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四节 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第四节
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生态系统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第二章的第四节,站在生物圈的高度,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态系统,以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都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所以本节课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生态系统的组成2、食物链和食物网。
难点
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四、教学策略
本校学生家住农村的占大多数,所以学生对动物、植物的种类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的很多,针对这一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让学生举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活动自己找到答案,学生在此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举例、分析、讨论等方法学习本节课内容。
五、教学资源准备
1、准备一个小型水族箱,里面生活着水生生物
2、课件
六、课时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观察水族箱,听一段优美音乐,朗读一段充满诗情画意的文章,学生思考: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什么关系?
2、学生对课本资料进行分析,找出生态系统的组成,并且讨论他们之间的关系。
3、组织学生分组扮演动物、植物、细菌和非生物,并寻找四者之间的关系。
4、把最近一段时间所吃的食物通过一系列箭头连接成食物网,观察自己在食物网中的位置。
5、观察录像,讨论分析动物与植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6、学生进行资料分析,通过分析了解食物链中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同时了解营养物质在食物链中的流动。
7、播放课件,引导学生分析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并且讨论: A、如果这些积累了很多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B、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越多?
8、学生观看课件讨论分析环保的意义。
八、板书设计
第四节
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三、食物链和食物网
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九、巩固练习
生态系统的组成
十、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主张学生自主学习,在活动中交流、讨论,所以怎样更高效而有序地开展活动是本节课的关键。
第二篇:第四节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第四节 生态系统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②.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③.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能力目标:表达交流能力,收集整理资料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
二、教学难点和重点
①生态系统的组成。②食物链和食物网。
③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
三、教学策略
本节课本着体现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教学理念,力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改变以往由教师直接说出生态系统概念、组成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从更深的层次去思考影响生态系统的因素及其综合作用的结果。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采用多边互动的形式,即教师巧妙地结合课本及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下展开师生之间的共同讨论,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观察思考、分析讨论交流从而自己得出结论,进而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分析 ①教学内容分析:
“生态系统”是人教版生物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的内容。在新课标中的位置属于一级主题:生物与环境下的二级主题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传统的学科体系侧重讲述植物、动物和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重视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其中有些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新课标的知识体系则突出人类活动的内容,突出生物圈,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因此新教材把“生物和生物圈”编排在第一单元,说明它在教材中的位置非常重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认识生物和生物圈与人类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通过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有利于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②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形象思维发达而抽象思维欠缺,生物知识有限,生态系统的知识学生虽有一些接触,但缺乏深层次的理解,本节课的概念和食物链食物网的知识单靠老师讲述,理解上是有困难的。另外学生由于受以前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的影响,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能力差,但他们对生物知识很感兴趣,热情很高,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教师来说是项挑战。
五、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采用课件以增大教学容量,展示影象资料和学生搜集的图片。
2.启发式教学法:学生自学讨论、抢答相结合,使课堂气氛活跃,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通过教师点拨、指导、提问,实现一定的能力梯度,让一般学生都能通过努力达到教学目的,而优生也有思考的余地,体现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3.搜集和整理资料:为解决教学难点,发动学生去搜集“生态系统被破坏的事例”,让学生在搜集和整理的基础上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4.角色扮演:安排几位同学在讲述食物链内容之前戴上头饰,进行角色表演,这样即生动有趣,激发了大家的参与热情;同时又在复习了前面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作用,引出前两者的关系——捕食关系,起到很好的承前起后的作用,学生印象深刻,从而突破难点。
第三篇:第四节生态系统教学设计与案例
第四节 生态系统 教学设计与案例
山东省莒南县教研室 徐连清 山东省莒南县城关一中 陈兆星 教学目标的确定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中与“生态系统”一节(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四节)内容相对应的具体内容标准是:“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属于“了解”水平的有:“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属于“理解”水平的是:“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和“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教材在本节安排了“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进一步探究”等探究活动,旨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
依据新课标、教科书和学生实际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为:
1.1知识目标
(1)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4)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5)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1.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进一步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情感目标
