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9:25: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物理课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物理课教学设计》。

第一篇:高中物理课教学设计

篇一: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磨头中学 邱建国

选修3-5第十八章 原子结构 18.2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教学任务分析】

1.学生在初中物理和化学课中已经学过原子的核式结构,但并不了解这些知识是怎样获得的。针对这一特点,介绍人类怎样一步一步地深入认识原子的结构;

2.在我们日常所处的宏观世界中,可以直接用眼睛观察物体的结构,但在微观世界里,已经不能靠眼睛来获取信息了。针对这一问题,了解最常用的获取微观世界的信息的方法; 3.前一节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可以再分割,在此基础上,汤姆孙建立了原子“枣糕模型”。卢瑟福用发现的?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否定了汤姆孙的原子模型,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粒子散射实验和原子的核式结构的内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4.科学假说是科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科学家们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提出模型或假说,这些模型或假说又在实验中经受检验,正确的被肯定,经不起检验的被否定,在新的基础上再提出新的学说。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生动地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这种过程。

【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的整体素质及物理基础一般,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一般,因此根据现有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教案、一步步设计难度梯度,进行有效性教学。

2.新课程改革打破了以前的应试教育模式,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地位平等,充分贯彻以学生为本,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

3.本节课是一节科学探究课,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现象,是问题,而不是结论。4.估计学生利用ɑ粒子散射实验现象进行讨论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推理出卢瑟福的原子的结构模型会有一定的困难;对提出的3个问题,前二个问题放手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于问题3采用先让学生猜想,师生共同分析实验现象,然后再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出原子的结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史过程及各种模型建立的依据;

2.知道?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及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对现象的分析中归纳中得出结论的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体会建立模型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理解物理模型的演化及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了解研究微观现象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原子模型演变的历史的学习,感受科学家们细致、敏锐的科学态度和不畏权威、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的科学精神;

2.通过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的不断深入,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扩大和加深的,领悟和感受科学研究方法的正确使用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小组自主思考讨论在于对?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分析从而否定”枣糕模型”,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 2.在教学中渗透和让学生体会物理学研究方法,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模型方法,和微观粒子的碰撞方法。

(二)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小组自主思考讨论在于对ɑ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分析从而否定“枣糕模型”,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

课件,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设计思想】

整节课结合?粒子散射实验,把模型的建立过程和方法放在首位,把学生的情感价值体验放在重要位置。总体教学设计如下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讲述:汤姆孙发现电子,根据原子呈电中性,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

学生活动:师生共同得出汤姆孙的“枣糕模型”。

点评:用动画展示原子“枣糕模型”。

(二)进行新课

1.?粒子散射实验原理、装置

(1)?粒子散射实验原理:

汤姆孙提出的“枣糕模型”是否对呢?

原子的结构非常紧密,用一般的方法是无法探测它的内部结构的,要认识原子的结构,需要用高速粒子对它进行轰击。而?粒子具有足够的能量,可以接近原子中心。它还可以使荧光屏物质发光。如果?粒子与其他粒子发生相互作用,改变了运动方向,荧光屏就能够显示出它的方向变化。研究高速的?粒子穿过原子的散射情况,是研究原子结构的有效手段。

学生:体会?粒子散射实验中用到科学方法;渗透科学精神(勇于攀登科学高峰,不 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的教育。

教师指出:研究原子内部结构要用到的方法:微观粒子碰撞方法。

(2)?粒子散射实验装置

?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主要由放射源、金箔、荧光屏、望远镜和转动圆盘几部分组成。?粒子散射实验在课堂上无法直接演示,希望借助多媒体系统,利用动画向学生模拟实验的装置、过程和现象,使学生获得直观的切身体验,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多媒体重点指出,荧光屏和望远镜能够围绕金箔在一个圆周上运动,从而可以观察到穿透金箔后偏转角度不同的?粒子。并且要让学生了解,这种观察是非常艰苦细致的工作,所用的时间也是相当长的。

动画展示?粒子散射实验装置动画展示实验中,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现象

(3)实验的观察结果

必须向学生明确:入射的?粒子分为三部分。大部分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发生了较大偏转,极少数发生大角度偏转。

提问学生,师生共同用科学语言表述实验结果。2.原子的核式结构的提出

(1)投影出三个问题让学生先自己思考,然后以四人小组讨论。其中第1、2个问题学生基本上能讨论出,第三个问题,通过师生共同分析,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进行逻辑推理得出原子的结构。

三个问题是:用汤姆孙的“枣糕模型”能否解释?粒子大角度散射?请同学们根据以下三方面去考虑:

(1)?粒子出现大角度散射有没有可能是与电子碰撞后造成的?

(2)按照“枣糕模型”,?粒子在原子附近或穿越原子内部后有没有可能发生大角度偏转?

