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三历史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案华东师大版
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历史上册 第4课《洋务运动》教
案 华东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和重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及洋务派的主张;知道总理衙门的设立;知道典型的洋务企业名称;知道京师同文馆和派遣留学生
理解洋务运动的结果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
从时代背景说明洋务运动兴起的目的
从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平析其历史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洋务运动是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实质起步,它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洋务运动的目的和内容表明:它对当时中国的政治体制未做根本性的改革,涉及的内容有限,因而所起的历史作用也必然有限。
(二)教学重点: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历史作用
二、教学设计
一、洋务运动的背景:
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2、总理衙门的设立
1)外交机构(近代外交的开始)2)洋务机构
3、镇压太平天国
二、概况
1、时间:19世纪60年代——19世纪90年代
2、口号:自强、求富
3、主张:中体西用
4、目的:(1)直接:改变军事上落后西方的状态,镇压太平天国(2)根本: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5、代表人物:
(1)中央:奕訢
(2)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崇厚
6、内容:
(1)中心内容:练兵制器(2)具体内容: a、创办军事工业:
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军械所,第一个军事工业 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最大的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 直接目的:为军事工业解决资金问题
企业:19世纪70年代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第一个民用工业。c、培养人才:
1)创办新式学堂
1862年,奕訢设同文馆,北京 1863年,李鸿章设广方言馆,上海 专门军事工艺学堂 2)派遣留学生
1872年曾国藩派遣四批,美国 詹天佑,京张铁路 d、创办近代海军
三、洋务运动的结果和影响
三、课堂练习
(一)填空 1、1860年代 运动兴起,代表人物在朝廷有、,地方有、、。洋务派主张,以“自强”“求富”为两大口号。2、1861年曾国藩创办第一个军事企业,1865年,李鸿章在 创办最大一个军事企业 ;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第一个民用企业,1862年,在奕訢主持下设立 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1872年曾国藩派 率领首批30名幼童赴 国留学。
3、洋务运动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推动了中国 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 的开端,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是其失败的根源。
(二)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A.引进西方一些先进生产技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 C.建立了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D.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些抵制
2、洋务运动欲“自强而不强”的结局,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没有坚决反对西方列强的侵略 B、创办的企业生产技术落后 C.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生产关系 D.西方列强极力阻挠破坏
3、“中国内江外流多利,几被洋人占尽,——必须劝民自置,无事可以运官粮客货,有事可以载援兵军火,借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以上主张属于
A、顽固派 B.资产阶级革命派 C、洋务派 D.资产阶级维新派
4、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中国正处于
A.太平天国革命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边疆危机时期 D.戊戌变法时期
5、“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个观点出自
A.顽固派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6、鸦片战争爆发前,文人汪仲洋认为:西方人长腿不能弯曲,不能奔跑和跳跃,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能睁开。林则徐也认为;洋人嗜食牛羊肉,若无从我国进口的大黄、茶叶以辅食,将会消化不良而死。这种认识基于清朝的 A、闭关锁国 B、文字狱 C、重农抑商 D、吏治腐败 7、1862年,京师同文馆设立。该馆先后开设外语、化学、物理、各国史略、航海测算、国富策、万国公法等课程。据此判断,同文馆
A、标志着西学东渐进程开始 B、致力于“变科举”“改官制” C、为洋务运动培养新式人才 D、旨在宣传“德先生”“赛先生”
8、“海轮船招商局创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批”。这说明洋务运动兴办的民用企业
A、增加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B、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 D、促使中国富强起来
9、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近年来,争议颇多。某课题小组收集到如下材料,最有价值的材料是 A.长篇历史小说《李鸿章》 B.“文革”中出版《李鸿章反动言论》 C.关于李鸿章的史学论著 D.部分李鸿章奏折、书信的影印件
10.李鸿章说:“自秦政变而败亡,后世人君遂以守法为心传。自商鞅、王安石变法而诛绝,后世人臣遂以守法取容悦。今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独中土以守法为兢兢,即败亡灭绝而不悔。”这表明李鸿章主张
A.改变传统的守旧思想 B.学习西方的变法图强
C.为人臣必须取悦龙颜 D.坚持中国的守法传统
11、李鸿章说:“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今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年一大变局也。”这里所说的“奇局、大变局”是指
