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资源应用计划
学校资源应用计划
为了使教育项目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优化教学条件,提高教学手段,促使教育教学质量的跨越式发展,使我校的教育资源项目更有效地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现代教育资源利用计划。资源应用要做到“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实现学生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和高质量的教育;促进教师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和应用教育资源的方法,提高专业水平;促进教学手段的改变,使传统教学手段转向现代教育多媒体教学手段,促进课程整合。
一、资源应用的方式:
1、利用斑斑通设备和下载资源上光盘播放课。
2、在教学中组织学生收看电视节目,并利用上面的资源为教师的发展服务。
3、利用IP资源中的教育资源,下载与教学同步的课件、精彩课堂,根据实际情况,应用于教学中。
4.利用电化教育资源的“专题教育栏目,对学生加强思想品德、卫生、法制法规、安全、环保等教育。
5.结合斑斑通教育资源,进行教师校本培训活动,组织教师学习先 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开展多媒体教学、资源整合等的教研活动。6.举办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公开课、观摩课、研讨课或 说课、讲课、评课活动。
7.充分利用斑斑通资源和网络资源等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备课等。
二、资源应用措施:
1.将教育资源的利用列入教育教学工作和教研工作计划之中,制定明确的目标任务,拟定工作措施,确保工作落实。
2、每学期要将教育资源应用列入各科教学计划之中,每人每周使用教育资源进行教学活动。
3.科任教师每人每学期最少制作1份课件,撰写教育资源应用与教学的随想、体会的文章、撰写教学论文或教学案例。
4.利用教育资源进行校本培训、教研活动每月一次。
教学资源的划分由于教学资源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使人们对它的理解各不相同,会出现大量不同层次、不同属性的教学资源,网上教学资源一般有:
(1)媒体素材:包括文本素材,图象素材,音频素材,视频素材,动画素材;
(2)题库:按一定学科的知识结构组织起来的试题的集合和相应的统计分析工具;
(3)网络课件库:按一定知识点组织起来的自成体系又能独立使用,有利与辅助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扩展学生兴趣的参考资料或适于网络运行的课件;
(4)网络课程库:按学科课程的知识结构组织起来的,涵盖学科课程内容领域的,能自成体系的教学软件。
这些教学资源都能在标准的浏览器运行,能符合利用网络的远程教育的需求。这些教学资源都是有层次,有组织,科学地组织起来的,并提供一个易用,快捷的应用平台,方便教师搜索,发挥教学资源的长处,让教学资源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信息成为真正资源的必要条件是信息管理,要使教学资源真正有效地为教学服务,关键就在与教学资源的管理。因此对教学资源进行组织、控制、加工和规划,是有效利用教学资源的前提。对教学资源的管理可分为5个方面:存—理—传—找—用。存即保存、存留;理即整理、加工;传即传播、传递;找即查找,检索;用即利用、使用。区的资源中心以“教学与资源”为中心来设计,达到高效,快捷,易用的目的,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的资源,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第二篇:学校远程教育资源下载及应用总结
下寨学校远程教育资源下载、整理及应用总结
为了适应新形式下教育教学的要求,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利用好远程教育,现对本校资源下载、整理、应用作出如下总结:
一:资源下载
对于资源下载作到了如下几点:
1.“早”。所谓“早”就是早做准备,早开机。
2.“勤”。所谓“勤”就是勤管理,勤整理。勤检查机器,保证资源下载不出纰漏。
3.“齐”。所谓“齐”就是下载齐全中小学的所有有用的课程。二:资源整理
对于资源的整理作到了以下几点:
1.“建”。在计算机中建立好初中、小学各年级各科的文件夹。2.“放”。及时把下载的内容按类放到各自的文件夹中。3.“刻”。作到及时刻录。4.“用”。使学校老师方便使用。三:资源的应用
1、辅导全体教师学会利用地面卫星接受系统进行资料下载、管理、应用;
2、使全体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
四、存在问题:
1、由于远程教育资源丰富,下载机空间有限,有很多资源不得不忍痛割爱;
2、教师利用地面卫星接受系统进行资料下载、管理、应用能力要进一步培训提高;
3、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授课的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五、今后努力方向
1、保证培训时间,让教师熟练利用地面卫星接受系统,进行资料下载、管理、应用;
2、加强教师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提高培训,让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熟练授课。
第三篇:一年级语文远程资源应用计划
一年级语文远程资源资源教学应用计划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远程教育进入小学语文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农村小学而言,远程教育资源中的“小学频道”,是具有针对性的栏目,它包括:时事动态、课程资源,学习指导、专题教育、教师发展、少年文化、为农服务等。课程资源中每一课都有教案示例、媒体展示、探究活动、习题精选、扩展资料等内容。这些资源有着丰富、高质以及适用的特征,这对于缺乏教学资源的教师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它改善教学的效果,提高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负担等方面均有显著的作用。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设备的巨大作用,让我班学生能充分享受到更好,更优的教育,促进我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我校校本培训为基础,以学科电教、计算机辅助教学为主体,做好远程教育资源的二次开发利用。常规教学和现代技术多媒体教学齐头并进,有力的推动我校新课程改革全面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二、工作目标:
本学期的工作目标是:以新课程改革为主,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为核心的探索教学,充分开发远程教育的资源,用现代教育手段促进我班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教师要进一步学习使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熟悉设备的正确操作和学习远程教育资源的选择、利用和开发;学习常用的课件制作方法。