(3)你认为原子中的正电荷应如何分布,才有可能造成?粒子的大角度偏转?为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小组间互相提问,解答。

(2)教师小结:

对于问题1、2:

按照“枣糕模型”,①碰撞前后,质量大的?粒子速度几乎不变。只可能是电子的速度发生大的改变,因此不可能出现反弹的现象,即使是非对心碰撞,也不会有大角散射。

②对于?粒子在原子附近时由于原子呈中性,与ɑ粒子之间没有或很小的库仑力的作用,正电荷在原子内部均匀的分布,?粒子穿过原子时,由于原子两侧正电荷将对它的斥力有相当大一部分互相抵消,使?粒子偏转的力不会很大,所以?粒子大角度散射说明“枣糕模型”不符合原子结构的实际情况。

师生互动,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分析推理得到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

对于问题3:

先通过课件师生分析,然后小组讨论,推理分析得到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教师起引导和组织作用。

教师小结:实验中发现极少数ɑ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甚至反弹回来,表明这些ɑ粒子在原子中某个地方受到了质量、电量均比它本身大得多的物体的作用,可见原子中的正电荷、质量应都集中在一个中心上。

①绝大多数?粒子不偏移→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

②少数?粒子发生较大偏转→原子内部有“核”存在。

③极少数?粒子被弹回 表明:作用力很大;质量很大;电量集中。

点评: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方法教育:模型法

(实验现象)→(分析推理)→(构造模型)

(通过汤姆孙的原子结构模型到卢瑟福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既渗透科学探究的因素教学,又进行了模型法的教学,并将卢瑟福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与行星结构相类比,指出大自然的和谐统一的美,渗透哲学教育。通过学生对这三个问题的讨论与交流,顺理成章地否定了“枣糕模型”,并开始建立新的模型。希望这一部分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总结,总结时,突出汤姆孙原子模型与?粒子散射实验之间的矛盾,可以将?粒子分别穿过“枣糕模型”和核式结构模型的不同现象用动画模拟,形成强烈的对比,突破难点。

联想在以前的学习中有哪些进行了模型法的教学,在哪些方面的研究中可以应用模型法来研究。

得到卢瑟福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后再展示立体动画?粒子散射模型,使学生有更清晰的直观形象、生动的认识。3.原子核的电荷与大小

关于原子的大小应该让学生有个数量级的概念,即原子的半径在10-10m左右,原子核的大小在10-15~10-14m左右.原子核的半径只相当于原子半径的万分之一,体积只相当于原子体积的万亿分之一。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可举一些较形象的比喻或按比例画些示意图,(三)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总结,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总结,然后请同学评价黑板上的小结内容。

学生活动: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并把自己这节课的体会写下来、比较黑板上的小结 篇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彭阳县第一中学 白巨军

选修3-5第十八章 原子结构 18.2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教学任务分析】

1.学生在初中物理和化学课中已经学过原子的核式结构,但并不了解这些知识是怎样获得的。针对这一特点,介绍人类怎样一步一步地深入认识原子的结构;

2.在我们日常所处的宏观世界中,可以直接用眼睛观察物体的结构,但在微观世界里,已经不能靠眼睛来获取信息了。针对这一问题,了解最常用的获取微观世界的信息的方法; 3.前一节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可以再分割,在此基础上,汤姆孙建立了原子“枣糕模型”。卢瑟福用发现的?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否定了汤姆孙的原子模型,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粒子散射实验和原子的核式结构的内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4.科学假说是科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科学家们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提出模型或假说,这些模型或假说又在实验中经受检验,正确的被肯定,经不起检验的被否定,在新的基础上再提出新的学说。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生动地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这种过程。

【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的整体素质及物理基础一般,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一般,因此根据现有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教案、一步步设计难度梯度,进行有效性教学。

2.新课程改革打破了以前的应试教育模式,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地位平等,充分贯彻以学生为本,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

3.本节课是一节科学探究课,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现象,是问题,而不是结论。4.估计学生利用ɑ粒子散射实验现象进行讨论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推理出卢瑟福的原子的结构模型会有一定的困难;对提出的3个问题,前二个问题放手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于问题3采用先让学生猜想,师生共同分析实验现象,然后再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出原子的结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史过程及各种模型建立的依据;

2.知道?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及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对现象的分析中归纳中得出结论的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体会建立模型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理解物理模型的演化及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了解研究微观现象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原子模型演变的历史的学习,感受科学家们细致、敏锐的科学态度和不畏权威、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的科学精神;

2.通过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的不断深入,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扩大和加深的,领悟和感受科学研究方法的正确使用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小组自主思考讨论在于对?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分析从而否定”枣糕模型”,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

2.在教学中渗透和让学生体会物理学研究方法,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模型方法,和微观粒子的碰撞方法。

(二)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小组自主思考讨论在于对ɑ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分析从而否定“枣糕模型”,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

课件,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设计思想】

本节课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挖掘和思考,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让学生思考,广开言路,让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引导共鸣。

整节课结合?粒子散射实验,把模型的建立过程和方法放在首位,把学生的情感价值体验放在重要位置。总体教学设计如下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讲述:汤姆孙发现电子,根据原子呈电中性,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

学生活动:师生共同得出汤姆孙的“枣糕模型”。

点评:用动画展示原子“枣糕模型”。

(二)进行新课

1.?粒子散射实验原理、装置

(1)?粒子散射实验原理:

汤姆孙提出的“枣糕模型”是否对呢?