A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革命形势 B英法等国进攻中国的坚船利炮 C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历史潮流 D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民族危机
12、中国具有实践性的近代化探索始于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太平天国 D、改革开放
13、有学者说:“洋务运动是在西方挑战引起的危机感下由沿海的地方大员开始的,”其中“西方挑战引起的危机感”是指
A、天主教传入 B、鸦片输入 C、两次鸦片战争 D、太平天国
14、真正由议论发展为实务,寄托曾国藩“防募谭思之士,智巧之匠,演习试造,以勤远略”意愿的是以下哪一个企业的创办
A、安庆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轮船招商局 D、同文馆
15、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仍可益固。”洋务运动中哪一项措施符合上述思想?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成立三支海军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创办京师同文馆
三、简释题
1、帝国的救赎
材料一 在中世纪与近代之交,林则徐观念大变,既表现了御侮的民族勇气,又表现了接纳新知识的开明,两者具有同样的光彩。、、、、、、尽管林则徐的新知中仍然参杂着种种偏见,但他是从传统的华夷观念中探出头来认识西方的人。而后才有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命题以及一整套兵械火器、养兵之法的议论,作为一种时代思想,它又启迪了20年以后的 洋务运动。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1)、用史实说明林则徐“既表现了御侮的民族勇气,又表现了接纳新知识的开明,两者具有同样的光彩”。
2)、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命题在当时有没有被重视并付诸实践?它的时代价值体现在哪里?
4)、如何理解“60年代,这一概念已被赋予新的意义”?
答案
一、填空:
第二篇: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
第4课 洋务运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2过程与方法
组通过播放影视资料使学生直观感悟历史。通过希沃助手展示学生成果,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吸取洋务运动的经验教训。
二、教学重点 洋务运动的内容。
三、教学难点 洋务运动的评价。
四、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我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题,教师为主导,在启发式教学原则下,采用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进行教学。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式导入,提问学生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由此引入为什么要兴起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怎么一回事?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它在中国近代史上都产生 了怎样的影响?
[讲授新课]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找出洋务运动的代表、时间、及目的等问题。多媒体展示问题的答案
出示图片材料: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训练学生快速记忆,然后进入游戏环节。
二、洋务运动的活动内容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表格展示,利用希沃的放大镜进行趣味记忆。展示相关军事工业的图片
2、创办民用企业
展示相关企业图片,利用希沃的聚光灯进行趣味记忆。
3、创办新式学校
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泽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展示京师同文馆和洋务派遣的留学生图片。
4、建立新式海陆军
(1)19世纪60年代,组建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器练兵。(2)19世纪70年代起,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以北洋舰队规模最大。
利用放大镜在大海里寻找当年的三支海军,加深记忆的同时再次增加趣味性。出示相关图片。
三、洋务运动的评价
1、洋务运动的结局
教师讲述:洋务派为解决当下面临的问题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结果如何? 多媒体展示:在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
2、洋务运动的作用 展示材料
材料一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材料二 湖北织布局的机器全部购于英国,投产后,日产棉纱100担,还远销国外。
教师总结: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展示材料:
材料一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二 洋务派办的军事工业,全是官办性质,它们的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管理水平远远低于国外的同类企业。在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中,这类问题也同样存在。
教师总结:洋务运动失败最根本的材是没有变革封建制度。所以,洋务运动没有 3 使中国富强起来。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第4课 洋务运动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
三、洋务运动的评价
巩固训练:
1、填空题
⑴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是_______,洋务运动后期的口号是_______。⑵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支海军。
2、选择题:
由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是()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福州船政局 D汉阳铁厂 情感升华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他们学习先进成果,遇山开路、遇水架桥敢于挑战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今天我们更要奋勇向前.实现中国梦!实现强国梦!我要努力!我要奋斗!我要拼搏
4振兴杯八年级历史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
砚山中学 陈明 2048年9月25日
第
第三篇: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
