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求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9:41: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求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求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第一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求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求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教科书第53、54页。【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求减数的实际问题。这里学习的求减数实际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他与求剩余、求一个加数的问题一样,实质上也是求一部分数的实际问题。【学情分析】

学生开始学习这类问题时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但学生已经会用加法解决求和或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只要充分利用这种经验,学生就可以理解用求减数的道理,学会这类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更全面地理解减法的含义,加深对这几类实际问题之间数量关系的理解。【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求去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中条件与问题的联系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实际问题里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列式解答。

2、在联系实际情境分析数量关系过程中,积累用合适的方式找实际问题里数量间联系的经验,进一步发展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3、通过求问题解决的活动,体验自己思考、探索的成果,感受学习、探索的成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解答求去掉多少即求减数的减法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独立思考、简单推理、相互交流。【课时划分】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看图提问题(出示图)

小猴上次从果园里采到桃之后,回家就和小伙伴们一起吃桃了!过了几天,小猴到筐子里看一看。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问的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图上告诉我们一共有28个桃,被小猴吃掉一些后还剩下7个,问吃掉了多少个桃。

二、自主交流,探索新知

1、自主探索

怎样求出吃掉了多少个桃?桃子总数、剩下的桃子和吃掉的桃子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把你的想法和同学说一说。

引导学生说出:从28个桃里面去掉剩下的7个桃,就可求出吃掉的桃的个数。

2、画图帮助

如果有的同学还想不懂,我们一齐来分析,题目中告诉我们什么?这28个桃吃完了吗?还剩几个?

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指一指求哪一部分的个数?(写?)

现在知道该怎样计算了吗?谁能说出算式?(板书:28-7=21(个))

3、揭题

谈话:结合题目的意思想一想,算式中的28表示什么?(板书:总个数)7表示什么?(板书:剩下的个数)21表示什么?(板书:去掉的个数)谁来说说已知总个数和剩下的个数怎样求去掉的个数?(补充完整数量关系式:总个数-剩下的个数=去掉的个数)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求去掉多少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解决这类问题时,只要从总数里去掉剩下的就可以了。

三、巩固提高(完成“想想做做”)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用三句话说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启发:原来有27只小船,划走一些后分成了哪两个部分?求划走了多少只可以怎样想?和同桌说说想法。

交流:你是怎样想的?用什么方法计算? 完成算式。

交流解法,说说各个数的意思,再说说算式表示的含义。要求学生口头回答。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自己读题,再把问题和条件连起来说一说。书本上填写算式。

你是怎样列算式的,得数是多少?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自己读题,再把问题和条件连起来说一说。书本上填写算式。

你是怎样列算式的,得数是多少? 你能看着图说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吗?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指导读题,让学生填写算式和单位名称,指名板演。交流解释算法。

四、归纳总结

谈话:通过刚才的练习,同学们对求去掉多少的实际问题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谁来说说解决这一类问题应该怎样想? 【板书设计】

求减数的实际问题 28-7=21(个)【作业设计】

1、预习书上53、54页。

2、补充习题。

第二篇:一年级数学下册 求减数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苏教版

求减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研活动中,我执教了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求减数的实际问题》。从本课教学内容看来,教材编得越来越细了,将“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和“求减数的实际问题”分别列出来,作为两个新知识点进行教学。也正证明了,这两个知识点是一年级学生掌握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课的开始,我设计了分球的情节,从实际效果来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兴趣盎然,同时也能很快理解到总数以及部分数之间的关系,很快让都入境。

抽象的关系是学生最不擅长的一种思维方式,在讲解算法时,光靠嘴说从一共里面去掉一部分得到另一部分,抽象且枯燥,学生学得不快乐,有的学生都不愿意学。课前我就剪贴好与题目响应的桃子,借助于直观图形和我们去年所学的扩线来降低例题的难度,便于学生思考。从课堂实效来看,学生很快就能理解。这道例题的重点处理也为下面的讲解作好了良好的基础。在处理几道例题时,我先让学生自己思考解法,然后同桌相互交流,这样可以帮助接受较慢的学生进行理解,给他们以思考的空间,利用差异共同提高,最后全班交流。问题的出现按照了从扶到放的过程。从课堂实际效果来看,要比直接按顺序平铺直叙效果要好。

在以前的作业中,偶尔出现一些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和求减数的实际问题,学生都觉得很困难,不是因为不会,而是知道答案却不知道算式怎么列,因为他们不知道数量关系是怎样的,经过这课时的教学,学生基本都掌握了它们的数量关系,在练习时正确率大大提高,效果较为满意。1

第三篇:数学《求减数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今天课上,孩子们看了主题图开始思考:(如题)

思考后说想法时,于杰说,要求吃了多少个桃,就应该把剩下的和吃了的合起来。

我问其他孩子同意这样的想法吗?

