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0001110101小学品德课活动化教学模式的探
小学品德课活动化教学模式的探讨
北厍小学
殷志娟
摘要: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将道德知识等同于一般学科知识,进行简单化的灌输和传授,忽视了学生的情绪感受和情感品质在道德内化过程中的作用。这种教学根本不能适应二十一世纪的要求,为了克服思想品德课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切实实施素质教育,我们进行了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化的探讨,以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落实品德课的教育目标。本文从德育理论创新和新课程改革的角度分析了实行活动化教学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总结了活动化教学的基本程式,并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了应如何更好地开展活动化教学。
关键词:活动化教学 基本程式 反思
一、活动化课堂教学模式是适应新课改的客观要求
思想品德教育主要不在于对道德知识的死记硬背,而在于体验和实践,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内化。离开了学生真实的体验,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和课堂上的道德律令无异于纸上谈兵。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把学生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把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动起来”,即要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而活动是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是感情的载体,有活动才能有感悟,有感悟才能有内化,学生的心理、思想和观念可以在活动中得以成长和提升。
活动化课堂教学模式是一个以情境为基础,以问题为纽带,以活动为核心,以评价为手段,以运用为目标,以师生互动贯穿始终,使思想政治教学由抽象变形象、由被动变主动、由单向变双向甚至多向,最终全面实现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目标的教学过程。为了适应课改的新形势,贯彻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我进行了活动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
二、思想品德课活动化教学的基本程式
(一)角色扮演 引发共鸣
近年来,有识之士提出“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思品”、“思品教学体现活动化”等观点。在思想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如教学《父母的疼爱》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来扮演自己的父亲或母亲是怎样关爱自己的。以剧本的形式,进行亲身体验,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充分体会到父母之爱的伟大与无私,深切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从而使学生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想法油然而生。
(二)组织辩论 深化明理
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而开展课堂辩论,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例如教学《心中的110》一课时,我借助多媒体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放学路上,从一辆汽车上走下来一个陌生人对小红说:“我是你班主任的好朋友,能带我去见你的班主任吗?”“小红应该跟陌生人走吗?”我没有让学生直接回答,而是让同意走的同学坐左边,不同意的同学坐右边,座位调整使课堂成为辩论会场,在对抗辩论中,使学生得到启发,明白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常的事情也可能暗藏着危险,不要忘了拨打心中的110,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思辩能力和认知水平。
(三)做中学,学中做。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因此,我们思想品德教学不应该理性化、知识化,而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尽快生活化、活动化,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实际活动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即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例如,我在《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让我们学会合作”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达到:“使学生体验在集体活动中分工合作的重要性;明白组织合作的条件;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在活动中体验合作的成功和喜悦”的教学目标。我精心设计了让学生反复体验与探究的活动过程。导入后,组织第一次体验活动。我让同学们捏熊猫,每个小组合作捏一个,每个同学捏其中的一部分。而后,各组交上自己的作品,全班一起评价、欣赏。由于学生在开始时没有进行小组协商,也没有明确合理的分工,因此,组合起来的熊猫捏得都不太好。这时,我让学生发表意见,找出不成功的关键问题,启发学生想到要相互配合。于是,开展第二次体验活动,重新捏一次熊猫,完成之后,让各组学生分别将第一、二次所捏的熊猫进行对比。进行了两次合作后,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体验讨论这些问题,归纳出如下意见:成功的条件,事先要商量,人人都要负责任,分工要合理,经常交流等;失败的原因,相互埋怨,各自单干,分工不合理等。这种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符合学生的认 知特点,所以,效果真好。
(四)情感体验,以情促行。
“个体体验是个中介,通过这个中介道德问题才能被体察和感悟”(英·麦克菲尔语)体悟式教学。实践研究告诉我们:人的情感活动受所入情景的制约,这是因为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情景中的各种因素对人的情感的产生往往有综合作用。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借助情感体验,能有效地以情促行。在具体做法上,就是教师运用道德情感体验点,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对比、体悟、心理换位和行动实践等途径,实现道德情感的共鸣和升华。我在教《想想他们的难处》中,组织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分两小组进行,一组同学先用红领巾把眼睛蒙上,装扮成“盲人”,由另一组同学挽扶着过障碍物,下楼梯等,然后角色互换,两组学生再做一次这样的活动。体验之后,学生汇报自己的感受,说出残疾人生活中的不方便之处。通过亲身体验,学生的感触都很深,对残疾人在情感上、价值观上发生重大变化,表现为对残疾人产生了更多的同情、帮助。
