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欣赏与创作教案

时间:2019-05-12 19:30: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学欣赏与创作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学欣赏与创作教案》。

第一篇:文学欣赏与创作教案

文学欣赏与创作教案

一、课题:第三章

散文欣赏与创作概述

二、授课班级:04、05美术装璜,05公共管理(脱产)、中英文秘(业余),全校公修课班级。

三、教学目的、要求:讲授诗词欣赏与创作知识和规律,引导学生有创造性地欣赏诗词作品,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四、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1.《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2.《孟子·寡人之于国也》。3.《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5.司马迁《项羽之死》

8.文化苦旅之《都江堰》(余秋雨)

五、课程总学时、学时分配:共8学时,具体分配如下

(一)概述;《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二)李斯《谏逐客书》;司马迁《项羽之死》;欧阳修《秋声赋》。

(三)鲁迅《春末闲谈》;文化苦旅之《都江堰》(余秋雨)

上述每段课各安排3课时。

六、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一)采用多媒体教学,以教材以基础,辅以音像材料,全方位 调动视、听、感受、想象、思考的积极性,并且采取字、词、句、段解说、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地诵读、理论联系实际评析鉴赏等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让学生领会和享受文学作品的审美内容与方式、方法。

(二)结合堂上讨论、写作文学批评作业等师生互动形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其文学鉴赏力,进而实现“我手写我心”,“我写故我在”,尝试开展文学创作活动,最终 在社会上发表文学作品。

七、参考书

余秋雨《文化苦旅》等文集。

八、课堂练习

让学生对教学重(难)点先进行鉴赏讨论,再分析。

九、课外作业 学习完毕有感而发,创作一篇散文,并对自己的这一作品写一篇鉴赏文章。

十、课堂小结

在学生中受到广泛好评和热烈欢迎,其学习热情空前高涨,06年度第一学期的全校公修课要增加班次才能满足其学习需求。学生们非常热爱文学与欣赏课程,本学期这门公修课仅在海珠校区就有300多人选修,我系紧急增加班次以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在课堂上与老师一起抑扬顿错高声诵读文学作品,探讨文学真谛,还写了很多热情洋溢的学习体会、心得的文章,普遍认为文学欣赏与创作的教学非常必要和实用。因为文学蕴藏着恒久的治世做人之道与管理智慧,掌握、传习、运用文学的综合思维,从中国传统文学中挖掘古代思想家的智慧,汲取生活智慧,并且与当代的思维相结合来指导工作,使之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出什么是最适合中国人的传统东西,从而成为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实现跨学科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实现东方传统与西方现代文明的对话,解开管理人的困惑,正是现今信息时代极为渴求和企盼的。所以很高兴能够在大学阶段继续语文学习,圆自己热爱文学的梦,也十分感谢老师们从中灌输的为人处世之道和文学审美方式方法,培养他们一个良好的心态,学会洞明世事的知识和如何做人、做学问、写作,懂得社会上各式各样人物的复杂心理,为今后能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我手写我心”“我写故我在”,有感而发,同时还成立了《云帆社》等社团,积极投稿尝试文学创作,相当部分的同学已经在《活色校园》和《校报》等的文学专版上发表作品。

第三章 散文欣赏

第一节 散文欣赏概说

一、散文概说

1.散文的含义

 广义散文 广义的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泛指除诗歌之外的一切文学作品。

 狭义散文 狭义的散文与诗歌、小说、剧本并称,是文体“四分法”中的一种。现代人又称其为“美文”、“不同凡响的美的文学”。2.种类

 叙事写人散文

 写景状物散文  议论说理散文 3.特征

“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基本特征。

 形散

 内容散

 “章法”散

 “笔法”散

 “神不散”

 题旨鲜明,意蕴通达。不论散文怎样“散”,但总有一条线索贯穿始终,作者总是围绕一个主题,放开去,收拢来。

 内在韵味、情趣笼罩着全篇,或清新、或隽永、或华美、或古朴,因作者的风格而异。情趣虽各异,归旨却为一。

4.如何使“形散”与“神不散”有机交融,需要作者的筹思和才华。

5.吴伯箫:说真话,叙事实,写实物、实情,这仿佛是散文的传统。古代散文是这样,现代散文也是这样。《<散文名作欣赏>序》

二、散文欣赏

散文鉴赏的根基也只能是“形散而神不散”。

1.品散文的神韵

 诗有“诗眼”,散文有“文眼”。“文眼”是指能表达或暗示作者情感或文章主旨的警策词句。

 刘熙载:“余谓眼乃神光所聚,故有通体之眼,有数句之眼,前前后后无不待眼光照映。” 《艺概·词曲概》

 玛拉沁夫:抒情和叙述的目的是引出发人深思的哲理。《哲理的探索》

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被称为“千年绝唱”,首句“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可谓“文眼”。

 柳宗元《捕蛇者说》中,“苛政猛于虎”,可谓“文眼”。2.抓散文的线索

 刘熙载:散文,“文如云龙雾豹,出没隐见,变化无穷。”“文之神妙,莫过于能飞。庄子言鹏曰‘怒而飞’,今观其文,无端而来,无端而去,殆得‘飞’之机者。” 散文是“飞”的艺术,所以“惟能线索在手,则错综变化,为吾所施。”《艺概·文概》  纵式(或以时间为序、或以空间为序);

 横式(或以事理为序,或以情感为序,或以事物为序);例如,欧阳修《醉翁 3 亭记》以“乐”贯穿全篇:山水之乐、四时之乐、游宴之乐、与民同乐。

 纵横式(纵式、横式的综合运用)。

例如姚鼐的《登泰山记》,既以游踪为序,又以雪(物)为线索贯穿全篇。3.欣赏散文的表现手法

 抒情手法——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因事写意。

 叙述手法——人称变换、方式变换、技巧变换等,形成见情见性的叙述。

 描写手法——精致的工描、写意的白描,收到以形写神的效果。

 诗化、意化手段——把散文写得如诗如画,给人以情的陶冶,美的愉悦。

三、散文欣赏的中外比较

 共同点:历史散文是其他散文,如游说、小品、抒情散文的母体。

 不同点:

范围:中国的历史散文注重博而全,且史论发达;西方的历史散文侧重社会历史的一个侧面。

作者:中国的历史散文以官修为主;西方的历史散文多为私家著述。

表达:中国的哲学、政论散文气势雄阔,文学性强;西方的哲学、政论散文常探讨某一个问题,文笔精巧严谨。

立意:中国散文的意靠“养”获得;西方散文的意靠“思”获得。

第二节 中国古典散文欣赏

一、先秦时期

1.诸子散文:《论语》、《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等 2.历史散文:《左传》、《国语》、《战国策》等

二、汉魏六朝时期

1.赋--汉代文学的代表

 发展阶段:骚体赋、大赋、抒情小赋

 代表作家:贾谊、枚乘、司马相如、扬雄、张衡、赵壹等

2.司马迁的《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 时代: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

 体例: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130篇,52万余字

 文学成就: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语言高度个性化,极富形象性和表现力

 地位:开创了中国纪传体史学和传记文学的新纪元,代表了两汉散文的最高成就,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曹植的《洛神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归去来辞》、庾信的《哀江南赋》、郦道元的《水经注》

三、唐宋时期

1.唐代古文运动

 韩愈

 柳宗元

2.晚唐小品文

3.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 欧阳修

 苏轼

4.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四、明代

1.明初揭露黑暗社会现实的作品

 刘基的《卖柑者言》 2.台阁体

3.前后七子: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4.唐宋派:提倡唐宋古文传统

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

5.公安派: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6.竟陵派 7.晚明小品文

 张岱的《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8.复社、幾社

 张溥的《五人墓碑记》

 夏完淳的《狱中上母书》

五、清代

1.国初三大家--魏禧、侯方域、汪琬

2.桐城派--清代最著名、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

桐城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

3.清代骈文中兴:陈维崧、袁枚、洪亮吉、汪中等为主。

第三节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

一、现代散文

1.五四时期的散文

 主题:反帝反封建,宣传民主和科学,提倡个性解放。

 成就:扩大了创作题材--扩充了散文文体--杂文和小品散文;

 名家名篇。2.左联时期的散文

 幽默闲适小品--林语堂与“闲话风”;

 现代杂文--鲁迅与“鲁迅风”;

 京派散文--何其芳与《画梦录》;

 报告文学兴起--夏衍及其《包身工》等。3.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散文

 报告文学再度勃兴,例如丘东平的《我们在那里打了败仗》等。 杂文创作兴盛,例如梁实秋的《雅舍小品》,张爱玲的《流言》等。

二、当代散文

1.解放后十七年的散文

 两次散文创作高峰——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20世纪60年代初期。

 著名散文家

诗人散文——杨朔及其《茶花赋》;

战士散文――刘白羽及其《长江三日》;

学者散文――秦牧及其《社稷坛抒情》; 杂文――邓拓、吴晗和廖沫沙及其《三家村扎记》。2.文化大革命时期,散文界一片荒漠。3.新时期的散文

 报告文学很有“轰动效应”,例如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等;

 文艺性诗书,例如巴金的5集《随想录》,代表了新时期散文创作的最高成就。4.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散文

 总体趋势:散文创作朝多元化发展。

 “散文热”现象: 学者式的文化散文,例如余秋雨;

作家式的人文散文,例如贾平凹。

一、散文的欣赏

散文,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散文的概念和范围,随着文学 的发展在不断演变。在我国古代,凡是与韵文、骈文相对,不押韵不排偶的散体文章,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都叫散文。人们有所谓“六经之中,除诗经外全系散文”的说法(即古代散文的含义)。文学史上称的先秦散文、汉魏散文、唐宋散文等,都是包括除韵文以外的文学作品和非文学作品的散体文章的,而且成了我国文学的正宗。不过那时侯人们没有叫它散文,而是称之为文章。“唐宋八大家”和《古文观止》便是古代散文的代表。

作为文学一部分的散文的这一名称,是在“五四”新文化兴起后才出现的。“中国向来没有散文这一名字”,“我们现在所用的散文两字,还是西方文化东渐后的产品,或者简直是翻译也说不定”。我国“五四”以来,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由于各种文学样式逐渐成熟,趋于完善,“散文”的概念有所缩小,而把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称为散文,它包括随笔、小品、杂文、传记、游记、速写、报告文学、序跋、日记、札记、书信、回忆录,等等。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各种文体的含义和特征日益明显,许多原来称为散文的文章体式又各自独立成类;因此,现在一般所说的散文是指的更狭义的文学作品。它的含义应该是:散文,是指区别于诗歌、小说、戏剧,又区别于杂文、报告文学等,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以叙事、抒情为主的短小精悍的文章。因为它选材海阔天空,“半瓣花里说人情”,“一粒沙里见世界”,篇幅短小,反映现实生活迅速及时,人们把它称为“文学轻骑兵”。亦即我们本章所讲的散文(195):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文艺性散文,把不具文学特性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划出了散文的范围。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坛,除了长篇小说较热之外,其它文艺体裁较沉寂。既没诗也没歌,诗歌不断走下坡路,通篇说的是大白话,写诗的比读诗的人还多(诗歌应与时代和人民结合才有价值)。“先锋派”小说晦涩难懂,再不就是美女(男)“作家”的“身体语言”小说(网上曾经轰动一时的“木子美”便是典型),尽管备受舆论的批评,读者也不“买帐”,可作者们还孤芳自赏,自我感觉良好。戏剧就更是门可罗雀,不景气,“夕阳艺术”真不为过(粤剧,要“上山下乡”才能维持下去,剧场里坐的观众都是老年人)。不过,散文却一枝独秀,一直繁荣发达。这时最红火的就是散文随笔,尤其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文明碎片》等作品,读者最爱读,特别受欢迎。这是余秋雨先生九十年代在国内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系列性散文,在社会这反响很大,其中有些文章不止一次在文学评奖中获得首奖。非常精彩,很有才气、机智、深沉,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中国文化有深刻的思考。《文化苦旅》的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 魂和人生密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思考作为中国知识分子应有的人格。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同时也有守护继承。余秋雨每到一处讲学游历,都对当地文化烂熟,但写出来又有其艺术加工。作者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富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是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文化苦旅》中的《道士塔》、《阳关雪》等,通过一个个古老的物像,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黄河文明的盛衰,历史的深邃苍凉之感见于笔端。《白发苏州》、《江南小镇》等却是以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为背景,把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表现得形神惧佳。《风雨天一阁》、《青云谱随想》等直接把笔触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此外,还有早已传为名篇的分析文化走向的文章《上海人》、《笔墨祭》,毛笔文化,文人的思想寄托,毛笔“与知识分子的命运相连,但沉溺其中,阻碍与外面世界的沟通”。“乌蓬船文化”“夜帆船”是中国文化的缩影,笑谈中挥霍生命脉,西方正发展现代科学理念,狄德罗,永远驶不进现代化的航道。《废墟》也是一种美,孕育现代化文明。以及读者熟知的充满文化感慨的回忆散文《牌坊》、《家住龙华》等。《这里真安静》夜里日本的军人、妓女、文人。三维结构,运用小说的想象文笔非常优美,构思独特。为保吸引读者,小说的写法,有情节的要求吸引人,文字漂亮,但又有理性和感情,可不泛情,表述机智,现代白领特别喜欢看,调节工作紧张的节奏,提高文化素质的要求。余先生的散文意境独特,“言已尽而意无穷”,不愧是当代散文大家。讲到当代散文,我们必须读余秋雨的散文。

一、散文的分类

(一)记叙散文:这是一种指以记叙事件、描写人物为主 的散文,往往也洋溢着浓厚的抒情气氛。它在表现上与小说相似,但不象小说那样用典型化的手法塑造人物。

它是通过叙写真人真事、真景真物来反映现实生活,如参观记、访问记、见闻录、传记、游记、琐忆等等。记人的,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叙事的,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景的,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碧野的《天山景物记》。状物的,老舍的《小麻雀》。

(二)抒情散文:这是一种以描写景物、具体生动地抒发作者感情为主的散文。它在反映生活的方法上与诗近似,但它又不象诗那样要讲究节奏和声韵。如周墩的《爱莲说》高尔基的《海燕》、茅盾的`《白杨礼赞》、朱自清的《背影》、刘白羽的《长江三日》等。

(三)议论散文:这是一种寓理于象、借端寄慨的散文,是指除杂文以外的,以议论为主,借助形象说理,具有鲜明的文学色彩的散文。韩非子的《买椟还珠》等。《文化苦旅》。

三、散文的特点

(一)、题材广泛,体式多样

不管何种文学形式,都可以从多方面反映生活,题材都是丰富的。但是,散文的题材,比起其它文学样式来,更少受限制。凡是人事景物、感触情思,既不能做小说又不适宜写剧本的,都可以用散文的形式表现出来。它既可抒喜怒哀乐之情,又可叙古今中外之事,不 可论文,史、哲、经之理。冰心就说过:“我们的前辈作家,拿散文来抒情,来说理,来歌颂,来讽刺,在短小的篇幅之中,有时‘小题大做’,从一粒沙来年一个世界,真是从心所欲,丰富多彩!”总之,大至于宇宙空间,小至于针头线脑,均可在散文的笔下,生发出一篇散文来。“一叶且合人意,虫声有足引心。”比如,一片霜叶,小说家就很难以之为主要内容写成小说,而散文家却能以其制作出思想深邃,凝聚着时代风烟的佳作,如鲁迅的《腊叶》。又如,一个古城,戏剧家就不能以之为对象写成剧本,而散文家却以之结撰成为饱孕着乡土之情的精品,茅盾见白杨挺拔而命笔,写成了《白杨礼赞》;刘白羽因在“江津”号上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而写出了情文并茂的《长江三日》„„总之,作者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知所感,都可以摄取来作为写作散文的题材。所以鲁迅说,散文的“题材应听其十分自由选择,风景静物,虫鱼、即一花一叶均可”。散文在反映生活的时候,不象诗歌那样讲究韵律;不象剧本那样分场分幕;不象小说那样要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只要适应内容表达的需要,它可以选用多种样式。除一般常用的文章样式外,也可以用书信体,日记体,对话体等。正如鲁迅所说的:“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有破绽也不妨。”鲁迅的《过客》是对话体,刘白羽的《长江三日》是日记体,冰心的《寄小读者》、周作人的《乌篷船》、陶斯亮的《一封终于发出的信》等是书信体。

(二)、结构形式上自由灵活,形散神集

即它的结构灵活,笔法疏放,文句自然。散文,往往是以主观的情态处理客观的事物,因此它的结构形式也往往取决于作者感情的波 澜。它不象小说那样一般要有紧凑的故事情节贯穿全篇;也不象诗歌那样要分行、分节或分章,反复咏汉;也不象戏剧文学那样,要按剧情矛盾的冲突的发展分幕分场。它只根据所写事物的内在逻辑联系,把内容不同的生活片断串成篇。它可以有人也可以无人,可以有故事也可以无故事;可以按时间的推移、空间的变换组织材料,还可以按作者的思想认识或见闻、感受将某一片断、某一场景、某一事件连缀成文。总之,它既注意一般文章结构的美学原则,即严谨、自然、完整、统一;又体现了散文这一特殊体裁的特点,即要松动,散得开,在抒写中可以随时插入其它事情,一环扣一环不是那么太紧、太死。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结构就比较灵活。作品开头用两句话点出题意后,笔触轻轻一宕,转而着力铺写“望不到边际”的西北高原景色;接着用虚拟手法提出人们对于高原景色感到有点“单调”为下文托出白杨树蓄势,然而又没有立即引出白杨树,只是说有三五株象哨兵的树。而转到写白杨树,转得十分急骤,写得颇有气势,造成了结构中的第一个“凸峰”。在上“凸峰”以后,又转而用较为舒缓的笔调写白杨树的,枝,叶,皮。到此,白杨树的情状似已写完,但随即又写它的内在特质,点明它的象征意义,这是结构中的又一个“凸峰”。这样峰回路转,突起波澜,欲扬却抑,抑扬相间的特点,体现了结构上的灵活性。但是它在材料布局上又是严密有致的。

笔法疏放,主要表现在表达方式方面的自由灵活。小说必须是对客观事物作具体的描写,即使是议论,是感想,是观念的陈述,也必须纳入具体的描写之中。而散文就比较自由灵活,它可以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或者叙述事件的发展,或者描写人物的形象,或者托物抒情,或者抽象议论,或者进行说明,或者采取对话,或者多种方式综合运用。总之,可以根据表达内容和主题的需要,随意变化。

散文是抒情的。作者的主观感情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表现形式,使其感情能自然而有致地倾流。因此它的写作是文随情生,随顺自然,较少斧凿痕迹。特别是在文句方面,该骈就骈,该散就散。散文的行文如流水、随物赋形,流转自如。比如许地山的脍炙人口的散文《落花生》,开头说种花生收花生;接着说吃花生议花生,畅谈花生的用处;最后说做人要象花生那样,“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全文如拉家常,行文自然,故事动听,意蕴深刻。总之,散文在表达形式上是不拘成法的,它无论在结构上,在笔法上,都显得“散”。而由于散,文章就得写得生动活泼,蕴籍无穷。使人读后感到自然亲切,心情激荡,饶有兴味,并由此及彼地领会到更多更深的意思。从这个意义上计,有人说“散文贵散”这是颇有道理的。但是,散文贵散,并不是说散文可以写得散漫而没有中心,在结构上可以松松垮垮。它自由不失纪,变化不离宗。它同其它文学作品一样,同样有明确的主题,周密的构思,精心的选材,精巧的结构,表达方式的恰当的运用。一切受限于主题之下,显现出“散而不乱”。

李广田在《谈散文》中说:“说散文是‘散’的,然而既已成为‘它’,而且假如是一篇很好的散文,它也绝不应当是‘散漫’或‘散乱’,而同样的,也应该象一座建筑,也应当象一颗明珠”。曹靖华的《花》,它的主题是说明培养祖国的花朵这种平凡的劳动的重大意义。文章从苏东坡咏花谈到鲁迅咏花;从别人咏从谈到自己栽花;从花的可贵可爱谈到祖国的“宝花”——新生一代的可贵可爱;从而谈到当年鲁迅 的“护花”,解放后党和毛泽东同志的“育花”;从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谈到繁荣儿童文学创作的意义;最呼吁人们要“有心栽花”,让“宝花”在党支部的春风化雨中,迎风怒放,为祖国增添几许春色。这就看出了它选材自由,结构灵活,笔法疏放,文句自然,但它却毫无松散神集的特点。(三)、真人真事、真实真感

作家的笔触伸进历史领域,便有了传记散文;它的笔伸进地理领域,便有了游记散文;伸进哲学、政治领域,便有了议论性散文;伸进科学技术领域,便有了说明性散文。散文既然要与历史、地理、哲学、政治、科学技术等攀亲,就不能不受这些领域的影响,从而养成与其近亲——诗歌、小说、戏剧文学的不同性格。也就是说它不依靠虚构(诗歌、小说、戏剧文学是虚构的真实),而是要描述真人真事、真物、真景。“描述真人真事是散文的首要特征,散文家们要依靠旅行访问、调查研究来积累丰富的素材;要把事件的经过,人物的真容,场地的实景审查清楚了,然后对能提笔伸纸,散文特写决不能仰仗虚构。它和小说、戏剧的主要区别就在这时里。”散文,一方面是对现实生活中真事、真人、真景的真实记录,另一方面,在文学的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四大部类中,散文和诗歌又最接近,都强调抒发作者对真实事物的感情。散文的作者,只有对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物有了深刻的感觉激起了强烈的感情,才能产生写作的愿望。散文的写作也只有表现了作者对一定生活事件的感受,抒发了作者一定的感情,才能有致力人的力量,起到一定的感染作用。

(四)言近旨远、短小精悍,表达手法多样

言近旨远是指作者在作品中从眼前所看到的、遇到的、想到的写起,引出了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的深刻的含义和旨趣。短小精悍则是指篇幅短小,内容精炼。短小是对形式而言,具体指结构单一,层次少,语言精炼。一篇散文一般只有几百字千把字,或两三千字,五千字以上的很少。精悍是指内容而言,内容坚实,思想深刻,观点鲜明。这两者是互想联系,不可分割的。言之有物,内容精悍,才有可能谈得上篇幅短小;篇幅短小就需要内容精悍,就得言近旨远,言简意赅。我国古代的优秀散文都这样,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桃花源记》(陶渊明)、《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 《岳阳楼记》(范仲淹)、《爱莲说》(周敦颐)、《病梅馆记》(龚自珍)等都是没有上千字的。但是不管记事、写景、说理都材料具体,内容生动,意思深刻。现代散文也如此,茅盾的《白杨礼赞》,杨朔的《荔枝蜜》等,少的只有几百字,最多的也没有超过三千字,但是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抒情、议论等,表达手法多样,都能给读者一个鲜明生动的印象。

四、散文的诗意

散文(尤其是抒情散文)与诗歌,除了语言表达的形式有所差别外,抒情的本质属性基本相同。所以特别强调有诗意(诗的意境)。即:文艺作品中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思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诗意是客观的景、物、人、事与主观的情、意、理、志的自然结合,即“境”与“意”有机统一而形成的富有韵味的艺术境界(200)。意境是衡量抒情文学(包括诗歌、散文诗和抒情散文)优劣高下的一个重要的美学标准,它能使作品产生“象外之旨,韵外之味”,“含不 尽之意于意外”,从而达到“形象大于思想”的艺术效果。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是典型的诗情画意,优美清新的抒情性散文。

五、散文的构思

第二篇:文学欣赏教案

《电影文学欣赏》教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通过对文学原著和影片的欣赏和评价,将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和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会整合,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通过欣赏文学作品和影片,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力,体味电影文学不同于文学作品的独特之处。

3、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4、重视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艺术形象的感悟和作品价值的独到理解,鼓励学生的个性化感受和创造化的解读。

