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治高中教学设计47
《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教学设计
北京四中 王 欣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感受身边的民主管理, 对照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有关制度和法规,了解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途径和方式,理解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基层群众自治的现实问题,运用学科理论分析现实问题,提高政治参与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社会管理中的人民当家作主,树立民主意识和法治观念。
二、教学过程:
1.感受身边的民主管理
首先来看这样一个例子:“楼道的灯又亮了”请注意短片中是谁牵头解带领居民决了楼道灯的问题。组织者做了哪些工作?
(播放短片)
小凡家所在的居民楼进行了电表改造,每户插卡用电,这本是件方便居民的好事,但改造后楼道的照明灯单走一条线路也需要插卡供电,居民们不反对共同出电费,但这笔电费谁来收、如何管理,楼内住户就都不清楚了,也没有居民主动落实,结果楼道这段时间没有了照明,变得漆黑一片,居民们摸黑上下楼看不清路非常不方便。
【教师】如果你是社区居民,面对这样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相信很多同学都感觉到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主要是要有牵头负责的人,如果有人组织,掌握好收取电费方法,这个楼用电难的问题全可以自己解决。那么这个牵头的人是谁呢?
【学生思考,回答】居委会做了一系列为大家服务的工作:印发了倡议书,向居民解释清楚了电费收取原则、到各家收电费、买电等。电费是居民大家出的,居委会细心听取了居民的意见,按照平等原则收取电费,充分体现了社区居民进行民主管理的过程。
【教师】我们刚刚通过居委会解决居民用电难的材料了解了城市居委会的工作,在广大农村,村民又是怎样进行民主管理的呢?观看这样一段视频:请大家思考,在这段视频中,村民在谁带领下解决本村事务的?
(播放视频):
陕西省铜川县墓坳村全村村民在村委会带领下发展果树经济,自己动手修建用水管渠,遇到本村自己无法解决的资金问题时,村委会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争取到了资金,解决了用水困难问题。
【教师】城市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为什么可以带领居民管理本社区的事务?他们是怎样的组织?他们是国家机关吗? 我国的基层政府包括农村基层政府和城市基层政府两部分。按照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在农村,是指乡、民族乡、镇一级;在城市,是指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一级。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我国城市基层政府一般设有自己的派出机关──街道办事处。基层政府和他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都是国家机关。居委会在基层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在城市和农村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请大家注意“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这几个关键词都共同强调了什么?都强调了“自我”两字,指出了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城市居民或农村村民管理自己事务的组织,不是国家机关。就是因为居委会、村委会身处群众的基层生产生活,所以跟群众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
我们通过两段视频对居委会、村委会的工作进行了初步介绍,也了解了居委会、村委会的工作,下面我们进一步来探究居委会和村委会是如何产生和开展工作的。在居委会、村委会的产生和工作中,居民自治和村民自治是如何得到具体体现的?
2.深入探究基层民主自治
【教师】我们还是跟着主人公小凡来看一看居委会的工作开展。
(1)城市的民主实践:居民委员会
自从居委会解决了用电问题,小凡对居委会的工作产生了很大兴趣,小凡想到一个问题:居委会的工作和居民生活如此紧密,居委会成员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也给同学们三个答案:
A上级政府任命B自己报名上任C通过居民选举上岗 我们思考一下,哪种方式最能体现社区居民享有社区事务自治权利?最能保证社区居民当家做主权利的实现?
【学生讨论回答】第三种方式,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要体现居民自治的特点,就不能由上级政府任命。排除了A,自己报名参选可以,但能否上任必须由居民来定,排除B。只有C通过居民民主选举,居民才可以选出最了解本社区情况、最有能力的居委会成员,只有居民自己选的当家人才最有说服力,这也是居民能够行使当家做主权利的基础。
【教师】从法律角度看,我国《宪法》第一百一十一条,明确指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居民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八条居民委员会由本居住地区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或者由每户派代表选举产生;根据居民意见,也可以由每个居民小组选举代表二至三人选举产生。这下,小凡就明白了宣传墙上的名单原来是在选举居民代表,下面的情景是居委会成员候选人通过竞选环节,由居民或居民代表投票决定。(图片)
我们了解了居委会选举是怎样开展的,那么居委会的工作是怎样开展呢?
社区居委会的成员提出一个事关居民利益的方案,建议在社区活动中心内设立日间照料室,以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困难,该方案应该?
A.由居委会主任决定
B.由居委会讨论决定
C.由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D.报请有关行政部门批准
有的同学觉得B也可以D也有道理,这么重要的事是不是应该提交行政部门?但请注意材料中这句话“事关居民利益”。
【学生总结】本社区事务由社区居民自己解决,关系到社区居民的重要事项要由居民说了算,居民会议通过讨论,共同决策,既不能由居委会或居委会主任决定,也不用报请有关行政部门。
【教师展示】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居民会议由居委会召集和主持,涉及全体居民利益的重要问题,居委会必须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居民会议由全撤换和补选居委会成员。
日常生活中,居委会的工作还有很多,例如:开展社区艺术节、组织志愿者清理垃圾等等。那如果居委会的工作居民不满意,居民有什么途径行使民主权利?可以通过居委会的评议会、质询会等监督渠道反映出来,要求居委会改正,甚至罢免不称职的居委会成员。居民为什么有这样的权力?因为居委会成员是由居民民主选举产生的,为社区居民服务,当然要对全体社区居民负责,由社区居民监督。
我们来总结一下:
居委会成员如何产生?居民民主选举
社区大事如何定?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社区日常事务谁来管?居民管理 居委会各项工作谁监督?居民监督
所有这些环节都需要居民代表和全体居民的参与,充分体现了社区居民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
居委会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居民的自治,那么在农村,村民的自治是如何体现呢?
