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认识的教学案

时间:2019-05-12 18:06: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倍的认识的教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倍的认识的教学案》。

第一篇:倍的认识的教学案

概念教学课

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备课过程

P50页 教材的段落和意图

1由学生喜爱的动物图片小白兔、小灰兔收胡萝卜和白萝卜的情境图引入课题。

2介绍什么是倍,给出倍的概念。

3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打扫教室卫生的情境图中引出求谁是谁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4推广得出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通过以上几点分析得出本课时的学习目标为:

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几何直观。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

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本节课的学习难点是: 对倍的认识和理解。对教材处理的设想

本节课的重点是对倍的认识,在学生对倍的认识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引出标准量的概念,知道以谁作为标准量,另一个量有几个标准量那么多,我们就说另一个数是这个数的几倍。之后再增加难度,不停地变换标准量,让学生能熟练地说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过程1 旧知铺垫

学生独立完成后,讨论汇报(课件出示)(1)有几组青椒,每组有几个?我们就说是几个几个?(2)有几组紫薯,每组几个?我们就说是几个几个?(3)有几组玉米,每组几个?我们就说是几个几个?

比较5个3和3个5的区别。教学过程2 引出P50页的例1,提出问题

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3个2根,我们就说红萝卜是胡萝卜的()倍? 把谁看做标准量?红萝卜有几个标准量那么多? 所以我们就说()是()的几倍。教学过程3 说的练习:在学生初步感知了倍的认识的基础上加强联系(课件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先找出标准量,再说谁是谁的几倍。反复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准确地说出来。教学过程4

动手练习:让学生在学案上圈一圈,填一填。

出示图片:下一行的动物图片是上一行的几倍?怎么圈能一眼看出,然后再填一填。

设计意图:提炼倍的概念,让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深对倍的理解。教学过程5 课件出示森林运动会的场景,让学生从中找出有倍数关系的数量。本环节从抽象到直观地认识倍的关系。教学过程6 激发兴趣讲故事《智者的工钱》,让学生体会到倍的威力,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好习惯倍收益,坏习惯终受损。让学生倍加珍惜时间,加倍学习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教学过程7

课堂小结

今天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过程8

布置作业:1 完成P53页练习十一的第1、2题。

2完成长江练习册中的练习。

3课后搜集和倍相关的知识。

第二篇:认识自己(教学案)

一个人的完美之处,在于找出自身的缺点。华粤英德中英文学校教学案

英德华粤中英文学校政治教学案

课题:认识自己课型:新课备课人:罗艳华审核人:

班级:学生姓名:使用时间: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周 学习的目标: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知道自我意识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学

会认识自我的途径与方法,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

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通过学习,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正确对

待自己和别人的评价,认清和挖掘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心;学会用

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既要了解昨天的我,认识今天的我,更要追求

明天的我,实现自我的完善。

学习的重点:认识自己的途径

学习难点:怎样正确评价自己,真诚地接纳自己

教学过程:

一、课前测试,导入新课

*课前测试 温故知新

1.对自己负责,说到底,也就是()

A.为自己赢得自尊自信B.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C.用合法的方法,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D.为自己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2.下列行为属于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是()

①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②约定收时

③自尊自信、自立自强④只要对自己的有利就去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学生的主要责任是认真学习,这个责任来自()

①公民的身份②分配的任务③法律规定④上级的命令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认识自己,对我们到底有多重要呢?