教学手段与措施:

1、教授学生一些电影欣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怎样写影评。

2、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通过电影欣赏的形式,指导学生学会欣赏。

3、学生写评论,教师搜集相关影评,在下节课的一开始作点评。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42课时(共14周)考试方式:影评写作

总评成绩:上课出勤30%

平时作业成绩30%

期末成绩40%

教学步骤:

第一、二、三课时(第一周)

一、什么叫影评,怎么写影评

中学生比较喜欢看电影电视,看了之后也比较喜欢谈论片中的内容,或是写一些对电影看法的文章。但往往容易将影评写成观后感,其实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

观后感——重在“感”,表达方式以抒情、叙述为主,内容多为电影对观众的启发,观众看了影片后的感想等。影评——重在“评”,在挖掘了主题之后,应当对主题的成功与否、主题的表现所依赖的环境是否真实,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否符合现实生活以及电影语言的运用是否成功等方面展开评价与论述。

写好影视评论的前提是细心观赏。影视评论不同于书评,书可以反复地看,而影片却一闪即逝,因此,在看电影时不能漫不经心,而要全神贯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画面、音乐、对白、音响、表演等方面都要体察精微,并及时捕捉闪光的东西。这样在写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和其他文艺评论一样,影视评论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是“评什么”和“怎么评”。

评什么:

“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影片中可评的角度很多。就一部影片而言,可以评主题、评人物、评细节、评场面、评艺术特点、评电影语言的运用等;就多部影片来说,可综合评论一系列影片,阐明某一时期电影艺术创作的倾向和特点;可综合某一类影片(如惊险片、探索片等)进行评论;可综合同一类问题(如古装片的雷同化等)进行评论;另外,还可以进行电影专评,如平添编剧、评导演、评演员、评摄影、评美工、评音乐等。

面对这些可评的内容,初学写影评的中学生具体应如何处理呢?最好的办法是“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抓住影片中给自己留下印象最为深刻、最能激发自己写作欲望的问题来写,这样便于对问题作深入细致的评论,忌面面俱到。怎么评:

①从历史的角度来评价影片主题、人物形象。

电影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锤炼和创造。只有真实而又艺术地反映生活,才能在观众的心灵中产生震撼,引起观众的共鸣。社会生活是影片产生的基础,我们在评论影片时,就要将影片放到一定时代的、社会的、民族的生活环境中,去考察影片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是否真实,深广度如何,有没有表现出深刻的历史感和鲜明的现实感;去考察人物形象是否符合其生活的环境,是否有过分拔高或贬低人物形象的情况。历史的标准是衡量一部影片成功与否的关键尺子。

②以美学的标准来评论影片的美感效果。

影片是社会审美心理的反映,所以当对具有审美特征的影片进行评价时,不能不考虑美学的角度。艺术形象的真实与否,典型化程度如何,形式是否完美,人物形象的塑造、画面的组合、音乐的配置等是否能够满足观众的审美要求等都要以美学的标准来衡量。如在评论张艺谋前期的一部分作品时,如果不坚持美学的标准,就无法客观地评论影片中所暴露出来的一些偏僻地方的陋习。

③抓住细节,诠释其深刻含义。

所谓细节,是影片画面中对表现对象的局部或细微的变化进行精要细致的描绘。细节包括人物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道具的运用,色彩的调度,声音的变化等。典型的细节对展现人物性格、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如《大转折》中先后三次出现蒋介石的背影,每一次出现都预示着国民党军队下一次的失败,通过三次背影的刻划,将蒋介石政权日薄西山的局面溢于言表地体现出来。

④从影视艺术角度入手来评论影视语言运用的成功与否。

所谓影视语言,即导演根据运动、组接规则来调动、联结各类镜头。包括特写、快慢镜头、蒙太奇的组接方式等。影视语言应具有比较完善的信息传递功能,它不仅要具有画面组合的叙事能力,更应具有揭示客观对象内在涵义的功能。

当然,对影片进行评论的角度还有很多,只要能抓住影片的某一方面,准确地进行评论,都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

电影《麦兜故事》

导演:袁建滔

原著故事:谢立文、麦家碧

监制、编剧:谢立文

配音演员:李晋纬、林海峰、吴君如、黄秋生

出品:Bliss

Distribution

Ltd

由香港作者谢立文、麦家碧“制造”的《麦兜麦唛系列》,近年来风靡港台。坊间男女老少几乎人手一册——这么流行,原因其实很简单:就像“史奴比”是“一条人文主义的狗”,而麦兜麦唛,是“两只世俗生活的小猪”——他们“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作品绝大部分都是虚构的。有一个例外,就是麦兜的师父黎根,是真有这个人的,他也的确是教李丽珊滑浪风帆的人,但“抢包山”一事,则是作者安在他身上的。麦兜故事除了传达出一种浓浓的温情之外,更多的还有一种屡败屡战、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乐观精神在里面,电影评论

香港制麦兜 让人笑到哭的猪

麦兜跟妈妈麦太是两只粉红色小猪,他们相依为命,住在香港。麦太巴望着儿子有朝一日为香港夺得第二面奥运金牌;而“总是把家里每样东西都吃光”的麦兜,只希望妈妈能在圣诞节买火鸡来吃,或在吃完感冒药那天,去马尔代夫度假„„

梦想幻灭 依然快乐

动画片“麦兜故事”百分之百香港制造,充满港人特有的天真与幻灭。麦兜最后没拿到奥运金牌,却练成半吊子的“抢包山”(香港民俗活动,和台湾的抢孤类似),整天唱着幼儿园学来的歌:“大包多来几笼不怕胀!”

麦太圣诞节时真的买了火鸡,吃了半年却吃不完;麦兜想了好久的马尔代夫假期,原来只是妈妈的白色谎言。剥去一切欢乐表象,最后只剩下荒谬的事实,麦兜还是乐在生活。练习抢包山过程中,他渐渐懂得母亲的爱;吃下第一口火鸡时,他享受到人间最美味的食物。

看“麦兜故事”,可以感动地掉眼泪,也可以笑到掉眼泪。它有淡淡的无奈与人生哲理,也有大量的童趣与笑料。原本冷硬疏离的香港,被淡淡的粉彩与柔软的线条,画成了处处飞花的儿童乐园。每个人物在残酷的生活压力之下,还是爱笑、爱唱歌。片中音乐大量使用舒伯特、舒曼的作品,却填进无厘头的爆笑歌词。看不到好莱坞式的华丽视觉效果,但简单朴实的画风及小市民生活情调,反而更能打动人心。

真实街景 配音爆笑

“麦兜故事”有真实的香港景致,实景拍摄“旺角”、“深水土步”等拥挤景象,以及天桥、各式各样广告和店铺招牌林立,充满港味的旧街区,再将造型可爱的主角人物融入其中,让观众有更新的观影感受。

“麦兜故事”原是一系列插画童书,在港已经有10年历史,香港评论界认为是“最值得骄傲的香港文化之一”。原创者谢立文和麦家碧是香港漫画界的夫妻档,他们创造的漫画风格不仅角色讨喜,故事更在幽默中带着深深的感动。去年曾获得金马奖最佳动画片大奖,以及法国国际动画电影节最高荣誉的“最佳电影奖”。

姑且把它的丰功伟业丢到一边,光是冲着为本片配音的两位巨星:吴君如与黄秋生冷面笑匠式的声音表情,绝对值回票价。吴君如演麦太的声音,许多幽默口语教观众喷饭。片尾一段“午餐、快餐、特餐、简餐、晚餐”鬼打墙式桥段,千万不可错过。

麦兜和麦唛 用漫画细节装饰我们的心情

他们的适时而至,使都市人重新找回了人与人之间亲密无间的感受,使他们重新看到了一个值得留恋的童心世界。

麦兜和麦唛是两只粉红色的、快乐的小猪,他们资质平平、充满幻想、憨厚善良,乐于助人。他们生活在都市的最底层,既幼稚又成熟,既忧郁又乐观,生活虽然不乏艰辛,却过得乐趣盎然。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同样都有着近乎痴愚的、执着的梦想。翻开香港漫画家谢立文、麦家碧的这套“麦兜·麦唛系列”,我立刻就被那洋溢着童心童趣的漫画故事深深吸引住了,那种感觉好像是童年时代的生活又悄悄回到了自己面前,童年时代的梦想又在轻轻叩响自己的心灵。

这部漫画故事所讲述的其实只是一些平凡生活中的平凡悲喜,画风稚拙细腻,文字纯净透明,其中既有温馨的小品、发人深省的寓言,还包括一些让人过目难忘的小诗。从《微小小说》开始读起,我们就会逐渐走进这个迷人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有为了享受生活细节而制作的一只世界上走得最慢的时钟,有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奇小队长”,有充满人情味的“光头校长”,有可爱而又可怜的“屎捞人”,另外还有《尿水遥遥》所表现的那个“平庸、自满却又美丽的世界”,温情甚至有点悲哀的《完美故事》,充满了泪水与满足的《宁静声音》„„。所有这些小品所讲述的无不是生活在都市底层的那些“卑微的人”的“卑微的愿望”,以及他们“卑微的命运”,表达了漫画家对弱者深挚的关爱之情与精神抚慰。漫画家通过这些故事为我们道出了一个平凡的人生哲理,有时只是一个善意的微笑,一次无心的问候或帮助,也会使自己和别人的生活发生一些细微的变化,虽然这样的所作所为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正是这些细节点缀了我们的生活,装饰了我们的心情,使得我们并不完美的生活阳光普照,充满了温馨体贴,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精神。

麦兜和麦唛的故事之所以打动了无数普通香港市民,首先是因为在他们看似简单的世界中却包含了家庭、亲情、生死、姻缘等等并不简单的内容。现代工业社会的冷漠与无情,已经极大地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陌生与疏离,而快节奏的都市生活更是推波助澜,使之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麦兜和麦唛的适时而至,则使都市人重新找回了人与人之间亲密无间的感受,使他们重新看到了一个值得留恋的童心世界,那种悠闲宁静、“无可无不可”的生活状态,更让他们如释重负,不自觉地跟随着两头可爱的卡通小猪“偷得浮生半日闲”,去感觉时间、感受真实,津津有味地品尝生命的过程。

谢立文先生在《完美故事》的后记中说道:“《完美故事》是在不完美的世界里,凭着实干——更多的却只凭着空想,想出一点点较完美的空间。毕竟,‘完美’只属于做梦者”。的确,对于那些热爱生活且知足长乐的人们来说,正是出于对生活的完美想象,才使他们看似普通甚或清苦的日子呈现出了童话般的美丽与富足,才使他们不断超越自己平凡的人生,生活着,并快乐着!

卡通《麦兜故事》 一个意味深长的形象

热映香港的港产动画片《麦兜故事》,上映十多天就已经创下1000多万的票房,实在是一个奇迹。故事里的主角麦兜——一只粉红色的可爱小猪,在作者的笔下,给它赋予了人性,而它的世界也和人的世界没有什么区别。麦兜的故事很平常,上学、工作,希望、失望,它都一一经历。麦兜生长在一个单亲家庭,生活拮据,又智商平平,家庭地位不仅称不上显

赫,甚至有几分卑微,从小它就是平民阶层的一员,也曾幻想着自己的命运有所转机,生活能过得更精彩。在故事里麦兜是生活在香港平民阶层的代表,因此,它的经历可能很多香港的普通百姓都曾有过。麦兜的故事或许就是香港平民阶层中某一位真人真实故事的银幕投射,因此才会感染如此多的香港观众。

《麦兜故事》,一支唱给香港草根阶层的歌

■香港制造

在众多打打杀杀和古惑仔漫画当中,“麦唛与麦兜”的故事杀出一条血路,成为香港最成功的原创Q版漫画人物,经常可以在我们身边的贺卡、信纸等产品中找到它的身影。而这只迷糊又憨憨的猪仔麦兜,今年圣诞期间走进香港的大银幕演绎自己的成长故事,创造出上映十多天就已经有了1000多万票房收入的奇迹。漫画家谢立文、麦家碧夫妇笔下的“麦兜”在动画电影市场低迷之中逆风而行,不仅是香港漫画界的一个传奇角色,更会是香 港动画历史上成功的先行者。香港的草根阶层

热映香港的港产动画片《麦兜故事》,上映十多天就已经有了1000多万的票房收入了,实在是个奇迹。故事里的主角麦兜,其实是一个粉红色的可爱小猪,只不过在作者的笔下,给他赋予了人性,而它的世界也和人的世界没有什么区别,惟一有别的可能只是它的形象还是个猪的样子,因此还不如就说他是一个生有猪样子的人。麦兜的人生故事很平常,上学、工作,希望、失望,他都一一经历。而他的智商又不高,家庭地位不仅称不上显赫甚至有几分低微,因为在故事里他是香港人,应该算是生活在香港社会低层的人。因此,他的经历可能很多香港的普通百姓都有经历。

没有考证过是谁率先使用了“草根阶层”这样一个调侃而又亲切的字眼,来称谓所有为生计奔忙的百姓。小的时候,总以为香港是一个没有平民百姓的地方,因为那时候,听到“香港”二字就跟听到“金山”二字的感觉没有任何区别。直到上学之后,随着有关香港的书读得越来越多,香港的电影看得越来越多,才知道香港原来也是有草根阶层的,而且比例还不小。再到后来接触到了香港人,又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才听说香港的草根阶层活得并不如想象中的那样好,甚至是更累、更辛苦!麦兜的故事或许就是香港草根阶层中,某一位真人真实故事的银幕投射,因此才会感染这么多香港的观众。唱给香港草根阶层的歌

谢立文、麦家碧夫妇笔下的麦兜实在是太普通不过,普通到他没有一点超出常人的地方。他生长在一个单亲家庭,生活拮据,自己又智商平平。从小他就是草根阶层出身,他也幻想自己的命运有所转机,生活能过得更精彩。平凡有平凡的快乐,平凡人有平凡人的梦,这样的梦和快乐你我都曾有过。相信漫画的作者和本片的导演,也曾有过这样的梦想和快乐,否则故事怎会如此生动。

麦兜的梦想很多,其中得奥运会金牌和去马尔代夫旅游是他最大的梦想了。想做奥运冠军是受了香港帆船运动员李丽珊获得奥运金牌的感召,为此他还亲赴长洲拜师学习帆船技术,结果却学会了失传多年的“抢包山”,这一乡土特种运动的过时绝技,完全不合时宜。想去马尔代夫旅游,妈妈却只能带他去香港附近山头一游。但尽管这样,麦兜仍旧觉得很快乐。看着银幕上的麦兜特制圣诞火鸡吃了半年,看着他从平凡中得来的快乐,看着他长大工作后和现时的许多人一样成了负资产者,观众所感受到的并非是笑,更多的是感动和感叹。

编导们用动画为香港的草根阶层所谱写的这支歌,虽然可能旋律上不够优美,但却与他们的心曲是如此的合拍。这个阶层里的人,每个人几乎都可以从麦兜的身上看到自己当年的影子,或是自己现在的写照。能够深入人心的歌曲,应该是最成功的曲子了。《麦兜故事》里的香港景

麦兜的故事之所以能够令港人如此接受,除了故事接近香港百姓之外,片中大量出现的香港各地的景色,和香港的文化特征,成为吸引观众的又一卖点。麦兜在向大家讲述他故事的同时,令观众亲身游遍香港的大街小巷,亲身体会香港的各种文化现象,绝对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

香港的街景:以前的港片中,最常见的都是香港的高楼大厦和灯红酒绿,但在《麦兜故事》里却出现了很多难得一见的香港特有的景致。影片在开头便捕捉了一大段的旺角、大旺咀的空中街景,这里的景色并不漂亮,而是很破烂的景象,当然也是很真实的景象。这种以香港特有的街景来展示香港特色的做法,比任何其他艺术手法都来得具体,都更容易为香港观众所接受。而片中实景拍摄的香港山顶、长洲、南丫岛和离岛码头、天星码头等地方,将香港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空间统统展示出来。尤其是旺角、深水那种人多拥挤,天桥、汽车、广告招牌和各种各样店铺林立的旧街区,都是香港街景的特色。

香港的历史文化:从影片中所展示的街景,和其他景象中,港人能够从中体会的浓浓的香港文化特有的气息。片中出现的面档和茶餐厅,都是香港人的日常去处,也是地道的香港文化,具有典型的香港特色。而从麦兜所读的“春田花花幼儿园”的校长满嘴的潮州话,以致小同学也跟着用潮州话读书,反映出香港多种方言混杂的特性。而麦兜用中文音来记英语单词的学英语方法,不仅有趣,也反映出香港学生的学英语方法几乎和内地同学如出一辙。片中出现的长洲的抢包山、张保仔洞的宝藏传说、李丽珊的奥运金牌、香港申办亚运会等,使得影片有几分像是一部香港的历史顾,令港人触景生情。《麦兜故事》里的香港情

香港的电影市场虽然较大陆发达,但与好莱坞相比的确还是有差距,至今还没有统计数据表明《麦兜故事》的观众是以什么年龄层、什么性别的观众最多。不过根据推断,可能是年龄和性别的比例都比较平均。

孩子们喜欢这部电影是意料中的事,因为这只可爱的小猪原本就是为他们而创作。麦兜在“春田花花幼儿园”里的故事,多数的小朋友都很熟悉。麦兜的学习、游戏、梦想,是每个孩子成长时都要经历的,或许是刚刚在学校里或是放学的路上他们还做着麦兜同样的梦呢。麦兜长大工作的故事,对于尚不谙世事的孩子来说,可能给他们这样的启发显得有些超前。相信这只是创作者的无心之过,因为他们想影片能适合所有年龄层观众的口味。因此,不得不将成人的辛酸故事也搬上了银幕。年龄稍大一点孩子,他们可能会隐约体会其中的感人之处,而刚刚走上社会并立即遭受到和麦兜同样打击的大孩子,一定觉得自己简直就是麦兜的原形。很多小观众说影片的中部比较沉闷,这也正是年龄和社会阅历不同的人对麦兜故事的不同感受,长大了的麦兜与小朋友产生了距离感是必然的,他们觉得沉闷也是正常的,因为长大后的麦兜好像已经不是他们的朋友,而是大人们的朋友了。

麦兜儿时的故事,成人只能以回味和感慨来抒发心情。幼儿园和学校里的故事早就远去了,回味这段当年的快乐时光,每一个成年人,都有说不尽的感慨。感慨年光易逝,感慨美妙好景不在,感慨长大成人后的艰辛。麦兜儿时故事给成人带来的只有回忆和喟叹,麦兜变成负资产人士的故事,可谓一下切中香港草根族的命脉。在大公司裁员、小公司倒闭,资产缩水的状况之下,负资产成为香港经济社会中一个常用的词语。而负资产的人士当中以草根阶层的人数居多,只有这些日日奔忙,不断承受压力在供房、供车的人,才最无承受经济波动的能力,最有机会成为负资产的人。与其说麦兜是某一个香港草民的化身,还不如说是草根阶层的观众在银幕上看到的就是自己。加之创作者们在影片使用的都是香港的真实地名,地道的香港街景,更让香港的观众感受到这一完全虚构的卡通人物故事的真切。由此产生的认可,除了为自己找到一个寄托同感的知己外,也是对创作者一个莫大的宽慰。“麦兜”给香港电影的启示

香港经济近几年的不景气,连累到电影业内也一片萧条。香港主流的动作片、鬼片、笑片,都少有佳作推出,更不要说本来就实力不足的动画片。电影市场的冷清,当然与电影创作水平的裹足不前有关,但在经济形势的影响下,观众的看片兴趣的转移不能说不是原因之一。眼看自己的资产缩水、股票狂跌,就算是他还记得去看电影放松一下,还能有心情忍受一群人莫名其妙地厮杀、无厘头地搞笑吗?能在银幕找到自己的影子,看到一丝前途的希望,然后再开心一笑,当然是普通草民的最好选择了。

周星驰的《少林足球》的故事精彩吗?相信不熟悉香港社会环境的观众一定也觉得很无聊,对于它能创下香港电影史上的最高卖座记录一定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但香港的观众,尤其是普通百姓却从星仔和他的一班师兄弟身上看到一股精神,一种希望。希望是每个人生活中无可或缺的指路明灯,能让观众从中看到自己希望的电影,自然也成就不俗的票房收入。《麦兜故事》没有《少》片那样的大投入,也没有炫目电脑特技运用,故事也显得平淡很多,但却将故事的适龄范围和亲和力力求加到最大。事实证明,贴近普通百姓生活的艺术一定能为百姓接受,关注普通百姓生活的故事一定会受到观众的喜欢。谁关注了草根阶层,谁就赢得了大多数的观众。这对于攀比特技

之风日盛的香港影坛来说,无疑是个很好的启发和借鉴。“麦兜”开创香港动画电影新天地

以前素有“东方好莱坞”之称的香港,虽然电影事业发达,但在动画片制作方面却十分欠缺,至今都难以找到一部港人引以为豪的动画佳作,充斥香港银幕都是日本、好莱坞的动画作品。《麦兜故事》上映后带来的轰动,令香港观众和香港电影人看到了香港动画电影的前景,没有好莱坞式的三维动画技术,也没有日本人的诡异想象,一个地地道道的香港故事便令观众齐声叫好,这其中一定得感谢谢立文、麦家碧夫妇的用心创作。

谢立文、麦家碧是香港漫画界的夫妻搭档,二人的作品在香港可谓独树一帜,完全不同于香港流行的武侠漫画。不仅角色造型上更可爱一些,故事更是老少皆宜。《麦兜故事》是他们1988年开始创作的《麦唛》漫画系列中一部分。在改编成电影时,故事的内容做了部分更改,更贴近观众。《麦唛》漫画中的麦唛和麦兜的形象,对于港人来说,一点都不陌生,因为麦唛和麦兜的形象在香港的文具、玩具中经常有见。麦唛和麦兜的故事也已经在香港的电视上出现过,改编成电影是谢立文、麦家碧一直以来的心愿。本来这部影片是打算在2001的暑期上映的,但为求质量而没有仓促完工,而在精雕细镂之后推迟到圣诞档期上映。

如果说香港的功夫片已经有了日薄西山之势,那么香港动画片的制作可以说还没有真正起步。在香港的电影业内甚至有人认为,拍动画片还不如拍一部专门发行VCD的影片赚钱,这些自然都打击了投资者和创作者的信心。

尤其是在香港电影市场整体低迷的状况之下,谢立文、麦家碧的逆市而动真让人佩服其胆略和自信。在好莱坞的三维动画大作《怪物公司》和宫崎骏手工绘制的二维动画电影《千与千寻》的面前,《麦兜故事》虽然显见技术上的落后,但创作者投注的热情和故事的本土感染力却弥补了其他方面的不足。撇开影片本身的收益和影响不言,其对香港电影人动画创作热情的鼓励和投资者信心的鼓舞是前所未有的。或许能在“麦兜”的精神鼓励之下,香港的动画创作而开创一个新的天地。如是,“麦兜”不仅是香港漫画界的一个传奇角色,更会是香港动画历史上成功的先行者。

第四、五、六课时(第二周)

电影《美丽人生》

导演:罗伯托·本尼格尼 Roberto Benigni 主演:罗伯托·本尼格尼 Roberto Benigni Nicoletta Braschi Giustino Durano Sergio Bini Bust Amerigo Fontani

出品:Cecchi Gori Group Tiger Cinematografica 故事梗概:

热情、幽默、善良的意大利犹太年轻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爱情、家庭和可爱的孩子,但是希特勒发动的世界大战将这个幸福的家庭赶进了纳粹的集中营。战争是狂人们的游戏,而对于天真的孩子来说,它却是一场真正的灾难。伟大的父亲让残酷的战争变成了游戏,让欢笑代替了恐惧,让希望在孩子身上实现。人生也正因此而变得美丽...... 电影评论

我 看 《美丽人生》

意大利影片《美丽人生》获得第71届奥斯卡金像奖三项桂冠,我们相信本尼格尼所得到的奖项是名至实归的,这可以从本片在戛纳电影节上首映时观众全体起立鼓掌达12分钟之久的事实上加以印证。一部电影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的确是难能可贵的,而她给我们带来的收获也是无穷的。电影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纯文学表现,让我们记忆深刻。

一、隐喻与反讽

这是一部充满了隐喻与反讽的电影。经常会有情节或对话让我的心情严肃或震惊,比如主人公在学校里穿着内衣裤站在讲桌上向众人炫耀自己完美的肚脐,种族主义的自恋与荒唐被这一幕诠释的淋漓尽致;比如主人公多次使用同伴教授的叔本华意志控制法而取得“成功”,攻击了叔本华为纳粹张目的哲学;比如主人公为儿子作出的“犹太人与狗不许入内”的解释以及在自家书店写上“蜘蛛与野蛮人不许入内”的决定,表现出对纳粹主义仅仅因为“喜好”而迫害犹太民族的无奈辛酸和愤怒;当小儿子向爸爸讲述将犹太人做成肥皂和扣子的传闻时,父亲的反应是向儿子解说这一传闻有多么不可能和荒谬,而这样的事却正在真实的发生,现在的荒谬只会让人哭,而不会让人笑;我们当然不会忘记那个为谜语而寝食难安的医生,主人公以为他要解救他的危难和生命了,而得到的却依然是有关谜语的请求,这时你会痛恨纳粹主义是怎样地漠视别人的幸福和生命;还有让我忘不了的是那两个谜语:“越浓越看不见”的是黑暗,“当你呼唤它时它已不存在了”是安静。我一时还分辨不清这两个谜语确切的寓意,但它却给我实实在在的沉重感。

例子已经够多,足够让我们相信,拍摄电影的一定是位有东方神秘主义气质的智者。二.何谓浪漫?