(2)农村的民主实践:村民委员会
【教师】其实,我国的村民自治开展比城市居民自治更早、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程度更加深入,早在1981年,在广西合寨村,村民挂出了写着“村民委员会”字样的木牌,开始了村民自治的实践。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使村民自治有了宪法保障。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推进,1998年11月,《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为基层民主自治提供了法律保障。实践证明,只有村民自治,才能最大的调动村民政治参与的热情。
我们能不能参照居民自治的环节也来说说村民自治的内容?
村民直接选举村委会干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第十一条 明确指出: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
凡是涉及到全村村民利益的事,都由村民会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定。在村民实践中,广大村民开创了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等形式。市村民自治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对照居委会的工作环节,请同学们思考回答:
村委会如何产生?
本村大事由谁决定?
本村事物谁来管理?
村委会工作谁监督?
【学生回答】村委会由村民民主选举;本村大事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本村事务由村民管理,村委会工作由村民监督。
【教师】某村要制定本村村规民约,村民中出现了众多说法。
A.我看让村委会主任定就行了
B.我想把“牲畜毁坏他人作物被打死不赔偿”写进去
C.我觉得“村委会应该定期张榜公布村内重要事项”可以写进去
你觉得以上意见可以被采纳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村委会应该定期张榜公布村内重要事项”可以写进村规民约。
【教师】我国法律规定了村务公开的范围,保证村民对本村事务的监督。我们来看一看相关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村民委员会涉及财务的事项至少每六个月公布一次,接受村民的监督。村民委员会应当保证公布内容的真实性,并接受村民的查询。
我们来看看现实中的村规民约,在“依法”“程序合理”的前提下,充分体现了本村特色,宅基地问题、公共卫生问题都关系到村民的切身利益,由于村民生产生活的特点,也都是老大难问题,因为都是村民自己制定,更能被村民广泛接受与维护。制定规范,村子的面貌就焕然一新,我们来看看下面这段视频:
(播放视频)
柳州市三都镇村民制定村规民约,内容包括自觉缴纳环卫费、维护公共卫生设施等。同时,村里制定了卫生值日制度,村民轮流打扫卫生,加强了爱护环境的宣传,卫生面貌改观,形成了“人人讲卫生、人人讲文明”的农村新风尚。
那么下面几段材料,是如何体现村民自治在现实中的巨大作用的?
镜头一:陕西省某村召开村民会议,集体讨论每人筹资15元偿还为建校和修水塔所欠贷款事情,到会113人,108人赞成,由于多数群众支持,集资工作不到一星期就完成了。镜头二:某村村民委员会设置了理财小组,每三个月检查一次村里的账目。查账后张榜公布结果。如果村民对某项支出产生疑问,可以找理财小组查账。从此,村里不合理的公款吃喝基本上没有了。
在这两段材料中,村民是通过哪些方式参与本村事务管理的?体现了村民自治的哪个方面?
【学生总结】镜头一体现了本村大事村民会议决定。村民会议是村民最直接、最全面的表达自己利益和愿望的会议,凡是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都由村民会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定,调动了村民政治参与积极性,提高了事务落实效率和动力。体现了村民自治中的民主决策。
镜头二,是村民通过理财小组对村中的事务进行监督。体现了村民自治中的民主监督。
【教师】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社会管理层次较多,人民生产生活的重心在基层,基层公共事业的发展和公共事务的管理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这一切决定了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这也是发展基层民主自治的重大意义所在:
发展基层民主能够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最为广泛和深刻的实践,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作重点推进。
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回顾民主管理发展历程。(播放视频)
周庄的村民自己选当家人的实践,城市众多的居民委员会也不断探索民主管理的新形式。
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我们的身边都有自己的群众性自治组织,作为社区成员的我们,尤其是中学生,应该怎样参与到社区的建设当中呢?
3.共建祥和文明社区
【教师】我们都希望自己居住的社区环境优美、设施齐全、邻里和睦,这样的需求确定了居委会、村委会的工作方向,也都需要社区居民或村民的共同努力,我们来看看同学们的同龄人是怎样做的:
暑假里,小凡来到社区居委会,为社区出黑板报,参与社区卫生和绿化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小凡感慨地说“在居民委员会当小助手,锻炼了自己参与民主管理的能力,真有意义。”
社区里很多空巢老人非常寂寞,有没有固定的活动地点,冬天只能在寒风中下象棋。中学生文娟看到这样的情景,给居委会主任写了一份“建立老年人活动站”的建议书。居委会对此事非常重视,经过多方努力,社区的老年人终于有了自己的“老年之家”。
星期天一大早,中学生王鹏跟着家长参加了村里开发果园的工程,因为这个工程是村里经过村民会议讨论后定下来的,大家都说“咱们自己决定的事,干起来带劲儿”王鹏也为自己能出一份力感到自豪。看了以上的例子,他们都是这样为建设祥和文明社区尽自己的一份力的,想一想:
你们了解自己身边的居委会、村委会吗?
你和你的家人参与过哪些民主管理活动?
