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综合教学设计(修改后)
第1课 我是国家小公民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解公民含义及区别公民和人民的区别,教育学生做一名合格的公民,并让学生明白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教学目标] 使学生懂得公民、国籍、未成年的概念及意义,理解《未成年保护法》等法律对未成年的保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特权,人人要争做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小公民,遵守法律。
[教学重难点] 重点:提高学生对法律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明白法律是人们的行为准则。难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教学准备]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我也是名小公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讲解公民概念
公民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三、公民和人民的区别:
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凡具有我国国籍的人都是我国的公民。
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它相对敌人而言,凡拥护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范围,是以阶级内容划分的。
1.范畴不同:公民是与外国人相对应的法律概念,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内容。现阶段,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范围不同:我国公民范围比人民范围更广一些。
3.后果不同:公民中的人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一切公民权利并履行全部义务;公民中的敌人则不能享有全部权利,也不能履行某些义务。
4.所指概念不同:公民一般表示个体的概念,是非集合概念,是具体的概念,可以落实到某个人的身上;人民所表达的是群体的概念,是集合概念。人民作为一个集合概念,则无以指向任何一个人。公民是指取得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人民是指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
四、了解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1.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受教育权等权利和自由,2.适龄儿童都要到学校去读书。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毒品的相关知识,认识毒品对生命的危害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具有自觉防范、抵制毒品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生命宝贵,要自觉珍惜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几种常见的毒品,了解其危害性 2.培养学生自觉抵制毒品的意识 3.让学生明确生命宝贵,懂得珍爱生命 教学难点及突破方法:
1.通过毒品知识抢答,认识毒品及其危害
2.结合问题和图片分析,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增强毒品的防范意识 3.感受毒品的危害、生命的宝贵,珍爱生命 [教学准备] 《林则徐》VCD影片、课件、投影设备、网络教室。背景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癖瘾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1989年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口还只有7万,到2000年国家禁毒委公布的吸毒人员已经达到86万,增长了10多倍。这些吸毒人员里面85%左右都是青少年时期开始吸毒。[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
1.播放《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电影片段。
2.教师谈话:看了影片你有什么看法?(四人小组讨论回答)
3.同组学生就以下问题继续进行讨论,组代表向全班发表本组的见解,其他组员可以补充、更正。
①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
②虎门销烟中的“烟”指的是什么?
③林则徐为什么要禁烟?是否得到老百姓的拥护?
④在当今社会,有没有类似于鸦片并使人成瘾、危害生命的毒品?
(二)、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吸毒的后果,认识毒品及其危害。
教师分别投影出材料1、2、3、4,供学生分析思考。每出现一个材料,同组学生先在组内进行讨论,然后,由组代表向全班发表本组的见解(组代表可轮流担任),其他组员可以补充、更正。教师和其他组的同学可以进行追问,使讨论的内容步步深入。
材料1
张某,19岁,身高1.80 m,初中毕业后在家乡从事农业劳动。吸毒前该人体健如牛,100 kg的粮食扛起来就走,乡亲们都叫他“铁牛”。铁牛不仅自家的农田收拾得好,而且经常帮助孤寡老人干活,深受村民的喜爱。一天,一位多年不见的同学来找他。久别相逢,铁牛高兴地吸了同学的3支“进口香烟”。此后他日夜思念这“进口香烟”,这同学也一次次地把香烟送来。后来同学告诉他,你吸的是海洛因,此时的铁牛已到了“不顾一切”的地步,开始购买和吸食毒品。两年后,铁牛终因吸毒而被捕。当公安人员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卷曲着骨瘦如柴的身体,感慨道:“毒这东西,谁沾上谁就脱不了身。”
——摘自《唐山劳动日报》
分析讨论:
①张某是怎样染上毒瘾的呢?
