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眼睛与眼镜课堂设计及启示

时间:2019-05-12 19:58: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3-4 眼睛与眼镜课堂设计及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3-4 眼睛与眼镜课堂设计及启示》。

第一篇:3-4 眼睛与眼镜课堂设计及启示

《眼睛与眼镜》课堂设计及启示

【教学设计的主要模块】

一、认识眼睛的构造与调节功能

二、认识近视眼及其矫正方法

三、认识远视眼及其矫正方法

【活动进程】

◎活动一:

教师活动:

提供资料──介绍资料,研究表明人类从外界获取的信息有80%是通过眼睛观察获得的。

活动解读:让学生体会眼睛在人的生活、工作、学习中的重要性。活动的目标: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活动二:

教师活动:出示眼球模型,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各主要器官的名称。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人眼与照相机的异同。

活动解读:学生通过观察、联想与对比、讨论交流,从知识素材库中提取相关知识。活动涉及的能力过程有再现、回忆、识别、辨认、比较、判断,自主建构知识得出──眼睑相当于照相机的快门,角膜、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瞳孔相当于光圈,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胶片,都能得到物体的倒立、缩小的实像──知识技能目标。

◎活动三:

教师活动:出示一名学生自制的照相机模型,并将照相机模型分别对着教室内的同学、远处的房屋,要求一名来学生观察光屏上的像,要保证这个像是清晰的要做什么?

学生活动:全班讨论,这与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进行的实验操作有何相似之处?

活动解读:①学生通过操作性练习进行观察,通过讨论和交流能重现实验中的发现──照相机的焦距一定,物距决定像距,物距长,像距短。要观察到清晰的像,应该移动光屏,改变像距。②学生进一步明确照相机是通过旋出或收回镜头进行微调,保证成像清晰的。③逐步揭示本节课的难点,人眼的视网膜的位置不能改变,如何才能保证看远处物体、近处物体时都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启示:知识技能目标的落实要求教师要以学生的眼光来认识问题,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把人眼具有的调节能力,逐步揭示出来。教师设计的活动要能减小学生认识的难度,同时要整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此处虽然没有做什么实验,但它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探究。这一过程中将过程方法目标渗透了进来。

◎活动四:

复习凸透镜的知识,画不同焦距的凸透镜折射光路图。

图1 图2

学生活动:

讨论:①不同焦距的凸透镜折光的能力不同,光线经过焦距长还是短的凸透镜折射后偏折程度更大?

②图3和4中应填入什么类型的透镜?哪个图中光线折射后偏折程度更大?哪个图的透镜的焦距短,折光能力强?

图3 图4

活动解读:这样的活动设计,可以让学生领悟人眼中视网膜位置不能移动,只能通过睫状体挤压晶状体改变其焦距,这就是人眼的调节功能。这样的设计还改进了教材中的插图对学生理解带来的新的障碍。

教材插图

虽然没有进行实验,但引用的所有的规律或知识,都是以前从探究活动中取得的。可以说更多的体现了探究的精神。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目标,教会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至此,完成人眼的构造的认识,了解了睫状体的功能,同时人眼的调节能力这个难点得到化解。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相互协调。

更主要的学生从中体会到,人眼是最高级的照相机,能在瞬间用意念完成改变焦距的过程,感受造化的神奇。这也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他们会从心底里觉得没有理由不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活动五:

教师活动:夸张的做出一个近视的同学看书时的神态。要求学生思考,长期以如此姿态学习,该同学的眼睛总是处于以上的哪一种状态?会带来什么后果?

学生活动:讨论、对照图3和图4思考:长期受压晶状体增厚,导致焦距变短,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当光射到视网膜时已变得模糊了。

活动解读:选择最符合中学生实际的情形,开展教学,容易让学生理解不良的用眼习惯,是广大中学生近视发病率高的重要原因。把正常眼睛的调节能力的丧失作为知识线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好的落实了知识和技能目标。为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作了铺垫。

图5 图6

◎活动六:

教师活动:如果有位同学近视了,你能用什么方法进行矫正呢?请说出你的理由。

学生活动:讨论和交流。

活动解读:学生的活动有了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带有明确的方向性,是有序的、有效的。

启示:教学活动的设计,无非是提高其理性化的程度,使活动(行为)──认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协调发展。

学生的回答与思考不外乎两类:将晶状体削薄──如激光手术治疗(学生已从媒体或其它渠道得知),还有就是根据晶状体是一个会聚透镜,会聚过度带来近视问题,要用逆向思维,用发散透镜,也就是凹透镜来制作眼镜镜片。

