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色彩基本知识教案
《色彩基本知识》
一. 二. 三. 四. 五. 授课班级:基础班 学科:美术
课题《色彩基本知识》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与懂得色彩主生的基本条件以及绘画用色的基本知识,并尝试运用这些知识。六.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色彩三要素及同种色、类似色、固有色、条件色与色性的理解。
2、教学难点:类似色、对比色的组合调配。七. 八. 课的类型:讲授课
教学方法:讲述法、引导法、图片展示法、启发法、练习法相结合
九. 教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色卡,类似色与对比色的范围,示范用的水粉纸若干张,水粉画工具材料。
学生准备:教材 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应该都看过一些黑白电影或是黑白电视节目,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只有黑、白、灰的世界里,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请一两个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所以说色彩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不是单调的。那么,人为什么能看见颜色呢?光进入视觉的三种形式:1.光源光(自然光、人造光)2.透射光3.反射光 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时,通过物体的吸收、反射或穿透作用,反射回来的色光作用于人的视觉,便产生了某种色彩的感觉。色彩的产生是光对人的视觉和大脑发生作用的结果,是一种是直觉。
(二)颜色
色彩范畴:色彩分为无彩色和有彩色两大范畴 无彩色:黑、白、灰色。
有彩色:红、黄、蓝等含彩的色。
我们在画色彩的时候,什么颜色是必不可少的呢?
1、三原色
不能用其它颜色混合而成的色彩叫原色。用原色却可以混出其它色彩!(不是全部)。原色包含两个系统:光的三原色和和色料或颜料的三原色!(1)色的三原色:朱红光,翠绿光,蓝紫光。(2)色料的三原色:紫红,柠檬黄,天蓝!
在一张画里面,同一种颜色不同距离的物体我们证明体现呢?
2、间色
又叫“二次色”。它是由三原色调配出来的颜色,是由2种原色调配出来的。红与黄调配出橙色;黄与蓝调配出绿色;红与蓝调配出紫色,橙、绿、紫三种颜色又叫“三间色”。在调配时,由于原色在份量多少上有所不同,所以能产生丰富的间色变化
3、复色
也叫“复合色”。复色是由原色与间色相调或由间色与间色相调而成的“三次色”,复色是的纯度最低,含灰色成份。复色包括了除原色和间色以外的所有颜色 一个物体由于受到光的影响,暗面我们一个怎么体现呢?
4、补色
是广义上的对比色。在色环上划直径,正好相对(即距离最远)的两种色彩互为补色。如:红色是绿色的补色;橙色是蓝色的补色;黄色是紫色的补色。补色的运用可以造成最强烈的对比
(三)色彩的三要素
1、色相
色相是色彩的相貌,即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不同的波长给人不同的色彩感受!红、橙、黄、绿、蓝、紫色每个字代表一个具体的色相!注意:色相是由波长决定的,所以比如粉红色,暗红色,灰红色是同一色相(都是红色相)只是彼此明度和纯度不同而已!色相可以分为高纯度,中纯度,低纯度,高明度,中明度,低明度!
2、明度
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明度是全部色彩都具有的属性,最适合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象我们画的素描,黑白照等。白色的颜料是反射率较高的物体,在其他颜料中加入白色,可提高混合色的明度,黑颜料则相反。
3、纯度
纯度指色彩的纯净程度,也可以说色相感觉明确及鲜灰的程度。任何一个色彩加白,黑,灰都会降低它的纯度,越多就越低。
(四)色调
1、暖色调。即红色、橙色、黄色、赭色等色彩的搭配,可使主页呈现温馨、和煦、热情的氛围。
2、冷色调。即青色、绿色、紫色等色彩的搭配,可使主页呈现宁静、清凉、高雅的氛围。
3、对比色调。即把色性完全相反的色彩搭配在同一个空间里。例如: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等的搭配,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给人亮丽、鲜艳、喜庆的感觉。(很多广告招牌都利用到)
当然,对比色调如果用得不好,会适得其反,产生俗气、刺眼的不良效果。这就要把握“大调和,小对比”这一个重要原则,即总体的色调应该是统一和谐的,局部的地方可以有一些小的强烈对比。
(五)物体的视觉色彩
在客观世界中,我们眼睛所看见的任何一个物体,其表面色彩的形成不少于以下三个方面。
欣赏图片
分析一些基本的概念(光源色 固有色 环境色)固有色:物体在自然光照下所呈现的色彩.在室内自然光的条件下,由于天光的影响,物体的色调偏冷
光源色: 光照射到物体的受光面是,物体的色相会产生变化,这种色彩被称为光源色。(室外光:早上黄,中午红,晚上白)3 环境色:
由于光的反射作用,使物体受到环境色彩的影响而改变固有的颜色,这种色彩被称环境色。
环境色在物体暗部反映较明显,另外金属物品和玻璃器皿具有强烈的反射能力环境色非常丰富。环境色存在和变化,加强了画面相互之间的色彩呼应和联系。也大大丰富了画画的色彩。
很多初学画的人,一般容易产生两种偏向:一是习惯观察固有色,只顾用固有色的深浅表现对象,而忽视光和环境对物象的客观影响。二是过分寻求色彩的变化,而忽视了固有色 的客观存在。不管色彩有怎样大的变化,呈现在画面上的仍应是固有色的感觉
(六)色彩的心理感觉 色彩的心理感觉
不同的颜色会给浏览者不同的心理感受。每种色彩在饱和度,透明度上略微变化就会产生不同的感觉。
红色: 强有力,喜庆的色彩。具有刺激效果,容易使人产生冲动,是一种雄壮的精神体现,愤怒,热情,活力的感觉
橙色: 也是一种激奋的色彩,具有轻快,欢欣,热烈,温馨,时尚的效果。
黄色: 亮度最高,有温暧感,具有快乐、希望、智慧和轻快的个性,给人感觉灿烂辉煌 绿色: 介于冷暖色中间,显得和睦,宁静,健康,安全的感觉。和金黄、淡白搭配,产生优雅,舒适的气氛。
蓝色:永恒、博大,最具凉爽、清新,专业的色彩。和白色混合,能体现柔顺,淡雅,浪漫的气氛,给人感觉平静、理智
紫色: 女孩子最喜欢这种色,给人神秘、压迫的感觉 黑色: 具有深沉,神秘,寂静,悲哀,压抑的感受 白色: 具有洁白,明快,纯真,清洁的感觉
灰色:具有中庸,平凡,温和,谦让,中立和高雅的感觉
黑、白色: 不同时候给人不同的感觉,黑色有时感觉沉默、虚空,有时感觉庄严肃穆。白色有时感觉无尽希望,有时却感觉恐惧和悲哀。
十一、作业
用几何图形自己设计排列组合形成新图形,分别用原色、间色、复色进行填色练习。
十二、板书设计
色彩的基本知识
一、人为什么能看到颜色
二、颜色
1、三原色
2、间色
3、复色
4、补色
三、色彩的三要素
1、色相
2、明度
3、纯度
四、色调
1、暖色调
2、冷色调
3、对比色调
五、物体的视觉色彩
1、固有色
2、光源色
3、环境色
六、色彩的心理感觉
第二篇:教案1---色彩概述+基本知识
【导入】
请同学谈谈各自眼中的色彩 【新授】
色彩概述
一、认识色彩艺术:
我们所研究的色彩,从广义上来看是一种观念,它包含了多个方面的因素,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认识。对于物理学家来说,色彩是光的波长;对于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来说,色彩是人体对颜色的感知,涉及眼睛和大脑的神经反应;而对于画家来说,色彩是表达情感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人们逐渐发现大量关于色彩的规律,但色彩仍有很多未知的世界等待我们去探寻。色彩以其独特的方式存在于现实世界中,也影响这我们的精神世界。它能使人愉悦、激动、舒畅,也能使人压抑、忧伤、急躁,它产生的移情作用使其具有神秘的力量。国内外众多科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和艺术家都对色彩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们将色彩的研究领域拓展到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美学、视觉心理学和社会学等范畴,为我们学习色彩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经验。
