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教案)(共5则范文)

时间:2019-05-12 19:37: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言虚词(教案)(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言虚词(教案)(共)》。

第一篇:文言虚词(教案)(共)

初中文言虚词表

一、之的用法

(一)、代词

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八则》)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八则》)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八则》)④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作“的”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②何陋之有?(《陋室铭》)

(三)动词,译为“到”、“去”、“往”。①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二、“而”的用法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又”“而且”“也”等,有时也可不译。

①妇拍而呜之。(《口技》)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③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译作“然后”“就”。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八则》)②水落而石出。(《醉翁亭记》)③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3、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八则》)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4、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①敏而好学。(《<论语>八则》)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捕蛇者说》)

6、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译作“因此”“所以”“因而”。

①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②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

三、“以”的用法

(一)、介词。

1、译为“用”、“拿”、“把”等。以刀劈狼首(《狼》)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2、译为“凭”。

何以战?(《曹刿论战》)以君之力。(《愚公移山》)

3、译为“因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4、译为“按照”。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5、译为:“认为”。一儿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二)、连词。

1、表并列、目的、修饰等关系:“来”、“用来”、“以致”等。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3、相当于“而”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三)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八则》)

四、“其”的用法

(一)代词。第三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他(的)”、“她(的)”、“它(的)”、“那(些)”、“这(些)”、自己等

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欲穷其林。(《桃花源记》)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常蹲其身。(《幼时记趣》)

(二)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命令等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三)与数词连用,可译为“其中的”。其一犬坐于前。(《狼》)

五、“于”的用法

(一)介词

1.可译为“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2.可译为“比”。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3.可译为“到”。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4.可译为“向”。告之于帝。(《愚公移山》)5.可译为“从”。管夷吾举于士。(《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6.可译为“对、对于”。泥于掌故。(《治水必躬亲》)

六、乃的用法

1、译为“于是,就”。

乃重修岳阳楼

《岳阳楼记》

2、译为“才”。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久而乃和

《送东阳马生序》

3、译为“竟然”。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4、可译为“是”(表判断的副词)。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七、且的用法

1、译为“尚且”。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马说》

2、译为“况且”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3、译为“将近,将要”

年且九十

《愚公移山》以为且噬已

《黔之驴》

八、焉的用法

1、译为“哪里”。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2、相当于“它”。

时而献焉/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

3、相当于“于之”

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

4、译为“在那里”

惧有伏焉《曹刿论战》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八则》

5、语气助词。

始一反焉《愚公移山》虽鸡狗不得宁焉《捕蛇者说》

九、则的用法

1、可译为“却”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捕蛇者说》至则无可用《黔之驴》 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

《送东阳马生序》

2、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鱼我所欲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鱼我所欲也》

3、可译为“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十、若的用法

(一)、用作代词。

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二)用作连词。

“若”和“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例如: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四)相当于“好像”。仿佛若有光。(《桃花源记》)

(五)可译为“如果”。万钟若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十一、也的用法。

1.表示判断语气的。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表示感叹语气的,如: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3.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十二、与

① 给予,授予。与斗卮酒 ② 结交。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③ 和、同、跟。竖子不足与谋 ④ 参加。蹇叔之子与师

⑤ 赞许。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帮助。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

⑥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来写作“欤”

十三、为

㈠动词wéi

⒈“做” 例:①并自为其名

②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 ③为我为云梯之械 ④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⑤行拂乱其所为 ⑥好为《梁父吟》

⑦行拂乱其所为

⒉“作为、当作、成为” 例:①弃其杖,化为邓林 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③以丛草为林 ④武陵人捕鱼为业 ⑤以牒为械

⒊“认为” 例:①孰为汝多知乎

⒋“是” 例:①知之为知之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③天下为公

④中轩敞者为舱 ⑤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⑥此为何若人 ⑦若为佣耕

㈡介词wèi

⒈“替、给、向”例:①愿为市鞍马 ②为人谋而不忠乎 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④不足为外人道也 ⑤为楚造云梯 ⑥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⑦为天下唱

⒉“被”例:①二虫尽为所吞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山峦为晴雪所洗 ④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⑤士卒多为用者 ⑥贤能为之用

十四、者

㈠指代人、物,“的人、的东西”

①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②以君为长者,故不措意也 ③卜者知其指意 ④或异二者之为 ⑤得道者多助 ⑥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⑦往来而不绝者

⑧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⑨肉食者谋之 ⑩若有作 犯科及为忠善者

⒒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⒓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㈡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

①陈涉者,阳城人也

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③城北徐公者,齐国之美丽者也

㈢放在主语后,引出原因

①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

②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措意也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④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亦抑人谋也

⑤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文言虚词包括

一代词: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谦辞、敬辞、人称复数 指示代词近指、无指、旁指、虚指代词 疑问代词 代人、代事物、代处所

二副词:程度副词:轻微度、加深度、极高度 范围副词:表总括、仅限、共同 时间副词:过去将来时、正在变化时

语气副词:肯定确认、否定禁止、推测估量、反诘 频率副词: 谦敬副词:

三介词:于、以

四连词:并列、层进、选择、承接、转折、因果、假设、修饰 五助词:结构助词:之、者、所、然 语气助词:陈述语气:也、矣、耳、焉 疑问语气:乎、与、耶 感叹语气:哉、夫

句首语气:唯、夫、盖 六叹词

七兼词 诸、焉、盍

第二篇:文言虚词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后面的题。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①齐人伐燕,胜之②句读之不知

b.①箪食壶浆,以迎王师②以弱天下之民 d.①人力不至于此②月出于东山之上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后面的题。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也,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2.下列各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b)a.尝与其父奢言兵事 b.括母问奢其故 d.分断其军为二

