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井教学设计我
25《井》教学设计
刘丽英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井水“清、甜、凉”的特点,学会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并加以运用。
3、引导学生懂得劳动能给人带来甜美和欢乐,激发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抓住井水“清、甜、凉”的特点,懂得劳动能给人带来甜美和欢乐。
三、教学难点:
仿照文章第3自然段的写法,自选内容写一段话。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复习导入,梳理结构。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5课《井》,齐读课题。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板书:井:古老,井水:清甜凉
第二环节:抓重点词,了解井的特点。
1、师:那时候我常常想,现在我也常常想:那口井是谁开掘的呢?什么时候修成的?你能找到答案吗?
预设:从“这口井是什么时候修成的,已经没有人能说清楚了。”看出没有人知道是谁开掘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修成的。
2、师:这口井有什么特点?
预设:这口井很小,很古老。从小小的,一道道,深深的印痕能看出来井的特点是小和古老。
第三环节:抓生活片段,感受井水特点及那口井带来的甜美和欢乐。
师:这么古老的小小的水井,给后代带来了哪些甜美和欢乐呢? 圈画出重点词语,在空白处简单批注。学生自学 汇报交流:
1、抓住数星星的生活片段,了解井水特点及带来的欢乐。
预设:从“我们趴在井圈上,痴痴地往井水里看,一颗一颗地数映在井水里的闪亮的星星。”能看出井给我们带来的甜美和欢乐。“痴痴地”写出了我们数星星那种着迷的样子。“一颗一颗的数”“闪亮的”等关键词体会出井水清的就像一面镜子,可以映出星星。写出了井水清的特点,而且能看出他们很高兴。或者追问:这件事发生在作者小时候,那时候的农村没有电视,也没有各种玩具,你们想想作者在数星星时是什么心情? 师:那么应该怎么读这句话呢? 自己读---指名读
师:通过你的朗读,我看到了映在井水里的一颗一颗闪亮的星星,看到了他们一张张高兴地笑脸。
来看看这两句话。哪句好?为什么?
我一面数,一面心里想:啊,这些星星,离得多远,多远!这井水,它有多深,多深!
我一面数,一面心里想:啊,这些星星,离得多远!这井水,它有多深!预设:连用两个“多远”、“多深”强调了星星离得远,井水很深,突出井水很清的特点。
师:说的真好,快用朗读表达出来。自己读---指名读
师:那么这一段该怎么读呢?自己读---指名 师:你能填空吗?(挖空背诵)师:这一自然段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井水的清写具体的呢?(作者先在段首概括地写了清的特点,再通过兄妹俩在井台边数星星的生活片段具体说明井水的清。板书:先概括后具体
2、抓住收大萝卜的生活片段,了解井水特点及带来的欢乐。
师:学完了数星星的生活片段,小兄妹俩真的很快乐,井还带来了哪些甜美和欢乐呢? 汇报:
1)预设:我们平常吃的,都是这井里的水。用它来浇菜,就更是极好的水了。“快,打水去!”妈妈一吩咐,你就立刻能听到我和妹妹在井台打水时的嬉笑声。“平时吃的 ”,“浇菜”,“极好”,都能说明水很甜,“嬉笑“能看出我们喜欢打水,很快乐。
2)白白胖胖的大萝卜,顶着碧绿碧绿的大缨子,真是可爱极了!抓词语:白白胖胖、大、碧绿碧绿、大、可爱极了 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写在书上。
这些词语都写出了萝卜长得好,因为水好,写出了丰收的喜悦之情。
师:打水时的快乐,收获后的喜悦都给作者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甜美和欢乐,每次想起,都会想起屋后菜园里那口古老的水井。
师:请两位同学分段读第4、第5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预设:作者先在段首概括地写了甜的特点,再通过收大萝卜的生活片段具体说明井水的甜。板书:收大萝卜
3、抓住浸李子、吃李子的生活片段,了解井水特点及带来的欢乐。师:还有哪个生活片段也能感受到井带来的甜美和欢乐? 预设:“新鲜的红李子,被井水浸得冰凉,咬在嘴里又脆又甜,还有一股清香!那可口的味道呀,我真是一辈子也忘不了!”吃李子时“冰凉,又脆又甜,清香,那可口的味道写出了吃李子带来的甜美和欢乐。板书:浸、吃李子
师:假如你就是作者,在你18岁的时候,你想起这种味道,你怎样读这句?当你60时岁的时候,你再想起这种味道,你怎样读这句? 学生读
师:快速浏览6、7自然段,你发现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预设:作者先在段首概括地写了凉的特点,再通过吃李子的生活片段具体说明井水的凉。
第四环节:比较写法,运用生活片段写具体。
师:默读3—7段,三部分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预设:
1、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
