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化学基本量及其计算》模块教学设计方案
第一章《化学基本量及其计算》模块教学设计方案
季丽娟
理论部分
(两课时、运用讲授的教学方法)
首先介绍学习物质的量的浓度的意义以及重要性:
以前学习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用这种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可以计算一定质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但是,很多化学反应都在溶液中进行,对于溶液我们通常不称其质量,而是量它的体积。同时,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物质的量相互间有一定的关系。而且这也是一种在生产和科研中最常用的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
其次讲解物质的量浓度这个概念,内容包括:意义、符号、单位、单位表示符号、关系式。
第三、介绍容量瓶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通过讲解,是学生学会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第四、通过例题讲解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第五、根据学习内容,进行课后练习,学生提问。
技能部分
(两课时,学生动手实际操作)
一、实验目的
1、学会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
2、初步学会托盘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3、初步学会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和药品
托盘天平、量筒、容量瓶、烧杯、滴管、药匙、玻璃棒、酒精灯、氢氧化钠、氯化钠、蒸馏水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1、10%氢氧化钠溶液的配置
(1)计算溶质的质量:计算配置50克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所需固体氢氧化钠的质量和水的质量。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药品,倒入烧杯中。
(3)配制溶液:用量筒量取所需的蒸馏水,倒入同一烧杯中,搅拌使其溶解。将冷却至室温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剂瓶中,备用。
2、配置氯化钠溶液(1)计算溶质的质量
计算配置100ml2.0mol/LnaCl溶液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2)称量
在托盘天平上称量出所需的氯化钠固体的质量(3)配制溶液
把称好的氯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4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固体完全溶解,冷却。
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转移到25ml容量瓶中,用少量蒸馏水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也转移倒容量瓶。
继续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直到液面刻度以下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盖好容量瓶瓶塞,反复颠倒、摇匀。
将配置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待用。
四、问题和讨论
1、称量固体氢氧化钠为什么不能用纸或在托盘天平上直接称量?
2、为什么要用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也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3、在容量瓶中配制溶液时,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倒出一些溶液,再加水到刻线,对吗?
第二篇:化学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通过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使学生从定量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并掌握解题格式。
能力目标
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同时培养学生认识到定性和定量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质和量是辨证统一的观点。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对初学者来说应严格按照课本中的五个步骤方法和书写格式来进行计算。即①设未知量;②根据题意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③写出有关物质的式量,已知量和未知量;④列比例,求解;⑤答题。这样做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解这种题要求对化学计算题里有关化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理解,那就是依题意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如果化学方程式中某个物质的化学式写错了,或者没有配平,尽管数学计算得很准确,也不会得到正确的结果。可见正确书写并配平化学方程式是顺利解答化学方程式计算题的关键要素。
化学计算题是以化学知识为基础,数学为工具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它不仅要有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还应有扎实的数学功底。
解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什么,设未知量才不至于盲目。第二是将题目中给出的化学变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依题意找出已知量。然后按解题步骤进行。同时要克服心理上的不良因素,不要惧怕化学计算,要相信自己。基础不好的同学要先做些简单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逐渐体会将数学的计算方法与化学知识有机结合的过程。然后再做较难的题目。基础好的同学应具有解一定难度题目的能力。在初中阶段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题,较易的题目是运用数学的列比例式,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即设一个未知量,一个等式关系。中等偏难的题,往往要用到解二元一次方程,解三元一次方程的知识。计算过程难度并未增加多少,只是步骤多,稍微麻烦些。难度主要体现在如何设好多个未知数以及找出这些未知数之间“量”的关系式。总之,要根据自己的化学知识和数学知识水平,加强化学计算的训练,以求达到熟练掌握解化学计算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法建议
本节只要求学生学习有关纯物质的计算,且不涉及到单位的换算。计算是建立在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含义的基础上的,包括用一定量的反应物最多可得到多少生成物;以及含义的基础上的,要制取一定量生成物最少需要多少反应物。所以在教学中要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与计算结合起来。
化学计算包括化学和数学两个因素,其中化学知识是化学计算的基础,数学是化学计算的工具。要求学生对涉及的有关化学方程式一定要掌握,如: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及配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
给学生作解题格式的示范,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加深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质及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质和量是统一的辨证观点。本节课可采用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设计方案
重、难点: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教学过程:
引入: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和质量关系。那么,化工,农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如何通过质量关系来计算产品和原料的质量,充分利用,节约能源呢?本节课将要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物质变化的一种方法。
投影:例一 写出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叙述出各物质之间质量比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32g硫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__________克二氧化硫。1.6克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__________________克二氧化硫,同时消耗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__克。
讨论完成:
S+ O2点燃SO2
323264
每32份硫与32 份氧气完全反应,必生成64份二氧化硫。
32克64克
1.6克3.2克
学生练习1:写出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_____________。现有31克白磷完全燃烧,需要氧气__________ 克,生成五氧化二磷 _________ 克。
小结: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根据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又可由已知物质的质量,计算求出未知物质的质量,此过程就为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板书:第三节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投影:例2加热分解11.6克氯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板书:解:(1)根据题意设未知量;设可得到氧气质量为x
(2)写出化学方程式;2KClO3Δ2KCl+3O2↑
(3)列出有关物质的式量和已知量;未知量24596
11.6 克x
(4)列比例式,求未知量245/11.6克=96/x
x=96 ×11.6克/245=4.6克
(5)答:答:可以得到4.6克氧气.学生练习,一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
投影:
学生练习2:实验室要得到3.2克氧气需高锰酸钾多少克?同时生成二氧化锰多少克?
