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科学月相教案
【设计意图】
月相 变化
本节内容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月相(人们看到的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月相变化的原理和月相变化的规律。学生是通过体验模拟观察到的关于“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而困难点是怎样操作运动和解释为什么每天看到的月相是不同的,而且月相在一个周期内总是有规律的变化的。在前概念中,学生已经了解了太阳、地球、月球的自身的基本情况,但对于地球、月球的运动却是没有知识基础,所以我们必须要有直观的证据给学生帮助理解,所以这节课必须做好模拟实验,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探究、发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能力目标:
1、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2、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3、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坚持记录的习惯。
2、初步形成观察月相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月相变化的规律,月相变化和农历的关系。
难点:月相变化形成的原理(做好模拟实验是关键,地月运动情形正确表达)。
【教学准备】
把乒乓球用笔一半涂黑做月球,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 黑白球20个,白色圆纸片120张(白色卡纸60张),小剪刀20把,黑色卡纸40张
双面胶20个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引入
播放:月相变化视频
讲述: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提问:从视频中你们了什么?
学生:月亮有时弯弯的,有时像圆盘„„
讲述:对。月亮圆缺变化出现的这些形状,科学家给他们取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月相。每个月月亮都会呈现出这种圆缺变化,我们把这个变化过程称为月相变化,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一下月相变化。板书标题《月相变化》。
二、新课学习
(一)画月相,剪月相,给月相排序,师问:上节课老师让大家去观察了月亮的变化,并上网查阅月亮的资料,现在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所了解的月亮呢? 学生:„„„„
师:这位同学观察得真仔细,这位同学收集的资料很丰富„„„ 看来同学们都下去观察了,每一个同学都做得很棒,接下来有一个让每位同学展示观察成果的机会,每一组同学看一下你们的桌面,上面有什么呢?
生:圆纸片,黑色卡纸,剪刀,双面胶
师:对,而且黑色卡纸上标有时间,上面标的是什么时间呢? 生:„„„
师:一个月三十天,老师标出了部分时间作为代表,现在同学们就把你们观察的一个月月相用剪刀剪下来,按黑色纸板上的时间贴在上面,在剪月相之前老师作说明一下(看PPT 1.剪月相的方法。将圆纸片对着,出现了一条中介线,沿着中介线的两端画圆弧,把暗的一面涂黑,亮的一面就是我们所看到的月相。2.以小组为单位贴月相,每个同学都要剪剪你所见到的月相,参与小组活动中。3.贴完之后,小组讨论一下你所贴的月相有什么规律)
师:同学们明白了吗? 生:明白....师:明白了大家就可以开始动手开工了。
(二)小组汇报展示月相
师:现在我请几个小组上来展示一下你们的观察结果,并做一个成果介绍。生:展示 师:分析,并从中总结规律,与每一组观察结果的差异 黑板上板书总结
(三)探索月相变化的成因
1.讲述:每一组的月相排序有的相同有的存在差异,怎样来证明哪一个小组是正确的?现在我们能不能出去观察?
学生:不能
讲述:我们的科学课常用的是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呢? 生:实验
师:对,这里我们可以采用月相模拟实验为我们揭晓答案 我们来看一下怎样完成这个模拟实验 PPT展示模拟试验要点: 1.一个同学站在大圆圈的中间(小圆圈内),代表地球上的观察员;另一个同学站在大圆圈上举一个一半被涂亮的皮球,代表月球,沿圆圈转动一圈,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一个月。黑板代表太阳,照耀月球和地球。
2.让“月球”的亮面始终朝着“太阳”,表示月球只能有一半被太阳照亮。
3.当“月球”分别运行到圆圈上的1-8的位置时,将所见的月相画在黑板上的1-8号位置的圆圈内”。
4.注意观察在1-8的位置,我们观察到的月相亮面大小一样吗?亮面的朝向一样吗?
5.对比一下,我们前面排序时所贴的月相,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师:明白模拟的方法了吗?老师来做个演示,来扮演一下月球,还差月相观察员的扮演着,谁愿意上来扮演一下呢?
