲身经历了动手用磁铁摩擦钢针,使钢针带有磁性,能吸引回形针,使总结“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可以变成磁针”这一科学概念变得水到汇成。这个结论是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合作探究得到的,这样的科学知识记得深,记得牢。
3、在评价中加深认识
本节课的第三个部分是展示交流同学们制作的指南针,我把学生制作的指南针拿到展示台上交流,大家通过参观、比较,发现各小组的优点及存在的不足,对自己小组的制作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并引导他们思考同学们为什么能做得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让他们在反思中进一步形成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材料监控不当:
本节课分为两个实验:做磁针和安装磁针。第一次实验,材料有条形磁铁、盒式指南针、回形针以及钢针。先前考虑到,如果条形磁铁和盒式指南针一直放在学生那,学生把玩着条形磁铁和指南针,势必会对第二个实验造成影响,于是在实验前,我跟学生说本次实验结束,要及时归还材料,但却没有强调不用归还做好的磁针,导致其中3组在归还材料时,把磁针也还给我,对课堂秩序以及纪律都造成了一定影响。其实在出示实验步骤时,应强调这点!
2、展示交流不充分:
本节课的第三个部分是展示交流同学们制作的指南针,我把学生制作的指南针拿到展示台上交流,却发现实物投影效果不好,于是就换成让部分孩子来判断作品是否成功,这样的处理显然是不妥的。课后我虽然想到将实物投影放大倍数缩小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总归留下了遗憾。主要原因还是出在我身上,磨课时都是在教室进行,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小问题竟没能好好处理。这次教训也告诉我自己,平时还是要尽可能安排学生去实验室上课,不过是对他们还是对我自己,都是有利的!
3、评价语不及时:
三年级自我控制能力较差,面对各种实验器材,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便停留在外显的操作活动上,对于设计方案和分析现象的思考比较不感兴趣。因此,我应根据学生好奇心强,对实验充满兴趣的特点,注意表扬在设计方案和分析现象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同学,鼓励更多的同学积极参与静态的思维过程,让科学课在有序的活动中动静结合,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第二篇:做一个指南针教学反思
首先我想说公开课是积淀自我、发展自我的有效方式,虽然它的过程有点漫长与痛苦,但课后细细回味,还是能品尝到丝丝甜味。上个学期末接到了要承担公开课的任务,于是在期末的时候就开始早早的进行了准备,在大致浏览了三年级下册教材的基础上撰写了第一稿教案,可当时已经接近期末,所以未能在班级内试教。本学期一开学立马拿着自己的教案准备了充足的器材,进行了第一次试教,但上完以后发现,我把学生想象的太完美了,很多的教学设计只是我的一厢情愿而已。之后我又进行了多次试教,并多次修改教案,最后呈现了平淡的一堂科学课。通过本次教学我也收获了以下一些经验,供大家一起分享。
一、分析教材,找准定位。
本次教学设计我6改教案,其实最关键的因素是我没有把握好教材的重点所在,没有全面的了解学生、分析学生,而是一味追求把教学设计的与众不同,希望有新的亮点出来。因此第一稿的教案把重点放在了用距离来比较磁力大小的变化和磁铁不同摩擦方式使磁针磁极发生变化的探究上,却忽视了制作课最核心的内容,所以一开始就走了一段大弯路。后来经过几次试教,慢慢地将教学中心回到了指南针的设计与制作上来了。
其次是我对学生了解也不够全面与深入,由于我们的科学课专用教室是到去年11月份才陆陆续续完工的,相应的教学仪器设备也是陆续到位的,我们的这批孩子一直是在教室里上科学课,因此他们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参与科学实验探究的机会不多,动手能力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理想,以至于让他们在筷子上用细棉线打个结的任务,完成起来也变得非常艰难。
因此我想说阅读课标、理解教材、分析学生、找准定位是上一节公开课的必备前提条件,只有做透了才不会走弯路。
二、团队合作,寻求帮助。
现在我对于“好课是磨出来的”这句话深有体会,虽然我这堂课不是一节好课,但如果不经历磨课这一个过程,我的课也许会更糟糕。而磨课的前提要有一个团队,不断的提供好的建议与意见。我的这节课得到了多位老师的帮助,如我的徒弟楼老师,虽然我们的关系是师徒,但我一直觉得我们之间的学习是相互的,最初的试教课,我们也都一直相互的商讨着。其次是夏校长,虽是从音乐专业毕业的,但在科学教学的道路上一直走到现在,因此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拥有扎实而深厚的功底。夏校长的一句话点醒我这梦中人:“本次活动主题是技术与工程,那你的课就要突出设计与制作。”也正是这句话使我的课没有走的太偏。除此之外,教研员及第一实验小学的两位杨老师的听课与分析,使我这堂课各环节的衔接变得更加的流畅与合理。为了让这节课熟记于心,我找到了集团内银河小学缪老师的帮助,借用他们学校的学生进行试教,同时她也帮我再次优化了几个细节。一路走来,感谢给予过我帮助的老师、领导和专家们。在我们学校科学学科也许只是一个小的团队,但在区内我们科学组就是一个大团队,我也相信,只要我在群里寻求帮助,我们团队的老师们一定会给予我帮助的。“好课是要磨出来的”,而我们科学学科就有一个好的磨课团队。
三、考虑细节,力争完善。
