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完美结合

时间:2019-05-12 18:18: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完美结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完美结合》。

第一篇: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完美结合

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完美结合

午汲实验小学

杨丽丽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它让我们的头脑充实,心灵得以陶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让它变得枯燥无味,如何让它真正展现自己的魅力,是我们语文工作者探索的关键问题,为此,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终于找到了吸引学生眼球的授课方式,那就是信息技术,它让语文学科充分地展示出了自身的活力。第一,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学习“媒介”,解决了学生学习困难。

我们都知道,古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炼的,所创设的意境是深远的。而小学生的认知由于受年龄、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影响,他们理解、感受语言的能力比较弱,尤其对一些抽象的语言文字——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内容,理解就更加困难。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媒介”,突破学习中的教学难点,转化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如何引导学生来学习古诗,感悟诗人语言之凝练,体会古诗之神韵呢?信息技术与古诗教学的整合解决了这个难题。如在教学刘禹锡的《望洞庭》这首诗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诗人笔下深秋时节洞庭湖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我设计制作了能体现诗情的课件,并选取了古琴曲作背景音乐。上课初,先以一张配有诗文的电子幻灯片呈现教学内容,在具有古风古韵的音乐声中,教师诵读全诗,激起了孩子学习的热情,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在理解诗意时演示课件,在红红的枫叶缓缓飘落的画面出现时,学生眼神中透露出异彩,不但对诗意的理解了然于心,而且感情得到了升华。第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丰富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等是多样而丰富的。而小学生对具体形象事物感兴趣的心理特点,非常有利于他们知识的获取、存储与建构。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及教学需要,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实物展台、液晶显示仪、网络技术等创设教学的情境,让学生走进情境、体验学习。在优美的情境中去阅读、发现、质疑、思考、探究,领会文章的内容,体会文本的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如教学《鸟的天堂》时,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我先请学生展示交流自己课前搜集到的鸟的天堂的图片及文字资料,激起学生了解鸟的天堂的兴趣,然后和学生一起读文,欣赏鸟的天堂的美。在学习“众鸟纷飞”这部分内容时,我引导学生适时播放了课前编辑的鸟活动时的声像资料。学生阅读的文本语言一下子活起来,动起来,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自然铭刻在学生脑海里。然后再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语言之精妙,水到渠成。

第三,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新的课程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由教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到教学步骤,学生被动地参与多。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就应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他们主动学习,积极参与,从而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如在《倔强的小红军》一文教学前,我发现学生对红军革命战争时期的背景了解甚少,直接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直接组织学生上网查询,以革命战争为线索,上网行拓展阅读。当学生坐在电脑前,便会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没有陌生感,没有约束感,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学习。这样,他们有了更独立的思维空间和合作学习的机会,学生的自主精神得到了体现,教学氛围更加生动活泼。

第四,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为语文课堂教学增加学习信息量,丰富了学生课外知识。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工具书、网络、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能收集更多的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能将教师、学生、图书馆及自建的资料库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充分地开发了语文资源。师生双方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操作平台,教学活动基于网络环境下,在交流、讨论、启发等活动中实现资源的共享。在听、读、说、看、操作活动中,大量信息刺激着学习主体,学习的容量增加了,信息量加大了。同时信息和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于使学生能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也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如教完《草船借箭》之后,为了让学生的知识面不只停留在书本上,不只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有所了解,还要对其他人物有所了解,课后布置学生收集大量有关《三国演义》中其他人物的故事,经过加工整理办一期“三国群英传”的板报。同学们马上分工合作,有的在互联网上搜索图片,有的上图书馆查找资料,通过各种途径同学们把收集到的各种资料汇总,这样学习小组的同学可以做到资源共享,可见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了生动、丰富、快捷的资源,这样既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又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学生也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第五,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建立新型的教学结构。

众所周知,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学习环境的设计,另一部分是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环境的设计实际上是要求设计出能提供一种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良好环境,例如创建与学习主题相关的情境,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源以及组织合作学习等等。

如:《雨中》的导语:“同学们,你们听过雷锋叔叔的故事吗?让我们一起聆听《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动人的旋律,去感悟那一幕幕助人为乐的场景。”这样入情入境的导语,为理解课文主旨、突破难点做了铺垫,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在课文的最后,配上《爱的奉献》歌曲的画外音。学生用自己的话作旁白,阐释探究结果,这样不仅升华了情感,使学生受到“助人为乐,不求回报”高尚情操的陶冶,而且又一次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

