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第六册《整理书》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9:04: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师大版第六册《整理书》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师大版第六册《整理书》教学设计》。

第一篇:北师大版第六册《整理书》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第六册《整理书》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第六册《整理书》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第六册《整理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结合整理书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1、学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计算。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并能熟练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看图编题:

今天,我们轮到笑笑整理图书了,这个书架有12层,每层能防14本书,这里有150本书,请问,这150本书能放得下吗?

二、展开

1、让同学们根据图中所提供的数学信息编一道数学应用题。

2、根据所编问题独立列式。(1412=?)

3、探讨和交流如何解决问题。

⑴、尝试通过估算结果解决问题。

A、分组讨论不同过计算,有什么办法能找出这个计算结果的一个范围?

生1:把算式中的12看成10,1410=140,所以结果应该大于140。

生2:再把算式中的14看成15,1510=150,所以结果应该大约为150。

(引导学生关注估算过程及其特点,让学生质疑,发表意见)

B、师:根据以上估算的结果,能判断这个书架能放下

150本书吗?

(引导学生讨论,体会解决这个问题靠估算不行,须计算。)

⑵、①独立思考1412=?计算方法,小组交流算法。

②集体汇报。

③思考三种算法之间的异同,引导选用最佳计算方法。

三、习题巩固

试一试:11432412 4421

练一练:第1、2题,同学先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

在交流时试着让学生说出算理。

第3题,让学生独立思考,理解题意,再进行计算。

四、综合应用

陈老师班上有42名同学,学校位他们购置桌椅,一

张桌子24元,一张椅子11元。买桌椅各花多少钱?一共

花了多少钱?

五、课堂小结

第二篇:平均教学设计(第六册)

课题:平均数

教学内容: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P42-43

教材简析:本节课教学平均数,包括平均数的意义和算法,教学平均数的目的不限于求平均数,更在于用平均数进行比较,用平均数描述、分析一组数据的状况特征。平均数的概念和过去学习的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去年六一儿童节学校举行的游戏运动会吗?体育老师给每个年级设计了不同的游戏项目,同学们玩的都特别高兴。

2、谈话:看,三年级第一小组的同学进行了男、女生套圈比赛,每人套15个圈。他们套圈的情况怎样呢? 下面的统计图表示他们套中的个数。(课件出示)

3、“从图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和同桌说一说,指名回答,相机板书: 男生:6+9+7+6=28(个)女生:10+4+7+5+4=30(个)

4、提问: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

男生套中28个,女生套中30个。是不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呢? 女生中有人最多套中10个。是不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呢? 指名回答,追问:那怎样比才公平呢?

5、谈话::看来只看个别人的成绩,或不管人数只看总成绩都无法解决今天的问题。现在4名男生套中28个,5名女生套中30个,就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想办法知道到底是男生套的准一些,还是女生套的准一些吗?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要分别求出男生、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

2、提问: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

3、“请大家看男生套圈成绩统计图,我们怎样移动方块能一眼看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移动套中个数多的方块补上套中个数少的,使4个男生套中的个数变的同样多)

4、提问:移动以后的每人7个表示什么意思?(男生平均每人套中7个)

5、“谁能给这个方法起个名字?”——板书:移多补少法。

6、“我们能不能列算式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

板书:28÷4=7(个)

7、追问:28从哪儿来的?(4名男生套圈个数的总和,板书:先求和)

为什么除以4?(求4名男生的平均数,板书:再求平均数)

7表示什么?(男生平均每人套中7个)

8、再追问:男生平均每人套中7个,是不是每人都套中7个?

9、提问:观察平均数“7”和每个男生套中的个数,你发现了什么?(平均数比每人套中的个数中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

10、同学们真聪明,发现了那么重要的规律,那你能根据这个规律来猜猜看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

引导:女生中套中最多的是几个,最少的是几个?那么女生套中的平均数应在几和几之间呢?猜猜看。

谁猜得最准确呢?

11、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法来看一看。怎样移?说一说。

12、列式算一算,板书:30÷5=6

追问:为什么除以5?

13、提问:现在你知道男生套得准,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了吗?

14、小结:刚才我们学会了用移多补少法和先求和、再求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平均数,准确地知道了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时,我们要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最恰当的方法。

三、练习巩固,学以致用。

1、第1题。

在每个小组桌子上放了三个笔筒,分别有5、6和7支铅笔,谈话:你能想办法知道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几枝铅笔吗?(小组活动)

提问:你用的什么方法?说一说。(移多补少法、先求和,再求平均数)谈话:这两种方法都能得出平均数,你喜欢用哪一种,就用哪一种。

2、第2题。

估计:这三条丝带的平均长度在()cm---()cm之间。计算:这三条丝带的平均长度是多少?