二、色彩达人测试
(见课件)
三、色彩规律的发现
英国科学家牛顿于1666年用一只三棱镜将太阳光分离出五颜六色的色彩光谱,人们管这一现象叫做色散。人们才第一次真正认清了色彩产生的原因,才知道白色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光波组成的。
色彩是光通过物体的反射而作用与人的视觉器官和大脑的结果,因此对于色彩的感知,必须具备光源、物体、人的眼睛和大脑等基本条件。
四、光与色
牛顿的实验可以称为光的分解,被分解的单色光按照波长大小而一次排列的图案称为光谱。
在牛顿之前的学者都认为白光是最简单的光,这是一个误解。一般意义上的光是由不同波长的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
所谓单色光,是指白光或太阳光经三棱镜折射而分离出来的光谱色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个颜色。这种被分解的色光即使再一次通过三棱镜也不会再分解为其他的色光,因此将这种不能再分解的色光称为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称为复色光,自然界中的太阳光及人工制造的灯光等光源所发出的光都称为复色光。可见光谱和不可见光谱:
用三棱镜分解太阳光而形成的的光谱,是人的眼睛所能看到的单色光的范围,从波长最长的约780nm的红色光波,依次缩短,到约380nm的紫色光波,这个区域为可见光谱,就是人眼所能看到的颜色。换句话说,色彩是一种眼睛对色光的视知觉,是光作用于眼睛的结果。那么,波长大于780nm的红外线、小于380nm的紫外线及电波等不可见光,称为不可见光谱,只有通过仪器才能观测到,在此不列入色彩研究的范围。
—个物体当它吸收了光波中的其它颜色,而唯独反射某一种颜色的光波时,这个物体就会呈现它反射出的颜色。譬如我们说:“这只杯子是红色的。”实际上是杯子表面分子吸收了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光,而仅仅反射红颜色光波的结果。
在黑暗中,我们看不到周围的形状与色彩,这是因为没有光线。如果在光线条件很好的情况下,有人却看不清色彩,这或是视觉器官不正常(比如色盲),或是眼睛过度疲劳的缘故。在同一种光线条件下,我们会看到不同的色彩。因此,色彩的产生,是光对人的视觉和大脑发生作用的结果,是一种视知觉感受。
物体呈现颜色是光线照射的结果,光产生了色彩。光是色彩之母,展现在我们面前五彩缤纷的世界,实际上都是光的杰作。于是我们可以说,色彩来源于光。
★结论:色彩的概念——是光照射到物体刺激眼睛再传到大脑的视觉中枢而产生的一种感觉。
五、工具与材料
1、水粉颜料
2、调色盘3、8K素描纸
4、画笔
5、水桶 【小结】
1、不同领域对光的理解
2、色彩规律
3、光与色
4、色彩概念 【作业】
天晴时,用小镜子实验色彩规律,加深理解。【复习导入】
色彩的概念——是光照射到物体刺激眼睛再传到大脑的视觉中枢而产生的一种感觉。【新授】
色彩基本知识
色彩的分类: ◆三原色
绘画色彩中最基本的颜色为三种,即红、黄、蓝,称之为原色。
这三种原色颜色纯正、鲜明、强烈,而且这三种原色本身是调不出的,但是它们可以调配出多种色相的色彩。
◆间色:由两个原色相混合得出的色彩,如黄+蓝=绿、蓝+红=紫。
水杯实验:将红、黄、蓝三原色颜料加水调和,每两种原色液体混合至一新透明水杯中,观察其变化。
◆复色:将两个间色(如橙与绿、绿与紫)或一个原色与相对应的间色(如红与绿、黄与紫)相混合得出的色彩。复合色包含了三原色的成分,成为色彩纯度较低的含灰色彩。
水杯实验:将红、黄、蓝三原色液体分别与间色再混合至一新透明水杯中,观察其变化。★结论:
• 三原色是红、黄、蓝,在环中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 二次色(间色)是橙、紫、绿,处在三原色之间,形成另一个等边三角形 • 三次色(复色)是黄橙、红橙、红紫、蓝紫、蓝绿和黄绿六种颜色,是由原色和二次色混合而成。
【小结】
色彩三原色、间色、复色 【作业】
绘制24色色相环,掌握三原色、间色、复色的概念
要求:比例均匀,画面整洁,色相明确。
第三篇:色彩教案
第1章 色彩基础知识
水分画介绍:
水粉画是以水调和粉质颜料绘成的画。它兼有油画和水彩画的某些特点,具有较强的表现力,所用材料也较便宜。水粉画是美术爱好者写生和初学绘画的人掌握色彩造型能力的最常用的表现形式,同时被广泛地应用于宣传画、装饰画、商业广告、舞台美术设计和工艺美术图案设计等方面。
水粉画在造型观念上原本属于西画体系,注重形体结构和光色表现,这一点使之区别于中国传统的国画。因为水粉画材料与用具简便,又能表现出丰富的色彩关系,所以初学美术的人常用作色彩练习或写生。
1.光与色:
在1666年,牛顿发现色散现象,用三棱镜实现了光的分解与合成。可见光就是太阳中的紫、蓝、绿、黄、橙、红等六种色光。现代科学证明:任何表面的粒子与太阳光中相同波长的粒子产生共振,从而使物体发光显色。
2.彩色与无彩色:
原色:根据太阳光谱绘成的颜料色环,其中红、黄、蓝称为三原色。原色是指这一颜料中的色彩,已不能在进行分解。也可以说,红、黄、蓝这三个基本色,不可能用其他颜色调配出来。三原色是色彩中最纯正、鲜明、强烈的基本色,但三原色可以调配出其他各种色相的色彩。
间色:由两个原色相混合的色彩称为间色,即红调黄得橙、黄调蓝得绿、红调蓝得紫。由此,可产生红、橙、黄、绿、蓝、紫六色色环。如将六种色与相邻色相再调和,就可以再得六个间色,即红橙、黄橙、黄绿、蓝绿、蓝紫、红紫。这样可绘制成12色色环。
复色:如果将两个间色(橙与绿或绿与紫,紫与橙相混合)或一个原色和相对应的间色(如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混合都可得复色。由此可见,复色包含了三原色的成分,成为色纯度较低的含灰色彩。
补色:在色环中,一个原色与相对应的间色(如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互称为补色。补色对比,是最强烈鲜明的对比。在观察和表现绘画色彩时,利用这种视觉中产生的补色关系,去加强色彩对比和增强美感,是很普遍使用的有效方法。3.色彩的三要素:
一个颜色的特征也就是与其他颜色的差别是由色相、明度、纯度所决定,所以称为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指色彩的相貌特征,即: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不同颜色。
纯度: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又称为饱和度。
明度:明度指色彩的明亮程度。色彩对光的反射率越高,其明度就越高。4.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
光原色:光源即发光体,是物体颜色的来源。可以或多或少地改变物体的固有色,它对协调色彩关系和形成色彩调子,是一个重要因素。在色彩训练中,能认识并表现出光源色的色彩特点,也是色彩学习的要求之一。
环境色:是指某个物体在不同环境里,其固有色会受环境色彩的影响而产生变化,即环境的色彩反射到物体上,及物体色彩与环境色彩对比中产生的色彩变化。因此,一个色彩单纯的物体,在具有条件色的环境里,可以使单纯的物体,产生复杂的色彩变化,这种变化的色彩称为环境色。一般色彩绘画,都着重研究环境色的色彩规律与色彩效果。
固有色:指的是物体在漫射的白光下所呈现的物体本身固有的色相。所有物体,在阳光的投射下,反映出来的色彩比较全面而纯正,即色彩概念上的固有色。
综上所述,人们生活环境和大自然的色彩现象,是由光原色、固有色、环境色所综合而成的。由于日光在晴、阴、雪不同的气候和早、中、晚不同时间的情况下,光源色也会产生变化。另外,光的强弱,光的投射角度和物体质地的不同等条件的差别,物体的色彩也会产生复杂变化,这产生变化的色彩也称“条件色”。绘画写生中的色彩观察,是直接依据条件的变化规律来表现色彩的。
第2章 水粉画的基本技法
调色:
色彩写生时调配色彩是建立在正确观察和理解对象的色彩关系的基础上。调配颜色不能孤立地看一块,调一块,画一块。而要考虑整个色调的色彩关系,从整体中去发现每一块颜色。水粉画写生色彩不易衔接,也应该在明确色彩关系的基础上,把几个大色块的颜色加以调整,准备好再往上画。切忌脱离整体,看一块,调一块,画一块,接着又调一块改一块。入手时要先画重颜色。一般来说,趁画面湿时,一口气画完,色彩关系容易掌握。如果在一色已经干的情况下再衔接、覆盖颜色,就要注意颜色的干湿变化。