学习了今天的知识,你准备为社区建设做些什么?
如果你还没有计划,就马上制定一份属于自己的社区建设计划吧,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尽管民主管理的经验不足,但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基层民主自治这种最广泛的民主实践来锻炼自己。希望大家能够认真思考、积极实践,投身到社区建设当中,充分发挥主人翁作用。
回顾一下本节课的知识脉络,我们本节课向同学们介绍了基层民主自治的重要内容──居委会和村委会的自治机构、自治内容,认识到了发展基层民主的重要意义。也感受了居委会和村委会工作中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并共同探讨了作为在校学生,怎样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
课堂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第二篇:政治高中教学设计77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教学设计
北京四中 谷红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不同的选举方式既有各自的优点,又存在各自的局限性,了解民主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
2.能力目标。
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联系实际,评价、权衡四种选举方式的利弊;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懂得公民积极参加民主选举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有关错误观点和行为进行分析和批判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民主建设是要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理解我国目前采取的民主选举;懂得我国民主选举权利来之不易,珍惜自己享有的民主权利,提高自身的民主参与意识,增强主人翁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
珍惜自己的民主选举权利,积极参加民主选举。
三、教学难点
客观看待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优点及局限性。
四、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关于民主选举,同学们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关于民主选举的内容。
学习新课:
(情景导入:选举面面观)
活动一:观看视频资料一《西王平村村委会选举》
在看视频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视频一中反映了什么样的选举方式?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视频一是西平王村年满18周岁的村民通过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的方式选举村委会主任和村委会委员。活动二:观看视频资料二《国家领导人选举》
在观看视频二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视频二中反映了什么样的选举方式?视频二和视频一的选举方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视频二说的是2013年3月14日全国人大十二届一次会议选举国家领导人的过程,视频中涉及了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选举方式。
选举方式是指选举的形式和方法。选举方式是影响选举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决定着选举人个体选举意愿表达的方式和质量,也直接会影响到选举结果。
如果从选民的角度划分,选举方式可以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直接选举是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间接选举是由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代表参加选举投票的选举方式。
(观点辨析:选举我知道)
问题一: 有的同学认为:“还是直接选举好,直接选举比间接选举更民主。”你是怎样看待这种观点的。
教师总结:我们先通过填图表比较这两种选举方式,然后再来分析这种观点。请同学首先填表。
同学填表:直接选举的优点是每个选民都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愿机会,实现选民意志,选民参加选举热情高。由于当选者是由选民直接投票产生,这有助于加强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可以更好地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视频一中出现的西王平村的村民积极参加村委会成员的选举,热情很高,就是因为村民可以亲自投票选出代表自己利益的村民委员会成员,实现本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直接选举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泛的情况下,实施过程中,组织、技术工作等方面存在较大难度,选举成本较高。
间接选举和直接选举相比较,优点是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由于代表人数只是公民人数中的较少的一部分,便于组织,选举成本较低,效率较高。而且由于代表素质一般会高于一般公民的素质,会从整体上更好地代表和体现公民意志。但是,由于间接选举是由选民选出的代表进行投票,不能直接表达选民意愿,致使选民与当选者之间的联系受到一定的阻隔,影响了选民意愿的表达,甚至会出现对公民意志的片面的反映和扭曲,选举的热情受到影响的不足。
追问:通过以上综合分析,你能对“直接选举比间接选举更民主的”观点进行全面分析了吗?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作为民主选举的方式,都进行投票选举,表达了选民意愿。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各有利弊,不能简单说哪种方式更民主。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实行间接选举,便于组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因此,直接选举比间接选举更民主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同学们知道在我国哪些范围是直接选举,哪些是间接选举呢?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目前,在我国公民直接参与选举的活动,在国家事务方面,有县以及县级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在社会事务方面,有城市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的选举。我国公民间接选举的范围有县级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乡以及乡以上各级地方政府的领导人员。
我们从选举人的角度出发,可以把选举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那么如果从被选举人,即候选人的角度看,还可以分为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在一般选举中,为了使选票相对集中,选举中一般会事先确定候选人,如果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就是等额选举。如果确定的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就是差额选举。
问题二: “等额选举当选者已经‘内定’,不如差额选举更民主。” 你是怎样认为的呢?还是让我们先一起来探究分析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特点,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填表回答:
教师总结:等额选举在选举前有一个实现确定候选人的过程,在确定候选人的过程中,等额选举较好把握选举的规模和候选者结构,相对来说方法简单,耗费时间较少,并且选举获得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但是等额选举的局限性是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选民的自由选择,会影响选民选举的积极性。而和等额选举相比,差额选举中,候选人按照既定的规则,采取演讲、答辩等方式向选民介绍自己,开展竞选,能让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竞争,有助于选民更好地了解候选人,为选民进行民主选举提供了选择余地。但是,差额选举过程中,被选举人间的竞争如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导致虚假宣传、贿赂选民、金钱交易等不良现象。另外还会存在选票不利于集中,效率较低的不足。
了解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优点和局限后,我们再一起来分析“等额选举当选者已经‘内定’,不如差额选举更民主。”的观点。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通过对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比较分析,我们知道任何选举方式都有利有弊。实行等额选举可以使得选票相对集中,优化当选者的结构,使之更加合理。等额选举是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人名额相等,容易给选民造成当选者已经内定的误会,事实上,如果候选人的选票达不到法定票数也是不能当选的。差额选举尽管能为选民进行民主选举提供选择的余地,在候选人间形成竞争,但也容易出现虚假宣传、贿选等情况的发生。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都是民主选举的方式,各有利弊。因此,“等额选举当选者已经‘内定’,不如差额选举更民主。”的观点是不准确的。
我国哪些范围是等额选举,哪些是差额选举呢?
