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装上的秘密教案

时间:2019-05-12 19:57: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食品包装上的秘密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食品包装上的秘密教案》。

第一篇:食品包装上的秘密教案

活动名称:健康

活动内容:《食品包装上的秘密》

活动目标:1知道购买有生产日期、保质期和生产许可标志的食品。知道食品的保质期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

愿意认识食品包装上的秘密,并乐意运用。活动重点:知道食品包装上有生产许可标志、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活动难点:能够在食品包装上找到这些标志 活动准备:各种包装食品,PPT课件 活动过程:一 看图,问题导入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片上的苹果,他们一样吗?变质的苹果是怎么造成的?幼儿讨论

师总结:原来新鲜的水果存放的时间长了,它会变质。我们用眼睛直接就可以看到,那带包装的食品怎们能知道食品变质呢?

二 发现食品包装上的秘密

今天,老师请你们从这些食品包装上发现一些重要的秘密,请看

出示课件:

带有生产许可标志的包装(认识生产许可标志)

你们认识这个标志吗?

师总结:原来,食品包装上有了这个生产许可

标志,工厂才可以制作这个食品。我们在买食品时,一定要看有没有这个生产许可的标志,如果有,说明这个食品是安全的,如果没有,说明这个食品是不安全的。

幼儿操作:在自带食品的包装上寻找生产许可的标志

认识并寻找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

课件出示: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

幼儿观察并讨论

师:生产日期就是这个食品的生日。

幼儿操作:在自带食品包装上寻找生产日期认识并寻找食品包装上的保质期

观看短片并提问:小朋友怎么了?

请幼儿说说:保质期是什么意思?

师:保质期就是我们保存食品的期限,保质期

内的食品我们可以放心的吃,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就不能吃了。

幼儿操作:在自带食品包装上寻找保质期

师总结:今天我们在食品包装上发现了3个秘

密,分别是:生产许可标志,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我们在购买食品时,一定要看这3个秘密,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吃的食品时健康的,安全的。

三 游戏:购买食品

第二篇:食品包装上的信息教案公开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付继瑶 教学目标:

⒈通过仔细全面的观察,充分了解各种食品包装袋上的信息,能整理分析获取的各种信息。⒉知道各种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是各不相同的,能初步分析保质期的长短与食品的特点、配料、包装的材料、包装方法、存储条件等有关系。

⒊能根据自身的需要科学地选择合适的食品,有效抵制伪劣食品,用知识改善生活,提高饮食质量。⒋培养认真细致,乐于合作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仔细全面的观察,充分了解各种食品包装袋上的信息,能整理分析获取的各种信息。

教学难点:能根据自身的需要科学地选择合适的食品。材料准备:课件、一些超市常见的食物。教学过程:

一、引入,食物包装上有信息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逛超市么?超市里面的食品琳琅满目,老师也去买了一些食品,你们知道老师买了些什么食品么?教师从塑料袋里摸出一瓶矿泉水,让学生说出名称,并强调我们只是从它的包装上说出了一个信息——食物名称(板书),其实,食物的包装上蕴含着许多科学信息,(课件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二、食品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同的包装。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食品包装袋和包装盒。请同学们观察,思考这些包装有什么不同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种不同的包装呢?谁能联系食物的特点和调动我们的生活积累来解释呢?(生观察包装盒)生: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明白了:需要避光的食物,包装一般是不透明的;怕磕碰的食物,包装大多比较硬实;肉制食品包装多为真空。师:平时,我们拿到一个食物的包装,我们是否会仔细看有哪些信息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想一想以前在看包装时获得哪些信息?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完成老师发给你们的表格一。听老师提学习要求:(课件展示)组长汇报结果,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其实《食品标签通用标准》规定:食品标签一般需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和产品标号等内容,并且必须具备QS标识(课件展示QS标识)才是合格的食品。购买食品时,我们必须找到并判断这些信息,这是我们买到安全食品的一个重要前提。小结:一般食品的包装上都有:(1)商品名称(2)生产日期

(3)保质期或有限期限(4)保存方法(条件)(5)产品配料(6)净含量(7)营养成分(8)口味(9)商标(10)条形码

(11)QS质量安全标识(12)吸管孔易撕口

(13)厂家信息(制造商、地址、产地、电话、网址、邮编等)(14)生产许可证号(15)卫生许可证号(16)产品标准号(17)标签认可号(18)执行标准 „„ 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发现了牛奶包装盒上这么多的信息,其实在其他一些食物包装上也会有这些方面的信息。一个小小的食品包装盒,竟然能告诉我们这么多的信息。(连接词:这一袋袋一盒盒一罐罐的食品,我们要吃的是什么?——并不是外面的包装,而是里面的东西。)

三、查一查食物的配料:

1、分组填表(配料的名称)(出示幻灯片:饼干包装上的配料文字)

2、汇报:哪些是你熟悉的?哪些是你不熟悉的?出示一份牛奶饼干的配料表,介绍牛奶的含脂率、膨松剂、食用香精、乙二胺四乙酸铁钠、转化糖浆、乳化剂等知识。

3、简单介绍不熟悉成分的作用

4、为什么要了解食物的配料?

