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研修网)

时间:2019-05-12 19:14: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设计(研修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设计(研修网)》。

第一篇:教学设计(研修网)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都司街小学 罗芳

一、书“壮”

1.师:抗日战争期间,易水之畔,狼牙山巅,传诵着一个感天动地的故事。谁运用我们昨天拟出的小标题来串说故事梗概。可是,面对3500名日军的包抄,负责大部队和群众3、4万人转移的主角却只有五个人。请同学们拿起笔,跟老师一起工工整整、恭恭敬敬地写他们的名字。就写在课题的边上。

(师生同写五壮士的名字。)

师:让我们一起认认真真地读他们的名字。

(生齐读。)

师:这五位壮士被后人称为“狼牙山五壮士”(板书课题)。

2、什么样的战士才算壮士?【预设:视死如归、有勇有谋、豪气冲天、坚定不移„„】

二、品“壮”

过渡: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示的词语,找出课文中的相关语段,读一读。板书词语:满腔怒火、斩钉截铁、居高临下、昂首挺胸

1、满腔怒火——打 英勇无畏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象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1)说说,你从这段话中读出了什么?带着理解读。(2)我们对日寇为什么那么仇恨哪?学生交流。

(3)而现在,他们又要对我们的群众赶尽杀绝,能不愤怒吗?读。(4)这段话抓住人物的什么来写?这样有什么好处?

动作、神态描写能达到“以外显内”的效果,可以反映人物的英勇无畏。让英雄的形象更为丰满。

去掉描写动作、神态的关键词,读一遍。

此刻,鬼子们正拿着枪支、挥舞刺刀、张牙舞爪、耀武扬威的功上来,想象着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内容读一遍。

2、斩钉截铁——走 勇于牺牲、热爱人民、忠于祖国

过渡:五战士就这样打一段,走一段,走一段,打一段,终于完成了掩护任务。默读第三自然段,抓住关键词语,边读边用心感受。想一想,五位战士将要面对怎样的考验?

(生默读课文)

师:好,哪位同学来发表自己的高见?

(“斩钉截铁”)什么叫“斩钉截铁”(像把钉子斩掉,把铁截掉那般坚决果断)读:铿锵有力、声情并茂。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三面都是悬崖,那我想请问同学:还有一面是什么? 生:还有一面是敌人。

师:等于说四面都是?——(生:绝路!)

同学们,一条是赶上大部队的路,一条是绝路,到底该走哪一条呢?对于主力部队来说,这是 与 的抉择,所以(师领读: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对于群众来说,这是 与 的抉择,所以(战士们——跟快一点)对于六班的五位战士来说,这是 与 的抉择,但是,为了,他们怀揣着对人们、对祖国深沉的爱,义无反顾地将敌人——自己也选择了牺牲的道路,这是何等的英雄气概,这就是壮士。

3、居高临下——砸 顽强不屈

过渡:把敌人引上绝路之后,他们在顶峰顽强地歼敌,我想请两位同学合作读文章的四、五自然段。谁愿意来读?

(生合作读。)

师:合作得比较顺畅!请同学们想一想,作者写这一段话,为什么翻来覆去地把五壮士和敌人对比着写?把写敌人的话全部去掉,行不行?

写敌人的狼狈,是为了衬托出五壮士的英勇顽强。因为敌人是如此的残暴,所以我们才毫不手软。

师:是的,同学们,以后在读英雄的故事的时候,我们的眼睛一边要盯着英雄一边要盯着敌人。看看他们是怎么通过对比来突出英雄的形象的。一起来把写壮士们顶峰歼敌的内容读一读。

师:请大家把眼光聚集在“砸”“雹子”等字眼上,你能感受到什么? 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得非常密集、迅猛、有力。这两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的顽强不屈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小结:子弹用完了,班长负伤了,手榴弹也剩下最后一颗了,然而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斗志,一个“砸”字,尽显壮士们的英勇和顽强。

4、昂首挺胸——跳 视死如归

过渡:此时,他们已经弹尽粮绝,来到了悬崖顶峰,前无去路,后有追兵。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面对战士们有丝毫的畏惧和迟疑吗?

解释“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稳稳地立着,本课指五壮士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请你想象一下战士们此时的神情、心情,完成这一组练习题。

1、他们()地眺望着部队转移的方向,心里想()

2、他们()地望望向上爬的敌人,心里想()

3、他们()地看着深不见底的山谷,仿佛看到了()结合学生发言,依次小结:

英勇无畏,热爱人民,热爱祖国,视死如归,藐视敌人这是壮士的气概。在班长马宝玉的带领下,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想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

生读口号

(2)请大家大胆的想象一下,当疯狂的鬼子冲上来,原本想着“抓活的抓活的”,却发觉五壮士跳下深谷不见踪影,鬼子们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师:鬼子上来后,的确是气急败坏,四处寻找五壮士的下落,企图全部活捉五壮士。当他们发觉五壮士的确是从万丈悬崖上跳下去的时候,他们没有放一枪,没有放一炮。而是集合部队,列队向五壮士跳崖处,庄严地行了个日本军礼。师:同学们,请你再好好地朗读课文的最后一段,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到底是什么让疯狂凶残的日本鬼子低下头来,向五壮士致礼?

师:对这就是真正的英雄!五壮士英勇不顽强、宁死不屈的精神彻底征服了疯狂的鬼子。请大家齐读课文最后一段。生:齐读课文。

(3)小结:是啊,英勇顽强、壮烈豪迈、视死如归,这就是壮士,狼牙山五壮士。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三)读“壮”

过渡:五壮士的英雄事迹只是抗日战争的一个缩影。在八年抗战中,还有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英勇献身的英雄激励着后人,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去感受他们的壮士形象。

共产党员赵一曼,面对敌人严刑审讯,坚贞不屈,拒不吐实,敌人反复折磨了她一个月,赵一曼只是怒斥敌人:“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敌人在公开处决前将她绑在一辆马车上游街示众,她一路高唱《红旗歌》,壮烈牺牲。

共产党员杨靖宇,率部队与日伪军在冰天雪地展开激烈的斗争,50多天里,作战40多次,几乎弹尽粮绝,只好以草根、树皮充饥。日伪军包围住他,要他投降,他坚决不从,壮烈牺牲。杨靖宇牺牲后,日军割下其头颅,又剖开遗体的腹部,发现他的胃里除了没消化的树皮、草根和棉絮外,竟没有一粒粮食,残暴的敌人都感到十分震惊。

(四)说“壮”

师:有了这样一群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壮士,日本帝国主义怎能不一败涂地?面对着英勇跳崖的五位勇士,面对着巍然屹立的英雄纪念塔,今天的你想说些什么?

师:易水千古悲壮士,狼山万世颂英雄!历史不会忘记英雄,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悲壮的历史场面,做一个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中国人!全班起立,课件出示——向狼牙山五壮士敬礼!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网页上,有这样一句显目标题:让战争成为过去,让和平书写未来。因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次战役告诉我们:战争中永远没有赢家。但是,如果谁要来践踏我们的领土,侵略我们的主权,残害我们的同胞,我们一定会像狼牙山五壮士一样誓死捍卫我们的祖国。

作业内容:

拼音9 ai ei ui

成章小学雁栖湖校区 喻雪娜 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ai ei ui及其四声,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声母与ai ei ui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音节。

3、知道ai ei ui的标调位置。

4、能够看图说话,根据音节拼读句子。

5、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6、认识“你、他、水、白、皮、子、在”7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教学重点:学会复韵母ai ei ui,明确单韵母与复韵母之间的不同之处。教学难点:复韵母既不能读成两个音,也不能不表示口型变化的过程。

课前准备:拼音卡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 一 课 时

课时目标:

1、学会复韵母ai ei ui,记清形,读准音,会正确读出它们的四声。

2、会看图拼读这三个复韵母构成的音节。

教学重点:学会复韵母ai ei ui,记清形,读准音,会正确读出它们的四声 教学难点:学会复韵母ai ei ui,记清形,读准音,会正确读出它们的四声 课前准备:拼音卡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单韵母ɑ o e i u ü整齐地排列着。

