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槐乡五月第一课时(定稿)
《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散文。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以及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
课文的语言如同诗一样的美妙,对称句式的描绘,长句短句的错落、描述抒情的柔和,使全文呈现出诗一般的节奏感和意境美,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学情分析
学生喜欢这类语言诗化,意境美妙的课文。课上可以引导学生赏读文中如同诗一样美妙的句子,细细咀嚼,读出滋味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槐花的图片)。同学们,图片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呀?(槐花)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写槐花的。
2、“槐”是本课的生字,(木字旁加一个鬼字),注意最后两笔(换笔撇折 点)不能丢。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一写这个字,3、你能给“槐”找个朋友吗?(槐树、洋槐:图片上看到的这种树木就是槐树(洋槐),它属于落叶乔木,树干高大。
槐乡:水乡是水多,鱼米之乡是指鱼多稻米多,那槐乡就是说这里的槐树、槐花特别多)
4、每年的五月(板书:五月)是槐乡最具魅力的季节,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走进五月的槐乡,齐读课题:槐乡五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我们的旅行就要开始了,请同学们呢把书翻到120页,拿好书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准字音,听清句子的停顿。(师泛读)
2、老师发现很多小朋友听得都特别认真,那请你也来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分类学习生字词语
这节课的生字词语特别多,也特别有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出示)这几个生字你都会读了吗?
(1)出示生字:挎、摆、拌
谁来读一读?(指名读)这些词都是什么词?有什么相同点?(都是表示动作的,都和手有关。)
挎:谁来做一做挎的动作?把胳膊弯起来勾住、挂住东西就是挎。摆:你能为摆找找词语朋友吗?摆放、摇摆、摆动
拌:把东西搅合在一起就是拌,比如说我们把沙拉酱和水果拌在一起就是水果沙拉,把饭和菜拌在一起就是拌饭。
在写这些左右结构的字时,要注意什么呢?(左窄右宽)选择其中一个在书上描红。(评价:你的字写得真漂亮)大家一齐把这几个字读一读。
(2)这些表示动作的词大家都读得很好,文中还有一些非常有趣的词语。A:山山洼洼 坡坡岗岗 大大咧咧
出示:指名读 你读准了字音。它们都是AABB式的词语,读起来很有节奏,一起来读一读。你能再说两个这样的词语吗?(平时积累的不错哟)
B:除了AABB式的词语,文中还有很多ABB式的词语(出示 自读)白茫茫 白生生 甜丝丝 香喷喷 喜盈盈 傻乎乎
a、谁来读一读?指名2名。
b、白茫茫和白生生都指的是槐花的(颜色)。你能读好这两个词语吗?指名读,2名。
c、第二行的这两个词语都是表示的是(味道)。用嘴尝一尝——,再用鼻子闻一闻——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表示味道的词语吗?甜津津 酸溜溜(你想起石榴那一课 真不错)苦巴巴 臭烘烘
看,用这样的叠词来形容味道就更强烈了。
d、甜丝丝除了表示味道还可以表示一种心情呢,看看这里还有那个词语也是表示心情?(喜盈盈)谁来读一读这两个词语?指名。多么美好快乐的心情。
e、谁再来读一读这些词语。评价:
1、你读出了词语的节奏。
2、你读出了味道和心情。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C:除了这些有趣的叠词,文中还有一些儿化音需要我们注意,出示: 小辫儿 篮儿 旋儿
儿化音要读得轻巧听老师先来读一读,师泛读。
指名读。文中说“风打的旋儿”什么是旋儿?(圈儿)指名读这个词:旋儿 我们男女小朋友来比比看,看谁舌头更溜!
4、读句子
读准了生字词语,老师相信你会把句子读得更通顺。快来试一试吧!
A、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的小辫儿。(这个句子特别长,你注意了停顿真不错;还有谁也读一读?)