原子的结构非常紧密,用一般的方法是无法探测它的内部结构的,要认识原子的结构,需要用高速粒子对它进行轰击。而?粒子具有足够的能量,可以接近原子中心。它还可以使荧光屏物质发光。如果?粒子与其他粒子发生相互作用,改变了运动方向,荧光屏就能够显示出它的方向变化。研究高速的?粒子穿过原子的散射情况,是研究原子结构的有效手段。

学生:体会?粒子散射实验中用到科学方法;渗透科学精神(勇于攀登科学高峰,不 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的教育。

教师指出:研究原子内部结构要用到的方法:微观粒子碰撞方法。

(2)?粒子散射实验装置

?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主要由放射源、金箔、荧光屏、望远镜和转动圆盘几部分组成。?粒子散射实验在课堂上无法直接演示,希望借助多媒体系统,利用动画向学生模拟实验的装置、过程和现象,使学生获得直观的切身体验,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多媒体重点指出,荧光屏和望远镜能够围绕金箔在一个圆周上运动,从而可以观察到穿透金箔后偏转角度不同的?粒子。并且要让学生了解,这种观察是非常艰苦细致的工作,所用的时间也是相当长的。

动画展示?粒子散射实验装置动画展示实验中,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现象

(3)实验的观察结果

必须向学生明确:入射的?粒子分为三部分。大部分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发生了较大偏转,极少数发生大角度偏转。

提问学生,师生共同用科学语言表述实验结果。2.原子的核式结构的提出

(1)投影出三个问题让学生先自己思考,然后以四人小组讨论。其中第1、2个问题学生基本上能讨论出,第三个问题,通过师生共同分析,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进行逻辑推理得出原子的结构。

三个问题是:用汤姆孙的“枣糕模型”能否解释?粒子大角度散射?请同学们根据以下三方面去考虑:

(1)?粒子出现大角度散射有没有可能是与电子碰撞后造成的?

(2)按照“枣糕模型”,?粒子在原子附近或穿越原子内部后有没有可能发生大角度偏转?

(3)你认为原子中的正电荷应如何分布,才有可能造成?粒子的大角度偏转?为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小组间互相提问,解答。

(2)教师小结:

对于问题1、2:

按照“枣糕模型”,①碰撞前后,质量大的?粒子速度几乎不变。只可能是电子的速度发生大的改变,因此不可能出现反弹的现象,即使是非对心碰撞,也不会有大角散射。

②对于?粒子在原子附近时由于原子呈中性,与ɑ粒子之间没有或很小的库仑力的作用,正电荷在原子内部均匀的分布,?粒子穿过原子时,由于原子两侧正电荷将对它的斥力有相当大一部分互相抵消,使?粒子偏转的力不会很大,所以?粒子大角度散射说明“枣糕模型”不符合原子结构的实际情况。

师生互动,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分析推理得到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

对于问题3:

先通过课件师生分析,然后小组讨论,推理分析得到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教师起引导和组织作用。

教师小结:实验中发现极少数ɑ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甚至反弹回来,表明这些ɑ粒子在原子中某个地方受到了质量、电量均比它本身大得多的物体的作用,可见原子中的正电荷、质量应都集中在一个中心上。

①绝大多数?粒子不偏移→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

②少数?粒子发生较大偏转→原子内部有“核”存在。

③极少数?粒子被弹回 表明:作用力很大;质量很大;电量集中。

点评: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方法教育:模型法

(实验现象)→(分析推理)→(构造模型)

(通过汤姆孙的原子结构模型到卢瑟福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既渗透科学探究的因素教学,又进行了模型法的教学,并将卢瑟福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与行星结构相类比,指出大自然的和谐统一的美,渗透哲学教育。通过学生对这三个问题的讨论与交流,顺理成章地否定了“枣糕模型”,并开始建立新的模型。希望这一部分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总结,总结时,突出汤姆孙原子模型与?粒子散射实验之间的矛盾,可以将?粒子分别穿过“枣糕模型”和核式结构模型的不同现象用动画模拟,形成强烈的对比,突破难点。

联想在以前的学习中有哪些进行了模型法的教学,在哪些方面的研究中可以应用模型法来研究。

得到卢瑟福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后再展示立体动画?粒子散射模型,使学生有更清晰的直观形象、生动的认识。3.原子核的电荷与大小

关于原子的大小应该让学生有个数量级的概念,即原子的半径在10m左右,原子核的大小在10-15~10-14m左右.原子核的半径只相当于原子半径的万分之一,体积只相当于原子体积的万亿分之一。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可举一些较形象的比喻或按比例画些示意图,(三)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总结,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总结,然后请同学评价黑板上的小结内容。学生活动: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并把自己这节课的体会写下来、比较黑板上的小结-10 篇三:高中物理必修2全套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2教案

第一章 抛体运动

第一节 什么是抛体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曲线运动的方向,理解曲线运动的性质

2.知道曲线运动的条件,会确定轨迹弯曲方向与受力方向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体验曲线运动与直线运动的区别

2.体验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及它的速度方向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领会曲线运动的奇妙与和谐,培养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

1.什么是曲线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方向的判定 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难点】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探究学习】

1、曲线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

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 方向。

3、曲线运动的条件:

(1)时,物体做曲线运动。(2)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共线时,运动轨迹是___________(3)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共线,且合力为定值,运动为_________运动。(4)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共线,且合力不为定值,运动为___________运动。

4、曲线运动的性质:

(1)曲线运动中运动的方向时刻_______(变、不变),质点在某一时刻(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是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指向运动轨迹凹下的一侧。

(2)曲线运动一定是________ 运动,一定具有_________。

【课堂实录】 【引入新课】

生活中有很多运动情况,我们学习过各种直线运动,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等,我们知道这几种运动的共同特点是物体运动方向不变。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几组图片中的物体有什么特点(展示图片)再看两个演示

第一,自由释放一只较小的粉笔头

第二,平行抛出一只相同大小的粉笔头

两只粉笔头的运动情况有什么不同? 学生交流讨论。结论:前者是直线运动,后者是曲线运动

在实际生活普遍发生的是曲线运动,那么什么是曲线运动?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新课讲解

一、曲线运动

1.定义:运动的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2.举出曲线运动在生活中的实例。

问题: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时刻改变的,怎样确定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速度的方向呢?