解析 b项“其”是代词“其中”。其余三项均为代词“他的”。参考译文 ——第2题

赵括从年少时就学习兵法,同人家谈论军事,自以为天下的人都赶不上他。有一次同他父亲赵奢讨论起来,他父亲都驳不倒他,然而他父亲并不认为好。他母亲就问赵奢其中的缘故,赵奢说:“用兵是危险的事情,他看得太容易了。赵国将来 不用他作大将倒也罢了,如果用他作大将,使赵军失败的一定是他。”这次赵括要统兵出发了,他的母亲就上书给赵王,说:“赵括不可作大将。” 赵括随即代替廉颇(担任抗秦大将)后,全部更改(原有的)纪律和规定,撤换并重新安排军官。秦将白起听说了这些事,出动奇兵,假装败退,截断了赵军运输军粮的道路,把赵括的军队一切为二,(于是)赵军军心离散。经过四十多天,军中兵士饥饿,赵括带领精锐的兵士亲自上阵战斗。秦军射死了赵括。赵括的军队大败,于是几十万兵士投降了秦国,秦国把他们全部活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寒朗字伯奇,鲁国薛人也。永平中,以谒者守侍御史,与三府掾属共考案①楚狱②。颜忠、王平等辞连及隧乡侯耿建、朗陵侯藏信、护泽侯邓鲤、曲成侯刘建。建等辞未尝与忠、平相见。是时显宗③怒甚,吏皆惶恐,诸所连及,率一切陷入④,无敢以情恕者。朗心伤其冤,试以建等物色⑤独问忠、平,而二人错愕不能对。朗知其诈,乃上言建等无奸,专为忠、平所诬,疑天下无辜类多如此。帝乃召朗入,问曰:“建等既如是,忠、平何故引入?”朗对曰:“忠、平自知所犯不道,故多有虚引,冀以自明。”帝曰:“既如是,四侯无事,何不早奏,狱竟而久系至今耶?”朗对曰:“臣虽考之无事,然恐海内别有发其奸者,故未敢时上。”帝怒骂曰:“主持两端。促提下。”左右方引去,朗曰:“愿一言而死。小臣不敢欺,欲助国耳。”帝问曰:“谁与共为章?”对曰:“臣自知当必族灭,不敢多污染人,诚冀陛下一觉悟而已。臣见考囚在事者,咸共言妖恶大故⑥,臣子所宜同疾,今出之⑦不如入之,可无后责。是以考一连十,考十连百。又公卿朝会,陛下问及得失,皆长跪言,旧制大罪祸及九族,陛下大恩,裁止于身,天下幸甚。及其归舍,口虽不言,而仰屋窃叹,莫不知其多冤,无敢忤陛下者。臣今所陈,诚死无悔。”帝意解,诏遣朗出。后二日,车驾自幸洛阳狱录囚徒,理出千余人。(节选自《后汉书•寒朗传》,有改动)注 ①考案:审处。②楚狱:汉光武帝刘秀的儿子刘英为楚王。汉明帝刘庄在位时,楚王因谋逆被废自杀。因这一案件受牵连而被处罚的人“以千数”。③显宗:汉明帝刘庄。④陷入:定罪判刑。⑤物色:指形貌、模样。⑥大故:大事。⑦出之:古代称“有罪不判,重罪轻判”为出罪,称“无罪判刑,轻罪重判”为入罪。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专为忠、平所诬

诬:诬陷 b.冀以自明 冀:希望 d.帝意解 解:解释 解析 解:缓解,消解。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d)a.①试以建等物色独问忠、平②(屠)以刀劈狼首 b.①乃上言建等无奸②陈胜、吴广乃谋曰

d.①口虽不言,而仰屋窃叹②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解析 ①表转折关系,②表承接关系。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无敢以情恕者。

译文:没有人敢按照实情宽大处理。(关键词:以、恕)(2)四侯无事,何不早奏,狱竟而久系至今耶?

译文:四位大臣没有犯罪,为什么不早些上奏,案子审理完了,还(把他们)长久地关押到现在呢?(关键词:狱、竟、系)(3)臣自知当必族灭,不敢多污染人,诚冀陛下一觉悟而已。

译文:臣自知必遭灭族,不敢多连累别人,只诚恳地希望陛下醒悟罢了。(关键词:族灭、污染、诚、冀)参考译文

寒朗字伯奇,鲁国薛人。永平年间,寒朗以谒者身份代理侍御史,与太尉、司徒、司空属官共同审理楚王谋反案。颜忠、王平等的供词牵连到隧乡侯耿建、朗陵侯藏信、护泽侯邓鲤、由成侯刘建。刘建等人的供词说没有与颜忠、王平见过面。当时显宗大怒,官吏害怕,凡有牵连的人,一律陷入案中,没有人敢按照实情宽大处理。寒朗同情他们的冤屈,试用刘建等人的形貌单独审问颜忠、王平,而两人错愕竟认不出来。寒朗知道其中有诈,于是上书说刘建等没有谋反,纯粹是颜忠、王平二人诬陷,并怀疑天下无辜受牵连的人大多如此。显宗就召寒朗进宫,问道:“刘建等如果没有罪,颜忠、王平等人为什么要牵连他们?”寒朗答道:“颜忠、王平自知所犯的是大逆不道之罪,所以想牵连很多的人,希望表明自己无罪。”显宗道:“既然是这样,四位大臣没有犯罪,为什么不早些上奏,案子审理完了,还(把他们)长久地关押到现在呢?”寒朗答道:“我虽考查他们没有事,但是担心国内还有别人揭发他们的谋反之罪,所以不敢及时报上来。”显宗发怒骂道:“竟这样模棱两可,快拿下去!”左右的侍卫正要将寒朗拉下去,寒朗说:“希望说完这句话后再被处死。小臣不敢欺君,只是想帮助国家罢了。”显宗问道:“谁和你一起写的奏章?”寒朗回答道:“臣自知必遭灭族,不敢多连累别人,只诚恳地希望陛下醒悟罢了。我看到调查案件的人,都说奸恶大事,臣子都应该痛恨,拷问无罪放出不如按供词抓捕进去,可以不承担责任。因此拷问一个连累十个,拷问十个连累百个。又公卿朝会时,陛下问及得失,都是长跪在地下说,旧制叛逆大罪祸及九族,陛下大恩,才只办本人的罪,这是天下最大的幸运。等回到家里,口里尽管不说,却仰头叹息,没有哪个不知道下狱者多冤枉,但没有敢忤逆陛下的人。我现在把要说的说了出来,的确是死而无悔。”显宗怒意消解,下诏叫寒朗出去。两天后,显宗亲自到洛阳狱中审录囚徒,释放出一千多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棋 鬼(清)蒲松龄

扬州督同将军梁公,解组乡居,日携棋酒,游林丘间。会九日登高,与客弈,忽有一人来,逡巡局侧,耽玩不去。视之,目面寒俭,悬鹑结焉,然意态温雅,有文士风。公礼之,乃坐。亦殊撝谦。公指棋谓曰:“先生当必善此,何勿与客对垒?”其人逊谢移时,始即局。局终而负,神情懊热,若不自已。又着又负,益愤惭。酌之以酒,亦不饮,惟曳客弈。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

方以一子争路,两互喋聒,忽书生离席悚立,神色惨沮。少间,屈膝向公座,败颡乞救。公骇疑,起扶之曰:“戏耳,何至是?”书生曰:“乞付嘱圉人,勿缚小生颈。”公又异之,问:“圉人谁?”曰:“马成。”先是,公圉役马成者,走无常,十数日一入幽冥,摄牒作勾役。公以书生言异,遂使人往视成,则僵卧已二日矣。公乃叱成不得无礼,瞥然间,书生即地而灭,公叹咤良久,乃悟其鬼。越日,马成寤,公召诘之。成曰:“书生湖襄人,癖嗜弈,产荡尽。父忧之,闭置斋中。辄逾垣出,窃引空处,与弈者狎。父闻诟詈,终不可制止,父愤悒赍恨而死。阎摩王以书生不德,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于今七年矣。会东岳凤楼成,下牒诸府,征文人作碑记。王出之狱中,使应召自赎。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岳帝使直曹问罪于王,王怒,使小人辈罗搜之。前承主人命,故未敢以缧绁系之。”公问:“今日作何状?”曰:“仍付狱吏,永无生期矣。”公叹曰:“癖之误人也,如是夫!” 异史氏曰:“见弈遂忘其死;及其死也,见弈又忘其生。非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哉?然癖嗜如此,尚未获一高着,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可哀也哉!”(《聊斋志异》)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a.会九日登高,与客弈