四、比较食品的保质期(你去食品超市选购食品时,最关注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1、分组观察食物的保质期(出示幻灯片)观察任务:(1)、说一说它们的保质期各是多长?(2)、讨论:保质期的长短与哪些因素有关?(1)食品特点:.(2)包装材料:(3)保存方法:(4)配料:

2、汇报讨论结果:

五、科学购物献计献策

1、(请帮小明选择一种牛奶,并说明理由。)

妈妈要带小明去公园玩1天,小明喜欢喝牛奶,决定带上一些,于是 到超市,发现有两种自己喜欢喝的牛奶: A西域春纯牛奶:生产日期:20140416 保质期:常温下3个月

B西域春鲜牛奶:生产日期:20150508 保质期:常温下3天

第三篇:食品包装上的信(教案)-食品包装上的信息.

食品包装上的信息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了解从食物包装上可以获取很多的信息;知道食物的保质期有长有短,了解影响保质期长短的主要因素;食物中的配料可以改善食物的品质,但有的可能有害。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根据食物包装上的信息,结合需要,科学地选择食品,提高选择食品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会用关键词记录信息、会用表格整理信息;能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进一步分析思考。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经历探究食物包装上的信息这一过程,让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并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整理。

教学难点: 分析处理信息,探究食物的保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准备:

1、分组研究食品若干

2、记录表格

3、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感知信息

1、谈话:

2、创设超市情境,让学生自选食品。

(控制有一个组一定会选到过期的食品,这样有便于引出课题:食品包装上的信息。)

3、引出课题:食品包装上的信息。

二、掌握方法,收集信息

1、包装袋上除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之外还有别的信息吗?

2、以小组为单位把食品包装上的信息用关键词记录在表格“食品包装上的信息”这一栏中。最好呢能把你们收集到的信息同时进行分类。

3、学生讨论填表格。

4、交流汇报。

5、教师小结:一般情况下,我们都能从包装袋上找到食品的名称、配料、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方法、生产厂家等。

三、自行探究,研究信息

1、从健康、安全的角度出发,你最关心食品包装上的哪些信息?把它记录到表格“我最关心的信息”这一栏中。并说说为什么你最关心的原因。

2、学生讨论填表格。

3、交流汇报。

4、教师小结:看来大多数同学都认为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是最重要的信息……

四、呼应开头,课堂小结

1、选到过期食品的小组换食品。

2、请同学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3、教师总结:刚才几位同学生总结的非常好,我希望我们同学们今后能言行一致,在实际生活中能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科学的购物,科学的消费,拒绝那些对我们身体没有好处的垃圾食品。

五、课外延伸

1、比较不同食物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2、影响食物的保质期长短有哪些因素?

第四篇:食品包装

2005年5月9日,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04发布了,并于2005年10月1日起实施。

该<通则>中所要求的标示内容如下: 5.1 强制标示内容

5.1.1 食品名称

5.1.1.1 应在食品标签的醒目位置,清晰地标示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

5.1.1.1.1 当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已规定了某食品的一个或几个名称时,应选用其中的一个,或等效的名称。

5.1.1.1.2 无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名称时,应使用不使消费者误解或混淆的常用名称或通俗名称。

5.1.1.2 可以标示“新创名称”、“奇特名称”、“音译名称”、“牌号名称”、“地区俚语名称”或“商标名称”,但应在所示名称的邻近部位标示5.1.1.1规定的任意一个名称。

5.1.1.2.1 当“新创名称”、“奇特名称”、“音译名称”、“牌号名称”、“地区俚语名称”或“商标名称”含有易使人误解食品属性的文字或术语(词语)时,应在所示名称的邻近部位使用同一字号标示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

5.1.1.2.2 当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因字号不同易使人误解食品属性时,也应使用同一字号标示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如“橙汁饮料”中的“橙汁”、“饮料”,“巧克力夹心饼干”中的“巧克力”、“夹心饼干”,都应使用同一字号。