二、自主探究

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

1.认识自己的途径主要有:在______中认识自己,从______中认识自己,在______中认识自己,在______中认识自己。

2.在和他人的比较中,认识自己的____和____。既要____,又要认识自己的独特____,不盲目____。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____和____。在和他人进行比较的时候,既不应____,看不到别人的____,也不应____,一味拿自己的____与其他同学的____去比较。应该____,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学会____和____,是认识自己的重要途径。认识自己需要一定的勇气和对自己____的精神。正确认识自己,是一项____的事业。

三、互动探究

第一步:自我画像:每位学生画一幅可以代表自己的画,可以画动物、植物等任何东西,只要能代表自己就可以。画好后学生分组进行分享。

第二步:学生分别用纸写上:

(1)理想的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别人眼中的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真正的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完后,找一位同学看看这三项评价是否和谐。如果不和谐,那么差异何在?并尝试找出原因。

四、基础检测

单项选择题

1.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说明()

A.要通过他人了解自己B.要通过集体了解自己

C.要通过镜子了解自己D.要通过自己了解自己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话告诉我们()

A.应该看到自己的长处,B.应该看到自己的短处

C.应该用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D.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要全面认识自己

3.人要有自知之明,就是指()

A.人要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B.人要时时记住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C.人要善于寻找自己的优点D.人要在自我观察和内省中认识自己

多项选择题

4.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对自己的认识,只有这样我们()

A.才能改正缺点,弥补不足B.才能发展优点,发挥长处

C.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好和更完美D.才能更好地发现自己的潜能

5.认识自己的途径主要有()

A.在实践的检验中认识自己B.在别人的态度中认识自己

C.在多重的比较中认识自己D.在自我观察和内省中认识自己

6.在生活中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议论,我们经常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表明()

A.对待别人的议论我们要采取无所谓的态度

B.对待别人的议论我们要冷静地分析,既不盲从,也不忽视

C.我们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D.我们要善于改正缺点,学会自我激励

五.课后提升

通过父母、老师和同学等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并写出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

1.我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我的看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之后,我决定今后将怎样提升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教师评语

第三篇:和倍问题学案

和倍问题学案

知识点:和倍问题的特点是已知两数之和及它们间的倍数关系,求这两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解答和倍问题可以用下面的公式:

和÷(倍数+1)=小数

和-小数=大数(或小数×倍数=大数)

1、甲乙两个化肥厂共生产化肥664吨,甲厂的产量是乙厂的3倍,两厂各生产化肥多少吨?

2、果园里有梨树、苹果树和桃树共1800棵,其中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棵数的2倍,桃树的棵数是苹果树棵数的3倍。求梨树、苹果树和桃树的棵数。

3、三块钢板共重207千克,第一块的重量是第二块的3倍,第二块的重量是第三块的2倍,三块钢板各重多少千克?

4、少先队员种柳树和杨树共134棵,杨树的棵数比柳树棵树的3倍多14棵。两种树各种了多少棵?

5、三个植树队共植树1800棵树,甲队植树的棵数是乙队的2倍,乙队植树的棵

数比丙队少200棵,三队各植树多少棵?

6、某畜牧场有绵羊、山羊共3561只,如果绵羊减少60只,山羊增加100只,那么绵羊只数比山羊只数的2倍多1只,原来绵羊、山羊各有多少只?

7、在一个除法算式里,被除数、除数、商与余数的和是127,已知商是3,余数是2,那么被除数是多少? 练习

1、一所小学共有学生810人,其它年级的学生是六年级学生人数的5倍,六年级有学生多少人?其它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2、大米和面粉共17225千克,面粉是大米的12倍。面粉和大米各多少千克?

3、一支圆珠笔和一支钢笔共价3元,钢笔的单价是圆珠笔的5倍,圆珠笔和钢笔每支是多少钱?

4、芳芳的父亲每月工资870元,母亲每月工资630元。全家每月生活之支出的钱数是储蓄钱数的5倍,求每月能储蓄多少钱?

5、两数和是432,商是7,这两数各是多少?

6、甲、乙、丙三数之和是200,又已知甲为乙的3倍,丙为乙的6倍,求甲、乙、丙各是多少?

7、甲、乙、丙三数之和是200,又已知甲为乙的3倍,丙为甲的2倍,求甲、乙、丙各是多少?

8、少先队员种柳树和杨树共148棵,柳树的棵数比杨树的棵数2倍多4棵。求两种树各种了多少棵?

9、春雨街小学的篮球、足球和排球共有95个,又知排球数是篮球数的2倍,足球数比排球数少5个。求篮球、足球和排球各是多少个?

