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21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初中历史冀人200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教案29258
第21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知道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知道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原因。
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培养学生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向学生提供民族融合的具体事例,让学生形象的了解当时民族融合的情况。通过学生表演历史剧,使学生了解孝文帝迁都的原因、迁都与改革之间的关系。组织学生归纳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并讨论孝文帝改革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多民族国家的构成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学情分析初一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利用图片等资源;
初一学生刚刚由小学升入初中,一下子课程增加了很多,相对于他们的身心承受力来说,他们更需要一些记忆历史的小诀窍。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引导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
通过前阶段对历史的学习,学生对古代朝代的更迭和经济、文化等方面已经有初步的接触,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生对民族融合一词不易理解和领会,对北方民族了解甚少,因此补充资料讲清具体的史实; 十八中学生乐于接受新知识,有上网条件,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史料。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北魏孝文帝促进融合的措施。教学难点
民族融合的概念
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导入】导入出示56个民族图片“说明了什么?”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在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个少数民族…… 【讲授】过程鲜卑族的起源
学生展示搜集图片及文字资料了解鲜卑族生产生活状况 鲜卑族的发展
386年,拓跋珪建立北魏。驰骋草原
阅读知识链接思考此时北魏强盛原因?
资料1:以拓跋珪为首的一批在中原流亡过的拓跋贵族,由于感受过中原封建制度和文化的影响,积极地推行措施,促使拓跋部落组织解散,成了定居的农民。建立起新型的政权。随后,推行了一系列仿效中原的政治、经济措施,使北魏逐渐巩固强盛起来。入主中原
439年,拓跋焘统一黄河流域 阅读知识链接思考此时原因?
资料2:拓跋焘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要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不仅需要武功,而且需要“文教”,即通过宣扬礼、乐、法度来化民。他尊崇孔子,提倡儒学,大量吸收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政,目的是要用儒家学说统治人民的思想,利用汉族知识分子的知识和经验治国安邦。民族融合趋势
观察图片,学生自学、讨论:汉人和鲜卑人有何差别? 汉人和鲜卑人长期杂居会使彼此生产、生活发生怎样变化? 教师结合图片补充介绍耕作方式、服装、饮食、起居 尽管出现民族融合,但依然出现下列现象:
“自471年到481年仅十年间,爆发18次人民反抗斗争。——白寿彝《中国通史》 过渡:为巩固统治改革势在必行。北魏孝文帝改革
历史小剧场:思考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迁都?”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除迁都外还有哪些改革措施? 瘦身记忆:习汉礼、改汉姓、穿汉服、通汉婚、用汉语 学生自学、当堂检测 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全面融合
“孝文帝改革的各项措施体现了什么特点?”全面融合。结果:“自从晋(东晋)、(南朝)宋以来,繁华的洛阳变成了一片荒土,都以为长江以北,全是夷狄(少数民族)。昨天到洛阳,才知道有很多身着汉族服装的士族,在中原地区。那里礼仪兴盛,人口众多,物产丰富,难以言传。”——译自《洛阳伽蓝记》
【活动】学以致用从西晋结束到北朝,各少数民族纷纷建立政权,长不过60年,短则10年,同样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北魏却能存在近一个半世纪,原因何在?教师点拨,学生感悟。完成朝代更替表
【作业】作业搜集民族融合还有哪些方式?
第21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第21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导入】导入出示56个民族图片“说明了什么?”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在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个少数民族…… 【讲授】过程鲜卑族的起源
学生展示搜集图片及文字资料了解鲜卑族生产生活状况 鲜卑族的发展
386年,拓跋珪建立北魏。驰骋草原
阅读知识链接思考此时北魏强盛原因?
资料1:以拓跋珪为首的一批在中原流亡过的拓跋贵族,由于感受过中原封建制度和文化的影响,积极地推行措施,促使拓跋部落组织解散,成了定居的农民。建立起新型的政权。随后,推行了一系列仿效中原的政治、经济措施,使北魏逐渐巩固强盛起来。入主中原
439年,拓跋焘统一黄河流域 阅读知识链接思考此时原因?
资料2:拓跋焘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要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不仅需要武功,而且需要“文教”,即通过宣扬礼、乐、法度来化民。他尊崇孔子,提倡儒学,大量吸收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政,目的是要用儒家学说统治人民的思想,利用汉族知识分子的知识和经验治国安邦。民族融合趋势
观察图片,学生自学、讨论:汉人和鲜卑人有何差别?
汉人和鲜卑人长期杂居会使彼此生产、生活发生怎样变化? 教师结合图片补充介绍耕作方式、服装、饮食、起居 尽管出现民族融合,但依然出现下列现象:
“自471年到481年仅十年间,爆发18次人民反抗斗争。——白寿彝《中国通史》 过渡:为巩固统治改革势在必行。北魏孝文帝改革
历史小剧场:思考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迁都?”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除迁都外还有哪些改革措施? 瘦身记忆:习汉礼、改汉姓、穿汉服、通汉婚、用汉语 学生自学、当堂检测 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全面融合
“孝文帝改革的各项措施体现了什么特点?”全面融合。结果:“自从晋(东晋)、(南朝)宋以来,繁华的洛阳变成了一片荒土,都以为长江以北,全是夷狄(少数民族)。昨天到洛阳,才知道有很多身着汉族服装的士族,在中原地区。那里礼仪兴盛,人口众多,物产丰富,难以言传。”——译自《洛阳伽蓝记》
【活动】学以致用从西晋结束到北朝,各少数民族纷纷建立政权,长不过60年,短则10年,同样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北魏却能存在近一个半世纪,原因何在?教师点拨,学生感悟。完成朝代更替表
【作业】作业搜集民族融合还有哪些方式?
第二篇:第22课_北方民族大融合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内容及作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层层设问启发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合作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法突破对重难点的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北魏孝文帝改革所推动的北方民族大融合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从而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历史价值观。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难点: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如何加速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3.教学用具
幻灯片。图片。
4.标签
第22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公元420年开始,我国南方经历了哪几个朝代?都城在哪?历史上总称什么? 2.导入新课
北魏统治北方时期,民族融和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其原因是什么呢?历史上著名的孝文帝改革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呢?今天这节课就要解答这些问题。
3、探讨新课:提问:淝水之战以后,北方处于什么状态?
设问:结束北方混乱局面的是哪一政权呢?(学生答)正是鲜卑拓跋部建立起来的北魏政权。
一、你知道吗,北方是怎样统一和融合的?
下面大家阅读课文,分组解决以下问题,并且每个学习小组还可以围绕主题提出你们更感兴趣的问题来共同探讨解决?(时间五分钟)
鲜卑族是如何兴起的?北魏政权是何是建立的?北魏是怎样统一北方的?是在何时?结合课文的图文资料谈一谈这种变化对你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哪些影响和冲击。
二、北魏政权为什么要迁都呢?
想一想孝文帝的大臣们会同意迁都吗?假如不同意,动动脑筋想一想孝文帝会用什么理由来说服的大臣?北魏政权迁都洛阳后,你以旅游者的身份谈一谈哪里都发生了那些巨大的变化?
三、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A:政府规定,官吏按季度领取俸禄,严禁贪污;
B: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C:北魏孝文帝于494年迁都洛阳,并要求鲜卑人采用汉姓、学说汉话、改穿汉服,提倡同汉族通婚。
意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
今天我们回头看一看,在我国56个民族中,还有没有鲜卑族呢?他到哪里去了?为什么鲜卑族不见了?对此大家思考一下,孝文帝的改革给我们今天的生活和改革留下了什么启示和感慨?
4、学习小节:北魏统一北方后,在黄河流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孝文帝顺应这一趋势,在其统治区域内进行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过程,进一步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
5、课后作业
1、北魏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 ] A.羯 B.鲜卑 C.氐 D.匈奴
2、北魏孝文帝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
3、想想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出现过哪几次统一局面?
六、活动与探究
阅读教材中的自由阅读卡,找一找: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现象还有哪些?写一份微型历史专题报告。
课堂小结
北魏统一北方后,在黄河流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孝文帝顺应这一趋势,在其统治区域内进行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过程,进一步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
课后习题
1、北魏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 ] A.羯 B.鲜卑 C.氐 D.匈奴
2、北魏孝文帝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
3、想想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出现过哪几次统一局面?
板书
第22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一、北方的统一和融合
1、北魏建立
2、统一北方
3、融合的概况
二、迁都洛阳:
1、迁都的原因
2、迁都的作用
三、孝文帝改革
1、历史背景
2、主要措施
3、历史作用
四、北朝的形成
第三篇:《第17课 汉朝的文化教案》初中历史冀人200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教案29265geo2k
第17课 汉朝的文化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知道佛教在西汉末年由印度传入中国并得到广泛传播的史实;知道道教是中国的传统宗教,道教在汉朝形成并传播。
2、使学生知道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和他所著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以及这部历史名著的体裁和特点。
3、引导学生能够归纳总结汉朝文化的主要成就。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列表格的形式,比较佛教和道教在中国的传播情况,认识佛教和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能初步用科学的态度来认识宗教。
2、学生小组讨论 “为什么司马迁能写出《史记》这样一部巨著?我们应学习司马迁哪些优秀品质?”“汉朝文化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口头表达能力,运用学生评议和教师评议相结合的方法及时进行总结。
3、选取《史记》中的精彩段落,师生共同欣赏,体会经典名著的魅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向学生介绍佛教、道教的教义和在中国的传播,引导学生认识宗教的本质,科学地看待宗教。
2、引导学生学习司马迁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著书立说的坚强意志和对待历史客观、严谨的态度。
学情分析
1、初一学生思维活跃,有强烈的好奇心,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强,渴望亲身体验。
2、但大多数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还很有限,学生对宗教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差。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提供大量的图片、文字或视频等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重点难点
1、重点:(1)佛教的传入、传播。(2)道教的兴起。(3)司马迁与《史记》。
2、难点:使学生认识宗教的本质及其复杂的作用,帮助学生形成对待宗教的科学态度。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导入】课堂导入:图片导入法在中国佛教建筑很多,佛教寺院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同学们知道在咱们石家庄地区的佛教寺院有哪些?(学生自由回答)。之后教师出示图片正定的《大佛寺》、赵县的《柏林禅寺》、孙村的《谛音寺》。教师接着提问:那么佛教在我国盛行的原因是什么?它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相信今天学习了《第17课汉朝的文化》你就会得到答案了。
(设计意图:Ⅰ、用几幅石家庄地区的佛寺图片导入,利用学生对家乡史事的亲切感,用已感知的家乡史事去导入课程中的知识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欲望。
Ⅱ、以家乡史印证中国史,学生会对优秀的地方文化遗产有一种自豪感,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史的探求欲望和对历史学科的学习主动性。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爱家乡、爱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
【讲授】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与教师点拨相结合(讲授新课)(板书)第17课汉朝的文化(板书)
(一)佛教的传入
设计问题抢答环节:各组6号同学进行问题抢答,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当今世界的三大宗教吗?(学生抢答: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起源于哪里?创始人是谁?
1、起源、创始人:(学生抢答:古印度乔达摩•悉达多;教师出示图片《乔达摩•悉达多》及简介)教师提问:佛教是什么时候经什么路线传入中国的呢?
