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年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回家路上》教学设计
回家路上(2~5的乘法口诀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2-5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
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活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灵活运用2~5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难点:运用口诀解决数学问题,熟练掌握口诀。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展现信息。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动物学校去看一看(出示主题图)。真巧,正好赶上小动物们放学。他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蹦蹦跳跳地往家走。1.仔细看图,你能把看到的情景讲给大家听吗? 2.自己在下面练习说一说。3.同桌互相说一说。4.指名说。
二、利用信息 提出问题。
1.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小组合作写出所提的问题看哪一小组提的问题最多,同时找一组学生到黑板上书写所提问题。
船上有几只小动物? 4×4=16(只)河里有多少条鱼? 3×4=12(只)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5×3=15(只)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多花? 2×6=12(朵)岸上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 3×3=9(只)
3.同学们真聪明,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那么你们会解答吗?
三、联系生活 拓展应用。
1.基本应用。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中的1~3题。
(第2题组织学生交流时,让学生讲清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列出算式。)
2.拓展应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教室,你能否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请你喜欢的同学帮你解答问题。
(引导学生应用口诀解决现实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也便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口诀,自觉地记忆口诀。)
四、板书设计:
回家路上
船上有几只小动物? 4*4=16河里有多少条鱼? 3*4=12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5*3=15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多花? 2*6=12岸上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只)(只)(只)(朵)(只)
3*3=9
第二篇:小学二年级数学《回家路上》教学设计
《回家路上》
教学目标:
1、通过动物回家的画面展示数学信息,复习巩固本单元所学的2、3、4、5的乘法口诀。
2、培养学生的计算、提取信息、自主提出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回顾、巩固本单元所学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理解以及利用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难点:如何构建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这一数学模型(即数量关系)。
教学用具:
课件、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乘法口决
1、课前青蛙歌曲、加强学生对1、2、4乘法口诀的记忆。
2、口算
二、情境演示、揭示课题
1、故事引入:太阳落山了小朋友们要赶快回家,那么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而且还办了一所动物学校呢。瞧,小动物们放学了,他们三三两两地走向回家的路上呢!(板书课题:回家路上)你们看,他们在回家路上多么高兴啊!可是却急坏了老师,因为大象老师想知道动物们是不是都已经出学校,仔细看图,些图上有些什么?能把你看到的情景讲给大家听吗?预测:各种动物没有排
好队、没有按照一定顺序站队…….三、出示情景图、收集信息
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知道一定顺序观察很重要,因此我们观察整个图的时候一定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收集信息。学会收集信息的表达方法。
2、提出问题
(1)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问题:
1、船上一共有多少只猫?
2、桥上一共有多少只狐狸?
3、路上一共有多少只猴子?
4、学校教学大楼上有多少扇窗户?
5、树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6、地上一共有多少朵花?
7、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四、小组合作、解决提出的问题
1、根据所提出的问题选择合适的信息条件来解决问题1。
2、在解决问题中不只是列出算式解答还要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思考如果不会计算想什么办法解决?
四、展示学生解决的问题
1、学生展示汇报,注意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图示来解决列式和可以利用加法进行计算的问题。
× 4=16(只)4+4+4+4+4=16 四四十六 个4相加
3、找一找图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2×6来解决?6个2连加和2个6连加都可以用乘法计算
五、应用新知、描述具体问题:
1、你问我答。互相提问题,写算式。
2、完成书中的第3题和4题
六、总结延伸,利用数学模型,应用回归生活。
1、谈一谈你在本节课堂的收获以及评价自己在本堂课的表现。
2、下课后,写一篇你在生活中利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日记
第三篇:二年级上册数学《回家路上》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回家路上》教案
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取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2-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计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运用口诀解决数学问题,熟练掌握口诀。
型:新授
教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具准备:
时安排:1时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展现信息。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动物学校去看一看(出示主题图)。真巧,正好赶上小动物们放学。他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蹦蹦跳跳地往家走。、仔细看图,你能把看到的情景讲给大家听吗?
2、自己在下面练习说一说。
3、同桌互相说一说。
4、指名说。
二、利用信息提出问题。、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小组合作写出所提的问题看哪一小组提的问题最多,同时找一组学生到黑板上书写所提问题。
船上有几只小动物?4×4=16(只)
河里有多少条鱼?3×4=12(只)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3=1(只)
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多花?2×6=12(朵)
岸上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3×3=9(只)
3、同学们真聪明,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那么你们会解答吗?
三、运用信息解决问题。、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看哪个小组解决的问题最多。
2、你解决了哪些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3、有没有不会解决的问题?
4、同桌合作,你问我答。
四、联系生活拓展应用。、基本应用。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中的1~2题。
(第2题组织学生交流时,让学生讲清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列出算式。)
2、拓展应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教室,你能否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请你喜欢的同学帮你解答问题。
(引导学生应用口诀解决现实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也便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口诀,自觉地记忆口诀。)
五、走出堂,感受数学的价值。
在我们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在商店中你留心看就会发现很多的乘法问题。下后,请同学们走出教室,到我们的教学楼内找一找、到操场上找一找;放学后,我们走出校园到大街上找一找、到商场中找一找……你一定会有许多欣喜地发现。
作业设计:书P413~4
板书设计:
回家路上
(2~的乘法口诀的应用)
第四篇: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回家路上教学设计
回家路上——2、3、4、5乘法口诀的练习
一、复习口诀
1,幻灯片出示摘苹果,让学生说出算式的得数以及运用的口诀是那一句。2,说一说下面乘法口诀表示的意义。
师:刚才同学们摘苹果的速度都很快,而且还能正确的说出用到了哪一句乘法口诀!真不错,不过,除了会用口诀解决计算以外,咱们还要知道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让老师来考考你们,“五七三十五”表示什么?