会:相约 b.神情懊热,若不自已 已:停止 d.故未敢以缧绁系之 系:捆绑 解析 会:适逢。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a.①公礼之,乃坐②癖之误人也,如是夫

b.①及其死也,见弈又忘其生②非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哉 d.①自晨至于日昃②于今七年矣

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癖之误人”的一组是(d)①日携棋酒,游林丘间 ②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 ③父愤悒赍恨而死 ④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 ⑤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 ⑥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 解析 ③害死父亲,④缩减寿数,⑥永不超生。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b)a.书生爱棋成癖,家产荡尽,父亲气死,他也不知悔改,最后被阎王减了寿数,罚进饿鬼狱。b.书生虽然酷爱下棋,但棋艺不精,与扬州督同将军梁公的客人下棋时,屡战屡败,最后只好跪地求饶。d.书生在阴间时本来有个赎罪转生的机会,可他沉迷弈棋,误了给东岳泰山凤楼写碑记的期限,最后落得个永世不得超生的下场。

解析 书生跪在梁公面前是乞求梁公叫勾魂使马成不要用绳索捆他的脖子,而非因为输 棋“跪地求饶”。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公礼之,乃坐。

译文:梁公对他表示敬意,他才坐下。(关键词:礼、乃)(2)阎摩王以书生不德,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

译文:阎王因为书生品行不端,减了他的寿数,罚他进饿鬼狱。(关键词:德、促)(3)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

译文:不料他在路上拖延,大大地误了期限。(关键词:意、迁延、愆)参考译文 ——棋鬼

扬州督同将军梁公,罢任后在乡间闲居,每日带着围棋和 美酒,在郊野游玩。适逢九月九日登高,与朋友对弈。忽然有个人走了过来,在棋局边徘徊,观看两人下棋,不忍离去。只见他样子贫寒俭朴,穿着一身缝满补丁的旧衣裳。然而气度温文尔雅,有文士之风。梁公对他表示敬意,他才坐下。梁公指着棋盘对他说:“先生一定精于此道,何不跟客人对一局呢?”他推辞了半天,才开始对局。一局下完他输了,神情懊丧,像是仍然不愿停手。又下了一局,又输了,越发羞惭懊恼。请他喝酒,他也不喝,只是拉住客人下棋。从清晨直到太阳偏西,连小便也没有时间。

正在因为一着棋谁该先下谁该后下争论不休的时候,忽然这位书生离开座位,惊恐地站了起来,神色十分凄惨沮丧。不一会儿,在梁公座前跪了下来,头叩出血乞求救他。梁公非常惊讶,将他扶起来说:“不过是游戏嘛,何至于如此?”书生说:“请你嘱咐马夫,不要捆我的脖子。”梁公又很诧异,问:“是哪个马夫?”书生答:“马成。”原来,梁公有个马夫叫马成,常去阴司充任鬼吏,经常是每隔十来天去一次,携带冥府文书作勾魂吏。梁公因为书生说得很奇怪,就叫人去探看马成,而马成已僵卧在床两天了。梁公于是申斥马成不得无礼,一眨眼之间,书生立即不见了。梁公叹息了很久,才明白他是鬼。过了一天,马成苏醒之后,梁公把他喊来盘问。马成说:“这个书生是洞庭湖和襄江一带人士,爱棋成癖,家产荡尽。他父亲很担心,把他关在书房里。他却跳墙出来,偷偷地跑到空地方,找人下棋。父亲知道后臭骂了他一顿,他仍不知悔改。父亲抑郁苦闷含恨而死。阎王因为书生品行不端,减了他的寿数,罚他进饿鬼狱,到今已经七年了。适逢东岳泰山凤楼建成,东岳大帝发下文书到各地府,征集文人写一篇碑记。阎王把他从狱中放出来,让他应召作文,以便赎罪。不料他在路上拖延,大大地误了期限。东岳大帝派当值的功曹向阎王问罪,阎王大怒,派我去搜捕他。前次听从您的命令,所以没敢用绳子捆绑。”梁公问:“他现在怎么样?”马成说:“还是交给了狱吏,永远没有转生的机会了。”梁公感叹说:“不良嗜好误人,竟到了这种地步!” 异史氏说:“看见下棋就忘记自己已经死了;等他死了以后,看见下棋又忘记了自己还有机会转生阳世。这不是说他所嗜好的比生命还重要吗?然而嗜好到这种程度,还没有学得一手高棋,只能让九泉之下多个不愿再转生阳世的棋鬼罢了。实在是可悲得很啊!”

在2009年全国18套高考试卷中,有10个省考查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综合近年来考查的情况看,考查频率最高的虚词依次是:以、而、之、其、乃、为、因。复习中可以把它们列为重点虚词。

准确推断文言虚词的秘笈 1.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词语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根据上下文只要是能从词性的角度作出正确的判断,一般就能对词语进行正确的判断。如果一组句子中同一个文言虚词的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也肯定不同。例如2009年广东卷第二大题第6小题中“发兵捕之,久不得”和“周怀政之诛,帝怒甚”的两句,前一个“之”是代词,他;后一个“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2.语境辨析法

即根据上下文语境(包括外部语境)来推断,在整体把握文句意义的基础上来确定某个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如前面第1题中“齐人伐燕,胜之”中的“之”,前句的意思是“齐国人讨伐燕国”,“胜之”的意思是“战胜了它”,表结果。因此“之”是代指“燕国”。3.代入验证法 4.结构推断法 5.标志确定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虚词句式的标志词,抓住标志即可事半功倍。如判断句的标志词“者”“也”“乃”等,被动句的标志词“见”“于”“为所”等,宾语前置的标志词“是”“之”等;定语前置的标志词语“者”“之”等。如第1题a项中“句读之不知”中的“之”就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再如,判断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被动句:“见笑于大方之家”“若属皆且为所虏”。宾语前置标志:“何罪之有”“唯利是图”“唯马首是瞻”。定语后置句:“求人可使报秦者”“处江湖之远”。

第三篇:文言虚词复习教案

文言虚词

一、引入

二、重点

十八个重点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三、分析

(一)而 用作连词:

A表示并列,译为“又”,例蟹六跪而二螯

B表示递进,译为“并且”“而且”,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表示承接,译为“就”“接着”,例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D表示转折,译为“但是”“却”,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E表示假设,译为“如果”“假如”,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F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也可不译。例吾尝终日而思矣

2、用作代词:只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主语,译为“你的”“你” 例: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3、复音虚词“而已”,置句末,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罢了” 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二)其

1、用作代词

A第三人称,代人,代事物,作定语,译为“他的”“它的” 例: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B第三人称,代人,作主语,译为“他”“它”,例秦王恐其破壁 C第一人称,可作定语或主语,译为“我的”“我(自己)” 例: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指示代词表远指,译“那”“那个”“那些”“那里”例:则或咎其欲出者 E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多为数词,例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测度反诘婉商期待等语气,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例: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表期望

3、用作连词,A、放在句首,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例: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B、表示选择关系,译为,“是……还是……” 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三)为

1、用作介词

A表动作行为的对象,译“向”“对”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B表动作行为的替代,译“替”“给”例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C表动作行为的时间,译“当”“待到”例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D表动作行为的目的,译“为着”“为了”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E表动作行为的原因,译“因为”“由于”例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F表被动,译为“被”,例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用作助词,放在疑问句末,表示诘问,可译为“呢” 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3、用作动词:译为“做”“治理”“作为、当作”“认为”“是”“担任”

