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课堂实录

时间:2019-05-12 19:42: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氧化碳的课堂实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氧化碳的课堂实录》。

第一篇:二氧化碳的课堂实录

课题:二氧化碳的性质课堂实录

一、教学设计思路

学生对二氧化碳并不陌生,在小学自然课及初中生物课上都曾接触过,已学过植物光合作用、动植物的呼吸,在第一单元的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中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了探究,第六单元课题二中也已经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制取。因此本节课设计成以学生为主的教学主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兴趣,调动思维。课堂中让学生猜想,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让学生总结得出结论。让学生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完成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在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同时,还学会探究化学知识的方法。在不同的阶段设置不同的疑问,从而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进行科学的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培养了学生透过现象挖掘本质的能力,从而树立科学的探究观和世界观。二、二氧化碳的性质课堂实录

师:【导入】

谜语:环境师认为它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孩子们你知道“他”是谁吗?

生:是二氧化碳。

师:再请孩子们深深呼一口气,它的成分中含有什么气体? 生:有二氧化碳、氧气、氮气、水蒸气。

师:很好!对于二氧化碳我们并不陌生,它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在生活中,大家都喝过可乐,这里面有气体吗?是什么气体? 生:有,是二氧化碳气体。

师:今天我们就来更深入地了解一下奇妙的二氧化碳。板书课题 二氧化碳的性质

师:拿出一瓶事先制备好的CO2,让同学观察CO2状态,并请一名孩子闻气味(指导动作)。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师:你怎么知道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生: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是正放在桌面的。

师:孩子们回答的非常好,这些性质是否正确呢? 我们先做第一个小魔术“空瓶灭火”,向一个放有阶梯燃烧蜡烛烧杯内倾倒二氧化碳气体,孩子们请睁开你的大眼睛,一起见证奇迹。生:哇!太神奇了,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后熄灭 师: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生: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师:对,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是物理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是化学性质。这种性质有何用途? 生:能灭火

师:你还能用生活中的事实或设计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吗? 生:用二氧化碳充气球,气球落下来。

生:二氧化碳灭火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生: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师:很好,接下来给同学们展现一个神奇的质软的矿泉水瓶?请一名同学表演这个小魔术,向装有二氧化碳的魔瓶中倒入三分之一左右体积的水,盖紧瓶塞用力摇。看到什么现象? 生:太神奇了吧!瓶子变瘪了

师:谢谢你给大家带来的惊喜!说明什么? 生: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生:二氧化碳溶于水

师:很好,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谁能总结塑料瓶变瘪的原因? 生:二氧化碳溶于水,气体减少,气压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将塑料瓶压瘪。师:谁能总结一下CO2的物理性质?

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师:板书CO2的物理性质

师:科学探究是无止境的,下面让我们开始新的征程:二氧化碳溶于水后,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呢?变瘪塑料瓶中有什么物质? 生1:二氧化碳 生2:水

生3:也可能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生成物 师:(信息提示)石蕊是一种色素,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今天请石蕊朋友来帮忙,到底是哪种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呢?

生演示:向第一朵干燥紫色石蕊小花喷洒稀醋酸,生:太神奇了,紫色花变红色 师:你得出什么结论?

生:稀醋酸显酸性,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师:好,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性溶液就变红,我们验证了酸能使紫色小花变红,到底是哪种物质呢? 生:是二氧化碳 师:设计实验?

生:把第二朵干燥的紫色小花放到盛有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中 师:师演示

生:紫色小花不变红 师:说明什么?

生:二氧化碳不显酸性,不能使紫色小花变红

生:向第三朵干燥的用紫色石蕊试液浸泡过的小花喷洒水,看有什么现象? 师:好!演示

生:紫色小花不变红 师:说明什么?

生:水不显酸性,不能使紫色小花变红 师:到底是什么物质呢?

生:向第四朵干燥的紫色小花上喷水后放到盛有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中 师:孩子们说的很好!下面老师做一下,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生:紫色小花变红了

师: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而二氧化碳、水都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为何喷水的紫色花放入二氧化碳中就会变红呢?说明了生成一种什么物质? 生:生成了酸。师:很好!为什么?

生:因为稀醋酸能使紫色小花变红

师:好!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一种叫碳酸的物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生: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师:很好!到底是谁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

生: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师: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巡视后师板书CO2和水反应:H2O+CO2 ==H2CO3 师:将变红的小花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烘烤(不要太近以免烧焦),观察。生:小红花又变成紫色 师:说明什么?