三、对活动化教学模式的反思
1、要学会创造性地处理教材
新课标下的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材是非常有创意的。认真考察思想品德课程新教材,插图众多是其重要的特点。比较以往的思想品德课程教材,本套教材插图明显增加。教材图文并茂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使它在呈现形式上更活泼,更生动,更在于它在教学组织中起着示范和开阔思路的作用。
和教材中的文字一样,插图作为新课程理念实施的载体之一,也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收的对象和内容。它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和人格建构的一种示范,也是师生对话的“话题”。我们要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按照小学生身心特征和认知规律,依据教材各单元的主题, 引导学生认真解读和品味图片所隐含的意义,创造性地使用这些图片,使教材编写者的意图等到充分的体现,也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2、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活动化教学就是为了更加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因为各种原因,剥夺了学生体验的权利,而应该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活动时间和机会,由学生自己去体验、思索、探讨,学生自己能做的一律让学生自己去做,学生自己能想的一律让学生自己去想。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无事可做,当“甩手掌柜”,而是要求教师将舞台还给学生;当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话者、合作者、促进者。教师的主导地位并没有削弱,反而更重要。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会因为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精心选择、对学生疑惑 的指导,获得成功的激励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
3、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新课程下,教师不是知识的权威和课堂的主宰,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话者、合作者、促进者。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摒弃“师道尊严”,充分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在教学中更应不断摸索、创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创建民主的氛围和平等的师生关系,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亲切地与学生交流、探讨、沟通。“亲其师,信其道”,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励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帮助他们提高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践行的能力。
成功的思品课就像一杯醇香的美酒,使人仿佛进入了艺术的境地,它像快乐的轻喜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在开心中受到教育。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40年代就说过:“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现代学生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自主意识强,思维日益成熟,若再把他们看作小孩子,随意支配,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兴趣,反而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集思广益,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1、对格式的要求
知网学位论文检测为整篇上传,上传论文后,系统会自动检测该论文的章节信息,如果有自动生成的目录信息,那么系统会将论文按章节分段检测,否则会自动按每一万字左右分段检测。格式对检测结果可能会造成影响,需要将最终交稿格式提交检测,将影响降到最小,此影响为几十字的小段可能检测不出。都不会影响通过。系统的算法比较复杂,每次修改论文后再测可能会有第一次没测出的小段抄袭(经2 年实践经验证明,该小段不会超过200 字,并且二次修 改后论文一般会大大降低抄袭率)
第二篇: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
思想品德课“两案三步六环节”的教学模式
为了更好的适应全县开展的“四位一体,自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苑庄中学结合学校实际,推出“两案三步”教学模式,“两案”是指学案和研学案,“三步”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拓展应用”。此模式旨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规范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自学和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研学案”的制定和使用,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广采博取,把教材、学案、研学案融为一体,通过生动活泼扎实有效的途径作用于学生,逐步形成了“两案一体,教学合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格局。
我们《思想品德》教研组结合学科特点和我校实际,在教学中实施了“两案六环节”的教学模式,-通过“六个环节”实施“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拓展应用”的三步。“六个环节”主要是: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二、启发激励、自主学习;
三、全员互动、合作探究;
四、精讲点拨、释疑明理;
五、走进生活、学以致用;
六、颗粒归仓、总结升华。在这“六环节”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强调基础知识的系统传授,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力求体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
教学基本流程解读: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本环节是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是教师谱写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通过创设情景,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开发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为下一步的自主学习提供内驱力。