孩子们都说不同意,大家纷纷解释不同意的原因。

我发现于杰坐下去的时候,一改平时能说会道的模样,而是带着点懵懂和尴尬。

当孩子们交流了想法,列式解答后,我问,问题解决了,到底对不对呢?现在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查一下?

我边问,眼神刻意在于杰脸上停留了几秒钟,他好像忽然发现了什么似的,想了想,就举高了小手。

于杰站起来说,我们可以把求出的吃了的21个桃和7个桃合起来,看是不是等于总数28个!

小家伙边说,还边加上了夸张又恰到好处的手势。

我问孩子们是否听明白了,是否同意。

大家把掌声总给了于杰。

我说,于杰真聪明!能够从一开始错误的回答中思考,想出了其实在检查结果时,可以把总数分成的两部分21个和7个合起来,看是不是等于28个。能从自己的错误中有新的发现,这样的学习习惯真棒!

回头想想,如果我能够让于杰说说,自己怎么能想到这种检查方法的,而不是根据我的想法片面的帮助总结,或许课堂更丰富精彩些!

第四篇:一年级下册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_教学设计

《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61~62页。【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探索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解题方法的过程,知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用减法计算。

2. 使学生通过排一排、比一比等活动体会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初步理解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

3.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增强与同伴合作学习的意愿。【教学重、难点】

经历探索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解题方法的过程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经常对两种物体的个数进行比较,面对实物能判断哪种实物的个数多,哪种实物的个数少,哪种实物比哪种实物多几个或少几个,这是他们学习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基础。课中要让学生明白“甲比乙多几,也就是乙比甲少几”所以解决的方法是一样的,只是回答得不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准备一些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温旧引新

提问:老师这里有两根彩带(一根红彩带、一根蓝彩带),你知道哪根长,哪根短吗?

再问: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知道到底哪根彩带长?(放在一起比一比)

追问:为什么红彩带的一端要和蓝彩带的一端对齐?

谈话:通过比较,你发现哪根彩带长?请把蓝彩带比红彩带长出的部分指给大家看一看。

引导:如果老师想剪下蓝彩带比红彩带长出的部分,应该剪去哪部分?(指名演示,在剪的地方画下一条虚线,并将其沿虚线剪开)

提问:如果蓝彩带比红彩带长50厘米,那么剪去的部分长多少?

小结:也就是说,蓝彩带比红彩带长50厘米。从上面的活动中,我们看到,要知道两根彩带的长短,可以把两根彩带放在一起比一比。比较时,要把两根彩带的一端对齐,这样,我们就可以一眼看出哪根长,长多少。

【设计意图:以比较两根彩带长短的活动引入新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为进一步探索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做了方法和

心理上的准备。】

二、直观操作,感知算理 1. 教学例题。

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例题情景。谈话:瞧,小红和小明在玩抓花片的游戏呢!

媒体播放小红和小明的对话。

小红:“我抓一把蓝花片有8个。”

小明:“我抓一把红花片有13个。”

提问:哪一种花片抓得多?多多少个呢?

启发:怎样才能知道哪一种花片多多少个呢?(学生可能想到:把他们抓出的红花片和蓝花片数一数,再比一比;把红花片和蓝花片排一排,再比一比等方法)

提问:用哪种方法能使别人很清楚地看出,哪一种花片多多少个呢?(先把花片排一排,再比较)

谈话:请小朋友就用这样的方法,把红花片和蓝花片排一排,并和小组内的小朋友说一说你得到的结果。

学生拿出学具按要求完成操作,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并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反馈:你是怎样排的?结果怎样?(指名演示排花片的过程,并说一说比较的结果)

小结:小朋友们都很会动脑筋,用摆花片的方法得出了红花片比蓝花片多5个。像这样的问题我们还可以通过计算求出结果。

揭示课题:下面我们就进一步研究解决“求两数相差多少”实际问题的方法。(板书课题)

提问(指花片图,同教科书第61页):你是怎样从图中看出红花片比蓝花片多5个?你能指出红花片比蓝花片多的部分吗?(根据学生回答,画虚线隔开,并在图中标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讨论:怎样求红花片比蓝花片多的个数?为什么?(着重引导学生体会:求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个,就是求13个比8个多多少个,也就是从13个里去掉8个。)提问:怎样列式?[板书:13-8=5(个)] 小结:求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几个,可以用减法计算。

提问:你知道蓝花片比红花片少多少个吗?

