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 尖子班同课异构教案 王丽梅 Microsoft Word 文档

时间:2019-05-12 19:43: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轼词 尖子班同课异构教案 王丽梅 Microsoft Word 文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轼词 尖子班同课异构教案 王丽梅 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一篇:苏轼词 尖子班同课异构教案 王丽梅 Microsoft Word 文档

《苏轼词两首》教案

备课人:王丽梅 适合层次:尖子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苏轼及苏轼词作的写作背景,掌握苏轼创作的有关知识。

2、掌握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不同艺术风格。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词作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韵律美。

2、鉴赏词的写作技巧,学习烘托的手法和从生活小事中提练哲理的方法。

3、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引导学生体例词作中的“画面美”,品味词作豪迈、雄浑、壮阔的意境美。

4、通过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理解词作中作者所塑造出的人物形象的英雄气概。

5、通过“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进一步理解苏轼及其豪放的诗词风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两首词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苏轼,了解其曲折起伏的人生经历,感受他即使面对打击、身临困境,也能保持豁达、超然、洒脱、乐观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他俩的人格和面对困难保持乐观通达的精神状态。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熟读并背诵两首词,理解词中体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

教学难点

通过景物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来抒情表意的写作方法。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比较、合作交流探究。教具准备 PPT课件。教学时数 2课时。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赏读《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大家还记得《赤壁赋》中描写曹操的句子吗?我们一起来背诵:“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横槊赋诗,因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寥寥数语,一位纵横驰骋的政治家、诗人曹操的英雄便跃然纸上。我们惊叹一代文豪苏轼非凡的笔力和同样不俗的气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用PPT课件)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等地,最后北还,病死常州,追谥文忠。苏轼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他在散文、诗歌、书画方面均有成就。

背景资料:北宋元丰五年(1082),作者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黄州附近有个赤鼻矶,相传为三国时期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作者曾两次到此游览,写下了两篇游记和这首词。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期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作者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写古迹,记古人、古事,以古比今,言志抒情。

三、诵读赏析、探究

1、听朗读录音。

2、初读“感基调,明词意”——反复诵读,理解词意

整体感知性诵读提示:全词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即情感基调如何?)全词该用高昂激起的语调来读,不是用沉郁舒缓的语调来读?上下阕有没有区别?最后一句呢?

指名学生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学生自由诵读,同时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词作,然后概括词的主要内容。

【明确】词的上阕咏赤壁,以写景为主,描写了大江、故垒、乱石、惊涛等壮丽景色,引发以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词的下阕主要刻画了周瑜年轻有为、气宇不凡、从容潇洒、指挥若定的英雄形象,并发出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慨叹。

3、再读“品语言,入意境”(组内交流探讨后明确)(1)词的开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奠定了全词怎样的感情基调?是怎样引起下文的?应该以怎样的语速、语气、语调去读?

【明确】①词的开篇“大江东去”,即将一条浩浩荡荡、不舍昼夜、奔腾不息、向东疾逝的长江推到了我们面前,澎湃的浪潮激起了我们胸中的豪迈之情,奠定了全词雄浑大气、壮阔磅礴的感情基调。

②“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淘尽”一词与“千古风流人物”搭配,饱含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人生短促而事业难成的喟叹,于豪迈雄浑中又融入一丝“苍凉悲叹”;同时将下文“周瑜”的身份归入“英雄之列”,自然而然引出对他的歌颂。③“大江”二字应缓势低起,“东去”重读且拖长,“东”字音调渐扬至高,“去”字音调本为仄音,应慢慢转入降调,似有极目远眺、不舍逝去之恋;“浪淘尽”语速稍快,“尽”字重读,似有无力挽狂澜之势,“千古风流人物”一句,“千古”“风流”二词渐渐加重语气,“风流”拖长,应充满对英雄的歌颂、缅怀之情。

(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一句属于哪种表达方式?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应该怎么读?

【明确】这一句属于表达中的记叙,点出了作者怀古的内容,交代出词人心中的英雄——周瑜,确定了本词要塑造和歌颂的对象。这两句中速、较为平直、客观的叙述性语气朗读即可。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中,哪些词最具表现力?请你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说说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出怎样的意......境?对下文周瑜形象的刻画有何作用?该如何朗读?

【明确】①动词“穿”“拍”“卷”与形容词“乱”“惊”“千堆”等最具表现力。我们面前似乎出现了似千军万马在奔腾、百万雄师在咆哮的壮阔江面,耸入高空的悬崖峭壁挡住了长江的行程,一层又一层的滔天大浪被激起,它们气势磅礴地冲击着两岸的礁石,又被一层层地击碎成千堆万堆的雪沫,寒气扑面而来,轰鸣声震耳欲聋,大地瑟瑟颤抖„„ ②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雄奇险峻、惊心动魄的画面,营造出雄浑壮阔的意境;而这恰恰就是英雄当年活动的典型环境,作者也是用这些夸张了的景物来渲染气氛、衬托人物的英雄气概。

③这三句动词重读,语速急促,充满气势,语调慷慨激昂,很好地渲染出了那种雄浑、壮阔的意境。

(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句在全词中起何作用?如何朗读?