本环节的操作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创设的情境可以是多样的。可以是文字、图表、图片等文本材料,或音频、视频材料,也可以是小品、学生的探究活动等。
2、情境设置要坚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以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共鸣。
3、情境所反映的内容要注意典型性和针对性,要体现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以问题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设置应有利于本节课学习目标的达成。
4、对情境材料的处理要灵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可以把情境材料作为单纯的新课导入来使用;也可以是教学铺垫,设置的问题是悬念,为解 决悬念引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也可以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统领本节课堂教学。
(二)启发激励、自主学习
本环节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感知教材,培养其搜集信息、发现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基本知识教学,为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形成奠定认知基础。
本环节的操作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对于比较简单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自读要求,指导学生围绕自读要求去感知教材,链接生活,找出基本的知识,写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2、对于内容较复杂的学习内容,应辅以导学提纲,引导思维方向,提高学习效率。导学提纲的设计要科学、实用。既有强化重要知识点的题目,也应有运用知识进行初步尝试解决的生活现象,问题具有一定思维含量,尽量避免纯知识问答式的问题。
3、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课堂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作个别指导。
(三)全员互动、合作探究
学习个体和学习小组水平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对问题的认识不同,通过合作交流,可以实现共享与互补。本环节通过组内交流和组际交流,实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与教材之间的全员互动,使学生个体对问题的理解趋于科学、完整,培养学生善于合作、认真倾听、善于反思、勇于表现、敢于质疑的良好习惯。
本环节的操作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科学划分学习小组,明确组员职责,充分发挥小组长的管理、调控作用。
2、要把握好交流的顺序,先进行充分的组内交流,在小组内部基本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再进行更大范围的组际交流,在更大的范围内达成对问题的共识。
3、组际交流要体现全员互动。对于别组同学的见解,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评价、辩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老师也要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客观公正的即时性、激励性评价。
4、教师要加强课堂管理。一要保证良好的课堂秩序培养学生善于合作、认真倾听、善于反思、勇于表现、敢于质疑的良好习惯;二要注意捕捉课堂生成的问题,找准学生认识的盲点、模糊点和思维发展的障碍点。
(四)精讲点拨、释疑明理;
本环节是教师针对学生在自学和交流中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启发诱导,精讲点拨,解决学生的困惑;同时对搜集到的零碎知识点进行整合和深化理解,实现知识的重新建构,为学生学科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本环节的操作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在精讲点拨时,以问题解决为线索组织学习。要讲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知识的易混点和拓展延伸点。借助知识,学生思考现实生活,挖掘除教材内容以外的课程资源,实现“小课堂、大社会”的教学局面。同时,依据情景事例,让学生感悟其内涵的的基本观点(道理),引导学生的道德践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2、精讲点拨要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给学生提供思维的杠杆,搭建思维桥梁,做到归纳与演绎结合,以归纳为主。杜绝将问题的现成答案直接告诉学生。
3、知识的整合方式要灵活。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构建知识体系,然后逐步完善;也可以师生共同构建。知识体系要注意突出教材的主干知识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4、要适当设计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讨论或进行其它课堂活动,在互动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论题设计要科学,围绕认知冲突点、模糊点、兴趣点(与重点知识相关)、重点、热点进行设计,问题要难易适度,在学生智能的“最近发展区”,体现讨论的价值。
5、对讨论的问题要达成共识,从而突破重点、难点、疑点。
(五)走进生活、学以致用
本环节统揽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适当选择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典型材料,设计具有层次性、时代性、开放性的训练题,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迁移与转化,培养学生的学科规范和学科技能,这是提高学科成绩的重要一环。可以分典型题目分析和当堂达标训练两步来走。
本环节的操作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典型题目分析。基本思路是设置典型题目---讨论解题思路----完善答题方案---沉淀梳理反思。典型题目应是材料式或探究实践性题目,设计要围绕重点知识,体现时代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特点,体现“三贴近”原则,注重相关学科知识的渗透和整合,强化习题设计的精品意识,问题设计要体现理解运用及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强化学以致用。对于问题的解答应体现课堂民主,指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逐步完善答题方案,做好课堂笔记,把知识落实在笔尖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要注意解题思路的归纳和规范答题能力的培养,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提高学科技能,当堂达标训练。
3、当堂训练题的设计要科学、合理,数量一般以2—3个选择题,1—2个主观题为宜,既要覆盖面广,又要突出教材的主干知识和道德践行。要避免与分析的典型题目重复,与其关系可以是互补,也可以是变式。
