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好》教案[定稿]

时间:2019-05-12 19:26: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南好》教案[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南好》教案[定稿]》。

第一篇:《江南好》教案[定稿]

《江南好》

教学内容

1、欣赏民乐合奏《江南好》。

2、了解与江南相关的音乐和文化艺术作品。

教学目标

1、能够感受到《江南好》优美而又欢快的情绪,能听辨竹笛清脆明亮的音色。

2、分辨《江南好》的乐曲结构。

3、能辨别 4/4 与 2/4 的特点。

4、在《江南好》音乐欣赏过程中产生对江南风光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感受音乐的美感,分辨乐曲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歌唱师生问好。

二、欣赏乐曲

1、初听乐曲

师:现在,我们来聆听一首乐曲,希望你们听完后回答两个小问题:(1)谈谈音乐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2)这首乐曲是什么乐器领奏的?

另外老师提个要求:我们在聆听的时候可以自由的加入身体的律动,手、脚、头都可以。师:这段音乐带给我们的感染力,有一个乐器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那乐曲的领奏乐器是?

师:同学们能听出领奏乐器相当棒,那我们进一步了解民族乐器笛子,同学们还能听出其它的民族乐器吗?

生:高胡、扬琴、古筝、二胡、柳琴„„

2、复听音乐

师:这么美的音乐到底是怎么构成的呢?接下来让我们再次聆听乐曲,并且还要回答一个问题:乐曲从结构上分几部分?为什么这么分?

这一遍听的过程中,你们听出什么乐器就可以模仿它的弹奏姿势,也可以随音乐律动。师:乐曲分为两部分:(板书)江 南 好 A B 速度: 中速 快速 力度: 较弱 较强 情绪: 优美 活泼、欢快 拍子: 4/4 2/4(学生如果回答说节奏不同,老师应该肯定回答是正确的,因为节拍是人们熟悉的节奏模式。)师:由于音乐两部分在要素(速度、力度、情绪、拍子)表现上形成鲜明对比,是由两个性质不同的部分构成,所以乐曲分为二部分(AB),老师讲解清楚分两部分,并指明分段的地方和原因。

3、分段指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速度、力度、情绪上的区别带给我们两种不同的音乐感觉,那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让我们直观的就能感受到两段的区别,想想是什么?

师:同学们,乐曲的第一部分是几拍子的呢?乐曲的第二部分是几拍子的呢? 师:就因为4/4本身就给人抒情的感觉,而2/4本身就带给我们欢快的感受。师:4/4拍的指挥图示,应该都学过,我们一起来指挥一下。师:然后是2/4的指挥学习。

表扬:指挥很好的同学上台表演,并评选出我们的小小指挥家。

4、师:小小指挥家,你叫什么名字?太好听了,可我们的乐曲还没名字呢?你们得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

师:在乐曲中你们听到了江南的这一切,作曲家一个字就概括了“好”,简单而丰富。

三、拓展

1、看江南

师:现在老师与你们一起去感受一下江南风情。(播放视频)

师: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人墨客创作了诗篇来赞美江南,你们知道哪些赞美江南的诗句吗?

2、唱江南

师:江南的别样风情让人感动,江南的音乐给我们带来美感,接下来就让我们用歌声去表达对江南的喜爱之情吧。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首汉乐府民歌《江南》,是由著名大连籍女作曲家谷建芬谱曲。播放歌曲《江南》,欣赏并演唱。

四、课堂小结 今天,音乐带我们走进了江南,音乐使我们感到如临其境,身在江南。愿美妙的音乐带我们飞翔,飞到美丽的江南。

第二篇:江南好集体备课

《江南好》教学设计(初稿)

江桥中心小学:朱岩

教学目标

1.感受民乐合奏《江南好》优美而又欢快的情绪和竹笛清脆明亮的音色。2.分辨《江南好》的乐曲结构。

3.了解与江南相关的音乐和文化艺术作品。教学重、难点

1.初步认识我国民族吹管乐器竹笛,了解并感受竹笛的音色。

2.分辨民乐合奏的《江南好》的音乐结构,感受不同乐段的音乐情绪。教材分析

民乐合奏《江南好》是谭蜜子和金士英根据江南丝竹名曲《欢乐歌》改编的。乐曲既流畅优美又欢快活拨,具有典型的江南音乐特点,细腻婉转、清澈秀丽。乐曲的旋律基本来自《欢乐歌》,只是做了删繁就简和旋律的变化,使音乐显得更为紧凑、流畅,一气呵成。

乐曲的结构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中速,优美、婉转的旋律好像把我们带到了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春雨绵绵、杨柳依依,清风、绿柳、红花,小桥、流水、人家,使我们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之中。乐曲的第一部分,由三段旋律构成。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么?你都去过哪些地方? 师:到过江南吗?你们对江南有什么了解? 2.江南位置。

师:我们来看地图,人们习惯上把长江以南称为南方,一说到“江南水乡”,又以江、浙一带最为典型,这里江河纵横、水网密布,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是中国最富裕的地区,南北朝时江南地区就是“一郡丰收,可供数郡使用”,宋代时更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谚。

二、欣赏

1.初次聆听民乐合奏《江南好》。

师:现在就让我们来到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感受乐曲给我们描绘的江南的秀丽景色吧。

师:听完这首乐曲,你想说些什么?

2、复听民乐合奏《江南好》。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乐曲是《江南好》。这首乐曲,是根据江南丝竹八大名曲之一《欢乐歌》改编而成。乐曲旋律明快流畅,不仅描写了江南优美的景色,更有江南人民的纯朴、豪放,他们载歌载舞表达对幸福生活的感受。我们再次来欣赏乐曲《江南好》感受江南美景,请同学们思考乐曲分为几部分。

分段复听。

教师播放乐曲《江南好》第一部分音频,并出示第一部分谱例。

师:请同学们感受第一部分音乐,说一说音乐把我们带到了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民族乐器把我们带到了江南?

师:你从哪些音乐的要素中感受到了江南特有潺潺的水声、幽静的小巷? 师:下面这一段乐曲又表现了什么?

