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品社《指南针的故乡》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2 19:04: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年级品社《指南针的故乡》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年级品社《指南针的故乡》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第一篇:四年级品社《指南针的故乡》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四年级品社《指南针的故乡》教学设计及反思

泗水县中册小学

孔德喜

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分析、交流相关材料,了解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对四大发明演变过程和应用的了解,归结出发明的一般规律,启发学生的发明意识。

3、运用古今对比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激发学习的热情。教学重、难点:

1、四大发明的演变过程和对人类社会作出的贡献。

2、发明一般规律的认识与理解。教学方法:

1、自主探究法:自主搜集相关资料、通过分析、交流,对四大发明建立一个初步认识。

2、分析归纳法;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归纳出规律性的结论。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在外国人眼中,古代中国是一个神秘的国度,为什么?我国古代有很多的发明创造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通过举例说明,导入本课学习。

二、合作探究、交流。

1、学生分组把自己搜集的相关材料进行交流讨论,形成小组综合意见。

2、小组汇报各自的认识。

三、引导发散、归纳小结。

1、了解发明演变的过程,归结出发明的一般规律:发明是生产生活的需要;发明是建立在相应科学知识的基础之上;发明是一个向方便、简洁、高效、低耗发展完善的过程。

2、让学生谈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发明家。

四、拓展延伸、激励导行。

1、结合自己谈感受:中国人发明了火药,用来制作节日放飞的烟火,外国列强却用它制作枪炮,轰开了清代的大门。我们该作何感想?外国人发明的计算机,用来快速传递信息,搜集资料,我们却用来玩电子游戏,我们又该作何感想?

2、面对现实谈感想: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很多发明远远领先于世界,而现今的各项发明与我们有多少关系,我们该怎么做?

五、教学反思:

思想品德的教育不是说教,应是对事实的感悟。在执教这课时,我想改变传统的教学目标:我们有四大发明,我们为此骄傲、自豪。而是转向启发学生的发明意识,为现代中华民族的复兴去努力学习,去发明创造。从教学的实际效果看,自己做的还有很多需要改善。

第二篇:四年级品社教学反思

四年级品社教学反思

四年级品社教学反思一:四年级品社教学反思

本学期由于学校的人员调整,根据学校的安排,我担任四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任务。开学的前两周,上课时,我发现学生们上品社课无精打采,学习的气氛远不如语文、数学,就连老师提出的问题都不是太感兴趣,尽管我努力的引导他们读文字、看图片、列举与他们生活紧密相关的事例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但是课堂仍然是平平淡淡,冷冷清情。看到此现象,我又惊又气又难受,惊的是四年级学生竟然这样缺乏道德品质,气的是学生竟然这样不重视品社课,难受的是我们的品德教育竟如此失败。我努力地咽下胸中的气愤,静下心来与学生们交谈。在交谈中我了解到学生们认为《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副课,没必要认真学习,还不如腾出时间学语文数学呢。

听了学生们的话,我连续几天陷入沉思,《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很好的学科,为什么会陷入如此困境?怎样才能使学生喜欢这门课程?经过思考与查阅资料,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课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课要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

二、结合实际,让道德教育工作有特点

与家长紧密配合,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还需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方法。可采用自主探究法,问题讨论法,合作表演法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思想品德良性意识,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乐群、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学会劳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课程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天地,而如今课程的改革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这种一个在上,多人端坐的满堂灌已不复存在,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动手操作的环境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教学活动应是一种相互交往,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的动态信息。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正好符合新课程中的探究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课堂中的活动应是教师在指导或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指导其行为,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教师真正地成为引导者,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

课程改革后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教与学,而是体现在课前任务、课堂的活动、课后的延续和知识的连续这样一个完整过程。强调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从班集体中的小事入手,紧抓集体中常见的不良现象,如在《真正的友谊》一课中,我们召开了“我的好朋友”发布会,事先要求学生搜集各自的好朋友,以便于活动的顺利进行,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在集体中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品德与社会》作为人们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让学生走进历史,在认识祖国辉煌历史的基础上,了解祖国遭受屈辱和人民顽强抗争,进一步增进爱国主义情感。

但有的时候我还在以我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学思路还不够开阔,没有多渠道收集资料、信息,课堂上贴近学生的生活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加强理论修养,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真正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总而言之,通过课后反思把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加以总结,变成自己的教学经验,这是十分珍贵的财富。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争取努力上好每一节《品德与社会》课,让孩子们在娱乐中学到知识,在轻松中感到学习的快乐,使我们每位教师都能从“教书匠”变成“教育家”。

