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辛弃疾词两首的教案
教学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新词,相信同学们对辛弃疾并不陌生,我们已经学过他的不少词了,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回顾一下,学了哪些词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很好,看来大家对辛弃疾的词真是记得滚瓜烂熟,那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一首是《水龙吟》,请同学们先想想,辛弃疾为什么要登建康赏心亭?
二、背景介绍
《水龙吟》作于淳熙元年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时,他自江北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那是因为他有着几种特殊的身份,使得朝廷对他不能信任:一,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
二、他曾参加过农民起义军;
三、他是个意志坚决的主战派。这三重身份都触犯了当权者的忌讳。所以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绝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于是34岁的他,就登上了建康亭。
三、学生朗读
四、重点把握
词人登建康亭,他的“登临意”是什么?
五、具体赏析
1、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气象阔大,笔力遒劲。
“楚天”的“楚”地,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战国时曾属楚国。“水随天去”的“水”,指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千里清秋”和“秋无际”,显出阔达气势同时写出江南秋季的特点。南方常年多雨多雾,只有秋季,天高气爽,才可能极目远望,看见大江向无穷无尽的天边流去的壮观景色。
古人在创作诗词的时候一般比较忌讳重字,而在这首词的前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作者连用两个“秋”,想想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作者选取了两种视角来表现天尽的秋意。第一句“楚天千里清秋”作者采用仰视的视角来描绘秋天独有的高远萧瑟的特点。第二句“水随天去秋无际”作者采用平视的视角来展现水天相接、浩浩江流东去的壮阔画面。两个“秋”字写出了词人目光的六栋,目力所及一片秋色。第二个“秋”字高度概括了长江两岸的所有秋景。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遥岑远目:“远目遥岑”的倒装。远目:极目远望。
“遥岑”即远山。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像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韩愈在《送桂州严大夫》中说: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以玉簪来比喻苍翠挺拔的青山。皮日休《缥缈峰》: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则用青螺髻形容碧绿层叠的山峦。辛弃疾借用这两位诗人的词语,以”玉簪螺髻“比喻山峰,既符合远望的特点,也描写的远山的秀丽。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人心中有愁有恨,所见之远山也似乎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那么诗人愁恨为何,又因何而至?至于愁恨为何,又何因而至,词中没有正面交代,但结合登临时地情景,可以意会得到。
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想象一下。向北望是江淮前线;再远即中原旧疆,却没有收复的希望。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壮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也限于国力。以上种种,是恨之深者,愁之大者。诗人借远山之献供,尽情抒发内心担负。
3、“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这三句虽然仍是写景,但无一语不是喻情。落日,本是日日皆见之景,辛弃疾用“落日”二字,比喻南宋国势衰颓。“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作为“江南游子”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北上收失地之意,对于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也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4、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这三句,是直抒胸臆,此时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第一个动作是“把吴钩看了”。“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敌,但现在却闲置身旁,只作赏玩,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第二个动作“栏干拍遍”。栏干拍遍是胸中有说不出来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干来发泄。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非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另外,“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除了典型的动作描写外,还由于采用了运密入疏的手法,把强烈的思想感情寓于平淡的笔墨之中,内涵深厚,耐人寻味。
词人在登高怀古,心忧国家,看吴钩,拍栏杆,那么,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在干什么呢?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词人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可惜无人知晓,无人理解。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上阕总结: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辛弃疾登高望远,触景生情,情随景迁,由远及近,层层推进,将自己的远大抱负和壮志难酬的苦恨抒发出来。
