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冀教版四.上《第一单元字词整理积累主题活动课》教学设计
冀教版第七册《第一单元字词积累整理主题活动课》
教学设计
河北省泊头市交河西关小学 舒营营
【教材分析】
现行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包括《大海的歌》、《下雪的声音》、《秋色》、《古诗二首》、《桂林山水》以及《阅读链接》和《综合学习一》,都是围绕着发“发现美,感受美”这个主题展开的,内容丰富多彩。通过本单元教学,应该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体会美好的东西是需要去发现和感受的,领略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留心大自然,发现美感受美的兴趣;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大自然的美,知道美是需要用眼睛发现,用心去感受的;引导学生培养对汉字的浓厚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积累词汇。在学完本单元之后,我们通过认真分析教材和血清,确定了第一单元的单元字词积累整理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巩固认识68个生字,正确规范书写34个汉字,积累各类优美的词语,并学以致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归类巩固,灵活地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积累词语,理解词语,并能用自己喜欢的词语进行书面表达,乐于与同学交流,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喜欢字词的情感,养成主动积累字词的习惯,热爱大自然,热爱母语。【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导语:第一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结束了,在这组课文中,我们和作家、诗人、旅行家、探险家一起走进大自然那美丽的画卷。我们从《桂林山水》《望洞庭》《望天门山》中发现怎样欣赏名胜;从《大海的歌》《下雪的声音》《秋色》中体会怎样用心和大自然交流......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大自然,走进这个单元,整理一下我们在字词方面的收获。
二、分模块梳理 第一模块:识字小能手
【设计意图: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进行巩固整理,正确地读写字词,是对词汇教学最起码的要求,更是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基础。】 通过PPT出示本单元含有生字的68个词语。
潮声 鼾声 绽开 渔帆 狮子 掀起 波浪滔天 涛声 屏气凝神 耳畔 飞逝 旋转 舞姿 翩翩而至 玉片银屑 窃窃私语 胸怀 滋润 绚丽 序曲 增加 仿佛 蔚蓝 你瞧 颜色 驰名中外 香蕉 缀满 大金帅 山楂 葡萄 雕刻 红玫瑰 繁荣 洞庭 潭面无风镜未磨 青螺
桂林 观赏 船桨 扩散 峰峦 雄伟 跋涉 燕山 骆驼 芙蓉 玉笋 栽倒 光怪陆离 溶洞 石乳 玲珑剔透 幽径 1.强调字音:a.绽:读zhàn,不要读成dìng; b.屑:读xiè,不要读成xiāo; c.增是平舌音,同时也是后鼻音,不要读错; d.荣:是翘舌音,同时也是后鼻音,不要读错; e.葡萄两个字在一起时,“萄”读轻声,要读得轻而短; f.扩:是三拼音节,不要读错
g.笋:是平舌音,读“sǔn”,不读“shǔn”; 2.强调字形:
根据单元作业情况指出容易写成错字的: 绽:偏旁为纟,不要写成氵;
屑:半包围结构,偏旁是 尸,不是户; 瞧和蕉:可以利用形声字的形旁进行区别记忆。雕:右边是隹,不是住;
螺:在写的时候,右边的累字不要忘记加点; 骆驼:马字旁最后一笔是提 陆:第五笔是竖,右边不是土和山 练习书写。3.强调字义 a.偏旁归类记字法
葡萄:两个字都是草字头,和植物有关系,比如PPT芙蓉,花苗,荷花,芹菜,苹果,茶叶,香蕉
骆驼:都是马字旁,表示和牲畜有关,又比如PPT驴子 骡子 驮着 驰骋(chíchěng)骐骥(qí jì)驾驶
b.形近字记字法:瞧和蕉 可以区分偏旁来记忆生字 瞧是目字旁,和眼睛或眼睛的动作有关,比如瞧一瞧;蕉是草字头,和植物有关比如香蕉 芭蕉
第二模块 词语大宝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分类,对积累的词语进行“打包”,为理解词语、运用词语做准备】 1.整理描写大自然美景的词语:
这单元我们积累了许多优美的描写大自然景色的词语,这些词语有的写大海的壮美的,有的写自然界里声音的,有的写秋天美丽景色的,有的写桂林山水画卷的,我们来分类整理一下吧。a.大海壮美: b.自然界声音: c.秋天美景: d.桂林山水:
拓展:关于大自然的美景你还知道哪些?
教师补充:青山碧水 万紫千红 五彩缤纷 美不胜收 迎风吐艳 春色满园 春意盎然 蔚为壮观 玉宇琼楼 重峦叠嶂 山清水秀 湖光山色 绿草如茵 迎风吐艳 争奇斗艳 繁花似锦 桃红柳绿 明月清风 风清月朗 草长莺飞 姹紫嫣红 丹桂飘香 别有洞天 锦绣河山 水天一色 湖光山色 山明水秀 万木争荣 百花齐放 花团锦簇 银装素裹 皓月千里 2.按照形式整理
有些词语形式上比较特别,我们可以按照形式把它们分成一类。比如,纷纷扬扬(AABB),这样的词语还能举出哪些? 学生翻阅本单元课文,整理,交流: AABB式: AABC式: ABB式:
教师小结:用分类的方法积累词语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希望大家在课下读书的时候能多用这种方法帮助我们积累更多写作的材料。第三模块 词语大变身
【设计意图:光积累词语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要学会理解词语】 1.同一个词在不同句子里有不同的意思: 出示PPT句子:如:闹:
(1)集市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喧闹;不安静)(2)我们长大了,不可以再闹小孩子脾气了。(发泄)又如:欣欣向荣(1)(指花草树木)
春风吹走了冬天的寒意,吹走了雪花的痕迹,山角下嫩黄的小花布满整个视野,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2)(比喻事业)
他顽强的意志带他走出了事业的低谷,现在他的事业欣欣向荣。2.相近的意思应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 出示PPT句子:观赏 欣赏
a.我们乘着木船,荡舟漓江,从桂林到阳朔观赏风景。
b.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光潋滟的西湖,却从没有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第四模块 我有一副好口才
【设计意图:正确理解词语,是正确运用词语的先决条件,而正确地运用,是正确理解词语的体现】 1.选词填空:PPT欣赏 观赏
a.我们乘着木船,荡舟漓江,从桂林到阳朔()风景。b.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过水光潋滟的西湖,却从没有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反映 倒映
a.这部小说()了人世间情感的淡漠。
b.这样的山拱围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这这样的山。2.出示几组词语,要求选择两个以上的词语练习口头表达。(1)怪石嶙峋 奇峰罗列 峰峦雄伟 云雾迷蒙 波澜壮阔(2)驰名中外 逗人喜爱 晶莹透明 绚丽多彩 紫中带亮(3)圆润可爱 雕镂精巧 玲珑剔透 童话世界(4)秋色 成熟 繁荣 丰收 欢乐 3.汇报交流。相机点评,鼓励提升。结束语:
孩子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这节字词积累整理课上,我们收获了知识,同时收获了乐趣!我们只要平时善于积累,灵活运用,就会让我们的内心越来越充盈!