练习3用氢气还原氧化铜,要得到铜1.6克,需氧化铜多少克?
分析讨论、归纳总结:
讨论:1.化学方程式不配平,对计算结果是否会产生影响?
2.化学方程式计算中,不纯的已知量能带进化学方程式中计算吗?
投影:例三 12.25克氯酸钾和3克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生成多少克氧气?反应后剩余固体是多少克?
学生练习:同桌互相出题,交换解答,讨论,教师检查。
出题类型(1)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2)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小结: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求
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需将纯量代方程
关系式对关系量
计算单位不能忘
关系量间成比例
解设比答要牢记
板书设计:
第三节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例2.加热分解11.6克氯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解:(1)根据题意设未知量;设可得到氧气质量为x
(2)写出化学方程式;2KClO3Δ2KCl+3O2↑
(3)列出有关物质的式量和已知量;未知量2459611.6 克 x
(4)列比例式,求未知量245/11.6克=96/x
x=96 ×11.6克/245=4.6克
(5)答:可以得到4.6克氧气.小结: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求
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需将纯量代方程
关系式对关系量
计算单位不能忘
关系量间成比例
解设比答要牢记
第三篇:化学教学设计方案
化学教学设计方案
知识目标:
1.掌握卤族元素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2.了解卤化银的性质、用途及碘与人体健康等知识
3.掌握卤离子的检验及其干扰离子的排除
能力目标:
1.通过对卤素与氯气性质的比较,初步形成元素族的概念。
2.了解卤素性质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半径的增大而递变的规律。
3.提高对同族元素性质进行类比和递变的推理、判断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认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
卤素单质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卤素单质化学性质的规律性及特殊性。教学方法:
1.卤素的物理性质运用比较的方法
2.注意化学性质和原子结构相互联系。
学习方法:
阅读,质疑,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引入
前几天我们学习了碱金属,通过对钠的重点学习,利用由个别到一般的科学方法认识了碱金属性质的递变。今天我们再次利用这种学习方法,来学习卤素的性质。板书
第二节 卤族元素
讲解
这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ⅶa族。包括氟(f)、氯(cl)、溴(br)、碘(i)、砹(at)。简称卤素。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密切相关,那我们先来画出他们各自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副板书
讲解
砹是一种放射性元素,我们就不予考虑了,观察f cl br i这四种元素的结构,谁发现了他们之间的特点?
板书:一 原子结构的特点
卤素原子结构的相同点是原子的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
卤素原子结构的不同点是核电荷数不同,电子层数不同,(相应的它们的半径也是依次增大的)原子半径不同。
讲述
卤族元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它们获取一个电子以达到稳定的电子结构,所以化学性质很活泼。单质可有人工制的。卤族元素的单质都是双原子分子,它们的物理性质的改变都是很有规律的。同学们主要掌握它们的颜色,状态,以及熔沸点的变化趋势,下面我们简单的学习和记忆这些内容。
板书
二 物理性质
f2 cl2 br2 i2
状态 气 气 液 固 气体 液体 固体
颜色 淡黄 黄绿 红棕 紫黑 逐渐加深
溶性 反应 1:2 较小 较小 逐渐升高
毒性 极毒 剧毒 有毒 低毒
挥发性强 易升华
讲述
卤素熔沸点的递变规律告诉我们组成结构相似的物质,随分子量的增大 熔沸点升高。
液态的非金属单质只有溴,由于它易挥发,而且有毒,所以溴单质需加水封存。3 从图中看出溴和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但它们都比较容易溶解在汽油,苯,ccl4 等有机溶剂中。
副板书
br
i在不同溶剂中形成溶液的颜色变化
学习了卤素的物理性质之后 接下来我们学习这些单质的化学性质。
(1)形成无氧酸。
h?