2、然后通过生活片断具体表现事物特点。师:我们来看看四年级时学过的《海底世界》,与我们今天学习的《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预设:海底世界》虽然也是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但是从几种动物的不同活动方法来写具体的。
师:那么运用生活片段写具体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再来看这段话。(比较《我爱故乡的杨梅》 预设:这段话也是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通过有一次吃杨梅把牙酸倒了生活片段写的,这样就写出了熟透的杨梅酸味还是有的,也写出了作者对杨梅的喜爱对故乡的喜爱。
师:本文通过生活片段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预设:通过生活片段写表达了井给“我”的童年生活带来了甜美和欢乐。第五环节:抓住首尾段,提炼中心思想。师:是什么给大家带来了甜美和欢乐? 预设:是井给大家带来的甜美和欢乐 师:仅仅是井吗?
预设:井水、挖井人、劳动人民。
师:是啊,就是这些劳动人民,以自己的劳动给后代带来了甜美和欢乐。第六环节:学以致用,仿写延伸。师:作者为了表现这种情感选择了通过生活片段写井水特点的写法。我们也学习这种写法说一段话。(1)天真冷!
(2)橘子很酸很酸。
(3)妈妈很爱我。交流
师:总结:吃水不忘挖井人,是那些劳动人民以自己的劳动给后代带来了甜美和欢乐,希望我们班的每一名学生都是热爱劳动的好学生。作业:
1、背诵3-5自然段。
2、仿照第3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板书设计:
井 古老
清 数星星 先概括后具体
井水 甜
收大萝卜
凉 浸、吃李子
第二篇:《井》教学设计
《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及其创作简况;
2、理解诗句的丰富含义; 过程与方法:
1、朗读诗歌;
2、讨论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井”的象征意义,学习其不事喧哗、甘于寂寞、默默承受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丰富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井”的象征意义,学习“井”的内在精神品质。
三、教学媒体: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有一句话说得是“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一方面是说柳永的词作流传之广,另一方面也道出了“井”对当时人们的重要性。古代没有自来水,大部分的生活用水都是井水,因此有井台处便是人们的聚居之处,古代的井邑就是我们今天的村落。“李以苦存,井以甘竭”,井总是默默地承受人们的汲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倾听一下井的诉说。(二)、简介作家作品
杜运燮(1918—2002),福建古田人,生于马来西亚,20世纪30年代回国。“九叶诗派”成员之一(还有穆旦、陈敬容、郑敏、辛迪等)。有诗集《诗四十首》《南音集》《晚稻集》《杜运燮六十年诗选》诗文合集《海城路上的求索》等。
九叶诗派:中国新诗派之一,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等九人。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它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在艺术上,他们自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结合,注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界。他们承接了中国新诗现代主义的传统,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诵读诗歌
1.学生自由诵读,体会朗读时应把握的感情。注意瞥(piē)见
屏(bǐng)弃
洗涤(dí)
虔(qián)诚等词读音,排除文字障碍。
2.学生推荐朗读,其他同学提出诵读建议,老师予以指导。(明确)语调应适当平静,节奏应适当舒缓。
3.学生齐读诗歌。
(四)、整体感知
1.(提问)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谁?除去抒情主人公还塑造了哪些形象?(明确)抒情主人公——井——“我”,除去“我”还塑造了“你们”(汲水者)这一形象。
2.给诗歌划分层次(1)“井”周边的环境。(一个“静默”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井”的世界原本是完整、和谐的,而这一切终究由“你们”的出现而打破)
(2~6)井和汲水者的对话。
(7)深入刻画“井”的精神品质。3.体会“你们只汲取我的表面”,“你们也只能扰乱我的表面”中“只”“只能”的妙处?