3、第3题:判断对错,并说一说为什么?

(1)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10厘米,小强身高120厘米,他不会游泳,但他下河玩耍一定安全。()

(2)向阳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3)学校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强是学校篮球队队员,他的身高不可能是155厘米。()

学校篮球队可能有身高超过160厘米的队员。()

4、第4题:解决问题

四年级4个班参加植树活动,第一天植树31棵,第二天植树38棵,第三天植树39棵。(1)四年级平均每天植树多少棵?(2)三天中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板书:平均数)

2、我们可以用哪两种方法求平均数?

3、平均数有什么特点?

4、读一读生活中的平均数:春节期间丽江旅游人数平均每天为3万人。

丽江旅游收入平均每天为500万元。

丽江今年三月份平均每天气温是15摄氏度。我校三年级学生平均年龄是9岁。我校三(1)班平均身高是120厘米。

王老师家2008年平均每月用电85千瓦时。西部最缺水的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只有3千克。

5、拓展:思考题

第三篇:北师大版语文第六册《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语文第六册《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三个生字,理解“准是,编队”等词语,能把反问句改

成陈述句。

2.能用读懂儿童科普文章的读法读懂文章,培养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兴趣。

3.能初步背诵小诗,,会仿写诗句。教材重点和难点: 1.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2.学会仿写诗句。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你们是怎么知道春天已来到我们身边?(树叶绿了,小花开了)

2、对,燕子妈妈从南方飞回来了,她在屋檐下找寻她从前的家,欢快的歌唱,我们知道春天来了;然而在蔚蓝的天空中,一群大雁,恋恋不舍的离开故乡,去寻找另一片天空,我们知道秋天到了。这都是大自然告诉我们的话,她时时刻刻都在悄悄地对我们说话,而他的语言也是各种各样的,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吗?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 《大自然的语言》(出示课题)读了课题之后你会提出那些问题?(教师总结归纳)(1)介绍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2)这些语言告诉我们什么知识?

(3)怎样才能发现和懂得大自然的语言? 二.组织初读、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能正确流利地读诗句。三.研读品味、指导朗读

1.自读体会。哪一种大自然的语言你最感兴趣.并完成练习:我读懂了第()小节,知道了()。2.互动交流,指导点拨。(以下教学程序随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第二小节)(1)引导想象:(蓝蓝的天空,白云高高的飘)看到蓝天,白云,草地你有怎样的感觉。

(2)一词“高高”怎样,“高高”换成“很高”好么?

“准是”换成“一定”好么,“准”是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 读高高声调高而上扬,准是读得肯定.(第三小节)(1)引导想象:(蚂蚁搬家)为什么下雨前,蚂蚁要搬家呢?

(2)指导朗读. 也读重音.先自由练读,再点评指导.(第四小节)(1)引导想象:(一个个静态的“逗点” 一“逗点”,摇着尾巴游动)这是什么?(逗号)仔细看看.这是什么?(小蝌蚪).

(2)引导想象:你看小蝌蚪上下游动,招呼朋友多高兴啊!它们会说什么呢?你听了心情会怎样啊?

(3)自由练读,结合点评指导朗读。

(第五小节)(1)引导想象:(一行大雁编队南飞)为什么大雁南飞就是秋天到了呢?

(2)什么叫“编队”?编了什么队?

(3)指导朗读。

学习“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点?”和“大雁编队南飞,不就像省略号一串?”两句反问句。

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第六小节)(1)课件展示(一圈一圈的年轮)。什么叫年轮?

树木和我们一样都有自己的年龄,树的主干每长一年就有一圈环行纹理,这就是年轮。

(2)从年轮中你还知道什么呢?