第二篇: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文化主题分析:
有人说生活如酒,有甜有辣,丰富而多彩;有人说,生活如茶,有苦涩有清香淡泊
而隽永;有人说,生活如水,有深深浅浅清清浊浊,平凡但真实„„本单元的内容让我
们感受到生活中智慧的灵光。
笑傲冰雪的梅花寄托了人们太多的情怀,陆游用梅花寄托其清高孤傲、不与世俗同
流合污的情感;而毛泽东一改陆游的情感基调,积极向上、乐观豪迈的形象展现在我们
面前。
《跳水》让我们细细品味得到了启迪。
《清贫》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富有。
《儿子 的采访》让我们听到了父亲的心声,感受到深深地父爱。
《挑柴》使我们明白了阳光总在
风雨后,明白了男儿当自强。
《生活的启示》则更直白的告诉我们生活不是一目了然,而
是需要我们在成长中不断探索、不断体会。
复习内容:
《词二首》
《跳水》
《清贫》
《儿子的采访》
《挑柴》
《生活的启示》
《综合学习五》
复习目标:、掌握本单元生字、新词,并用重点词语造句
2、背诵、默写古诗词,体会古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
背诵、默写采蜜集、读读背背。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文章主要内容及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4、学习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
复习重难点:
1、掌握文章主要内容及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2、学习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
复习课时安排: 4 课时
第一课时
一、单元回顾
1、这一单元都有哪些课文?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篇课文,说说其主要内容。
2、这一单元是围绕哪一方面写的?
3、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你学到了那些生字新词?
永
寞
碾
俏
肆
唬
咧
瞄
颇
苟
桩
俘
袄
裆
瞎
掷
哼
骗
褂
侈
筹
取乐
放肆
开心
哈哈大笑
哭笑不得
眼巴巴
龇牙咧嘴
摇摇晃晃
心惊胆战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show();});
矜持不苟
颇似奇迹
function(){$('.ad-hidden').hide();},持弹欲投
()
要求学生自己回忆,并说出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并理解词语的意思
()
边说边写
二、深入课文,总结复习。
1、从《词二首》中,你都学到了什么?预设:
(1)
对作者的了解。
(陆游,毛泽东)
()
两首词都赞美了梅花什么?(不畏严寒、不屈不挠)
()
理解“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两首词的感情基调有什么不同?(愁、笑)
陆游抒发了自己清高孤傲、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毛泽东抒发了积极
向上、乐观豪迈的思想感情
()两首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说一说有关梅花的诗、词、句。
2、背诵两首词。
3、默写两首词。
4、同桌互查、互批。
第二课时
一、深入课文、总结复习。
1、《跳水》一文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谁?谈一谈你从这个人物身上所受到 的启迪。
2、《清贫》一文中,你从方志敏身上,明白了“清贫”的真正含义了吗?结合文中 的语句谈一谈。
3、《儿子的采访》一文中,了解爸爸的三个愿望,并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父母对人
生愿望的理解,感受父母的爱。
4、《挑柴》一文中通过第一次挑柴的经历,你明白了一改什么道理?你积累了文中
哪些优美的语言?
5、在《生活的启示》阅读链接中,你有什么感想和启发?
二、把自己在本单元中学到的、喜欢的优美句子,和蕴含的道理整理在摘抄本上。
第三课时
一、复习《综合学习五》
1、《采蜜集》中的三句话旨在告诉我们什么?
2、《
如果你一个人独处的话,那就朗读吧》,你是怎样理解的?谈一谈你明白了什么?
3、关于《小笔头》的复习
()如何写演讲稿
()找一篇自己喜欢的演讲稿
()全班展示
()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写一篇演讲稿
()小组间交流、修改
()全班展示、交流
第四课时
(巩固练习)
一、填空
1、《卜算子•咏梅》是陆游的佳作。词中他借梅花的处境来暗喻自己 的处境,借梅花的气节来表白自
己的心迹。
2、毛泽东写《卜算子•咏梅》时说“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其中“反其意”
指的是。
3、《跳水》 的作者是
国作家,代表作有。
二、读拼音,写词语。
jì
m î
y ì
zh à
n
xu á
n y á
xi à
hu
f à
ng
s ì
sh ē
ch ǐ
()
()()
()
()
()
ch ï
u
j í
p ā
o
zh ì
z ī
y á
li ě
zu ǐ
j ī
n ch í
b ù
g ǒ
u
k ū
xi à
o b ù
d ã
()(三、正确选择读音。
(标出正确的读音))
()()()
桅
.
杆
(w ã
i
w ě
i)
一艘
.
(sh ō
u
s ō
u)
被俘
.
(f ū
f ú)
积蓄
.
(x ù
ch ù)
郑
.
重(zh â n zh â
ng)
无可奈
.
何(n à
n à
i)
处罚
.
(f á
f ǎ)
摔
.
跤(shu ā
i shu ǎ
i)
睡得着
.
觉(zh á
o zhu ï)
无聊
.
(li á
o ni á
o)细菌
.
(j ū
n j ǔ
n)
樵
.
夫(q á
o qi á o)拨
.
开(b ō
b á)
模
.
仿
(m ï
m ú)
毗
.
连(b ǐ
p í)
四、仔细读读再来选
d ā
n d à
n
扁担
.
()
担
.
水
()
担
.
心()
s ì
sh ì
似
.的()
似
. 乎()
相似
.
()
s ǎ
n s à
n
分散
.
()
松散
.
()
散
.
布()
五、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成语。
强强是个爱学习的孩子,课堂上他总是()地听讲,()地盯着黑板,对于老师
提出的问题从不()乱说一气,总是说得(),连老师听了也频频点头。写起作业总
是()、(),作文更是()、()。
六、填写关联词语。
虽
然
„
„
但
是
„
„
之
所
以
„
„
是
因
为
„ „
要
么
„
„
要
么
„
„
因为
„„因而„„
不但„„反而„„
即使„„也„„
.猴子()不理,()撕得更凶了。
.
()孩子不会失足,拿到帽子,()难以回转身走回来。
.猴子()知道大家拿它取乐,()更加放肆起来。
.他()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他刻苦学习。
.星期天,我()看书,()听广播。
.小明()有时挺调皮,()他对老师却非常尊重。
六、仿写句子。
1、他是那么平凡,那么朴素,那么纯真,那么谦虚。
2、月亮害羞的闭上眼睛。
3、天上的云有的像棉花,有的像羽毛。
4、菜市场的人真多啊!真是水泄不通。
七、课内阅读
1.“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
即使他走到横木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
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
①用“
”画出写孩子处境危险的词语或句子。
②说说作者为什么详细描写孩子面临的危险情况。、就在我被俘的那一天——,一个最不幸的日子,有两个国民党兵士,在树林中
发现了我,而且猜到我是什么人的时候,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
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之外,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他们猜疑我
是把钱藏在哪里,不肯拿出来。于是,有一个人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手榴弹,右手拉出引
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住我,威吓地吼道:
“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
“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想从我这里发洋财,你们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拿手榴弹的兵士不相信。
“决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你骗不了我。”另一个兵土一面说,一面弓
着背又将我的衣角裤裆细细地捏了一遍,企望有新的发现。
.第
自然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
补充说明
B
意思的递进
C
意思的转折
D
声音的延长
.画“——”的句子采用了什么描写方式?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画“„„”的句子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他为什么这样说?
