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活动化教学的三点思考
小学数学活动化教学的三点思考
嘉祥县马村镇楚营小学
刘建亭
所谓数学课活动化教学:是指数学课上注重学生在知识获取过程中的探索活动,注重知识迁移运用能力,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善于组织学生适合学生个性特点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动手,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生动活泼这样一种教学形式。在数学课中进行活动化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积极落实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抓好课堂这个主阵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我有这样的几点思考:数学课活动化教学:是指数学课上注重学生在知识获取过程中的探索活动,注重知识迁移运用能力,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善于组织学生适合学生个性特点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动手,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生动活泼这样一种教学形式。在数学课中进行活动化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积极落实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抓好课堂这个主阵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我有这样的几点思考:
一、提倡一个“动”字
大家一定熟悉唐代王维写的一首诗《冬晚对雪忆胡处士家》,诗中有这样几句:“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诗人把风中竹的动势,满山积雪的清肃,雪花静花静地飘落,庭院因积雪而显得宽敞、洁净,描写得惟妙惟肖,每一句都是一副画,因此,此诗一向被人们视为咏雪名句。其实,细细推敲一翻,诗人之所以描写到位,是采用了动静对比的方法。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一节数学课,如果老师动得多,那么学生可能就只是一个听众,静的机会多,失去了操作活动的机会。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显现出来。我见过一位老师在教学三年级的《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时,为了得出物体的表面和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物体的面积。教师首先出示了学校为每班颁发的路队牌子(长方形的),让学生思考:要给路队牌子覆盖一层透明的塑料纸,需要多少大?学生说,不知道有多大?随后,老师就告诉同学们,等学完了今天的知识就知道了。于是,教师进行新课教学,等讲完了面积和常用的面积单位后,他就来完成路队牌子的计算题了。我想,他一定会让学生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谁知道,他只提问了一个学生,就自己拿起手中的小正方形,来度量,学生一看就明白。噢,只要拿手中的正方形来比一比就可以了,学生一下子“全会”了,但真正会了没有?从课的最后,教师设计的一个问题,我才明白学生前面的问题并非搞清楚。“题中,教师出示了小明的房间,量出了一个长方形的长边和短边,让学生算一下小房间的面积,好几个学生不会做-------”我就觉得,若将老师前边的操作改为学生的操作,同学间的交流合作,那么,学生对于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理解就真的明白了。看来,教师的动不等于学生的动,课堂上只有让学生适时地多动,才能增加他们思维的负担。
二、突出一个“活”字
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注意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课堂是引发学生思维的源头,在数学活动化教学中,我们要突出一个“活”字,即思维活,思路活,做法活。鼓励学生求异思维,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活知识,用活知识,比如:在六年级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我布置了这样的课外作业,让学生课外观察一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计算哪些物体的表面积。后来,我和学生共同讨论了这样一个话题。
学生举了很多例子,象造房子后,要粉刷教室和教室外面的柱子,就要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还有,工厂的烟囱是长方体的,火柴盒的形状是长方体的,老师办公桌的抽屉等,那么在计算这些物体的表面积时,是不是就照书上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呢?学生马上说不是的。因为教室的柱子比较高,不容易测量,于是,我让学生拿了火柴盒进行试验。我们知道,火柴盒有内外两层,在计算外层时,学生通过实验,知道外层只有四个面,而内层呢,有五个面,他们通过实际计算,又发现在忽略火柴盒的厚度时,把外层四个面的面积和再加一个侧面的面积,就是内层的表面积。
再通过观察,学生还发现了工厂的烟囱和教室外面的柱子以及工厂里的通风管(长方体的)都只有4个面,所以在计算时,就要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了。--------学生通过出去看一看,想一想,课堂上议一议、算一算,把数学课的知识与平时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觉得学了数学非常有用,增强了学习的动力感和自信心。
三、强调一个“新”字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和分析、整理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通过这样这样的教学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活动化教学中,我们更强调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的能力。比方说:在教学四年级《小数的性质》一课时,有位教师一上课,就让学生写两个自己最喜欢的小数,老师提问后就在黑板上有意写出了这样的几个小数,0.1;0.10;0.100,并在他们的后面都写上了单位名称米,让学生猜一下,这三个小数相等吗?学生意见不一,有的说相等,有的说不相等,老师没有马上下结论,而是启发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想一下,有几种方法可以证明他们是相等的?学生就进行分组活动。经过热烈的讨论,他们想出了好几种方法。接着,老师让同学们进行交流,有的学生说:可以画一画,再比较;有的说:可以在米尺上找一找;有的则说:用前面学过的计数单位也可以进行说明,------学生想出来的办法可真多,老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以肯定和认可,对他们的新发现加以赏识,报以赞扬!学生的学习热情极为高涨。