当然会有学生能根据自己戴眼镜的经验说出,教师可追问其原因,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避免死记硬背。至此,可以说本节课的主要的知识技能目标,过程方法目标已大体实现。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已水到渠成。

◎活动七:

学生活动:交流课前查阅资料收集的爱眼、护眼常识。随机抽取学生,要求将要点写在纸上,并用红笔钩划,每人限时1分钟,不重复别人的资料。

活动解读:学生关于爱眼、护眼常识的资料收集,学生前期活动安排在本节课之前进行,学生之间的交流安排在课内,考虑了课堂教学时间要紧凑。侧重于让学生在交流中感悟:过度用眼造成视疲劳,光源照度不理想,或光源闪烁如日光灯或电脑、电视,坐姿不当,营养不良,不注意卫生等。活动的设计考虑的侧重点:一是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二是形成爱眼、护眼的意识,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活动八:

可供自由选择的活动:一个简单的实验探究。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视网膜前,用凹透镜进行矫正。(选自2005年宜昌市中考题)

器材和方法:①蜡烛、用薄膜充入水后制成水凸透镜(与注射器相连,注射器里有少量水)、光屏等。水凸透镜的厚薄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

图7

②光具座,蜡烛,光屏,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各一个,凹透镜一个。先将蜡烛放在远离凸透镜的位置,用长焦距凸透镜先使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再将短焦距的凸透镜替换原来的透镜,观察光屏上的像是否清晰,移动光屏,看到什么位置像会重新变得清晰。

活动的解读:科学探究并非一定指实验探究,在这一点上不少老师存在误解。是否要用实验来探究,老师要根据教学实际来选择。

本活动如果安排在活动5之后进行,那么活动6和7就应相应的改变,整个活动会呈现出一个不同的风貌。即使是采用实验探究,也要看我们想从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假设或猜想过程中的推断能力,还是实验设计过程中的设计能力或者其它的能力。目标不同,活动的重心也会不同。

认识远视眼及其矫正方法:学生根据学生近视眼及其矫正时了解的知识,抓住人眼的调节能力变弱,讨论交流说出要点即可。此处从略。

教学案例设计带来的启示:

1.正确认识三维目标的关系,这是优化活动设计的基础。

三者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要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之中。知识与技能是实现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维度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链接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的桥梁,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升华。从这个角度审视,过程与方法目标在三维目标中有独特的地位。

2.三维目标的分析制定应合理适切。

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三维目标的制定不可过高,要考虑课堂容量,要考虑班额的大小,面向大多数学生。这也意味着,教师要对三维目标进行进一步细化分析,而不宜以笼统含糊的目标来叙述,这就要求老师要对课程三维目标,有一个明确合理的界定,进行二次创造,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不明确的目标,使活动的设计变得盲目,无法量化。

3.确立一节课的三维目标时,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要有不同的侧重。

试图在一节课里,同时达成所有目标,求多求全,有可能变成假大空,蜻蜓点水,不能落实。情感的目标、能力的要求、习惯的养成等,绝对不是靠某一节课、某一周的课程能完成的,但是每一节课都必须体现这些目标。因此三维目标的实现更多的是靠在一个比较长的阶段,通过教师利用课程资源去熏陶,由学生去体验,通过潜在的积累而获得的。

第二篇: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

“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 江苏省无锡市外国语学校 陈建全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物理(八上)》第68-71页,主要包括眼睛的构造、成像原理,眼睛的调节作用、近远视眼及其矫正等内容。课型:新授课

二、教材分析和设计思想

眼睛和眼镜是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涉及透镜的初步知识、照相机成像原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等物理知识,还涉及生物学科知识。它是在学生认识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了解凸透镜如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等的应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的一个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眼睛、近视眼及其矫正、远视眼及其矫正等内容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节教材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的理念。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是观察世界的窗口。《眼睛和眼镜》这一节从眼睛的构造、成像原理,眼睛的调节作用逐步展开,在介绍眼睛的调节作用后,进一步引出了视力缺陷及其矫正的问题,最后安排了《科学世界》供同学们阅读。《动手动脑学物理》穿插在《科学世界》之前。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寻找教与学的切入点,把方法的获得、能力的提高融入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将学生下意识运用到的科学方法和良好的思维脉络展露出来,教师的引导以及合理的归纳与总结,将未知的知识和隐含的学科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领悟知识获取的过程和方法,为主动探究、解决新问题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奠定基础。这是我设计的主要思想。我先通过“盲校的同学在认真地用手看书”导入,让学生体会残疾人对生活的态度和热爱世界的情感,感受热爱生命的真谛。再通过学生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1.模拟眼睛成像,随后,由模拟眼球成像实验与真正的眼睛的区别引出眼睛的调节作用。从长时间的近观导致眼睛的病变引入课题。