师:同学们,你们瞧,单韵母六姐妹正排着整齐的队伍做拍手操呢,你们想和他们一起做吗?(播放音乐)

张大嘴巴ɑɑɑ,圆圆嘴巴ooo,扁扁嘴巴eee, 牙齿对齐iii,嘴巴突出uuu,像吹笛子üüü。

2、看口形,猜一猜老师读的是哪一个单韵母?并说说单韵母发音时要注意什么?(强调口型不变)

3、今天,单韵母六姐妹准备去郊游,它们都戴上了漂亮的帽子,不知道你们还认识它们吗?(出示带上四声的单韵母)开火车读。

(二)学习复韵母ɑi

1、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相处了一个多月了,彼此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你能简单介绍一下,你的前前后后都挨着谁吗?(如:我的左边挨着××,我的右边挨着××,我的前面挨着××,我的后面挨着××。)1自己先练习说一说。2请学生个别说一说

师:大家挨在一起学习,多好啊!今天我们要认识的第一个韵母就念“ɑi”。

2、先看黑板,出示单韵母ɑ的卡片,学生认读;离卡片远一点出示i的卡片,学生认读。

师:单韵母的本领可大了,有的可以自成音节,有的还可以和别的单韵母组成新的韵母,叫复韵母。像老师这样,把i紧紧地挨在ɑ的右边,就组成了复韵母“ɑi”。

3、教师范读,教给发音方法。

1复韵母发音时口型要变,ɑ读重些,i读轻些,两个音要连在一起,不能分开读。先摆好“ɑ”的口型,由“ɑ”快速地滑向“i”。对比读,a---ai,让学生看老师发音时的口型,听清发音,说说老师刚才发的是什么音。

2学生根据要领练习发音。(个人—开火车,纠正发音)。

4、刚才我们学习的“ɑi”就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打开课本,你们瞧,图上画着谁?他们在干什么呢?引导学生说话练习。(图上画着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他们挨在一起比高矮。)谁的个子高?谁的个子矮?(姐姐的个子高,弟弟的个子矮。引导学生在说话练习中不断强化“ɑi”的读音。)

5、ǎi是第几声?第一声该怎么念?板书:ai

四声练习:两人一组开火车读

学儿歌:a母出现a上标,a母不在找 o e,i 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点去 掉。

让学生注意,ai的调号标在a的头上,因为a发音时的开口度比i大。结合口语训练进行四声练习: 我挨着你,你挨着我,āi āi āi。旧社会,孩子常挨饿,ái ái ái。姐姐高,弟弟矮,ǎi ǎi ǎi。我爱爸爸,我爱妈妈,ài ài ài。

(四)教学复韵母ei。

1、看插图说话引出ei: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丁丁砍柴,发出ei ei ei的声音。)

这个声音读得短一点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二个复韵母“ei”。

请你仔细观察:ei和画面上有哪些地方长得很像?

2、教师范读ei,谁能说说口形是怎样变化的?(先发e音,很快地向i滑动,e重i轻。)

3、学生领读,指名读,齐读。

4、给ei标调,进行四声练习。

5、说说含有这些音节的词语或者说一句话。

(五)教学复韵母ui。

1、看插图引出ui:图上画着什么?请你仔细观察:ui和画面上有哪些地方长得很像?你能从图上找到复韵母ui吗?

2、ui,u在前,i在后,读的时候口形应该怎么变?谁会读?谁能说说你是怎么发ui这个音的?(先发u,口形慢慢变小,变成i。u重i轻,一口气连成。)指名读、齐读。

3、告诉学生ui的声调标在i上,运用顺口溜:i、u同在标在后。进行ui的四声练习。

(六)巩固练习。

1、卡片认读复韵母ai ei ui。

2、打乱次序带调读ai ei ui。

(七)书写复韵母ai ei ui。书写指导。

这三个复韵母都是由两个单韵母组成的,单韵母在四线格中写在什么位置,复韵母也写在什么位置。两个单韵母组成一个复韵母,是读一个音,写得时候也应该紧紧挨在一起。不能分得太开。

三年级人物外貌描写(指导课)

衡阳市珠晖区光明路小学 姓名:蒋红斌

教学分析:

本节课,我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做的。作文训练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写作教学中,只有一点一滴的引导学生积累写作方法,体验写作情趣,才能使学生的写作水平逐渐提高。人物外貌描写是直接刻画人物的一种写作方法,主是是对人物的身材、容貌等方面的描写。人物外貌描写的好,不仅能提示人物性格,还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对塑造人物性格和形象起到烘托作用。三年级学生对人物的外貌已经有了初步感知,但不知道人物外貌描写要从哪些方面入手,怎样进行描写。而这恰恰是学生以后进行写人记事习作时必须要掌握的。

1.认知目标:外貌描写的具体内容。

2.理解目标:通过观察不同人的外貌特征来描述不同的人。

3.技能目标:提高学生在不同角度观察人物的外貌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明星照片、头像图片、范文(外貌描写片段)课前互动:巧辨明星脸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抛出话题

1.猜

师:刚刚同学们快辨认出了这些明星,那么,现在请大家看这样一段话(课件出示)。大家猜一猜,“他”究竟是谁呢?

2.疑

学生猜不出是谁时,教师提问:为什么猜不出呢?

3.悟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同时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专门学习如何进行人物的外貌描写。

(二)游戏中领悟

1.看

师:这个游戏叫做“捉逃犯”。先请大家看一张图,图上有一张逃犯的肖像,请认真观察40秒时间,你能记住他的长相吗?

(课件出示逃犯图)

2.做选择题

师:现在请你们跟随老师按顺序说说这个逃犯的外貌特点。(学生答题。)

师小结:刚刚同学们有序、准确地描述了逃犯的特点,协助警察迅速抓住了逃犯,像头发、眉毛等只是人物外貌中的容貌,而容貌、体态、身材、服饰、神态、姿势和风度等才构成人物的外貌。

(课件出示:知识链接)

3.悟方法

师:同学们通过对逃犯的仔细观察,抓住了他的特点,那么,“细观察、抓特点”就是老师要教给你们的外貌描写中的方法之一。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组人物外貌描写的范文。

(三)赏析中领悟

1.欣赏范文

课件出示范文,学生小声、快速读后,再指名读。

2.探究

(1)观察顺序

师:这段话抓住了哪些外貌描写,你能按顺序说出来吗?

(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板书讲解)

师小结:先整体后局部是一种观察顺序,在局部描写中也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的顺序不只是从上到下,也可以从下到上,总而言之,观察时顺序一定要合理。

(2)运用的修辞

引导学生欣赏后,小结:我们在描写人物外貌时,可以运用修辞使特点更突出。(3)学生再欣赏,提问:这个小男孩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学生自由回答)

师小结:作者运用比喻和反问的修辞手法塑造了这么一个小男孩的形象。那么,抓特点,并能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进行描写,能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四)现学现用,现场练习

1.说

(1)四人一组说说自己喜爱、熟悉的同学的外貌。

(2)指名说。

2.总结

师:顺序合理地观察,运用修辞突出特点,从而塑造人物形象,这就是老师教给同学们的外貌描写方法。

(五)作业

习作:猜猜他(她)是谁

板书设计:

习作:

人物外貌描写

细观察→顺序合理﹨

塑形象

抓特点 → 运用修辞∕

《一颗小豌豆》教学设计

衡山县星源学校小学部 廖咏涛

教材分析:

这是s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是安徒生的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一颗小豌豆在一座小楼的窗台裂缝里发芽、长叶、开花;房间里住着一位病得很厉害的小姑娘,小豌豆顽强的生命力,使小姑娘鼓起勇气,战胜病魔,小豌豆从中得到了快乐。

设计理念

根据童话故事的特点,本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景,引领学生走进童话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读书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读书活动中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学生情况分析:

从学生平时的学习相处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很自私,对别人的困难很冷漠。希望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们能从小豌豆助人为乐的故事中受到教育,学会关心,学会帮助。

设计理念

根据童话故事的特点,本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景,引领学生走进童话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读书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读书活动中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小豌豆长大了,小姑娘也慢慢地长好了”这句话的内涵。