第二篇:古文教学活动化的几点思考
古文教学活动化的几点思考 ——《岳阳楼记》教学反思
何媚秀
古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向来被老师和学生都认为是最枯燥的学习内容。但是,在进入语文新课程教育以后,我对自己的古文教学方式和手段做了很大改革,变过去一味的老师传授为交给学生自主品味、合作探讨、归纳总结。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感悟古代优秀作品的美,学习古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丰富复杂的感情,培养了学生自觉学习古文的习惯,提高了他们阅读古文的兴趣,效果是非常明显的,特别是我今天在上完初中阶段篇幅较长、内容最丰富、思想性很强的名篇《岳阳楼记》之后,我对自己的改革措施,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成就感。为此,把自己的教学后记书写出来,谈几点认识和思考,与大家一起分享。
1、以自主学习为主,小组活动为辅:
古文教学离不开预习,没有学生主动的阅读和预习,古文的学习往往就是囫囵吞枣。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按照自己的安排,认真督促学生预习。而预习的方式就是通过自主预习和小组合作讨论相结合。在每个人自己独立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再把不明白的问题向小组长或者组内同学提出,大家商量解决。上课的时候,我只把需要强调的文学常识提示以后,就让孩子们自己阅读,可以读给自己听,也可以读给他人听,再把一些字、词打上记号,去看注解或查阅工具书,主动解决。然后再参与到小组中去,进行上面的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小组内还不能解决的,就每个组派人到黑板上板书出来,向老师提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活动的空间很大,思考的余地很多,老师所给的时间要足够,不要慌着去收拢他们,让他们自由的发挥优势,发扬合作学习的精神。结果,很多问题都是大家能够解决的,只有少数问题,比如《岳阳楼记》中几个句子的朗读节奏和几个过渡句的翻译向老师提了问。这样的方式理解的东西,才能真正装进他们的头脑里去,才能真正消化和理解。
2、分层次活动,要明确活动的方式:
在自主学习和与小组讨论交流之前,得正确划分每个小组的成员结构,要兼顾好、中、差的学生进行合作。必须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合作对象,对自己组内的成员有信心和信任感。能够在组内找到自己学习的帮手。特别是组长的作用不可忽视。在古文学习中,组员的帮助效果很好,他们自己主动了解和学懂一遍的东西,比老师讲三遍还管用。因此,我把全班分成了九个组,每组6~7个人,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让他们都能感觉到自己在组内的作用。阅读古文的时候,主动找到读得好的同学,先听自己读一遍,再听别人读一遍,相互补充和矫正。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每个人都有主动合作的意识和自己合作的对象,还有具体可行的交流方式。每当我看见他们在真正用心讨论和思考不懂的问题的时候,我感到很轻松,也很满意;当他们把自己的问题总结起来交给我的时候,我又觉得他们到了真正需要我的时候了。我以前很羡慕像魏书生之类的教育家们那么愉快、轻松的教育方式,今天我也开始尝试,也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教懒书”。
3、合作学习是要相互促进,达到合作的目的,而不是对别人的依赖:
新课程理念之一就是要开放教学空间和时间,放松学生的课堂气氛,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给学生提供合作的机会和搞活活动的方式。但是难免有些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产生对其他同学的依赖性。因此,老师在上课时要对合作讨论有明确的要求和合作探讨的具体任务。不是盲目的一阵热闹和喧哗,更不是人云亦云的敷衍,特别对少数不动脑筋,依赖性很强的学生,老师要单独提问和督促。像我在教学《岳阳楼记》的朗读和翻译时,就特意让那些不爱发言的人,站起来读给大家听,或者写给大家看,让每个人都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发挥自己的作用,体会到自己在组内的存在价值。许多学生从过去不敢读、不敢写,到主动上台,而且表现很不错。甚至加强了小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一个人读得不好,其他同学也很着急,大胆地上台为他纠正,形成了一种很良性的竞争意识。
4、活动要有明确的评价过程:
我曾经听过很多节古文教学公开课,对老师们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法也颇为赞叹。但是我总结起来,老是感到缺少了一个环节,就是对课堂教学的多方位、多角度评价。主要还是老师一个人说了算。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强调过程性评价。这也是新课程崭新的教学思想。不能只重视那个考试后的结果,不要忽略了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对学生表现的有效评价。有评价才有认识,有认识才能明是非、明得失。在谈到对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解时,我提出了两个问,一是:请同学们站在范仲淹生活的时代,对这句话进行理解;二是:请大家站在我们今天的时代,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评价。目的就是让学生要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培养正确的苦乐观。结果学生的交流和发言是多么的丰富,特别谈到了:我们也许不能对国家有多大的忧患,但我们可以对自己的家庭、对自己的班集体“先忧后乐”。我觉得他们的发言真正有了属于自己思考的东西,但我不作评价,而是让同学相互评说,自评、互评、师评、生评相结合,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习风气异常浓厚。当然这样的过程评价手段的采用也是多种多样的,因课堂内容和班级情况而异。