水的使用:
水的使用在水粉画中虽然不及水彩画中那样重要,但是也是不可忽视的。水,主要起稀释、媒介的作用。调色、用笔和色层变化,都与水的使用有密切的关系。从作画步骤来说。在铺大调子时水要用得多些,使色层较薄,便于再往上着色。在作画过程中,水太脏了要及时换。尤其是画色彩鲜明的部位,调色用水要洁净。
白色的使用:
水粉画调色时白色的使用比一般颜色要多。调用白色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色彩的明度,降低色彩的纯度,在画近处、实处和高光处时,多调用白色,有助于形体的塑造,使其鲜明、突出。总的来说,初学时要注意两种倾向:一种是过多得用水,不敢用鲜明厚实的色彩来塑造形象,造成画面缺乏色彩对比、形象单薄。另一种是过多地使用白色,不懂得恰当地用水的好处,而使画面“粉气”、滞闷。至于在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水和白色的使用又常与作者的个人爱好、技法特点有关。爱用薄画法、湿画法作画的,一般水的使用便多些。而爱好厚画法、干画法作画的,水的使用便少,白色的使用则较多。
用笔:
由于各种类型的笔都可以用来作水粉画,因此水粉画的用笔技巧是异常丰富的,并且是在借鉴油画、国画和水彩画笔法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发展的。
水粉画中常见的笔法:
平笔法—笔迹隐蔽,画面色层平整;
刷笔法—色层错综重叠,用色较厚、厚薄相间; 点彩法—利用光色的空间、视觉混合原理,用密集的小笔触(色点)塑造形象。
此外,一般在画虚处、远处和暗部、阴影时,笔触要模糊些、平些、颜色薄一些,增加虚远感。而在画近处、实处和亮部时,笔触则要显露些、颜色要厚一些,以增强其结实、突出、明晰的效果。当然这些都需要从整幅画的处理意图出发,运用不同的笔法。笔触也有一个整体性的问题。一幅画的用笔也要有变化而统一,形成一种节奏感。要防止缺乏整体处理意图的凌乱用笔。干画法:
就是说水少粉多的意思,这种画法调色时不加水或少加水,使颜料成一种糊状,先深后浅,从大面到西部,一遍遍地覆盖和深入,越画越深入,并随着由深到浅的进展,不断调入更多的白粉来提亮画面。干画法运笔比较涩滞,而且呈枯干状,但比较具体和结实,便于表现肯定而明确的形体与色彩。干画法也有它的不足,画面过多地采用此法,加上运用技巧不当,会造成画面干枯和呆板。但干画法的色彩干后变化小,对于练习色彩收效较大,也容易掌握。湿画法:
此法与干画法相反,用水多,用粉少。它吸收了水彩画的技法,也最能发挥水粉画运用“水”的好处。但它所采用的湿技法比画水彩要求更高,过多得涂抹或多遍涂抹必然造成画面灰而腻。但这种画法运笔流畅自如,效果滋润柔和,特别适于画结构松散的物体和虚淡的背景以及物体含糊不清的暗面。如发挥得当,它能表现出一种浑然一体和痛快淋漓的生动韵味。
第3章 水粉画的工具和材料
水粉画的工具有如下几种: 1.水粉画颜料:
绘画颜料根据其性质,可分为水溶性颜料、油溶性颜料和固体颜料。水粉颜料是不透明的水溶性颜料。目前市场经常见到的水分颜料有:钛白、柠檬黄、淡黄、中黄、深黄、土黄、橘红、朱红、大红、夕阳红、深红、桃红、玫瑰红、紫罗兰、青莲、群青、深蓝、普蓝、翠绿、草绿、淡绿、熟褐、深褐色、褐色、黑等。
2.用笔:
水粉画的用笔随意,笔的种类也较多,比如:水粉笔、水彩笔、油画笔、国画笔、化妆笔、刮刀和自制笔等,可以针对自己的作画习惯以及对笔的不同喜爱,有选择地合理使用。一般水粉画的笔要求笔锋有圆、方、尖、扁以及大小之别,便于表现任何刻画对象。
3.纸张:
水粉画用纸比较随便,一般较硬较厚的都可用来画水彩画,甚至连报纸、白板纸裱在板上也可以画风景或广告画。严格讲,画好和保存一张好的水粉画,最好还是选用水粉、水彩、卡片、铅画等纸,它们既方便又好用,其画面效果能长期保存。
4:其他辅助工具:
作画时需准备一个合适的洗笔筒,如小塑料桶。一般口要大一些,便于在紧张作画时快速在水中涮笔。另外作画时还要准备一块海绵或找一块吸水性较强的布作为清理工具。
第4章 苹果的写生步骤
水果的色彩亮而且醒目,在调色时要多注意与周围色彩的协调关系。作画步骤:
1.用普蓝起稿,画出明暗交界线与投影的位置。
2.用土黄与熟褐画苹果的暗部,反光部分加点玫红,顺势带上几笔灰部的黄色。
3.亮部用柠檬黄,橘黄调入白色,灰部用带灰的玫红或草绿,这些颜色把景物的冷暖色拉开,完成大色调。
4.深入刻画,注意苹果的体积感,区分色彩的明暗、冷暖变化,把物体刻画得更加具体完整。5.调整完成。
第5章 香蕉的写生步骤
香蕉的色彩鲜艳明亮,在调色时要多注意与周围色彩的协调关系。作画步骤:
1.用普蓝起稿,画出明暗交界线与投影的位置。
2.用土黄与熟褐画香蕉的暗部,反光部分加点环境的颜色,顺势带上几笔灰部的黄色。
3.亮部用中黄,橘黄调入白色或柠檬黄,灰部用带灰草绿,这些颜色把静物的冷暖色拉开,完成大色调。
4.深入刻画,注意香蕉的体积感,区分色彩的明暗冷暖、变化,把景物刻画得更加具体。5.调整完成。
第6章 洋葱的写生步骤
洋葱的色彩特别丰富,注意冷暖色的使用。作画步骤:
1.用普蓝单色起稿,找到静物的暗部和明暗交界线。
2.铺大色调,注意暗部的颜色以冷紫红为主,反光要注意台布的颜色。3.亮部颜色可以用玫红为主铺色,灰部颜色可以考虑用土红铺色,同时带上背景色。
4.深入塑造,完成静物整体的色彩关系。5.调整完成。
第7章 青菜的写生步骤
青菜的刻画,需要仔细观察,菜叶的绿色可以稍微偏暖,菜梗的颜色白中带冷,明度较高。
作画步骤:
1.起稿注意青菜的形体特征。
2.铺大色调,注意菜叶绿色的暗部可以略微加点熟褐,亮部比较暖,可以调入暖色。
3.铺上亮部和灰部颜色,注意与背景的协调关系。4.根据形体和色彩特征,作深入刻画。5.调整完成。
第8章 透明酒杯的写生步骤
透明酒杯的刻画,需要仔细观察,除了饮料的颜色,其他色彩都是受环境的影响,注意环境色的使用。
作画步骤:
1.起稿注意酒杯的形体特征和圆的透视。
2.铺大色调,注意饮料颜色的立面和平面的区别。3.铺上亮部和灰部颜色,注意与背景的协调关系。4.根据形体和色彩特征,作深入刻画。5.调整完成。
第9章 陶罐的写生步骤
陶罐作为画面中的主体,造型多样、色彩丰富。刻画中一般需要仔细观察,注意物体的质感和结构,以及和画面大色调的协调。
作画步骤:
1.用普蓝起稿,找到暗部和明暗交界线,注意形体结构。
2.找到暗部颜色,一般以熟褐加普蓝加深红为主,反光处加点背景的色彩。
3.明确陶罐大的色调,塑造基本的形体关系。4.深入刻画,注意陶罐与环境的色彩关系。5.调整完成。
第10章 酒瓶的写生步骤
玻璃器皿有光的通透性,在表现的时候特别注意背景色彩以及亮部灰色的使用。最后画高光,在画面中起点睛的效果。
作画步骤:
1.起稿画出酒瓶的形体结构和投影线。2.铺大的色块,注意酒瓶暗部颜色的分布。
3.整体铺色,注意酒瓶大的形体关系和色彩前后冷暖关系。4.深入塑造,画出酒瓶半透明的质感,注意玻璃瓶中灰色的使用。5.调整完成。
第11章 鱼的写生步骤
鱼的造型简单,色彩丰富。观察的时候要注意时间的把握,新鲜的鱼一般颜色比较亮,有光泽。
作画步骤:
1.起稿注意鱼的基本形体关系。
2.铺大色块,鱼的颜色非常丰富,一定要抓住主要色块。3.画出亮部和灰部色彩,同时铺上背景色,注意环境色。4.深入刻画,突出鱼的形体特征,色彩冷暖关系更明确。5.调整完成。
第12章 组合静物写生步骤
(一)这是一组深色罐子和水果的组合,整组静物色彩对比强烈,冷色调的搭配和谐统一。
作画步骤:
1.起稿,注意构图的均衡。
2.铺大色块,从深色开始入手画,找到画面大色调,注意色彩之间的对比关系。
3.冷色调的画面,注意暖色的配合。背景色和台布的刻画要围绕静物展开。
4.深入塑造,拉开明暗关系,注意色彩的冷暖变化。点高光时,应该观察静物的质感。5.调整完成。
第13章 组合静物写生步骤
(二)这是一组陶罐、酒瓶和水果的组合,画面色彩变化丰富,物体造型既有对比又有统一,适合初学者练习。
作画步骤:
1.用普蓝色起稿,注意构图中静物上下、左右的定位。找到画面中的明暗关系。
2.铺大色块,从深色开始着手,注意色块直接的对比和协调关系。3.画上静物的亮部灰部色彩,把台布背景用色同时跟上,注意色彩的前后关系。
4.整体深入塑造,把握静物的质感和色彩关系。5.调整完成。
第14章 风景色彩基础
一.色彩要素:
色彩是风景画的绘画要素之一,自然景物的色彩是触发创作灵感、产生艺术构思的自然素材,要把色彩表现的完美、有艺术生命力,就必须着重去研究色彩的艺术表现,塑造出比自然更美的色彩形象。自然景物所提供的客观根据是艺术表现的真实性、生动性的基础,初学者要着眼于两个方面的学习:A.色彩的现象和观察;B.如何进行色彩的艺术表现。
