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的洪流》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8:09: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民革命的洪流》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民革命的洪流》教学设计》。

第一篇:《国民革命的洪流》教学设计

《国民革命的洪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国民革命时期黄埔军校创建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史实,感知大革命的时代特征。

识读北伐战争形势图,增强读图能力。

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初步认识南京国民政府的本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准备,掌握查找资料和整理、加工资料的方法。学习联想和想像的方法,再现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和基本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到国民革命是顺应时代潮流,推动中国走向进步的重要历史事件,在国民革命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明确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初步认识它的本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难点 学生站在当时的角度来看待历史事件,分析历史问题。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1、复习上节课知识

2、展示课件《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国民革命歌》,引入新课 ☆新课探究 黄埔军校的创建

1、展示课件:《黄埔军校图片》、《孙中山讲话》

2、采用谈话法与学生交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了解叙述军校概况: 这所军校的全称是什么?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为什么称为黄埔军校,校址在哪?(军校设在广州附近的黄埔岛上,所以称作黄埔军校)是谁创办的?什么时候?(1924年5月,孙中山创办的)学校主要领导有哪几位?

(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孙中山先生创办这所军校的目的吗?目的是什么?(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产物,与其它学校相比,一定有它的特点,表现在什么方面?(军校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军校为什么要加强政治教育呢?

(为了让学员明确革命的目的,树立正确的目标,坚定革命的信念……)黄埔军校是一所革命的大熔炉,培养出了数以万计的革命人才,请看一幅统计图

3、展示课件:《黄埔军校办学情况统计》

谁来概括一下黄埔军校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黄埔军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人才和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

1、展示课件:《国民革命形势图》(动态,包括广州国民政府成立、控制的地区,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以及他们控制的区域)、《敌我力量对比》、《北伐军的誓师大会、誓词》,让学生说出北伐的主体、开始的时间、讨伐的对象、国民革命军的战略方针。

2、展示课件:《北伐战争进军形势图》(动态)

让学生注意观察北伐战争先后经过的重要省份和城市(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苏、河南);主要的战役地点(汀泗桥、贺胜桥、武昌、长沙)。

3、北伐军有一支英勇的部队,叫什么?(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

叶挺独立团作为北伐的先锋立下赫赫战功,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光荣称号,让学生讲述叶挺独立团的故事。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展示课件《四一二政变》

感受四一二政变的转折性,此后革命形势急转直下

2、讲授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分析南京国民政府的实质,指出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3、展示课件,总结全课

1924年1月 国共合作 ————国民革命的前提 1924年5月 创办黄埔军校———— 国民革命的发展 1926年7月 北伐战争———— 国民革命的高潮 1927年4月12日 四一二政变———— 国民革命的转折 1927年4月18日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国民革命的失败

☆拓展延伸

1、孙中山为什么让蒋介石当黄埔军校的校长?黄埔军校后来怎么样了?

2、假如你是北伐战争时的一名战地记者,跟随叶挺独立团进行报道,请你写一篇战地新闻。

3、你认为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第二篇: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 八年级上

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 八年级上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的讲演材料:

我们今天要开这个学校,是有什么希望呢?就是要从今天起,把革命的事业重新来创造,要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成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事业便可以成功。如果没有好革命军,中国的革命永远还是要失败。所以,今天在这里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提出问题

孙中山的这段话,反映了他的什么精神?

学生:反映了孙中山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精神。

学生:反映了孙中山在失败中不断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不屈不挠精神。

教师总结指出:孙中山作为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一生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在他的努力下,1924―1927年,中国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讲授新课:

材料中所说的“军官学校”是哪一所学校?创办者是谁?创办的时间是哪年?

学生:材料中的“军官学校”指黄埔军校,创办者就是孙中山,创办的时间是1924年5月。

阅读黄埔军校的创建这一目,哪个小组可以简单地介绍一下黄埔军校?