以上是我在教学《岳阳楼记》后的几点反思,其实这些方式也完全可以运用于语文教学的不同领域,不同阶段。只要能达到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真正目的,又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化》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化》课题研究方案
峰尾中心小学数学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开放性的数学教学越来越为大家所接受。‚活动化‛、‚生活化‛和‚个性化‛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对数学课程、数学学习、数学教学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广大数学教师已经基本达成共识。新课程的全面推进,实验教材使得教师对数学课有了全新的认识。老师们的课堂开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
但纵观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现状,许多形式主义的倾向依然存在。以前是满堂灌,现在是满堂问、满堂议。过于强调统一的目标、统一的内容、统一的学法、统一的练习和评价,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课堂教学的模式比较单一,教与学依然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状态,至今未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因此我们要改变现有的教学状况,把课堂变为展示学生才华的舞台,变单一的教师讲解为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为此,我们提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化‛,以此来探索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开发,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中,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数学思想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也探索在数学活动化的教学中,如何进一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课题的界定
所谓活动,是指人在与周围现实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有目的地影响客体,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过程。即活动只能在人身上发生,并指向自觉的目的。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活动也应该是发生在人身上,根据自身的目的需要,自主、自觉的一种行为。《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活动化的数学课堂教学‛和‚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化‛是两个不同理论层面的概念。它比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化具有更广的范畴,包括了开放式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数学课堂教学等。‚活动化的数学课堂教学‛属于研究性学习的范畴。主要指以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数学意识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标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1.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少数‚精英‛的发展;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获得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知识或能力的发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不是使所有学生‚模式化‛发展;重视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某一阶段的发展;注重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个人的发展。而这些都不是传统的忽视学生本体的教学模式所能完成的,所以需要建构开放式、活动化的数学教学模式。
2.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获取知识的过程及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同时建构主义认为:课本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较为可靠的假设,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是在理解基础上对这些假设作出自己的检验和调整的过程。
3.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数学教育认知科学的研究,深入探究了学习过程的内在机制与特征;发现数学的学习过程不是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
4.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的根源在于普通的常识‛。教师应想方设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感悟知识的本来面目,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获得知识背后蕴藏着的某些更为重要更有价值的东西。‚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中实践活动的意义。倡导生活就是学习,数学学习为生活服务的理念。学会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原型,在生活中自觉应用数学知识。
2.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让学生学习的数学内容来源于生活,更贴近生活,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扩大数学视野,拓宽认知领域;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合理的思维习惯;发展个性特长,激发潜在智能;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以让我们有更多的外出学习机会和在校实践机会,快速的提高自己,从而提高全校数学教师的综合素质。使得一线数学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方式有自主的认识,初步具有驾驭的能力。使我们的数学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方式更具有‚新‛、‚实‛、‚活‛的特点。
