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教学设计及点评[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2 18:55: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教学设计及点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教学设计及点评》。

第一篇:《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教学设计及点评

棠中外语学校欢迎您

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懂得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变化发展中,识记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含义,理解发展概念和掌握判断新旧事物的客观标准。

通过“世界是变化发展的”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通过判断新旧事物标准的教学,提高学生判断是非正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探究法、讨论法、分析法、辩论法,创设具体的情景作为载体,总结分析哲学道理,使哲学道理生活化、通俗化,理解哲学道理过程化、自主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辩证法的思想,并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发展的实质

教学难点:判断新旧事物的客观标准。

教学方法:讲授法、目标分层教学法、创造性思维培育法、举例分析法、辩论法、讨论法等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情景设置,疑问导入)

同学们,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我们的生活悄然发生了变化。现在就让我们一同回顾一下问候语的变化历程吧。多媒体显示:《问候语的变化》。设疑:问候语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问候语的变化告诉我们,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高精尖产品不断涌现出来,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舒适和方便,因而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运动这一物质的根本属性。那么,什么是发展,它与运动和变化的关系如何?发展的实质是什么?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些知识。

讲授新课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多媒体显示)

请看大屏幕,设问:哲学上把世界分为几大领域?生答:分为三大领域,即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

棠中外语学校欢迎您

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

活动设计:下面我要考考同学们的智慧,请同学们准备好纸和笔,大屏幕马上要连续播放一些画面,请同学们快速把这些画面记录下来,辨别这些画面分别属于哪一领域,画面的内容反映了什么哲学道理?多媒体连续播放多幅画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动植物演化过程的图片、人类进化的图片属于自然界领域,图片的内容说明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人类生产工具的演变、人类进步的阶梯示意图属于社会领域,说明人类社会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人类对机器人研究的深化属于思维领域,说明人的认识也是由少到多,由肤浅到深刻的变化发展过程。多媒体显示世界无限变化发展的知识结构图,教师总结:总之,无数事实证明,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类思维,万事万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的过程,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正是无数具体事物的有限变化和发展,才构成了整个世界的无限变化和发展。

那么什么是发展?有人认为,运动、变化就是发展。活动二:多媒体显示讨论题:发展就是运动、变化,运动、变化就是发展。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多媒体显示运动、变化和发展三者关系的知识结构图,教师总结。

设置疑问:如果用图示来表示发展,请说明哪种图示代表发展。多媒体显示三种图示,学生判断,教师总结,这再次说明发展是螺旋式上升和曲折性前进。

强化对发展实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哲学思辩能力,多媒体显示辨析题: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鉴于这种认识,多媒体出示选择题,请同学判断画面上哪种观点代表发展?

A、小时偷针,大时偷金

B、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C、浪子回头金不换

D、沧海桑田,海枯石烂

E、树欲静而风不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A项是一种倒退变化的过程,D、E项都只体现运动变化,不符合发展实质,B、C项是一种进步的变化,是人的新生,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既然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那么,什么是新事物,什么是旧事物?请看大屏幕,判断一下它们哪些是新事物,哪些是旧事物?为什么?多媒体显示股份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毛孩、电脑算命。在学生判断、棠中外语学校欢迎您

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 分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新旧事物的特点。所谓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是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则是指那些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正在日趋灭亡的东西。

进一步启发学生总结概括判断新旧事物的客观标准。

问题探讨一:一提新事物,很多同学都认为它是新出现的。没错。那么,凡是新出现的事物都是新事物吗?多媒体显示事例,饮食文化中的新鲜事。设问:这些新鲜事是新事物吗?学生评价,教师总结:饮食文化中出现的这些新鲜事不是新事物,因为这反映了一些人愚昧无知、落后的消费观念,而也正是人们的这种无知需求,才导致了一些不法之徒大肆掠杀国家野生动物,造成生态失衡。人类自身也由于这种无知,食用了携带冠状病毒的果子狸染上了非典型性肺炎,所以,我们要摒弃这种迂腐落后的消费观念,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当然,事物的发展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旧事物被新事物所取代,新事物都是后来出现的,但不等于说,凡是后来出现的东西都是新事物。新出现的事物如果不符合客观规律,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就不是新事物。我们不能以事物出现时间的先后判断事物是新还是旧。