四、方法措施
1、合理运用远教课程资源,查阅资料备课,为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备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熟悉教材、钻研教材、考虑教法、学法,提高教学实效的基础。由于农村小学条件比较差,与教材有关的资料比较少,再加上农村孩子见得少。就要求教师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多准备与课文有关的资料,远程教育的课程资源中的教案示例提供了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我们充分利用他们的设计,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加上自己的见解,选择适合农村学生的教学方法。
2、远程教育资源调整语文课堂结构,丰富语文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远程教育资源可创设生动形象的直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孩子年龄小,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去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孩子的兴趣尤为重要。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展现出绚丽的色彩、清晰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将枯燥的说教变成多感官的刺激,使抽象的变得具体的,静止的变成活动的,既可以为孩子创设真实的情景,又能将孩子引入想象的世界,使教材活起来,使课堂也活起来。教学时,可根据各个教学重点环节,利用远教媒体资源视频和丰富的图片资源,形象直观地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必将大大提高,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远程教育资源打破时空限制,突破了语文课堂教学难点。
教师是否恰当的把握住了教材的重难点,教师是运用什么教学方法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这是衡量一堂课的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在语文教学中,按传统模式,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即使花很多的时间、精力,也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媒体资源展示的课件能充分发挥教学活动的互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声音、图片和影像都可以渲染气氛,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抓住重难点,引发学生的联想,给课堂注入活力。
2011.9
第四篇:农远教育资源应用计划
五站中学远程教育应用计划
为充分发挥我校信息化资源建设优势,规范远程教育使用管理,确保远程教育资源为教育教学充分服务,为师生的不断发展营造现代化的教育环境,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拟此计划:
一、目标任务:
1、探索远程教育环境下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结构模式、教学策略,提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资源的素养。
2、通过校本培训提高全体教师基本的应用技能。培养和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
3、通过现有信息设备的使用和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形成丰富的课内外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协作学习、个性化自主学习环境,使学生学会收集、处理、利用信息,提高实践能力。
二、具体要求
(一)建设与管理
1、学校成立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各科备课组为成员。
2、配备远程教育管理教师,指导全体任课教师会操作、会应用。应用计算机教学技能:学科教师会使用远程教育网上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育教学,班主任会利用专题教育等资源进行学生品行教育和行为培养。
3、制定远程教育资源使用计划,有检查落实。
4、管理员对设备运行情况随时进行监控、检查、维护,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接收和使用系统良好运行。
(二)使用要求
使现代教育技术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创设工具,努力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融合,产生聚集效应。
1、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教师要树立大课程观意识,从只“教教材”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借用远程教育资源,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培养能力,改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单一匮乏的现状。
2、教师要每天浏览远程教育网(时间与上课教学协调),熟知远程教育资源覆盖的主要板块内容,把它分做学科教学资源、教师专业化提高、学生思想教育及行为习惯培养等几大部分进行备课内化。
3、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可以直接使用网上教学课堂来上课,也可以进行资源的简单剪辑、修整和改造,为我所用。
4、学科教师每月要有4节课利用资源、设备进行教学。要体现在教案设计中。
5、各教师如实填写使用情况记录表,将教师利用资源、设备上课情况与考核、奖惩挂钩。
6、管理员对本校教师进行远程教育使用技能培训指导每周一次。利用每周教研活动时间学校将教师使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技能当作一项基本功来训练,学期末并进行考核。
7、学期末每位教师对应用远程教育资源情况进行总结。学校评出先进,典型推广,予以奖励。
第五篇:农村学校图书资源的应用
农村学校图书资源的利用