引出下一问题。

二、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

看图片:撑开带有水滴的雨伞绕柄旋转。

问题:水滴沿什么方向飞出? 学生思考

结论:雨滴沿飞出时在那点的切线方向飞出。

如果球直线上的某处a点的瞬时速度,可在离a点不远处取一b点,求ab点的平均速度来近似表示a点的瞬时速度,时间取得越短,这种近似越精确,如时间趋近于零,那么ab见的平均速度即为a点的瞬时速度。

结论: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三、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实验1: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具有某一初速度的小球,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如何运动? 学生实验

结论:做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2: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具有某一初速度的小球,在运动方向的正前方或正后方放一条形

磁铁,小球将如何运动? 学生实验

结论:小球讲做加速直线运动或者减速直线运动。

实验3: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具有某一初速度的小球,在运动方向一侧放一条形磁铁,小球将

如何运动? 学生实验

结论:小球将改变轨迹而做曲线运动。

总结论: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物体

运动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时,物体就做曲线运动。

四、曲线运动的性质

问题:曲线运动是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 学生思考讨论 问题引导:

速度是(矢量、标量),所以只要速度方向变化,速度矢量就发生了,也就具有,因此曲线运动是。结论: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课堂训练】

例题

1、已知物体运动的初速度v的方向及受恒力的方向如图所示,则图中可能正确的运动a d b 解析: 例题

2、一个质点受到两个互成锐角的f1和f2的作用,有静止开始运动,若运动中保持力的方向不变,但f1突然增大到f1+f,则此质点以后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例题

3、一个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v做曲线运动,已知运动过程中只受一个恒力作用,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自m到n的过程速度大小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做图分析: m f 【课堂小结】

1.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及速度的有可能变化,速度的方向一定变化。

2.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时,物体就做曲线运动,所

以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也跟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板书设计】

第一节 抛体运动

1、曲线运动

定义:运动的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2、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

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3、曲线运动的条件

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时,物体就做曲线运动。

4、曲线运动的性质

曲线运动过程中,速度方向始终在变化,因此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训练答案】

例1、b例

2、匀变速曲线运动 例

3、自m到n速度变大(因为速度与力的夹角为锐角)第二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在具体问题中知道什么是合运动,什么是分运动。

2、知道合运动和分运动是同时发生的,并且互不影响。

3、知道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二、能力目标:

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三、德育目标:

使学生明确物理中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将曲线运动分解为直线运动。教学重点:

对一个运动能正确地进行合成和分解。教学难点:

具体问题中的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判定。教学方法:

训练法、推理归纳法、电教法、实验法

教学用具:

投影仪、投影片、多媒体、cai课件、玻璃管、水、胶塞、蜡块、秒表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曲线运动,它比直线运动复杂,为研究复杂的运动,就需要把复杂的运动分为简单的运动,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常用的一种方法——运动的合成各分解。【新课教学】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理解什么是合运动,什么是分运动,能在具体实例中找出分运动的合运动和合运动的分运动。

2、知道什么是运动的合成,什么是运动的分解。

3、理解合运动和分运动的等时性。

4、理解合运动是按平行四边形定则由分运动合成的。

(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1:合运动和分运动

(1)做课本演示实验:

a在长约80—100cm一端封闭的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由红蜡做成的小圆柱体r(要求它能在水中大致匀速上浮),将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金。

b,将此管紧贴黑板竖直倒置,在蜡块就沿玻璃管匀速上升,做直线运动,记下它由a移动到b所用的时间。

第二篇:高中物理课改总结

高中物理课改总结

玉林田中物理科组

回首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实践,对新课程从理念的感知到实践体验,现简单总结如下。

一、谈谈收获

教学理念的根本转变。

1、课改以来,从模糊的认知,社会的关注,到现在的平稳过渡,大家对课改已经没有多大悬念了。现在,其实细细回头看过去的脚印,与曾经走过的老路还是有些区别。可以从老师们的谈吐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活动中,甚至是学生的练习中看出与以前有了很大变化。几乎每位上过新课程的老师日常语言里都会有些新课程的名词,外在口语的变化是内在教育教学理念变化的反映。

2、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化。

经过课改,尤其是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引起较多高中学校的兴趣,在多次公开课活动中得以展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现正在我们学校热火朝天地推广。我们也是课改的受益者。在活动中我们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同时其它的公开课、展示课、汇报课都能体现引导学生科学探究,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一些日常课中,教师会或多或少地设计有些探究意味的活动。大家都在互相学习,尝试摸索出一种既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又能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吻合的课堂模式。

在新课程实践中,每周的星期二下午,我们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教师展示课和听评课活动,对比新旧教材,探讨教法学法,学习探讨新的教育理念,这对我们教师既是一种历练、展示,又是一种对新思维新方法的探讨和论证。

二、对课改新教材的认可

从物理课本来看,新课改物理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内容第一个变化是所有的物理学名词后面都标有英文专业术语,体现与国际化的接轨。信息化的元素非常明显,教材里面列举了许多的网站供教师和学生查询相关的物理学知识。第二个变化是教材编著考虑到了学生接受知识的心理特点。如新教材将“运动的描述”作为高中必修物理的第一章,把原来教材中的第一章“力”放到第三章,还有必修2中第七章内容顺序发生变化等,降低了物理学知识的难度,使初中物理知识与高中物理知识衔接更加自然。第三个变化是教材里面的实验新颖,比如必修2中第五章曲线运动的方向演示实验,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体现了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第四个变化是教材中的“说一说”,“做一做”;“思考与讨论”;“科学漫步”“STS”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讨论,小实验中轻松得获取了物理知识。