(3)指导朗读。

3、(1)现在我们知道白云,蚂蚁,蝌蚪,大雁,树木的语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从2-6节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小节读一读。(可以个人读,同桌读,小组读)

四、回归整体、赛读拓展

(1)赛读:选择其中一节或两节。

〈有感情的朗读〉

(2)试者背诵自己喜欢的一节。

(3)过渡:其实大自然的语言到处都有,它们千奇百怪,妙不可言,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看不见,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发现。(4)拓展:你还知不知道其他大自然的语言,能告诉我们么?说给大家听听。

五、课后延伸

1.同学们可以到大自然中去发现,去书中探索,还会发现更多的大自然的语言,并记录下来。

2.把你发现的大自然的语言仿编一节诗句写下来。

第四篇: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用冰取火》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用冰取火》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一支探险队到南极去考察,在一个孤岛上,他们的打火器找不到了。探险队员用冰做成“冰透镜”,点燃了火,从困境中走出的故事。故事表现了探险队员的意志品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聪明与智慧。课文共七个自然段,一、二自然段主要讲探险队员在南极遇到了困难,也就是事情的起因。三到六自然段交代了用冰取火的过程,其中第三自然段用一句话点明了火的重要性;第六自然段具体描写了怎样取火。第七自然段结束在探险队员欢快的气氛中。文章语言通俗易懂,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情实感。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特点,学生对生字的认知主要以自学为主,对课文的掌握要以各种形式的朗读为主要方法,对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也要融入到朗读课文中,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和句子。要学会复述课文。

三、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的15个生字、词,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积累优美的词语。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汉字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2、通过指导,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并了解其中的道理。

3、通过阅读课文,体会探险队员们的聪明与智慧,并结合实际,谈谈运用知识和智慧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道理。

四、学前准备

教具:课件、生字卡片、图片学具:教科书、生字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板书:“火”,看到了火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根据经验回答。是呀,同学们,火可以产生热量,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火,(边说边展示南极的图片资料)

2、你们来看,这是地球的最南端——南极,(课件展示)通过预习,你们已经对南极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谁来说一说你所了解的南极是什么样的?

学生交流预习情况:南极的气温很低、风很大,到处都是冰天雪地。

3、在南极这样烈风、酷寒、暴雪的环境里,人们更需要火,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发生在南极的与火有关的文章:“用冰取火”。板书:“用冰取”,补充课题。

4、齐读课题。看到课题你想说点什么?

齐读课题。学生谈对课题的质疑,用冰可以取火吗?在什么情况下想到的这个方法?怎么取得?是谁想到的这一方法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

(二)初读感知课文内容。

1、小声读课文,要求:(1)注意你的读书姿势;(2)把你掌握不准的生字、词多读几遍;(3)把不明白的地方划出来。学生自读课文,解决不会字的读音。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思考课文的内容。查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开火车读(出示课件)

摄氏度徘徊几乎赐给一筹莫展束手无策绝望恢复驱散跳跃一缕焦点茫然干燥蓬松

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2、学生朗读课文,指名读,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思考他们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3、谁来评价一下他们读得怎么样?学生自评,互评。

4、谁来说一说你在读课文的时候,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学生质疑,并互相解疑。

(三)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火的作用非常大。同学们积极动脑,各抒己见,总结出第三自然段。“没有火,就不能工作;没有火,就不能生活;没有火,生命就受到威胁。”体会火的重要性。

2、请同学读读这句话,说说自己的理解。指名读,一起读,在读中体会火的重要性。

3、既然火的作用如此大,那么在南极这样的环境中,如果打火器找不到了,会发生什么事呢?读一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学生读课

文第五自然段“年轻的队员望着惨白无力的太阳和茫茫的冰原,久久地思索着。”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写的是柔和的太阳,为什么现在却说是惨白无力的太阳呢?这个队员在思索,他在想什么呢?从中你都看出了什么?

(展开合理的想象结合对课文的理解,理解“思索”的含义及内容,通过理解惨白无力的太阳,体会队员此时的心情。)

4、他们真会默默地等待死神的到来吗?他们是怎样做的呢?读一读课文的第六、第七自然段。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话说说探险队员是怎样做的。

学生读课文的第六第七自然段。展开激烈的讨论,小组内讨论探险队员用冰取火的过程。理解用冰取火的过程。产生质疑:“半球形的冰透镜”是什么样的?