(四)以

1、用作介词

A表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译“用”“拿”“凭借”“按照”“用(凭)什么身份”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B提宾作用,译为“把”例: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C表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译为“因”“由于”例: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D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相当“于”,译为“在”“从”例:余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

E表动作行为的对象,译为“和”“跟”,也可译“率领”“带领”例:天下有变,王 割汉中以楚和。

2、是以、以是: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3、用作连词,相当于“而”,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A表并列或递进,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译“而”“又”“且”“并且”或不译。例: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B表承接,译为“而”或不译,例: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C表目的,译为“而”“来”“用来”“以致”例:作《师说》以贻之 D表因果,译为“因为”例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E表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译为“而”或不译 例: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4、以为:

A译为“认为”例:皆以为美于徐公

B译为“把……当作……”例:相传以为雁荡

5、用作动词,译为“任用”“当作”

(五)于

A、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例:

1、得复见将军于此

2、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3、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4、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5、故燕王欲结于君

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7、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8、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9、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 [答案]:

1、在;

2、在……方面;

3、向;

4、到;

5、跟、同;

6、在……中;

7、从、自;

8、对、对于;

9、给

B、表比较,译为“比”,例

10、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表被动,译为“被”,格式:“于”“受……于……”“见……于……” 例

1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

D、于是 :

1、表原因,译为“因此”,例12: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2、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译为“在这”“从这” 例13: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译为“在这职业上)例14: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译为”在这时)

(六)则

1、用作连词

A表承接,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原来是”“已经是”,例: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B表假设,可译为“假使”“如果”,或译为“那么”“就”

例: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C表并列,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可译为“就” 例: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D表转折让步,“则”表转折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让步,“则”用在关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

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2、用作副词,且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或译为“是”“就是”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七)之

1、用作代词

A代人(第三人称)代物代事,例:作《师说》以贻之 B指示代词,表近指,译为“这”,例:均之二策

2、用作助词,A定语标志,译为“的”或不译,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B补语标志,译为“得”,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宾语前置的标志,例:宋何罪之有?

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E音节助词,无实义,可不译,例:顷之,烟炎张天

3、用作动词,译为“到”,例:沛公引公之薛

四、总结

五、练习

第四篇:文言虚词教案(精心整理)

文言虚词教案

根据语法功能和意义,把汉语的词分成两大类:

一、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可以做句子主干成分)

二、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不可以做句子主干成分)

一、什么是虚词

虚词是指不能单独成句,意义上比较抽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汉语的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

1.副词:修饰或限制动词和形容词,表示范围、程度等,而不能修饰或限制名词的词。如:都、只、再

三、屡次、很、更、越、也、还、不、竟然、居然等。

2.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边,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如:从、自、往、朝、在、当(方向、处所或时间)、把、对、为(对象或目的)、以、按照(方式)比、跟、同(比较)、被、叫、让(被动)等。

3.连词:连接词、词组或句子动词。如:和、与、而且、但是、因为、如果、只要等。4.助词:包括结构助词,如的、地、得、所,时间助词,如了、着、过,语气助词,如呢、吗、吧、啊。

(叹词、象声词从略)

虚词巧记诀:与其则(择)乎焉于(腌鱼),何若乃(来)者(择)也与(野鱼)。因为而且所以(之)。

1.而

本义阐析: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后来,“而”字用作虚字,那是属于假借。

(1)连词用法(2)代词用法(3)动词用法(4)复合虚词

(1)连词:并列,递进,顺承,转折,假设,因果,修饰 蟹六跪而二螯

(《荀子·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师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以大王之威而先割十五城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吾尝跂而望矣

(《荀子·劝学》)

“而”字用作连词,连接先后结构相似的两项,是并列关系、递进关系、修饰关系还是顺承关系,是较难分辨。【辨析方法】

1、看虚词前后词语的位置能否互换,能则表并列

2、看前后词语意义是否有先后之分,有则表承接

3、看前后动词的行为是否同时进行,是则表修饰

4、看后面词语的意义是否有所加深,有则表递进

例句:

①空中而多窍。(《石钟山记》)“空中而多窍。”句“而”连接的“空中”和“多窍”不分主次、先后,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大石)中间是空的,上面有很多窟窿”。

②孙权据有江东,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鸿门宴》)

“孙权据有江东,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句“而”后面的一项有进一层的意思,是递进关系,译为“国家形势险要而且百姓归附”。

③履至尊而制六合。(《过秦论》)

“履至尊而制六合。”句“而”连接的两项时间一先一后,表示承接关系。译为“登上最尊贵的帝位来统治天下”。

④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鸿门宴》)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句“而”连接“立”和“饮”两个动词,“立”前的“起”是“起身”的意思,“立而饮之”应当译作“站着喝下了酒”,“立”是动词作状语,是“饮”的行为方式,因此,表示修饰关系。

(2)代词:①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们)、你(们)的。它与“尔”是同源字,在上古之时音近义通。②近指代词,今译为:此、这样。

①妪每谓予曰:“其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蚤缫而绪,蚤织而缕。《种树郭橐驼传》 ②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3)动词:

如同、像

军惊而坏都舍。

《吕氏春秋》(4)容易忽视的复合虚词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小试牛刀

1、死而有知,其几何离(连词,表假设,如果)

2、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表修饰)

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递进,并且)

4、北救赵而西却秦(连词,表并列,不译)

5、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连词,表承接,不译)

6、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连词,表因果,因而)

7、缦立远视,而望幸焉(连词,表目得,不译)

8、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连词,表转折,却)

9、若欲死而父,即前斗(代词,你的)

2.何

本义阐析:“何”在金文中的个独体字,像人扛着戈,是“荷”的本字。后来,“何”字成了“曷”的假借字,便另造“荷”字来表示原义。

另:“何”“曷”“盍”三字音同,词义相通。(1)疑问代词(2)疑问副词(3)复合虚词(1)疑问代词。什么、为什么、哪里。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伶官传序》 子何恃而往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2)疑问副词。怎么、这么、多么。

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步出夏门行》(3)容易忽视的复合虚词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何乃】译为“怎能”。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何必】译为“不必”,表示反问语气。《孟子·梁惠王上》:“王何必曰得,亦有仁义而已矣。” 【何许】译为“何处,什么地方”。《大铁椎传》:“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何其】译为“多么,怎么这样”,用疑问口气表示程度。欧阳修《伶官传序》:“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小试牛刀

1、豫州今欲何至?(疑问代词,什么)

2、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疑问代词,为什么)

3、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疑问代词,哪里)

4、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副词,多么)

5、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副词,多么)

6、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喝问)

3.乎

本义阐析: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声音上扬,下面的符号表示舒气。“乎”是“呼”的本字。

当“乎”借作语气词、介词用之后,就另造了一个从“口”的形声字“呼”。本义:吐气。(1)语气词(2)介词(3)形容词、副词词尾 1)语气词:①表疑问语气②反问。吗、呢。①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2)介词。相当于“于”,可译为在、比、跟。今虽死乎此(《捕蛇者说》)