5.1.1.3 为避免消费者误解或混淆食品的真实属性、物理状态或制作方法,可以在食品名称前或食品名称后附加相应的词或短语。如干燥的、浓缩的、复原的、熏制的、油炸的、粉末的、粒状的。

5.1.2 配料清单

5.1.2.1 预包装食品的标签上应标示配料清单。单一配料的食品除外。

5.1.2.1.1 配料清单应以“配料”或“配料表”作标题。

5.1.2.1.2 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按递减顺序排列。

5.1.2.1.3 如果某种配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其他配料构成的复合配料,应在配料清单中标示复合配料的名称,再在其后加括号,按加入量的递减顺序标示复合配料的原始配料。当某种复合配料已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其加入量小于食品总量的25%时,不需要标示复合配料的原始配料,但在最终产品中起工艺作用的食品添加剂应一一标示。

5.1.2.1.4 在食品制造或加工过程中,加入的水应在配料清单中标示。在加工过程中已挥发的水或其他挥发性配料不需要标示。

5.1.2.1.5 可食用的包装物也应在配料清单中标示原始配料。如可食用的胶囊、糖果的糯米纸。

5.1.2.2 各种配料应按5.1.1标示具体名称,但下列情况除外。

5.1.2.2.1 甜味剂、防腐剂、着色剂应标示具体名称,其他食品添加剂可以按GB 2760的规定标示具体名称或种类名称。当一种食品添加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着色剂,可以标示类别名称(着色剂),再在其后加括号,标示GB/T 12493规定的代码。如,某食品添加了姜黄、菊花黄浸膏、诱惑红、金樱子棕、玫瑰茄红,可以标示为:“着色剂(102、113、012、131、125)”。5.1.2.2.2 下列食品配料,可以按表1标示类别归属名称。

表1 配 料

类别归属名称

各种植物油或精炼植物油,不包括橄榄油

“植物油”或“精炼植物油”; 如经过氢化处理,应标示为“氢化”或“部分氢化” 各种淀粉,不包括化学改性淀粉

“淀粉”

加入量不超过2%的各种香辛料或香辛料浸出物(单一的或合计的)

“香辛料”、“香辛料类”或“复合香辛料” 胶基糖果的各种胶基物质制剂

“胶姆糖基础剂”

添加量不超过10%的各种蜜饯水果

“蜜饯”

5.1.2.3 当加工过程中所用的原料已改变为其他成分(指发酵产品,如酒、酱油、食醋)时,可用“原料”或“原料与辅料”代替“配料”、“配料表”,并按5.1.2.1.2标示各种原料、辅料和食品添加剂。

5.1.2.4 制造、加工食品时使用的加工助剂,不需要在配料清单中标示。

5.1.3 配料的定量标示

5.1.3.1 如果在食品标签或食品说明书上特别强调添加了某种或数种有价值、有特性的配料,应标示所强调配料的添加量。

5.1.3.2 同样,如果在食品的标签上特别强调某种或数种配料的含量较低时,应标示所强调配料在成品中的含量。

5.1.3.3 食品名称中提及的某种配料而未在标签上特别强调,不需要标示某种配料在成品中的含量。添加量很少,仅作为香料用的配料而未在标签上特别强调,也不需要标示香料在成品中的含量。

5.1.4 净含量和沥干物(固形物)含量

5.1.4.1 净含量的标示应由净含量、数字和法定计量单位组成。如“净含量 450g”,或“净含量 450克”。

5.1.4.2 应依据法定计量单位,按以下方式标示包装物(容器)中食品的净含量:

a.液态食品,用体积 —— L(l)(升)、mL(ml)(毫升);

b.固态食品,用质量 —— g(克),kg(千克);

c.半固态或粘性食品,用质量或体积。

5.1.4.3 净含量的计量单位应按表2标示。

表2

计量方式

净含量Q范围

计量单位

体 积

Q< 1000mL Q ≥ 1000mL

mL(ml)(毫升)L(l)(升)质 量 Q < 1000 g Q ≥ 1000 g g(克)kg(千克)