h?
h?
2hi
(2)板书 三 化学性质 相似性和递变性 一定条件下均可与氢气反应生成相应卤化氢,卤化氢均能溶于水,(g)+f?(g)= 2hf(g)暗处即可化和并发生爆炸 稳定 弱酸(g)+cl?(g)=(点燃或光照)2hcl(g)剧烈 稳定 强酸(g)+br?(g)=(500摄氏度加热)2hbr(g)较稳定 强酸(g)+i?(g)=(持续加热)2hi(g)(可逆反应).不稳定 强酸(g)=(加热)h?(g)+i?(g)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氢卤酸和次卤酸(f除外)h?
2f?(g)+2h2o(l)=4hf(aq)+o?(g)
(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x?(g)+h2o(l)=hx(aq)+hxo(aq)x=表示cl br i
讲述
实验可以证明氯可以把溴和碘从溴化物和碘化物中置换出来,溴可把碘从碘化物中置换出来,用方程式表示为:
cl2 + 2br- = 2cl- + br2 氧化性:cl2 > br2 还原性: br- > cl-
cl2 + 2i- = 2cl- + i2 氧化性:cl2 > i2 还原性: i- > cl-
br2 + 2i- = 2br- + i2 氧化性:br2 > i2 还原性: i- > br-
讲述
之所以卤素元素有这些相似性是由于它们最外层电子层上有相同的电子数,而他们不同的核电荷数和原子半径又决定了他们之间的差异性。
板书
2.相异性
(1)与氢气化合能力 由强到弱 卤化氢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hcl>hf.cl-<br-<i-
蓝的特性。板书
3.(2)卤化氢的稳定性hf>hcl>hbr>hi, 卤化氢的酸性hi>hbr>(3)单质氧化性f2> cl2> br2> i2 阴离子还原性f-<(4)氟是氧化性最强的元素只能呈-1价。讲述 碘除了具有卤素的一般性质外,还有一种化学特性,就是碘于淀粉变碘与淀粉变蓝
提问:为什么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还有什么物质可以使之变蓝? 讲述
卤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可以与很多单质和化合物发生反应,所以含卤化合物的种类非常多,今天我们简单介绍几种日常生活和人体健康有关的卤化银和含碘化合物。板书
四.含碘化合物
1.卤化银
讲述
agf是白色物质agcl agbr agi都是沉淀,且都有感光性,也就是见光容易分解。今天我们要重点学习利用卤化银颜色的差别来检验卤离子的存在,大家一定要牢记下面这几个方程式。
板书
氯离子:得白色沉淀 ag+(aq)+ cl-(aq)——→agcl(s)
溴离子:得淡黄色沉淀 ag+(aq)+ br-(aq)——→agbr(s)
碘离子:得黄色沉淀 ag+(aq)+ i-(aq)——→agi(s)
检验卤离子的方法:
(1)使硝酸银与卤化物反应,再加入稀硝酸,根据颜色判断。
同,加入少量有
2.上课之前交。(2)利用卤离子的不同还原性和卤素单质在不同容剂中溶解度的不机溶剂可以检验。碘与人体健康及预防碘缺乏病作为课后作业,写一篇小文章,下次
第四篇: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方案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方案
龙桥镇中心小学 朱堆方
学习者分析
这是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69页——70页。这一时期,同学们已经学了分数计算,有了一些分数计算的基础,学生学起来应该不太吃力。另外,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在学习了商不变性质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今后学习约分和通分的依据,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学生准确进行分数加减法计算的依据。学生应该很感兴趣。这些都是学好本课的优势条件。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初步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复习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与出发的关系,为学生探索新知提供了材料,作好了铺垫,也为后面沟通分数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打下了基础。
2、在新知的引入,我设计了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方法(折纸、涂色),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充分感知数学事实,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通过先进的电教手段,如: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辅助教学。用形象的电脑图象,以活泼的形式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变为学生易于理解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一系列的具有针对性的提问,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共同讨论新知,自己归纳出分数变化的规律,即分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和大小不变。
4、通过电脑出示的画象的逐步引入,使学生加深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逐步建立清晰的概念。
三、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参与概念形成的整个过程,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2、在练习的设计上,力求紧扣重点,做到新颖、多样、层次分明,难度由浅入深。第1、2题是基本练习,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并全面了解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第3题是在第1、2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第4题通过游戏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第5题,判断练习,意在使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巩固,纠正容易出错的地方。第6题是思考题,是为了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的需要,意在发展学生的智能。在联系的过程中,也采用了电脑与投影及录音机的有机结合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与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资源