生: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生成物不稳定。师: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巡视后师板书H2CO3== H2O+CO2↑

师:通过刚才实验我们得出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而且还能跟水反应。我们喝的很多饮料里就溶解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我们成为碳酸饮料。师: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你如何设计实验证明? 生: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

生:将制二氧化碳的导管通入石灰水中。师:请两位孩子到前面给大家展示实验。生:展示,看现象。生:石灰水变浑浊。

师: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发生反应。

师:澄清的石灰水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水。哪位同学到黑板写一下(生板演,师巡视、纠正错误)

师:.板书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OH)2+CO2=CaCO3↓+H2O 利用此反应来检验CO2,同时我们生活中也用此反应来保鲜鸡蛋,还有石灰浆来抹墙变的坚硬,还要时说墙壁此时出汗了。

师:谁能总结一下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生:总结

师:孩子们的收获如此丰富,我感到非常幸福!今天我们对二氧化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是我们今天对二氧化碳的认识也仅仅是阶段性。还有更多的二氧化碳的知识等待着我们去探索。下一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二氧化碳的用途及对环境的影响。

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2.化学性质:

①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不供给呼吸

②CO2+H2O=H2CO3 H2CO3=CO2↑+H2O ③CO2+Ca(OH)2=CaCO3↓+H2O

三、教学反思

在本次授课中,我第一步是一谜语入手,在课堂的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的设计既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又可培养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在接下来的教学设计中,让学生从一瓶可乐中发现二氧化碳的很多性质,然后让学生做实验,以培养学生的的动手能力。新课程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指导学生使用这种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不但要“学会”,还要“会学”、“乐学”,课堂中我将主要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合作”的实验探究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学会从实验现象挖掘事物的本质。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适当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明确“化学,来自于生活,又回归到生活中。” 但是由于本课时的内容安排较紧凑,实验较多,部分后进生思维可能会跟不上,所以我将通过课下辅导来加强这些同学对知识的消化能力。

第二篇: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石郭留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a:学会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b:知道二氧化碳的用途。

c:培养学生探究完成一些简单化学实验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自主学习、交流讨论的过程,培养学习“实验探究-观察现象-分析总结-知识体系-实践及应用”的方法。

1、通过CO2化学性质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

2、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学会归纳、概括、对比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思考,创新,实践的科学精神。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a: CO2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b: CO2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a:理解CO2和H2O的反应

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等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教法学法设计

教学:创设情景、探究实验、指导自学、反馈检测、配合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法:实验探究、自主学习、交流讨论相结合。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二氧化碳的兴趣:

上课开始,通过多媒体展示“死狗洞”画面,创设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化学奥秘的欲望,投入到探究二氧化碳的学习氛围中。

(二)、新课设计

提出问题:为什么在同一个山洞中行走,人安然无恙,而所牵的狗却死亡?由同学们讨论原因?从而引到二氧化碳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进行比较上来。能过多媒体展示探究实验的方法。

由同学们分组来完成“实验探究:

1、二氧化碳使烛火熄灭”实验。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同学们能得出什么结论?由此同学们能否说明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的原因吗?”

引导学生根据烛火熄灭得出CO2气体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的性质,同时根据下层烛火先熄灭、上层烛火后熄灭的情况得出CO2密度比空气大。回顾:狗为什么不能正常生存?引出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强调

二氧化碳灭烛火既有物理性质又有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

接下来,通过复习氧气微溶于水,来引入探究问题,指导学生演示:给集满CO2的塑料软瓶加入少量水,迅速盖紧瓶盖,振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问:“从刚才的演示中大家能说出CO2的什么性质?”

引导学生概括,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溶于水后,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呢?