学生: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后创办的一所革命军校。孙中山在苏联和共产党的帮助下,在广州黄埔岛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我们在习惯上称之为“黄埔军校”。孙中山为军校总理,廖仲恺任党代表,蒋介石为校长。这是我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学校。教师:我注意到刚才在介绍时,同学们提到“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后创办的一所革命军校”。哪个小组可以用具体的事例说明共产党员在黄埔军校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学生:以周恩来、叶剑英为例说明共产党在黄埔军校中的作用(具体内容略)。

教师:既然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产物,那它与其他学校相比,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最大的特点是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

教师:黄埔军校为什么加强政治教育?

学生:为了让学员明确革命的目的,树立明确的目标,坚定革命的信念……

教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好。我们每个人,做任何事都应该有目标,有信念,并为之不断努力。黄埔军校创建后,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像陈赓、徐向前、刘志丹等重要将领,都是毕业于黄埔军校的。

学生:革命军的建立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教师:刚才同学们提到了北伐战争,教师:演示课前制作的动态“北伐战争进军形势图”。主要内容包括:北伐开始的时间:1926年7月:北伐的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以及他们控制的大体区域;北伐战争的路线顺序是什么?首先向湖南湖北进军,消灭军阀吴佩孚,又向东消灭孙传芳,最后北上攻打张作霖。

教师:了解了北伐战争的总体情况之后,咱们一起来完成一个学习任务。每小组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北伐战争的场景再现出来。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讨论。

班级交流:

小组一:展示绘制的想像漫画“军阀统治下的中国”。说明为什么要进行北伐,内容反映军阀对外国侵略者卑躬屈膝,出卖国家利益,对人民的残酷盘剥。

小组二:讲述叶挺独立团的故事。主要围绕汀泗桥、贺胜桥战役。展现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北伐军的英勇斗争。

小组三:表演。再现叶挺独立团攻打武昌城、写绝命书、浴血奋战的场景,突出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

小组四:绘画。上海解放后,人民走上街头,欢庆胜利的场景。反映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教师:每个组的学习成果都非常好。看来同学们都认真地学,认真地听,认真地看,认真地思考了。那么,有没有同学能够分析一下,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国共合作,北伐军英勇作战,军阀的统治得不到人民的支持,黄埔军校作用……

过渡:就在北伐战争形势大好,国民大革命前途一片光明的时候,却出现了严重不和谐的音符,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政变。随后1927年4月18日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播放“四·一二政变”视频,1.在北伐战争取得巨大胜利的时候,蒋介石为什么会发动政变?

(蒋介石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害怕共产党和人民力量在国民革命中壮大;蒋介石是一个野心家、阴谋家;帝国主义、大地主、大财阀对他的支持……)

“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为什么却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蒋介石的背叛出现了反共反人民的政府,旧军阀被打垮了随之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他们是帝国主义,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买办阶级的代表,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双半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3.针对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你对中国革命有什么建议?

(依靠人民打败所有的反动势力;建立自己的军队;发展共产党的力量……)

教师:同学们所说的,也是共产党当时所意识到的。所以,在国民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及时总结了经验教训,开始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革命胜利的征程。

第三篇:八年级国民革命的洪流说课[教案][北师版]

《第十四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

题引: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选择的说课题目是《国民革命的洪流》。下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成今天的说课:

一、说教材;

二、说教法;

三、说学法;

四、说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评价。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本课《国民革命的洪流》是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主题下的第十四课,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学习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开端的背景下,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展开了。讲述的是1924——1927年北洋军阀势力走向没落和国民革命的兴起、发展到最后失败的历史。在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掀起了革命浪潮,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此外,国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所经历的第一次大规模革命斗争,因此从中所汲取的经验教训也是弥足珍贵的,为第15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本课在本单元乃至整个中国近代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2.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黄埔军校的建立及其特点,北伐战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及其性质。要求学生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办原因、特点、意义;北伐战争的对象、战略方针、胜利原因;四•一二政变与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识读地图的能力,发散思维的能力,逆向思维的能力,相互合作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与黄埔军校相关史料、图案等引导学生分析国民革命的背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观看视频、搜集有效信息,共同观察《北伐进军形势图》,讨论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来学习北伐战争的历史;通过思考、讨论“蒋介石为什么能够发动四•一二政变”以及“南京国民政府代表谁的利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进行知识迁移,解决“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胜利,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3)情感体验:叶挺独立团坚强不屈、奋不顾身、投身革命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引导学生感受大革命时代的历史氛围,英雄们摧毁旧社会的壮烈之举、敢为人先的社会担当、紧追时代潮流的人生情怀,并进行内化、树立报效祖国之志,使情感和价值观得以升华。3.教材重难点