5、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前面用”献愁供恨“表现自己的愁和恨,是一转,由无情之景转为有情之景,看吴钩,拍栏杆,是一转,用动作来表现自己的苦闷和愤懑,那么接下来一句又是一转,用典故,借古人古事来写自己的情感。那什么是用典呢?所谓“用典”,就是引古事、古人来比喻今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典”。恰当地用典,可使诗文文情隽永,含蓄深刻。用典或仰慕古人;或以古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等。言简意赅,以一当十。
我们来看看第一句,这里反用西晋张翰(字季鹰)典故。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作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便弃官回乡。(见《晋书。张翰传》)“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末?”意思是:不要说鲈鱼肉丝鲜美,秋风呼呼刮满天,我不会象西晋的张季鹰,为贪吃家乡美味而弃官。
他要借此表达的是自己不愿归隐,又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现在深秋时令又到了,连大雁都知道寻踪飞回旧地,何况我这个漂泊江南的游子呢?然而自己的家乡如今还在金人统治之下,南宋朝廷却偏一隅,自己想回到故乡,又谈何容易!“尽西风、季鹰归未?”既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6、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这个典故讲是三国时许汜去看望陈登,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大床,叫他睡下床。许汜去询问刘备,刘备说:天下大乱,你忘怀国事,求田问舍,陈登当然瞧不起你。如果是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让你睡地下,岂止相差上下床呢? “怕应羞见”的“怕应”二字,是词人未许汜(si)设想,表示怀疑:像你这样的琐屑小人,有何面目去见象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这二层大意是:词人既不学吃鲈鱼脍而还乡的张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
7、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流年,即时光流逝;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也有一个典故,据《世说新语。言语》,桓温北征,经过金城,见自己过去种的柳树已长到几围粗,便感叹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大呢!这三句词包含的意思是:于此时,我心中确实想念故乡,但我不不会像张瀚,许汜一样贪图安逸今日怅恨忧惧的。我所忧惧的,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宿愿不能实现。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这三句,是全首词的核心。到这里,作者的感情经过层层推进已经发展到最高潮。
我们一起来分析下这三个典故,一用反问句,一用推测句,一用感叹句,错综复杂,可谓是一波三折,一唱三叹。作者非常的苦闷痛苦,想到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这句虽然没写出来,想必此时的作者早已留下了泪水。我们知道,柳永的泪,是儿女情长伤离别,那辛弃疾的泪,则是英雄不遇其时的泪。
8、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倩,是请求,“红巾翠袖”,是少女的装束,这里就是少女的代名词。在宋代,一般游宴娱乐的场合,都有歌妓在旁唱歌侑酒。这三句是结尾自然收束,知音难求,词人的痛苦无人来安慰,因此只能唤取红巾翠袖的歌女来搵泪了。但“倩何人”又表明了无人可代为唤取红巾翠袖,因此只好独自哀伤。这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义近而相呼应。
下阕:直接言志。作者进一步阐明自己的人生信念是坚定不可动摇的,尽管一时不得志,但决不消沉退缩。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上节课学了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那首词是作者多少岁写的呢,对,34岁,而写《永遇乐》时,作者已经65岁了。由壮年到了老年,这次,他为什么要登北固亭?人生处境和心理状态有什么不同?我们一起来了解他的坎坷命运。
二、背景介绍
宋宁宗嘉泰三年,辛弃疾64岁,退隐江西乡间已有十多年,被执掌大权的韩侂胄所起用。当时蒙古已经崛起,金则日益衰败,并起了内乱。韩要立一次伐金大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第二年任他做镇江知府,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辛初到镇江,积极作北伐准备,可他的意见不能被韩侂胄一伙采纳,并给了他一个降官的处分,后来又把他调离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写下的。
三、学生朗读
四、赏析
怀古:我们学过的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感叹人生如梦,那苏轼的的怀古
思考:登上京口北固亭看到什么?怀了什么古?哪些古人近事?想表达什么?
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千古江山,开篇大气,千古具有时代感、历史沧桑感,江山具有现实感。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那个三国鼎立的时代。曾经,孙权在京口建都。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帝,他在南京建立吴都,并且能够打垮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曹操发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叹。
思考: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作者为什么如此推崇孙权?