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放映《分数的基本性质》课件,演示习题,让学生对这个知识点较直观的展现。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被除数除数= 根据120 30=3 填数(120 3)(40 3)=()(120 ___)(40 10)=4(复习商不变性质)验证并结实课题学生用准备好的两张纸,进行动手操作。(感知 =)教师再演示,引导学生发现、、、三个分数的大小相等。观察什么在变,什么不变。——把单位“1”平均分的分数和取的分数,也就是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发生了变化,而分数的大小不便,为什么分数的分子、分母在变,而分数的大小不变?它们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
揭示规律(1)
从左往右观察,探索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去思考。讨论得出:分数的分子坟墓都乘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数的分子分母有什么变化?呢?它们的大小又怎样呢?想一想,小姐出规律:分子、分母都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归纳性质谁能把上面的“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两句话合成一句话来说。——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这里指的“相同的数”是指什么数?指出:分母是0的分数是没有意义的。假如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都除以0,也是没有意义的。所以0除外。相同的数可以是自然数,也可以是小数,也可以是分数。请全班同学将结语说完整,全班读。
3小结:
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分数的基本性质。看书质疑。勾出关键词语,帮助理解掌握。(在新课的教学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将各种图形(也就是单位“1”)用主动的分割形式在大屏幕上清楚地进行演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地实施。)
(这道题用计算机一题一题来演示,让全班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来进行判断,并能说出错在哪里,可以请个别同学来回答,如果答对了计算机回发出以示奖励的音乐;错了会告诉同学错了,再试一次。这道题的形式,充分运用了计算机的多功能作用,较生动活泼,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活动2 1.(用计算机将题目演示在大屏幕上,全般一齐练习,再请个别学生说出答案,看答案是否和计算机演示的答案相同,全班同学来做小老师)
巩固练习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使等式成立几组相等分数的天空练习
2、“请找我的好朋友”练习。(以游戏的形式来进行)要求:(1)将几张写有分数的卡片发给几位同学,请他们看清楚上面的分数。(2)练习开始,请有卡片的同学注意观察,和老师受伤卡片上分数大小相等的同学走出来,看谁最快最好。(先将卡片上的分数用大屏幕显示出来,便于全班同学练习。)
4、判断对错(1)= =()(2)= =()(3)= =()(4)= =()
教学活动3 1.思考练习题 = 课堂总结总结本课内容,复述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活动4 1.布置作业
第五篇:《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一课时 化学实验安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安全的重要性。2.了解化学实验的安全常识。过程与方法:
通过化学实验的安全常识的习,掌握常见化学实验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安全意识,遵守实验室安全守则,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教学重点:了解化学实验的安全常识
教学难点:掌握化学实验的规范操作和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教学用具:多媒体电教平台。教学过程:
[引入情境]将P2及P3化学家做实验及实验室投影到教室前面,引导学生从思想意识中进入化学世界。
[讲述]故事:1774年,拉瓦锡在发现氧的著名实验中,经过科学分析得出了反应事物本质的结论:空气是有两种气体组成的。拉瓦锡通过严谨的化学实验拭净了蒙在氮元素上的尘土,人们终于科学的认识了空气的基本组成。
[引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科学规律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发现、探究和反复验证形成的。化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方法,所以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掌握实验方法以及完成实验所必须的技能,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板书]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问题]回顾初中我们所学习的化学基本实验操作有哪些?
[学生讨论、回答]固体、液体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以及基本仪器的使用。(课件3)
[问题] ①初中化学实验过程中涉及到哪些实验安全问题?如何避免?(课件4、5)
②实验中出现意外如何处理?