(明确)写出来“井”的高度自信。4.“井”的自信来源自哪?(明确)来自黑暗的地层。
(五)、问题探究
1.引导学生讨论“井”“你们”“黑暗的地层”“垃圾”的象征意义?
2.联系背景(课文并没有直接给出本诗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注意第3页右下角的诗歌创作时间1944年),1944年正值抗日战争的尾声阶段,此时日本帝国主义秋后之蝗,失败已成必然。
3.学生再次讨论上述“意象”的象征意义。
(明确)井——象征的是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象征着一种坚韧、高洁的品格。
你们——象征的是日本侵略者(由1944年这个背景,以及第二节中你们在“饥渴的时候,离开温暖,前来淘汲,满面的烦忧可以推出)
黑暗的地层——社会最底层的民众
垃圾——侵略者给我们神州大地留下的创伤。
4.讨论,这首诗在当时所能起的作用。
(明确)在当时的特殊背景下,这首诗无疑会起到一定的鼓舞人心的作用,鼓励大家众志成城,同仇敌忾,顽强地去应对民族的苦难。(六)、教后反思
这首诗歌难点是对诗句含义的理解,最集中的体现在对诗句“我的生命来自黑暗的地层∕那里我才与无边的宇宙相联”的内涵的理解上。
从学习过程看,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诗歌理解有困难,尤其是对含义丰富诗句的理解。我分析,学生对生活生命的具体体验缺乏敏感性,更缺乏必要的思考。所以一定要适时的加入诗歌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度过“难关”。
第三篇:井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及其创作简况。
2、理解诗句的丰富含义。
3、诗歌语言特点 过程与方法
1、朗读诗歌
2、讨论交流
3、师生共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井”的象征意义——不事喧哗、甘于寂寞、默默承受的生命形态
2.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句的丰富含义。
2、理解“井”的象征意义。
3.教学用具
多媒体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作者介绍
1、作者简介
杜运燮(1915-2002)福建古田人,生于马来西亚霹雳州。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1945年后历任重庆《大公报》编辑,新加坡南洋女中和华侨中学教师,香港《大公报》副刊编辑,《新晚报》电讯翻译,新华社国际部编辑、翻译,山西师范学院外语系教师,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硕士研究生导师,新华通讯社国际部编辑、翻译,译审。194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他的一首诗《秋》发表之后,因有评论家说该诗朦胧得让人气闷,从此 “朦胧”成为诗坛的专用名词,后演变成一个重要诗歌流派。
2、杜运燮作品
诗集《诗四十首》(1946)、《晚稻集》(1988)《南音集》、《你是我爱的第一个》(1993)
《杜运燮诗精选一百首》、《海城路上的求索——杜运燮译文选》、《九叶集》、《八叶集》(合集),散文集《热带风光》等。《香港回归颂——一个七九老人庆九七》获香港《大公报》与北京《光明日报》联合主办的迎接香港回归祖国诗词大赛一等奖。
三、整体感知
(一)、朗读诗歌
1、个人自由朗读
2、教师朗读
3、学生朗读
(二)、结合“导读”提示,学生交流讨论谈自己对诗歌的初步理解,提出疑难问题
这首诗以“井”喻人,写出了一种不事喧哗、甘于寂寞、默默承受的生命形态。与《天狗》里的“狂飙突进”式的生命律动不同,这首诗里的生命律动是内敛的、“静默”的,表现了一种坚忍不拔的品质。
全诗有七节,每节三行,诗的外形和句式显得比较齐整,如同“静默”的“井”。
四、诗歌分析
(一)、阅读诗歌第一节回答:
1、首句“我是静默”有什么作用?