3、引入新课: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乘法,而且还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这节课,老师就想请同学们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来帮助老师一起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好吗?
二、自主探究
1、出示情境图,听,动物学校的放学铃声响起,快乐的休息时间到了,回家的路上突然热闹起来了,请你认真观察情境图,说说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知道学生观察图要有顺序)
2、生会说出很多信息,师肯定: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我们生活周围存在着许多数学信息,3、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从这些数学信息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该怎样解决?请把你发现想法写在题纸上,再小组合作,小组内交换自己写下来的问题,比一比哪个小组发现的问题多。
问题:
列式:
口诀:
4、小组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进行补充。同学们真是善于观察,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老师也有一个问题想请你们帮忙解决:一共有多少只小猫?4×4=16(只)
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想法吗?“4”分别表示什么?“怎么得到乘积是“16”的?
5、动物学校的小动物们看你们解决地这么快,想考考你们:你们谁知道“2×6=12”可以解决图中的什么问题? 师:你能先说说2×6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2个6,6个2.师:在情境图中,找一找哪里有2个6,哪里有6个2.(根据学生说的课件显示)
那么我们生活中,逛超市或者班级里等情景,你是否观察过,2×6还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师:同学们的眼睛可真亮呀,我真没想到2×6能解决这么多数学问题,真了不起
三、巩固应用,能力提升
1、你们帮助老师解决了这么多棘手的难题,为了表达我的感谢,我们来个小游戏放松放松好吗?游戏的名字叫做数青蛙。
(出示一只青蛙图),你能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2、转盘
3、移桃子用乘法解决。
4、别样学习
师:看样子,同学们充满信心,完全不怕小动物们的挑战啊!那就挑战一下自己吧!比一比,刚才提出的这么多问题谁解决的最多。
下课后,请同学们走出教室,到我们的教学楼内找一找、到操场上找一找;放学后,我们走出校园到大街上找一找、到商场中找一找……你一定会有许多欣喜地发现。
第五篇: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东西南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58、59页。教材与学情分析
内容是在学生已经会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方向已经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但要正确辨认现实生活中的方向,这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具有相当大难度的。因此,这部分内容不能作为单纯的知识点去讲授,而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体验,在活动中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方向感,发展空间观念。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学数学是本课教学的重要理念。教学中以学生十分熟悉的身边具体情境作为学习的资源,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以自主活动为主线,展开多层次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亲切、自然的具体情境中学,玩中学,学中做。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不但能真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而且从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创新。教学目标
1. 在现实情境中正确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感知方向的相对性,培养方向感。
2.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的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与位置,3.体会平面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小组活动: 学校操场周围有那些景物?
拍摄校园景物并制成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讲一个关于方向的故事。淘淘他和笑笑去玩耍,可是却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怎么才能不迷路呢、那就是会辨东南西北。
(板书课题:东南西北)
(4)有一首儿歌教我们辨认方向的,我们来学一学。(早晨起床,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二、联系实际,说一说,辨认方向。
(1).找一找:找教室里的东方、南方、西方、北方。
我们教室里也有东、南、西、北,东面在哪儿? 太阳从哪儿升起?
找出教室里的东面,再让学生跟据儿歌指出西面、南面、北面、教师贴上标记卡片。(东、南、西、北)
(2)说说教室的东、南、西、北面各有什么?(3.)辨一辨,说一说。辨认四个方向。
请同学分组,每组面朝不同的方向,说一说,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4).找出规律:刚才我们面朝的方向不同,你发现了什么?什么变了,什么是不变的?
A引导发现:
1、面朝的方向不同,前后左右的方向就不同。2.生活中,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是不变的。东——西,南——北。
3、生活中我们只要认准了一个方向,就能指出其余的三个方向了。
4、建立方向标
在实际生活中,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是不变的,所以,在数学上,在作图时,就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什么?你记住了什么?
五、作业
——设计学校平面图。
(1)美丽的校,让学生观察自已的校园。
(2)要求以操场为中心介绍,看看操场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上分别有些什么景物和建筑?
(3)请你当小小设计师:作校园平面图。(4)展示看着贴好的图再次介绍操场景物。
教学反思
方向的认识,既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经验和常识,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图形与位置的重要知识,这一节的目标是经历在室外和室内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能指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在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方向的知识和经验,所以在教学中我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环境和身边的事物,通过观察、判断、交流的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对方向的认识水平。
一、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自主学习
本课的第一个环节,我先把学生带到室外,在操场上辨认方向,提出问题:谁能说说我们怎样辨认东、南、西、北?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想法: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中午太阳在南边;太阳从西边落下等。使学生在脑海里建立起有关方向的表象,同时,通过学生的口述活动,把少数人的知识转化为全班同学的共同知识。接下来让学生“找方向”和“判断方向”,以加深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认识。在这里,老师充当的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角色,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方向的认识不能完全靠学生死记硬背,在充分借助现实情境让学生辨认方向后,我加入了一个小游戏“抢椅子”,让没有抢到椅子的同学说出他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是谁,这样不仅激发了兴趣,加深了学生对方向的认识,而且也让学生体会到了前与后、左与右的对立性和前、后、左、右的相联性,丰富了教学内容。
三、存在不足与改进措施
尽管本课大部分同学都能充分的领会并运用,但仍有极少数同学方向感差,对他们来说辨认方向仍是一个难点,这就需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通过个别指导来帮助他们。问题就是结束太过匆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