影片反映的事实也许是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的,犹太人在二战中的遭遇。但电影并不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地痛诉革命家史,它之所以特别,根本的原因在于讲述的角度。当犹太人的悲剧通过一个天性乐观的丈夫和父亲的无奈和挣扎,特别是滑稽和笑声而表现出来时,就造成一种无以复加的悲剧效果,这样的电影让你手足难安,将铅块放在你的心上,让你沉重得不知如何是好。主人公是另一种让我向往的男人,他没有强壮的肌肉和臂膀,却苦苦挣扎保护自己的妻子和儿子,不惜以生命为代价,而电影的精义还不止于此,他所苦苦保护的,不仅是妻儿的身体,更多的是,是心灵。是的,这就是影片最特别、最动人的地方。他从一开始就向儿子掩盖着全部不幸的事实,让他相信这仅仅是一场游戏;他不顾生命危险向妻子报知平安,为他播放喜爱的歌剧。他的努力使小儿子最后仍深信“赢坦克”的谎言,他的努力保护了妻儿的肉体,也保护了妻儿的心灵,但他的努力也使自己失去了生命。我相信任何有良知的人看到他被德国兵带走处决时仍为垃圾桶中的儿子表演滑稽的步伐时都笑不出来。如果说影片从头到尾都传递着一种浪漫的气氛,那么应作如是解释:何谓浪漫?重心灵胜于重肉体。三.大刀阔斧而且巧妙的叙事手法

有两个例证。一是从主人公“抢婚”成功到儿子长大这中间的时段和情节,被导演一刀砍下,其中也许有许多对抗家庭和对抗贫穷的艰难,但都永远存在于观众的想象之中了,是可称“大刀阔斧”;另一个例证是导演省略了时间的手法,当小儿子在“约瑟亚”的呼唤中从房里面跑出来,而父母正是刚刚走入花房的男女主人公时,我心里只有一个词语“奇妙”。总之,《美丽人生》是我看过的最优秀的电影。

眼 泪 因 何 而 来

关于二战和纳粹的影片,一度十分的流行,我也看过很多,但是没有一部像今天这部《美丽人生》令我感动,让我在看影片的过程中笑的前仰后合,在影片结束的时候,泣不成声。著名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说喜剧的最高境界是:含着眼泪的笑声。导演罗贝多·贝里尼一改以往战争题材影片的叙述方式,而是充满黑色幽默地拿纳粹开了个大玩笑,我可以接受“黑色喜剧”这个说法,正因为这是在喜剧的氛围中叙述的故事,才会博得观众们那么多的眼泪和掌声。事后,我总结了一下自己眼泪的“来源”,一是故事内容本身的感人,这是文学方面的;一是影片的线索、戏剧的冲突、高潮的设置、语言声音的运用、观众的心理等,这是美学方面的。下面就美学方面做一个评述。

一、冲突

戏剧冲突就是它的转折之处,我们在观看影片的时候很少会花费精力去分析冲突、高潮等等,这些都是在欣赏完影片后,在自己的回忆中逐渐建构起来的。所以,我凭借自己的回忆和理解,认为这部影片的较为明显的冲突有两处。

第一处是在基多和他的儿子被带往集中营的时候,整个故事急转直下,开始了一段悲哀的历程。原来美好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纳粹的手中。这里的转折是全剧中最明显的,但不是最有震撼力的,因为影片从一开始就为后面的悲剧部分打下了埋伏。影片开始的时候,打出一行字幕,告诉我们故事是发生在1939年的意大利,人们会很自然的想到这个故事与二战有关系。随后的内容是清新活泼的,基多邂逅了他“从天而降”的公主,观众一笑忘却了这个故事与1939年的意大利的关系。这时,编剧怕我们遗忘的太厉害,以致在巨大的戏剧冲突到来的时候犯心脏病,在一次地提醒我们——基多的叔叔受到了野蛮人的骚扰。此后,这样的遗忘与提醒交替出现,直到第一个冲突为止。所以,在这之前,虽然“遗忘”始终伴随着我们,但我们还是多少有些心理准备的。

冲突的第二处比较小,是基多为了寻找多拉,在集中营遇害的时候。在这前后,影片虽然都保持着悲剧的色彩,但这里给予观众的震撼较第一处要大得多,因为在这之前没有任何的铺垫。约书亚侥幸活了下来,“我的公主”听到了基多的呼唤,纳粹战败,开始逃命„„只要过了这个夜晚,集中营的日子不过是一场噩梦,一个游戏,一切都将回到从前„„就在这个时候,我们乐观的英雄基多被杀害了。传统的中国人只能接受大团圆的结局,见不得好人的流血牺牲;现代的中国人宁可让善良的人们全部死去,也不愿意看着一部分人活下来忍受死别的煎熬。如果故事的结局是约书亚获救,而基多和多拉都遇害的话,这就是一个中国戏剧的结局了,这叫“革命自有后来人”;而这部意大利的影片似乎更“绝情”一些,我想很多观众的眼泪都是在约书亚见到他妈妈的时候流下的。这就是我说第二个冲突更给人以心理上的打击的原因。

二、高潮

看完这部影片之后,我问自己它的高潮在哪里。在前半部分?不会,因为后面才是主要的,影片表现的乐观主义精神如果没有集中营的部分就什么也不是了。在后面吗?我又很难找到一个像样的段落,比如,言情片中男女主人公的大段感情道白,武打片中精彩的对打镜头等等。也就是说这部影片的高潮不在于情节上,很可能在情绪上,就是引得大家流眼泪的地方。我认为这样的高潮有以下几个好处:

第一,使得影片更加人格化。情绪化的高潮是直接对观众情绪的感染,影片本身是没有“情绪”的,它通过对观众情绪的调动使影片和观众的距离越来越近。由于这样的高潮是直接作用于观众的心灵的,所以它能更好得帮助我们理解影片的主题。我们在看打斗场面的时候很少会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因为打斗不过是一个情节,我们是把它当作一个完全客观的东西来欣赏的;而这种情绪的高潮则不同,影片和观众是互动的,影片本身是有生命的。

第二,充分调动了观众的积极性。每个看过这部影片的人都会有自己的见解,每个人找到的高潮不同,对高潮的感悟自然也就不同。情节上十分明显的高潮剥夺了观众的自主权,以命令式的口气告诉人们:“看,高潮在那儿!”这是十分令人反感的。关于《美丽人生》的高潮,我认为是从基多遇害开始的,有人会说我们的主人公都死了还有什么高潮呀?!可是我没办法不这么认为,因为这时我的情绪最激动,哭得最伤心。其实,前面基多在宴会上骑马带走多拉的时候也可以算做一个小高潮,因为那是大家最开心的时候。

总之,我觉得这样的处理应该是影片的发展方向,这是作为艺术和文化的电影应该追求的。情意绵绵的对白固然能让小儿女柔肠寸断,飞檐走壁的武功也能让观众目不暇接,但是这些终究不能长久的留在人们心中,情绪高潮和情节高潮的关系就像民族唱法与流行歌曲的关系似的。

三、关于观众的心理

冲突也好,高潮也罢,都是影片在观众头脑中产生的印象所引起的感觉。西方著名的电影理论巨匠麦茨提出了“入片状态”的概念。所谓“入片状态”就是由于电影满足了观众内心深处潜藏的某种无意识欲望,使观众一方面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是在看电影,银幕上的一切只不过是虚幻的影像;另一方面,观众又像睡着了一样沉湎于影片之中,以至把银幕上的一切又都当作现实。想来,观众们的眼泪就都是在这种状态中产生的,以至有的人都没有注意到自己的眼睛已经湿润了。

美丽的花不常开,《美丽人生》用含泪的微笑从美学的角度告诉了我们一个人生真谛:只要爱与希望存在,生活永远是美好的。

第七、八、九课时(第三周)

电影《十七岁的单车》

导演:王小帅 摄影:刘杰

主演:崔林

周迅

李滨

高媛媛

出品:吉光公司(Arc Light Films)北京电影制片厂

故事梗概: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外省的孩子阿贵进北京做快递员,不小心把公司配给他的高档单给丢了,并因此被开除。而城市贫民家庭的高中生小健则因为父亲屡次食言,偷了供异母妹妹上学的钱,从跳蚤市场买了这部车。两个少年的命运因此交织起来,从争夺到和解,终于因为小健的爱情纠葛,而以一起遭到痛打,车子严重毁坏为结局。影片背景:

本片为台湾著名电影学者、影评人焦雄屏经营的吉光电影公司的“三城记”系列电影之一。“三城记”系列电影结合两岸三地新锐导演,希望为二十一世纪华人新社会树立新形象,以别于上一代华人电影注重悲情及历史回顾。另五部影片为台湾导演林正盛《爱你爱我》、易智言《蓝色大门》、徐小明《流浪到淡水》、大陆导演贾樟柯《上海宝贝》以及香港导演余力为《人民找换》。本片及林正盛的《爱你爱我》为以完成作品并于2月双双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竞赛片单元,本片更获得最佳故事片评审团大奖即银熊奖。

影评:

17岁的烦恼与憧憬

中国第六代导演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有着张艺谋《秋菊打官司》的黑色幽默,但“笔触”没那么浓;它还有着时下风行的青春片的明朗气息,但又不像青春片那样肤浅;当然它也被打上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杰作《偷自行车的人》的烙印,但又回避了后者的犀利和绝望感。可喜的是,这些不同风格在影片中融合得非常巧妙,使得主创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艺术家的责任感融化在那会心的一笑或少年的朝气中。

自行车广东话叫“单车”,上海、江浙、台湾等地称“脚踏车”,在很长的时间里它是中国人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这样的日子正在消失,但对于影片中的“贵”,自行车的重要性跟对1950年代意大利的城市贫民一样,属于饭碗的一部分。他刚从乡下来到北京城,在一家快递公司找了一份差事,那辆公司发放的山地车需要他挣钱赚回来。城里的中学生“健”也需要一辆山地车,不过目的完全不一样,因为骑一辆酷酷的车,更容易得到漂亮女生的青睐。

尽管跟自己名字的谐音发生错位,“贵”和“健”在地位和身份上的差别清晰地映照出中国自古既有的城乡差别、贫富悬殊。自行车作用的反差,构成了影片主题核心的象征意义,也使得片中的自行车超越了剧情的推手或道具的性质,上升为跟主人公同样关键的“人物”。跟自行车相比,两位女主角代表的“向上爬”精神更像是为之伴舞的仙女,显得虚无缥缈。

从表面上看,片中人物的动机都是为了追求某种物质世界的具体东西,但在一个社会飞速发展的过渡阶段,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似乎成了减缓人心浮躁的“铁锚”。影片结束前有一场巧妙的胡同追车戏,除了充分展示京城建筑风格的作用外,似乎象征着人生的追求,尽管这种追求未必理性,但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追求任何东西都应该比看破红尘更实在些。

也许是出于对付官方检查的需要,也许是编导的独特风格,该片对于社会现象的透视没有用传统批判现实主义的剖析,而是用新新人类惯常的“轻描淡写”,当然这里的“轻”不是缺乏内涵的“轻”,而是厚积薄发的“轻”。比如影片没有把“健”定位成富家子弟、花花公子,他虽然以日韩剧偶像似的形象出场,但后来我们发现他的家境也颇为贫寒。这比传统的贫富比较式人物塑造(如穷人乖孩子、富家败家子)要高明得多。可惜,关于“健”的家事,片中提及太少,跟上半场中“贵”的故事相比显得稍弱些。当然,“健”有许多课外活动的戏,有利于西方观众了解中国的同龄人(“瞧,他们跟我们玩一样的游戏!”)其实,影片即使没有那份爱情青春元素,也照样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它的叙事和风格很简洁明朗,没有文艺片常有的人为晦涩。当然,影片的精华不在那几场零星的谈情说爱戏,说实在,那是扮演“健”的演员最弱的地方。但他跟父亲正面冲突那场戏完全投入、十分精彩,而那场戏正是全片的情感高潮。窃以为追车后的“真正”结局反而缺乏社会广泛性,流于戏剧套路,它也许象征着某种社会黑暗势力对弱者的欺压,但这种象征性只会使喜欢大团圆结局的人们觉得浑身不舒服,并不能引起观众心灵深处的同情心。

“贵”的演员乃本片的一大惊喜,他把一个农村少年内向、固执、不怕吃苦、心地善良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观片时,你若告诉我他是从乡下临时招来的非职业演员,我一定会信;但对于一名初登银幕、并非扮演自己的新人,崔林在该片中的演技令人想起《秋菊》中的巩俐。上半场几乎是他的独角戏,台词不多,但表情跨度很大,丰富的内心世界尽显黝黑的脸上。到下半场,“贵”的戏少了,性格发展也处于停滞状态,所幸“健”在此时开始出彩,撑起了故事的另外半边天。说起“半边天”,影片中的两位女角颇有特色。她们均是单层次的人物,飘忽在“贵”和“健”的世界里,跟自行车一样,处于可望和可及的中间地带。在很多电影里,漂亮女角都被当作男主角大获全胜的点缀,但此处两位女角本身也处于向上“攀登”状态,她们似乎就是“贵”和“健”的异性模糊投影,离他们一步之遥,但不可能成为囊中宝物。周迅扮演的保姆更有神秘感,没有一句台词,但弦外之音足以令人唏嘘;高媛媛扮演的女同学缺了个增加厚度的背景故事,我们知道她另有所爱,目标是玩车技的酷男生,但光这点似乎留于脸谱化,应该有点别的内容。周迅的保姆故事全靠两句对白,但女同学的动机太简单,因此,非常上相的高媛媛显得镜头多了一点。扮演“健”妹妹的演员把唯一的一句台词处理成了诗朗诵,虽无关紧要,却相当刺耳。影片花了不少镜头捕捉北京的风貌,但没有掉进风光片的陷阱。影片中的北京,比外国游客看到的要真实,更接近中国外地游客的感受,既有一份新鲜感,又仿佛来到梦中的北京。可贵的是,影片没有流于简单的人流和车流,而是尽量在这些过渡镜头中插入一些颇有生活趣味的小细节。对于一部预算不高的国产文艺片,该片在音乐、音效等方面比同类作品要讲究些,比如配乐,很多国产片都实行低成本的“拿来主义”,用整段现成的器乐表现主题,或用一首首的完整流行歌曲表现时代氛围,用得又长又滥,但《十七岁的单车》的配乐风格更像《卧虎藏龙》的主题,音乐少而精,跟画面配合得恰到好处。十七岁,一个做梦的时节。我们看到的虽然是一个有点苦涩的梦,但依然不乏理想主义色彩。毕竟,21世纪初的中国已不是狄更斯笔下的世界,再加上编导精心构筑的那份青春气息,使得现实更明媚、更容易消化。

精神的冰激凌

《十七岁的单车》属于大陆土产,但它被中国观众接受的方式却有点“出口转内销”的味道。它是台湾电影学者、影评人焦雄屏经营的吉光电影公司的“三城记”系列电影之一。另五部影片为台湾导演林正盛《爱你爱我》、易智言《蓝色大门》、徐小明《流浪到淡水》、大陆导演贾樟柯《上海宝贝》以及香港导演余力为《人民找换》。不言而喻,这些电影都要打造一座城市的“传奇”与“流言”。

坦白地说,《十七岁的单车》并没有上演一段崭新的北京“传奇”。有人把它跟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经典《偷自行车的人》相提并论。即使王小帅没有受到前辈们的影响,他这部电影从情节上说,都还没有一则晚报新闻那么富有起承转合。《十七岁的单车》最多只是一部现代版的“骆驼祥子”,但它又不具备老舍先生编织故事的功夫。当然,电影没必要将自己打扮成惊险故事,它同样可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不过,这故事最好如苏东坡的“行云流水”:“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可惜整部电影的节奏,如同喝醉酒的人骑单车,要么风驰电掣、要么踉踉跄跄。

但这不等于《十七岁的单车》毫无是处,毕竟“看电影”与“故事会”不同。整部电影到处闪烁着北京“流言”——那些发生在四合院、铁道边和建筑工地的细节,照亮了观众们的花样年华。这也正是“传奇”与“流言”的区别:前者是一个个悲痛或幸福的故事,而后者只是一些记忆的碎片。问题也同样出在这里,当年罗丹砍下巴尔扎克塑像过于完美的手,因为部分会破坏整体。那么,过于生动的“流言”,会不会破坏“传奇”的魅力?更何况,《十七岁的单车》讲述的“传奇”,本身又相当干瘪。

罗贝尔·布烈松反复强调:“影片不可能是表演。”这位杰出的“拍电影的人”,认为演员富于表情的脸,会令人想起歌舞伎的过火表演。这让我想起剧中那个漂亮的女职校生,她如此“喧宾夺主”,以至于我几乎忘记了自己面对的是电影还是广告。如此多“富有表情的脸”,使得每一张脸都那么容易地消失在别人背后。偷穿主人衣服的女保姆、开百货店的外省青年、窘迫而憨厚的父亲,都这样一闪而过。唯一的例外,大概就是妹妹对哥哥的那段话,很明显在背台词。

陈旧的“传奇”和新鲜的“流言”,构成一部发育失衡的电影。这使得它的节奏,无法像北京的数来宝那样收转自如。《十七岁的单车》仿佛一支精神的冰激凌。事隔多年,我们还能记得它停留在嘴唇上的瞬间,却记不得它是什么样子。对这部电影的最终评价,也将存在着“理智与情感”的艰难抉择。正如影评人Liar所说:“我发现自己的审美趣味再一次地与一种气味或者说是记忆的氛围混淆在一起,他们互相排斥,又互相作用。”不同的是,Liar选择“情感”,原谅了这部电影的失衡;而我选择“理智”,眼高手低地指责了一通。

《十七岁的单车》:在大雨中奔跑

多年前,曾经流行这样一种说法:十六岁是花季,十七岁是雨季。不知道现在是不是还有这种说法,流行开始渐渐疏远我。这个说法流行了多年,源自于一部电视剧和一首流行歌的流传,那是《十六岁的花季》和《十七岁的雨季》。那些充满年轻活力的少男少女,在方寸大小的电视荧屏上吸引住成千上万的大人与孩子的目光。年轻俊美的“小”帅哥林志颖在华美舞群的陪衬下,在人工的大雨滂沱中随着青春的节奏舞动着。时光流逝,那些青春的脸庞已不再年轻,“十六岁花季,十七岁雨季”的这种说法也已被尘封在人们流光年华的记忆中。

单车,其实就是自行车。我国是自行车大国,所以自行车对于国人而言并非代步工具那么简单。有些时候,对某些人来说,自行车可就承载着太多了。对生活的美好追求,有时其实再简单不过了,对于像郭连贵这样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孩子来说,他现有的生活稳定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其实都附在他那辆银色的自行车。

将十七岁和单车这两样东西联系起来,预示着影片并非是像《蓝色大门》那种清纯美好的青春片。单车是我国南方广东一带的口音叫法,影片的故事却是发生在首都北京。片名这种显眼的不和谐,让影片从一开始就带给你不好的感示。

影片的故事其实很简单。郭连贵与小健两个同处于十七岁芳华的男孩子,因为一辆银色的自行车而被扭在一起,展现了郭连贵失车、找车从而遇上小健的一系列事件。影片的结尾终于让两个年轻孩子所代表着的两种截然迥异的人生价值观进行了一次激烈的碰撞交汇,给观看影片的人们淡淡地留下了一个问号。

我们就像影片中的两位主角郭连贵和小健一样,都曾经有过那亮丽的年华,在那年华消逝之际,我们都没有起伸手挽留,直到过了多年以后才会回首想起那段生活。在此时,我们通常会因为每一个事件或事物才会去翻看尘封的记忆。影片就像我们随手触及,让我们可以轻松时光倒流的神奇事物。我们小心翼翼、蹑手蹑脚地走回年少的过去,轻轻抚去覆在记忆上面那一层薄薄的尘灰,然后再慢慢打开似乎已经泛黄的记忆相册。

翻阅之时,我们惊奇地发现在以往的自己身上找到更多与小健相似点,而与郭连贵对照却发现,郭连贵对于年少的我们而言是那么的陌生,那么的无法靠近。回到现在长大的我们,却对郭连贵又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理解他。这也许就是我们为什么要长大的缘故吧。

同一辆自行车,那辆银色的自行车,对于小健,那只是可有可无的虚荣附属品。甚至因为那莫名奇妙的虚荣,让悄悄靠近自己的女生又转过头去投向另一种虚荣的怀抱。而对于郭连贵而言,那是他满足生活最低的依赖,甚至是他整个生活的支点。在影片中我们看见郭连贵骑上自行车欢快地在北京大街小巷穿行,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信心,也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全部寄托于那辆自行车上,那辆银色的自行车。当自行车被偷去之后,郭连贵的脸上再没有欢快的笑容,他拼命的找,他不是在找自行车,而是在找他的生活。相比较而言,我们可以看见小健失去车的那种歇斯底里,那是对失去虚荣的极端体现。

或许可能使我说重了,其实在这个年龄段的人们,对自己正在追求的或者自己到底要追求什么,没有一个清晰而确切的概念。在虚无的红尘中奔跑,在滂沱的大雨中奔跑,去追逐本应不该在半空中漂浮的红丝巾一样。只是拼命地奔跑,至于自己为什么奔跑,在追逐什么东西,或许连自己都不是很了解。

虽然影片开头那一段对话,让我开始嗅出影片的一丝黑色幽默。然而对着郭连贵,我那僵硬的嘴角实在无法牵动一丝。这个饰演郭连贵的演员实在是影片的亮点。如果不看背景资料,我还以为是从农村里找的本色演员。他精准把握着郭连贵这个角色的特征,可以说他每一次出现都让我相信他就是郭连贵。

影片中的女角倒是符号化,代表着两个孩子所向往的生活。看完影片,我居然连她们的名字都不记得。要不是演员现在的“名声在外”,我几乎要忘却在影片中还有这两个女配角,戏份少得可怜。看完影片,让人记住演员的名字,而非饰演角色的名字。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做演员的缺失,话扯远了,不说了。

相比较而言,周迅饰演的角色倒是有一点符号化的真义。她第一次出现在郭连贵眼里,那可是在符号化不过了。她代表着郭连贵所奢望的生活,郭连贵只是在欣赏她的美好生活。当她近距离出现的时候,她那一身大红的衣服,她那如血一般刺眼的口红,这一切都让我感觉不自在,隐隐觉得她的不真实。我不知道是不是导演故意安排她这种形象,以此来暗示郭连贵瞻望的那种生活泡沫也有破灭的时候。因此,郭连贵更为珍惜他现有的生活支点——那辆银色的自行车。而高圆圆饰演的小健女同学,平白无味,在小健丢车之后那一次转向实在是毫无征兆,出乎我对影片剧情的计划展望。

说到影片剧情的曲折,感觉影片的编导们有点为曲折而曲折,这让我有些不适。不过幸好,影片在这一点没有太为过火,尺度把握得很好。影片的配乐做得很用心,并没有以往国产影片的那种“拿来主义”的通病。少而精,而且出现得总是恰到好处,这也算是影片的另一亮点。

前面说到影片隐约有一点黑色幽默的意味,我不知道影片的编导们是不是避重就轻,故意为之。自从郭连贵像一头瞎了眼睛的芒蜂一般,给逼入北京那些绕弯打结的胡同之后,就像暗喻着他被现实的生活给无情地一步一步逼近,直到将他逼入那个胡同的死角。影片中对社会现象的透视、剖析笔调不是十分尖刻、一针见血。打个比方,就像医生原来打算做手术,到了手术台前却只是将患者的皮肤划开,半睁着眼睛看了一眼,然后吩咐护士缝合,这个手术就这么简单完结了。

我还是第一次看见在影片中,北京显得那么真实,虽然我还没有去过。影片中的北京并没有茫然消失在那熙来攘往的匆匆人流与车流中,那些纳入摄影机北京的大街小巷是那样的真实的。影片的画面虽然也像时下青春片流行那样的明亮,却比其他的青春片有了一种别样的风味。

《十七岁的单车》,同样是青春,却是如此苦涩的青春。侧首观看影片的过程,我似乎一直含着一枚苦果,然后随着影片去翻阅我的芳华岁月。十七岁——在这个年龄每个人也许都有一辆银色的自行车,骑上它,然后拼命的蹬着它,你在追逐着什么?为什么追逐?在影片的结尾,郭连贵拥有它却等于失去它,他该怎么办?如果是你,你又该怎么办呢?