首句“我是静默”为全诗奠定了基调,突出了“井”的沉静与沉默的品质。
2、“井”对自己的世界是怎样描绘的,写出了“井”的怎样的心理状态? “井”的世界“完整和谐”的,有“几片草叶”,有“小小的天空”,有“几朵浮云”,三个意象构成了“井” 的安适清静的环境,写出了“井”平淡而自我满足的心理状态。
(二)、赏析第二节
从第二节起,在作为抒情主人公的“我”之外,忽然引入了一个对话者“你们”。第二至六节,便是“我”与“你们”的对话。
这里的“你们”,是指来井边取水的人们,他们因“饥渴”“前来淘汲”。这里诗人没有描绘“你们”取水的具体情景,而是以“瞥见你们满面的烦忧”,写出了取水人的愁苦、凄哀。这样,在“我”的“静默”与“你们”的“烦忧”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作者巧妙地利用水面的映现作用,写“井”的“瞥见”,其实是一种相互观看。
对照
“我”的“静默” ——“你们”的“烦忧”
(三)、赏析第三节
1、诗句“但我只好被屏弃于温暖∕之外”中“只好”一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此处的“只好”颇为得体,既与“井”的坚韧品质一致,又写出“井”离开“温暖”的被迫与无奈。
2、你怎样理解诗句“满足于荒凉的寂寞:有孤独才能保持永远澄澈的丰满”? “温暖”与这节的“荒凉的寂寞”“孤独”构成对比,“满足于荒凉的寂寞”,不怕“孤独”,这是“井”的精神境界,是“井”的独特个性,正是“井”的特性,才使得“井”能够“永远澄澈的丰满”。诗句蕴涵着生活的哲理,给我们已启示。
(对比)
温暖————“荒凉的寂寞”“孤独”(这是境界、个性)
(四)、赏析第四节 怎样理解诗句“剩下冷寂的心灵深处 / 让四方飘落的花叶腐烂”? “冷寂的心灵”是指“井”的沉静沉默的心灵,而这心灵可以“让四方飘落的花叶腐烂”,进一步显示出“井”的大度与包容精神境界。
从整体看,第四节更进一步,作者用“表面”和“深处”这对相反的词,展示“井”的“冷寂”与沉静,一任“四方飘落的花叶腐烂”。因为取水人只汲取了井的“表面”,无法深入它的内心。
(五)、赏析第五节
诗句“你们也只能扰乱我的表面”,“也只能”一语充分显示了井的自信,这种自信源于:“我的生命来自黑暗的地层,∕那里我才与无边的宇宙相联。”于是,“井”的“静默”品质获得了深厚的支撑——“黑暗的地层”与“无边的宇宙”。
怎样理解“黑暗的地层”呢?
结合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可以理解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民众。
(六)、赏析第六节
第六节仍然采用对比的方式(“垃圾”与“洗涤”),将“井”的品质进行了深化:“默默地承受一切”。这是一种“静默”中的忍耐与“承受”。同时,“洗涤”“垃圾”之后,“我将永远还是我自己”,表明了“井”的高洁、自持的品性。
(七)、赏析第七节
最后一节是全诗的总结和提升,再次强调了“井”的“静默,清澈,简单而虔诚”。这几个词语准确地概括了“井”的丰富而可贵的品质。尤其是末尾的“绝不逃避,也不兴奋”“苦笑几声”,十分形象可感,“井”的不卑不亢的姿态跃然纸上。
此诗中关于“井”的描述,第一节和最后一节是总体性的勾画,中间的五节构成了一个整体,是具体的呈现。
五、问题探究
1、这首诗里的“井”有哪些形象特点和性格? 诗中关于“井”的描绘是层层深入的:
第一节是粗略的描述,以“草叶”“天空”“浮云”构筑衬托“井”的环境,特点是“完整和谐”;接下来,以“荒凉的寂寞”“孤独”反衬“澄澈的丰满”,以“冷寂的心灵”接通“黑暗的地层”和“无边的宇宙”,并用“洗涤”保持自我;最后,“静默,清澈,简单而虔诚”,完成了“井”的素描和透视。
2、如何理解“井”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或它在世间的命运遭遇?