5.1.4.4 净含量字符的最小高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净含量Q范围

字符的最小高度/ mm 5mL <Q ≤ 50mL 5g <Q ≤ 50g 2

50mL < Q ≤ 200mL 50g < Q ≤ 200g 3

200mL < Q ≤ 1L 200g < Q ≤ 1kg 4

Q > 1kg Q > 1L 6

5.1.4.5 净含量应与食品名称排在包装物或容器的同一展示版面。

5.1.4.6 容器中含有固、液两相物质的食品(如糖水梨罐头),除标示净含量外,还应标示沥干物(固形物)的含量。用质量或质量分数表示。

示例:糖水梨罐头

净含量:425克

沥干物(也可标示为固形物或梨块):不低于255克,或不低于60%

5.1.4.7 同一预包装内如果含有互相独立的几件相同的预包装食品时,在标示净含量的同时还应标示食品的数量或件数。不包括大包装内非单件销售小包装,如小块糖果。

5.1.5 制造者、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

5.1.5.1 应标示食品的制造、包装或经销单位经依法登记注册的名称和地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按下列规定予以标示。

5.1.5.1.1 依法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集团公司、集团公司的分公司(子公司),应标示各自的名称和地址。

5.1.5.1.2 依法不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集团公司的分公司(子公司)或集团公司的生产基地,可以标示集团公司和分公司(生产基地)的名称、地址,也可以只标示集团公司的名称、地址。

5.1.5.1.3 受其他单位委托加工预包装食品但不承担对外销售,应标示委托单位的名称和地址。

5.1.5.2 进口预包装食品应标示原产国的国名或地区区名(指香港、澳门、台湾),以及在中国依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进口商或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

5.1.6 日期标示和贮藏说明

5.1.6.1 应清晰地标示预包装食品的生产日期(或包装日期)和保质期,也可以附加标示保存期。如日期标示采用“见包装物某部位”的方式,应标示所在包装物的具体部位。

日期标示不得另外加贴、补印或篡改。

5.1.6.1.1 应按年、月、日的顺序标示日期。如20040115(用间隔字符分开);20040115(不用分隔符);2004-01-15(用连字符分隔);2004年1月15日。年代号一般应标示4位数字;难以标示4位数字的小包装食品,可以标示2位数字。

5.1.6.1.2 应按下列方式之一标示保质期或保存期:

a)用于保质期

“最好在……之前食用”或“最好在……之前饮用”;

“……之前最佳”,“……之前食用最佳”或“……之前饮用最佳”;

“此日期前最佳……”,“此日期前食用最佳……”或“此日期前饮用最佳……”;

“保质期(至)……”;

“保质期××个月[××日(天),×年]”。

b)用于保存期

“……之前食用”,或“……之前饮用”;

“此日期前食用……”,或“此日期前饮用……”;

“保存期(至)……”;

“保存期××个月”[××日(天),×年]。

5.1.6.2 如果食品的保质期或保存期与贮藏条件有关,应标示食品的特定贮藏条件。

5.1.7 产品标准号

国内生产并在国内销售的预包装食品(不包括进口预包装食品)应标示企业执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经备案的企业标准的代号和顺序号。

5.1.8 质量(品质)等级

执行的产品标准已明确规定质量(品质)等级的食品,应标示质量(品质)等级。

5.1.9 其他强制标示内容

5.1.9.1 辐照食品

5.1.9.1.1 经电离辐射线或电离能量处理过的食品,应在食品名称附近标明“辐照食品”。

5.1.9.1.2 经电离辐射线或电离能量处理过的任何配料,应在配料清单中标明。

5.1.9.2 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的标示应符合国务院行政管理部门的规定。

5.2 强制标示内容的免除

5.2.1 下列预包装食品可以免除标示保质期:

乙醇含量10%或10%以上的饮料酒;食醋;食用盐;固态食糖类。

5.2.2 当包装物或包装容器的最大表面面积小于10cm2 时,可以只标示产品名称、净含量、制造者(或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进口预包装食品应标示原产国的国名或地区区名(指香港、澳门、台湾),以及在中国依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进口商或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免除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

包装物或包装容器的最大表面面积计算方法见附录A。

5.3 非强制标示内容

5.3.1 批号 如有必要,可以标示产品的批号。

5.3.2 食用方法

如有必要,可以标示容器的开启方法、食用方法、每日(每餐)食用量、烹调方法、复水再制方法等对消费者有帮助的说明。

5.3.3 能量和营养素

如标示能量值、营养素含量,声称营养素含量水平、营养素含量比较、营养素作用,应符合GB 13432—2004的规定。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包装物或包装容器最大表面面积计算方法