教师播放乐曲《江南好》第二部分音频,并出示第二部分谱例。

师:这一段音乐是如此的欢快。书上用三种颜色的小船把他们分成了不同的三段,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三种颜色的小船出现了几次?我们为它们排排顺序。

学生聆听音乐做练习,教师进行巡视,并且进行指导。4.再次完整地欣赏民乐合奏《江南好》。

师:听完了乐曲,我们已经知道这首乐曲是由民乐合奏的。领奏乐器是竹笛,属于民族吹管乐器(教师出示竹笛,让学生观察竹笛的形制、听辨竹笛清脆明亮的音色。由教师或同学吹奏)。

三、知识拓展

1.师: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已经知道江南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创作了许多艺术作品来赞美江南。同学们能够说一说吗?

2.欣赏视频《看江南》。3.诵江南。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送人游吴

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四、课堂小结

江南音乐如诗如画,更多美妙的音乐等待我们的相识。

《江南好》教学设计(整理稿)

江桥中心小学:朱岩

教学目标

1.感受民乐合奏《江南好》优美而又欢快的情绪和竹笛清脆明亮的音色。2.分辨《江南好》的乐曲结构。

3.了解与江南相关的音乐和文化艺术作品。教学重、难点

1.初步认识我国民族吹管乐器竹笛,了解并感受竹笛的音色。

2.分辨民乐合奏的《江南好》的音乐结构,感受不同乐段的音乐情绪。教材分析

民乐合奏《江南好》是谭蜜子和金士英根据江南丝竹名曲《欢乐歌》改编的。乐曲既流畅优美又欢快活拨,具有典型的江南音乐特点,细腻婉转、清澈秀丽。乐曲的旋律基本来自《欢乐歌》,只是做了删繁就简和旋律的变化,使音乐显得更为紧凑、流畅,一气呵成。

乐曲的结构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中速,优美、婉转的旋律好像把我们带到了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春雨绵绵、杨柳依依,清风、绿柳、红花,小桥、流水、人家,使我们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之中。乐曲的第一部分,由三段旋律构成。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么?你都去过哪些地方? 师:到过江南吗?你们对江南有什么了解? 2.江南位置。

师:我们来看地图,人们习惯上把长江以南称为南方,一说到“江南水乡”,又以江、浙一带最为典型,这里江河纵横、水网密布,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是中国最富裕的地区,南北朝时江南地区就是“一郡丰收,可供数郡使用”,宋代时更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谚。

二、欣赏

1.初次聆听民乐合奏《江南好》。

师:现在就让我们来到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感受乐曲给我们描绘的江南的秀丽景色吧。

师:听完这首乐曲,你想说些什么?

2、复听民乐合奏《江南好》。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乐曲是《江南好》。这首乐曲,是根据江南丝竹八大名曲之一《欢乐歌》改编而成。乐曲旋律明快流畅,不仅描写了江南优美的景色,更有江南人民的纯朴、豪放,他们载歌载舞表达对幸福生活的感受。我们再次来欣赏乐曲《江南好》感受江南美景,请同学们思考乐曲分为几部分。

分段复听。

教师播放乐曲《江南好》第一部分音频,并出示第一部分谱例。

师:请同学们感受第一部分音乐,说一说音乐把我们带到了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民族乐器把我们带到了江南?

师:你从哪些音乐的要素中感受到了江南特有潺潺的水声、幽静的小巷? 师:下面这一段乐曲又表现了什么?

教师播放乐曲《江南好》第二部分音频,并出示第二部分谱例。

师:这一段音乐是如此的欢快。书上用三种颜色的小船把他们分成了不同的三段,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三种颜色的小船出现了几次?我们为它们排排顺序。

学生聆听音乐做练习,教师进行巡视,并且进行指导。4.再次完整地欣赏民乐合奏《江南好》。

师:听完了乐曲,我们已经知道这首乐曲是由民乐合奏的。领奏乐器是竹笛,属于民族吹管乐器(教师出示竹笛,让学生观察竹笛的形制、听辨竹笛清脆明亮的音色。由教师或同学吹奏)。

三、知识拓展

师: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已经知道江南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创作了许多艺术作品来赞美江南。同学们能够说一说么?

1、咏江南 课件展示诗词两首。读一读:组织学生一起朗读。《忆江南》

《送人游吴》

分析诗词内容:写出了对江南的美好回忆,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

2、看江南

(1)小桥、流水、人家。[课件展示江南的风光,民居] 谈一谈:对江南建筑的感受。(2)苏州园林

[课件中穿插VCD,播放苏州园林景色] 师: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园林城,苏州园林历史之悠久,数量之多,造园艺术之高是首屈一指的。苏州园林是浓缩的自然景观,寻求反璞归真,悠闲养性的氛围,折射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山水花木,亭台楼榭,粉墙黛瓦,栗柱灰砖构成了苏州园林的基调。

说一说:身边的园林景色。

3、唱江南

[课件穿插VCD,播放《太湖美》] 听一听:江南的曲调,江南风格的音乐。

4、舞江南

[课件穿插反映江南特色的舞蹈《莲蓬娃娃》] 演一演:模仿舞蹈动作

5、画江南

[课件展示描绘江南的绘画作品]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感受了江南的美景,其实还有许多我们没有了解到的知识内容,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搜集有关江南的资料,使我们能够更多地感受江南。(放乐曲《江南好》出教室)

齐晓婉:

朱老师这节欣赏课设计的不错,学生上欣赏课不但要体验音乐的美,还要学会如何欣赏音乐,最后记住音乐主题。那么在这节课里学生就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达到了欣赏音乐的目的,教学有实效。

安文光:

《江南好》是一首民乐合奏。乐曲既流畅优美又欢快活泼,具有典型的江南音乐的特点,细腻婉转、清澈秀丽。乐曲的结构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中速,优美、婉转的旋律好像把我们带到了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春雨绵绵、杨柳依依,清风、绿柳、红花,小桥、流水、人家,使我们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之中。乐曲的第二部分由慢渐快,旋律轻快、跳跃,清脆的竹笛声好像把我们优美的景色之中惊醒。原来,江南不仅有优美的景色,更有江南人的淳朴、豪放,他们载歌载舞表达着对性福生活的感受,逐渐欢快的情绪使我们受到感染。

尚大亮:

我感觉朱老师整个教学环节设计的合理,能够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到江南的美丽的民乐的美好,但有知识拓展中可不可以加入苏州园林的视频,让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江南的建筑及文化,或让学生表演,这样会不会效果更好。

张春雨:

在这节课朱老师紧紧围绕江南音乐的特点展开教学。我也同意张老师的意见,欣赏江南民歌、学唱具有浓郁江南民歌风味的歌曲、运用自己对江南音乐的感悟选择音乐为描写江南风景的古诗配乐,在听、看、唱、动过程中充分感悟江南音乐的美好。

第三篇:江南好教学反思

江南好教学反思

江南好教学反思1

经过两天的积极准备,我在小学四(2)班执教了《江南好》一课。这课中,我带领学生在江南音乐中感受江南美、江南好。这节课既有成功之处,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下面,就这节课谈几点自己的感受与思考。

一、成功之处

1、目标明确,主题鲜明

这节课的总课题为《江南好》,我在选用了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采菱》一课作为主材料,以江南民歌《太湖美》以及民乐合奏《江南好》作为辅助材料。在这节课我紧紧围绕江南音乐的特点展开教学。欣赏江南民歌、学唱具有浓郁江南民歌风味的歌曲、运用自己对江南音乐的感悟选择音乐为描写江南风景的古诗配乐,在听、看、唱、动过程中充分感悟江南音乐的美好。

2、构思巧妙、亮点突出

《采菱》这首歌曲旋律婉转优美,中间还穿插了一小段轻快活泼的音乐,特别是歌中多次出现的一字多音,给学唱带来了比较大的难度。

我从“菱角”入手,制造了一系列有趣的“菱角故事”,带领学生视听结合感受旋律的起伏变化。之后,我大胆地设计了歌词谱,不但能看到歌词在演唱时的高低变化,还通过一些点线直观形象地呈现出一字多音的旋律。一系列有趣的感知活动中,学生轻松感知了歌曲的旋律特点,大大降低了学唱的难度。这些“菱角故事”都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制作而成的,成为了本课的一大亮点。

3、声情并茂,感染学生

这节课中,我亲自演唱了江苏民歌《太湖美》,音画交融的多媒体展示把学生带到了美丽的太湖,感受到浓厚的江南气息,而我声情并茂的演唱也感染了学生,赢得了他们的掌声。在音乐课中,教师帮助学生体验音乐的方式有很多。不过,教师自身的一举一动是学生的最好的榜样。教师声情并茂的演唱会直接带给学生内心美的体验,从而折射到学生们的音乐活动中。

虽然是第一次为这个班的孩子上课,师生之间也缺乏了解,但整节课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乐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这让我非常感动,极大地激发了我的教学热情。

二、不足之处

1、课堂时间把握不够精准

按照课前的设计,在学会演唱歌曲之后,有一个跟孩子们一起划小船采菱角活动环节,由于学唱环节花费的时间过多,语言略多,导致学唱歌曲之后没有宽裕的时间进行活动了。课后我觉得非常遗憾,仔细回想教学过程,在“圆滑线”这一知识点上,可以直接由教师告诉学生,而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启发学生,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2、教师与多媒体互动不够。这节课的设计着重点在于旋律线的感知。教师要紧紧抓住旋律线,直观地进行当场指认讲解,但是由于场地屏幕过高,不能点着屏幕直接进行演示,只能通过远离屏幕的鼠标点击,精准度、及时度都不够,使得这一环节的实施效果打了折扣。

3、关注学生演唱的质量。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掌握了歌曲中一字多音的演唱方法。不过,中间乐段开头的小切分节奏却没能准确把握,在第一次连唱全曲时,学生就在这里出现了问题,可是我忙着纠正其它的地方,把这处给遗漏了,到最后学生还是存在同样的问题。错过了最佳的时机,这让我深感遗憾!

通过这节课,我收获了很多:课堂中对教材的把握、时间的把握、时机的把握、学生的把握等等,为我今后的课堂教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江南好教学反思2

《江南》是一首选自《汉乐府》的古诗,描绘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这首诗简单易读,琅琅上口。全诗共两句话,教学第一句时,抓住“何田田”理解莲叶茂盛鲜亮的特点。我引导学生看图: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湖的莲叶,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说;“莲叶真多呀!”“莲叶真美呀!”“莲叶像一个个大圆盘!”“绿油油的莲叶像一把把大伞,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在学生交流后,我教给他们词语“挨挨挤挤”,并让同桌用身体动作演示一下,加深对莲叶茂盛的感受和理解,然后引导朗读:“小朋友们说得真美。老师好像也划着小船,到了湖面上。我们一起来把第一句读一读,看看能不能把莲叶的大,莲叶的绿,莲叶的美读出来。”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 “何田田”一词在学生的脑海中已形象可感,这就悟出了文字间蕴含的美。接着创设情境:我们和这些采莲姑娘们一起坐上小船去采莲,你们来到池塘里,看到了什么呀?漂亮的荷叶、荷花下面,还躲着小鱼儿呢,它们在干什么?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大胆说话,感受小鱼儿的机灵可爱。学生切合实际生活,想想自己就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鱼儿,在水中快乐地捉迷藏呢。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江南的什么,进一步表达对江南的喜爱之情。 《江南》教学反思:

《江南》这首古诗刚开学不久孩子就已背过,可诗中的有些词语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难以理解,例如“戏”、“田田”、“间”等词语。因此在教学时如何把握好学生理解的“度”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经过一番思考,我把目标定为:通过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感受江南水乡莲花满池的美丽景色,体会到鱼儿在池塘中嬉戏的快乐。

课堂上,我先让学生说一说:通过读这首诗,你仿佛看见了什么?有几个孩子也能够绘声绘色地描绘出自己想象到的画面,并且很贴切诗歌的内容。接着,我又让学生谈谈:你最喜欢什么? 大多数的孩子都对文中的小鱼很感兴趣,于是,我便就势引导学生想象水中的鱼儿在干些什么,它们之间会谈些什么……从而来感受鱼儿在水中嬉戏的快乐。

紧接着再结合书上的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莲叶何田田”的美丽景色并指导第一句的朗读。

学习了本课以后,我觉得低年级孩子的思维方式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所以在课堂教学时,一定要结合他们的年龄特征,使用具体生动的语言,并结合诗文中具体可感知的意像,引导学生理解诗文。

江南好教学反思3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提高儿童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要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培养语感”……这是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的理念。

