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的礼物》(第二课时)评课记录

时间:2019-05-12 19:18: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十年后的礼物》(第二课时)评课记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十年后的礼物》(第二课时)评课记录》。

第一篇:《十年后的礼物》(第二课时)评课记录

《十年后的礼物》(第二课时)评课记录

太平小学 李鸿图执笔

2011年11月18日上午,县教研室在江英中心小学成功举办了全县小学“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期间来自全县各小学近60名老师有幸聆听了江英小学的黄桂珍老师和阳城镇小学的甘碧霞老师所上的《十年后的礼物》(第二课时)课例。课后,大家齐聚一堂,根据自己的备课感受并结合两节听课反思,从“同课异构”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精彩的点评、客观的剖析,从而使上课老师、听课老师都能从活动中受益良多。

共同点:

一、以心情为主线,目标明确

两位老师在备课过程中通过对文本的深入、正确地解读,都不约而同地把小姑娘的心情变化作为贯穿全文的主线,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善于抓住课文重点词句,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如创设情境、指导朗读等手段引导学生感悟小姑娘在“收”到礼物前后的心情变化,在对文本的反复涵泳和老师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学生们真真切切地体验到一位平凡的守林人女儿的心路历程,最终产生情感共鸣——信守诺言,至此,两位老师几乎一致的“情感与价值观”教学目标基本得以实现。

二、以朗读为基调,效果显著

《十年后的礼物》是一篇情感类课文,学生受文本语言的吸引很容易动情,因文本的喜而喜,因文本的悲而悲,两位老师都深明这一点,教学中没有过多讲解乃至灌输,而是以读为主,以读悟文,以读促情,读的形式多种多样,读的效果愈加显著,教学目标便在朗朗读书声中“水到渠成”。如黄老师指导朗读的形式就非常多样:齐读、分组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边做动作边读等,学生的情感在一浪紧接一浪的朗读中与小姑娘的心情处处同步,节节相应;甘老师的朗读指导则更显示出其扎实深厚的语文功底,尤其是她声色俱全的范读以及在美妙动听、恰如其分的乐曲声中的导读,无一不使学生深入其境,披文入情。

语文课堂重视读的训练,学生能把课文读得朗朗上口,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三、以学生为主体,收放自如

新课改以来,我们一直在高呼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那教者应该成为什么样的角色,处于怎么样的位置呢?两位老师在教学中给了我们很好的诠释:教师应当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从黄老师的让学生质疑问难、“走进议论厅”(小组合作讨论)、讨论后的充分发表意见、师生合作朗读,到甘老师的播放音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机、观察插图发挥想象、交流学习收获甚至课件出现细微误差后勇于承认等,既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更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

四、以词句为抓手,扎实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虽都以人文教化为主,但也能不失时机地从文本中挖掘出工具性方面的课程内容,借此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如对新词“曙光”的解释、句子“不是现在——大约十年以后”中破折号的理解以及“插叙”这一写作方法的运用。除此,黄老师在处理“为什么这首乐曲成了最好的礼物”这一关键问题时,引导学生运用关联词“因为„„所以„„”来回答,既为学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温馨提示”,更让语文技能训练、口语表达训练在不知不觉中落实了;甘老师在让学生品读达格妮收到礼物后心情变化的四个句子后,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写作中要善于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文章会更生动具体。这些做法虽不是什么“亮点”,但这样的语文课才是真正的“语文”课,才能使学生在语文能力或语文学习方法方面有所长进。

不同点:

1、教材处理不同:

同为第二课时的教学,黄老师主要针对课文的后半部分(4至8自然段)来展开,而甘老师则有点变序教学的味道,从一开始“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十年前(4至5自然段)再到十年后(1至3自然段),处理重点在前半部分。两种处理相比之下,觉得黄老师的教材处理更为合理,因为既是第二课时则应以体会人物心情变化为主,以感受人物高贵品质为主,这些内容的关键都在课文的后半部分。

语文学科的“同课异构”与数学、英语等有所不同,数学、英语的课程内容比较单一,“教什么”往往让人一目了然,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怎么教”,即比 2

较哪一种“教学方法”更加合理有效;而语文课的研究首先得确定“教什么”更适宜,如哪一课时该上哪些内容,该以人文教育为主还是以工具基础学习为主,然后才去思考该用什么方法去教,否则目标选择不合理,教学方法很有效但效率终究不会太高。

2、导入设计不同

在课的开始,黄老师让学生听一段音乐,接着让学生说出听到的是什么曲子,结果学生们大多异口同声地回答这首乐曲是《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甘老师的导入是让学生复述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相比之下,觉得甘老师的导入虽谈不上有新意,但直截了当,作用明显,而黄老师的导入则显得有点生硬、虚假,学生尤其是大多数学生真的能一下子就能听出这首曲子叫什么,真的那么耳熟能详吗?