>四年级品社教学反思二:四年级品社教学反思>>(387字)

传统的课程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天地,而如今课程的改革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这种一个在上,多人端坐的满堂灌已不复存在。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动手操作的环境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教学活动应是一种相互交往。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的动态信息。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正好符合新课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

课堂中的活动应是教师在指导或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指导其行为,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教师真正地成为引导者,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在开学初的第一节思品上进行了班委干部改选。我选择了真真正正地进行一次学生自己选举班委会的活动,教师只对选举程序做说明和解释,然后放手让学生去做,让学生懂得自己应有的权利,并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和他人。

>四年级品社教学反思三:人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934字)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很好的学科,怎样才能使学生喜欢这门课程?经过思考与查阅资料,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课。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课要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

二、结合实际,让道德教育工作有特点

与家长紧密配合,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还需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方法。可采用自主探究法,问题讨论法,合作表演法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思想品德良性意识,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乐群、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学会劳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改革后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教与学,而是体现在课前任务、课堂的活动、课后的延续和知识的连续这样一个完整过程。强调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从班集体中的小事入手,紧抓集体中常见的不良现象,《品德与社会》作为人们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让学生走进历史,在认识祖国辉煌历史的基础上,了解祖国遭受屈辱和人民顽强抗争,进一步增进爱国主义情感。

但有的时候我还在以我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学思路还不够开阔,没有多渠道收集资料、信息,课堂上贴近学生的生活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加强理论修养,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真正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总而言之,通过课后反思把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加以总结,变成自己的教学经验,这是十分珍贵的财富。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争取努力上好每一节《品德与社会》课,让孩子们在娱乐中学到知识,在轻松中感到学习的快乐,使我们每位教师都能从“教书匠”变成“教育家”。

>四年级品社教学反思四: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623字)

新课程为德育课堂注入了活力。教师们以先进的教育理念,高涨的热情投身于教学改革的研究中,使课堂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存在着“形似而神异”的现象,甚至在某些地方也步入了误区,这些现象值得我们去关注思考。新课程改革给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新课堂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强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参与活动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基本方式,教师应让学生在亲切活动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开发和道德的陶冶。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要扎实的上好这门课程,首先应了解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性质,又是一门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课程。根据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行为规范,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文化教育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基础。

品德与社会是以促进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的德育新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课程意识,儿童意识,效益意识对德育新课程的实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品德与生活课堂上,我们不仅要以活动促活跃,引导孩子们从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提高,更要注意把握好活动的尺度,以增强活动的实际效果。我认为教师要调节好自身的情感,调控好学生的情绪反应,把握好课堂得氛围度。就一定会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

>四年级品社教学反思五:四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1516字)

今年,我担任了四年级的《品德与社会》学科。以前,由于刚接触这门学科,总习惯一言堂的办法传授知识,导致课堂气氛死板,学生思维受限,表能力得不到提高。鉴于这些现象,自己认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上网学习他人教学经验。通过学习研究,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深刻认识到传统的课程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天地,而如今课程的改革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这种一个在上,多人端坐的满堂灌已不复存在,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动手操作的环境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教学活动应是一种相互交往,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的动态信息。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正好符合新课程中的探究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课堂中的活动应是教师在指导或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指导其行为,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教师真正地成为引导者,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课程改革后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教与学,而是体现在课前任务、课堂的活动、课后的延续和知识的连续这样一个完整过程。强调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从班集体中的小事入手,紧抓集体中常见的不良现象,如在《那掏出些不文明行为》一课中,我因势利导,除了找出图中的错误做法外,还反思自己的行为有没有不文明的时候,从而分清是非,有利于今后规范自己。这样不但学会了观察事物,锻炼了表达能力,又进了文明礼貌教育,同时又培养了交流与合作意识,课堂氛围较活跃。

《品德与社会》作为人们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让学生走进历史,在认识祖国辉煌历史的基础上,了解祖国遭受屈辱和人民顽强抗争,进一步增进爱国主义情感。例如:在讲到中国地图一课时,通过对地图,认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国地大物博,蕴藏着丰富的矿藏,有待于学生们去开发资源,振兴中华。