②后来,他明知吸的是毒品,为什么还“不顾一切”地购买和吸食? ③在短短的两年中,他的身体为什么从“体健如牛”到“骨瘦如柴”? ④“只吸烟不吸毒,不会有什么危害。”这句话对吗? 材料2
李某,24岁,聪颖贤惠,婚后曾与丈夫一起经营一小商店。由于两人不辞辛苦,生意很红火。几年后就成了拥有几家公司、百万家产的爆发户。他们住别墅,坐小车,出入豪华酒店,交往了许多社会社上的“富商”。在交往中,发现有的富商吸食毒品,摆出高人一等、不可一世的样子。丈夫心里不是滋味,要和他们比一比,到底谁富!他开始吸毒。已有身孕的妻子在丈夫的带动下,也吸起毒来。
——摘自《楚天都市报》
分析讨论:
① 李某夫妇沾染毒瘾的原因。
②1年后,他们的家庭会是什么样子呢? ③他们未来的孩子会受什么影响? 材料3
某男,现年 45岁,自幼好吃懒做,人称“阿三”。改革开放以来,他看到左邻右舍都富了起来,也做起了发财梦。苍蝇不盯无缝的蛋,社会上几个贩毒分子看透了阿三的心思,金钱诱惑很快使阿三走上了吸毒贩毒的道路。在这条危险的道路上,阿三变得心狠手毒,为了得到金钱和毒品,偷盗、抢劫,甚至杀人,无恶不作。在“扫黑除恶”的战役中,经公安干警围追堵截,在我国边界地区终于将恶贯满盈的阿三抓获。——摘自《楚天都市报》 分析讨论:
①透视阿三走上吸毒、贩毒这条不归路,我们想到了什么?
②你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吸毒贩毒行为的处罚规定吗? 材料4
有1名年轻的医生,接触了很多吸毒者,对他们既憎恨又不解,他认为:凡事都能戒断,戒不成是因为没有毅力。他要以身试毒,为他人作出“榜样”。没想到,他吸食毒品后,同样戒断不了,成了海洛因的俘虏。最后,他自杀了,留下一句话:“别学我!”——摘自“新华网” 分析讨论:
①“别学我!”,我们从着这句话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②试着说一说为什么吸毒成瘾后很难戒断?会有哪些戒断反应? ② 你认为只吸食毒品一二次会成瘾吗?
④这位年轻的医生自杀的原因。(提示:从社会舆论、他的心理和生理、吸毒的后果等角度去分析。)材料5
某社区的吴某,他明明知道自己居住的楼群中有几个吸毒者,却视而不见。他说:“我开始以为这不关我的事,我管它干嘛!”但过了一段时间,他痛苦地发现,自己的上中学的儿子已成了毒品的俘虏。——摘自“新华网” 分析讨论:①别人吸毒,真的不关我们的事吗?
②如果发现有人吸毒、贩毒,你怎么办?
③我们在交友、选择活动场所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成为吸毒、贩毒者的目标?
(三)、深入学习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有的也很有独到的见解,但是对于有些问题的理解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下面我们一起到网上查寻自己所需的信息,为我们刚才的争论、不解寻求答案。
学生登陆学校局域网的网站,自主学习、解惑释疑、修正完善自己的观点。
三、深化总结,再探讨
1.学生进一步探讨拒绝毒品,保护自己,扑灭毒火,造福社会的措施。2.最后说明:防毒的几种办法:
(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吸毒会上瘾的,害人害己别害我。
(2):金蝉脱壳法——情况若不许可。或者受到威逼利诱,可以借口婉转拒绝:“我,我肚子痛,我要去厕所。”然后溜之大吉。
(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建议,例如相约一起游泳、看球赛等,借以转换话题:“这些东西有什么好吸的,我有两张票,不如一起去看电影。
(4):秘密报案法——如果实在无法脱身,趁人不注意时,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拨打110,警察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家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不许你告诉家人老师,否则就要对你或家人下手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板书设计:
珍爱生命 拒绝毒品
第二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修改后)
《缤纷课间》主题实践综合活动课教学设计
一、活动主题的确定: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外,学生们更渴望有属于自己的充分休息、自由活动的时间。因此,“课间十分钟”就成了他们最快乐的时光,他们渴望下课,盼望着与小伙伴们一起尽情地玩耍。但稍微留意一下,便不难发现在学生的课间活动中存在着一些不当行为和安全隐患。如何指导学生开展有益的、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让学生在玩中有所乐,有所得,是摆在每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课间十分钟是学生学习生活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这一主题来源于儿童的生活,贴近于学生的认知和兴趣。他们很想知道:别的小朋友下课都玩些什么?哪种游戏是有益的,为什么?这一系列问题便成了他们探索实践的动力。
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明确进行课间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使学生知道哪些是健康的课间活动,值得提倡;哪些是不当的课间活动,应当制止。
3.培养学生善于从身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整理资料,调查探究、合作交往的能力。
三、活动具体实施过程及其指导要点:
(一)、启发与引导。(1课时)(1)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下课后都会干些什么呢?在我班同学的课间活动中,你认为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当的,为什么?其它班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2)顺势引导:那么课间要在哪儿活动?课间活动有什么好处? 接受日光照射,促进血液循环,及时排出体内的有害代谢产物,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有利于身体发育。
呼吸新鲜空气,改善血液循环,使脑细胞的功能得以更快恢复。
调节大脑功能,提高学习效率。有意义的课间活动能给你带来哪些好处?