2、传入的时间和路线:(学生抢答:西汉末年丝绸之路;教师出示图片《佛教传入路线图》)教师继续提问:佛教传入中原后,中国开始了修建佛教寺院。你知道我国兴建的第一座佛教寺院叫什么吗?(学生抢答:洛阳白马寺、教师出示图片《洛阳白马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抢答问题,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感受佛教文化的传入;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过渡语):佛教传入中国后,最早的信徒大多是帝王贵族,后来贫苦民众也开始信佛,他们信奉佛教的原因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结合佛教的基本教义来分析原因吧。
3、教义与传播:
教师出示幻灯片佛教基本教义:佛教宣扬生死轮回和因果报应。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人生是痛苦的,一个人如果在今生能够忍受痛苦,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教师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探究:请同学们结合佛教基本教义分析“佛教传入我国后,最早信徒大多是帝王贵族,他们为什么要信奉佛教?后来贫苦民众也开始信佛,原因何在?”(学生小组讨论,之后小组派代表展示交流成果)(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小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点拨:这种教义宣扬逆来顺受,忍耐顺从等消极的处世观、人生观,也就是要求人们放弃对现实美好生活的追求,放弃对现实的压迫和剥削的斗争,而追逐虚无的“不生不灭”,是麻醉人民的鸦片,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因此佛教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植,最早的信徒大多数是帝王贵族。佛教基本教义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迎合了贫苦民众对来世幸福的期盼,贫苦民众也开始信佛。东汉末年,佛教开始在民间流传,并一直兴盛至今。两千多年,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影响:
教师提问:同学们能否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呢?(学生自由抢答)(1)佛教丰富了中国文学词汇。(学生抢答:平等、一尘不染、五体投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恍然大悟、火烧眉头、菩萨心肠、大千世界、清规戒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跑了和尚跑不了庙、临时抱佛脚、和尚打伞——无法无天……)(2)激发了中国神化小说的创作热潮,如《西游记》、《白蛇传》等。(3)对节日习俗的影响:出示图片《云南傣族泼水节》、《佛欢喜日》。教师出示学生课前搜集到的相关图片《龙门石窟艺术》、《敦煌壁画》、《千手观音》和杜牧的《江南春绝句》与学生一起欣赏,让学生多角度感受佛教的影响。学生概括总结佛教的传入对我国产生的影响:
佛教的传入,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的因素。佛教对我国的思想文化、文学艺术以及节日习俗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设计意图:
Ⅰ、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Ⅱ、通过抢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Ⅲ、通过图片和诗句,让学生多角度感受佛教对我国思想文化、文学、艺术(雕塑、壁画、舞蹈)、节日习俗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过渡语)在汉朝,除了佛教传入中国,在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也产生了,这种宗教是道教。(板书)
(二)道教的出现 设计问题抢答环节:(各组5号同学进行问题抢答)
1、起源:(学生抢答:中国)
2、产生的时间:(学生抢答:东汉后期)教师继续提问:道教尊谁为教主?(学生抢答:老子)
老子是什么时期、什么学派的创始人?(学生抢答:春秋时期、道家学派)
道教和道家思想有什么关系呢?(温馨提示:阅读课本94页相关知识寻找答案)教师出示图片:道教教主——太上老君
教师点拨:老子是春秋时期人,而道教产生于东汉后期,为什么道教尊老子为教主呢?因为道教的思想主要是有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和道家思想相结合,逐渐形成的。道教吸收了道家很多重要的思想,尤其以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为重,《道德经》所提出的“道”的概念更成为道教的核心概念,所以道教尊老子为教主。
3、教义及传播:
教师出示幻灯片道教基本教义:道教认为,通过修身养性和炼丹服药,消除各种欲望,达到清净无为的境地,人就可以长生不老,得道成仙。教师提问:结合道教基本教义分析人们信仰道教的原因又有哪些呢?(学生独立思考并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点拨:一方面,统治阶级希望长生不老,得道成仙,尽情享乐;另一方面,道教宣扬“消除各种欲望,清净无为”,统治者利用道教来维护他们的统治。一些贫苦百姓也想通过修炼的方式摆脱困境,因此道教得以广泛传播起来。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看:《道教圣地四川青城山五洞天》、《洛阳上清宫》、《真武山道观》。过渡语:道教的宗教场所通常称道观,道观遍布祖国大江南北,道教的影响无处不在。
4、影响:(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95页大字第一自然段并归纳总结道教的影响。)
学生归纳总结:道教给中国文化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对古代民俗的影响更是无处不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古代化学和医学的发展。
在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问“同学们能否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呢?”(学生自由发言)
(1)对文学的影响:(教师出示图片《三国演义》《八仙过海》)《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预断凶吉呼风唤雨等情节;道教虚构了很多神仙,如《八仙过海》中的八仙,道教虚构人物如八仙、灶君、土地、城隍等在民间家喻户晓。(2)对民俗的影响:教师出示图片石家庄的《2012福福庙会》、《井陉雪花山庙会》。
(3)化学、医学方面(科学技术)的影响:道教讲究养生之道,保存并发展了气功,也对中国的医学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就是道教方士在炼制丹药中发明的。
(设计意图:
Ⅰ、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Ⅱ、让学生通过生动的事例深刻感受到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
5、教师出示表格题,学生填写:比较佛教和道教,找出它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点拨: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宗教的本质进行了论述,“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宗教是“幻想的反映”。宗教信仰和崇拜的对象都是幻想出来的东西,客观上不存在。在封建社会,历代的封建统治者总是利用宗教来麻痹劳动人民,妄图使他们不相信自己的力量而相信“神灵”的力量,把希望寄托于来世和“天国”,从而放弃为争取现实幸福的斗争,放弃对阶级压迫和剥削的反抗,而安于被奴役的命运。因此,宗教成了统治阶级奴役和统治劳动人民的精神工具,这是它的消极作用。但同时宗教对我国的思想文化、文学艺术、医学、化学等产生了积极作用。
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我们国家对待宗教的态度如何?(学生自由回答)师生共同总结:我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我们国家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教师进一步提问:你知道咱们国家有哪些邪教组织?作为青少年学生应如何对待邪教?(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点拨:我们国家尊重各民族的宗教和信仰自由,但坚决反对、打击邪教。邪教与宗教的区别不仅体现在教义的内容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与政治、国家的关系上。邪教的本质在于其具有反世俗生活和反国家性。“法轮功”、“全能神”等邪教以各种非法方式扰乱社会秩序,害人夺命,完全具备邪教的各种特征,并对正常的宗教信仰自由造成极大危害。所以我们在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必须防范和打击邪教。(设计意图:
Ⅰ、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落实基础知识。
Ⅱ、通过列表格比较佛教和道教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比较问题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Ⅲ、通过层层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加以点拨引导学生认识宗教的本质及其复杂的作用,从而突破难点,并使学生能初步用科学的态度来认识宗教。)(过渡语)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出现属于汉朝文化的宗教成就。这一时期,史学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司马迁的《史记》是这一时期史学发展的代表。(板书)
(三)司马迁与《史记》
1、司马迁:
播放司马迁写《史记》的部分视频:(温馨小提示:同学们一边认真看视频,一边认真思考问题“为什么司马迁能写出《史记》这样一部巨著?我们应学习司马迁哪些优秀品质?”)(设计意图:
Ⅰ、以视频的方式来吸引学生,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并培养学生从视频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Ⅱ、通过这段视频让学生感受司马迁的经历、个性特点以及司马迁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著书立说的坚强意志和对待历史客观、严谨的态度。
Ⅲ、为后面分析“为什么司马迁能写出《史记》这样一部巨著?我们应学习司马迁哪些优秀品质?”做好铺垫。)
2、《史记》:
(1)学生阅读材料,自主解决问题
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ji)其成败兴坏之理,仆窃不逊(xun),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 根据这段材料并结合课本知识自主完成以下问题: ①《史记》叙述了哪一历史时期的历史? ②《史记》分哪五部分?其主体是哪两部分? ③《史记》的体例? 在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后,教师进一步解释通史、纪传体通史、断代史的定义。
通史:贯通古今的史书。就是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如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历时三千多年的史实。《史记》中叙述帝王历史的“本纪”和叙述名人事迹的“列传”是其中的主体,人们便把这种体裁的史书,称为纪传体。司马迁是我国纪传体史书的开创者,他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这种体裁便于考察各类人物的活动及各项制度的发展,因此,纪传体成为人们编写历代王朝历史的主要体例。断代史:记载一朝一代历史的史书称为断代史,创始于东汉班固的《汉书》,它记述的是整个西汉一代230年的历史。二十四史中除《史记》外,其余都属断代史。(设计意图:
Ⅰ、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Ⅱ、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并从材料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并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史记》名句欣赏,体会经典名著的魅力。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史记•滑稽列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教师提问:同学们能体会到《史记》写作上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点拨:《史记》文笔简洁,语言生动,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3)读材料、看名人评价,体会《史记》的写作特点和价值。
材料一:他不为尊者和强者隐讳,在书中大胆批评了当朝君主汉武帝迷信神仙、掠夺百姓财富的种种过失。
材料二:“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班固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同学们又能体会到《史记》写作上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回答:史料翔实、秉笔直书……)教师点拨:通过学习(2)(3)我们体会到《史记》的写作特点和价值:《史记》史料翔实,秉笔直书,是一部严谨的史学著作,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它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正因为如此,鲁迅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设计意图:
Ⅰ、师生共同欣赏《史记》中的名句,体会经典名著的魅力。Ⅱ、让学生体会《史记》的写作特点和史学价值、文学价值。)
(4)合作探究:“为什么司马迁能写出《史记》这样一部巨著?我们应学习司马迁哪些优秀品质?”(小组讨论,之后小组派代表展示交流成果)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①汉武帝时,统一局面得到巩固,文化发展,为司马迁编写《史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②出身史官家庭,有较好的学习环境。
③司马迁本人具有远大的理想和严谨修史的态度。
④统一的国家也需要一部记录从远古到汉代社会发展的史书。
优秀品质:胸怀大志,严谨治学,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勤奋好学、勇于追求真理……(设计意图:
Ⅰ、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小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Ⅱ、引导学生学习司马迁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著书立说的坚强意志和对待历史客观、严谨的态度。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形成严谨求实的学风并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过渡语)汉朝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时期,这一时期宗教、史学都取得辉煌成就。那么汉朝文化繁荣的原因有哪些?(5)拓展提高:汉朝文化繁荣的原因有哪些?(温馨提示:要注意联系前面学过的知识)(学生小组讨论,之后各组派代表展示交流成果)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②经济的发展。③民族的融合。④对外交流频繁。
⑤统治者开放的文化政策。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活动】利用板书进行课堂小结
由于汉朝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对外交流频繁等原因,促使汉朝文化繁荣发展。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出现属于汉朝宗教成就,它们的兴起与传播,对我国思想文化、文学艺术、民俗等方面的影响无处不在。司马迁的巨著《史记》是中国历史学的经典之作,属于汉朝史学成就。汉朝文化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时期,直到现在,很多国家仍然称中国文化为汉文化。几千年来,经过各族人民不懈的努力给我们伟大的国家填充了极其深厚的文化涵养,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不仅对亚洲而且对世界很多国家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此,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让我们带着对祖国文化的热情与向往,去探索,去发现,努力创造出更多灿烂的文化,使华夏民族跻身于世界民族的前列。【练习】使用学案进行课堂巩固
1、佛教传入我国的时间是()
A 秦朝末年 B 西汉末年 C 东汉末年 D 唐朝末年
2、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
A 佛教 B 基督教 C 道教 D 伊斯兰教
3、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书是()
A《诗经》 B《春秋》 C《汉书》 D《史记》
4、下列哪些史实可以从《史记》中查阅到()
①山顶洞人的氏族生活 ②武王伐纣 ③陈胜、吴广起义 ④商鞅变法
⑤焚书坑儒 ⑥班超出使西域 ⑦文景之治 ⑧城濮之战
A.①②⑤⑦ B.②③④⑤⑧ C.②③④⑤⑦⑧ D.①③⑤⑥⑦ 【作业】延伸探究 作业设计(二选一)
1、寻访当地的民俗、民风,分辨哪些来自佛教,哪些来自道教?并谈谈你对当地民俗民风的看法。
2、课下阅读《史记》的经典篇章,体会《史记》的语言风格,写作特点,并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第17课 汉朝的文化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第17课 汉朝的文化 教学活动【导入】课堂导入:图片导入法在中国佛教建筑很多,佛教寺院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同学们知道在咱们石家庄地区的佛教寺院有哪些?(学生自由回答)。之后教师出示图片正定的《大佛寺》、赵县的《柏林禅寺》、孙村的《谛音寺》。教师接着提问:那么佛教在我国盛行的原因是什么?它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相信今天学习了《第17课汉朝的文化》你就会得到答案了。
(设计意图:Ⅰ、用几幅石家庄地区的佛寺图片导入,利用学生对家乡史事的亲切感,用已感知的家乡史事去导入课程中的知识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欲望。
Ⅱ、以家乡史印证中国史,学生会对优秀的地方文化遗产有一种自豪感,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史的探求欲望和对历史学科的学习主动性。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爱家乡、爱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
【讲授】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与教师点拨相结合(讲授新课)(板书)第17课汉朝的文化(板书)
(一)佛教的传入 设计问题抢答环节:各组6号同学进行问题抢答,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当今世界的三大宗教吗?(学生抢答: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起源于哪里?创始人是谁?