2.近视眼的成因,让学生在上一个实验的基础上选用器材,进行对比实验,验证猜想。3.近视和远视的矫正。同时我还为每一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了预备知识一栏,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突出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把知识的产生过程以及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地应用已学到的知识,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探求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并内化为学习研究的能力。这样做有利于实现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最佳配合,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改变“重结果轻过程”这种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弊端。课后学习,把过去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转向让学生经历知识探索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评价的重心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课后学习),都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兴趣、愿意探究、敢于创新等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2.过程和方法

● 通过模拟眼睛成像活动,经历、体验和领悟眼睛成像的原理,通过比较实验,领会近视的成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关心残疾人和热爱世界的情感;●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使学生具有眼保健意识。

四、教学要点

1.重点: 眼睛成像原理和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2.难点:眼睛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五、教学方法

探究性学习(以启发式为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索知识)。

六、教具

充水的透明气球、用手电筒制作的光源、凸透镜两只(焦距不同)、白纸两张、凹透镜一只、多媒体教学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研究研究课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景之一:我们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它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眼睛会流露出你的感情,是心灵的窗户。(关键词:明亮的眼睛,心灵的窗户)情景之二:请戴眼睛的同学摘去眼前的眼镜,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大家。(关键词:摘去眼镜,景物变得模糊)情景之三:投影“浙江盲校的同学在认真地用手看书”的图片。(关键词:盲人需要帮助,爱心使世界光明)由此启发,让学生提出问题,并选取其中三个问题作为本节课研究的主题。(1)眼睛为什么能看清物体?(2)近视眼是怎么形成的?(3)近视眼和远视眼应如何矫正? 眼睛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会流露出你的感情,被称为。(填空)摘去眼前的眼镜,景物变得模糊。

闭上眼睛,体会盲人的痛苦,激发学生的爱心。

我们都拥有一双眼睛。有关眼睛,你想了解什么问题?请提出一个有关眼睛的问题,写在下面:(过渡:为了解决你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研究和学习与眼睛、眼镜相关的知识)(二)子课题1:模拟眼睛成像(探究“眼睛为什么能看见物体”)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投影眼睛结构图,观察我们眼睛的结构

逐一介绍眼球的结构,并与相应的光学仪器相对应(提示学生,我们晶状体的焦距很短,只有1~2cm,因此我们平时看到的物体都在两倍焦距以外;同时让学生观察玻璃体、晶状体、视网膜的位置,为学生实验做好铺垫)。

简单介绍桌上的器材:充水的透明气球、用手电筒制作的光源、凸透镜两只(焦距不同)、白纸两张,让学生有一个初步了解。

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眼睛成一个什么样的像?”进行合理猜想,教师对猜想进行归纳和汇总。

组织学生讨论:⑴实验器材的装置;⑵实验的步骤;⑶记录信息的方法;⑷应注意的问题;并对讨论结果完善补充。

实验一:把凸透镜与充水的透明气球紧帖放置,光源放置在凸透镜前两倍焦距之外并正对凸透镜,把白纸放置在充水的透明气球后接收像,记录成像的位置。2.眼睛的调节

预备知识: 凸透镜中间越厚,焦距较短,凸透镜使光线偏折的程度越大,会聚本领越强。请一位同学在教室第一排和最后一排观看。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人眼睛如何看到远近不同的物体? 实验二:在透镜位置不变时,改变光源的远近,研究所成像的位置,位置是改变的。

进而提问:在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时,若要使远近不同的物体都成在光屏上,怎么办? 实验三:利用充水的透明气球模拟晶状体的变形与调焦。

结合多媒体课件演示共同归纳总结:远眺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较薄,焦距较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人便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近观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较厚,焦距较短,近处物体射来的光又会聚在视网膜上,人便能看清楚近处的物体。

观察并了解我们眼睛的结构

眼球的结构: 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相当于光屏,物体在它上面成像(填空)明确玻璃体用充水的透明气球演示;晶状体用凸透镜演示;视网膜用白纸演示。

学生猜想并说出猜想的理由。

个人猜想、记录。

小组讨论并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小组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有效的信息:物体经过眼睛成倒立、缩小、实像。