学生回答:
资料展示:《选举法》第三十条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实行差额选举,代表候选人的人数应多于应选代表的名额。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三分之一至一倍;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我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差额选举;等额选举只在选举国家主席、副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副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等极少数情况下被采用。
(深入探究:民主选举的进步历程)
观看视频:一起感受《选举法》修订后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的新变化,感受我国民主选举的进步历程。在观看的同时,请同学们思考我国民主选举方式有什么变化?影响民主选举方式的因素有哪些?(播放视频《人大代表城乡同比例选举》)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我国的选举制度和选举方式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影响我国民主选举变化的因素主要有: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选民文化水平提高。另外,我国的选举制度发展的历程还表明,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采取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概括起来,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主要有社会经济制度、国家性质、社会进步状况、经济发展状况、物质生活条件、选民文化水平等。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目前的国情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不平衡,针对这种状况,我国该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呢?
在这种状况下,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观看视频:《十六张选民证》,请同学们在观看之后谈谈视频给你哪些启示?(播放视频《十六张选民证》)
小明的观点“老人的责任感强,他积极行使自己民主选举的权利!要向他学习!”小丽认为“选谁都一样,没必要太认真,随便投就行。”你认同谁的观点呢?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认为选谁都一样,没必要太认真,随便投就行。”的观点是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意识不强的表现。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不认真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利,意味着我们不能选出为人民谋福利的当家人,无法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无法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小明的观点“老人的责任感强,他积极行使自己民主选举的权利!”是正确的。认真参加民主选举的态度和行为,有助于更好的选举出符合自己利益的代表,更好的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
选民参与民主选举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公民只有不断提高民主选举的素养,行使好民主选举的权利,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同时,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那种“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的想法,是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意识不强的表现。是否参加选举,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回归生活:行使好我们的权利)
问:小明所在的村子正在进行村民委员会村委会主任的选举,小明应该怎样投出自己的神圣一票呢?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公民平时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尤其是民主选举的素养,积极行使自己的民主选举的权利。在进行选举时,要不谋私利,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在选举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判断的基础上,进行审慎的投票。
此次选举,一共有两个候选人,一个是小张,他社会关系广、办事能力强、学历水平高、和我关系好、曾经有承诺„„
另一位是小李,他为人正直、责任心强、不谋私利、踏实认真、热心服务„„
追问:面对两位候选人,我们该选举谁来做“村官”?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我们在民主选举时,不同选举岗位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但是无论什么岗位,对候选人应该有一些起码的品德和能力要求,比如:求真务实,愿意为百姓办实事;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办事公道,善于倾听不同意见;不谋私利、坚持原则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选出负责人的能够代表自己意愿的代表。
第三篇:教案高中思想的政治教学设计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
第一章 神奇的货币 第一节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一、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
2、教学难点:外汇、汇率;物物交换的困难;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的作用
3、本节地位:“神奇的货币”是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的起始课,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离不开货币,现代社会“巧妇难过无”币”之生活”。货币既是生活所离不开的,也是经济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这一节“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货币的起源,解剖了货币的本质,解释了货币的职能。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技术
三、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价格、纸币、常用的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的含义。
(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物物交换的困难和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3)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看法,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4)运用初步掌握的信用工具的知识,联系实际谈谈信用工具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2、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2)从一个具体材料入手,简要概括在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货币出现的必然性及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使学生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对货币含义的理性认识。(3)通过简要说明纸币的含义和作用,使学生懂得制造假币是违法行为,并了解爱护和正确使用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提高鉴别假钞的能力。
(4)通过演绎信用卡、支票等几种信用工具的使用,使学生感受到现代经济生活中学会正确使用信用工具的好处和便利,增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相关知识和能力的意识。
3、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四、学习内容分析
这一课以货币的产生和演变为主线,正文部分分析了货币的本质,归纳了货币的职能,并简介了信用工具和外汇。辅助文部分点击了商品的价值、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重要概念,链接了相关事例和资料。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分析现象、亲历现象中,揭示货币的神秘面纱;在演示信用卡、支票、汇票、外汇中,认识信用工具的用途。
五、学习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买东西要用钱这是三岁小孩都知道的常识,日常生活中所讲的钱,在经济学中我们称之为货币。商品和货币有着密切的关系,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体会得到,要想得到商品就必须付出货币,二者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那么历史上货币和商品是同时出现的吗?货币的本质又是什么呢?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就必须来“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回忆生活活动,感知生活离不开金钱,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
(二)新课教学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货币的本质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第一段,同时提出问题:要了解货币,首先要了解商品。
(1)、商品及其价值
商品使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是不是一切物品都是商品?什么样的东西才能成为商品?
学生活动:思考P2两个问题,讨论后作出进行点评。
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叫商品;劳动产品只有用来交换才是商品。教师活动:商品既然是劳动产品,它里面就消耗了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叫商品的价值。(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思考,购买商品是需要货币的,商品和货币是不是一起产生的?