10、学校购买840本图书分给高、中、低三个年级,高年级分得的是低年级的3倍多5本,中年级分得的是低年级的2倍多1本,问高、中、低三个年级各分得图书多少本?

11、书架上、下两层共有书109本,如果把新买的15本放入上层,那么上层的书正好是下层的3倍。两层原来各有多少本书?

12、两箱茶叶共重88千克,如果从甲箱取出15千克放入乙箱,那么乙箱的千克

数是甲箱的3倍。两箱原有茶叶各多少千克?

13、四个数的和是180,第一个数是第二个数的2倍,第二个数是第三个数的2倍,第三个数是第四个的2倍,求这四个数。

14、两个整数相除得商是12,余数是26,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和等于454,除数是多少?

15、大小两数和为20,大数的3倍与小数的5倍和为74,求这两个数。

16、被除数除以此时,商是17余8,已知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和是501,求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

17、甲、乙、丙三数之和是1160,甲是乙的一半,乙是丙的2倍,甲、乙、丙

三数各是多少?

18、两数之和为616,其中一个数的最后一位数字是0,如果把0去掉,就与另

一个数相同,两个数各是多少?

第四篇:浙教数学新版小学二年级上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学案

浙教数学新版小学二年级上册

《倍的认识》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构建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2.培养观察比较能力和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3.渗透比的思想方法和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二、重点难点

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感受“倍”的含义。

三、导学问题

使用“学乐师生” AP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1.联系导入

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 2.揭示课题 3.指导探索

探究案一:你是如何理解“明明摆的根数是红红的2倍”这句话的?

探究案二:4的3倍这句话问:这里的4表示什么意思?3表示什么意思?4的3倍表示什么意思?

探究案三:“这样有几个4根就可以说成4的几倍。”这句话你能理解吗?举例说明。

探究案四:6的2倍是多少呢?

4.拓展延伸

(1)打扫卫生的应用题。(2)蜗牛和瓢虫的应用题。

5.巩固练习

6.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的收获是:

第五篇:倍的认识

倍的认识

课题

倍的认识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倍的认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演示、讲解、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一系列活动,理解“倍”的意义。

2.在多样化的活动中深化认识。

“倍”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学生理解时必须以一定的直观情境作支撑,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识,在引入“倍”的概念后,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进一步巩固并抽象出“倍”的概念,使学生的认知活动因为有直观情境的支撑而变得轻松愉快。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是学习“倍”的意义的应用与提升,本节课运用转化思想将以前学习的“倍”的意义、除法的意义转化成“倍”的应用,通过动手操作沟通除法与“倍”的认识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所以用除法计算。

学习目标

1.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意义,体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形成热爱数学的情感。

4.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中数量间的关系,能正确解答这类问题。

5.学会借助直观图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重点

建立“倍”的概念。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萝卜卡片、圆形卡片等。

课时

1课时

安排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6分钟)

1.出示课件。

第一排3个红色圆片,第二排4个蓝色圆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2.大家说得很好,我们以前学过两个数的和与相差数的关系。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3.引导学生动手摆一摆。

第一行:摆6个圆片。

第二行:摆2个圆片。

4.根据摆出的圆片数量提出问题,并揭示课题。

1.看图提出问题。

(1)红色圆片比蓝色圆片少多少个?

(2)蓝色圆片比红色圆片多多少个?

(3)红色圆片和蓝色圆片一共有多少个?

2.第一行圆片是第二行原片个数的几倍?

1.口算。

36÷4=()

4×8=()

5×9=()

8×9=()

21÷3=()

56÷8=()

答案:9

2.圈一圈,填一填。

○○○○

□□□□□□□□

□的个数是○的()倍。

答案:2

3.看图圈一圈,填一填。

4.第一行三角形摆3个。

第二行摆()个三角形,是第一行的3倍。

答案:9

二、学习新知,自主探究。(25分钟)

一、1.课件出示情境图,你获得哪些信息?