(3)形容词、副词词尾。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也(《庖丁解牛》)小试牛刀

1、日食饮得无衰乎(表揣测语气)

2、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表反问语气)

3、技盖至此乎?(表疑问语气)

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表商量语气)

5、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表反问语气)

6、欲安所归乎?(表疑问语气)

7、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表感叹语气)

8、吾尝疑乎是(介词,对)

9、伤乎矢也(介词,被)

10、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比)

11、幽独处乎山中。(介词,在)

1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词尾,“然”、“地”)

13、故今之墓中全乎五人也(词尾,“然”、“地”)

4.乃

本义阐析:乃字和“汝”、“尔”、“若”、“而”等字同源,都可以充当第二人称代词,属于假借义。

(1)代词用法

(2)副词用法(3)连词用法(4)复合虚词(1)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

(2)副词。就、就是、正是。嬴乃夷门报关者

(《信陵君窃符救赵》)②却、竟、反而、只。

②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3)连词:①于是、就、这才、才。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鸿门宴》)(4)容易忽视的复合虚词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报任安书》)【乃尔】译为“这样”。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小试牛刀

1、家祭无忘告乃翁。(人称代词,你们的)

2、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副词,只有、仅有)

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副词,反而)

4、良乃入,具告沛公(连词,于是、便)

5、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副词,是)

6、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副词,才)

7、今君乃亡赵走燕(副词,竟然)

5.其

本义阐析:“其”的意思很抽象,但它本来是个实词,指簸箕,它的甲骨文就是簸箕的样子。后来,假借为第三人称已,先秦已有用例。后造“箕”,表簸箕的意思。(1)代词用法

(2)副词用法

(3)连词用法

(4)助词用法(5)复合虚词(1)代词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他(她、它)们,他(她、它)们的。② 指示代词。那,那里,其中的。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副词。①表揣测、测度语气。大概、恐怕。② 表劝勉、期望、命令、祈使语气。可要、还要。③表反问语气。难道。①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③其可怪也欤。

(《师说》)

(3)连词:①表假设。假如、如果。②表选择。或者、还是。①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4)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5)容易忽视的复合虚词 【何其】译为“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小试牛刀

1、则或咎其欲出者(指示代词,那个)

2、不敢以其富贵骄士(第一人称代词,我的)

3、秦王恐其破璧(第三人称代词,他)

4、品其名位(第一人称代词,我的)

5、亦各言其志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

6、今操得荆州,奄有其

地。(指示代词,那个)

7、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

臣(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8、安陵君其许寡人(副词,表祈使)

9、则齐国其庶几乎(副词,表揣测)

11、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副词,表反问2)

12、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连词,表假设)

13、其孰能讥之乎(副词,表反问)

14、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连词,表选择)

16、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副词,表祈使)

15、霰雪纷其无垠兮(助词,补充音节,无义)

6、且

本义阐析:“其”析形不一,一说是“祖”的本字,一说是盛祭肉的器具,一说是草席。在古代主要是假借为虚词,先秦已有用例。

(1)副词用法(2)连词用法

(1)副词。①将、将要。② 暂且、姑且。①不出火且尽

(《游褒禅山记》)②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

(2)连词:①表并列。一边……一边…… ②表递进。而且,并且。③表让步。尚且、还、况且。

①先生仓猝以手搏之,且搏且却

(《中山狼传》)②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五人墓碑记》)

③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小试牛刀

1、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并且)

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尚且)

3、示赵弱且怯也(又)

4、且秦强而赵弱。(况且、再说)

5、且战且退(边„边„)

6、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况且)

7、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又)

8、若属皆且为所虏(将要)

7.若

本义阐析:“若”甲骨文字形,象一个女人跪着,上面中间象头发,两边两只手在梳发,表示“顺从”。本义:顺从,由此引申“像” “好像” 如《促织》“覆之以掌,虚若无物”。假借作虚词,先秦已有用例。

(1)代词用法(2)连词用法(3)复合虚词(1)代词。①第二人称代词。你(们)、你(们)的。② 指示代词。这、这样。①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②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③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你既然这样记着我,希望你不久就来接我。)《孔雀东南飞》(2)连词:①表假设。如果。②表选择。或、或者。③表提起 至于

①若以郑为东道主

(《烛之武退秦师》)②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③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齐桓晋文之事》)(3)容易忽视的复合虚词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指挥若定。(《赤壁之战》)【若何】怎么样。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小试牛刀

1、若入前为寿。(你)

2、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比得上)

3、予我千金,吾生若(你们)

4、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像)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象)

6、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假如)

7、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假如)

8.所

本义阐析:“所,伐木声也,从斤户声”。其形旁“斤”,甲骨文作“·”像斧子一类工具,一般用于砍伐树木。“所”的本义是“伐木声”。假借为虚词。

(1)助词用法(2)名词用法(3)复合虚词(1)助词。①放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短语。

②“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2)名词。处所,地方。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招待所”“拘留所”|“厕所”(3)容易忽视的复合虚词

【所以】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

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所谓】所说的。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所在】1.到处。

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2.所在之处,处所。

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

9.为

本义阐析:“为”的构形爲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假借为“伪”。做,作,干,搞,动词。假借为虚词。

(1)介词用法(2)助词用法(3)动词用法(4)复合虚词(1)介词。①替、给。② 对、向。③为了、因为。④被(wéi)。①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如姬为公子泣

(《信陵君窃符救赵》)③慎勿为妇死,贵贱轻何薄

(《孔雀东南飞》)④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伶官传序》)(2)语气助词:(wéi)呢。用在疑问句末,表反问或感叹。何辞为?

(《鸿门宴》)(3)动词。①出。②成为。③担任。④是(wéi)。⑤认为

①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鸿门宴》 ②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记王忠肃公翱事》 ④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 ⑤窃为大王不取也!

(《鸿门宴》)(4)容易忽视的复合虚词

【何为】介词“为”与疑问代词“何”,组成的代词性固定结构,表示询问或反问,一般做状语,可译为“为什么”、“因为什么”、“为了什么”

①人或问之:“何为泣也”——有人问他:“你为什么哭呀?” ②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许行》)

——为什么匆匆忙忙地与各种工匠作交易呢 【以为】动词“为”与动词“以”,组成动词性固定结构,表示让人做某事或担任某个职务。可译为“任用„„为(做)”,“认为„„是”。①卒以为将

——终于任命他为将军 ②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陈涉世家》

——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亡在外。小试牛刀

1、令秦武阳为副(动词,做)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是)

3、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动词,演奏)

4、余既为此志(动词,写)

5、为国以礼(动词,治理)

6、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动词,成为)

7、轩东故尝为厨(动词,作为,是)

8、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动词,是)

9、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介词,被)

10、为一击缶(介词,给)

11、公为我献之(介词,替)

12、持其踵为之泣(介词,向,对)

13、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介词,因为)

14、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15、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介词,被)

16、秦则无礼,何施之为(语气词,呢)

17、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介词,为,为了)

10.焉

本义阐析 : 象形,小篆字形,像鸟形。本义:焉鸟。《说文》:“焉,焉鸟,黄色,出于江淮,象形。”《段注》:“今未审何鸟也。自借为助词,而本义废矣。”假借为虚词,先秦已有用例。