色相、明度、纯度是研究色彩的三要素,对于色彩要素的辨别、认识、应用,要经过一定的训练,普通人对于自然景物只达到区别明显的色彩差异的水平,而对局部细节的色彩倾向及其变化的辨认,是较为迟钝的。培养对色彩的敏感度,是一个作画者的必备素质,只有通过认真地研究和实践训练。
色相,即色的相貌,如:红、黄、蓝、绿、青、黑、白等,初学者首先要学会辨色,对应叫出它们的名称,除了红、黄、蓝这三原色之外,其他色相基本上都是由色的混合产生的,要分辨出各种红、各种黄、各种绿等的色相上的微妙差别。随着对色彩敏感程度的提高,应该能分辨出无数个微妙的色彩来。
明度,即色于色之间的明暗差别。如同明暗素描中的黑白差别,人的眼睛对于各种不同色相的颜色的明度感觉是各不相同的。在实际的画面色彩调配中,初学者除了用加白或加黑以提高或降低色彩明度的办法外,应更多地运用不同明度颜色的调配来升降明度,丰富层次,更准确地取得预期的画面明度效果。
纯度,即色度和灰艳度,自身色度最饱和,没有其他色杂质,为纯度最高色,而灰度就是纯色的对立面。三原色红、黄、蓝最纯;间色绿、橙、紫次之;复色更次之。色的纯度越高越强烈,越具有视觉冲击力。在实际绘画中,现实景物中大量存在的是中间色及复色,绝对单纯色并不多见。
二.色彩关系:
画面同时出现的几块颜色,它们之间存在色相、明度、纯度、冷暖的相互关联,便构成了色彩关系。就风景画来说,各种景物的色彩彼此关联,形成了色彩关系的种种情况,初学者应该从色彩的整体关系入手,应分析客观对象中几大色块的差异,着重处理色彩的对比与协调关系。画面中形象是由各种形与色的点、线、面互相衬托而构成,而整幅画的色调,也同样关系到形体、光感、质感、空间感等的塑造。
色彩的对比主要有:色相对比、明度对比、冷暖对比、纯度对比、补色对比、面积对比等。
初学者在强调画面色彩对比时,往往使色彩组合过分对立,视觉刺激感太强,或色力不均衡,色彩单调等。为了达到完美的色彩表现,还需要强调画面色彩的协调感,这样会使整体画面的色彩组合产生柔和和舒适协调感。常用的手法有:
1.采用类似色的协调,由色有微妙差距而含有共同因素的色彩组合。单一色相由明度较接近的色彩作协调,类似色相由明度与纯度差距不大的色彩作协调。
2.画面中色彩的冷暖对比,可采用微妙的对比关系,这样既产生了色彩的对比关系,又使画面有相应的协调性。
3.以一种主要的色调来统一画面色调,来取得画面的和谐感。方法有:提高主色的色相、纯度的明确性,恰当运用对比关系以增强主色倾向;色相含糊,色性不鲜明的色块,可以按主色的需要强调它们的色彩倾向;对立的色块,可以削弱和改攻。
三.色彩表现:
每幅画面中的客观景物都包含了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等,初学者要弄懂这三者的关系,便于景物形体的色彩塑造。
光源色,室外主要是太阳光色,光源的色光直接影响到物体的色彩。中午阳光呈现为中性色白光,而早晨与傍晚,受光面呈现暖色,相应的背光面呈现为冷色。
固有色,即物体本来固有的颜色,景物在受光中,起码产生了亮、中、暗三大面。一般说,景物亮面与暗面的色彩,相对来说不如中间面能更清晰地反映景物的固有色。环境色,会使画面色彩呈现多样化和丰富性。初学者特别注意不能简单地只表达景物的固有色,还要充分考虑到存在的环境色,丰富画面色彩的表现力。
色彩表现不仅是客观、准确表达景物的基本色彩特征,还需要传达视觉上的色彩感受和象征特性,更多地考虑表达作画者的情感与个性,这也是绘画不同于摄影照片的艺术性所在。
第15章 风景的选景与构图
一.选景:
面对缤纷多彩的景物,如可来定位、取景成为风景画的一个难题。首先应该对景物作多角度、宽范围的观察,始终要求对景物有一个整体的观察,也应该以各个不同时间段的光线、色彩感觉去综合观察,尽量以体现景与物的形与美感的角度如画。作为初学者还应该从这几方面来考虑取景:
1.可尽量选择层次清楚的景物,要养成将景物分成次的习惯,便于对画面的提炼。
2.从纷繁的景物中找出简化的景物主要个性特征,便于描绘时的重点刻画。
3.选的景物色调要感人,特别是一年中的特殊季节和一天中的特殊时段,常成为捕捉色彩感觉的好时机。
二.透视基础:
透视是客观景物在平面的画面上模拟出的三维效果。对初学者来说,要弄懂并利用透视的原理,掌握好透视基本规律,在画面塑造上形成一定的空间感受是很有必要的。透视基本分为焦点透视和散点透视两种,初学者重点是要学好焦点透视。焦点透视又分为三种:平行透视(一点透视);成角透视(二点透视);倾斜透视(三点透视)。大部分的风景画会采用两点透视的基本方法,这样表现的视角比较符合我们人眼的实际观察效果。基本的透视规律归纳为: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低;视平线以上的景物越近越高,越远越低;视平线以下的景物越近越低,越远越高等。
在实际的作画中,色彩风景不会像画几何透视一样地寻求死板的焦点,初学者应该灵活利用一些透视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例如:视平线的定位低,会使画面景物高耸,反之,会使画面景物平拉;景物在画面中近大远小的规律需要多方面的运用,不但表现在于形体尺度,还包括在塑造表现和色彩的远近处理上,如画远山时的灰淡、空灵;画近山时的浓重、清晰。初学者在弄懂这些透视规律的基础上,还要多加练习,并可尝试利用不同角度、题材构图的透视方法应用。
三.构图基础:
构图是景物表现在画面中的结构形式,好的、恰当的画面构图能突出风景画主题,烘托画面气氛,带给人美的感受。构图的基本法则就是“多样统一与均衡”,在构图过程中可采用多种手段作规划,可利用取舍、遮挡、迁移、倾斜、归纳等各种手段。画面中主要的构图形式有:对称式、均衡式、水平式、垂直式、S形式、三角式等,初学者可以根据景物的客观内容和自己的主观感受作灵活运用。
1.对称式构图,表现出平稳、有秩序感的画面,这合表现大气、稳定、略有图案化的题材。
2.均衡式构图,一种打破对称,而画面重心和分量达到平衡的形式,画面能既感到平衡,又显得生动而活泼。
3.S形式构图,给人以变化生动、富有韵律的感受,又能使画面产生层层动感。
4.三角式构图,正三角的画面,给人以牢固、稳定可靠的感觉;倒三角的画面给人以倾斜、不稳定、奇特的感觉。
第16章 风景色彩的画法与作画步骤
色彩风景可以根据景物内容和工具技法的不同有非常多的表现形式。但对初学者来说,不需要太拘泥于这些繁复的表现形式,很多方法可以留待以后去尝试和探索,开始阶段可以归纳地分为湿画法和干画法两种,以及一些其他实用小技法。
一.湿画法:
湿画法是水彩画的一种重要技法。作画时在湿底上着色,使之自然渗化;也可以趁一个色块未干时和另一个色块对接上,造成色、形互相渗透,形成多种色差的自然调色方法,有时也可以借助倾斜画板来获取理想的色、形流动效果。初学者在作湿画法时特别要注意几个问题:
1.色与水的比例要掌握好,色稠水少时水色流动不佳,色的渗透不够;色少水多时则水色流动太强,画面中的主要形状要被水色冲掉,从而使画面效果不好。初学者要多加摸索、尝试,逐步积累作画经验。
2.要根据画面的层次和内容来运用湿画法,一般适合画远景,如天空、远山等;也可以表现特殊时机的风景画面效果,如:雨景、雾景等。画面中的水色自然渗化,可以表现出空灵、含蓄的艺术美。
3.做湿画法时色彩的干与湿的深浅变化有较大差异。这个差异与色和水分的多少有关,需要经过长期实践,做到善于用水用色,从而能掌握色彩的浓、淡、干、湿的变化。
二.干画法:
干画法是水粉画(不透明水彩)的一种重要技法,干色指颜料少调水或不调水,画面可以塑造出清晰、明确、稳定的色彩形象,并且可以利用水粉色的覆盖特性,来修改画面的形与色。初学者在作干画法时要注意几个问题:
1.一般情况下,较大面积的范围,须要用明确、清晰的块面塑造对象,可用干画法来画,这样画出来的形、色坚实有力,常可作为风景画画面的主体表现部分。
2.作画时可用干画法来提高画面的表现力,如画树冠、草地、建筑等内容时,用干画的笔触(甚至是枯笔)来刻画形体,画面呈现更生动,绘画感更强。但要注意笔触的大小、方向要与画面的内容匹配,否则不但提高不了表现力,反而会使画面显得凌乱、粗糙。
3.在做画面局部修改时,可以利用水粉色的不透明特性,来覆盖原来的色块,这样不但能提高绘画的效率,也能使画面中的色块呈现多彩的变化。但有些色块在修改覆盖时要注意,如:紫罗兰、玫瑰红等颜色,很容易会使原来色块的色泽渗透到已覆盖的色块中,有些画刚开始没有,稍后时间颜色就会泛上来。造成画面不好的效果。
色彩风景如一味单一地使用干画法是较为单调的,一般都是干、湿画法并用,以避免简单而更富于变化。初学者较适宜一开始大体采用湿画法画大的感觉,然后再湿画的基础上继之以用干画法,就能整理或深入表现形体,提高画面表现力。
三.其他实用小技法:
色彩风景画还有许多绘画技法,初学者可以作些了解和尝试,其实,只要有助于加强画面的表现力,突出主题效果,任何的技法、手段都可以为我所用,在一张画面上也可以合理地综合利用多种技法、技巧,完善画面效果。也可以去创造一些独到的绘画技法,从而能凸现个性化的画面表现。
