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浮力教案设计1
《浮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力、力的平衡条件、密度和液体内部压强等知识的基础上来探究浮力的。讲述了浮力的概念及产生的原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应用。本节知识在生产技术中有很多应用,是力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由于其综合性强,因此有利于有关知识的学习、巩固和理解。由于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浮力现象只有感性认识,因此要经过探究性的学习,通过对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提高到理性的认识,从而推出浮力的概念和阿基米德原理。使学生学习到一些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提高思维能力。通过对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探究,提高学生的设计实验和操作实验的能力。【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较抽象,学生对影响浮力大小因素有着模糊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要设计适当的场景来提高学生的猜想的准确性。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进行,体验科学过程,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用溢水杯法探究浮力的大小时,测出浮力的大小并得出阿基米德原理。在本节课学习中,学生通过对证据的收集和整理,归纳出规律性的东西,初步学习归纳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知道浮力的概念,浮力的方向。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弄清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3)会分析、处理实验数据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探究,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浮力,经历阿基米德原
理的形成过程
(2)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
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初步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认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得出物理规律,认识到科学方法的价值。
(2)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
大胆猜想,在实验过程中勇于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 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阿基米德原理。【教学方法】 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式教学。
【教具学具】 演示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两个体积相同的铜柱和铝柱、装水的彩色气球、透明大玻璃圆桶、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器、细线、水槽、大量筒。
学生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体积大小不同的小石块、空矿泉水瓶、盐水、水、酒精、木块、橡皮泥、烧杯、细线、两个体积相同的铜柱和铝柱。【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教师活动:(播放录像)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现象:鸭子、轮船在水面航行、潜艇在水中潜行、乘坐热气球环球旅行等 同学们猜想这里面可能蕴含着什么知识呢?
学生活动:(猜想)液体或气体对物体有一个向上的举力、托力或支持力,提
到“浮力”
(板书:第五节 浮力)
设计思路:通过播放生活中有关浮力现象的录像、教师设问的方式引入浮力,激发学生兴趣,同时有意培养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中一些物理现象的习惯。更体现了物理
源于生活,丛生活走向物理
教学环节一 浮力概念
教师活动:演示木块漂浮于水面,装水的彩色气球悬浮于水中。启发学生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来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得出浮力概念。
学生活动:通过与放在桌子上的木块受力情况对比,分析木块与彩色水球的受力情况,并画出二力平衡示意图,归纳出浮力的概念。观察物体浸入了水中。并知道物体漂浮时F浮=G;物体悬浮时F浮=G。
设计思路:通过类比让学生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得出浮力的概念及方向,初步体验归纳法。让学生观察物体受浮力时浸入了液体,培养学生全面观察实验现象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环节二 下沉的物体受浮力
教师活动:让石块沉入水中,提出问题--石块受浮力吗?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再把物体浸入水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从而得出结论: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并计算浮力的大小,F浮=G-F示。
设计思路:由于学生对下沉的物体是否受浮力较模糊,因此设计这一实验,让学生通过探究,并利用转换法,得出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学生充分认识到实验是认识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之一。并让不同小组选择不同的物体(铜柱、铁柱、石块)实验,为下一步猜想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作铺垫。
教学环节三 浮力的大小
教师活动:提出任务,让学生用大小的橡皮泥制作船,看谁的船载物多;将空矿泉水瓶慢慢压入水中,体会浮力的变化。并思考浮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鼓励学生观察、对比、思考回答。
学生活动:利用桌面上的橡皮泥做船,通过装沙石的多少,讨论浮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将空矿泉水瓶放入水中并逐渐压入水底,然后放手。同时体会手的感觉,并观察瓶在水中的体积和水面上升的高度。
学生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密度、物体体积、物体质量、物体重力、物体形状、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及液体密度有关。
教师活动:板书猜想。让学生将上一环节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数据展示,要学生分析浮力大小相同小组实验情况,分析浮力大小不同小组实验情况。并指出可排除几种猜想。
学生活动:通过比较分析体积相同的铜柱和铝柱所受浮力大小相同,排除浮力大小与物体密度、质量、重力有关。将剩余的几种猜想分组探究。
① 探究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 ② 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③ 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各小组据选择的课题,设计实验。然后进行交流,上台演示过程(两个有代表性的小组)全班学生进行讨论修正。设计纪录数据表格并进行实验。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即: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设计思路:凭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探究实验,对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有许多的猜想,这是情理之中的。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猜想。本节设计两个实验,并结合上次实验的现象启发学生动脑猜想。本节充分利用了上次实验数据,减少了实验次数节约了大量时间,而且使学生养成一个认真分析数据的习惯,提高全面分析和进一步处理数据能力。通过从设计实验到完善方案,最后进行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团结结协作精神。