依据新课标安排(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和并结合本课内容,初定其重点、难点都与本课主题“国民革命的洪流”密切相关。

(1)重点(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那么“黄埔军校的创办—北伐战争的开展”自然就成为本课的教学重点。结合初二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水平及情感特点,教学过程中通过分组合作、共同探究,观看视频、搜集有效信息,相互讨论、分析总结等活动来强化重点。

(2)难点(对国民革命的正确评价)本课中难点较多,而“对国民革命的评价”是学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重要课题之一,同时对初二学生来说,综合评价历史事件,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较高的思维能力。因此将本课难点确定为“对国民革命的正确评价”。为此,本人拟通过设置系列问题的方式,如设置“蒋介石为什么能够发动四•一二政变”,提示有那些力量支持蒋介石,然后进行知识迁移完成问题下一问题:“南京国民政府代表谁的利益?”;有人说:“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胜利,但国民革命失败了?”等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步步深入;教师组织实施建议总结概括,通过这些措施易化难点,解决问题“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胜利,为什么却说国民革命失败了?”,并形成“对国民革命的正确评价”,及评价历史事件的一般原则。此外,在教学中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创新能力、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二、说教法

1.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发挥多媒体形象直观的优势,为学生营造浓烈的时代气息和历史氛围。在自制的教学课件中引入较为丰富的图像、音频、视频、动画资源以及文献史料,增强教学的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重点、异化难点。

2.史料教学法。结合新课改的基本精神和初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以及教材的编排,注重学科内的整合,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适当增加相关史料,倡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史料、分析史料、共同探究。评价中注重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3.问题引入法。从激发学生的目的出发,启发诱导学生思考、讨论,教学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心理学的要求,设置步步深入的系列问题,使学生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的想法、意见给予充分肯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说学法

1.分析归纳法。现在社会信息来源广泛,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样,教师需加强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多强调不同知识间的整合串联,联系实际,让学生能从历史中找到现实,能从现实中印证历史。如开展学生对国共关系的变迁的认识等等。教师要尽量帮助学生主动搜集信息、筛选信息;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形成正确的记忆事件、归纳知识的学习方法。

2.阅读法。总体来看,初二的学生对自主学习还不大习惯,缺乏相应的主动性;另外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他们对新鲜的、有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本课要提供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3.讨论法。初二年级是课改的学段,学生的知识面较广,个性普遍突出。因此,在课堂上,应当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对于史料和所设置问题,学生之间可以讨论完成,培养学生探究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快速完整掌握所学知识,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四、说教学过程

1.根据皮亚杰关于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0-2岁)、前运算(2-7岁)、具体运算(7-11岁)和形式运算(11-15岁)四个阶段的划分研究。八年级学生正好属于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其特点:①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②能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③具有抽象逻辑思维;④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⑤思维具有灵活性。因此需要教师重新梳理教材并适当加工,利用真实、形象、有说服力的感性材料加以佐证,使学生的理性认识得到升华和提高。2.有关教学构想 为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新课标,我设计了四步教学法,步步递进。即: “情景导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从熟悉的儿歌导入课题《北伐军军歌》,兼顾学生的感性认知,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这也是奥苏伯尔所说的有意义学习的第一步。

“新课讲授”,新课讲授的原则,突出新课程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教学内容,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使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升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课的总体安排是以时间为序,事件发展为轴。设置系列问题,引导学生逐步进入本课的学习。

本课教材从编排上分为黄埔军校的创建、“光荣北伐武昌城下”、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三个子目。为了便于教学和学生理解,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做了变动,教学安排上以“国民大革命”为中心展开讲解,便于学生对整个事件的宏观把握,故设计如下:

(1)黄埔军校的创建(国民大革命的开始)

问题1:什么是国民革命?它和近代其他革命有什么区别?(教师引导回顾所学,回答问题)