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货币的产生比商品晚的多,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货币的产生过程,并思考P3三个思考题。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物物直接交换,随着交换的扩大,交换的难度越来越大。因为交换成功必须是交换双方都需要对方的商品。在交换中人们发现,某种商品大家都乐意接受,把自己的商品先换成它,在用它去换自己需要的商品,只要交换两次就成功了。于是,这种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就逐步从商品中分离出来,成为商品交换的中间媒介,我们把它叫做一般等价物。
在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很多,后来,一般等价物又发生了变化呢?请看课本。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人们固定的用金银而不是其他商品来充当一般等价物。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找出金银的特点)。教师总结:当人们固定的用金银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时候,我们就把金银这种商品叫做货币。因此,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教学过渡:货币产生了,它是干什么的?在商品交换中起什么作用呢?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总结点评。这就是货币的职能问题。
2、货币的基本职能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3-5页,看看货币有哪两种基本职能?分别是什么意思?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1)、货币有两种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2)、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就是作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子,把商品的价值,也就是包含的人类劳动多少用金银表示出来。
提出问题:金银为什么成为价值尺度,衡量商品价值大小? 教师点评:因为金银是商品,有价值,可以与商品价值作比较。
用金银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大小,就叫做商品的价格。平时我们说某种商品多少钱,就是指商品的价格。
需要说明的是,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不需要现实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
(3)、流通手段。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4页,思考这种商品交换活动与直接的无物交换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找出问题。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卖和买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不可以分开的。货币产生后,商品交换是以货币为中间媒介进行的,交换活动分成卖和买两个过程,卖和买在时间上、空间上都可以分开。想一想生活中的交换活动是不是这样? 这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叫做商品流通。用公式表示:商品――货币――商品。教师点拨: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发挥了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中间媒介,这种作用或者叫职能,叫做流通手段。教师点拨:在商品流通中,货币能否是观念中的货币,而不用现实货币?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必须是现实货币,因为它是财富的代表。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5页一二自然段内容,思考:货币产生后的商品交换方式,给商品生产者带来什么样的威胁?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商品流通中,由于买卖是分开的,生产者只有卖出商品,付出的劳动才能得到补偿,否则,就会亏损,甚至破产倒闭。因此,生产者必须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好的商品。
教师活动:同学们想想,货币可以交换一切商品,是不是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越多越好?
教师点评:不是的。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4)、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教师活动:同学们,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除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外,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大家可以看课本P5页,了解一下。
3、纸币
教学过渡:货币是用金银充当的,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买卖商品却是使用的纸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下面我们就学习纸币的有关知识。(1)纸币的产生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页第一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什么是纸币?纸币为什么能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点评: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因为在商品流通中,人们只关心货币能否带来价值相等的商品,不关心它本身是否足值,所以,可以用货币符号――纸币,代替它执行流通手段职能。这样就产生了纸币。教师活动:既然国家有权发行货币,是否可以随意决定纸币的发行数量呢?(2)纸币的发行规律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发行过多会引起物价上涨,;发行过少,阻碍流通。生活中出现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现象,往往是与货币发行违反发行规律有重要关系。(3)制造假币是违法行为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7页,说明刑法中的这些规定对你有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探索问题。
教师引导:通过学习这些规定,应该明确:制造假币是一种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人民币在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爱护人民币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要提高鉴别假币的能力。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讲述了货币的有关常识,主要知识框架如下:
需要
商品交换 ――――→货币――――→ 一般等价物――――→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基本职能
本质
↓
纸币――――→含义、产生、发行规律、正确对待使用纸币
六、学习评价分析
1、课堂检测(略)
2、课余作业
人们用1000千克大米交换一两黄金,这种交换活动是不是商品流通?为什么?
3、教学体会
本节学习货币的有关知识,根据新课程目标要求,要紧紧抓住货币的产生、本质、基本职能、纸币这一主线,引导学生思考、理解。涉及的相关链接知识让学生了解即可,不可以展开,否则,一是冲淡主体知识学习,使学生越学越深,越不能理解,二是影响教学进度。教学中注意双相互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生活现象中包含的经济学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切忌机械记忆。
精编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英语上册教案 Unit 5
Our School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听、说、认、读playground、garden、teacher’s office、library、canteen等新单词。
2.会运用句型This is my computer/book.That is our playground/garden.来向别人介绍学校校舍的分布情况。
3.能简单说出学校每个场所的不同功能,例如:Go to the garden water the flowers/Go to the playground play the football… 技能目标: 1.能听懂Let’s do部分中所学的指示语,并能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2.学会Library、canteen、office等单词和Go to the library ,read a story book.短语的正确读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生单词teacher’s office、library canteen、playground garden。
学会单词Library canteen的正确发音。
教学多媒体设计:
1.复习导入部分,通过倾听学生感兴趣的歌曲融入到学习中去,这样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Let’s learn部分,通过直观的校园分布图来教学生学习playground、garden
等新单词,真正的让英语单词与汉语意思相对应起来。运用单词卡片检查学生学习新单词的情况,既直观形象又能提高让学生对这些单词有更深的印象。
3.在Let’s do部分通过多媒体听听做做的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愉快的掌握所学的新单词,也可以让学生从各种指令的相应动作中学习短语。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播放录音Word and play,让学生听着歌曲进入情景。
2.提问:上学期我们学习了用英语问教室里有些什么?大家还记得吗?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3.引导学生回顾句型:What’s in the classroom?