.“我微笑着淡淡地说”表现出方志敏怎样的品质?
穿透灵魂的微笑
非洲的一座火山爆发了,随之而来的泥石流狂泻而下,迅速扑向坐落在山脚下不远
处的一个村庄。农舍、良田、树木,一切的一切都没有躲过被冲毁的(劫难
困难)。
滚滚而来的泥石流惊醒了睡梦中的一个四岁的小女孩。流进屋内的泥石流已到她的
颈部。.小女孩只露出双臂、颈和头部。及时赶来的营救人员围着她一筹莫展。因为对
遍体鳞伤的她来讲,每一次拉扯都无疑是一种更大的
(伤害
危害)。
此刻房屋早已倒塌,她的双亲也被泥石流夺去了生命,她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
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始终没有叫一个“疼”字,而是咬着牙微笑着,不停
地向营救人员挥手致谢,两臂做出表示胜利的“
V
”字形。她(坚信
相信)政府派来的
营救人员一定能够救她。可是,营救人员倾尽全力也没能从固若金汤的泥石流中救出她。
小女孩始终微笑着挥着手一点一点地被泥石流(淹没掩盖)。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脸上流露着微笑,手臂一直保持着“
V
”字形。那一刻仿佛漫
长如一个世纪,在场的人含泪目睹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
世界静极,只见灵魂独舞。
死神
___________
可以夺去人的生命,______________
永远夺不去生死关头那“
V ”
字所蕴含的信念和精神!常常在生命边缘蕴含着震撼世界的力量,让人生所有的苦难如
轻烟般飘散。
世界上最坚硬不屈的就是那在苦难中着、痛苦着、高扬信念旗帜的灵魂。
.用“\”划去括号里不合适的词。
.在“
____
”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一筹奠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遍体鳞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V
”字形代表
_________________,“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是怎么理解“世界静极,只见灵魂独舞”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再读一读题目,思考:为什么说小女孩的微笑是“穿透灵魂”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诚实的孩子
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他小时候特别活泼好动。
有一天,爸爸外出没在家,华盛顿把爸爸用惯了的一把小斧头握在手里,胡乱砍着
玩。他一会儿在这试试,一会儿在那砍砍。玩着玩着,他来到花园的一株小树下,叫着:
“来吧,让我在你身上试试。”说着一斧头砍下去,只听“咔嚓”一声,小树被砍成了
两截。这下小华盛顿可闯了大祸。被他砍倒的这棵小樱桃树,是爸爸买回来的优良品种,用来做试验的。
不久,爸爸从外面回来。一眼望见他最心爱的树被砍倒,他气坏了,大发雷霆: “是
谁砍了我的树?要是让我发现是谁,我要,我就要„„”
他脸色铁青,嘴唇直哆嗦。小华盛顿的心里在激烈地斗争着。终于,他鼓起勇气,慢慢走到爸爸面前说:“爸爸,请您惩罚我吧,这事是我干的。我是想试试这把斧头是
否锋利,所以就,就„„”小华盛顿喉咙哽咽了,他惭愧地低下了头。爸爸见儿子在错
误面前这样诚实,转怒为喜。他一把搂住儿子,非常激动地说:“我的好孩子,爸爸非
常喜欢你的诚实。我宁愿损失掉一棵心爱的樱桃树,也不愿我的儿子说一句谎话。”
.写出近义词。
锋利()
特别()
激烈()
惭愧()
.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爸爸“大发雷霆”的语句,并想象当时爸爸的面部表情,画
一张面部表情特写。(画在空白处)
.用波浪线画出文中描写爸爸“转怒为喜”的语句,说说爸爸转怒为喜的原因是
什么?
.学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学了这篇短文,你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什么?说说理由。
八、写作
第三篇:苏教版五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小数加法和减法 第一课时 小数加法和减法
教学内容: P 47-48 例1、试一试、练一练、P50练习八 第1-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和学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认识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
2、能力目标:通过自主探究,比较归纳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和抽象概括能力。
3、德育目标: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学教学重点: 注意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和计算法则。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汶川地震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立刻行动起来,组织了“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捐款活动,抗震救灾的捐款中,同学们捐款了吗?捐了多少元?同学们真是有爱心的好孩子。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例1
1、师:在听到灾区的情况后,许多同学还购买了学习用品,准备寄给灾区的小朋友。(出示场景图)(1)这是同学们购买文具的画面。你能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些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吗?(师整理问题,)(3)该如何列式呢?
(4)观察这些算式,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吗?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呢?
2、小明和小丽一共用了多少元?
(1)师:猜猜看,小明和小丽大约用了多少元?你能用列竖式的方法准确计算出来吗?试试看。
(2)列好后,讨论:你是怎样计算的?又是怎样想的?(同时指一学生板演)
(3)汇报交流。
校对黑板学生竖式。你做的与这相同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师引导时注意突出:为什么要把加数中的小数点对齐)
末位对齐不行吗?为什么要把加数中的小数点对齐?
3、小明比小丽多用多少元?
用刚才的方法,同学们能计算出小明比小丽多用多少元吗?试试看。生独立完成。(同时指一板演)
完成后,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追问: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时,为什么也要把被减数与减数的小数点对齐? 小结:通过刚才的计算,你感悟到了什么?
(二)试一试
这里还有同学们刚才提出的几道问题,能用刚才学到的方法自己解决吗?指名板演。校对答案。4.75+2.65=7.40 4.75-2.65=2.10 能把计算结果化简吗?
讨论: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小组交流。归纳结论。
三、巩固运用
1、看谁细心。(练一练1)
2、小小诊所。(练一练2)
3、开火车(练习八 第1题)
4、完成练习八第2题
5、完成练习八第3题 着重引导联系线段图理解数量关系
四、总结延伸
送给同学们一首童谣:小数加减点对齐,从右向左各算起,满十进一要牢记,退一当十别大意。保你数学好成绩!
第二课时 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小数减法
教学内容 :P48-49例
2、试一试、练一练、P50-51练习八第4-6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小数减法。
2、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场景图
提问:从图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减法问题吗?
二、自主探索
1、一个笔记本比一支水彩笔贵多少元?
2、一支水彩笔比一个笔记本便宜多少元?
以上两题怎样列式? 计算时被减数百分位、十分位上没有数,怎么办? 学生独立解决并在组内交流。小组汇报
3、小结:今天研究的小数减法与上节课有什么不同?
三、巩固深化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追问7.5为什么可以看作7.50?0.6呢?13看作多少?