在讲到《可爱的家乡人》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家乡人的可爱,让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夸夸家乡人。了解家乡优秀人物作出的贡献,激发对家乡人由衷的敬佩和热爱之情。让学生准备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上课时一起体会歌曲的意境。也使用一首古诗开始学习,然后再让学生说说对家乡的理解,以及对家乡的印象。再说说家乡的一些情况,特产、方言、并用不同的方式夸夸家乡人以及简单了解家乡杰出人物作出的贡献,等等。

这样一来学生真正理解了“家乡哺育了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感受到了自己的家乡,感受自己的家乡人,体会了家乡人的可爱,激发对家乡人的敬佩和热爱之情。家乡是儿童走出家庭、社区之后一个比较大的生活圈,家乡人是在这个生活圈中生活的群体。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眼中的家乡人大多与亲人相挂钩,关于其他家乡人以及家乡人的可爱之处,学生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让学生用家乡话拉拉家常为着眼点,力求挖掘家乡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再让学生欣赏家乡的风景图、物产图,意在让学生明白家乡所有美好的一切是由家乡人创造的,他们是一群可爱的人。在这里,家乡人的可爱,需要用最实质的内涵来让小学生亲自丰满,也只有经历了真正的欣赏、品尝、交流等活动后得到的体验,生发的情感才会是深刻的、由衷的。而“家乡人”是可爱的,但并不等同于“杰出的”。所以在教学时又要注意到平凡的、普通的劳动者,只要有“可爱”之处,那都是值得赞美的。把握了这一点,我在学生明白“家乡人”是一群可爱的人的基础上,又引导学生从身边家乡人做过的平凡事说起,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加强了对家乡人的认识,捕捉到家乡人的“可爱”之处,激发热爱家乡人的情感。

第三篇:四年级品社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参与的自主性。

新的教材,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自主参与,自觉实践。我在教学中很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教育的主人。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是通过听讲来学习,而是直接参与的,以调查、观察、讨论、总结、感受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积累直接经验。在各个环节中舞台的主人是学生,我只作为一名引导者和组织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探究搭建一个广阔的舞台。

《人间自有真情在》这一课的课堂教学,我能本着以学生的已有的知识为基础,以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生活性、实践性、活动性来构建多彩的品德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和学生们共同营造一个情感丰富的课堂,在这样一个“多彩的课堂”中,师生在平等的氛围中共同感知、共同探索。但是,冷静反思我这节课的品德课堂教学,我的教学还存在许多不足,最突出的是存在着这样的两“重”和两“轻”:

1、重视教学流程,轻视课堂生成。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叶澜教授曾经在她的一次讲座中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的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虽说课前我也精心预设开放而有弹性的教案,已经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作了充分的预设,但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旧会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课堂教学中随时会发生意外,然而本节课我更多的是重视教学流程,轻视课堂生成,在引导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都怕学生“枝外生节”,教师的引导牵制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依照我的教学设计的方向发展,所以这一节课虽然显得流畅,但深思起来却缺乏生成的灵动。因此,教师要大胆打破预设的框架,不能受自己教案的限制,而应抓住课堂中“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对学生的意外回答,通过适时赞赏尊重学生实际生成的问题,及时激发、保护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求知欲。这样的教学评价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也是真实的和有生命力的。

2、重视活动形式,轻视实际效果。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教学要通过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实现。在本节课教学中,我设计了小组交流的活动。小组合作交流本来应该是教师鼓励学生在小组或群体中互相沟通,共同探讨,交流学习经验、体会,共同完成学习的过程。由于担心课堂教学时间紧张,为保证课堂秩序的稳定,教学进程的顺利进行,在这一活动上没有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没给学生提供充裕的交流时间。没有一定的时间,交流将会流于形式,发言也只成了少数优等生的精彩表演,忽略了部分学困生,对他们缺少应有的关注。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实则收效甚微。

第四篇:四年级品社教学设计

大昌汗学区课堂教学大赛---教学设计

四年级品社《我们的民风民俗》教学设计

大昌汗学校 刘勇

《我们的民风民俗》是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的

大昌汗学区课堂教学大赛---教学设计

(二)在活动中生成

现在的学生在品德方面存在一种不好的现象——认知与行为脱节,这与以前说教式的品德课型不无关系。课程标准提出: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本课时运用教材,就设计了两次活动:加入角色,表演家里是怎样过年的;制作课件,猜测少数民族的民俗活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和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知道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搜集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资料,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学生搜集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资料。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课件:过年的热闹场面)

教师:锣鼓声声,笑语阵阵,这让你想起了什么?(过年)过年时有些什么热闹情景呢?