三、评价机制的改变

高中物理课改不再以高考成绩做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实行了学分制、学业水平测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认可,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四、问题和困难及建议

1、新教材降低共同必修教材的难度与高考要求未能同步跟上的矛盾。(希望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量体裁衣,高考要求与我校的实际情况相统一。)

2.、增加了较多的演示、分组、探究等实验与现有实验器材不配套的矛盾。(希望有相应的仪器配备,不能全部靠老师自制)

3、增加了过去删减的内容和近代物理的内容,提高了实验数量和难度的要求,学生总学习量增加与周课时减少的矛盾。尤其是高二理科学生存在着严重课时不够的问题。

4、在内容安排上,高一年级必修1,必修2,高二年级(理科)选修3-1,3-2,高三年级选修3-4,3-5出现了前松后紧的情况,据我了解有些学校为了给高考复习留出足够的时间,在高二年级紧张的加入3-4内容。

第三篇:高中物理课改总结

高中物理课改总结

回首两年来的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实践,对新课程从理念的感知到实践体验,现简单总结如下。

一、收获

1、教学理念的根本转变。

两年的课改,从模糊的认知,社会的关注,到现在的平稳过渡,大家对课改已经没有多大悬念了。现在,其实细细回头看过去的脚印,与曾经走过的老路还是有些区别。可以从老师们的谈吐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活动中,甚至是学生的练习中看出与以前有了很大变化。几乎每位上过新课程的老师日常语言里都会有些新课程的名词,外在口语的变化是内在教育教学理念变化的反映。

2、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化。

经过课改,尤其是导学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引起我区高中学校的兴趣,在多次公开课活动中得以展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现正在我区高中校推广。我们也是课改的受益者。在活动中我们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同时其它的公开课、展示课、汇报课都能体现引导学生科学探究,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一些日常课中,教师会或多或少地设计有些探究意味的活动。大家都在互相学习,尝试摸索出一种既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又能与我区各校实际情况相吻合的课堂模式。

在两年的新课程实践中,每学期初,我们都组织全区高中各校物理教师集体教材培训,对比新旧教材,探讨教法学法,并以学校为单位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学期末各校进行了展示和评比,并编定了校本教材,同时,我们还组织学科教师说课评比,对教师们既是一种历练、展示,又是一种对新思维新方法的探讨和论证。因此,我区物理教研组积累了大量的资源,也是一大收获。

二、对课改新教材的认可

新课改物理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内容第一个变化是所有的物理学名词后面都标有英文专业术语,体现与国际化的接轨。信息化的元素非常明显,教材里面列举了许多的网站供教师和学生查询相关的物理学知识。第二个变化是教材编著考虑到了学生接受知识的心理特点。如新教材将“运动的描述”作为高中必修物理的第一章,把原来教材中的第一章“力”放到第三章,还有必修2中第七章内容顺序发生变化等,降低了物理学知识的难度,使初中物理知识与高中物理知识衔接更加自然。第三个变化是教材里面的实验新颖,比如必修2中第五章曲线运动的方向演示实验,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体现了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第四个变化是教材中的“说一说”,“做一做”;“思考与讨论”;“科学漫步”“STS”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讨论,小实验中轻松得获取了物理知识。

三、评价机制的改变

高中物理课改不再以高考成绩做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实行了学分制、学业水平测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认可,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四、问题和困难及建议

1、新教材降低共同必修教材的难度与高考要求未能同步跟上的矛盾。(希望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量体裁衣,高考要求与本市实际情况相统一。)

2.、增加了较多的演示、分组、探究等实验与现有实验器材不配套的矛盾。(希望有相应的仪器配备,不能全部靠老师自制)

3、增加了过去删减的内容和近代物理的内容,提高了实验数量和难度的要求,学生总学习量增加与周课时减少的矛盾。尤其是高二理科学生存在着严重课时不够的问题。

4、在内容安排上,高一年级必修1,必修2,高二年级(理科)选修3-1,3-2,高三年级选修3-4,3-5出现了前松后紧的情况,据我了解有些学校为了给高考复习留出足够的时间,在高二年级紧张的加入3-4内容。

高中物理课改总结

高中的物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同时高校要求选考物理学科的专业占的比例相对较多固然是个有力条件,但是“物理难学”的印象可能会使不少学生望而却步。客观地分析,教学的起点过高,“一步到位”的教学思路是导致学生“物理难学”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高一年级的物理教学首先是要正确的引导,让学生顺利跨上由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这个大的台阶,其次是要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物理知识基础,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提高。