1、起源、创始人:(学生抢答:古印度乔达摩•悉达多;教师出示图片《乔达摩•悉达多》及简介)
教师提问:佛教是什么时候经什么路线传入中国的呢?
2、传入的时间和路线:(学生抢答:西汉末年丝绸之路;教师出示图片《佛教传入路线图》)教师继续提问:佛教传入中原后,中国开始了修建佛教寺院。你知道我国兴建的第一座佛教寺院叫什么吗?(学生抢答:洛阳白马寺、教师出示图片《洛阳白马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抢答问题,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感受佛教文化的传入;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过渡语):佛教传入中国后,最早的信徒大多是帝王贵族,后来贫苦民众也开始信佛,他们信奉佛教的原因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结合佛教的基本教义来分析原因吧。
3、教义与传播:
教师出示幻灯片佛教基本教义:佛教宣扬生死轮回和因果报应。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人生是痛苦的,一个人如果在今生能够忍受痛苦,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教师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探究:请同学们结合佛教基本教义分析“佛教传入我国后,最早信徒大多是帝王贵族,他们为什么要信奉佛教?后来贫苦民众也开始信佛,原因何在?”(学生小组讨论,之后小组派代表展示交流成果)(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小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点拨:这种教义宣扬逆来顺受,忍耐顺从等消极的处世观、人生观,也就是要求人们放弃对现实美好生活的追求,放弃对现实的压迫和剥削的斗争,而追逐虚无的“不生不灭”,是麻醉人民的鸦片,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因此佛教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植,最早的信徒大多数是帝王贵族。佛教基本教义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迎合了贫苦民众对来世幸福的期盼,贫苦民众也开始信佛。东汉末年,佛教开始在民间流传,并一直兴盛至今。两千多年,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影响:
教师提问:同学们能否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呢?(学生自由抢答)(1)佛教丰富了中国文学词汇。(学生抢答:平等、一尘不染、五体投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恍然大悟、火烧眉头、菩萨心肠、大千世界、清规戒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跑了和尚跑不了庙、临时抱佛脚、和尚打伞——无法无天……)(2)激发了中国神化小说的创作热潮,如《西游记》、《白蛇传》等。(3)对节日习俗的影响:出示图片《云南傣族泼水节》、《佛欢喜日》。教师出示学生课前搜集到的相关图片《龙门石窟艺术》、《敦煌壁画》、《千手观音》和杜牧的《江南春绝句》与学生一起欣赏,让学生多角度感受佛教的影响。学生概括总结佛教的传入对我国产生的影响:
佛教的传入,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的因素。佛教对我国的思想文化、文学艺术以及节日习俗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设计意图:
Ⅰ、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Ⅱ、通过抢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Ⅲ、通过图片和诗句,让学生多角度感受佛教对我国思想文化、文学、艺术(雕塑、壁画、舞蹈)、节日习俗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过渡语)在汉朝,除了佛教传入中国,在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也产生了,这种宗教是道教。(板书)
(二)道教的出现 设计问题抢答环节:(各组5号同学进行问题抢答)
1、起源:(学生抢答:中国)
2、产生的时间:(学生抢答:东汉后期)
教师继续提问:道教尊谁为教主?(学生抢答:老子)
老子是什么时期、什么学派的创始人?(学生抢答:春秋时期、道家学派)
道教和道家思想有什么关系呢?(温馨提示:阅读课本94页相关知识寻找答案)教师出示图片:道教教主——太上老君
教师点拨:老子是春秋时期人,而道教产生于东汉后期,为什么道教尊老子为教主呢?因为道教的思想主要是有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和道家思想相结合,逐渐形成的。道教吸收了道家很多重要的思想,尤其以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为重,《道德经》所提出的“道”的概念更成为道教的核心概念,所以道教尊老子为教主。
3、教义及传播:
教师出示幻灯片道教基本教义:道教认为,通过修身养性和炼丹服药,消除各种欲望,达到清净无为的境地,人就可以长生不老,得道成仙。教师提问:结合道教基本教义分析人们信仰道教的原因又有哪些呢?(学生独立思考并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点拨:一方面,统治阶级希望长生不老,得道成仙,尽情享乐;另一方面,道教宣扬“消除各种欲望,清净无为”,统治者利用道教来维护他们的统治。一些贫苦百姓也想通过修炼的方式摆脱困境,因此道教得以广泛传播起来。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看:《道教圣地四川青城山五洞天》、《洛阳上清宫》、《真武山道观》。过渡语:道教的宗教场所通常称道观,道观遍布祖国大江南北,道教的影响无处不在。
4、影响:(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95页大字第一自然段并归纳总结道教的影响。)
学生归纳总结:道教给中国文化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对古代民俗的影响更是无处不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古代化学和医学的发展。
在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问“同学们能否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呢?”(学生自由发言)
(1)对文学的影响:(教师出示图片《三国演义》《八仙过海》)《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预断凶吉呼风唤雨等情节;道教虚构了很多神仙,如《八仙过海》中的八仙,道教虚构人物如八仙、灶君、土地、城隍等在民间家喻户晓。(2)对民俗的影响:教师出示图片石家庄的《2012福福庙会》、《井陉雪花山庙会》。
(3)化学、医学方面(科学技术)的影响:道教讲究养生之道,保存并发展了气功,也对中国的医学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就是道教方士在炼制丹药中发明的。
(设计意图:
Ⅰ、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Ⅱ、让学生通过生动的事例深刻感受到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
5、教师出示表格题,学生填写:比较佛教和道教,找出它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点拨: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宗教的本质进行了论述,“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宗教是“幻想的反映”。宗教信仰和崇拜的对象都是幻想出来的东西,客观上不存在。在封建社会,历代的封建统治者总是利用宗教来麻痹劳动人民,妄图使他们不相信自己的力量而相信“神灵”的力量,把希望寄托于来世和“天国”,从而放弃为争取现实幸福的斗争,放弃对阶级压迫和剥削的反抗,而安于被奴役的命运。因此,宗教成了统治阶级奴役和统治劳动人民的精神工具,这是它的消极作用。但同时宗教对我国的思想文化、文学艺术、医学、化学等产生了积极作用。
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我们国家对待宗教的态度如何?(学生自由回答)师生共同总结:我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我们国家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教师进一步提问:你知道咱们国家有哪些邪教组织?作为青少年学生应如何对待邪教?(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点拨:我们国家尊重各民族的宗教和信仰自由,但坚决反对、打击邪教。邪教与宗教的区别不仅体现在教义的内容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与政治、国家的关系上。邪教的本质在于其具有反世俗生活和反国家性。“法轮功”、“全能神”等邪教以各种非法方式扰乱社会秩序,害人夺命,完全具备邪教的各种特征,并对正常的宗教信仰自由造成极大危害。所以我们在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必须防范和打击邪教。(设计意图:
Ⅰ、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落实基础知识。
Ⅱ、通过列表格比较佛教和道教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比较问题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Ⅲ、通过层层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加以点拨引导学生认识宗教的本质及其复杂的作用,从而突破难点,并使学生能初步用科学的态度来认识宗教。)(过渡语)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出现属于汉朝文化的宗教成就。这一时期,史学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司马迁的《史记》是这一时期史学发展的代表。(板书)
(三)司马迁与《史记》
1、司马迁:
播放司马迁写《史记》的部分视频:(温馨小提示:同学们一边认真看视频,一边认真思考问题“为什么司马迁能写出《史记》这样一部巨著?我们应学习司马迁哪些优秀品质?”)(设计意图:
Ⅰ、以视频的方式来吸引学生,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并培养学生从视频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Ⅱ、通过这段视频让学生感受司马迁的经历、个性特点以及司马迁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著书立说的坚强意志和对待历史客观、严谨的态度。
Ⅲ、为后面分析“为什么司马迁能写出《史记》这样一部巨著?我们应学习司马迁哪些优秀品质?”做好铺垫。)
2、《史记》:
(1)学生阅读材料,自主解决问题
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ji)其成败兴坏之理,仆窃不逊(xun),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 根据这段材料并结合课本知识自主完成以下问题: ①《史记》叙述了哪一历史时期的历史? ②《史记》分哪五部分?其主体是哪两部分? ③《史记》的体例? 在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后,教师进一步解释通史、纪传体通史、断代史的定义。
通史:贯通古今的史书。就是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如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历时三千多年的史实。《史记》中叙述帝王历史的“本纪”和叙述名人事迹的“列传”是其中的主体,人们便把这种体裁的史书,称为纪传体。司马迁是我国纪传体史书的开创者,他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这种体裁便于考察各类人物的活动及各项制度的发展,因此,纪传体成为人们编写历代王朝历史的主要体例。
断代史:记载一朝一代历史的史书称为断代史,创始于东汉班固的《汉书》,它记述的是整个西汉一代230年的历史。二十四史中除《史记》外,其余都属断代史。(设计意图:
Ⅰ、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Ⅱ、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并从材料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并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史记》名句欣赏,体会经典名著的魅力。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史记•滑稽列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教师提问:同学们能体会到《史记》写作上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点拨:《史记》文笔简洁,语言生动,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3)读材料、看名人评价,体会《史记》的写作特点和价值。
材料一:他不为尊者和强者隐讳,在书中大胆批评了当朝君主汉武帝迷信神仙、掠夺百姓财富的种种过失。
材料二:“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班固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同学们又能体会到《史记》写作上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回答:史料翔实、秉笔直书……)教师点拨:通过学习(2)(3)我们体会到《史记》的写作特点和价值:《史记》史料翔实,秉笔直书,是一部严谨的史学著作,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它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正因为如此,鲁迅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设计意图:
Ⅰ、师生共同欣赏《史记》中的名句,体会经典名著的魅力。Ⅱ、让学生体会《史记》的写作特点和史学价值、文学价值。)
(4)合作探究:“为什么司马迁能写出《史记》这样一部巨著?我们应学习司马迁哪些优秀品质?”(小组讨论,之后小组派代表展示交流成果)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①汉武帝时,统一局面得到巩固,文化发展,为司马迁编写《史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②出身史官家庭,有较好的学习环境。
③司马迁本人具有远大的理想和严谨修史的态度。
④统一的国家也需要一部记录从远古到汉代社会发展的史书。
优秀品质:胸怀大志,严谨治学,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勤奋好学、勇于追求真理……(设计意图:
Ⅰ、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小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Ⅱ、引导学生学习司马迁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著书立说的坚强意志和对待历史客观、严谨的态度。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形成严谨求实的学风并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过渡语)汉朝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时期,这一时期宗教、史学都取得辉煌成就。那么汉朝文化繁荣的原因有哪些?(5)拓展提高:汉朝文化繁荣的原因有哪些?(温馨提示:要注意联系前面学过的知识)(学生小组讨论,之后各组派代表展示交流成果)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②经济的发展。③民族的融合。④对外交流频繁。
⑤统治者开放的文化政策。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活动】利用板书进行课堂小结
由于汉朝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对外交流频繁等原因,促使汉朝文化繁荣发展。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出现属于汉朝宗教成就,它们的兴起与传播,对我国思想文化、文学艺术、民俗等方面的影响无处不在。司马迁的巨著《史记》是中国历史学的经典之作,属于汉朝史学成就。汉朝文化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时期,直到现在,很多国家仍然称中国文化为汉文化。几千年来,经过各族人民不懈的努力给我们伟大的国家填充了极其深厚的文化涵养,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不仅对亚洲而且对世界很多国家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此,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让我们带着对祖国文化的热情与向往,去探索,去发现,努力创造出更多灿烂的文化,使华夏民族跻身于世界民族的前列。【练习】使用学案进行课堂巩固
1、佛教传入我国的时间是()
A 秦朝末年 B 西汉末年 C 东汉末年 D 唐朝末年
2、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
A 佛教 B 基督教 C 道教 D 伊斯兰教
3、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书是()
A《诗经》 B《春秋》 C《汉书》 D《史记》
4、下列哪些史实可以从《史记》中查阅到()
①山顶洞人的氏族生活 ②武王伐纣 ③陈胜、吴广起义 ④商鞅变法
⑤焚书坑儒 ⑥班超出使西域 ⑦文景之治 ⑧城濮之战
A.①②⑤⑦ B.②③④⑤⑧ C.②③④⑤⑦⑧ D.①③⑤⑥⑦ 【作业】延伸探究 作业设计(二选一)
1、寻访当地的民俗、民风,分辨哪些来自佛教,哪些来自道教?并谈谈你对当地民俗民风的看法。
2、课下阅读《史记》的经典篇章,体会《史记》的语言风格,写作特点,并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第四篇: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第三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学案
第21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一、课前预习
1、北魏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都城在哪里?