(1)代词用法(2)助词用法(3)兼词用法(1)代词。①他(它),他(它)们。② 表疑问。什么、怎么、哪里。①犹且从师而问焉。

(《师说》)②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2)助词: ① 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了”、“啊”、“呢”。②形容词、副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地”。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②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阿房宫赋》)

(3)兼词。①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②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②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知识联想:兼词“诸” ——是“之于”的意思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崤之战》)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焉用在句末作代词,语气助词或兼词时,有时会混淆。【辨析方法】

1、看位置。

疑问句首是疑问代词(焉辟害?)疑问句末则是疑问语气(君何患焉?)句末动宾短语或不及物动词后是表陈述语气(余有叹焉)句末不及物动词后也可能是兼词(虢叔死焉)句末及物动词后是代词(犹且从师而问焉)

2、看呼应。疑问语气助词,与“何”相呼应。

3、看留删。陈述句末,能删是语气助词,不能则是代词或兼词。例句:

①吴之民方痛心焉。(《五人墓碑记》)

②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史记·儒林列传》)

③青麻头伏焉。(《促织》)

三句中的“焉”都用在句末,且都用在动词后,用法是否相同?要根据具体语境判别。

“吴之民方痛心焉。”句译为“苏州的老百姓正在痛恨他”。“焉是 “痛恨”的宾语,因此“焉”是代词,相当于“之”。如果作语气助词讲,“痛恨”就少了宾语,句子结构不完整。如果作兼词讲,更讲不通。

“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句“缺”的内容应该是“六艺”,“缺”不需要带宾语,因此,“焉”是陈述语气词。

“青麻头伏焉。”句译为“青麻头伏在那里”,“焉”用在动词“伏”的后面充当补语,指出动词所涉及的处所。“焉”相当于“于此”,是兼词,如果不作兼词讲,那么句子结构就不完整。

小试牛刀

1、复驾言兮焉求(什么)

2、去今之墓而葬焉(代词,他们)

3、割鸡焉用牛刀(怎么)

4、则牛羊何择焉(句末语气词)

5、故钱塘之人日日候焉(兼词,于之,对此)

6、于我心有戚戚焉(词尾,相当于“然”)

7、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句中,表停顿)

8、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11.也

本义阐析:象形。邨cūn同“村”。的本字。本义:羹魁柄)

像蛇形,本义早已消失,假借作语气词,用法灵活多样。(1)助词用法(2)复合虚词

(1)语气助词: ① 表判断语气,一般可不译。②表肯定语气,可不译或译为“了”。③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④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⑤表句中停顿,舒缓语气,不译。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③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

④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

⑤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2)容易忽视的复合虚词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①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②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也欤】表疑问,相当“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也夫】表肯定兼感叹的语气。相当于“啊”、“呀”。《史记·太史公自序》:“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

小试牛刀

1、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表判断)

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表停顿)

3、余固笑而不信也(表陈述)

4、公子畏死邪?何泣也(表疑问)

5、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表感叹)

6、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表停顿)

7、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表判断)

8、古之人不余欺也(表感叹)

9、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表反问)

10、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表祈使)

12.以

本义阐析: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中的“以”字,用的是本义,用作介词是虚化的结果(许多介词是从动词转来的)。(1)介词用法

(2)连词用法

(3)副词用法

(4)复合虚词

(1)介词: ① 把、拿。②用。③凭借、靠。④凭……身份。⑤因、由于。⑥按照、依据。⑦在、从。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赤壁之战》)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五人墓碑记》)

⑤成以其小,劣之

(《促织》)

⑥余船以次俱进

(《赤壁之战》)

⑦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谭嗣同》)

难点:以用来表示原因,译作“因为”或“由于”时,有的是介词,有的是连词,较难辨别。例句:

①赵王岂以一壁之故欺秦耶?

②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①句中的“以”用在单句中,是表原因的介词,和“一壁之故”组成介宾短语作“欺”的状语。②句中的“以”用在复句中,和“不知忠臣之分”组成表示原因的分句,“以”和后一分句的“故”相关联,“以”是表原因的连词。

介词位居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之前,连词位居词语与词语、句子与句子之间;介词去掉,句意难以畅通,连词去掉,句意基本不受影响。

(2)连词: ① 表并列或递进关系。又、并且、而且、不译。②表承接关系,相当于“而”,或不译。③表修饰关系,“地”或不译。④表目的关系。来、用来、以致。⑤表因果关系。因为。

“以”作连词时,连接前后结构相似的两项,表示并列关系,修饰关系,还是目的关系,也较难辨别。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②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③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④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五人墓碑记》)

⑤各各竦立以听。(《促织》)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该句译为“我与其他四人举着火把进去”,“拥火”是“入”的方式,作状语,因此是修饰关系。

②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该句译为“募集钱财来送他起程”表示目的关系。

③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该句译为“平坦又近便,游人就多”,“以”译为“又”,连接两个形容词,是并列关系。

④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五人墓碑记》)

该句译为“呼喊着中丞的名字骂他,谈笑着死去了。” “谈笑”表明“死”的状态,表示修饰关系。

⑤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该句译为“每个人都严肃地站着听”,“竦立”是“听”的状语,表示修饰关系。(3)副词: 通“已”。已经、太、甚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矣。(《陈涉世家》)

(4)容易忽视的复合虚词 【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劝学》)

小试牛刀

1、忽魂悸以魄动(连词,表并列)

2、樊哙侧其盾以撞(连词,表承接)

3、木欣欣以向荣(连词,表修饰)

4、遂拔以击荆轲(连词,表承接)

5、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连词,表目的)

6、作《师说》以贻之(连词,表目的)

7、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者丧(连词,表结果,以致)

8、不赂者以赂,良有以也(连词,表原因)

9、皆以美于徐公(动词,认为)

10、而吾以捕蛇独存(介词,因为)

11、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介词,用、拿)

12、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介词,用、拿、把)

13、今以实校之(介词,依据、按照)

14、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介词,在)

15、久之,能以足音辨人(介词,凭借)

16、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介词,因为,由于)

17、贵以近知远(介词,根据)

18、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动词,(认为)

19、无以,则王乎(通“已”,停止)

13.因

本义阐析:甲骨文“因”字像一个人卧在席上,是“茵”的初文,本义是“席子”、“垫子”。由于席子、垫子之类的东西是供人们躺或者依靠的,所以“因”字可引申为“依靠”、“凭借”.如“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由此,可引申为“根据”、“按照”,如“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还可以表“沿袭”(凭借着原有的不加改变),如“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因”字的“原因”义,也来自“凭借”义——原因也是一种凭借。至于“因为”义,是“原因”虚化而来的。1)名词用法

(2)动词用法

(3)连词用法

(4)副词用法

(5)介词用法(1)名词: 原因。

无因而至前也。

《狱中上梁王》(2)动词: ①顺着。②沿袭。

①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庖丁解牛》

②周因于殷礼。

《论语

为政》(3)连词: ①顺承关系相当于“于是”、“便”。②因果关系可以为“因而”、由于。①因出己虫,纳比笼中。

《促织》

②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石钟山记》(4)副词: 于是、就、便。秦军解,因大破之。

(《高祖本纪》)