例如,关于“力的正交分解”这一基本方法的教学就是通过分期渗透,逐步提高的。这不仅是一个遵循认知规律的需要,其意义还在于不要因为抽象的模型、繁琐的数学运算冲淡物理学科的主题,通过降低台阶,减少障碍,真正能够把学生吸引过来,而不是把学生吓跑了,或者教师一味的强调物理如何如何重要,学生就硬着头皮学,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甚至变成了物理学习的“奴隶”。如果我们老师有意识地降低门槛,一旦学生顺利的跨上的这个台阶,形成了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再提高并不晚。可是,一般新老师并没有很快领会这种意图,因而在实际教学中不注意充分利用图文并茂的课本,不注意加强实验教学,不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只靠生硬的讲解,只重视告诉结论,讲解题目,这怎么能怪学生对物理产生畏难情绪呢?学生如果对物理失去兴趣,对基本概念搞不清楚、对知识掌握不牢也就不足为怪了!我们不妨再举一个例子,有的老师在教完“力的分解”后,马山就去讲解大量的静力学问题,甚至去讲动态平衡问题,试想这时学生对合力的几个效果尚难以完全理解,对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应用还不够熟练,学生解决这类问题的困难就可想而知了,这种由于教师的引导方法不当,导致学生一开始就觉得物理如此之难,怎么能怪学生认为物理难学呢?我们教师不应该把教学目标选择不当的责任推向学校的考试,推向市场上的参考书,这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应该多从自身的教学思想以及从对教材的把握上找原因。

如果我们作为引路者有意识的降低高中物理学习的门槛,先将学生引进门,哪怕先是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好学”的假象,我们都是成功的。

高中物理课改总结

高中课改对我们潘庄中学这样一所农村普通高中校来说当然是一个更大的挑战,但也是一次很好的机遇。以往的教学方式多为“注入式”,我们的生源本来就很差,所以师生双方都疲惫不堪,教学效果自然也不理想。去年9月,高中课改的到来,我很兴奋,但课改后的课怎么上?又没有课改经验,大家都不知如何把握,但我还是面对现实认真对待。高中课改进行一年多了,现回顾过去一学年来的新课程教学,感觉工作很忙,也学到了很多,但由于是课改第一年,总觉得困难很多,矛盾也很突出,下面谈一谈实施高中课改一年来的体会。

一、认真对待高中课改,教学绩效明显提升。

我始终认为物理教师不应该只是只会教物理课本上知识的教书匠,我们的学生更不能是只会考试的不会做事的书生。以往的教学方式是过去的高考模式给逼的,社会压力逼着我们与一级达标校看齐,学生基础差只得加班加点,同样的问题在我们学校就得讲上好几遍。那些无法到一级校的学生基本上是学习基础差、表现差的双差生,要让他们能在学校“呆得住”“学得进”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课改后,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的课堂是多样化的,注重学生参与探究,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了。根据我们的学生特点开设了风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虽然很多学生的物理卷面成绩是不理想的,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煅炼,综合实践能力是不错的。我认为晋江市全面推进普及高中教育,我们的工作功不可没。

二、高中课改呼唤工作方法创新

1、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

为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我经常钻研如何降低“台阶”,去年一年来都是这样过来的,这种做法很有效。

对于文科班的学生,我对学生的考查也不再是以单一的物理试卷来考学生,新课程要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说实话有些学生实在是“不适合”学习物理学,但他的文学才能是不可忽视的,于是我对他们的考查又改为写物理小论文,如:今年文科物理第二章《磁及磁的应用》的单元测试就改成写一编主题为“指南针的发明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的小论文,利用国庆放假时间好好写作,争取假后返校参加评比,结果全班同学欢呼雀跃。

2、平时重视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的训练

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建模”是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对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过程的讲解,使学生领会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通过规律的应用培养学生建立和应用物理模型的能力,实现知识的迁移。高中课改后文理科的界线渐渐淡化,所以我就注意对学生进行物理思想的建立,有助于学生今后的自主学习,就是选择文科的学生也是很有意义的。

3、加强教学管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加强学习过程性评价管理,做好课堂上的优良表现记录和不良表现记录我在课堂上依据课堂参与情况直接以“加分奖赏”形式要求物理科代表在每堂物理课上及时记录同学的参与情况,过程性评价记录是期末物理科学分认定的重要依据。每月定时统计并公布学生作业上交情况、出勤、课堂参与情况,学生心服中服。在上学期举办的“高一优秀物理作业展”深受学生喜爱,也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对于优秀作业进行评比展览,发给奖状,及时给予鼓励,不但对优秀作业的同学是一个促进,对其它学生作业规范化又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能自主钻研教材中的知识,课堂教学中尽量多的给予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分析的时间与机会,使他们逐步学会思考。另外,阅读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过去的一年来,我们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具体做法是从指导阅读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入手,使他们学会抓住语句中心,能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从第一章开始就要求学生独立进行单元总结,并逐份批改、提出建议,选出好的全班展览,同时教师提供一份总结以作示范。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是教育学生的一个重点,良好的习惯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

高中物理课改总结

潘庄中学 段连银 2014、6

高中物理课改总结

潘庄中学 段连银 2015、6

高中物理课改总结

潘庄中学 段连银 2016、6

第四篇:高中物理课改总结

缪于清教研资料

高中物理课改总结

永和中学物理组缪于清

高中课改对我们永和中学这样的一所三级达标校来说当然是一个更大的挑战,但也是一次很好的机遇。以往的教学方式多为“注入式”,我们的生源本来就很差,所以师生双方都疲惫不堪,教学效果自然也不理想。去年9月,高中课改的到来,我很兴奋,但课改后的课怎么上?又没有课改经验,大家都不知如何把握,但我还是面对现实认真对待。高中课改进行一年多了,现回顾过去一学年来的新课程教学,感觉工作很忙,也学到了很多,但由于是课改第一年,总觉得困难很多,矛盾也很突出,下面谈一谈实施高中课改一年来的体会。