教学环节四 阿基米德原理
教师活动:与学生共同总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引导学生分析,由物体排开液体体积,想到排开液体的质量,进一步推出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有关,从而引导学生猜想并探究最得出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阿基米德原理。学生活动:①猜想:F浮 = G排或F浮 <
G排 或 F浮 > G排
②实验:利用溢水杯、弹簧测力计验证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F浮 = G排。然后说明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各种气体。
(板书
二、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中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即F浮 = G排=ρ
液
v排g)
设计思路:对上次实验结论进一步推理,启发学生把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联系起来。让学生猜想,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浮力大小的兴趣。通过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处理数据能力。
教学环节五 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①得出浮力大小的方法:漂浮时F浮=G;悬浮时F浮=G;称重法F浮=G-F示;阿氏原理法F浮 = G排=ρ
液
v排g。
②获得知识方法:类比法,分析归纳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涉及到的探究活动较多,因此再把握时间上有一定的难度。为节约时间,并使课堂结构更加紧凑,内容更加丰满,我把探究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浮力这一实验进一步深挖,使后面学生对浮力大小的猜想及其修正更加合理,也避免了重复实验,更培养了学生对物理实验数据深究的习惯,这一点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相当重要。事实证明在教学中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物理课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独立思维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只有这些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提高,才能真正变成学习主人,并为其终生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第二篇:浮力教案设计
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五、浮力教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松岭区第二中学
郑纯清
五、浮力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浮力及其方向。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3、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猜想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教具
演示实验器材:乒乓球、玻璃水槽、水,铁块。
学生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石块、细线、烧杯、水和酒精。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我们知道鸭子、船可以浮在水面,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升到空中等等是一些有关浮力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研究第五节浮力问题。板书:“第五节浮力” 进行新课
一、浮力的大小
(1)演示实验:放入水中的乒乓球放手后,乒乓球从水里浮上来,最后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
提问:在水里浮上来和浮在水面上的乒乓球受几个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什么?力的方向如何?
学生回答后小结:从水里浮上来的乒乓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还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施力物体是水。上浮过程中乒乓球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浮力大于重力。乒乓球浮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乒乓球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可见,从水里浮上来的物体和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都受到浮力。并画图说明:
教师总结:乒乓球除了受重力的作用外,还受到浮力的作用;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2)演示实验:把石块放入水中,放手后石块在水中下沉,并且一直沉到水底。
提问:下沉的石块受浮力作用吗?要求:①明确实验目的是判断浸没在水中和酒精中的石块是否受到浮力,以及浮力的大小和方向。
②石块要用细线拴牢。读取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的读数时,石块不要触及杯底或杯壁。这个实验由学生完成,学生实验时,教师巡回指导。实验完毕,组织讨论,教师总结。
①挂在弹簧秤上的石块在空气中静止不动,受几个力的作用?方向如何?施力物体是什么?这几个力的关系是怎样的?说出石块在空气中重多少牛。小结:石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细线。二力的关系是彼此平衡。此时弹簧秤的示数就是石块所受的重力。
②挂在弹簧秤上的石块浸没在水中的读数是多少牛?此时,浸没在水中的静止石块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各力的方向如何?施力物体是多少?这几个力的关系如何?两次弹簧秤的读数之差说明了什么?
小结:石块此时受到三个力的作用,一个是竖直向下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一个是竖直向上的拉力,施力物体细线;另一个是竖直向上的浮力,施力物体是水。石块静止不动说明:石块受到的重力=石块受到的拉力+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由于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拉力的大小就是此时弹簧秤的读数。所以石块受到的重力=石块在水中秤的读数+浮力。弹簧秤两次读数的差就是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受到的浮力。浮力=石块重-石块在水中秤的读数(也可叫做石块在水中时的视重)。以上实验,说明浸入水中的石块也受到浮力。
教师总结讲解时,边讲边画出石块受力分析图。
板书:F浮=G—F/=F拉—F/拉
继续实验验证铁块浸没于水中越深是否受到的浮力越大?大小与深度有关吗? 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3)演示书中图14。5-2用易拉罐做实验,将易拉罐按入盛有水的水槽中,逐渐向下按,感受所用压力的变化,得到初步结论:排开的水越多所受到的浮力越大。
二、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教师演示书中图14。5-3中的1、2、3图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用公式表示就是:
F浮=G排
三、例题:如图14。5-4甲,边长为L的一个立方体铜块,浸没在密度为ρ的液体内,受到的浮力是多少?如果立方体处于图乙的位置。浮力又是多少?如果把这个铜块压扁再让它浸没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会不会发生变化?