可见,学习环境是促进学习的外部条件,是外因。另一方面,由于建构主义的核心是学习者的“自主建构”,这就要求学习者应具有高度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是诱导学生的学习、自主构建的内因。我认为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中的内因和外因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以往我所执教的一节课上,一开始,我便创设了一个情境,“小朋友们喜欢夏天吗?看,夏天来了,它是个充满欢乐、充满活力的季节,大地上的草儿换上了青翠的衣服,一朵朵鲜花露出了美丽的笑脸,池塘里,漂浮着又大又宽的荷叶,挺立着粉红的荷花,远处的山一座连着一座,山下房屋整齐,树木枝叶茂密„„”这样的导言设计体现了《课标》指出的重视语文熏陶感染作用。这里我借助课件及配乐朗读把学生带入情境,感受夏天的美景,学生此时都在聚精会神地聆听,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紧接着我启发谈话,“夏天美吗?你们在这美丽的夏天做些什么有趣的事呢?”这里我依然运用课件演示,创设了一种更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学生讲述夏天有趣的事,观看画面,以此来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触发他们的灵感,使他们在丰富的日常生活中去寻找话题,使他们有话可说,“不吐不快”。

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发挥的越充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必然会体现得越充分。

总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之间的整合,要坚持信息技术为语文学习服务的原则,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一个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平台,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着手,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营造出轻松、和谐的学习空间。这是学科整合最根本的目的,也是我们要做到的。

第二篇: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完美结合(写写帮推荐)

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完美结合

摘要: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完美结合,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学习语文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学习“媒介”,解决了学生学习困难,还可以为语文课堂教学增加学习信息量,丰富了学生课外知识,建立新型的教学结构。同时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一个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平台,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着手,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营造出轻松、和谐的学习空间,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现代信息技术走进我们的语文课堂之后,让我真正体会到了教学的活力所在,真可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课不同”,而能令其“点石成金”的“点金棒”就是现代信息技术,我会尽最大努力让它与语文课堂完美结合,交相辉映!

关键词:现代教育信息技术 语文课堂教学 完美结合

曾几何时,为了寻找机会,我们苦苦等待;曾几何时,为了与时代接轨,我们苦苦求索;曾几何时,为了每一名学生的成功,我们煞费苦心。终于有一天,网络走进了我们的课堂,为我们的教学增光添彩。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它让我们的头脑充实,心灵得以陶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让它变得枯燥无味,如何让它真正展现自己的魅力,是我们语文工作者探索的关键问题,为此,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终于找到了吸引学生眼球的授课方式,那就是信息技术,它让语文学科充分地展示出了自身的活力。第一,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丰富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等是多样而丰富的。而小学生对具体形象事物感兴趣的心理特点,非常有利于他们知识的获取、存储与建构。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及教学需要,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实物展台、液晶显示仪、网络技术等创设教学的情境,让学生走进情境、体验学习。在优美的情境中去阅读、发现、质疑、思考、探究,领会文章的内容,体会文本的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如教学《鸟的天堂》时,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我先请学生展示交流自己课前搜集到的鸟的天堂的图片及文字资料,激起学生了解鸟的天堂的兴趣,然后和学生一起读文,欣赏鸟的天堂的美。在学习“众鸟纷飞”这部分内容时,我引导学生适时播放了课前编辑的鸟活动时的声像资料。学生阅读的文本语言一下子活起来,动起来,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自然铭刻在学生脑海里。然后再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语言之精妙,水到渠成。

第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学习“媒介”,解决了学生学习困难。

我们都知道,古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炼的,所创设的意境是深远的。而小学生的认知由于受年龄、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影响,他们理解、感受语言的能力比较弱,尤其对一些抽象的语言文字——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内容,理解就更加困难。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媒介”,突破学习中的教学难点,转化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如何引导学生来学习古诗,感悟诗人语言之凝练,体会古诗之神韵呢?信息技术与古诗教学的整合解决了这个难题。如在教学杜牧《山行》这首诗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诗人笔下深秋时节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我设计制作了能体现诗情的课件,并选取了古琴曲作背景音乐。上课初,先以一张配有诗文的电子幻灯片呈现教学内容,在具有古风古韵的音乐声中,教师诵读全诗,激起了孩子学习的热情,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在理解诗意时演示课件,在红红的枫叶缓缓飘落的画面出现时,学生眼神中透露出异彩,不但对诗意的理解了然于心,而且感情得到了升华。

第三,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为语文课堂教学增加学习信息量,丰富了学生课外知识。