学习肩:肩是一个生字,半包围结构 户字旁,这是我们的肩,肩膀。肩是身体的一部分,所以查“月”也可以查到,但是月在写的时候,书撇变成竖,(生描红)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B、(再看这一句)“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指名读(儿化音读得轻快,你的心里也是喜盈盈的;老师发现除了儿化音还要特别注意这连个象声词,后面有个省略号,可以稍微拖长一点儿哦)
谁再来试试,请坐得最端正的那排小朋友读读。
C、(第三句)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里。
谁来读一读,这句话在写槐花香。读准了这几个词,你能把这句话读得更好:出示: 清香 醇香 浓香(指名读 你读准了醇的翘舌音 香气 越来越浓了)
(第二行)香喷喷 香气扑鼻 香海(香喷喷 香气扑鼻 这里就是一片香的海洋)
现在放入句子中读读,谁来试试(看看你脸上的表情就知道你一定陶醉其中了)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感受一下槐花的香。齐读。
5、读通读顺了这些句子,相信你一定能把课文的第一段读好。(出示)自己练练?指名。
谁来读一读,其他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思考:五月的槐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回答:香。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
师:盛开的槐花婀娜多姿,香气醉人。(板书:槐花香)
6、在五月槐乡的孩子们又会做些什么呢?自己来读一读课文的2、3小节,选出你最喜欢的那一小节,多读几遍。
(1)生自读。师提问:课文读完了,你觉得在五月槐乡的孩子怎么样?生:快乐、有趣、幸福„„谁喜欢这一小节?(好,给你个机会,让其他小朋友领略一下你的风采)
(A)在洋槐开花的季节,只要哪位小朋友走进槐乡,他呀,准会被香气熏醉了,傻乎乎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好客的槐乡孩子就会把他拉到家中,请他美美地吃上一顿槐花饭。槐花饭是用大米拌槐花蒸的。吃咸的,浇上麻油、蒜泥、陈醋;吃甜的,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果然,读得很不错呢)
这里“顿”是个生字,怎样记住它?左边的是竖提。生说,左右结构页字旁。在这里顿做为量词,一顿。能为顿找找其他的词语朋友吗?顿时、顿号,顿还表示稍停的意思,停顿。
(生字掌握了,奖励大家来吃槐花饭,槐花饭可好吃了,谁来读读)
槐花饭:槐花饭是用大米拌槐花蒸的。吃咸的,浇上麻油、蒜泥、陈醋;吃甜的,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
槐花饭有甜有咸,怎样记住咸?咸部首是戈字旁,它和酸、甜、苦、辣一样都表示一种味道。
(副板书 咸)
不管是甜的还是咸的,都要配上辅料,蒜泥和芝麻必不可少。蒜 芝麻 都是植物(副板书 蒜 芝麻)
所以蒜和芝麻的芝都是上下结构草字头。(红)在写芝的时候注意下边的芝的笔顺是点、横撇、捺,书空。
来,咱们谁想吃槐花饭呀?就请你们起来读一读。
(B)刚才还有很多小朋友喜欢这一小节,谁愿意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朗读水平。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更俊俏了,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边上带着槐花,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小小子呢,衣裤的口袋里装的是槐花,手里拿的还是槐花。她们大大咧咧的,不时就朝嘴里塞上一把,甜丝丝、香喷喷的,可真有口福呢。
评价:你真了不起这么长的一段话都读准了。
谁也喜欢这段话?请你也来读一读。你注意了句子的提顿,句子读得很流利。俊俏的小姑娘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
(C)读得真不错,就像我们小朋友读的那样,五月槐乡的孩子真快乐。(板书:乐)拿好书,我们一齐来读一读课文的2、3小节。
7、师引读,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三、总结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走进了五月的槐乡,学习了生字、词语。初读了课文,感受了槐花的香和孩子们的快乐。{拿好书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课文。(齐读课文)}(浮动)
小朋友们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槐乡五月,走进槐乡的孩子,和他们一齐感受槐花的香和孩子的乐,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拿出习字册,我们一起伴着美美的音乐写美美的字。
板书设计:
槐乡五月
槐花香 孩子乐
第二篇:槐乡五月第一课时
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案)执教者: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
杨红英
教材分析