思考并讨论

小组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有效的信息

小组实验、研究、操作

共同归纳总结

(三)子课题2:近视眼的成因(对比探究)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近视眼的成因是什么?”进行合理猜想,教师对猜想进行归纳和汇总。

组织学生讨论:(1)如何在上一个课题的基础上选用器材;(2)进行对比实验的步骤;(3)实验数据的记录方法;(4)应注意的问题。并对讨论结果完善补充。

小组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有效的信息并与实验一的成像的位置相比较,得出结论:眼睛近视是由于晶状体变厚,使光线在视网膜前发生会聚。

实验四:在前面三个实验的基础上,更换一个焦距比较短的凸透镜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成像的位置与实验一相比较。

多媒体演示加深印象。> 学生猜想并说出猜想的理由。

个人猜想、记录

小组讨论并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小组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有效的信息并与实验一的成像的位置相比较,得出结论:眼睛近视是由于晶状体变厚,使光线在视网膜前发生会聚。(四)子课题3:近视和远视的校正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备知识: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1.实验五:近视眼的矫正

取一个较大的焦距(当作正常眼)凸透镜,调节白纸(光屏),光源成清晰的像在光屏上。换上一个较小的焦距凸透镜(当作近视眼),白纸(光屏)不动,观察光屏上像的情况。在凸透镜前插上一个凹透镜(或学生的近视眼镜),观察白纸(光屏)上像的情况。多媒体演示加深印象 2.实验六:远视眼的矫正

取一个较大的焦距(当作正常眼)凸透镜,调节白纸(光屏),光源成清晰的像在光屏上。换上一个更大的焦距凸透镜(当作近视眼),白纸(光屏)不动,观察光屏上像的情况。在凸透镜前插上一个凸透镜(或老花眼镜),观察白纸(光屏)上像的情况。

多媒体演示加深印象。

介绍有关眼保健知识,进行用眼卫生教育。

学生猜想并说出猜想的理由。

个人猜想、记录

小组讨论并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小组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有效的信息并与实验一的成像的位置相比较,得出结论:眼睛近视是由于晶状体变厚,使光线在视网膜前发生会聚。

小组实验、研究、操作、记录

学生讨论如何才能做到用眼卫生

小组实验、研究、操作、记录(五)小结,布置课后学习

由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并完成课后学习(内容见附)。

附:课后学习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可以回答你上课开始时提出的问题了吗?把你的结论写在下面。如果还不能解决,课后与同学讨论或与老师探讨。

2.按课本上“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知识,测出你的近点。你的近点是多少?和其他同学或家庭人员比较一下,正常眼、近视眼、远视眼的近点相同吗?探究一下,其中有什么规律?你能完成你的探究报告吗? 3.谁不希望自己拥有一双明澈的眼睛?“爱护眼睛,远离近视”,是我们健康用眼的主题。写一句爱护眼睛的话,记在下面,并要求自己努力做到:。

4.调查一下我们及周边学校中学生用眼情况,统计出近视率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班里的同学进行交流,看看谁的调查更仔细。

来源:人教网

第三篇: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

篇一:《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

“眼睛与眼镜”系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第四节内容。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把眼睛作为一种像照相机那样的光学仪器,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眼睛的成像原理、眼疾的原因及矫正方法,主动养成科学用眼的习惯。

眼睛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内容的拓展,眼镜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光学仪器,让学生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感觉到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实际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感受“物理是有用的”,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设计的基本是遵循“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在教学目标上,通过物理知识在眼睛上的应用,力求达到学生能自觉地、科学地保护自己的眼睛的目的。

由于眼睛和眼镜学生很熟悉,所以从歌曲引入尽量简洁,直接过渡到对眼睛的学习,通过观看牛眼照相机的视频,为分析出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教师用自制的水透镜模拟晶状体的演示,知道晶状体的形状对观察景物的影响,体会人眼是相当精密的器官,进而指出眼睛是一架精密的可自动调节焦距的照相机;通过学生对近视眼、远视眼的研究和矫正方法的探究,学习科学探究方法,使学生增强探索知识的能力。