解:根据阿基米德,铜块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这个问题中,铜块排开的液体的体积等于铜块本身的体积。
铜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即铜块的体积V铜=L
3V排=V铜=L3 排开液体的质量m排
m排=ρL3 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
G排=m排g=ρgL3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以得到
F浮=G排=ρgL3
即
铜块所受的浮力等于ρgL3
如果铜块处于图14。5-4乙的位置,由于它仍然全部浸没在液体中,所以排开液体的多少与图甲相同,所以它所受的活力仍为
F浮=G排=ρgL3
如果把铜块压扁,它的体积,不会变化,排开液体的多少也不变,所以受到的浮力也不会变化。
四、反馈检测
浮力的大小跟下面哪些因素有关?()
A、跟物体所处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B、跟物体的密度有关 C、跟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 D、跟物体的体积有关 E、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F、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G、跟物体的形状有关
五、课堂小结
1、浮力
2、浮力的方向
3、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六、布置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1、3、4;课堂练习2、5、6
七、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第五节
浮
力
一、浮力的大小
乒乓球除了受重力的作用外,还受到浮力的作用;......................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板书:F浮=G—F/=F拉—F/拉
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二、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F浮=G排
第三篇:浮力说课1
初二物理--《浮力》说课稿
本节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第一册(人教版)第十二章第一节(P141~P142)。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要点:
第一,浮力;第二,物体的浮沉;第三,浮力产生的原因。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对浮力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浮起的物体受到浮力并结合前几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来展开的。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对浮力的研究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础。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3、教学目的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浮力和浮力的方向,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演绎推理能力等。还要培养学生探索求真知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实践观点的教育。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浮力概念贯穿本章始末,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对物体浮沉和浮力产生的原因的研究,需要综合应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因而对理论分析和推理论证能力要求提高了。而初中生侧重于对直观现象进行具体、形象的思维来获得知识。因此这两个知识点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也是这节课的重点,这是素质教育对现代教学的要求。
二、学生分析
任教班级属农村中学,多数学生上进心强,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5岁左右的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方法
这节课可综合应用目标导学、分组实验、直观演示实验、讲授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边动手边思考。从实验数据总结出结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学程序
教学中要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设计如下:
1、新课引入:
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一上课便以课文第一段文字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讲授新课:
任何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实验。这节课主要采用实验的方法来建立浮力的概念。我将书中图12-2这个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实验,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增强了他们的感性认识。为了使学生能认识到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托的力,这里我增加设计一个用手托石块使弹簧秤示数减小这样一个随堂小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概括总结出浮力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从日常生活和常见的自然现象中举例说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在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这个重、难点时,日常生活中一些错误的经验或思维定势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模糊的观念,最突出的是“重的物体下沉,轻的物体上浮”。这里可以演示一个小实验:一根小铁钉在水中下沉,而大木块在水中会上浮,大木块显然比小铁钉重。可能又有一部分同学这时会提出小铁钉下沉是因为铁的密度大。教师可再演示一个小实验:一个废牙膏壳密度没有变,空心时能浮在水面,揉成一团后在水中会下沉。说明密度也不是决定浮沉的条件。这样经过演示,讨论和分析,纠正了错误观点,引导学生从运动和力的关系角度来讨论物体的浮沉条件,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抓住比较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根据二力合成知识,由学生讨论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