4.通过研究提高教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能力,更好地整体把握教材体系,对现行数学教材中的内容及呈现方式进行再思考。在教学中体现实践性、思考性、趣味性、自主性、开放性、层次性。渗透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应变能力、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合作意识和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对数学学习内容呈现方式的研究,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体现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
(二)研究内容
1.在生活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意识。许多数学问题本身就是人们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的。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发现前人已经发现的数学问题,对学生来说,这一过程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数学中,教师可创设一定的情景或提供一定的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把知识用于生活,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实践能力。促使学生: ①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②捕捉生活素材学习数学;③再现生活情景学习数学;④回归生活空间学习数学。
2.在实践活动中构建数学知识,探索数学规律。
让学生亲身经历实践活动,通过观察、操作、猜测、假设等方式,使学生充分体验,从而自我感悟,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做到:①课本知识活动化:把1-12册教材中蕴含丰富实践活动因素的内容,梳理出来进行活动设计研究。②课外内容活动化:在生活环境中,发现数学问题,通过实例体会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3.重视数学实践活动课,提高学生素质。
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内容要结合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使它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趣味性、思考性、可操作性。活动课类型有:①实践操作型:配合教材有关内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测量与操作活动。②知识拓宽型:加深和拓宽知识,引导学生运用它们解答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③社会调查型:调查了解数学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五、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1.对比研究法:重点比较试验前后、实验班和对比班学生的发展成果。
2.文献法: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阅与学习,了解研究前沿的最新动态,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素养,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3.行动研究法:在研究中我们采取互动研究的方式,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让‚教研‛与‚课题研究‛有机结合,提高了研究的效益。
4.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根据各阶段的研究情况,我们采取多种方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进行分析,以总结出教材内容选择的途径、策略、思想以及教材内容呈现方式的最优化等。
六、研究对象
义务教育阶段小学1——6年级师生。
七、研究阶段及步骤
(一)课题准备阶段(2011年5月—2011年8月)
1、收集资料,形成研究思路,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2、课题的提出,形成研究草案,撰写课题论证报告,教师通识培训。
(二)课题实施阶段(2011年9月—2013年8月)1、2011年9月—2011年12月,课题启动阶段,制订研究计划,确定研究方案和具体实施办法,数学教学现状调查分析,启动实验研究。2、2012年1月—2012年8月,按照课题实施方案要求有计划的以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进入课题第一轮实施阶段,全体数学教师进行实践和研究,分类探索有效策略,积累资料,检验方发法的可行性和推广性,并不断总结、调整。3、2012年9月—2013年2月,课题中期论证和调整阶段,根据课题前期实施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在专家的指导和引领下,对课题方案作进一步的论证或调整,完成阶段性小结报告,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4、2013年3月—2013年8月,课题第二轮实施阶段,根据调整后方案,进行第二轮实验,初步实现数学科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实践反思能力,促使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课题总结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2月)
2013年9月--2013年12月,课题总结阶段,收集课题研究成果,汇编成册,并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八、已具备的工作基础和有利条件。
1、师资力量比较雄厚。课题负责人由学校副校长亲自担任,本课题组成员对于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化的实践研究具有较浓厚的兴趣,并且对这个课题有较长时间的关注和思考,课题组成员研究的热情较高。每个教师的业务水平都较高,教科研能力较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都有自己的专长,人人都能较好地完成研究工作。