①京口是孙权开创基业的地盘;②孙权的东吴与当时的南宋王朝有着惊人的相似,同样位于东南一隅,同样面对强大的北方入侵之敌,同样有长江天堑但是,孙权打败了曹操,并且开疆拓土,最终促成三足鼎立的历史局面但南宋王朝却不思进取,偏安苟且,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于是作者才会发出“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这样的感慨,表达了对孙权的赞叹和对统治者的谴责
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舞榭歌台“是承平气象的象征。“舞榭歌台” 一句,承接上文,即便是英雄事业的流风余韵,也已经没有了。也就是说非但人无觅处,就连他当年的“舞榭歌台”,能反映他的风流遗失的建筑物也都被“雨打风吹”,杳无踪迹了。突出了潇飒、凄凉之象,笔调转为哀婉、舒缓。这两句表达了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也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
3、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这是作者就想到了刘裕。刘裕出身贫寒,曾经生活在荒僻小街巷,却讨伐桓直,平定叛乱。作者想到刘裕早期的功勋,非常钦佩。第二层,写俯瞰京口街市,缅怀曾经在那里居住的刘裕,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
4、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雄浑壮阔,气吞山河,可以想象出当时刘裕叱咤风云的英雄形象。这三句颂扬刘裕率领兵强马壮的北伐军驰骋中原,气吞胡虏。刘裕先灭了山东的后燕,后灭陕西的后秦,光复洛阳、长安,煊赫一时。想当年,说明了英雄孙权无觅处,气吞万里的刘裕的遗迹也找不到了。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意图就能被采用,因为辛弃疾提出的关于先收山东,后取河北的战略,和刘裕不谋而合。那么借刘裕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感情?梦想抗金,匡复中原,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上阕: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
思考:写孙权和刘裕一详一略,为什么?
刘裕出身贫贱,却能建功立业,更表现了“事在人为”的道理,更希望能遇到像刘裕一样的国君,实现自己的抱负。
5、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草率;轻易地
宋文帝刘义隆元嘉二十七年命王玄谟率师北伐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王玄谟草率出兵,没有周详的部署,结果大败而归。封狼居胥:用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于狼居胥山举行祭天大礼的故事。北顾:许多注本解释为向北张望追来的敌人,其实并未达作者之意。北顾是流亡到江南士大夫常用的一个含有政治意义的诗词,有“北望中原,企图恢复”之意。作者登北固亭,实一语双关。作者借用他的典故有何深刻用意?遭致惨败,仓皇北顾反对当时当权者韩侂(tuō)胄草率出兵北伐。那么韩侂胄草率出兵的结果是什么呢?准备不足,内部分裂,再无岳飞一样能征善战的良将,只落得仓皇而逃。皇帝问罪,韩侂胄成了首席责任人,被问斩。
思考:用刘义隆的典故用意何在?
借古讽今,告诫南宋朝廷不要草率出兵,体现自己正确的抗金作战思想。
6、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四十三年,有重过此地之感。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三年来到南宋,到开禧元年登北固亭,前后相距恰四十三年。
思考:“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一句中的“望”字用得妙在哪里? 五个典故中,只有两个与北固亭有关一个“望”字,首先使得作者的视野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小小的北固亭,而是远眺而且,这一“望”,使得作者思绪万千,似乎看到了“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也想到了命途多舛的廉颇“望”字,使得全词境界全开
7、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反问句式,意思是说不堪回首或不忍回首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佛狸祠下,鼓声隆隆,鸦声连连,人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祭祀着神灵,场面无比热闹 佛狸祠: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追击王玄谟的军队时在长江北岸瓜不山建造的行宫。当年老百姓年年在佛狸祠下迎神赛会,很是热闹。思考:汉人有如此欢快的场面,作者为什么还不堪回首?
佛狸祠在这里是象征南侵者所留下的痕迹四十三年过去了,当年扬州一带烽火连天,南侵者一直打到瓜步山,这一切记忆犹新,而今佛狸祠下却是神鸦社鼓,一片和平景象,全无半点战斗气息,这对于志在收复失地的辛弃疾而言,当然是不堪回首
从上文缅怀往事回到眼前现实。表达了自己的隐忧,作者充满担心忧虑:如果再不抓紧时机北伐,那么,北方汉人的人心都会变了,到时再北伐,无疑是难上加难这个典故给人一种“时不待我”的急迫感。
8、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思考:作者运用廉颇这个典故有何深刻寓意?
①希望像廉颇一样,重新被朝廷起用,为国效力②廉颇终究因为谗言而未被启用,作者也一样,因此又用廉颇自况,暗示了自己的处境。
满怀爱国热情的辛弃疾一心为国效力,可他报国无门,所以发出“凭谁问”这一感叹!流露出满腔悲愤。
词人以廉颇自况,既有渴求他人来问,洋溢着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又没有人来问,抒发空有满腔爱国豪情,却连遭贬斥、壮志难酬的悲愤。
辛弃疾词好用典故,那么这首词一共运用了几个典故?