语文教学如果依靠教科书、教师、学习的参考资料(书本)等的信息,那么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工具书、网络、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能收集更多的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能将教师、学生、图书馆及自建的资料库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充分地开发了语文资源。师生双方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操作平台,教学活动基于网络环境下,在交流、讨论、启发等活动中实现资源的共享。在听、读、说、看、操作活动中,大量信息刺激着学习主体,学习的容量增加了,信息量加大了。同时信息和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于使学生能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也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如教完《草船借箭》之后,为了让学生的知识面不只停留在书本上,不只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有所了解,还要对其他人物有所了解,课后布置学生收集大量有关《三国演义》中其他人物的故事,经过加工整理办一期“三国群英传”的板报。同学们马上分工合作,有的在互联网上搜索图片,有的上图书馆查找资料,通过各种途径同学们把收集到的各种资料汇总,这样学习小组的同学可以做到资源共享,可见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了生动、丰富、快捷的资源,这样既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又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学生也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第四,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新的课程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由教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到教学步骤,学生被动地参与多。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就应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他们主动学习,积极参与,从而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如在《倔强的小红军》一文教学前,我发现学生对红军革命战争时期的背景了解甚少,直接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直接组织学生上网查询,以革命战争为线索,上网行拓展阅读。当学生坐在电脑前,便会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没有陌生感,没有约束感,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学习。这样,他们有了更独立的思维空间和合作学习的机会,学生的自主精神得到了体现,教学氛围更加生动活泼。第五,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建立新型的教学结构。

众所周知,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学习环境的设计,另一部分是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环境的设计实际上是要求设计出能提供一种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良好环境,例如创建与学习主题相关的情境,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源以及组织合作学习等等。

如:《雨中》的导语:“同学们,你们听过雷锋叔叔的故事吗?让我们一起聆听《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动人的旋律,去感悟那一幕幕助人为乐的场景。”这样入情入境的导语,为理解课文主旨、突破难点做了铺垫,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在课文的最后,配上《爱的奉献》歌曲的画外音。学生用自己的话作旁白,阐释探究结果,这样不仅升华了情感,使学生受到“助人为乐,不求回报”高尚情操的陶冶,而且又一次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

在学习《荷花》一课时,首先是创设情境请同学们欣赏荷花,谈谈自己的感受。课件展示“一池的荷花,在微风中摇曳,碧绿的荷叶滚动着晶莹剔透的露珠”,让学生初步感受满池的荷花千姿百态,生机蓬勃,在碧绿的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形态之美,增加学生的表象储备。

又如在《小蝌蚪找妈妈》一课的教学中,我运用有关录像,提供了思维的材料,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自学、质疑青蛙的外形、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学生兴趣盎然,对青蛙与蝌蚪的特点有了完整的认识。多媒体阅览室,这是让学生能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并在计算机上进行阅读的场所,学生将学到的操作技术在机上操作应用,如遇到问题能及时向老师求助。这样,学生便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中自由查阅与语文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学生有了一个更广阔的学习天地,能自由自在地遨游于知识的海洋中。

可见,学习环境是促进学习的外部条件,是外因。另一方面,由于建构主义的核心是学习者的“自主建构”,这就要求学习者应具有高度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是诱导学生的学习、自主构建的内因。我认为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中的内因和外因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以往我所执教的一节课上,一开始,我便创设了一个情境,“小朋友们喜欢夏天吗?看,夏天来了,它是个充满欢乐、充满活力的季节,大地上的草儿换上了青翠的衣服,一朵朵鲜花露出了美丽的笑脸,池塘里,漂浮着又大又宽的荷叶,挺立着粉红的荷花,远处的山一座连着一座,山下房屋整齐,树木枝叶茂密„„”这样的导言设计体现了《课标》指出的重视语文熏陶感染作用。这里我借助课件及配乐朗读把学生带入情境,感受夏天的美景,学生此时都在聚精会神地聆听,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紧接着我启发谈话,“夏天美吗?你们在这美丽的夏天做些什么有趣的事呢?”这里我依然运用课件演示,创设了一种更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学生讲述夏天有趣的事,观看画面,以此来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触发他们的灵感,使他们在丰富的日常生活中去寻找话题,使他们有话可说,“不吐不快”。

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发挥的越充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必然会体现得越充分。

总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之间的整合,要坚持信息技术为语文学习服务的原则,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一个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平台,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着手,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营造出轻松、和谐的学习空间。这是学科整合最根本的目的,也是我们要做到的。

“信息科技可以是一个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现代信息技术走进我们的语文课堂之后,让我真正体会到了课堂的活力和教学的魅力所在,真可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课不同”,而能令其“点石成金”的“点金棒”就是现代信息技术,我会尽最大努力让它与语文课堂完美结合,交相辉映!

