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们应如何在课堂上利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
我们应如何在课堂上利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
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因为不像学习母语一样有良好的语言环境,因而,要学好英语,兴趣是第一要素,而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游戏形式,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和联想力等智力因素。课前运用游戏可以活跃气氛,吸引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中运用,可以将知识融于游戏中,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戏联系所学的知识,寓教于乐。天性好动的小学生最乐于接受这样的教学形式。课后运用游戏则可以作为一剂调味品,让疲劳的神经得到放松,在欢声笑语中操练巩固所学的知识,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游戏又有很多中不同的形式,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采取不同的游戏帮助教学,可以起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性。游戏种类、形式很多,同一游戏,不同的人运用起来,巧妙效果各有不同,我认为可采用如下的游戏形式进行教学:
1、猜谜形式的游戏。在教学实物单词等方面时可灵活运用。
2、击鼓传花形式的游戏。这是一个传统的游戏。不同的是拿到“花”的学生要说英语。可用实物或图片传,放一段快节奏的音乐,音乐停时,拿到“花”的人必须能说出“花”上的英语。单词、短语或句子可灵活展现在“花”上。
3、找朋友形式的游戏。找朋友的方式可有很多。如同类之间。可将几类的单词卡片放在一起,每个学生一张,自己找同类,找到后再用英语彼此介绍。或是单词和图片之间。将单词卡和图片放在一起,单词和相应的图片为朋友。再或者是任意的单词或图片,老师分几组,一组读两个单词,一组的两个就是朋友了。这个游戏还有效地将单词和相应图片、实物联系在一起。
4、听力形式的游戏。听力游戏是个一举两得的游戏。既操练了单词、句子,又练习了听力。
.5、传话形式的游戏。传话游戏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个游戏。因为这个游戏是全体学生都参与的,并多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的。学生对这种竞赛性的游戏尤为热衷。如老师告诉每排一个单词,学生快速传给后面的队友,哪组传得又快又准就是胜利者。
6、比赛形式的游戏。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但针对他们有很强的好胜心和表现欲,而且初步具有了集体荣誉感这些特点,竞赛这种游戏形式已经被广泛运用于英语课堂教学中。每次组织一场形式各异的比赛游戏,能促进学生的情绪,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7、扮演形式的游戏。每个孩子都喜欢掌声和表扬,他们希望得到认可,希望教师表扬他们,希望同学了解他们。而扮演角色的游戏就给了他们表现的机会,为他们发展自我创造了一个舞台。在学了打招呼的简单对话后,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表演,适当的改变扩充内容,孩子们在虚构的情景中扮演所要求的角色,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流,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感情,更好的在生活中运用英语。
8、画画、制作单词卡片等形式的游戏。可以让学生回家画图片,上半部分画画,下半部分写单词,或者正面画画,反面写单词。这样,把抽象的单词和形象的图片联系起来,学生记单词就会容易很多。在教学活动中对画画这一活动的游戏化运用能让学生有成就感。另外,游戏具有变通性。一些开放性的游戏,可以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学习过程除了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之外,还要培养和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作为一名英语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应特别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应多设计一些具有变通性的小游戏来达到这一目标。例如Concentration这种游戏,就极具变通性。游戏方法如下:几人一组或全班同学一起围成一个圈,边说“ Concentration,Concentration now begins.Names of animals.”边用双手分别拍膝、拍手、拍肩,然后一个人说出一种动物名,接着进行下一轮,直到同学们知道的动物名说完为止。这样,学生们的思维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动作的加入更添加了娱乐的气氛。学生们自发地或在老师提示下,把animals换成fruit等等,从中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
那么,我们认为,我们课堂上使用的游戏可分为词汇游戏,句型游戏,听说游戏,表演游戏等几类。其中有许多游戏都是经过几十年的使用而仍然充满生命力,为广大小学生所喜爱。我也想再给大家介绍几种游戏:
(一)词汇游戏
词汇游戏易于组织,操作简便,灵活机动,适合在各种课中应用,较普遍的有:
(1)Word chain(单词接龙)即由老师给出一个单词,由学生接上另一个单词,要求该词词首的字母与老师所给单词的词尾相同。这个游戏虽然简单,却十分有效,可迅速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并可复习到大量不常见单词。
如:morning-good-door-rabbit-经过实践发现学生非常喜欢这个游戏。
(2)Crossword puzzle(纵横字谜)在方格中给出一部分字母,由学生填上其他字母,使之纵横皆成单词,这个游戏可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归纳思维等能力,可熟悉固定单词,且有一定难度,具有挑战性,对高年级学生较有吸引力。