①孙权坐断江南;②寄奴成功北伐;③元嘉仓皇北顾;④佛狸神鸦社鼓;⑤廉颇忠勇遭弃
下阕:借刘义隆、廉颇的故事,抒发对南宋王朝的愤懑之情,表达自己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希望不能实现的苦闷。
有人认为,《永遇乐》一词“觉用事多”,即辛词用典多,有掉书袋的嫌疑;但杨慎认为,《永遇乐》代表了辛词最高成就,那么你是怎样认为的?
提示:从本词题材来看,用典是必然的其次,从典故内容来看,用事虽多,脉络清晰,并无重复之嫌相反,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典故,就不能完整表达出词人的感情
第二篇:《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辛弃疾词两首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
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习词的艺术手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欣赏、感悟诗词语言的能力。
2、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3、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三、思想教育目标
根据本诗借景抒情,善用典故的特点,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
四、根据诗歌学习的要求、诗歌的体裁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立为: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韵味。
2、明确诗中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诗人悲苦心情。
3、通过比较,加深对诗词艺术特色的理解。【教学难点】
1、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教学方法】
倾情诵读 —— 整体感知,体会情感 —— 感受形象,咀嚼涵咏 —品味语言的方法。【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名诗对接
师:有些诗句,人们也许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以下的名诗对接。青山遮不住,毕竟动流去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师:你们能说出以上诗句是出自谁的笔下吗?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辛弃疾的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在接触作品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作者的有关情况。
二、作者简介,知人论世
三、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要求学生正确注音)
2、听读(要求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3、抽读(要求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读)
4、译读(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词意思)
5、质疑(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四、体会感情,感受形象,师:是的,我和同学们一样,读完这首词心里涌动着太多的感动和感慨。让我们一起深入词人内心最深处,去触摸他的情感脉搏吧。一)分析词的上片
师:我们先来看词的上片。上片中词人用了我们常见的表现手法,你们发现了吗? —— 借景抒情
1、那么词中哪些句子是景色描写,他们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色? —— 江月、山景、落日、断鸿、游子
2、师: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写又牵动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 教师提示:请大家抓住关键词
(学生讨论完成)二)分析词的下片 1、全体男生朗读
八、小结
九、课后作业
九、板书:
上片:江月 山景落日 断鸿 动作:看、拍、会、登
下片:张翰 —— 乐于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 运用典故 刘备 —— 雄才大略 桓温 —— 叹时光流逝
第三篇:《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2.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词中所用典故的含义,掌握咏史怀古词的特点。(教学难点)
二、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
一、抽查学生自主预习情况。
1.走近作者: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作品题材广阔,风格多样,以(豪放)(风格)为主,关于用典,也善于白描,开拓了词的疆域,提高了词的表现力。
2.注音:玉簪(zān)螺髻(jì)鲈鱼堪脍(kuài)揾英雄泪(wân)....
二、组织学生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你感觉词的风格怎样?作者表达的主要情感? 这首词,境界阔大,气魄雄浑,寄意遥远,感慨深沉、豪放。
作者登上建康城(今南京)的赏心亭,面对辽阔山河,听到鸿雁悲鸣,生出无限忧思。自伤抱负世无知已,得不到理解与慰藉;浩叹英雄徒有雄心壮志,却无处施展才华。
2.分片讨论:
(1)上片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试加以分析。
借景抒情。词人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词人在赏心亭上看到的江景,水天一色的辽远和如簪似髻的山影便牵动了他久蓄的愁苦。“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遥岑”即远山。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象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象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落日”本是自然景物,辛弃疾用“落日”二字,含有比喻南宋国势衰颓的意思,亦表达了作者的愁苦心情。“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
(2)下片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试加以分析。