【明确】①本句对景抒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江山如画”是对前面所写景物的总括,将这些具体景物收拢起来,成为一幅雄浑壮美的图画;“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写景转为写人,引出对周瑜的具体刻画。

②本句紧承前句急促紧凑的语速之后,渐渐转入舒缓,充满豪迈之情。(5)小结上阕。

3、三读“展想象,塑形象”(组内交流后明确)(1)“遥想”的内容有哪些? 【明确】遥想一直到“灰飞烟灭”。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刻画他心目中的英雄的?

【明确】先从生活细事上烘托周瑜的年轻得意,以美人衬英雄,突出他年少风流、奋发有为。“雄姿英发”是刻画周瑜形象的关键句,突出其英姿勃发的气质;“羽扇纶巾”描绘他的服饰装扮,现其儒雅娴静之风度;下阕“谈笑间”写其神态,突出他大敌当前的胸有成竹、指挥若定、从容潇洒;“樯橹灰飞烟灭”与前面的“谈笑间”又构成了时间短而战绩丰的鲜明对比,突出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丰功伟绩。

(3)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周瑜的形象及赤壁之占的场面,仔细体会作者为我们塑造的这位古代英雄形象。

【明确】请学生自由展开联想和想象,描述“赤壁之战”时周瑜的形象。若有读过《三国演义》的同学更好,可结合小说与词作以及自己的理解去描述。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上诸方面进行充实,可适当地加入一些战争场面的描绘,力求生动、具体、形象地再现周瑜的英雄形象。

(4)“遥想公瑾当年,„„灰飞烟灭”几句该如何读?

【明确】“遥想”二字为领起词,故应稍缓、延宕,有追忆之感;“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以比较平直、舒缓的叙述性语调语气朗读;“雄姿英发”语调上扬,重音在“雄”和“英”上,充满仰慕歌颂之情;稍事停顿之后,“羽扇纶巾”渐入平直,到“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时,语调渐升,充满豪情与歌颂。

4、四读“析主题,悟情感”(探究交流)

对主题的理解以探究为主,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1)赤壁之战中,有那么多的英雄,包括我们在《赤壁赋》中作者极力歌颂的“一世之雄”曹操,作者为什么只对周瑜钟爱有加?这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与最后几句的感慨有何关系?

【明确】作者没写刘备,是因为刘备太严肃,年纪也不小了;没有写曹操是因为曹操在这次战争中最终以失败告终;没有写诸葛亮是因为诸葛亮太完美了,完美得叫人无法望其项背,此外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性结局,既不符合前面雄壮的景物描写特征,其伤感与悲凉也会超越后文的“一尊还酹江月”。作者通过周瑜这一形象,可以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到作者本人,壮志未酬、贬官黄州,两鬓斑白、无所建树,不免悲从中来,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

(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与《赤壁赋》中的哪些语句表达的情感有相似之处?联系全词内容及作者的生平,谈谈你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你觉得作者此时悲观消极吗? 【明确】这两句与《前赤壁赋》中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有,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子与子之所共适”所表达的感情有相似之处。联系全词内容来看,诗人在上阕中描绘了一幅雄伟壮丽的赤壁江山图,字里行间饱含着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其实更是作者旷达胸襟的体现;下阕又集中笔力刻画出少年英雄的周郎形象,抒发了作者对功业早成的周郎的仰慕、向往,借此表达自己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和悲叹。在这种意义上,“人生如梦”不是一般虚无的消极,而是对时光疾逝、功业不成、“早生华发”的感喟,多少有些低沉,但与其说是消极,还不如理解为作者借“酹江月”寻找到了一处宣泄苦闷的出口。最后的这一举动,传达出的是一种与山河、明月、自然完全融合的达观、超脱、豁然情怀。

(3)最后几句应该怎么读?

【明确】语速放慢,语调稍低沉,充满感慨、缺憾、喟叹之情,但不可太过低沉悲伤。

5、五读“评词作,知手法”

(1)教师提供以下诗论,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苏轼“豪放”的词风。

①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②苏辛,词中之狂。

③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④读东坡、稼轩词,须观其雅量高致,有伯夷、柳下惠之风。(以上②③④则摘自王国维《人间词话》)

(2)《念奴娇·赤壁怀古》是怎样营造出这种豪放、壮阔的意境的?