第三篇:“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融合”说课稿

“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融合”说课稿

大乌江小学:彭成红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小的船》的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学生情况、教师的教法与学法和教学程序设计及板书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小小的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它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优美的充满儿童情趣和幻想的小诗,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晴天夜空美丽的景象。这个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学习课文,熟读成诵,感悟思想,丰富情感。这首儿童诗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通过本文的感情朗读,落实《小语大纲》中提出的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任务,同时进行说话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说话能力。那么这首诗歌是这个单元的精读课文,诗中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起来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

二、教学目标

针对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及课标要求,我我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认知目标: 认识9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门”。

2.技能目标:在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的基础上,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根据本课诗文优美,富于想象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能力,制定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又因为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诗文内涵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把理解诗句展开想象作为教学难点,而突破难点的关键是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诗的意境。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同时呢,他们也具有了一定的经验,能够说一句连贯的话。但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诗文的内涵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创设情境可以让孩子更好的进入到学习的状态,本课的教学就是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把美丽的星空“移到”学生眼前,把月亮“搬进”教室,使他们走入情境学习,让他们坐上“月亮船”,为学生创设一个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法与学法

从本课儿童诗的特点考虑,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时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入新课;在教学儿歌的过程中我主要想利用三种方法引着孩子去发现美、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一

是用美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去撞击孩子的心灵,去激发他们潜在的、纯真的感情。二是通过创设多种对话情境,给孩子们的想象插上翅膀,将孩子的想象领到一个美的天地中,让画面在他们的头脑中浮想,激发孩子们对话的欲望和热情。三是引导孩子们用美读和演读的方法去抒发情感。通过朗读,让画面在他们眼前呈现,让旋律在他们耳畔响起,让意境在他们的心中生成。

小学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明显优势,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观察想象法、自主探究法、实践操作法、朗读感悟法进行本课的学习。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感受美(5分钟)

1、请大家猜个谜语(课件出示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月亮)

2、小朋友们看见过怎样的月亮呢?(弯弯的、圆圆的、镰刀形的„„)(课件出示弯月、圆月的图片),引导孩子认识各种各样的月亮。

3、揭题导入。美好的月亮,引起了人们奇妙的想象,有一个小姑娘,在美丽的夜空下看着星空,不禁产生了美妙的幻想,你看——(出示课件,感受夜空的美丽)。师:蓝蓝的天空,闪闪的星星,弯弯的月亮,多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呀!有位叫叶圣陶的老爷爷把它 写成了一首儿歌。板书:(小 小 的 船)(课件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理解感悟、体验美(18分钟)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出要求:不添字,不少字,知道有几句话。在相互的交流反馈中让学生明白诗讲的是月儿不是船。此后设计一个“一问一答”的小游戏,(师问——生答)怎样的月儿怎样的船?小小的船儿怎么样?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怎么样的星星,怎么样的天?谁也来像老师那样问,请小朋友回答?同时板书:月儿、船、星星、天。(通过这样一问一答的形式,变化了前面的朗读形式,使学生继续保持愉快的情绪。)

2、实践探究,先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弯弯的月儿,通过学生的动手和稍后的展示当中让学生明白弯弯是很弯的意思,再动脑想一想弯弯的月儿像什么?学生呢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回答,如:小船、小路、河流石、拱桥、镰刀、香蕉等等,老师抓住小船,把小船和月儿进行比较,从而理清“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之间的联系,然后通过对比朗读,(播放课件)体会叠词的形式,感受叠词的美。(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

3、入情理解,放飞想象。综合运用图画、语言、音乐营造美的氛围,展开想象,让孩子们融入诗的意境中。(教师描述):晴朗的夜空,星星眨着小眼睛,还有一只弯弯的月亮船,你们想不想坐上去呀?(学生一定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想)教师继续引导:同学们,闭上你们 2 的小眼睛,感觉身上长出了翅膀,身子轻轻地动起来,让我们飞吧,飞吧!飞出了教室,飞上了蓝天,坐上了月亮船。

当学生睁开眼睛,(播放课件)哈,小朋友,我们现在已经坐在月亮船里了,让我们在月亮船里愉快的唱起《小小的船》(播放儿童歌曲《小小的船》),伴随歌声的想起,学生就会进入美妙的境界。在教师富于情感的启发下,激活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兴趣盎然的谈起自己坐在小小的船里看到的景色。教师随即出示句子:我看见

。这时引导学生用“我看见„„。”这个句式说话。通过想象,使诗的形象显得更加鲜活,诗的意境更加开阔,而感情也随之升华。起到了分析讲解所不能起到的作用,顺利的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三)动情朗读、品位美(10分钟)

(1)引读。一年级学生的朗读往往需要教师的指导。在老师范读的基础上,有效的朗读方法是引读,我采用逻辑引读法,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领读过程中,保留了节奏美,仍保留着学生如坐在摇晃的月儿小船在星空中穿行的景象,使孩子意飞神驰,受到强烈的美的熏陶。