师生演示模拟实验
师:大家应该清楚了吧!现在我们再请两个零时演员上来扮演一下月球和月相观察员。上来的演员要按投影上的要求(.....)完成好每一个环节。
下面的同学作为观众,看一下这两个演员有没有按要求做,若没做到,可以提示一下他们,注意尤其是看月球的亮面有没有对着太阳。师:总结模拟实验的结论,分析同学们前面的排序。
过渡:接下来,我们通过课件月相动画视频详细认识下月相的变化过程。
动画演示
提问:我们自己完成活动,又通过动画演示,现在请同学们说说月相变化的形成原因。
小结:月相变化原因-----1.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2.月球不透明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
四、课后作业(观察白天的月相)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白天,当你们上午上学或下午放学时,我们会发现天空中也有月亮。生:„„ 师:好,让我们对白天的月相也进行一个月的观察,并记录有关月相的情况。其中,观察注意事项在教材的第50页,请大家仔细阅读,然后仔细观察,在观察时的要注意安全,不要在有车辆来往的路上进行观察活动。边观察边做好记录,一会老师会给每位同学发一张这样的记录表,记录好观察结果,一个月后,我们会组织一次成果展示。并且,我们会设置最佳成果奖,最认真的观察员等奖项,老师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积极地参与其中,并且坚持到最后。
五、板书设计
上半月
圆 缺 亮面在右侧
圆 缺
下半月
亮面在左侧
第二篇:六年级科学下册《月相变化》教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月相变化》教案
一、教材
《月相变化》是小学科学六下《宇宙》单元的第二。我对这在本单元中的地位,及它与其他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理解的(ppt展示)。
对《月相变化》这一,教材的编排是让学生通过画月相的活动,了解月相的变化,在对月相进行排列的过程中对月相变化的规律有所认识,并通过模拟活动试着解释月相变化的原因。最后,让学生观察白天的月相,对月相变化的情况进行实践检验。
二、学生
学生对于月球并不陌生,在生活中经常能获得很多关于月球的信息。在本单元的第一节中,更是系统的了解了月球的运动、月球的一些重要数据,可以说,学生的理论知识非常丰富。甚至对于月相,学生也不陌生,都知道月有阴晴圆缺。但是很少有学生有指向性地、系统地观察过月球和月相的变化,因此学生其实对于月相的了解还是很少的。
此外,在五年级的时候,学生已经学习过《运动中的地球》这个单元,对于利用模型帮助他们了解天体的运动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也有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目标
基于教材的设计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概念目标:
1、月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光只能照亮一半,因此正确的月相明暗交接的线始终处于圆的直径两端。
2、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形状,它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3、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形成的。
过程目标:
1、能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现有的信息进行思维加工并做出合理的解释。
2、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3、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学会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会有效的提问。
4、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情感目标:
1、问题意识得到提高。
2、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3、意识到持续观察的重要性。
四、重点、难点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我对教学目标的定位,我认为本的重点是模拟月相变化,并对月相有规律变化的成因作出合理解释。难点是学生能解释月相有规律的变化的原因。
五、教法、学法
为了较好的完成本节教学目标并顺利解决重难点,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对于学生不能直观感受的客观事物,采用模拟实验法,让学生能亲眼见到、亲身体验到。对于学生较难操作的模拟实验,采用演示法,这样能使学生看到更科学的现象。大量采用研讨法,让学生在教师提问、学生提问、交流、争论、讨论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六、教学流程
我在上《月相变化》这时,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复习导入。第二部分是认识正确的月相。第三部分是探究月相变化的规律及成因。第四部分是拓展和后续研究。
第一部分复习导入,主要是回顾上节所学知识,使学生再次清晰明确月球是不发光的球体,太阳只能照射到它的一半。为后面环节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在第二部分“认识正确的月相”中,先引导学生说月相,然后是自己画月相,审视大家画的月相是否符合实际,再用借助黑白小球用简单的模拟实验验证所画月相是否正确,最后去伪存真,去掉不符合实际的月相,留下正确的月相,从而掌握判断正确的月相的技能。
原教材在这个环节中,对于“怎样的月相是正确的”并没有让学生开展探究,而是教师以教授的方法告诉了学生。而我在这里将这个内容作为一个独立的环节设置,并且以浓笔墨渲染,是有一定深意的。首先是为了让学生会判断正确的月相,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其次是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学生在自主探究正确的月相时,用各种方法转动黑白球都能看到不同的月相,如:月球自转、月球公转、公转同时又自转等。但是究竟哪种是符合实际的,就需要进一步探究了。并且这是学生自己产生的问题,学生探究的兴趣也会更加浓厚。