【明确】先是描绘一幅雄伟奇峻的赤壁江山图;接着塑造了英姿勃发、才华过人、建立了赫赫战功的古代英雄周瑜的形象;最后直抒“人生如梦”的苍凉慨叹,以及“一尊还酹江月”的豪举,融景物描写、人物刻画、情感抒发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壮阔、雄浑的和谐意境,不愧为“豪放派”的代表作。

(放录音,师生齐背全词。)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词,仔细品味词作雄浑壮阔的意境。

2、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将词作中描绘赤壁景物的句子扩写成一篇写景散文,或者将刻画周瑜的句子扩写成一篇写人的记叙类短文。字数200以上。

第二课时

赏读《定**》。

一、复习、交流、检查

1、检查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指名背诵)

2、交流“联想与想象”短文。(自由交流)

二、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李白有言:“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正是政治生涯中的挫折与打击,正是不幸的人生阅历与体验,成就了一代文豪苏东坡。在出世入世之间,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指引下,他用如花妙笔,为我们书写了不少励志警醒的名句名篇,成为我们跌入人生低谷、无路可走时的座右铭。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被贬黄州时的另外一首词《定**》。

三、放录音,交流初读印象

1、请翻译前面的“小序”,了解这首词的写作缘由。

2、请学生交流预习阅读本词的“初步感受”,或者提出疑问。

四、自由朗读词作,并结合注释了解词意、内容

【明确】词的上阕写冒雨徐行的心境;下阕写雨后天晴的景色和感受。

五、鉴赏分析,小组探究交流

1、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能够体现出作者对途中突然遇雨这件事怎样的态度?

【明确】面对突然的变故,毫不在意、坦然处之的潇洒、平静、旷达、超脱。

2、词的上阕中,哪些词语和句子能够体现出作者的这种态度? 【明确】“莫听”“何妨”“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3、词的下阕结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仅仅是对雨过天晴之后自然现象的一种概括吗?请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和写作背景,谈谈你对这句词的理解,它包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表达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不是。这是一句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风雨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句,意为风雨之声,与上阕的“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将他置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不管是风吹雨打,不是阳光普照,一旦过去都成了虚无。这反映了苏轼不以物喜不以物悲的旷达胸襟,也反映了他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

4、学生自由讨论:你自己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这首词对你有何启迪?

【明确】从内容与写作方法两方面去谈。写作方法方面——由生活小事阐发人生哲理。

六、延伸阅读

阅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①②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③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①亲射虎,看孙郎:《三国志·吴书·孙权传》:“(建安)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ling)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这里是诗人以孙权自比。②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郡太守,匈奴不敢进犯。后因报功状上多报了六颗首级,被削职判刑。冯唐指出文帝赏罚不当,文帝采纳了冯唐的意见,派遣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魏尚为云中守。节,使者所持的用竹做成的符信。云中,汉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诗人以魏尚自比,是说,什么时候派人赦免我的过错,使我得到重用呢?③天狼:星名,一名犬星,主侵掠,这里代指辽和夏。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此词是作者对亡妻的悼念之作。苏轼的原配妻子王弗,性情温顺,善事翁姑,敏静而颇知诗书,对苏轼察言、知人都有很大帮助,婚后伉俪之情甚笃。不幸的是,她十六岁与苏轼结婚,27岁便于都城汴京溘然长逝。第二年六月,葬于眉州(今四川省眉山)。此后,诗人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南北轩徙,居无定所,无法静下心来表达对亡妻的思念。这首词是作者任密州知州时所做,此时王弗已故去整整十年,诗人于正月二十日夜,与王弗梦中相逢,写下了这篇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词作。

1、这两首词的词牌是

、。,题目分别

2、第一首词的上阕通过

、两种表达方式,描绘出

;下阕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运用了

,塑造了一个

形象,表达自己

的雄心壮志,整首词着一 字贯穿全文,意境壮伟,笔力雄豪,撼人心魄,大有激昂排宕、不可一世之概,从词的风格上来讲,属。

3、第二首词从风格上讲当属

。上片叙写现实,表达

。下片记述梦境,“小轩窗,正梳妆”是通过

来刻画妻子的形象,描绘出一帧窗前梳妆的日常生活图景,以此表达自己

,“相顾无言,只有泪千行”,表达了

的深挚情感。最后三句,是诗人梦醒后的感慨,“明月夜,短松冈”,采用了

,描绘出千里之外王弗葬地的景象,渲染出一种

的意境,蕴涵着夫妻之间无尽的哀伤和思念。

4、根据豪放派与婉约派的不同风格,自选角度,比较赏析这两首词,可简答,也可写成评论短文。

【答案】

1、江城子

密州出猎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词作

描写

太守率众会猎的壮阔宏大场面

形象的动作描写

挽弓劲射的英雄

抗击外敌、保家卫国

豪放派

3、婉约派

诗人对亡妻深沉的思念

细节描写

对昔日那种和睦融洽、幸福美满的夫妻生活的追忆和向往

此时无声胜有声

移情入景

凄清哀伤

4、提示:

(1)思想感情方面:

《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上阕描绘了太守会猎时千骑奔驰如潮、倾城围观如堵的壮阔场面,再现诗人“聊发少年狂”的情景。下阕写诗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他由打猎激发出来的卫国杀敌的爱国热忱。情感基调激昂狂放。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是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悼亡词,表现了诗人对亡妻深势的怀念之情。感情深挚细腻,哀婉缠绵。(2)表现手法及意境营造方面:

《江城子·密州出猎》主要通过描绘阔大壮观的场面、刻画具体的人物形象、借助典故以及直抒胸臆等手法,营造出“狂放豪迈”的意境。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主要通过直接抒情、融情入景、摹写生活细节、白描等手法,渲染出一种“凄清哀伤”的意境。(3)语言风格方面:

《江城子·密州出猎》语言豪迈狂放、洒脱不羁,极尽夸张渲染之能事,又以凝练厚重的典故,使词作内容丰富、思想深刻。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语言平淡朴实,处处如诉家常,字字吐自肺腑,自然而又极为觉悟,平淡中寄寓着真淳。

七、布置作业

背诵《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教学后记】

第二篇:赵丽梅听“同课异构”心得体会

听“同课异构”心得体会

伊旗第四小学------赵丽梅

学校在第三周安排了各学科“同课异构”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平台,语文老师安排了6位,分别每三人构一课,听完了6堂课,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是我对本学科同课异构的一些反思:

1.学习老师们在语文课中注重积累的教学经验。如:李婧老师执教的《乡下人家》注重学生的积累。

2、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构思巧妙,各环节过渡自然,衔接紧密,该讲解的地方讲解细致到位。这点反思来源于贾艳梅老师执教的《乡下人家》,他教学设计巧妙,教学设计构思巧妙,各环节过渡自然,衔接紧密。

3、鼓励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每个老师都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建立了合作学习小组,并通过小组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4、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素质,教态大方、语言准确、流利、板书科

学。这点反思来源于贾艳梅老师执教的《乡下人家》,一堂课下来,教师的教态大方、语言准确、流利,板书更是科学合理,简单明了。

5.注重学生的语言学用。这点反思也是来源于贾艳梅老师执教的《乡下人家》,他给学生搭建了写作的平台,先是出示乡下人家的几幅图片,然后让学生根据图片去写,学生写的非常棒,用刀文中的一些段语句。

6.各位教师注重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

如:三位老师执教的一年级课《胖乎乎的小手》,都能把握准确的教学目标。⑴.感叹句的朗读。⑵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话等,教学目标的把握的很准确。

当然老师们的课堂上的精彩部分还有很多,以上是我感受最深的几点。

第三篇:同课异构教案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

设计者:周长柱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64页。教学目标:

1、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加深对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理解。

2、提高学生的口算准确性和速度,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理。教学用具: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已经学习了整十数加整十数,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做做题,看谁能算的又快又好,好不好?

1、开火车口算(课件出示)20+20=

20+7= 60+30=

30+5= 30+50=

60+8=

2、师问:比较两组算试有什么不同?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比较两组算式形式的不同,并引导学生发现在解答两组算式时的不同计算规律。

二、引入新知:

师:看来同学们掌握的都不错,下面我们来解决新的问题,看一看这张图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写字)(课件出示情境图)

1、师问:图中告诉我们什么有用的信息?(学生看图回答)小林说:我已经写了25个字,还要再写2 小红说:我才写了20个。

2、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1)小林要写多少个字?(2)他们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3、师问:现在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谁会列式?展示大家列的算式:

25+2=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内容之一:“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三、探究新知: 1.教学25+2

提问:会算吗?瞧,你的手边有小棒,能不能利用它们来帮助算一算呢?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一:摆小棒

提问:哪个小组能把计算的过程用小棒摆出来的?上台演示。(一组里找两个同学上台演示)教师提问:

先摆哪个数?(25)然后呢?

追问:把2摆在哪一边?把5根小棒摆这一边,你们同意吗?这样摆有什么好处呢?

(引导:它们都是单根的小棒,这样摆看得很清楚)提问:现在我们来看一看,一共有多少根?(27)

追问:你是怎么一眼就看出来的?(2个一和5个一合起来是7个一,2个十和7个一合成27)方法二:口算、数的组成

提问:如果不用小棒,你会算吗?谁来说一说。先算2+5=7,再算20+7=27。方法三:计数器

教师提问:谁能给老师说说用计数器怎么计算25+2的?给老师说说,让老师在计数器上拨一拨。方法四:相同数位相加

教师提问:除了这三种方法,大家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回答)

归纳算法: 回顾一下,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和口算,都得到了25+2=27。想一想,这两种方法在计算时都先算了什么?(都是先算5+2=7,再算20+7=27。)

2、教学:25+20

师问:现在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谁会列式?展示大家列的算式:

25+20=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内容之一:“两位数加整十数”)

25+20会算吗?自己尝试着做一做。你是怎么算的?你能用小棒来验证一下吗?自己动手试一试!

提问:2捆小棒为什么要摆在这里?(先算...再算...)