2、北魏什么时候统一黄河流域?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意义?
二、当堂检测
1、北魏时有族建立的政权,定都,后来有孝文帝迁都至。
2.公元4~6世纪,曾一度统一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①前秦②北魏③北齐④北周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3.从前秦统治瓦解到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北方地区的割据混乱状态持续了约(A.46年B.56年
C.86年D.100多年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
B.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
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巩固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5.北朝包括哪些朝代()
-)
①北魏②东魏③西魏
④曹魏⑤北齐⑥北周A.①②③B.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D.②③④⑤⑥
三、课后作业
1、(必做题)
⑴下列各项不属于北魏孝文帝加快民族融合步伐,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措施的是
A.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B.要求鲜卑人穿汉服、用汉姓、学汉语
C.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
D.推行茶文化、提倡以茶会友
⑵对孝文帝的改革,下列评价或认识不正确的是()
A.孝文帝改革实际是由冯太后主持的,孝文帝不过是一个傀儡皇帝
B.孝文帝改革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和实行汉化政策
C.孝文帝改革有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
D.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⑶体现魏晋南北朝时社会进步特点的有()
①分裂割据,战争不断
②北方民族大融和
③三国鼎立局面形成④东南经济发展
A.①③B.②④
C.②③D.③④
⑷北魏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B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
C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D得到广大统治者的支持
⑸曹魏、前秦、北魏这三个政权的共同点是())-2-(A都是少数民族政权
B都城都在今河南境内
C都因权臣篡权而亡
D都统一过黄河流域
2、(选做题)
北魏定都洛阳后,鲜卑人在洛阳是怎么生活的呢?用自己的表演,来表现一个鲜卑人在洛阳一天的生活。
3、(思考题)
简答题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哪些?这些改革措施对历史的发展有何作用?
第五篇:七年级美术教案上册 教案人美课标版
岛石中学176.178.179班美术教案2011年
第1课时 在美术世界中遨
第1课在美术世界中遨 课题: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教学目标 :
知识点:什么决定了美术门类的不同。能力点:培养学生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学习。情感目标:不断更新审美观念。教学重点:分析美术作品的制作材料
教学难点:能独立地、正确地从美术作品的材料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的门类。
解决方法:针对重点, 难点运用直观的教学方式向学生展示大量的不同种类的美术作品。教学用具;资料、课本、光盘、图片 教学方法:探究式、自主学习等 板书设计: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一.美术的分类
1.绘画2.雕塑3工艺4.建筑5.现代艺术 二.分类的原因——原材料的不同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批注教师放映幻灯 教师引导 听取学生讨论意见
一:课前准备:把图片、资料准备好 二:上课过程
1.问题:同学们以前都看到过那些种类的 美术作品?
向学生展示美术世界的丰富多彩,为学生创设置身于美术作品中的氛围引发学习兴趣。学生观察作品的细部:
(1)不同画种的效果看出不同的材质 具体分析教材中的范图材质的不同。将《父亲》和《秋瑾》对照,同是人物画,他们有何不同?
(可从光线、色彩、立体感等方面对照)2.自学:解决美术作品的分类原因是什么? 美术因材质的不同分为以下种类: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及现代艺术。绘画按材质分为:
油画??油画颜料、油画布,中国画??纸、墨、笔、砚,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仔细观察资料图片并讨论,发言。
学生结合手中的资料和教师发的资料自主学习。通过讨论加深对作品分类的理解。
在自学的过程中,使其明白美术作品属于那一类别 听取学生讨论意见
教师展示一些绘画实物。岛石中学176.178.179班美术教案2011年
教师展示作品 评价 总评
版画石版画、木刻版画、铜版画、丝网版画等,水彩、素描等。
雕塑分为:浮雕和圆雕 固体材料
工艺:传统工艺??铜、木、石、陶、布、丝、琉璃 现代工艺??塑料、不锈钢、聚合材料、光导纤维等。建筑:石、木、瓦
水泥、钢材、玻璃、铝合金等
现代艺术:金属、废弃物、灯光等。
教师给学生传看一些画种的材料实物,增强直观感受。三.练习
曼陀铃和吉他 素描 玉兰黄鹂 雕塑 磨镰刀 油画 血衣 国画 山东长清灵岩寺罗汉像 版画 评价
总评:在美术世界里绘画种类的不同,根本是源与材料的不同。但不论是何种质地的材料都 能反映出艺术家的真实的思想感情。自学:学生结合手中 的资料和教师发的资料 自主学习学生感受实物 观察并发言 观察并发言
在实践的过程中,理解艺术材料不是随便选择的。小结 表扬积极发言的同学及表现突出的小组 课后记
第二、三课时 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 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方法
第二、三课 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 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方法
【课 型】 造型·表现 【课
时】 二课时 【教材分析】“美术学科要给学生奠定适应未来社会生存、继续学习和发展之基础的美术能力”,“手绘线条图像”是最常见的绘画表达方式,是美术中的“白话文”,是21世纪公 岛石中学176.178.179班美术教案2011年
民必备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切入点,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重视基础,面向全体,承认差异,将会使更多的学生热爱美术,走近美术。同时,它还使学生在充满情意性的学生中,增强自信、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本课是新教材精神和理念改革的一种体现,有别于以往素描等过于专业的美术基础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通过对手绘线条图像知识的介绍,使学生了解了手绘线条图像在叙事、说明交流以及记录生活、表达情感等方面的功能和用途,既重视了学科间的综合,又不失美术学科特征。【教学内容和目标】
1、显性内容和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应使学生能够运用线条大胆、果断、自信而有个性地去表达物象,并能抓住物象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2、隐性内容和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
点】 对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意义、功能的理解。体会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乐趣,培养、发展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
【难
点】 能迅速、大胆有个性地对物象特征的把握和表达。能运用丰富的想象和手法,对复杂的物象综合处理,抓住关键,创造性的表达。
【教具准备】 课件,范作,常见产品安装说明图,茶杯等实物。【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第二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以电影《李双双》中,李双双在门上画图,说明钥匙、孩子寄存处的事例为例,引起学生兴趣,说明手绘线条图像的存在性、实效性和大众性,解除学生思想压力。或创设某一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用手绘线条图像的方法解决,并找一学生上台板画,师生评析后,教师说明“作用”,得出“第三语言”的结论,引入新课。
二、教学活动 ●设问思索:
师:提问,哪些地方接触过手绘线条图像? 生:回答。
师:出示各种图片,生:分析各自内容和作用。
师:总结手绘线条图像“可视性强”,“快速方便”等特点。●欣赏、明确知识
师:引导学生观赏教材中和课件中的图例,初步认识手绘线条图像的普遍存在。出示《贺兰山岩画》、“儿童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并让一生读教材中的第一段文字,知其伴随人类的成长而发展,且早于文字的产生,各行各业、方方面面都能用到。生:读教材第二段,讨论回答,师:板书小标题。
功能:叙事、说明、交流、抒情、记事等。地位:人类的第三语言(除口语、文字外的)
实用性: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不受工具技法约束。
应用范围广:示意图、路线图、交流图,教学板画图、地质地貌图、侦察图、布置图、叙事图、说明图、美术专业创作等。
教师出示生活中常见的产品安装说明图、使用说明图等实例,让学生观赏,进一步认识其重要性,加深学习兴趣。岛石中学176.178.179班美术教案2011年
●热身练习
让学生根据个人程度,按“建议”中要求,或自选内容,也可临摹,感受手绘线条图像的乐趣。评价
展示观赏优秀学生作品,先由学生评价,再由教师总结,指出不足的地方,并即时示范,或与范作对比。
三、学生练习,作业
根据“学习建议”要求或以上热身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让学习有针对性的练习。教师可根据学习的程度提出不同的要求,并创设情境,规定时间,并让学生彩用游戏、竞赛等多种手段进行。
四、作业评析
选择较典型的作业收交。从表达明确、大胆果断、生动流畅、有创造力、新颖独特等方面进行评析。适时鼓励,少作横向比较。
五、小结
通过学习本课,使我们了解了手绘线条图像的功能和用途,知其是人类除语言、文字之外的“第三语言”,简便易行,用途十分广泛。
已能用手绘线条图像的形式对事物进行简练的描绘,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及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打下了基础。
六、布置下节任务,师生问好,下课。第二课时(第三课)
一、导入新课
回顾上节所学内容,教师提出几个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找几个同学到黑板上描绘,师生评议,教师概括总结,指出不足,并修改指正,说明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虽简单自由,但也是有一定方法可循的。引入新课。
二、教学活动: ●明知识法
1、特征的表达 师:随手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暖水瓶,同时展示一个暖水瓶实物,同学生一起观察分析其结构,用几何分解的方法,概括其基本结构,说出组成要件,分析哪是必需有的,哪是可有可无的(如提系),生:欣赏教材中的范作。师:说明,在对物像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找出能表现基本特征的形状,然后再去明确地表达。随即板书表达步骤:
“观察——理解——表现” 2、动感的表达 师:创设几个情境让学生去讨论。如流水该如何表现?静止的汽车和行弛的汽车应怎样用不同的方法表现?