第4 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说出《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民族危机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了解义和团反侵略的史实,对比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认识中华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重要原因,培养探究学习、交流合作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由学生动手设计“历次侵华战争、签订的条约及影响”的知识结构图等形式,使学生积极参加到教学活动中,体现了“活动、民主、自由”的新理念,使学生“乐学”、“会学”、“巧学”。
运用图表,比较历次侵华战争,得出中国正在遭到越来越多的国家侵略的史实。比较历次签订的条约内容,得出中国人民遭受的灾难越来越深重的史实。情感态度价值观:
八国联军的暴行给中国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向清政府进行的又一次穷凶极恶的敲诈勒索;处于弱势的中国人民是不畏强暴的,这是中华民族是优良传统。我们应勿忘国耻,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教学重难点:
重点: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辛丑条约》。难点:《辛丑条约》的影响,如何理解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教学过程:
导入:中国近代史是一部百年屈辱史,前面我们学习了列强的几次侵华战争,但列强侵①华的脚步并没有停止,进入20世纪,列强又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即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感知历史: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义和团运动
兴起背景:19世纪末,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一些外国教会也猖狂地欺压中国人民。义和团运动就是在反教会斗争中产生并发展的。时间:1898年——1900年 口号:“扶清灭洋”
过程:1898年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揭开了序幕;1900年夏,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在廊坊,杨村组织了对侵略者的狙击战。
失败: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性质: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意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加速了清政 府的灭亡。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就在义和团发展壮大之际,1900年6月,英法德俄美日意奥组成2000多人的八国联军,以义和团斗争损害了他们在华利益为由,开始了又一次侵华战争。让学生结合课本了解有关经过。经过:1900年6月,西摩尔率领八国联军从大沽到天津乘火车进犯北京,遭到义和团的奋勇抵抗,侵略军死伤多人,狼狈逃回天津;八国联军在7月中旬攻占天津,慈禧太后急忙派人向列强求和,八国联军不予理睬,8月中旬攻占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皇帝仓皇出逃。结果:这次战争以清政府的再次失败而结束。八国联军在各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了滔天罪行,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
二、《辛丑条约》
1、签订:
1901年9月,李鸿章与俄、英、美、日、德、法、意、奥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2主要内容:
条约规定:①清政府向各国共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④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至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3、《辛丑条约》的影响
《辛丑条约》是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人民反一副沉重枷锁。通过《辛丑条约》,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4拓展总结:
鸦片战争时间主要条约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时间主要条约影响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间主要条约影响 本课小结:
进入20世纪,新世纪的曙光并没有给中国带来丝毫喜悦,相反,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古老的中华民族陷入灾难的深渊,虽然有义和团和部分清军的抵抗,但由于封建制度落后于资本主义制度、清政府的腐败等原因,这种弱势中的反抗还是失败了,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怎样才能不受外辱?当时的许多有识之士开始在积极的探求救国之路。
四、作业
1、《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对中国的影响。
2、列举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和签订的主要条约。
五、板书设计: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攻占天津到侵占北京 《辛丑条约》 时间:1901年
内容:经济上,赔款4.5亿两白银 政治上,严禁人民反帝
军事上,拆毁大沽炮台,允许驻兵 外交上,划定使馆界
3、危害: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四篇:九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导学案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学习目标:
了解中国同其他亚洲主要封建国家的关系
掌握东亚的日本、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在封建时代的特点
认识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形成和扩张的过程中起到了一面旗帜的作用,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而且具有博大的胸怀,能够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使得自身更加繁盛,才会对世界各地的人们产生巨大吸引力
教学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作用及伊斯兰教的创立和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教学难点: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伊斯兰教的形成过 程同时也是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的历史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阅读24页“导入框”图文,设问:
1、日本这场刺杀大贵族权臣的宫廷政变发生时,中国正处于什么朝代?