多媒体展示探究实验的方法,由同学们分组来完成“二氧化碳溶于水”实验,并由同学们来说出观察到的现象,总结出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结论。

强调

二氧化碳溶于水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学生书写方程式。CO2 + H2O===H2CO3 H2CO3===CO2 ↑ + H2O 通过复习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来引入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成白色浑浊的性质及化学方程式。

将探究实验得到的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的结论进行总结,由同学们讨论哪些是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哪些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情境设置:通过小品“打工奇遇”舞台上白雾现象的产生,预设情境,引出下节课的学习方向,二氧化碳与干冰、温室效应等。

附: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 物理性质:

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二氧化碳能溶解于水 化学性质:

3、在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4、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 + H2O===H2CO3

5、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Ca(OH)2 + CO2 ==== CaCO3 ↓ + H2O

6、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三、课时演练:

1、某同学提出下列“低碳生活”环保建议: ①开发新能源,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②夏天空调温度调高一度。

③为减少“白色污染”,就地焚烧塑料餐具和塑料袋。④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⑤分类回收垃圾。

其中你认为可以采纳的是()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2.用二氧化碳溶液浇灌盐碱地植物主要作用除改良碱性土壤外还能()A.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

B.加速植物的光合作用

C.增加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 D.代替碳酸氢铵等作氮肥施用

3、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引出了一个新词“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碳耗量越高,导致全球变暖的元凶“二氧化碳”就越多,“碳足迹”就大,反之“碳足迹”就小。下列措施中不能缩减碳足迹的是()A.大力发展公交事业 B.植树造林种草 C.使用节能灯泡

D.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以满足生产生活对电力需求

4、在新刷石灰浆的房间里往往放一个燃烧的炭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烘干墙壁 B.使房间保温

C.消耗房间内的O2,防止墙皮氧化脱落 D.提供CO2,促进墙壁变白变硬

5、去年,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出现了旱灾,为缓解旱情,有些地区使用了干冰进行人工降雨。但二氧化碳也是温室效应的元凶之一。因此,有科学家设想:将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压缩使其液化,然后将其压入到冰冷的深海中,但也有科学家担心海水中富含二氧化碳后酸度会增加,可能会杀死一些海洋生物甚至会溶解掉部分海床,从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1)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二氧化碳在深海中的溶解度比在通常状况下的水中的溶解度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学后习得: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

一、物理性质

二、化学性质

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

1、不支持燃烧,不可燃烧。空气小,能溶于水。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 + H2O == H2CO3 “干冰” 碳酸不稳定

H2CO3 == CO2↑+ H2O

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 + Ca(OH)2 == CaCO3↓ + H2O 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分组实验、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以及多媒体教学的展示,从多个信息角度体会到了二氧化碳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学会的学习元素性质的具体方法,能够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知识上达到的预期的目标。在情感上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进一步学好化学起了承上启下的效果。

第三篇: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六单元

3、二氧化碳》第一课时

裴庆敏

宽城县育才中学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a:学会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b:知道二氧化碳的用途。

c:培养学生探究完成一些简单化学实验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自主学习、交流讨论的过程,培养学习“实验探究-观察现象-分析总结-知识体系-实践及应用”的方法。

1、通过CO2化学性质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

2、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学会归纳、概括、对比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思考,创新,实践的科学精神。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a: CO2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b: CO2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a:理解CO2和H2O的反应

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等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教法学法设计

教学:创设情景、探究实验、指导自学、反馈检测、配合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法:实验探究、自主学习、交流讨论相结合。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二氧化碳的兴趣:

上课开始,通过多媒体展示“死狗洞”画面,创设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化学奥秘的欲望,投入到探究二氧化碳的学习氛围中。

(二)、新课设计

提出问题:为什么在同一个山洞中行走,人安然无恙,而所牵的狗却死亡?由同学们讨论原因?从而引到二氧化碳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进行比较上来。能过多媒体展示探究实验的方法。

由同学们分组来完成“实验探究:

1、二氧化碳使烛火熄灭”实验。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同学们能得出什么结论?由此同学们能否说明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的原因吗?”

引导学生根据烛火熄灭得出CO2气体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的性质,同时根据下层烛火先熄灭、上层烛火后熄灭的情况得出CO2密度比空气大。回顾:狗为什么不能正常生存?引出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强调

二氧化碳灭烛火既有物理性质又有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

接下来,通过复习氧气微溶于水,来引入探究问题,指导学生演示:给集满CO2的塑料软瓶加入少量水,迅速盖紧瓶盖,振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问:“从刚才的演示中大家能说出CO2的什么性质?”

引导学生概括,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溶于水后,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呢?