小结:先把2捆小棒和2捆小棒合在一起,就是4个十,再加5个一,就是45。

3、课件展示回顾摆小棒和数的组成这两种方法的计算过程。

4、对比总结

提问:观察这两道算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相同点:都有25,它是两位数;都用加法进行计算;

不同点:有加一位数的和加整十数的;计算顺序不同,25+2先算的是5+2=7,再算20+7=27(先算个位数加个位数,再和十位数相加),25+20先算的是20+20=40,再算40+5=45(先把整十数相加,再和个位数相加)。

总结算法:计算时要注意计算的单位,个位上的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数要加在十位上。也就是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四、梳理知识,巩固提高 算一算。34+4

42+3

62+7

86+2

23+30

47+20

64+30

76+10 你有什么发现吗? 五:学习总结;

1、师:小朋友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言)

2、师:课后请每个同学也去找一找,看我们今天学习的数学知识能解决哪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

设计者:姚成来

【教学内容】

教材第64页例1及“做一做”。【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寻找数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和独立探索的能力,分小组合作学习并交流体会,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

【重点难点】

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计算。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口算(课件出示)。

3+6

40+5

20+6 30+60 40+50 20+60 比较每组题的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2.45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38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3.根据数的组成填空。

45=()+()

38=()+()

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出示课题)

【新课讲授】

一、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显示:

小林和小红在练习写字,小林已经写了25个字,还要写2个字。小红已经写了20个字。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景图,弄清图意,说说可以得出哪些加法问题:

(1)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2)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2.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1)学生独立从画面上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各组分别列出两个问题的算式。

①25+2

②25+20

二、研究25+2和25+20的计算方法。

1、比较,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生:25+2是两位数加一位数,25+20是两位数加整十数。

2、小组讨论这两道题怎样算?

小组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甲同学:通过摆小棒计算这两道题。a.计算25+2时,先算5+2=7,把单根的和单根的合并。再算20+7=27。

b.计算25+20时,先算20+20=40,把整捆和整捆的合并。再算40+5=45。

乙组同学:用分解的方法计算这两道题。

a.计算25+2时,想25里面有2个十和5个一,25加2也就是再加上2个一,把5个一和2个一合并7个一,再用2个十加7个一是27。所以25+2=27。

b.计算25+20时,想25里面有2个十和5个一,25加20也就是再加上2个十,把2个十和2个十合并是4个十,再用4个十加5个一是45。

丙组同学通过讨论,发现:

25加2就是在25的个位上加上2,25加20就是25的十位上加上2。

3、让学生比较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不同?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4、师生小结:

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在计算方法上不同: 加一位数是加几个一,在个位上加这个一位数; 加整十数是加几个十,在十位上加几。(课件出示)

【学习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问题?做这样的题目要注意什么?

(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64页“做一做”第1题(幻灯出示)。

(1)学生独立计算。

(2)比较上下对应的两题有什么不同?

2.完成教材第64页“做一做”第2题(幻灯出示)。

(1)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比较上下对应的两题有什么不同? 课件出示答案:

1.8

40 38 88 93 45 2.80 90 80 90 88 94 89 97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

设计者:聂春宇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教科书第64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情境发现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利用所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且理解其中的算法和算理。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学具辅助、算式比较等方法,逐渐丰富学生由抽象到具体的思维发展过程,来理解算理,得出算法。

3.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小棒、计数器; 学具:小棒、计数器。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相加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旧知复习,引入新知

(一)复习数的组成

课件出示数字卡片:每张苹果卡片中都藏着一个数宝宝,你能说出它表示的意义?

1.先出示22、5

教师引导:说数意义时可以按照这样的句式,如:

这是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4表示()个(),个位上的()表示()个()。

2.再出示53

教师:如果用小棒你怎样摆出这个数?

3.最后出示40、4、20 出示“40”和“4”

教师:如果在计数器上,你怎样拨出这个数?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再出示“20”

教师:这个数与“40”相加是多少?表示几个十?

(二)课件出示:口算题(开火车)

40+20

50+30

40+2 50+3

(三)新课引入

教师:看来小朋友们对数的意义知识掌握很好。在写字课上,小林和小红两位小朋友也在谈论着完成的作业情况。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64页主题图:

教师:从图片中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请学生回答,教师摘要信息并板书;

小林:我写了25个大字,还要写2个; 小红:我才写了20个。

教师: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完整表述,摘录可探究问题。课件出示问题

(1)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2)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3.尝试列式,比较“一共要写”和“已经”的含义。

教师:解决这些问题,怎样列式? 学生说出算式,教师依次板书出:

25+2=

25+20

师生分析,肯定算式。

三、自主探究,直观建模

(一)尝试计算,触发疑问

教师:这两个算式结果是多少?

可能有学生会计算,请学生说出结果,教师可用粉笔轻轻写在算式的后面。

并追问:这个结果是否正确呢,我们一起来检验吧。

教师:我们准备了小棒,可以通过这些学具摆一摆,把过程清晰展现出来。

(二)借助学具,实际操作

(1)小棒演示,学生板演。

算式25+2,先摆出“25”,摆出2捆再摆出5根,再摆出2根表示加上2。

算式25+20,先摆出“25”,摆出2捆再摆出5根,再摆出2捆表示加上20。

师追问:

为什么他俩摆完25之后,一个摆了2根,一个摆了2捆?