[分组讨论,完成学案] 建议5—6人一组,组间交流,达成共识。[讲解]为了完成更多的实验,我们还需进一步学习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基本操作。
[板书]
一、化学实验安全 [学生发言,小结讲述] 1.遵守实验室规则。当你走进化学实验室时,首先要认真阅读并牢记实验室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了解危险化学药品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着火和烫伤的处理、化学灼伤的处理、如何防止中毒、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以及灭火器材、煤气、电闸等的位置和使用方法,报警电话等。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例如,掌握仪器和药品的使用、加热方法、气体收集方法等。
4.重视并逐步熟悉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讲解]实验安全是为避免受到意外伤害的保障,要想我们的探究实验取得结果,必须遵守实验的有关规则、安全措施及正确的操作方法。
[学生阅读]P4注意问题1、2、3、[学生回答]实验安全注意的问题:……(老师穿插、补充、完善)[情境创设1]实验室规则展示(课件6-8)
(1)进入实验室后,须按指定座位就座,不准大声喧哗,不得乱扔纸屑、杂物等,保持室内安静、清洁。
(2)实验课前,要预习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步骤。
(3)实验前要认真听老师讲解实验目的和所用仪器、药品的性能,弄清实验步骤,实验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做好记录,写好实验报告。(4)要节约水电和化学药品,爱护仪器设备。违反操作规程,损坏、拿走仪器和药品要按其情节轻重和有关规定作相应处理,并记录在册。
(5)实验完毕后,要认真整理和清洗仪器,并放回原处,打扫实验室并切断电源,关好门窗,经老师或实验员验收后方可离开。
[情境创设2]常见意外情况展示,引导学生讨论解决(课件9-13)(1)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钠、磷等失火用细沙扑盖,重大火情拨打电话119。(2)玻璃割伤,应先除去伤口玻璃碎片,用医用双氧水擦洗,用纱布包扎,不要用手触摸伤口或用水洗涤伤口。
(3)眼睛的化学灼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若为碱灼伤,则用2%的硼酸溶液淋洗;若为酸灼伤,则用3%的NaHCO3溶液淋洗。
(4)浓酸溶液洒在实验台上,应先用碱液中和,然后用水洗净擦干;浓酸溶液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并涂抹3%~5%的NaHCO3溶液。
(5)浓碱洒在桌面上,应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洗擦干;浓碱沾在皮肤上,应先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6)汞洒落后,应立即撒上硫粉,并打开墙下部的排气扇。[情境创设3]针对实际问题的操作展示,归结正确操作方法(1)化学实验中的常见操作列举
(2)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课件14-16)
(3)实验后的废液和废渣的妥善处理。(课件17-21)(4)数值与实验安全(5)实验药品的安全存放(6)气体收集的原理 [穿插讲解,板书]
1、遵守实验室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思考]根据初中你做的化学实验,想一下进行化学实验和探究时还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写在卡片上同为交流。
[交流]讨论情况及归纳总结。
[小结]以上是我们做实验必须遵守的一些注意事项,为确保实验效果及安全,我们应牢记于心。[板书设计]: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一课时)
一、化学实验安全
1、遵守实验室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作业设计]配套课时练习题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二课时 过滤和蒸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过滤和蒸发所使用的仪器及操作要领; 2.掌握SO42-的检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过滤和蒸发等方法的学习,掌握一定的分离、提纯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了解分离、提纯原则和掌握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1.了解过滤和蒸发所使用的仪器及操作要领;
2.掌握SO42-的检验(重点)。
教学难点:粗盐提纯过程的实验设计要点。
教学用具:多媒体电教平台;过滤、蒸发实验仪器装置。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如果有一堆铁屑和铜屑的混合物,提纯铜屑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
[学生回答] 用磁铁将混合物中的铁屑分离出来——物理方法。加盐酸,将铁屑溶解掉——化学方法。
[设问]化学实验中使用到的实际往往来自自然界或人工合成,但初级产品往往为混合物。要得到较为纯净的实际就要使用分离和提纯的操作,你能否准确表述分离与提纯的定义?
