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4《地域文化与人口》教学设计
地域文化与人口
一、说教材
《地域文化与人口》这一节是本章的最后一节,在本章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是对前 而内容的一个延伸,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影响人口的多方而凶素,让学生对地域文化 有了正确的认识。
二、说学情
通过前而几节课的学刊,学生对于人口方而的知谚{有了一定的认谚{,但是对于文化方 而平时可能涉及的不多,也不了解。尤其是学生对外国文化不够了解,也许只知道一些,所 以应该多举一些外国文化对人口影响的实例。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让学生了解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
2、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3、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体会中国文化的不断进步。
四、说教法与学法
l、教法:讲解法,案例分析法
2、学法:资料收集分析法,探究法,讨论法
五、说教学流程
1、导入
(1)通过呈现景观图片,如印度服饰、建筑、我国少数民族的生活状态,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知道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
(2)通过一则资料,上海的丁克家庭调查报告,使学生能初步感受到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2、新课
外国文化与人口
(1)通过教师讲解,举一些外国文化与人口的事例,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通过婚俗、宗教两方面,举例“晚婚的爱尔兰妇女”)
(2)让学生说说自己通过查资料及平时了解所得到的关于外国文化与人口的案例。
中国文化与人口
(1)让学生自主分析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通过多方而来展现中国地域文化对人口发展影响变化情况,可以举一些实例,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第一节中唐代妇女的初婚年龄来加强了解。
(2)教师补充一些婚姻法的内容
(3)探究:中国传统人口文化中有哪些陋刊被逐渐革除,哪些优良文化值得发扬光大。
总结:书本上活动题:婚姻地域范围的扩大,为什么能够提高人口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学生讨论)
六、说板书设计
(这样设计,能清楚体现知谚{结构,直观形象,利于巩固新知识。)
●合作讨论
材料一: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突破50亿。为了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民众对人口问题的特别关注,1990年联合国决定将每年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时至今天,世界人口己达63.8亿。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截至2003年底,中国总人口己近13亿。
材料二:据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我国大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18人,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多。但分布的格局极不平衡,人口密度最高的上海是每平方千米2118人,而西藏每平方千米只有1.8人。按照胡焕庸线,我国的东南半肇占国土面积的43Y0,居住着全国人口的94.4%,而西北半砬占57%的国土只居住着5.6%的人口。这种不平衡的态势更加重了中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
材料二:目前,我国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从总体上说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文盲率为6.72%,农村小学教育质量还比较低,初中毕业生能进入高中的只有30%,而高中毕业生进入各类大学的则只有30%左右。我国的大学入学率只有美国和加拿大的1/20。平均每1万人口中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数量,日本是中国的530倍,德国是中国的236倍。尽管我国拥有一批世界上优秀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但数量极少,人口总体的文化程度(12岁及以上人口)1964年为2.3年,1982年为4.6年,1987年为5.1年,1990年上升为5.5年,只接近小学水平。
阅读以上材料,讨论回答问题。
1.上述材料说明了我国人口而临着什么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无关系?试举例说明。
2.你认为目前我国民众的人口观、婚育观和传统观念相比有了哪些变化?
提示: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而临的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的压力过大:二是人口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还很低,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材料说明了”,不要离开了这个要求玄泛泛谈论我国人口的所有问题。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像浩瀚的海洋,其中既有优良美好需发扬光大的一而,也有迷信落后需扬弃的一而。特别是在长期生产力非常落后的条件下,人们面对大自然还显得非常渺小,形成了人口、婚育观念,如“多子多福”“不孝有二,无后为大”“亲上加亲”等等,这些观念对我国的人口增长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人口就没有限制地猛增起来。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社会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就会随着发生变化。对第2题的回答,一定要结合当前生产力水平、社会经济水平及国家政策去分析,只有这样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第二篇:地域文化4