方法与过程:继续学会在阅读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养成边读边思的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豌豆、在长叶、爬藤、开花的生长过程中给生病的小姑娘带来的无限愉快和生机,赞赏小豌豆有理想,热情,乐于助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小豌豆长大了,小姑娘也慢慢地长好了”这句话的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小豌豆助人为乐的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豌豆荚,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

(生:豌豆荚像翡翠,碧绿碧绿的。

生: 豌豆荚弯弯的,像绿色的小船。

生:豌豆荚是小豌豆的摇篮„„)

(设计意图:出示学生们熟悉的豌豆,一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

师导入语:你们的想象很丰富,让我们来读读大作家安徒生是怎样描述的。

2.齐读课文第一小节,体会普通的豌豆荚在作者笔下是那么富有情趣。

3.导读第二小节,再出示课文3——8节。

4.学生自由读,说说豌豆们各自的打算,并用几个字归纳它们的愿望。

5.引读第9、10节。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地读,提高学生熟悉、学习课文的兴趣。)

师:同学们,要是你来写其中的一颗小豌豆,你会写哪一颗?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来构思一篇童话。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构思来学习大作家安徒生笔下的童话,学生更感兴趣。)

6.揭示课题《一颗小豌豆》

过渡:这颗小豌豆有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拿出课文,标上小节号。

2.个人自学: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A、这颗小豌豆的愿望是什么?这颗小豌豆做了一件什么好事?

B、你从课文的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把这些句子划下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带者问题去读课文,并从课文中去找到有关语句。)

3.指名汇报。

三、边读边思,体会情感。

.小组合作:联系课文,完成填空。

每个学习小组发放一张习题卡,小组成员共同完成:

A、小姑娘对小豌豆微笑,从心底里感谢它。感谢它什么?

(感谢它 ; 感谢它 ; 感谢它 „„)

B、小姑娘对小豌豆微笑,从心底里感谢它,因为当小姑娘看到小豌豆时,小姑娘发生了变化?

(小豌豆长出了小叶子,小姑娘 ;

小豌豆沿着线猛劲儿长,小姑娘 ; 小豌豆开出一朵嫩黄色的小花,小姑娘 „„)

(让学生体会小豌豆以它充满生机的活力,唤起了小姑娘对生命的渴望,从而使小姑娘逐渐恢复了健康。)

(设计意图:多媒体出示填空练习,学习小组分发习题卡,让学生联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了课文,也突破了难点和难点。)

2.小组汇报。

3.师小结:当小豌豆开出嫩黄色的小花时,小姑娘的生命之花也随之绽放了。小豌豆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也从小姑娘的感谢中获得了快乐。

在我们身边也有像小豌豆一样助人为乐的同学,你知道他是谁? 请给大家来说一说吧。

四、拓展练习。

这颗小豌豆实现了自己的愿望,那么其他四颗小豌豆有没有实现各自的愿望呢?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颗小豌豆,展开想象,续编一个童话故事,再选派一名同学来讲故事。

(设计意图:在学完课文后,再让学生仿照课文,展开想象,续编一个童话故事,与第一环节的构思既有联系,又有不同,更有提高。在这里,学生想象的童话故事比第一环节更有深度,进一步理解了课文的重点: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获得快乐。)

师结束语:同学们,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而且,你们都达成了共识:只有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的生命才更有意义!

板书设计:

20* 一颗小豌豆

有理想 乐观 顽强 乐于助人

作业标题:《庐山的云雾》教学实录 作业内容:

师:读课题,——恩,这四个同学都读的正确流利。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庐山的云雾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变化很多很神奇。

教师板书神奇。

师:谁还想说,那个女同学。

生:庐山的云雾给我留下了千姿百态的印象。

师:你看,他还用上了书上的词语。说的可真好。老师也把这个词写在黑板上,伸出手,和我一起来写。谁还想说

生:变化无穷的云雾有神秘的色彩。

师:能把有关的语句给大家读一读吗?这句话没有读完,接下去。

景色秀丽的庐山,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那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师:究竟是怎样一种神秘的感觉,你能接着读下去吗?。

师: 是啊,腾云驾雾,飘飘欲仙如果读得再轻一些,再慢一点,就更好神秘的感觉。

生读。

哟,你仿佛已经把我们带入这飘飘欲仙的仙境啊。看来,庐山云雾的确是给同学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课文中的那一部份是写了它的千姿百态呢?

生:第二自然段。

快速读一读,写了几种姿态。

课文: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生:四种。

师:那你说吧。、生:第一种是笼罩在山头的云雾,第二种是缠绕在半山的云雾,第三种是云雾弥漫山谷,第四种是云雾遮挡着山峰。

师:现在,选把你最喜欢的一种姿态的云雾,用波浪线把它画出来。听清楚,再美美地读给你的同桌听,再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

师:谁愿意把你划出句子的读给大家听。

生: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我喜欢这句话的原因是因为作者把云雾比喻成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作者把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比喻成系在一条条的玉带,戴在山腰间。我觉得写得很有趣,很美。

师:刚才我发现很多同学也把这个句子划下来了。一起读读。男同学读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女同学读缠绕在半山的云雾

师:看来,云雾的位置不同,姿态不同,作者打得比方也不同。谁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云它的千姿百态?

师:我注意到了,你把云雾的位置读出来了。你喜爱这些云雾吗?谁再来读读。

师:哎哟,听了你的朗读,我觉得这山也像人一样,又带白帽,又缠玉带,可真有趣。谁来说说,你还喜欢什么句子?

生: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我觉得云雾神奇在他的壮观。

师:谁把壮观读出来。

生读

师:是呀,大海多辽阔啊。这云雾就像大海一样,千里茫茫,该怎样读呢?先听我来读一读。

师读

师:谁来像我这样读读吗?

能感觉到云雾很辽阔了,能读得更辽阔吗?

生读。

师:你喜欢这样的云雾吗?让我们通过朗读,再一次领略云雾不同的姿态吧!教师来读第一句话,每一组同学读云雾的一种姿态。边读边想,通过这样形式的朗读,你又发现了什么?

师生读。

师:通过这样形式的朗读,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写四种云雾的时候,写每一种用了分号。

师:发现老师读得那一句了吗?

生:老师读的句子是写云雾千姿百态,我们读的是每一种云雾的样子。

师:我读得句子像首领一样。统领全段,这就是中心句,也叫总起句。把这句话用横线画下来,在旁边写上总起句。

师:让我们把这美景,优美的句文字记在心间。同学们先回忆一下,不同位置的云雾是怎样的?练习,先背一下。自己背自己的。

师:谁愿意给大家背一背,你来试一试吧,其他的同学跟她一起轻声背。

师:哎哟,好像这些云雾就在你眼前似的,都背下来了。

师:那么,现在我把表示位置的词语也去掉,背一背。能背吗?这么有信心。我们一起来吧。没有把握的同学可以看着书读一读。

全班齐背

师:哎呀,这美丽的云雾永远的留在了你们的心间。

教师小结:看来,这美丽的云雾已经常驻在你们的心间了!学习这一段时,我们通过总起句抓住了云雾千姿百态的特点,又通过朗读,感受到作者运用形象的比喻把这一特点写具体了,让我们领略到它神秘的色彩。其实,文中还有一个自然段,也是运用了先总起后分述的方法写的。快找找。

师:课文中还有一个自然段也是用这种先总起,再分述的方式来写的,谁找到了?

生:第三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庐山的云雾还有什么特点?作者又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一特点的。边读边画出有关语句。

师:你发现了云雾的什么特点?

生:瞬息万变

师:我们把这个词写下来。(板书)你怎么这么快就找出来呢?

生: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这句话就是总起句。学到的知识马上能运用起来,这不错

师:仅仅有这几种变化吗?

师:不仅能读出语言文字的含义,还能读出标点符号的含义

师:云雾的变化不仅姿态多,更神奇的是——它变化的速度还特别的——快!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这一特点吗?自己先试一试,读一读。

其他同学认真听,其他同学。评一评它读的怎样?

生读: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生:你冰山读的延长一点,能给人无限的遐想。

生:你转眼间读得很慢,读的快一点。

生读。

师:转眼间能让它变化得更快一点吗?