可以让我们很快乐; 可以让我们放松身心; 可以增加同学之间的友谊; ……
我们现在对全校同学在课间的活动情况还不太清楚。那么,我们就可以作一些调查实践来摸摸底。
(这一环节的设计,教师意在通过谈话的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学校课间活动上来,并且加工成事实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产生活动欲望,从而为实践活动内容的展开创造条件。)
(二)嵌入主题(1)引出主题
课间活动既可以活跃身心,又能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实在太棒了!今天我们就可以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调查研究我们身边的游戏活动。(2)提炼主题
经过师生讨论,形成本次活动主题:“快乐游戏,文明课间”、“快乐时光,你我共享”或“走近缤纷课间游戏”。
(三)调查与认识。(约3课时)1.学习调查及形式
①调查爸爸妈妈小时候的游戏及其玩法; ②身边的同学的课间游戏情况调查; ③如何正确选择有益的游戏 ④宣传、推广有益游戏; ⑤动手制作游戏用具; ⑥创作新游戏或改编老游戏; 2.分组实施调查,整理交流信息。
A、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的调查情况,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可用相机记录下同学的活动情况和自己组的调查情况。
B、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各组小组长将整理好的有关数据进行交流汇报,教师把各组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屏幕上。
汇报时,要求每组学生用一、二句话概括各班课间活动情况,同时介绍自己在调查中的经历、体会。
(这一环节,教师以组为单位,对口开展调查,使每个学生都有调查对象,这样既可避免任务分配不均,又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并为下面具体的队活动作了方法上和心理上的准备。另外,数据的逐层汇报(个人—小组—班级)也使结果更可靠真实,易于从中发现问题,尤其是调查经历的汇报交流,更使学生在揭示调查成果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更重要的东西。)3.探索与深化。(4-5课时)①集体讨论:
我们已经了解到了我校同学课间活动的现状:有进行过于激烈的运动的,有看书写字不活动的,有追跑打闹乱活动的等。针对这些情况,作为学校的小主人,作为课间活动的小主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怎样劝阻那些不当的行为?有没有更好的有益的课间活动呢?(学生充分讨论)②分组展开:
根据学生的意愿和各自的特长,适当分工,确定每一小队的队长及其队员。
“小记者队”:主要负责对老师、家长、伙伴的调查采访工作。对教师、家长的采访包括:以前的课间活动有哪些?如何看待我们现在的课间活动等;对学生的采访内容包括:你心目中的课间活动是怎样的,你有什么要求、建议等。
“小博士队”:主要通过查阅书籍、上网等途径收集一些关于课间活动的重要性,课间活动的种类,具体事例(案例)等资料,分析最常玩和不常玩的游戏的原因。并将有头材料制成知识卡和手抄报。※“小设计师队”:主要负责开发一些有益的、健康的活动,设计一些优秀的课间活动方案。③具体指导: 教师逐一指导各小队的工作方法,如采访的前期准备;采访过程中的语言组织;如何记录分析;怎样与伙伴合作;怎样请教别人等。并商量确定各小队工作纸的设计。鼓励有条件的学生用录音、照片等形式反映工作过程。
(四)讨论及具体案例
课间需要哪些适宜的游戏和活动?
跳绳 跳皮筋
下棋
翻绳
打羽毛球或乒乓球 课间操
眼保健操 ……
案例:引导孩子学会合作,学会自编课间游戏。天气预报员游戏规则 刮大风:拍三下大腿
下大雨:拍三次手掌
有大雾:双手遮眼睛
出太阳:蹦三下 下大雪:晃动三下手掌 下冰雹:抱头蹲下
通过天气预报员的游戏即具趣味、机敏性、又具娱乐和知识性融为一体,可谓寓教于乐。
四、课间活动不忘安全
对于学校来说,建设和形成愉快、祥和的课间十分钟,是校园文化动态的体现,也是学校课间安全的保证。在大课间活动过程中,安全也要长记心中作到防犯与未然(课件)这些活动在课间是否合适?为什么? 课间活动要注意些什么? 课间活动的标准
较小的活动负荷;
课间活动不宜剧烈;
安全第一,不能进行危险的活动。
做游戏时要注意什么? 遵守游戏规则; 相互合作; 不耍赖;
不打架、不吵闹; 注意安全; ……
五、总结表彰
第三篇:教学设计修改后
9加几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一年级上册《小小运动会》信息窗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多样化算法中选择适宜自己的算法,亲自体会“凑十”的过程,灵活运用“凑十法”。2.熟练地进行9加几的口算。
3.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4.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教学重点: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凑十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大家都喜欢小动物,看!今天谁来和我们一起学习了呀? 生:小猴子!