也许,也许你我依然在那一片虚无的红尘中奔跑,在滂沱的大雨中奔跑,却失去了十七岁时的一往直前,而是三步一回首,五步一回头,也许我们,也许我们该„„

评论:寻找主题的电影一直是很吃香的,而且寻车的情节更是让人联想起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名作《偷自行车的人》,与德西卡的悲天悯人相比,导演王小帅似乎显得过于冷冰冰了。他既没有站在同情的立场上看待影片中的人物,也没有意图让观众对人物产生任何情感。几乎所有的镜头都是平视和稍有仰视的,王小帅的视点也是以旁观者的视点出现,一共两次特写,其他时候都是处在局外,没有什么太大的感情色彩,两场打人的高潮戏都显得冷漠和克制。Liar在他的评论中说地下隧道的打人戏中有不合时宜的近景,可能他忽视了王小帅给的机位,王给的机位并非正面特写,仅仅是一个说明性的近景,因此也无所谓变换了他的立场。在众人抢车的戏中,虽然快递员发出了绝望的喊叫,但镜头也只是在他的身后用了一个相当随意的视点来交待,完全没有让观众为之动容的企图。总之,想要在影片中寻找到任何煽情的部分都是不可能的,即使是片尾快递员扛着车走过这个城市,你仍无法对其中的任何一方产生感情。

王小帅用灵巧的笔法描述了一种无法回避的现实状态,在我们生存的这个空间里,永远都有关于身份认同的追逐和焦虑,他把镜头对准了这群被这个城市遗忘的人们,轻易获得了与青春期无关的认同。

第十、十一、十二课时(第四周)

电影《想飞》 故事梗概:

网络公司创作总监卓克(吴彦祖饰)与弟弟凯迪(陈冠希饰)相依为命。卓克正在为公司设计虚拟偶像PrincessD,却苦于没有理想的蓝本做参考。偶然间,他在酒吧认识了女服务员阿玲(李心洁饰)。在误食了几颗摇头丸之后,卓克眼前的阿玲变成了一个身手不凡的少女,将酒吧后巷的一伙街头混混打得落花流水„„从此,阿玲就成了他创作电脑游戏中虚拟偶像的蓝本。其实,表面上冷酷、又染发又纹身的阿玲,是一个活泼开朗又照顾家庭的女孩子,她梦想自己有一天能飞,以便脱离糟糕的生活环境。卓克和凯迪的出现,给阿玲带来了希望,同时也改变了她的人生之路„„ 张爱嘉流水三章介绍

《想飞》——她是电脑上的公主,历险的向导,但是当有危难时,操纵者可以安然离去,抛下她也无所谓,因为她是Princess D。玲梦想自己有一天能飞,以便脱离这一切。Princess D给玲带来了人生的希望,她幻想自己真的能成为公主。然而一切都不会如想像中那么顺利,在遭遇到了共同的挫折之后,由虚拟世界延伸出来的这份人间真情更显可贵。

《想飞》有别于张艾嘉一贯的文艺片,题材涉及网上世界以至问题青少年的生涯。张艾嘉想借这部美轮美奂的爱情故事跟随年轻人的脚步与心声,已近五十的张艾嘉没有固步自封,看来她仍旧想“飞”!

《地久天长》——讲述一名天生患有血友病的年青人,在一次治疗中感染艾滋病,而他的母亲一直在旁支持他,一齐面对困难,直至其生命最后一刻。最后儿子离开了,但做母亲的仍积极面对人生,甚至辅导其他艾滋病患者。

正当《地久天长》片开拍的时候,现实中发生了张艾嘉儿子被绑架案件。相信她在拍摄这部讲述母子情的电影时,更彻彻底底地体会到做母亲的痛切感受。

《最爱》——张艾嘉总善于将个人的爱情感受和对人生的体验,巧妙地套入故事中。她说,“一生中最要紧的是朋友,整天想写有关友谊的故事,如果两个女人是好朋友,又同时喜欢一个男人,结果是Friendship重要,还是love?”这便是《最爱》要问的问题。最爱是谁?恐怕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种答案!电影评论

一 点 想 法

中国人都爱以俗话做论据来证明自己的所言非虚,但俗话不一定是真理。比如“好心有好报”,就在很多情况下都不成立,以至于后来又有了“好心没好报”这样的抱怨之词。张艾嘉的新作《想飞》就又为我们验证了一回“好心没好报”的道理。一个影片如果没有一个主题,那最好是拍成一部纯粹让人发笑,或是只能带来恐惧的娱乐片,但这部影片显然有着非常明确的主题。片名已经向观众透露了一定的信息,开头处一段三维动画短片,通过一只苍蝇的独白更直接将影片的主题引领到追求理想、改变现状的寓意之上。在此后的时间里,Joker带着他那之前不求上进的弟弟与一班有志之士,将自己的房间变成了工作室,用来制作他心目中的Princess(公主),以及玲在弟弟欠下巨债的情况之下仍不求报酬做他们模特,都显示出一班年轻人想要借制作出Princess D来实现各自心中理想的决心。

如果将故事按照这一主线发展下去,然后弄出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结局,相信也会是个不错的励志片,跟影片的原意也比较相符。但玲家庭的困境,弟弟不务正业要以替债主携带毒品来偿还债务等情节的出现,反而减弱了故事主线的生命力。而其中涉及到的家庭与社会、理想与现实、事业与爱情等诸多的问题,导演似乎也想借机做一下探讨,终于导致故事的结构显得太过繁杂令人生闷。这样做的结局是可想而知的,圈内的人士都为张艾嘉的用心良苦而感动,称这是一部很用心的作品,其实说白了这也是一种变相的批评,言外之意不就是除了用心之外其它的就不敢恭维了。

《想飞》---一部适合让年轻人感动的电影

《想飞》是一部适合年轻人看的电影,而且是一部适合让年轻人感动的电影,极具艺术野心的张艾嘉用心良苦地在电影里注入时下最时髦的元素,最普遍的社会问题。时髦的电脑特技、流行的ICQ恋爱,浪漫的爱情和理想,还有吸毒、黑社会、家庭不幸。张艾嘉将家庭与社会、理想与现实、事业与爱情等诸多问题集中在短短的90多分钟里,目的是想营造出更多的新意,赋予影片本身更多的内涵,让观众从中感悟到更多。但事实上,这样的处理的处理对于导演来说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幸好张艾嘉把主题紧抓在年轻人追求理想、改变现状的寓意上,把影片拍成了一部温柔、简单而又理智的青春励志小品。

我一直认为拍青春片应该拍得美丽而充满希冀——这样才对得住青春两个字,相信张艾嘉的意图也是一样的,当李心洁发现了弟弟身边的行李,观众很容易就能猜到她会替对方带货,但是观众猜测不到李心洁竟然能够平安归来,更加猜测不到她的守护天使居然是她已经精神失常的母亲。张艾嘉是温柔的,她不忍心让年轻人看到绝望,所以李心洁才能逃脱厄运掌控化为Princess D——当然,从电影艺术的角度来说,如果李心洁死去,影片会更有震撼力、更具现实批判和获奖可能。但是电影片除了艺术之外,还应顾及更多的涵义。面目可憎和太过写实的青春片如《牯岭街少年》等,导演企图阻止青少年犯罪的苦心,从现实意义上来说,是十分失败的。

李心洁在片中饰演最尖锐、出彩的角色阿玲,一个父亲是终身囚犯、母亲痴呆,小弟浑浑噩噩。一个人顶着一个破碎家庭。每一天都在跟命运之神搏斗的庙街少女。在《想飞》中戏份吃重,有颇多沉重内心戏。李心洁没有辜负师父张艾嘉的期望,将一个生命力丰富、热情爽朗却又骄傲的性格女孩演的活灵活现。吴彦祖与陈冠希两位香港新生代帅哥男星,饰演一对个性截然不同的宝贝兄弟。吴彦祖在片中表现平平,勉强合格,陈冠希则可谓是本色演出,孩子气十足,与饰演的角色颇为吻合。还有他自我询问的那句“唱KTV等于浪费青春吗?“让人为之一震。

另外,借着李宗盛漂亮的音乐、张艾嘉温柔的视角、男女主角的俊朗美丽以及和呼吸一样轻柔的爱情,片中有许多画面看起来颇为舒服:比如黑天鹅绒的夜、展翅欲飞的青春,阿玲斜倚在Joker单车后座,迎风伸出手掌,体验风的身体在她指尖穿梭。海边码头,闪着梦想的微微星光,抿住双唇迎向海风微笑的少女,隔着铁丝网试图抚摸到自己喜欢的男孩。还有广告牌里悠悠旋转的摩天轮和木马,清新隽永得令人怀疑全世界谈情说爱的最佳地点是否就是午夜空空的电车和两个人相依偎的脚踏车——张艾嘉果然有一定煽情的本事。

总的来说,《想飞》这部电影最成功的就是张艾嘉的拍片角度并不是老气横秋、将成人观点凌驾于青春角色意志之上,也不是硬把青春褒奖成花瓶,而是用平和态度在两者中间找了一个平衡点,尝试忠实地呈现现代年轻人对理想的追求和生命的体会——虽然票房差强人意,但也算是拍出了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青春影片。

第十三、十四、十五课时(第五周)

电影《天堂电影院》

外文片名 Nuovo cinema Paradiso 影片类型 剧情

国家/地区 法国 意大利 导演

朱塞佩·多纳托雷 Giuseppe Tornatore

编剧

朱塞佩·多纳托雷 Giuseppe Tornatore.....screenplay/story

Vanna Paoli.....collaborating writer 《天堂电影院》,一部意大利电影,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电影史上一部不能不提的经典之作。

影片所讲述的是一个成长在意大利西西里岛詹卡多村庄中小孩子的故事。主人翁多多是个古灵精怪的小孩子,而艾费多则是“天堂乐园戏院”的放映师,因为电影的穿针引线,使得他们建立起来亦师亦友的感情。放映师所扮演的是个引领者的角色,在多多的童年、青少年、成年,甚至是老年,一直带领着多多成长。在他死后,他留给多多一盒胶卷,重新串连起多多遗失了三十年的回忆与情感。

在意大利南部小镇姜卡尔多,童年的小多多不仅喜欢看电影,还喜欢看放映师艾弗达“剪”电影:在40年代的意大利小镇上,电影在放映之前都要经由牧师检查,把认为观众不宜的镜头(比如接吻戏)严格地剪掉之后,才可以放映。所以,观众每当发现接吻镜头又被删去了的时候,就会全场起哄、甚至吐口水;而放到煽情的段落,观众们又会集体嚎啕大哭,总之电影院里总是热闹非凡。

小多多把那些在转动中带来神奇影像的胶片视若珍宝,他的理想就是成为像艾弗达那样的电影放映师。不过艾弗达看到了小多多的聪慧伶俐,他认为小多多将来一定会有更远大的前程,他劝小多多离开小镇:“不要在这里呆着,时间久了你会认为这里就是世界的中心。” 而小多多还很难理解艾弗达的话,他每天来放映室跟艾弗达学习电影放映。好心的艾弗达为了让更多的观众看到电影,搞了一次露天电影,结果胶片着火了,小多多把艾弗达从火海中救了出来,但艾弗达双目失明。小多多成了小镇唯一会放电影的人,他接替艾弗达成了小镇的电影放映师。

多多渐渐长大,他爱上了银行家的女儿艾莲娜。初恋的纯洁情愫美如天堂,但是一对小情侣的海誓山盟被艾莲娜父亲的阻挠给隔断了,多多去服兵役,而艾莲娜去念大学。伤心的多多从此离开小镇,追寻自己生命中的梦想……

已经人过中年的多多回到家乡,又见到了当年的恋人艾莲娜,才发现当初艾弗达的苦心:当年艾莲娜的消息被艾弗达偷偷隐藏起来,他把自己难以实现的人生梦想,寄托在眼前这个英俊明媚如阳光照耀的少年身上,为了多多的前程不被爱情耽搁,他隐瞒了艾莲娜来找过多多的事。多多在影院的废墟中找到了当年艾莲娜留给自己的纸条,往事历历,人生的机缘巧合已经成为过去,更没有办法计较种种离合之间的得失。

故乡的小镇,电影已经被电视取代,昔日的电影院也已经满目破落即要被炸毁来修建停车场。小镇的人都想观看影院炸毁,新鲜好奇的年轻人和感慨惆怅的老人们聚集而来。曾经容纳小镇人们的嬉笑怒骂的天堂电影院,轰然倒塌。

多多回到城市,他打开老艾弗达留给他的礼物:一盘电影胶片,当初被删去的接吻镜头都被接在一起。当初小多多曾经那样百般企求而不得的胶片,现在老艾弗达一并送给了他,连同一些令人缅怀的记忆、一些流逝的岁月与梦想、以及那个已经过去的曾经带给人们天堂般幸福感受的电影的时代。影评

这种悲伤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拥有

within temptation的歌中我最喜欢的那首hand of sorrow中的一句歌词:He is torn between his honor and the true love of his life。Alfredo阻断了Salvatore的爱情,成就了他的事业,直到影片结束,我仍然不知道这样善意的决定是不是明智。古人云:哀兵必胜;我在新加坡上课的时候,老师曰:痛苦比幸福更能促使一个人的成功。是不是失去心爱的女孩的刺激,服兵役的折磨,小镇人民像驴子一样麻木,重复,单调的生活促使Salvatore离开了小镇,去了罗马,成就了Alfredo地梦想——“我不要听你说话,我要听别人谈论你”,这我不得而知。

爱情会使人缚足,平庸,堕落;这是我一直同意的观点。现实中,童话中,文学作品中,我没有看到多少让我为之动容,说的出理由的爱情。我不知道为什么在地铁上坐在我面前的一对男女要紧紧依偎,不知道他们结束了这段感情,是不是和另外两个人重新重复这样的模式。爱情会严重毁坏一个人的大脑,通常可以达到脑残的程度,但是面对这样残酷的结局,所有的人仍然在前赴后继。“天堂电影院”讲述着Salvatore成为著名导演的故事,虽然他成名后的辉煌只是短短几个镜头,众人的几句话,但是见微知著,足可以知道Salvatore是多么出名的“大人物”。从小到大,饰演Salvatore的三个演员,我还是最喜欢中年的他,一头白发,高大的身影,冷峻的面庞,深邃饱含伤感的眼睛。这样的一个名导演,可以拍摄中众人肯定的片子,却没有勇气回到会触动他最柔软神经的家乡,却没有心情去认真地爱一个人,只能让生活在麻木中升华,女人在床上不停地换。当他知道当年的爱情,是Alfredo刻意阻断的时候,仍然期待着与爱人发生什么;但是那个曾经的女孩已经是人妻人母,告诉他所有的美好都是回忆,我们没有将来。所以有人说,Salvatore虽然功成名就,但仍然是孤独的,悲伤的,可怜的。

我不同意。面对前途和爱情,选择后者的要不是非常洒脱,就是生命中的失败者,而现实中后者居多。如果当年,Salvatore结婚了,和他心爱的女孩日夜厮守,就像他年轻时候一样,我觉得他不能成为日后的著名导演,顶多是个小镇的电影放映员,和Alfredo一样,过着重复,没有激情的生活,最后在电视时代取代电影时代的时候,失业,没有工作,没有前途。Alfredo正是看透了这点,告诉Salvatore不要写信,不要回头,不要想我们,永远地离开这里。这样的良苦用心,换来了Salvatore的功成名就。他也许空虚,也许有永远解不开的心结,但是这种悲伤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拥有。

故乡的小镇,电影已经被电视取代,昔日的电影院也已经满目破落即要被炸毁来修建停车场。小镇的人都想观看影院炸毁,新鲜好奇的年轻人和感慨惆怅的老人们聚集而来。曾经容纳小镇人们的嬉笑怒骂的天堂电影院,轰然倒塌。Salvatore回到城市,他打开老艾弗达留给他的礼物:一盘电影胶片,当初被删去的接吻镜头都被接在一起。当初小多多曾经那样百般企求而不得的胶片,现在老艾弗达一并送给了他,连同一些令人缅怀的记忆、一些流逝的岁月与梦想、以及那个已经过去的曾经带给人们天堂般幸福感受的电影的时代。

物是人非,时过境迁。留得住的是自己的事业,自己的梦想,留不住的是自己的心境,自己的爱情。孰重孰轻,我选择支持这种结局。人生也许是完成大自然新陈代谢的一个过程,你应该选择出生,成长,家庭,繁衍,死亡;但是,你也可以选择平庸中的一些变数,确实如电影中说的:每个人都在追逐一颗星星。

经典中的经典

天堂电影院更像是导演托那托雷的自传,和海上钢琴师以及美丽的西西里传说一起,射影了导演自己丰满的童年。那中浓浓的思乡情结在影片里洋溢、流淌。而故事中主人公的名字为托托,更表达了导演自己对往事的缅怀。所以,与其说是故事片不如说是托纳托雷运用电影这一手段记录和表达了自己的人生和自己对人生的认识以及看法。

个人比较感慨的是在无数商业片云集的今天,这部电影依然能够让我定定的坐在那里180分钟(还是173分钟?)将近3小时的观看缺丝毫没有让我觉得屁股痛;反而让我在看了3遍的今天又重温了一次。而重温的同时又骗了N公升笔者的眼泪...第十六、十七、十八课时(第六周)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

(原名:Les Choristes)是由Christophe Barratier导演的电影。讲述了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莫安琦(Pierre Morhange 雅克·贝汉饰)重回法国故地出席母亲的葬礼,他的旧友(狄迪尔·弗拉蒙饰)送给他一本陈旧的日记,看着这本当年音乐启蒙老师克莱门特(Clement Mathieu,杰拉尔·朱诺饰)遗下的日记,皮埃尔慢慢细味着老师当年的心境,一幕幕童年的回忆也浮出自己记忆的深潭。剧情介绍

克莱芒•马修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不过在1949年的法国乡村,他没有发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最终成为了一间男子寄宿学校的助理教师。这所学校有一个外号叫“池塘之底”,因为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到任后克莱芒•马修发现学校的校长(Francois Berleand饰)以残暴高压的手段管治这班问题少年,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性格沉静的克莱芒•马修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闲时他会创作一些合唱曲,而令他惊奇的是这所寄宿学校竟然没有音乐课,他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

克莱芒•马修开始教学生们如何唱歌,但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一个最大的麻烦制造者就是皮埃尔·莫杭治(Jean·Baptiste Maunier饰),皮埃尔拥有天使的面孔和歌喉却有着令人头疼的性格,谆谆善诱的克莱芒•马修把Pierre的音乐天赋发掘出来,同时他也与皮埃尔的母亲产生了一段微妙感情。

影片赏析

飞逝的欢笑和无法抑制的泪水都已成为过去,却永远不能被忘怀。如果是由一段音乐,一首歌或是一组合唱连接起这遥远的回声,那么它们所打下的烙印就会更加深刻。可能是由于这个缘故,当看到一群反叛的寄宿学校的孩子们被召集到一个合唱团中,并谱写出他们动人的孩提乐章时,观众被深深地打动了。

1948年,当马修克莱蒙——一位失业的音乐教师在一所管教寄宿学校找到了一份管教的工作时,他如同进入了一个孩子们的地狱。他被匆忙逃走的原任管教的经历所震惊,又亲眼目睹了学校各项严厉的惩罚手段。校长的残忍,其他管教的冷酷,孩子们的无法无天及可怜无助,让他产生了一种改变学校的管教象警察对待犯人一样对待孩子们的冲动。他在乐谱上写下了专门为孩子们谱写的歌曲,他用纯净的音乐唤回了管教们冰冷已久的心,解脱了束缚孩子们身心的绳索,抚平了他们受伤的心。神圣而纯净的音乐不但净化了孩子们的心灵,更对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仁爱、友善、宽容的极致是让所有的观众眼中充满喜悦的泪水。

《放牛班的春天》片中担纲演出及演唱的男主角青少年男高音尚巴堤莫里耶领衔圣马克教堂儿童唱诗班展现歌唱亲和力的现场演出.美妙传唱《放牛班的春天》奥斯卡提名主题曲Vois Sur Ton Chemin与多首主题乐曲,以及来自3座法国凯萨奖肯定的电影音乐家所创作的《小宇宙》、《喜马拉雅》、《男孩变成熊》等电影音乐作品《放牛班的春天》里,马修老师面对育幼院中一群状况多多的孩子,他透过筹组合唱团的方式,激发孩子们的音乐潜能,让这群孩子从美妙的歌声中感受到新的启发,片子在阐扬爱的教育之余,也同时应验了音乐启发性灵的力量。

《放牛班的春天》自2004年上映以来,票房与口碑齐声沸扬,不仅席卷法国超过860万人观影人次,全球也开出超过8300万美金的票房红盘。由以《小宇宙》、《喜马拉雅》、《放牛班的春天》荣获凯萨奖最佳电影音乐3座大奖的法国电影音乐名家Bruno Coulais担纲创作的音乐荣获了法国凯萨奖最佳电影音乐、最佳音响两项大奖与欧洲电影奖最佳电影音乐大奖喝采,并入围了奥斯卡最佳电影主题曲[*”Vois Sur Ton Chemin 眺望你的路途“]、英国影艺学院奖最佳电影音乐等项目。影片本身则是获得凯萨奖6项提名[*最佳影片、导演、处女作、制作设计、男主角、男配角],并入围奥斯卡、金球奖、英国影艺学院奖的最佳外语片项目。电影原声带也是卖得吓吓叫,先是蝉连法国排行榜冠军,狂破百万张大关,等到电影登陆美国,原声带照样横扫老美,一举抢占Billboard古典专辑榜亚军,发行半年后仍驻留全美古典专辑榜前10名。

以青少年男高音尚巴堤莫里耶(Jean-Baptiste Maunier)为首的圣马克教堂儿童唱诗班(Les Petits Enfants de Saint Marc)因为在电影中的动人演出与感人演出而深获瞩目,甚至因为片子的超人气,而展开了巡回演唱会,演唱档期都已排到2005年秋季。2005年夏季发行的现场演唱特辑《En Concert》是圣马克教堂儿童唱诗班于2005年1月28号、30号两天在巴黎著名的”Le Palais des Congrès“大会堂所作的现场演唱精华,演唱会由担任圣马克教堂儿童唱诗班指挥职务超过20年的名指挥家Nicolas Porte担纲指挥。在暖度恰当、悠扬动人的交响乐的乐声,30位唱诗班成员以洋溢着圣洁、童真气氛的唱诗班合唱歌声选唱了《放牛班的春天》的主题曲 ”Vois Sur Ton Chemin眺望你的路途“ 与 ”In Memoriam追念“ 等多段主题乐曲,还有来自Bruno Coulais为《小宇宙》(”La Fin Du Rêve“)、《喜马拉雅》(”Karma“)以及2003年荣获柏林影展肯定的丹麦动画片《男孩变成熊》(”Le Trou Dans La Neige“、”Le Choix“)所作的电影音乐作品以及传统圣乐作品(”Ave Maria“)。圣马克教堂儿童唱诗班的美妙歌声演唱,贴切传达了Bruno Coulais的电影音乐里所蕴藏的神圣、优雅特质,同时也表达了音乐净化人心的真谛。

第十九、二十、二十一课时(第七周)

电影《我的1919》 剧情介绍

1918年,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初,中国驻美公使作为本国政府的全权代表赴法国参加。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和会上却处处受到歧视,野心勃勃的日本政府更企图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辩论会上,顾维钧慷慨陈词,从历史、人文等诸多方面阐明中国必须收回山东的严正立场,说:“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由此获得全世界与全国的一致称赞。

为争取在法华工的同工同酬,顾维钧的好友肖克俭在巴黎组织游行罢工,遭到法国警察逮捕。获释之后,他仍然积极投入唤醒民众的工作。然而,他和朝鲜革命者一起爆炸日本代表团所住旅馆的偏激行为使朝鲜和中国成为舆论矛头的指向。

巴黎和会最终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国内由此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肖克俭等人也在巴黎集会抗议。而软弱的北洋政府竟然逼迫代表团在和约上签字。代表团团长陆徽祥等人左右为难之下只好出走,代表团仅剩顾维钧和王正廷两人仍在坚持外交斡旋。肖克俭眼见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中国的现状,愤然给爱妻留下遗书,在凡尔赛宫广场举火自焚。顾维钧受了感动,说:“山东是中国的,我们拒绝签字!”