生:几个学生到黑板试画。师:带动学生一起评价分析。
师:画“一杯热水”,说明表达的关键是强调“热”这一概念,但线条的形式可是多样的。引导学生赏析教材中范作,明确这一问题。师:展示有关范作,边演示边总结:
在表现人的情绪、流水、闪电、光、雨、火等有动感的物象时,要使用有象征意义的线条,运用一些特定的技法去表现。岛石中学176.178.179班美术教案2011年
3、过程的表达
观赏教材中“尺蠖幼虫的爬行”示意图,并展示有关“过程表达的图片。
师:说明动物的爬行、运动,机器的运转等都有一个周期性循环的过程。路线图、过程图等都有其独特规律,可用指导线、箭头、排列等方法表现,只有认真观察、分析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
4、内容的表达
回看上节教材中《小客厅布置图》等插图,再看本节《少年科技城》和“学生一天的生活”插图。
师:讲述“内容”的表达,是用途最广泛的、综合性的手绘线条图像表达内容,绘制时应综合、全面考虑。●热身练习
师:创设情境或布罩练习题目,如描述、记录、说明等。
生:作有针对性的练习,也可根据上述所讲,任意作“特征”、“动感”、“过程”、“内容”等某一专题的表达。
师:巡视指导,遇到问题,及时指正解决。
三、学生作业
⑴、依据教材中“学习建议”,选其中一题,分组竞赛,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到黑板上绘画。⑵、创设情境,规定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
⑶、出一个需多幅完成的题目,学生每组分配一幅内容,最后形成一套完整的组画。
四、作品展评、小结
各组选派代表作品参加展览,评出优劣,将大家联合完成的作品,按顺序在黑板上展出。教师从学生不同潜质出发,对学生作业做形成性评价,一般不做横向比较。
教师指出,通过学习,基本了解了手绘线条图像的功能与用途,并掌握了一些表达的方法,学会了用简单的手绘线条图像与同学进行简单的交流,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基础。
五、师生礼仪,下课。
第四课时 制作生动的小泥人
小泥人 教学目标:
1、学会捏小泥人的一般方法。
2、培养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
3、体验学习活动的快乐,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操。教学重点:在活动中掌握捏小泥人的方法。
教学难点:想象一定的情境,并根据情境做出各种造型有趣的小泥人。教学准备:课件陶泥 教学过程:
一、走进教室 看一看
1、课件展示在教室里玩耍的小泥人的图片,提醒学生仔细观察。
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回答(引导学主回答出“什么人”、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教师小结并揭示课题。
二、做个泥人 试一试 岛石中学176.178.179班美术教案2011年
1、师生一起随意捏个外形。
教师在视频展示台示范讲解。(强调“随意捏”,要大胆,可夸张一点)
2、指名展示,师主共同调整。
三、捏捏泥人 动一动
1、课件展示小泥人的不同动作,配欢快的音乐。
2、师主同做“小泥人的体操”。
3、教师提问:你是怎样让你的小泥人做不同的动作呢?
教师小结捏泥人动态的要求。
四、美化泥人 乐一乐
1、课件展示5张制作完整的小泥人图片。
提问:你觉得他们美吗?美在哪里?你能看出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师生共同总结美化小泥人的方法。并用课件展示。
2、师主共同美化自己的小泥人。
3、指名展示,师主共同点评、调整。
五、合做泥人 玩一玩
1、课件展示一组小泥人的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从泥人的动态、细节的美化以及组合几方面来欣赏。
2、分组讨论:我们的小泥人在教室的哪个位置做游戏,做什么游戏。
3、小组合作表现。
第5课时 雕塑自己的形象
1、学生下位自由观赏交流,评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小泥人和一组小泥人。
2、指名介绍、评价作品。
引导学生从小泥人的动态、美化以及小组的配合几方面来说。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人的长相的差别所在,让学生学会如何观察人的长相,感知自我。并表现出内心到外形最具特点的我。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观察人物五官的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用各种手法表现出特征更突出、深刻的自我。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出一些五官比较有特色的人物图像。每人带一面小镜子、图画纸、铅笔、橡皮。
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我们每个人的脸都是一张无声的介绍信,传达了我们的面部特征和一些内在信息。特别处于青春期的你们,更在意自己的脸,因为它代表了自己个性的形象。你能准确的说出自己的特点么?是什么决定了我们每个人都长得各不相同呢?板书标题:“认识我们的脸”。岛石中学176.178.179班美术教案2011年
新授
经过同学们的观察与讨论,我们得知,五官以及脸型、发型是区分人与人差别的主要部分,那么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些关于“相貌”的知识。(课件展示:发型、脸型、眉、目、鼻、口、耳)
(一)头发是我们头上的一片茂密的森林,它不但反映性别,还表现出人的某些爱好,性格。讨论总结:长发、短发、直发、卷发、传统发型、新潮发型„„,反映出潇洒、直率、古典、时尚等个性。
(二)脸的形状对一个人的长相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脸基本上是卵圆形,但仔细分析又各有特点,找几个脸形有特点的同学分析,如方形脸、圆形脸、瓜子脸。老师可用八个字来概括每个人的脸“田国目用,甲申由风”。请同学们用小镜对照自己的脸形,找出自己更靠近哪一种
(三)眉毛是我们脸上的一道天然屏障,脸上浓重的一笔。眉毛又是有
一、夸张的手法,将特征因素适当加强,例如嘴大是一特点,就适当将画中嘴的尺寸比实际还大。
二、用突出的手法,增强特征部分的对比强度和刻画力度,或用削弱非特征部分强度的方法,突出特点,也就是要有主次之分,不处处夸大。比如重点刻画有特点的眼睛,削弱非特征的耳朵。
三、布置作业:
利用小镜子观察自己的五官、脸形、发型特点,并结合自己的性格,从不同角度选一自我感觉最美、最酷的造型,可结合漫画的表什么样的特点呢?学生观察并讨论。长眉、短眉、浓眉、淡眉、平眉、上挑眉、下垂眉„„等
(四)眼睛像是什么呢?眼镜是心灵的窗子,人的丰富的感情世界都靠这扇窗子来展示。看看自己的眼,杏眼、吊眼、垂眼、平眼、细眼、眯眯眼„„你是哪一种?
(五)鼻子又像什么呢?——“脸上挺拔的山峰”。看看、摸摸自己的鼻子,它是什么样子? 高鼻、塌鼻、瘦鼻、肥鼻、长鼻、短鼻、勾鼻等等
(六)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自己的唇形,有平嘴、大嘴、小嘴、上厚嘴、下厚嘴„„无论那种嘴,老师都希望它的嘴角永远是向上提的,因为这说明我们永远在微笑。微笑的姿态永远是最美的!
(七)我们的头上还有一对永远也不能见面的“双胞胎兄弟”——耳朵,它也有长短、厚薄、大小之分。
以上我们了解了自己的脸,怎样去表现才让人过目不望,印象深刻?先看看冯小刚、陈佩斯、宋丹丹的相片,每看一位都让学生讲出他(她)的五官特征、脸型及发型特征,讲完后再让学生看明星的漫画像,通过漫画像证实学生分析的正确与否。
讨论如何表现人的特征:现手法,为自己画一张生动的画像。此时教师在教室巡视,帮助一些学生分析他们的特点并进行造型的辅导。
四、小结:
用展览的形式将学生作品共同分享,体会是否挖掘了内心的情感和突出了自己的外形特征。
通过这一节课的设计,我觉得学生的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能量是巨大的,他们会去主动地联系自己,学习效果便十分明显。教与学真的是需要花一番工夫去研究的,不能把全部的知识都通过教师交给学生,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寻找他们想要的东西。? 岛石中学176.178.179班美术教案2011年
第六课时 未来的我
未来的我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本课学习,发掘学生思想深处蕴藏的个性思维方式和艺术发展空间。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整合手段,收集和处理信息资源的能力。
(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产生主动参与、抒发情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美术的兴趣。从兴趣入手,削弱既往由于基础、能力等因素形成的差异,主张学生彰显个性,以突出自我、易于表现、快乐无限为过程体验,感受艺术魅力。
二、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一)教学重点在于教师要有较高水准的示范、启发和点拨,造就学生创意思维如泉涌,只要是学生想到的内容都可以是创作之源。另外,合理地、恰如其分地选择和搭配素材,也是获得意想不到效果的关键。不过,这个过程是要循序渐进,要避免学生急于求成的焦躁心态。
(二)教学难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课前素材的收集,来自于教师和学生、照片和插图以及网络信息资源。另一方面是计算机操作技法的传授,教师必须让学生熟练掌握最基本、最实用且效果明显的图像处理方法。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课前准备
(一)学生课前准备创作用图像素材,最好录入软盘。教师也可用扫描仪、数码相机集中采集,并图像文件输入硬盘下为教学而专门建立的子目录。
(二)教学器材准备学生创作用电脑,最好是装备有局域网的网络教室,学生能够相互访问,也可登陆教师提供的资源站点,实现资源共享和网络讨论的学习方式。
(三)教师可使用《超越现实、实现自我》教学课件进行示范讲解。课前要按照操作提示进行安装和调试。(分辨率为800×600dpi)
(四)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图(在尚不完全具备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学校,下列图形可按步骤排列为板书设计,并依次标注序号。)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美术教材13册中第6节《未来的我》一直是学生特别关注的热点。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抱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同时,这节课也融合了两个学科的教学内容,相互补充、相互提携,这就奠定了很好学习基础和条件。建议将课业标题提升为《超越现实、实现自我》,打破教材中仅限于“理想”范畴的局限,只要是学生良好的愿望,都可以参与课堂实践,使教学内容更全面、更贴切,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在教学设计中,首要任务是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课件是本课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带给学生是直观、生动、形象和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我们将课件大致划分为四个步骤,分别是“魂牵梦绕”、“惊奇感受”、“意想不到”和“原来如此”。一步一步地把学生引进教学环节之中,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由于课件中引用学生熟知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文化娱乐的相关内容,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更在课件中出现了童话世界、科幻探索、璀璨明星(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征)、甚至是学生意想不到自己的形象也出现在“梦境”当中,自然是兴趣盎然。
设问导入: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美丽的梦想,你的梦想是什么?课件演示:你梦想着有一天学业有成,头顶博士帽、手持毕业证书站在同学们面前;你曾在梦中穿上威武的军装,庄重地敬上一个军礼;或许你想驾驶属于自己的豪华跑车周游世界;或许你想成为足球明星哪 岛石中学176.178.179班美术教案2011年
怕是和明星在一起合影留念,也会满足你深藏心底的愿望;或许你想和“哈里•波特”一起步入美丽而神秘的童话世界;也可能穿上宇航服遨游太空,成为中国第一太空人才是你真正的梦想„„