问题探讨二:今年是建党85周年,至今我们还不能忘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多媒体播放视频录像: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画面。设问:党成立时,全国只有50多名党员,力量比较弱小,是不是新事物?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使其明确我们不能仅仅以事物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来判断新旧事物。因为,任何新事物的成长都是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因此,新事物在刚开始出现的时候,力量比较弱小,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只要是符合客观发展规律,最终会发展强大、成熟和完善。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力量很弱,也很不成熟,但由于它代表了中国发展的方向,符合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是新事物。不论反动势力怎样疯狂地镇压,中国共产党还是不断发展壮大,并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和建设的辉煌。截止到现在,我党已有党员7000万。

问题探讨三:除了上述时间标准、现状标准外,还有没有其他错误标准呢?多媒体显示事例:关于俄国著名作家赫尔岑的一个故事。设问:女主人为什么会陷入困境?学生回答,女主人判断高尚音乐的标准是根据形式上、现象上的新奇,一时的流行等,而不从本质上、内容上去作深入具体的分析,常常被表面现象甚至假象所迷惑,把旧事物误认为是新事物。那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被表面现象迷惑进而新旧不分的事例呢?学生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总结判断新旧事物的三种错误标准,即:时间标准,现状标准,旗号标准。

棠中外语学校欢迎您

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

问题探讨四:新事物永远都是新事物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需要注意的是,新事物与旧事物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并且会随着具体的时间、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事物处于产生、发展的阶段,可能是新事物,到了灭亡阶段,就成了旧事物。因此,绝不能以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新事物与旧事物,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课堂小结

多媒体显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本节课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二、一”。即掌握三个概念:发展、新事物、旧事物;两种标准,即判断新旧事物的正确标准和错误标准;一个核心观点: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既然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所以我们要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这个观点,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积极促进新事物的成长与壮大。

课堂反馈:通过上述学习,我们如何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我们成长中的困惑?(多媒体显示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现实生活中,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一些困难、挫折甚至是失败,但它们是暂时的,我们要树立信心,不悲观、不动摇,坚持发展的观点,坚信前途是光明的,阳光总在风雨后。下面让我们以几句励志古诗共勉(多媒体显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刘禹锡。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孟浩然。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白居易。希望我们能像这些诗人一样,以豁达的胸怀来笑看人生。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教学点评

刘 芳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价值目标必须在现实的生活中才能实现。新课程就是要实现学生生活逻辑和知识逻辑的有机统一,那就是通过设置具体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从鲜活的背景中感悟哲学,使哲学道理生活化、通俗化,理解哲学道理过程化、自主化。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就是通过提供问题发生的情景,以循循善诱的设问引导学生进行递进式地探究,通过开放、互动、合作式的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获取新知识。

课堂教学实效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活动,本节教学设计,突出两个对课堂成功具有决定意义的设计,即问题的

棠中外语学校欢迎您

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 设计与活动的设计。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创新思维是从探究问题、产生问题、发现问题开始的。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真正的学习过程。本节课的设问都是富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思考的乐趣。且问题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充分考虑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本节课的活动设计以讨论和体会为主,体现了实效性原则。在活动中,学生放飞了心灵与才思,更好地展示与锻炼了自身多方面的才能,进而促进了学生正确的思想观点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效地体现了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即努力实现学生教学过程中的“四个参与”:知识参与、思维参与、情感参与、行为参与。

在现代教学中,要求教者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合理地使用音像资源,有效地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本节课的课件构思精巧,朴实无华,贴近教学内容,恰到好处地发挥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功能。

第二篇:事物是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的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客观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引导学生树立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学会运用辩证法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高三政治复习教案.§第20讲 事物是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的_政治试题。

教学重点

(l)联系的普遍性

(2)发展的实质

教学难点

(1)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关系。

(2)原因和结果的互相转化特别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3)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选择最优方案,以求实现最优目标。

教学方法:例举法 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事物是相互联系的1、联系的含义:是指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2、联系的性质: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多样性

全面、准确地把握事物的联系——联系的“四性”

(1)联系的普遍性——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任何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相互联系的;第二,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它事物相互联系着;第三,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一定存在着联系)因此,我们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2)

(1)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凭空创造联系,也不能任意消灭联系,更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但是,这并不是说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改变)因此,我们要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

(3)