影片解读

这是一个命题作文。它是关于李大钊和五四运动的。这是一部献礼影片。

切入点是巴黎和会。这是五四运动的直接起因。对于中国电影来说,巴黎和会是一个新内容。选择一个新的角度对一部电影非常重要。如果我们从正面来写这段历史,写五四运动,故事会显得比较“陈旧”,很难有大突破。如果我们以巴黎和会为切入点,我们也完全可以涉及这个命题作文的基本内容。但这样的角度,会给人新鲜感。

于是,故事中的主人公从李大钊变成了顾维均。这成了一个关键的问题。作为民国著名外交家和年轻的美国公使,顾维钧是当时出席巴黎和会的最年轻的中国代表之一。主人公的这种转变,是我们所希望的。我们一直希望突破一种意识形态讲述历史的模式。只要客观公正,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历史的讲述者。在这点上,我们的想法得到了认可。作为一个民国的外交官,对于巴黎和会,他的视角会比较有说服力。但我们并不是要直接来写这段历史。我们希望表现的是在一战以后,巴黎和会那种历史背景下中国人的生存状态。我们要讲的故事发生在一九一九年,这个大前提不能变,但我们可以把它变成“我的 1919”,顾维钧的1919。

故事现在发生在法国,五四运动退到了背景。剧本出来以后,许多人很意外,因为他们原来以为这是一部正面反映五四运动的剧本。而故事全部发生在巴黎,这样,就避免了很多我们以前习以为常的东西。现在,我们选择了一个新的视角,但我们必须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由于当时条件限制,我们只能呆在中国写法国,写巴黎。可以说,这基本上是“闭门造车”。我们只能尽可能造得象一些。

我们选择了顾维钧的1919,从一个个人的角度来回顾历史,力图使剧本所呈现的历史更具一种个性色彩,同时,也努力从主观中表现出某种客观。因为顾维钧本人是外交官,外交是他的工作,所以我们可以很自然地通过他的眼睛看到那段历史。顾维钧是一个很严谨的人。作为剧本主人公,我们努力使他的性格更符合电影的表现。由于内容需要,在真实的外交人员之外,我们在顾维钧身边重新设立了一组人物关系,如肖克俭、梅等人物。这些虚构的人物在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成员、巴黎的华侨、华工和留学生与国内的五四运动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

顾维钧是一个真实的人物,他在国际外交界声名显赫,这是我们不能不考虑的问题。因此,无形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的自由发挥。我们更多的只能在外交上展现他的才华、智慧和性格,有关他个人的、生活上的事件和细节不便虚构和发挥。这是非常遗憾的。

创作中,我们比较喜欢陆徵祥这个人物,他是民国外交总长兼代表团团长。尽管他受过西方教育,讲一口流利的法语,娶了一个比利时的太太,还是一个天主教徒,但他在骨子里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人,在他的身上表现出更多的矛盾、迷茫和不知所措。这实际上象征着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期间的地位、状态。事实上,中国人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这在外交上并不能算胜利,但至少表明中国人在世界外交事务中突破了一种心理障碍。我们除了说“是”,还可以说“不”。

这个剧本中有许多西方元首,比如美国总统威尔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和英国首相劳合乔治。作为一个中国人,如何把握这些人物性格,也是这个剧本成败的关键之一。首先,阅读这些人物的资料是必不可少的。但事实上,在那些材料中,寻找到能够构成故事的素材并不是容易的。因为它们必须符合我们剧本的需要。这就面临重新设计的问题。我们在保留了这些人物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了重新设计。关键是他们如何自然而然地成为我们剧本中的人物,使这些人物与我们设计的主人公建立起一种新的关系。必须使这些人物象外国人。威尔逊总统、克里孟梭总理、劳合乔治首相这些人物彼此是不可替代的。我们必须了解英国人、法国人和美国人之间存在的文化上、政治上的差异,这样,才可以使他们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以及他们的行为方式符合他们各自的身份、个性。

在剧本最后修改阶段去我们去了巴黎。我们需要重新反思我们的剧本,人物、历史氛围、文化等等是否真实。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如果时间更多一些,剧本可能会更好一些。

第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课时(第八周)

电影《二手雄狮》 电影简介

故事发生在60年代初期的德克萨斯州,14岁的沃尔特(海利·乔·奥斯蒙特 饰)有两个非比寻常的伯父,他们生活在德克萨斯州的乡下,那里可以说是沃尔特最不愿意去的地方,不料,刚放暑假的他就被母亲玫(凯拉·塞吉威克 饰)从家里赶了出来,一向单身的玫要和新男友过甜蜜的二人生活,所以才把儿子沃尔特送到遥远的乡下。小小年纪的沃尔特,只得收拾简单的行李,去和两个疯子般的老男人度过他一直期待的快乐暑假,要等到母亲来接他,沃尔特才能解脱出来。

性格古怪、脾气粗暴的哈勃(罗伯特·杜瓦尔 饰)和加斯·迈肯(迈克尔·凯恩 饰),就是沃尔特乡下农场的两个伯父,传说他们两个曾经是银行抢劫犯,犯案后黑手党把他们藏了起来,甚至在他们年轻的时候还参加过战争。

这些虚实难辨的谣传令人难以捉摸,可以肯定的是,哈勃和加斯·迈肯似乎总能从神秘渠道获得需要的现金。有一次,沃尔特在一个木箱子里找到了一张加斯·迈肯年轻时和一个美丽女人在一起的照片,他好奇的问老伯父,照片里的漂亮女人是谁?

渐渐的,老伯父们向沃尔特讲起了他们年轻时的故事,那时候德克萨斯州还处在一个混乱的年代。这些故事深深吸引了小沃尔特,他幻想着那些故事里色彩丰富的画面,男人们骑在马上奔驰,用手中的剑去捍卫自己的生存,博得美丽少女的芳心,他的两个伯父是那时叱咤风云的英雄,经历着人们只能在梦中才能看到的冒险日子。

老伯父们的往事,无意中使小沃尔特发现了看世界的另一道门,一个充满真正冒险的新天地。老伯父丰富的人生阅历,深深地影响了小沃尔特,使他看到了一个人们崇尚尊敬和勇敢甚于金钱和权力的不同世界。同样的,通过给侄儿讲述自己年轻时的故事,哈勃和加斯开始用新的视角看待自己的人生,并且重新找到了老年生活的快乐……

影评 ”小阿甘“和两个影帝

这是一部关于男人的电影,饰演片中主要角色的三个男演员,“小阿甘” 海利·乔·奥斯蒙特和两个老头(迈克尔·凯恩与罗伯特·杜瓦尔),也因为他们在演艺事业上的辉煌成绩,成为本片最大的亮点。这三个人中,有获得过两次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的迈克尔·凯尔,捧过一次奥斯卡小金人罗伯特·杜瓦尔,以及12岁就获得奥斯卡提名的海利·乔·奥斯蒙特,他们每一位都可以独担大任,这次一起走进《二手雄狮》剧组,本片给人的震撼可想而知。

自从1994年在《阿甘正传》里出演“小阿甘”一角之后,才6岁的海利·乔·奥斯蒙特就展现出了耀眼的演技才能,被众多电影人赏识,此后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他出演了26部影视剧,俨然成为好莱坞最炙手可热的童星。后来他在《第六感》中的惊人表现,成为这部悬念片成功的关键,因此得到2000年的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表演奖提名者。在2001年海利又主演了《人工智能》,在影片中他不露痕迹的精湛表演,再次被人誉为好莱坞的神童,更有无数的小女生为他痴迷。

在这部带着怀旧风格的喜剧影片《二手雄狮》里,海利非常适合演绎片中早熟男孩“沃尔特”的角色,他天真好奇,对老伯父讲述的往事神往不已,他也从中得到了成长,学会了尊重和勇敢。海利的表演天分在片中展露无余,他自己说这种表演天分来自他的演员父亲尤金·奥斯蒙特(Eugene Osment),“我想我演戏的感觉都来源于我父亲的遗传”,海利说,“父亲是个伟大的演员,他在舞台上活跃了12年,我很小的时候我就找到了演戏的感觉,这些都得归于我的父亲”。

老家伙们的快意人生

曾经在混乱年代像牛仔一样持枪纵马的两兄弟,年老时守在一个乡下农场,年轻时抢来的钱随意扔在黑暗的小房间,在屋前垦地种菜,用长枪在河里打鱼,在木屋的回廊上沐浴阳光——这就是片中两个“老伯父”的快意人生。他们到老都保持着男子汉的气概,用自己的尊严和勇气,去捍卫他们属于自己的生活。迈克尔·凯恩和罗伯特·杜瓦尔,似乎真的就是影片里的两个古怪老男人,作为演员,他们年轻时都演过许多快马奔驰刀来枪往的角色,年老时回归宁静,那种人生经历恰好和《二手狮子》的“老伯父”如出一辙,所以,你会不自觉的喜欢上这两个古怪的老头,并且,尊重他们一如尊重自己的老祖父。

已经成长为少年的海利,不再像以前那样可爱,他身上的一些童稚气质也在消失。不过与其遗憾的感叹,不如去期待他会带来惊喜,至少在本片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海利许多纯真的影子一如从前。

《二手雄狮》里惬意生活在乡下的两个老男人,很容易让我们联想起上个月上映的《天地无限》,那部影片讲述的也是两个老男人的兄弟情谊,而且主角之一也有罗伯特·杜瓦尔,但两部影片给人的感觉却截然不同。《天地无限》表面是躁动的、血脉贲张的,内里却是英雄的落寞;而《二手雄狮》则是宁静的、惬意的,内里是英雄的勇气和尊严,是两个老头在时代变换后度过余生的快意情怀。

第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课时(第九周)

纪录片:《海豚湾》

日本太极是个风光秀美的美丽海湾,然而这里每年有23000头海豚被日本渔民捕杀,影片客观而真实的记录了这一事实。

影评:

假如投票选择人类最喜爱的野生动物,陆地上,无疑是中国的大熊猫;而在广阔的海洋里,相信很多人会把票投向可爱的海豚。虽然大海里的生物稍显陌生,但作为哺乳动物,很少对人类造成攻击的大型鱼类,聪明的海豚实在是招人喜爱。它既不像小型鱼类那样只供观赏,又不像鲸鱼那样笨重无趣;虽然食肉,但海豚却站在了袭击人类的鲨鱼的对立面,仿佛是另一类忠诚的宠物伙伴。民间广泛流传着海豚帮助人类的传说,他们被描绘成了海洋里的和平使者,水族馆里的表演明星,孩子们的好朋友,如吕克·贝松的电影《碧海情天》里那样打动了无数人。

然而,这一切并不是真相的全部,在某些利欲熏心的人看来,这些可爱的动物,不过是一只只水中游动的摇钱树,把他们从大海里捕捞上来,初衷只是为了商业上的巨额利润。人类的愉悦和享受,换来的是海豚们被剥夺自由的无家可归。更有甚者,为了捕捉可供水族馆表演的海豚,渔民和他们的货主们不息用围捕屠杀的方式来对待这些无辜的生命。碧蓝的海水被染得鲜红,真实的血腥画面,冲击着每一个关爱动物的心灵。纪录片《海豚湾》就告诉人们现实的另一面,人类的欢愉常常是建立在动物的痛苦、生态的毁坏之上,这是一个文明发展的悖论,从动物园的诞生一刻,就充满了争议,难以用简单的善恶标准来评判。

在动物保护主义者路易斯·皮希欧约和理查德·欧百利看来,他们的所作所为,完全是站在正义的角度去拯救被日本人屠杀的海豚。这部纪录片,自始至终站在他们的角度,把残忍而一意孤行的日本人作为敌人。不断的抗争,勇敢的揭露,只为了让太极村海豚湾的真相暴露在全世界面前,才能挽救那些海豚的生命。影片以曾拍摄过海豚连续剧的演员欧百利开始讲述,通过他个人的心路转变,向一无所知的观众介绍海豚表演背后的暴利和杀戮。一只能在海豚馆里向孩子们跳跃的海豚,就可以经营者带来一百万美元的收入。但因为缺乏必要的生存空间,它们终会因为疾病和痛苦,而选择“自杀”的方式来自我终结。海豚表演带来的巨额利润,促生了全世界各地兴建大量的场馆,也刺激了海豚捕捞业。日本的太极镇,因为其地理位置成为了海豚捕捞的基地,一只宽吻海豚能买到十五万美元,而在日本这片并不宽阔的海域,一年有超过两万三千头的海滩被大肆捕捞、偷运,甚至于被残忍屠杀。

数据已经让人触目惊心,而更令人愤慨的,是日本政府和所谓的“鲸类保护”组织对这些事实的掩饰和狡辩。《海豚湾》在揭露日本渔民如何通过围捕的方式,置海豚于死地的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日本如何在国际组织中斡旋,躲避指责。捕鲸业本就是日本传统的渔业基础,也是日本在国际市场上所占的最大份额,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保护这种支柱产业,对内采取补贴,对外则利用各种游说集团,金援第三世界国家的方式,阻挡国际社会和环保组织的压力。而通过国际舆论,迫使日本人放弃大肆捕捞海豚,正是欧百利和皮希欧约冒死潜入太极村拍摄录像和照片的主要途径,这些理想主义的西方人这么做了,并且的确收到了成效。

《海豚湾》里的环保主义者们,并不是真正的生态科学家,他们都是出于自身对海豚的喜爱,才走到了一起。但他们是各自产业里的精英,每个人都有一技之长,有影视明星,潜水冠军,“工业光魔”的道具专家等等,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与日本渔民和官员周旋,避免遭受到个人安危的迫害。虽然在影片开始时,皮希欧约对着摄影机抱怨自己会“没命”,并提到了有人因此被害的“阴谋论”假设。但是,观众看到片中的日本警方,并没有太为难这群西方人,他们虽然收到了渔民的阻扰,但还是顺利的把大包小包的器材运到了太极村的旅馆里,深夜潜入到港湾里,并轻易得蒙骗过当地政府的询问。为了一个高尚的目的,海豚保护小队的举动可以被称为勇敢,他们发自于对海豚的个人情感,而置自己的安全于不顾。与资料片、电影里那些人与海豚并游的画面并观时,观众不知不觉会被感动。在这种煽情但有效的拍摄手法之下,海豚作为一种动物被强烈的拟人化了,影片成了一部好人打败坏人,凭借“勇气”和“博爱”,挽救朋友的成人童话。

从这种角度来阐释,《海豚湾》并不能算一部客观公正的纪录片,而更像是一部动物保护者的宣传片。因为这部影片的主题是如此的“正确”,可以说从一开始就占领了道德的阵地,足够调动起观众的同情心,把矛头指向日本渔夫和那些所谓的鲸类保护组织。影片中的秘密行动,更像是一场简化版的好莱坞动作电影。一个年迈的“兰博”带领着队友们,潜入“恐怖分子”的营地,与“邪恶的日本人”斗智斗勇,最终解救出人质。这让整部纪录片充满了悬念,具有娱乐性的情节,比那些堆砌资料的传统纪录片更加吸引人。然而,这种一边倒的立场,以及过于专一的目的,也让整部影片丧失了更广阔的视角,很遗憾的没能在格局和立意上进一步提升。影片仅仅是聚焦于对海豚的专爱,却没能成为倡导保护所有海洋动物,乃至于全体动植物界的生态影片。此外,对于影片中精心构造的“非黑即白”的善恶阵营,也有些流于过激和浅显。镜头中,几乎所有的日本渔民都成了刻板丑恶的嘴脸,可拍摄者却忘了对准那些购买海豚的欧美海豚馆,西方人也并不都像环保小组那样高尚而伟大。到底谁是始作俑者,海豚捕捞最大的受益者是谁?《海豚湾》没有继续追究,却一直把海豚肉的汞含量是否超标,来作为重点讨论的问题,甚至与因工业污染而造成的“水俣丑闻”相提并论。影片最后也没有给出具体数据,到底这一年两万多头海豚,有百分之多少被食用,而又有多少被卖到西方表演。论据的模糊,论点的不统一,无形中削弱了《海豚湾》的说服力,如果能在公正性和科学性上再继续完善,影片还能再上一个台阶。

保护动物,维持生态平衡,这固然重要,但这是全人类都应该面对思考的主题。就像海豚馆的广泛兴建,并不仅限于几个国家,受益者也不独日本人。然而,影片的主创在道德批判的大棒下,一味的把矛头对准了日本人,甚至在民族主义的角度来挖掘海豚捕捞的价值,而放弃了科学层面上的探讨和比较。这种创作手法在宣泄情感的方面很有效,但是没有从大着眼,在整个生态学的高度来说明保护海豚的重要性。很多时候,因为影视拍摄,冲浪和潜水,这类偶然机会创造出来的“海豚通人性”的个人经验,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并没有绝对的说服力。《海豚湾》从头到尾,也没能在科学上证明,海豚就是更高级的智慧生物,比猴子、狗或者小白鼠更应该受到到保护。一厢情愿的个人情感,理想化的对象,掩盖了应有的逻辑判断,影片主创们在选择资料的时候忽视了一些基本的数据。至于海豚在整个海洋生态循环中的地位,它们和其他鱼类的关系,影片也没有足够的挖掘。观众看完影片中,并不知道整个海洋捕捞业的大致框架,对于海豚这样的顶级食肉动物,怎样的捕捞范围才能保持生态平衡,超出多少才会造成物种的灭绝。对于整个海洋鱼类的前景和危机感,详实的科学数据和图表,或许更有说服力,可因为影片主创并非真正的生态学家,他们所能传递的,更多的是感性上的愤慨,而非理性的分析,也无法提出长远的解决方案。

影片中最震撼的场面,莫过于他们终于拍摄到了海豚被大肆屠杀的那片血染海洋,这让主创的理想主义行为终于有了辛苦的回报。其实,整部影片有这些镜头就足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足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起到向世人宣传海豚保护的效果。《海豚湾》作为一部立场鲜明的环保影片,虽然在逻辑点、科学性上稍有缺憾,但依然把自己的观点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出来,通过充沛的原始情感,传递给观众,最终收获了同情和解救生态的机遇。

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课时(第十周)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 剧情介绍

已近而立之年的克里斯·加德纳(威尔·史密斯),28岁才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父亲,下定决心要给孩子做一个好爸爸。但事业不顺,生活潦倒,只能每天奔波于各大医院,卖骨密度扫描仪,偶然间认识到做证券经纪人并不是需要大学生文凭,只要懂数字和人际关系就可以做到后,就主动去找维特证券的经理Jay twistle,并凭借自己的执着、非凡的妙语,得到了一个实习的机会。但是实习生有20人,他们必须无薪工作六个月,最后只能有一个人录用,这对克里斯·加德纳来说实在是难上加难。这时,妻子因为不忍穷苦的生活,独自去了纽约,克里斯·加德纳和儿子亦因为极度的贫穷而失去了自己的住所,过着东奔西跑的生活,他一边卖骨密度扫描仪,一边作实习生,后来还必须去教堂排队,争取得到教堂救济的住房。但是克里斯·加德纳一直很乐观,并且教育儿子,不要灰心。因为极度的贫穷,克里斯·加德纳甚至去卖血。功夫不负有心人,克里斯·加德纳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脱颖而出,获得了股票经纪人的工作,后来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我生活的这一部分叫做搭公车”——故事开始

“我生活的这一部分叫做犯傻”——发现在自己面试时帮自己照看扫描仪的嘻哈女孩带着仪器跑开而将其追回

“我生活的这一部分现在的这一部分叫做疲于奔命“”幸福自己会来敲门 生活也能得到解脱”

“我就是这样一种人你向我提问如果我答不上来我就会告诉你„我不知道‟但我保证我清楚该怎样找到答案,我会找到答案的”面试官说“假设有个人不穿着正装就跑过来面试然后我却录用了他,你会怎么评价?“”那他的裤子一定很考究”——面试

父子在篮球场——“别让人家说你成不了大器,包括我,好吗?”