山东电大直属学院开放教育地域文化课程第四次在线作业(包含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内容)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三孔”是孔府、孔庙、孔林的合称,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的曲阜市。
2、亚圣殿 为孟庙的主体建筑,始建于宋宣和三年,历经金、元、明、清,中间多有维修。
3、崂山是我国著名的道 教名山。
4、过年的前一天,即 除夕,家家户户贴春联。
5、齐鲁民间信仰主要是指俗神信仰。在信仰的对象上,各地流行比较普遍的有自然神、6、学术界通常把民间散文体叙事文学划分为三类:神话、民间传说和 民间故事。
7、在我国,被公认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传说有四则,即《 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 白蛇传》,统称“中国四大民间传说”。
8、八仙之名,至明代 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始定为: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共七男一女。
9、山东的民间年画,除作为三大产地之一的杨家埠影响很大之外,聊城东昌府 年画和潍坊高密的 扑灰年画也都有很大成就。
10、程学义是褚庄泥塑的唯一传人,大半生矢志不移地固守在泥塑这块濒于灭绝的阵地。
11、在改革整理传统曲目的基础上,1951年山东省文联地方戏曲研究室决定将作家王安友的小说《 李二嫂改嫁》改编成吕剧,试验用戏曲形式表现现实生活。
12、当今快书的流派,主要有以、杨立德为代表的“高派”、“杨派”,以及后来崛起的以刘司昌为代表的“刘派”三大流派。
二、单项选择(下面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自汉代起,孔子的七十二贤弟子中,为首的一般是(D)
A、子路B、冉求C、曾晰D、颜回
2、苏禄王墓,具有近六百年的历史,始建于(C)
A、元朝B、宋朝C、明朝D、清朝
3、崂山道观中保存下来的规模最大、历史也最悠久的一座是(C)
A、上清宫B、太平宫C、太清宫D、华楼宫
4、维系人类自身繁衍和社会延续的最基本的制度是(D)
A、宗法制度B、礼仪制度C、社会制度D、婚姻制度
5、在齐鲁服饰民俗中,人们给故去的亲人做寿衣往往忌讳用(A)
A、缎子B、绸子C、白布D、麻布
6、八仙指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相关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唐代的(B)
A、《八仙出处东游记》B、《太平广记》C、《灵芝篇》D、《法苑珠林》
7、“董永的传说”中的董永,其人物原型生活在东汉时期山东的(D)
A、沂源县B、莒县C、邹城市D、博兴县
8、潍坊风筝讲究“扎、糊、绘、放”,其中最能体现其“美之所在”的是(C)
A、扎B、糊C、绘D、放
9、被视作化妆扬琴的开端,奠定了吕剧发展的雏形,在吕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一个剧目是(D)
A、《兰瑞莲打水》B、《王汉喜借年》C、《小寡妇上坟》D、《王小赶脚》
10、山东快书以“说”和“唱”为主要表现手段,基本句式为(B)
A、六字句B、七字句C、八字句D、五字句
三、名词解释(每词10分,共20分)
1、岁时习俗
答:岁时民俗,是指在特定时日,人们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活动内容的民间风俗。岁时民俗的最大特点是因时而兴,序时而变。以为周期,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它有两项必不可少的要素:一是有相对固定的时日,二是有特定的民俗活动内容。
2、人文景观
答:人文景观,又称文化景观,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历史形成的、与人的文化活动有关的景物构成的风景画面。它能够满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物质和精神上的某些需求。一定的历史性、文化性,一定的实物和精神等表现形式并且具有一定的旅游吸引力是人文景观的重要特征。如三孔、泰山、苏禄王墓等,都是齐鲁大地上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著名人文景观。
四、问答题(每小题25分,共 50分)
1、简要介绍“三孔”的历史文化意义。
2、杨家埠年画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有何特点?
四、答案:
1、“三孔”是孔府、孔庙、孔林的合称,位于山东省曲阜市。“三孔”是中国历代统治阶级推崇儒学、纪念孔子的产物。自从汉代董仲舒提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武帝采纳后,儒家思想遂成为我国古代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思想意识,并最终成为整个宗法国家的思想基础。孔子作为儒家创始人,其学说被尊为经典,社会地位也被不断抬高。正是由于历代统治者尊孔祭孔,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社会正统的思想意识形态,高度重视儒学思想的统治力量,才形成了历史上三孔的地位和规模。
孔府孔庙孔林数千年的存在,形象地阐释了封建宗法社会的制度特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与君主专制相结合形成的伦理政治。从周代成王之后开始推行的嫡长子继承制,几千年一直沿袭。而孔氏家族的长期存在,则形象地反映了嫡长子继承制、宗庙制等宗法社会的特点。孔氏家族如同皇室家族一样,从日常生活到爵位继承,都严格遵循封建宗法制度,只不过一代皇朝的统治只有数
十、数百年,而孔氏家族的存在和儒家的思想统治却逾越了几千年。