在第三部分“探究月相变化规律及成因”中,先请学生给上个环节留下的月相进行粗略的排序,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发现、明确月相变化的规律,再引发学生思考月相有规律变化的原因,继而推测月相变化的成因,设计实验验证,之后在教师的帮助下,利用一系列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进行演示验证。
原教材中,给月相排序是一个单独的环节,请学生分别排出初一到十五的月相,并贴在黑板上,最后进行交流分析,得出上半月月相变化规律。而我在处理教材时,弱化了的探究月相变化规律这个环节,没有花很多时间让学生排序、探究,而是改让学生大致排序,以教师呈现正确顺序来解决。这样做的原因是我觉得这样的排序比较花时间,学生也很难精确的对月相进行排序。弱化这个环节,这样就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来解决本节的重难点,也就是进行月相变化成因的探究。
对于月相成因的解释,由于学生在第二环节“认识正确月相”的简单实验中已经有了基础,因此很容易提出他们自己的解释。教师对于这些解释都不予否定,而是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证明。学生在自己设计实验、进行模拟实验中会逐步发下,有很多解释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会自动予以否决。教师在学生发现的基础上,再帮助整理,并且采用全班演示实验的方法再次加强对月相变化成因正确解释的理解。
在第四部分中,教师呈现了更多实际生活中拍到的照片,目的是让学生产生问题,了解我们对于月相的研究只是停留在堂上,实际月相和我们今天研究的还存在很多不同。要知道更多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际观察进行。由此引导学生进行月相的长期观察。白天观察月相最好的时段是傍晚和清晨,上半月,傍晚放学时候观察西边天空;下半月,清晨观察东面月相。
七、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比较简洁,但是从中可以体现我这节主要的流程和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ppt展示)
八、小结本
总体来说,我对本节的思考和处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处理教材方面,关注效率,注重详略得当。适当改动教学环节,弱化探究月相规律这样益处不大的的环节,强化对后续研究有益的环节。
2、在教具学具和实验教学改进方面,关注细节,注重材料的结构性。改“剪”月相为在黑纸上“画”月相,节省时间。改贴月相在黑板上为黑纸上,节省空间。改给每天的月相排序为以几天为一时段排序,降低难度。改部分学生模拟实验为教师演示实验,提高实验效率。
3、在重难点突破方面,采用学生自己先模拟实验探究,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带着这样的问题,然后师生共同实验探究,解决问题。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又使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到培养,也有效的突破了重难点。
4、此外是我最近有点思考,也专门做了一个题,题目是《依托科学探究过程关键节点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能力的研究》。因此我把我最近的这一点想法也渗透到了本堂中,在堂教学中比较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大家在有些地方或许会听到我这点思考的火花。
第三篇:七年级科学月相教案
七年级科学月相教案
§3—5月相
【教学目标】
、了解月相的概念。
2、探究并理解月相变化形成的原理。
3、掌握月相变化的规律。
4、知道月相变化与农历的关系。
5、知道月相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月相变化的规律,月相变化和农历的关系。
难点:月相变化形成的原理。
【教学准备】
一半涂黑、一般涂白的排球,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2、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利用图片、,形象地介绍月相产生的原理,培养空间的想象能力。把乒乓球用铅笔把一半涂黑做月球。用软件来表现月相随日期的变化。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欣赏王菲的mTV“月有阴晴圆缺”
讲述:大家听到“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从这句话中我们能知道有关月亮的一些什么知识?
那我们生活中看到的月亮又是如何的呢?大家先动手把你脑海中的月亮的形状画出来。
这几位同学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很仔细,我们看到的月球形态是不一样的,我们把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月相。
月亮有圆缺变化。
圆的。
画月亮的形状。
学生画完后,自告奋勇拿到讲台的展台来交流和评价。
通过画月亮的形状并在组织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交流和评价以培养自我评价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月相变化的形成原理。
我们知道月球是圆的,那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月球为什么会有圆缺变化?(为什么会产生月相?)
小组讨论: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呢?
教师补充:地球和月球本身并不发光。
这几位同学都很善于思考,那下面我们就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假设。我们已经学习了太阳和月球,那我们先来看看月球,地球,太阳三者的关系。
大家可以看到,我们能看到的月球只是其一部分,哪部分?