课文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1课。《槐乡五月》是一篇文质优美,情景交融的散文。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以及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文章写花又写人,花与人交织在一起。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五月的槐乡到处盛开着美丽的槐花,槐乡弥漫着槐花的香气。第二自然段写被香气熏醉的孩子们尽情享受槐花饭的香甜以及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第三自然段写孩子们用槐花装扮自己,表示他们对槐花的喜爱之情。第四自然段总写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课文的语言如同诗一样的美妙,对称句式的描绘,长句短句的错落、描述抒情的柔和,使全文呈现出诗一般的节奏感和意境美,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正确理解和把握课文的重点词句,反复品味语言文字,让学生在感悟语言文字中学习欣赏文中的优美词句。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特别是认识并积累课文中“白茫茫”这类叠词。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会在读中思考文字中蕴藏的意思,在读中想象文字中蕴藏的画面,在读中感受文字中蕴藏的情感的学习方法。
3.情感目标: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孩子的那份快乐之情,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掌握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孩子的那份快乐之情,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难点:
在读中思考文字中蕴藏的意思,在读中想象文字中蕴藏的画面,在读中感受文字中蕴藏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每一个地方都有每一个地方的特色,每一个地方都有每一个地方的魅力。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去一个很有魅力的小山村,那小山村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槐乡(板书:槐乡,齐读词语——槐乡)。五月,是槐乡最有魅力的季节。板书完整课题:槐乡五月
齐读课题
(这一教学设计,意在引出课文的题目,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语言不多,但层层进入,紧扣课题。)
二、自读课文
请同学们拿起书本,翻到125页,放声地读一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你也许会遇到一些生字词,也许会碰到一些难读的句子,别担心,自己想办法试着把它们读正确,读通顺了。(学生放声读课文)
(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自由接触课文,满足学生对新学课文的好奇心,又起到了初步熟悉课文的作用。)
三、学习生字新词
课文中的生字还挺多的哩,看看这里的几组字,能分辨着读正确了吗? 1.出示生字:(这一组字的学习重在正音,八个字分四组来学习。)jīn
chén chǒo suàn 襟
陈
炒
蒜 jìn chún niàng
cù 浸
醇
酿
醋
2.课文中还有这样一些词语,很有特色,咱们也来感受一下。出示:(这一组词的学习重在构词方式,十六个词语分四组来进行学习。)洋槐
槐树
槐花
槐乡 清香
醇香
浓香
香气扑鼻 白茫茫
喜盈盈
傻乎乎
甜丝丝
香喷喷 山山洼洼
坡坡岗岗
大大咧咧
清亮清亮
3.看来生字词并没有难倒我们。刚才听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有的同学被课文中的一些句子难住了,因为呀,有的句子实在是太长了。(1)第一小节中就有这么一句话:
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听老师读,老师在朗读这样的长句子时注意到了什么?学着老师的样子,注意停顿,练一练。再齐读。课文中还有不少的长句子,等会儿读时也要注意了。
(2)像这样的句子在第二小节和第三小节中还有呢,你能找出来读读正确吗? 学生自己找到长句子,自己再读读这些句子。
3.后问:我们初读了课文,你觉得五月的槐乡怎么样?(学生答)板书:槐花香
孩子乐
快速地游览一下课文,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一句话把我们同学们的这些感受写出来了?(书中有一句最为恰当,谁能替他找出来;真会读书,就是这一句)出示句子: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齐读这一句。
(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我觉得有以下几个设计意图。在学习生字栏,这八个字分四组,在读音上十分接近,易于分辨着学习,在学习词语栏,十六个词语分四组,第一组都带有“槐”字,体现课文特色;第二组都带有“香”字,体现槐花的特点;第三、四两组都是来自课文中的一些叠词,读来很上口,对下面的读文很有帮助。另外,课文中还出现了一些长句子,这些长句子要花时间读好,才能进入对课文的理解。教师举一例来进行朗读示范,其余则让学生自己在课文中去练习。初读课文之后,让学生对课文有个初步印象,找寻课文的中心句,为下面的学文作准备。)
四、理清课文脉落
课文哪些小节重点写这是个飘香的季节,哪些部分重点写这是个孩子的季节的呢?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一下课文,找一找。交流:
是的,课文第一小节主要写槐花香,第二三两节主要写槐乡孩子的快乐。
(三年级下学期的孩子,要能试着理清课文的顺序,明白每个自然段是围绕什么内容来写的。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就是起到了这样的意图。也为下面的分段学习课文作准备。)
五、学习课文第一节
1.请同学们仔细地读一读课文第一节,你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的,读到有感受的句子,品一品,想一想,最好用笔在书上圈一圈。交流句子1: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能抓住一些具体的词语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山山洼洼,坡坡岗岗„„(多,是啊!每一山,每一洼,每一坡,每一岗,放眼望去,到处是槐花,花开得越多,花香才会更浓,才会飘得很远。谁能把这种感受送到句子中去,来读这一句?)