通过课件创设的情境把学生带到过年欢乐的气氛中,使过年时的种种情景一个个重现在学生脑中,为畅谈

大昌汗学区课堂教学大赛---教学设计

(二)走进春节

1、说到过年,同学们个个眉飞色舞,神采飞扬。过年就是春节,它是我们国家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你知道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吗?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来说说,教师引导补充。

2、师引:很多外国朋友对我们的春节也具有浓厚的兴趣呢!前不久,老师在互联网上认识了一位外国的小朋友迈克,他就特别想知道我们中国小朋友是怎样过年的,(出示课件:过年前会准备些什么?除夕夜怎样辞旧迎新?年初一怎样给长辈拜年?讲一讲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春节。)咱们选一个给他讲讲吧。

3、活动:四人小组中一人扮演迈克,向其他的一个或几个询问,其他人作为中国小朋友给他做介绍。还可以加些动作演演。

4、全班交流:老师扮迈克,各组派代表来给迈克介绍。

5、同学们的春节真是过得丰富多彩。每一年我们都是这样开开心心、热热闹闹过的。我们的社会发展到现在,过年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也有了一些改变。2003年2月南京市举行了一次市民论坛,在论坛上大家谈到了“春节想怎么过”的话题,嘉宾们的想法五花八门,有想出去旅游的,有想在家里舒舒服服睡一觉的,有想和亲人团聚的,有想痛痛快快玩几天的……(课件出示几种选择)这时,主持人让嘉宾举手表决选一个最希望过的方式,结果有一种过年方式获得了全票通过。猜一猜是哪一种?为什么?(学生发表各自的意见)

小结:我们中国人是一个注重亲情、崇尚团圆的民族,不管身处何方,背井离乡的游子们都会在春节回到亲人身边共渡佳节。

大昌汗学区课堂教学大赛---教学设计

(三)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

1、人称文明古国的中华民族世代相传下来的传统节日,除了春节,还有不少呢!你能说出我国的其他传统节日吗?(出示: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小结:这些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

2、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习俗。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搜集了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资料,我们就以这些为话题来聊一聊吧,可以从节日的时间、吃的、活动、传说或故事几方面来聊。

Δ清明:学生交流(时间、活动、传说),教师引导说出:

1、清明节恰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一派欣欣向荣,民间有踏青(也就是游山)的习俗,你能说说清明游山时的心情或看到的风景吗?

2、都给谁扫墓呢?课件随机出示“给烈士扫墓”的图片。

Δ端午:学生交流(时间、吃的、活动、传说或故事),教师引导:

1、端午节还有什么习俗呢?(赛龙舟)你们参加过赛龙舟活动吗?老师拍了一段录象,我们来亲临一下那热闹的场面。(播放一段赛龙舟的视频。)

2、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的来历。

教师小结: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

Δ 中秋节:学生交流(时间、吃的、活动、传说或故事),教师随机补充:

1、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间,因此称中秋节。中秋之夜,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学生说中秋节也有团圆的习俗,2、中秋又称“团圆节”。

大昌汗学区课堂教学大赛---教学设计

你们看:(出示图片)皓月当空,月光如水,家家户户围坐在一起吃着月饼,赏着明月,多温馨啊!)

Δ重阳节:学生交流(时间,登高、吃重阳糕、敬老的习俗,传说故事),教师补充:

1、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重阳佳节的活动可丰富了,除了有登高、吃重阳糕外,还有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等等。有一位诗人还写过一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重阳节也是“老人节”。同学们在这天要多为身边的老人做些事,送上一份诚挚的祝福,让他们感到温暖,感到幸福。

Δ 元宵:学生交流(时间、吃食、活动、传说或故事),教师补充介绍: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学生说元宵节有看灯会、猜灯谜的习俗。教师讲每到元宵节,梅州也常会举办这样的活动。人山人海的场面可谓热闹非凡。

(四)了解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

过渡:我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不同的民族都有它们特有的节日与风俗,各地区少数民族的节日可有趣呢。

1、出示课件中庆祝节日的图片,猜是哪个民族?在庆祝什么节日?