用典。词人用典意在对比,前两个是反例,后两个是正例,正反对比表达了词人的价值观。“尽西风、季鹰归未?”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也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愤懑;“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表明词人为国忘私的广阔胸怀,也批判了那些不顾国事、钻营私利的人;“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尤如此”,抒发自己不能抗击敌人、收复失地,徒然虚度年华的愤慨和苦痛。
3.总结整合:用简练的语言总结这首词。
这首词,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则是直接言志。境界阔大,气魄雄浑,寄意遥远,感慨深沉。通过所见所闻所感,层层展开主题。结构曲折而严谨。而且典故使用贴切精妙,天然浑成。不愧为传世之作。
三、检测巩固。
1.“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一句中“玉簪螺髻”是形容(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运用了(比喻)修辞。
2.“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中“落日”,比喻(南宋国事衰颓);“断鸿”指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
3.“把吴钩看了”,借吴钩闲置身旁,烘托出词人(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的苦闷,“阑干拍遍”形象地表现出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的情态。
四、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一、抽查学生自主预习情况: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孙仲谋(móu)舞榭(xiâ)巷陌(mò)金戈(gē)....佛狸祠(bì)狼居胥(xū)仓皇(huáng)可堪(kān)....元嘉(jiā)拓跋焘(tāo)王玄谟(mó)张浚(jùn)....2.解释下列词语,掌握在词中的意思: 风流:遗风,流风余韵。寻常:平常。草草:草率。北顾:北望。可堪:不忍。
二、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探讨用典的意义和作用。
(一)所谓用典,就是引古事、古人来比喻今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典”。恰当地用典,可使诗文文情隽永,含蓄深刻。用典或仰慕古人;或以古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等。言简意赅,以一当十。
(二)辛弃疾在文学史上被评论家讥之以“掉书袋”,原因是他的词作好用典故。全词用了哪几个典故?你认为每一个典故的用意是什么?(对照注释、材料分组讨论)
上阙用了(“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两个典故。
下阙用了(“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三个典故。1.分析研讨前两个用典。① 说说这两个人的共同点?
都是能够建立功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事业都是在京口起步的。② 用此二人典,蕴含了什么用意?
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决心恢复中原的宏大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
2.分析研讨第三个用典。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目的是什么?(用典的用意何在?)
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
3.分析研讨第四个用典。诗人写佛狸祠下祭神庙会的热闹景象,是什么心情?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民俗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示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4.有人说最后一段洋溢的是满腔豪情,也有人说是悲情怨语,说说你的理解。分析研讨用廉颇典故的用意。
辛弃疾这首词最后用廉颇事作结,是作者到老而爱国之心不衰的明证。廉颇虽老,还想为赵王所用。他在赵王使者面前一顿饭就吃了一斗米作的饭、十斤肉、又披甲上马,表示自己尚有余勇。辛弃疾在这词末了以廉颇自比,也正表示自己不服老、还希望能为国效力的耿耿忠心。雄心不减当年,切望为国效力,叹无人前来问讯徒有英雄豪情。
三、检测巩固:见《点金训练》P1~6题。
四、教学反思:
第四篇: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飞云居实用教学案
必修4第二单元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辛弃疾词两首
★★学习方法
诵读与感悟、合作与探究、点拨与评说相结合。★★学习目标
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
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
3、继续学习欣赏词的艺术手法、品味语言。
4、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体会并理解词人的情感。★★课前预习
1、完成《学习指导》“自主探究学习”部分。
2、查阅《学习指导》和《精析精练》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词。★★ 学习过程
第二课时
◆◆ 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继承苏轼把词的豪放风格加以发扬光大,使它蔚然成为一大宗派,主要应归功于辛弃疾。辛弃疾的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这种豪迈风格的形成,首先决定于他的作品有深厚的爱国热情和广阔的社会内容。
一、☆★检查预习
1、《学习指导》“自主探究学习”部分。补充注释:
风流:这里指英雄遗风,即英雄人物在历史舞台上所创伟绩带来的意义上的影响,所谓流风余韵。气吞万里:豪气简直能吞没万里江山,形容气概非凡。草草:本来是杂乱不齐的样子,这里引申作草率马虎。北顾:回头向北望。
可堪:哪堪,怎堪,也就是怎能忍受的意思
2、作者简介。
3、背景材料:
二、☆★诵读全词,整体感知
1.指名学生试读。2.教师范读。
点拨:把握词的感情基调,正确把握读音及停顿。
3、自读。
三、☆★品味语言,探究鉴赏
1、阅读上片,分层赏析。