2、发动这场政变的主要人物是哪两位?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
1、教师演示课件,指出:我国从汉朝开始便开辟了丝绸之路,中外商路四通八达,交往密切而友好。到了唐朝更是空前繁荣,还出现了六次东渡到达日本的鉴真和尚。他在日本传播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历史进步起了重大作用。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它的自然特点:由许多岛屿组成,国土有限,资源匮乏。日本各岛在1世纪前后,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后来,奴隶制国家大和兴起。大和不断征服扩张,5世纪统一了日本。
2、教师设问:统一后的日本,还是奴隶制国家,日本是什么时候、怎样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呢?(安排学生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继续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自主学习:
大化改新:
背景:六七世纪时—————————————————————————————----------时间-----------人物----------内容---------------------
意义————————————————————————————————————————————————————————————————————————。
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背景————————————————————————————————————————————---———。
建立:622年,----------离开麦加,在-----------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年,征服麦加,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合作探究:
1、组织学生谈谈自己对“大化改新”的看法。进行小组讨论:日本效仿中国改革取得了成功,对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2、思考:为什么伊斯兰教会在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
精讲点拨:
1、总结“大化改新”的作用:
A.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隋唐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进行了改革。
B.它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形成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
经济得到发展。
C.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指导学生在书上标注伊斯兰教所起的作用。(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拉伯国家建成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达标检测:
1、大和统一日本是在()
A1世纪B2世纪C5世纪D7世纪
2、大化改新是日本在位的天皇是()
A 明治B孝德C 裕仁D 德仁
3、下列事件是在阿拉伯的统一过程中起了加速作用的是()
A 出走麦地那B 确定伊斯兰教历
C 征服麦加D 穆罕默德病逝
4、完成第26页“练一练”:伊斯兰教教历元年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相关?()
A.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B.穆罕默德病逝
C.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D.穆罕默德出家隐修
5、组织学生完成《世界历史填充图册》第6页各题
6、日本有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是()
A大化改新B商鞅变法
C明治维新D1861年农奴制改革
7、阅读下列材料:
6-7世纪时,日本社会矛盾尖锐,社会秩序混乱。日本皇室和部分曾留学中国的士大夫决心参照中国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实行改革,以振兴国家。
(1)上述材料反映了日本何时进行的什么改革?
(2)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这次改革为什么要参照中国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试概述隋唐时期中日交往的史实。在改革的过程中,曾留学中国的日本士大夫发挥了重要作用。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日本留学生,你会怎么做?
参考答案:1.C 2.B3C4C5见图册6A
7(1)七世纪中期大化改新(2)见课本(3)原因: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处于繁盛阶段,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对周边国家有很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日本大批留学生回国后,深感日本的落后和中国的繁盛,从而产生改革变法的要求,充当了大化改新的推动力量。史实: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日本多次派遣唐使.遣隋使来中国等。(4)提示: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回国后,积极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等。
拓展提升:
想一想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现在日本的生活中还保留了中国唐朝的哪些习俗?(中日交往是从汉朝开始的。在唐朝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日本当时频频派遣留学生来到长安,学习先进的中国文化。唐朝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日本人今天的和服、文字、家具等等,还保留着中国唐朝的习俗。)课外作业:
必做题:课本上的动脑筋.练一练.选做题:回忆中国古代史的有关内容,再到图书馆或网上查阅资料,回来后进行资料的整理,完成活动与探究。
知识梳理: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一、古代日本
1、五世纪大和统一日本
2、大化改新
3、七世纪日本向封建社会过渡
二.阿拉伯国家
1.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2.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创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
3.632年,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
第五篇:高三历史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教案华东师大版
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历史上册 第1课《鸦片战争与南
京条约》教案 华东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和重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虎门硝烟,准确说出《南京条约》的内容
了解战前中、英的基本国情;分析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归纳、评判鸦片战争的结果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战前中英社会对比,明白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双方胜败的原因,理解“落后挨打”的道理。
通过对《南京条约》内容的研读,理解鸦片战争的性质