师:这段话还能读得更快一点吗?

师:快看看这云雾又变成什么了?(课件出示四幅画面。)

选一两个你喜欢的或你想象到的云雾变化的样子写在这一段的句尾。

学生写

师:

你看,眼前的云雾说变就变——(学生尝试填空)

你写得什么一朵朵盛开的莲花。别忘了,回家查查字典,张开大口的狮子

师:【课件出示: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转眼间就变成了————„„】

生:一只小兔子,生:一朵朵盛开的莲花

师:【课件出示:明明是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

生:一只吃竹子的熊猫。

生:一只只可爱的小企鹅。

师:我们目不转睛地看着,可是一眨眼,它又变了:

生:

一只吃竹子的熊猫,生:一只小兔子在吃草。

师:【课件出示: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转眼间就变成了————;明明是————,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她又变成了————】

生:一朵朵盛开的百合花。

师:这么多的变化,就在我们一眨眼一喘息的时间,这庐山的云雾就有这么多的变化,这就叫“瞬息万变”。你觉得“瞬”在这里表示什么?

生:

一眨眼的意思。

师:置身于这“千姿百态”的云雾之中,你们舍得离去吗?欣赏到这“瞬息万变”的云雾,你们还想踏上回家的归程吗?来到庐山的人们,都会有共同的感受——

读: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师:是呀,这美景吸引了我们,不想回去了,这就是——

生:留恋忘返。

板书。

师:这也是我们对庐山由衷地赞叹啊!谁来读读。

学生读

师:读出我们依依不舍的留恋之情。虽然我们恋恋不舍,但我们终究要告别庐山,挥挥衣袖作别这神秘的云雾。最后我请大家推荐3名同学配乐朗读课文。我们一起来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出我们共同的感受!

作业标题:一年级上册复习一 作业内容:

教学目的:复习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区别形近、音近字母,能够默写并拼读。

教学准备:字母卡片、PPT。教学过程:

友。复习已经学过的拼音

导入:孩子们,在拼音王国里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的朋友,今天我们在次回到拼音王国,来见见我们的老朋出示字母卡片,发到每个孩子的桌上。分别在黑板上贴上表示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房子卡片。请学生分别说说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的区别。全班齐背拼音口诀:

声母读来轻又短,韵母张嘴好响亮,整体音节音要长。

师:现在请孩子们到讲台上来,把字母宝宝们送到他们自己的家里吧。

学生摆完后请下面的学生纠正黑板上摆错的地方,还有错误的地方,教师稍加引导,让拼音字母按正确顺序摆好。

声母:b p m f d t ln g k h j q x y w 韵母:a o e i u v 整体认读音节:yi wu yu 全班齐读,再次巩固。

 复习字形相似的字母

师:刚才大家做的真棒!现在我要考考大家,在我们的拼音王国利有几对长得很像的双胞胎,看谁观察的最细心,最先发现他们呢。出示相似字母: b---d u---v

右下半圆bbb,左下半圆ddd。嘴巴突出uuu,带上帽子vvv。

t---f n---m 伞把朝下ttt,一把拐杖fff。一个门洞nnn,两个门洞mmm。

全班齐读顺口溜,反复记忆。一边读顺口溜,一边做动作巩固。

课中休息

 两拼音节拼读

师:现在我们来到苹果园里,大家想不想吃到甘甜可口的苹果呢?那就一起来努力吧!复习拼音口诀:

两拼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拼猛一碰。出示PPT:

ba pa ma fa da ta na la gaka ha ya wa bo po mo fo

de te ne le ge ke he me bi pi mi di ti ni li bu pu mu fu du tu nu lu guku hu nü lü yu 学生开火车拼读。

总结:大家都学得很不错,如果我们能一看到音节就马上拼出来就非常棒了。所以,平时我们还要多多努力,不断的练习,才能有更大的进步,希望大家在课后也能加油,让自己越来越熟练的掌握汉语拼音

第二篇:教学设计和研修心得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老人鼓励、关爱“我”的语言、神态、行动及我的心理及变化。

2.能力目标

(1)理解老音乐家不计名利、默默奉献的美好品质。

(2)体会心理活动展示人物内心、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3.情感目标

(1)学会树立自信心,为自己的成功铺设好阶梯。(2)学习老音乐家不计名利、默默奉献的美好品质,在生活中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老教授是一位能给予他人真诚无私帮助的慈祥可敬的老人,体会作者对老教授的感激与敬佩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根据学生兴趣分成“落雪组”和“老人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同学们,现在是“读书时间”,今天我们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唯一的听众》。为了对这篇文章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特意请来了文章的作者落雪和他心中“唯一的听众”,让我们用掌声表示欢迎!

二、学习新课

1、伴随着优美的小提琴曲,快速读课文,回顾往昔美好记忆。

2、教师采访:《唯一的听众》这篇文章我反复读了几遍,感动之余,很受启迪,不过,文章的最后一段却让我有些疑惑(出示最后一段,指名读),您的观众有“成百上千”,为什么那位“耳聋”的老人,是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呢?

可以看出老人在你心目中拥有多么崇高的地位!

3、老人为什么在你心目中拥有这么高的地位,把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最令你感动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听好吗?

同桌互说,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交流感受(“落雪”重点谈自己的心理活动和变化,“老人”重点谈谈为什么这么做,怎么想的),努力营造一种真实的对话氛围,帮助学生入情入境。

(语言描写:

“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神态描写:

我感觉到背后有人,转过身时,吓了一跳: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4、小练笔:

当我沮丧地想离开小树林的时候,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每天都在小树林拉琴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渐渐奏出真正的音乐时,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5、与其说作者弹奏的是美妙的音乐,不如说,作者在用琴声感谢这位心地善良的老人,感谢她给予作者的“看不见的爱”。(课件出示,老师引读)

“看不见的爱”是那悄悄打着的拍子;

“看不见的爱”是那多少次“平静地望着”;

“看不见的爱”是那一声声鼓励的话语;

“看不见的爱”是每天早晨来做惟一的听众。

5、当从妹妹口中得知,老人不是聋子,而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时,你有什么感受?

三、德育实施润物无声

本课的德育实施点很多,如:老人的平易近人,体贴入微,我的刻苦努力,坚持不懈等等,但是统观起来就是两个字——关爱,所以,在课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每一次的小结都力求照顾到双方人物的感受,并在小结中提升情感,板书中体现出来。

课堂永远充满了遗憾,回思课堂,值得商榷,亟须改正的地方很多:

一、朗读形式较少,指导不够深入。学生虽然能够理解老教授是一个懂得教育方法、关心爱护年轻人成才的慈祥的老人,但是对角色的情感把握还不够大胆和准确,所以朗读老教授的语言时放不开,朗读语气不够。

二、感悟不够。虽然能够抓住老教授的语言神态进行重点教学,但挖掘不深入,给学生的时间和空间都不够,所以,对人物精神世界的感悟也是较为粗浅的,还有一部分学生充当了“听众”的角色。

三、课堂环节不够紧凑,学生对个别句子的理解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因此产生了拖堂现象。比如“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这一句,老人为什么会这么说,她为什么感到快乐和幸福?学生在这句话上,纠缠了好久也没切入主题。问题出在哪儿呢?我想,应该是从一开始,对老教授的良苦用心的感悟就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走进她的内心世界去。所以,一遇到含义较深的句子,就出现拖堂毛病。

四、课堂上的语文味的体现。虽然课堂上,我一直引领学生朗读品悟,但练习不够。虽说课堂上,我安排了一个句式转化,省略号的补白,预设中有个练笔,但是由于课堂容量较大,没让学生动手写,匆匆说一说过场,这一工具性体现的就不够了。

此外,心里比较紧张,致使课堂上表现的不够从容,着急、牵引学生的痕迹比较明显。

在许多老师的点拨帮助下,这堂课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课文教学中学生实践和感悟的重要性。不管是什么样的课,学生都必须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是实实在在的,不是追求花样,也不是蜻蜓点水,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让他们在课堂中学有所获,学有所长是我们的职责。

第三篇:教学设计和研修心得

教学设计和研修心得(精选多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老人鼓励、关爱“我”的语言、神态、行动及我的心理及变化。

2.能力目标

理解老音乐家不计名利、默默奉献的美好品质。

体会心理活动展示人物内心、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3.情感目标

学会树立自信心,为自己的成功铺设好阶梯。学习老音乐家不计名利、默默奉献的美好品质,在生活中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老教授是一位能给予他人真诚无私帮助的慈祥可敬的老人,体会作者对老教授的感激与敬佩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根据学生兴趣分成“落雪组”和“老人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同学们,现在是“读书时间”,今天我们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唯一的听众》。为了对这篇文章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特意请来了文章的作者落雪和他心中“唯一的听众”,让我们用掌声表示欢迎!