谁还有不同的感受的?似瑞雪„„(白和美。花不仅多,而且白,是花海,更像是雪海,闻一闻,好香呀,还是一片香海。能把自己的这些感受都送到句子中去,再读好这一句吗?再指名读,齐读)
交流句子2:有的槐花抱在一起,„„(从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样子很美。出示图片:瞧,这是抱在一起的槐花,课文中把它比作什么?——玉雕的圆球;这是一条一条挂在枝头的槐花,课文中又把它比作什么?——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简介:维吾尔族姑娘头上的辫子:一岁一条)作者多会观察,多会想象,用两个形象的比喻,把槐花优美的姿态写出来了。谁来美美地读一读这一句话?)指名学生朗读这一句。想看一看这槐乡五月图吗?放录像。
你看到的槐花像什么?谁来说说自己的想象?学生自由交流。把你看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节一至三句话)
交流句子3:嗡嗡嗡,„„(说说你的感受:是花香引来了小蜜蜂和孩子们;花丛中真热闹。能读出这热闹劲来吗?谁来读?再指名读)变换句子的形式,瞧这两句话,像什么? 嗡嗡嗡„„ 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啪啪啪„„ 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
(这语言多像是诗的语言)练一练,读好这诗一般的语言,再齐读)
交流句子4: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学生先读句子后交流)
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找到描写“香”的词了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击:清香、醇香、浓香„„(师:课文中的这句话,用了这么多的香字,齐读:这三个词,再指名读这三个词,师评点:同样是香味,你却能把其中的不同读出来,谁再来读一读?师评点:听出来了:淡淡的是清香。谁还想来?师评点:读书就应该这样,把意思也读出来。再齐读这三个词。
这儿有个省略号,你能读懂它的意思吗?师:这香味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放在句子中,再齐读句子。
引读:这时候,„„读到这儿,这个“浸”字你读懂了吗?指名学生回答。(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地方,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香气。)
师述:花香、酒香、饭香,人香,连空气都是香的呀!学生齐读这句话。指名读这句话(评点:闻到了淡淡的清香;感觉到了沉沉的醇香)听老师读,(师范读)述:这就是扑鼻的浓香。出示词语:清香、醇香、浓香„„齐读。让我们齐读这句话,在花海、雪海、香海中再陶醉一回。所以说,齐读中心句: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
小结:五月,洋槐开花了,花多花香花醉人,吸引蜜蜂来采蜜,吸引孩子来采花,所以课文是这样写的:出示中心句,齐读。
(课文第一节的学习,是这节课的重点。为此,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特别重要。第一节课文的处理,我分三块:第一块是感受槐花的多和样子美,特别是课文中的两个比喻句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形象的比喻的好处,同时自己也能产生丰富的想象;第二块是写花丛中热闹情景,我重点训练学生学习这诗一般的语言。为此,特意改排了语言的格式,在形式上更接近于诗歌的朗读,从而训练学生学习课文的优美的诗一般的语言;第三块是写槐花的香的,在六个带有“香”字的词语和一个省略号上下足功夫,来体会槐花香的特点。)
六、略学课文第二三节
在洋槐开花的五月,最快乐的是槐乡的孩子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的二三两小节。问:槐乡孩子们在干些什么呢?(采槐花、吃槐花、戴槐花„„)
同学们说得真好,考考你,对这一部分的内容,你掌握了多少? 出示课文内容填空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孩子可高兴了。他们挎着篮儿
,拉上客人,大大方方送 和。小姑娘开开心心,小小子大大咧咧。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第三篇:《槐乡五月》第一课时
《槐乡五月》第一课时
目标预设: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行自我建构、学习阅读促进表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孩子的勤劳能干、热情好客和纯朴可爱,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通过语言文字体会作者为什么说“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季节”。
设计理念:
一 活字为先,体现“大语文”的教育观。
二、放字为本,体现学生学习主人的地位。
三、情字为基,体现语文的学科特点。
从美入手,以读解文,以情带读,通过开放的教学设计,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绘的优美意境中,让学生在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行自我建构,学习阅读促进表达。
设计思路:以意境导入,引出文章主旨段落,通过对第一小节槐花外形美的赏读,第二小节槐乡孩子性情美的悟读,以及第三小节槐乡孩子童趣美的乐读来贯穿全文教学,最后在总结槐乡美后拓展延伸,将生活之美内化。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说明 :第一课时完成知识与技能目标中生字的学习,带领学生初读课文,感知主要内容,并初步体会槐乡的美)
一.