这时强调物体上浮、下沉是运动过程,此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的结果是沉到液体底部,上浮的结果是浮出液面,最后漂浮在液面。并再演示一下浸没在水中的木头的上浮过程,以加深印象。漂浮与悬浮的共同点都是浮力等于重力,容易使学生产生“物体的漂浮与悬浮是一回事或一个物体在同一液体中既漂浮又悬浮”的错误观点,这时我用一个乒乓球和一个空心金属球投入水中分别演示漂浮与悬浮实验。使学生直观比较出漂浮是物体浮在液面的平衡状态,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悬浮是物体浸没在液体内部的平衡状态,整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强调同一个物体在同一液体中既漂浮又悬浮是不可能的。
揭示浮力产生的原因这又是一个重、难点。这时可请同学回顾做过的一个旧实验:六个面扎上橡皮膜的空心正方体,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六个面的橡皮膜均向内凹进,而且前后左右面凹进的程度相同,而下表面比上表面凹进的程度要大。引导学生密切联系原有的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二力合成、二力平衡等知识,通过由浅入深分层次的分析,把突破难点的过程变成巩固和加深对旧有知识理解应用的过程,变成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过程。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浮力等于物体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最后再用如下演示实验加以验证:
(1)
将石蜡投入装水的烧杯中,观察其受到浮力是否上浮;
(2)
将石蜡放在另一烧杯底使其和杯底紧密接触,沿杯壁缓慢注水观察其是否上浮从而通过实验证明前面理论分析得到的结论。并指出这也是物理学研究的方法:从实践到理论,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达到从小培养学生研究物理的正确方法的目的。
至此,教材内容已经讲授完毕,浮力作为同学们新认识的一种力,它的三要素也就清楚明了。
根据农村学校学生情况,我继续引导同学们思考课文后的“想想议议”,由此引入对决定浮力大小因素的研究。学生经过合理猜想,讨论,设计出探索决定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方案。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浸没后深度改变无关。受时间、器材限制,浮力大小与物体本身密度、形状等因素无关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加以说明。这样就为下一节学习阿基米德原理留下悬念,作好铺垫,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结构。
3、反馈和巩固:
这节课教学容量大,所以反馈和巩固主要留待课后完成。如果课堂上有剩余时间,可请同学回顾板书内容,归纳出通过本节课学到的三种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一是称量法,为下一节课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作准备。二是受力平衡法,指出悬浮和漂浮的区别。三是求压力差法,指出这是浮力大小的决定式。
4、板书设计 :
第一节:浮力
1、什么是浮
第四篇:教案设计1(定稿)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属于大气在地理环境形成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材把理论系统提升到了现实设计层面,以人类在生产生活环境中的所感所悟来应验学生的认知规律。因而在教学时应突出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拟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并依据内容需要,教学方法上还可以采用观察学习法、材料学习法和思辨学习法。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一)对学生的分析
基于高一学生已初具地理思维能力,在教师指导下,有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可以用学生所掌握的初中地理知识及观察到的地理现象迁移到本节内容,进行探究学习。
(二)对教材的分析
1、本节内容抽象、空间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学中要明确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重点:①北半球冬、夏大气活动中心的分布与成因
②季风环流成因与特点
③利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①大气活动中心怎样影响天气和气候
②影响我国天气和气候的大气活动中心
2、本节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前后呼应
本节教材前应大气热力和动力两个因素,后呼天气和气候,步步深入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海陆热力差异导致大气活动中心的形成
2、了解大气活动中心的实际分布是气压带、风带移动并叠加海陆位置和下垫面等因素的结果.3、了解大气活动中心的南北移动对世界各地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
4、了解海陆分布和气压带移动是形成季风环流的重要因素
5、了解季风环流的概念与地区分布
(二)能力目标
1、运用大气活动中心南北移动原理,分析南北纬30º—40º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的不同
2、分析亚洲冬、夏季风示意图,说明季风环流在亚洲的分布
3、学会分析东亚与南亚季风环流的成因和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了解身边气候的变化。应用知识分析气候的多样性、复杂性,从而培养学生利用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的思想
2、通过学习,认识祖国、家乡的一些气象知识;理解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进行唯物辩证法的教育
(四)过程与方法
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把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引入课堂。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重新整合教材,创设情景,发现问题——探究式的解决问题——拓展问题。
三、组织课堂教学
(一)导入——发现问题
1、从身边的感受导入:夏季游泳时感觉水体比较凉爽,而冬季在水里则感觉比大陆温暖。为什么?
2、从已学过的地理知识导入:
①
气压带风带北移时,副热带高气压带在海陆轮廓图上如何分不?气压带风带南移时,副极地低压带南移到什么地区?
②
我国广大地区为什么夏季风来自海洋,冬季风则来自西北内陆?