A.1 长方体形包装物或长方体形包装容器计算方法

长方体形包装物或长方体形包装容器的最大一个侧面的高度(cm)乘以宽度(cm)。

A.2 圆柱形包装物、圆柱形包装容器或近似圆柱形包装物、近似圆柱形包装容器计算方法

包装物或包装容器的高度(cm)乘以圆周长(cm)的40%。

A.3 其他形状的包装物或包装容器计算方法

包装物或包装容器的总表面积的40%。

如果包装物或包装容器有明显的主要展示版面,应以主要展示版面的面积为最大表面面积。

注:如果是瓶形或罐形,计算表面面积时不包括肩部、颈部、顶部和底部的凸缘。目前国内省级疾控中心是这样做的:

将产品放在恒温恒湿培养箱中,质量卫生指标每月测一次,如果三个月各项指标稳定,则产品的保质期可定为三年.培养条件:温度约37,湿度约75%.当然,如果你的产品质量卫生指标本来就不理想的情况下,你可以适当缩短检测周期.相应产品保质期可以推算

在做饮料保质期实验时,一般设置三个温度,即将样品分别存放于5度、25度、37度三个恒温箱中,5度的样品作为标准样品或对照样品,25度的样品作为模拟货架上的样品,37度的样品作为环境破坏性样品。每隔5天左右对37度条件下的样品进行品评,品评时与5度的样品进行比较。当37度下的样品出现与5度的样品有较大差异或出现不能被接受的差异时,37度条件下的样品停止实验,那末在37度条件下样品存放的时间乘以3得到的时间即为产品的大致保质期。25度条件下的样品继续进行实验,当25度下的样品也出现与5度条件下的样品相比不能接受的差异时,25度条件下的实验也停止,其保存的期限作为产品的实际保质期。

饮料的保质期试验应分成三块:微生物、外观、口感,应分别设计试验来比较。微生物预测较简单;外观主要是发现变色、沉淀、分层问题,试验者首先要根据产品配方、工艺、经验预期会最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无色饮料的变黄、有色饮料的退色,奶类的沉淀加剧及分层,用37℃与冷藏样来预测沉淀分层问题,50℃与冷藏样来预测变色问题。口感要分是否柑橘属、是清淡还是浓郁风味,模拟市场销售环境来预测。

这主要是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方法是大同小异的,但应用起来还要具体产品具体分析。加速试验(也就是破坏性实验)一般都会做,和温度与时间有直接的关系,比如说,在酸奶中做37度保温试验一星期,证明市场上可保持半个月。纸巾在54度下半个月,证明可保持一年,若在37度下保温一个月,证明可保持一年.

我知道有一种实验数学的方法,可使实验次数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优的结果;即优选法(又称黄金分割法);或称0.618法;此法为做实验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其实这种方法在证券分析中也经常使用!早在六、七十年代由数学家华罗庚推出,当时即被普遍使用;

具体地讲,即您在做各项试验时,比如:假设您在做酸奶37度保鲜试验时,如果保温一个月后早已变质;此时您可以用30乘0.618的天数,即18.5天重新做此实验;结果如果仍已变质,则用18.5天继续乘以0.618,即约11.5天进行实验;而如果在18.5天还没有变质,则您可用30天减18.5天后的数乘以0.618再加上18.5天,即约25天做此实验,如此反复;就可以以最少的实验次数,取得最佳的实验数据,从而确定出您的食品的实际保鲜数据;

运用此实验法也可用于食品配方的研究工作;98年我曾用此法帮一个朋友进行过“采石茶干”配方的实验;只做了六次实验,用了不到六十斤黄豆(还是因为磨浆机较大,一次最少即需用10斤)即取得了最佳的配方数据;做出来的茶干较市面上的不论是韧劲还是口感均有大幅度的提高;

食品储存期加速测试及其应用

摘要:利用化学动力学的原理,改变储存环境来缩短食品储存期,从而在短时间内可得到长寿食品(一年以上)的储存期,以及应用于食品稳定性的测试,确保食品的商业储存期。

A.基本原理

食品储存期加速测试的原理就是利用化学动力学来量化外来因素如温度、湿度、气压和光照等对变质反应的影响力。通过控制食品处于一个或多个外在因素高于正常水平的环境中,变质的速度将加快或加速,在短于正常时间内就可判定产品是否变质。因为影响变质的外在因素是可以量化的,而加速的程度也可以计算得到,因此可以推算到产品在正常储存条件下实际的储存期。