1.刮擦技法:在颜料于纸面上未干时,利用刀片、笔端、木条等工具来作刮擦,露出纸面的白底或色底图形。实际操作中,工具的不同和刮擦的轻重会表现出多种的效果。
2.喷水技法:趁颜色(以水色为主)未干时,溅上清水或色点,使之产生自然的水斑点,丰富色块的肌理效果,特别适合表现雨雾风景。
3.涂蜡技法:利用油与水相排斥的原理,先在画面上根据需要涂上蜡(也可以用油画棒),再画上水色,自然留出所涂抹的形状,并会稍带斑驳,有一定的表现力。
4.叠透技法:利用水色透明的特点,在先一层色干后再罩上第二层色,借以改变原色相或使原色相丰富起来,这样表现出来的色彩色感微妙、艺术性强。
四.色彩风景的作画步骤:
色彩风景在作画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作画步骤,这样才会有利于提高作画效率,合理表现画面效果,也是初学者必须要掌握的重要绘画技巧之一。但是,绘画是一项艺术创作活动,没有死板的步骤教条可循,它可以因人、因景、因作画工具不同而作画的步骤不相同,表现出的画面效果也会不一样,这也是艺术的魅力所在。但就作画原则而言,应该还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一般的原则是:
1.前一个步骤要给后一个步骤创造条件,而不是带来麻烦。2.虽然很多的画都会从局部画起,但作画时一定要有一个整体观,先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可反复多次。
3.作画时要留有余地,便于修改和调整。
一般初学者疑虑的是一幅画开始从什么地方入手画,建议原则上还是从大的色调入手,如:远处的天空、远处的山、树林等等,这样较容易确定大色调,也便于后面的深入。举例:
A.用群青色起稿,画出景物轮廓,尽量以准确的、简练的线条勾勒轮廓,并且要注意的是,开始的轮廓只是为以后做参考,切不可顺着轮廓稿画色彩。
B.开始从画天空入手,颜色画得薄一点,表现出阴天的感觉,趁颜色未干时衔接远山,这样衔接会比较自然。再把画面中主体的绿树铺上大色块。
C.根据景物的内容,一次画树丛、绿地、老屋、水塘等,用笔、用色要大胆,画时要追求大的感觉,而不是去看什么描什么,把基本色调定下来。
D.在大的色彩关系的基础上,做局部的调整。在调整的同时,也要注意一些景物细部的刻画处理,对老屋、树枝、篱笆等的刻画,会为风景画增添画意和生活情趣,最后审视画面作最后的取舍。初学者切忌这种没有目的的无休止画下去,要学会画面见好就收。
第17章 常见景物的基本画法
一.树的画法:
树是风景画里很常见的景物,自然界的树种类繁多、姿态各异、色彩丰富,绘画技法很多,也较难画好,是初学者首先要碰到的难题。
1.画树首先要抓住树大的外形,一开始不要太拘泥于某些枝叶的表现,而要多注意树冠的组合、体积的关系,以及树干的动势和结构姿态。要特别注意树干下粗上细的自然规律。
2.以树为主题的画面,在画树的色彩时要多注意画面的主色调的变化,可能会在画面色调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3.画树叶外形时,要注意树形的起伏变化、疏密变化,把树叶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一片片零碎的叶子。
4.作为风景画中配景的树枝,要注意笔触、色彩与画面的协调感,画时不要太做作。
5.很多树在一年四季中所表现出来的色彩会有很大的变化,画时要善于抓住这种大的色彩感觉,也常常能表现出个性化的靓丽色彩。
二.水的画法:
水的特性是灵动而多变的,特别是在江南水乡地域,水常常是风景画中的重要表现对象,它多变的姿态也是初学者觉得难以下手的地方。
1.平静、微动的水面可以把上面的景物倒影清晰地反映出来,但画时要注意景物与倒影在色调上的差异,画倒影时还要考虑到天光的影响,以及水波微动的感觉,要讲究笔触的用法,不要产生凌乱的画面效果。
2.阳光灿烂,色彩跳跃的画面,水的倒影应该根据总体的风格色调作协调的安排,倒影可以画得多彩而跳动,减弱倒影的景物内容,突出表现性。
3.透明水彩画面的水倒影,可以采用湿画法作渲染画法的处理,使颜色之间产生自然的渗化,画面细腻而又含蓄。
4.利用水色之间的衔接来表现自然的倒影,画面清新。三.建筑的画法:
建筑师人文类景观风景画的主要表现对象,也是学环境艺术类设计所要关注的内容。画建筑对初学者来讲会觉得很有难度,对造型、色彩的把握,还是要在弄懂建筑结构、透视规律的基础上,多加练习,逐步提高。
1.画建筑时要特别注意透视的合理应用,一般画面会利用两天透视的方法,要掌握好视平线、近大远小、近高远低等这些基本透视规律。
2.在画有特征的建筑时,要善于抓住这些建筑的特点,比如,徽派建筑的灰砖、马头墙特征,是画面表现中的重要内容。
3.画有历史的老房子时,利用色块、肌理效果的塑造,可以表现出厚重、斑驳、沧桑的历史感觉,使画面别有意境。
4.中外建筑的特征有明显的差异,作画时要对这些建筑特征多作了解。另外,建筑的固有色彩也可以作艺术性地处理,与画面的总体色调协调相一致。
四.人物画法:
任务在色彩风景画中属于点景的内容,能够使画面增加生活情趣,打破单调的场景,有时候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看似不起眼的点缀,也是初学色彩风景者觉得难以下笔的地方,寥寥数笔,却也影响了画面的成败。
1.生动的任务点缀,是表现出特定场景、生活情趣的必要手段。2.很多色彩风景画,人物的点缀不需要多费笔墨,只要寥寥几笔,就会很生动,但这几笔的点缀要非常到位。
3.风景场景中的人物点缀,不需要画得很具体,很详细,可以与景物场景融合在一起,浑然一体。
4.风景画中的人物色彩也是带动整个画面内容的一部分,使画面显露出生气和动感。
第四篇:色彩教案
上杭职业中专学校
教
案
2013至2014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色彩 教学时数:80
授课班级:12级美术班 授课教师:简萍
本学期教学计划:
1、色彩的基本理论(4学时)
2、水粉画工具、材料及特性(4学时)
3、水粉画的绘画技巧与作画步骤(4学时)
4、简单静物的水粉画单色练习(8学时)
5、水粉画静物临摹——从单色过渡到色彩(4学时)
6、水粉画静物临摹——固有色、光源色与环境色(4学时)
7、水粉画静物临摹——冷暖色调(4学时)
8、水粉画静物临摹——空间感的表现(4学时)
9、颜色的调配及写生色彩的要点(4学时)
10、水粉画静物写生——(4学时)
11、水粉画静物写生——果蔬类静物的画法(4学时)
12、水粉画静物写生——不同质感静物的表现(4学时)
13、水粉画静物写生——同类色静物的表现(4学时)
14、水粉画常见的弊病及纠正方法(4学时)
15、水粉画风景临摹1(4学时)
16、水粉画风景写生1(4学时)
17、水粉画风景写生2(4学时)
18、作业讲解及好作品欣赏(4学时)
19、色彩课程考查(4学时)
概念:色彩是光作用于物象后,通过视觉反映到人脑的一种感知结果。色彩来自于光,有光才会有色。
(二)、色彩的基础知识。
1、色彩的三原色、间色、复色。(多媒体展示三原色幻灯片)
在阳光的作用下,大自然中的色彩变化是丰富多彩的,人们在这丰富的色彩变化当中,逐渐认识和了解了颜色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和性质,总结出色彩的变化规律,并把颜色概括为:原色、间色和复色三大类。
(1)原色:也叫“三原色”。即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自然界中的色彩种类繁多,变化丰富,但这三种颜色却是最基本的原色,原色是其他颜色调配不出来的。把原色相互混合,可以调和出其他种颜色。
(2)间色:又叫“二次色”。它是由两种原色调配出来的颜色。红与黄调配出橙色;黄与蓝调配出绿色;红与蓝调配出紫色,橙、绿、紫三种颜色又叫“三间色”。在调配时,由于原色在份量多少上有所不同,所以能产生丰富的间色变化。
(3)复色:也叫“复合色”。三种原色或两种间色相混合后产生的“三次色”复色是最丰富的色彩家族,于变万化,丰富异常,复色包括了除原色和间色以外的所有颜色。如图:(1)
(4)、补色:又称“互补色”。在色相环中任何直径两端相对的两种色彩(即距离最远)互为补色。如:红色是绿色的补色;橙色是蓝色的补色;黄色是紫色的补色。补色之间混合会产生黑色。(多媒体展示色环幻灯片)
2、色彩的三要素
(1)、色相:是指色彩本身所具有的面貌,即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不同的波长给人不同的色彩感受。如:红、橙、黄、绿、蓝、紫色等。注意:色相是由波长决定的,所以比如粉红色,暗红色,灰红色是同一色相(都是红色相)只是彼此明度和纯度不同而已。色相可以分为高纯度,中纯度,低纯度,高明度,中明度,低明度!