师:小猴子准备出几道口算题来考考大家。有信心吗? 生:有。依次出示口算题:
5+5= 10+7= 4+5= 9+10= 9-4= 10-2= 8+10= 10+2= 1+9= 9-3= 8-6= 10+5=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题,探索算法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呀,答得又对又快。所以小猴子决定送给大家一份礼物。猜猜看,会是什么呢?
(师先出示盒里的9个桃,再出示外面的4个)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盒子里有9个桃子,盒子外面有4个桃子。
师:这位同学说得真完整,小猴子一共给了我们几个桃子呀?怎样用算式表示呢? 生:9+4 师:9加4是多少呢? 生:13.师:哦,你的口算水平真的好棒呀。不过张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不仅要算出结果,还要说出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同桌两人互相说一说,还可以利用我们的学具来摆一摆。学生之间探究交流。
师:好了,孩子们,老师发现咱们班好多同学都已经找到答案了,而且还坐的很端正。现在老师要找一位坐的最棒的孩子来说一说你的想法.学生交流:
数数法:1、2、3,„,12、13,一共13个。
接数法:盒子里有9个,然后接着数10、11、12、13,一共13个。接数法:盒子外面4个,然后接着数5、6、7„
12、13,一共13个。凑十法:把外面的一个桃子放在盒子里凑成10个,10个再加上剩下的3个,一共13个。
师:刚才在做口算题时,我们知道10加几算起来很方便,那我们能不能把9加几变成10加几呢?
方案
一、学生情况预测:能,请学生说说。
方案
二、不能,师再做手势作出暗示,盒子里有9个桃子,再放1个就够10个,所以可以把4个分成1和3,把9个和1个合成10个,再把10个和剩下的3个加起来就得到13个。(板书思路图 9 + 4 =13)1 3 10 我们来看看,算式思路图,4分成1和3,9+1=10,10+3=13.这种方法叫“凑十法”,就是将9和1凑成10再计算。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小棒,摆出盒子里的9个,外面的4个,用“凑十法”来算一算9+4的结果。
学生操作小棒,用“凑十法”解决9+4=?
师:好了,哪位同学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是怎么摆的呢? 老师找一位同学投影上操作。
2、师:小猴子看咱们班的孩子这么爱学习,它呀,决定再出一道更难的算术题,你有信心做对吗? 生:能。
师:好。看大屏幕,一共有几朵花?怎样做?同学们,可以自己思考一下,也可以小声和同桌说一说,一会老师会找一位认真思考的同学来说一说他的想法。学生交流讨论。
师:好了,现在我们找一位同学来说一说你的想法。生:9+7=16.师:都同意吗? 生:同意。
师:那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呢?谁来说一说呢? 学生交流自己的算法。
3、尝试计算,优化算法
师:看,小猴子不仅爱学习,还更爱劳动,他正在搬木块呢。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左边原来有几块?右边原来有几块? 生:左边有9块,右边有6块。师:你知道一共有几块吗?怎样算呢? 生:9+6 师:想一想,小猴子想怎样算呢? 学生情况预测:小猴子想把左边先凑成10块。6分成1和5,9+1=10,10+5=15 师:是啊!小朋友真会思考。
师:聪明的小朋友再想一想,小猴子为什么只搬一块呢?(引导学生体会从左边的9块中搬4块,和右边的6块凑在一起太麻烦了,突出看大数分小数的“凑十”的思想)请大家在方框里把小猴子的思考过程写下来吧。出示学生作业校对。
3、引导小结
师:我们再来看看今天学习的算式,里面都有数字几呢? 生:9.师:这就是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内容:9加几。
三、巩固新知
1、师:我们知道小猴子很爱劳动,他正在做篱笆呢,你能帮他算算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吗? 生:能。
师:听清楚要求,先圈出10根,再计算。开始 集体订正答案。
2、想想做做第三题 出示9+2= 师:能把9+2变成10加几吗?