(5)介词: ①依照、根据。②趁着、趁机。③凭借。④通过、经由。⑤由于、因为。①变法者因时而化

(《吕氏春秋》)②不如因善遇之

(《鸿门宴》)③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过秦论》)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廉颇蔺相如列传》)⑤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疏》)

小试牛刀

1、于今会无因(名词: 原因、机会)

2、蒙故业,因遗策(动词:沿袭、施加)

3、我欲因之梦吴越(介词:依靠、凭借)

4、因屏人曰(副词:于是、就)

5、因击沛公于坐(介词:趁着、趁机)

6、相如因持璧却立(连词:于是、就)

7、王者必因前王之礼(动词:沿袭、继续)

8、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介词:由于、因为)

14.于

本义阐析: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可引申为“去”、“往”如“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君子:丈夫。于役:去服役。)假借为虚词,甲骨卜辞中就已出现,是最古老的虚词之一。(1)介词用法(2)复合虚词

(1)介词: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①在。②向、跟、同。③对、对于。④到、自、从。⑤给、由于。⑥比。⑦被。① 拜送书于廷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五人墓碑记》)③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师说》)④ 青,取之于蓝

(《师说》)⑤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伶官传序》)⑥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⑦ 而君幸于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2)容易忽视的复合虚词 【于是】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

③于是余有叹焉。(因此)(《游褒禅山记》)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触龙说赵太后》)

【见……于】表示被动。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小试牛刀

1、寡人之于国也(对)

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在)

3、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与、跟)

4、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在……方面)

5、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被)

6、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向)

7、行成于思、毁于随(因为)

8、良曰:“长于臣。”(比)

9、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在)

10、非常之谋难于猝发(表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

15.与

本义阐析:小篆字形,“

一、勺”合起来,表示赐予别人东西。勺即酌,以物与人不问所欲,当斟酌而与之。与的本义为“赐予”,为实词。如:“玉斗一双,欲与 亚父。《史记·项羽本纪》虚词“与”是假借字,可作介词、连词和助词。作连词的“与”,从先秦至现在没有大的变化。介词“与”,唐宋以后又产生了新义,如“使”“将”等义,但这些新义在现代汉语中有消失了。副词“与”是“举”的通假字。

(1)名词用法

(2)通假字(3)助词用法

(4)动词用法(5)连词用法

(6)介词用法(7)复合虚词

(1)名词。党羽、朋友。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韩愈 原毁》)(2)通假字

通“举”。①推举、进用。②攻占、收复。③皆、都。①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礼记 礼运》)②于是乃以执珪而受之为阳陵君,与淮北之地也。(《战国策》 ③兵不得休八年,万民与苦甚。

(《汉书》)(3)语气助词。Yú,相当于“欤”。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感叹。呢、吗。子非三闾大夫与?

(《楚辞 渔父》)

(4)动词。yǔ ①给予。②亲附、跟随。③交往。④对付、对斗。⑤允许、赞许。⑥帮助。⑦等待。yù ⑧参加、参与。⑨干预。⑩称誉。

①则与一生彘肩。

(《鸿门宴》)

②失其所与,不知。

(《烛之武退秦师 》)

③夫人之相与,俯仰一生。

(《兰亭集序》)

④吾平生知韩信为人,易与耳。

(《史记》)

⑤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

(《论语》)

⑥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何故也?

(《战国策》)

⑦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论语》)

⑧蹇叔之子与师。

(《殽之战》)

⑨作诗惜春聊复尔,春亦何能与人事。

范成大《次韵时叙》

⑩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汉书》)(5)连词: yǔ ① 相当于“和”、“同”。②相当于“与其”。①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游褒禅山记》)②与人刃我,宁自刃。

(6)介词①和、跟、同。②为、替。③被。④相当于“以”。⑤相当于“于”、“在”。①怀王与诸将约曰

(《鸿门宴》)

②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 陈涉世家》)

③夫差遂与勾践禽。

(《战国策》)

④是故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

(《史记》)

⑤今秦之与齐也,犹齐之与鲁也。

(《史记

张仪列传》)

“与”连接的前后两项同为人名或人称代词时,“与”究竟是连词,还是介词,较难辨别。【辨析方法】

1、看“与”前后两项是否同作一个句子成分,同作一个成分的就

是连词,不能同作一个成分的就是介词。

2、看“与”前后两项是否可以对调,能对调的,则是连词,不能

对调的则是介词。

3、看“与”前是否可以插入其他内容,能插入的则是介词,不能

插入的则是连词,例句:

①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赤壁赋》)

②君王与沛公饮。

(《鸿门宴》)

1、①句中“吾与子”都作主语,是连词。②句中君王是主语,“与”介出“饮”的对象,“与”是介词,“与沛公”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

2、①句能对调,②句不能。

3、②句可以改成“君王(今天)与沛公饮”而①句不能插入。(7)容易忽视的复合虚词 【孰与】【与……孰】

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孰若】【与其……孰若】 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 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小试牛刀

1、欲呼张良与俱去(介词,跟、和)

2、吾与汝俱幼(连词,和)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介词,和)

4、君安与项伯有故(连词,和)

5、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动词,给)

6、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动词,结交)

7、蹇叔之子与师(动词,参加)

8、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通“欤”)

16.则

本义阐析:金文“则”字的左半部分,原先是个“鼎”字。

在古代,鼎可以象征国家政权和帝王之位,所以上古时多将刑书、法律刻在或铸在鼎上,作为人们行动的准则,由此可以懂得“则”字有“规范”、“准则”之意。

另外:“则”字的“准则”义可引申为“规章”、“规程”,而规章条文是分项分条的,因此“则”字能表示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如《〈论语〉十则》。

(1)名词用法

(2)动词用法(3)副词用法

(4)连词用法(5)复合虚词(1)名词: ①准则、法则。②等级。①宣其德行,顺其宪则。

(《离骚》)

②《坤》作坠势,高下九则。

(《汉书》)

(2)动词: 效法 学者至今则之

(《汉书 司马迁传》)

(3)副词: ①起强调和确认作用。是、就是。②表示范围,相当于“仅”、“只”。①此则寡人之罪也。

(《孟子

公孙丑下》)

②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劝学》)

(4)连词: ①表并列关系。“又”或不译。②表承接、条件关系。就、便。③表假设关系。假使、如果。④表转折关系。可是、却。⑤表让步关系。倒是。⑥表出乎意料,发现了新的情况,相当于“已经”、“原来”。

①既非挺出地面,则为深谷林莽所蔽

(《雁荡山》)②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五人墓碑记》)③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

(《史记

项羽本纪》)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师说》)⑤美则美矣,而未大也

(《庄子

天道》)

⑥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左传》)

小试牛刀

1、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表转折,却、反而)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表并列,就„就„)

3、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表承接,那么、就)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表判断,是、就是)

5、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表顺承,就)

6、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表转折,原来)

7、既来之,则安之(表承接,那么、就)

8、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表并列,就„就„)

17.者

本义阐析: “者”,象形,甘蔗。假借为虚词。(1)代词用法

(2)助词用法

(1)代词。①用在别的词或短语后,指人、事、物等。可译为“的”(人、事、物)。②用在数词后面,可译为“个”、“样”。③用在时间词或否定词后,表示某某时候或“……的话”。④用在“若”、“似”、“如”等词后,像……的样子,……似的。