4.学生根据教室实物进行回答,顺便可以复习以前学习过的英语单词如:A board,four lights, many desks等。
二、新课呈现
谈话导入:以前我们学习了问我们教室里有些什么?也学习了应该怎样用英语来回答这些问题。这节课我们将认识的范围扩大,学习一下用英语问答我们学校有些什么场所,以及学校里一些常见物品的表达方式。
1.课件出示校园简易地图,提问:Look at this picture, it's our school ,what can you see? 2.学生认真观察并进行抢答,可能他们只能用中文来回答,像操场,花园,等。
3.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这些场所在地图中相应的位置,对于图中没有被观察到的地方,可以引导学生来观察。4.对于图中学生观察到的地方,一一进行教学;图中出现单词的同时,播放该单词的读音,让学生认真的听。
5.单词教学:教师将单词写在黑板上,带学生认读。
6.以开火车头的形式让学生将单词读一遍。
7.提问:Where is the canteen? Do you know?(8)让学生上前在图中指出,然后说明:It’s on the first floor.8.继续提问:Where is the…?(师生进行对话练习)9.同桌间进行对话练习。
10.请
一、两组同学站起来在班上演习。
三、趣味操练
1.出示Let’s do 里面的五福图片,播放录音,让学生根据录音来找相应的图片。
2.提问:Look at these pictures, which is the garden? Which is the library? 让学生举手回答。
3.再将这五幅图画一一的展现出来出,并出示每幅图画所对应的短语;
4.进行短语教学:Go to the garden,water the flowers.Go to the canteen, eat some noodles.等
5.随意的指着其中的一幅图画,请同学来说说这些地方的功能,也就是读读刚刚所教的这些短语
6.同桌间相互练习:例如,一个人说Go to the garden.另一人要能很快对出下面的Water the flowers.如此进行一一练习,请
一、两组同学进行演示。
7.老师念指令(不按顺序),学生做相应的动作,再一次熟悉这些短语。
四、扩展练习
1.将这节课学到的有关学校场所的一些单词,短语说给自己的朋友听听
2.平时和同伴在一起的时候互相用英语问答这些在课堂上学到的单词,短语。
精编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英语上册教案 Unit 5
Our School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听、说、认、读playground、garden、teacher’s office、library、canteen等新单词。
2.会运用句型This is my computer/book.That is our playground/garden.来向别人介绍学校校舍的分布情况。
3.能简单说出学校每个场所的不同功能,例如:Go to the garden water the flowers/Go to the playground play the football… 技能目标:
1.能听懂Let’s do部分中所学的指示语,并能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2.学会Library、canteen、office等单词和Go to the library ,read a story book.短语的正确读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生单词teacher’s office、library canteen、playground garden。
学会单词Library canteen的正确发音。教学多媒体设计:
1.复习导入部分,通过倾听学生感兴趣的歌曲融入到学习中去,这样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Let’s learn部分,通过直观的校园分布图来教学生学习playground、garden
等新单词,真正的让英语单词与汉语意思相对应起来。运用单词卡片检查学生学习新单词的情况,既直观形象又能提高让学生对这些单词有更深的印象。
3.在Let’s do部分通过多媒体听听做做的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愉快的掌握所学的新单词,也可以让学生从各种指令的相应动作中学习短语。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播放录音Word and play,让学生听着歌曲进入情景。
2.提问:上学期我们学习了用英语问教室里有些什么?大家还记得吗?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3.引导学生回顾句型:What’s in the classroom?
4.学生根据教室实物进行回答,顺便可以复习以前学习过的英语单词如:A board,four lights, many desks等。
二、新课呈现
谈话导入:以前我们学习了问我们教室里有些什么?也学习了应该怎样用英语来回答这些问题。这节课我们将认识的范围扩大,学习一下用英语问答我们学校有些什么场所,以及学校里一些常见物品的表达方式。
1.课件出示校园简易地图,提问:Look at this picture, it's our school ,what can you see? 2.学生认真观察并进行抢答,可能他们只能用中文来回答,像操场,花园,等。
3.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这些场所在地图中相应的位置,对于图中没有被观察到的地方,可以引导学生来观察。
4.对于图中学生观察到的地方,一一进行教学;图中出现单词的同时,播放该单词的读音,让学生认真的听。
5.单词教学:教师将单词写在黑板上,带学生认读。
6.以开火车头的形式让学生将单词读一遍。
7.提问:Where is the canteen? Do you know?(8)让学生上前在图中指出,然后说明:It’s on the first floor.8.继续提问:Where is the…?(师生进行对话练习)9.同桌间进行对话练习。
10.请
一、两组同学站起来在班上演习。
三、趣味操练
1.出示Let’s do 里面的五福图片,播放录音,让学生根据录音来找相应的图片。
2.提问:Look at these pictures, which is the garden? Which is the library? 让学生举手回答。
3.再将这五幅图画一一的展现出来出,并出示每幅图画所对应的短语;
4.进行短语教学:Go to the garden,water the flowers.Go to the canteen, eat some noodles.等
5.随意的指着其中的一幅图画,请同学来说说这些地方的功能,也就是读读刚刚所教的这些短语
6.同桌间相互练习:例如,一个人说Go to the garden.另一人要能很快对出下面的Water the flowers.如此进行一一练习,请
一、两组同学进行演示。
7.老师念指令(不按顺序),学生做相应的动作,再一次熟悉这些短语。
四、扩展练习
1.将这节课学到的有关学校场所的一些单词,短语说给自己的朋友听听
2.平时和同伴在一起的时候互相用英语问答这些在课堂上学到的单词,短语。
第四篇:【教学设计】意识的作用_政治_高中
《意识的作用》教学设计
【教学依据 】
本课题内容是贯彻落实课程标准2.5规定的“解析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事例,印证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教材分析】
本框题教学设计旨在以学生熟悉并可以在生活中感知到的新闻、生活实例作为引入情境,说明问题,分析理论的教学素材,引导启发学生探究意识能使人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理解意识具有能动性,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学习本部分内容的方法论意义,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也是本课内容的落脚点。【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意识活动的特点;意识对于人们改造世界的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理解意识是如何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理解意识活动的特点,理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意义。能力目标:
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反作用以及主观能动性三者的关系;理解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正确认识和重视意识的作用和精神的力量;树立起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正确处理好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教学重点】
意识活动的特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含义、基本要求和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辩证思维的能力有一个逐步培养的过程,学生往往会认为二者是截然对立的,肯定了物质的决定作用,就要否认意识的反作用。突破这一难点,对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生活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知识运用中的一个难点。【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
选择导课案例、录像、资料,设计探究活动,选择多媒体教学资料,结合教材内容,挑选典型的图片、音像、文字资料等的观念教学辅助手段。2.学生准备。
预习教材内容,根据教材内容,了解意识的作用。【课时准备】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放松一下,来听首歌。(播放歌曲MV《撸起袖子加油干》)【师】“撸起袖子加油干”是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元旦新年致辞中给全国人民提出的一句期望,一经央视播出后,瞬间传遍网络,红遍全国,不仅仅是歌曲,你像漫画、标语、企业年会、新闻报道,文艺汇演,纷纷引用。
“撸起袖子加油干”从语文的角度来说,就是一句口号、标语,从我们哲学的角度来说,就属于精神意识的范畴,那么,一句口号为什么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精神意识到底有什么作用,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五课第二框——《意识的作用》
讲授新课
【师】我们大家在语文里都学过一首诗,叫《过零丁洋》,是宋末著名诗人文天祥所著,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下。
【生】齐读《过零丁洋》
【师】如果说,七百多年前,一首《过零丁洋》让我们熟知了零丁洋,那七百多年后的今天,国人的目光将再次聚焦到珠江口岸的零丁洋,因为一座桥——港珠澳大桥,作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将在今年年底建成通车。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港珠澳大桥。(播放视频)
看了这么美丽的大桥,同学们是不是有了想马上就去桥上兜兜风的冲动?好,下面,我们通过几则材料来继续了解一下港珠澳大桥。
幻灯片展示
“珠三角需要港珠澳大桥来打通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这说明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具有非常明确的——
【生】“目的性”
【师】所以,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幻灯片展示
所谓目的性,就是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在行动之前还要确定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同学们注意,不仅仅是目的和目标,还有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
同学们都知道,在自然界中其实也不乏许多灵巧的动物,你像蜘蛛织网、蜜蜂筑巢,同学们考虑一下,他们在做事之前,是不是也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能?
【生】思考,总结出答案:动物的行为完全是一种本能的活动,是无目的的。【师】下面我们继续看第二则材料。课件展示
大桥的方案从单“Y”与双“Y”之争到单“Y”方案的确定,充分说明,我们人类在 认识事物的时候是能够自觉选择的,也就是说,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我们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
好,我们继续看第三则材料。课件展示
大桥还没有建成,我们就已经把大桥的作用以及以后的影响都已经预计到了,同学们说,这反映了什么? 【生】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师】不错。下面,我们大家阅读一下课本P38页,看看什么是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生】阅读课本。
【师】其实生活中,意识主动创造性的运用比比皆是,我们每天的天气预报,国家各种政策的制定、我们做事情的各种预案等等,都体现了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所以,课本中说,“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你像我们大家熟悉的南昌西汉海昏候墓的发掘,我们通过一系列物证,证实了此墓西汉废帝刘贺的墓寝,这是人类发挥主动创造性的有力证明。
不过呢,我们的周边仍有很多的未解之谜,有些随着人类的进步将逐渐解开,有些将成为永久之谜。,你是否同意?好,下面咱们同学把这个问题讨论一下。
【生】讨论探究并展示答案 【师】点评并出示参考答案
好,刚才,我们通过的三段材料对港珠澳大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意识的三个特点有了深一层的认识,那么,这些认识都是在大桥建设之前,也就是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体现的,因此,我们可以概括出: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板书】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转换衔接】我们人类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更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下面让我们进入今天的第二环节: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板书)
【师】展示幻灯片。
港珠澳大桥在开始建设之前,施工方案几经移稿,从双“Y”到单“Y”,从“全桥”到“桥隧结合”,最终在2004年定稿,2009年开工,预计2017年底通车
提出问题,A.施工方案和港珠澳大桥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B.意识的作用是怎样体现的。【生】讨论探究并展示答案 【师】点评出示答案。
我们的研究方案通过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从而建设成了港珠澳大桥,换句话说,通过实践,我们在意识的指导下,把观念中的东西变成了现实的东西,所以,意识对于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师】展示幻灯片
下面我们继续了解港珠澳大桥。在大桥成功合拢的2016年年末,中央电视台做了一期节目叫《为谁辛苦为谁忙》,采访了一部分大桥的建设者,其中有一个片段是采访东人工岛的工程师刘宇光的。
刘宇光刚到项目部,在还分不清东西南北的时候,就被交通船载到了人工岛上。他戏称自己是现实版的鲁滨逊,被流放到现场后,几个月没回过岸上。当被问道有没有想放弃时,他笑称,“既然选择了,就要有这份担当,干工程的要的就是不怕吃苦,一往无前。”
思考:大桥建设者的这种精神跟大桥的成功合拢有什么关系? 【生】回答: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师】展示幻灯片: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使人悲观,丧失斗志,因此,我们要多调节自身的情绪,发挥高昂精神的促进作用。这种精神,在我们的长征路上、在征战奥运的赛场上,处处得以体现。所以,我们说:“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同学们怎样认识这两句话?