(2)、明度: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它包括同一颜色的色相差别,也包括不同色相自身所具有的明暗差异。即人们常说的“深浅差别”或“素描关系”。大家知不知道怎么来区别一个色彩的明暗程度?白色的颜料是反射率较高的物体,在其他颜料中加入白色,可提高混合色的明度,黑颜料则相反。(多媒体展示六色色相明度变化示意图)
(3)、纯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饱和程度。也可以说色相感觉明确及鲜灰的程度。任何一个色彩只要不加入其他色彩,就是高纯度的。加白,黑,灰都会降低它的纯度,越多就越低。(多媒体展示六色色相纯度变化示意图)
3、色彩的属性(多媒体展示冷暖色环图)
(1)、暖色调。即红色、橙色、黄色、赭色等色彩的搭配,它们给人以热烈、欢快、温暖、奔放的感觉
(2)、冷色调。即青色、绿色、紫色等色彩的搭配,它们给人宁静、清冷、高雅的感觉。
(3)、中间色调。通俗的讲它可偏暖色系也可偏冷色系。在这些颜色里只有黄色是中间色,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黄色系里的柠檬黄、淡黄、中黄它是偏冷色系的,而土黄、橘黄它又是偏暖色系的,所以我们把它称为中间色。
4、影响色彩关系的要素
在客观世界中,我们眼睛所看见的任何一个物体,其表面色彩的形成不少于以下三个方面。欣赏图片(展示幻灯片石膏像),分析一些基本的概念(光源色 固有色 环境色)。
(1)、固有色:物体自身固有的色彩。在室内自然光的条件下,由于天光的影响,物体的色调偏冷。
(2)、光源色:光照射到物体的受光面是,物体的色相会产生变化,这种色彩被称为光源色。(室外光:早上黄,中午红,晚上白)
(3)、环境色: 由于光的反射作用,使物体受到环境色彩的影响而改变固有的颜色,这种色彩被称环境色。环境色在物体暗部反映较明显,另外金属物品和玻璃器皿具有强烈的反射能力环境色非常丰富。环境色存在和变化,加强了画面相互之间的色彩呼应和联系。也大大丰富了画画的色彩。
很多初学画的人,一般容易产生两种偏向:一是习惯观察固有色,只顾用固有色的深浅表现对象,而忽视光和环境对物象的客观影响。二是过分寻求色彩的变化,而忽视了固有色的客观存在。不管色彩有怎样大的变化,呈现在画面上的仍应是固有色的感觉。
5、色彩的情感特色(欣赏图片)
(1)、大自然中不同的色彩变化,能使我们产生不同的观感。A、红色:热烈、奔放、激情 B、黄色:甜美、幸福、温馨 C、蓝色:冷静、整洁、清新 D、紫色:浪漫、诗意、梦幻
讨论题:a、同学们,绿色、灰色、白色通常给你什么感受?可以表达你什么样的心情?
绿色:希望、明快 灰色:破灭、阴郁 白色:干净、纯洁
b、同学们,请自己选择一种颜色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第二课
水粉画的工具、材料及特性
(理论1学时,实训3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工具材料是区分画种的主要依据,我们学习使用这些材料和技法,对于更好的发挥水粉画的特点,掌握其色彩表现规律有着重要的作用。
知识目标:A.理解水粉工具的特点
B.学习运用工具表达色彩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识、运用水粉画工具、材料,从而进一步提高美的创作愿望,增强学习水粉画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水粉画工具材料的性能、特点。教学难点:工具材料的运用及表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水粉画工具一套,水粉纸若干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结合具体的图例分析,课程讲授,示范与实际训练相结合。
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二、引入新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水粉色彩写生练习前须尽量了解手中工具材料的性能与特点,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其性能得心应手地为画面服务,以达到艺术表现的理想效果。
三、新课讲解(1学时)
(一)介绍水粉画的工具与材料。(一 一展示教师自带水粉工具)
1、用笔:
水粉画的用笔随意,可供选择的笔种类较多。如:水粉笔、水彩笔、油画笔、国画笔、刮刀和自制笔,同学们可以针对自己的作画习惯以及对笔的喜爱程度进行选择。一般水粉画的笔要求笔锋有圆、方、尖集扁以及大小之别,便于表现任何刻画对象。
选笔时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A、羊毛弹性较差,调色时含颜料太多,太软不好运笔; B、尼龙毛弹性比较大,调色时含颜料较少;
C、狼毫、羊尾毛弹性比较适中,作画的时候手感好,易掌握。
10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介绍水粉画工具材料、特性和练习课,是为学生在水粉色彩写生练习前而设置的。这节课主要让学生知道水粉画的各类工具及水粉画的特性,通过色块调和练习,让学生对工具有了直观的认识,能较好的掌握水粉工具与颜料的性能,并充分利用其性能得心应手地为画面服务。
21314156、深入刻画:
深入刻画,指不离开整体大色彩关系下进一步对物体进行刻画,使整体与局部既完整又充实,既有主又有次。这一步要注意物体的明暗转折及色彩变化关系,要强调明暗交界线,并逐步丰富中间色调和亮部,投影及物体的暗部,反光要有深浅和虚实变化。深入刻画决不能失去整体色彩关系,局部一定要服从整体。
7、调整统一:
当画面即将完成时,要静下心来分析,比较画面。从画面的整体形体、结构,色彩效果出发,对画面上个别不足之处进行收拾整体,使画面形象更完整,统一。一般情况下,不宜作大的改动。
四、作业布置(3学时)
1、同学们用我刚刚示范的作画步骤,并结合水粉画的表现技法,画一张8K的小色稿。教师巡回指导。
2、结合本次所讲的内容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指出优点,纠正缺点.五、课后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水粉画的作画步骤以及用笔,大家也通过小色稿体会了一下水粉画的画法,在接下来的实践绘画中,大家要清晰地记得作画步骤,按步骤来做,这样才可以使你的画面总是保持统一。
教学反思:
由于水粉画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因此学生还是比较容易接受,课堂气氛也较为活跃。但由于平时学生欣赏的课外作品较少,因此对怎样画水粉画一部分理解的不够透彻,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加大中方面的力度。
8192、明度的层次拉开----整体的明暗关系
3、调整完成。
二、体验学习(7学时):
1、作业布置:单色临摹二幅简单的静物范图(4k纸),教师辅导。
2、作业展评:结合本次所讲的内容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指出优点,纠正缺点。
三、课后小结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了利用素描关系表现来完成一幅简单的单色水粉画。培养了学生对色彩的感觉,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为以后水粉画色彩写生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教学反思:
初学色彩画一组静物,可先画一张单色画,把所学的素描知识运用到色彩当中。画时可只单纯观察和表现物体结构、质感、空间以及明暗,不考虑颜色,然后再按照单色画,完成色彩稿。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色彩的方法,可使我们把素描及色彩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技法上很快地熟悉色彩的工具性能,运笔技巧,在短时间内提高专业水平。
2d、强调可乐瓶的明暗转折与高光部分,细节部分例如瓶盖的处理尤为重要 e、最后整理,点出高光,写上文字。
3、派发资料:选择形体明朗、节奏强烈的静物为临本,有利于引导同学们对形体透视、明暗色调等规律作深入分析研究。构图注意构成感、以及物体的大小、疏密等,注意表现技巧的提高,用笔注意虚实方圆。
四、体验学习:(3学时)
1、作业布置:临摹一幅水粉画的色彩静物范图(4k纸),教师辅导。
2、作业展评:结合本次所讲的内容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指出优点,纠正缺点。
五、课堂小结:
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存在一个普遍现象。许多同学喜欢写生,不愿意去临摹。殊不知临摹恰恰是我们认识和学习绘画的一条捷径。通过临摹我们可以向好作品学习,练习造型能力,借鉴表现方法,提高审美水平。
教学反思:
(一)指导学生通过范画来学习。任何一幅优秀的范画,都是各种绘画表现方法的表现——厚画法、薄画法、干画法、湿画法等诸要素的“综合体”。我想应指导学生学会“读”各类范画,不仅能自己读懂(不是由老师“代替”),而且有所感悟,有所沉淀,能够提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见解。
(二)加强绘画方法的指导与训练。
42526第七课、水粉画静物临摹—冷暖色调
(理论1学时,实训3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学习和运用色彩冷暖知识,给学生一把打开色彩知识大门的钥
匙,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色彩冷暖对比中的美感,培养色彩美感意识,提高学画水粉画的兴趣。引导学生从盲目用色到懂得色性运用、色彩冷暖配置的知识上,有目的地正确地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觉。
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冷暖的特征,学习色彩知识;运用色彩的冷暖知识,培养学生的美感意识。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觉和理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情感目标:提高学生运用色彩进行表现的兴趣和能力,鼓励学生运用色彩的冷暖大胆的表达自己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从感性到理性去认识色性,并学会运用色彩冷暖对比的知识。
教学难点: 运用色彩的冷暖知识,完成一幅绘画作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冷暖色调的范画(书或照片)、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讨论法、举例法、实践法。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出勤情况,检查学生准备工具情况
二、引入新课:
(一)视听感受引入新课,诱发学生内心对色彩的感受。(充分运用声音与图片让学生感受、体验。)
1、听:倾听大风的声音(多媒体播放大风的声音),学生通过听大风呼啸的声音,学生产生一种温暖的感觉。
2、看:看熊熊燃烧的烈火(多媒体显示烈火燃烧的动画),学生通过看烈火的图片,产生一种温暖的感觉。
3、引:通过一听一看,学生了解到我们通过听、看,可以感受到冷和暖,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色彩来感受到它们的冷暖,引出课题:冷色和暖色。
三、讲授新课:
(一)认识冷色和暖色。
1、出示两幅范图:一幅是由褐色陶罐、白色茶壶、若干梨及蓝色、白色衬布组成的冷色调水粉画;一幅是由插花红色铝罐、不锈钢醋瓶、若干水果及红色、淡黄色组成的暖色调水粉画。学生欣赏、体会、谈感受。
