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简案《集合的表示方法》(模版)
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简案
主题:集合的表示方法
课时:2课时
课型:发现生成课和问题解决课 授课时间: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常用的集合表示方法,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过程与方法:
发展学生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学习从数学的角度认识世界。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的表示方法。
难点:集合的特征性质概念,以及运用特征性质描述法表示集合。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走进文本。教师:(1)发放《问题导读单》。⑵走进学生指导读、划、写、记、练、思。
学生:⑴自主读文,抓住重点,体会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⑵生成问题。
3交流收获,生成问题:
教师:⑴走进学生倾听交流的收获。⑵组织交流(围绕例题、习题)学生:小组长组织交流收获,发言人记录。4学生总结反思:
教师:⑴关注学生写反思,教师及时指导。⑵组织交流反思并评价。学生:⑴独立反思。⑵倾听交流,共同提高。第二课时
1创设情境,回顾知识: 回顾上节内容,导入下一环节。2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教师:⑴发放《问题生成单》。⑵关注学生情况。⑶指导解决问题。学生:⑴浏览《问题生成单》。⑵走进文本读、划、写、记、练、思。⑶组织语言,准备交流。3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教师:⑴走进小组倾听交流。⑵有效指导,解决问题。⑶组织全班交流。⑷科学引导,使问题条理化。4展示疑难,合作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分组交流并加以总结提炼,并提出新问题加以解决。学生:⑴展示问题。⑵讲解交流问题。5问题训练,提升能力:
教师:⑴发《问题训练单》。⑵巡视,批阅,搜集做题信息。⑷纠正共性问题。
学生:⑴自主完成《问题训练单》。⑵全班展示交流。⑶针对问题反思。
6全面总结,反思提高。
教师:⑴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等方面总结、反思。⑵总结规律提炼数学思想。⑶巡视、获取信息。
学生;⑴结合自身体会反思。⑵展示反思,全班交流。
拓展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本节课最遗憾的地方:
本节课存在的问题:
我对本节课持有的看法:
第二篇:《我不能失信》 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简案
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简案
学校名称:双胜中心校 授课年级:小学三年级 学科:语文 指导教师:滕艳丽 主题:《我不能失信》 课时:1课时 课型: “问题解决课” 授课日期:2011年9月21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教学重点:
学习人物塑造的方法:抓住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来学习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高尚品质。教学难点:
1、如何使学生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2、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关键问题
抓住人物语言、动作描写、心理等描写来学习宋庆龄的高尚品质。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老师: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李四光童年的故事,使我们懂得了:凡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那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8课,你们能大声告诉我八课课题是什么吗?
2、我不能失信 中失信是什么意思?不能失信呢?
3、课文中的“我”又是谁呢? 学生:
1、大声齐答:我不能失信
2、失信:失去信用,不能失信就是:不能失去信用,也就是守信。
3、“我”指宋庆龄。我不能失信:就是我做到了守信。
二、自主阅读,走进文本:
教师:
1、发放《问题导读单》。
2、走进学生指导读、划、写、记、练、思。使学生有效走进文本。
学生:
1、自主读文(读、划、写、记、练、思),能抓住关键词整体感知文章。
2、小组讨论导读单中的第二个大问题。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教师:
1、走进小组倾听学生读文、交流自读文本时的收获。
2、组织全班交流
学生:
1、快速自读第一自然段。
2、小组合作讨论导读单中第三个问题。
四、分角色朗读2-9自然段,完成导读单中第五题
教师:
1、走进小组倾听学生读文、交流自读文本时的收获。
2、组织全班交流
学生:
1、分角色朗读2—9自然段
2、小组合作讨论导读单中第五个问题。并进行展讲。
五、讨论深化
组内进行深入讨论,完成导读单中第六个问题。
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住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第三篇:高中历史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设计 [1500字]
高中历史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设计
张智勇
江西省信丰中学 江西 信丰 341600
摘要:有效课堂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情景、教学媒体、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要素的设计。从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理念出发,探讨历史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关键词:新课程;教学设计;
我认为高中历史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的设计,以实现教学优化,主要包括完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情景、教学媒体、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设计。我把教学设计阶段的六要素视为有效课堂教学设计过程的6个主要环节。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或是学生活动压迫达到的标准。因此,教学目标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它表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或体验,而不是说明教师将要做什么。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中学的部分的具体化,一般适合于单元或课时设计。教学目的是教学总结性目标的概括,适合于课程或学期设计。