问题2:国共两党为什么要合作?(国民革命的背景)(学生回顾讨论,国共两党成立后的历程,培养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问题3:国共合作的第一个成就?(国民革命的发展)(看书回答)

问题4:概括出黄埔军校的概况(结合课本、史料、团队合作)(史料1:“我们今天要开这个学校,是有什么希望呢?”;史料2:“革命者来”;史料3:蒋中正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1924年)

注:层层深入,让学生既能在回顾旧知识,又对本课学习充满期待。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对“知识目标”的学习掌握。

(2)北伐战争(国民大革命的高潮)

问题1:为什么要进行北伐战争?(史料:“蒋介石在北伐誓师(1926)”;学生讨论总结)问题2:概括北伐战争的基本情况(对象、战略方针)(看《北伐战争形势图》回答)

问题3:北伐战争的结果?叶挺独立团及其隶属的第四军为什么被称为“铁军”?(教师引入汀泗桥、贺胜桥和武昌战役的相关事实,“为一营报仇”的事件激励学生,对铁军的认识。同时可引入“玉祥门”和“革命公园”的本土例子,学生从中得出结论)

问题4: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教师引导,学生自己从中总结)

(3)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国民大革命的结果及评价)

问题1: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情况。

问题2:蒋介石为什么要发动“四一二”政变?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哪些人的利益? 问题3:你认为国民革命胜利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问题4:从国民大革命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 “课堂小结”通过填充表格来归纳历史知识、理清历史事件的相互关系、掌握用表格归纳知识的方法。“过关斩将”,学生进行自主练习,检测学生的学习状况、获取有效的反馈信息。同时也教给学生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

五、说教学评价

本课的教学评价淡化原有的选拔功能,以激励学生和调控课堂为主,评价内容综合化、关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学生的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和人格发展。评价方式多样化,把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把短期评价和长期评价结合起来。西方学者柯尔伯格所提出的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中认为:一般人从小学开始到青年、中学都处于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因此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正强化理论,不断肯定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在评价中成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让教师在评价中进步、提高教学水平。

板书设计

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

一、黄埔军校的创建——国民大革命的开始

1、黄埔军校成立背景

2、„„„„„„目的

3、„„„„„„概况(时间、地点、创办人、主要领导人、全称)

4、„„„„„„特点

5、„„„„„„意义

二、光荣北伐武昌城下——国民大革命的高潮

1、北伐战争的时间

2、„„„„„目的

3、„„„„„对象

4、„„„„„战略

5、„„„„„著名战役

6、„„„„„结果

7、„„„„„意义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1、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时间

2、„„„„„„„„性质

3、“四·一二”政变与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第四篇: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教案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上册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案

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

〖课程标准〗

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国民革命时期黄埔军校创建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史实,感知大革命的时代特征。

识读北伐战争形势图,增强读图能力。

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初步认识南京国民政府的本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准备,掌握查找资料和整理、加工资料的方法。学习联想和想像的方法,再现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和基本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到国民革命是顺应时代潮流,推动中国走向进步的重要历史事件,在国民革命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明确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初步认识它的本质。〖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难点 学生站在当时的角度来看待历史事件,分析历史问题。〖教学方法〗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流程

本节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前查找有关本节课的资料,并做好上课的准备。〖教学过程〗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案

精心导入

教师出示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的讲演材料:

我们今天要开这个学校,是有什么希望呢?就是要从今天起,把革命的事业重新来创造,要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成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事业便可以成功。如果没有好革命军,中国的革命永远还是要失败。所以,今天在这里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提出问题

孙中山的这段话,反映了他的什么精神?

学生:反映了孙中山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精神。

学生:反映了孙中山在失败中不断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不屈不挠精神。

教师总结指出:孙中山作为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一生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在他的努力下,1924―1927年,中国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

(设计说明:这一部分主要根据初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培养)

新课探究

黄埔军校的创建

教师利用材料继续提问:材料中所说的“军官学校”是哪一所学校?创办者是谁?创办的时间是哪年?

学生:材料中的“军官学校”指黄埔军校,创办者就是孙中山,创办的时间是1924年5月。

教师:哪个小组可以简单地介绍一下黄埔军校?