“你有梦想的话你就得去保护它”

“那些自己没有成材的人会说你也不能成材”

“我生命中的这个阶段这个很短的阶段叫做幸福”——成为了经纪人

影片解读 改编自真实传记

《当幸福来敲门》改编自美国著名黑人投资专家克里斯·加纳今年年初出版的同名自传。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式励志故事。作为一名单身父亲,加纳一度面临连自己的温饱也无法解决的困境。在最困难的时期,加纳只能将自己仅有的财产背在背上,一手提着尿布,一手推着婴儿车,与儿子一起前往无家可归者收容所。实在无处容身时,父子俩只能到公园、地铁卫生间这样的地方过夜。

为了养活儿子,穷困潦倒、无家可归的他从最底层的推销员做起,最后成为全美知名的金融投资家。回忆起自己的这段过去,克里斯·加纳表示:“在我二十几岁的时候,我经历了人们可以想象到的各种艰难、黑暗、恐惧的时刻,不过我从来没有放弃过。这本自传还有一层深意,那就是即使在最最艰难的时刻,父亲与儿子是不可分离的。”

20来岁的加德纳读书不多,任职医疗物资推销员,还要照顾女友和年幼儿子。1981年,他在旧金山一个停车场,看到一名驾着红色法拉利的男人正找车位,他回忆道:“我对他说:„你可用我的车位,但我要你答两个问题:你做什么工作和怎样做?”‟对方自称是股票经纪,月薪达80000美元,比加德纳年薪多一倍。

加德纳于是辞职转行,成功获得证券公司聘请,但还未上班,请他的人被解雇,新工作泡汤了。应征新工作前,他和女友吵架,惊动警员上门调停,加德纳被警方追讨1200美元的违例停车罚款,因为无力还钱,他被判入狱10天。但噩梦还未完,出狱后他发现女友同儿子都消失了,他变得一无所有。几个月后,女友再次现身,但不是想重修旧好,而是她不想带着儿子了。加德纳需要抚养孩子,不能再住单身宿舍,被迫流浪街头……廉价旅馆、公园、火车站厕所、办公室枱底,都成了两父子的栖身之所,一年后他才储够钱拥有自己的小窝。

加德纳努力赚钱,当上股票经纪后,事业一帆风顺。1987年他在芝加哥开设经纪公司做老板,成为百万富翁,近年致力在南非扶贫。他出版了自传,就是《幸福来敲门》(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影评 由威尔·斯密斯主演的《当幸福来敲门》,不是想象中的喜剧影片,而是伴随着沉重和泪水的一段艰难的人生经历。影片着重展现男主角克里斯·加德纳人生失意之绝处逢生的“绝处”,以及他面对逆境的乐观和奋斗精神。剧中没有抢眼的演员,没有精彩的配乐,没有花哨的剪辑,然而,贯穿影片始终的励志精神,深深打动了我。

生意失败、爱妻离弃、生活窘困、居无定所——疲于奔命、忙于生计却被现实逼向死角的克里斯,带着年幼的儿子,在生活的夹缝里始终保持着奔跑的姿势,尽管事事受挫,却从来不言放弃。最终,他在竞争激烈的证券公司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专业投资人,这预示着克里斯将有一个稳定的收入,他和儿子的幸福生活将有一个新开始。难以忘记——因拖欠房租被赶出汽车旅馆的那个深夜,克里斯哄着年幼的儿子睡在地铁站的厕所里,当惊魂的推门声、敲门声、诅咒声次第响起,他只能抱着儿子无奈哭泣。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绝望的境地啊!难以忘记——克里斯为了比其它竞争对手更努力地争取时间去联系潜在的客户,他在实习期间从不停下手中的电话,不喝水(为减少上厕所的时间),这样他每天可以争取到8分钟有效时间。“8分钟”是克里斯对待工作的一种态度。也正是因为这每天“8分钟”,克里斯一点点找到命运的出口,取得最终的成功。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就象穷困潦倒的克里斯梦想成为证券公司的专业投资人。克里斯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因为他没有时间去抱怨命运的不公,所以他等到了幸福来敲门。克里斯的经历让我想起了一个朋友。多年前,我和朋友经常在一起打乒乓球,朋友逢打必输,我时常戏称他为手下败将。后来因为工作原因,我渐渐放弃了有益的运动,经常泡在文件、报纸和会议里,而朋友先是自制球案找人对擂,后来攒了钱自己买球案和自动发球器,经过多年苦练,朋友的乒乓球技已经圈内无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和他对擂,倒是我逢打必输。朋友说:“当年,就是因为不服你称我是手下败将,所以才下决心要赢你!”朋友做到了,因为他有了目标,当他付诸努力,我便成了他的手下败将。《当幸福来敲门》,其实我们知道,幸福不会自己来敲门。只有我们认定了生活目标,并为之努力为之奋斗,才有希望去等待幸福降临。这样,当我们与幸福只有一门之隔,敲开它,就是一片新天地。

第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课时(第十一周)

影片名:《难以忽视的真相》

简介:他是几乎成为美国总统的人——阿尔·戈尔。很难说他成为总统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但是现在,他就在改变世界的路上。

本片记录了戈尔作为一个环保专家,一个世界公民,为了环保世界进行的种种努力。他精彩的演说,议会上咄咄逼人的质询,对于环保议程的推进努力,还有在这一切的背后,他的内心世界

电影由戴维斯·古根海姆执导、前美国副总统戈尔主演。此片获得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片,由Melissa Etheridge演唱的主题曲I Need To Wake Up获得最佳歌曲奖。《难以忽视的真相》也是一本由戈尔编写之书籍的名称,这本书曾在2006年7月2日1和8月13日成为《纽约时报》的销售排行榜第一名,并在数个月后再次登上冠军之位

《难以忽视的真相》是一部纪录片,其中揭露了气候变迁的资料并对此做出预测,同时也在电影中穿插了高尔的个人活动。透过巡回全球的简报发表,戈尔指出全球暖化的科学证据、讨论全球暖化经济和政治的层面,并阐述他相信人类制造的温室气体若没有减少,在不久后全球气候将发生重大变化。

电影包含许多段落是为了反驳认为全球暖化不明显或尚未被证实的人。例如,戈尔探讨了格陵兰或南极洲冰床溶解的风险,可能使全球海平面升高近6公尺,沿海地区将会被淹没,也会让约一亿人因此成为难民。格陵兰冰雪融化后的水盐分含量较低,可能会中断湾流而造成北欧地区气温骤降。

为了解释全球暖化现象,电影引用了对南极洲冰层中心样本(ice core samples)在过去六十万年间的温度和二氧化碳含量数值的检测。飓风卡特里娜也被用来推论9-14公尺高的海浪对沿岸地区造成的破坏。

戈尔在纪录片的最后说到,若是尽快采取适当的行动,例如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种植更多植物,将能阻止全球暖化带来的影响。高尔也告诉观众如何能帮助减缓暖化现象。

同名的书籍也在电影上映后不久推出,其中包含了更详细的附加内容、科学分析,以及戈尔对于纪录片中探讨之议题的评论。

The World In Our Words:《难以忽视的真相》影评

往往,要影响一个人,更有效的不是说教、不是命令,而是共鸣。

——Seamel

抚摸着青草,河岸露出了一小块泥土,周遭一片祥和安静,突然之间,你感觉身体好像汽车换了一档,就像深吸一口气,然后说:„哦,我都忘记这样的美景了‟……”

这是我迄今为止所看过的纪录片电影中最诗意化的开场,伴着充满磁性的低沉旁白,一些似乎已经只可能在记忆里去搜寻的场景顷刻间便将把观众带入到关于美好的憧憬中。

这是一部由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主演的环保主题纪录片,片名叫《难以忽视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导演戴维斯·古根海姆巧妙地把全球变暖所引发的种种自然现象与戈尔先生的个人历史,以及他长期以来致力于警示和改善全球变暖现象的行动交织在一起,以一种科普但不乏味、趣味但不失严肃、呼吁却不说教的方式,震撼性地呈现在观众的面前,发人深省。

影片从一张1968年的圣诞夜由阿波罗8号执行任务时拍摄的地球照片开始说起,提出了“全球气候变暖”这样一个全球性警示,尔后,通过对比近几十年来全球温度上升数据与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曲线,发现二者直接呈直接的正相关关系,有力地驳斥了一些政治导向或者受政府控制的科学家把目前的全球变暖解释成与人类行为无必然联系的气候周期性变化的无为论调,进而,列举了一系列灾难性事件,如2003年的非典(SARS)、近两年的禽流感、干旱、水灾、飓风……,这些看似本无因果联系的事件,却都是由于气候变暖所导致的……

戈尔作为一名资深的环保主义者,退休后并没有赋闲在家,而是到世界各地,去拜访研究全球气温、地质学的科学家,并参与其中的一些研究计划,之所以会从事这项研究,是因为戈尔上大学时的导师就是研究全球气温变化的创始人之一,导师给他种下了这颗种子,可见,很多时候,我们的一些意识往往就在这不经意之间会形成并影响我们。

也许,我们谁都无法左右这个世界的变化,但是,当我们有了某种意识、有了忧患,我们就需要行动起来,影片中引用了丘吉尔的一段名言“继续拖延、折中和自我安慰式的权宜之计的时代已经接近尾声。取而代之的是我们将开始生活于其后果之中。”

2007年2月2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由来自世界各地的2000多位科学家起草,并由100多个国家的官员及专家进行修改和审定的最新版全球气候评估报告的梗概,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前景做出了“令人沮丧”的评估,并得出了“令人震惊”的结论: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可能将升高1.9℃到4.6℃,并导致海平面升高18至58厘米。如果这一趋势持续千年,会最终导致格陵兰岛和南极的冰盖完全消融,海平面将因此升高7米。报告还指出,由于气温升高,到2080年,全球将有11亿到32亿人口面临缺水,有2亿到6亿人口面临粮食短缺,有2亿人口因严重的干旱、水平面升高以及洪水等自然灾害而迁居。此外全球持续变暖将导致世界上1/4的动植物在未来50年内灭绝,也就是说,半个世纪后将会有100多万个物种从地球上消失……

携起手来,拯救我们的地球!

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首先,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每个人都在制造使得全球气候变暖的温室气体;

然后,介绍一个有趣的游戏给他们(点击开始),测试自己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积极采取措施减少该数字,试想,按照目前全球60亿人口数量计算,每人每年减排1吨二氧化碳气体,一年就可以少向大气中排放60亿吨该温室气体,这将有力地使危机得以改善;

如果有可能的话,号召他们告诉更多的人这样一个事实,这有点类似我们都很反感的那种“收到后转发转发再转发”的无聊游戏,但是,这样做却是出于一个朴素而又友善的目标,即为了拯救我们所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

The World In Our Words(为世界发出我们的声音!)

Just Do it!

第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课时(第十四周)

影片名:《乱世佳人》 简介:

影片开始于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前夕,佐治亚州一个名叫桃瑞(Tara)的庄园。斯佳丽·奥哈拉(Scarlett O'Hara)是庄园主爱尔兰移民杰拉尔德·奥哈拉(Gerald O'Hara)和妻子埃伦(Ellen)的三个女儿中的长女。她爱上了阿希礼·威尔克斯(Ashley Wilkes),而阿希礼却选择了表妹梅勒妮·汉密尔顿(Melanie Hamilton),并定于次日在十二橡园举行烧烤宴会,同时宣布两人订婚。

在十二橡园,她遇见了瑞德·巴特勒(Rhett Butler)。在一场关于战争的讨论中,瑞德说南方没有机会战胜北方。当斯佳丽和阿希礼单独在一起的时候,她向阿希礼表明了自己的爱慕。阿希礼承认斯佳丽很吸引人,但是梅勒妮更适合自己,斯佳丽给了阿希礼一个耳光。当她发现瑞德在边上偷听的时候,说,“先生,你不是一个绅士!”(”Sir, you are no gentleman!”)而瑞德予以反击:“而你,小姐,不是一个淑女!”(“And you, miss, are no lady!”)

当晚,战争爆发了,男人都纷纷入伍。阿希礼和梅勒妮结婚,而斯佳丽为了报复,也嫁给了梅勒妮的弟弟查尔斯(Charles)。阿希礼和查尔斯作为征兵上了前线,不久查尔斯在军队中因肺炎去世,她也就成为寡妇。

斯佳丽的母亲为了让斯佳丽高兴,将她送到亚特兰大汉密尔顿的家里。斯佳丽和梅勒妮参加了一个慈善舞会,在那里她和瑞德再次相遇。瑞德已经成为一个英雄般的人物,斯佳丽当时还在服丧期间,她接受了瑞德的邀请,与之共舞。在跳舞的时候,瑞德告诉斯佳丽他决心得到她,而斯佳丽说永无可能。

在战争中,美国南方军遭到失败,亚特兰大城里挤满了伤兵。斯佳丽和梅勒妮志愿加入护士行列照顾伤兵。目睹战乱带来的惨状,任性的斯佳丽成熟了不少。这时,从前线传来消息,北方军快打过来了,不少人家惊惶地开始逃离家园,斯佳丽十分想要回去塔拉庄园,回到敬爱的母亲身边。不巧梅勒妮要生孩子了,斯佳丽只好留下来照顾她。

8个月后,南部军队大败,亚特兰大挤满了受伤的军人。而同时梅勒妮早产,斯佳丽在一旁协助。瑞德骑马出现,并将她们送出城,他将她们留在去塔拉的路上,自己则选择了参军。

在回家的路上,她发现十二橡园已经焚毁,桃瑞庄园还在,她的母亲刚刚去世,而她的父亲由于过度悲伤而神经错乱。桃瑞庄园被军队洗劫一空,她成为一家人的支柱,斯佳丽发誓要让家人不再挨饿,“上帝为我作证,我将不再饥饿。”(”As God is my witness, I'll never be hungry again.”)

斯佳丽带领仆人采摘棉花来维持生活。她甚至射杀了一个企图偷窃的北方逃兵,并从他的背袋里找到了金币。战争结束了,北方获得了胜利。阿希礼回到了家乡,和梅勒妮团聚。垂头丧气的阿希礼发现自己对桃瑞庄园没有任何帮助,当斯佳丽要求他带自己离开的时候,他却拒绝了,斯佳丽吻了他,但是最后他说自己不能离开梅勒妮。

杰拉尔德·奥哈拉在骑马驱逐一个窥视他财产的人的时候不幸从马上摔落身亡。斯佳丽继续照顾整个家庭,她发现自己难以支付庄园的重税。因此她精心打扮自己,去亚特兰大找瑞德求助。然而瑞德告诉她自己的外国银行账户已经被冻结了,不能给她以帮助。在返回的途中,斯佳丽遇上了她妹妹苏伦(Suellen)的未婚夫弗兰克·肯尼迪(Frank Kennedy),弗兰克成功地经营者一家商店和木材工厂。

斯佳丽很快成为了弗兰克肯尼迪夫人,她变为一个讲究实际的商人。有一天,斯佳丽经过一个贫民窟的时候遭到攻击。弗兰克、阿希礼和其他三K党成员在夜晚袭击了贫民窟,阿希礼在混乱中受伤,而弗兰克则不幸身亡。斯佳丽再度成为寡妇。

弗兰克的葬礼结束时,瑞德再次出现在斯佳丽面前向她求婚。斯佳丽被瑞德糟糕的样子吓坏了,但是被他的真诚打动。在新奥尔良度过蜜月后,瑞德答应帮助斯佳丽重桃瑞庄园。不久,他们的女儿宝尼(Bonnie)出生,瑞德把全部感情投在宝尼身上。斯佳丽,却依然对阿希礼旧情难忘。

有一天,斯佳丽审视完工厂,听到阿希礼说希望回到过去简单的生活,她拥抱了阿希礼给他以安慰。而他们的对话被阿希礼的姐姐尹蒂·威尔克斯(India Wilkes)和米笛太太听到。尹蒂一向对斯佳丽不满,这个事件更是使斯佳丽名誉受辱。但是梅勒妮不相信流言,并邀请斯佳丽参加阿希礼的生日晚会。瑞德喝醉了,将斯佳丽拖上楼梯,并警告说,“这个夜晚只属于我。”(“This is one night you're not turning me out.”)次日早晨,当斯佳丽醒来准备和瑞德重新开始的时候,瑞德却向她提出了离婚,并带着宝尼去了伦敦。当他们回来的时候,斯佳丽告诉瑞德她再次怀孕,瑞德显得很冷漠。斯佳丽很生气要厮打瑞德,却不慎从楼梯摔落流产。

斯佳丽慢慢恢复了身体,瑞德准备与她重修旧好,小宝尼,和她的祖父一样,从她的小马上摔落身亡。斯佳丽和瑞德互相指责,梅勒妮前来安慰她们。不久梅勒妮由于在怀孕期间过度操劳而病倒。在她临终前,她要求斯佳丽帮助她照顾阿希礼,并告诉斯佳丽瑞德是多么地爱她。门外,阿希礼泪如雨下,而斯佳丽终于认识到她对于阿希礼是无足轻重,她的对阿希礼的爱其实是不存在的,她真正需要的是瑞德。

斯佳丽跑回家,却发现瑞德正在收拾行李准备离开她,并说现在才想起挽救他们的婚姻已经为时已晚。斯佳丽哀求瑞德不要离开她,并说其实她一直爱的是瑞德,她从来没有爱过阿希礼。瑞德说当宝尼活着时,他们曾有机会复合,现在机会已经没有了。

当瑞德迈出大门的时候,斯佳丽问:“瑞德,如果你走了,我将去哪里?我该做什么?”(”Rhett, if you go, where shall I go? What shall I do?”)瑞德说,“坦白讲,亲爱的,我一点也不在乎。”(“Frankly, my dear, I don't give a damn.”)

斯佳丽站在台阶上,在绝望之余又燃起了希望:“桃瑞庄园,我的家!我要回家。总有一天我会让他回来的!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Tara!Home.I'll go home, and I'll think of some way to get him back!After 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影片《乱世佳人》历经三年时间,由三位导演轮流执导,耗资400万美元,横空出世,她的诞生,同样标志着好莱坞电影进入“恢弘巨制”时代。1939年,《乱世佳人》一举问鼎第12届奥斯卡的8项金像奖,轰动世界影坛。这部长达三个小时四十五分钟的影片,以其恢弘的气势,亮丽的色彩(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影片),豪华的场景,以及宏大逼真的战争场面,细腻的心理刻画和男女主人公天衣无缝的 完美组合,给人以视觉上又一次《飘》的极大享受。她的原底片被安置再一只金罐里,成为电影史上一件珍贵的文物。该片前半部如同一首史诗,重现一百多年前繁荣的种植园文明的没落,亚特兰大五角广场遍地的伤兵,不断的逃难,枪杀,大火等场面规模宏伟,色彩雄浑;后半部则是一出悲恸的心理剧,以戏剧的力量揭示出女主人公再与内心的冲突中走向成熟的过程。

郝思嘉成为电影史上最难产的一位女主角,有1400多位新老艺员参与角逐,最后由名不见经传的英国女演员费雯*丽雀屏中选。没有费雯·丽就没有《乱世佳人》的巨大成功。她的“思嘉”较一般试境者多了一点深度,多了一点激情,多了一点奔放热辣。费雯·丽那一双透着灵性的精明而贪婪的绿色眸子,将郝思嘉的魅力表现的淋漓尽致。她对于角色的热情,像一团火,且永没有燃尽的一刻。费雯*丽狂热的歇斯底里的表演让她一举成名,问鼎奥斯卡影后。

男主角克拉克·盖博则是好莱坞三四十年代的头牌影帝,由他出演风度翩翩,诙谐幽默的白瑞德乃十众望所归。《乱世佳人》问世之后,费雯·丽和克拉克·盖博这一对荧幕上斗气冤家的形象,成为迄今为止都不可超越的经典极限,没人敢来挑战,他们遥不可攀,让我们无法亲近,我们只有崇拜它,爱它,别无选择。

影片上下两部都以土地作结。上部思嘉独自站在塔拉的荒田上抓起一把红色泥土,对天发誓决不让塔拉的人再挨饿,在雄壮有力的主题曲旋律的高奏之下,画面从思嘉站在土地上昂然面对未来挑战的剪影镜头中淡出;下部思嘉望着远去的爱人瑞德,悲痛欲绝,耳边突然响起了父亲郝嘉乐雄厚德声音,“世界上唯有土地与日月同在。”塔拉!家!塔拉!家!对,回家!她一定能在红色的土地上重新得到力量,一定有办法让瑞德回来,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乐!思嘉德眼睛重新现出了无尽德希望,高昂德主旋律再一次响起。

《乱世佳人》是不朽德,令人难忘的。岁月流金,经典无价。随着时间的流逝,她并未“随风耳逝”,而是在艺术的桂冠上,一“飘”再“飘”…… …… ……

爱情,人生中最美丽的片断,电影中最动人的题材。我们为了爱情,或许痛苦,或许悲伤,但我们都不会后悔于曾经的心动。希区柯克曾说过,电影就是剪掉平凡后的生活。在我看来,电影是一面双面镜,美国人透过电影看世界,而我透过电影看美国。

从十四岁,读到米切尔的《飘》后,我开始喜欢上了文学,而这本小说则成了我的最爱。不记得是什么时候,我怀着对原著的喜爱,看了这部拍摄于1939年改编于原著的《乱世佳人》。在我看来,克拉克·盖博和费雯丽就是小说中的瑞德·巴特勒与斯嘉丽·奥哈拉。在这个世界上也许再也不会找到比他们更接近原著人物的一对。克拉克·盖博,费雯丽的成功演绎也成就了这部影片在爱情电影中甚至世界影史中不可动摇的地位。虽然在拍摄时盖博和费雯丽的关系并不融洽,盖博还在拍片之中迎娶了新娘,而女主角和导演更是一换再换。但正是在如此不稳定的情况下,他们才完美地诠释了瑞德与斯嘉丽之间时而互相憎恨,时而相爱却又互相嘲讽的复杂情感。他们就是原著中的瑞德·巴特勒和斯嘉丽·奥哈拉。以至于几十年后的今天,他们在影迷心中的形象永远不会被超越。

《飘》展现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的社会现实。以“乱世佳人”斯嘉丽为主线,描写了几对青年的爱情纠葛。女主角斯嘉丽年轻貌美,但她的所作所为显示了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某些本质特征:残酷、贪婪、自信,为了自己和庄园的利益可以把爱情和婚姻作为交易。但同时斯嘉丽又是勇敢、坚强,对爱情有着火一样的狂野。我想这正是吸引瑞德的地方。而男主角瑞德,则是放荡不羁、玩世不恭,豪迈却时而透露着绅士风度。不同于平常爱情的爱情,注定会让人难忘。一个像风一样飘乎不定没有根的男人却深爱着一个自信残酷贪婪的女人,只有如此才能证实爱情的伟大。

女主角斯嘉丽的性格是多元的、复杂的: 她对初恋艾希利的爱是热烈的、纯洁的、执着的,但是热烈中掺杂着虚荣,执着中透着强烈的自私,越是得不到艾希利,越对他念念不忘;便她又是聪明的、勇敢的、能干的,性格中又有冷酷、贪婪的一面。争强好胜的个性导致了她三次婚姻失败的悲剧。正如影片中瑞德所说的那样:“我之所以爱你,是因为我们太像了。。”瑞德和斯嘉丽的确太像了,所以瑞德越是得不到斯嘉丽的心,就越想得到。斯嘉丽从不掩饰自己不是上等人,虽然她出身在一个上等的家庭接受淑女式的教育,但她像她的父亲,深信自己骨子里流的是爱尔兰民族的血而不是贵族的高雅。她会在吵架后,打对方的耳光,摔东西,说脏话,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心情和真实的面目。而瑞德同样也是,以走私军火起家的他,看待战争不过就是看做一个发财的机会。瑞德更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在他眼里,南北战争还没开战,就已定出了胜负。就是这样一个人,却为也不完美的斯嘉丽付出了感动半个世纪的爱。直到瑞德被斯嘉丽伤透了心,离开后,斯嘉丽才明白与她同类的瑞德才更值得爱。斯嘉丽的爱是错位的,三次失败的婚姻就是最好的证明。她一直认为自己深爱的是艾希利,一个懦弱无能、只会回忆过去的没落奴隶主,因为这个人是她的初恋,一段难以忘却的情怀。因为对艾希利错误的爱,她对瑞德始终表现出一种发自内心的抗拒,就算住在大房子里,被瑞德疼爱着保护着,心里对艾希利却还难以忘却。三次婚姻失败后,斯嘉丽虽然仍然年轻美丽,但瑞德却累了,他在人生路上已经走得太疲劳、太乏味了。他可以用钱买到女人,可是却买不到心爱女人的心。尤其还是斯嘉丽那颗残酷、贪婪、自信的心。瑞德说过:我的爱已磨灭了……你固执得像一头猛犬,无论什么东西不弄到手,决不罢休。”瑞德不愿意把自己的心作第三次冒险,决定离开斯嘉丽。在饱经沧桑后瑞德发自肺腑的叹息更是萦人心怀,让人不仅与他那颗受伤而憔悴的心一同哭泣,为他那冷酷强悍外表下的脉脉温情而动容。而此时的斯嘉丽却突然明白她丢掉的灵魂不是艾希利,她苦苦追求的理想中的爱。斯嘉丽一直不知一生的真爱就在身边,在她终于明白时,蓦然回首,伊人已去。战乱总是让爱情不得其所,也许战争才是消蚀他们爱情的真正原因。“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这是《乱世佳人》中斯嘉丽的一句话,这句话充分表现了斯嘉丽的倔强、不屈。其实瑞德又何尝不是这样?两个相像的人,都是生活中的强者,却还想做感情中的强者,这是行不通的。