(3)Riddles(谜语)Riddles开发语言文学智能和逻辑智能。
小学生有很好的想象力,通过riddles,不仅开发了语言文学的智能,而且开发了逻辑智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如I have a big head.I have two eyes.I have a long nose,who am I?(elephant)在猜谜过程中,教师要将语速放慢,配合手势,让学生动脑思考的同时,理解have的含义,充分开发孩子的语言文学逻辑智能。也可以猜颜色猜人物等。英语中有大量有趣的谜语,可挑选一些简单的,适合小学生水平的,或自己编造一些,在课堂中以一种即兴,随机的方式出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每次一两个即可。可以活跃气氛,休息片刻。
(二)句型游戏
(1)连锁反应
一个让学生单独操练句型的方法。如老师问一名学生:“What’s the time?”学生回答后再以同样的问题问旁边的同学,可以纵排,横排,斜排依次传下去,也可以随意点人回答。这样反复操练不同的句型,既可使所有的学生都集中注意力,熟悉所学句型的用法,又可以听出学生对语音的掌握情况。
(2)语音游戏
a.口令兵
由老师给一列的第一个学生一句话,让他往后依次传,传到列尾再检查是否变样。为了增加趣味性,可加上动作。如:老师先指自己,说:“I have an apple,”再指一学生:“and you have two,”再做动作,说:“you give me an apple and I have two.”这个游戏的结果往往是动作被改得千奇百怪,满堂哄笑,可以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b.绕口令
绕口令对学生的发音训练有很大的帮助,可使其舌位变换灵活,发音清晰。教师应在平时注意收集一些适合小学儿童练习的绕口令,并经常性地让他们做些这方面的训练。
总之,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我们应创造更多更有趣的游戏巧妙地应用于我们的教学,但“每种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功能、特点及应用范围,又有它的局限性”,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必须坚持完整的观点,注意各种方法之间的有机配合,充分发挥教学方法体系的整体性功能。
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将“动中学,学中动”有机结合,使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动耳,动手及动表情,以最佳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中。游戏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小学英语老师,行动起来,因地、因时制宜地运用游戏教学,我想孩子们一定会喜欢你的英语课的。
第二篇:我们如何在课堂上利用游戏进行教学
1.我们应如何在课堂上利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
答: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首先是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学习情绪。趣味性是英语教学游戏的基本特征,由于小学生好玩、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所以在课堂上安排的游戏注重新颖、有趣,从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的形式要多变,“把戏不可久玩”,再好玩的游戏玩过几次也就没有新鲜感了。那么,如何在课堂上利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呢?下面我谈几点自己的见解:
(1)充分利用实物游戏,调动学生积极性。
Guessing游戏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神奇的吸引力,这一游戏对于复习、巩固单词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科目、水果、文具等这些课时,课前我把所有学过的有关实物收集起来,课堂上我让一生上前逐一取出东西,放到身后利用学过的和所上课有关的句型问,然后让其他学生猜。如此反复,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高,在反复猜的活动中,学生自然记住了单词。或者教师可用多种方法变更问语,让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机会。
(2)利用变换角色游戏,增强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儿童最喜欢模仿大人动作,也喜欢表演的,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表演教英语。在角色分配中,对一些总要抢当主要角色的孩子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当配角,而对一些胆小怯弱的孩子应鼓励他们去当主要角色。在角色表演中,既要有利于孩子发挥自己特长,又要使孩子树立自信心,克服某些缺点,从而增强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同时在游戏过程中,学生既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满足自己的愿望,又可以在角色中练习英语,激发兴趣。
(3)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进行表演。
小学生有爱表演的欲望,而且表演是学习语言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学习“sleep”时,我让学生用肢体语言,并发出打呼噜的声音。学习起来比记枯燥的单词或是句型记忆更有效。其实表演的过程就是一种语言实践的过程,是对语言交际的真实体现,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4)用歌曲或歌谣引领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教材中的歌曲或歌谣都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并能够给学生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如:” Rain,rain ,go away.”时的歌谣.Rain ,rain ,go away.Come again another day.„歌谣中反复出现的句型,节奏清新明快,学生特别喜欢听与读。掌握句型也就事半功倍了。