历史课堂教学目标是对历史课堂学习活动预期达到结果的表述,它确定了教学工作的方
向,制约着历史课堂中教与学的活动。在设计时应遵循4个原则,即课堂教学目标与历史课程目标保持统一的一致性原则;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领域的目标体现纵惯横联的整体性原则;高层次目标中包含低层次目标、不同学习者的个性存在差异的层次原则;教学目标要坚持难度适中、明确、易操作的具体性原则。
1、确定课时教学目标的依据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了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的范围涉及发展的3个领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显然,它们是确定课时教学目标的根本依据。此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和教科书的特点。
2、课时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
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有4个:行为主体(是学生非教师),行为动词(应明确、具体、可测评),行为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或学习水平,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二、教学策略的设计
教学策略是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方式。教学策略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是有效的解决如何教如何学的问题。只有采取了相应的教学策略,才能按照低耗高效的原则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包括对教学过程、内容的安排,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步骤、组织形式的选
择等,是解决如何实现教学目标的问题。课程标准明确把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作为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无疑成为教学策略设计的重点。
三、学情景的设计
教学情景是指教学内容在其中得以存在、运动和应用的环境背景。它能对教学过程起导引、定向、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课堂教学情景的设计就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创造某种认知情景和情感气氛,用于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及日常经验与科学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是学生通过对已有知识经验的运用和改造来学习新知识、获得新体验的过程。
1、教学情景的类型
教学情景一般包括:?事实情景。包括历史事实、日常生活、社会热点及能体现历史与社会、经济、人类文明发展等有关的事实和材料。?经验情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社会经验等,可用于某一新内容的引入或某一问题的分析、解释和应用。?问题情景。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在情景创设时要指向明确的课程目标,要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其所隐含的知识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等。
2、教学情景的线索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教学内容的确定及教学情景的设置是教学设计的静态构成要素,而教学活动及过程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动态构成要素。基于新教材教学设计的构成就是要将这两个要素中的四条线索逐一确定并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其中,情景素材线索可以从教材中的资料性栏目中提取;核心内容线索可以从教材的正文内容中提取;问题线索隐含在教材内容的逻辑序列之中,需要教师进一步挖掘;学生活动线索则可从教材中的活动性栏目中提取。
四、教学媒体的设计
教学媒体是指在以教育为目的的活动中在主客体之间传递信息的中间体。历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图片(静态的影象和文本)、幻灯(投射的静态影象)、视觉媒体(动态影象)、听觉媒体(声音和音乐)等。
鉴于各种媒体都有不同的特点,各有其适应性的局限性,而媒体之间往往有互补性,即一种媒体的局限性又可用其他媒体的适应性来弥补。因此,媒体的选择应力求组合优化,以发挥媒体的最佳功效。
在确定教学媒体时,要考虑所选媒体是否符合教学内容的要求,即内容是否正确、资料是否新颖、介绍是否简洁,考虑所选媒体能否激发与维持学习者的兴趣、提高学习者主动参与的程度,考虑所选媒体是否具有良好的制作品质、能否提供有关效能的证据,考虑所选媒体是否关注了教学对象的特性、先有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过程的设计就是用流程或图案的形式简洁地反映分析和设计阶段的结果,表达教学过程,直观地描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学习者、学习内容、教学媒体等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给教师提供一个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的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1)发挥教师主导、体现学习者为主体和媒体优化作用;
(2)遵循学习者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3)体现一定的教学方法;(4)根据学科特点和新课程历史教科书模块特点对教科书进行二次开发。
假如课程和学科专家以及出版单位编制教材是教科书的一次开发,那么教师对教科书的创造性使用就是教科书的二次开发。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二次开发,主要指教师在实施高中历史课程,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高中历史9个模块的教科书内容进行适度增删、调整和加工,合理选用和开发历史教学教材,从而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和高中生的学习需求。主要从三方面展开:一是对教科书灵活地、创造地、个性化地运用;二是对其他教学资源的选择、整合和优化;三是自主地开发新的教材资源。
历史教科书为我们提供了优化的教学内容,但教学目标的实现决不能仅仅依靠教材。如何将教科书中隐含的教学设计构成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教学设计构成,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教师是否具备科学的教学设计构思策略。