(2)美读。把美读放在引读之后,是因为一年级小学生朗读水平的需要,在范读、引读的基础上进行美读降低了难度,同时教师要加以引导,避免个别学生出现唱读现象。

(3)演读——唱游。本文是诗歌,韵律优美,学唱《小小的船》这首歌,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伴着音乐边舞边读、边舞边唱。这样学生就不只囿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困境,而且也达到了知情意行全面和谐的发展。

(四)拓展延伸、欣赏美(5分钟)

此时,学生沉浸在美的享受中,我让学生看图练习说话,例如:连线、填空、补充句子,听音乐,坐上小小的船,飞向蓝天,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这样培养了学生听、说、看及想象的能力。

(五)总结(2分钟)

蓝蓝的天空、弯弯的月儿、闪闪的星星,这么美得夜空我们把它画下来,好吗?

(六)、板书设计

小 小 的 船

弯弯的月儿

小小的船

闪闪的星星

蓝蓝的天

第四篇: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完美结合

论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完美结合

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吉利中学

何新英

[摘要] 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的标志是教育信息化,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思维的创造性工具,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作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教育战线,在顺应时代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进行着与信息技术息息相关的课堂改革,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大课堂教学信息量,拓展课本以外的知识,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程教学 完美结合

[正文] 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时代的快速发展,中国教育的课堂已离不开信息技术平台,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成了当前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它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教育方式、学习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如传统教育中教师在上课时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计算机已演变成为真正的教学工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的任务是把现有的软件计算机的优势发挥出来,进行学科教学。信息技术作为一项教学工具,能够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之中,在课程实践中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课程内容有机融合,以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才能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信息化教学的理想效果呢?笔者认为它们的完美结合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当今社会中,信息技术无处不在,我们生活在信息的海洋。对于处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中的学生而言,网络和多媒体对他们有无穷的吸引力。信息技术对声音、图像、文字、数字和各种传媒信号的信息进行采集、传递及处理,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功能,对于求知欲望强烈的学生来说,充分集中了他们的学习注意力,使他们对学习充满兴趣。君不见,孩子们在做作业时,打开电视,他们的视线、注意力会放在哪里?电视是信息技术在生活中应用的一个表现,它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把丰富多彩的动态画面呈现在学习的课堂上会怎样呢?课堂上,屏幕显示“恭喜你,答对了!”,扩音器突然响起热烈的鼓掌声,让堂上练习的学生充满成就感,精神为之一震。这样的课堂,总好过老师拿着一只粉笔在黑板上满头汗水地写写画画更有意思吧?如语文科的教学,在听课文朗读时,如果只是用传统的录音机,学生听着听着,可能就会去见周公了,但多媒体就可以展示画面,让学生看着不断滚动的场景听课文朗读,眼睛在看,耳朵在听,学习的兴趣自然就浓厚了,注意力相应地也就集中了,不那么容易分神了,学习效果自然也就好了。这,不能说不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完美结合的理想状态。

其次,扩大课堂教学信息量,开拓学生视野。如今的生活节奏总是太快,快餐文化也应运而生。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也经常会因为生活太丰富,生活太精彩,就算现在书籍再多,他们也很难静下心来博览群书。试到图书馆,书海茫茫,进去找一本自己需要的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在网络引擎搜索,一会儿功夫,自己的需要便可满足了,大大地节约了找书的时间。而课堂上的学习时间,就更珍贵了。一节课45分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信息技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语文学科的教学,一篇新课往往要涉及作家作品的简介,有了多媒体展示,学生了解就可更充分些,把作家作品的一些视频放出来,学生的印象就更深刻了。在学科的关联上,信息技术展示在学生面前的更是一个海阔天空的境界。如在语文课堂上讲到与历史、地理、生物等有关的知识,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整合展示给学生了解。多媒体电脑室、多媒体电子阅览室的应用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电子阅览室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大学生阅读的信息量,拓宽了视野。学生参与网络环境下的实践活动,利用搜索引擎,从因特网的信息海洋中获取有用信息,利用各种教育主题网站获取相关信息,使学生学会利用信息资源快速高效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无论是课内不是课外,有了信息技术这一平台,学生获取知识便有了捷径可走,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在时间和空间的跨度上,信息技术给课堂带来了更广阔的视野。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生的主要知识来源于课堂,所以信息技术与课堂完美地结合更大限度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课堂教学容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创新精神。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中,学生是整个学习活动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学习主要不是依赖于教师的讲授与课本的学习,而是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自主地探究问题,教师、学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随着学习资源的全球共享,虚拟学校、虚拟课堂的出现,现代远程教育的兴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使学习空间变得无限了。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改变接受一次性教育的传统教育理念。因此,信息技术在运用到课堂教学时,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辅助学习,让信息技术帮助教师备好课,促进学生学好知识,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认识世界、收获信息、协作交流、研发项目的手段。在教学观念、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教师角色和学生的角色等方面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完美整合,彻底改变现有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目标体系,形成以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目标体系。在教学进程中,教师充分尊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创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想象力和积极的个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的综合素质、心理素质就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更多地是呈现学习过程,体现学生对知识的自悟,创设学生交流讨论的平台,创设学生思考的情境,激发学生思考的设问,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进而主动学习,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第四,提高教师技术水平,保证课堂效率。课堂教学所用的教材毕竟不同于网络信息,其内容精练简约,系统规范,涵盖的信息量不可能太多。而这一过程就要求教师不断增强自身创新能力,积极开展学习和研究,不断追逐学科技术发展的前沿,及时了解和掌握所授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最新学术动态和发展趋势,使自己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在教育教学领域内自由探索、自由创造。在教学设计每一个环节上,通过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内容分析以及教学资源和媒体使用策略分析,重点思考如何运用媒体和资源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要努力探究和设计如何通过巧妙的情境模拟、情境再现的方式,让学生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不是学生获取信息的唯一信息源,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参与交流讨论中,对于学生来说,可获取的信息源要多得多。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准备相应的问题解决方案,保证优质的课堂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不仅实现了教学信息的双向交流,开展了双向交流教学方式,为学生改变被动的学习地位,积极主动地参加到教学活动中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等提供了所必须的教学环境与学习资源。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的教学,对于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作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教育战线,更应加快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步伐,达到最佳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1)《教育技术培训教程》何克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信息技术教育教程》杨全玮主编青海电化教育馆编(3)《现代教育技术》祝智庭高等教育出版社(4)《创新学习论》龚春燕、何云山