【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学习任务共分为: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正常的眼睛调节、近视眼和远视眼及其矫正和保护眼睛四个部分。对于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和正常眼的调节比较抽象,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理解上有困难,教学中多采用模拟的方法使学生在头脑中获得丰富、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是本节课的重点,这部分的教学把科学探究的学习作为教学的重要形式,突出学生的探究活动,在探究过程中培养观察、归纳的方法,找到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学生对眼睛和眼镜较熟悉,生物课上已经对眼球的结构、近视眼和良好用眼习惯有所介绍,所以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学习已有良好的基础。从物理的角度了解眼睛,了解正常眼睛的调节对于刚学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学生来说理解上有较大难度。

重点:1. 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2. 科学用眼习惯的养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眼球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激光演示仪、自制水透镜、凸透镜、光屏、蜡烛、眼球固定板各一个

学生用(2人一组):凸透镜、光屏、蜡烛、眼球固定板、火柴各一;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凹透镜各两个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篇二:《眼睛和眼镜》公开课教案

《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眼睛和眼镜是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涉及透镜的初步知识、照相机成像原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等物理知识,还涉及生物学科知识。它是在学生认识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了解凸透镜如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等的应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的一个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眼睛、近视眼及其矫正、远视眼及其矫正等内容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节教材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的理念。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是观察世界的窗口。《眼睛和眼镜》这一节从眼睛的构造、成像原理,眼睛的调节作用逐步展开,在介绍眼睛的调节作用后,进一步引出了视力缺陷及其矫正的问题.1.模拟眼睛成像,随后,由模拟眼球成像实验与真正的眼睛的区别引出眼睛的调节作用。

3.近视和远视的矫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研究研究课题

(二)子课题1探究“眼睛为什么能看见物体”

(三)子课题2: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对比探究)

(四)子课题3:远视的成因和矫正

篇三:眼睛和眼镜 教学设计

眼睛和眼镜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怎样看见物体的。

教学重难点简析

重点

板书设计

四、眼睛和眼镜 练习设计

课堂练习设计1.近视眼和远视眼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分别是那种透镜?它们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课堂练习:1.略 2.甲 3.略 能力提高:1.略 2.首先测定两个镜片的焦距(方法略),若为f米,设度数为x,则x=(1/f)×100。

小资料

罗马皇帝和单片眼镜

大约两千年前,罗马帝国有个名叫温纷的暴君,他很凶残,特别喜欢拿奴隶们在角斗场里的互相残杀来开心。可是他眼神不好,坐在看台上看不清那些凶暴残忍的场面。他命令工匠为他磨一副可以看清楚远处的眼镜。有位灵巧的工匠用绿宝石为他磨出一片凹透镜片,虽然粗糙一些,把它贴近眼睛,看远处的东西却清楚多了。

后来,在我国和外国,都陆续出现了用天然水晶磨制成的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

那么,是谁发明了玻璃眼镜?发明家没有把他们的名字留在人间。目前,我们知道最早出售眼镜的地方是意大利的威尼斯,时间大概是在六七百年前。

那时候的眼镜不是架在鼻梁上的。

大约到了16世纪末,才出现了今天这样的可以架在鼻梁上的眼镜。

过去,人们配眼镜就上眼镜店去挑,戴上哪一副看得清楚些,就挑选哪一副。

本世纪初,出现了科学的检查眼睛视力的方法,叫做“验光”。

第四篇: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

第四节眼睛和眼镜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说出眼睛的构造,简述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简述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眼保健意识。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用前面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加深对眼睛的了解。教学难点

将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的培养。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教学用具

挂图、眼睛模型、投影仪、球、书、石块、冰块、盐水杯。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闭上眼睛,用手摸这些东西(球、书、石块、冰块、盐水杯等),每摸一样,说出这是什么? 教师在教室里走动,拿着不同东西,让学生们摸。

[师]为什么不用眼睛,用手摸也能知道某一物体的形状、大小、凉热等特点? [生]因为我们有触觉、味觉、视觉、嗅觉、听觉,能摸出来是触觉的作用。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对,其实这些东西的特点,除了用手摸,用眼睛一下就看出来了。眼睛是一个既复杂又奇妙的器官,它帮助我们认识身外的世界。判断物体的大小、距离、质感、颜色及长、宽等。你们知道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吗?上节课我布置收集关于跟睛的资料,来说给大家听。

二、新课教学 [放投影片,课本图3.4—1,眼球的结构,让同学们通过挂图和投影片讲叙] [生甲]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球近似球体。此外,还有一些附属结构。[生乙]眼球由角膜、晶状体、瞳孔、虹膜、睫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等组成。[生丙]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生丁]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人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玻璃体的折射作用,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生戊]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师]大家鼓掌,对他们精彩的讲解进行鼓励,谁还有不明的问题,请提出来。[生甲]眼睛的睫毛、眼皮不属于眼球的构造,属于什么? [生乙]眼睛睫状体起什么作用? [生丙]眼睛中瞳孔起什么作用? [生丁]视网膜起什么作用? [生戊]既然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那么物体能成什么样的像? [师]请从你们收集到的资料中来解决这些问题。