学生: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后创办的一所革命军校。孙中山在苏联和共产党的帮助下,在广州黄埔岛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我们在习惯上称之为“黄埔军校”。孙中山为军校总理,廖仲恺任党代表,蒋介石为校长。这是我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学校。教师:我注意到刚才在介绍时,同学们提 2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案

到“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后创办的一所革命军校”。哪个小组可以用具体的事例说明共产党员在黄埔军校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学生:以周恩来、叶剑英为例说明共产党在黄埔军校中的作用(具体内容略)。

教师:既然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产物,那它与其他学校相比,一定有它的特点,表现在什么方面?

学生:最大的特点是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

学生:与旧式学校相比,它设立了党代表,建立了政治工作制度。

教师:黄埔军校为什么加强政治教育?

学生:为了让学员明确革命的目的,树立明确的目标,坚定革命的信念……

教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好。我们每个人,做任何事都应该有目标,有信念,并为之不断努力。黄埔军校创建后,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像陈赓、徐向前、刘志丹等重要将领,都是毕业于黄埔军校的。

学生:革命军的建立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设计说明:通过材料自然引入,利用谈话法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在课前搜集到的材料,用具体的事例说明问题,培养了学生“让史实说话”的意识)“光荣北伐武昌城下”

教师:刚才同学们提到了北伐战争,在具体学习这一部分内容之前,咱们先进行一次小组竞赛,看看哪一个小组合作得最好。我先演示一下北伐战争的总体形势,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认真记忆,把你们得到的信息写到白纸上,比一比哪一组得到的信息多。

学生:一分钟的时间讨论组内分工。

教师:演示课前制作的动态“北伐战争进军形势图”。主要内容包括:①国民政府控制的地区;②北伐的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以及他们控制的大体区域;③北伐开始的时间;④北伐战争先后经过的重要省份及城市;⑤主要的战役地点。

在演示结束后,首先请各组介绍本组所采用的分工合作的方法,各小组相互借鉴。之后,教师再一次演示形势图,与学生共同分析其主要信息,并对得到信 3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案

息最多的小组进行表扬。小组内讨论此次小竞赛的得失。

(设计说明:在设计这一步骤时,主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及时反思自我等方面来考虑,同时兼顾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图习惯与能力和记忆能力,也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北伐战争)

教师:了解了北伐战争的总体情况之后,咱们一起来完成一个学习任务。

大屏幕出示学习任务:在小组讨论、交流材料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北伐战争的场景再现出来。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讨论。

班级交流:

小组一:展示绘制的想像漫画“军阀统治下的中国”。说明为什么要进行北伐,内容反映军阀对外国侵略者卑躬屈膝,出卖国家利益,对人民的残酷盘剥。

小组二:讲述叶挺独立团的故事。主要围绕汀泗桥、贺胜桥战役。展现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北伐军的英勇斗争。

小组三:表演。再现叶挺独立团攻打武昌城、写绝命书、浴血奋战的场景,突出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

小组四:绘画。上海解放后,人民走上街头,欢庆胜利的场景。反映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教师:每一个小组都把本组的学习成果展现出来了,每个小组能不能派一名代表对各组的表现进行一下自评和互评?

学生:进行评价。(具体内容略)

教师:每个组的学习成果都非常好。评价,无论是自评还是组评都很到位,说明同学们都认真地学,认真地听,认真地看,认真地思考了。那么,有没有同学能够分析一下,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国共合作,北伐军英勇作战,军阀的统治得不到人民的支持,黄埔军校作用……

(设计说明:再现北伐战争的场景,使学生很好地把握历史,提高了他们整理资料,合理运用资料的能力,也使历史课堂得以“活化”。在这一过程中,注意了学生的自主评价,并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发学生深层次地思考,使学生把知识联系在一起)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案

教师:北伐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们也了解了取得成功的原因,再回过头来看一看孙中山的讲演(出示孙中山讲演材料):他说用黄埔军校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事业便可以成功。同学们考虑一下,革命军成立了,革命事业成功了没有?为什么?

学生:没有。因为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了。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教师利用大屏幕出示学习讨论题,学生结合自己掌握的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讨学习。

1.在北伐战争取得巨大胜利的时候,蒋介石为什么会发动政变?