多媒体展示探究实验的方法,由同学们分组来完成“二氧化碳溶于水”实验,并由同学们来说出观察到的现象,总结出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结论。

强调

二氧化碳溶于水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学生书写方程式。CO2 + H2O===H2CO3 H2CO3===CO2 ↑ + H2O 通过复习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来引入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成白色浑浊的性质及化学方程式。

将探究实验得到的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的结论进行总结,由同学们讨论哪些是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哪些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情境设置:通过小品“打工奇遇”舞台上白雾现象的产生,预设情境,引出下节课的学习方向,二氧化碳与干冰、温室效应等。

附: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 物理性质:

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二氧化碳能溶解于水 化学性质:

3、在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4、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 + H2O===H2CO3

5、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Ca(OH)2 + CO2 ==== CaCO3 ↓ + H2O

6、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三、课时演练:

1、某同学提出下列“低碳生活”环保建议: ①开发新能源,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②夏天空调温度调高一度。

③为减少“白色污染”,就地焚烧塑料餐具和塑料袋。④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⑤分类回收垃圾。

其中你认为可以采纳的是()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2.用二氧化碳溶液浇灌盐碱地植物主要作用除改良碱性土壤外还能()A.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

B.加速植物的光合作用

C.增加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 D.代替碳酸氢铵等作氮肥施用

3、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引出了一个新词“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碳耗量越高,导致全球变暖的元凶“二氧化碳”就越多,“碳足迹”就大,反之“碳足迹”就小。下列措施中不能缩减碳足迹的是()A.大力发展公交事业 B.植树造林种草 C.使用节能灯泡

D.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以满足生产生活对电力需求

4、在新刷石灰浆的房间里往往放一个燃烧的炭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烘干墙壁 B.使房间保温

C.消耗房间内的O2,防止墙皮氧化脱落 D.提供CO2,促进墙壁变白变硬

5、去年,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出现了旱灾,为缓解旱情,有些地区使用了干冰进行人工降雨。但二氧化碳也是温室效应的元凶之一。因此,有科学家设想:将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压缩使其液化,然后将其压入到冰冷的深海中,但也有科学家担心海水中富含二氧化碳后酸度会增加,可能会杀死一些海洋生物甚至会溶解掉部分海床,从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1)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二氧化碳在深海中的溶解度比在通常状况下的水中的溶解度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学后习得: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分组实验、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以及多媒体教学的展示,从多个信息角度体会到了二氧化碳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学会的学习元素性质的具体方法,能够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知识上达到的预期的目标。在情感上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进一步学好化学起了承上启下的效果。

第四篇:二氧化碳性质 教案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

2.通过探究活动增强实验操作能力,小组协作能力,提高自己对实验的分析、归纳能力。

3.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增强热爱自然的情感和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掌握

【教学难点】

二氧化碳性质验证的实验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在某农村,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家挖了一口井,很深,大约有十四、五米,因为施工人员在施工时曾在井内烧火,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男孩亦跟了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剧呢?是谁在作案呢?

原来是二氧化碳在作怪。

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占0.03%,如果超过1%,就对人类有害处,4%~5%人会感到气喘头痛眩晕,10%的含量人就会窒息死亡。

二、用课件展示二氧化碳存在形式的图片

既然我们生活中二氧化碳无处不在,你们它具备哪些性质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展示】一瓶二氧化碳的气体。

【演示 1】

如图:两只纸口袋保持平衡,向其中一直口袋中倒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讲解】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比空气重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是1.977克/升。比空气重。刚才我们介绍的致人死亡的井的底部有较大量的二氧化碳,引起密度大,因此,难于扩散。

【提问】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举例说明。

【小结】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压强越大,溶解得就越多,如:汽水、啤酒就是高压溶入较多的二氧化碳所形成的。如果将温度降低至-78.5℃(101千帕),气体二氧化碳就变成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其含义是“外形似冰,熔化无水”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

【提问】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举例说明。

【小结】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压强越大,溶解得就越多,如:汽水、啤酒就是高压溶入较多的二氧化碳所形成的。如果将温度降低至-78.5℃(101千帕),气体二氧化碳就变成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其含义是“外形似冰,熔化无水”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演示 2】

两支燃着的蜡烛都熄灭,且下面的火焰先灭。

【提问】由此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

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

(进一步解释上述事故的发生及蜡烛熄灭的原因)【演示 3】

【现象】紫色石蕊试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颜色变红,加热后红色褪去,又恢复紫色。