4、合理控制时间,当堂达标训练题要当堂完成、当堂反馈、当堂矫正,坚持做到学习目标的“堂堂清”,努力提高学习效果的达成度。
5、学生自己编制练习题。指导学生依据学习目标对知识点不同水平要求,自己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并同桌之间交换作答,教师巡视,发现题目“精品”,及时向全班同学展示,不断积累学生的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六)颗粒归仓、总结升华 这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环,是对一堂课教与学情况的反思,也是对本节课学习目标的回扣,能力、方法的总结和概括。同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方法论教育,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提出要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 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一个好的课堂小结,可以起到强化“三基”、深化升华之效。
本环节的操作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归纳总结。可以让学生自我总结,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感悟或还存在的疑惑;也可以师生共同进行总结、梳理,进一步落实各项学习目标。
2、指导践行。在归纳总结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向学生提出方法论要求或思想觉悟、道德践行的要求,落实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根本任务,突显课程的育人功能。
3、问题解决。利用本节所学知识,解决在第一环节的情境下提出的问题、设置的悬念,做到课堂首尾呼应。
4、深化问题,设置悬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好铺垫。
5、实践性作业布置。布置实践性作业,加深对课上所学知识理解的同时,让学生亲近社会,融入社会生活,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操作时应注意的的几个问题
1、上述六个环节仅是对课堂教学结构作出了一般性的技术性要求,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每个环节所规定的操作技术也不是每节课都要做到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整合和创新,也可以与其他教学模式配合使用。
2、要注意课堂教学的流畅性,各个环节之间要自然过渡和衔接,学习目标象一根红线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一切教学活动应围绕学习目标的达成来安排。
3、不断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为前提,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教给学生合作、交流、互动的方法和技能,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构建和谐课堂。
第三篇: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探1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探究
众所周知,要学好一种语言,词汇是关键。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有助于提高说话能力和阅读、写作水平。词汇量越大,英语学习的效果肯定会越好。单词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玩,不愿把更多的精力花费在记单词上,因此,不少小学生一提起英语单词,就感到很头痛。这就要求教师注意教学方法,把单词教学贯穿到娱乐之中,使学生学起来不感到枯燥、乏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每个人的学习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本文将谈谈笔者对这方面的思考和所做的尝试。
小学生求知欲强,记忆力好,具有儿童时期勇于实践,不知胆怯的优点.因此,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笔者认为词汇教学可采用以下方法步骤。
一、英语单词教学的五个步骤
1.利用实物、图片呈现词汇.用实物、图片教词汇,既形象、生动,又可节约时间,同时还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小学英语中,大部分单词是表示具体的事物,抽象的甚少。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实物、卡片或寥寥几笔的简笔画,把要学的单词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有一种直观感受。如学习用品、交通工具、动物等单词,可以用实物或玩具进行直观教学。像sun, moon, star等单词,教师可 用简笔画帮助教学,既生动,又形象。
2.让学生仔细听单词的读音。教师可放录音给他们听,使学生从听觉上正确地感受某个单词的读音。
3.让学生拼读单词。教师把所学单词书写在黑板上或卡片上,让学生拼读,掌握单词是由哪些字母组合而成的。
4.让学生想其读音和构成。通过以上三个步骤的训练,所学单词的读音和构成已基本上在学生大脑中形成。这时要求学生想一想所学单词读音和字母组合,主要是加深印象,让学生记牢。
5.让学生说出和写出单词,目的是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拿出实物或卡片,要求学生正确拼读出来,并能在三线本上写出来。如教师拿出苹果,学生观其形,就拼写出a-p-p-l-e.通过听、看、读、说、写五个步骤才算系统地完成了一个新单词的教学。
仅凭上五个步骤的训练教学还不够,因为它们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会使学生感到厌烦,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游戏能智力、活动和竞争于一身,是组织、课堂模拟实际活动的有效辅助手段,是实现多样化、趣味性以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课堂上做游戏可帮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活动中掌握一些较难掌握的词汇。
二、教单词与做游戏相结合,寓单词教学于娱乐之中
根据笔者对所教两个班99名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 95%的学生喜欢上课时多做游戏,通过游戏来学习词汇。例如,在学习了身体部位名称后,可做Polly says游戏。先练习已学过的知识,e.g.Put on your hat.Take off your coat.Open your eyes.Close the window.Touch your ears.等。先四人小组做这个游戏,再让各小组中做得最好的同学到全班同学面前表演,看谁是最棒的。或者教师发指令,先全班,再个别学生做动作。经过几次反复练习后,再让学生小组做这个游戏。句子学得越多,这个游戏就越精彩。
三、限时记忆,检测学习效果