情境导入,引出线索
1.师述 :五月,春风意暖,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槐花的香氛中,去槐乡转一转。(齐读课题)
2.师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说说槐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吗?
3.是啊,五月的槐乡给作者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读读这句意味深长的话:出示句子: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4.设疑:为什么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呢?
二.赏读槐花的外形美
1.请同学们用心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在这美妙的文字中,你最喜欢哪一句?
A.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突出槐花的白而多)
就在这样的五月,竟然有雪花飘落在大地上,到处都是白的,到处都是雪。可现在出现在你面前的不是一地的雪花,而是一大片的槐花呀!看到这一大片的槐花,你想说点什么?(学生赞美槐花)
你想通过朗读把你的这份惊喜/喜欢表达出来吗?(指名读)
让我们一起动情地来读一读这句话。(齐读)
B.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放两种槐花的图片,体会玉的光泽与小辫儿的形象,指名读,齐读)
这槐花真是婀娜多姿,让我们再次欣赏一下这多姿的槐花吧!(齐读两种形态的槐花,配乐朗诵)
听了你们的朗诵,老师仿佛也沉醉于这一片花海中了,沉醉于这一片香海中了。
C.是啊,槐花把最甜最美的花香倾吐到了槐乡的每一个角落,听
“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
小蜜蜂,你们嗡嗡嗡在和同伴说什么呀?(想象说话)
D.快看呀,这沁人心脾的花香把孩子们也引来了。
“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体会孩子内心抑制不住的喜悦。)
让我们一起怀着喜悦的心情来读读这句话吧!(齐读)
E.引读: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
请你找找这个句子中带“香”字的词语。
打乱顺序出示:醇香、清香、浓香)这样排列行不行?
(三个香渐大出示)是啊,一个比一个香,一个比一个浓,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F.深吸一口气)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你也想像老师一样来嗅一下吗?(指名读)
来,我们一起来嗅一下。(齐读)
3.小结:的确,五月的槐花漫山遍野、美丽无比、香飘万里,正是文中“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再次欣赏一下槐乡那迷人的景色吧!(齐读)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被这美丽的槐乡所深深地吸引了。
三.悟读槐乡孩子的性情美
1.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那为什么又说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呢?走,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槐乡的孩子。
2.用自己的喜欢方式学习第二自然段。可以一个人,可以几个人一起学习。可以表演、可以读。然后说说槐乡的孩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汇报交流 教师根据情况对学生提出要求。
如果读,可在学生读后让大家评议读的效果是否有感情是否把槐乡孩子的热情 游人的陶醉读出来。评完后有感情的读。
如表演,让学生在表演后评议 通过表演者的神态动作语言 是否体现槐乡孩子的热情。评议着再表演。
四.乐读槐乡孩子的童趣美
1.过渡:槐乡的香让人醉,槐乡好客的孩子更让人爱,这绝美的风景,这甜甜的槐花蜜,还有这美味的槐花饭,真让人流连忘返。作者情不自禁地拿起摄象机拍下了孩子们玩乐的镜头。(出示图片)看,小姑娘和小小子们来了,瞧!他们笑得合不拢嘴了,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请大家自己读读第三自然段。
2.谁来说说小姑娘为什么这么高兴?