诗中设置了一个“我”与“你们”的对话情景,从侧面展现了“井”的遭际:“被屏弃于温暖”,“满足于荒凉的寂寞”和“孤独”,被“淘汲”和“扰乱”,任“花叶腐烂”在“心灵深处”,因垃圾淤塞而“被遗弃”。总的来说,相对于外部的污浊环境,“井”是一个无私的给予者,而且是坚韧的、“默默地承受”的。
3、试剖析“我的生命来自黑暗的地层∕那里我才与无边的宇宙相联”的内涵? 这两句诗点明了“井”的生命内涵的源泉。“黑暗的地层”既指示了保持高洁的“井”所面对的险峻处境,又隐含着其生命内涵的强大支撑——生存在社会底层的民众。“无边的宇宙”带有某种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观念,它实际展示的是“井”所向往的开阔的胸襟、高远的抱负。
4、“井”有什么样的深层含义(象征意义)?
在此诗中,“井”象征着一种坚韧、高洁的品格,这品格显然是某一类人才具有的。提示学生留意这首诗的写作年代(上世纪40年代),在当时的特殊背景下,这首诗无疑会起到一定的鼓舞人心的作用:鼓励大家众志成城、同仇敌忾,顽强地应对民族的苦难。
五、语言品味
说说你喜欢哪句话或哪段,说说你的理由。
课堂小结
这首诗歌难点是诗句含义的理解,最集中的体现在对诗句“我的生命来自黑暗的地层∕那里我才与无边的宇宙相联”的内涵的理解上。
从学习过程看,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诗歌理解有困难,尤其是对含义丰富诗句的理解。我分析,学生对生活生命的具体体验缺乏敏感性,更缺乏必要的思考。
第四篇:《满井游记》教学设计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 承德围场四合永中学 冯海军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中的一些生字词。
2.体会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掌握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体会本文写景的特色。
2.对比、反衬的手法及运用。
教学设想:以读代讲,读中感悟,指导学生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本文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记游小品。满井是明、清两朝北京近郊的一个风景区。文章用极精简的文字记游绘景、抒情谕理。历历如画的景物描写,透出京郊早春的芬芳气息,勃勃生机。作者借景抒感,给读者以人生哲理的感悟。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袁宏道的足迹,去欣赏一下这美丽的早春景色吧!(板书课题、作者)
1.学生介绍作者(学生介绍不齐的,其他同学来补充,学生如再补充不完整的教师补充,并且积累)
2.袁宏道(1568~1610),明朝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明公安(今湖北人),万历年进士,官至吏部中郎,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作品真率自然、清新活泼,内容则多写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民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有《袁中郎集》。
3.游记,散文的一种。以轻快的笔调和生动的描写,记述旅途中的见闻,反映某地的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俗习惯和社会状况等,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属山水游记,又因其短小,称“山水小品”。
4.写作背景