古诗又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在创设自由、和谐、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基础上,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活化古诗词的形成过程,重新焕发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1、提供学生足够的感悟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让学生集中思考、各抒己见,虽有点乱,但要珍惜这样的时刻。”根据“合作互动”的原则,教学中改变了单纯的师生交往形式,通过小组合作,生生交流等环节,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这样让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使学生全面深人地感悟,又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机会和场所。在《忆江南》的教学中,正因为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在组内自读自悟,才使学生思维的火花得以绽放,体会得如此有滋有味。

2、教给学生多样的感悟方法:

⑴多层次的诵读:好诗不厌百回读”。朗读和背诵在古诗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古诗节奏鲜明,音律和谐,教师必须做好学生的朗读和背诵的训练指导,给学生以美的享受,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加深学生对诗的理解和记忆,达到“熟读成诵”之目的。

⑵要求学生质疑: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心理学也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是探究的动力。在古诗教学中鼓励学生将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运用启发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江南好教学反思4

教学中,能抓住古诗特点,在学生读准读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插图、想象,解诗意悟诗境,感受江南春色之美,体会作者对江南美景的赞美与热爱。巧设情境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借助资料自主解疑,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品味诗歌中那淡淡的忧伤。在解意悟情的同时,设计了个人读、小组展示读、男女生比赛读、情境引读等多样化的朗读,朗朗书声中激起学生与诗人的情感共鸣,并让学生明白了: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读,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则能看到文字背后的秘密。整节课学生热情高涨,积极思考,大胆交流,自信展示,精彩不断。

身为师者一定要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古诗教学亦是如此。因此我打破课堂界限,适度拓展,引入杜牧的《泊秦淮》、晚唐诗人李商隐的《乐游原》,以诗带诗,拓宽学生的知识积淀,为学生长远发展服务。

不足及改进措施:

1、整节课虽然书声琅琅,但是朗读的形式多停留在小组读、男女生读、集体读等层面,学生个人展示的机会较少,且朗读的层次性不强,不能体现螺旋式推进的课堂节奏。

2、在借助想象理解诗意和引入背景感悟诗情的环节,由于课堂节奏把握不准,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不充分,,因而孩子口中的江南春景不够生动丰满,课前设计的“看着烟雨迷蒙中的座座寺庙,诗人杜牧仿佛在说……”的说话训练未能进行,因此整节课总有点稍欠火候的感觉。今后在教学环节的取舍和课堂节奏的把控上还应多下功夫。

3、课堂中虽然有意识的关注全体,但在真正的实施中总有些不善于展示的孩子被忽视。于我们而言,他只是一个学生;于家长而言,他就是一家人的希望。因此我们不经意间的忽视,对一个家庭来说影响的可能是未来。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在“注视”的同时,多些“扫视”,多关注教室边边角角的学生,多关注那些默默无闻孩子,让每位学生都被重视,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江南好教学反思5

《江南好》教学反思经过两天的积极准备,我在小学四(2)班执教了《江南好》一课。这课中,我带领学生在江南音乐中感受江南美、江南好。这节课既有成功之处,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下面,就这节课谈几点自己的感受与思考。

一、成功之处

1、目标明确,主题鲜明这节课的总课题为《江南好》,我在选用了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采菱》一课作为主材料,以江南民歌《太湖美》以及民乐合奏《江南好》作为辅助材料。在这节课我紧紧围绕江南音乐的特点展开教学。欣赏江南民歌、学唱具有浓郁江南民歌风味的歌曲、运用自己对江南音乐的感悟选择音乐为描写江南风景的古诗配乐,在听、看、唱、动过程中充分感悟江南音乐的美好。

2、构思巧妙、亮点突出《采菱》这首歌曲旋律婉转优美,中间还穿插了一小段轻快活泼的音乐,特别是歌中多次出现的一字多音,给学唱带来了比较大的难度。我从“菱角”入手,制造了一系列有趣的“菱角故事”,带领学生视听结合感受旋律的起伏变化。之后,我大胆地设计了歌词谱,不但能看到歌词在演唱时的高低变化,还通过一些点线直观形象地呈现出一字多音的旋律。一系列有趣的感知活动中,学生轻松感知了歌曲的旋律特点,大大降低了学唱的难度。这些“菱角故事”都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制作而成的,成为了本课的一大亮点。3、声情并茂,感染学生这节课中,我亲自演唱了江苏民歌《太湖美》,音画交融的多媒体展示把学生带到了美丽的太湖,感受到浓厚的江南气息,而我声情并茂的演唱也感染了学生,赢得了他们的掌声。在音乐课中,教师帮助学生体验音乐的方式有很多。不过,教师自身的一举一动是学生的最好的榜样。教师声情并茂的.演唱会直接带给学生内心美的体验,从而折射到学生们的音乐活动中。虽然是第一次为这个班的孩子上课,师生之间也缺乏了解,但整节课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乐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这让我非常感动,极大地激发了我的教学热情。

二、不足之处

1、课堂时间把握不够精准按照课前的设计,在学会演唱歌曲之后,有一个跟孩子们一起划小船采菱角活动环节,由于学唱环节花费的时间过多,语言略多,导致学唱歌曲之后没有宽裕的时间进行活动了。课后我觉得非常遗憾,仔细回想教学过程,在“圆滑线”这一知识点上,可以直接由教师告诉学生,而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启发学生,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2、教师与多媒体互动不够。这节课的设计着重点在于旋律线的感知。教师要紧紧抓住旋律线,直观地进行当场指认讲解,但是由于场地屏幕过高,不能点着屏幕直接进行演示,只能通过远离屏幕的鼠标点击,精准度、及时度都不够,使得这一环节的实施效果打了折扣。

3、关注学生演唱的质量。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掌握了歌曲中一字多音的演唱方法。不过,中间乐段开头的小切分节奏却没能准确把握,在第一次连唱全曲时,学生就在这里出现了问题,可是我忙着纠正其它的地方,把这处给遗漏了,到最后学生还是存在同样的问题。错过了最佳的时机,这让我深感遗憾! 通过这节课,我收获了很多:课堂中对教材的把握、时间的把握、时机的把握、学生的把握等等,为我今后的课堂教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江南好教学反思6