【上片可分两层。“千古江山……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是第一层,写远眺四周大好河山,缅怀曾经在京口建都的孙权。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帝,他在南京建立吴都,并且能够打垮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辛弃疾以“英雄 ” 一词赞颂他,表示自己对他的敬仰和向往,只是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人物,再无处可寻了。“舞谢歌台 ” 一句,承接上文,即便是英雄事业的流风余韵,也已经没有了。这两句表达了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也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斜阳草树……气吞万里如虎”是第二层,写俯瞰京口街市,缅怀曾经在那里居住的刘裕。刘裕出身贫寒,曾
飞云居实用教学案
必修4第二单元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五、☆★名句赏析,拓展延伸
¤¤ 你认为这首词写得最好的是哪一句?请加以赏析。
◆策略点拨:第一步,联想画面;第二步,赏析手法;第三步,品味修辞(包括词语使用);第四步,体悟情感;第五步,感受效果;第六步,综合表述。
七、☆★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这首词。
2.完成《学习指导》《精析精炼》本课练习。※※板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上片:盛赞历史上多位英雄人物 下片:力表自己抗金主张和态度(大量用典
借古讽今)
第五篇:《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篇一:辛弃疾词两首 表格教案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篇二:辛弃疾词两首的教案
教学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新词,相信同学们对辛弃疾并不陌生,我们已经学过他的不少词了,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回顾一下,学了哪些词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很好,看来大家对辛弃疾的词真是记得滚瓜烂熟,那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一首是《水龙吟》,请同学们先想想,辛弃疾为什么要登建康赏心亭?
二、背景介绍
《水龙吟》作于淳熙元年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时,他自江北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那是因为他有着几种特殊的身份,使得朝廷对他不能信任:一,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
二、他曾参加过农民起义军;
三、他是个意志坚决的主战派。这三重身份都触犯了当权者的忌讳。所以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绝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于是34岁的他,就登上了建康亭。
三、学生朗读
四、重点把握
词人登建康亭,他的“登临意”是什么?
五、具体赏析
1、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气象阔大,笔力遒劲。
“楚天”的“楚”地,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战国时曾属楚国。“水随天去”的“水”,指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千里清秋”和“秋无际”,显出阔达气势同时写出江南秋季的特点。南方常年多雨多雾,只有秋季,天高气爽,才可能极目远望,看见大江向无穷无尽的天边流去的壮观景色。
古人在创作诗词的时候一般比较忌讳重字,而在这首词的前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作者连用两个“秋”,想想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作者选取了两种视角来表现天尽的秋意。第一句“楚天千里清秋”作者采用仰视的视角来描绘秋天独有的高远萧瑟的特点。第二句“水随天去秋无际”作者采用平视的视角来展现水天相接、浩浩江流东去的壮阔画面。两个“秋”字写出了词人目光的六栋,目力所及一片秋色。第二个“秋”字高度概括了长江两岸的所有秋景。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遥岑远目:“远目遥岑”的倒装。远目:极目远望。
“遥岑”即远山。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像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韩愈在《送桂州严大夫》中说: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以玉簪来比喻苍翠挺拔的青山。皮日休《缥缈峰》: 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则用青螺髻形容碧绿层叠的山峦。辛弃疾借用这两位诗人的词语,以”玉簪螺髻“比喻山峰,既符合远望的特点,也描写的远山的秀丽。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人心中有愁有恨,所见之远山也似乎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那么诗人愁恨为何,又因何而至?至于愁恨为何,又何因而至,词中没有正面交代,但结合登临时地情景,可以意会得到。
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想象一下。向北望是江淮前线;再远即中原旧疆,却没有收复的希望。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壮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也限于国力。以上种种,是恨之深者,愁之大者。诗人借远山之献供,尽情抒发内心担负。
3、“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这三句虽然仍是写景,但无一语不是喻情。落日,本是日日皆见之景,辛弃疾用“落日”二字,比喻南宋国势衰颓。“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作为“江南游子”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北上收失地之意,对于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也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4、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这三句,是直抒胸臆,此时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第一个动作是“把吴钩看了”。“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敌,但现在却闲置身旁,只作赏玩,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第二个动作“栏干拍遍”。栏干拍遍是胸中有说不出来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干来发泄。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非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另外,“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除了典型的动作描写外,还由于采用了运密入疏的手法,把强烈的思想感情寓于平淡的笔墨之中,内涵深厚,耐人寻味。