学生情况预测:能
师:哪来的10呢? 请学生回答
出示9+4,这次又怎么变呢?
下面是最难的一个,9+9变成哪个算式呢?
3、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读算式,观察有什么规律呢? 学生情况预测:前面一个加数都是9 第二个加数越往下越大 得数也越往下越大
师:因为第二个加数从小到大,所以得数也从小到大。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指的这一部分在大小上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发现得数的个位比第二个加数少了1 师:那这个一到哪去了呢? 学生情况预测:给了前面的9
4、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 生:喜欢。
师:下面,老师要和大家做一个游戏,我们的好朋友小蚂蚁给我们推来了一个木箱,这是一只调皮的小蚂蚁,它想要考考大家。要推动木箱上的9和下面的这个数加起来是几,用刚才我们发现的规律,大家能很快地算出得数吗?学生轮流上台当小蚂蚁。
四、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
五、板书设计: 9加几
+ 4 =13 9 + 7 = 16 9 + 6 = 15 1 3 1 6 1 5 10 10 10
教后反思:
本节课执教的是青岛版以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小小运动会》信息窗一-----9加几的教学内容,因为现在的孩子一次也没有接触运动会,所以情境图我根据苏教版的内容自己做了改动。
首先通过口算题,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在表扬同学们全部做对的时候,引出小猴子要奖励大家礼物,导出了我们这节课的情景:盒子里9个桃子,盒子外面4个桃子,这样的情景孩子既熟悉,又很有兴趣。
其次,怎样能让孩子很好的理解“看大数分小数的数学思想”,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小猴子要搬砖块,左边9块,右边6块,让孩子仔细思考,小猴子搬4块和6凑成10可不可以?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孩子很快就想到这样太费力气了。“看大数分小数的数学思想”渗透给孩子了,但是这里漏掉了一个环节,同样这幅情境图也可以列算式:6+9 这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加数位置交换,和不变。而且对于理解“看大数分小数”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不论大数是在前还是在后。
还有,在板书方面很有欠缺,学生在操作学具,并说明自己摆的思路时,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讲解板书出来,因为以后孩子不可能每节课都摆小棒,对孩子的思维也是一种提升。
最后,在练习题方面,我自己觉得设计的还可以,层次比较清楚,由简到难,慢慢放手给学生。
通过学生完成的作业情况来看,本节课的内容,学生掌握的还算不错,但是一些细节问题,自己以后还是需要多注意的。
第四篇:aieiui-教学设计(修改后)
aieiui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复韵母ai ei ui及它们的四声。
2.学习声母与ai ei ui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音节。
3.能够看图说话,根据音节拼读句子。
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5.认识“你、他、水、白、皮、子、在”7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卡片复习复韵母ai ei ui 2.你能读出不同来吗?复习复韵母ai ei ui的四声。
二、看图拼读音节
1.出示课件,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他们在干什么?
2.学生回答。
3.师问:小女孩在对两个小男孩说什么呢?请同学们拼拼读读图下面的音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连成句子读一读,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
三、认识生字“你,他,水”
1.出示生字卡片 师:谁来认读一下?
学生拼读,教师把卡片贴到黑板上
你
他
水 2.指名读,顺序读,齐读,打乱顺序读
3.用字说句子、组词(应该先让学生组词,老师举例说句子,再让学生试着说)
4.师在“他”后面板书“我”
问:这个字大家认识吗?下面请两位小朋友跟老师合作表演一段话?谁愿意来表演?(师生合作表演,“你是谁呀?”“他是谁呀?”“我是。。”
四、学习儿歌
1.今天,有一位动物朋友来跟我们一起学习了,大家想知道它是谁吗?
2.出示儿歌课件,边演示,边示范读。3.学生自己读
五、学习汉字“白,皮,在,子”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借助拼音认读(指出“子”字的两种读音)2.教师把卡片粘贴到黑板上,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顺序读 3.师问:谁能告诉老师这些字你全都会了? 4.学生到前边顺序朗读,对全读对的学生进行表扬。5.打乱顺序指读。6.做猜字游戏
六、巩固练习
读儿歌,边读边表演,指名上台表演。
七、小结
今天,我们小朋友们真棒,学会了这么多汉字,还学会了一首儿歌,希望大家回家后把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将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好吗?