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用冰取火的过程。

5、师总结:学生边说,教师边在黑板上画出半球形的“冰透镜”,以及阳光通过冰透镜的工作原理,帮助学生明白其中的科学原理。

6、自读课文第六、七自然段。说说读的时候你注意了什么?学生踊跃举手谈自己读的时候注意了什么问题,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同学之间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指名读第六、七自然段,体会“一分钟、两分钟„„又过了一会”时间长吗?在这时队员会想些什么?指导朗读这样表示时间的词语,理解队员们此时的心情,和他们的聪明才智、顽强的意志品质。

7、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凭着探险队员的聪明才智,他们终于成功了!引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这团红红的火——”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看出来的?“他们欢呼,跳跃,像在欢庆一个重大节日。”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呢?进一步体会火的作用之大。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探险队员的心情,知道火的重要性。

8、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样运用科学道理和智慧解决实际问题的。

(四)作业设计

必做题: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读本课所学生字。选做题:思考课后第一第二题。

实践创新作业:还有哪些方式可以产生火。

第五篇: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和氏献璧》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和氏献璧》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利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读本课11个生字,规范书写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条理清楚地讲述故事。

3、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搜集资料理解“鉴赏”“坚贞”“价值连城”等词语和课后“古文”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结合上下文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使学生懂得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二、教材分析

《和氏献璧》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奇妙的石头》主题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这篇课文说的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的故事,文章内容比较容易理解。课文写了卞和三次献璧的过程,意在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宝石——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在教学时,要重点理解卞和第三次献璧的过程,体会描写卞和动作、语言的句子。让学生感受“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要注意从课本内容到生活实际,从课内知识到课外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三、学生分析

升入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多种的识字方法,识字的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他们能够阅读浅显的文章,初步理解文章的内容,懂得文章蕴含的浅显道理。本班学生对于这种历史故事很感兴趣,思维比较活跃,乐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课前准备

在教学前,教师与学生一起搜集关于“和氏璧”的资料,对文章内容进行初步感知。教师提前制作相关电脑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把握文题,导入新课。

师板书课题《和氏献璧》,生齐读课题。

1、师:通过预习课文,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和氏?

生:和氏是楚国人,它的名字叫卞和。

理解“献”和“璧”的含义。

生:“献”是指把东西送给别人。

师:我把这支钢笔送给同学可以说“献”吗?

生:我觉得不准确。

师:送什么东西用“献”?

生1:我觉得应该是送珍贵的东西。

生2:送给值得尊敬的人。

师:在这里是献什么?(师指板书中的“璧”)

生3:是指古代的一种玉,扁平,圆形。中间有小孔。

师:可以用“璧“组词吗?

生1:白璧微瑕。

生2:完璧归赵。

2、教师小结:从题目,我们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楚国人卞和献玉的事。那么,你想了解这个故事的哪些内容?

生1:我想知道卞和为什么献璧?

生2:我想知道卞和怎样献璧?

生3:我想知道卞和献璧的结果怎样?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了解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自主识字。

1、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师:请同学们自己试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有的同学查字典、有的同学查认字表、还有的同学问老师和小伙伴„„教师巡视,及时指导。(鼓励学生用自己积累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保护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能力。)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听一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其他同学听后评价朗读情况。

(评议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同学的长处,给同学提善意的建议。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评价他人、欣赏他人。)

讨论汇报:读了课文后,刚刚同学们读题后提出的问题能解决了吗?通过读文,你还知道了什么,也可以说一说?

指名汇报。

生1:我知道卞和因为得到一块含着珍贵美玉的石头,所以要去献璧。

生2: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何氏一共献了三次璧玉。

生3:我知道和氏第一次把璧献给楚厉王,第二次把璧献给武王,第三次把璧献给文王。

生4:我觉得卞和是一个非常坚强的人。

教师板书: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放手让学生读文后,自由交流,知道什么说什么,了解多少说多少,可以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交流互补。教师的板书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大意,理清文章的三个层次。)

2、自主识字,质疑理解。

(1)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各小组活动情况。

用教学课件出示生字,多种形式巩固认读。

(2)请同学们说一说:课文中有哪些词语不明白?

生:我不明白什么叫“鉴别”?

师:请你读读最后一段能找到答案吗?

生:(读后理解)

生2:我不懂“价值连城”是什么意思?

师:谁收集到了《完璧归赵》的故事,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3:介绍《完璧归赵》的故事

师:秦王想用十五个相连的城池交换和氏壁,所以说它价值连城。

生4:我不明白什么叫“坚贞之士”?