词人在登高怀古,心忧国家,看吴钩,拍栏杆,那么,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在干什么呢?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词人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可惜无人知晓,无人理解。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上阕总结: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辛弃疾登高望远,触景生情,情随景迁,由远及近,层层推进,将自己的远大抱负和壮志难酬的苦恨抒发出来。
5、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前面用”献愁供恨“表现自己的愁和恨,是一转,由无情之景转为有情之景,看吴钩,拍栏杆,是一转,用动作来表现自己的苦闷和愤懑,那么接下来一句又是一转,用典故,借古人古事来写自己的情感。那什么是用典呢?所谓“用典”,就是引古事、古人来比喻今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典”。恰当地用典,可使诗文文情隽永,含蓄深刻。用典或仰慕古人;或以古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等。言简意赅,以一 当十。
我们来看看第一句,这里反用西晋张翰(字季鹰)典故。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作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便弃官回乡。(见《晋书。张翰传》)“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末?”意思是:不要说鲈鱼肉丝鲜美,秋风呼呼刮满天,我不会象西晋的张季鹰,为贪吃家乡美味而弃官。他要借此表达的是自己不愿归隐,又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现在深秋时令又到了,连大雁都知道寻踪飞回旧地,何况我这个漂泊江南的游子呢?然而自己的家乡如今还在金人统治之下,南宋朝廷却偏一隅,自己想回到故乡,又谈何容易!“尽西风、季鹰归未?”既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6、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这个典故讲是三国时许汜去看望陈登,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大床,叫他睡下床。许汜去询问刘备,刘备说:天下大乱,你忘怀国事,求田问舍,陈登当然瞧不起你。如果是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让你睡地下,岂止相差上下床呢? “怕应羞见”的“怕应”二字,是词人未许汜(si)设想,表示怀疑:像你这样的琐屑小人,有何面目去见象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这二层大意是:词人既不学吃鲈鱼脍而还乡的张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
7、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流年,即时光流逝;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也有一个典故,据《世说新语。言语》,桓温北征,经过金城,见自己过去种的柳树已长到几围粗,便感叹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大呢!这三句词包含的意思是:于此时,我心中确实想念故乡,但我不不会像张瀚,许汜一样贪图安逸今日怅恨忧惧的。我所忧惧的,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宿愿不能实现。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这三句,是全首词的核心。到这里,作者的感情经过层层推进已经发展到最高潮。
我们一起来分析下这三个典故,一用反问句,一用推测句,一用感叹句,错综复杂,可谓是一波三折,一唱三叹。作者非常的苦闷痛苦,想到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这句虽然没写出来,想必此时的作者早已留下了泪水。我们知道,柳永的泪,是儿女情长伤离别,那辛弃疾的泪,则是英雄不遇其时的泪。
8、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倩,是请求,“红巾翠袖”,是少女的装束,这里就是少女的代名词。在宋代,一般游宴娱乐的场合,都有歌妓在旁唱歌侑酒。这三句是结尾自然收束,知音难求,词人的痛苦无人来安慰,因此只能唤取红巾翠袖的歌女来搵泪了。但“倩何人”又表明了无人可代为唤取红巾翠袖,因此只好独自哀伤。这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义近而相呼应。
下阕:直接言志。作者进一步阐明自己的人生信念是坚定不可动摇的,尽管一时不得志,但决不消沉退缩。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上节课学了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那首词是作者多少岁写的呢,对,34岁,而写《永遇乐》时,作者已经65岁了。由壮年到了老年,这次,他为什么要登北固亭?人生处境和心理状态有什么不同?我们一起来了解他的坎坷命运。
二、背景介绍
宋宁宗嘉泰三年,辛弃疾64岁,退隐江西乡间已有十多年,被执掌大权的韩侂胄所起用。当时蒙古已经崛起,金则日益衰败,并起了内乱。韩要立一次伐金大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第二年任他做镇江知府,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辛初到镇江,积极作北伐准备,可他的意见不能被韩侂胄一伙采纳,并给了他一个降官的处分,后来又把他调离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写下的。
三、学生朗读
四、赏析
怀古:我们学过的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感叹人生如梦,那苏轼的的怀古
思考:登上京口北固亭看到什么?怀了什么古?哪些古人近事?想表达什么?