【生】思考并回答 【师】展示答案
精神不是万能的,是因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
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所以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行的。
【师】总结意识的作用 【转换衔接】展示幻灯片 港珠澳大桥位于珠江口,是广州、深圳两个海港的大通道,海运非常繁忙,船舶众多。为了确保不影响前往广州和深圳港口主航道的通行来往,大桥的主航道位置将采用隧道形式,并将修建两个人工岛提供桥隧转换设施。
港珠澳大桥的桥隧结合方案是从当地的航运情况做出的决定,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板书】
【师】展示幻灯片,学生自我学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什么 为什么 怎样做 【生】自主学习【师】展示答案 是什么:
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事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为什么: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尊重规律。
怎么做:
1、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使主观符合客观
2、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3、两个结合:
4、两个反对: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见幻灯片 【课后作业】
2017年2月24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市发改委党组成员李洪仓在发布市级重点项目进展时表示,烟台城市轨道交通年内将争取启动1号线开工建设。
地铁1号线是规划的四条线路中最长的一条,其西起潮水机场,南至牟平汽车站南,全长76.5公里,该线设计站点45个,主要停靠潮水机场、八角汽车站、烟台站、烟台旅游客运站、烟台港、汽车东站、牟平汽车站等站点。
请结合本课的内容与烟台地铁一号线的实际情况,为一号线的施工提两条合理化建议。【结束新课】
通过本框的学习,我们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对此,我们不能夸大意识的作用,盲目蛮干;也不能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片面地强调客观规律对人的支配作用。
第五篇:政治教学设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第五课的内容,属于政治生活的内容。本课主要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第二部分的内容”
学生分析:对于学生们来说,政治生活模块相对于经济哲学来说距离他们的生活是比较遥远的,而且由于实践的局限性,学生们在学习时难免会有纸上谈兵的感觉,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特别注意在授课的过程中尽量联系实际进行讲解,同时要增强讲课的趣味性。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相关知识,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国体决定的。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社会基本政治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明了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其优越性,理解和认识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要性和意义,培养他们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学难点:我国的国家制度确保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依法治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关系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
教学过程:课程导入:讲新闻:1月22日至2月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五次座谈会,征求对即将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出示有关的多媒体图片或报纸图片),上节课我给大家讲了关于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行政机关,本节课继续上节课的话题,我们来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这一内容。导入特色:用刚刚发生的热点大事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活动一:看图讨论学知识。活动目的:通过这一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中央国家机关组织系统,增强同学们看图记知识的能力,以便更好的开展课程。活动特色:图文结合,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能够考察同学们对于此方面的知识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意事项:在本环节中要注重纠正错误与激励发言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活动过程:1.多媒体显示知识结构图2.分组讨论,选择就近原则:(1)什么是政体?我国的政体是什么?(2)我国政体的组织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是什么?(3)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提问环节4.纠正强调与知识总结:A.(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叫作是政体。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B.(实行民主集中制)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三. 活动二:音频示例活动目的:通过这一环节让同学继续活动一,更加清楚的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活动特色:保持课堂的连续性;在了解时政的同时引入了课题;比讲新闻更真实,更富有趣味性。注意事项: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从课本中提取出关于问题的重要信息。
活动过程:播放录像(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名,表决中央国家机关领导人)2.看课本,结合活动一回答问题:国家机关领导人的提名为什么要经全国人大表决?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如何产生的?人大代表是如何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的?3.补充学生的回答,纠正概念性错误,并作出总结: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4.导入新内容:人民代表大会的优越性
四.活动三:理论联系实际活动目的:通过列举实例,让同学们真正看到人民代表大会的优越性。活动特色:注重理念与实际的结合,使学生认识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反映。注意事项:所举事项要真实可信,富有说服力(时间充足的话,可多举两例),老师举例的同时要注意表达清楚 活动过程:请同学发言:你认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有哪些?请举例。(发言学生如果不能够举例的话,可请其他学生作补充)
2.老师作补充发言,并各举实例一个A、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B、它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C、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D、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3.总结: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性。五.活动四:考考你 活动目的:考察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解决内容理解中的误区。活动特色:体现了复习与巩固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注意事项:要善于从回答中寻找问题
活动过程:1.出示试卷(多媒体或实物试卷)(1)下列体现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是()①人民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②人民代表大会活动中,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③单位领导有权罢免不称职的代表④国家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⑤在中央的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2)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说法正确的是()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③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请同学抢答(要注意不要引起课堂起哄以及混乱)3.公布答案:D,A 六.结课。1.串讲本课所学知识,侧重讲解重点难点。2.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