景、情、理是我国古典诗词的重要元素,也是打开古典诗词艺术殿堂的一把钥匙,在古典诗词教学中,若能披景入情、缘情入境、因理生悟,必将收到很好的效果。

先说“景”。

?江南春》《春日偶成》两首古诗都和春天有关,也都有对于春景的描写。“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那绿的草,红的花,欢快的鸟带给人美的遐思,淡淡的云,轻轻的风每个字都浸透的美的体味。诗人用精炼而浅显的文字,描绘了一幅唯美的画卷。这一美景,不仅成为诗人记忆中难以磨灭的印记,也感动了千年间的一代代人,沉淀在中华文明的血液里,成为永恒的经典。 “色不迷人人自迷,景不醉人人自醉”,不知道有多少文人墨客,沉醉在这个美丽的场景,沉醉于这魅力的春天。

如果诗人就此打住,仅仅将一幅图画展给世人即沉默无语。也许,这首诗也能名噪一时,但很快将湮没于历史的风雨中。诗人的高明之处,更在于他没有沉迷于眼前的美景而流连忘返,而是兴起一份对景物,对人性的深思冥想。

于是关注了“情”。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此句既有“景”又含“情”。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感叹,就特别引人遐想。有人说,这是诗人对于佛教的讽刺,我也同意这种观点。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不一定非让他们在这里就学会明显的批判,不要硬性的破坏诗人带给我们的关于春天的美丽感受。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抒发作者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偷闲学少年”,出语新颖,平淡中寓有深意,这种“怡然自得”之乐,似乎也感染了读者。全诗色泽协调,情景交融,在程颢的诗作中,这算的上是一首好诗。

最后再说“理”。

江南好教学反思7

新课一开始,我就问学生:“小朋友,你还记得我们秋游时去过哪儿吗?”小朋友们马上异口同声:“荷塘月色!”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你在荷塘月色看到了些什么?小朋友们众说纷纭,“看到了荷花!”“看到了莲蓬!”“还看到了大大的荷叶!”“还有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接着我出示采莲图给学生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一谈。

待学生回答问题后,我充满感情地对学生说:“江南是个好地方,这里的孩子可以划着小船,来到湖面上采莲,看活泼可爱的小鱼在莲叶间游玩嬉戏,大家想去吗?”小朋友们都喜欢去,有学生问:“怎么去?”我便顺势引导:“古人把采莲的情景写了一首诗,题目叫《江南》,我们学好这首诗,不就是去采莲了吗?”这一环节通过图片展示的实在情境和教师绘声绘色描述的语言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把学生们带入了课文,初步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的美景。

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时候,我充分借助课文的插图。这一环节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

1、自由读读诗句,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2、仔细看看图画,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3、边读课文边看图,说说古诗中的哪些句子能在图上找到?

让学生结合诗句进行看图。交流讨论问题时引导学生联系前两行诗句,观察小姑娘是怎样采莲的。周围的荷叶、荷花长得怎么样。再联系诗的后五行,进一步观察莲叶间的小鱼是怎样游动的。在观察的基础上,把看到的画面和诗句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获得一个整体的印象。这样训练,学生的脑中会再现出美丽的采莲画面,也就体会出了诗句中蕴含的美。

江南好教学反思8

温馨提示:

1、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215808601

(教学反思参考1)江南课始,我出示中国地图,由我们泰州(江北)引出江南,让学生搞清楚江南的具体方位,接着借助多媒体课件引领学生领略一下江南的美丽风光,然后说说江南哪儿最美?这样学生就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激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充分感受到江南的美,他们不由得陶醉其中,为下文的教学打下基础。这篇课文不像我们平时学的现代儿歌那么容易理解,对于一年级刚刚接触到课文的小朋友来说要理解这样一片乐府诗是非常困难的,但如果不理解课文,学生就难以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只有让学生体会到诗的意境,感悟到语言的凝练之美,才能有感情的朗读,所以这节课我重在培养孩子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全诗共两句话,教学第一句时,先出示图,让学生认识莲花、莲叶、莲蓬,再让学生知道这儿的莲蓬特别多,从而引出“江南可采莲”,而“莲叶何田田“是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学生不理解“何田田”,所以我借助图片让学生想象莲叶的样子及莲叶茂盛的特点,这样孩子们就有点明白了,接着通过指名读、做动作朗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学生入情入境的表情,放彩的眼神,稚纯的语音,“何田田”一词在学生的脑海中已形象可感,这就悟出了文字间蕴含的美。再有课文要想熟读成诵,就必须反复地读。但我不提倡机械的反复读,因为这样做会大大降低学生读书的兴趣,严重压制他们身心的发展。低年级学生的表现欲很强,在指导背诵上,可以采用表演背的方法,对于这个学生应该很感兴趣,这样课堂气氛就比较活跃,就可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第二个长句的教学中,我先出示图引导学生想想小鱼在荷塘里会干些什么?学生顿时来了精神,纷纷举手发言,这样就能给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放飞思想,尽情遨游,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接着再出示这样一个句式:荷塘里,鱼儿有的像在,有的像在(),还有的像在()……,它们玩得()。这样又可以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真是一举两得。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所以我接着让孩子从书中找出小鱼游戏的诗句并划出来,再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自己感悟鱼儿游玩时的快乐、自在,这样孩子自然而然就体会到“戏”的妙用了。我觉得低年级孩子的思维方式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所以在教学时,我结合他们的年龄特征,使用具体生动的语言,再让学生带上小鱼头饰,配上动作,结合诗文中具体可感知的意像,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背诵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最后我还引导学生背一背自己知道的关于描写江南景色的诗文,并播放《忆江南》这个视频,把本课学到的知识进行拓展。

江南好教学反思9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这些生字组成的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诗歌大意。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

1、看图

图上画了些什么?这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人们在干什么/这是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景。

二、分析课题

三、初读指导

1、范读课文

2、自由轻声读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四、教学生字词语

1、练习书空第二题

2、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江:三点水,右边是“工”。

南;下面不是羊。

叶;口字旁,右边是十

田鱼西北可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二、精读训练

1、第一行:江南可采莲(引导学生理解词句义)

2、第二行:莲叶何田田(理解莲叶的样子)

3、第三至七行: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通过看电视来看鱼儿嬉戏的情景。

指导朗读,读出高兴的语气

三、巩固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小结

五、作业:

记住本课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小结:这种让学生自主探索得到的理解相信会比老师灌注给他们的印象要深刻的多。