【讲解】二氧化碳溶解在水里生成碳酸(H2CO3),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液变红。碳酸不稳定,加热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演示 4】

澄清石灰水中吹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讲解】碳酸钙为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钙溶解变成溶于水的碳酸氢钙

CaCO3+H2O+CO2====Ca(HCO3)2

碳酸氢钙溶液加热后,又变成碳酸钙

【课堂活动】

学以致用: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饮料中溶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请你用学过的知识验证打开汽水瓶时冒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板书】

一、物理性质:

无色气体

能溶于水

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二、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一般不可燃,也不助燃。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CO2 + H2O = H2CO3 H2CO3 = H2O + CO2↑

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Ca(OH)2+CO2==CaCO3↓+H2O

【作业】

通过学习本节课,思考一个道理:是不是无毒就一定无害?

【教学反思】

第五篇: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5.3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2.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学生经历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2.能够体会合理猜想的重要性,能根据自己的猜想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能进行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理解科学探究在学习中重要性;2.学生学习时逐步建立起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意识到理论的学习与应用的重要性,认识到实际生活与化学学科密不可分,对学科价值也有新的认识。2学情分析

二氧化碳是中学化学中的又一种重要气体。该气体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就有所接触,但对二氧化碳的性质未必有科学的认识。由于之前在氧气的学习中已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教材中关于二氧化碳的知识,学生大都能通过预习来掌握。然而学生习惯于接受式学习,科学探究意识较为缺乏,看问题多停留于表面,缺乏深思的习惯。例如,当看到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中,石蕊溶液变红,他们就会得出二氧化碳能使石蕊变红的错误结论。因此,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是本节课的难点,在教学中通过设计实验和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石蕊溶液变红的真正原因。3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教学难点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教学过程.5.3 第一学时

5.3教学活动.新课导入 【引入】

同学们,你们有看过《名侦探柯南》吗? 相信看过的同学一定都被里面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同时也被柯南以及其他少年侦探团成员的智慧所折服。那我们今天也来当一回侦探,破解一起神秘的案件。

这起案件叫做“杀狗洞事件”,事件的经过大概是这样的:【播放视频43s】。【聆听】

从“杀狗洞”的故事引入,激发兴趣,引起学生关注,引出本节课的“主角”——二氧化碳。活动2【讲授】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讲述】

为了寻找杀狗凶手,我们先请了几位当地的村民做了笔录,我们一一来分析一下。

通过所给信息,组内讨论,至狗死亡的这种物质具有哪些性质? 【讲述】

村民A:狗死前,我并没有看见什么奇怪的东西,也没有闻到什么奇怪的味道,不知道为什么狗就出事了。【提问】

从“没有看见什么奇怪的东西,没有闻到什么奇怪的味道”你们可以推测导致狗死亡的这种物质有什么性质? 【回答】

它是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讲述】

村民B:狗的死因是呼吸困难。【提问】

这又说明了什么? 【回答】

这种物质不能供给呼吸,狗窒息身亡。【讲述】

村民C:狗狗虽然死了,但是人并没有什么问题……不过我弯下腰抱狗的时候好像有点气闷和头痛。【提问】

“弯下腰抱狗的时候有点气闷和头痛”说明了什么? 【回答】

这种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沉在下面。【讲述】

村民D:对了,侦探先生,还有一件事,进洞调查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火把特别容易熄灭。【提问】

“火把熄灭”说明了什么? 【回答】

这种气体不能燃烧 【追问】 本身呢? 【回答】

也不支持燃烧。【回应】

没错,可以想象,如果这种气体能燃烧,点着火把进去该有多可怕。【讲述】

根据以上的分析,人们推测导致狗死亡的可能是一种叫做二氧化碳的物质。【展示】

一瓶二氧化碳。【提问】

这是实验室中收集到的一瓶二氧化碳。请你们认真观察并结合生活经验,试着描述一下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观察】 【回答】

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提问】

怎么通过观察知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回答】

集气瓶正放。【回应】

是的,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的容器在放置的时候都要正放,防止气体逸出。【过渡】

那有没有可能是我拿反了呢?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一个实验进一步来证明这一点。实验一:

点燃一高一矮阶梯状蜡烛,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请同学们观察烧杯中的现象,推测一下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 【提问】