(2)联系的条件性——任何事物地与周围其它事物有条件的联系着,并不是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联系。脱离具体条件孤立地考察事物,一切都无法理解。因此,要具体分析事物的联系,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

(4)联系的多样性——事物的联系是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现象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不同的联系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因此,对各种不同的联系要作具体的分析。

3、3、联系的意义:联系是事物存在的条件,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

4、基本要求:坚持联系的观点

(1)坚持联系的观点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反对孤立地看问题。

(2)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既全面又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3)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做到既着眼于整体,又重视局部

二、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1、事物的因果联系及其特点。

(1)因果联系的含义:在两种现象中,具有引起和被引起关系的才叫因果联系。

(2)原因和结果的含义: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叫做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叫做结果。

(3)因果联系的特点:具有先行后续的关系;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4)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区别:一是含义不同。二是时间顺序不同。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形成先行后续的顺序。三是地位作用不同。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总是处于“主动”的地位,是引起者,具有“动因”的作用;结果总是处于“被动”地位,是被引起者,具有“结果”的作用。

正是因为原因和结果有严格的区别,所以不能倒因为果,也不能倒果为因。

联系:首先,二者互相依存,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其次,二者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能互相转化。转化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在这一关系中是原因,在另一关系中则是结果;反之亦然;另一种情形是,在同一关系中,两种现象互为因果(注意,并非任何一种因果关系都能成为互为因果的关系,只有一部分事物的因果关系才构成互为因果的关系)。

2、认识和掌握因果联系的方法论意义:首先,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其次,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三、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1、整体和部分的含义:整体是指由事物的各内在部分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及其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指构成事物有机统一体的各个方面及其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

2、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含义不同;二是有严格的界限。在同一事物中,整体就是整体而不是部分,部分就是部分而不是整体,二者不能混淆。二是地位和功能不同

联系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二者互相依赖,各以对方存在为前提。整体由部分构成,它只在对于组成它的部分而言,才是一个确定的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没有整体就无所谓部分。二是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变化影响部分,部分的优劣变化也影响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3、方法论意义:(3、基本要求:

(1)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顾全大局,选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整体或系统的最优目标。—— 由整体的地位、功能决定。

(2)要搞好局部,十分重视局部的作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达到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理想结果。——由部分对整体的影响和作用引申的。

四、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含义:运动就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2、2、基本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

3、特殊形式:相对静止4、4、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密切联系,不可分割。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

课堂思考1:为什么说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因为从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从运动和物质的其它属性的关系看,物质除了运看,物质除了运动这一属性以外,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许多属性,在物质所具有的一切属性当中,运动属性是关于物质存在的属性,如果没有运动,物质都不存在了,那还谈什么其它属性呢?所以,运动这个属性是物质其他属性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运动是物质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

课堂思考2:物质的“根本特性”和“根本属性”有何不同?

物质“根本属性”或“唯一特性”的提法,是就世界上物质和意识这两大类现象的区别而言。物质现象和意识现象的唯一区别在于,物质现象具有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这里所说的“特性”是指独有的性质,即,客观实在性是物质唯一区别于意识而为物质所特有的属性;而“根本属性”是从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的角度,说明运动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是从事物多种运动形式中抽象出来的一般性质和规定。因为世界上的物质形态千差万别,物质的属性也多种多样。每一种物质形态都有许多属性,如质量、能量、导电性等。随着物质形态的变化,物质的具体属性也会发生变化。而物质的“运动”这种属性,同物质的其他具体属性相比,有一个根本的区别,它是世界上一切物质形态共同具有的最普遍、最一般的属性。

5、运动与静止的关系:(1)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2)动中有静、静中有动(3)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6、正确理解“相对静止”

(1)含义: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2)情形: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

(3)

(3)意义: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必要条件。

(4)

五、事物是变化、发展的1、基本观点

(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政治试题《高三政治复习教案.§第20讲 事物是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的_政治试题》。

(2)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3)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4)发展是有规律的(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2、新事物和旧事物

(1)含义:

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是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则是指那些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正在日趋灭亡的东西。

(2)判别新旧事物的标准:

正确标准:是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错误标准:①简单地以事物出现的时间的先后来判断一个事物是否是新事物。②以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来判断新旧事物。③仅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

(3)新旧事物的关系:

①区别:性质不同、前途不同、区分标准不同

②联系:旧事物是新事物的基础、新事物代替旧事物3、3、基本要求: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因为客观事物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都有其过去、现在和未来,现在都是由过去发展而来的。因此,我们要看到一个事物发展的昨天和现在,预测他的明天。

(2)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

由于事物在每个发展阶段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状况不同,所以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就要正确对待和处理事物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关系。要重新审视昨天所走过的道路,为明天的发展记取教训;其次还要看到,今天的发展一定要寻求一条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可以不断地持续的发展的道路。

(3)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4)要尊重和按客观规律办事。

课堂思考:运动、变化、发展三个哲学概念的关系如何?

三个概念有联系也有区别,联系是:它们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的,不是凝固的和僵化的。它们的区别是:运动作为物质存在的方式,是一般的变化;变化则侧重于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但是,运动和变化又都没有表达、规定事物运动、变化的总的趋势,也没有直接表达和规定事物的总体性质;而发展这种运动和变化,是那些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针对训练

1、针对练习:

1、下列观点、作法中正确反映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有(C)

①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②地震预示国家兴衰,八月将有灾难

③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当家④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基因是指生物性状遗传的基本因子。近年来,转基因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已生产出转基因大豆等食品;科学家还在进行将人类基因转入某种动物基因的试验,以便为人类器官移植提供来源。这表明(C)

A.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始终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C.事物之间存在着客观的普遍的联系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这段话说明(D)

A.事物的发展是有前因后果的B.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C.处理问题,必须重视各个局部

D.认识和处理问题,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4.当前有些领导干部受小团体利益的驱动,千方百计搞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从哲学上讲,这种倾向(C)

A.夸大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否认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C.违背了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 D.颠倒了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5、假如一只水桶的桶边由长短不一的多块木板拼合而成,其容量只能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若要增加桶的容量,首先必须加高最低的那块木板。这说明(D)

A.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B.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C.全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局部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D.全局和局部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6.“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表明(C)

A.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B.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整体是由若干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要素构成的D.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实际

7、十六大提出,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这体现了(B)

①事物是发展变化发展的,要坚持发展的观点

②规律既是客观的,又是可以创造和利用的③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④要打破陈规,勇于创新,不断开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目前,长三角地区在“人员流动、信息共享、物流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诸侯割据”的局面,导致重复建设严重,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种“诸侯割据”(B)

A、着眼于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B、违背了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的原则

C、认识到了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发挥地方积极性

D、认识到了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9、应西方七国邀请,中国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和中国人民银行周行长于10月1日在华盛顿与西方七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举行了首次非正式对话。指出,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不仅有利于亚洲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这主要体现的哲学观点是:(A)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发展的观点 C、矛盾具有普遍性 D、物质决定意识

10、材料

1、科学家在谈到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神奇力量时,用了这样的公式: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高科技.就是说,科技对生产力的作用是按几何级数增值,是指数增长.科学界人士认为:今天的科学技术决定着明天的生产力,而今天的教育决定着明天的科学技术和后天的生产力.材料

2、江总书记曾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1)材料1和材料2共同体现了什么哲学观点?

(2)请运用这一哲学观点加以分析说明。

答案:(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不依赖于周围其它事物而存在的事物是根本没有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这就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①国民经济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必须依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而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对经济增长起极大的推动作用,是国家综合国力发展的先导.经济建设必须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②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经济的发展要依靠人的劳动和聪明才智,而人口增长过快.过多,必然阻碍经济的发展和威胁人类的生存.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而环境恶化.资源滥用必然要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一定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1、材料:《决定》中提出建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五个统筹是指要统筹区域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要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请分析五个统筹中蕴涵的唯物辩证法观点?