2、制度保证。对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我们将十分科学规范,制定课题管理条例,规范学习,使课题研究制度化,规范化。运用激励机制,激励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推动学校科研工作深入开展,确保这个课题按计划开展研究工作,按时结题,较好地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
3、技术、经费保证。邀请有关专家来校指导课题研究工作。利用一切机会,推荐课题组人员参加各类课题培训或组织外出参观学习。本校多年来都十分重视立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在课题研究上也将有专项资金投入。并经常性地安排课题组成员外出参观、培训,对在课题研究中取得成果的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
4、时间保证。本课题组成员参与研究的积极性极高,都会在正常工作及工作之余,抽出一定的时间投身到研究工作中,完成在课题研究中自己担负的职责。学校将依据课题研究计划安排一定的专项研究活动,保证课题组成员有充足的时间参与研究工作,保证课题科学、有序、顺利的开展。
九、研究成果预期效益和使用范围。
1、研究报告;
2、经验总结、论文集;
3、活动化教学活动特色设计方案辑集;
4、个案分析汇编;
5、学生的数学水平比一般学生有明显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学习兴趣、认知水平、思维品质等三个方面;
6、学生的社会化程度比一般学生有明显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行为习惯、合作能力、发表水平等三个方面。
十、经费预算以及需购置的仪器设备。
经初步预算需8000元,并对照一级配置补充部分数学仪器设备。
十一、课 题 研 究 机 构
顾 问
张庆辉 泉港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小中高、特级教师 张文卿 峰尾中心小学支部书记,小中高教师 邱良洪 泉港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小学高级教师
领导组
组 长:林惠芳
成 员:黄建宗、郭旺林、郑忠伟、庄田顺、叶文波
课题组
组 长: 黄建宗
副组长: 郑忠伟 林清鑫
成 员: 郑学聪、郑碧琼、郭招华、刘文珠
陈梅珍、林三麦、李亚芬、郭小香 郭梅香、刘志山、郑碧英、张 菊 刘超蓉、郭碧梅、连丽华、连素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化》
课 题 研 究 方 案
峰尾中心小学数学课题组
2011年5月
第四篇:小学思品课活动化教学的实践思考
小学思品课活动化教学的实践思考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局限于应试模式,重说教轻实践,使其缺失育人功能。本文着重从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设计、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等方式提高活动化教学的有效性。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困囿于应试教育模式,重空洞说教、轻实践探索,未能有效地开展活动教学,使思品教学的理论与“知”“行”相背离,忽视了教学的本真。《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问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教师要摒弃乏味的说教、机械的训练,带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中活动,以获得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体验,以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一、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因循守旧,传统的应试观念作祟。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传统的“重智轻德”的观念尚未革除,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被遗弃。小学思想品德课被其他课任意占用的现象时有发生,以至发挥不了其育人的价值。
2.一纲障目,缺乏专业的理论学习。教师由于缺乏专业的理论学习,以教材为纲,一叶障目,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模式较为陌生,较少去开展活动教学。活动教学的设计脱离了学生生活,忽略了学生的生活体验。
3.以师为本,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少自由发挥、展示自我平台。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缺失,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
二、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活动教学的有效策略
1.设计有针对性的活动设计。教师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社区的实际情况制订针对性的计划,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1)创设民主平等的活动环境。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乐于表达、乐于交流,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积极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在《让我们一起分享快乐》教学中,教者创设情境:“当我们遇到快乐的事情,会很开心,是否愿意告诉我们的朋友,与他一起分享?(呈现图片)第一幅图画的是什么?你遇到过类似的情景吗?能说出你当时的心情吗?第二幅图画的是什么?你是如何分享别人的快乐?”从而引发大家对“你曾经和别人分享怎样的快乐”的讨论,能叩开学生的心扉,让他们畅所欲言,并通过表情、动作表达自己的心情。(2)设计生活化的活动内容。教师要以生活为基,以德育为本,发掘生活中有价值的资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让学生在亲历体验中积极生活经验。如在《衣食的来源》教学中,教者让每个学习小组模拟一个家庭,并发放“家庭午餐单”,创设情境如下:“让我们一起走进市场,选购自己喜欢的物品。”“家庭成员”在交流的基础上一起填写菜单,采购一包日常用品,看它们是由哪些农产品加工而成的?