2、集体交流:看了这两幅画,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3、教师小结:第一幅给人以宁静、凉爽的感觉,我们把那些能给人以宁静、凉爽或者寒冷等的感觉的色彩叫做冷色。如:蓝色、绿色、青色。第二幅给人以温暖、热烈的感觉,我们把那些能给人以温暖、热烈、兴奋的感觉的色彩叫做暖色。如:红色、橙色、黄色。
4、多媒体演示冷色和暖色的含义。
5、多媒体显示色环,让学生认识更多的冷色和暖色以及冷暖色的区分。
(二)、判断冷、暖色。
多媒体显示不同的色纸,让学生进行判断,使知识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三)、理解冷色和暖色的相对性。
1、变魔术。
多媒体显示一朵紫色的花,让学生说说它属于冷色还是暖色。(此时学生的答案肯定不一样)。
教师告诉学生魔术开始:
a、将这朵花的背景色设置为绿色,即冷色,问:紫色的花是偏暖还是偏冷?(指答:偏暖)
b、将背景色设置为大红色,即暖色,问:紫色的花是偏暖还是偏冷?(指答:偏冷)
c、那为什么同样的一朵花,它的冷暖色性却不一样呢?(学生讨论)d、交流讨论结果。
e、教师小结:通过两次图片的对比观察,同学们发现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背景下,它的冷暖色性也不同,这就是色彩冷暖的相对性。它相对于一种色彩来说可能显得较暖,但相对于另外一种色彩来说也可能显得较冷。所以,色彩的冷暖决不是死记硬背才能记住的,它需要相对比较去感觉。同样的一幅画,用不同的冷暖色调表现时,给人的感觉是全然不同的。
2、学生举例说明色彩冷暖的相对性。
(四)、了解生活中的冷暖色及其应用。
四、体验学习:(3学时)
1、作业布置: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临摹一幅冷色调或暖色调的水粉画静物范图(4k纸),教师辅导。
2、作业展评:结合本次所讲的内容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指出优点,纠正缺点。
五、课堂小结:
色彩的冷暖在生活中有很多的运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世界、生存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重视,相应地对生活中的色彩要求也越来越讲究。
教学反思:
1321)注重空间感、色彩变化丰富(基础弱的同学)
2)注重充分发挥色彩表现性,增强画面形式美感(基础较好的同学)
2、作业展评:结合本次所讲的内容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指出优点,纠正缺点。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培养学生感受和认识色彩的色彩的空间透视:近的暖,远的冷,近的鲜明,远的模糊;光与色的客观变化规律。虽然画静物的空间色彩变化不是很大,但要在画面中处理好空间关系仍需认真对待。
教学反思:
需要改进的方向
(一)指导学生通过范画来学习色彩的空间表现。
(二)加强绘画技法的指导与训练。
4353637第十课、水粉画静物写生1——《瓷瓶和水果》
(理论1学时,实训3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水粉静物的写生,使学生了解色彩的艺术特性和正确的观察方法,熟悉水粉画的各种技法。
知识目标: 掌握水粉绘画的表现技法 能力目标: 掌握作画的正确步骤与观察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增强了与学生的交流,了解他们对水粉画的认识和欣赏能力。练习实践,让学生初步体会并能掌握如何观察色彩和表现色彩。
教学重点: 静物写生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 正确的色彩观察方法、水粉画的各种技法
教学准备:教材,水粉画工具一套,水粉纸若干,水粉画范画若干本 教学方法:讲授与实践指导相结合,直观与讨论相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出勤情况,检查学生准备工具情况
二、新课讲解:
(一)、布置静物
(二)、《瓷瓶和水果》这组静物的写生方法和步骤:(教师示范讲解)
二、体验学习(3学时):
1、水粉画静物写生,四开纸。教师巡回指导。
1第十一课、水粉画静物写生2——《白菜与萝卜》
(理论1学时,实训3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单元色彩写生练习,让学生了解和把握色彩的冷暖关系与调色原理,通过讲解、分析、示范,逐步提高学生对不同物体的色彩准确表现能力,并掌握不同表现方法和肌理的处理能力。
知识目标: 掌握水粉画写生的表现技法
能力目标: 掌握水粉静物作画的方法步骤,并能熟练的运用水粉的技法 教学重点: 静物写生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 正确的色彩观察方法、水粉画的各种技法
教学准备:静物一组、教材,水粉画工具一套,水粉纸若干,水粉画范画若干本 教学方法:讲授与实践指导相结合,直观与讨论相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出勤情况,检查学生准备工具情况
二、新课讲解: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进行一组水粉静物的写生练习。下面我们先来分析下这组静物: 《白菜与萝卜》
这幅静物以白菜为中心,浅绿色的白菜,橘黄色的胡萝卜及粉红色的西红柿,在大面积浅褐色的背景衬托下显得更加鲜艳夺目。此幅画的大部分颜色都调入了白粉,以中明度的对比为主,但整个画面并不让人感到“粉气”,相反却形成了一种“粉”味,营造出了水粉画的韵味,因此也使其效果得以升华。(教师示范步骤)
步骤
1、首先对静物的素描、色彩和构图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和分析。然后用褐色勾勒出静物的形状及大体的明暗关系。
步骤
2、进一步用单色塑造形体,要耐心地反复推敲物体之间的关系。如大小比例、空间位置、形体结构等。要尽可能画的深入具体,为下一步着色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然后对主体物施淡彩,目的是对物体的色彩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3结合本次所讲的内容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指出优点,纠正缺点。
教学反思:
掌握各种色彩变化的规律能提高色彩的分辨能力和使用色彩造型的能力,是色彩写生的关键。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色彩写生水平,不仅要强化色彩意识,要掌握色彩写生的整体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还要更多地引导学生注意大明暗、大色调、大空间以及色彩写生的情感表达。
第十二课、水粉画静物写生3—质感表现
(理论1学时,实训3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单元色彩写生练习,强化学生对色彩关系的把握与对色调的控制,及表现物体质感的造型能力。处理画面的肌理效果。
知识目标: 着重表现静物的质感、整体的主次协调性
能力目标: 掌握水粉静物作画的方法步骤,并能熟练的运用水粉的技法表现静物质感 教学重点: 表现静物的质感
教学难点: 分析色彩变化规律、表现质感的技法与用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水粉画工具一套,水粉纸若干,水粉画范画若干本、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与实例训练相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出勤情况,检查学生准备工具情况
二、新课讲解:
1、静物的配置,组合摆放。
2、静物质感特点分析:静物内容众多,质感各异,表现质感也就成了水粉静物写生的首要任务之一。(结合多媒体图片、范画讲解)
3、不锈钢器皿写生的质感表现。(教师示范讲解)
8第十三课、水粉画静物写生—同类色的表现
(理论1学时,实训3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单元色彩写生练习,强化学生对色彩关系的把握与对色调的控制,及表现物体质感的造型能力。处理画面的肌理效果。
知识目标: 认识同类色,学习运用同类色表现画面内容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 学会使用同类色来画一幅画
情感目标:感受不同同类色的美感,激发学生运用同类色表现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学习同类色的知识,掌握运用同类色表现画面的方法,感受同类色的色彩美 教学难点: 运用同类色的表现方法
教学准备:教材,水粉画工具一套,水粉纸若干,水粉画范画若干本、静物一组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 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出勤情况,检查学生准备工具情况
二、新课讲解:
(一)导入:
下面请同学们从这张范图中找出呈现出的两种主要色彩(展示同类色水粉范图)总结:要想画出一幅色彩和谐的画,方法之一是多用同类色。
(二)、怎样区分一组同类色的静物物体颜色?
第五篇:色彩教案
彩色拼贴画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利用五颜六色的彩纸、广告纸、彩色报纸等材料撕贴出一幅有趣的画。
2.通过思考、比较、想象与讨论,使学生感知绘画与撕贴画的画面效果的不同。在设计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操作中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欣赏比较中提高学生审美趣味,在拼贴中了解撕纸方法和粘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在合作中感受创造活动的乐趣。
3.通过与同学合作一起收集废旧挂历、广告纸、彩纸等,增进合作意识、集体意识,体验成功感。并且在作业过程中养成专心、细致和耐心的作风。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充分利用纸材的特性采用撕纸拼贴的方法,设计一幅有趣的撕贴画并表现出色彩对比鲜明,形象生动饱满的画面。难点:
1.在这节课中,最难处理的是色彩,在拼贴时,尽量注意大块的颜色统一,在块面与块面的交接处颜色对比要强烈些,不然很容易“花”。
2.撕成的纸片大小、形状要均匀,拼贴小块的碎片时可以用牙签或小木棍帮助粘贴。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胶水(固体胶),收集废旧彩色报纸、广告彩纸、白纸、垃圾袋。
(教师)课件、范作、水彩画(或其他绘画形式的作品)、撕贴画、彩色报纸、广告彩纸、白纸等。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1)欣赏几幅作品:点彩派画家的代表作品、学生作品(蜡笔水彩或水粉风景)、《海神头像》(马赛克拼贴画)、剪纸作品(或撕纸作品)、《京剧脸谱》(彩纸撕贴画)。谈话:你觉得这些作品和绘画作品相比有什么不同的特点?(提示:在这里欣赏比较的作品数量和形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比较,了解撕纸拼贴画的独特魅力)。
(2)讨论交流:①仔细观察这几幅作品在技法上有什么不同?②风格上有什么不同?③你更喜欢哪幅画?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我的发现”。
(3)学生汇报。(汇报中说说哪一幅画是用撕开的彩纸拼贴出来的。)
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用彩纸来制作一幅美丽的“撕纸拼贴画”。2.传授方法,师生互动。
(1)撕:“你们以前用纸撕过图形吗?你是用什么方法把纸撕开的?”