其实没有一节课可以称得上完美,我能做的只是寻求更加的完善,那么这里需要我们考虑的就是细节。我的这节课中,团队的老师给了我很多细节方面的建议:1.如为了让学生记住场地的南北,有必要在场地上贴上显眼的南北两字;2.为了让学生有所思考,提供了不能磁化的弹簧片这一材料;3.在板书时考虑把知识点所要蕴涵的层次关系也体现出来。4.为了让学生能快速的将绳子系到木棒上,则给学生提供了双面胶;5.为了让学生呈现多样的作品,在材料提供上尽可能多提供一些可选材料。我所想到的,我所做的只有这些,我想老师们听了课后肯定还会有更多好的点子,这也是我所可以改进的方向。
也许我的这节课离杭州市教研员徐老师对于《技术与工程》一类课的要求相差甚远,但不管如何,一次磨砺就会有一次收获,也会促使我的一次发展,就在2019积淀自我,发展自我吧!
第三篇:做一个指南针教学设计
《做一个指南针》教学设计
李田楼镇中心小学
崔永刚
[教材]:教育科学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磁铁第7课《做一个指南针》 [教材分析]
《做一个指南针》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教材按照实践学习的顺序分成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做磁针,通过用磁铁摩擦的方法使钢针变成磁针,用已有的知识判别磁针的南北极。第二步是安装磁针,想办法使磁针能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从而能指示南北方向。第三步是展示和交流制作好的指南针。通过制作指南针的活动,能够满足学生动手制作的愿望,培养他们动手制作的能力和创造意识。[学情分析]
对于指南针,学生在生活中知道也了解一些,但是没有具体的接触过指南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指南针也加深了一些了解。本课是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让学生做一个指南针,是一个动手操作课。在这节课中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是关键。因此,在教学时,应充分考虑三年级孩子动手实践相对较差这一实际,适当降低操作难度,通过教师演示,作品呈现等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不要过于追求方法的多样性,而应把课堂的立足点放在“学生自制的指南针能准确地指示方向”上,从而引导学生在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的基础上进行主动创新,探索制作方法的多样性。[设计理念]
基于对教材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本节课的设计理念为:
1、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学习科学过程中的主要学习方式。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培养小组合作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对以后科学的学习尤为重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在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与人交往、合作的意识。
2、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3、动手操作的能力。三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因此在学习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课动手操作性强,因此要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后可以变成磁针。
2、过程与方法:
(1)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做磁针。
(2)判断自制磁针的南北极。
(3)合作设计制作指南针。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用摩擦的方法做一根磁针。
2、难点:用指南针判断自制磁针的南北极。
[教学准备]:钢针、磁铁、订书针、指南针、泡沫、水槽、水、记录表。[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指南针,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可以指南北方向,对我国航海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指南针包括哪些部分?(磁针
支架)
3、大家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指南针?(想)
4、今天咱们就来做一个指南针。(板书课题:做一个指南针)【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使学生回忆对指南针的认识,从而激起学生想制作一个指南针的愿望。】
二、做磁针
1、要想做一个指南针,需要做什么?(磁针
板书)
2、怎样做一个磁针?来看一个小资料。(出示课件)我们一起来读小资料。
3、这个小资料中介绍了磁针的什么方法?(接触
摩擦
板书)
4、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把剪刀,你发现了什么?(剪刀可以吸引订书针)
5、剪刀能吸订书针说明剪刀具有什么?(磁性)
6、这把剪刀就是和磁铁长时间接触而具有的磁性,课堂上时间有限,接触的方法留在课下去做,今天我们用摩擦的方法来做一根磁针。
出示钢针和磁铁
7、老师用摩擦的方法来做一根磁针,大家认真看,等会请同学们来说方法。
(1)师演示:用摩擦的方法做钢针(2)请同学们说说刚才老师是怎样做的?