2.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讨论交流法。教师要从挖掘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引导学生围绕某一话题开展讨论,让学生敞开心扉,彼此交流,表达见解。学生在智慧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真实的想法。如在《做生活中的勇士》教学中,教者播放视频《住在公厕的女孩》,师生交流如下:
师:看了这段视频,你有怎样的感受?
生:谭佳文的生活非常困苦。
师:你认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如何知道的?
生1:她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即使生活如此,他仍将笑容挂在脸上。
生2:她是勇敢而独立的人,六岁时就能自己上学校。
师:你想她说点什么?
生:我们要学习他的乐观、勇敢。
(2)故事喻理法。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抽象的道德观念融于形象生动的故事之中,让学生受到启发,产生益智、立德的效果。如在《抄袭害了谁》教学中,教者创设故事情境:“一学生一次抄了一篇日记,语文老师打了高分,当要他自己来写时,他去不会写了。”通过讨论,你觉得他这样做对话?如果你是他的同学,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3)游戏活动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品德课教学中加入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如在《要攀登》教学中,教者和学生一起玩“体力大测验”的游戏,脚与肩同宽,双肩平举、半蹲成坐,看谁能坚持到最后。在游戏中,学生努力去做,但随之而来的是面临腿酸发麻等困难。教者让学生讨论,“遇到这些困难,你们是如何做的?”有被困难吓垮,选择放弃的;也有学生咬牙坚持,直至最后取得胜利的。通过游戏,学生开展“困难大搜索”,说说自己学习中存在“写作业慢”“上课不专心”“发言不积极”“丢三落四”“缺乏耐心”的困难,并产生克服困难的决心。
3.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评价形式,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评相结合,将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将活动过程与活动结果相结合,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与活动表现,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
总之,我们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开展活动化教学,活动设计有针对性,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要采用讨论、故事、游戏等活动形式,开展有效的教学评价,提高活动化教学的有效性。
第五篇:关于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三点思考
关于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三点思考
一、提前作文的可能性
低段作文提前起步,是当前很多小学改革作文教学的重要举措。低段小朋友能写作文吗?或者说,提前作文的理论和现实的可能性如何?回答上述问题,先要从口语和书面语的异同谈起。传统的语言学论著认为,书面语是口语的记录符号,是口语的一种记录形式,先有语言(口语),后有文字。最近的研究表明,口语和书面语历史起源是同步的,但功能不一样,口语起源于呼喊,文字发轫于涂鸦,新石器时代原始人在岩洞、陶瓷、泥土上所刻画的象形符号,可能是世界各国文字的最初形态。口语是听觉符号,主要负责日常交际;书面语是视觉符号,主要表达心中的意象。从文字起源的角度看,口语和书面语虽有联系,但却是两种功能和性质不同的符号系统,是可以分开学习的。
这种既同步又分离的关系在个体语言发展的特例中也能找到依据。例如,幼儿在学说话的时候,就可以同时认识汉字、符号和图形。有时候幼儿不会说某个单词,却能指认汉字和图形。又如,过去农村的村书记和村长大多是文盲,大字不识一斗,说起话来却滔滔不绝,逻辑严密,很能服人;相反,聋哑人从小不会说话,却能学习文字,用手势语和书面语与他人交流,也能基本满足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需要。
在中小学就读的学生都是健全的孩子,从小生活在书面语充斥的现代文明社会,口语和书面语发展完全分离的现象很少见到了。笔者有个假定,每个孩子生下来就具备学习所有语言文字的潜能,孩子口语超前、书面语滞后的状况是生活和教育等后天因素造成的。因此,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在儿童已有口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语文,促进儿童口语和书面语同步协调发展。儿童进入小学后,应该以学习书面语为主,同时提高口语交际的品位。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儿童学习用书面语进行交流和自我交流。不明白这一点,就会人为加大口语和书面语发展的差距,影响孩子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提前作文不仅可能,也很有必要。实验表明提前作文满足了儿童用文字表达内心世界的需要,促进儿童的心理发育和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当然,在操作过程中,老师们必须明白,限于一二年级小学生的生理、心理水平和识字量,低段作文只能是涂鸦式的作文。提前作文以激发孩子的表达欲望和习作兴趣为主要目的,标准不能过高,要求不能太死板,更不能搞“作文先导”,削弱识字和阅读教学。否则,就会徒劳地增加孩子的负担,扑灭孩子的习作兴趣,效果适得其反。低段作文仍然以“把话写完整”作为基本要求,但训练的时候,让孩子在一定的情境中写作,写几句或一段有意义的话,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爱写多少就写多少,让孩子觉得作文是很有意思的,是用来表达自己某种想法和情感的。这时候孩子写出来的作文总体面貌也许是:多数语句不通,前后不连贯,标点符号乱用,错别字连篇。但孩子是在非常放松、自由的心态下写作,作文中总有一句或几句话是完整的,这样既完成了作文的知识能力目标,又渗透完成了作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是否比单纯地重复写“一句四素俱全的话”要有意义呢?