所以,实际上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来自于哪里?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地球绕着太阳转,月球绕着地球跑。
太阳照到的一半;
太阳的反射光线。
月相实验的目的两个,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实验来了解月球,地球,太阳三者的关系
很好!下面我想请同学来操作。
下面每两位同学手里都有一个一半黑一半白的小球,白的代表太阳光照射的一面,所以要朝向哪里呢?——太阳光射过来的方向(右边)然后我两位同学要合作来进行探究。
之前我们再请这两位同学演示一下。当月球的拿着双色的小球再分别站到1、2、3、4的位置上,也看到同样的效果。好,谢谢这两位同学。
我们在座的同学做实验的是要注意几点:、要两个人合作,比如一个当月球,一个当地球的观察者。然后再换过来。
2、一定要边观察,边记录你看到的月相,记录在发下来的表格中。
3、因为座位的活动范围不大,所以大家可以站起来做。
4、小球白色的一面一定要朝向太阳光射过来的方向,演示错误的动作。
5、先观察1234四个位置,然后再观察这四个位置中间的月相。
6、做完实验后可以和其他小组互相交流一下。
观察月相,老师下去指导,指出错误,并督促记录情况。然后当月球的同学分别站到1、2、3、4四个点上,当地球的同学观察一个位置,然后把看到的相应的月相画在书上。
教师巡视,随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提醒学生看到什么记录什么。画完后,请几个代表上来展台展示,进行评价。指出错误的,并分析错误的原因。然后给出正确的记录,并把正确的月相贴到黑板上。
加深学生对月相变化顺序的了解,使学生在实验中开动脑筋,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
下面,我们就用来更深入的探索一下月相变化的规律。
说明:太阳光在右边,中间是地球和月球的位置,右上角是月相在相应位置的月相。
当月球在太阳和地球的中间时,我们看到的月球时全黑的,我们把它叫做新月(朔,黑板上写出)。然后逆时针转过1/8圈,我们看到月亮露出了一部分,叫做峨嵋月。再转过1/8圈,当日地月三者垂直时,我们看到月球的右边是亮的,我们知道星空中的方位是左东右西,所以右边亮的我们把它叫做上弦月。再转过1/8圈,我们看到右边亮的范围变大了,有点凸出来,我们把它叫做凸月。再转过1/8圈,日地月三者又回到了一条直线上,但我们看到的月球全部都是亮的,我们把它叫做满月(望,黑板上写出)。
接下来按这个规律请学生回答——再转过1/8圈,月球的左边亏了一点,但还是凸出来的,叫凸月。再转过1/8圈,日地月三者又垂直了,月球的左边(西边)变成一半亮了,我们叫做下弦月。再转过1/8圈,右边又亏了一点,又变成了峨嵋月,但是为了和上面的峨嵋月区别开来,我们把它叫做残月。再转过1/8圈,月球又回到了地球和太阳的中间,又变成了新月。
通过刚才实验和动画的演示,月相变化是怎么形成的?
这样,月球绕着地球跑了一个周期,这个周期有29.53天,我们叫做农历月,又叫朔望月。
农历上规定,当月球是新月的时候是初一,月球满月的时候是十五或十六。
注意观察新月到上弦月,上弦月到满月,满月到下弦月,下弦月到新月之间的月相,总结月相的变化规律。
那么1、2、3、4四个位置之间的月相又是农历多少呢?
听老师介绍,对照多媒体的理解并记忆。
月球本身不发光。
月球和地球不停地公转和自转,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总结:月相的变化始于西缘,结束于东缘。
新月:初一;上弦月:初
七、初八;满月:十五,十六;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
用把月相的变化连续的形象的展示给大家看,化抽象为形象。
进行实地的观察是让学生将月相变化知识和实际事实对照,从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体会科学探究所需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加深理解。
巩固小结。
很好,大家这堂课都表现的很出色,下面就来考验一下大家。、判断下面各图分别是什么月相。一个一个出现月相。
2、两个同学在学了月相后,在郊外旅游,分别看到了如下的月相,你能说出它们分别是农历多少吗?
3、看日地月三者位置,得出月相;判断接下去月球亮的部分多了还是少了;再判断过了7天后月相又是什么?
学生回答。
根据月相规律回答。
根据“上上西,下下东”判断。
对知识点进行变式联系,使学生能灵活的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今天这堂课我们通过实验知道了月相产生的原理和月相变化的规律,并能通过月相推算出当天的农历。下面再一起来回顾一下:
【演示】老师带头,新月,朔,初一,日、月、地。然后按逆时针的方向转动月球,学生一起回答……峨嵋月——上弦月,西边亮,初七初八,日地月垂直-—凸月-—满月,望,十五十六,日、地、月-—凸月-—下弦月,东边亮,二十二二十三,日地月垂直—-残月-新月
学生回答。
对今天教的知识进行总结。
介绍月相与生活的联系:
你可以利用月相干什么?