(1)猜出是傣族的泼水节后,教师请学生介绍对泼水节的了解。

问:你们知道泼水节的水代表着什么吗?(代表吉祥、幸福和健

大昌汗学区课堂教学大赛---教学设计

康)所以谁被泼得越多越预示着新年的好运。

(2)火把节。课件出示:“告诉你”,指名读:在节日里,彝族人民云集在一起,举行火把节。人们会开展斗牛、赛马、斗鸡、斗羊、赛歌、选美、摔跤、达体舞比赛等庆祝活动。

(3)看“那达慕大会”中的摔跤、骑马、射箭比赛的图片,请学生猜测。教师介绍: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节目,在每年七、八月举行。那达慕,蒙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它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你还知道少数民族的其它节日或风俗活动吗?它们各有什么象征意义?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旗袍、中国结、窗花等一些形象的图片)

小结: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绚丽之花。

四、课堂总结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化,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绽放着不同的文化之花。课后继续去查阅资料吧,你们可以登陆网站“国家文化网”“中国民俗网”。一定会让你们大开眼界的。

第五篇:品社教学设计及反思

《安全才能回家》教学设计

孙黎黎

【教学内容】:

(鄂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我们出行真方便 第八课:安全才能回家

【教学理念】:

品德与社会课程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在教学时要注意儿童的社会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引导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让儿童在积极参与和体验中提高认识,陶冶情操。本课是第三单元《我们出行真方便》中第8课《安全才能回家》本话题旨在让学生认识四类交通标志,并能按照交通标志的提示行走,借助现有资源分析交通事故产生的原因,交通事故发生后的危害与结果,认识到自觉遵守交通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激发学生情感,通过游戏活动、辨析判断、实践体验、明理导行等途经让学生真正感悟:珍爱生命,遵守交通规则。

【教学目的】:

1、了解交通事故的严重性,体验生命的价值,从而自觉地遵守交通法规,珍爱生命,远离交通事故。

2、进一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内容,能识别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

3、在实际生活中能按照交通标志的提示行路,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交通事故的严重性,学习道路交通安全知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远离交通事故。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体验生命的价值,并能识别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交通事故发生的资料。

2、制作教学内容涉及的相关课件。

3、准备交通标志卡片。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谜语,想猜吗?

请听好,白色线条地上躺,不怕雨雪和风霜。行人踏在它脚下,交通安全有保障。(斑马线)

恭喜你答对了,请听下一个。

圆圆三只大眼睛,十字路口做卫兵。(红绿灯)

2、同学们猜得又快又准,斑马线、红绿灯都属于交通标志,像这样的交通标志还有很多,它们提醒着我们什么呢?(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是啊,只有注意安全,我们才能高高兴兴出门,平平安安回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安全才能回家这个话题吧!(板书课题)

二、学文明理

1、“安全才能回家”是一些交通要道上的警示语,是对我们每个人的关心、爱护、提醒,更是用无数人的生命和血的代价换来的忠告。今天,孙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也是用血的代价带给我们的教训,想听吗?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名叫秦天天,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写给你们的信。

(1)大家都听得非常认真,故事中的秦天天为什么会出交通事故呢?(2)像闯红灯这种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会给他人或自身造成哪些后果呢?(被撞伤,被撞死,引发车辆碰撞,引发连环交通事故,让自己变成残疾、终身生活不便,给家庭、亲人带来痛苦。。。)

小结:可见,不遵守交通规则不仅会给我们带来身体的伤害,有时还会危及生命,给家庭、给亲人带来无尽的痛苦。

2、那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像秦天天这样因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发生的惨痛教训呢?

3、老师这儿也有一些因行人或车辆驾驶员不守交通规则而引发事故的惨烈情景,我们一起来看看。

4、看到这些血淋淋的场面,同学们说说这些交通事故的发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没有遵守交通规则)。

(3)从秦天天的故事和同学们说的这些事例中你得到了什么教训? 小结:珍爱生命,遵守交通规则。(板书)

过渡:教训是深刻的。同学们是否知道这些事故中的人中有很多是对交通标志的陌生和不熟悉所造成的?可见认识交通标志是多么的重要。那大家想认识交通标志吗?

三、认识交通标志

1、为了保障交通安全,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了一百多种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首先我们来认识几种常见的交通标志。

2、课件出示:禁令标志、警告标志、指示标志和指路标志图片各一张。你们认识它们吗?在哪里见过?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小组讨论)小结:常见的交通标志有四种,即禁令标志、警告标志、指示标志和指路标志。(贴图片)

3、同学们,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标志有什么不同之处?怎样记住它们?