3、指导朗读不同

两位老师在整节课的教学尽管都能以读为主,非常重视朗读的指导,但对比之后不难发现,她们指导朗读的方法存在较大差别。如在品读重点句子“即使他有这样的心意,也无法把礼物送到我的手中啊。”,两位老师在让学生理解这个句子表达小姑娘失望的心情后都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黄老师指导的方法主要是强调学生要带着“失望”或“彻底失望”的语气去读,效果一般。甘老师则没有急于让学生读,而是先引导学生品味失望时是什么语气,先后通过自己的示范和学生的练习“叹气”,在奠定了朗读的基调后再让学生朗读,此时效果较为显著。又如品读重点句“生活啊!我爱你!”,黄老师通过让学生们“高声读”、“站起来边做动作边高声读”、“ 怀着对生活的热爱美美地齐读”等形式指导朗读,学生虽能高声,但始终无法达到境界;而甘老师则是先播放着抒情的音乐,再通过自己富有感情的语言进行引读,在教师一次比一次高声,一次比一次激情地引读下,学生的朗读也越来越有味了。

学生不是演员,不可能在短时之内说带什么语气去读就能读出相应的味道,我们只能通过创设情境,作好读前的铺垫,他们才能入情入境。

4、、“插叙”教学不同

对于“插叙”这种学生新接触的写作方法,两位老师都能在课堂教学有所提及并进行解释说明,但又有些地方不同。首先是教学的先后顺序不同,黄老师 3

是在基本学习完全文内容后才进行这一环节的学习,而甘老师则在课的开始阶段便先把课文第4至5自然段提前教学,再相机点明“插叙”写作方法的运用。其次是教学方法不同,黄老师是让学生回忆以前学的课文多用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后再与本文进行对比,引出“插叙”,再对比这部分写和不写的区别说明“插叙”的作用,耗时虽多,但分析较具体,讲解较精细;而甘老师的方法更为简单、直接、有效,直接在黑板上标示段落,引导学生理解1至3自然段是写“十年后”,4至5自然段写“十年前”,6至8自然段写“十年后”,对比之后点明这种写作方法就是“插叙”,强调学生可在以后写作中多尝试运用。

5、、教学节奏不同

黄老师的课给人感觉前紧后松,前面的时间教学环节非常紧凑,教师语速较快,学习任务一项紧接一项,让人有应接不暇的感觉,以致最后的时间安排有点松懈。甘老师的课则给人感觉前松后紧,或许是前面的内容分析过于透彻,耗时太多,最后的拓展延伸环节已经没有时间让学生来谈感受体会了。

6、板书设计不同

黄老师的板书设计主要是反映小姑娘听到乐曲前后的心情变化,主线明确,具体形象;甘老师的板书设计则通过十几个字高度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反映了两位主要人物的高贵品质,言简意赅,一目了然。

黄老师板书设计:

17十年后的礼物

(一首乐曲)

听到乐曲

回忆

听完乐曲

(插叙)

惊讶

期待

激动

守 疑惑

怀疑

幸福

诺 激动

失望

热爱

甘老师板书设计:

十年后的礼物

城里人

十年前

许诺

小姑娘 音乐大师

十年后

送曲

达格妮(信守承诺)

(热爱生活)建议:

给黄老师的建议:

1、教学中基本做到以读为主,但除了注重朗读形式的多样化还不够,还要注重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教师可多一些范读,多一些创设情境让学生读,而不是强调带着什么语气去读;

2、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提供的有关课程资源,如本文的插图,虽然相对于如今网络上搜索到图片资源来说不够美观形象,但它却是学生手头上对于理解文本最现成、最直接的“辅助工具”,何不让学生好好地观察插图,图文兼顾从而发挥想象呢?

给甘老师的建议:

1、本节是第二课时教学,处理的着重点应当是课文的后半部分,对于1至3自然段可略讲,这样一可做到详略得当,二可为后面的拓展延伸省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化。否则,会造成这样的疑问:第二课时重点处理前半部分,哪第一课时主要教什么,本文教学还有第三课时吗?