教学反思

?江南》是一首选自《汉乐府》的古诗,本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图。

本诗共七行两句,前两行直接描写了江南水乡的美,介绍了此处是一个可以采莲的好地方;后五行写鱼儿在莲叶下面游水嬉戏。诗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插图色彩鲜明,形象逼真,展现了一幅荡舟采莲、莲叶田田、鱼戏莲叶的美丽画卷。可谓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来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学生通过学习古诗可初步体验到诗中精彩的语言,受到古诗文的熏陶。可要让刚接触汉字的一年级学生体会到诗的意境,感悟到语言的凝练之美,就有一定的难度。这就必须由我们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指导学生看图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一、揭题激趣,感受美。

新课一开始,我从课题引入江南是一个鱼米之乡,然后凭借多媒体课件出示采莲图给学生看,请小朋友说说江南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二、读诵诗句,感悟美。

请小朋友们读读诗歌。全诗共两句话,教学第一句时,抓住“何田田”理解莲叶茂盛鲜亮的特点。我让学生读课文理解什么叫“何田田”?看图,教师引导: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湖的莲叶,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说,“莲叶真多呀!”“莲叶真美呀!”“莲叶又大又绿!”“满湖的莲叶又大又绿,绿油油的,像一把把大伞,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在学生交流后,教师引导朗读:“小朋友们说得真美。老

师好像也划着小船,到了湖面上。我们一起来把第一句读一读,看看能不能把莲叶的大,莲叶的绿,莲叶的美读出来。”鼓励同学站起来,配上动作读。通过师生齐读,同桌互读,互评等形式多样的练习,学生入情入境的表情,放彩的眼神,稚纯的语音,“何田田”一词在学生的脑海中已形象可感,这就悟出了文字间蕴含的美。再有课文要想熟读成诵,就必须反复地读。但我不提倡机械的反复读,因为这样做会大大降低学生读书的兴趣,严重压制他们身心的发展。低年级学生的表现欲很强,在指导背诵上,可以采用表演背的方法,对于这个学生很感兴趣,这样课堂气氛就比较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读中想画,欣赏美。

接下来我请小朋友们看画面,猜一猜“莲叶何田田”是写莲叶怎么样的?以图解诗,以读代讲,用想象把诗句还原成画面,把学生带入梦中的江南,自然地读出了赞叹之请。还没读到“鱼戏莲叶间”时,学生显得有点坐不住了,一年级的小孩子自控能力差,很难把一节四十分钟的课坚持到底,于是,我灵机一动,话锋一转,说:小朋友们,愿意跟着老师划着小船到“莲叶田田”的湖里去采摘莲子吗?这么一说,小朋友们的精神顿时又来了,我因势利导——“那就让我们划起桨儿,去欣赏莲叶田田吧!”话毕,轻轻地划了起来,小朋友们也都学着他的样子,进入了情境,有的小朋友动作太大了,影响到了同桌的小朋友划桨,于是我说:“我们可要轻轻地划小船哦,别碰疼了莲叶,碰伤了荷花哦!”小朋友们都是善良的,听我这么一说,赶紧放慢了速度,划得很轻很轻,好象真的是泛舟湖上一样,入情入境,就

在小朋友们开心划着小船的时候,我突然叫起来:哎呀,快看一小鱼,我接着吟诵:鱼戏莲叶间——故意拖长了声调,小朋友们没跟着接,于是我又接着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小朋友们明白了,有的说:鱼戏莲叶南。有的说:鱼戏莲叶北。就这样,由发现小鱼的惊喜而发出的叫声不绝于耳,当时那场面的热闹和划船的欢快溢于言表。这五句几乎相同的诗句,本来学生是很难读出层次感的,读这五句诗时,大部分学生不解其味,只知道有鱼,与上句断开理解,抓的是“鱼戏”。却不知道此处是“互文见义”的手法,经这么一划桨,一发现,一惊喜,一叫喊,小朋友们茅塞顿开,立即领悟到了这五句诗是采莲人的惊喊,再指导朗读自然也就轻松得多了。

这首诗简单易读,琅琅上口,故无须在背诵上花较多时间,应着重指导学生对诗歌美的感悟及生字的临写。在指导朗读诗的第二句时,因为这一句中很多部分相同,所以学生读起来会没有精神,设计教师口述鱼儿嬉戏的情景,让学生表演一条条快活的小鱼,尽情“游来游去”的环节,学生很活跃,达到预先的目的。

第四篇:江南好教学反思

《江南好》教学反思 《江南好》教学反思经过两天的积极准备,我在小学四(2)班执教了《江南好》一课。这课中,我带领学生在江南音乐中感受江南美、江南好。这节课既有成功之处,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下面,就这节课谈几点自己的感受与思考。

一、成功之处

1、目标明确,主题鲜明这节课的总课题为《江南好》,我在选用了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采菱》一课作为主材料,以江南民歌《太湖美》以及民乐合奏《江南好》作为辅助材料。在这节课我紧紧围绕江南音乐的特点展开教学。欣赏江南民歌、学唱具有浓郁江南民歌风味的歌曲、运用自己对江南音乐的感悟选择音乐为描写江南风景的古诗配乐,在听、看、唱、动过程中充分感悟江南音乐的美好。

2、构思巧妙、亮点突出《采菱》这首歌曲旋律婉转优美,中间还穿插了一小段轻快活泼的音乐,特别是歌中多次出现的一字多音,给学唱带来了比较大的难度。我从“菱角”入手,制造了一系列有趣的“菱角故事”,带领学生视听结合感受旋律的起伏变化。之后,我大胆地设计了歌词谱,不但能看到歌词在演唱时的高低变化,还通过一些点线直观形象地呈现出一字多音的旋律。一系列有趣的感知活动中,学生轻松感知了歌曲的旋律特点,大大降低了学唱的难度。这些“菱角故事”都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制作而成的,成为了本课的一大亮点。

3、声情并茂,感染学生这节课中,我亲自演唱了江苏民歌《太湖美》,音画交融的多媒体展示把学生带到了美丽的太湖,感受到浓厚的江南气息,而我声情并茂的演唱也感染了学生,赢得了他们的掌声。在音乐课中,教师帮助学生体验音乐的方式有很多。不过,教师自身的一举一动是学生的最好的榜样。教师声情并茂的演唱会直接带给学生内心美的体验,从而折射到学生们的音乐活动中。虽然是第一次为这个班的孩子上课,师生之间也缺乏了解,但整节课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乐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这让我非常感动,极大地激发了我的教学热情。