师生归纳,用摆小棒的方式验证这两个结果是正确的。

教师:你会用计数器拨一拨的方式计算吗?

(2)计数器直观呈现相同数位相加的特点。

学生板演。

教师:请学生演示先拨出25,在增加2个,在个位上再拨出2个,最后是27个。

教师:如果加20在什么数位上拨?拨几个?表示什么?

(课件演示过程,并提出问题)

这两题中,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在学生用语言表征过程中简化思维,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数位的概念。

(三)过程呈现,理清算理

师生回顾,计算过程,板书呈现,直观感悟。(课件演示)

(四)学以致用,鼓励多种方法。

学生汇报计算方法,鼓励个性化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一)小猴摘苹果。(书上纠错题)课件呈现

请学生观察,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判断理由。

师生小结,归纳计算方法,突出本课重点:“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并彩色粉笔板书。

(二)我来试试。(课件呈现)

5+3= 2+6=

35+3=

2+46=

35+30=

20+46=

让学生在练习卡上直接写出得数,指名汇报结果。

四、创造发现,回顾点题

课件再次出示苹果卡片上的数字。

创造算式,比较大小

教师:老师把苹果卡片张贴在黑板上,根据这些数字,一起创造符合条件的算式。

(课件呈现)条件

(1)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算式 可能会有: 22+40

53+40

追问:你能比较出这两个算式的大小吗?

(2)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式。可能会有: 22+6

53+6 22+5

53+5

追问:你能比较出这两个算式的大小吗?

五、学生总结

教师:在今天学习的计算中,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你对自己有什么样的评价?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

设计者:王慧波

【教学内容】 教材第64页例1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包括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和10以内的加法。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基础是整十数加整十数和整十数加一位数。这节课看重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问题,这也是后面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20以内数的计算。因此本节课应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讨论交流,获得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真正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另外,学生用点数等方法进行计算也是允许的,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相同数位的数相加时,经常出现看错数位的问题,所以要注意变换练习形式,突出计算的正确性。

【教学目标】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计算。【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复习题 1.填空:

(1)48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2)从右边起,第一位是(),第二位是()。

2、口算各题,并说出计算过程。

40+20

40+2

50+30

50+3 3.比较以上两组题中前后两算式的不同点。

【探究新知】

1.看情境图提出问题。

师:学校要举行书法比赛了,你们瞧!小林和小红正在练习呢。

课件演示教材第64页例1的情境图。显示小林与小红的对话。

师:从这幅图上,你们能看到什么?

生1:小林已经写了25个字,还要写2个字。

生2:小红才写了20个字。„„

师:同学们观察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1: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生2: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课件出示问题)

2.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这个问题好不好?谁能列出这个问题的算式来呢?

学生独立写出算式:25+2 师板书到黑板上。

师:结果是多少呢?现在可以独立思考,直接在头脑里想,也可以小组合作,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学习因难的学生。

小组汇报。

小组1:先摆5根小棒,加上2根得到7根小棒,再和2捆小棒合起来是27根。

小组2:用小棒点数的方法:25根、26根、27根。不利用小棒直接计算。

小组3:先算5+2=7,再计算20+7=27。

小组4:用点数的方法算:25、26、27。

3.探究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是太棒啦!自己就用这么多方法算出了25+2的结果。

现在我们来看下一个问题“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请你再用刚才的方法来解决吧。

学生独立试做。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生1:先摆2捆加2捆是40根,再和5根合起来是45根。生2: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25+20:25、35、45。

生3:先算20+20=40,再算40+5=45。

4.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异同。

师:以上两题的不同计算方法哪一种比较方便? 学生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意见,板书计算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课件出示):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个位加个位,十位不变。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十位加十位,两位数个位是几,得数个位上就写几。

【巩固练习】

1.口算(课件出示)。

40+17=

2+36=

可以把它们归结为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进行计算。

2.完成教材第64页“做一做”(幻灯出示)。

引导学生按上、下两题一组独立进行计算,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学习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又学到了哪些知识?快与你的同学说一说吧。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

设计者:李海云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找数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分小组合作学习并交流体会,主动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可能直接相加计算。

教学教具:

课件、图片、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课件出示)。

1、填空。

88是有()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23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57是由()个一和()个十组成的。

个位上是7,十位上是4,这个数是()。

十位上是7,个位上是4,这个数是()。

2、口数下面各题。

5+3+40=

2+6+70=

60+20+5=

3、计算下面各题。

34=30+()34等于几十加几?(34等于30加4)

65=5+()65等于5加多少?(65等于5加60)

如同上面的方法,26=()+()。(26=20+6或者26=6+20)

二、探索新知。

教学例题 1

1)出示课件,让学生说一说从画面上看到什么?