二、学习新课

1、伴随着优美的小提琴曲,快速读课文,回顾往昔美好记忆。

2、教师采访:《唯一的听众》这篇文章我反复读了几遍,感动之余,很受启迪,不过,文章的最后一段却让我有些疑惑,您的观众有“成百上千”,为什么那位“耳聋”的老人,是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呢?

可以看出老人在你心目中拥有多么崇高的地位!

3、老人为什么在你心目中拥有这么高的地位,把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最令你感动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听好吗?

同桌互说,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交流感受,努力营造一种真实的对话氛围,帮助学生入情入境。

4、小练笔:

当我沮丧地想离开小树林的时候,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每天都在小树林拉琴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渐渐奏出真正的音乐时,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5、与其说作者弹奏的是美妙的音乐,不如说,作者在用琴声感谢这位心地善良的老人,感谢她给予作者的“看不见的爱”。

“看不见的爱”是那悄悄打着的拍子;

“看不见的爱”是那多少次“平静地望着”;

“看不见的爱”是那一声声鼓励的话语;

“看不见的爱”是每天早晨来做惟一的听众。

5、当从妹妹口中得知,老人不是聋子,而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时,你有什么感受?

三、德育实施润物无声

本课的德育实施点很多,如:老人的平易近人,体贴入微,我的刻苦努力,坚持不懈等等,但是统观起来就是两个字——关爱,所以,在课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每一次的小结都力求照顾到双方人物的感受,并在小结中提升情感,板书中体现出来。

课堂永远充满了遗憾,回思课堂,值得商榷,亟须改正的地方很多:

一、朗读形式较少,指导不够深入。学生虽然能够理解老教授是一个懂得教

育方法、关心爱护年轻人成才的慈祥的老人,但是对角色的情感把握还不够大胆和准确,所以朗读老教授的语言时放不开,朗读语气不够。

二、感悟不够。虽然能够抓住老教授的语言神态进行重点教学,但挖掘不深入,给学生的时间和空间都不够,所以,对人物精神世界的感悟也是较为粗浅的,还有一部分学生充当了“听众”的角色。

三、课堂环节不够紧凑,学生对个别句子的理解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因此产生了拖堂现象。比如“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这一句,老人为什么会这么说,她为什么感到快乐和幸福?学生在这句话上,纠缠了好久也没切入主题。问题出在哪儿呢?我想,应该是从一开始,对老教授的良苦用心的感悟就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走进她的内心世界去。所以,一遇到含义较深的句子,就出现拖堂毛病。

四、课堂上的语文味的体现。虽然

课堂上,我一直引领学生朗读品悟,但练习不够。虽说课堂上,我安排了一个句式转化,省略号的补白,预设中有个练笔,但是由于课堂容量较大,没让学生动手写,匆匆说一说过场,这一工具性体现的就不够了。

此外,心里比较紧张,致使课堂上表现的不够从容,着急、牵引学生的痕迹比较明显。

在许多老师的点拨帮助下,这堂课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课文教学中学生实践和感悟的重要性。不管是什么样的课,学生都必须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是实实在在的,不是追求花样,也不是蜻蜓点水,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让他们在课堂中学有所获,学有所长是我们的职责。

人教版第七册《21 搭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清波

漾漾、理所当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这就是作者刘章爷爷的家乡,那里有连绵起伏的群山,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每每回忆起家乡,作者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1课《搭石》。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好读的词语或句子就多读

几遍,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课文读通顺。

2、反馈字词:

谴责懒惰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溪水猛涨脱鞋绾裤理所当然俩人

理解“谴责”的意思。

通过理解“脱鞋绾裤”的意思,理解搭石对于家乡人的重要性。

理解“人影绰绰”中“绰”的意思。

3、指名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再读课文,深入体验:

1、再读第一段,你能不能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到底什么是搭石呢?

2、搭石在我们的眼里是那么平凡,但在作者的眼里却是那么美,他觉得,搭石——

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3、那你觉得搭石这处风景美在哪儿呢?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找一找,画一画,想象着那是怎样的画面,批注

你的感受,再读一读。

4、交流汇报:

第二段:“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①想象:这上了点年岁的人可能会怎么想?

②追问:你不是急着赶路吗?

③小结:原来家乡人心里想的是别人啊!

第三段:“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①让我们也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吧!

②协调有序:我们合作读文,体会“协调有序”

③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同学们,刚才走搭石的时候,你都仿佛看到了什么?

这就是课文中所说的——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④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入到这么美妙的画卷中吗?

总结:

是呀,这小小的搭石上有音乐美、画面美,更有家乡人们的心灵美,难怪作者说这搭石构成了——家乡的??

课例研修心得

《搭石》是人教版语文《课标》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用质朴的语言,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营造了一处处秀美的意境,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那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读文,感受到这些美呢?

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优点:

1、落实大语文观。抓住“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句中心句,让学生重点体会三幅感人画面,去层层深入地阅读文本,进行感悟。以“美”作为主线,贯穿课堂始终,从看的见的景美、物美,到看不见的人性美、情感美,让学生从文中去寻找、发现美,感悟、体

会美,抒发、表达美。课堂上的三读中心句,提升了学生的情感,引起了学生的共鸣。

2、扎实落实字词教学。引导学生把生字放在词中认,放在句子中读,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把字、词放到语境中学习,既有利于掌握音形义,又易于理解文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注重激发兴趣。在导入中,采用了创设情境的方法,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到了作者的家乡,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深深地体会到了美,兴趣被激发起来,教学也就在这浓浓的美中开展起来了。而在理解“协调有序”的时候,我又让学生模拟走搭石的一群人,通过朗读,来“身临其境”的体会,从而由衷地感受到什么才是“协调有序”。我还让学生抓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等重点词语,想象画面,把抽象的文字还原为生动的画面,通过一次次地朗读、积累、感悟,品味感人的场景;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体会人间的真情,感受人性的美。

教学永远是一项遗憾的过程,虽然预设时考虑周全,但是真正教学时未必达到预期效果。静心思索,我们要如何提升课堂教学率、激发学生参与率等等,还待于再今后的教学中慢慢总结,用实践证明自我的想法。

教学设计最终稿和课例研修心得

学科:英语

所用教材版本:

课题名称:unit 3 why do you like koalas?

教学设计

二、改进后的教学设计

1、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重点单词和短语。

描述动物特征及产地等,表达喜好并说明理由。

学生能读懂描写动物的一些短文.

学生能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就喜欢的动物及原因进行交流,能用英文仿写有关自己熟悉的动物的文章。

3)情感目标

了解世界上的一些动物的产地及习性,培养学生的爱心。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1.the pattern “let’s?”

