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计算机的成长 教案

时间:2019-05-12 19:00: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3课 计算机的成长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3课 计算机的成长 教案》。

第一篇:第3课 计算机的成长 教案

第3课 计算机的成长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是计算机基础知识中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认识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为学习与应用计算机打下良好基础,为今后的教学作好铺垫。具体教学过程要注意知识之间的关联性,这些知识的关联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技巧,而且可以巩固学生对这些基本概念的认知。教学对象分析

1.初一年级学生的认识主要以感知为主,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直观形象为主。通过让学生畅想、讨论及观看图片、动画,让学生的思维能活跃起来,以多种形式来理解、掌握本节课的内容,避免纯理论性的讲述,把信息这个概念与其特征尽量由浅入深地讲授,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中理解。

2.由于学生原有的计算机基础不一样,学生之间的学习信息技术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教学中要坚持因材施教。

3.初一学生已有一定的文字阅读水平,通过前面的学习,能理解信息技术的一些常用的和最基本的术语。在教师指导下有进行自学的能力。

教法建议

本课已经是本单元学习的第三课,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及之前的学习,学生将会对计算机及其存储、功能、发展等有了一定了解,本课主要是通过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史的理论知识,然后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其创造力。

经过前几节课的讲授,老师对于学生的基本情况已经了解,教学中可以发动一些基础好的同学带动那些对计算机并不太了解的同学,进行协作学习。

本节课要详细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结合实例,让学生更进一步的全方面了解和认识计算机,老师可以结合现实的实例让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如:1997年,“深蓝”计算机战胜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这件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曾引起人们的广泛讨论,计算机是否会取代人这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既能提高上课的积极性又能达到教学目的。

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充分发扬其探索精神。如:除了平常家庭、学校、办公室所用的通用计算机外,还有专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是专为解决某一特定问题而设计制造的电子计算机,一般拥有固定的存储程序。你所见过和知道的专用计算机有哪些呢?请列举出来,并谈谈这些专用计算机的功能,并思考未来的计算机的发展方向及其功能。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回顾计算机的发展简史;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对计算机未来形成初步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计算机从第一代发展到现在的历史,了解计算机是如何发展的,联系实际,让学生亲历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合作竞争等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根据计算机的发展方向,思考未来计算机的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价值;

(2)小组合作竞赛,鼓励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在于介绍计算机的硬件知识;难点在于对计算机未来发展方向的把握。教学准备

计算机,学习资源素材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引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机作为功能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享受计算机带来方便的同时,你们对计算机的了解又有多少呢?

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回答,师生互评。

二、讲授新课

教师展示教学课件,展现第四代计算机的精彩图片,并小结计算机的发展史。

练习与提高:老师设计有关计算机发展史的问题,采用“学生抢答”或“小组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教师引入: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计算机结构组成,进一步了解计算机,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大家都会成为一位计算机小行家。

模拟学习:观看介绍计算机发展史的影像,给学生以感性认识。

自主学习:学生结合所看影像,学习教材中计算机发展史的知识。

合作竞争学习:老师打开教学资源光盘,组织学生完成第三课学习园地中的任务实施中的任务一,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师生互评。

三、课堂小结

小结任务:小组合作讨论,同学们都学习了哪些计算机知识?

课堂评价:评选课堂“优秀之星”和“优秀合作小组”。

第二篇:第3课 计算机组成教案

第3课 计算机组成教案

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一、计算机工作原理

1、从功能上分,计算机由输入设备、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2、计算机工作过程:当你通过输入设备输入程序和原始数据时,控制器就将它们存放在存储器中,然后指挥运算器按照程序的规定对数据进行运算或处理,并将运算或处理结果也存放在存储器中。如果程序要求输出结果,控制器也将数据从存储器送到输出设备。

二、计算机硬件

1、定义: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部件统称为硬件。

2、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1)从外观上看,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等部件组成。

(2)从功能上看,计算机的硬件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

3、输入设备:(1)输入设备是计算机接收信息的设备。

(2)常用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

4、输出设备:(1)显示计算机输入的内容和计算机的处理结果。

(2)常用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投影仪和音响。

(3)常见打印机: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

5、中英处理器(CPU):

(1)运算器和控制器和运算器组成,是计算机的核心。

(2)通常CPU的型号决定了整机型号和基本性能。常用型号有586、奔腾(Pentium)Ⅱ、奔腾Ⅲ、奔腾Ⅳ和AMD。

(3)CPU的工作速度用其主时钟频率(简称主频)来表示,如PentiumⅢ/800其主频为800MHz。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CPU主频越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越快。