[生甲]眼球的附属结构:有使眼球运动的肌肉,保护眼球的眼险;睫毛、结膜、泪器。

[生乙]眼睛的睫状体的作用是调节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生丙]眼睛瞳孔的作用能改变大小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量,若在一个阳光普照的室外环境下,由于我们的眼睛不用太多光线来观看物体。瞳孔会自动收缩;相反,在漆黑的环境下,由于我们需要更多的光线来看物体,瞳孔便会自动扩张,瞳孔好像照相机的光圈。

[生丁]眼睛中视网膜的作用是把物体成的像的光能转变为神经冲动,再经过通往大脑的神经把神经冲动传人中枢神经系统,到达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产生视觉,视网膜好像照相机的底片。

[生戊]光线由物体射人眼球,经过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的折射,然后到达视网膜形成倒像,但我们看见的物体都是直立的物像,是因为受生活经验的影响。

[师]大家回答的非常好,说明在课下做了不少工作,说明准备得很充分,我们的眼睛就是这样;光线由我们所观看的物体发出,经过瞳孔(好像照相机的光圈)再由角膜及晶状体(功能好像照相机的镜头),再会聚在视网膜上(好像照相机的底片)。(一)眼睛(板书)主要构造; 我们的眼睛实在了不起,我们不需要像摄影师那样,要考虑到环境的光暗或物体距离,我们的眼睛会自动作出调节,只要眼睛各部分运作正常,每一次我们均可“摄”取一张美丽动人的“相片”。有些人单*自身眼睛的调节已不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这种情况是怎么形成的,如何处理? [生甲]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生乙]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生丙]近视眼的视网膜距晶状体过远或者晶状体太凸,折光能力太强,致使远处射来的平行光线还未到达视网膜就已聚成—点,而当光线到达视网膜时又都分散开,形成一个模糊的光魔,因此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生丁]远视眼是视网膜距晶状体过近或者晶状体太扁,折光能力太弱,致使近处射来的平行光线到达视网膜时,还没有聚成一点,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因此,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师]那么怎么矫正近视眼和远视眼,看投影。(课本图3.4—

3、图3.4—4)[生甲]远视眼镜是凸透镜,是利用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的特点,在眼睛前放一个凸透镜,就能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生乙]近视眼镜是凹透镜,使入射的平行光线经过凹透镜发散后再射人眼睛。[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还有什么问题?请继续提问。[生甲]近视眼是怎么形成的? [生乙]老花眼是怎么形成的? [生丙]怎么预防近视眼? [生丁]眼镜的度数是怎么来的? [生戊]什么是假性近视?什么是真性近视?

[师]请同学们根据搜集的资料,找出答案。

[生甲]形成近视眼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遗传因素,二是环境因素。其中环境因素是形成学生近视眼的主要因素。

[生乙]儿童、青少年眼睛中的晶状体弹性强,睫状体的调节能力大,但是如果看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书本放得离眼太近,或采光、照明条件不好,或持续用眼的时间过长,都会使睫状体内的肌肉持续收缩。晶状体凸度增大,久而久之,一旦看远方物体时,睫状体内的肌肉就不能放松。变凸的晶状体也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这样就造成了假性近视。

[生丁]发生假性近视以后,如仍不注意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就会造成变凸的晶状体不能恢复正常,就会变成真性近视。[生戊]预防近视要做到:①读书、写字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约33 cm。②看书一小时后休息,要远眺几分钟。③要认真做眼睛保健操。④不要在宜射强光下看书。⑤不在光暗的地方看书。⑥不躺卧着看书。⑦不在走路时看书。

[生已]老花眼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老年人的晶状体弹性变差,调节能力减弱的缘故。是生理性变化引起的,看远物不需要晶状体的调节,但在看近物时,需要配戴凸透镜。

[生庚]透镜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用表示,即=1/f 如果远视很严重,所戴花镜(凸透镜)的折光本领应该大一些,透镜焦度就要大一些,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例如:100度远视镜片的透镜焦度是1 m-1它的焦距是1 m. 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近视眼是怎么形成的了,但如何预防?如何矫正?(二)近视眼及其矫正。