2.“why”questions,3、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在前面的知识中学习过一些动物的表达方法,通过本单元内的学习,可以掌握更多的生活中与类关系密切的动物的词汇及相关信息。、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描述他们的家养的动物名,习性等,并可以就动物话题进行简单的交流。这些话题与学生的生活相关,学生容易理解,并利于开展听说读写的活动。

period 1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arget language:

1.words & phrases:

2.key sentences:

let’s see the pandas.why do you want to see the lions?because they are cute.ability goals:

enable the students to listen to and talk about animals.learning ability goals:

help the students learn how to listen to and talk about animals.teaching important /difficult points:

1.the pattern”let’s?”2.why questions.teaching aids:a tape recorder.cai teaching procedures and ways:

4、教学过程:

三、课例研修心得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014年11月1日至今,我有幸

参加了“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我十分珍惜这次不断完善和提高自我的机会,积极认真地参与了培训的全过程。在培训中我不仅

有机会聆听了多位英语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领略了他们幽默风趣的教育风格、先进的教育理论;也与我培训班其它各位同行进行了交流,下载到很多有用的教学资源。这次培训不但加强了自身的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又和本班的教师一起进行了课例研究。可以说此次培训收益颇丰、获取匪浅。首先要提高教育思想,开阔教学视野。通过此次培训学习,我发现自己以前的埋头苦干无效果是因为自己对中国的教育没有整体认识,没有认清航标。在本次培训中,每位专家老师给我们做精彩的讲座。各位专家老师的讲座,阐述了他们对初中英语教学的独特见解,对新课程的各种看法,对英语思想方法的探讨,并向我们介绍了比较前沿的教育理论知识,以及如何开展课例研究。从各位专家的亲身体验,从国内教育到国外理念,让我犹如一位刚从睡梦中醒来的婴儿,吸到清新的空气,为之振奋,未之欣喜若狂。

第二,不断学习理论,加强实践应

用。

作为一名曾经参加过省级培训的骨干教师,我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平时的英语教学工作。在培训过程中,我把自身对英语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组内的老师交流,并在课例跟进后,用新的练习设计理念指导我的教学,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重新发现,如此用心的循环往复,是因为培训班的课例研究让我认识到自己不足,渴望学到更多的东西,提升自己。同时,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我的教育观,正是这种换位思考,让我学会了信任学生,并不断地感受到信任带来的惊喜和力量。

第三、加强英语知识学习,做专业型教师。在这次紧张的培训中,我感受到了更多的是一种孜孜以求、学无止境的氛围。这种严谨实效的氛围,让每听一课我都认真准备,精心揣摩,通过网络便捷方式查阅相关资料,努力构建高

效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敢于迎接挑战,便也敢于创新。可以说,是培训激励了我的意志,启发了我的心智,让我更加执着地扑在初中英语的教育教学上。有句话说的好:“教师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得有一桶水,甚至是源源不断的源头水。”所以我们要想做一名合个的教师,不能做一潭死水,而是要做那源源不断的源头水,因此必须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第四、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课例是教师课堂教学“轨迹”的真实反映。以课例为研究对象开展课例研究,是教师从事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职业成长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自然成熟过程,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教学研究及课例研究,能有效缩短教师成长周期。在历时两个多月的培训过程中,我的心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把课例研修看

成一种负担,变成今天的喜爱。我坚信,课例研究过程中的这种不服输、不言败,孜孜以求的精神将使我终生受益!

小学数学教学研修心得

结合我的理论学习及教学实践,分析了课堂中师生合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新课改下教学如何通过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表达能力等手段,使课堂的师生合作互动更有成效。

一、注意自主性,提高学习效率

自主学习提高效率有些学生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坐等上课,等老师把要上课的内容讲完,做题时只是按教师教的例题方法去解,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也很认真的完成。如果习题以本为本,还是能考出较好的成绩,但是当习题是一道开放性较强的,或是要融会运用所学知识的,就又把困难归罪于是题目太难。这样的被动学习,有的学生感觉很满意,有的家长也很满意,认为孩子很乖,但我们教师却要敢于打破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努力寻求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不断发展。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学生的情感激发往往需要教师的情感投入。马卡连柯说“我从来不让自己有忧郁的神色和抑郁的面容。甚至我有不愉快的事情,我生病了,我也不在儿童面前表现出来。”儿童的情绪、情感处于急剧发展时期,情绪状态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容易激起共鸣。如果我们平等对待他们,把微笑带给他们,把真诚和鼓励、关怀和爱护、尊重和信赖带给他们,在他们心目中建立起可亲、可敬的形象,去唤起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从而构建起和谐的情感的背景层面。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教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才能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热情。小学生一般不大关心以往自己是怎么做 的,而对教师对自己评价的关心却尤为强烈,他们喜欢把老师的赞誉、夸奖看作是自己积极行为的结果。所以在课堂上,当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遇到困难时,要多鼓励引导;当解决问题时,要加强表扬;当自主解题出现错误时,要赞赏他勇于自主学习的好表现。我们要在学生的学习中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注,这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率。我认为,要在学科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必须向学生提出恰当的探究任务,或者将学生置于有意义的情境中,引导他们主动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1

二、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的内在,也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兴趣对人的活动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他们就会产生聚精会神的注意力,愉快紧张的情绪及坚强的意志等,从而提高活动的效果。从上课现状来看,常规的教学手段根深蒂固,课中活动内容枯燥单调,学生的练习兴趣无法调动,因而影响教学效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优化师生、生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2、创设竞争情境,引入竞争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语感。

3、组织学习小组,通过互帮互学,合作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学习动力。

4、创设动手操作的情境,满足学生需要,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语感。

5、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6、创设成功体验的情境,实施激励评价,激发成就动机,诱发学习兴趣。

7、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8、以旧引新,以旧孕新,循序渐进,培养学习兴趣。

9、营造活动育人的情境,注意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10、创设创造型教学情境,运用推想猜测法,激发学习兴趣。

三、注意培养观察力,提高表达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是一项既重要又艰巨的工作。观察力是人们认识事物、辨别事物的一种能力。通过观察认识了解事物,才可能反映事物。而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就要具有正确细致的观察力,所以,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不仅是小学生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他们智力的基础。没有观察力也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性的思维。小学生的口语、文字表达能力较差的一个重要原

因,就在于学生缺乏观察事物和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忽视了培养观察力这项工作。

当然,学生年级有高低,年龄有大

小,智力有差异,性别有不同,爱好不一致。要针对这些情况,去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并使他们逐步得到发展和提高,是存在着一定困难的。如果不在教学中做大量细致、艰巨的工作,如果不能抓住小学生的特点,按照规律办事,那是无法达到目的的。

小学生喜新奇,但观察事物时往往笼统、不精细、不注意事物的特点,不善于区别事物之间的差别。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注意积极引导,逐步培养他们观察事物的兴趣,提高其观察的能力。

小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无意注意”起看重要作用。要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就必须把“无意注意”引导到“有意注意”上来。我把小学六个年级分为三个阶梯:

一、二年级为低年级,三、四年级为中年级,五、六年级为高年级。对每个阶梯提出不同的观察要求,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对低年级学生只要求观察一些简单的色彩鲜明,活动变化的事物,通过观察,能够说出事物的名称、形状、颜色就行了;要求中年级在低年级观察要求的基础上,除观察色彩较鲜明的事物外,开始对人物进行观察,通过观察不但要能够说出某一事物的外形特征和内部构造,简单说明其作用,同时还要把观察的内容用文字记录下来。对人物的观察,要求他们能说出人物的高矮、身体的胖瘦,年龄的大小;高年级是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要求他们观察比较复杂事物,加强进行对人物的观察,不仅要他们观察外貌特征,而且要注意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情。还要求他们逐步学会抓住事物特征进行快速观察的本领,在观察过程中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每次观察后,不但要学生们进行口头表达,而且结合作文让他们用文字表达出来。对同一个年龄中,年龄、性别、爱好不同的,智力存在差别的学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使他们各得其所,逐步提高。由于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积极引导,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学生观察事物能力提高较快。培

养小学生的观察力,应积极创造条件,有目的、有步骤地加以具体指导。要使学生坚持对具体事物的观察,要保持学生观察的兴趣,提高观察的效果,就必须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提

高观察的效果。我们重视着重在教给学生观察方法上下功夫,观察的方法一般来说可分为:由近及远、由远到近、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左到右、从右到左、由外到内、由整体到局部、由局部到整体、由易到难、由表及内等。我们在实际教学中,逐步将这些方法教给学生。

四、注意教育观念的改变,提高教学质量

面对时代的发展及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我国教育的观念、内容和方法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是,课堂环境仍存在着与素质教育不相符的现象。如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很好的体现,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素质教育落不到实处。主动参与,学会思考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质的基本素质。应努力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这种沟通就是指学科信息的接受、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师生之间的数学交流和信息的转换,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整个过程就难以畅通。