①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促织》)② 此数者,用兵之大患也

(《赤壁之战》)③今者,项庄拔剑舞

(《鸿门宴》)④言之,貌若甚戚者

(《捕蛇者说》)

——他说这些话时,面容好像很悲伤的样子

(2)助词。①用在主语后,起提顿作用,引出判断,不译。②用在主语后,引出原因解释

③放在疑问句末,表示疑问,译为“呢”。④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鸿门宴》)

④亦雁荡山具体而微者

(《雁荡山》)

小试牛刀

1、陈胜者,阳城也。(表判断)

2、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名词性结构,代词)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名词性结构,代词)

4、近者,奉辞伐罪(表停顿,代词)

5、客何为者?(表疑问,语气词)

6、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引出原因,语气词)

7、此三者,吾遗恨也。(名词性结构,代词)

18.之

本义阐析: “之”,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本义:出,生出,滋长。推出“之”有“往,朝某方向走,到„去”的意思如“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至于其它义,是虚化而来的。(1)动词用法

(2)代词用法

(3)助词用法(1)动词。到。

佯狂不知所之者

(《五人墓碑记》)

(2)代词: ① 第三人称代词。②活用为第一人称代词。我(们)、自己。③指示代词。这、这种、这些。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

(《触龙说赵太后》)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师说》)

(3)助词①定语后置的标志。②宾语前置的标志。③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④定语的标志,“的”。⑤补语的标志,“得”。⑥音节助词,可不译。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②宋何罪之有?

(《墨子·公输》)③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④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⑥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

小试牛刀

1、秦人视之,亦不甚惜(代词,它)

2、均之二策(指示代词,这)

3、之二虫又何知(指示代词,这)

4、是谁之过与(结构助词,的)

5、儿之成,则可待也(取消句子独立性)

6、吾见师之出(取消句子独立性)

7、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结构助词,的)

8、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

9、顷之,持一象笏至(补充音节,无义)

10、吾欲之南海,何如(动词,到)

11、夫子之谓也。(宾语前置的标志)

1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的标志)

13、何功之有哉(宾语前置的标志)

14、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定语后置的标志)

15、送孟浩然之广陵(动词,到)

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文言代词也归入文言虚词之中。

代词:

①人称代词——之、其、而(通假)、若、乃

②指示代词——之、其、或、然。

③疑问代词——安、焉、何。

副词:

①范围副词——则、犹

②时间副词——既、已、且

③语气副词——其、何、遂

介词:于、以、为、因、乎

连词:而、且、以、其、或、乃、则、然、但、为、故、若虽、因、遂。

助词:(1)结构助词:之、者、所、然

(2)语气助词:也、矣、焉、耳、哉、乎

第五篇:1 文言虚词教案

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教案一)

复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恰当地了解文言虚词,了解虚词的使用范围。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题掌握正确使用虚词的方法并明确复习方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对试题的分析重视文言虚词在高考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恰当地了解虚词含义,了解虚词的使用范围。教学难点:掌握正确使用虚词的方法。教学方法:总结归纳、点拨 教学教具:多媒体或复习用书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学生限时做题25分钟

学生整体感知文段,其他学生纠错,共用时15分钟

第二课时

一、展示复习目标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考试说明》规定掌握“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8个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课标全国卷近年在此考点没有单独设题,主要在翻译中考查;但其他自主命题的省份多有直接考查,形式有两种,一是判断异同,一是选词填空。鉴于翻译中考查和考点轮番覆盖的可能,使用课标卷的考生对此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梳理知识系统一、判断异同

这类题型是给出四组句子,每组句子对比一个虚词的用法,前一个语句是选文中的,后一个语句是课文中的。要求两相比较加点的虚词,判断异同。【常见设问方式】

①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②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典题训练 1、2015年山东卷(习题略)2、2015年安徽卷(习题略)3、2015年四川卷(习题略)方法点拨

分析词性,确认意义

1.词性分析法。许多虚词兼有几种词性,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词性,词性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往往不同。如2015年四川卷A项的“以”,前者为连词,后者为介词。词性不同,意义也不相同。

2.意义确认法。有些虚词,虽然词性相同,但搭配对象和在句子结构中的作用不同,意义也不同。如2015年山东卷B项、安徽卷C项、天津卷C项,都考查到虚词“为”的用法。山东卷中前者是介词,替;后者是动词,给予。而安徽卷C项、天津卷C项中,都是介词,替,给。

三、展示考纲要求 考纲要求: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理解 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 略和词类活用。(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分析综合 C(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四、反复强化训练

忠臣者务崇君之德,谄臣者务广君之地。何以明之?陈夏征舒弑其君,楚庄王伐之,陈人听令。庄王以讨有罪,遣卒戍陈,大夫毕贺。申叔时使于齐,反还而不贺。庄王曰:“陈为无道,寡人起九军以讨之,征**,诛罪人,群臣皆贺,而子独不贺,何也?”申叔时曰:“牵牛蹊人之田,田主杀其人而夺之牛,罪则有之,罚亦重矣。今君王以陈为无道,兴兵而攻,因以诛罪人,遣人戍陈。诸侯闻之,以王为非诛罪人也,贪陈国也。盖闻君子不弃义以取利。”王曰:“善!”乃罢陈之戍,立陈之后,诸侯闻之,皆朝于楚。此务崇君之德者也。

(《淮南子•人间训》)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何以明之 何可胜道也哉 ..B.而子独不贺,何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因以诛罪人 .D.乃罢陈之戍 .不如因善遇之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忠臣者务崇君之德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陈夏征舒弑其君B.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反还而不贺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今君王以陈为无道D.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五、总结布置作业:略 课后反思:

下载文言虚词(教案)(共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言虚词(教案)(共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常用文言虚词阐释

    常用文言虚词阐释 《大学语文》大纲在“汉语基本知识”中提出的第二项要求为:“掌握常用 文言虚词之、其、者、所、诸、焉、则、而、于、以、且、乃等的用法,识别同 一个文言......

    10个文言虚词

    10个文言虚词1、之(一)代词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文言虚词用法推断教案

    文虚词用法推断 教学目的:1、明确把握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文言文阅读中的重要性。 2、掌握文言虚词使用的一般规律,掌握辨析文言虚词的一般方法。3、学会知识迁移,提高应试......

    18个常见文言虚词教案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一、而 ér 1.连词。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例①:蟹六跪而二螯。例②:北救赵而西却秦。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例:君子博......

    中考文言虚词复习教案

    中考常用文言虚词复习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在文言文中,根据词是否具有实在意义,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词,另一类是虚词。这两类词在文言中的作用也不同。曾有人这样说,如果说......

    初中文言虚词复习教案

    初中文言虚词复习教学目的: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教学重点:掌握“之而其为以于”的常见用法。 教学方法:归纳总结,讲练结合。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初中文言虚词复习教案00

    初中文言虚词复习教案 教学目的: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教学重点:掌握“之而以于其为焉则乃然”的常见用法。 教学方法:归纳总结,讲练结合。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文言虚词的复习教案(五篇模版)

    文言虚词的复习(一)(教案)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常6个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义。 2、指导、强化学生辨别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及意义的能力,提高应考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