第五篇:修改后的教学设计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讲读课文,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观察,介绍了爬山虎的特点,着重介绍了它的“脚”。写了“脚”的生长部位、形状和作用。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还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抓住事物的特点,去学习写出内容具体的文章来。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流利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背诵3、4自然段。
能力目标: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情感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像爬山虎一样的向上精神。
三、教学重点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四、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有顺序的观察事物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
爬山虎的实物
六、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八、作业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上课之前我们先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课文,理清叙述脉络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生字和不懂的词语。
嫩绿
舒服
均匀
重叠
空隙
漾起
拂过
蜗牛
紧贴
蛟龙
枯萎
逐渐
牢固
叶柄
引人注意
多音字:占
得
铺
空
着
曲
带领学生分析生字,掌握较难字的写法。解释学生不懂的词语。
2、再读课文,一二三四自然段分组读,最后一自然段齐读,想想每个自然段都讲了什么。抽学生回答,教师带领学生完成段落大意的归纳。
3、根据段落大意进行课文的分段,并归纳大意。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家里和学校都有爬山虎,引起作者的观察兴致,引出下文。第二段(第二自然段):主要写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第三段(第三到第五自然段)写了爬山虎脚的样子以及时怎样一步步向上爬的。
三、抄写词语,熟读课文,试着背诵三四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进入课文。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谁能说说课文介绍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叶子,脚的样子,怎么爬的和脚的变化。)那课文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呢?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
二、教学一二自然段
(一)、第一自然段
一二大组的同学读第一自然段,三四大组的同学想一想,文中哪些词语说明爬山虎长的很茂盛。(满是、一大片)文中两次提到墙,有什么意义呢?(暗示爬山虎是一种喜欢攀爬的植物)
(二)、第二自然段
1、刚才我们大家一起观察了爬山虎的叶子,下面我们请三四大组的同学为我们大声的朗读第二自然段,一二大组的同学思考一下: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什么?(这一段共四句话:第一句写叶子颜色的变化;第二句写长大的叶子引人注意;第三句讲叶子颜色美,排列整齐、均匀;第四句讲风吹过时的景象。)
2、文中那句话体现了叶子很美?(那些叶子绿得那么鲜艳,看着非常舒服,这是一种静态美。)
3、齐读第三句,“一顺儿”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爬山虎的叶子“一顺儿”朝下,铺得很均匀并且没有重叠?(“一顺儿”指同一个方向或顺序,爬山虎的叶尖一顺儿朝下,是说没有一片叶子是朝另一个方向的,长得非常整齐。我们知道,爬山虎是靠着脚向上爬的,而与它的脚相反方向长的叶柄便向下垂,叶尖便自然也向下垂。叶子的生长要吸收阳光,如果重叠生长,那么有的叶子就不能吸收阳光了,所以叶子铺得均匀,没有重叠。)
4、女生读第四句,体会“漾”字的生动之处。想象微风吹过,成片的叶子随风起伏,如绿色的海荡起的波纹,让人的心里不由得震撼。这是一种动态美。
5、从文中找出爬山虎叶子颜色的变化: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没过几天是嫩绿的,长大的叶子绿得很新鲜。
6、叶圣陶的笔下爬山虎的叶子是那么的美丽,那么哪位同学能把那种美读出来呢?
三、男女生分角色朗读三四自然段,师读第五自然段。想一想以下问题:
1、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是怎样的呢?
2、爬山虎是怎样爬的?用了哪些动词?
3、最后一句把爬山虎的脚比作蛟龙的爪子,有什么作用?
4、爬山虎的脚在生长的过程中有什么变化?
5、要是„„休想„„说明了什么?(非常牢固,风吹雨打都不能阻挡它向上攀爬,它是如此的坚强与执着,请带着这种感情再读第五自然段。)
四、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是怎样的呢?
1、本文的课题是《爬山虎的脚》,作者对爬山虎的脚作了十分具体的介绍,那为什么又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因为人们主要观赏的不是爬山虎的脚,而是爬山虎好看的叶子。)
2、你从作者观察爬山虎中受到那些启发?可以结合句子来谈吗?(1)观察细致。(2)要抓住特点观察。(3)要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具体的观察方法,使理论和实际例子相结合,学生更容易掌握。)
五、拓展文本,课堂延伸
仿照《爬山虎的脚》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
六、板书设计
七、作业
抄写本课的生字五遍,背诵三四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