(3)出示课件(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用磁铁的磁极在钢针上沿一个方向摩擦,重复20--30次。
8、哪位同学到台前来用我们刚才说的方法来做一根磁针。其他同学认真看,等会请你来说他是怎样做的。
一生在讲台上做磁针,并找其他同学说方法。
9、这根钢针现在是一根磁针吗?怎么知道?(吸引铁的东西 ……)
10、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钢针、磁铁、订书针,你也来用摩擦的方法做一个磁针。
11、做磁针时要注意什么?生交流(小心操作,别让针扎着手了)
12、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记录表在做的时候请把你的方法记录在表中。
13、做磁针
14、生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摩擦的方法并让学生说方法,以及让学生展示等,都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如何做磁针的方法。并且知道如何检验。】
15、你的磁针有南北极吗?怎样判断?(可能说到指南针)
16、今天我们用指南针来判断磁针的南北极。
展示做法(用自制的磁针一端去靠近指南针,指南针旋转后一极会与磁针的一极相吸,可判断磁针的南北极)。
17、学生判断磁针的南北极,做时注意记录。
学生交流自己小组的南北极。
【设计意图:通过用指南针判断南北极,使学生对磁铁的性质有了进一步的加深。】
三、安装磁针
1、磁针做好了,它是指南针吗?(不是)它会指南北吗?(不会)
2、怎么才能让它指南北呢?(自由转动
板书)
3、除了磁针,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这些材料:
泡沫
水槽
你们能用它们做一个指南针吗?(能)
4、下面咱们来看看做指南针时的要求。课件出示要求:请学生读出来。
5、根据这些材料选择一种来做一个指南针。做完后以小组来汇报展示。
小组合作做指南针。
6、汇报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是极具想象力的,学生根据给的这些材料可以自由选择,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做一个与众不同的指南针。通过积极地评价让学生进一步享受成功的快乐。】
四、拓展延伸:
1、同学们的指南针已经制作成功,那么除了这种方法外,大家想一想还有别的方法可以制作指南针吗?
2、大家想不想也试一试当发明家的感觉,请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将你们设计的指南针样式画下来。
3、课堂上时间有限,除了这些材料之外你还能不能做其他的来做指南针,下去之后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创新,探索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来做一个指南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亲自动手制作了指南针,又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了新型的指南针,回去之后,你们可以用自己制作的指南针去测定一下周围物体的方位,使自己能够更加熟练的使用。老师更希望大家能把设计的新型指南针做出来。
板书设计:
7、做一个指南针
钢针
→磁化(接触
摩擦)→磁针 水平转动的方法:
水浮式
第四篇:指南针教学反思
指南针教学反思
指南针>教学反思
(一)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在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的视频资料中学到知识,解决了学生对指南针的发明过程了解不完整的问题。
学习指南针的使用方法,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先让学生自由地玩指南针,自己从中发现指南针的构造和各部分的作用,真正做到玩中学,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学生自主探究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较好地解决了重难点。
本课教学思路比较清晰,在指南针的发展历史部分,开始准备让学生课前收集资料,上课时汇报。但考虑学生的能力和工具有限。就没有课前对学生进行布置资料的搜集,而是采用制作关于指南针发明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从中总结指南针的发明发展和应用,解决重点。但从实际教学效果看,学生不能较好地吸收,还应事先开展预习。指南针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课件中尽量采取简单明了的画面和语言来进行叙述,课件虽然从开始的13分钟压缩到4分多钟。但时间也稍显过长。在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的活动中,教材安排的第2个活动是站在学校操场的不同位置,观察国旗和学校大门在我们的哪个方向。由于本节课的特殊情况,不可能安排学生到操场观察,就将这个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将参照物换成教师本人,让坐在不同位置的学生观察,同样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物体在观察者的什么方向,与观察者的位置有关。
在指南针制作完成后,展示的环节不仅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但是制作的种类上没有预设的好,学生的动手能力还需要提高。
指南针教学反思
(二)没有太多选择余地地选择了上《指南针》这一课,想着平时上课你是不能选择要上哪一课,不上哪一课的,只要深入思考,认真准备,应该上哪一课都一样,也就欣然面对着。谁知准备起来才知这一课对我的难度,要想上好这一课需要对各个部分有精准的把握,看来我是“高攀”这节课了,幸好一路走来,还是能>收获一些教训和同事们的帮助、曾老师的好建议,还是值了的。