农村学校图书资源的有效利用,可有效解决农村中小学图书管理工作与学生阅读需求间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可有效解决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的借书难、读书难、想读自己喜欢的书更难的多难现象,使学生从小受到更多的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及成才报国的远大理想,懂得与人合作相处的方法,形成包容、谦让的性格。不同时段的课外阅读,使学生在校、在家都能够阅读到自己喜欢的书籍,既是对课本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又可舒缓学生在校学习的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好习惯,课外阅读量达到或超过《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学生间书籍的交换阅读,学生与同学、家长、专业人员等之间的阅读交流、讨论,既能使学生学到更多的课外知识和社会知识,增进彼此间的友谊和情感,又能使学生感受到家庭、学校、社会中的互助与和谐,有利于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读书活动的开展,可形成读好书、好读书风气,提高学生在问题发现、探究与解决等方面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以致用和实践创新意识。学生作品(或读后感言)的撰写、发表与交流,能丰富学生的知识与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在口语交际、动手、动脑、与人合作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与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通过对学生阅读书籍类型、兴趣、爱好的及时了解和掌握,及早发现学生的个性发展方向,并适时加以辅导与培养,增强学生学以致用意识,感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专业型技术人才的及早发现与培养。
根据我市(县级市)电教教仪站每年一次的教育技术装备统计数据显示:全市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能达二类配备标准的仅占8%,个别农村中小学甚至还没有专门的图书馆(室),有部分学校根本就没有阅览室,也没有教师阅览室,中小学图书馆(室)工作存在着不少问题,其建设和功能发挥得还远远不够。这样,农村中小学根本不能达到《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在400万字以上。
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图书室的工作,多次召开学校行政及相关人员会议,讨论、研究学校图书工作,在遵循学校图书管理工作指导方针:“全员参与、深入探究,个性发展、共同提高”的基础上,制定学校图书管理工作目标,并责成相关人员写出学校图书室工作的发展计划,经学校行政及相关人员会议讨论、通过、即时实施。先后为全镇24个教学班购置了藏书柜;每年为学校图书室购置部分新书,并通过社会捐赠、毕业班为母校留纪念、部分优异成绩学生家长为同学树榜样、建立班级图书柜与家庭图书柜等各式各样的活动对学校图书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得到了社会人士、学生家长的积极支持,缓解了学校图书资源不足的问题。
为了达到《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所指出的:采集各类文献信息,为师生提供书刊资料、信息;利用书刊资料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指导学生课内外阅读,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知识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利用信息和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的要求。学校组织相关教师对学生在校、在假日、放学在家等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在学校阅读课外书籍的学生约占学生总人数的24%,在假日阅读课外书籍的学生约占学生总人数的34%,放学回家阅读课外书籍的学生约占学生总人数的20%,人均每天阅读量约3页,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约占最低要求的60%;同时还存在学生借书难(学生在校能自由支配的时间短,图书管理员在有限的时间里只能满足少数学生的图书借阅需求,大部分学生借不到自己喜欢的书籍)、学生读书难(学生上课时间与阅览室开放时间相抵触,没有在阅览室阅读书籍的时间)、学生课外无书读(学生放学回家或假期,无书可看,课余时间未得到有效利用,以至于养成一些不良习惯)以及书读得少,表达能力弱,交流能力差,又不能及时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导致学习兴趣消减等问题;使学生在自主学习、阅读、写作、实践、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得不到发展。
(资料:调查资料)
为了有效利用学校图书资源,解决农村中小学图书管理工作与学生阅读需求间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消除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的借书难、读书难、想读自己喜欢的书更难的多难现象,改变学生在校有书没时间读,在家有时间没书读现象,培养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消除束缚学生全面发展的羁绊,学校会同相关部门、家庭、社区等人员,对出现的这些问题进行了客观、深入、全面的分析和探讨,找到了形成这些问题的根源所在,并在实践过程中探索出了一套能有效利用图书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式、方法。
学校在开展利用图书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采取建立班级图书柜,学生集书(每名学生将部分书籍带到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统一管理,图书资源在班内共享)、学校配书、“每周一书”等多种方法来解决学生借书难问题,并培养部分教师、学生对班级图书柜进行有效管理。
(资料:班级图书柜
班级集书登记簿)
2、采取建立家庭图书柜,学生间书籍的“交换阅读”等办法让学生读到自己喜欢的图书。并对每生家庭图书数量、书籍名称,学生间书籍“交换阅读”册数等基本情况加以记载,及时了解与掌握学生在家的课外阅读情况,积极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尽可能多为学生购买一些适合孩子兴趣、爱好,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等方面的书籍。
(资料: 家庭图书柜
交换阅读登记簿)
3、适当调整图书管理员作息时间,让更多学生在课余、中午和下午课外活动时间能借阅、阅览图书,缓解师生在图书借阅过程中的时间矛盾冲突。
4、通过班级图书柜与学校图书室部分书籍的定期更换,学生间课外书籍的交换阅读来提高图书的流通率、使用率和选择率。
(资料:书籍定期更换)
5、开展课外“阅读评级”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明确课外阅读达成与奋斗的具体目标,通过必读、选读书目的推荐,对家长给学生购买书籍实施有效指导。(资料:阅读评级实施办法)
6、撰写课外阅读心得体会,增强学生在写作、感悟、明辨是非等方面的能力,增强学生对社会不良风气侵蚀的抵抗力;写出在阅读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研讨的经过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在发现、探究、实践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资料:读后感及问题发现、探究与解决