(蒋介石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害怕共产党和人民力量在国民革命中壮大;蒋介石是一个野心家、阴谋家;帝国主义、大地主、大财阀对他的支持……)

2.你认为,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蒋介石等得到了反动势力的支持,实力强大;军队指挥权掌握在国民党手中;共产党力量不够;共产党缺乏经验,犯了指挥错误……)

3.针对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你对中国革命有什么建议?

(依靠人民打败所有的反动势力;建立自己的军队;发展共产党的力量……)

教师:同学们所说的,也是共产党当时所意识到的。所以,在国民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及时总结了经验教训,开始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革命胜利的征程。

(设计说明:在小组研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相互交流,提高了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回答,增强了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的能力,促使学生进行历史的反思;同时,又自然地在课尾设置悬念,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拓展延伸

设定一个历史情境:假如你是北伐战争时的一名报社记者,跟随叶挺独立团进行报道,请你写一篇战地新闻。

(设计说明:学生根据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完成新闻写作。通过这一环节,5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案

实现了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了学生加工、驾驭所收集到的资料的能力以及丰富的想像力,在写作的过程中,也使学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教案点评〗

这是一节符合新课改精神的教学设计。教师在设计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能力与特点,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所体现的新理念主要有:

1.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这节课自始至终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从课前准备、小组竞赛到小组交流研讨,完成学习任务,整节课渗透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2.加强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有机渗透。把学生在艺术、语文等课堂中学到的知识有效地迁移到历史学习中,如展现北伐战争历史场景,编写战地新闻,把历史知识“活化”,使历史课堂“活化”。

3.在课堂中注重体现评价方式的改变。课堂不再是教师的课堂,而是学生的课堂,课堂的评价不是教师的评价,而是学生的自评、互评与自我反思,使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中,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第五篇:第四章 北伐战争和国民革命的失败

第四章 北伐战争和国民革命的失败

第一节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北伐的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建立全国统一的民主政权.北伐的提出:

1926年1月,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统一全中国的纲领。

2月,中共中央特别会议确定从各方面准备北伐。6.5

国民党通过出师北伐案,并任命蒋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

1、北伐前的敌我态势

国民革命军共8个军10万人,以蒋介石为总司令,李济深为总参谋长,白崇禧为总参谋次长,邓演达为总政治部主任,郭沫若为副主任。

苏联政治顾问鲍罗庭、军事顾问加仑随军行动

北伐的对象为北洋军阀。两湖河南的吴佩孚,兵力20万。东南五省的孙传芳,兵力20万。北方的张作霖,兵力35万。

北伐的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先打吴,再打孙,最后进攻张。

2、北伐战争的胜利进程

(1)援唐战争:

1926年3月,湘南督办唐生智联合广州政府驱逐了湖南自治省长赵恒惕,宣布服从国民政府领导。

4月,吴佩孚命令进攻长沙,唐生智退守湘南。

5月,国民政府派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从韶关挺入湘南,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

6月初,唐生智就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配合独立团作战,稳定湘局。(2)广州誓师

7.9 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蒋介石在行军曲中宣誓北伐革命。(3)北伐战争胜利进程

北伐军兵分三路:西路军以叶挺独立团为先锋,唐生智为指挥,由四七八军组成,主攻两湖;中路军由二三六军组成,蒋介石指挥,进攻江西;东路军由一军组成,何应钦指挥,进攻福建。

西路军在攻克汀泗桥、贺胜桥后,于1926年10月10日攻占武昌;11月8日,中路军攻占南昌;12月18日,东路军攻占福州,完成第一期作战计划。

1927年开始进攻浙江、安徽、江苏,目标攻占杭州、上海、南京。3月22日,在上海工人配合下,第一军进入上海。3月24日,第六军攻占南京。(4)五原誓师

1926年 9月17日,冯玉祥在绥远五原城举行誓师大会,宣誓就职,军队总计6万余人全体加入国民党。参加北伐。随即东出潼关,入豫作战,与并伐军遥相呼应,形成南北夹击北洋军阀之势。