答案要点:(1)联系的观点: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五个统筹不仅指出了事物内部的联系,同时也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看到五个统筹之间的联系。同时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联系,要立足于整体。(2)发展的观点:要坚持发展的观点,和谐地解决发展中所带来的问题,促进事物的发展(3)矛盾的观点,要把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结合,要从全局出发同时也要有工作重点。

第三篇: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教学设计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1、本框题地位

本框题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一个框题。从这一框开始学生学习唯物辩证法中最基本的概念——矛盾。世界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因而本框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内容分析

这一框共有两目。

第一目,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含义——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这一目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第二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一目的逻辑顺序是: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最后得出结论: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学生分析

“矛盾”一词对高二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矛盾”,并且时常要解决一些“矛盾”。陌生的是哲学上的矛盾是对日常生活中的矛盾的抽象、概括、总结,学生不容易理解、掌握。鉴于学情分析,在设计时力求贴近教材,贴近学生生活和思想,贴近当前的形势,引导学生思考、感悟、理解并认同。同时,教学中应坚持从具体事例入手,遵循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教学思路。

三、设计思想

教育理念: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教学原则:遵循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科知识的积累,将对矛盾的理解从生活常识的层次提高到哲学的层面,实现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有机统一。

通过对生活、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帮助学生学会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矛盾、矛盾同一性、斗争性的含义;矛盾普遍性、特殊性的含义。

理解: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运用:联系实例,分析矛盾含义和矛盾普遍性含义;联系生活实例,分析矛盾特殊性含义;结合现实生活,分析说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2.能力目标:

通过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学习,提高比较分析能力;学会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会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坚定“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矛盾的概念;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六、教学过程

在设计本课时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赋予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以新时代内容,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

二、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教学中坚持从具体事例入手,遵循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教学思路,突破难点和重点。

三、注重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把握。运用多媒体手段,但又不拘泥多媒体,有板书、讨论等;对待教材也能科学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附板书设计: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含义

2、矛盾同一性的含义

3、矛盾斗争性的含义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3、掌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正确认识事物,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有重要意义

第四篇:黄河是怎样变化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关于黄河及黄土高原的课件。设计形象介绍“流域、河道、悬河、河段、河床”的课件。

2、教师准备小黑板,上面写有“资料袋”内容。

3、学生自读课文,查字词典理解“生息繁衍、叫苦不迭、随心所欲、数管齐下”等词语。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扣题质疑

1、播放课件:江水涛涛、奔腾不息的黄河;森林茂密、土地肥沃的黄河流域;暴雨频频、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

(音乐——由舒缓到严肃、高亢)

2、观看了这段关于黄河的片子,你最想说什么?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大家读了这个题目,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呢?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提出的重点问题:黄河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治理黄河呢?课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4、指导方法: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重点问题来阅读课文,解决疑问。

读思结合,圈点勾画

1、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并认读生字词。教师适当检查。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默读、轻声读、跳读),边读边思考问题,在书巾圈点勾画,还可以在语句、段落旁批注自己的感受。教师巡回指导,表扬善于学习的同学,耐心辅导学习吃力的学生。

3、选择自己乐意交流的伙伴,相互交流。

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由学生或小组代表自主向全班汇报读懂的问题,教师引导全班同学针对重点问题充力发表意见,抓住重点语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当交流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时,可引导学生采用对比的方式感悟黄河由“摇篮”变成“祸河”,适时出示课件,形象介绍什么是“流域、河道、悬河、河段、河床”,抓住数字体会黄河之“祸”,感受黄河之祸的严重性,谈出忧患之情。

当交流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时,可采用图示的方法,引导重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社会原因:人口迅速增长

无限制地开垦放牧 农作物大量减产

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土壤肥力显著下降

水土流失

当讨论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时,可紧扣“数管齐下”归纳要点,适当补充有关黄河治理的情况。

联系“资料袋”,畅叙感受

读读课文及课后“资料袋”,以一分钟即兴演讲的方式畅谈从课文中得到的启示。鼓励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及本地河流湖泊的状况畅谈感受。

小结学法,延伸拓展

1、学生小结学习方法与收获。如学习本文,主要是采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阅读的。

2、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在“展示台”进行交流。地处黄土高原地区的师生,可结合本文的学习和国家、地方的有关政策、措施(如“退耕还林”“计划生育”、为治黄移民等),开展向家长、亲友、邻居进行宣传的课外实践活动。

第五篇:矛盾_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教学设计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教学设计

政国学院

2011级学科教学(思政)

邵志萍

2011302007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矛盾的含义;矛盾同一性、斗争性的含义;矛盾普遍性、特殊性的含义。

理解: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运用:联系实例,分析矛盾含义和矛盾普遍性含义;联系生活实例,分析矛盾特殊性含义及方法论意义;结合现实生活,分析说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二)能力目标