(我看到了小林和小红在比赛写字,小林已经写了25个字,还要写2个字,小红才写20个字。)

课件出示两个问题:

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老师提问:我们要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仔细观察画面,要想解决每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我可以从画面上发现小林已经写了25个字,还要写2个字,把已经写的25个字和还要写的2个字合并起来,列式:25+2)

板书:25+2

(要想求“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把小林已经写的25个和小红的20个合起来,列式是:25+20)

板书:25+20

2)研究25+2和25+20的计算方法。

(1)比较两道题有什么不同?(根据学生的发言老师小结)

25+2是两位数加一位数,25+20是两位数加整十数。

(2)小组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甲组同学通过摆小棒计算这两道题。

25+2=27 先算5+2=7,把单根的和单根的合并;再算20+7=27.25+20=45 先算20+20=40,把整捆的和整捆的合并;再算40+5=45.乙组同学用分解法计算这两道题。

25+2=27 25里面有2个十和5个一,25加2也就是再加上2个一,把5个一和2个一合并是7个一,再用2个十加7个一是27.25+20=45 25里面有2个十和5个一,25加20也就是再加上2个十,把2个十和2个十合并是4个十,再用4个十加5个一是45.25+2=27

25+20=45

丙组同学通过讨论,发现:25加2就是在25的个位上加上2,25加20就是在25的十位上加上2.(3)让学生比较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不同?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在计算方法上不同:加一位数就是加几个一,在个位上加几;加整十数是加几个十,在十位上加几)

三、学习总结(课件出示):

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两位数加整十数时,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就是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

四、课堂练习

让学生进行计算,订正结果时说一说计算方法。在让学生比较上下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1、教材第64页“做一做”第二题。

2、计算下面各题(课件出示)。

43+5=

24+60=

23+70=

32+20=

77+2=

35+50=

91+8=

80+9=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

设计者:左宝铸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情境发现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利用所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且理解其中的算法和算理。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学具辅助、算式比较等方法,逐渐丰富学生由抽象到具体的思维发展过程,来理解算理,得出算法。

3.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相加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复习数的组成(课件出示)

1.44中十位上的4表示()个(),个位上的()表示()

个()。

2.由5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数是()。

(二)课件出示:口算题(开火车)40+30

50+30

40+5 60+3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64页主题图:

1.了解信息。

师:从图片中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课件出示问题

(1)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2)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3.尝试列式,解决这些问题,教师依次板书出:

25+2=

25+20

教师:这两个算式结果是多少?我们准备了小棒,可以通过这些学具摆一摆,把过程清晰展现出来。(小组合作)

4、小组汇报

(1)小棒演示,学生板演。

算式25+2,先摆出“25”,摆出2捆再摆出5根,再摆出2根表示加上2。

算式25+20,先摆出“25”,摆出2捆再摆出5根,再摆出2捆表示加上20。

师:为什么他俩摆完25之后,一个摆了2根,一个摆了2捆?

指定学生表述过程(课件演示)。注重引导根数与根数相加。也就是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加,捆数与捆数相加,也就是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加。

师:你会用计数器拨一拨的方式计算吗?

(2)计数器直观呈现相同数位相加的特点。

学生板演。

师:请学生演示先拨出25,在增加2个,在个位上再拨出2个,最后是27个。

师:如果加20在什么数位上拨?拨几个?表示什么?

(课件演示过程,并提出问题)

师:这两题中,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师生回顾,计算过程,板书呈现。(课件演示)

(3)师小结:

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时,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可以相加。

三、练习巩固

(一)改错题(见书上65页)请学生观察,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判断理由。

师小结:“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并彩色粉笔板书。

(二)完成课本做一做1、2题,练习十五第3题(幻灯出示)。

四、拓展

课件出示卡片上的数字。师把卡片贴在黑板上,根据这些数字,一起创造符合条件的算式。

(课件呈现)条件

(1)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式

(2)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算式。

师:你能比较出所写式子的大小吗?

五、学习总结

教师:在今天学习的计算中,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不懂得地方吗?

第四篇:同课异构y_w教案

同课异构《拼音与识字9——y w》

一年组

张宇飞

教学目标:

1.学会声母y,w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练习直呼y,w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2.学会 yi,wu,yu三个整体认读音节。

教学重点:声母y、w的音形和认识整体认读音节yi、wu、yu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同学们,我们这几个星期在拼音王国中游戏、学习,多快乐呀,现在我们来比比赛,看看谁认识的拼音宝宝多!活动:拼音操和摘苹果

(二)引出课题:

1.过渡:听,轰隆隆,打雷了,马上就要下雨了,小朋友们都着急的往家跑,小动物们都在做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小动物们和我们一样忙碌着,有一首儿歌正是写这些小动物的,老师给大家读一读。

(三)学习y w 1.同学们看图上画了3只小————蚂蚁(你们真认真观察)蚂蚁的“蚁”和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拼音宝宝y 的读音很像 教师领读

指名读

开火车读

齐读 2.看看这个y像什么?你能自己编一句顺口溜记住它吗? 3.学习W的方法同上

4.指导书写,描红,随堂作业练习书写 5.练习声母yw与单韵母相拼

(四)通过学习,完成本科学习目标

(五)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i wu yu 1.通过故事以及多媒体课件直观的展示yi 2.区别声母y与整体认读音节yi的发音及用法 3.练习四声组词