近视眼的视网膜距晶状体过远,从无穷远处射来的平行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三)远视眼及其矫正。

远视眼的视网膜距晶状体过近,平行光的会聚点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

三、小结

1.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主要由瞳孔(好像照相机的光圈)、角膜及晶体(功能好像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好像照相机的底片)组成。2.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3.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四、布置作业

P64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③。P65科学世界①②。

[动手动脑学物理习题参考答案]

1.甲图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是正确的。

过焦点的光通过凸透镜后应成为平行光,而乙图的光线向外发散,是错误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应发散,而丙图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向主光轴*近成为平行光。丁图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发散,是错误的。2.近视镜片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远视镜片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度数深的眼镜镜面弯曲得较多,度数浅的眼睛镜片相对较平。

3.让学生们各自测出自己眼睛的近点并且相互比较,正常眼、近视眼、远视眼的近点是不同的。近视眼的明视距离相对正常眼要短,而远视眼的明视距离相对正常眼要长。

4.+300度是远视镜片,-200度是近视镜片。焦度是3 m-1,焦距是3 m,眼镜度数越深,说明眼镜镜片焦距越短。

五、板书设计

近视眼:凹透镜远视眼:凸透镜

第五篇: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

《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

保康县实验中学 周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是如何矫正的。2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对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及矫正方法的探究,提高利用物理方法认识和解决人体生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眼保健意识。

(2)体验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眼睛成像原理和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2.难点:眼睛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教具】

光具座、蜡烛、焦距不同的凸透镜(5cm、10cm)凹透镜、火柴、眼镜、课件、探究报告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首先一起来欣赏一段音乐,不过,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大家要思考一个问题,音乐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播放:动画《爱眼健康歌》 师:音乐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生:保护眼睛……

师:为了保护我们的眼睛,大家想了解眼睛的哪些知识呢? 生:回答…….师:看来大家很想了解眼睛的很多知识,一些我们今天在课堂解决,其他留给同学们课外探究思考。本节课主要研究三个问题:

幻灯片展示:(1)眼睛是怎样看清物体的?

(2)近视眼是怎么形成的?应如何矫正?(3)远视眼是怎么形成的?应如何矫正?

2、新授

探究1:眼睛是怎样看清物体的?

师:下面我们首先来探究第一个问题:眼睛是怎样看清物体的?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必须知道眼睛的结构。

投影展示:眼睛的结构图,认识各部分的名称。

师:其实眼球就好比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晶状体折射后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对比照相机和眼球成像,让学生观察说出对应关系:

角膜和晶状体-------镜头 视网膜-------------胶片

师:照相机要使远近不同的物体能在胶片上成清晰的像,应该怎么调节?

生: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改变像距)

师:根据眼睛的结构,能这样调节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回顾一下以前的实验:

动画flash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和像距变化关系。

师质疑:眼睛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物距改变了,像距可以改变吗?

生:不能

师:眼睛成像时,像距不能改变,要得到清晰的像,只能改变晶状体的形状了。怎么改变呢?我们首先复习一下旧知识。

师:结合图分析如图AB是两个口径相同的凸透镜,他们的焦距分别为3cm和5cm,根据凸透镜光路特征,画出折射光线,比较哪个凸透镜对光的偏折多?

生:……

师小结:凸透镜中间越厚,焦距较短,凸透镜使光线偏折的程度越大

师:现在大家来分析,当人眼看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要使像成在以前位置,晶状体形状应该怎么变化?(教师引导分析)

设想一发光点S发出光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一像点(出示光路)

如果光点S移近凸透镜时,他所成像的位置就会远离透镜(出示光路)如果光点S远离凸透镜时,他所成像的位置就会靠近透镜(出示光路)

师:假若要使这两次所成的像成的像都回到原来位置(幻灯片展示),那么应该换用什么样的透镜呢?

生:……..师:同学们思考,如果此时把透镜所在位置当做眼睛晶状体,而像的位置当做视网膜,如果眼睛看清近处物体,晶状体形状如何变化?

生:

师:如果眼睛看清远处物体,晶状体形状如何变化?

生:

师小结:眼睛晶状体就是一个可以自动调节厚薄的特殊的凸透镜,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变厚,使物体清晰像成在视网膜上。眼睛观察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变薄,使物体清晰像成在视网膜上。flash模拟眼睛晶状体的调节作用

师:人的眼睛就是一架自动调焦的高级照相机

探究2:近视眼是怎么形成的?应如何矫正?