通过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学习,提高比较分析能力;学会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问题,以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初步了解和掌握“具体——抽象——具体”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教学重难点】

矛盾的概念;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教学方法】

1、讨论法、启发式教学

2、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课前准备】

教师:事先收集准备视频,flash小动画,材料

学生:预习教材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找几个包含矛盾的事例如名言、成语、寓言或某一事件等。【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让他们凭空去理解矛盾这个深刻的哲学概念,还是比较困难。所以教师必须创建一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深刻的哲学道理。除此之外,教师在讲授本课时,为帮助学生理解矛盾的含义以及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采用新的顺序讲授,期望根据学生的思维习惯特点,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矛盾。【教学过程】

一、矛盾的含义(情境导入)

教师:同学们都到了吗?没来的请举手。

老师先出个题考考大家,南北朝诗人王藉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而王安石则认为“一鸟不鸣山更幽”。你认为哪句更贴切,为什么? 学生:(因学生还不理解哲学上的矛盾,所以学生对诗句的分析是从语文的角度进行的)此句诗用“鸣”更体现了山的“幽静”,生动的表现了夏日山林的意境。

教师:为什么老师抛出这两个疑问给大家,是有原因的。因为这两个疑问都体现了矛盾。但是这两种矛盾是不一样的。

第一种矛盾是生活中的矛盾,我们称之为逻辑矛盾。所谓逻辑矛盾,就是指人们在叙述或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首尾不

一、互相“打架”的现象。

而王藉诗句中的“鸣”和“幽”体现的则是第二种矛盾——辩证矛盾。所谓辩证矛盾,是指事物本身所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辩证矛盾属于哲学上的矛盾,即在哲学世界中,我们所说的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这就是矛盾的概念。

教师:既然,王藉的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体现了矛盾,下面找同学从哲学上分析一下诗句是如何体现矛盾的对立和统一的。学生:“鸣”和“幽”是相互排斥的,它们是对立的。同时鸟的“鸣”更体现了山的“幽”,“幽”和“鸣”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夏日山林的意境,因此“鸣”和“幽”又是相互统一的。既对立又统一,这就是矛盾。

教师:同学们,前面几章我们学习过联系和发展,我们知道,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所以,我们说,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二、矛盾的斗争性、同一性及辩证关系(情境延伸)

多媒体播放动画视频:《汤姆和杰瑞》 探究:猫和老鼠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猫和老鼠自古以来就是“老冤家”,一个追、一个逃,二者是相互对立的关系。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就是矛盾的斗争性,它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学生活动:根据矛盾的“斗争性”含义填空。善一(恶)悲一(喜)攻一(守)深一(浅)强一(弱)

攻击一(守卫)吸引—(排斥)战争一(和平)高兴一(悲伤)民主一(专政)教师:以上知识中悲与喜、攻与守、吸引与排斥等都是对立斗争的具体表现,那么,日常生活中的斗争能否等同于哲学上所讲的“斗争”呢?如果不能,这两者是何关系?请同学们再举一此例子。学生:(讨论、举例)师总结: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斗争”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哲学上所说的“斗争性”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二者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多媒体展示:一根木棒在不折断的情况卜,怎样才能使它变短呢? 学生讨论回答:找一根长的木棒与其相比。

师总结:问题说明矛盾双方一方面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同时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学生活动:根据矛盾的“同一性”填空: 教(学)相长

虚中见(实)唇寒(齿亡)小中见(大)乐极生(悲)居安思(危)祸(福)相依

教师:矛盾双方既有同一性,也有斗争性。同学们伸出右手,跟我一起体验“手就包含着矛盾,大拇指朝一个向,其余四个朝一个方向,这样才能握得紧,才能劳动。”请大家根据自己的感悟,归纳出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学生:(答案略)教师归纳总结“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三、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及方法论(情境延伸)

教师:同学们都学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文章中描写了一个与外界隔绝、风景秀丽,“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和谐的没有任何矛盾的理想世界。