总之,我们教师在利用游戏或是组织游戏时,一定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如果只有个别学生参与,其他人观望,那么游戏的效果就不会理想扣,也达不到教学目的。而且,让大部分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只当观众,做不成演员的做法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应该从游戏的角度、学生感兴趣的程度等多方面下工夫,学生是游戏教学的主体。因此,搞好游戏教学,是我们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
第三篇:利用游戏进行识字教学
运用多种游戏方法,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1、“欢乐对对碰”
教师在课前准备一转盘,课上指名学生转转盘。随着转盘的转动,行旁和声旁会组成不同的汉字。例如,形旁“氵”、“马”“女”、“亻”便分别与声旁“也”组成四个不同的形声字—池、驰、她、他。这样一种有童趣而又极富智慧的拼字游戏,不但能让小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轻松地掌握一批具有规律的汉字,而且也形象地告诉了学生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的:声旁表音,形旁表示字义的类属。
2、“谜语识字”
所谓“谜语识字”是指,教师将班级的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3-5人最为适宜。教师先将准备好的迷面均分给每个小组(谜面可以由教师提供也可以学生自编),然后组织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猜字谜比赛,采用计分制,每组将产生一名得分最高者晋级决赛。最终教师将评选出冠、亚、季军,并给与奖励。根据低年级儿童喜爱猜谜的特点,教师将某些识字内容编成谜语,让学生在猜谜的过重来学习所知识。这种方法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姓名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学生的姓名是学生最熟悉的语言因素,教师将班中同学的名字作为识字的材料,以个人为单位进行比赛,采用计分制,能准确无误写出姓名者得一分,以得分最多为优胜者,教师给予奖励。
4、“头饰表演识字”
当在教有关动物名称时,教师可利用事前准备的动物头饰,让学生扮演动物,并模仿动物的声音、动作、外形特征。识字时教师常安排学生演一演,既给学生创造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又加深了对动物的了解,更重要的是牢牢记住了动物的名字。如教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7时,课前教师让学生去搜集有关课文中动物的一些信息,课上让学生戴上孔雀、大雁、老虎等动物的头饰表演。这样既提高了识字效率,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5、“开火车识字”
“开火车识字”是指在教师的有序安排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顺序进行读字、组词、分析字型、造句。在游戏过程中如有学生出现了错误或者不会读的情况,那么“火车”就暂停,教师可以选择其他组的“修理员”进行“修理”(重读字音、组词或其它),待“修理”好后继续开火车。
运用多种游戏方法,巩固识字的成果
根据心理学家分析:人的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衰退的。所以,在学生正确识字后,教师还得组织进行间隔性的再现。
在巩固生字阶段,教师可以融入一种类似“智力竞赛”的方法,该教学方法是根据儿童争强好胜、自尊心强、爱表现的特点来产生的。教师有意引进的这种竞争意识,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这能有效地支持学生奋力向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增添对学习汉字的兴趣。
在学生已学汉字的基础上,教师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识字教学中,以抢答记分或当场表扬等多种形式进行比赛,从而达到复习巩固所学汉字的目的。以下是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常用的多种巩固识字的游戏法:
1、“找朋友”
教师将已学汉字(合体字)拆开,分别贴出来,组织学生或者安排小组合作来进行组合,以单位时间内组合既快又准确的选手获胜。比如,教学“沙”“新”“体”“粮”等生字时可将这四个字拆成“氵”“少”“亲”“斤”“亻”“本”“米”“良”分别写在卡片上,分给8位同学,让他们边唱儿歌《找朋友》边组字。
2、“穿衣戴帽”
“穿衣戴帽”是指教师出示学生认识的一个字,指名让学生思考该字加一笔后会是哪个字,再分别组词或者说一句话。教师也可以出示两个熟字,指名让学生进行合字,如:“日”和“木”合成“果”。教师在该游戏的选字方面应不拘于课文中学过的生字,只要是学生认识的就可以。
3、“走迷宫”
教师运用多媒体设计一座迷宫,迷宫的尽头有学生感兴趣的红旗、奖杯或者是被救的对象(动物、人物等),但是在迷宫的路途中有许多生字把关。教师可将班级分为若干组,每组以3-5人最为适宜,并规定学生只有准确认读了其中的生字才能过关。以最短时间解救“人质”的小组为获胜者,教师给予组员实物奖励。该游戏在教师运用多媒体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既能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又能满足学生的情感发展需要。
4、“摆擂台”
所谓“摆擂台”,是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学的字词,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认读。以规定时间内认读最多者为“擂主”。如有不服者可以挑战该“擂主”。教师在巩固识字的过程中恰当地运用竞争机制,充分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5、“摘果子”