2、杨家埠是我国民间年画三大著名产地和集散地之一,位于潍坊以东约10公里。杨家埠年画的题材内容十分丰富,从世俗生活到历史故事,从神话传说到吉祥喜庆,还有神像俗信、幽默讽世等,无所不包。杨家埠年画的构图及内容,是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手法表现,既不拘泥所表现物体的真实状态,又力求观者一目了然地读出身边物象的实际,形象上大胆而夸张。这种特点在杨家埠年画中的《金玉满堂》和《莲生贵子》上都表现的十分突出。杨家埠年画的色彩应用与其他民间艺术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表现。如《灶王爷》、《天地三界》等作品,多为用色浓艳,不注重颜色之间的呼应关系,也不关注颜色间的结合,有时有重合,又有时留空白,虽然这种效果的形成与印刷过程有关,但同时可以看出制作者不去刻意改变的粗放风格,从而显现出浓郁的北方特点。
第三篇: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教学设计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教学设计
【课题概述】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是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在课标中对应的要求为“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本节内容看似简单,但内含丰富,在地理学中对于文化的理解是较宽广的,它包括思想观念、社会组织形式、工艺技术,等等。因此,地理学中的文化是指与自然相对应的广义的人类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心理文化和制度文化。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聚集的特定文化现象。学习地域文化对城市影响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城市景观和城市地域结构特色的形成,从而丰富学生对“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理解,并树立保护地域文化的观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形成的作用; 能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感受文化的地域差异并探究差异形成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
列举身边的实例或利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城市景观图片、城市空间布局图或相关资料,分析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信息,并学会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 能利用信息技术将整理的信息表达、交流,形成自己的学习成果和见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城市的很多特点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城市文化是城市发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树立保护地域文化的观念;
通过感受文化的地域差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培养科学精神; 养成学生与人交流、分享和合作的习惯。【课时安排】 本小节教材内容安排2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
【学情分析】
本校属于全国内地西藏班校,高中全部为藏族学生,生源来自西藏自治区和全国不同地区的西藏班校。由于西藏自治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内地西藏班特殊的教育教学体制所限,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地理知识储备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储备极其贫乏,在学习本节课内容时,由于背景材料的缺乏,往往容易出现只读书本、人云亦云的现象。基于这个特殊情况考虑,网络媒体以其庞大的信息容量和可交互性,既满足了学生渴望了解世界的意愿,又对于藏族学生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理解本节内容,有很大的帮助。
西藏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限,较汉族学生还有很大差距,加之语言障碍,打字速度也不快。因此在信息技术操作上,设计流程要相对简单、易操作,减少文字输入的量。
【教学策略与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策略: 开放、自主、互动
开放——课本不是唯一的信息来源;教师不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 自主——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完成学习任务的方向 互动——在教学中突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 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通过教学网站,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材料,结合自身知识分析,自主生成问题与答案。通过网络发表各自的见解。
除自主学习外,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网络媒介,进行合作探究。
【教学资源和工具设计】
资源:教材、不同城市与地域文化相关的资料,学生提供的照片等 工具: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教学网站 学习环境和支持:学校网络机房
网站设计为可交互性,除提供大量信息资料外,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1 能够实现提交的学习成果实时存储,实时呈现。
由于藏族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还有待提高,网站设计的操作环节相对简单,学生具有日常浏览网站的技能即可操作。既免除复杂的计算机培训,又锻炼了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情景导入:
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场景导入,展示一张拉萨的城市景观图片,再展示一张天津的城市景观图片,(均可以由学生提供,更增熟悉感)。