3.交流:
A.槐花使小姑娘变得更俊俏了。
出示句子:“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更俊俏了,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
这里为什么要用“飘”而不用“走”呢?
B.小姑娘漂亮了高兴,小小子们为什么也高兴?
出示:小小子呢,衣裤的口袋里装的是槐花,手上拿的还是槐花。他们大大咧咧的,不时就朝嘴里放上一把,甜丝丝、香喷喷的,可真有口福呢。
(师故意弄错,让学生比较体会“塞”与“放”。)指名读,齐读
4.出示整个第三自然段。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孩子可真快乐呀!小姑娘,小小子,谁更快乐呢?让我们来比一比吧!
女同学站起来,你们就是槐乡的小姑娘,快快用槐花装扮自己,使自己变得更美,引读。(读的时候可以加上动作)
男同学站起来,你们就是槐乡的小小子,快到槐树下大饱口福,引读。(读的时候可以加上动作)
5.现在你知道五月为什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了吗?指名说。
6.所以说——出示:“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齐读。
五.总结升华槐乡美
小结:槐花是洁白无暇的花,是芳香四溢的花,是装扮孩子,让孩子们大饱口福的花,让我们再次深情地说: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六.拓展延伸,内化表达生活美
景美文更美,你最想对槐花、槐乡、槐乡的孩子说什么,选择其中的一个,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七.板书设计:
槐花美
22.槐乡五月
性情美孩
子
童趣美热情好客
愉快纯朴
第四篇:《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一、聊聊槐乡话题,导入:
1、同学们,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水乡歌》,今天我们一起去槐乡。
板书:槐乡
2、课题中的“槐”指的是洋槐。(出示图,简介)
3、补全课题,读。
二、整体感知课文,感受怀乡的美:
1、槐乡的五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师配乐范读全文。
2、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介绍,你觉得槐乡五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指名谈初步感受)
3、过渡:才听老师读了一遍就有了这么多感受,相信自己读会有更多的感受。
检查预习,出示长句子,练读。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其他同学注意听:有没有把字音读准,有没有把句子读通,有没有把课文读顺。边听还要边想:你对槐乡五月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5、学生读,相机正音。
出示词,读。
6、读到这里,你对槐乡五月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7、课文哪一句最能概括你现在的感受?(出示最后一句,读)
(板书:飘香的季节 孩子的季节)
三、欣赏表达槐乡的美:教学第一小节——飘香的季节
过渡:课文哪一小节告诉我们是槐花飘香的'季节?哪几小节说的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1、你从哪里感受到是槐花飘香的季节?自己读一读第一小节,找到感受最深的地方。
2、学生交流,相机出示段中句子,指导朗读:
1)、“嗡嗡嗡……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
这两句就像一首诗,就是一首诗。
齐读。
2)、体会槐花的香。
第一小节中有哪些表示“香”的词?(板:香)
出示“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
读三个表示“香”的词。问:你为什么这么读?
(教师小结,再读。)
3)、“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对“浸”字你理解了吗?
谁来读一读这句话?谁再来读一读?老师来读读好吗?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词语:清香 醇香 浓香 香海
指名读,齐读。
4)“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板:多)
从哪儿感受到花开得多?
出示词语,齐读。
还能从哪儿感受到多?
同学们,站在树下,我仰头张望,槐花开得真多呀——引读。
除了多,还感受到什么?(板:美)从哪儿感受到的?
3、想不想看看这样的槐花呀?(出示影像,配乐)
4、模仿书中句子“有的槐花 ,像 。”发挥想象,练习说话
5、难怪作者说,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表现这槐花的美吧!
配乐齐读第一小节。
四、升华拓展,自主创作:
1、课文中有一些词语很有特点。出示:
槐乡 槐花 洋槐 槐树
清香 醇香 浓香 香海
白茫茫 香喷喷 甜丝丝
山山洼洼 坡坡岗岗
齐读。
2、还记得《水乡歌》吗?
齐背。
3、今天,老师想请同学们也来编一首槐乡歌,老师这里有三段,你可以选一段,用上刚才的词语。
出示:槐乡什么多? 槐乡什么美? 槐乡什么香?