师:在你的头脑中有没有英雄人物的名字,说出来。

生5:刘胡兰

师:她在钆刀面前不低头,英勇牺牲,是一位坚贞之士。

(3)小小组互相测评生字,全部会认的画上智慧星,加以鼓励。把认读有困难的生字圈画出来,再次在小组中集中认读。(小组合作识字的办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不但比较扎实地掌握了本课生字,更重要的是在小组中学会了帮助别人,学会了合作。)

(三)细读课文,指导朗读

1、和氏三次献壁结果怎么样?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欺君之罪

砍去左脚

故意欺骗

砍去右脚

命名“和氏壁”

玉匠看了看,说:“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

玉匠又说:“这不过是块石头。”

2、指名接读3——5段,思考:第三次献璧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生1:这次卞和没有直接去找文王献玉,而是在楚山脚下痛哭了三天三夜, 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

出示句子,指名再次朗读.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

理解“捧”在这句话中的含义,将“捧”换成“抱”可以吗,为什么?

生2:我认为不行。因为卞和知道这是一块含有珍贵玉石的石头,才把它捧在手中。

生3:用这个“捧”更能感到这块石头的珍贵。

生4:我觉得玉匠第三次和前两次对待这块璧的态度不同.出示句子进行比较,师生对读。

玉匠看了看,说:“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

玉匠又说:“这不过是块石头。”

玉匠仔细研究了石头纹理,确认那是块璞。经过仔细打磨,果然得到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随即命名为“和氏璧”。

(体验玉匠对待璧的态度,与卞和的态度对比,进一步感受卞和的坚贞。)

3、出示卞和说的话:“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说说你怎样理解这段话。指名汇报。出示书后文言文练习,请同学猜读理解(老师提示这段正是卞和说的话),对照课文理解后文,教师提示,题指命名,诳:骗子。

(第三至五段的学习虽然是本课的重点,但我没有设计过多的问题,而是通过与前文比较、画一画词语的方法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然后汇报交流,即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

(4)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3——5段

(5)讨论:“和氏献璧”献出的是什么?指名回答

(6)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4、复述故事,试着用上书中的一些词语。

(四)扩展延伸

交流自己了解、搜集的和氏璧的故事。指导学生通过证价,学习认真倾听和表达清楚。

生1:我在课外书中了解了另一个有关和氏璧的故事《完璧归赵》„„

生2:我在爸爸的帮助下上网查找了有关的资料,知道《和氏献璧》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

(这个环节让学生汇报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并且说明搜集渠道,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体现了语文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五)学习写字

1、用课件出示词语,重点认读:鉴别、欺骗、查询、价值四个词语。

2、交流难记字的识字方法。如:“鉴”用“蓝”去掉部首,再把皿字底换成“金”字。“值”用读右边的办法记住它。

3、指导写字,重点指导“鉴、骗”两个生字。

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展示学生的书写成果,互相评价。

(将学生的书写成果用实物投影展示在大家面前,互相学习,既提高了书写效果,又使大家充分享受了成功的喜悦。)

下载北师大版第六册《整理书》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师大版第六册《整理书》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六册课外阅读指导教学设计范文合集

    第六册课外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1、编辑图书目录 2、学习背诵 3、卡片摘录 4、读书的秘决 5、避读法 6、优秀作文的阅读 7、阅读批注 8、抓住重点读 9、阅读手抄报 课题 1、编......

    新标准第六册第一模块教学设计

    新标准英语》第六册Module 1 Unit 1 教学设计——“六环三步”在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2010-07-07 09:52:07 作者:调兵山市教师进修学校小教部 刘晓鸿 来源:调兵山市教师进修学......

    北师大教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方程》第一课时《用字母表示数》。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借助生活中的实例,体会用字母表......

    北师大小学三年级语文第六册 《我喜欢的小动物》教学设计

    北师大小学三年级语文第六册 《我喜欢的小动物》教学设计 蔡场小学 陈丽霞 教学目标: 1.轻松作文,拓展思路,使每个学生有话可写,乐于表达。 2.使学生初步知道抓住动物的特点来进......

    北师大版数学《寄书》教学设计(合集5篇)

    北师大版数学《寄书》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数学《寄书》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数学《寄书》教学设计〖教学目......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教学设计 10.大作家的小老师 (第二课时) 执教:肖林香 一. 质疑导入。 1. 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题目。 2. 大家先不要忙着看课文内容,就这个题目看看能提哪些问题......

    浙美版美术第六册教学设计

    第1课 家乡的桥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桥的相关文化,欣赏桥的美丽。 2.了解桥的基本结构和形状, 通过对桥的描绘进行爱家乡的情感教育。 3.培养观察力、记忆能力以及根据记......

    语文第六册《爸爸和书》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进行自学。理解课文的词句,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教学目标:了解课文内容和叙述的顺序。教学过程:一、交待任务,指导自学。1.导入:本文是阅读课,同学们以自学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