[学生讨论、回答] 将混合物中各组成物质分开,得到比较纯净的物质,并且要求恢复到原来状态(或指定的状态)称为物质的分离。
将混合物中的主要成分(或某种指定物质)净化,而把其他杂质除去,称为物质的提纯。
[引入]今天我们就重点来学习分离与提纯过程中经常用到的两个方法——过滤和蒸发
[板书]
二、过滤与蒸发
[问题]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小组讨论后准确得出过滤和蒸发的概念、仪器用品和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等记忆性结论。[学生讨论、回答] 1.过滤
(1)概念:将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2)主要仪器及用品:烧杯 漏斗 玻璃棒 铁架台(带铁圈)滤纸
(3)注意事项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①滤纸上沿低于漏斗上沿;②液面低于滤纸上沿。
三靠:①烧杯口紧靠玻璃棒;②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③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2.蒸发
(1)概念:分离溶于溶剂中的固体溶质的一种方法。
(2)主要仪器及用品:蒸发皿 酒精灯 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
①蒸发过程中要 不断搅拌
②当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总结学生发言,板书] 1.过滤
(1)概念:将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2)主要仪器及用品:烧杯 漏斗 玻璃棒 铁架台(带铁圈)滤纸
(3)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2.蒸发
(1)概念:分离溶于溶剂中的固体溶质的一种方法。
(2)主要仪器及用品:蒸发皿 酒精灯 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
①蒸发过程中要 不断搅拌
②当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问题情境1] 粗盐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常由海水晒盐或盐井水日光蒸发得到,因此当中往往含有大量泥沙,试分析,如何除去粗盐中混有的泥沙?
[分组讨论,完成学案] 建议5—6人一组,组间交流,达成共识。[讲解]溶解(粗盐溶解有少量不溶物)——过滤(烧杯内为无色透明溶液,滤纸有残物)——蒸发(有白色晶体析出)[问题情境2]粗盐中除含有泥沙外,还含有氯化钙、氯化镁、硫酸盐等可溶性杂质。
(1)可以通过何种试剂进行提纯除杂?(2)在有关除杂步骤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复习回顾]除杂问题中需要遵循怎样的原则? 不增(不加入新的物质);不减(不消耗被提纯的物质如:不能减少NaCl成分);易分(杂质转换为沉淀、气体等易分离除去如:将NaCl溶液中可能存在的Na2SO4转换为沉淀BaSO4)。
除杂思路:根据杂质特征选择除杂剂,通常选择易与杂质反应生成气体、沉淀的物质为除杂剂符合复分解反应类型。
[分组讨论,完成学案] 建议5—6人一组,组间交流,达成共识。[总结学生发言,讲述] 可行性方案(1)BaCl2——Na2CO3——NaOH——HCl(2)BaCl2——NaOH——Na2CO3——HCl(3)NaOH——BaCl2——Na2CO3——HCl [小结] Na2CO3在BaCl2之后加入,Na2CO3除CaCl2 和BaCl2。稀盐酸最后加入。
[深化并板书] 2-3.SO4和Cl-的检验 2-SO4的检验
(1)试剂:盐酸、氯化钡溶液。
滴加稀盐酸酸化加BaCl2溶液(2)步骤某溶液――――――→无沉淀―――――→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有SO24。
可溶性氯化物的检验
+硝酸+AgNO3 —— AgCl↓(验证)过滤除去
[本节小结]本节我们主要学习了过滤和蒸发的操作要点,并通过实际问题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演练。
[板书设计]:
二、过滤与蒸发 1.过滤(1)概念:将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2)主要仪器及用品:烧杯 漏斗 玻璃棒 铁架台(带铁圈)滤纸
(3)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2.蒸发
(1)概念:分离溶于溶剂中的固体溶质的一种方法。
(2)主要仪器及用品:蒸发皿 酒精灯 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
①蒸发过程中要 不断搅拌
②当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2-3.SO4和Cl-的检验
2-SO4的检验
(1)试剂:盐酸、氯化钡溶液。
滴加稀盐酸酸化加BaCl2溶液(2)步骤某溶液――――――→无沉淀―――――→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有SO24。
可溶性氯化物的检验
+硝酸+AgNO3 —— AgCl↓(验证)过滤除去
[作业设计]配套课时练习题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三课时 蒸馏、萃取和分液)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蒸馏的实验原理和操作要领; 2.了解萃取的实验原理和操作要领。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蒸馏和萃取等方法的学习,掌握一定的混合物分离、提纯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蒸馏和萃取两种分离方法和操作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1.了解蒸馏的实验原理和操作要领; 2.了解萃取的实验原理和操作要领。
教学难点:相关实验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
教学用具:多媒体电教平台;蒸馏、萃取实验仪器装置。教学过程:
[问题引入]某同学在实验室欲配制硝酸银溶液,可恰好蒸馏水刚刚用完,他就用自来水配制,结果如何?如何检验自来水中的Cl-? [学生回答] 配制出的硝酸银溶液中将会出现少量白色沉淀,分析自来水中含有一定量的Cl-杂质。
Cl-杂质的检验:可向自来水样品中先加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银,若产生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AgCl。
[设问]如何除去自来水中的Cl-杂质?