思考1:观察以上景观反映哪里的地域文化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地域文化的不同,从而从感性上认识地域文化对城市景观有影响。] 思考2:以上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复习“地域文化”的概念,地理环境是地域文化形成的基础,从而引出,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必然包含着地理环境的因素,因此,要了解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应该要从地理环境入手分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同时将新旧知识有机结合。] 小结(板书):地理环境不同→地域文化不同→城市的差异
转承:
不同的地理环境下形成了不同的城市,同时也赋予了城市鲜明的城市地域文化,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学生活动:
让学生进入教学网站,打开“城市案例”页面,在给出的所有城市中,任意选取一个你感兴趣的城市进行分析,给学生一个开放、自主学习的空间。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按照“地理环境不同→地域文化不同→城市的差异”这个思路去分析。
学生阅读自己所选取的城市的相关资料、图片等信息,在教师的引导下,采 2 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自由结合,4~5人一组,逐步回答下列问题,通过网络提交答案。
1. 选取材料中的一句话,概括该城市的地域文化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某个城市地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抓住其要点,利于后边的分析和合作探究。] 2. 分析形成该地域文化的地理环境要素
(引导学生从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两个方面去考虑,自然地理环境侧重考虑气候、地形、水文等要素,人文地理环境侧重考虑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民族宗教等要素)
[设计意图:地理条件影响着地域文化的形成,是地域文化形成的基础,探讨此题,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地域文化、城市之间的关系。] 3.你认为在该城市中,突出体现地域文化特点的是城市中哪个方面? 提供选项:建筑、交通工具及道路、饮食、服饰、习俗、居民心理 [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注意到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但是在某一个方面会得到突出的体现。] 4.对以上你所选的方面进行简要概述。
(因藏族学生汉语表达水平有限,此处可以自己总结,也可以从材料中直接摘录。)
[设计意图:目的是培养学生获取资料、分析资料、整合资料的能力和地理语言表达能力。]
5.你是否愿意移居到这个城市? 选项:是、否
(通过网络统计出最后结果,愿意移居的和不愿意移居的大致比例。)[设计意图:此问题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的移民必然会带来这个城市地域文化的改变,但在一定阶段地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6.对于该城市,向你的同学或老师提出一个问题
[设计意图:此题完全体现了开放性,是学生通过学习,自主生成的,充分体现了学生主动性和师生间的互动。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注意课堂现 3 场的应变和把握。] 通过以上自主阅读和分析,引导学生归纳出:地域文化对城市是有影响的,不同城市在自身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深深地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
在教师的引导下,同时要让学生认识到:城市的很多特点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城市文化是城市发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树立保护地域文化的观念。
合作分析:
通过之前的自主阅读分析,选择两个大家关注度比较高的城市进行对比,重点比较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建筑风格、城市空间布局的影响。
由于之前已经有学生单独自主的城市分析,此时由教师进行引导,师生共同合作,将多个学生的自主分析结果,整合为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对比结果,更突出了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对城市的影响十分明显。
回归理论:
理论知识是分析实际问题的基础,案例分析暂告一段落,下面回归理论。结合刚才分析的案例,根据教师的提示,在课文中,将重要的理论勾画下来并快速阅读记忆。
巩固练习:
然后,请同学们打开网站中“课堂练习”的页面,巩固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并通过网络即时进行反馈,以便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弹性延伸阅读:教材P44《徽州文化》案例研究。
该案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并具有一定跨学科性质,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较高,视学生接受能力和课程进度,设计为弹性教学,如学生对本节课接受的较好,并且进度允许,则对该案例进行课堂分析。如未能达到较好的预期,则对该案例进行简单处理,留待课后供学有余力的学生研究。
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不同城市的案例,了解了造成地域文化差异的因素多且复杂,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今后无论我们到了哪一个城市,希望大家都能多关注那个城市的地域文化,感受城市的发展变化,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课后作业:
选取教材中的典型例子,分析比较其地域文化与城市景观的异同。
【学习评价和反馈设计】
通过网络交互性设计,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并进行实时课堂评价及自我评价。即通过网络数据库将学生提交的答案储存起来,并及时呈现出来。
对于“课堂练习”,在学生做完题目提交的同时,通过预设的参考答案,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实时反馈和统计,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心知肚明”。
因为本课信息容量大,课程当中只能对一两个城市案例进行学习分析,利用网络的自由开放性,学生在课后仍能随时访问,可以继续学习巩固和进行课后反馈。
【设计总结】
通过学生网络资源浏览的学习,能初步了解地域文化与城市之间的关系。通过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网络资源的获取、研究、整理、应用,学生能初步掌握“获取信息—分析信息—整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自行探究科学的方法,发展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探究地理科学的兴趣,渗透科学的自然观、人文观和环境观教育; 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提高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课程活动设计,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的优势,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全员参与,自主学习,体现了“师主导,生主体”的角色转变,透过事实的互动和反馈,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益。同时,注意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是“整合”而非“替代”,引导学生在利用信息技术的同时,不能忽略了教材的重要性。
不足之处是课堂时间有限,组内直接交流比较多,但组间直接交流相对少一些,只能通过学生课后回顾继续交流,在今后的课程整合的时间和探索中,应注意丰富学生合作的形式,形成长期良好的合作探究氛围。
第四篇: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
地 域 文 化 与 建 筑 设 计
班级:建筑09-1班学号: 姓名:
日期:2013|3|10
摘要:从明清时期的中国到现在的中国,随着其发展,各类型建筑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改善了大家的居住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在中国这么大的领域内,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国建筑特色越来越不鲜明,由中国地域特色的建筑却很快被拆迁,损毁?我们能不能采取主动措施减少城市文明的继续破坏,我们中国的建筑文明是否能延续传统文化特色并紧跟现代潮流,本文主要介绍了王澍带给我们对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思考。
关键词:王澍,地域文化,建筑设计,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
说起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不得不聊起这个人:王澍
王澍,一个60年代出生的建筑家,他的建筑活动就如其所生的年代一样矛盾而敏感。虽然我没有身临其境的体会过他的建筑,但是他的《设计的开始》却让我受益匪浅,他建筑的特点:中国造园式现代建筑。
在建筑师同行里,王澍被公认是最有中国文人气的。而他也是很早就对中国的现代建筑提出尖锐看法的人之一。王澍在中国建筑师中的名气,一方面是因为他在国际上受到的关注,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另类。他是把建筑带入大学的引路人,但他又一直表现着对于庙堂规则的不屑。当年,硕士论文答辩的时候,他对着老先生说,“如果说中国有现代建筑师,那只有一个半,半个是我导师,一个就是我。”
但是,就是这个看起来有些狂妄的建筑师,一直以来却又在传统的中国建筑中寻求着艺术之根。他把中国古代“造园”的手法和方式融入现代建筑。在别人看来,王澍已然是中国建筑师的一个代表,很多人把他的作品当作某种形态的哲学表现去关注,而他自己却只是用古代工匠的手法去诠释着自己心中的当代建筑。
建筑师,首先得是个文人。
不谈建筑,只谈房子,所以就是业余的,业余建筑。
这是王澍喜欢说起的两句话,在我看来这基本上是王澍的建筑观。前一句,表现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与认同。“寻根”在他们那代知识分子心里是难以割舍的。而无论是苏州的园子还是从白居易到李渔等文人的文章,都在感染着他、召唤着他。王澍,学贯东西方,所以他更能从比较中去感知那以远去中国的美。古人造园的足迹也影响着他的建筑,去鼓励他去承袭与发展我们的华夏建筑。后一句,则
道出他对当下的批判。把建筑看的太神圣是会曲解建筑、扭曲建筑的。抱着平常心,真心诚恳的对待建筑。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把乐趣带进建筑里,开开心心的设计。对于文化,建筑其实不大,尤其在文学已经杀死建筑的今天。是先文化,再建筑;而不是为了建筑,去套文化,谓之概念。
宁波美术馆—1 2005年10月,宁波美术馆落成,它是由轮船码头航运大楼改建而成,规模仅次于北京中国美术馆。整座美术馆外墙由青砖、木材、钢材构成,像一艘即将远航的轮船,给人的印象是沉稳、内敛、厚实,又略带几分神秘。开馆以来,平均每天都有200人光临这个艺术殿堂。
宁波美术馆—2 作为三江文化长廊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美术馆也是国内乃至国际上为数不多的拥有码头的江边美术馆。据了解,该馆总投资1.2亿元,分大小展厅9个,占地面积1.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1万平方米,集收藏保护、陈列展览、学术研究、艺术交流、艺术教育、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是现代化、高品位的造型艺术博物馆,同时也是一座既有港口特色、富有现代气息,又具备中国气派的公共建筑。