2.引导学生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老师:图中的胡萝卜有2根,水萝卜有6根,也就是3个2根,这时我们就说水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一、1.学生交流获取信息。

学生1:图中有6只兔子,其中3只黑兔子和3只灰兔子。

学生2:图中共有6根水萝卜,2根胡萝卜,3倍。(课件演示对比过程)

3.引导学生用学具摆: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

4.引导学生按照要求摆一摆。(课件出示)

第一行摆4朵红花,第二排摆的朵数是第一排的3倍。

组织学生说出各自的摆法,并说说自己的方法。

5.游戏:我说你摆。要求摆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同桌合作。

二、课件出示教材第51页例题2情境图。

1.仔细观察,收集信息和所求问题。

2.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摆一摆说说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

3.引导学生动手画一画。

画出擦桌椅的人数和扫地人数的倍数关系。

10根白萝卜。

2.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并回答。

3.学生拿出小棒摆一摆。

第一行摆胡萝卜2根,第二行摆白萝卜10根。每两个白萝卜圈起来。得出白萝卜是胡萝卜的5倍。

4.学生自由操作。讨论怎样摆最快:是4个4个地摆,摆出12朵花。

5.学生操作。

二、1.观察情境图,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动手操作后交流汇报。

3.把扫地的4人看作

一个整体,12人里面有3个4人,擦桌椅的人数就是扫地的3倍。

4.学生交流:求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也就是12是4的几倍,也就是求12里面有几个4,所以用除法计算。

5.思考后验证。扫地

4.列式解答。

12÷4=3

6.5.讨论列式是否正确的有4人,4的3倍是3个4正好是12人,是擦桌椅的人数,所以是正确的。

三、巩固练习。(5分钟)

1.完成教材第50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53页第1题。

3.完成教材第53页第2题。

4.完成教材第53页第3题

谈自己的感受和疑惑的问题。

5.填一填。

第一排:

第二排:

第三排:

第一排有()朵花,第二排有()朵花,第二排的花朵是第一排的()倍。

第一排有()朵花,第三排有()朵花,第三排的朵数是第一排的()倍。

答案:2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4分钟)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1.交流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五、教学板书

倍的认识

胡萝卜:2根,水萝卜:6根,也就是3个2根,这时我们就说水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六、教学反思

“倍的认识”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第一课,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本节课以创设情境、自主探究的方式导入新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注重方法的渗透,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如在引导学生摆各种萝卜的根数这一环节中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巩固新知,这样学生对“倍”的概念的理解得到了升华,便于形成对“倍”的概念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使学生体验到有序思考的方法,较好地理解和巩固了新知。

教师点评和总结:

下载倍的认识的教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倍的认识的教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倍的认识

    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们来说,倍数应该要怎么去认识呢?下面是有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倍的认识

    《快乐的动物——认识倍》教学设计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王艳玲教学内容: 北师版 二上 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快乐的动物 ( 70 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思考、交......

    倍的认识

    倍的认识 执教教师:福州市鼓楼第二中心小学 刘 萍 指导老师:福州市鼓楼教师进修学校 卢声怡 福州市鼓楼第二中心小学 李 云 思考和提出的问题 ⒈选择怎样的素材更符合学生的认......

    倍的认识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沟通几个几和倍的联系,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观察、......

    倍的认识说课稿

    倍的认识说课稿9篇 倍的认识说课稿1 一、说教材今天这节课主要教学倍的认识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倍的关系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数量关系之一。建立倍的概......

    《倍的认识》说课稿大全

    一、说教材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71页例1、例2。㈡教材的地位及前后联系“倍的认识”是第三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从这里开始教学有关......

    倍的认识发言稿

    前言 “倍”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是对乘法意义的补充、除法意义应用的拓展,对于后续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把握教材,我校数学组对北师版、人教版和苏教......

    倍的认识教案

    倍的认识 杨易岗 教学内容: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表内除法》的第十课时的内容《倍的认识》,课本第93—95页的例1、例2及“课堂活动”第1、2题。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