动荡的年代,对爱情的狂热追求,主人公在困难与挫折前所表现出的勇气与奋斗不息的精神着实让我们感动。因为战争,爱情更变得弥足珍贵。在战火中的爱情,更让我们感动、难忘。

想用一句话,做这篇随笔的结尾:如果这辈子我有遗憾的话,就是没有为了爱情而死。

第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课时(第十五周)

影片名:《美丽的中国》

简介:《美丽中国》由世界闻名的英国BBC自然历史制作小组和中央电视台影视制作主力——中视传媒——合作制作。该片也是BBC和中国电视台的首次合作。

《美丽中国》将全部以高清晰度方式拍摄,将使观众置身于中国的多彩风光中,包括汉代宫殿、蒙古草原和维吾尔的沙漠、丝绸之路、青藏高原。影片还包括罕见的大熊猫和一种珍稀的中国特有的食鱼蝙蝠的珍贵生活记录。

英国驻华大使欧威廉爵士在谈到这一系列片对中英两国关系的重要性时说:“《美丽中国》是一部具有空前雄心壮志的自然历史系列片。该片的成功拍摄及制作不仅是两国电视节目制作合作的成功,也是中英两国创意产业领域的一次成功合作。”

在覆盖着薄薄白雪的山涧中,负责拍摄《美丽中国》的中英两国摄影师已经在这里埋伏了好几天。他们把帐篷搭在野生熊猫经常出没的地方,几个人守着42倍镜头的长焦摄影机轮流值班,但之前的每次几乎都以失败告终。“我们最想拍到的,是野生熊猫交配的镜头。”小路说,野生熊猫在交配期间非常谨慎,人们很难知道确切的交配方位。所以长时间以来,拍摄野生熊猫的交配场景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随着小路和同事扛着沉重的摄像机飞奔到拍摄地点,在长焦镜头中人们看到,树上有一只年轻的母熊猫正在不断发出叫声,而树下正有一头雄熊猫围着树“求爱”。几个小时后,另一头雄熊猫被叫声吸引而来,两头雄性在一番连咬带抓的搏斗之后,“后来者”悻悻而去。而树上的母熊猫也最终被战斗中的勇士掳获了芳心,不一会儿就从树上爬下来,乖乖地趴在石头上等待交配。就这样,一段无比珍贵的野生大熊猫野外交配的影像永远留在了《美丽中国》的胶片中。这部历经三年拍摄成功的6集纪录片,由英国BBC环球公司和中国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摄制,将于北京奥运会前夕在央视首播。

影片中,从秦岭的大熊猫、西藏的野牦牛、内蒙古的绿色草原,到云南壮观的稻米梯田,这个里程碑式的系列片真实记录了中国大地的美丽风光和动植物的丰富多样性。

BBC环球公司首席执行官史约翰先生说:“我们很自豪地将这个宏伟的系列片介绍给世界各地的观众,所有镜头都是高清拍摄。”

由中视传媒与英国BBC环球公司合作拍摄的6集高清系列纪录片《美丽中国》即将投放市场,有望继《行星地球》之后再度引发热潮。

全片拍摄中国50多个国家级野生动植物和风景保护区、86种中国珍奇野生动植物和30多个民族生活故事,展现中国自然人文景观。

“在奥运会开幕之前,这样的纪录片非常有意义,可以向全世界推广中国的美丽,让全世界的人了解中国的自然历史。”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小平为即将投放市场的大型高清系列纪录片《美丽中国》(Beautiful China)激动不已。

《美丽中国》分为“富饶华南”、“彩云之南”、“青藏高原”、“长城以外”、“龙之疆域”、“喧闹海岸”6集,由中央电视台控股的中视传媒(CTV)与英国BBC环球公司合作拍摄,时间总长约6个小时,制作历时3年,摄制组踏过了26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拍摄了50多个国家级野生动植物和风景保护区、86种中国珍奇野生动植物,以及30多个民族的生活故事。从极北的赫哲人的生活到桂林的船上人家,从中华民族标志性建筑长城到西南边陲的苗族村寨,从青藏高原的藏羚羊到秦岭的野生大熊猫,再到云南的亚洲象……不论是风土,还是人情,都呈现在6个小时的全景描述中。BBC环球公司总裁史约翰(John Smith)对《美丽中国》的全球发行充满信心:“在今年2月的英国广播公司节目展示会上,我们向世界各地的560个买家隆重推荐了这个特别的系列节目。目前,它已经成为BBC自然历史类节目当中头号被关注的对象,来自德国、澳大利亚等25个国家的频道已经购买了播出权。”史约翰认为,《美丽中国》将成为2006年在全球引发热潮的《行星地球》(Planet Earth)的后续者。《行星地球》不但在世界各地的电视网络获得了极高收视率、有良好的DVD销售成绩,也席卷了当年艾美奖纪录片类的几乎全部奖项。

“《美丽中国》的制作费大约是500多万英镑。”在史约翰看来,这一制作成本在纪录片中已属非常高。“我们专门购置的航拍等昂贵的设备还不算在内”,但高小平算下账来,觉得并不亏:“我们需要这样一部全面反映中国风土人情的片子,和BBC合作,我们也可以学到很多。而且,通过这次拍摄,我们也锻炼出了一支自己的国际化队伍。”

曾经用于拍摄《行星地球》的Pole-cam高清摄影技术,能够呈现极为丰富细腻的影像。“这样的摄影机全世界没几台,我们专门带了一台过来。”纪录片总制片人连拜恩(Brian Leith)如数家珍地细数他们用来拍摄各种“不可思议”的镜头的“精密武器”:“我们还带了超高速摄影机,可以拍出比一般摄影机快80倍的镜头。比如一条蛇捕捉鸟的镜头,平常人可能根本都察觉不到这个过程,因为实在太快了,但是用这种超高速摄影机,就可以捕捉到蛇和鸟在这个过程中一帧一帧的详细过程。还有树叶发芽、树枝成长的镜头,用的是专门的延时摄影技术,可以快速地呈现一片森林的生长和变化。”此外还有水下摄影机捕捉中国南海下美丽的珊瑚礁,红外摄影机在黑暗中拍摄岩洞里的黑叶猴。

“我们还拍摄到了野生大熊猫求偶和交配的全过程。对于外国人来说,这是第一次;而用高清摄影表现,我相信这也是第一次。”BBC自然历史部主管尼尔·纳庭格(Neil Nightingale)非常自豪。

呈现“野性中国”

《美丽中国》中,大约三分之一内容用于呈现中国多元的地域和民族文化,另外三分之二全部展现自然生态。开始拍摄之前,工作人员进行了大量调研,“前期调研在野生动物纪录片中的地位很重要,只有通过前期调研,才能真正确定野生动物的行为真实性、交配的准确时间和它们的活动位置,我们才会决定去哪个保护区拍摄、什么时间去、拍摄什么,等等,然后作出详细的拍摄计划。”中方制片司路如此总结调研的重要性。

司路和同事们承担了大部分调研任务。李珂也是《美丽中国》制片之一,她记得前期合作中有中英双方的调研员,“导演提出感兴趣的选题后,调研员针对各个选题做可行性和拍摄信息的调研,例如拍摄最佳时间、地点、物种特性等问题。对BBC来说,由于时差和沟通问题,从英国进行调研非常不便,所以大部分调研工作都是由中方调研员进行。”然而,他们并非专业生物生态研究者,所以专家们的意见和经验就至关重要。在调研和拍摄期间,中科院和各个自然保护区的科学家、专业野生动物摄影师等,都成为他们的顾问,“像上海水产大学的钟俊生教授,正是由于他的帮助,我们才能拍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李珂回忆道。

中国的广袤与巨大,让BBC制作人员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惊。“中国有15%的国土都是保护区,这让我们非常惊异,中国光保护区的面积就已经相当于4个英国了。”连拜恩使用了“谦卑”(humble)一词形容自己最直接的感受。

但这也让拍摄变得更加困难。拍摄讲述全球自然故事的《行星地球》,BBC自然历史部用了4年,而《美丽中国》的拍摄只比那少一年。3年中,连拜恩一直在“后方”BBC布里斯托制作部坐镇,“我的感觉,好像那1100多天,拍摄组一直在路上旅行,似乎路长得都没有时间拍摄。”中国的生态多样性,同样也给“对自然有不可遏制的激情”的纳庭格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国有继巴西和印度尼西亚之后第三多的雨林,我必须承认,看到塔克拉玛干的戈壁,再看到海南的海上森林,我才知道,原来中国是如此丰富多样的一个国家。”

拍摄之旅虽让他们饱览或壮丽或雄奇的景色,但还是会有一些意外发生,尽管对于有多年野外拍摄经验的纪录片导演菲尔·查普曼(Phil Chapman)来说,“拍摄本身并不惊险,我们基本上预见到了所有可能的意外。”在拍摄秦岭的羚牛时,摄制组遇上了一头孤独的羚牛。“如果成群活动,这种珍贵的动物是非常温和的。但离群出走的„独牛‟不同,它们性情非常暴躁,攻击性非常强。”毕业于牛津大学动物学专业的纳庭格解释道。摄制组和它对峙片刻就迅速撤离。而让司路难以忘怀的则是在云南高黎贡山拍摄白眉长臂猿时,他们与黑熊狭路相逢,“我们被黑熊追逐了一公里山路才脱险。”李珂还记得在大连蛇岛上的拍摄,他们允许活动的范围只是一块4平方米左右的木板,木板以外,全部是蛇的领地。“在这座小岛上到处都是剧毒的蝮蛇,拍摄过程中我们的精神时刻保持紧张,每天4点起床,工作到太阳落山。”“翻车、泥石流、沙尘暴、暴风雪……”,司路记得6个外拍小组都经历了不同的“劫难”,“但现在回忆起来,一切都是值得的。”李珂欣慰地说道。

主要担纲摄影的贾斯汀·迈奎尔(Justin Maguire)和迈克·勒蒙(Mike Lemmon)都是曾为BBC、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和Discovery频道拍摄过诸多精品的自由摄影师,他们周游过全球,但如此深入广泛地拍摄中国却还是第一次。勒蒙有27年野生动物摄影经验,他追拍过地球上五个大洲的壮丽日出,这次,在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他等待了几个星期,才拍到一个“完美的落日”——丹顶鹤在落日的万丈光辉中优雅起舞。

第一次用高清摄影机拍摄到野生大熊猫在野外的求偶和交配的全过程,让所有制作人员都非常兴奋。“对于全世界来说,大熊猫都是偶像,所以,别提我们有多激动了。据我所知,国际团队以前确实还没有拍到过这样的镜头。”即使是秦岭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开始也对他们的计划不抱太大信心。“我们都开始要绝望了,我们大概已经去了两三次,每次都至少等待一星期,但并没有拍到我们想拍的镜头。最后一次,等了10天,终于等到了一对发情期的大熊猫。”查普曼回忆道。

在《美丽中国》拍摄过程中,甚至还收获了科学上的新发现。当他们用红外摄影机拍摄岩洞里的黑叶猴的时候,发现“黑叶猴在舔食峭壁上渗出来的含有矿物质的液体”,“甚至专门研究黑叶猴的专家都是第一次发现这种现象。”司路十分兴奋。

感受“天人合一”

“中国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确切地说,非常实在。”查普曼在广西桂林兴坪县第一次看到人们利用鸬鹚捕鱼。他和勒蒙以及中方制片在漓江的落日时分,拍摄这个过程,“坐着他们的小竹筏在漓江上漂流,真是一个神奇的经历。”同样的事情,他们在云南丽江拉市海也经历了一次。而云南的元阳梯田也一样让他们震撼:“每一寸可以耕种的土地都被利用了起来,而且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在贵州雷山的苗寨,他们看到,屋檐下燕子的行为对于苗民是耕种节气的象征。

连拜恩等人将怒江称作“英雄的怒江”,而那些有勇气用一根挂索横渡怒江的人,在他们眼中则是英雄。这条奔流于怒山和高黎贡山之间的咆哮的大江,是摄制组遇到的几乎最大的挑战。“我们摄影师必须把自己捆在挂索上,紧紧抱住摄影机,拍摄汹涌的江水,”查普曼露出了笑容,“真是很刺激。”两岸居民不论男女老幼,都面色如常地从钢筋索道上一滑而过,很多人身上还抱着要拿到集市上买卖的货物,查普曼认为,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如果没有CTV的中方制片,我们肯定完了。”连拜恩对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五体投地,“很多少数民族不说普通话,也不说广东话。”但经过沟通,他们都很享受和当地人在一起的时光。查普曼和他的团队在贵州的中洞苗寨住了两个星期,体验苗族人的日常生活。“那是一个完全住在洞里的村庄,他们还在洞里修了篮球场。我们和当地小朋友一起玩,他们篮球打得非常好!”在中国诸多乡间奔走近3年之后,查普曼对中国充满了感情:“我对乡村中国的印象就是非常多美丽的风景,和非常多友好、好客、乐于助人的当地人。”

然而,他们同样也看到了城市边缘不断遭受影响的自然环境,这让他们的拍摄更充满意义。3年的艰苦工作之后,“让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中国的美,这是我们全体工作人员的愿望。当然,让全世界的人都更加爱护我们这个地球和与我们一样生存在地球上的动物,也是我们最大的愿望。”司路这样总结道。美丽中国的摄制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这一点是不容质疑的.中国的独特地质地貌,珍稀的野生动物,悠久的历史文化第一次较为完整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就这样,中国走向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眼睛,走进了他们的心里.许多外国人对中国十分向往,而对于中国的了解却是十分有限,这部伟大的作品的产生无疑给那些想要更多了解中国的人们增添了一个重要的方法.其实,在展现中国独特风光的基础上,这部作品还向中国人民和外国人们描述了很多社会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生物灭绝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等.这些问题在我们的国家是真实存在的,其实不仅仅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的国家存在,在世界上也可以说是“通病”了.美丽的中国是风光和人文共同缔造的美丽,而我们始终相信,中国还可以更加美丽.随着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强,和谐社会观念的深入人心,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了那个让中国更加美丽的希望!全集目录:

第一集 龙之心 Heart of the Dragon

第二集 香格里拉 Shangri-La

第三集 西藏 Tibet

第四集 万里长城的塞外风光 Beyond the Great Wall

第五集 熊猫之地 Land of the Panda

第六集 潮汐更迭 Tides of Change

评 看了“美丽中国”,共6集。作为一个中国人,国内的一般性的自然风光、风景名胜、独特生物也有所了解。看了该片后,中国地大物博生态多样的感觉自然有,但更惊叹于呈现在摄像镜头下面的自然风光,简直每一个镜头都是一副绚丽多彩的画面,很唯美,很陶醉。下面,且把观感一一道来。

通过查看了下资料,“美丽中国”是中视传媒和bbc联合摄制的,拍摄时长达3年,耗资500余万英镑。英文名wild china,也许“野性中国”是更恰当的翻译,或许可缩写wc是个巧合的玩笑。

但翻译成“美丽中国”也是恰如其分,于镜头下的自然风光,生物景象的“野性中国”不过外在的客体,但透过镜头所展示的自然风光秀丽,生物勃勃生机的美丽才是表现内涵,正是所要展示的中国美丽。

很喜欢片头的背景音乐,以一种厚重感,激荡出汹涌澎湃的情怀直奔而来,呼唤出强烈的民族意识,不为四夷不及中华,睥睨四方的自傲,只为锦绣中华风景如画,泱泱风范大国的自豪。当豪尖一撇,停顿于白纸,笔尖凸现wild china,惊喜于bbc能如此把握中国文化,并运用巧妙。

在中国960万平方米的国土上,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造就了风格迥异,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也衍生出生存在这环境下形态各异,物种繁多的动植物。毫无疑问,中国人是最会赞美自然风光的人,从“山海经”到“徐霞客游记”,从山水田园诗派到边塞诗人,还是淡墨丹青下的国画山水花鸟,描绘了无数壮丽的山河,勾勒了无数的旖旎风光,展现了无数的神奇生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诗就是一副唯美的视野,文学艺术的繁荣,让古代的中国人善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视角变化扑捉瞬间的美丽。

通观6集,紧紧围绕了一个中心“和谐”,以此展开,寻求发现在动植物之间生存的和谐,人与自然相处的和谐。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伴随着对自然掠夺的过程,人类处于生物链的最顶端,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能给某种生物带来致命的危害。工业的发展,人口的膨胀,更把动植物生存环境日益恶化,造成了巨大的生存危机。

人毕竟不能当孤家寡人,人与自然环境作为一个和谐共存的整体,需要生物多样性来保持生态的平衡。“美丽中国”不仅是流露了在当今中国经济巨大发展的环境中,动植物所遭遇困境的感叹,更在探寻在中国传统的发展中,那些具有人与自然、动植物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优秀典范,试图透过他们的生存样式给予启迪,发展出更多的和谐模式。人与自然不会是永远的敌人,也可和谐共处,利益相关。

“美丽中国”站在了一个纯人文的角度,没有带着政治色彩的偏见去解读中国的自然。自然,也许本来就不能和政治挂钩。看过一些纪录片涉及中国,外媒总喜欢以政治的色彩解读,以西方的观念解读,虽然有一定道理,但也自然失去了偏颇。以一个人文的情怀,排除外界人类的干扰,只是白云缭绕青山秀丽,冰雪皑皑高原洁净,戈壁炎炎沙漠寂寞,蜂忙蝶舞鸟语花香,稻花香里小桥流水……弃人世纷扰,置动物世界,还一片风景原生地,无限清净。

“美丽中国”太多唯美镜头,疑是神仙住所,如九寨沟山水一色,缤纷色彩;贵州梯田层层迭起,纵横交错……,都很经典的视觉。Bbc的摄像师无疑很值得赞叹,中国何尝到处不是美丽风景,但总被一些现代产物破环美感,很讨厌电线杆,每当感觉此处为一绝美风景,那突兀的电线杆总是破环了自然的不染凡尘,脱离世俗的美感。

如果不是bbc,央视是拍不出来这个效果的,中国习惯性的站在阶级斗争的发展中去寻求事物的奥秘,于是历史是一部农民革命史,缺少了人文情节,虽然如今在逐渐改变视角。当一次次看“动物世界”,外媒为一个生物的生长过程而长达几月的拍摄,敢问中国媒体可有这种精神。

社会还在发展,只愿美丽中国美丽如斯。

第四十、四十一、四十二课时(第十六周)

影片名《美丽中国》

课堂计时写《美丽中国》的影评,做为期末考试成绩。

第三篇:广告词的欣赏与创作[范文]

教学目标 1.学会欣赏广告了解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2.模仿示例学以致用撰写广告词 3学会通过广告看社会看生活 教学内容 1经典广告词及图片欣赏 有个贪玩的学生爬墙出校被校长抓到了校长问他为什么不从校门走 他说不走寻常路 校长又问他这么高的墙怎么翻过去的啊 他指了指裤子说一切皆有可能 校长又问他翻墙是什么感觉 他指了指鞋子说非一般的感觉 第二天他从正门进学校校长问他 怎么不翻墙了 他说我选择我喜欢 校长说我要记你大过 他说为什么 校长说我的地盘我做主 美特斯邦威 李宁 特步 安踏 中国移动动感地带 快干是油漆 广告知识 6广告的历史含传播途径

古代广告陈列各种各样的实物类传递商品信息的实物广告以口头叫卖或敲打某些器具发出音响来引起顾客注意的音响广告悬挂与经营特征有关的物品的装饰广告用有图案和广告语的印刷品进行商业宣传的印刷广告 古代的广告 招牌式

注北宋时期济南刘家针铺的广告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广告它比1473年在英国出现宣传一本宗教书籍的印刷广告还要早300多年 现代广告包括印刷广告广播广告电视广告网络广告橱窗广告路牌广告车身广告包装广告电话广告等等 现代广告通过各种媒体广而告之媒体式

8关于广告的名言 广告词的要求特点 十一法 修辞法 一.修辞法 一比喻拟人 《青年时报》广告比喻一样天天见的用品 二对偶 三对比 请以清明节注明防止山林火灾为题对过小事与大灾的对比说明其重要性 四谐音双关 公厕来也匆匆去也冲冲 草坪小草有生命足下请留青 图书馆别因有意思就有意撕 节水珍惜我就从一点一滴做起吧 恒源祥羊羊羊发羊财羊----洋 自行车骑乐无穷 骑----其 汾酒集团汾酒必喝喝酒必汾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双关 定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方式 分类①谐音双关②语义意双关 举例①春蚕到死丝方尽

②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 好罢 四设问 亚细亚商场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设问 二.结合法 双关将广告语和产品名称巧妙结合 太平洋保险公司平时一滴水难时太平洋 对比法 联想电脑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双关 口子酒生活中离不开这口子 三.设疑法包括疑问反问设问 提问巧妙可激起人们的思考发人深省增强感染力 四.活用法 一仿拟名句 以莫贪网络游戏为题说明浪费时光后果 二改编熟语 利用成语或熟悉的歌词俗语改写成广告 例一默默无蚊某蚊香广告 例二爱不湿手某洗衣机广告 三妙用词序 让您的吐痰与谈吐同样高雅 人护绿绿护人 你玩游戏可以游戏玩你不可以游戏不是人生人生更不是游戏 五.感受法 刺激人的感官或心里让广告深入人心

乐百氏27层净化 雀巢咖啡味道好极了 麦氏咖啡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雪碧透心凉心飞扬 六.内涵法 别有深意 戴比尔斯钻石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白沙集团鹤舞白沙我心飞翔 七.押韵法 使人易读易记传达信息往往比较直接明确过于强调押韵也可能因此而丧失一部分内蕴和回味 八.攻心法抓住人们某种心理激发人的欲望

山叶钢琴学琴的孩子不会变坏 人头马XO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 孔府家酒孔府家酒叫人想家 威力洗衣机献给母亲的爱 娃哈哈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 白丽美容香皂今年二十明年十八 九.实在法 实话实说富有亲和力拉近人与人的距离 舒肤佳促进健康为全家 农夫山泉农夫山泉有点甜 蓝天六必治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 吃嘛嘛香 十.矛盾法 表面看似矛盾细一琢磨有道理

新飞电冰箱新飞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 脑白金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 傻瓜相机聪明人选傻瓜 十一.音乐法 音乐添色

广告曲背景音乐的作用 1.辅助画面和解说词塑造出某种情感氛围 2.唤起人们的注意加强对广告资讯的记忆 3.广告音乐作为一种边缘线索具有边缘说服 作用即消费者可能因为对广告音乐的好感而把这种好感迁移到广告或广告产品上从而对广告产品产生好感或购买欲 4.广告音乐具有娱乐观众的作用 好广告词的境界