从哲学角度看,这个世外桃源就真的一点矛盾也没有吗? 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从而得出矛盾的普遍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教师:那么,我们怎样来对待这些矛盾呢? 提示: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方法论)多媒体展示: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说的是家家都有矛盾,但每一家的矛盾各不相同,同一个家庭在不同的时期也会面对不同的矛盾。就某一家庭来说,有父母之间的矛盾,有子女之间的矛盾,有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矛盾等。在家庭的诸多矛盾中,每一种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是各不相同的,在同一个矛盾中矛盾双方的地位和作用也会有很大的差别。这就需要我们在面对和处理家庭矛盾时,注意区分各种不同的矛盾和同一个矛盾中的不同方面。探究:(1)上述事实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①“家家都有矛盾,但每一家的矛盾各不相同”,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个家庭区别于其他家庭的特殊本质。

②“同一个家庭在不同的时期也会面对不同的矛盾”,如:在孩子上学、走上工作岗位、结婚等不同阶段父母和孩子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家庭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

③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如“父母矛盾、子女矛盾、父子矛盾”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在家庭中,父母有对孩子的期望,孩子也有对父母的期望”,说明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2)“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等,都体现了针对矛盾的特殊性而采取不同的办法,你还知道那些类似的成语?

通过这个事例来讲解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等,都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论)

四、矛盾普遍性、特殊性辩证关系及方法论(情感升华)

多媒体展示: 材料一: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在谈到“相异律”时说,大地间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国王不信,马上派卫士和宫女到御花园中去找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结果总是被指出它们之间有不同的地方。后来,他讲“同一律”时又说,大地间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国王又派卫士宫女去找,结果找来的树叶总是被指出它们的共同性和一般性。

材料二:邓小平说,“不管白猫黑猫,只要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探究:(1)从材料一中,你可以悟出什么道理?(2)材料二中,白猫、黑猫与猫是什么关系? 学生:(答案略)

师总结:大地间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大地间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这是矛盾的普遍性。白猫、黑猫是特殊性,猫是普遍性。

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又离不开普遍性,二者是共性和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教师:想一想猫在什么范围内是普遍性的矛盾,在什么范围是特殊性的矛盾,为什么? 学生讨论分析。

黑猫、白猫 猫 动 物 生物(特殊性)(普遍性)(特殊性)(普遍性)(特殊性)(普遍性)师总结: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

教师:同学们,你们还能举出实际生活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之间相互转化的例子么? 学生讨论回答。

多媒体播放视频:农村医疗改革试点、推广 背景资料:“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大方向的决议是在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2006年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提出“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从2004年下半年起就已经开始探讨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并在2005年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方案研究设计工作。同时,一些由地方主导的试点也在陆续展开。2007年4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并明确2007年将在有条件的省份选择一两个市,进行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启动,2008年总结试点经验、继续推广,预计到2009 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开。探究:(1)试解释农村医疗改革试点推广体现了什么原理?

(2)请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抓好典型”的道理。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农村医疗改革从试点到推广,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情感升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是完全正确的,就在于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这是普遍性、共性,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是特殊性、个性。我们做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它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因血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五、课后小结(总结提升)

【教后反思】

新课程倡导“以生为主”,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体现学生的主动性。本课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结合学生身边的事例及典型事例创设了多种情境,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调动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但是,本课案例比较零散、多样,让学生有一点眼花缭乱的感觉。事实上,一节好的政治课应该是简约的,这将是我在今后教学中需要改进的。

下载《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教学设计及点评[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教学设计及点评[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全国一等奖教案及点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全国一等奖教案及点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冯 琳 【叙述】我们南师附中的校训是:“嚼得菜根,做得大......

    教学设计及点评(大全)

    《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教学设计黑龙江省鹤岗市师范附属小学 王艺儒《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方面的情况。......

    教案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课题: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授课教师:唐煜班级:高三(7)班时间:2012年10月24日 一、 课时:6-1 二、 课题:第四课 分析矛盾 辩证思维 第一节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第一框 矛盾......

    简单事物的排列教学设计

    搭配——简单事物的排列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搭配第一课时(教材第101页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A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B......

    观察事物教学设计(5篇可选)

    《观察事物》作文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观察事物 教学目标 1、讲述观察的概念。 2、观察事物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有步骤地进行。 3、观察要有目的。 4、教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进......

    积极看待事物教学设计

    《积极看待事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本站主要让学生知道培养和保持乐观愉快心情的重要性,叫他们保持快乐心情的方法。 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典型事例分析、故事、......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课文先写了黄......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田洪敏 一 教材分析: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一篇说明文,文章条理清楚,材料确凿,数据详实,字里行间包含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环保意识。课文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