由于许多包装食品通常可以储存超过一年,评价对储存期产生影响的外在因素,如产品本身配料的改变(采用新的抗氧化剂或增稠剂),加工过程的改变(采用不同消毒时间或温度),或包装材料的改变(采用新的聚合体薄膜),都会希望储存期尽可能持续到产品所要求的时间(商业储存期)。但许多公司都等不起这么长的时间来知道这些新产品/新加工过程/新包装材料能否提供足够的储存期,因为会影响到其他决定(如新工厂的合同,采购新设备,或者安排供应新包装材料等都有时间限制)。因此需要有一些方法来加快产品储存期的测试,食品储存期加速测试(ASLT)因此产生了。制药工业早就广泛应用类似的方法来进行储存期及药效测试。

第五篇:幼儿教案 公共汽车上的秘密 (精选)

精彩教案

活动名称:公共汽车上的秘密

活动设计:中三班 顾玲美

活动目标:

1、交流和提升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理解车上各种设施在设计上的人性化理念(方

便、舒适)

2、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观察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教师事先拍摄公共汽车上部分设施的照片和录像。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发兴趣

重点提问

1、平时你们出发经常会乘什么车?

2、你在乘公共汽车时看见车上有些什么东西?(幼儿边讲,教师一边用照片呈现)

3、你知道车上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吗?

(二)观看录像,引起关注

重点提问问

1、车上的座位为什么要有不同的颜色?这些黄色的座位为什么靠近车门?(教师追问:那么坐其他座位的乘客要让座吗?)

2、车上为什么要装电视?

3、乘车时,你如果不知道哪一站下车,可以借助车上的那些设施查询?

4、后车门旁扶杆上的红按钮有什么用处?

5、车顶上一个长方形的东西是什么?(空调)

小结:原来公共汽车上的许多设施有不同的用处,工人叔叔在造车时为大家想得真周到,让每一位乘客都觉得很方便。

(三)想想设计,引发创造

重点提问

如果你来设计制造一辆公共汽车,你觉得还可以装些什么?怎样才能更方便乘客?

(四)活动延伸

可以让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来表达、制作自己心中理想的公共汽车,如绘画、搭建、折纸等。

反思:

1、幼儿对公共汽车上的各种设施“似曾相识”,却“稍有经验”。因此i,这些看似平凡的设施激发了他们猜想、探索和发现的兴趣。

2、如果能拍摄一些乘客使用这些设施的照片,让幼儿根据照片进行分析、猜想的话,活动会更加有趣,对幼儿思维的挑战也更有益,而且幼儿对设施

用途的理解也会更加形象直观。

3、也可考虑用区域活动或家园合作的形式进行后续活动,使高结构活动与低结构活动有机结合。

下载食品包装上的秘密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食品包装上的秘密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包装袋上的秘密教案[大全5篇]

    一、 课前谈话。 师:我建议大家把课本、笔摆在课桌上,把包装袋暂时放进课桌里,好吗? 二、 谈话引入。 1、 师:我们的家乡万州是一座美丽的小城,这些年,商场越来越多,商品也越来越丰......

    食品包装学概论

    食品包装学 第一章绪论 主要内容: 1. 包装的基本概念 2. 包装与现代社会生活 3. 食品包装概论 学习目标: 食品包装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分类(掌握) 包装与企业文化、资源环境的......

    食品包装GMP[精选合集]

    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生产企业通用良好操作规范(征求意见稿) GB/T23887-2009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生产企业的厂区环境、厂房和设施、设备、人员、生产加工......

    食品包装岗位职责范本

    食品包装岗位职责范本1.负责新品的产品包装设计、包装材料选择与测试、包装材料供应商开发与管理、老包装的升级优化;2.与产品开发团队和视觉设计团队合作,丰富包装、礼盒与......

    塑料食品包装

    塑料包装材料常见的塑料包装有塑料周变箱,钙塑瓦楞箱,塑料桶,塑料瓶,塑料软管,盘,盒,塑料薄膜袋,复合塑料薄膜袋,塑料编织袋以及泡沫塑料缝冲包装等,广泛适用于食品,医药品,......

    中二班安全教育教案《认识食品包装上的标志》

    中二班安全教育教案《认识食品包装上的标志》 2015级2班 活动目的: 1、了解食品包装上标志的简单常识,初步学会识别食品包装标志, 2、幼儿能识别食品袋、食品盒、罐头等各种......

    食品包装上的信息教学设计

    《食品包装上的信息》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食品包装上的信息,知道我们可以从食品包装上获取许多有关食物的信息。 2. 指导学生收集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

    《食品包装上的信息_》教学设计

    食品包装上的信息 一、教学内容 本课是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食物》的最后一课《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对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