2、错误集中营练习八第4题
发现错误并订正。计算时小数减法时要注意什么?(1)列竖式时小数点要对齐(2)某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一(3)被减数末尾可以看作“0”后再计算
3、完成练一练第2题 要养成随时验算的习惯
4、完成练一练第3题 看了图中的信息你能想到些什么?可以求哪些问题,再合理选择信息并列式计算。
5、独立完成练习八第6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五、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八第5题
第三课时 小数加、减法的练习
教学内容: P50-51练习八第7-10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和整数加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计算方法的正确运用 教学过程
一、回忆复习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基本练习
1、口算下列各题:
0.83-0.5 9.2-6 2+2.8 17.5-2.5 3.4-3.1 0.73-0.23 3.6+2.4 5.89-2.19
2、竖式计算并验算
8.5-3.18 0.51-0.37 4-0.82 5.26-4.75 13-3.9 8.04-7.4 每个同学选做两题,比速度更要比一比正确率,做得全对的同学予以鼓励。
三、提高练习
1、练习八的第9题,解决前三个问题后,结合统计图的特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出:“这一天中哪段时间病人体温上升最快,上升了多少度”,“哪段时间病人体温下降得最快,下降了多少度”等问题,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练习八的第10题:让学生独立解答前两个问题,并要求说说每题的思考过程,再让学生提出一些不同的问题进行解答。
四、课后延伸
练习八的思考题:
可以先根据“5.1减去一个两位小数得2.76”,算出作为减数的两个小数应是2.34,再用5.1加上2.34,然后可得到正确的结果。竖式计算并验算
第四课时 运算定律的推广
教学内容:P52 例
3、练一练、P54 练习九第1~5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能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2、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的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优化意识;逐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意识,休验数学学习的成就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限时计算练习九第1题,开火车口答。
2、出示挂图:如果让你任意购买其中的两种文具,你想买哪两种?你会列式计算出需要的钱数吗?
二、探究
1、出示例3问题:小华把这四件文具,每样都买了一件,他一共用了多少元? 师问:应该怎样列式解答呢?(8.9+3.6+6.4+1.1)你会计算这道题吗?先算一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8.9+3.6+6.4+1.1 8.9+3.6+6.4+1.1 =12.5+6.4+1.1 =(8.9+1.1)+(3.6+6.4)=18.9+1.1 =10+10 =20(元)=20(元)小组讨论:同学们用了不同的方法算出了小华一共用的钱数。哪种算法简便些,为什么? 这样简便的依据是什么?
2、归纳小结。
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在小数加法中同样可以运用。应用加法运算律同样可以使一些小数加法的计算简便。我们以前学习过哪些加法的运算律?用字母怎样表示呢? 提问:这里的а、b、c可以表示哪些数?(整数、小数)
3、练习。
在下面□里填上适当的数。
3.8+5.7+6.2=(3.8+□)+5.7 1.25+6.3+4.75+3.7=(□+4.75)+(□+3.7)师指出:在计算中,往往要同时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完成“练一练”
(1)学生独立完成第1题 问:每题分别运用了哪些加法运算律?怎样算的?
(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题。怎样理解“接力赛的总成绩”一词含义?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说说怎样算的。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练习九第2题。
师:比较每组算式的计算过程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计算规律与整数减法计算规律相同)师指出:这些规律在小数减法中同样适用。
2、指导完成练习九第3~5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4、5题解题的思考过程。师:说说每步求的是什么?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对自己的学习表现怎样评价?
第五课时 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P53 例
4、P54-55 练习九第6-9 思考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简单了解数的产生过程,对人类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计算工具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简单了解一些计算工具计数的方法,接受数学事实的教育。
2、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简单的规律。
3、通过对计算器的运用,体验它的有用性,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教学内容
同学们,大家都去过大润发吧?那儿每天都有很多顾客,特别是到了节假日,那更是人山人海。当顾客推着满满一车物品去付款时,营业员总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告诉他应该付多少钱,为什么营业员会算得那么快呢?
二、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1、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最常用的一些键,熟悉加减乘除等运算和运算顺序。
2、教学例4 要求李芸一共用了多少元应怎样做,先把算式列出来。
你会在计算器上按出买铅笔的钱数吗?同桌交流按键的方法。(按哪个键,显示什么)用计算器算出结果,核对结果。同桌之间说说是怎样用计算器计算的。
4、完成“试一试”题目
你怎样求应找回多少元? 可不可以把刚才的计算结果用起来?
用计算器计算方便了我们的计算,当然也方便我们检验了。怎样判断计算是正确的呢?
5、巩固练习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用计算器计算时只要从左往右依次按键就可以了 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提醒学生看清数目和运算符号,认真按键。)
6、完成练习九的第8题
先示范计算出“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使学生明确计算每次收支后余额的方法。再让学生分别算出其余各栏的余额。
合计支出数怎样算,合计结余数呢?最终余额是多少?与刚才的计算结果一样吗?
三、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我们已经能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了,那么计算器还有没有其他的作用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索。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在计算器位数不够的情况下学生小组讨论发现计算的规律,再集体交流。
2、练习九第9题
3、分两组比赛:一组用计算器,一组用笔算,愿意用计算器的请举手。完成练习九的第7题
4、、练习九第6题
5、思考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计算器计算,你有什么体会?
第六课时 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P56-5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沟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2、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数学思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沟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整理
说说本单元我们共同研究了哪些内容。小组讨论:
1、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
2、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哪些相同点?
3、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减法也同样适用吗?
二、练习与应用
1、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1题:
口算时也要让学生说一说部分题的注意点和计算方法,特别是进位加与退位减,以及被减数的数位不够的情况与结果末尾是0的情况。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形象的复习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2题:
由于题目较多,可让学生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些,然后集体订正,学生也要说出列竖式的注意点,并列举计算中一些典型的错误,让学生在改错中更深刻的体会计算的方法。
3、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3题:
提醒学生认真分析每道题目的数据特征,并合理地选择相应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把整数的运算定律通过合理的迁移,最终能熟练地应用在小数加减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4题: 结合示意图理解题意:
竹竿的高度分成几个部分的和?现在已知几个部分? 第三部分的高度就是什么的高度?怎样求池水的深度?用什么方法?列出算式并解答。
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集体订正
5、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5题:
先简要介绍钙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再说说各种食品每1000克中的钙含量,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分别解答相关的问题,并提出问题。
6、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6题:
弄清当日水位、警戒水位的含义以及水位上升下降的表示方法;其中 “水位变化”栏中的数字是与前一天比较的差值。
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有关正负数和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这里,比前一天多就是正数,比前一天少则是负数。
7、完成练习与应用的思考题:
先介绍自由落体运动的有关知识和基本规律;引导学生利用列表的策略进行解答。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增长了哪些知识?
这些知识就是小数加减法的运用啊,小数加减法的运用还远远不止这些呢,你还能在我们的身边找到小数加减法的运用吗?课后去找,比一比谁找得最多。
第七课时 探索与实践
教学内容:P58 探索与实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家庭生活中日常支出项目的调查和了解,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通过计算有关项目的合计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本单元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并产生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2、通过此次教学,使学生能积极关注家庭收入情况,体贴父母工作的艰辛,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支出和收入在计算时采取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探索与实践
1、拿出你家上个月的电话缴费单,看看每个月的电话费包含哪几个部分。小组交流,分组汇报;
上月余额、本月消费、本月余额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你能写出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式吗? 本月消费有很多,你怎样算本月消费的合计数。
计算一下是不是存在这样的关系:上月余额—本月消费=本月余额 小组交流一下谁家的电话费最多,各自的余额又是多少呢?