(二)新课——探究式解决问题
1、解决寻找本节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核心问题:大气活动中心分布和季风环流(确定核心问题的方法:学生速读——发表个人意见——师生互动达成基本共识)
教学过程:从不同季节和地区看大气活动中心分布及东亚、南亚大气运动状况。教学方法:播放<1月、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指导学生看书、读
图,提出问题切入角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问题一:
北半球1月和7月欧亚大陆及北太平洋大气活动中心如何分布?(在学生看书归纳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
从亚洲及北太平洋看:
一月 七月
亚洲大陆 亚洲高压(西伯利亚、蒙古高压)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北太平洋 阿留申低压 夏威夷高压
从南半球看:气压基本呈带状分布 问题二:季风是什么?全球季风最典型地区在哪?
教学方法:切入问题,指导学生看书。反之亦可,发挥学生自主
性。问题三:东亚、南亚不同季节风向如何变化?各有什么特点?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教材《亚洲冬、夏季风示意图》,探究后发表各自的看法。然后师生达成共识。
夏季:东南风
东亚
冬季风势力强
冬季:西北风
夏季:西南风
南亚
夏季风势力强
冬季:东北风
2、解决本节核心问题形成的原因问题——为什么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对图文进行观察、思辨。问题一:北半球冬夏季节海陆大气活动中心为什么不同?
教学方法:播放投影1月和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学生分组讨论发表看法。(1)7月份,气压带、风带北移。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大陆气温高,亚洲大陆形成热低压,把副热带高压带切断。从而在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在北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
(2)1月份,气压带、风带南移。在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大陆降温快,气温低,亚洲大陆形成冷高压,把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从而在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北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南半球气压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问题二:东亚、南亚不同季节风向为什么不同?这与大气活动中心分布不同有哪些联系?
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图文进行观察、思辨、自主探究获取知识。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原因
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
3、解决大气活动中心分布和季风环流形成后的影响——怎么样
教学方法:学生根据以往所学知识和掌握的规律及课堂提供的资料大胆设想,——看书验证,举例说明对本课所阐述原理内容的理解——用科学的理论对人类在生产生活环境中所感所悟进行正确的解释。从而加深对知识的认知,据此设计以下拓展问题研究:
问题一:北纬30º—40º地区从理论上说应该是同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但该地区大陆东西两岸气候则天壤之别,为什么会如此?
(此题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已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前因后果,为今后气候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阅读以下两则补充材料:(投影播放)材料一:《副热带高压带与我国的洚水和旱涝》
副热带高压带是全球性的大气环流系统。它经常活动在较低纬度上空,夏季最强,冬季最弱,对一些地区的天气、气候产生巨大的影响。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心有时只有一个,位于夏威夷附近:有时分裂成两个,分别位于东、西太平洋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对我国天气、气候影响最为直接。它的强弱、进退,几乎决定着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的分布以及水旱灾害的发生。夏半年,随着副高位置的季节性北移和加强,夏季风暖湿气流随之逐渐减弱,冷暖气流在副高北侧交锋形成的降水带也随之北上。就平均状况而言,春末副高位置大约在北纬15º—20º,雨带常位于华南。夏初,副高西伸北进到北纬20º左右,雨带也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直至日本南部,形成长达1个月之久的梅雨季节。7—8月副高进一步北进到北纬25º—30º,雨带随之被推到华北、东北地区。9月,副高南退,雨带也随之南移,北方雨季结束。
副高的位置和强弱一旦异常,就会引起我国不同地区的水旱灾害。当有的年份夏季副高发展强大西伸至我国大陆、位置持续偏南时,雨带就长时间滞留在江、淮地区,易造成江淮地区洪涝灾害,而北方地区则会发生干旱。相反,当副高季节性北跃时间提前、位置较常年偏北时,我国北方地区就容易出现洪涝灾害,南方则易出现干旱。
材料二:
………今年入春以来,内蒙古地区又一次气温普降,茫茫草原变为一片“银色草原”。据农业部统计,全区可利用草场90%以上受灾,有3100万公顷草场未能按时返青,3200万头牧畜面临“缺衣少食而死亡危险。
问题二:我国是一个多水旱灾害的国家,常出现北涝南旱、南涝北旱,你认为其原因是什么?在亚洲范围内还能找出一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吗?为什么?