(三)学生的兴趣产生之后,就会迫不及待地要求去尝试实践活动,这时是教师启发引导和基本技能训练的最好时机。学生为“实现自我”就会认真地听讲识记,渴望尽快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的实践活动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落实和创新部分。但前提是要克服计算机操作实际水平和想象力发挥的局限,为此,将学生划分为实践组,可以互相学习、讨论。以组为单位发挥群体优势,发挥一部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熟练的电脑操作技巧,带动其他学生共同完成艺术创作。在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想象的情景,进行创意(设计方案)并寻找合适素材,以美术创作的形式回答上面的问题,注意,教师在评价学生作品时,不能把制作技巧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应尊重和保护学生个性发挥,创作手段不要过分强调一致,使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完成作业。然后分组或全班欣赏作品,鼓励一些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在没有电脑创作的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进行类似的教学。教师讲解、创作方法和学生作业安排略有变化,评价标准以衡量学生创意水平为主。(由教师灵活掌握)
实践的主要手段或说是创作途径,是将学生自己的头像进行选择剪切,然后粘贴入已经过处理的主画面中,可自由组合、拼接。从最后作品效果说,构思巧妙、“天衣无缝”是最完美的作业。在教学评价中,我们改变了过去单一的评价标准,把学生在实践中的综合能力和探究性学习作为评价的依据。评价的目的旨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多级式评价标准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
五、教学点评
教学效果总体是令人满意的,学生的学习美术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一部分学生作业成为教学范例。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又发现了一些新问题:
(一)教学课件中尚存缺陷,如在“魂牵梦绕”中,为学生展示的画面需要不断打开/关闭窗口,容易造成学生认知体验和思维过程的中断,也耽误教学时间。为此,在改版课件中“多彩梦幻”是以电影逐帧放映的方式呈现的,既缩短了时间,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部分教学设计内容由于不符合学生的情趣,如学生关注的明星是新鲜而短暂的,他们的形象和观念是不断受到新鲜事物冲击的,如果我们没有与学生的新观念、新思维同步,这节课就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从理论角度讲,就是在引导学生形成社会共同的价值观的同时,还要提供给学生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
第7课时 大家动手做条龙
《大家动手做条龙 》
一、教学目标
了解龙的来历发展与造型特点,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和积极参与文化传承的意识,并在欣赏中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激发爱国热情。
在课堂教学中应更注重学生的制作过程,和分组活动之中的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强调集体主义精神的体现。并在展示作品的过程中展现集体的智慧和才华,突出集体竞争的气氛。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岛石中学176.178.179班美术教案2011年
学习构成知识,并把它应用到设计和制作中。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的重点:
调动同学情绪,使大家能热情、积极地参与到做龙的活动中来。
(二)教学的难点:
如何把构成知识应用到设计和制作中,使龙的造型和结构有新的创意。
(三)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
解决重点的要点:
1、要创建分组竞争的课堂气氛,鼓励每一个小组争先、争胜、争取班级第一。比那组最快,那组最好,那组最有新意。
2、好小组讨论,群策群力完成任务。
3、时注意人员搭配,使各组能力基本均衡,保证公平竞争和顺利完成作业。
解决难点的要点:
1、励创新,要求学生把课本的方法当成参考,尽可能地想出新的方法。
2、些简单明确的构成的例子,让学生们能从中产生一些联想以促进创新想法的产生。
三、课前准备
(一)学习材料
1、可利用的废旧材料:易拉罐、胶卷盒、牙膏盒、土豆片筒、装羽毛球的筒、药盒、药瓶、矿泉水瓶及其他饮料瓶。
2、可以替代的材料:去了粒的玉米芯、高粱、玉米的秸秆、木棍及树枝、竹子、可利用的蔬菜(黄瓜、茄子、萝卜等)。
3、自制材料:课前或课上用比较硬的纸作成纸筒,把它作为做龙的材料。
四、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激发兴趣、讲授制作方法。
学习制作方法,分组合作、锻炼协作能力。
展示、体验、交流。
学生活动:分组合作,与同学交流自己对龙文化的了解。
学生从教学中展示的各种龙的资料中汲取养分丰富自己制作的龙。
学生们在制作过程中分工合作完成插接、装饰龙体的任务,锻炼协作能力。
学生以各种方式展示自己做的龙,并发挥想象讲述小故事或民间传闻,强化对龙的感受。在共同创作和动手制作过程中,注意协作精神,培养集体主义
教师活动:把《龙的传人》的乐曲作为课的开始,用来烘托气氛,以达到突出主题的目的。
教师通过讲授利用龙的来历、演变和发展,以及图片介绍龙的形象特点和与龙有关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同时鼓励同学集体创作分组完成龙的制作,体现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在集体创作和动手制作过程中,注意协作精神,同时,体现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性,以及对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教学方法
1.把《龙的传人》的乐曲作为课的开始,用来烘托气氛,以达到突出主题的目的。同时用音乐来导出课的内容,帮助学生很快地进入情绪,引人《大家动手做条龙》的具体内容和方法中,使学生的情绪一直处在兴奋的状态下,便于课程进展得更顺利、更流畅,也容易激发同学们的创作热情,以及制作的欲望。在制作的过程中可以一直播放着《龙的传人》的乐曲,以增强效果。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完成龙的制作。岛石中学176.178.179班美术教案2011年
2.利用龙的来历、演变和发展,以及图片介绍龙的形象特点和与龙有关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从而产生亲自动手制作一条龙的欲望。
3.学生的活动,鼓励同学集体创作分组完成一条龙的制作,体现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在集体创作和动手制作过程中,注意协作精神,同时体现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性,以及对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六、教学点评(教学反思)
本课程属于设计应用课。在教学设计上更注重学生的体验,教师要尊重学生自主兴趣,情感的表达。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本课程在学习构成知识、设计和制作龙的过程中,同时要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协作精神、集体主义精神。
七、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方法:
通过各组介绍和评价自己小组的作品,师生共同考察教学效果。
2、教学评价点:
(1)对龙这一艺术形象是否喜爱? 是否了解其思想文化内涵?
(2)是否积极参与龙的制作活动?在造型上有无独创性?(3)能不能与同学密切协作共同完成品?
第8课时 对印的乐趣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对印原理和制作方法。尝试多种对印方法,用自己喜爱的方法制作抽象或具象的对印作品。并通过分小组制作,体验集体制作的乐趣,学会交流,懂得合作与分工,分享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的重点:掌握涂色方法和压印的方法。
(三)教学的难点:如何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利用不同媒材和方法制作有个性特色的作品。
(四)课前准备:
学习材料:底版(玻璃、木板、布料、塑料板、不易吸水的纸板、垫板)、颜料(水粉、水彩、油墨、油画颜料、调色油)、浆糊或胶水、涂色工具、作业纸(不吸水的挂历纸背面,光滑的名信片或贺卡等)。
(五)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通过画、印等方法,制作对印版画。对印是独幅版画的一种制作方法。通过在底版上涂色、压印得到丰富而奇妙的肌理效果。使学生了解对印原理和制作方法。尝试多种对印方法,用自己喜爱的方法制作抽象或具象的对印作品。并通过分小组制作,体验集体制作的乐趣,学会交流,懂得合作与分工,分享成功的快乐。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引导学生在对印表现活动大胆、综合地运用色彩。尝试多种对印方法,表达兴趣与情感。对印中最大的问题是水与色的关系问题,教师针对不同的情况给 岛石中学176.178.179班美术教案2011年
予不同的指导:水多时引导学生压印再叠印效果较理想。水少时便于一次压印同时旋转。多种颜色印纹涂色时尽可能不混合,使其自然混色。
二、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教学方法:
(一)设疑导入:
教师在玻璃板上涂色,放纸压印,让学生猜猜:纸上会出现什么呢?教师揭纸展示,学生愕然,原来是一个怪怪的人脸,学生在哄笑中激发了兴趣。也可将自然界形成的石纹、石形、木纹、叶纹等变化万千的图形造型做成课件让学生观赏,同样可以起到诱发学生从自然形成的纹、形中发现美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
请学生仔细阅读书上讲授的两种制作方法,抓住关键点,自己动手尝试对印制作方法,针对可能出现的困惑和技法上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先提几个问题起提示和思考作用:不同厚薄的色彩产生怎样的效果?不同轻重的压印产生怎样的效果?不同的底版产生怎样的效果?先涂深色再涂浅色或先涂浅色再涂深色会产生怎样的效果?怎样得到自己想要的图形?通过思考和尝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学习,提升学生的感悟和认识。
(三)拓展创新:
教师在玻璃底版上从冷到暖地有序涂色,覆盖上比涂色大一倍的纸,用右手掌按住纸面中央,左手拉住靠近身边的纸角一起旋转45度左右。产生变化丰富并具动感的肌理。请学生也来试试看,能不能发明一种新的对印方法,要做到别具一格。完成后请学生大胆地到台前介绍自己的制作方法和独特处,以及画面的色彩层次和肌理变化给人的感受。其他的学生也可谈谈对他人作品的视觉感受。
(四)作品展示:
对本小组的作品汇总进行集体讨论,看看某些具有自然景观效果的或某些类似于人物、动物的对印作品,能否经添加形成一张具象作品。对于某些不能添加的作品,能否结合其他同学的作品经过剪裁,组合成一张抽象作品。讨论之后或集体创作或指派一人主笔,完成本组作业。凡有创意的作品给予展示,全班评出最有创意奖。
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对印中最大的问题是水与色的关系问题,教师针对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水多时引导学生压印再叠印效果较理想。水少时便于一次压印同时旋转。多种颜色印纹涂色时尽可能不混合,使其自然混色。
(二)压印时纸张不可移动,可用小夹子或双面胶固定。(加说明图例)
(三)当采用吸水性强的材质做底板时。颜色要水少色浓。
三、教学评价
评价方式:采用2个步骤进行,首先观察学生对制作与拓展创新教学活动方式的参与热情,其次观看学生的对印作品。
评价点:
(一)学生是否对对印制作有兴趣?是否体验到快乐?
(二)能否在美术活动中大胆地运用色彩压印,得到各具特色的对印效果?
(三)能否凭借不同的工具材料制作自己理想中的作品?
(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否提高?
(五)有没有发明出新颖的对印方法?
(六)能否进行自主学习和发挥合作精神?
(七)是否与同学密切配合,积极参与对印的创作活动?