第五篇: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

三亚市荔枝沟中学

罗英琴

蔡开瑜

摘要:当前,现代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理想的物质平台和教学环境,课堂上将其与教学进行整合已蔚然成风。实践中我们看见,现代信息技术强大的功能和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丰富了语文课堂的资源和形式,它便捷、快速、灵活、大容量的优势不可阻挡的渗入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整合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语文课堂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语文课堂教学 整合 提高教学效果

当前,现代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理想的物质平台和教学环境,课堂上将其与教学进行整合已蔚然成风。实践中我们看见,现代信息技术强大的功能和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丰富了语文课堂的资源和形式,它便捷、快速、灵活、大容量的优势不可阻挡的渗入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整合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语文课堂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我们有必要了解什么是现代信息技术、什么是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应用于教育中的现代信息技术目前主要指以计算机为核心,包括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络技术的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简单的说,就是就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与语文学科的教与学有机的融合。”(语出《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一书第八章,倪文锦主编。)

那么,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整合,以便更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呢?下面从现代信息技术与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三个方面的整合具体谈谈。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识字教学的整合。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它着重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教学中要达到这目标,首要解决的问题是“识字”。要让学生懂读、会写汉字,且能根据具体的语境理解字义。学生没有认识一定数量的汉字,想把语文学好那是纸上谈兵。

借助信息技术凸显所要学习的汉字进行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中的各种感觉器官,有利于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和掌握。引导学生识记生字时,可用音频范读字音、用课件标注拼音和突出字形中需要注意的部分、用课件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生字书写的笔顺、还可以利用网络指导学生对生字字义进行查询,这一切操作都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识字。而识字时同步用投影机投放学生的书写,则可以促进学生的写字水平。

引导学生识字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设计课件,例如认读《本命年的回想》一文中的生字“阖”,可以先展示“阖”字,学生认读后才点击展示拼音“hé”,在巩固学习时也可设置自定义退出,可退出汉字也可退出拼音;明确字义时也可采取类似的方式教学,目的就是通过不同的形式让学生最快的掌握所要学习的内容。随文学习生字时,教师可在用多媒体展示文段的同时以增大字号或加粗或选择不同字体颜色等形式将要学习的内容重点标示出来,以此引起学生的注意,达到认读识记的教学目的。随文学习生字效果最好,因为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辨读字音字义更容易理解识记。以鲁迅的《社戏》为例,文中“我们年纪都相仿,但论起行辈来,却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

公,因为他们合村都同性,是本家。”和“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两句话里有生字“行háng”和“撮cuō”,“行”主要是认读音,“撮”除了认读音还要识记字义。两个生字的字音字义在具体的文句中很容易辨别理解,特别是“撮”字,在这个文句中学到立刻就会明白其字义就是用“两三个手指取物”,若不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要学生理解其义是有难度的。这样随文学习生字,不仅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学生容易理解识记,还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生字的乐趣。