摘果子游戏是教师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首先教师出示一幅画着大树的画,树上挂着写有生字的果子,其次指名学生摘果并认读字词,对准确认读者教师才允许学生将果子摘下。以摘得最多者为“识字小能手”。这种游戏识字方法应用于一课的生字学习和巩固既方便又高效。
开展课外游戏活动,强化学生的识字成效
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本无非是一个例子”,识字教学不单只在语文书的一篇课文里,更应时刻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中[5]。因此教师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识字活动,创造充满活力的识字氛围,这样能够更进一步提高学生识字的积极性。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办手抄报,让孩子设计报头、安排版面、选择内容,通过涂、写、画,激发兴趣,展示才华,提高识字层次;教师对学生课外识字的情况进行定期评比,选出班中的“识字大王”“识字进步娃”,并给予奖励。教师还应该经常引导学生课后与父母一起进行各种各样的识字游戏。例如,教师鼓励学生在平时看招牌、读报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时主动问问父母,等学会以后再把它剪贴在生活识字本里并经常照顾它们(即经常读一读)。在实施这些游戏方法的时候,教师或者家长应该抓住小学低年级学生好胜心、荣誉感极强的心理特点,较多地采用言语表扬、实物奖励的方法来认可孩子取得的成绩,进一步增强孩子识字的信心。
第四篇:利用课堂上的错误
怎样有效利用课堂教学中的“错误”
学生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师生从错误中可以获得新的启迪。教师需要有理智的“错误意识”,把学生的错误当成一种生成资源,当成学生很好的锻炼机会,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不断提高。
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一文中指出:“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因此,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错误,让学生在纠错、改错中感悟道理,领悟方法,发展思维,实现创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的错误,变错为宝
课堂教学是动态的、变化发展的,在师生、生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学生随时可能发生错误。在课程资源中,学生的经验、感受、见解、智慧、问题、困惑、错误等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时,有些教师可能会一笔带过,从而丢失了课堂中许多“亮点”,浪费了宝贵的课堂动态资源。布鲁纳说过:“谁不愿意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真实的课堂教学会因错误、发现、探究、进步的良性循环而充满活力。对一些关键性的、有普遍意义的错误,教师及时捕捉并提炼成为全班学生新的学习材料,且及时而适度地对学生进行引导,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主动寻求解题的策略,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实,学生的突发性错误我们经常碰到,教师应将其看作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要善于倾听,敏锐感受,抓住时机利用这一错误财富,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将学生的错误变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宝贵资源。
二、教师要精心预设学生的错误,将错就错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愿意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学生的错误能真实地在课堂上反映出来,教师的真实水平也能在课堂上真实地体现出来。一节真实的好的课正是有了各种错误,才使教学环节更精彩,教学过程才更体现出真实性。一位哲学家曾说过:“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发现的方法就是试错的方法。”教师不但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环节,还可以利用学生的错误将错就错,拓宽学生的思维。所以教师应在易错的环节上设置陷阱,诱使学生陷入歧途,制造思维冲突,诱发灵感,产生真知,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试错能力。这样既可充分暴露学生思维的薄弱环节,又能使学生深刻地有突破性地认识到错误所在,有利于自诊自治,提高对错误的免疫力。
三、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错有所获
1.容错,树立学生的自信。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常常有意无意地在课堂上防止学生出错。久而久之,学生不敢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也就无法获取课堂上的真实信息,很多没有暴露的问题都留到了课后。学生对事物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方式,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探索的过程,有探索就难免会出错。错误是学生学习探究的标志,也是一种学习经验,会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因此教师应该有容错的气度,对学生的错误不能淡然处之,哪怕是低级错误也不能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甚至冷眼责怪,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他们的错误,甚至是去欣赏他们的错误。