教师教每个单词都只用3分钟,那就是让学生听30秒,看30秒,读1分钟,写1分钟。然后就听写所学单词,看谁的记忆力强。教师备有一本记录本,一次通过的,记忆力为100%,誉为“记忆力 强者”,可得到教师的小奖品。3分钟不能通过,再重新背一遍。两次通过者,记忆力为80%,每人发一张小贴画纸。三次通过者,记忆力为60%,全班拍手鼓励。这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个个都争做“记忆力强者 ”。有的同学因记忆力较差,就在教师教新单词前提前预习,做到笨鸟先飞。于是全班记忆单词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下面是我在一个班做的实验结果。五年级刚开学时,全班50人,教一个新单词,一次就通过的29人,占全班58%;两次通过的13人;占全班26%;三次以上通过的8人,占全班16%;到了六年级,同样教一个新单词,一次通过的41人,占全班的82%;两次通过的7人,占全班14%;三次以上通过的2人,占全班4%。由此可见,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胜的欲望,确实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
关心差生,个别辅导
每次单词测试结果,必然会产生个别“记忆力欠佳者”,他们会有种自卑感。教师应正面引导,对他们要有耐心,单独地进行补缺补差,同时要求好的同学多多帮助差生,使差生感受到周围的师生没有瞧不起他们,而是在关心他们,让他们重新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这样全班就形成了一个你追我赶、互帮互学的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五 鼓励优秀学生在课外主动学习词汇
“源于课本,超越课本”,是我们每个外语教师希望能达到的一种境界。在学好课堂教师所教词汇的基础上,要鼓励学生课外通过电视、广播、阅读等方式学习词汇,使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词汇教学,注意词汇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化.要让学生善于思考,教师首先要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新教学观念,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析、扩展词汇的能力,使学生在小学阶段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与实践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与实践
类型:免费资料 加入时间:2006年5月11日15:35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与实践(转帖--作者不详)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其共性在于明理、激情、导行三者的结合,但因课文类型各异,三者结合的程度也就不同,所以应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以政治常识教育为主的课文,重在明理;以道德品质教育为主的课文,重在激情;以行为习惯培养为主的课文,重在导行。
一、以政治常识教育为主的课文—重在“理”字
这类课文的特点是其内容涉及浅近的政治常识和法律常识,如《当国歌响起的时候》、《国庆节》、《遵纪守法》等,侧重于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启蒙教育。课堂结构一般分三步:
1.让学生先获得感性知识。如教《社会主义祖国在前进》一课,先让学生去搜集自己家里或本村十年来建房、人均收入等方面的数字,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
2.讨论分析、深化知识。学生搜集材料后通过课堂上汇报、小组讨论、客观分析,再引用课文中一系列数字,由此得出结论:祖国在改革中前进。学生的认识就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3.辨析。可通过一些习题,如填空、辨正误等,请学生用事实与道理评判正误。这种练习,可帮助学生运用理性认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也渗透了“导行”。
二、以道德品质教育为主的
课文—重在“情”字
这类课文的内容涉及学生个人与家庭、集体、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相互交往的道德行为及精神面貌。如尊敬师长、助人为乐、自尊自爱、尊重他人,以及正确的思想、方法等。它侧重于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教学中要着重激发学生的情感,因此重在“情”字。寓情于理,情理交融,以情激行。
一般也可以分三步进行:
1.从形象入手,引入情境。如教《胜不骄,败不馁》一课,教师首先讲一位常胜将军竟打了败仗的故事,又讲了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炸药的故事。通过故事使学生在情感上有褒贬的倾向,进入特定情境。
2.启迪疏导,通情达理。比如,教师先提问:“为什么那位将军会失败,诺贝尔会成功?”接着谈谈自己的体会,从而跟学生在平等的气氛中交流思想感情,让学生说出心里话。
3.辨别是非,激发行动。通过启发谈心,学生对“胜不骄,败不馁”有了较积极的内心体验,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辨析导行。比如,小明认为自己的数学成绩好,平时学习就不下苦功了,这样对不对?通过辨析,激发学生的行动。
三、以行为习惯培养为主的
课文—重在“行”字
这类课文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一至三年级的大部分课文属于这类课文,特点是具有较明确的行为要求,实践性强,如要求学生养成勤学习、爱劳动、讲卫生等良好习惯,注意安全,礼貌待人,遵守纪律等。教学时分两步走。
1.明理。比如上《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一课,可让学生甲扮妈妈,学生乙扮女儿,表演起床时女儿穿衣、穿鞋、吃饭上学;放学后,妈妈给女儿洗衣服、红领巾;女儿睡后,妈妈给女儿整理书包。学生看了表演,说说女儿哪些事是做得对的,哪些是不对的。再让学生看看课文中的插图:珍珍早晨起床后,整理好床铺就去刷牙、洗脸、梳头。珍珍在学校举行的“小巧手比赛”中,得了级部第一名,被评为“劳动小金星”。从而使学生明白自己是小学生了,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
2.行为训练。学生明白道理后,教师抓住这一时机,让学生投入实践。先说说哪些是自己能做的事,哪些应该学着做,然后进行叠衣服、洗衣服等比赛,教师当场指正或加以肯定和鼓励。这类课文教学要注意讲练结合,即讲清行为的目的要求,让学生进行行为训练,达到以理导行,以情激行,以行悟理。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实施探讨
主题词:“品德与社会”课程是综合课程,主导价值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交流、沟通、理解、启发、补充,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时,要给学生以人文的关怀,讲究教育的道德性,采取开放式的教学策略、活动化的教学策略、对话式的教学策略。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通过教与学的转变,实现教师角色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以达到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形成。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综合课程、教学策略、师生共同体。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阶段的课程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在小学三至六年级开设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由于这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如何将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通过教学来实现,课程的实施是关键。