你们观察到了什么? 【回答】

蜡烛熄灭。【追问】

蜡烛熄灭说明什么 【回答】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再追问】

那么两支蜡烛是同时熄灭的吗? 【回答】

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提问】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回答】

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二氧化碳沉在烧杯底部,下面的蜡烛先接触到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下面的蜡烛先熄灭。随着二氧化碳的量慢慢增多,上面的蜡烛也接触到二氧化碳,所以上面的蜡烛随后也熄灭了。【讲述】

对比二氧化碳的性质与之前做的笔录分析,我们可以基本确定二氧化碳就是杀狗元凶。【提问】

但是满足这些性质的气体可能不止二氧化碳一种,我想证明这瓶气体就是二氧化碳,该怎么做?请同学们开动脑筋,都能用哪些方法来证明? 【回答】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回应】

对了,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二:

方案一:往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你们观察到什么? 方案二:通过碳酸饮料往石灰水里通入二氧化碳,你们观察到了什么? 方案三:通过导管往石灰水中吹气 【讲述】

我们通过不同的方法都证明了二氧化碳的这一性质,就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这瓶气体确实是二氧化碳,它就是杀狗凶手。

在这一反应中,就是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与水的混合物,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能与其中的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水,所以我们视觉上能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那么你们能根据描述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学生自主完成)

化学方程式:CO2 + Ca(OH)2 ═══ CaCO3↓ + H2O 这个反应是二氧化碳的特征反应,常用于检验CO2。【提问】

好了,通过检验,我们确定了这一瓶无色的气体确实是二氧化碳,它就是杀狗凶手。

那你们现在能来说一说,为什么杀狗洞杀狗却不伤人呢? 【回答】

山洞中空气不流通,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就会沉下来,聚集在地面附近,形成一定高度的二氧化碳层。当人牵着狗走进洞里,二氧化碳层大约淹没到人的膝盖,而处在低处的狗,完全淹没在二氧化碳中,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所以狗就因缺氧而窒息死亡了。

从现象到本质,解释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实验三:

【讲授】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可溶于水);化学性质(与澄清石灰水反应)评论.【过渡】

我们已经了解了二氧化碳的这些性质,那么我们在研究一种气体的物理性质是,除了从颜色、气味、状态气味方面研究外,还要研究它的溶解性,所以下面我们来看看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学生实验】

我给大家一瓶装有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还有一瓶水。你们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一下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有没有同学愿意上来做一下这个实验? 【提问】 你想怎么做? 【回答】

往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加入适量的水。【回应】

很好,我们想探究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最直接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水倒进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里。【提问】

那么在操作的时候有没有要注意的呢?你们想,我一旦打开瓶盖,二氧化碳是不是就扩散到空气中了?所以操作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回答】

快点倒水。【回应】

对了,还有最好用盖子稍微掩一下。【讲述】

好了,水倒进去了,可是好像并没有明显的变化。【提问】

好,摇一摇,可是手就直接捏着瓶子摇吗?我们要观察瓶子自然的变化,手要拿在哪里? 【回答】

瓶口。【回应】

对了,那我们摇一摇看看。【提问】 你们看到了什么? 【观察】 塑料瓶变瘪。【提问】

为什么塑料瓶会变瘪? 【回答】

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使瓶内压强减小,所以塑料瓶变瘪。【追问】

所以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回答】

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讲述】

通常情况下,1体积的水大约能够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实验四: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评论.【过渡】

那么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刚刚我们往塑料瓶中加的是水,那么振荡完之后,这里面的液体还是水吗?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塑料瓶中的液体到底是什么。【讲述】

这里先要给同学们介绍一种试剂: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得到的色素,溶于水得到的溶液呈紫色,所以称为紫色石蕊溶液。取少量紫色石蕊溶液于试管1中,作为参照。【设问】

那么我们往塑料瓶中的液体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会有什么现象呢? 取少量塑料瓶中的液体于试管2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现象。【观察】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提问】那是什么物质导致石蕊变红呢? 猜想一:水使石蕊变红

猜想二:二氧化碳使石蕊变红

猜想三:二氧化碳和水的混合物使水变红 【提问】

所以我们猜想液体中有一种物质能使石蕊变色。既然是二氧化碳溶于水,所以液体中一定存在两种物质:二氧化碳和水。【讲述】

可能是水吗?猜想可能是水的同学,你们忘了紫色石蕊溶液中也有水,然而它本身是紫色的,所以变红不是因水而导致。【提问】

可能是二氧化碳吗?可能是二氧化碳和水的混合物吗? 【讲述】

其实在常温下,酸性的物质会使紫色的石蕊变红,而在该反应中,这种酸性的物质就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