2.纠错,学生在教训中成长。学生有了错误,教师要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解题思路进行认真的回顾和分析,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如此才能使学生避免重蹈覆辙。教师应把它作为教学的真正起点,要站在学生的角度,顺应他们的认知,掌握其错误思想运行的轨迹,摸清其错误源头,然后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学生出现失误好像是坏事,但师生通过努力,对症下药,完全可以将它变为好事。因为通过对错解的辨析与反思,学生能充分尝到吃一堑,长一智的滋味,他们的思维就会完善,逐渐成熟。
3.评错,学生对数学体验的升华。评错是学生对自己错误的一种反思,同时也是教师对自己教学的一种反思。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反思是一种主动再认识的过程,是思维的高级形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让学生在议错赏错的过程中放松思维,体验成功。调查表明,频繁的考试和高强度的解题训练,造成了很多学生遇到错误有失败者的心态。因此,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课堂教学出发,正确引导对错误的分析评价,从错误中领略成功。一位教师以同一道题的三种错误解法为研究对象,展开了一堂容知识、技能、情感于一体的数学课。他首先出示了学生反馈的三道错题:“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错误?”学生各抒己见,并从书写习惯、数的感知及知识点的掌握等方面找到原因,得出对策:避免粗心。他没有就此打住,而是教育学生学会从错题中找到知识漏洞,避免下次再犯,使学生在评析错误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错误是学生探究的标志,也是一种学习经验。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重新审视数学课堂,它是学生出错的地方,是师生逐步认识错误、利用错误,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空间。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学习中的错误,教学的天空会更广阔、更精彩。
郑州航空港区天骄路小学
梁育平
2021年10月23日
第五篇:课堂上如何进行有效训练
课堂上如何进行有效训练
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一、有效训练要有针对性、针对实际情况,实施分层训练
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由于基础的不同,层次的不同,往往效果也不同,教师在组织训练之前一定要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在训练的容量、难度等方面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做到各有所得,共同进步。同时,教师还应了解每一年龄段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在组织训练时应逐步递进,而不能超越常规,跳跃式地前进。
二、有效训练要多样化
1、习题类型多样化:设计练习题力求做到分层要求,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训练题时可适当将一些常规性题目改为开放型题或将题目的条件、结论拓宽,使其演变为一个发展性问题,或给出结论,再让学生探求条件等,让学生有充分讨论与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基本练习、综合练习、应用练习和开放练习等多种不同层次的练习,反馈教与学的效果。形式上力求多样化,刻意新颖,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不拘泥于课本,力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增添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既有利于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2、训练方式多样化: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合作的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开放的活动方式,提供了宽松和民主的环境,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智力、情感发展及创造能力的发展。我在教学中以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为核心,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
三、强化反馈矫正,及时调整训练,提高训练的有效性
及时有效的反馈是保证训练有效的重要环节。教学训练中,教师应有目的捕捉信息反馈,及时处理。最重要的就是进行教学行为的调节,改变教学的切入点,甚至不惜临时改变教学内容和计划,求得最佳的训练效果。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实践过程反馈,才能培养和提高教学调节的能力,因此教师要重视过程反馈性的训练的设计,选准反馈的时机,制定恰当的反馈方式,迅速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调整教学进程,求得理想的教学调节的效应。不能把过程反馈当作灵机一动的教学行为,教案中应有明确的设计,拟定有针对性的检测题,引导学生总结知识应用的规律,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方法,当堂扫除学习障碍,逐步消灭学习上的误区,使学习的效能得到提高。课后要对过程反馈作必要的反思,辨析教学调节的效能,寻求有效的反馈时机、方式和措施。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不断地研究,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研究有效训练的方法和策略,探索有效训练的途径,做到既减轻学生负担,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