说到识字的乐趣,还有更好的做法。请学生做小老师,挑选自己喜欢的生字介绍给同学,包括介绍如何记忆,如何组词,如何造句等,都可增加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主动性。还有就是教师如若能通过网络查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汉字,那课堂学习氛围将更浓厚,学生兴致会更高,效果将更佳。例如学习“采”字,就可通过网络查找到百度百科,了解到和此字更多的知识,特别是当学生了解到“采”的造字法和古文形体时,一定会表现出浓厚兴趣的。“采”的造字法和古文形体如下图所示:

通过网络查找学生开了眼界,了解到“采”为会意字,“从爪从木。甲骨文,上象手,下象树木及其果实。表示以手在树上采摘果实和叶子。本义:用手指或指尖轻轻摘取来”。真的觉得识字的过程有惊喜、有意思、有吸引。

如此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识字,除了让学习的过程更生动、有趣、有效外,还能让学生体会到了汉字的博大精深,进而深深的喜爱上汉字的。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整合。

语文阅读教学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现代信息技术和语文阅读教学整合后优势明显,课上会出现更多的图画、音乐、视频、相关文字等材料,课堂的容量变大,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可获取更多的信息,对了解文本内容、领悟思想、体会感情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很好的达成了教学任务。

1、现代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整合丰富了阅读教学内容。以吴功正的《阿里山纪行》一文为例,在精讲本课时就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图画、音乐、视频、相关文字等材料运用到课堂上,使文本更直观,学生更多角度、更多感官获取信息、认识世界,进而发展了思维、获得审美的体验。阿里山是很美,但单靠文字的描述发挥想象还难让学生体会到其美丽。这时,只要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阿里山风光图片,那么美就不再是煞费苦心想象中的事物,它在眼前,变得触手可即。同时,运用信息技术播放《大海啊,我的故乡》、《高山青》两首课文里提到的歌曲,让学生真确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进而体会两岸人民希望融合起来的愿望会更有同感心。播放歌曲时若选择视频文件,如韩宝仪演唱的《高山青》MV,其背景是以阿里山的风土人情为创作背景的,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其间阿里山旖旎的自然风光动态十足,欢快的歌曲配上和谐的背景,给观众强烈的听觉和视觉的享受,从而对阿里山的美有了更深切的领会,热爱宝岛台湾的感情油然而生。如果学生还想了解有关阿里山的更多的资料,皆可当堂利用网络查找再展示给学生阅读,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样整合了的课堂给了学生更高效、更自主的选择机会,将课堂内容延伸得更深更远。

2、现代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整合很好的突出教学重点、降低难点。有一些文章,例如《凡尔赛宫》、《苏州园

林》等,教学时使用多媒体展示和文本相关的图片,可以很好的将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的形象,帮助学生对说明的对象有直观的认识,降低了难点。而有的文章,例如朱自清的《春》,运用多媒体则可以突出教学的重点,教学效果非常理想。笔者在教授本文时,运用ppt制作了概括全文内容板书的课件,如图所示:

本课件板书与传统的黑板板书对比,最大的优势在于,给板书设置了美丽的颜色,使整个板书看起来如一朵盛开的春花般美丽,这样的视觉享受是传统的手写板书所达不到的。此板书不仅将文章的主要内容简练的概括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轻松掌握了文章的结构,还将春天的美含蓄的表现出来,引发学生对美丽的春天有了更多的想象。

3、现代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整合有利于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一书中强调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以此培养学生的语感及说话的能力,进而理解文章内涵体会情感。语文阅读教学时利用多媒体落实朗读的学习目标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标要求朗读一律使用普通话,读音要标准,吐字要清晰。但由于地域和民族方言的影响,许多老师和学生的朗读还是不尽人意。这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介入朗读教学,就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教师可到网上搜索和朗读有关的优秀音频文件或视频文件作为范本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听。音频文件有声音无图像的特点可以集中学生的听力,激发对文字的想象能力,完成对文本的再创造;视频文件音像结合,画面生动,形象直观,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秀的朗读文件通过抑扬顿挫的声音带给学生美的享受,其正确的断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意,其恰当的感情拿捏帮助学生更好体会文本情感。作为范本,优秀的朗读文件也能帮助学生提高朗读的水平。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的整合。

运用多媒体和网络可以为作文教学建设起虚拟的交互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写作素材和发表见解、互通信息、沟通情感、互相学习、共同协作的空间,一旦写作有了读者、具备了交际的实际意义,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教师要利用计算机带学生走出有形的课堂,走进更广阔的无形的网络学习空间,把作文教学从传统的狭小的天地里解放出来,在互联网的世界里自由翱翔。