一、实施品德与社会课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准确把握其课程价值
准确而深刻地理解这门课的课程价值,通过教学活动努力实现其课程价值,是“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过程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提出:该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以综合课为其课程形态。“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课程,在实施时,需要我们对课程的综合性做进一步的理解。综合课程是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以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目的在于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的界限,使学生形成整体思维的意识,并运用知识信息综合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一种课程类型。这种课程通过对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实施方式的整合,能够使学生完整地认识世界,形成对世界全面的理解,并能够利用多种方法综合地解决现实问题。“品德与社会”课是基于学生经验维度开发的综合课程,它集品德教育和公民教育于一身,课程内
容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引自《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这门课将德育学、人类学、社会科学融为一体,在课程价值上虽然具有多元性,但主导价值是促进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使学生获得知识或掌握间接经验并非该课程的主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是在自己主动进行道德构建,体验和掌握社会生活方式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这门课程虽然是一门综合课程,它具有非常强的育德功能,这是我们实施这门课时要突出的重点。
同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重视课程的过程价值。课程的过程价值体现在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亲历性、自主性和方法性上。“品德与社会”课是一种经验性课程和体验性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的东西,无法通过知识和道德概念去实现,这些东西并不是事先预设的内容和计划,而是学生在教育情境中不断生成的活生生的体验,它以学生的真实感受为来源。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去进行积极的道德构建,使学习过程成为有意义的生命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随着体验的日益丰富和深刻,精神才会得到不断的升华。因此,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成和体验,体现课程的过程价值,才能促进“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效性。
(二)努力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
多年来,我国的传统教学将课程和教学分离成两个领域,“课程”是教育行政部门和专家关注的事,研究被认为是专家的“专利”。这样课程就成了专制的一方,而“教学”则成为被控制的一方,教学的过程就成为忠实而有效地执行课程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忠实于教材。在这种背景下,师生的生命力、主体性在教学中不可能真正得到发挥。在实施新课程的时候,要求教师通过对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的转变,努力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不是现成的教科书,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机会,是师生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经验;是教师、学生、环境和教材整体交互作用的动态统一体。学科、社会、自然、自我等都是课程资源的提供者。课程应向生活开放,向自我开放,课程应成为学生真实而生动的生活世界。
作为课程重要形态之一的教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范例,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它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因此,教材中的学习内容不一定全部是有定论的知识,容许给学生提供一些有意义的、争论之中的问题,教材要给学生研讨的空间和发挥的余地。教材成为指导学生理解、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指导手册”或“工具书”;成为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教材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
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话题”本身。而是为了以话题为中介进行交往,获得发展。
因此,在实施“品德与社会”课时,教学不能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成为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努力开发课程资源。尊重学生个人感受、体验和价值观,关注人的个人经验,把学生看成是道德的建构者和知识与文化的创造者,而不是道德规则和知识与文化的被动接受者。努力使课程与教学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地融为一体,达到课程和教学的整合。
(三)在教学中重视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
新课程强调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因此,如何将教学由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变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是该课程实施过程中要着力研究的问题。过去的品德课和社会课教学,教师注重把教科书中的概念、规则、知识转移给学生,强调知识和间接经验的传递、强调道德规则和道德概念的灌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学从不关注学生间和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建立。
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这一条件下,教科书传授间接经验的比例相对减少,通过师生互动产生的直接体验和获得知识的量加大。教学成为师生的双边活动,教与学是互动不可分割的过程。
师生互动关系的建立使教师角色发生一种根本的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起组织、帮助、鼓励、引导、促进、服务的作用。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决定恰当的学习目标,确认达到目标的最佳教学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构建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教师要参与到活动之中,与学生分享经验并获得情感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倾听、沟通、尊重,学会向学生学习。