六、教学评价的设计
教学评价的设计是解决教得怎么样和学得怎么样的问题,其内容包括形成性评价的设计和
总结性评价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评价是以学生目标的形成性评价为主,历史新课程倡导以评价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为中心,其评价标准着眼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主张综合地、积极地、真实地评价每一位学生。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性评价,其目的在于目标形成过程的诊断,通过及时反馈与矫正,形成更适合学生的教学,从而帮助师生完成即定的目标。形成性评价设计应体现针对性、层次性、、启发性、诊断性、补救性、多样性、适时性和全面性。
评价要力求评价形式多元化、评价途径多元化,即要评价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情况,也要重视评价学生在探究能力、科学情感、科学态度与科学价值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在教学评价设计时,不但要制定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标准,而且要制定评价探究能力、实验技能、兴趣爱好、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及个性差异等方面发展的标准,发挥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第四篇: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
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我的一点感受
发布者:肖容容发布日期:2010-07-07 12:22:33.0
目前,我们正处于新课程教改的改革浪潮中。在这个史无前例的环境下,如何很好的面对新形式下的语文教学,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传统的教学过程,是教师手中拿着一本或几个教学参考书或题解之类的书籍,就可以登上讲台进行讲课,姑且不去说讲课的好坏,但在一定程度上,这样的课堂一定是沉闷和毫无生机的,因为答案是一定的,无非是学生成了教参带领的一群“学偶”(暂且这么一说)。事实上,有几个学生是用自己的脑子去说话? 那么,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该如何进行呢?是不是一定要抛开一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得出:教师应转变观念,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习。
一、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
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就是让学生在接受学习之外,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笔者在《荷花淀》一文教学设计中努力遵循这一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由朗读,然后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自我发现,鼓励他们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共同学习中探究,解决疑难。
二、以读为主,重视读的实践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笔者在高中诗歌单元教学设计中十分重视读的训练,始终以读为主。朗读的形式多样,并在读后给予鼓励性评价,逐步引导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落实了读的训练目标,重视读的实践过程,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主动的个性化的行为。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获得了初步的情感体验,激发起对文句美的向往,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美
三、尊重学生的意愿,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让他们当学习的主人。
新课程是“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要求留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但有意识的自主学习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意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自主的、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这对学生将来的发展非常有意义。
四、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语文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将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恰当地运用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不但创设了情境,也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思维的扩展。在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成为促进学生构建新知、培养语感、促进思维的工具,而不仅仅是展示答案或课文插图的搬家的工具,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第五篇:教学设计(简案)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
写一种你喜欢的动物
陈凤兰
教学目标
1、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你喜欢的动物外形特点,了解它的生活习性等。
2、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能抓住动物的特点写具体。
3、培养学生的写作和修改习作的能力与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按一定的观察顺序,把动物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等方面写具体,生动。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
2、板书课题:写你喜欢的一种动物。
二、指导观察
1、复习《翠鸟》的写作方法
2、出示课件:小鸭子图片
3、自己观察鸭子的外形特点
4、小组里说一说:小鸭子的外形特点
5、班上汇报
6、了解鸭子的生活习性。
三、指导写作
1、说一说:你怎样写自己喜欢的动物。
2、明确习作要求
3、练习写作
四、初稿展示,评改。
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