师:如果晶状体的调节作用不能满足使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像时,这样就会形成近视和远视。下面我们首先研究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

师: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为什么呢?

师引导分析: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近处物体,眼睛晶状体变厚,说明此时晶状体调节作用能使物体成清晰的像,而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变薄,看不清说明晶状体调节作用达不到正常人的薄度,说明晶状体太厚还是太薄了?

生:太厚

师:晶状体太厚,像成在视网膜什么地方呢?

出示探究课题,研究近视眼成因和矫正(1)模拟正常人眼看物体(2)模拟近视眼看物体(3)模拟近视眼矫正

实验前教师作引导:

1、出示装置,指出对应关系

2、晶状体到视网膜的距离能改变吗?(找学生回答)

3、注意实验时,记下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 学生动手实验完成模拟1 师: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更换近视眼凸透镜?观察现象? 学生动手实验完成模拟2 师:当更换近视眼凸透镜时,还能看到清晰像吗? 生:…

师:猜想此时像成在视网膜前方还是后面?如何验证? 学生动手实验

师:近视眼像成在视网膜什么位置?如何观察?

生:视网膜前方,…….师:结合光路分析,要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就要使折射光变得会聚一些还是发散一些?什么仪器能满足这一要求?

生:凹透镜

学生动手模拟近视眼矫正 师:找学生说出方法

Flash分析近视眼成因及矫正 幻灯片投影介绍激光准分子技术

探究3:远视眼是怎么形成的?应如何矫正? 老年人看物体图片引出远视眼 师:老年人看不清近处物体而形成远视,现在大家自己设计实验来研究远视眼成因和矫正。

探究提示:

1、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变厚,看不清说明晶状体调节作用达不到正常人的厚度,说明晶状体太厚还是太薄?

2、远视眼像成在视网膜什么位置?如何观察?

3、要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该采用什么光学仪器矫正? 学生动手实验

师:找学生回答三个问题 Flash分析远视眼成因及矫正

师:近视和远视给我们生活带来不变,尤其青少年学生近视比较多,为了保护我们明亮的眼睛,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视频介绍眼保健方法

3、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

幻灯片展示

4、课外探究:

①调查班上近视发病率,了解近视发病原因,提出怎样预防近视?

②上网查询有关保护眼睛的相关知识。

5、板书设计

3.4眼睛和眼镜

1、眼睛看近处物体:晶状体变厚

眼睛看远处物体:晶状体变薄

2、近视眼:晶状体太厚,像成视网膜前(凹透镜矫正)

3、远视眼:晶状体太薄,像成视网膜厚(凸透镜矫正)

下载3-4 眼睛与眼镜课堂设计及启示word格式文档
下载3-4 眼睛与眼镜课堂设计及启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

    3.4《眼睛和眼镜》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 综合课(1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了解......

    《眼睛与眼镜》演讲稿

    大约两千年前,罗马帝国有个名叫温纷的暴君,他很凶残,特别喜欢拿奴隶们在角斗场里的互相残杀来开心。可是他眼神不好,坐在看台上看不清那些凶暴残忍的场面。他命令工匠为他磨一副......

    感悟眼睛与眼镜

    感悟眼睛与眼镜 眼镜是眼睛的好兄弟,他们每时每刻都在一起,从不分离。其实他们并不是从小就在一起。眼镜在眼睛感到周围的世界好模糊时帮了他一把。眼睛也正在那时找到了依靠,......

    课题:眼睛与眼镜

    课题:眼睛与眼镜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概述人体通过眼获得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 (2)、了解眼睛的结构与功能,并知道视觉功能形成的机理。 (3)、认识近视眼和远视眼,了解......

    眼睛和眼镜的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优秀课程资源参评教学设计 《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 设计者:黄金萍 单位:荣成蜊江中学 日期:2012年6月 一、课程标准 了解人眼成像的原理,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

    《眼睛与眼镜》练习[5篇]

    弄懂眼睛之理 应对眼镜考题 江苏沛县张街中学 张振楼 从近几年全国中考试题来看,由于眼睛和眼镜这部分内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且中学生视力情况备受社会关注,所以成为中考的......

    5.5眼睛与眼镜教案(最终定稿)

    5.5眼睛与眼睛 教案 西桥中学 耿殿金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2.过程和方法 通过分析眼睛......

    课题:眼睛与眼镜(精选5篇)

    第三章 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第三章第四节,这节内容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基础知识认识人类的眼睛,利用物理知识分析人的生理问题,实现了学科渗透。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