(八)能否运用各种技法,有创意地进行创作活动? 岛石中学176.178.179班美术教案2011年
(九)按下表评价自己的作品(用短语自评)。
自然天趣 肌理效果 色彩搭配 独创性 制作方法 师生评价
四、教学点评(教学反思):本课程属于[造型.表现]课。在教学设计上更注重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引导学生在对印表现活动大胆、综合地运用色彩。尝试多种对印方法,表达学生的兴趣与情感。由于本课的难度较低,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的拓展创新,同时还能用语言文字表达和深化创作主题。
第9课时 未来的我
未来的我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本课学习,发掘学生思想深处蕴藏的个性思维方式和艺术发展空间。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整合手段,收集和处理信息资源的能力。
(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产生主动参与、抒发情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美术的兴趣。从兴趣入手,削弱既往由于基础、能力等因素形成的差异,主张学生彰显个性,以突出自我、易于表现、快乐无限为过程体验,感受艺术魅力。
二、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一)教学重点在于教师要有较高水准的示范、启发和点拨,造就学生创意思维如泉涌,只要是学生想到的内容都可以是创作之源。另外,合理地、恰如其分地选择和搭配素材,也是获得意想不到效果的关键。不过,这个过程是要循序渐进,要避免学生急于求成的焦躁心态。
(二)教学难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课前素材的收集,来自于教师和学生、照片和插图以及网络信息资源。另一方面是计算机操作技法的传授,教师必须让学生熟练掌握最基本、最实用且效果明显的图像处理方法。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课前准备
(一)学生课前准备创作用图像素材,最好录入软盘。教师也可用扫描仪、数码相机集中采集,并图像文件输入硬盘下为教学而专门建立的子目录。
(二)教学器材准备学生创作用电脑,最好是装备有局域网的网络教室,学生能够相互访问,也可登陆教师提供的资源站点,实现资源共享和网络讨论的学习方式。
(三)教师可使用《超越现实、实现自我》教学课件进行示范讲解。课前要按照操作提示进行安装和调试。(分辨率为800×600dpi)
(四)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图(在尚不完全具备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学校,下列图形可按步骤排列为板书设计,并依次标注序号。)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美术教材13册中第6节《未来的我》一直是学生特别关注的热点。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抱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同时,这节课也融合了两个学科的教学内容,相互补充、相互提携,这就奠定了很好学习基础和条件。建议将课业标题提升为《超越现实、实现自我》,打破教材中仅限于“理想”范畴的局限,只要是学生良好的愿望,都可以参与课堂实践,使教学内容更全面、更贴切,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在教学设计中,首要任务是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课件是本课教学中重要的 岛石中学176.178.179班美术教案2011年
组成部分。它带给学生是直观、生动、形象和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我们将课件大致划分为四个步骤,分别是“魂牵梦绕”、“惊奇感受”、“意想不到”和“原来如此”。一步一步地把学生引进教学环节之中,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由于课件中引用学生熟知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文化娱乐的相关内容,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更在课件中出现了童话世界、科幻探索、璀璨明星(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征)、甚至是学生意想不到自己的形象也出现在“梦境”当中,自然是兴趣盎然。
设问导入: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美丽的梦想,你的梦想是什么?课件演示:你梦想着有一天学业有成,头顶博士帽、手持毕业证书站在同学们面前;你曾在梦中穿上威武的军装,庄重地敬上一个军礼;或许你想驾驶属于自己的豪华跑车周游世界;或许你想成为足球明星哪怕是和明星在一起合影留念,也会满足你深藏心底的愿望;或许你想和“哈里•波特”一起步入美丽而神秘的童话世界;也可能穿上宇航服遨游太空,成为中国第一太空人才是你真正的梦想„„
(三)学生的兴趣产生之后,就会迫不及待地要求去尝试实践活动,这时是教师启发引导和基本技能训练的最好时机。学生为“实现自我”就会认真地听讲识记,渴望尽快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的实践活动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落实和创新部分。但前提是要克服计算机操作实际水平和想象力发挥的局限,为此,将学生划分为实践组,可以互相学习、讨论。以组为单位发挥群体优势,发挥一部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熟练的电脑操作技巧,带动其他学生共同完成艺术创作。在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想象的情景,进行创意(设计方案)并寻找合适素材,以美术创作的形式回答上面的问题,注意,教师在评价学生作品时,不能把制作技巧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应尊重和保护学生个性发挥,创作手段不要过分强调一致,使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完成作业。然后分组或全班欣赏作品,鼓励一些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在没有电脑创作的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进行类似的教学。教师讲解、创作方法和学生作业安排略有变化,评价标准以衡量学生创意水平为主。(由教师灵活掌握)
实践的主要手段或说是创作途径,是将学生自己的头像进行选择剪切,然后粘贴入已经过处理的主画面中,可自由组合、拼接。从最后作品效果说,构思巧妙、“天衣无缝”是最完美的作业。在教学评价中,我们改变了过去单一的评价标准,把学生在实践中的综合能力和探究性学习作为评价的依据。评价的目的旨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多级式评价标准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
五、教学点评
第10课时 生活中色彩搭配
《生活中的色彩搭配》——教学案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十三册第九课《生活中的色彩搭配》。[课型]理论知识课 [课时]1课时
[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 [教材分析] 本课引导学生从了解生活与色彩之间的关系入手,认识学习色彩搭配知识对于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并通过分析生活中的色彩,使学生对色彩现象及色彩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有进一步的了解。
本课的突出特点是把对色彩知识和规律的学习生活化、实践化,学习的重点从色彩写生 岛石中学176.178.179班美术教案2011年
训练,变成帮助学生学会感知色彩现象,并能从中体验不同的美感和文化艺术内涵,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感受和运用色彩的能力。
[教学目标] 了解生活与色彩的关系,认识学习色彩搭配知识对于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通过分析生活中的色彩,使学生对色彩现象及色彩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有进一步的了解,并能从中体验不同的美感和文化艺术内涵,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感受和运用色彩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到处存在着色彩现象,它的形成受色彩规律制约;好的色彩搭配是我们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满足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的重要手段。
[教学难点] 使学生学会用色彩基本知识和规律去感知色彩现象。
学生能运用色彩知识去进行色彩搭配的练习并进一步应用于生活。使学生了解不同色彩搭配所体现的多种文化艺术内涵。[教学过程]
一、设疑提问,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无色的,那将是什麽情景呢?
生:没有生机,没有活力------(自由讨论发言。)
师:对,我们之所以能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和美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身处在一个绚丽多姿的色彩世界里。那麽在生活中,色彩如何搭配才能让我们感觉到美的享受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生活中的色彩搭配》。
(设疑导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师:首先我们来了解有关色彩搭配的一些知识。请大家看大屏幕(多媒体展示有关色彩的基础理论知识)。
色彩的形成
光是一切物体颜色的唯一来源,映入眼内的大量的色彩是由于物体对光的吸收和反射而形成的。反射光刺激到人的视网膜时就形成色觉。因此,我们通常所见到的物体颜色,是指物体的反射颜色,没有光也就没有颜色。不同的光线会产生不同的色彩效果,而要创造不同的色彩搭配效果,就要认识和运用色彩的三要素以及三要素之间的各种对比关系。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色相
色相就是色彩的名称,同时也是各个颜色的相貌和倾向。例如红、黄、蓝等。通常用色相环来代表光谱的基本色彩,常见的色相环多由12色组成。(如图:依顿12色相环)
明度
色彩的明亮度叫明度。明度最高的色叫白色,最低的色叫黑色,它们之间按不同的灰色排列,显示了明度的差别,有色彩的明度是以无色彩的明度为基准来判定的。(如图:单一色明度变化,彩色的明度变化)
纯度
纯度指色彩中色素的饱和程度。色彩的相对纯度取决于在色彩中加入黑色、白色或灰色的多少。
色彩的主要搭配方法
人们通过对色彩规律的认识,主观地调整色彩之间的关系,以满足功能和审美两方面需要的行为即色彩搭配。方法:
色相对比: 岛石中学176.178.179班美术教案2011年
不同的相貌的色彩被运用到一起会产生丰富的色彩效果,能够吸引人的关注。如图: 《少女的服饰》——红、黄、绿你看到了吗?五颜六色中闪动着青春活力。同类色调和:
同一色相的色彩进行变化统一,形成不同明暗层次的色彩,是只有明度变化的配色,给人以亲和感。如图:
《建筑》——深蓝、浅蓝把和谐融进蓝天里。
〈包〉——拎着它走吧,深赭、浅赭在倾诉着单纯和高雅。类似色的调和:
色相环上相邻色的变化统一配色,如红、橙、黄、绿等,能给人以融合亲近感,可以构成平静调和而又有一些变化的色彩效果。如图:
〈大男孩〉——金黄色的阳光勾勒着他褐色的衣衫,告诉我们天使的憩息就是这样平静而自然。
对比色的调和:
色相环上处在对应的或接近对应的颜色搭配在一起,其在色相、明度、纯度上都相差较大,给人以强烈鲜明的感受。如黄——紫,红——绿等。例:
〈室内设计〉——红绿,黄紫。
〈布老虎〉——在大红大绿中吼一声,给你一个热烈而深刻的问候。纯度对比:
色彩鲜艳即纯度高,反之纯度低。暖色调搭配:
以红、橙、黄等暖色为主调的色彩搭配,这种搭配能给人以热烈、温暖、激情等感觉。冷色调搭配:
是以蓝、绿等冷色为主调的色彩搭配,能给人以清凉、冷静、亲和的印象。如图: 〈绳画〉——蓝色、绿色构成的清新、清爽、清凉,是不是象春林中的一声鸟鸣?
生:边学习理论知识,边运用它互相分析讨论图例。
(通过以上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色彩现象中体现的各种色彩关系。)
第11课时 策划一次校园活动
教学目标
了解如何策划校园活动。
了解怎样结合校园活动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查了解活动所涉及的部门与学科。跨学科全面的思考与设计创作出好的策划。教学重点
如何应用美术的形式把校园生活中设计的方方面面表现出来。教学难点
找准美术表现形式与活动策划的结合点培养综合解决问题和整体艺术策划的能力。教学准备
纸板、聚苯黏合剂、束扎用铁丝、绳子、水彩、水粉颜色、水彩笔、油画棒等。岛石中学176.178.179班美术教案2011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一年,我们学校都会组织很多活动,如艺术节、绘画展、科技周等等。它们是一次欢乐的盛会,展示自己的舞台。如果让我们班来策划一次活动,我们有这个信心和能力吗?板书课题:策划一次校园活动。
二、新授
在课前我们已经以艺术节为例,请同学们调查了关于艺术节的策划知识,你是通过哪种途径了解的?生答:专业书、网上的信息、报纸、杂志、访谈。现在我们以组为单位共同献计献策,以出示题板的方式回答问题,比比谁的方案最优秀:
(一)艺术节策划方案将涉及哪些的环节?请各小组讨论后出示题板,看哪一组同学想 到的详细:(活动时间、地点、目的、各种宣传和准备、内容安排、活动进程、部门分工、费用预算、负责组织人员等等)
(二)艺术节的内容有哪些?开幕式、集体表演、歌舞晚会、朗诵会、猜谜大赛、绘画比赛、演讲天地、游戏比赛、图书大餐、颁奖晚会„„
(三)这么多的活动,应该有哪方面的准备?同学们出示:场地的租用、人员的安排、舞台的设计、服装、道具、器材、宣传品、美术材料、奖品等等。
(四)要与哪些部门进行沟通?学校后勤部、器材室、团委、歌舞团、演出公司、美术公司、赞助单位等。策划活动的确是一个即复杂又综合的过程。
(五)哪些内容可以借助美术这种视觉形式来传达?学生讨论:策划图、策划方案、舞台布置、宣传品:如海报、吉祥物、会标、纪念册、请柬、节目单、面具、签到册、标语等等。老师总结:看来,美术的作用可真不少,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好的艺术设计将使主题更加一目了然,获得更隆重、成功的效果。
(六)以上我们把校园活动涉及的各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讨论研究,我们如何用美术的形式表达策划的内容?