××的爸爸中途又充了100元话费,那么又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帮他算算。
2、把你收集到的你家近三个月的水电气消费的数据填在书上,然后自己算一下合计数,看看谁家的哪项费用最少?
①家庭支出较低者:
②家庭支出中等者: ③家庭支出较高者:
再与你家庭的收入情况结合起来考虑,哪些同学的家庭储蓄额最多,支出较多的同学考虑一下能不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呢?
通过这次的记帐你有什么样的体会?
3、统计一下自己上周的收入、支出和结余情况 你的收入是从哪儿来?支出合理吗?必要吗? 你结余多少?你准备怎样处置结余的钱?
4、我们应当如何合理安排收入与支出?
二、评价与反思
围绕书上的三个方面的指标回忆相关的学习过程,举例说说自己在学习本单元中学得好的地方和学得不理想的地方,然后在小组内向组长汇报,自己给自己评几颗星。
三、总结与教育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连自己小家都管理不好的人,更谈不上管理好国家这个“大家”。具备了治理小家庭的能力,才能管理好国家这个“大家”,小家治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整理家庭收入与支出情况,已具备了初步料理家务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理财技巧,相信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我们也一定能治理好国家,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四、延伸与拓展
回去收集你家一周内生活费用的支出情况,并用计算器算出合计数。并对家庭支出的各种数据作出相应的判断,给父母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初步学会理财。
小数加法和减法
课后反思:
小数加减法是在学习了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小数的意义基础上教学的,生活中许多学生在购物时,已经有了计算的经历和自己的方法。因此,我首先用四川地震创设情景,引出整数加减法的计算,以让学生回顾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又因为学生在三年级下学期学过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因此我又利用情境让学生计算了一位小数的加减。这样就自然而然的过渡到本节课的内容。
在出示教学情景图后,我让学生看图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通过整理列出了5条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其余留作课后讨论。面对“列竖式为什么要对齐小数点”这个重点和难点,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从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中,自主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些在传统的教学需要教师总结、归纳的学习重点,在学生充分体验、感受的基础上被自主发现,成为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创造”的成果。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但我对这部分的处理不太到位,讨论时间有些短,学生的表达有些零乱,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点。
在学生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后,加强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我用了16分钟的时间进行练习,练习形式多样,分层合理,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创设情境,使数学充满生活气息是数学课堂教学前进的方向,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有力体现,它有利于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学生在愉悦中学数学、用数学,从而真正地掌握数学知识。
第四篇:六语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珍爱我们的家园
13、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课10个生字,能读写下列词语:裹着、渺小、范围、恩赐、慷慨、滥用、枯竭、贡献、威胁、目睹、和蔼可亲、晶莹剔透、相互交错、生态灾难、生态环境。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4.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教具准备:教学挂图
课前准备:搜集地球相关资料,如:地球遭破坏的一些数据,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1、《时代周刊》1998年评选的新闻人物——地球
你吃惊吗?为什么吃惊?(不是一个人;是一个生活的家园,是我们唯一的生活环境;没有出现什么状况。)
2、为什么地球会被评为新闻人物?答案在课文中。
二、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读完之后,你心里有什么感想?
2、沉痛、有点可惜;非常可惜;难过;讨厌破坏资源的人;伤心;可怕——心情很沉重,很复杂。
3、课文中哪几行文字给了你这样的心情,用“~”划下来,轻轻读,静静问,为什么课文中的这几句话会给我这样的心情?
4、把你的心情搞得复杂的句子给揪出来。
5、第一个学生讲后的教师评语:我特别注意你的第一点,你说地球本来就很渺小,人类可以生存的环境有多少?我注意你讲的第二点,人数在膨胀,到2080年人类会达到多少?(120亿)
6、第二个学生:难受、没有第二个星球。——还有谁也有同感?——人类会灭亡——40万亿里公里是一个什么概念?航天飞机速度最快,每小时2000公里你估算要多少年?(20万年)
你想去吗?(太长了,都死了。)
读书:“科学家已经证明”
7、讲同一意思还有一段话,读读。
即使找到第二个地球,也会有同样的悲剧产生。
板书:(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谁来读这句话。——学生朗读——语调沉稳,但是背后是一颗焦虑的心——教师范读——齐读
8、第四自然段——憎恨那些人——读,让大家感受你对他们的憎恨——你憎恨时会这样温柔地跟大家说——学生朗读——你的感情我体会到了,可能你平时不太会发火,谁再来 读——女生读——这是那些贪婪的人在不加节制的地开采,使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同样的意思还有一段话,谁来读。
9、读,表明资源不是无限的,地球上的资源会被开采完的。——体会得多么细腻,特别强调资源要多少年才能重新形成——几百万年——如果人们乱砍乱伐,地球上的资源必将枯竭,如果资源都开采完了,人们还能从其他地方得到补充吗?(板书: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其他地方得到补充)轻轻地读一读这句话。把你复杂的心情朗读出来。
学生朗读——“都”强调、停顿为什么————学生再读
学生二读——齐读
10、板书: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11、把四句话连起来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王老师相信你肯定会有许多了不起的发现。(1)地球的资源都是有限的——那不是你的发现,是这几句话已经告诉你了
(2)作者是很感慨,抒发自己的感情,告诉大家保护地球——发现写作的用意眼光犀利。
(3)我们要对地球负责任——联想丰富,但那还不叫发现
(4)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去挽救,不能只是等待上帝——发现用意。把这段话跟文章的内容联系起来,你发现了什么?
(5)用名词都是人类,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争斗是没有意义的——对美伊战争是持否定态度的,胸怀广阔,目光远大。
(6)看到了希望,破坏了就要移居到别的地方去,等几十年、几万年也不要紧——前提是人类只有觉醒了,才有可能,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与《时代周刊》联系,又有什么发现?
(7)地球是各界关注的焦点。——人类已经开始觉醒,地球成为人们的焦点
《地球就诊记》
12、教师引读——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第二课时
一、出示地球图片
它在轻轻地向我们哭诉,把地球母亲哭诉的声音用波浪线划下来。听了地球母亲的哭诉,你又有怎样的感受?
二、学习
1、地球母亲在向我们哭诉什么?把你听到的读给大家听。
(1)读地球母亲以前的模样——这是地球母亲的哭诉吗?——希望变回以前的模样[出乎教师的预料]
(2)读句子——曾经是那样美丽的母亲,现在是这样伤痕累累,憔悴不堪
(3)补充
(4)地球是无私的,把身上所有的东西慷慨地给了我们,很心痛。——地球母亲是那样的无私,而我们人类是怎样对待我们的母亲的?——学生读——读到“造成一系列的生态灾难”,你有什么感受?——地球母亲不该给我们这样多的爱,其实想告诉大家什么?——我们太不珍惜地球了
学生三读,只有许多的动物都快乐地生存,地球母亲才是快乐的。
(5)教师范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人类正在不断摧残母亲的身体,地球母亲遍体鳞伤;
地球母亲正在不停哭诉;
有一个人在哭泣,可是没有人去理它;
茂密的森林;树桩;洒落在地球上的金钱——一个多么了不起的漫画家呀!
2、齐读地球母亲的哭诉之声。
3、出示资料:地球上的一天
教师朗读资料,什么感受?