6、存储器: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种。

(1)内存储器简称内存,主要用于存储计算机当前工作正在运行的程序、数据等,相当于计算机内部的存储中心。内存一般分为RAM和ROM两大类。(2)RAM为随机读写存储器,存储的数据可以随时取出来(读出),也可以随时存入新数据(写入),或对原数据进行修改,但是重启计算机后,RAM中的信息将全部丢失。

(3)ROM为只读存储器,存储的数据只能读出,一般不能写入,不能修改,但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重启计算机后,ROM中的信息不会丢失。

(4)存储器存储容量的最小存储单位是字节(Byte简称B)一个字节能存放一个英文字母代码,两个字节能存放一个汉字代码。常用单位:bit(位)、KB(千字节)、MB(兆字节)、GB(千兆字节)。换算关系:1B=8bit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5)外存储器特点存储容量大、价格较低,关机后存储的数据不会丢失。常用外存储器有软盘、硬盘和光盘等。

三、计算机的灵魂——软件

1、软件又称为程序,大体上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2、系统软件:是一种综合管理计算机硬件、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工作环境的大型软件。系统软件分为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和工具软件三类。

(1)操作系统:DOS、Windows、Unix、Linux等。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大管家,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协调工作,是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系统软件。一台计算机必须安装了操作系统后才能正常工作和运行。(2)程序设计语言:BASIC、C、C++、PASCAL、Visual BASIC(VB)、Visual FoxPro(VF)

(3)工具软件:用来测试计算机性能、诊断并排除计算机故障、使用户能够更有效地使用软硬件资源的服务程序。例如:PC tools、NORTON、文件压缩和解压缩程序、防病毒软件等。

3、应用软件:用户为解决实际问题而编制的软件。例如:游戏软件、文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软件excel、可制作多媒体报告的软件PowerPoint、QQ、暴风影音、迅雷等。

四、拓展延伸

1、计算机的发展:电子管时代、晶体管时代、集成电路时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2、计算机的应用: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育CBE)、人工智能、信息高速公路、电子商务(E-Business)

3、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试题:

1、从功能上分,计算机由()、()、()、()组成

2、中央处理器包括()和(),它的英文缩写是(),常见型号有()

3、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

A、运算器、存储器和控制器

B、外部设备和主机

C、主机和实用程序

D、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4、某个硬盘的存储量为8GB=()MB=()KB=()B

第三篇:第3课 计算机的组成教案

第3课

计算机的组成

信息技术组

教学内容 计算机系统

教学目的

1、知道计算机系统构成,建立软件、硬件的概念

2、掌握计算机硬件构成,了解计算机基本配置

3、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 计算机硬件构成及相关概念 教学难点 存储器的相关概念

教学方法 注意根据高中学生自身特点,倡导探究自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环境 电子板书、多媒体网络 教学过程

一、计算机的硬件 [板书] PPT演示

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和配置

计算机软件系统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板书] 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和配置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计算机硬件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组成 其中: 中央处理器(CPU)由控制器、运算器组成,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存储器 存放二进制表示的数据和指令,计算机性能与存储容量和读写速度有关

存储容量用存储器包含的字节(byte)数表示,单位为B 1B = 8位(bit)1KB = 1024B 1MB = 1024 KB 1GB =1024MB 存储器又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内存储器

一是随机存储器(RAM),可读可写,断电后信息丢失

一是只读存储器(ROM),只读不写,断电后信息不丢失

外存储器

主要包含磁盘和光盘,其中磁盘分为 软盘、硬盘和U盘,相对内存的存储容量要大得多,价格低,速度慢,断电后信息不丢失

常用软盘规格为 3.5 英寸,容量为 1.44 MB 常用硬盘一般容量为几十GB 常用光盘分为只读光盘CD-ROM和可改写光盘,容量640MB 输入和输出设备

将人们使用的各种信息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二进制代码存入内存(一般介绍计算机基本配置,要求学生写出自己计算机的硬件配置)

二、计算机的软件

计算机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用户能够使用计算机所必须的基本软件,用于计算机的管理,维护,控制,运行及语言翻译处理,是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包括操作系统(如Win98),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

应用软件——为解决某一具体问题设计的具有特殊功能的软件,直接面向使用者(如Microsoft office,kv300)的软件。

小结:计算机系统组成图(略)1.4.3,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1,总线(BUS)提供CPU和其它部件之间的数据、地址和控制信息的传输通道包含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内存的寻址范围。

2,数据的存储

美籍科学家冯.诺依曼最早在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提出“存储程序”并使程序能连续自动执行的设计思想。目前使用的计算机仍采用这一原理。

3,指令及其执行

阅读理解p16-17 [完成补充习题](第二部分)[重点小结] 课后反思:

这一节是理论性很强的一节,需要记住的东西很多,从上课的情况来看,学生对这节课的掌握是比较理想的。美中不足的一点就是不会举一反三,对所学的内容掌握起来比较呆板,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这点会有改变的。

第四篇:第3课宋明理学教案

第3课

宋明理学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发展阶段宋明时期理学兴起的历史背景、兴起和发展、影响以及重要的代表人物,共分三个部分:宋明理学兴起的历史背景;宋明理学的两大流派: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宋明理学的历史影响和评价。

学生分析

高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历史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认识历史的能力,但由于本课理论水平较高,较多概念理解难度较大,加上学生对宋明理学了解较少,因而学习有一定困难。因此引导学生课前做好一些准备工作,如上网搜索资料、查阅相关思想哲学书籍、根据老师事先布置的教学问题去预习,这对本课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

三教合一

程朱理学

格物致知

存天理,灭人欲

《四书章句集注》

陆王心学

发明本心

致良知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宋明理学的历史影响

二、能力与方法

1、识记宋明理学两大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正确评价宋明理学。

2、理解理学兴起的背景、理学的概念、格物致知的含义、理学所反映的哲学思想。

3、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关于世界本原的看法、求理方法的异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比较历史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及其发展脉络的学习,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正确认识宋明理学及其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2、通过结合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来分析宋明儒学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一定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状况的产物,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分析宋明理学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形成对传统思想文化批判继承的意识。

3、通过了解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尤其是宋明理学博大精深思想体系,了解中国古代的优秀思想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增强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宋代理学兴起的背景、程朱理学的哲学思想、正确评价宋明理学。

难点: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重要主张。

教学方式

教师讲解分析、学生合作探究、师生交互讨论。

教学用具:

采用Powerpoint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1、要求每个历史学习小组利用网络收集三教合一的含义,理学的概念,程朱、陆王的主要思想,各组进行讨论、归纳,准备上课交流。

2、带着老师事先设计的问题预习课本,思考课后的习题“阅读与思考”和“自我测试题’’

二、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忆儒家思想的变化历程,通过展示《江南春》提出问题,由此导入新课。

三、教学结构

(一)三教合一

1、“三教合一” 的历史背景

2、“三教合一”表现

(二)、理学的两大流派———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1、程朱理学的兴盛

2、陆王心学的发展

(三)、宋明理学的影响和评价

(1)影响:宋明理学对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影响(2)评价:宋明理学的消极影响

宋明理学的积极影响

四、师生互动

(一)三教合一--------理学兴起的历史背景之一 课堂设问:三教合一的背景是什么?

提示:魏晋以来佛教和道教的传播;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提示:三教合一;儒学的发展受到佛道哲学思想的影响。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三教合一的背景和表现的理解。(二)理学的两大流派——程朱理学的兴起和陆王心学的发展

1、宋代理学兴起的历史背景

课堂设问一:什么是理学?宋明理学有哪两大流派?

提示: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设计意图:理解并掌握“理学”的概念,了解宋明理学的两大流派。

2、两大流派: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1)程朱理学的兴盛

(1、1)程朱理学的形成及其代表人物

课堂设问:程朱理学是怎样形成的?其代表人物有哪些?(1、2)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

课堂提问一: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有哪些?通过何种途径把握“理? 提示:理是世界的本原和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格物致知。课堂提问二: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有何区别?

设计意图: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比较历史事物的异同点,培养学生对比、归纳、概括历史 知识的能力;区别客观唯心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情景营造:用大屏幕打出相关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1、3)程朱理学的影响及其统治地位的确立、传播

课堂提问:程朱理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何时确立了统治地位?传播到何处?

提示:程朱理学成为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社会后期的正统思想;明;朝鲜、越南、日本。课堂提问:程朱理学被官化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理学重新整理了儒家学说,并将“理”的存在与社会伦理秩序联系在一起,满足了统治阶级对于整顿社会秩序、宣扬正统道德和巩固专制统治的需要。课堂提问:程朱理学包含了怎样的哲学思想? 2 提示:客观唯心主义(2)陆王心学的发展

情景营造:用大屏幕打出陆九渊和王守仁的图片,并作相关介绍。(2、1)陆九渊的心学

课堂提问:怎样理解“心学”的概念?通过何种方式认识“心”? 王守仁的心学

课堂提问一:王守仁心学兴起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提示:明中期,程朱理学成为求取功名的敲门砖,失去寻求圣贤学问的精神;明中期社会的动荡不安。

课堂提问二:王守仁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提示:认识“心”的方式、对“心”的理解、课堂提问三:陆王心学反映了怎样的哲学思想? 提示 :主观唯心主义

探究: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之处?