边撕边示范边讲解:①先把纸张撕成小块面;②双手捏住纸片,右手的拇指、中指紧捏线痕,左手拇指指甲配合食指,按纸的走向,自然地转动右手所捏的纸面,双手密切配合。(2)拼:请学生把撕开的彩色纸片展示在投影仪上。纸片的形状各种各样,你们想一想它们像什么?
(3)贴:教师参与到活动中和几个学生一起来合作表现“接力贴画游戏”,创作出一幅简单的作品,以此演示“撕”与“贴”的整个过程。
(提示:在学生和教师的互动练习中,建议把纸片撕得稍大些。鼓励学生大胆随意撕纸,认知撕纸的多种方式,在演示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撕贴的步骤,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3.小组合作,表现创意。
出示课件,提供集体创作的建议:(1)讨论表现的内容主题和表现方法。
(2)分工合作,组织随意撕纸活动。(四人小组合作进行。)(3)根据撕下来的纸片进行拼图,然后粘贴在底版纸上,组成一幅有趣的画面。教师提示:撕贴时将要撕的图形在纸上摆一摆,然后粘贴成画。(4)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提示:在练习中提醒学生撕纸的方法和粘贴的技巧,注意色彩搭配恰当,才有很强的表现力。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小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4.展示作品,师生评价。
(1)每一组把贴好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自评、互评作业。(2)选出典型作业,全班评,教师小结。
(提供评价建议:①作品表现色块的大小、色彩搭配是否恰当;②作品表现的内容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③作品表现的工艺技巧性与撕的韵味是否统一等。)5.小结谈话,课后拓展。
教师小结:今天同学们学会了用手撕出各种形状的纸片,并且粘贴成画,使小纸片变成我们熟悉的形象。今后我们要更加关心身边事物的色彩、形状,展开我们丰富的联想,收集和别人不一样的想法,创造出更多更美的画面。
学生课外的经验积累:寻找马赛克拼贴画、剪贴画和点彩画,进行比较研究。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废旧胶水(固体胶)、废旧彩色报纸、广告彩纸、白纸、垃圾袋。
(教师)课件、范作、剪贴画和点彩画、撕贴画、彩色报纸、广告彩纸、白纸等。教学过程
1.欣赏比较,启发谈话。
(1)出示剪纸拼贴画、撕纸拼贴画。谈话:①这两幅画漂亮吗?②是用同样方法完成的吗?
(2)比较分析:①这两幅画在技法上有什么不同?②风格上有什么不同?③哪幅画更富有童趣? 2.结合教材,激发创意。
(1)看书讨论撕纸拼贴可以表现哪些内容,我们先一起看看同学的作品,请打开教材第33页,提问: ①你最喜欢哪一幅画?准备给它取个什么题目?
②你认为哪幅画的彩色纸选得特别好,贴的形象也有趣?为什么?
③你看了同龄人作品后,想贴一幅什么画呢?(适当描述撕贴画的特征。)④彩色纸怎么选?
(2)结合课件中的作品,深入探讨撕贴画所表现的主题和方法。
3.研究技法,深入探讨。(1)画:在拼贴作品时,首先要考虑造型,其次是色彩的搭配和材料的运用。在底稿上画出你要表现的内容的基本轮廓。
(2)撕:找一些旧的挂历纸或画报、彩纸,撕成不规则的碎片,探讨它们的用处和可以联想的事物。如:小方块可以做石块,长条可以做树枝、阳光、头发等,圆形的可以做太阳、气泡等。
(3)拼贴:选择合适的彩色碎纸片,涂上胶水,贴在相应的位置。
注意:不能将胶水一次性涂在底稿上,然后撒上彩纸。4.构思主题,创作表现。
(1)提供表现主题,也可以随意创作表现。(2)小组合作或个人独立完成。
(提示:本环节学生的练习时间应安排得长一些,在讲解技法时尽量避免与第一课时重复,应启发学生在撕法和贴法上另辟蹊径。)
(3)巡视时及时鼓励能灵活利用纸的花纹和颜色的作品,并向学生展示。
(4)整体完善:还有什么地方需要调整美化? 5.讲述作品,集体评价。
(1)学生互评作业,教师对有趣味、有独创性的作业予以表扬与肯定。(2)启发评价方法:可从形式上、内容上、色彩上、整体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3)活动过程:①讲述自己的作品;②四人小组讨论;③班级交流。
6.联系生活,欣赏拓展。(1)总结本课内容。
(2)欣赏其他材料的拼贴画。
①欣赏作品:我们灵巧的双手可以用旧挂历纸贴出这么多美丽的画。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材料做出拼贴画呢?(展示部分拼贴画作,如布料、果壳、麦杆、棉花、树叶、种子、蛋壳等拼贴画作品。)
②启发谈话: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处理着没完没了的“废物”,这其中就包括许多的废纸,如果我们能很好地利用这些废纸,创作出一件件艺术品来,这样做,既可以保护我们的生活的环境,又可以体验到一种乐趣无穷的创造过程。愿同学多利用废物来打扮我们的生活!
色彩静物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认识色彩静物画的风格和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能力方面;了解色彩静物画需要对静物的色彩关系进行主观加工,才能形成既富有对比变化又和谐统一
情感方面:通过学习,了解色彩和风格的关系,使学生增强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审美品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色彩静物画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个性风格的大胆表现(分析和创作)
三、教学方法:观察、讲述、提问、讨论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师:展示静物,提问:“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生:瓶子、蔬菜、水果„„
师:同学们能根据这些物品摆放出一组静物吗?
生:积极响应(动手尝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师:经过同学们的精心组织和搭配,这些物品变成一组组美丽的静物,今天就让我们用画笔记录下来,好吗? 生:好!师:板书——色彩静物画
2、欣赏作品: 画家笔下的色彩静物画花、玩具、文具等。在搭配上精心选择衬布,这些看似普通的物品在画家笔下却绽放出异样的光彩,原因在哪里呢? 生:观察、思考、讨论、回答 师:总结、概括
金鱼(油画)马蒂斯(法国)
强调色相对比的静物作品,没有众多的蔬菜、器皿和衬布,各色花草围绕着游动的小金鱼,生机勃勃,桌面下的重色不但使主体更加突出,也起到整体的协调作用
静物(油画)塞尚(法国)
强调明度对比的作品,墙壁和衬布以柔美的灰调子衬托梨子的鲜艳,梨子周围有较粗重的轮廓线,下方有浓重的阴影,突出了梨子鲜明的色彩,亮度很高的白色瓷器使画面产生很强的节奏感
3、如何将静物变成静物画
出示两张图片:鸡冠花(油画)和现实中的鸡冠花(照片)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看看真实的鸡冠花的花朵和叶子与画家笔下的鸡冠花有什么明显不同? 生:讨论、回答
师:总结:色彩静物画并不是对静物的客观照搬,而是通过作者的体验和理解,运用造型、色彩、线条等美术语言表达对静物的感受,从而赋予静物画独特的面貌和艺术魅力
4、色彩静物画的方法
师:你能说说色彩静物画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吗?思考:课本范例的这些作品用了什么方法绘制完成的? 生:讨论 师:概括、总结(1)、改画法(2)、写生法
步骤:第一步,起稿。画出静物构图、基本造型,并用色彩概括出素描关系
第二步,从暗部色彩入手,概括并且整体地画出大的色彩关系
师:静物画表现的都是些生活中的物品,比如茶具、餐具、蔬菜、水果、插 第三步,将亮部颜色跟上来,铺完整个画面,使画面的主要色彩关系完整地
第四步,深入刻画细节,调整画面的色彩关系,完成作品(3)、创意法
面对摆放的静物,根据自己的感受创意色彩
5、色彩静物画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色彩知识的运用 强烈的色相对比使画面充满了生机,但要注意处理好色彩三要素的关系(2)、色调的处理
色彩静物画中的物品纷繁复杂,把握好整体色调才能使画面协调统一,形成整体的艺术感染力(3)、主观艺术处理
把自己对静物的美感倾注到作品中,表现主观的情绪是画色彩静物画时要掌握的重要能力
6、课堂练习
参考摆放好的静物或静物图片,任选一种色彩静物画的方法,画一张色彩静物画(教师巡堂指导)
7、作品展示与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开展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的活动
五、课堂小结
(1)、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在创作的过程中你又有什么心得(学生讨论)(2)、总结、概括
教学反思
(1)、重视学生参与,摆放具有美感的静物直接激发学生的感受
(2)、调动学生奇思妙想,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培养想象力、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