一开始,我花一个半天写了教案,感觉还比较满意。谁知在试教过程中,我发现我完全不能在40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于是,我便到处寻找可以节省时间的地方。导入更直接了,指南针的发展史部分也试着把它提到前面和结构稍微进行融合,学生笔记也不让做了,把用指南针判断物体的朝向和什么东西在你的什么方向等稍显简单的内容放到了课后。到最后一次上课,时间是刚好了,但总觉得为了赶时间牺牲的太多。现在,经过反思、讨论,和曾定焕老师的指导,我知道了在40分钟里把这节课上得更好的方法。比如曾老师说我的导入可以更加直接,在复习了指南针能指示南北这一性质以后,直接问学生利用这一性质可以做什么?引出指南针。曾老师还说,按我的思路,指南针的发展史应该放后面教。听到这句话我很后悔,我不应该为了赶时间而强制把两个不太衔接的内容拼在一起,节约时间要在各个部分的有效性上花功夫,不能顾此失彼。我还发现,开课的时候,有些教学方式会变得和平时不一样,比如大部分时间,我都容易一开始设计得面面俱到,但是时间想当然会不够,我以后备课要注意取舍,抓住重难点花功夫,别的内容则不必大费周章。还有关于提问,上最后一次时,我突然想道:我不能什么都自己说,要引导学生说,结果被批了。老师们说,上课要有最关键的问题,不能什么都问。真不知道为什么,平时也没那么会问,一开课就变了。也说明我的教学理论还不是很充足,不够扎实,本来想认真点,对教学设计进行改进,结果反倒帮了倒忙。
唉,再接再厉吧!
指南针教学反思
(三)本课结束后,我静下心来想了很多,下面我就这节课做反思如下:
1、整堂课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探究为主的新理念,环节设计不错。尤其是导入部分,学生积极性很高,同时也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的。但是整堂课不足之处很多。
2、本节课在对指南针的发展历史、用途、构造组成、使用方法的学生上我采用的是让学生自己探究,想利用学习要点提示,更好的去挖掘他们的潜力,结果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感觉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有两点:第一,对学生了解不足,估计过高,学生在学习出现为难情绪时,没有很好的转变这种情绪为学习的兴趣,致使学生在这个环节后,学习积极性一直不高。第二,教师给学生的学习时间不足,因为想在40分钟内完成、所以这里留给学生的时间比较少,教师下面没能全部指导各组学生的学习。
3、因为一直想在40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在关注全体学生上做的不好,学生对指南针的使用方法,应每组都走过去看看的,这样学生便全部能掌握。
4、我觉得在本节课指南针的使用方法的讲解上,如果利用到实物投影,就能解决这一难题,使学生全部都能掌握。
一节课结束留给我的很多很多,让我有了更加努力的决心,我一定会再下学期继续新课堂类型的研究。
第五篇:《做一个指南针》评课稿
《做一个指南针》评课稿
5月4日,诸老师在三(4)班开了一节《做一个指南针》的公开课。这是一堂精彩的科学实验课,课堂上既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体现了科学学习以合作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理念。诸老师通过小组合作、任务单等多种形式激发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引领学生自主任务探究、制作,在体验中交流总结,从而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感悟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意义。
1、教学目标达成,注重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
诸老师通过明确任务,提供任务单,说明合作分工探究的要求。在学生自主解读任务单,学生示范等方式,树立学生榜样,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在合作探究后及时进行交流和反馈,让学生之间达成探究结果的共鸣,分享相互之间的探究成果。
2、学生的主体得到发展
整堂课,诸老师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教学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始终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中学习知识,使学生从“我学会”变成“我会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课堂中的任务单就是一份制作指南针的说明书,学生对照说明书,认真解读,互相讨论、互相帮助,最终小组全部完成任务,每人都成功制作完成一个指南针。
3、教师引导适时,探究有效进行
在学生合作探究制作指南针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学生解读制作要求,学生示范等方式激发兴趣,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及时记录活动中的问题,仔细观看每一个小组的合作情况,提出一些合作建议,促进学生合作探究顺利进行。在交流反馈中,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渗透知识,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又收获探究的乐趣和经验。
《让幻灯片动起来》评课稿
5月5日叶老师在五(4)班上了一堂《让幻灯片动起来》的公开课。这是一堂精彩的信息技术课,课堂上既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体现了信息技术课任务探究的课堂教学理念。叶老师通过设计任务制作一个动态生日贺卡吸引学生的兴趣,观察探究动画方式,探究动画的制作任务单等多种形式激发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引领学生自主任务探究、制作,在体验中交流总结,从而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感悟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