用大屏幕显示策划图的绘制方法、流程图、路线图、鸟瞰图、卡通图、图表加说明的几种方法,并加以解释说明各自的特点。
如流程图主要显示机构设置或表达活动流程;路线图主要显示各地点的顺序;鸟瞰图是俯视的直观效果;图表加说明更使策划图文并茂,清楚明了。
值得注意的如何使各图统一和谐:可利用几个明度相近的色块作背景或用线条、文字或图标分割或组织成组。做到有主有次,多而不乱。
三、作业
以组为单位,用所学的美术知识为学校设计一个最佳方案,可用手绘或电脑等方法。评选标准:紧扣主题;设计整体、新颖、多样;色彩和谐;图文并茂。
四、总结
各组展示作品,集体评价,按标准选出最优秀的方案。老师总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策划活动及策划的环节,通过集体的力量完成了一次有意义的探索,使我们对美术与生活有了更全新、全面的了解。希望同学们多运用美术的方式表达思想,创造生活。
五、评价
这是一节与同学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索学习,是同学们主动把美术学习变成文化实践的过程。老师要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把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跨学科学习,理解共通的原理,发展综合实践的能力。岛石中学176.178.179班美术教案2011年
第12-14课时 面具设计制作
面具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目标:
1、了解面具的由来和演变发展的过程,了解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对面具的不同理解。
2、了解面具的造型特点及表现形式和方法。
3、了解现代面具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难点:
设计出具有新意、艺术效果独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图表、面具光盘。
(2)面具相关文字资料及图片资料。
(3)学生制作面具的海绵纸,胶水等。
(4)学生表演节目用的道具和音乐。
三、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第一课时 激发兴趣与合作探究第二课时学习与制作第三课时展示、体验、交流。分组合作,讨论节目,分配角色。搜集面具资料(图片、实物、文字资料等)与同学交流自己对面具文化的了解。欣赏中外面具作品。学习面具的设计制作方法。设计有创意的面具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节目,评价自己与他人的面具及节目的设计。引导学生观看录像。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位要演节目及角色,引导学生查找资料。讲解面具知识,面具的历史、面具的制作方法。重点讲面具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指导学生设计出有个性、有创意的面具。正确引导学生评价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第一课时 激发兴趣与合作探索
1、影片欣赏:播放童话剧《马兰花》录像资料
2、教师总结:看了录像中戴面具表演的节目。我们也要开一场联欢会。要以小组的形式每个同学戴上面具,表演你喜欢的节目。
3、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思考:a、你和谁一组?b、表演什么节目?c、我演谁?d、角色的性格是什么样的?e、你如何给角色设计面具?
4、请你用形象或语言描绘出你所演角色的特征。
5、请同学查阅有关面具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等。(通过书籍、网络、电影、录像等)
(二)第二课时: 面具知识的讲解与面具设计与制作
1、面具知识的介绍
引导学生把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同学展示。交流对面具文化的了解。
交流内容应包括:(1)古代面具的由来、意义、功能。
(2)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面具的造型特点及风格。岛石中学176.178.179班美术教案2011年
(3)面具的材料及色彩特点。
(4)现在面具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具的功能已不再是祭祀,驱鬼怪,除病魔。
提问:现在社会中面具都运用在哪些方面?
学生思考:家居装饰、表演道具、狂欢节、物品的设计等。现代面具是人们除旧迎新、欢歌劲舞、交流情感不可缺少的装饰。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现代面具图片,加深对现代面具的了解。
2、教师讲解面具的设计制作方法,步骤。
3、学生制作面具
在教师介绍面具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学生展开设计与制作。
学生思考:(1)设计什么风格的面具?(粗犷、奔放或细腻。写实或抽象)
(2)运用什么样的色彩表现人物的个性?(色调统一、色彩对比强烈)
(3)采用什么样的制作方法?(平面或立体)
要求:面具造型色彩夸张独特,符合节目的角色。
(三)第三课时 展示、体验、交流
根据上节课制作好的面具向全班同学展示、体验、交流。
1、分别以组为单位,上台表演本组设计好的节目。同时,体验角色的内心情感。为了使节目更生动,可以考虑音乐、旁白、服装、道具等。
2、发给每人一张评价表。每组表演完节目后,给以评价。
3、全班同学的面具贴在黑板上。教师引导同学评价。(从面具及表演两方面评价)教师提出问题:你最喜欢哪组同学设计的面具?为什么?
你最喜欢哪组同学表演的节目?为什么?
4、学生交流体会,赞美他人的优点,欣赏他人的成功。
5、教师总结评价
附:
评价表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面具 造型30分
色彩30分 节目 创意20分
表演20分
五、教学反思
本课程属于设计应用课。在教学设计上更注重学生的体验,由于学生知识、能力不同,在设计面具和表演节目上,教师要尊重学生自主兴趣,情感的表达。节目的选择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展示学生的所思所想,是学生内心世界的一种真情流露。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的设置,改变以往课程中只侧重面具的制作技术,而忽视了对美术文化的学习。这节课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在学会制作面具的过程中,了解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对面具的理解以及面具与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而进一步了解面具深刻的文化内涵—“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及文化的学习,了解面具的文化内涵。
能力目标:在制作面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与审美能力。
情感目标:在与同学合作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协作能力,又培养互助精神。岛石中学176.178.179班美术教案2011年
创造目标:鼓励学生在制作面具的过程中,胆大心细,充分发挥相像力,设计制作出有新意的作品。
教学重点:对面具制作材料的理解以及对材料的综合理解
难点:让学生设计制作出有个性、艺术效果独特的面具 教学方法:直观交流法、启发引导法、创新表演法 [教学过程]
一、导言:同学们面具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品,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时到今日,古老的面具艺术正向现代文明走来,走进我们的生活。那么,怎样去自己设计制作充满现代感的面具呢?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研讨面具的设计制作方法,揭开面具神秘的面纱。
二、欣赏面具表演,激发兴趣
师:要想制作出有艺术品味、独特的面具,首先我们要了解有关面具的文化背景。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精美的礼物,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课件显示不同国家、地域、民族的面具表演以及面具文化的发展简史。以此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分组讨论,交流心得
师:通过刚才对面具艺术的欣赏,四人一组,讨论一下,并谈谈你们观后的感受。(生争相发表他们观后的感受)
师:对于面具的文化背景,我们已有了大概的了解,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面具的设计特点与设计风格。
(师再一次出示课件中精美的面具图片,讲解面具的设计特点与设计风格,为学生的创作打下基础)
四、亲自示范,具体讲解
第15课时 设计吉祥物
设计吉祥物(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吉祥物设计课, , 是一门综合的课程,它包含了创作技能、文化背景、风格流派等内容的综合。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一些大型的活动(体育运动会、节日、纪念日等)都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吉祥物的出现。它们象征欢乐吉祥,内含企盼成功的愿望,以卡通化的拟人艺术形象出现。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部分著名吉祥物,了解他们的造型、色彩、年代、国度、代表哪个重要活动。
创造目标:能自选媒材,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吉祥物 情感目标:培养集体创作的兴趣。教学重点:创造吉祥物的构思
难点:吉祥物的造型特点和色彩设计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岛石中学176.178.179班美术教案2011年
一、由欣赏有关吉祥物的资料导入本课
1、出示课件(与学生一起欣赏)
2、提出问题(什么是吉祥物)
师:通过刚才的欣赏,哪个同学能给大家谈谈你对吉祥物的理解? 生:自由回答
师:刚才你们所都说是你们个人的看法,现在请同学们看课本,看一下课本上是怎样定义吉祥物的?呆会儿,我找个同学归纳一下。
(生看课本)
师:看完了吗?哪一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说一下?(生总结完毕)
师总结:吉祥物是人们为组织主题活动而设计的标志性的形象,象征欢乐吉祥、内含成功企盼的愿望。
二、研讨吉祥物的造型特点 师:同学们课下对本课的学习都做了精心的准备,好多同学都把自己搜集到的吉祥物的资料带到了课堂。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希望同学们能够养成这样的习惯。那么,吉祥物之所以会成为吉祥物,它在造型和色彩上有什么样的特点呢?现在同学们就根据你手中的吉祥物以及大屏幕上老师搜集的吉祥物,分组讨论一下,四人一组,现在开始。
(生讨论)
师:每组选出代表,说出你们讨论的结果,大家踊跃发言!
师总结:(课件显示)形象可爱、夸张、活泼、幽默、憨厚 色彩对比:对比鲜明、色彩亮丽
三、吉祥物的设计思路
师:设计吉祥物首先要有一个主题,你是为哪种活动而设计的,比如我们的主题班会、爱鸟日、校运动会、艺术节等。
师出示课件吉祥物的设计思路
师:主题确定后,就是原形的选择,比如爱鸟日,同学会选择什么样的形象呢?(生自由回答,各种鸟的形象都有)师:不管同学们选择什么鸟的形象,都有你们的理由,那么,为了使这个形象更加突出,更有趣味,我们可以对它进行大胆的拟人的夸张变形,同学们可以借鉴一些著名的吉祥物的设计。
(师举例,课件显示)
师:关于吉祥物色彩的设计,老师要求你们做到大胆、鲜亮、明快、有特点。以上就是吉祥物的设计思路。那么下面,就充分发挥你们的想像力,尽情展示你们的才艺吧。
[课件显示作业要求]
1、用绘画的手段将设计表现出来,注意线条的清晰、色彩的鲜明
2、干后用剪刀剪下所画形象,注意留白边,衬托效果,亦可将作品裱在黑板上
3、在背后加支撑,使其能够在桌面上稳定摆放
四、学生讨论确定主题,分组制作
师:为了更好的体现你们的合作意识,更好地表现团队力量,我们采用分组制作,最后我们大家评选一下哪组做的又快又好。另外老师还有一个要求,作业完成之后,每小组为你们的吉祥物编写一段台词,用第一人称的口吻自我介绍,并点明主题。
(生讨论确定出主题,开始制作。师巡视指导,并播放背景音乐,使学生在和谐优美的环境中设计制作)
五、成果展示,评比作业 岛石中学176.178.179班美术教案2011年
师:同学们的作品都已经完成了,那我们就请每组的代表上台展示你们的作品,并作介绍。好,我们从第一组开始。
(1、每小组的代表上台展示作品,并用第一人称的口吻代自己的吉祥物自我介绍,内容风趣幽默,不时的引发台下学生的大笑和掌声,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并加深了对本课的印象。)
师:看了各小组的作品及介绍,我想同学们在心里都有了各自的评价。现在各小组讨论商量一下,由代表把你们商量的结果写在黑板上。
(2、生讨论,各小组把结果写在黑板上,师汇总给出每组成绩,作为累计得分,并得出最有创意的作品,给予奖励,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六、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2008年对我们全国来说是一个欢欣鼓舞的日子,能够在我们的首都北京举办奥运会,是我们的无上荣耀。那么,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否给我们的2008年奥运会设计一个吉祥物,也许到时会有千千万万的作品参加竞选,也许我们的作品只是沧海一粟,但至少,这是我们的心愿,是为奥运献上的一份心。那么,从现在开始,同学们,准备吧,为奥运献上我们独特的创意!
七、师生再见,下课![教后体会与反思] 这一节课是同学们比较喜欢的一节课,通过这堂课,我第一次发现原来一些学生有这么多的潜力可挖,连我这个做老师的都有点自叹不如。的确,每个人的创意是无穷的,也许,新一代的学生对于卡通的了解是远远超过他们的老师的。当然,创意无穷,并非作品就十全十美,但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吉祥物的设计方法。也许以后,他们不是专门的设计师,但他们可以从自己的创意中获得生活的乐趣。我想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