,《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配乐,学生自由完成创编。
4、交流,点评。
五、小结: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槐乡,走进农家孩子的世界。
板书:
槐乡五月
飘香的季节 多 美 香
孩子的季节
《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品味语言文字,学习欣赏作者的优美词句。
3.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孩子的勤劳、热情淳朴,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体会作者为什么说“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读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到的槐乡五月是怎样的呢?板书:槐花、孩子。
3.默读课文,找找句子。出示句子,朗读。那作者为什么说,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呢?
二、感悟花“香”
1.轻轻读读课文的第一段,把感受最深的句子划下来。
交流。
2.出示句子“连风打的旋儿”。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呢?指导朗读。
3.还从第一段的哪些地方也感受到槐花的香?再次默读第一段,找找。
4.交流指导。齐读。
5.从“海”字中体会到了什么呢?出示句子。读着这些句子,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呢?出示图片欣赏。齐读。
配乐齐读第一段。
7.此时此刻,整个槐乡仅仅是沉浸在香海中吗?它还沉浸在哪里呢?交流。
板书:乐。齐读句子。
三、品味“醉”意
1.走在槐乡,到底是什么让你陶醉呢?自由读第二段。
2.组织交流。走在槐乡,是什么让你醉?
3.除了香气让你醉,还有什么也让你醉呢?指导朗读。
4.那除了槐花的`香味让你醉,槐花饭的美味让你醉,还有什么也让你陶醉呢?指导朗读。
板书:美。朗读句子。
四、体悟“快乐”
1.创设情景。出示图。观察图片,欣赏感受快乐。
2.出示句子。自由读段。
3.小姑娘起立。现在,你们就是槐乡的小姑娘了,让大家看看,你们长得多俊俏呀,再用槐花装扮自己,让自己变得更美,来美美地读好这句话。
那小姑娘们,透过这个“飘”字,你想表达自己怎样的心情呢?齐读。
小小子,该我们了,看到小姑娘这么美滋滋的,也赶快装上槐花,拿起槐花,大饱口福吧。一起来读。从小小子们“大大咧咧、不时、塞上一把”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呢?齐读。
4.看,五月,洋槐开花了,小姑娘会用槐花装扮自己,小小子会不时尝尝槐花的美味,孩子们都尽情地享受着这份快乐,五月,岂不就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吗?出示句子,配乐朗读。
五、释放体验
1.那里要举办一次槐花节,想请同学写一则广告语,让更多的游客到槐乡来做客。
2.再次齐读句子。
六、板书设计
槐花香
槐乡五月美
孩子乐
《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以及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特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照样子写重叠词语。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录音机、小黑板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请看老师写课题:槐乡五月。(板书,引导学生注意“槐”字的写法)齐读课题。
2.当“槐乡五月”这个课题映入你眼帘的.时候,在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些什么问题?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生字新词的意思。
洋槐、坡坡岗岗、瑞雪初降、酿出、挎走、喜盈盈、浓香、傻乎乎、拌上、咸的、浇上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2)指名读、齐读。(指点学生要读准平翘舌音,边鼻音、前后鼻音。
(3)指名解释词语,教师相机点拨。
(4)齐读生字词。
(5)听写生字词。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点拨。
5.理清脉络。出示思考题: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一说。
6.学生自由读课文,看看最喜欢读文章的哪个地方。为什么?然后,让学生把自己喜欢读的地方,先读给同座的同学听,再读给大家听。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尽量能读出感情。
7.请同学们浏览一下课文,看看文章中的哪些地方你读不懂。
三、布置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抄写生字新词。
3.练习朗读课文。
《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⑴了解《诗经》有关常识
⑵学习氓,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⑶背诵三首诗篇
重点难点
2、体会诗中重章叠句的形式即《诗经》的表现手法。
3、掌握下列字、词的音和义:臣鸠、窈窕、逑、荇莱、寤寐、蒹葭、无、恬、涣、埘、址、桀。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的读音。
2.查字典,对照课文注释翻译这三首诗。
一导语设计
《诗经》