1、建立班级写作资料库。资源库的建立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使其拥有一定的材料积累,这样写起作文来就有话可说,文章也能因为见识的增长而写出广度和深度。但现实中要建立纸质资源库会受到场地、财力、保管等多方面的限制,教师若能带领学生在网上建立,则不受以上因素限制,还能实现现实中所达不到的做法,例如教师和学生都可以自由的利用网络资源获取更多更有用的资料并添加入库,供更多的读者使用,使群体在有效的阅读中作文都有进步。

2、建立班级作文qq群。作文qq群,是教师为学生搭建的一个作文发表交流学习的平台,教师经营好这个平台,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提高写作水平。在群里,可以就某篇文章某个话题做专题讨论,相信这时学生将会一改在教室中的拘束而畅所欲言的。或将学生的文章上传到资源共享区,可满足学生互相学习的需要。也可鼓励学生开通个人qq空间,在空间里发表文章,互相阅读文章、点评文章,切磋写法等。教师也要开通自己的空间,在空间里发表下水文,或是挑选优秀文章来发表供学生阅读交流。

3、建立作文博客。此处,笔者认为较理想的做法是带学生到教师的教研博客里来。现在,网络博客热热闹闹,但凡是个人都可开通自己的博客,但有很多博主的写作水平实在不敢恭维。教研博客至少在文章的“质”方面较之有了更多的保证。教师将学生带入教研博客领地里来,开通博客,在这里经营写作的天地,发表文章、请教老师。在教研博客里,学生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位老师,而是无数的老师,在有无数的老师的大教室里学习,学生定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交流,建立起固定的交流群体,定能激发写作热情,学习效果应该不会差。

此时,为避免学生盲目逛博客耗去不必要的时间,也为了给学生提供有质量保证的博客,教师一定要给学生介绍优秀的博客、优秀文章,发动学生一起来推荐,并定期在班里交流逛博客的心得,将所得分享,以此促进学生更积极的利用网络进行写作训练。

4、制作优秀作文简报。教师定时将学生和课外优秀作文精选出来,写上评语,用word格式制作成简报。此制作过程简单、便捷,不受纸质简报的繁琐和财力的约束。然后,教师将制作好的简报放在班里的电脑上供学生随时阅读。

优秀作文简报的制作可以弥补学生不具备上网条件的不足、弥补学生不具备上网时间的不足。精选出来的文章对指导学生作文具有示范性,弥补了学生不具备甄别文章能力的不足。

现代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整合后,作文教学就走进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网上丰富的资源、多样的写作形式,及时多向的交流评改,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和写作的兴趣,从而促进了学生作文的进步。

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后我们看到,网络环境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它通过丰富资源的提供、良好交互平台的搭建,培养了学生“读、写、听、说”多方面的能力。但“整合”毕竟是一个长期而繁琐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既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又要努力学习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实践中要有耐心,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断反思改进,使“整合”更科学、更合理、更和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教学的整合,实现高效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教育新理念》 袁振国著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2002年3月第1版

[3]《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倪文锦主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3年5月第1版 [4]《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整合促学生阅读能力发展》 易 佳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

文章阅读地址:http://lunwen.jiaoyu.139.com/index.php?s=/Index/oldThesis2

[5]《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

郑美文 海口市海瑞学校

文章阅读地址: http://res.hersp.com/content/2949124 [6] “采”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240815.htm#1

第一作者:罗英琴

单位全名:三亚市荔枝沟初级中学 单位地址:海南省三亚市荔枝沟中学 邮 编:572022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1057420382@qq.com

第二作者:蔡开瑜

单位全名:三亚市荔枝沟初级中学 单位地址:海南省三亚市荔枝沟中学 邮 编:572022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852140507@qq.com

下载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完美结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完美结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 摘要:信息技术时代,知识成几何级爆炸式增长,知识传播的载体丰富多彩,人们获得新知识的方式也更加多元。这就需要我们具备较良好的信息......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999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增城市石滩镇岗贝小学 刘秋平作者简介:刘秋平,女,1981年出生,学历本科,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龄8年,......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课堂教学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课堂教学 江苏省泗阳双语实验学校皮芒青 【内容摘要】计算机的普及应用给社会和科技带来了一次空前的发展,也给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质的飞跃。如何能有效......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 元谋县物茂小学:雷永林 摘 要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是把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学与教融为一体,让内容丰富的语文课堂作为信息技术的载体,......

    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效结合

    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效结合 内容摘要:基于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存在的问题,本文探讨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策略,即教师的教学理念要与信息技术的理论融合;要使信息技......

    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高效结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高效结合 【摘要】 信息技术信息量大 ,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对......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巧妙结合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巧妙结合 姓 名:吴凤梅单 位:江西省丰城拖船中学日 期: 2011年10月10日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巧妙结合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

    数学 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有机结合

    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有机结合 ——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我们正经历着一个由传统教学向信息技术教育的转型期。信息技术以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