二、作文教学难在何处
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作文教学研究成果颇丰,教学流派纷呈,但“作
文难,怕作文”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教师和学生们。人们分析了很多原因,但很少有人从语言学习本身的角度思考过这一问题。笔者经常思考,为什么孩子天生就不怕说话,单单就怕作文呢?为什么三岁的小孩能基本上学会语言交际,而很多学生直到小学毕业也不会写一段连贯通顺的话呢?只要比较分析一下口语和书面语学习条件上的差异,就能发现作文学习的确比口语习得要难得多。
学习机制上的差异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人之所以能学会语言,是因为天生就有语言习得机制。只要给予适当的学习环境,足够的语言刺激,儿童就能自然而然学会某种口语。而且年龄越小,语言习得机制越强大,随着年龄的增加,语言习得机制慢慢地退化,到了青春后期,这种机制几乎完全消失。0~3岁是语言习得机制最强大的时期,儿童学习口语可以不费一点力气,所以,我们把口语的学习过程称为“习得”。当儿童进入小学正式开始书面语言学习时,语言习得机制已经开始衰退,学生必须借助知识、规则、方法等理性工具来学习书面语言。尽管也有实验(如大量读写、双轨运行)表明,只要给予儿童充分的读和写的时间和机会,儿童也能自动提高读写能力,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表明,儿童可以在没有成人指导和督促的情况下自动学会书面语。学生必须付出努力,才能学会使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所以毛泽东说:“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
学习动机上的差异儿童学习口语是与儿童的社会阅历和智能的发展同步进行的,儿童的口语交际和他们生活活动、心理成熟的直接需要紧密相连,孩子的说话内容就是他们的生活内容,孩子的说话能力就他们心智发
育的集中表现,内部学习动机十分强烈。学习书面语主要满足儿童学习间接知识和今后参与社会的长远需要,与儿童现实生活的关联较少。小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阅历和心理发展水平,能理解和运用书面语言,但充分发展的口语能力足以应付这一时期的社会交际需要,因此,缺少学习书面语的内部动机。可见,书面语的学习总体上是强制性的,如果没有外部动机的支撑,孩子不可能持续主动地去读和写。实际上,多数人可以一辈子不写文章,但不能一天不说话。
学习途径上的差异口语习得完全是生活化的,儿童通过与周围人群和环境的接触,在非常自然的条件下学习口语,时时刻刻处于语言学习状态中。书面语言的学习地点主要是学校和课堂,学习方式是人为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大多掺杂了成人的生活经验,与儿童自身的生活有一定程度的脱节,生活中应用书面语的机会不多。
语言要求上的差异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开始学说话,说得不好是正常现象,成人有意识地用照顾性的语言同孩子交流,孩子只要开口说话,怎么说都是对的,都是值得大加表扬的,从来没有人很有意识地去校正孩子的发音和语法上的错误。而书面语学习一开始就是高要求、高规范的。从写一句完整的话,到写一段总起分述的话,再到写一篇完整的文章,我们往往要在语言形式和内容选择上给孩子提出许多要求。老师认为,孩子文章写得好是正常的,写不好是不正常的,对孩子作文中的错误和不足非常“过敏”。
练习密度和频率上的差异儿童整日生活在口语环境之中,每天接受和输出大量的口语信息,学习密度和频率非常高。据研究,幼儿在开口叫“妈