引导学生体会:红花片比蓝花片多5个,也就是蓝花片比红花片少5个。2. 强化理解。

要求:刚才我们研究了小红和小明抓花片的问题。你想玩这个游戏吗?请同桌两个小朋友合作,每人从篓子里抓一把花片,再比一比,谁抓的花片多,多多少个。

交流:能向大家汇报一下你们抓花片的结果吗?(引导学生先用排一排、比一比的方法得到结果,再列式计算,并用两种方式表达比较的结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亲历“操作—思考—交流—概括”的过程,领悟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结构。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理解了用减法解决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3. 教学“试一试”。

谈话:瞧,小红和小明又去参加合唱队的演出了。(出示“试一试”的情境图)

提问:怎样求“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呢?

学生独立解答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追问:求“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就是求什么?(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怎样列式计算?

小结:求“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就是求“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两个问题的问法不同,但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你能再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三、探索练习,发展能力

1、“想想做做”第1题。(出示情境图)

(1)让学生说一说图意,找出条件和问题。

(2)提问:这道题可以怎样解答。

(3)学生列式解答。

2、出示题目:“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说图意,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3)交流:你是怎么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4)提问:题目中的问题还可以怎样问?

3、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1)让学生用三句话说一说题意。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3)交流。你是怎么算的?怎样想的?

(4)这道题的问题还可以怎样问?

小结:虽然提出的问题不同,但都是求的什么?(都是求小兔和小熊跳绳的下数相差多少)

4、“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两个小朋友对话的情境。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不同的问题。

(2)提问:你会列式解答这些问题吗?

(3)交流:你是怎么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4)提问:这些问题都用什么算式来解答?

【设计意图:利用现实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设计练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数学思考。】

5、电脑出示情境图(没标数量的一筐菠萝和一筐西瓜,图略)。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一个问题吗?为什么提不出问题?(不知道西瓜和菠萝各有多少个)

谈话:如果菠萝有18个,西瓜有12个,你能算出菠萝比西瓜多多少个吗?怎么列式?

提问:这道题的问题还可以怎样问?(西瓜比菠萝少几个;菠萝去掉几个就和西瓜同样多;西瓜添上几个就和菠萝同样多;西瓜与菠萝相差几个。)【设计意图:不同梯度的训练,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既巩固深化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学生初步掌握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用所学知识来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也较好地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四、总结评价,内化知识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本领?

五、开放练习,学会运用

出示:我们班有男生28人,女生23人。8岁的有36人,9岁的有15人。

提问:根据上面的条件,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提出问题后,要求学生自由选择1~2个问题进行解答。

第五篇:《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黔西县大关镇第一小学

漆国兰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92页例5及相关练习

【教材分析】《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选自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这部分内容主要求常见的百分率,也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这种问题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相同,但程度上有所加深。通过解答百分率问题,既可以加深对百分数的认识,又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教材通过求出勤率,使学生运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方法算出出勤率,并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求百分率的例子,并让他们说出这些百分率的意义,更好理解百分率这一概念。这样既扩大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范围,也加深了对百分数的认识。

【学生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基础上的课程,让学生解决百分数的问题,可以依照分数问题的方法去解决,学习本节内容时从“出勤率”引导学生发现求百分率问题与求分数问题方法基本上是一样的,即明确以谁是单位“1”,确定了谁占谁,就用谁除以谁,用除法解答,只是结果一个百分数,一个是分数。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百分率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使学生在应用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具体的实实际,探索求百分数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让学生理解生活中的百分率的含义,会求实际生活中的百分率。

技能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况中感受百分数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在应用中体验数学的价值。结合“练一练”渗透法制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率的含义,会求生活中百分率。【教学难点】探究百分率的意义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在生活中的百分率的资料搜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提问:什么叫百分数?(指名回答)

师:百分数又叫百分率,体现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复习什么叫百分数,为更好地理解出勤率的意义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自主探索

1、幻灯出示例5.(学生自读题目)

师:这个问题你们能解决吗?这里面有一个名词:出勤率是什么意思? 学生:实际出勤的人数占应出勤的人数的百分之几。

师:根据学生回答解释:出勤率就是实际出勤的人数占应出勤的人数的百分之几。板书:出勤率= 实际出勤的人数×100%

应出勤的人数师:求田径队周一的出勤率是多少?谁具体说一说 生:求周一出勤的39人占应出勤的40人的百分之几。师:要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怎样求?