从以上探讨可知,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去激发学生兴趣可归纳为两个方面。首先,在教材上要注意科学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其次,在教学方法上要根据不同情况巧妙地运用语言和行为等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泼愉快的教学气氛中,享受学习的乐趣,而不是把学习看做是一种负担。并熟练掌握知识和技能,从而收到满意的效果。

自学《课堂教学专题研修》 学习心得

~ 26 ~

杨政州

通过这次自学专题研修学习,让我收获很大,使我更加明确了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实施教学。这本书分为四个专题依次是:让道德的光芒照耀课堂——课堂教学中的师德修养;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走进教室——课堂教学的理论指引;娴熟地掌握和运用课堂教学技能——课堂教学的行为方式;学会审视并不断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非常快,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知识到社会上过不了多久就会显得不够用。人们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时生产劳动中也会不断出现新问题等待人们去解决。这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那么教师该如何做呢?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定位自己的角色。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教学支配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参与者、引导启发者。启发学生悟性,诱导学生向着未知领域探索。要充分发

~ 27 ~

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学习,主动探求知识,发现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知道了以学生为本的含义。以学生为本的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伦理观:高度尊重学生,行为观:全面依靠学生。多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各种机会,提供足够的空间,让学生有完整的自学过程,在自学过程中丰富经验、积累方法、获得启发。但自主不是放纵,任其自由,仍然需要教师的指导,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要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观察、表达、分析、归纳、综合等学习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来学会有关知识和技能。

二、多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学习机会,培养学生协作互助的合作意识,这

~ 28 ~

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合作可以相互启发知慧,启发灵感,达到共赢,当今时代是一个合作共赢的时代。要有意识地创设有利于学生合作的活动,让学生经常在合作交流中学习,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享受群体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

三、课型的结构组成。教学过程的划分为感知、理解、巩固、运用、检查等阶段。一节综合课的结构部分组成: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授新课,结课。各组成部分的时间分配要科学合理,教学活动要多给学生提供探索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教师不要把知识直接告诉学生,要创设有趣的情景,情心预设活动问 题,通过巧妙的诱导,诱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究,积极地投入对问题的探讨与解决之中,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这样学生对知识就会理解得更深刻,掌握得更

~ 29 ~

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更重要是学会了方法,锻炼了思维,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自主、合作、探索的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着积极作用。在学习中,学生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当小组达成目标时,教师又适时地给小组以奖励。在教学中,对小组成员的奖励和祝贺活动能够提高合作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团队的合作意识,培养集体精神。新课程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既给每个学生以充分的自主探索空间,又为他们营造了同伴间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集体氛围。这种学习方式超越了极端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发展原则,使学生成为既有个性、又有知识,还会合作的一代新人。

四、做好课堂教学的反思。教师要从“以学论教”的理念出发,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

~ 30 ~

动中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有效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教与学必须要有一个和谐课堂步骤,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学的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有效教学应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效益,它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自己还需要加倍努力地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通过教学,不断地反思和总结教学经验,提高自己课堂的有效性。我要合理高效地利用时间、精力及现有的教

学资源。深入教育教学,提高效能,实现教学目标!

~ 31 ~

~ 32 ~

第四篇:童趣 教学设计和研修心得

童趣 教学设计和研修心得

学员培训账号:xy5036201 学员姓名:刘小瑜

所在学校: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第一初级中学

培训所在班级:攀枝花市初中语文班

一、基本信息

1、学科:语文

2、所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3、所用教材:初中语文七年级(上)

4、课题名称:《童趣》

5、课时数:二课时

二、改进后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教学本文,宜把诵读作为教学重点,默读以疏通其文,朗读以领悟其妙。本文内容比较浅显,可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可作适当点拨、引导。要求学生当堂熟读成诵,流畅地复述课文内容,从而深刻地理解“物外之趣”。

由于本文是学生入校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教师有必要谈谈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

课前可安排预习。

(一)教学目标 1.背诵,翻译全文。

2.理解作者的精神体验一一“物外之趣”。3.领悟作者的奇思妙想,丰富自己的想像力。重点、难点

理解文言词句,感悟“物外之趣”。

教学方法

传统的朗读和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默读的朗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意、感悟课文内容: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一步矫正自己在朗读上诸如语气,节奏、速度和情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进一步朗读,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在内容的理解上,教师可以组织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难点问题可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合作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讲明白,讲透彻。

(二)、学情分析

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一是要熟读、背诵,体验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二是要用心领悟,目的是为了把“言”和“意”融为一体,见“言”而知“意”;三是不断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文的表达工具。

学习本文,首先要很好地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其次,要重视朗读背诵。在朗读时,要很好地把握语气和节奏,要大声地读,读出点文言味儿来,读出文章的主旨。

教学手段

录音机、投影仪。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

两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扫除字词障碍,疏通文意。2,反复朗读,感悟课文内容。教学步骤

一、整体感知(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儿童是天真烂漫的。对世界,他们充满了好奇和幻想。小时候,我们都玩过“过家家”游戏,几个小朋友在一起,有的当爸爸,有的当妈妈,有的当孩子。有句儿歌唱道(教师唱):“小板凳啊摆一排,小朋友们坐上来啊坐上来。我当司机把车开啊,我当司机把车开。轰隆隆隆,轰隆隆隆,轰隆隆隆,鸣一一。“看,小板凳排起来就成了火车了。多有趣!“青梅竹马”这个成语大家都是知道的。可是你们知道其中“竹马”是什么意思吗? 李白有诗云:“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其中“竹马”就是小孩子将竹竿跨在裆下当作马来骑。这种想像和作法很有意思吧。今天我们来学习清代文字家沈复的短文《童趣》。文章中趣事,可能勾起我们许多儿时的回忆,许多奇思妙想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二)板书课题(三)出示教学目标(四)作品,作者简介

课文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趣事》。作者沈复,字三白,清代文学家。(五)采用多种形式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朗读方法上,教师要在语音、语气、节奏、感情等方面给学习以点拨和指导。对学生的课堂训练,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鼓励。

以下内容应出示投影仪或彩屏显示。

1.检查预习,让学生试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读一读,写一写。童稚(zhì)藐(miǎo)小项为之强(jiáng)鹤唳(lì)云端怡(yí)然称快 凹(āo)凸(tū)土砾(lì)壑(hè)庞(pá)然大物虾(há)蟆(ma)2.认真默课文,仔细揣摩课文内容,试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搞不清的四人小组讨论,合作解决。

(1)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秋毫,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2)故时有物外之趣。(故,所以)(3)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私,暗自、暗暗地)(4)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的意思。)(5)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徐,慢慢地。)(6)果如鹤唳云端。(唳,鸟鸣。)(7)凸者为丘,凹者为壑。,(丘,山丘。壑,山沟。)(8)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鞭,用鞭子抽打。)(9)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之,的。其,它的。指“藐小之物”。)(10)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于,在。)(1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之,指蚊子。)(12)徐喷以烟。(以,用。)(13)使之冲烟而飞鸣。(之,蚊子。)(14)蹲其身,使与台齐。(其,自己。)(15)以草为林。(以,把。)(16神游其中。(其中,这里面。指想像中的境界。)(17)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被。)(18)驱之别院。(之,它。指癞蛤蟆。)3.在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请试着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2)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3)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4)昂首/观之,项/为之强。(5)作/青云白鹤/观。

(6)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7)蹲其身,使/与台齐。(8)见/二虫斗草间。

4,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想一想该怎样翻译(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心里想像到的,那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都变成鹤了。)(2)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比作“青云白鹤”的景观,果然它们就像白鹤在云端飞鸣,[我]为此高兴得[不断地]叫好。)(3)蹲其身,使与台齐。

(蹲下身子,使自己和花台齐平。)(4)神游其中,怡然自得。([我]便在这种境界中亲历游览。)(5)见二虫斗草间。

([我]看到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6)捉始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捉住癞始蟆,用鞭子抽打了几十下,把它赶到了别的院子。)

二、布置作业

1.完成“研讨和练习”第二题。2,写一个复述课文内容的提纲。

3.思考题:课文中所说的“物外之趣”指的什么?作者为什么会产生“物外之趣”?