例如,这是一瓶醋酸,它是我们日常调味用的食醋的主要成分。往醋酸(试管3)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变红。所以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也是一种酸,叫做碳酸(H2CO3)。下面让我们尝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CO2 + H2O ═══ H2CO3 【讲述】

其实碳酸你们生活中也接触过,像可乐、雪碧这些饮料,它们在生产的时候是在加压条件下将二氧化碳充入其中,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同时,还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把这类饮料称为碳酸饮料。【提问】

不知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生活体会,就是碳酸饮料开封后如果没有马上喝完,而是放置了好多天再喝,你们会发现口感不一样了,而且打开瓶盖的时候没有或者极少有气泡冒出,就是说它“没汽了”,这是为什么呢? 【回答】

二氧化碳跑走了。【回应】

这是因为瓶盖一旦打开就没法保证完全密封,所以二氧化碳会逸出,这是原因之一。还有吗? 【回答】

二氧化碳反应掉了。【回应】

有人说二氧化碳反应掉了,可是原来没开封的时候里面的二氧化碳不也能跟水反应生成碳酸吗?可是打开没开封的雪碧照样有气啊。【讲述】

所以另一个原因是,碳酸很不稳定,常温下就会分解,加热可以加快它的分解。实验五:

将刚才使紫色石蕊变红的碳酸溶液倒一半到另一试管中,加热,观察现象。【观察】

红色溶液又变回紫色。【讲述】

之前溶液呈红色是因为有酸存在,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溶液恢复紫色,说明溶液中没有酸,也就是说碳酸发生了分解:H2CO3 ═══ H2O + CO2↑。这个反应常温下就能进行,加热只是让它进行得更快,所以没必要写加热符号。

让学生感知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先猜想,后假设,进而实验,推出结论,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情感。

【讲授】课堂小结 评论.【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方面,它是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二氧化碳溶于水不仅是个物理变化的过程,还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化学性质方面,首先,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以前我们只是知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是学完今天的课,我们能正确写出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实际上是与其中的氢氧化钙发生了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钙是一种白色沉淀,所以我们能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不仅可溶于水,还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常温下就可以发生分解,加热可以加快它的分解,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启示】

思考:在进入一个空气不流通的密闭空间之前,为了我们的人身安全,该怎么做

先做灯火实验。即将一根燃着的蜡烛放入,如果火焰熄灭或火焰微弱,证明二氧化碳含量较多,人不能进入。【回顾】

本节课学习的知识。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下载二氧化碳的课堂实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氧化碳的课堂实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 河北省三河市第四中学 赵应其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将充分利用“云南图书馆二氧化碳泄漏”这一焦点新闻,深度挖掘科学知识、......

    二氧化碳制取教案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掌握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原理、装置、检验及验满等知识,同时培养学生逐步学会分析问题,探究实验,设计......

    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左边月儿弯,右边月儿圆; 弯月能取暖,圆月能助燃; 植物需要它,灭火最能干。 致冷造仙境,可用来肥田。 同学们,你们能猜出这种物质吗? 【生】......

    《二氧化碳性质》说课稿(汇编)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氧气、二氧化碳、氢气是初中学生要求全面、系统认识掌握的三种重要气体,学生在学习了氧气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对氧气和氢气的掌握......

    二氧化碳教案总结

    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导入 在导入时的情景要尽量与现实生活相接近这样才可以引起大家的关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近来地球上气温正在逐渐升高,什么原因使能地球气温如......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说课稿[本站推荐]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说课稿(第一课时)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作用和内容 二氧化碳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学生在前面学习了氧气和氢气的基础......

    课堂实录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谁更伟大?》课堂实录 一、教学设计思想 教材分析 本课围绕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而展开,由“历史学家的讨论”“动手做一做”“动脑想一想”......

    课堂实录

    《少年中国说》课堂实录原创参赛】“采用批注式阅读方法,打造高效阅读课堂”主题 研究课《少年中国说(节选)》课堂实录 授课教师:通榆县第二小学徐春颖 师:(指板书)请同学们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