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千古江山,开篇大气,千古具有时代感、历史沧桑感,江山具有现实感。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那个三国鼎立的时代。曾经,孙权在京口建都。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帝,他在南京建立吴都,并且能够打垮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曹操发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叹。
思考: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作者为什么如此推崇孙权?
①京口是孙权开创基业的地盘;②孙权的东吴与当时的南宋王朝有着惊人的相似,同样位于东南一隅,同样面对强大的北方入侵之敌,同样有长江天堑但是,孙权打败了曹操,并且开疆拓土,最终促成三足鼎立的历史局面但南宋王朝却不思进取,偏安苟且,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于是作者才会发出“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这样的感慨,表达了对孙权的赞叹和对统治者的谴责
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舞榭歌台“是承平气象的象征。“舞榭歌台” 一句,承接上文,即便是英雄事业的流风余韵,也已经没有了。也就是说非但人无觅处,就连他当年的“舞榭歌台”,能反映他的风流遗失的建筑物也都被“雨打风吹”,杳无踪迹了。突出了潇飒、凄凉之象,笔调转为哀婉、舒缓。这两句表达了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也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
3、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这是作者就想到了刘裕。刘裕出身贫寒,曾经生活在荒僻小街巷,却讨伐桓直,平定叛乱。作者想到刘裕早期的功勋,非常钦佩。第二层,写俯瞰京口街市,缅怀曾经在那里居住的刘裕,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
4、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雄浑壮阔,气吞山河,可以想象出当时刘裕叱咤风云的英雄形象。这三句颂扬刘裕率领兵强马壮的北伐军驰骋中原,气吞胡虏。刘裕先灭了山东的后燕,后灭陕西的后秦,光复洛阳、长安,煊赫一时。想当年,说明了英雄孙权无觅处,气吞万里的刘裕的遗迹也找不到了。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意图就能被采用,因为辛弃疾提出的关于先收山东,后取河北的战略,和刘裕不谋而合。那么借刘裕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感情?梦想抗金,匡复中原,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上阕: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
思考:写孙权和刘裕一详一略,为什么?
刘裕出身贫贱,却能建功立业,更表现了“事在人为”的道理,更希望能遇到像刘裕一样的国君,实现自己的抱负。
5、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草率;轻易地
宋文帝刘义隆元嘉二十七年命王玄谟率师北伐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王玄谟草率出兵,没有周详的部署,结果大败而归。封狼居胥:用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于狼居胥山举行祭天大礼的故事。北顾:许多注本解释为向北张望追来的敌人,其实并未达作者之意。北顾是流亡到江南士大夫常用的一个含有政治意义的诗词,有“北望中原,企图恢复”之意。作者登北固亭,实一语双关。作者借用他的典故有何深刻用意?遭致惨败,仓皇北顾反对当时当权者韩侂(tuō)胄草率出兵北伐。那么韩侂胄草率出兵的结果是什么呢?准备不足,内部分裂,再无岳飞一样能征善战的良将,只落得仓皇而逃。皇帝问罪,韩侂胄成了首席责任人,被问斩。
思考:用刘义隆的典故用意何在?
借古讽今,告诫南宋朝廷不要草率出兵,体现自己正确的抗金作战思想。
6、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四十三年,有重过此地之感。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三年来到南宋,到开禧元年登北固亭,前后相距恰四十三年。思考:“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一句中的“望”字用得妙在哪里? 五个典故中,只有两个与北固亭有关一个“望”字,首先使得作者的视野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小小的北固亭,而是远眺而且,这一“望”,使得作者思绪万千,似乎看到了“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也想到了命途多舛的廉颇“望”字,使得全词境界全开
7、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反问句式,意思是说不堪回首或不忍回首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佛狸祠下,鼓声隆隆,鸦声连连,人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祭祀着神灵,场面无比热闹 篇三:辛弃疾词两首集体备课稿
课“八点”、课前课中课后分层练习学案——提出教学流程建议——个人二次备课并分课时撰写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上课——课后反思——下次集体备课反馈总结
集体备课的类型:新授课——练习课(单元过关检测、阶段检测、强化训练、作业等)——复习课 集体备课六统一: 统一进度;统一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每一节课授课的共性内容;统一作业(即“三题”,其中课后巩固拓展练习作业难度分三个层次:基础、提高、拓展);统一单元过关检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