心痛,打击,应该保护地球;像沙漏,但是地球不能再有第二次;震惊,省略号——这不是省略号,像一块块石头砸在地球母亲的身上,轻轻地哭诉,读——学生齐读
你还从别的地方听到地球母亲的哭诉吗?
4、第三段“不是地球的恩赐……”人类如果能够节制的话,地球
如果有第二个地球,你愿意去吗?为什么?——没有人性;有奶便是娘;内心矛盾。
6、地球生物圈二号实验失败,教师简介该实验
7、齐读这一段
根本不能想象地球以前是怎么样的?
不可思议,现在的地球到处都是,有一丝可怕——仅仅是这样一丝可怕——人类最大的麻木就在于不知道地球母亲的脆弱,人类最大的悲哀就在于不知道地球母亲的珍贵
8、大声呼唤地球母亲——你作为他的孩子一定有话想说,请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三、课堂练习
1、播放《懂你》,学生写对地球母亲的话。
2、地球母亲希望听到你的心声,交流。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14、大瀑布的葬礼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为大瀑布举行葬礼,而且是由一位总统亲自主持,这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你可能对此感到奇怪,学习了课文,我们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一)分组学习、讨论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通读课文,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
3、思考下列问题:
(1)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为什么要为一个瀑布主持葬礼?
(2)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景象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3)这一闻名世界的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
(4)巴西总统在主持葬礼时那饱含深情的话语说明了什么?
4、提出不懂的问题
(二)全班汇报,检查学习情况
三、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1、课文的哪部分描写了大瀑布昔日的雄奇景象?请你找出并读一读。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课文的哪部分写了大瀑布发生变化后的样子?指名读一读。理解“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3、由此你想到什么?
4、巴西总统是如何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这次行动的重大意义何在?(号召人们立即行动起来,注意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
5、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四、总结、扩展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这个曾经给巴西和阿根廷人民带来骄傲与欢乐的大瀑布,由于人们的肆意破坏而逐渐枯竭,而巴西总统的行动,也唤起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心,让我们一同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五、布置作业
注意观察你周围环境的变化,想想我们该为此做些什么?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教学目标:
1.学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4.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投影仪,收集关于美国印第安人和首领西雅图的知识,了解印第安酋长西雅图发表演讲的时代背景。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引入新课
1.完成填空练习:()的土地
学生口头填空,教师板书词语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来到这样一片土地上──《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解题。理解“神圣”的意思(原指极其崇高而庄严,不可亵渎)。
过渡:“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为什么用“神圣”来形容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想想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2、交流主要内容,了解“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补充介绍文章背景。
19世纪50年代,“华盛顿特区”的白人领袖想购买美国西北部的印第安人领地。本文是根据当时印第安人酋长西雅图的回信编译的。西雅图对白人很友好,为了纪念他,美国西北最大的海岸城市命名为西雅图。白人居民还在他的墓地上建立了纪念碑。
3、围绕“神圣”,理清文章脉络。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神圣”讲了哪些内容?
1~3自然段:总写这片土地的每一个部分都是神圣的。
4~8自然段:表达了西雅图酋长对白人的强烈要求,如果把土地转让了,希望白人能牢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9~11自然段:进一步阐述了人类和大地的关系,指出大地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属于大地,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三、研读课文1—3自然段,初步理解“神圣”
1.正像同学们刚开始上课时所说的,我们常用广阔、肥沃(列举学生填空时用的词语)等词语来形容土地,而作者却选择了“神圣”这个词语。那么1.2.3自然段中,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边读边想边勾画,并批注下自己的感受。
2.交流表现“神圣”的词句。重点理解以下语句,并相机指导朗读:
(1)“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 “我们这个民族”──印第安人,演讲的原文中自称为红人。(2)“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这句话充分地表明了人类与大地不可分割的关系,也预示着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有多么重要。
(3)“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这句话再一次表明了人类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关系,同时也告诉我们:不应该以旁观者的姿态去面对,而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自己的家园。
3.师读第一自然段,引导:就在这每一部分都那么神圣的土地上,呈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生自由阅读1—3自然段,想象,交流自己“看到”的画面。小结:我们尊重这片土地上的任何东西,它们是那样圣洁。4.引读2.3自然段。
四、小结:这就是我们的家园,这就是我们神圣的土地。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是如此的重要,如何保有这份神圣呢?同学们课后自主阅读课文,找找答案。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感知“神圣”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至三自然段。
2、介绍西雅图这个城市。
资料:西雅图被称为常青城,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城市。它海拔最低,却有古老的冰川,活跃的火山和终年积雪的山峰。西雅图又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城市,它拥有青山、湖泊,拥有港湾河道,拥有温润的气候,如春的四季。无论是在美国本土,还是在世界其他地方,几乎找不到第二个城市能像西雅图那样,山峦、平地都被密密的、几近原始的森林所覆盖。市区内外皆衬饰着幽静的港湾、河流、绿树,掩映着色彩丰富的街市。而在环绕着城市的青山之中,又错落地隐藏着几十个大小不等的湖泊。树木葱郁,草地青葱,甚至飘来飘去的雨,轻 轻掠过的风,都带着青绿的颜色。
过渡: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对我们来说是如此的珍贵和不可侵犯,那么怎样才能保存这份神圣, 留住这片圣洁呢?
二、研读课文,理解”神圣”
1.学生自由读四至八自然段,从文章中找出体现“神圣”的相关语句,并做好旁批,写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出示“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了解“你们”是谁?(白人)
2.抓住关键语句进行交流,并指导朗读:
“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1)学生交流感受。(河水对我们很重要。)
(2)为什么作者说要像善待兄弟一样善待河水?请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3)感情朗读4.5自然段。
“你们要照管好它,使你们也能够品尝风景过草地后的甜美味道。”(4)“它”是谁?为什么要照管好它?
重点理解“空气与它滋养的生命是一体的,清风给了我们的祖先第一口呼吸,也送走了祖先的最后一声叹息。”
(5)有感情地朗读6.7自然段。“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这片土地上的动物。”
(6)引导学生举例理解”降临到动物身上的命运终究也会降临到人类身上。” ⑵自由读第八自然段,说说我们怎样热爱、照管这片神圣的土地的? 3.默读9.10自然段,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这样热爱、照管这片神圣的土地。重点理解:“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小结;人类属于大地,因为大地拥有着生命成长的物质,使人类的生命不断得以繁衍、延续。只有爱护大地上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才能确保人类生命成长需要的各种自然条件,从而保持生命的延续。
三、拓展延伸,深化“神圣”
1.在已出示的句子“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后,出示“我们一定要 “,引导学生补充课文以外的自然物。2.独立思考,补充,并交流。
四、课后练习,积累语言:练习:前3题为必做,第4题为选做。
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语段背下来。
2、勾画好词佳句并摘抄。
3、阅读西雅图酋长演讲原文。
4、小练笔:联系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是否得到了保护,写写自己的发现和感受。板书设计: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善待河水 神圣的土地
善待空气
善待动物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重难点: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教学准备:1.教学挂图。
2.了解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以及植树造林的状况。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相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谈话:上一课中,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认识一位81岁的老人,他从65岁开始在晋西北这块土地上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⑴默读课文,思考: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 ⑵联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2.小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了解课文大意。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指导阅读,感受“奇迹”
1.自由读课文,根据提示思考问题,勾画答案,批注感受。2.学生交流: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①“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喻示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②“15年啊,绿化了的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 引导学生想象,这是怎样的一个奇迹?