4、大家都记住这些标志的特征了吗?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做一个游戏。警察局今早一连接到8个救助电话,怎么回事呢?有8个小朋友迷路了,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请8为小交警上台,各自带上一个小朋友,将他们安全送回家。

掌声鼓励小交警们顺利完成任务。

小结:其实,在我们生活的周围还有许多交通标志,他们就在我们身边默默给予我们爱的提示,很多人都能自觉遵守,但也是有少数人视而不见,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同学的行为,看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四、行为辨析

1、出示图片:

A:在铁路的铁轨上边走边看书。B:不顾禁止穿越标志,横穿大桥。

C:不走附近的天桥,图一时方便,翻越护栏过马路。说说这几幅图片上的同学在做什么?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2、小结:这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都是很危险的。俗话说: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万一出了什么事,侥幸心理酿成的后果不堪设想。

五、拓展延伸

1、那交通事故究竟给我国人民带来多大损失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数据。

根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2011年第一季度全国共发生交通事故52661起,造成了15641人死亡,6310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两亿元。这是多么令人震惊的数字啊!

同学们,看了这一串串沉甸甸的数字,你有什么感想?

3、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有一个想法,请你们来当“安全小卫士”,以小组为单位,把你们想说的话,设计成安全提示语,给予广大市民爱的提示。(音乐)

生展示、交流安全标语。

课件展示安全标语,边打节奏边读。

六、总结

1、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2、师总结:是啊,生命是多么宝贵,它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让我们牢牢记住“安全才能回家”这句话,树立现代交通意识,和交通标志做朋友,让平安相伴,让幸福永随。

七、板书设计

安全才能回家

珍爱生命

遵守交通规则

《安全才能回家》教学反思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来看,交通安全与我们小学生日常的出行息息相关。许多交通事故就发生在孩子的身上。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孩子因车祸丧生,所以让学生远离交通事故,珍爱生命,保障安全十分必要。但是,孩子们有了安全意识,还需要知道怎样去做,为什么这样做。所以,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内容的学习尤为重要,服从指挥也是必须认识到的。

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知道交通事故的严重性,学习道路交通安全知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远离交通事故。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体验生命的价值,并能识别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

教学过程中,我以猜谜语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热情,揭题——安全才能回家。借助录音故事分析交通事故产生的原因,交通事故发生后的危害与结果,认识到自觉遵守交通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激发学生情感,打动学生心灵;通过游戏活动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辨析判断指导学生的行为、拓展延伸设计安全标语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感悟:珍爱生命,遵守交通规则。和交通标志做朋友,远离交通事故。

课堂的预设和生成难免存在偏差。虽然,每个环节都设计得比较合理,可是在课堂实施上却不近人意,对于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学生的参与面还不够广。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我的课堂驾驭课堂方面还是欠缺,不能够及时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评价性语言少,而且不能做到及时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不断努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学习的能力。

下载四年级品社《指南针的故乡》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年级品社《指南针的故乡》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年级品社教学设计2013.9

    郑州市小学品社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第三课 呵护我们的身体 人教版新教材 四年级 品德与社会 郑州市上街区马固小学 第三课 呵护我们的身体 一、教学内容: 《呵护我们的身体......

    四年级第一周品社教学设计

    四年级第一周品社教学设计 交通法规我遵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交通安全问题对我们的重要性。 2、我们要从小树立交通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交通安全知识,确保交通安全......

    品社教学反思

    2011年9月份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贾秀云 《品德与社会》学科,通过参加听课和评课一系列活动,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传统的课程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有教......

    品社教学反思

    四年级品社教学反思 孙 梦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化阶段,通过近几年来的培训、实践、探索、教研,我们对小学品德课在关注学生素质发展和如何实现......

    品社教学反思

    血泪国耻教学反思: 自我评价: 血泪国耻包括屈辱的开端和火烧圆明园两个主题活动。在教学屈辱的开端中,引导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认真思考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进一步增强爱国主......

    品社教学反思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课改教研专题反思 曹云霞 《品德与社会》学科,传统的课程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天地,而如今课程的改革也推动了课堂......

    品社教学反思(定稿)

    设身处地,触动学生的心灵 这节课设计的两个体验活动,一个是体验祖国山河破碎的情形,让学生面对清朝时期的祖国版图,进行三次勾画,充分体验一个独立自主、领土完整的国家在短短的......

    品社教学设计

    工作单位:旧 姓 名: 联系电话: 铺 小 学吴 梅 萍 *** 北师大版 四年级 下册《珍爱生命 遵守规则》 [教材分析] 《珍爱生命 遵守规则》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