(三)宋明理学的影响和评价

课堂提问一:宋明理学的影响是什么? 提示:对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方面影响深远。课堂提问二:应该怎样评价宋明理学?

提示:用三纲五常维护封建专制,产生了消极影响。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既要看到其积极的影响,又要看到其消极的影响,培养全面准确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教学总结:

一、对教材知识的归纳总结

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宋明理学的两大流派→宋明理学的影响

二、对教学主题的归纳总结

宋明理学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既要看到它的积极一面,又要看到它的消极一面,学会全面准确评价历史现象。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存在着很大差异,但两者本质是一致的,即都以儒学的伦理道德约束人的思想和行为,以维护封建统治;同时把儒学推进发展到新阶段,都属于理学范畴。

设计意图:通过上述两个方面的总结设计,引导学生整理、归纳、分析、理解课本知识,深化对教学主题的掌握。

教学后记:

本课理论水平较高,概念难度较大,因此在教学中采用教师讲解分析、学生合作探究、师生交互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效果较好。有些同学古文功底薄弱,较难理解引用材料的意思,更难理解材料折射出的内涵。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加强这些方面工作。

第五篇:第3课 土地改革教案

第3课 土地改革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掌握

能力训练过程

方法

讨论探索

爱党爱国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辩证唯物

政权,还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是值得我们热爱的 土地改革的胜利作用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历史意义 中国农民在两千多年来所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终于在党的领导下实现成概念 革的信息,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整理资料形收集整理课本图片、历史网站、文学作品、乡土教材等课程资源中有关土地改了解 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教学难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教学过程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历史意义

导入新课阅读66页“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农民拔除原来地主所立的地界碑,意味着 什么?(这片土地原先属于地主所有,现在已经归翻身农民所有了。)

2教师讲授: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中,走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里,土地大多集中在地主手里。农民长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收获物大部分要交租纳税,自己所得无几。因此,他们热切期盼着“耕者有其田”,翻身当家作主人。谁能够满足他们的愿望,谁就能得到他们的真诚支持。过去共产党就是通过“打土豪分土地”、“减租减息”等政策获得农民的支持,夺取了全国政权。当时,新解放区还有3亿多人口未进行土地改革。新中国政权要想巩固下来,特别需要这些农民的支持。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新中国建立后的土地改革历史,具体情况请看

书。(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学生阅读“文献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条款”,讨论回答:

1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与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有什么异同?(都开始于1950年;但是,全 国土改基本完成于1952年底,抗美援朝胜利于1953年7月。)这次土地改革同过去的土改有什么不同?(注意保存富农经济,也给地主分上应得的一 份土地,让他们自食其力,富有人文主义精神,减少了改革的阻力。)

·提问过渡:近3亿农民真正地翻身当家作了主人,将产生多么巨大的能量?

土地改革的意义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插图,形象地了解土改经过和农民心情,通过讨论加深理解土改的 历史意义。

1土改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 阶级,农民成了土地的新主人,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农民翻身后,对于新中国人民政权的生存和发展起了什么作用?(起了巩固的作用。因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村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粮食 产量不断增加,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下载第3课 计算机的成长 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3课 计算机的成长 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3课抗美援朝教案

    第3课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课标内容] 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的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第3课水资源教案

    第3课水资源教案 【教学目标】 、 了解水资源的含义,知道我们日常应用的水资源有哪些。2、 了解水资源短缺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懂得我国节水标志的含义。3、 理解我国水资源的......

    第3课 《丑小鸭》教案

    第3课 《丑小鸭》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积累本文中的生字词语。 2、能力目标:认识《丑小鸭》这一部童话作品的自传色彩。理解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培养学 生对文学作品的......

    第3课 精品教案五篇范文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一般校) 【课程标准】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汉武帝确立儒家独尊地位的措施。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3课《手拉手》教案

    第3课《手拉手》教案 教学内容:一、 聆听《让我们手拉手》《鸭子拌嘴》二、 表演《雁群飞》《数鸭子》三、 编创与活动 单元目标:一、 情感目标:在四首相同主题,不同风格的音乐......

    第3课 海报设计教案

    初中美术课 第3课海报设计教案 备课人:许百维 1课时总第 课时 教学设想: 本课是为了学习和掌握美术字及平面设计基本规律,了解海报宣传的基本特征而设置的。海报是一种信息传......

    第3课纸盒游戏教案

    第3课 纸盒游戏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上一节课《妙用纸盒》基础上进行的。《妙用纸盒》采用的是中、小号的纸盒,《纸盒游戏》采用的是中、大号的纸箱,以及一些废弃材料,通过......

    精品教案:第3课 盛唐气象

    第3课 盛唐气象 一、教学目标 (一)课标要求 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