③课文的哪些部分还具体些到了这一奇迹?学生自读课文一至五自然段。3.讨论: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 ①“大环境”──险恶。
你从哪里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险恶? 学生用文中语句回答,或者用自己的话。
(补充介绍晋西北的地理、经济、西伯利亚大风、沙尘暴等资料。)②“小环境”──艰苦
16、青山不老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艰苦? 指导朗读相关语句。
3.交流: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①引导:从贫瘠的山沟到如今葱郁的青山,老人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了出来,这就是他生命的价值。因此,当告别老人的时候,我不由得想到了──引读“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与日月同辉了”,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引读并出示“青山是不会老的”。②指导:“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
老农能和山水共存,像日月一样永放光辉吗?联系上下文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小结:是啊,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带着这份感动,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描写作者感受的话。
③总结: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领悟到──(生齐读)青山是不会老的!
四、再读全文,积累拓展
1.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语段。
① 阅读,勾画。② 同桌交流。③ 大声诵读。2.交流读后感受。
引导:你想对老农说什么?还想对别的什么人说点什么吗? 板书设计:
青山不老
大环境──险恶
创造奇迹
小环境──艰苦
口语交际·习作四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能把自己看到、听到、读到的有关事情说清楚,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2.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言,自然地与他人交流。
3.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能够写清事情及感受,并与同学互改习作。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打开思路,引出话题
1.同学们,《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一定深深地打动了你。鲁滨孙在荒岛上战胜了各种困难,顽强生存下来的精神,使他成为一个英雄的象征。我们可能终生也遇不到那样的情境。但“学会生存”却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板书:学会生存)
2.“学会生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倡的一个概念。国际教育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说:人们再不能一劳永逸获取知识了,而要终身学习如何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说说由这四个字你想到些什么。
二、畅所欲言聊话题
1.教师读一则报道《14岁少女勇斗歹徒惹争议:该不该见义勇为?》(正方:称赞 她是“小英雄”,社会呼吁见义勇为,有助于弘扬社会风气;反方:“鸡蛋不要碰石头”,在通常情况下,未成年人还不具备与违法犯罪分子或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作直接面对面抗衡的能力,而见义勇为的后果很可能是徒劳的甚至付出生命。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体现了尊重生命这一主题,鼓动未成年人“见义勇为”是与法律明显相悖。)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意见。2.出示:
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北京市教育局主持制定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正式出台,“敢于斗争”在新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被删掉,“见义勇为”也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消失。“主动报告”、“遇有侵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学会„自救自护”等有效保护青少年生命安全的内容则首次出现。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要珍视生命,就要学会生存,学会自我保护。3.小组内交流
(1)交流内容:自己遇到、听到或从报刊杂志电影电视等媒体了解到的有关自我保护的事情。
(2)交流要求:认真倾听别人讲了什么,你从中了解到哪些自我的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不同见解。然后共同讨论:我们可能遇到哪些危险或灾难,应该如何应对;小组总结后推选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三、召开“自我保护”座谈会
1.请各组代表到主席台就座;推荐一名主持人与老师共同主持。2.确定座谈会有关要求:
(1)发言人必须将发布的内容或事情讲清楚。
(2)在发言过程中说说自己学到了哪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3)在座的各位同学可以和发言人共同讨论同一个自我保护故事或方法进行提问。同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补充。
3.各位代表分别发言,每次发言完毕,主持人组织发言人与同学们共同讨论话题,或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4.评选“最佳发言人”和“最佳自我保护办法”,并说明评选理由。5.引导大家总结,我们可能遇到哪些危险?如何应对?
(1)在家中的自我保护:防火-及时关闭电源、煤气灶阀门, 同时打开门窗,呼唤邻居、行人帮助灭火。家里或近处有电话, 应迅速拔119报警;防水-知道家里水源的总开关在哪里,一旦发生跑水情况, 先把总开关关闭。如果拧不动, 要赶快请邻居帮忙。迅速拨打维修电话。防煤气-要知道预防煤气中毒的常识和使用炉火和煤气灶的方法。屋里要经常通风换气。防盗-一人在家,把屋门、防盗门从里反锁上, 钥匙放在固定位置等。
(2)在外边的自我保护:上学下学尽量走大路,少走僻静小路最好结伴而行。如遇坏人打劫,尽快避开,跑向人多的地方,同时大声呼救;如发现火灾,有人溺水等要大声喊人,不要自己去救火,不会游泳,不会救护,千万不能下水救人;不进网吧,不与网络聊天中认识的陌生人见面或留下联系方式等。
四、总结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平均每天就有十多个未成年人因为天灾或人祸而提前结束春天般的生命。在灾难面前,生命都会显得无比脆弱。但是,很多灾难的背后,我们又会痛切地感觉到,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多点求生意识、求生技能,也许,很多人还是可以逃出死亡。让我们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吧!资料袋
2004年12月26日,11岁的英国少女蒂莉·史密斯跟爸爸妈妈已经在泰国度假胜地—攀牙湾游玩时,发现远处海水突然不平静起来时,她马上觉得非常不安。蒂莉注意到,远处的海水开始出现泡沫,水流的速度也在加快,且急速后退,这让她立即联想到老师在地理课上讲述的有关海啸将发生的知识。蒂莉歇斯底里地狂呼“不好了,要发生海啸了!”父亲带妻子女儿返回旅馆,并将此警告带给100多位游客和旅馆的工作人员。就在人们逃离海滩没几分钟,巨浪袭来,人们却全都获救了。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上,听到了那么多自我保护的故事,这些故事中都蕴含着知识与智慧的力量,还有令人敬佩的坚强、镇定与乐观,使危难化险为夷。有些故事让我们听起来惊心动魄,有些让我们赞叹不已。这节课,我们就来写写自己经历或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自我保护的事情,也可以写《鲁滨孙漂流记》的读后感。
二、打开思路,畅所欲言 1.你最想写的什么事情?
引导学生回忆口语交际上自己或别人说的自我保护的故事,哪些令自己印象深刻或受益非浅。
2.谁来告诉大家你最难忘的自我保护的故事?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草稿上写出题目,用几句简练的话列出提纲。3.通过这件事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题,说出自己的感受。
4.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这些惊险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能够写得很精彩。
三、回顾写作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汤姆·索亚历险记》和《鲁滨孙漂流记》中的写作方法:
细节描写使人如临其境;生动的语言描写使人如闻其声;心理描写让人了解事情背后的变化;侧面烘托将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鲜明;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使文章条理清楚等。2.谈谈你准备用哪些写作方法。
三、指导学生自由习作 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回顾·拓展四 学习目标
1.巩固本组学习本组课文的所得,明白写文章要有真情实感才能感动比如,读文章要入情入境才能够被感动。2.积累20个成语。
2.懂得“程门立雪”的意思,懂得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激发学生尊敬教师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朗读对话,畅谈发现
1.(教师出示交流平台小林和小东的对话)
请学生们自由大声的读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想想你从他们的对话中发现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对话。谁愿意说说自己的发现吗? 3.学生畅谈自己的发现。
(1)要让文章感动自己必须设身处地地想,入情入境地读。(2)要让文章感动自己必须要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3)要注意表达的方式。
选择典型的句段,朗读体会表达思想感情的不同方式。
1)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我们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再见了,亲人》)──直接抒发感情。
(2)五天以后,洪水退了……她丈夫和她的儿子。(《桥》)──在故事的叙述中表达感情。
4.回忆学过的课文中还有哪些课文是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感情的?