第二篇:穷人第二课时评课稿

穷人第二课时评课稿

张老师上《穷人》的第二课时,他希望学生能通过课文内容,感受主人公桑娜淳朴、善良,学习她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好心灵。这堂课上得

很成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1、构思巧妙,别具匠心。

本节教学主要围绕桑娜的心理活动,体会桑娜的美好心灵,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2、循循善诱,开拓思维。

老师在引导学生思考时,非常的沉着,一点都不着急,真正做到了循循善诱。比如说,在引导学生学习文中第8自然段时,多数同学都把眼光集中到了字词句上,一个个回答都非常的精彩,但就是没有人能从标点符号这块宝地突破。于是,老师不紧不慢引导,可以从标点下手,这样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又通了,抓主了五处省略号省略的内容,并加以补充,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对桑娜此时心理活动的理解。学生课堂上思维的活跃以及精彩的回答就是最好的见证。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

语文课标反复强调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心得,自己的疑问,明确宣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的科学理念,语文教学尤其要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思维方式和多元表达。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一点怀疑、一声感叹、一句批评、哪怕是一知半解、带着稚气,只要是自己的独立思考,独特体验,都是可贵的。以上的教学案例很好的给我们诠释了这一点:课堂已不是教师独白,学生独听的局面,而是师生间、生生间自由、开放、弘扬个性的对话。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思维的成果,热情给予鼓励,积极引导,拓展文本的思想教育的内容。学生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多种答案,尽管认识有高下之分,但这些答案都融入了他们对人生的思考。他们思维活跃,情趣盎然地走进文本,与文中人物产生思想的碰撞,情感的共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释放了情感,升华了认识。这样的教学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很好的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建议:张老师的评价要多元化,要鼓励学生不仅要用肢体语言进行评价,更要用各自的个性化的语言进行评价。

第三篇:评课稿:十年后的礼物

评徐老师执教《十年后的礼物》一课

实验学校

孙娟

今天,在这个阴雨绵绵的日子,我们有幸到贵校,聆听了徐老师执教的《十年后的礼匆》这篇课文。徐老师不但年轻漂亮而且课堂礼实有效,自下面我从从以下几点简单谈谈值我们学习之处。

一、以心情为主线,目标明确。

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善于抓住课文重点词句,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如创设情况境,指导朗读等手段引导学生感悟小姑娘在“收”到礼物前后的情况变化,在对本文的反复朗读和老师潜移默化的熏陶下,学生真切地体验到一位平凡的守林人女儿的心路历程,最终产生情况共鸣——信守诺言。

二、以朗读为基调、效果显著

《十年后礼物》是一篇情感类课文,学生受本文语言的吸引很容易动情,因文本喜而喜,因文本悲而悲,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过多讲解乃至灌输,而是以读为主,以读为悟,以读促情,读的形式多样,读的效果显著,教学目标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水到渠成”。如徐老师指导朗读的形式非常多,齐读、自由读分组读,指名读,学生的情感在一浪紧接一浪的朗读中与小姑娘的心情处处同步,节节相应。语文课堂重视阅读的训练,学生能把课文读得朗郎上口,有声有色,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三、以学生为主体,收放自如

新课改以来,我们一直高呼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那教者应处于什么位置呢?徐老师给了我们很好的诠释:教师应当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从徐老师让学生质疑问难、小组合作讨论、讨论后充分发表意见,师生合作朗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更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四、以词句为抓手扎实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徐老师在处理“为什么这首乐曲成了最好的礼物”这一关键问题时,引导学生运用关联词来回答,口语表达训练在不知不觉中落实了,徐老师在让学生品读达格妮收到礼物后心情变化的句子后,不失时机的指导学生写作:写作中要善于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文章更生动具体。这些做法虽不是什么“亮点”,但这样的语文课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当然,没有一节是尽善尽美的,针对徐老师这节课和我平时的教学实例,我感觉有以下几点值得商榷的地方。

1、教学中基本做到以读为主,但除了注重朗读形式的多样化还不够,还要注重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教师可多一些范读,多创设情境让学生读,而不是强调带着什么语气去读。作为五年级学生:读书不能唱读,老师应该及时纠正。

2、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提供的有关课程资源,如课文插图,是学生手头上对于理解文本最现成、最直接的辅助工具,何不让学生好好观察插图,图文兼顾,从而发挥想象呢?比如可以设计:仔细看图,脑海中想象爱德华帮小女孩提着篮子边走边说的场面,再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当时的情景。