阅读实践活动指导
感言与问题探究书写资料)
7、建立学生课外阅读档案,及早发现学生个性发展方向,并适时加以辅导与培养,鼓励学生参与竞赛、发表、创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提高学生在动手、合作、实践等方面的能力。
(资料:学生个性发展记录
个性发展之舞蹈
个性发展之美术
„„)
8、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形成家庭阅读氛围,疏通家长与孩子间的交流渠道,消除家长与孩子间的交流障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促进家庭、社会的和谐发展。(资料:亲子阅读)
9、《学生课外阅读感言》校刊的撰写、阅读、交流、感悟与借鉴,能提高学生在写作、表达、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推荐参与各级投稿,让更多的人了解学生的心路成长过程,有利于从小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资料:学生课外阅读感言
阅读交流与指导
感悟例文
交流与借鉴例文)
10、利用社区图书室、教育基地等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开阔学生视野,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增强学生自我保护与社会责任意识。
在图书资源的利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特别注重学生阅读过程、方法及内容选定的指导,制定了各年级段的阅读指导措施,采用阅读——精读——收集等方法建立学生个人资料库,有条件的学生建立电子资料库(存储盘),提高学生收集、分析、处理各种信息、数据的能力与学生的阅读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资料:课外阅读指导)
近年来,通过对学校、社区、家庭图书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对实践过程中问题的细心发现,精心研究,对所存在问题的及时解决,学生课外阅读量不仅达到或超过了《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学生的个性特征、专长技能等方面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实现了学校 “全员参与、深入探究,个性发展、共同提高。”的图书管理工作目标。
2009年10月份的统计材料中可以看出:班级图书柜月人均借阅图书2.3本,家庭图书柜月人均交换阅读2.5册,小学一、二年级生均阅读量:按照每页100字、每册50页、每月4册计算,月阅读量约2万字,学段阅读量约30万字;
三、四年级生均阅读量:按照每页150字、每册150页、每月4册计算,月阅读量约9万字,学段阅读量约70万字;
五、六年级生均阅读量:按照每页250字、每册200页、每月4册计算,月阅读量约20万字,学段阅读量约160万字„„在未计算学校图书室、阅览室阅读量的情况下,各实验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均达到或超过了《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课外“阅读评级”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明确课外阅读达成与奋斗的具体目标,而且对家长给学生购买课外书籍能实施有效指导,使学生能阅读到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年龄特征的与社会、科技发展同步的书籍,通过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评级与检测,有关优秀诗文背诵,成语和格言警句的积累,资料、信息的收集等也达到或超过了《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
通过撰写“读后感”,在校刊《学生课外阅读感言》或其它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增强了学生阅读、写作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在写作、表达、交流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的自身价值得到了体现,体会成功的喜悦,产生促进学生进步的动力。培养了学生从小善于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良好习惯、意识,实施设计、制作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参与、实践、发现、探究、合作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意识、能力,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让学生享受活动过程的愉悦,丰富人身的经历,感受与人合作的成功喜悦,从而增强了学生的集体凝聚力、荣誉感,并懂得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社会生活水平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通过对学生阅读书籍类型、兴趣、爱好的及时了解和掌握,及早发现学生的个性发展方向,并适时加以辅导与培养,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与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的发现、发展与培养,是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纽带,有效开展各种与阅读相关的兴趣小组活动,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初步形成系统工程意识、开阔视野,找到奋斗的目标。通过阅读革命故事、感恩故事、励志故事、英雄事迹、品德教育丛书„„与对校刊《学生课外阅读感言》的阅读、交流和借鉴,使学生从小能受到更多的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及成才报国的远大理想,懂得与人合作相处的方法,形成包容、谦让的性格,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现象,提高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明辨是非能力与对不良风气侵蚀的抵抗力。通过家庭图书柜的建立,创建家庭阅读氛围,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我管理习惯,“亲子阅读”疏通了家长与孩子间的交流渠道,让孩子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与社会的和谐,家长与孩子的有效交流,可消除孩子对家长的抵触意识,对督促和指导孩子学习,消除家庭不和谐因素根源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创建和实现家庭、社会的和谐,为学生的后续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如需查看有关资料,请调阅电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