二、不足之处

1、课堂时间把握不够精准按照课前的设计,在学会演唱歌曲之后,有一个跟孩子们一起划小船采菱角活动环节,由于学唱环节花费的时间过多,语言略多,导致学唱歌曲之后没有宽裕的时间进行活动了。课后我觉得非常遗憾,仔细回想教学过程,在“圆滑线”这一知识点上,可以直接由教师告诉学生,而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启发学生,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2、教师与多媒体互动不够。这节课的设计着重点在于旋律线的感知。教师要紧紧抓住旋律线,直观地进行当场指认讲解,但是由于场地屏幕过高,不能点着屏幕直接进行演示,只能通过远离屏幕的鼠标点击,精准度、及时度都不够,使得这一环节的实施效果打了折扣。

3、关注学生演唱的质量。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掌握了歌曲中一字多音的演唱方法。不过,中间乐段开头的小切分节奏却没能准确把握,在第一次连唱全曲时,学生就在这里出现了问题,可是我忙着纠正其它的地方,把这处给遗漏了,到最后学生还是存在同样的问题。错过了最佳的时机,这让我深感遗憾!通过这节课,我收获了很多:课堂中对教材的把握、时间的把握、时机的把握、学生的把握等等,为我今后的课堂教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篇二:《江南》教学反思

《江南》教学反思 《江南》是一首选自《汉乐府》的古诗,本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图。

本诗共七行两句,前两行直接描写了江南水乡的美,介绍了此处是一个可以采莲的好地方;后五行写鱼儿在莲叶下面游水嬉戏。诗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插图色彩鲜明,形象逼真,展现了一幅荡舟采莲、莲叶田田、鱼戏莲叶的美丽画卷。可谓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来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学生通过学习古诗可初步体验到诗中精彩的语言,受到古诗文的熏陶。可要让刚接触汉字的一年级学生体会到诗的意境,感悟到语言的凝练之美,就有一定的难度。这就必须由我们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指导学生看图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一、揭题激趣,感受美。新课一开始,我从课题引入江南是一个鱼米之乡,然后凭借多媒体课件出示采莲图给学生看,请小朋友说说江南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请小朋友们读读诗歌。全诗共两句话,教学第一句时,抓住“何田田”理解莲叶茂盛鲜亮的特点。我让学生读课文理解什么叫“何田田”?看图,教师引导: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湖的莲叶,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说,“莲叶真多呀!”“莲叶真美呀!”“莲叶又大又绿!”“满湖的莲叶又大又绿,绿油油的,像一把把大伞,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在学生交流后,教师引导朗读:“小朋友们说得真美。老

师好像也划着小船,到了湖面上。我们一起来把第一句读一读,看看能不能把莲叶的大,莲叶的绿,莲叶的美读出来。”鼓励同学站起来,配上动作读。通过师生齐读,同桌互读,互评等形式多样的练习,学生入情入境的表情,放彩的眼神,稚纯的语音,“何田田”一词在学生的脑海中已形象可感,这就悟出了文字间蕴含的美。再有课文要想熟读成诵,就必须反复地读。但我不提倡机械的反复读,因为这样做会大大降低学生读书的兴趣,严重压制他们身心的发展。低年级学生的表现欲很强,在指导背诵上,可以采用表演背的方法,对于这个学生很感兴趣,这样课堂气氛就比较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读中想画,欣赏美。

接下来我请小朋友们看画面,猜一猜“莲叶何田田”是写莲叶怎么样的?以图解诗,以读代讲,用想象把诗句还原成画面,把学生带入梦中的江南,自然地读出了赞叹之请。还没读到“鱼戏莲叶间”时,学生显得有点坐不住了,一年级的小孩子自控能力差,很难把一节四十分钟的课坚持到底,于是,我灵机一动,话锋一转,说:小朋友们,愿意跟着老师划着小船到“莲叶田田”的湖里去采摘莲子吗?这么一说,小朋友们的精神顿时又来了,我因势利导——“那就让我们划起桨儿,去欣赏莲叶田田吧!”话毕,轻轻地划了起来,小朋友们也都学着他的样子,进入了情境,有的小朋友动作太大了,影响到了同桌的小朋友划桨,于是我说:“我们可要轻轻地划小船哦,别碰疼了莲叶,碰伤了荷花哦!”小朋友们都是善良的,听我这么一说,赶紧放慢了速度,划得很轻很轻,好象真的是泛舟湖上一样,入情入境,就

在小朋友们开心划着小船的时候,我突然叫起来:哎呀,快看一小鱼,我接着吟诵:鱼戏莲叶间——故意拖长了声调,小朋友们没跟着接,于是我又接着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小朋友们明白了,有的说:鱼戏莲叶南。有的说:鱼戏莲叶北。就这样,由发现小鱼的惊喜而发出的叫声不绝于耳,当时那场面的热闹和划船的欢快溢于言表。这五句几乎相同的诗句,本来学生是很难读出层次感的,读这五句诗时,大部分学生不解其味,只知道有鱼,与上句断开理解,抓的是“鱼戏”。却不知道此处是“互文见义”的手法,经这么一划桨,一发现,一惊喜,一叫喊,小朋友们茅塞顿开,立即领悟到了这五句诗是采莲人的惊喊,再指导朗读自然也就轻松得多了。

这首诗简单易读,琅琅上口,故无须在背诵上花较多时间,应着重指导学生对诗歌美的感悟及生字的临写。在指导朗读诗的第二句时,因为这一句中很多部分相同,所以学生读起来会没有精神,设计教师口述鱼儿嬉戏的情景,让学生表演一条条快活的小鱼,尽情“游来游去”的环节,学生很活跃,达到预先的目的。篇三:忆江南教学反思

忆江南教学反思 四年级语文课的第一课是学习古诗《忆江南》,所以学生们对江南有更深刻的印象。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们在歌声中体会到江南水乡不但风景美,更让学生体会到江南的乐美、舞美、诗词更美。从而领略优美的江南音乐,风土人情。让学生情不自禁的进入歌曲的意境。

歌曲有两个声部,学生们在单独演唱一个声部时,音准把握的很准,但同时演唱两个声部时就出现跑掉,节奏乱的想象。感觉不和谐。

第五篇:《江南》教案

《江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古诗。选自《汉乐府》,写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这首诗共七行两句话。诗句的前两行直接介绍了江南的水乡是采莲的好地方,后五行是写鱼儿在莲叶下面游水嬉戏。整首诗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适合儿童阅读。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能读准生字字音,会写田字格中的5个生字,借助图文理解词义。