3、本文是第二课时教学,处理的重点应当是课文的后半部分,对于1至3自然段可略讲,这样一可以做到详略得当,二可以为后面的拓展省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化。

第四篇:《十年后的礼物》评课稿

《十年后的礼物》评课稿

首先,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贡老师在黑板上写出“礼物”一词,问学生:“当你看到这个词语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在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后,贡老师又在“礼物”一词前写上“十年后的”,很自然地再现了课题。接着,贡老师用她那丰富的表情和充满激情的语调将学生带入了文本,“你收到过十年后的礼物吗?”“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如此,激发了学生学习文本的浓厚兴趣和感知文本内容的强烈欲望。

其次,合作探究,朗读感悟。

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贡老师让学生自己理解课文、提出问题,同学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充分运用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阅读教学中,贡老师特别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她采用范读,学生跟读、练读的方式去理解文本,感受文本,从而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欣赏与评价能力。

最后,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生活啊,我爱你!”在课文结尾,贡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并因势利导:是什么让达格妮从心底深处迸发出这样的话语?在今后的人生中,她又会怎么做?这样的教学,充分挖掘了文本所蕴含着的丰富的情感。为了进一步深化主题,贡老师还要求学生课后搜集有关诚信的名人名言,真正做到了“寓思想教育于语文教学中”。

当然,这次的语文教学也存在一些不足:在感知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忽略了本文的写作特点——插叙的表达作用。回忆是美好的,尽管有时也会有些淡淡的不悦。在教学这部分时,我个人认为,教师应充分利用音乐与课文的插图,将学生带入“森林、小屋、大海”那美丽、童话般的世界,正是那种不同寻常的美与经历,让音乐家有了创作灵感,谱写出了这首经典之作——《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正如贝多芬的《月光曲》„„这样,文本的美感进一步升华,达到了文字美、视觉美、听觉美共享的效果。

第五篇:十年后的礼物》说课讲稿

《十年后的礼物》说课讲稿

一、说教材

1、本课在教材中所处位置

《十年后的礼物》一课是语文s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记叙了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信守诺言的故事,十年前他答应送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一件很好的礼物,十年后他用奇妙的方式将礼物送给了达格妮,使达格妮感到无比激动和幸福。

本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记叙文,也是一组洋溢这时代美的的赞歌,有利于学生感悟人类诚实守信的美德。本单元的读写训练的重点是“阅读课文,要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十年后的礼物》是一篇蕴意很深刻的叙事类文章。根据本课特点,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实现与文本对话。

2、教学目标任务

针对课文特点,在第一课时初步疏通课文,了解全文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新课要求,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与能力:欣赏积累短文的好词佳句,朗读感悟短文的内容。过程与方法:研读文中心理描写的句子,体会达格妮的心里变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礼物之珍贵,从而感受大音乐家爱德华信守诺言的崇高品质,使学生重中收到启示:诚信乃为人之本。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挪威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 格信守诺言的美德。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说教法

1、以读促情,读中感悟。

我主要采用以读为主,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领悟,读中理解。感悟音乐大师信守诺言的高贵品质。感悟这份礼物让达格妮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教学中,抓住达格妮收到礼物后心情变化的句子,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默读、引读、指名读、自由读、男女生合作读,充分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并且理清了达格妮复杂的心情变化及原因,目的是让学生感悟到十年后的礼物使达格妮对生活充满爱!

2、抓住重点,解决难点。

达格尼听完乐曲后的激动心情作为教学的重点来提出,此环节的设计是要引出达格妮激动的原因,感受到爱德华的信守诺言的高贵品质。又通过对“最”字的理解,帮助学生理解乐曲对达格妮的影响。从而认识这份礼物最核心的内容是——诚信。这样层层递进,进而让学生领悟这是最好的礼物,最珍贵的礼物,所以达格妮才会如此激动。

3、着眼于培养学生能力。通过读、思、议、说,品、析,引导学生去感悟、体验语文情感的真实。

三、说学法: 叶老先生指出:“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作为教师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教与学是不可截然分开的,教师的教法实际上是对学生学法的渗透与指导。1.“边读、边看、边想、边理解”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把时间留给学生。学生的朗读水平随着对课文理解的升入逐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在“感知、感悟、阐发”的递进性活动中得到提升。

2.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独立或合作解决问题,达到本课教学目标,又实现学习方法的自主建构。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英国的莎士比亚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

让学生说说对名言的理解。然后告诉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会对这句话有更深的了解。

(二)成果展示

1、谁送给谁的礼物?十年后的礼物是什么?为什么十年后送礼物?