由宁波航运大楼改建的宁波美术馆。在长宽各4米、高1米的红砖展台上,六只模型演绎着整个设计的过程。而看上去,这些美术馆的木制模型比老的航运大楼更像航运楼,一些标志性的符号,譬如码头,不是被抹去,而是被强化了。在王澍看来,码头是宁波这座港口城市最有活力的东西,体现着城市生活的延续性。
宁波美术馆—3 宁波美术馆的前身是宁波港客运码头的候船大厅。如果鸟瞰这座建筑,它的外观依旧是一个线条和结构都极为简单的长方形盒子。
要说在这样一个乏善可陈的结构中再造艺术风格独特而又极具实用价值的美术馆,实非易事。然而,就是在这个被废弃的庞然旧物上,建筑师王澍挖掘出了他的艺术空间。
外立面的木墙和钢柱,色调单纯,尺度超常,带给你视觉的冲击和不同凡响的感受。整个建筑的体量在浑然不觉中增大了许多。光线的介入是打破单调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让不同材质更显柔和协调的一个手段。干净的线条,简约的色块,光的参与,影的投射,人的渺小感„„这一切竟让你凝神无语。
如果说现代建筑主要还是一种“雕塑”的思维方式,那宁波美术馆偏重“空间”和“场所”的思考则明显地具有了“后现代”的意味
宁波美术馆—4 不要以为这仅是在尺度上取胜。如果亲临这木墙和钢柱间长长的廊道,你会发现“木墙”原是一扇扇通高的“巨门”。在许多扇门板的脚下,细心的你还会发现长长的插销,当你得知这些“巨门”竟然可以一扇扇打开,定会另有一番惊喜。二维的平面转而成了通向另一个未知空间的通道。显然,设计师对艺术空间的创造往往需要观赏者的体验和阅读来完成。所谓移步换景,空间的知觉,是在时间的向度上完成的。有人说这些巨幅的门象征着古老店铺的“门板”,此意象不妨看作是对宁波历史悠久的商业文化的一种暧昧的隐喻。这种“文脉主义”式的解读,使这个实体空间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1期---1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的王澍在该校象山校区的规划与设计中,成功地把中国传统的空间概念、传统的诗意与审美带入当代建筑,以达到平衡一座规模庞大的校园与一座不甚高大的山的目的。
理解象山校园,先要理解王澍对时间和传统的感情。2002年,杭州南山路开始改建,杭州市政府想把这条路建成上海的衡山路,西湖边上的很多民居就开始拆毁。为了阻止这一切,王澍沿西湖拍了400多张幻灯片,一张一张地讲给负责改建的官员看:每一幢房子,都带着不同历史时期的风格,他说:你们知道南山路的历史有多久吗?从你们改建完成那天起,南山路的历史就只有1年了。
象山校园正是建立在王澍对时间和传统的理解之上。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1期---2 一个外来者对象山校园的惊奇,一定是从大门开始的。象山校园的大门不是“门”,而是“墙”。是没有围合的墙的自然延伸,墙身矮得经常让人有翻过去的冲动。但这是一堵砖砌的墙,那砖也不是普通的砖,而是从乡下拆房现场收上来的老砖。
这座带着时间的象山校园,建筑占一半,自然景观占一半。校园中心是葱郁温婉的象山,山脚下一弯流水,10座已完工的建筑像书法笔触一般顺着水势面山而建,建筑群随山体扭转、断裂。王澍说,“这首先在于一座规模庞大的校园与一座不大的山的共存,因为那山是先
在的”。
象山脚下的这片空地,开工之前,原本是一片平坦的水稻田。但王澍运用了传统园林建筑中“平地起坡”技法,顺着山势和水势做出坡度。王澍说,中国人盖任何房子都会讲究一个势。第一期完工的建筑是教学楼等公共建筑,在山的北面,地势是北高南低,北边的房子要高,这是一个合院的基本语言。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1期---3 南方民居中常见的砖、瓦、檐、竹、木,让王澍的建筑充满了江南的灵性。整个象山校区的建筑,片片鳞瓦,铺陈栉比;重重密檐,错落有致。“你知道,南方诗歌文化里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是下雨,以及下雨之后看到雨水从哪里下来。”他说,做瓦檐的时候,一直在想象学生们从窗外看着雨水从瓦檐上滴落的浪漫场景。另外,瓦檐还有着奇妙的实用价值。瓦片间充满了交叠出的缝隙,这是天然的空调机,夏天的时候,风从缝隙间吹出来,自然地形成习习凉风;而冬天,这些缝隙又会对风力形成自我调节。
运用既实用又富有趣味性。在每一个“合院”中,王澍都利用石头基座等营造出地势落差,造了很多“下沉的院落”。这些院落的灵感来自传统建筑中的“天井”。院落种着葱翠的树木和修竹,地面是古老的青砖,青砖的缝隙里长着很多青苔,踩上去滑滑的,心里却有一种沉沉的踏实。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1期---4 王澍对传统的运用并不拘泥,所有的合院都不是闭合的;在有的院子里,王澍把面山的一面彻底打开,而在图书馆这处院落里,围合处会有一个缺口,种上一棵树。王澍说,等树长大,学生们会在树荫下看书。而在建筑的内部,所有的内部设计,都非常现代主义:线条感极强的灯、屋顶的水泥质感、管道和线路的裸露。
在象山建筑中,王澍最大的突破,在于尺度。中国传统合院尺度是很小的,但王澍的建筑尺度观念即使在现代建筑里也是相当大胆的。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1期---5 在象山校园中,刻意简化处理的立面、为满足功能要求而略显庞大的建筑体量,都与自然和土地有一种亲近的交接,普遍种植的燕麦增进了环境的“中国”品质。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自然环境之间的微小差异,较之文化之间的差别,更能赋予环境乡土的特质。黑瓦、石墙、长草、斑驳的泥土、水渍和青苔、有意营造的粗犷,这一切都在灰绿色的天空下塑造着淡远的荒疏。这是有节制的荒凉,有别于日本式园林的无所不在的精致,是地道的中国风味。与自然风物之间的对话,并不是观光客般的欣赏、或风水先生般的推算。场所感的营造需要的不是理性而是感触,这一点,在王澍不乏诗意的自述中,我们可以清楚的读到。
宁波五散房---画廊
五散房是5处小公建,一共才2000平方米,是一次小实验。五散房分为茶室、画廊、咖啡厅、管理用房等。分别用了5种不同的建筑类型和建造方法。
咖啡厅屋面地面均为曲面,柱子微微倾斜,桌椅均根据地面的变化特殊设计;
茶室采用合院形态,6米高的院子中围着一个3米高的青砖台,种着两棵大树,树影随风移动;
另一个茶室的屋面由钢构玻璃建造,南面有一小荷塘,经一小桥直入;
总结:王澍秉持着将地域文化即中国传统特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并创新,建筑师又是文人,中国文人看待所处世界的“观点”,一个人与自然生态相互平衡的位置。
我们要学习我们的传统文化,并将其传承,我们期待着属于自己的舞台„„
参考文献:
■《设计的开始》王澍
■ 《三联生活周刊》总364期(2005-12-12出版);
■ 《时代建筑》2005年第4期;
■ 王澍的博客:http://wangshu.jianzhuw.com ■ www.xiexiebang.com ■ www.xiexiebang.com ■ 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方言与地域文化