(四)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
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达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了一种生活德育的理念,提出了学生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来实现。脱离学生生活的道德教育和品德教育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
培养因失去了生活的依托而流于形式。同时,人的社会性发展也应当在生活中实现,通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和沟通来实现。学生只有通过社会生活才能获得社会认知、社会知识、社会技能。而实现这一目标仅仅依靠教材是不能实现的,尽管教材在编写时,注意了在内容上贴近学生生活,但教材必竟是相对静止的和有一定局限的,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和动态进行的,因此,在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时,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教材中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并注意有效地利用一些本土化的课程资源,补充一些现实生活中“活”的教材,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提倡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决不是生活内容的简单翻版,教师要注意课程内容既要来源于生活,又要高于学生的生活,不能将教育内容完全等同于生活。
二、实施“品德与社会课”采取的教学策略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要求我们应当促进学生去进行有意义的建构,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问题的生成,促进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使课堂变为学生参与的过程,学生思考的过程,学生完整生命的投入过程,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过程,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生机和生命力。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们就应当采取一些新的教学策略。
一是开放式的教学策略。开放式教学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求教师将课程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体系,鼓励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开放式教学将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和需求作为调整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改变过去教学过程中将课堂的教学过程视为完成预设方案的不变流程,教师上课就是执行教案的过程,学生的学是完成教案的过程。开放式教学要求教师不是教教材和完成教案,而是用教材教和创造性教学,教学的全过程是动态发展的,是适时变化的。二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学习时空的开放,过去我们将教学局限于教室,使教与学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场所不应当只足限于教室,应当让学生走出教室,把学习场所从教室扩展到学生的一切生活领域,从教室扩展到家庭、学校、社区、田间、工厂及其学生的其它生活空间。让学生更多地去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去进行探索和研究,并让学生把在社会中看到的、感受到的东西带进课堂进行讨论。三是教学内容和结果上的开放,即教学内容应当是丰富多样的,能满足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并给学生提供一定的选择。在学习结果上,既可得出统一认识,也可保留多种意见。
二是活动化的教学策略。活动化教学是以教师精心设计的具有教育性、探索性、创造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学习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实施活动化教学有两种形式:一是教师在课堂中模拟创设场境,如可模拟创设学生日常生活场景,社会活动场景等,让学
生通过参与这些场景中的活动,去进行体验和获得认知和情感的发展。二是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亲临其境的场情中获得认知,求得体验。在实施活动化教学时,有几点要引起教师注意:一是要看内容是否有利于开展活动化教学,对不适宜开展活动化教学的内容不强求采用这一形式;第二,活动化教学要注意考虑实际的环境与教学条件的匹配,因为有的活动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多方的支持与配合,因此,应当根据具体的物质条件和实际环境进行选择。三是教师的指导作用不能忽视,因为,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力是有限的,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非常重要,在活动化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体现为教育的指导者、场境的创设者、活动的参与者、活动的评价者。
三是对话式教学策略。对话式教学策略是在指“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朋友的身份出现,围绕着教材提供的话题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和交流。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许多话题和范例,在教学时,教师要尽量凭借这些话题和范例激发起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热情,调动学生的认知和经验、情感和体验,教师与学生一起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交流自己的生活经历,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情感告诉学生。这一教学策略使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是真理的占用者和宣传者,学生不再是真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和老师都是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师生之间不再是单向的授受关系,而是你、我关系,对话关系,合作关系。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和对话的过程。