2、本文的主要内容:

3、汇报交流达格妮参加音乐会前后的心理变化的句子。

【本环节三个题目从整体入手,俯瞰全文,不但可以让学生迅速感知文章内容,还能让他们根据此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展示部分学生预习中已经掌握的内容,指导归纳学习方法,启发全部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三)精讲点拨:

这一环节,抓住文中表达达格妮心情的句子来组织教学。请学生找出描写达格妮期待礼物、收到礼物、听完乐曲后心情的句子。通过品读感受达格妮的心理变化。利用多媒体展示语言文字,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悟到文字背后的情感和力量。

1、期待礼物时的心情(第五自然段)

(1)默读第五自然段,用词语概括出她的想法(期待、怀疑、失望)(2)指导朗读,读出期待、怀疑、失望的心情变化

2、收到礼物时的心情(第2、3自然段)(1)、自由读1-3自然段,体会心情(惊奇、疑惑、陶醉)(2)找出原因,为何会有这样的心情。(3)指导朗读

(4)抓住达格妮陶醉时的句子,进行读---文字补白----说话等训练。A、师生合作读:达格妮沉浸到乐曲中去,她听到了-------------B、想象说话:沉浸在乐曲中的达格尼如痴如醉,她还听到了(),(),()„„

3、听完乐曲后的心情(第6、7、8自然段)(1)体会心情(激动)

(2)为什么激动?感受爱德华信守诺言的品质

(3)对比朗读,理解最好的礼物的含义,体会乐曲对达格妮的影响(4)感情朗读最后一段

(四)系统总结

1、文章思路:以礼物为线,以心情为珠把整篇文章串联起来,思路很清晰。

2、文章内容:一个历经了十年的承诺,让达格妮的生命从此焕发出异样的光彩,使她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这个礼物最核心的内容是——板书: 珍贵 诚信

(五)拓展 延伸

学了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用一两句话说说你对诚信的理解。

(六)限时作业:

1、填上合适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3、生活中你收到过哪些迟到的礼物,有没有自己答应了别人而未曾实现的诺言?写一写。

【从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思维训练三方面考虑,精选题目。做完后及时评改,及时反馈矫正,避免知识缺陷的积累】

五、说板书设计

十年后的礼物

珍贵

期待、怀疑——惊奇、疑惑——激动

诚信

下载《十年后的礼物》(第二课时)评课记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十年后的礼物》(第二课时)评课记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年后的礼物》说课设计

    《十年后的礼物》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1、本课在教材中所处位置 《十年后的礼物》一课是语文s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记叙了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信......

    《十年后的礼物》

    《十年后的礼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和心......

    十年后的礼物(范文大全)

    十年后的礼物 教学要求: 1、 让学生体会挪威音乐家爱德华`葛利格信守诺言德可贵品质。 2、 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地感情及心理变化。 3、 学会本课生字......

    《十年后的礼物》

    《十年后的礼物》教学设计 清远市佛冈县水头镇中心小学 李佰环 教材内容简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由曾卓根据巴乌苏斯托夫斯基的《 一篮枞果》改写而成。课文记叙了挪威音乐大师......

    二年级语文《鸟岛》第二课时评课稿

    二年级语文《鸟岛》第二课时评课稿 二年级语文《鸟岛》第二课时评课稿今天,我们一起聆听了蔚老师和成老师《鸟岛》第一、第二课时的教学。这两位老师基本功扎实,处理教材到位,......

    《酿 》《十年后的礼物》整合课反思

    本次教学是整合课型,也是第二课时的教学。教学中,我抓住两篇课文中的插叙这一叙述方式做为整合点,进行了一次小小的尝试。 因为两篇课文都有特别好的抒情效果,我就引导孩子们抓......

    十年后的礼物教案

    《十年后的礼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文中心理描写的句子,体会达格妮的心理变化,了解插叙......

    十年后的礼物教案

    高效课堂教案 崔 新平店镇小 2015年10月马教学目标: 十年后的礼物 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用生字组成的词语造句,能借助拼音,工具书等读准字音,进步扩大自己的识字能力。2能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