根据月相判断农历时间;
根据月相的空间位置判断方向;
根据月相判断涨潮和落潮。
将月相引入生活,保持学生的好奇心,并激发学生学习知识和探究宇宙的欲望。
作业:
1、设计实验:我们看到的月球的月面始终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月球始终以同一面对着地球,你能设计实验来证明吗?
2、观察记录:长期观察月相变化。
要求:自己设计表格,抓住晴天机会连续记录一个月的月相及当时的日期,时间,你看到的方向等……(可以隔日进行),并坚持绘图记录,掌握规律。
回家实践操作。
回家记录。
将课堂的知识延伸到课堂之外。
教学反思
这部分内容最难发挥的是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虽然进行了小球的模拟,但是学生由于空间想象能力的缺乏,在理解上还是有一点难度。另外要布置学生回家观察月相,这样在连续的观察记录之后可以很好的理解课本上所学的知识,应该重视这么一个环节。
第四篇: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观察月相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观察月相》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月相每月有规律的变化。知道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2.科学探究目标:
能观察描述月相,推理月相有规律的变化。3.科学态度目标: 增强观察月相的探究兴趣。
勇于表达交流自己的观点,乐于倾听、分享他人信息。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利用身边的材料动手完成月相记录。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月相每月有规律的变化 2.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记录月相。教学准备
1.小组活动:每组一张月相记录卡 2.教师使用:课件,班级记录单等。教学过程
一、激趣质疑:(预设3分钟)
1.同学们为了我们更好地研究,我今天特意请来了一位大家都很熟悉的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她是谁呢?(播放有关月亮的课件)2.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板书)3.在过去的一周你发现月亮形状有什么不同?
4.今天我们一起来观察月相的变化吧!板书课题《观察月相》
二、观察、描述月相(预设10分钟)
1.月相是月亮在每个农历月中的形状变化,接下来请你仔细地观察月相你有什么发现?(无序出示上半月相图课件。)2.你认为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怎样的? 3.小组观察。
4.交流发现,月相图排序。(板书:上半月 由缺到圆 亮面在右边 5.推测下半月的月相。6.出示下半月月相图课件。
(板书:下半月 由圆到缺 亮面在左边)
注:在板书相对应位置贴典型月相图,便于学生观察掌握月相变化
三、观察记录月相(预设20分钟)
1.过渡:月相在每个农历月中变化顺序是由缺到圆;由圆到缺。今天我们利用高科技,观察一个月的月相。(月相课件)
2.你能用什么方法把观察的月相记录在活动手册上呢?(用铅笔画)3.能不能制作一套月相卡片?
4.用什么办法能显示月亮的球形。用什么表示月亮明亮部分?看每月初一的月亮是什么样的?怎么表示?(黑色的球)
5.用白纸剪下月相形状贴在黑色球相应的位置,月相就完成了。6.学生动手制作月相。7.小组展示。8.班级评价。
四、研讨交流,课外延伸(预设7分钟)1.通过观察不同的夜晚月相相同吗? 2.在这节课中,你知道了什么?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观察是做科学研究一种基本方法。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很多月亮的知识,实际上月相变化还蕴藏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希望同学们课余时间对月相进行实际观察,要注意确定固定的观察地点和时间,用我们所学的方法进行记录。看谁发现的多!
板书设计:
观察月相
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上半月 由缺到圆 亮面在右边 下半月 由圆到缺 亮面在左边
第五篇:小学科学月相变化图
正午↑午夜↓
农历初
七、初八
正午↑午夜↓
农历初
七、初八
小学科学:月相变化图
清晨↑傍晚↓
农历初一
清
傍晚↑清晨↓
农历十五
农历廿
二、廿三
午夜↑正午↓
正午↑午夜↓
农历初
七、初八
清晨↑傍晚↓
农历初一
清
傍晚↑清晨↓
农历十五
农历廿
二、廿三
午夜↑正午↓
清晨↑傍晚↓
农历初一
清
傍晚
农历十五
↑
清晨
↓
农历廿
二、廿三
午夜↑正午↓
正午↑午夜↓
农历初
七、初八
清晨↑傍晚↓
农历初一
清
傍晚↑清晨↓
农历十五
农历廿
二、廿三
午夜↑正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