通过以上教学策略的实施,使师生在教学中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使传统的教师教学生,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使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转变;使教师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向课程的开发者转变。
三、实施“品德与社会”课强调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强调学生从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身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施要求实现学生的三种学习方式。
一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学生自己主动地学习和有主见地学习。传统的学习方式是让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学生在学习中主要是接受现成的结论和前人的经验,忽视学生的经验与体会。现阶段的小学生是在电视机、互联网前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比过去的少年儿童成熟得更早,对人对事的认识显得更敏锐,对自己更自信,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强于历史上任何时期的少年儿童,他们知识面广,遇事有自己的见解,不再畏师和唯上,他们渴望参与。“品德与社会”课中的自主学习要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重视用自己的经验和信息为背景来分析问题,认识社会,学生对各种社会问题和道德问题可以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思考和选择,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对生活和社会问题进行个性化理解。特别是在涉及个人体验与判断的问题上,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不把既定结论强加于学生。教师要把思考的权力和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不用既定的结论来代替学生的思考。
二是让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互助性的学习,它强调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而达到共同的教学目标。合作学习强调学习的社会性,它将班级与小组作为一个社会组织来看待;将教师与学生作为社会中的角色看待;将教学内容作为“法定文化”,将教师个人和学生群体作为亚文化;将有目的、有计划的人际交往作为社会活动。合作学习使学习成为一种在合作关系中,通过人际交往而进行的社会活动过程,它更有利于学生社会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在“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小组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开展一些讨论性活动,或研究性的活动。在合作学习中,小组内的成员应当恰当地分工,搜集资料,相互讨论交流。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能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理解,感觉到与自己不同的体验,更加全面和深刻地理解人、事、物,学会与人的交往和沟通等。
三是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对自然、社会现象的探究是儿童的天性,教学不能淹没儿童的天性。我们要大力倡导学生在课堂中的探究性学习,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自主建构来获得体验和经验。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为学生提供一个场景,一个案例,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让学生采用“调查”、“实验”、“探索”、“讨论”、“服务”、“辨别”、“创造”、“表现”等多种方式去探究、体验、领悟与表达,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收获和提高。当然,让学生自主探索,也可能意味着学生要面临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这一过程将成为人生发展中的一种丰厚回报。探究性学习对小学生来说,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作铺垫,没有基础的探究性学习,其效率必然是很低的,因此,教师在组织探究性学习时,要重视学生的已有水平和能力。
出处:中国教学资源网 作者:会员
相关资源: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与实践
站长统计
第五篇:小学数学复式教学模式探研
小学数学复式教学模式探研
一、复式教学产生和能延续的原因近年来,各地的学校学生人数急剧减少。农村小学和教学点更加突出。在校学生多则上百人,少则不足几十人。面临这种状况,教育行政部门为了实现教育公平,促使教育均衡发展,能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他们要求撤并了一大批学校,开始开办寄宿制学校。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在农村办这类学校的条件还不成熟。迫于教师多则无事可干,教师少则无法运转的压力,现在在不少地区的农村教学点,开始又恢复了复式班教学,即由原来的单班组织教学形式,转为两班或三班合并为一班,由一个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组织形式。
二、新课标新理念下的复式教学模式 这样的变化,让我们不得不去探究新型的教学模式。我现在就小学数学复式教学模式探研观点与大家交流一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可见,新课程标准着重强调应让学生形成积极的主动的学习态度,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作为新时期的复式教师,迫切需要摒弃传统复式教学保守的教学思想、陈旧教学观念,从传统的复式教学模式中走出来,要认真学习新课标新理念,用新课标新理念为自己陈旧的教学观、教学方法来一场透彻的改革。研究一套具有自己独特艺术、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理解、思维、分析等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复式教学方法及模式。
三、新型复式教学应以探究式教学模式为主框架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一)导入新课──教师全面进行与本课知识相关的一些铺垫,创设体验情境,激发学生学中生疑的兴趣,并进行大胆猜想。
(二)自主探索──满足学生的要求可,给他们创设条件,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解疑,让学生去观察,实验,探究,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假设,认识事物的发展。
(三)验证探究──让学生将探究所学知识予以巩固,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进行举一反三的训练,强化体验得出的新知。
(四)评价体验──教师高度概括学生本堂课体验,探究的结论,表扬课堂中表现突出的学生。
(五)布置作业──布置精心设计的作业题与思考题,激发学生解疑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