一、认真对待高中课改,教学绩效明显提升。

我始终认为物理教师不应该只是只会教物理课本上知识的教书匠,我们的学生更不能是只会考试的不会做事的书生。以往的教学方式是过去的高考模式给逼的,社会压力逼着我们与一级达标校看齐,学生基础差只得加班加点,同样的问题在我们学校就得讲上好几遍。那些无法到一级校的学生基本上是学习基础差、表现差的双差生,要让他们能在学校“呆得住”“学得进”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课改后,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的课堂是多样化的,注重学生参与探究,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了。根据我们的学生特点开设了风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虽然很多学生的物理卷面成绩是不理想的,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煅炼,综合实践能力是不错的。我认为晋江市全面推进普及高中教育,我们的工作功不可没。

二、高中课改呼唤工作方法创新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高中物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我时常把《高中新课程标准》带在身边,不断地学习钻研,使我对新课程理念有了较深的理解。高中课改呼唤工作方法创新,本学期我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在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钻研工作方法,大胆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做好初高中物理知识衔接,化解学习难点。

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普遍不能一下子适应过来,如何搞好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降低高一年级物理学习台阶;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渡过学习物理的难关,07年9月29日视频会议讲稿第1 页

就要求我们老师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与顺应。即:用新的知识和新的方法来调整、替代原有的认知结构。另外就是加强直观教学,确保学生听懂、能学。因此我研究了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知道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研究高一教学难点。

2、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

为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我经常钻研如何降低“台阶”,去年一年来都是这样过来的,这种做法很有效。

对于文科班的学生,我对学生的考查也不再是以单一的物理试卷来考学生,新课程要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说实话有些学生实在是“不适合”学习物理学,但他的文学才能是不可忽视的,于是我对他们的考查又改为写物理小论文,如:今年文科物理第二章《磁及磁的应用》的单元测试就改成写一编主题为“指南针的发明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的小论文,利用国庆放假时间好好写作,争取假后返校参加评比,结果全班同学欢呼雀跃。

3、平时重视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的训练

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建模”是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对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过程的讲解,使学生领会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通过规律的应用培养学生建立和应用物理模型的能力,实现知识的迁移。高中课改后文理科的界线渐渐淡化,所以我就注意对学生进行物理思想的建立,有助于学生今后的自主学习,就是选择文科的学生也是很有意义的。

4、加强教学管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加强学习过程性评价管理,做好课堂上的优良表现记录和不良表现记录我在课堂上依据课堂参与情况直接以“加分奖赏”形式要求物理科代表在每堂物理课上及时记录同学的参与情况,过程性评价记录是期末物理科学分认定的重要依据。每月定时统计并公布学生作业上交情况、出勤、课堂参与情况,学生心服中服。在上学期举办的“高一优秀物理作业展”深受学生喜爱,也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对于优秀作业进行评比展览,发给奖状,及时给予鼓励,不但对优秀作业的同学是一个促进,对其它学生作业规范化又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能自主钻研教材中的知识,课堂教学中尽量多的给予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分析的时间与机会,使他们逐步学会思考。另外,阅读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过去的一年来,我们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具体做法是从指导阅读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入手,使他们学会抓住语句中心,能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从第一章开始就要求学生独立进行单元总结,并逐份

批改、提出建议,选出好的全班展览,同时教师提供一份总结以作示范。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是教育学生的一个重点,良好的习惯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

5、开设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营造探究氛围。

过去的一年来,我共开设小发明、小制作、科普小报、摄影、摄像、太空科技、风筝制作、家电常识等科技讲座8场,通过这些讲座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是很有效的,学生不但开扩了知识面,而且表现出爱上物理课,就是文科生也很喜欢物理课。我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探索实验的设计,并及时做一些随堂实验,也布置一些课外探究实验要求学生回家做,有成果的交上来也给他们“学习过程学分奖励”。当然学科竞赛也是好办法,去年的高一年段共开设了物理知识竞赛、物理实验设计竞赛、物理实验操作竞赛等三次学科竞赛,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我想重视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才是真正把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

6、加强校本教研,努力以合理的学习过程评价激励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带动物理组申报了《新课程理念引领的物理实验教学评价》的校本教研课题,从开题、学生调查、课堂跟踪,我花了大量时间在该课题的研究。经过一学年的研究,现已结题,合理的学习过程评价激励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今年5月份,我组织了学生参加了晋江市创新大赛,结果是高一7班(平行班)的学生的颜志伟、林文杏、庄嘉源、高一5班的吴亲溪获奖。用新课程理念引领学生课堂评价,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我想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物理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多鼓励肯定学生。总之,我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对学生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觉得过去一年来的高中课改工作很累但也有价值。

三、教学中发现矛盾突出,怎么应对?

高中新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我们的教学课时、教学条件、教学绩效、教学对象(学生)等诸多因素之间的矛盾很突出,如何应对这些矛盾,我看又是我们往后新课程教学教研的重点了。

1、教学课时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

①、教学内容多需要时间

②、高中课目多,造成科目排课量不足;

③、研究性学习、选修课等活动开展需要时间

④、物理学科内容增多了,按以往教法教不完。

⑤、各章节知识内容在衔接需要时间

⑥、另外,物理学科模块化也使得时间上缺乏灵活性

2、教学条件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

①、许多知识实际上需发教师因材施教,课改呼唤小班化教学,辅优扶差的要求特别高,但目前我们的教学条件是无法做到的。

②、另外,物理科教学条件还表现在多媒体数字实验系统的使用,如:中国山东“朗威” 数字实验系统、美国PASCO数字实验系统等都是很好的物理科教与学的好助手,但一套要1万5---2万元左右,一个实验室就要六七十万元。就目前的情况看,我们大部分学校都是很难做到。

3、教学绩效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

以往教学方法讲究“范例—--练习”,现在讲究“问题引导”、“自主探究”,以往的教学绩效以一张试卷成绩论英雄,平时讲究稳扎稳打,现在讲究螺旋体系,现在教学内容多了,选择性大了。那么我们的教学绩效如何得到合理的评价?