万历二十七年(1599),袁宏道再次做官,任顺天府教授,终日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这使他颇为苦闷,更使他苦闷的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诉。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暇就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
一读:
通读全文,解决字音字义问题。
1.学生读课文,同桌为一个小组,(有不认识的字和词语,学生用笔在文章中标记出来,听朗读录音的时候更正)
注意下列字的读音:廿鹄鬣茗蹇髻鬟曝呷恶堕
学生听朗读录音,用笔在文章中圈、点、勾、画。
熟读课文
1.将生字带入文中,自由大声朗读一遍,熟悉生字。
2.同桌互读互听,可以将文章分开,一人读一半,互相挑错误(可以从生字和断
句方面等。)
二读:
1.指名读(可以选择一男生和一女生赛读,剩余男女声侧耳倾听,注意长句的断句。)老师强调长句的断句:(1)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2)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2.齐读熟悉。
三读:
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重音,读出作者喜悦的感情。
1.译读:
每冒风驰行:驰行,坐车出行。
未百步辄返:辄,总是,就。
2.第2自然段。廿二日天稍和:和,暖和。
土膏微润:土膏,肥沃的土地。膏,肥沃。润;滋润,润湿。
于时冰皮始解:于时,在这时。冰皮,河床上结冰的表面。泼色乍明:波色:水波的颜色。乍;初:始。鳞浪层层:鳞浪,像鱼鳞似的浪纹。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晶晶然,亮晶晶的。然,形容词词尾。新开,刚打开
娟然如拭:娟然,美好的样子。
如倩女之hui面而髻鬟之始掠也:hui面,洗脸。掠,梳掠。
柔梢披风:披风,在风中散开。披,分开,散开。
浅鬣寸许:浅嫩的麦苗高一寸左右。鬣,兽颈上的鬃毛,这里形容麦苗。
泉而茗:用泉水煮茶喝。泉,用泉煮。茗,泡茶喝。泉、茗名词活用为动词。
而歌者:端起酒杯唱歌的。,酒杯,名词用为动词,端起酒杯。
红装而蹇者:蹇,本文跛足的,引申为驴,用作动词,骑驴。
凡曝沙之鸟:瀑,晒太阳。曝沙,在沙滩上晒太阳。
呷浪之鳞:呷,吸而饮。鳞,借代鱼。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毛羽鳞鬣,鸟的羽毛,鱼鳞鱼鳍。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未始,未尝。
2.自读自译方式:对着课文大声说译文,借助注释并调动原来的文言知识积累。
3.静悟:老师读译文,学生看课文。边听边领会。
4.齐读巩固
5.点画重点注释(老师自己决定)
四读:(赏读)
要求: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然后学生作总结、归纳,学生自己理解掌握比喻的用法和作用。
阅读思考:
1.北京一带早春气候有什么特征?
2.写城中余寒景象表达作者什么心情?第l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第2自然段描写初春景物,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分析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怎么描写的?
4.第3自然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
5.本文在记叙描写中用了很多比喻句。有的是以物比人,有的是以人比物,有的以物比物。
试举例说明:
1若脱笼之鹄:以人比物(把人比作物)。
2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物比物。
3如倩女之酿而髻鬟之始掠也:以物比人(把物比作人)。
4麦田浅鬣寸许:以物比物。
赏析、探究:
用欣赏的眼光读课文,说出自己的发现或提出一个有发现意义的问题。
本文写的是初春之景,'初'字在文中有哪些体现?
目的:体会作者那颗善感的心。
(2)你能试着发现本文在写景状物上有哪些特点吗?试试看谁最具备发现的眼光!最具备科学家的头脑!