[讲述]今天我们就重点来学习分离与提纯过程中经常用到的另外三种方法——蒸馏、分液和萃取。
[板书]
三、蒸馏、分液和萃取。
[问题]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小组讨论后准确得出蒸馏的概念、仪器用品和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等记忆性结论。
[学生讨论、回答] 1.蒸馏
(1)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除去液态混合物中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的方法。
(2)主要仪器及用品:圆底烧瓶 冷凝器 石棉网 牛角管 铁架台 锥形瓶 酒精灯
(3)注意事项
①温度计水银球处于蒸馏烧瓶支管口下方处;②冷凝水,下口进冷水,上口出热水;③投放沸石或瓷片防暴沸;④烧瓶底加垫石棉网;⑤使用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板书] 1.蒸馏
(1)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除去液态混合物中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的方法。
(2)主要仪器及用品:圆底烧瓶 冷凝器 石棉网 牛角管 铁架台 锥形瓶 酒精灯
(3)注意事项
[问题情境]海水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但海水中由于含有大量的NaCl、MgCl2等可溶性杂质而无法食用,现请设计一实验方案实现海水的淡化并验证。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并依据教师对问题分析的辅助完成学案。验证自来水中含有可溶性盐酸盐杂质——蒸馏分离——验证上述杂质已被除净。
[实验情景]用CCl4萃取碘水
现象:液体分层;上层液体显(黄或几乎无色)色;下层液体显(紫红)色
[分组讨论]
1、上层液体中的溶剂是?下层液体中溶剂是?
2、碘单质(I2)在哪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大?(CCl4)
3、CCl4与H2O比较有何异同? 注:
同:都能溶解碘单质(I2);都不与碘单质(I2)反应。异:CCl4与H2O互不相溶;碘单质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总结学生发言,讲述] 2.萃取与分液(1)萃取
原理: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2)分液
原理:将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溶剂互不相溶;溶质在溶剂里溶解性不同被萃取物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3)主要仪器:分液漏斗、铁架台、烧杯。(4)分液的操作方法:
①用普通漏斗把要分离的液体注入分液漏斗内,盖好玻璃塞; ②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分层;
③将玻璃塞打开,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牛口上的小孔再盖好,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目的是保证漏斗里的液体能够流出;
④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放入烧杯,待下层液体流完立即关闭活塞,注意不可使上层液体流出;
⑤从漏斗上端口倒出上层液体。萃取和分液结合的操作方法如下:
①用普通漏斗把待萃取的溶液注入分液漏斗,再注入足量萃取液;
②随即振荡,使溶质充分转移到萃取剂中。振荡的方法是用右手压住上口玻璃塞,左手握住活塞部分,反复倒转漏斗并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环上静置,待分层后进行分液;
④蒸发萃取剂即可得到纯净的溶质。为把溶质分离干净,一般需多次萃取。
[板书] 2.萃取与分液(1)萃取
原理: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
(2)分液
原理:将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3)主要仪器:分液漏斗、铁架台、烧杯。(4)分液的操作方法:
萃取和分液结合的操作方法:
[本节小结]本节我们进一步学习了蒸馏、分液和萃取的操作要点,并通过实际问题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演练。[板书设计]:
三、蒸馏、分液和萃取。1.蒸馏
(1)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除去液态混合物中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的方法。
(2)主要仪器及用品:圆底烧瓶 冷凝器 石棉网 牛角管 铁架台 锥形瓶 酒精灯
(3)注意事项 2.萃取与分液(1)萃取
原理: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
(2)分液
原理:将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3)主要仪器:分液漏斗、铁架台、烧杯。(4)分液的操作方法。
萃取和分液结合的操作方法。[作业设计]配套课时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