5.还有哪些其他的表达感情的方式?给出实例体会,比如借景抒情,咏物抒情……
二、总结学法,课外拓展
1.看来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听说大家在课外也收集了一些感人的文章,请在小组中交流交流(学生出示自己平时阅读是比较喜欢的文章),老师提两点建议:(1)朗读文章时,要入情入境地读,用自己的朗读打动听者。
(2)听的同学要边听边思考,这篇文章什么地方令你感动?作者又是通过什么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2.学生小组交流。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朗读文章,学生交流听后感受与体会。
第二课时
一、教学“日积月累” 1.自由读“日积月累”词语。
2.小组中交流哪些词语自己会认识,让学生较快地从熟悉的成语中产生亲近感。3.再读课文,按自己的方法把词语进行归类。
(1)比较适用于形容和平时代的精神。(2)比较适用于形容战争时代得精神。(3)比较适用于形容坚强意志的成语。(4)比较适用于形容思想境界方面的成语。4.再次诵读。
5.开展“小组故事会”活动。
(1)自由选择文中的三个成语,讲述自己熟悉的历史名人或生活中的劳动者的故事。(2)小组要评出“故事大王”,推荐参加全班“故事大王”比赛。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来玩个成语接龙游戏好吗?
2.看来同学们积累的成语还不少。大家一定知道不少成语,都来源于生动的历史故事。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个新的成语故事──(板书课题)程门立雪。3.齐读课题。注意“程”是后鼻音,“门”是前鼻音。
三、初读故事,概括
1.自由读。思考: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用一两句话把“程门立雪”的故事说明白。
提示:用上“谁和谁”、“为了……”、“结果”、“后来,杨时成为……” 同桌互说,全班交流。
(杨时和游酢为了解决疑难问题,冒着大雪赶到程颐门前,当时老师正在午睡便站在门外等 候,等老师醒来,他俩已成了雪人,后来,杨时成为一个著名的理学家。)3.想象程颐醒来后看见门外的两位“雪人”会说什么?
四、总结廷伸,课外拓展
1.齐读第二段。2.“程门立雪”现在多用来称赞什么精神? 3.速读全文,找出从哪些地方看出杨时尊敬老师?
4.全班畅谈班级中尊敬老师的典型事例。5.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将“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讲给父母或好朋友听。2.继续收集成语故事,与同学互相交流。
第五篇:三年级上第一单元Btalk教学设计
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Hello!临城县第二小学 宋丽伟
B Let’s talk Let’s play
一、教材分析:
Let’s talk部分通过Mike和John第一次见面的情景对话,让学生学习如何用What’s your name?询问对方的姓名并作出回答以及表达道别的方法:Goodbye!Bye,….Let’s play部分从实际生活入手,通过在卡片上写人名来进一步巩固Let’s talk 中的会话。Let’s check部分中的Listen and number这道题通过听力练习检测学生对本单元所学对话内容的掌握情况。
二、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1)能够在真实情景中询问对方的姓名并作出回答以及表达道别的说法。(2)能完成Let’s check部分的听力检测。2.知识目标
听懂、会说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Goodbye!Bye.3.情感、策略、文化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他人交流的习惯,渗透尊重他人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询问对方的姓名What’s your name?及回答 My name’s….以及道别的表达法:Goodbye!Bye,…
2.难点:(1)能在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What’s your name? My name’s….(2)name’s 的发音。
四、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参考 个性化备课 Step 1 Preparation 1.Sing a song“Hello”.课本P10歌曲。师播放录音,师生拍手、挥手齐唱。
2.师生相互问侯。用自己的真实姓名做自我介绍, Hello, I'm … My name’s...(注意放慢语速,可重复)Step 2 Presentation 1.教学My name’s….(1)课件展示情境图并通过:What are their names ?引出本节课的人物。T:Mike is talking with John.Listen and answer :What does John say ?引出第一个知识点:My name’s...(2)师带着自己的姓名卡片,走到学生中间和其中一名学生打招呼:T: Hello, I'm Mr….My name's….重复两遍并同时指着自己的姓名卡片,再指着学生的姓名卡片问What's your name?(3)教师引导学生回答My name's….用类似的方法与其他学生进行问答练习。板书句子My name’s….师教读、示范发音(强调name’s的发音)、领读,生跟读,个读。
(4)指生做自我介绍Hello!/Hi!My name’s….小组内练习。
(5)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介绍自己的姓名有两种表达法:I'm..../My name's....2.教学What’s your name?
(1)Listen and choose:What does Mike say ? A.What’s your name ? B.My name’s Mike.通过听音选择引出第二个知识点:What’s your name ?(2)教师带着自己的姓名卡片说My name's….问2---3名学生What’s your name?(3)师板书句子What’s your name?师教读、示范发音(多次示范what’s的发音)、领读,生跟读,个读。
(4)让一生站起,其余生齐问:What’s your name?此生回答:My name’s …(5)Pair work 小组内问答What’s your name? My name’s….3.教学Goodbye!Bye,...(1)Listen,watch and answer.播放视频并出示问题:What does Miss White say ?引出Goodbye并教学。师请一位同学到讲台前与自己对话。例如:
Hello, I'm….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分别时说)Goodbye!/ Goodbye或Bye!教师板书Goodbye!Bye.师教读、示范发音、领读,生跟读,个读。(2)师生示范,小组内进行问答练习。
(3)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道别的几种表达法:Goodbye.Bye.Bye-bye.告诉学生Goodbye.是道别的正式用语,Bye!Bye-bye.是非正式用语。Step 3 Practice巩固练习
1.T: Listen and point.生看课本,听录音,注意正确的语音、语调。T: Listen and repeat.生跟读录音,模仿正确的语言、语调。2.师生、生生、同桌戴头饰分角色朗读课文。
3.Let's play.四人或六人为一个小组,先将学生自制的名卡收集在一起,再由每组的“小老师”通过问What's your name?同学回答My name's….的方式练习,答对的同学拿回自己的名卡戴在胸前。教师与一组学生进行示范,分小组练习。Step 4 Production输出运用
1.角色表演:让学生戴上头饰,表演展示Let's talk 的对话。
2.Let’s act.让学生用自己的英文名,师先与一生示范,然后小组内进行交流。如: Hello!/ Hi!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Goodbye!/ Bye!Step 5 Progress检测提高
What have you learned today?引导生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3.Homework(1)听录音跟读课文。
(2)用对话中所学的内容与同学和老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