目的:积累学习写景方法。
理清线索,强化记忆,争取背诵第二自然段。
主题探寻:
这篇游记描绘了北京近郊满井一带美丽的早春景色,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厌弃都市官场生活而寄情山川草木的情怀。
第五篇:满井游记 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语文导学案
编制教师:于爱凤
编号:8104
审核教师:赵开礼 贾立芳 刘辉 吴帅梅 赵秀梅
审批人:田子成备课时间:2012-4-30
29满井游记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增强文言语感。
2、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
3、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作者个性化的写景抒情风格。
4、体会本文拟人、比喻等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引导学生把握形象生动的写景技巧。重点: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难点:体会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记游小品。满井是明、清两朝北京近郊的一个风景区。文章用极精简的文字记游绘景、抒情谕理。历历如画的景物描写,透出京郊早春的芬芳气息,勃勃生机。作者借景抒感,给读者以人生哲理的感悟.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刚刚送走了美丽的春天。你们还记得春天有什么美丽的景色吗?春天,在诗人笔下是最富有清新、浪漫气息的季节,你知道有哪些关于春天的诗句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叶绍翁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今天,我们将随着明朝文学家袁宏道到北京东直门的满井一带看看又有什么好看的景致。
二、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1、检查朗读,学生注意字音、重音、节奏。
断句:例: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如/倩女之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2、自由朗读课文。
2、抽取学生(或个人或小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同学间互评。
3、整体朗读课文,教师点评。
4、交流在预习过程中的翻译疑难。一词多义: 冻风时作(经常)于时冰皮始解(这时)然徒步则汗出浃背(但是)娟然如拭(……的样子)于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初始)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突然)冰皮始解(开始)髻鬟之始掠也(刚)欲出不得(能够)悠然自得(得意)
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表承接)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表转折,却)泉而茗者,罍而歌者(表修饰)
一室之内,郊田之外(表示限度关系,可译为“以”)
八年级下语文导学案
编制教师:于爱凤
编号:8104
审核教师:赵开礼 贾立芳 刘辉 吴帅梅 赵秀梅
审批人:田子成备课时间:2012-4-30 脱笼之鹄 曝沙之鸟(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的”)
倩女之峟面 髻鬟之始掠(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可不译)
5、学生自己翻译课文。
三、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理清行文思路:用简洁的语句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春天景色?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1、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把握文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结果)
第一段写城中“余寒景象”,写了欲游不能的苦。
第二段写郊游的所见所感。
第三段交待出游缘由及作记时间,再次表明作者寄情山水的兴趣。
2、明确:共四个方面。首写春水:如镜出画;次写春山:如倩女梳妆;再写春柳:柔梢披风;最后写春苗:浅鬣寸许。
四、精读课文,局部研讨。
3.比喻的表现方法虽然很常见,但袁宏道运用起来自有它的新奇之处。如把自己比作“脱笼之鹄”,你能从文中再找出几例吗?结合上下文体会其表达效果。
4.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这篇文章除了写满井早春景物之外,还写了些什么内容呢?试分析他们在表达文章主题上的作用。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派代表发言。
师归纳要点3.比喻修辞:(1)作者将初春旷野中的自己比作“脱笼之鹄”,表现自己从局促小屋投身到大自然怀抱的欣喜、舒朗的心情。(2)“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新开明镜比喻新绿水波,写出了水的明丽,贴切而有新意。(3)“如倩女之 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以新妆倩女比喻被晴雪洗过的山峦,写出了春山的“鲜妍明媚”,生动而又传神。(4)“麦田浅鬣寸许”,以兽颈之毛比喻返青还没有长高的麦苗,简明而又形象。这些比喻,新奇、形象、生动,读来妙趣横生。
4.这篇游记描绘了北京近郊满井一带美丽的早春景色,表达了他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思想感情,曲折的表现了作者厌弃都市官场生活而寄情山水的情怀。
首段写燕地早春之特征。表达作者“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无奈和渴望出游的心情。为后文出游做铺垫。尾段则表述了作者将以这次游览为起点,在公事之余继续出游的愿望,并表达了作者不同于一般俗人“以游堕事”。
小结 :这是一篇优美动人的写景抒情小品。描绘了北京近郊满井一带美丽的早春景色,篇幅短小,文辞简洁而又清丽、自然,意趣蕴藉,具有艺术魅力。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厌弃都市官场生活而寄情山川草木的情怀。给读者以人生哲理的感悟。
四、拓展延伸。
这个单元有四篇文章均为山水游记,试将本文与前三篇课文比较,体会它们的不同特点。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比较阅读:《极乐寺纪游》、《春游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