方言与地域文化
按照中国的习惯,方言是在一定地域通行的、同共通语有所差异的话。就一般情况来说,在一定的地域形成了方言,同时也形成了地域文化。作为文化的载体,方言和地域文化在形成过程中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语言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语言反映民族文化,方言反映地域文化,其中的规律是一样的,前者是整体,后者是分体,二者之间是大同和小异的关系。
因此,研究语言,不了解民族文化就不能有真切的理解,研究方言也必须关注地域文化;换一个角度看,要了解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透过语言和方言这个载体便是一条便捷的途径。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新成就正是许多交叉学科相互渗透、共同努力的结果。本文讨论方眼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希望学语言学的扩充文化的思路,学人文社会科学的也来留意自己的方言母语,共同作些考察和交流。
一、方言与地方历史
方言是历史上形成的,现存的方言的许多特征只有联系地方史料才能正确理解。闽方言的语音以保存上古音多而著称,滂读同庞,展读同典,就是“古无轻唇、古无舌上”的留存。为什么全国方言中唯独闽方言保留这两个上古音的特点呢?这就要从闽语的形成时代以及后来偏安一角、又逐渐走出海洋向外发展的历史去寻找解释。东南方言的单音词多、音节界线分明,应该同古百越语及后来的壮侗、苗瑶诸语言的共处有关;北方汉语的翘舌音多以及轻声、儿化等现象,可能与阿尔泰语言的影响有关,这是民族共处和融合对语言的作用。桌子在东南方言中叫枱(上海、广州)、床(潮州、海南)、盘(邵武)。这是古来桌子的制作史的记录,先秦席地而坐,以盘为桌,汉唐的床和几一样矮,可卧可坐,可写字办公,以后有了长腿才叫卓(桌是后起字),卓就是高的意思。称为“枱”,可能反映的是倚墙所制的固定的桌子。至今普通话的“琴床”、山西长治说的“盘床”、浙江绍兴说的“桌床”也还都保留了“床”的旧制或旧义。
从潮州到海南,那里的人都自称祖上来自福建莆田,然而在正史、野史中都难以找到具体记载,但是一些方言词汇却明白反映了潮州、雷州、琼州的闽南话是和莆田、仙游一致、而和漳泉不一致的事实:除桌子称床之外,还有白肉(肥肉)、地生(花生)、沸水(开水)等。原来莆田也属于闽南话,宋以后才同泉州分立,而潮州、琼州各地闽南话连早期莆仙话的特点也保留下来了。可见,口口相传的方言词有时比地下文物和史籍更能说明历史。
北京市十万分之一的地图中可以发现100多条与森林和动物有关的地名(榆林、梨园、黑枣沟、鹿叫、豹峪),说明早期的京畿是林木繁茂、虎豹出没的地方。广东中部则有许多像白鹤洞、鹤边、鹤州、鹤溪、鹤田等地名,有的学者以为与粤中古俗“鸡卜”“鸟田助耕”的传说有关。这说明方言地名往往是当地历史事实的见证。
二、方言与地理环境
人类各种群落的社会生活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展开的,语言和文化的形成和演变打上了这种环境的深刻烙印。不同的环境决定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反映在方言中则有不同词汇手段的称述。随着环境的变化、社会生活的变迁,方言词汇有的相应地更替了,有的则固执地传承下来。不论是不同地理环境造成的方言差异,或者是不同时代的环境因素造成的语言变迁,对于方言的研究都是十分重要的。就文化史的方面说,从方言词汇也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发。由于气候的不同,南方种水稻、牛拉犁、吃大米,有关水稻耕作的各种名物、农事、主副食品各称及其制作方法等,各地有同有异,名目繁多。北方以麦类为主,驴马赶脚,吃面食,所用方言词是另外一套,而且同是官话区内又有各种不同。在日常生活里也有许多类似的反映。北方说洗澡、抹澡,“澡”的本义只是洗手而已,从吴语而南,说洗浴、汰浴、洗身、洗汤,“浴”的本义才是洗身;到了回归线以南就说冲凉了。与此相关,南方不见冰雪,管冰叫霜(厦门),或叫雪(广州),哪怕是后起的新词也要按照原来的套路创造,广州话还说雪条(冰棍儿)、雪糕(冰淇淋)、雪柜(冰箱)、雪藏(冰镇)、雪屐(冰鞋)、雪茸(刨冰);而在哈尔滨,各种不同形状的冰雪的名称不下数十种:冰渣儿、冰脑子、冰流子、冰层,雪糁子、鹅毛雪、冒烟儿雪、大片雪、小清雪等等。在居处方面,北方的窑洞和火炕、窝棚、瓦房、大院,南方的木屋、石枋厝、草寮,以及与此相关的建筑材料、构造方式,都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和说法。
三、方言与地方习俗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和广大农村的小农经济的历史背景之下,我国各地形成了许多有同有异的习俗。各种习俗在不同方言中都有不同的名堂。从命名称谓、红白大事、四时节庆到民间信仰、地方神祗、行业褒贬,名目之多,难以计数。清明上坟或称扫墓、醮地、拜山、挂纸、献纸、祀地;七月十五的祀鬼,或称鬼节、七月半、普渡(在闽南,也许是因为出洋而葬身大海的人多,有初普、重普、水普、陆普各种说法,各村约定一日,轮流祭祀,邻里之间相互走访、宴请,活动十分隆重)。端午节单是节日名称就有端阳、重午、五月节、五日节、五月初五等说法。闽台共祀的地方神祗单是妈祖就有“天妃、祖妈、圣母、湄洲妈、姑 妈、娘妈、开台妈、崇福夫人”等名称;吴真人则有“吴真君、医神、真人仙师、吴公真仙、医灵真人、大道公、帝君公、紫微帝君”等等。
自古以来,为了趋吉避凶,人们创造了不少语言避讳现象。不同的地域文化有不同的避讳。在以姓氏聚居的地方,村里人都是同姓族亲,姓氏常避同音讳。如长汀陈姓在过渡时只能自称姓浮(陈、沉同音),闽南卖苦瓜的到许厝村只能喊“卖红洋”(许音同苦),到洪姓村庄则要喊“卖苦瓜”(洪、红同音)。病、死是大家都不喜欢的,普遍有避讳的说法。病说不舒服、不安逸、艰苦、难受、吃亏,连喝药也改说喝茶。死则说老了、去了、走了、过面了、没了,在福州连小动物死了也改说“生去了”。火灭了不说熄、灭,二说“暗去、继去”。不过也不尽然,在避諱上也有因地而异的情况。闽南话连钟停了都说成死。潮州话形容词后面常常带上“死绝”作补语,表示程度很深。在广州话里,不但可说“热到死”(热死了)、“话死都唔听”,还可以说“死人!”(糟了!),死气气(丧气)、死咁做(拼命)、死桥(绝招)。
客家人入住赣、闽、粤之后,为了在客地立足,便造围屋,聚姓而居,特别讲究家族的内聚力,同宗都是“自家人”,族亲之间祖辈称公婆,父辈称伯、叔、[弥女](上下结构),平辈则称哥、嫂,不论长幼一概不容僭越。故有“白头哥、坐地叔”的说法(白了头的是侄,地上爬的是叔)。家族之内尊奉的信条是“手指向内弯,拳头向外打”、“瓜爱连藤,人爱寻根。”
四、方言与文化心态