从社会性质、社会矛盾、历史任务、历史分期、社会思潮等多方面,综合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林则徐等爱国将士的壮举,维护民族尊严,反应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值得后人尊敬。理解落后挨打,御侮必自强的道理,领会爱国救国的历史责任感,进而确定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使命感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二、教学设计
一、19世纪40年代以前的中国与世界(B)
1、中国:康乾盛世后,走向衰落 1)政治:封建专制统治
2)经济:自然经济占主题地位,资本主义微弱 3)思想:天朝上国、盲目自大 4)对外:闭关锁国、、、、2、世界: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1)政治: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完成,近代民主体制确立 2)经济:工业革命完成,工业资本主义时代 3)对外:殖民掠夺、、、、分析归纳:
1、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想要打开中国的市场
2、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的必然性。
3、认识:落后挨打、闭关锁国的危害
二、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1、过程:略
2、意义: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表现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强决心
三、《南京条约》
1、时间、性质:1842年、中——英、2、主要内容:(B)
1)割地:香港岛——领土主权破坏 2)赔款:2100万元
3)五口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贸易主权丧失 4)协定关税——关税主权丧失
3、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4、影响:(C)见鸦片战争的影响
四、鸦片战争的影响
1、政治:中国的领土和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概念)
2、经济:使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辨析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资本主义观点)
3、社会矛盾和革命任务:
4、思想观念:中国人睁眼看世界,学习西方。1)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三、课堂练习
(一)填空 1、1840年,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为打开,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定 条约,是中国历史上 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 社会。鸦片战后,受西方坚船利炮刺激,中国有识之士从天朝上国迷梦中惊醒,睁眼看世界,代表人物是 和。魏源著 一书,提出 的主张。2、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规定中国割让 给英国;赔款 ;开放、厦门、福州、宁波、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的关税,须“秉公议定则例”,即 条款。
3、鸦片战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化为 和 的矛盾、和 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 的矛盾。
(二)、选择题:
1、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民族灾难史,也是一部民族抗争史。右图反映的是 A、冯子材守镇南关 B、李秀成打洋枪队 C、邓世昌黄海大战 D、林则徐虎门销烟
2、以下条约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意图的是 A.割香港岛 B.获得大量的赔款 C、协定关税 D.谋得领事裁判权
3、清朝乾隆皇帝曾说:“夭朝物产富饶,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段话反 映了
A.乾隆皇帝壮志满怀 B、中国经济获得发展 C.自然经济下的心态 D、天朝上国地大物博
4.鸦片战争以后初期,英国商品仍未能在中国畅销的主要原因是 A.开放的通商口岸少 B.中国居民缺乏购买力 C.英国产品价格过高 D.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5、鸦片战争中,中国失败的最重要原因是清政府 A.武器装备落后 B.政治制度腐朽 C.社会经济落后 D.临战妥协投降
8、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最主要依据是
A、中国独立自主地位被破坏 B.中国领土完整被破坏
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D.中国闭关状态被打破
9、判断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主要根据是 A.清王朝开始变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中国政治经济各项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 C.中国经济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D.中国人民在反封建的同时还要反侵略
10.称林则徐是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
A、认识到鸦片泛滥的危害 B、指出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C、迈出师夷长技的笫—步 D.领导虎门销烟有功于国家
11、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而言最严重的后果是 A.外国列强的多次入侵 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C、封建自然经济解体 D、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权力
12、鸦片战争中萌发的新思潮的核心和实质是
A.睁眼观察世界,了解国外情况 B、学习西方长技,抵御列强入侵 C、仿制西洋武器,振兴清朝统治 D.启迪国人觉悟,挣脱锁国牢笼
13、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商人 C.中国处于封建落后状态 D.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
14、在(南京条约)的下列条款中,对中华民族经济危害最大的是 A.割占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2100万元
C.开五口通商口岸 D.英商进出口关税双方协定
15、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不包括
A、社会性质B、社会主要矛盾 C、中国革命性质的改变D、中国国内主要阶级地位的改变
16、“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幅员辽阔的帝国、、、、、、不顾时事,仍然安于现状,、、、、、终于要在这样一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基于道义原则,而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贵卖贱买的特权——这的确是一种悲剧。”马克思这段话评 论的是
A、鸦片战争 B、抗日战争 C、普法战争 D一战 17.“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该条约损害了中国什么主权?
A.领土主权 B.贸易主权 C.司法主权 D.关税主权
(三)简释题
1、天朝的危机
材料一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解题一样。
——马克思《中国社会和欧洲革命》
1)、清政府采用什么手段使自己处于“与外界完全隔绝”状态?
2)“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指的是什么?
3)19世纪40至50年代的“解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一、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