妈”之前,至少已经听了4000多次“妈妈”这个词的发音。而学习书面语主要限于几节语文课,作文课每周才2节,某种要求的作文,其练习的机会也就这么一两次,密度和频率都非常低。
学习结果反馈上的差异口语习得的反馈是即时性的。孩子叫一声“爸爸”,爸爸马上表扬。孩子说“妈妈我要苹果”,妈妈立刻给苹果。孩子每次说话总能得到回应,且多半是积极的奖赏和强化。书面语的学习是在大班级授课的条件下进行的,大多数学生根本得不到老师的及时反馈,反馈的形式也非常单一。现行的作文教学模式通常是一节作文指导课布置任务,然后让孩子回去写作文,下一节作文讲评课作反馈,不仅反馈形式单一(以评语为主),反馈周期长,而且多数是以批评和指正为主的负面强化。
总之,与口语习得相比,作文的学习条件实在是非常“恶劣”的。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着眼点,就是要发挥小学生残留的先天语言习得机制的作用,着重改进作文学习的外部环境,激发学生书面表达的欲望,培养用作文与别人交流的兴趣和习惯。例如,创设充分的自主读写时空,通过增加合作和交流的机会满足孩子作文的成就感,尊重和利用孩子的生活经验,淡化语言规范重视自主表达,增加写话和作文的密度,改变反馈形式,缩短反馈周期,发挥网络交流的优势,等等。众多的作文改革实验,都从上面的一个或几个方面作了有意义的探索。如果把这些改革的成功经验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比较科学的作文训练序列,就有可能使小学作文教学出现大的突破。
三、倡导任务驱动作文
什么是任务驱动作文?先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一位从事初中生
心理辅导研究的专家告诉我的。她研究过心理日记对矫正心理问题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心理日记对解决心理问题有一定的作用,但效果不明显。但令人意外的是,凡是坚持记心理日记的学生,作文成绩提高很快,语文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而事先心理辅导老师只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心理困惑如实记载下来,并没有对日记的语言、格式、体裁、字数等提过任何要求。第二个例子是笔者的亲身经历。某日,一位语文老师对我说,有一次班级组织春游,她要求学生春游回来后写一篇描写春天景色的作文。一个作文不好的学生想请假不去,原因是不想写作文。她向笔者请教,今年又要春游了,要不要孩子写作文。我立刻回答说,当然要写,但不一定在春游后写,春游前就可以写很多作文。譬如让学生推荐春游的地点,把推荐理由写具体、写明白;地点确定后可以让学生设计春游的路线,把游览顺序和旅游点简要写下来;可以制定春游的安全和卫生守则,让班会讨论通过;可以设计几项在草地上做的游戏,以书面报告形式征求同学意见;也可以写一个表演节目单等等。春游后的作文也不一定非要描写景色,可以写春游时某人的表现,春游中发生的高兴的、有趣的、尴尬的、伤心的事情,出一期有关春游的黑板报,为春游所拍的照片配上说明等等。这位老师接我的建议,设计了春游前的作文教学方案,试验效果很好。
在这两个例子中,学生都不认为自己是在写作文,而是在完成一项有意义的任务。前一个例子中的任务是解决个人心理问题,后一个例子是作一次有意义的集体郊游。这与传统以语言目标为主要取向的作文教学有很大的不同。语言取向的作文教学,把语言形式要求放在第一位(如写一处景色,要求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写,字数不少于300字),不太考虑学生
写的是否真人、真事、真情,作文对学生有什么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