(前面我们学过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而今天我们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也是用除法计算,只是最后的结果要用百分数来表示。小结:我们解决百分数的问题,可以依照分数问题的方法去解决(也就是谁占谁就用谁除以谁。)板书:39×100%=97.5% 40算一算:星期一至星期五的出勤率。(学生独立计算、小组内交流)

师:比较周一到周五的出勤率,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预设(那一天的出勤率最高?哪天的出勤率最低? 为什么星期

三、星期四的出勤率都是100%?出勤率100%表示什么? 出勤率 会不会高于100% ?为什么?„„ 生:小组讨论交流。......师:从例5中除了有关出勤率的问题,你还能知道些什么? 师:引出缺勤率

师:下面这两句话又该怎样理解?(出示幻灯片)工人李师傅加工了99个零件,全部合格,他的合格率是99%。()工人张师傅的技术更高,加工零件的合格率达到108%。()

2、生活中的百分率有哪些?(学生列举)表示什么意思呢?你还见过哪些?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预设)成活率=成活的棵数及格人数×100% 及格率=×100%

种植的棵树考试人数

合格率=合格个数发芽的粒数×100% 发芽率=×100%

产品的总个数实验的粒数......师:介绍发芽率在生产生活中的意义,实行科学种田,播种前需要进行种子发芽试验,然后根据种子发芽的高低,决定单位面积的播种量。这样既能确保基本苗的数量,又可避免浪费种子。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通过学生的独立计算、小组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真正理解“出勤率”,以求“出勤率”为例,随后引出了缺勤率、及格率、合格率、成活率、发芽率„„从实际出发,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利用教师的合理揭示、适时点拨、引导归纳,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呈现出较强的层次性。这样的过程既符合学生的思维特征,又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巩固练习

1、下面的百分率各表示什么含义?

师:说一说“学龄儿童入学率”表示什么意思?

生:(预设)学龄儿童入学率表示已入学的儿童占学龄儿童总数的百分之几。师:(渗透法制教育)为保障学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法的权利,国家1986年4月12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其中第十一条规定:凡满六周岁、条件不具备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的孩子。他的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孩子到学校读书。

生:说明2011年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入人数是学龄儿童总数的99.8%.师:“森林覆盖率”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森林面积占国土面积的百分之几?2011年我国森林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20.4%

2、学校今年春季植树50棵,成活了43棵。求这批树苗的成活率。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订正:43×100%=86% 50思考:成活率会超过100%吗?

3、判断是非

合格率、出油率、达标率、出勤率最高都可以达到100%。()含盐率10%的盐水中,盐占水的。()通过大家的努力,今年我班学生的及格率有望达到150%。()④学校栽树,先栽了140棵,10棵没有活,后来又补栽了10棵,全部活了这批树苗的成活率是100%。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各种百分率所表示的意义,不仅使学生体会到这一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也对求百分率的方法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对学生渗透了法制教育。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谁来和全班分享一下。

师强调:解答求百分数的实际问题,关键理解百分率的含义,求百分率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计算,结果用百分数来表示,百分率表示两个比,不带单位。

五、拓展练习:大关一小六年级(1)班今天没到校的人数是到校人数的六(1)班今天的出勤率。

【设计意图】在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的同时,以练习的形式适度拓展了课堂学习的内容,为后续学习纳税、利息等知识进行铺垫。【板书设计】 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

出勤率= 实际出勤的人数成活的棵数×100% 成活率率=×100%

应出勤的人数种植的棵树1,求19 及格率=及格人数合格个数×100% 合格率=×100%

考试人数产品的总个数

发芽率=发芽的粒数×100%......实验的粒数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一节学校的公开课,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经常会使用到,但真正明白清楚的并不多,对百分率的知识并未真正理解。由于这个知识点数学味太浓,趣味性不太强,本课的知识点主要是解决“百分率”问题,虽然书本上的例题源于生活,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还有一定距离,借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以求“出勤率”为例,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事情,使数学教学由“知识课堂“转变为“生活课堂”,使原本枯燥知识一下子变得生动,鲜活和有意义,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实效性。随后引出了缺勤率、及格率、合格率、成活率、发芽率„„教学时我从实际出发,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出勤率时我采用小组讨论学习的方式,进一步找生活中的百分率时,有意识引出及格率、合格率、成活率、发芽率„„并让他们说出这些百分率的意义,更好理解百分率这一概念。在练习部分理解“2011年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8%”后我借机渗透法制教育,为保障学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法的权利,国家1986年4月12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其中第十一条规定:凡满六周岁、条件不具备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的孩子,他的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孩子到学校读书。判断练习具有代表性,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对“百分率”的理解有着更深入、更透彻。课堂上由于急着赶时间完成教学任务,每道题后面缺少总结性语言,学生的评价方面不及时,这是我需要改进的地方。

下载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求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求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