问题三: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分析影响我国天气的大气活动中心有哪些?它们对我国农业生产会造成哪些具体影响?应如何防御?谈谈你的设想。
<以上两题设计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并用于实际,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五篇:教案设计1(范文)
篆刻社团教案设计
(第1课时)教学目标
① 让学生了解书法篆刻的起源,了解书法篆刻的意义。② 了解常用的篆刻工具。
③ 通过学习篆书,让学生对篆书有基本的了解,从而加强对书法的兴趣,提高对书法的修养和鉴赏能力。教学重难点
在学习过程中,重点是对篆书的发展历程的了解,了解常用的篆刻工具 难点是如何感受篆书作品的线条美,结构美和气韵美。教学准备
课前了解学生对书法的兴趣程度,收集一些书法篆刻的相关资料,书法篆刻作品。
教学过程
1、书法篆刻作品欣赏
篆刻作品欣赏(1)
会徽分上中下三个部分,主体为上部大红底色的白色“京”字图形,约占整个会徽的3/5。“京”字形状酷似汉字的“文”字,取意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整个“京”字图形为一个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京”字图形下是黑色的英文“Beijing 2008”字样,其下是奥运五环标志。
北京2008奥运会徽形象独特,英文的“北京”和2008年以及奥运五环,将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结合。北京奥组委副主席蒋效愚此前这样表述会徽,“它体现出来的内涵非常丰富,把中国人含蓄的传统文化和中国人比较稳重的处事态度都展现出来”。
篆刻作品欣赏(2)
(千秋鼎盛同丽日,百年沧桑转新天)
篆刻作品欣赏(3)
.2、画印源流 中国印章起源何时?
1998年安阳殷墟出土的一方饕餮纹铜玺为现今所能证实的经考古发掘的年代最为久远的印章的话,那么,中国印章的历史应在商以前。中国使用石质印章的历史久远,早在印章的创制时期就有,从已考古发掘的资料来看,历代都有。仅长沙一地,新中国成立后至70年代就发掘出土西汉时期滑石印44枚,还有少量的战国时期的石质官私印。但是这些滑石印的用途都是陪葬所用。现藏故宫博物院的汉新莽时期的石质两面印“洽平马丞印”和“巩县徒丞印”是作为铸印母范用的,这是石印的另一用途。但宋元之后文人参与刻治石质印章的性质就不同了。今天,我们可以从宋元有关文献和文人篆刻家的史料中得到证实,宋代文人亲自篆刻石质印章已是很普遍的事了。然而,以石入印、自篆自刻,有确切记载并可见到印痕施之于画面流传至今的,元代的画家王冕是第一个。自宋元开始,石章在文人中成为普遍乐于采用的篆刻材料,使文人们不再处在篆刻的门槛之外,而是登堂入室,使文人篆刻集书篆、设计、奏刀镌刻为一体。从此以后,印章艺术成为文人气质、思想和审美趣味的直接体现,并真正成为诗、书、画不可或缺的有机成分。
3、篆刻工具
篆刻刀
印床
印石
小毛笔
印泥 篆字欣赏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5篆字的笔顺特点
笔顺是写好篆书的关键之一,合理的笔顺有助于字的结构安排,有助于书写速度的提高。因此,掌握篆书的笔顺,对初学者来说,也是入门的一把钥匙。
篆书的笔顺和汉字笔顺规则基本相仿,如先横后竖、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这些对初学者来说是不成问题的。重要的是和汉字不同的笔顺,而这些不同之处正是篆书笔顺的特点,掌握了这些特点,就能把握好篆书的结体,做到匀称匀衡。
1.先中间后左右
对称均衡是篆字的特点。对于有中心竖线的篆字,应先写中间竖笔或中间部位的笔画,中间定位后,再写左右对称的其他笔画。
对于有中心长弧(一般为撇、捺笔)的篆字,应先从中间长弧写起,再写左右对称的笔画。
2.先外包后里头
对于有字框的笔画,一般应写出外框的笔画,随后再写框内的部分。这样可以控制篆字形体的大小,避免整体不一致。
3.先主笔后副笔
对于篆字中有主笔曲画的字,宜先写主笔后写副笔。
4.先副笔后主笔
篆字当中,个别有主笔曲画并起支撑的作用的字,应先写副笔后写主笔,以便更好的掌握重心。
5.灵活运用
对于笔画较为复杂的篆字,笔画要求并不过分强求一致,只要顺手,可以灵活运用,做到分布均匀就可。练习书写篆字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大
小
上
下
中 山
水
石
土
田 火
木
人
日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大 小 上 下 中 山 水 石 土 田 火 木 人 日 月
7、下节课要准备的学具
毛笔(软笔)、白纸、橡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