这里说的文化心态指的是在一定地域里被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这种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当然有许多是同全民族相一致的,其中也有一部分是在本地社会生活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
广州作为对外开放的南大门不自今日始。早在唐代,广州就是一个对外贸易的港口。那里的商业运作早已十分惯练,商品经济意识可谓广泛地深入人心,粤语口语中的一些说法就是它的表现,并且成为培育这种意识的教材。“利市”意为发红包,给红包在其他地区通常理解为送人情,在这里是希图带来更多的市场上的赢利。“着数”是对上了账,这账并不是中性的、客观的,而是有利于自己的,用普通话来解读就是“合算”。“发”、“发达”在广州话只指“发财”,看来,发财为大,其余都是次要的派生的。“卖广告”就是登广告,明明是拿钱付出的,只要有人看了、买了,广告便有了赢利的效应,粤语的这个说法是充满商业意识的。“揾钱”是找钱,这说明商业经营最重要的是找到门路,获得市场要求的信息,而不能守株待兔、坐等获利。这类方言词还有很多:“帮衬”意为光顾,“唔聚财”意为看不顺眼,“断市”是脱销,“发市”就是成交、买卖兴隆,“发钱寒”是财迷心窍,“吉屋”是空屋(空、凶同音避讳)。“交吉”是交付新房,“猪利”是猪肝(南昌话说招财,客家话说猪口赚),“走宝”是失去利益和机会。看来,生意场上是有运气的,广府人不怕死,却怕衰。在广东话,衰的本义是运气不好、倒霉,也引申为糟糕、缺德、下贱,并常用来骂人:衰人、衰公、衰
仔、衰婆、衰女、衰神都是骂人话。
近些年来,不少学者喜欢研究地域文化、分析不同城市及其市民的性格,这是很有意义的工作,北京人的大气,上海人的精明,广州人的奔波,已经很有名气,厦门和成都人的闲适,也很容易理解,一说成都话谁都知道“安逸”这个多义词,和“上茶馆、吃火锅、摆龙门阵” 这几个常用词。厦门话则见面就说:请坐、泡茶、化古、仙公(闲聊)。看来,联系方言研究地域文化、体察乡情,确是一条便捷的路。
五、方言文化类型及其历史背景
所谓方言的文化类型是对于方言的文化属性的归类。方言的文化属性是从文化的视角看方言的外部特征,也可说是它的社会性格。考察方言的文化属性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
1、从方言成分的结构关系考察方言的整合力。
任何方言都是历史上多来源、多层次形成的,在形成的过程中,有的整合力强,因而内部结构规律就比较严整,这种方言可称为单纯型方言。有的整合力弱,内部结构就松散而杂乱,这种方言是驳杂型方言。凡是形成过程中某一阶段人口多、势力大、文化高,其结构依此而定型,则成为单纯型方言,如粤语是两宋时期的移民在珠江三角洲独占优势时最后定型的,粤语的主流也以此为准,是单纯型方言。若是历史上变动大,层次复杂或周边方言影响多,则方言结构可能杂乱,这是驳杂型的,比如徽州方言,它以吴语为基础,在皖南定型后,受到下江官话及赣语的影响,就变得驳杂。
2、从方言区的内部关系考察方言的聚合力。方言分布于或大或小的区域,必由许多小方言组成一个区。区内的小方言之间有的彼此比较接近,有一种权威口音,有的则分歧大而缺乏权威方言。前者可称为向心型方言,后者是离心型方言。就其历史背景而言,凡是区内的方言单纯,又有历史久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便容易成为向心型方言,如粤东的客家话,因有嘉应州的历史文化影响,各地口音和用语并无重大差异,彼此很容易通话;而粤北土话的周围,除客话之外尚有来自赣语的、粤语的以及少数民族的语言,区内又无历史文化名城,粤北土话就成了离心型方言。
3、从方言间的接触考察方言的竞争力。
近代以来,社会生活变动大,不同方言之间接触多,相互影响也大,在接触中,强势方言在社会生活里十分活跃和能产,对别的方言影响也多,是扩展型方言;弱势方言则呈现萎缩状态,受别方言的影响也大,是萎缩型方言。方言的强弱势取决于该分布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和文化的影响力,也与分布地域大小、人口多少、以及交通状况有关。珠江三角洲方言 由于历来处于经济发达地区,政治文化势力也强大,对粤西粤语、粤北土话乃至粤东的客家话、潮州话都有明显的优势和影响。在湖南和广西,湘南土话,桂北平话都属于弱势方言,就抵挡不住当地的强势方言西南官话及粤语的影响,它们的竞争力就不强,因而处于萎缩之中。
六、联系方言状况看福建的文化类型区
为大大小小的地域文化分区,概括其文化特点,虽然可以从方言文化类型、表现地方风物的方言词汇尤其是当地的民间谚语中得到许多启发,但是还必须联系该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地理环境因素及文化的表征进行考察,也要着重考察该地区的经济主体、择业取向、崇尚的精神及人际关系等因素。这里以福建境内的几个文化类型区作一简略介绍。
闽东方言区是江城文化。闽江下游的“十邑”是闽东方言的主体,这里的数百万人口居住在闽江口上,靠闽江上溯二十多个县,沟通近半个省,加以福州古城是千年府城,旧福州靠闽江飘下的木排盖楼,在江岸、江洲种粮种果;有文化的往往占据许多肥缺(除在衙门任职之外还有海关、银行、邮电三行业);劳动者则靠手艺营生(理发刀、厨刀、剪刀号称“三把刀”),生活可谓安稳。因此,本地人并不爱离开自己的家乡。谚语说:“七溜八溜不离福州”,五口通商之后,从福州港北上宁波、上海,南下厦门、广州,虽无太大商业运作,也曾繁荣一时。
闽南方言区(含早期属于闽南话的莆仙方言)是海洋文化。这里从宋代起就有精耕细作的农业,人口繁衍迅速,很快就显得人多地少,资源短缺。宋元泉州港培育了造船业和航海业。惠安人谢履的《泉南歌》说:“泉州人稠山谷瘠,虽欲就耕无地辟,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就是这种情况的最好写照。一千年来,从泉州港到漳州月港、厦门港出发,闽南人的足迹不但遍及粤、琼、台三省沿海,还远涉东南亚各国,在那里繁衍了数千万人。远渡重洋谋生是千辛万苦、九死一生的,无数的灾难形成了闽南人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在这种剧烈竞争的过程中,也养成了团结互助的江湖义气。中华文化传统和乡土情缘又使他们开拓、发达之后不忘回归。漳泉厦的千万华侨历来都十分注重和家乡的联系,用外面挣来的钱带动本乡和周边的农村的建设,被人为是好汉们干的风光的事。
多闽北人的人生哲学。闽西客家山村是移垦文化。这些中原流民的后裔在那里定居后,向土著学会了刀耕火种,环境越来越差,只好不断迁徙,俗谚说,“命长唔怕路远”,这是对客家移垦文化的最好的注脚。身处客地,为了立足,他们必须崇尚正统的中原文化以增强自己的信心,以耕读为本,重农轻商、重义轻利,以维系良好的地缘;固守亲缘,坚持丧葬祭祀诸礼,以维系大小家族的团结。坚持说客家话,固守语缘,来维系族群的向心力。这许多鲜明的客家传统也正是由许多褒贬义十足的语词和俗谚来传承和固守的。“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宁卖身,不卖音”就是客家地区常有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