第五篇:高中物理课改总结

高中物理课改总结

汉沽区教育中心王玉翠

回首两年来的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实践,对新课程从理念的感知到实践体验,现简单总结如下。

一、收获

1、教学理念的根本转变。

两年的课改,从模糊的认知,社会的关注,到现在的平稳过渡,大家对课改已经没有多大悬念了。现在,其实细细回头看过去的脚印,与曾经走过的老路还是有些区别。可以从老师们的谈吐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活动中,甚至是学生的练习中看出与以前有了很大变化。几乎每位上过新课程的老师日常语言里都会有些新课程的名词,外在口语的变化是内在教育教学理念变化的反映。

2、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化。

经过课改,尤其是导学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引起我区高中学校的兴趣,在多次公开课活动中得以展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现正在我区高中校推广。我们也是课改的受益者。在活动中我们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同时其它的公开课、展示课、汇报课都能体现引导学生科学探究,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一些日常课中,教师会或多或少地设计有些探究意味的活动。大家都在互相学习,尝试摸索出一种既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又能与我区各校实际情况相吻合的课堂模式。

在两年的新课程实践中,每学期初,我们都组织全区高中各校物理教师集体教材培训,对比新旧教材,探讨教法学法,并以学校为单位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学期末各校进行了展示和评比,并编定了校本教材,同时,我们还组织学科教师说课评比,对教师们既是一种历练、展示,又是一种对新思维新方法的探讨和论证。因此,我区物理教研组积累了大量的资源,也是一大收获。

二、对课改新教材的认可

新课改物理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内容第一个变化是所有的物理学名词后面都标有英文专业术语,体现与国际化的接轨。信息化的元素非常明显,教材里面列举了许多的网站供教师和学生查询相关的物理学知识。第二个变化是教材编著考虑到了学生接受知识的心理特

点。如新教材将“运动的描述”作为高中必修物理的第一章,把原来教材中的第一章“力”放到第三章,还有必修2中第七章内容顺序发生变化等,降低了物理学知识的难度,使初中物理知识与高中物理知识衔接更加自然。第三个变化是教材里面的实验新颖,比如必修2中第五章曲线运动的方向演示实验,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体现了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第四个变化是教材中的“说一说”,“做一做”;“思考与讨论”;“科学漫步”“STS”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讨论,小实验中轻松得获取了物理知识。

三、评价机制的改变

高中物理课改不再以高考成绩做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实行了学分制、学业水平测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认可,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四、问题和困难及建议

1、新教材降低共同必修教材的难度与高考要求未能同步跟上的矛盾。(希望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量体裁衣,高考要求与本市实际情况相统一。)

2.、增加了较多的演示、分组、探究等实验与现有实验器材不配套的矛盾。(希望有相应的仪器配备,不能全部靠老师自制)

3、增加了过去删减的内容和近代物理的内容,提高了实验数量和难度的要求,学生总学习量增加与周课时减少的矛盾。尤其是高二理科学生存在着严重课时不够的问题。

4、在内容安排上,高一年级必修1,必修2,高二年级(理科)选修3-1,3-2,高三年级选修3-4,3-5出现了前松后紧的情况,据我了解有些学校为了给高考复习留出足够的时间,在高二年级紧张的加入3-4内容。

下载高中物理课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物理课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物理课教学工作总结

    物理课教学工作总结 物理课教学工作总结1 1、我与王树成老师都是第一次带文科班,没有什么经验。所以首先做的事就是请教了去年带文科班的老老师罗善课老师。然后制定了可行的......

    物理课教学工作总结

    物理课教学工作总结 不知不觉,我已踏上讲台差不多一个学期了。记得昨天的我还坐在座位上听着老师讲课,今天的我已站在了学生们的面前。s0100 就在我走进星海中学的那一刻,我便......

    物理课教学工作总结

    物理课教学工作总结 物理课教学工作总结1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138、139班的物理教学。这一学期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总体上我认真执行......

    高中物理课代表竞选稿(最终五篇)

    高中物理课代表竞选稿范文(精选4篇)在现在社会,用到竞选稿的地方越来越多,竞选稿是竞选者在竞选某个岗位时为发表竞选演说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

    高中竞选物理课代表稿2021年[合集五篇]

    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特别注重的是物理学习上的感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学生只注重做题,忽视学习中的理解和感悟,影响自己学习的热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

    现象教学为主的物理课的教学设计的一点启示

    现象教学为主的物理课的教学设计的一点启示 安县花荄镇中 蒋和平物理现象教学就是教师为帮助学生观察、了解、分析物理规律,而模仿某些物理情景产生的条件再现,从而找出其发......

    初中物理课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课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课教学反思1 我外校去听一位刚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的课。青年教师有些紧张,脸开始发红。说今天这堂课我们讲评讲义,请同学们把《速度》综合练习拿......

    物理课的教学反思

    在近几年的物理教学中,在我的同行和许多“前辈”老师的帮助下,我对于物理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少走了许多的弯路,让我对于今后的教学有信心。通过这几年的教学使我对物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