2、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诗歌大意,认识方位。

3、感受江南的美景和采莲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感悟江南的美人一边采莲、一边嬉戏,鱼儿与劳动中的人们同乐的那种愉悦和谐的快乐氛围。教学构想:

这首诗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适合学生阅读,再加上课文配有的插图,形象地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景,能帮助学生理解古诗。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读课文、看插图的过程中产生一种审美情趣?本课字词的教学力求在美的语境中进行,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识记字词。朗读方面,力求通过看鲜明的插图,并用描述性的语言把学生引入一个想读、愿读、会读的情境中。生活中的美是需要发现的,本课在设计中安排了让学生收集反映荷叶、荷花美的图片、诗歌、儿歌、绘画等方面的资料,旨在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和收集资料的能力。教学准备:

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朗读古诗。能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指导书写生字。学习过程:

一、看图导入,学习生字词。

1.教师出示图片和音乐,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欣赏那儿迷人的风景。

2.这儿的景色美吗?你能把看到的美景,尽力用美的语言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们吗?(学生表述,教师鼓励性地点评。)3.让我们细细地欣赏一下。瞧,在婷婷的荷花开放在茂盛鲜亮的荷叶间,鱼儿在清澈的湖水中欢快地游玩,秀美的水乡女子正在划着小船采摘莲子。这是一幅多么美的江南!

4.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描写这幅美景的诗歌。(板书:江南。)5.出示生字词(1)学生自读。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看看图说说,莲叶间指的是什么地方?采莲是什么意思? 6.欣赏了美丽的江南水乡图,让我们来读读描写这幅美景的诗歌,看看自己能否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给你三分钟时间,尽力把这首民歌多读几遍,把它读通、读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根据上面的要求,学生自读,小火车认读。2.检查自读情况。(字音读准了吗?课文读通了吗?)

三、教学生字词。

1.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会写三个生字:“江、可、叶、北”。2.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江:左窄右宽。可:横要稍长一些。叶:左窄右宽。北:最后两笔先撇后竖弯钩。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4.组词练习。

四、精读课文。1.教学第一行。

(1)课文第一行句子告诉我们,江南一带是采莲的好地方。“莲”就是荷花,你们能看图说说“采莲”是什么意思吗?(采莲子。)(2)指导朗读。看图说说莲叶是什么样的?把江南这一采莲的好地方介绍给大家。指导停顿:江南/可采莲 2.教学第二行。

(1)江南水乡的美,还美在荷叶。看图说说莲叶是什么样子的?(碧绿的,像小钟的。层层叠叠的„„)(指名回答。)(2)这荷叶不光多,而且还很美。

(3)让我们来赞一赞荷叶吧!(试着读好第二行句子。)指导停顿:莲叶/何田田

3.教学第三至第七行。

(1)在这美丽的景色中,连鱼儿也似乎特别高兴。瞧,它们在莲叶中间欢快地游着,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书上为什么不用“游”而用“戏’’呢?(鱼儿就像在欢快地做游戏,可高兴啦!)(2)指导朗读。(边读边想像鱼儿嬉戏的情景。)反复练习。朗读。指导停顿: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小朋友们通过朗读,让老师感受到了鱼儿在荷叶间欢快地嬉戏的情景。小朋友们真棒!

(3)我们一起来把这美丽的鱼戏莲叶图画一画吧。

五、小组合作探究

认识方位,画一画鱼戏莲叶图。

小组交流、反馈、展示自己的图画

六、总结全文,引导收集资料。

1.学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人们采莲,鱼儿嬉戏,婷婷的荷花好像在比美。)

2.如果你是采莲人,你的心情会如何?为什么? 3.荷花的美,给穿梭于荷叶间采莲的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5.其实荷叶、荷花的美,吸引了许多诗人、画家、摄影师„„课后能去收集一些反映荷花、荷叶美的图片、诗歌、儿歌、绘画吗?画一画你心中的江南吧!

七、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书写生字,画一画你心中的江南。

板书设计:

江南

江南可采莲

鱼戏莲叶间:东、西、南、北

八、教学反思:

一、转变教学地位,要以学定教。在备课时,我认为教材是“文本”,没有想到它是一种动态的课程,教师对给定的内容可以有自身的理解和改变,使之转化为自己的课程。我这节课识字教学的重点没抓住,因为“鱼”、“西”、“北”三字学生在幼儿园已学过,字音、字形对学生来说,是容易掌握的,学前期写字较少,我应把书写作为这节课的重点,让学生掌握如何在田字格中书写这三个字,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这节课给我一个启示,在理念上,教师应树立“教材只是教学的工具”的新观念,教师应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要以学定教,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实际,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学有所得。

二、转变师生角色,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促进学生学习个性和谐、健康地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尊重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在学习中,还要善于引导和帮助学生。在评价学生时,激励机制运用较少,个别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没能激发。今后教学中,我要以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为出发点,给学生课堂学习带来积极影响,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敢说敢做。

三、转变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本次课改的重点。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在《江南》一课中,我虽然有意识让学生自主识字,自己读书,但是由于指导不到位,小组合作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今后的教学中,要逐渐将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合作学习,在学习中使他们自学能力得以提高,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尽量避免烦琐的讲解,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今后,我要不断学习,不断思索,不断改进,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和课改同步,与学生一同快乐学习、成长。

下载《江南好》教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南好》教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江南》教案(模版)

    教学要求: 1.复习汉语拼音,学会本课5个汉字,并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江南教案

    江南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 两条绿线里的5个字只识不写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培养热爱......

    江南教案

    江南 教学目的: 1、 认识“江、南”等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会写“可、东、西”3个生字。 2、 正确朗读课文。 3、 感受江南美好的风光。 教学重难点: 认识“江、南......

    《江南》教案

    3 江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江、南”等 9 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 2 个偏旁;会写“可、东、西”3 个字和竖钩、竖弯2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

    江南教案

    13.江南 教学目标: 1. 2.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去哪里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配乐播放江南水乡图片,突出江南的水、船、荷花、荷叶、......

    《江南》教案

    3 江南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 8 个生字,会写 4 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

    《江南》教案(精选合集)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江南》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苏教版第一册课文第三课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古诗,选自《汉乐府》。全诗共七行两句......

    江南教案(精选合集)

    江南(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笔画竖弯,会写“西”。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