心为之动

情为之夺 志为之移 课堂练习广告赏析的一般角度 1.技巧特点 可从修辞等技巧入手 2.内容特色 赏析时两者相结合 参考1 参考2 32010年世界客属第23届垦亲大会 世客会 将于11月在我们家乡---河源举行作为河源的一份子我们肯定很自豪现在请你为河源世客会写一条主题词和一条广告语 宣传语 另外该世客会的吉祥物是可可你能简介这个吉祥物的创意和涵义吗 参考3 主题词 情系古邑客联五洲 千年古邑情五洲客家亲 古邑相聚世客同心 广告语 创意说明河源是客家先民最早的开基发祥地吉祥物以客家女孩为元素体现了第23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主题 通过卡通化的艺术表现手法吉祥物的造型活泼可爱聪明伶俐穿着客属的服装彰显了客家人热情奔放开朗好客的性格张开双臂迎接五湖四海的客属嘉宾朋友来到河源相聚河源吉祥物取名为可可与客谐音寓意客家象征客家人团结心和凝聚力 4河源正在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创模 而努力作为河源的公民你能为其写一条广告语吗 参考4 4为推广说普通话写一句广告 5请为鼓励青少年自强自爱写一句广告 参考5 1.说好普通话知音遍华夏 2.沟通你我他全靠普通话 3.我说你说大家说全说普通话 4.56个民族56朵花56种语言汇成一句话请说普通话 5.说地地道道普通话做堂堂正正中国人 6.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文明语送一片真情 参考6 1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乱丢垃圾的同时丢了你的脸 3拐弯拐角不能拐骗 4礼貌不用花钱却能赢得一切 5请勿出口成脏 6勤于修身做文明人 二典型例题 1.大街上挂出了两条横幅广告 汇声汇色炒外汇 慧声慧色陈慧琳南京演唱会

广告中汇声汇色与慧声慧色两个词都是仿自 填一成语 对这类语言窜改现象褒贬不一你持何种态度请说出你的看法与理由 4分 看法 理由 05南京卷 2①太平洋保险公司打出了一条精彩的广告语平时一滴水难时太平洋请你说说这句广告语好在何处05重庆课改卷 ②马来西亚柔佛市的交通安全广告 阁下驾驶汽车时速不超过30里可以欣赏本市的美丽景色超过60里请到法庭做客超过80里欢迎光顾本市设备最新的医院超过100里祝您安息吧 1.在柔佛市开车最佳时速是多少法律许可的时速是多少 2.试对这则广告稍作赏析 3.为了丰富校园生活校学生会准备在近期举办一次小风筝竞飞活动请你展开联想和想像为这次活动拟一条富有创意的标语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05厦门卷 世界十大经典广告

好的广告语就是品牌的眼睛对于人们理解品牌内涵建立品牌忠诚都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耳熟能详的世界经典广告语是如何造就世界级的品牌的 雀巢咖啡味道好极了

这是人们最熟悉的一句广告语也是人们最喜欢的广告语简单而又意味深远朗朗上口因为发自内心的感受可以脱口而出正是其经典之所在以至于雀巢以重金在全球征集新广告语时发现没有一句比这句话更经典所以就永久地保留了它

麦氏咖啡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作为全球第二大咖啡品牌麦氏的广告语堪称语言的经典与雀巢不同麦氏的感觉体验更胜一筹虽然不如雀巢那么直白但却符合品咖啡时的那种意境同时又把麦氏咖啡的那种醇香与内心的感受紧紧结合起来同样经得起考验

耐克just do it

耐克通过以just do it为主题的系列广告和篮球明星乔丹的明星效应迅速成为体育用品的第一品牌而这句广告语正符合青少年一代的心态要做就做只要与众不同只要行动起来然而随着乔丹的退役随着just do it改为I dream耐克的影响力逐渐式微

德芙巧克力牛奶香浓丝般感受

之所以够得上经典在于那个丝般感受的心理体验能够把巧克力细腻滑润的感觉用丝绸来形容意境够高远想象够丰富充分利用联觉感受把语言的力量发挥到极致

诺基亚科技以人为本

科技以人为本似乎不是诺基亚最早提出的但却把这句话的内涵发挥得淋漓尽致事实证明诺基亚能够从一个小品牌一跃为移动电话市场的第一品牌正是尊崇了这一理念从产品开发到人才管理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口号才喊得格外有力因为言之有物 IBM四海一家的解决之道

在蓝色巨人经营处于低谷时提出这一颇具煽动性的口号希望不仅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跨国企业而且真正成为为高科技电子领域提供一条龙解决方案的企业进入电子商务时代IBM正在将这一角色实现扮演着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的提供商角色 可口可乐永远的可口可乐

独一无二好味道

在碳酸饮料市场上可口可乐总是一副舍我其谁的姿态似乎可乐就是可口虽然可口可乐的广告语每几年就要换一次而且也流传下来不少可以算得上经典的主题广告语但还是这句用的时间最长最能代表可口可乐的精神内涵 百事可乐新一代的选择

在与可口可乐的竞争中百事可乐终于找到突破口它们从年轻人身上发现市场把自己定位为新生代的可乐邀请新生代喜欢的超级歌星作为自己的品牌代言人终于赢得青年人的青睐一句广告语明确的传达了品牌的定位创造了一个市场这句广告语居功至伟

山叶钢琴学琴的孩子不会变坏 这是台湾地区最有名的广告语它抓住父母的心态采用攻心策略不讲钢琴的优点而是从学钢琴有利于孩子身心成长的角度吸引孩子父母这一点的确很有效父母十分认同山叶的观点于是购买山叶钢琴就是下一步的事情了山叶高明于此 人头马XO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

尊贵的人头马非一般人能享受起因此喝人头马XO一定会有一些不同的感觉因此人头马给你一个希望只要喝人头马就会有好事等着到来有了这样吉利的占卜谁不愿意喝人头马呢

网友评2007年央视十大恶俗广告 总论网评 央视作为国家级媒体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形象和声誉然而却丝毫没有大国媒体的风范更不知道自己承载的重大责任惟利是图见缝插广告锯断了无数个有益节目最终都是为了那数亿的广告费用总揽即将过去的2007年央视播出的所有广告中恶俗广告数不胜数脑白金黄金搭档妇炎洁盖中盖飞鹤奶粉今麦郎方便面血乐劲霸男装云南白药牙膏等等可以说恶俗无处不在有的甚至完全是虚假广告

中国广告大都以说教为主厂商总是倾向于动辄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聘请那些不惜自毁形象和名声的明星名人来代言一段几秒的广告快速地告诉你各种效果生恐中国人不懂细理这些恶俗甚至虚假的广告让人顿起鸡皮疙瘩厌恶至极它不但让你记不住它的功效恐怕也会使你对产品本身和代言的明星产生强烈的抵触

中国的广告走到今天已经和现在中国电影的大片热一样一般倾向于大投入聘大导演找大明星而最终这些成本还是转嫁到了消费者的头上

如何改变产品宣传理念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学学国外的广告制作思维制作一些低成本赏心悦目的经典广告来是众望所归

因此那些厂商和媒体们请别再用那些低俗广告来恶心观众了 作业套餐 3.请写一条禁烟的公益广告 4.写一条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的公益广告 5.为公民义务献血写一条公益广告 6.为希望工程拟写一则公益广告 必做 9.好迪是广东的著名品牌其广告词是好迪真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现在请你来赏析该广告词 8生活中有一些标语有悖常理请将下列标语改得合情合理 某山路旁放火烧山牢底坐穿 总结

广告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让我们通过广告看生活同时选择有益的广告来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2 广告语示例 中国电信为您架起走向世界的桥梁 打造语音的天堂构架固定的缘分 真情融于网络服务绿色环保 一线连千里真诚达万家 中国电信心系你我他 中国电信让梦想接入现实 电信您信不信 2 1 盘长纹样的同心结回环贯通的线条象征着中国联通作为现代电信企业的井然有序迅达畅通以及联通事业的无以穷尽日久天长 2 上下相连的心形象地展示了中国联通的通信通心的服务宗旨将永远为用户着想与用户心连着心 3 中国红的双i是点睛之笔既像两个人在随时随地沟通同时英文字母i发音同爱延伸心心相连息息相通的品牌理念英文释义我-i信息-information体现公司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模式以及向客户提供一体化的通信与信息服务的品牌营销理念 参考 31吸烟是继战争饥饿和瘟疫之后对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 2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请不要吸烟 3也许你的指尖夹着他人的生命请勿吸烟医院禁烟 4在这里香火不再延续 5你的香烟我的石油注定我们不能相爱吸烟者禁入 加油站禁烟 6 千万别点着你的烟它会让你变为一缕青烟加油站禁烟 7如果你想吸烟定时炸弹在身边加油站禁烟 8把青山留下把火种带走 41停止战争为了孩子 2看看孩子脸上那天真的微笑我们又

name=baidusnap1>舍得让这份和平与安宁转瞬即逝呢 3多一些润滑少一些摩擦 51波涛让江河澎湃热血使生命沸腾 2我们爱心的一小部分却是他们生命的全部 3生命因你而奔流不息 4比献出的血更宝贵的是你的真情 5用爱心为生命加油 6献血的你灵魂如虹你献的血生命涌动 61节省一分零钱献出一份爱心温暖世间真情 2你帮我帮大家帮同一首歌大家唱 3涓滴之水成海洋颗颗爱心变希望 4种下一棵树收获一片绿阴献出一份爱心托起一份希望 5用心点燃希望用爱撒播人间 示例投身体育活动做阳光少年 练强健体魄做未来雄鹰 穿奥康走四方 句末押韵琅琅上口简洁明了既显示了产品特点又给人一种洒脱豪迈的感觉 参考2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只要你留心 勤于思考 生活就像立邦漆 处处放光彩 1 1 含义 1由中国电信英文首字母CTC组成 2两个字母C组成了一个生动的中字 3两个C字是形象化了的电话 4两个C是形象化了的地球经纬线 其他象牛角象征力量象飞翔的鸟象征腾飞 11根据你的理解请用简明的语言说说中国电信图标的创意 2结合这一图标为中国电信写一广告语不超过20个字 21根据你的理解请用简明的语言说说中国联通图标的创意 2结合这一图标为中国联通写一广告语不超过20个字 7.河源作为一个优秀的旅游城市请你为河源写一条广告词来向外界宣传 8.请你为光明学校作一条广告 广告词要新颖独特符合实际广告词要简洁应易于记忆广告词要工整富有个性化读起来琅琅上口······总之广告语是丰富多彩的其表现也是千姿百态的但始终要在真简奇巧上下功夫这样广告语言才会更美更引人更有效 拟广告词要点总结

把握赏析的关键 所有的广告语都是将所要诉求的事物商品与诉求对象读者或观众的某一个方面联系起来

1请问下列广告分别采用了哪些主要的创作方法 1蒂花之秀青春好朋友洗发水 2穿奥康走四方奥康皮鞋 3今年二十明年十八香皂广告 4鲜血诚可贵助人价更高献血宣传语 修辞法 押韵法句末押韵琅琅上口简洁明了既显示了产品特点又给人一种洒脱豪迈的感觉 攻心法 活用法

2生活中你一定品尝了不少家乡特产请介绍举出一种自己最喜爱的家乡特产并给它拟一条广告词 盐焗鸡 五指毛桃鸡 酿豆腐 望郎回板栗 万绿湖鱼干

1绿缘自我们的手 2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3让地球多一点绿色 4现在污染指数高公民道德很重要要想生活环境好人人都要搞环保 5地球只有一个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像珍爱生命一样珍爱地球 6你栽一棵树我栽一棵树我们共同为地球添绿 7保护环境健康你我他 8爱护环境就是关爱生命 9树立环保理念创建绿色家园 10保护水源留下纯净 11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享受自然 12让天空更蓝让百花更艳让新鲜的空气永留人间 13请不要乱砍滥伐让小鸟有一个安全温暖的家 14小树小树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15河源是我家环保靠大家 一 中考广告类试题常见题型 改正广告词中的错别字 对优秀广告词图标的理解及鉴赏 自己动手拟定广告词 7广告的作用 传递信息沟通产需激发需求增加销售 促进竞争开拓市场介绍知识指导消费 丰富生活陶冶情操桥梁红娘 广 告是人与人沟通的行业我们应永远力行这个原则 广 告中原创的诀窍不在制造新奇花俏的图像文字而是组合那些熟悉的文字与图片 产生全新的趣味-----李奥贝纳 有一种文化把语言用绝了那就是广告 1语言简明精练 2内容关注主题 3形式新颖别致 4给人深刻印象 5易懂易读易记 暗示型即不直接坦述用间接语暗示 双关型一语双关既道出产品有别出新意 感情型以缠绵轻松的词语向消费者内心倾诉 幽默型用幽默诙谐的句子做广告有着引人入胜让人经久不忘的效果使人们开心地接受产品 让我们一起 探究广告词的写法 结合法 设疑法 活用法 感受法 内涵法 押韵法 攻心法 实在法 矛盾法 音乐法 广告牛奶面包青年时报比喻常见而有营养 以献血为题比喻其可贵 广告无偿献血用爱心为生命加油 血生命的源泉友谊的桥梁 以爱护草地为题用拟人说明其易受伤需爱护 效果形象生动令人感怀幽默风趣 广告我很弱小不能承受您大脚的亲吻 距离产生美谢绝亲密接触保护草坪 美国眼镜广告眼睛是灵魂的窗户为了保护您的灵魂请给窗户按上玻璃 吧比喻 以戒烟为题用对偶分别说明目的和危害 广告呼出来的是烟损人 以图书馆爱护图书为题说明我们需珍惜爱护公共图书不要损坏书籍 广告

留下一架好书 吸进去的是毒害己 带走满腹知识 以献血为题说明其可贵 广告滴滴热血 款款深情 广告民族在奉献中崛起 生命在热血里绵延 效果有节奏有韵律读来琅琅上口听来和谐悦耳给人以美感也便于记忆 广告一棵大树可制造千万根火柴 一根火柴可以毁掉干万棵大树 请以 勿饮洒后驾车为题对过小事与危害的对比说明后果的可怕 广告司机一滴酒 亲人两行泪 广告贪图一时欢畅 空余万分悔痛 效果鲜明的对比往往能给人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效果利用谐音双关赋予词句几层不同的意思增加表现的层次性和丰富性词浅意深耐人寻味 效果提问巧妙可激起人们的思考发人深省增强感染力同时起强调作用 益生堂借问何处有靓汤市民笑称益生堂 以献血为题一问一答说明其可贵 广告为何血浓于水因有爱在其中 你愿为他人献点爱心吗请参加无偿献血 以惜水为题说明我们需珍惜爱护水资源 广告现在人类渴了有水喝将来地球渴了会怎样 一个温控冰箱的广告 广告众里寻她千百度你要几度就几度 改莫网游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以献血为题说明其可爱可贵 改只要人人献出一份血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效果传统诗词流行歌曲让人熟知让人觉得琅琅上口让人易产生共鸣 以勿户外晾衣为题说明行为的后果 广告居高不要淋下爱邻即是爱己 以勿抢时闯红灯为题说明行为的后果 广告让一分海阔天空抢一秒粉身碎骨 丰田汽车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效果点化成语改编熟语有利于赢得人们的好感也有利于迅速传播 效果通过字词的巧妙排列造成语音语义上的循环往复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献血为题说明其可贵 广告血输在我身情溶入我心 以爱护草地为题说明其易受伤需爱护 广告小草对您微微笑请您把路绕一绕 花草丛中笑园外赏其貌 效果使人易读易记传达信息往往比较直接明确也可能因此而丧失一部分内蕴和回味 雕牌洗衣粉--不买贵的只选对的 之广告词欣赏和创作 2什么是广告 3什么是好广告 4如何设计广告 5课堂作业 6透视中考把握导向 7世界十大经典广告词 8.07年央视 十大恶俗广告 9作业套餐 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 越磨砺越光芒 好钙源自好奶 生活好滋味 一握农行手永远是朋友 农业银行 新春新意新鲜新趣可喜可贺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 万家乐乐万家 万家乐电器 《读者》心里有读者读者心里有《读者》 海尔中国造 海尔 您的健康是天大的事天大制药 怕上火喝王老吉 王老吉 一切皆有可能 李宁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 丰田 看《环球时报》把地球抱回家 《环球时报》 透心凉心飞扬 雪碧 情系中国结联通四海心中国联通 科技让你更轻松商务通 一旦拥有别无选择飞亚达 第二届中国广告协会学院奖的评比出的最佳广告语获奖作品

作品名称 中国铁通话费打折--说什么不重要关键是多聊聊 请您现在就戒烟 为了明天 我们能用这样的生日蛋糕来庆祝地球的生日吗 一个辍学学生的课程表 扶贫助学还孩子一张真正的课程表 定义传播信息的一种方式目的在于推销商品劳务或说服人们接受某种观点 分类商业广告 和 非商业广告 1来源于拉丁文意思是我大喊大叫 2定义一种传播信息的媒介目的在于推销商品劳务或说服人们接受某种观点广告实质上是一种信息沟通 3分类商业广告 和 非商业广告 4广告文字的常见形式陈述式问答式证书式幽默式等 5传播方式图片文字动画视频或与网站内容相结合等

第四篇:童谣欣赏与创作实施方案

童谣欣赏与创作实施方案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935 更新时间:2008-8-17 13:18:39 | 【字体:小 大】

一、指导思想:

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生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一阐述,标志着我国的相信语文教学已进入了在大语文观指导下进行教学的阶段。”本校提出的“童谣欣赏与创作”的特色语文教学主题研究也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展开的。我们五年级组在学校教研课题的引领下,也将本着“发展学生”的宗旨,立足于培养、熏陶、塑造良好的个性品质,开展学童谣,读童谣,赏童谣,演童谣,编童谣的活动。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一阐述,标志

二、基本原则:

1、合作性:同年级同学科教师要加强合作与交流,互相学习,共同研究,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2、循序性:按读、背、赏、演、编循序渐进的原则层层推进,促进学生的发展。

3、创新性:要解放思想,用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来指导教师,摒弃陈旧的教学思路,探索既符合教改精神又适应我校实际的教学模式。

4、研究性: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要把童谣的欣赏与创编纳入集体备课的内容,积极参与、主动研究,在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位教师都要成为研究型教师,整个教师队伍成为研究型教师群体。

三、实施方法和步骤:

该课题的流程共分为以下几个版块:

1、读童谣,赏童谣。在教导处和教研组的组织下,备课组内的教师共同选择内容,供显示赏读。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历史积淀的儿歌浩如烟海,教师挑选出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经典作品,或是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儿歌,递给那些稚气的孩童朗读。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会逐步加深。同时,读童谣,赏童谣也丰富了学生的童年生活。

2、背童谣,演童谣。学生在读童谣、赏童谣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整理、完善,进行改编、表演。

3、编童谣,品童谣。

老舍先生曾经说过:“读书可以改变你的写作技能。”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学别人的童谣,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归纳与梳理。即童谣的基本格式是什么样的,主要内容来源是什么,自编童谣还有什么讲究等等。这样有利于学生自己编写童谣。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在现实生活中,有意或无意地获取大量来自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信息和经验,这些信息和经验在教学活动中的激活和利用就是自己编写童谣的宝贵资源。在总结阶段,教师还可以将全班,甚至全年级学生的作品集合,并选编优秀的作品进行小册子地编印。然后,再进行品读、赏析。

总之,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要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第五篇:中国书法欣赏与创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期末考试论文专用

课程名称:中国书法欣赏与创作 班号:10030911 学号:1003092217 姓名:孟繁奇 成绩:

书法课的心得体会

这学期,我坐在了“中国书法欣赏及创作”的课堂里。在这门课中,我了解了中国书法精深的文化,逐渐领悟了学习书法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跟随王鼐老师徜徉在我国书法的美丽世界中,虽不能说已经学习到王老师书法精髓的万一,但对于我自己来说,还是有着很大的提高。

中国书法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其意义相当深远。它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书法是一种很独特的视觉艺术,汉字是中国书法中的重要因素,因为中国书法是在中国文化里产生、发展起来的,而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以汉字为依托,是中国书法区别于其他种类书法的主要标志。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有四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它体现了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这个基本规律又反映了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

学习书法不仅能够继承伟大而又古典的中国文化,更能陶冶情操。不论是心情好还是不好,写写字,真的可以舒缓心情。一张洁白的(有时候是黄的)宣纸,不管你是沾满了愤恨伤感不满的墨,还是沾满了欢愉兴奋的墨,你只管统统的在纸上渲染开来,淡淡的,一圈任课教师:

王鼐

日期:

2011 年 5 月 7 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期末考试论文专用

课程名称:中国书法欣赏与创作 班号:10030911 学号:1003092217 姓名:孟繁奇 成绩:

又一圈的,慢慢的,看着那墨被纸吸干,一切杂念全被清空,然后你就会觉得你的心态现在是如此的平和,是如此的从容不迫。对于软笔书法,运笔中最重要的是用力的轻重。用力的轻重不同,笔画便会呈现不一样的姿态。在写一些“出锋”的笔画时,下笔要轻,运笔要快,最后要迅速提笔,才能做出“出锋”的效果;在写一个字的中心笔画时,运笔更要用心。一个汉字是否好看,能否成为艺术品,首先要看能不能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字。如果歪歪扭扭,显得很单薄,那么,这就是一个失败的例子。

在课堂中,老师悉心教导,耐心讲解,我听从老师的指导,在纸上完成自己的作品。有的时候还是不能做到领悟老师的思想,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已经可以逐渐地跟上老师的节奏了。尽管这学期的软笔书法课已经走向了尾声,但热爱书法的我会在课下时间里多多运用老师的理论,仔细临摹字帖,为了书法艺术,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任课教师:

王鼐

日期:

2011 年 5 月 7 日

下载文学欣赏与创作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学欣赏与创作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漫画欣赏与创作》(5篇)

    高一美术教案 《漫画欣赏与创作》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漫画的学习、理解、体验和创作,初步掌握漫画的基本表现手法,认识漫画的本质;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

    文学阅读与欣赏20050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英语专业 文学阅读与欣赏 试题 2005年7月 注 意 事 项 一、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

    五年级上册文学欣赏教案

    七只乌鸦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把文章读通顺、流利。 2、理解文章内涵,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3、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妹妹对哥哥的亲情之爱。 教学流程:一、导......

    话剧创作与欣赏考试题(5篇范文)

    1、 话剧的含义及其特点话剧指以对话为主的戏剧形式。话剧虽然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但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话剧艺术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舞台......

    童诗欣赏与创作教学

    童詩欣賞與創作教學 教學設計/葉惠貞(台灣) 一、 教學理念 童詩以兒童觀點寫作,是精簡的語言,是專為小朋友量身訂做的兒童文學作品。在低年級語文教學,我喜歡讓小朋友多讀童詩,......

    数学诗的欣赏与创作

    讲稿 数学诗的欣赏与创作 王方汉 (2018年3月13日,建平中学) 各位老师: 首先感谢虞涛、张少波、王海平三位浦东新区的名师,在上海建平中学这里,举办数学教师培训基地活动,组织在座的......

    电视文学(栏目剧)鉴赏与创作(DOC)

    电视文学(栏目剧)鉴赏与创作课程简介 该课程为全校范围的通识选修课。课时:每周三节。 电视作为大众文化的传播载体,在当今社会,其普及程度与影响力已经无庸置疑。随着科技手段......

    文学欣赏作业

    你认为哪些当代作品适合给中学生进行阅读欣赏?为什么? 金华市婺城区实验小学姜淑芬sch0203510001 中学是吸收知识的最好时期,博览各类书籍对于中学生而言十分有益,因此我所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