4、北伐胜利的原因

战争的正义性质和战略方针的正确

广大官兵英勇善战,特别是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人民群众的热烈支持和直接参战

苏联的无私援助

军阀内部分化你

有巩固的根据地

二、北伐期间工农运动的大发展

1、工人运动的发展:汉浔沪工人阶级的壮举 上海工人三次起义

1926.10、1927.2

1927.3.21

周恩来

上海特别市临时政府

2、农民运动的发展

1926.11,毛泽东任中共中央农委会书记。1927年3月在武昌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学

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1927.3.7—6.18 武昌

毛泽东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名义举办,教员有恽代英、方志敏、夏明翰。学员来自17省800多人,培养农运人才,开展农村革命。农民组织的发展

湖南农会(易礼容)湖北农会(陆沉);

江西农会(方志敏)广东农会(彭湃)。1927年3月30日成立全国农会毛泽东为总干事。

农民运动内容

建立农民政权和武装,开展减租减息,插标分田,打破族权神权,冲击封建宗法制度。

3、在农民运动上的尖锐斗争

地主豪绅、国民党右派攻击农运是惰农运动,妨碍北伐。

国民党政要和军人认为农运过火。

12月中央特别会议

1926年12月,陈独秀主持中共中央在汉口开会,认为当前危险是民众运动日益向左,国民党军事集团日益向右。所以要限制工农运动的发展,改善同国民党的关系。标志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形成。

1927年3月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3.5湖南省委《战士》周刊)

论述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伟大作用,阐述了 “一切权利归农会” 和建立农民武装的必要性,指出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要求共产党人领导农民前进。

当然在农运中也出现“有土皆豪,无绅不劣”和侵犯中农利益的左倾幼稚的错误。

第二节 国民党右派集团的叛变大革命的失败

北伐战争的迅速胜利和工农运动和猛烈发展,严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帝国主义为了镇压中国革命,一方面以武力相威胁,直接出兵干涉;一方面分化革命阵营,在革命内部寻找维护其利益和新的代理人,以破坏中国革命。

一、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

1.万县惨案

1926年9月5日下午,英舰炮击四川万县县城 3 小时。毁房千余家,死伤5千余人。

2.南京惨案(27.3.24)南京发生劫掠事件,造成外国使馆和侨民的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英美借口保护外国侨民炮轰南京城,致使死伤千人。南京惨案是帝国主义以武力干预中国革命的严重挑衅事件。这一事件加速了蒋介石同帝国主义势力勾结的步伐。

二、蒋介石集团的叛变

1、迁都之争——蒋夺权的第一个信号

1926年12月,国民党中央决定迁都武汉,但蒋要求暂驻南昌。1927年1月国府明令在汉办公。蒋失败。

自1926.12国民政府迁都武汉,至1927.7汪精卫叛变革命,为国共合作时期的武汉国民政府时期。

国共合作时期武汉国民政府的性质:

1.两阶段说:1927.5.21马日事变前为革命政权(各阶级的民主联合政权):马日事变后为反动政权。2.资产阶级政府

3.工农小资产阶级政府--新民主主义政权

4.既不是纯粹的资产阶级政权,也不是完全意义的新民主主义政权,属于一种正在过渡的政权--既可右转,也可左转。

2.公开镇压工农革命力量

解散南昌、九江、安庆等地国民党党部和工会组织,杀害赣州总工会委员长陈赞贤(3.5)等。

3.26蒋介石到达上海,与资本家阶级、帮会势力及外国列强的联合与青红帮(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

与江浙财团

(虞洽卿)

与帝国主义

3、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4月12日

青红帮分子袭击闸北上海总工会和14处工人纠察队,戒严军队收缴工人纠察队武装,死伤300多人。

4月13日

上海20万工人罢工游行,在宝山路上被打死100多人,上海总工会和上海特别市临时政府被取缔。

4月15日

工人忍痛复工。3天中,被杀300多人,被捕500多人。汪寿华、陈延年、赵世炎牺牲。

三、中共为挽救革命的努力

1、组织武汉地区的反蒋活动

1927年4月11日,汪精卫出任武汉政府主席。

4月17日,武汉国民党中央开除蒋介石党籍,免去本兼各职。

4.23中共组织了武汉30万人的“讨蒋大会”