同学们虽然没有学习过,但是你们至少听说过,甚至还会背诵其中的诗句。比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一首十分出色的恋歌;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写的是离家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归来时的悲戚之感。再如“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相思之苦表现的如怨如诉深切缠绵淋漓尽致等等。正所谓“闻名不如见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认识它。
二《诗经》简介
(这一部分书上注释①都有,可以给出两分钟时间让学生自己看。老师用提问的方式总结即可)
⑴性质: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六艺”之一。本来只称《诗》后来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
⑵体制和内容:
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首包括风、雅、颂三部分。“风”,大部分是民间歌谣,;“雅”,大都是贵族作品,;“颂”,都是。《诗经》的精华是民歌部分,它鲜明地表现人民的爱憎及他们的反抗斗争,真实反映当时社会的面貌,,《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为我国古典诗歌奠定了现实主义基础。
⑶艺术表现手法:
赋比兴
(教师在此无须多介绍,在具体研习时结合实例讲解)
三、整体把握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结合注释,扫除文字障碍。
(2)学生自由诵读,讨论诗歌的形式上有什么特点?初步感知诗歌的形式特点。
(老师总结)
①题目取自于句首,并不是标题,不能代表诗篇的内容。
②基本句式是四言,一般读成“2/2”节拍
③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变。
④为获得声韵上的美感。采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
(3)学生结合诵读提示再一次朗读三首诗歌,自由诵读。
⑷整体感知,概括每首诗的主要内容。
《卫风·氓》是一首叙事诗,一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女主人公从恋爱,结婚到被弃的经历。
《秦风·无衣》是一篇军中歌谣,表现士兵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的昂扬斗志和爱国精神。
《邶风·静女》写男女幽期密约的情形,其中主人公
大胆热烈的爱情表白是自然健康的人性之歌。
四、布置作业
预习
第五篇:《槐乡五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授课教师:孙银安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感知课文大概内容。
2.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槐花的美,体会比喻句的好处并适度学习比喻句的写作方法。
3.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背诵,使学生体会五月的槐乡处处盛开着槐花,婀娜多姿,香气醉人的景象。
4.感受“小蜜蜂”和“孩子们”的出现使上下文紧密结合并使文章更加生动,体会动静结合描写的好处,并尝试模仿。(视学生情况而定)
教学过程:
一、研究课题,引入新课。1.初识课题,认读生字“槐”。
2.板书课题,提示学生,注意“槐”字的书写笔顺。3.齐读课题,理解“槐乡”,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尝试应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并把课文读得通顺流利。2.认读生字词。
3.根据课文内容,补充课题成句,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洋槐开花”,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三、欣赏槐花,细读课文,品读句子。
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勾画出具体描述“洋槐开花”景象的句子。2.学生汇报交流,引导细读品析:(1)“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①生读,出示句子,齐读。
②出示“白茫茫”一词,问:一片白茫茫是怎样的景象?这句话是怎么告诉你的?
③根据学生回答,点红“似瑞雪初降”,问:见过这样的景象吗?引导学生朗读。
④出示图,理解“山山洼洼、坡坡岗岗”,通过描述指导朗读,并尝试背诵。
⑤出示图,直观感受“一片白茫茫”的景象,问:作者觉得像瑞雪初降,你觉得还像什么?
(2)“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①出示句子,分句读,教生词“肩头“,提示学生,读长句要适度停顿。②点红“像玉雕的圆球”和“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问:谁见过?描述描述。
③问:读了这句话,看了这两幅图,你能不能想到抱在一起和挂在枝头的槐花什么样儿?
④自由练读,尝试背诵。
3.小结句意,归纳学习方法,感悟“比喻句”为文章带来的好处并尝试比喻槐花。
(1)根据板书小结以上2个句子。
(2)播放槐花组图,引导学生恰当比喻姿态各异的槐花。
4.引导学生找出通过嗅觉描述槐花的句子,体味“浸”字的含义,读好描述槐花飘香的句子,尝试背诵。
5.问:这段话中还有两句没有学,哪两句?根据学生回答将句子变换形式,激起学生朗读与仿说的兴趣。(此环节视学生学习情况而定)
四、小结本节课教学。
五、板书设计
21、槐乡五月
抱
洋槐开花
白茫茫
(浸)香海
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