4.同样的方法学习wu和yu 5.总结出示儿歌激趣放松 6.通过多种练习,巩固新知

(六)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五篇:初中英语同课异构教案

初中英语同课异构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0-07-28 09:29:14 Tags: 作者:佚名-同课异构 Module 8 Unit 1 There are stone animals.Teaching aims: 1.Knowledge target: Words: stone,animal,elephant,horse, Sentences: There are stone animals.How many stone animals are there? There are 24.There is a camel.And there is a horse.2.Skill target: 根据图片介绍场景,向他人介绍描述教室,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3.Emotions: Let Ss learn to share with others.4、模块分析:本模块虽然只有一个核心句,即:There be 句型,而教材却是在两个话题情景中呈现和运用的。本单元通过描述一个地点,使学生理解掌握“There be”句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语言描述客观存在。Main points: To master the basic words and sentences.Difficult points: use these words and sentences in activities and daily life.Teaching aids: Radio , cards , multimedia Teaching procedure: Step 1 Warm up 1.Greetings Step 2 Presentation: 1.show a pictureof Changhai Zoo.Try to guess “What animals are there?” 2.Show some animals horse: 强调or的发音,并与house进行比较,用填空的形式进行拼写单词。_or_ _.It’s a horse.板书 a horse.elephant: There are two big teeth.And there is a long nose.学生猜测是一种什么动物。并在四线三格中写出 “ele”.指出an elephant的用法。

tiger/lion: 听声音 “roar”学生可以猜测是老虎或是狮子。It’s a tiger.It’s a lion.monkey and camel 3.Here we can also say“There is a /an…”用此句型来描述动物园里有的动物。学生会描述一种动物,就引导学生使用并列的两个句子。“There is a…And there is a …”

4.The zoo is so small.I want to enlarge it.用魔棒将动物园变大。由一个动物变化成多个动物。How many…are there? There are …板书,并练习此句型。引导学生 用”How many…are there?”进行提问。

5.区分There is 和There are句型。伸出一只手指代表”There is” 伸出两个手指代表”There are”并进行反复练习。

6.出示一个铅笔盒,进行练习巩固。不断用There is /There are来描述,使学生充分感知体验There is /There are的含义。

7.设置Magic show的活动,将这些动物变化成石头,出示 stone animals.学说拼写单词,并纠正发音。

8.There is a famous place in China.There are many stone animals there.Do you know? Step 3 New-teaching 1.It’s the Ming Tombs.介绍明十三陵。(CAI)show a picture of ming tomb.请学生观察明十三陵

T: There are some stone animals.2.Ss listen to the tape recorder,then answer questions: CAI T: How many animals are there? Ss: There are 24.T: What animals are there? Ss: There is ….3.Open the books and listen to the tape, then underline the sentences.Judge the sentences.There is a lion.()There is a camel.(_)There is a tiger.()There is an elephant.()There is a horse.()There is a monster.()4.Check the answer and ask “Is it a real monster? It’s a scary animal.” 5.Read after the teacher.6.Practice to read.Step 4 Consolidation

1、CAI show some presents:Yesterday was Thanksgiving.I’ve got some presents.Can you help me to open them? Direct Ss use “There is/are …” to describe these pictures.2、Activity Book.练习巩固。Step5 Homework: 用所学内容描述自己的文具。Step6 Blackbord design Module 8 Unit 1 There are stone animals.How many stone animals are there? There are 24 stone animals.There is a horse.And there is an elephant.

下载苏轼词 尖子班同课异构教案 王丽梅 Microsoft Word 文档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轼词 尖子班同课异构教案 王丽梅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滕王阁序同课异构教案(推荐5篇)

    滕王阁序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及骈体文的特点。 2.学习本文将典故与眼前情景相结合的写法。 3.理解文中的典故。4.掌握“故”“尽”“属”“即”“且”“......

    琚建丽同课异构学习心得[推荐阅读]

    通过这两天的学习,真的是受益匪浅。我经常想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同样是特岗教师,别人的进步就那样大,课上的就那样优秀呢?此时此刻,我仿佛已经找到了答案。 虽然不是数学老师,但听起......

    刘小丽同课异构教学反思

    同 课 异 构 教 学 反思 ____在本学期第七周我们学区开展了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同课异构是指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

    张衡传教案(同课异构)

    张衡传 成都市华阳中学 付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

    六年级数学同课异构教案

    计算与应用 一、教学目标: 1.能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百以内两位数乘除一位数。 2.会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二、......

    同课异构观点新颖教案

    新材料作文之观点深刻新颖教案 学习目标: 学习多角度分析观点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发散思维的品质和能力,使作文观点深刻、新颖。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虞美人同课异构教案及反思

    虞美人教案 地质二中 褚金岩 (2016-12-14) 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这单元需要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的把......

    12月随笔同课异构教案[最终定稿]

    嘉陵小学英语组“同课异构” Unit2《My Days Of The Week》 第三课时说课稿 嘉陵小学陈佳 一、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