2、武汉政府继续北伐

4月19日进行北伐,唐生智为总指挥。

6月1日会师郑州,进占开封。

3、中共五大(1927.4.27—5.9武汉)中心议题是:确定党在紧急时期的任务。

陈独秀作政治报告。这次大会虽然提出了争取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建立革命民主政权和实行土地革命的一些正确的原则,但对无产阶级如何争取革命领导权,如何领导农民实行土地革命,特别是如何建立党领导的革命武装等问题,都没有提出有效的具体措施,对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提出了批评,可是拿不出纠正这种错误的任何办法,没有担负起挽救革命的任务。

五、汪精卫集团的叛变

1.国民党右派军官的叛乱

1927.5.13

驻防宜昌的第14师师长夏斗寅进攻武汉,被武汉卫戍司令叶挺率部击退;

1927.5.21 马日事变

长沙许克祥发动叛乱;

1927.5.29 江西省主席朱培德以“礼送出境”为名,把大批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逐出江西,并开始查封革命团体,逮捕工农领袖。共产党人。

2.出台法令压制工农运动

 1927.5.19 发布查禁“过激、越轨”宣言 

5.20 发布保护地主、富农田产令 

5.24 发布保护军人田产令 3.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927.6.10 汪冯

在反共上达成一致。

6.20 冯蒋徐州会议,决定宁汉合作,消灭共产党。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7.15

六、国民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1.失败原因:

客观上,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联合力量暂时比革命阵营的力量强大得多;同盟者国民党内发动集团叛变革命。

主观上,中共处于幼年,犯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2.教训:

建立统一战线,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对资产阶级实行既联合又斗争的方针;

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的土地问题,要放手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

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要建立中共武装,进行武装斗争;

要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问题。3.大革命的意义: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从根本打垮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锻炼了幼年的中国共产党,早就了一大批革命军和领导骨干。

播下了革命火种,为以后革命奠定了基础。

七、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主要表现:

 放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 放弃无产阶级可靠同盟军——农民

 放弃对武装力量的领导权,反对党掌握武装  在统一战线上“一切联合,否认斗争”

下载《国民革命的洪流》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民革命的洪流》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融入党浩浩荡荡的洪流

    融入党浩浩荡荡的洪流穿岁月峰头,伴历史云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走过了80多年的风雨征程。五四运动至今,一代代优秀青年为民族复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循火红足迹,经坎坷征程,一代代......

    洪流中永生(已改)范文

    吕建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材料之一 洪流中永生 ——“基层好干部、复转好军人”吕建华的先进事迹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叫段宜芳。今天,我在这里为大家报告“基层好干部......

    论述:国民革命歌词作者罗振声

    《国民革命歌》词作者罗振声 前言 翻开历史,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中国的大地上,帝国主义列强、横行霸道,任意的掠夺中国的宝藏,国内地主、买办,官僚、大大小小的军阀,盘剥这片土地上......

    北伐战争和国民革命的失败·教案示例之二

    北伐战争和国民革命的失败·教案示例之二 教案示例之二北伐战争和工农运动的高涨教材分析自1924年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以后,中国革命进入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

    践行五个坚持,共赴党员洪流.doc

    践行五个坚持,共赴党员洪流 绝对忠诚是灵魂,是党建之根本,是强国兴军之紧要,没有对党中央的绝对忠诚,就没有革命先烈们的战争胜利,更没有现如今新中国繁盛富强的壮丽诗篇;胸怀大局......

    党课讲稿 奋斗时代洪流中(五篇范文)

    奋斗在时代的洪流中壮阔征程,有砥柱中流而波澜壮阔;百年大党,因初心不改而一往无前。 99 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接力奋斗,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投身大革命的洪流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 五四运动的背景、经过、性质及历史意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问题与主义之争;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革命相结合。 2.思想认识 五四运动具有划时代的, 中国新民......

    思想汇报格式:在时代的洪流中坚守(定稿)

    思想汇报具体内容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而定,一般包括如下内容:对党的基本知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的学习有所收获,便可以通过思想汇报的形式,将学习体会、思想认识上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