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理解课文中表现的“物外之趣”。

2.认识“物外之趣”这一精神体验的意义。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应及时给予赏识和激励性评价。

1.依据提纲,复述课文内容。

2.背诵课文。

3.口头翻译。

二、研读欣赏(一)教师导学

1,同学们,这篇课文的主旨是什么? 明确:

本文的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

2,请概括地说出作者记叙了哪几件“物外之趣”? 明确:

(1)把“夏蚊成雷”比作“群鹤舞于空中”。

(2)把草丛、虫蚊、土砾比作森林、野兽、丘壑。

(3)观“二虫斗草间”,惩治癞蛤蜞。

(二)合作探究

四人小组讨论,教师适时启发,点拨、引导。

1.参考注解,试说说作者提到的“物外之趣”指的是什么? 明确

“物外”,指超出事物本身。“物外之趣”是作者根据眼前自然景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创造出超出事物原本特性的新的形象,从中得到的乐趣。它是一种精神体验。应该理解到,作者把原来这三件自然之物大化、美化、情感化、理想化。感到奥妙无穷而乐在其中,这便是“物外之趣”。这表明作者在幼年时已经有了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2.你认为这种“物外之趣”是怎样产生的? 明确:

是借助于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创造出来的。

板书或彩屏显示(主要列举前两件事):

自然景物 思维方式 新的形象 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 群鹤舞空 怡然称快

草丛、虫蚊、土砾 联想和想像 森林、野兽、丘壑 怡然自得

癞始蟆 庞然大物 拔山倒树 大快人心(鞭打、驱赶)

四、效果检测

1.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试展示一下自己的创造力。

鼓励同学们敞开述说,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围绕中心畅谈体会。做好评价。2.讨论:这篇课文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明确:

联想和想像是创新的基础。我们要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自己的联想和想像的能力。我们要保持青少年特有的好奇心和富于幻想的特点,勇于实践,做一个敢想敢做,勇于开拓的人。

3.你认为怎样做才算是一个有情趣的人?

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富于联想和想像,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能发现美,认识美。答案不求统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对有创意的回答,教师要给予鼓励。

四、多角度思考

“我”为小虫打抱不平,为什么只是“驱之别院”,而不是将癞始蟆处死? 参考答案(不求一致):

1.珍惜生命。

2.处置有度。

3.不忍心。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研讨与练习”一。

2.将“体验反思2”写成300字的短文。

本节课设计的改进的教学反思

1、本教学案以“课程标准”为指导,突出对了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

2、教学设计对学生详情进行了深入分析,强调了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的重要性。把传统的朗读和背诵作为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是比较恰当的,体现了文言文教学的特点。根据教材内容,确定以学生自学为主,符合现代教学的理念。同时,在文言文教学方面,强调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也是比较客观实际的。

3、教学目标设置合理,重点、难点把握准确,对教材钻研得比较深入。把对词语的理解、句子的翻译等基础知识作为训练重点,符合教材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现阶段的基础情况。课时安排合理。

4、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课堂教学容量大,训练多,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和基础能力的提高。化难为易,化整为零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可以扫除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5、值得重视的是,本教学案依据教材本身的因素,把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像能力以至创造力放在比较突出位置,有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终身教育。

6、在人文素质的培养方面,让学生认识自然之美和创造之美,突出了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7、本教学案还注意到尊重学生于对所学内容的独特感受,多角度思考问题,在培养学生延伸思维方面做了一些探讨。

8、实施本教学案,学生在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乃至写作能力等方面,都可以得到应有的训练。

第五篇:主题研修成果(教学设计)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1课内容。本课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就业制度的变化和社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在改革开放后,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 【教学难点】

对改革开放后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把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在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不同,以及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体系方面。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知道是改革使人们在社会生活方式上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提高用数字、图片等资料分析对比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从中理解社会的进步,就是改革开放政策的伟大胜利。实行能者上岗,就业制度的改革,是社会进步的要求,是人才竞争的需要。

三、学情分析

本课是本册书的最后一课,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储备了一定的知识。但是 1

八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的兴奋点常常集中在直观教具或生动有趣的历史事件上,因此历史教学要借助音乐、图片、影视短片、小品等表现形式吸引孩子,从而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教学方法

教法:

情境创设法、图表共析法、设疑探究法、引导点拨法 学法:

自主学习法、图表记忆法、合作探究法、归纳总结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音乐《走进新时代》,提问学生歌词中“改革开放富起来”主要体现在哪里?

(设计意图:音乐歌曲节奏明快,感染力强,更易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刺激学生的兴奋点)

【衣食住行的变迁】:

1、图说历史:

教师通过PPT展示改革开放前后衣食住行的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对比,让学生更好地明确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方面的一个变化)

2、合作探究:

将学生分为衣食住行四个小组,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完成以下问题:

改革开放后人们衣食住行方面发生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让小组成员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可以共同进步,而且还活跃了课堂气氛)

3、课外延伸:

让学生思考“现实中交通阻塞问题该如何解决”。

(设计意图:课堂与现实相结合,让学生更贴近生活,让生活也走进课堂)【就业和社会保障】

1、畅所欲言:

组织学生说说他们的爷爷奶奶参加工作的情况,然后老师帮助总结:他们靠顶替或分配安排

工作,一般在一个单位工作到退休。最后让他们思考: 什么是铁饭碗?“铁饭碗”有什么弊端?要不要打破“铁饭碗”?

(设计意图:给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宽松气氛,让学生敢想敢问敢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自主学习

教师出示表格,让学生根据表格自主看书,填写表格内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用表格设计让学生区别对待,加强记忆)

3、问题探究:

面对就业制度的变化,青少年应该怎么做呢?

(设计意图:通过思考加强学生的思维活动,主动性地参与到教学当中,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学习。同时让学生明白优胜劣汰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和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斗志)

4、图表解说:

教师通过图表说明,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变化以及完善。(设计意图:一目了然,使数据更明朗,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板书设计】

教师用一个表格对本课进行板书,加强学生的记忆。【课堂小结】

让学生回顾本课内容,然后一起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正是由于改革开放,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才有了大幅度提高,综合国力才能不断加强,而改革开放的实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设计意图:及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在加强双基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

最后播放歌曲《明天会更好》,让学生在欢快的音乐声中结束这节课,并且学会:

回顾过去,畅想未来,把握今天!

下载教学设计(研修网)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设计(研修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研修任务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执教者 所属教材目录 湖心亭看雪 张俊平九年级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属于山水小品文,作者张岱深夜赏雪情致独特,闲情雅致。白描的手法别具一格,内材分析......

    研修任务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500字)(本站推荐)

    教学设计 名称 《看云识天气》 基本信息 执教者 张俊平课时 1 云的特点来 所属教材目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 《看云识天气》这篇课文,作者用生动形象......

    2015研修任务初中语文教学设计(精选5篇)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执教者 所属教材目录 在山的那边 段丽娟 课时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 本单元是七----九年级阶段语文学习的第一单元,:《在山的那边》是一首新诗。这首......

    4.国培研修教学设计

    国培研修教学设计 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 南漳县九集中学刘三荣 【教学目的】1、树立“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的作文观 2、从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找到写作题材,表......

    2016年网络研修教学设计作业

    教会孩子正确面对诱惑 临淄区凤凰镇召口中学田兆勇 本节课吴老师按照这一设计思路。能够运用一些图片、案例,启发诱导学生层层深入认识不良诱惑的危害。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对......

    教学设计最终稿和课例研修心得

    教学设计最终稿和课例研修心得(1)学科:英语(2)所用教材版本:(3)课题名称:Unit 3 Why do you like koalas?教学设计二、改进后的教学设计1、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重点单词和短语......

    文科组校本研修教学设计

    《题型解读之主题式探究》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2015.05.28 授课班级:九(1)班 教学目标:使学生熟悉主题式探究的题型,熟悉此类题的做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此类题的方法和技巧。 教......

    2015全员培训研修任务初中历史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名称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执教者 课时 1课时 所属教材目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 1、通过学习义和团运动分析义和团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