(1)认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确立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3)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情感。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确立
既考虑到新课标的具体内容标准中要求“理解”的知识点,难度较大,又考虑到学生升入七年级以来进行的探究活动还不够多,因此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立为:
(1)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2)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3)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4)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进一步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考虑到学生往往对生产者的社会学概念和生物学概念的不同之处把握不到位,对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食物关系判断不准确,因此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确立为:
(1)理解生产者概念的内涵;
(2)正确书写并分析食物链。课时分配 2课时教学设计思路(见表1)
表l
教学内容 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的组成
基本策略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某个生态系统,通过分析实例来理解其内涵。结合插图进行“资料分析”,找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并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扮演动物、植物、细菌和非生物,并帮助学生寻找其中的关系。食物链和食物网 进行“观察与思考”时,让学生尝试连接食物链,数图中食物链的条数,并写出所有的食物链;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把自己近一段时间所吃的食物连接成食物网,观察自己在食物网中的位置;播放有关动物和植物之间关系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动物、植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形成保护生态系统的意识
进行“资料分析”,比较出哪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多,分析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的原因。
播放关于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系统实例的课件,使学生形成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意识。教学实施程序(见表2)
表2
教学内容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观看课件,并分析讨论作答。展示蒙山森林公园;提
生 问:你看到了什么?你蒙山森林公园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草丛态 听到了什么?分析该公里、树林间栖息着动物,还有细菌、真菌等生物,系 园中各种因素之间的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部分“养育”那里的所有统 关系;该公园内所有的生物,它们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所以,的 松树可看作是一个生蒙山森林公园可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可见,要判概 态系统吗?蒙山森林公断某系统是否是一个生态系统,就要分析其组成成念 园可看作是一个生态分,只要具备了生物和非生物部分(其中必须成分系统吗?
是:非生物部分、生产者、分解者,但在自然界中不具有消费者的生态系统是很少的),就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如一个池塘、一片树林等
引导学生结合插图进认真进行“资料分析”,讨论: 行“资料分析”,找出
生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树、昆虫的幼虫和啄木鸟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态 并讨论它们之间的关
系 系;组织学生分组扮演2.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细菌分别扮演什统 动物、植物、细菌和非么角色? 的 生物,并帮助学生寻找
组 其中的关系;
分配角色并且讨论发言,阐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在成 板书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从而分析生产者、消费者
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完成课后练习1。
食 引导学生尝试完成课
本“观察与思考”,然
物 后用课件展示正确的
连接图; 尝试连接图中的食物链,数一数共有多少条?并写链
出所有的食物链。然后与课件展示的正确食物网比
教学意图 引出教学课题;
学习生态系统的概念,通过分析实例来理解其内涵;
过渡到“生态系统的组成”这一内容。
练习观察插图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深刻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帮助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组成”进行加工处理,使之条理化、结构化。
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讲解:你的连接和书写或许有些偏差,通过尝试你要明确:食物链只由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种成分组成,它们之间只是吃与被吃的关系;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食物链通常写成“甲→乙→丙„„”(一般不超过6个营养级)的形式,其中对乙而言,乙以甲为食,同时又被丙所捕食,正是由于吃与被吃,甲、乙、丙被相互关联在一起而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绿色植物),数食物链条数时,要从绿色植物数起,然后按箭头指向依次下去,直到最高的营养级别,而不能中途停止。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多样、数量庞大。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食草动物的食物,而一种食草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成为多种肉食动物的捕食对象,致使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相互关联着,这样就构成了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假如某种生物数量大量减少,其他生物的数量
较,你连接的完全正确吗? 通过听讲、讨论学会:
1.数食物链条数:数食物链条数时,要从绿色植物数起,然后按箭头指向依次下去,直到最高的营养级别,而不能中途停止;
2.正确书写食物链:食物链通常写成“甲→乙→丙„„”(一般不超过6个营养级)的形式,其中对乙而言,乙以甲为食,同时又被丙所捕食。起点总是生产者(绿色植物),“→”表示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方向;
3.尝试分析食物链中某种生物的增减会引发其他生物怎样的变化:分析时,运用动态的、联系的观点进行分析。例如,在“草→鼠→蛇→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如果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其后一段时间内猫头鹰的数量会减少,鼠的数量会增加;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随着蛇食物的增多、天敌的减少,蛇的数量将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引起猫头鹰的数量增加,鼠的数量减少。
做练习,发现自己处在食物网的最高位置。
练习书写食物链,数食物链条数,分析食物链中某种生物的增减会引起其他生物怎样的变化,树立生命现象是运动的、普遍联系的观点,突破教学难点;
让学生认识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流动的,人类是自然界中的一员,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周围的生物,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和
食
物
网 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在右图中,如果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其后一段时间内猫头鹰的数量会减少,青蛙、鼠的数量会增加; 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把自己近一段时问所吃的食物连接成食物网,观察自己在食物网中的位置。
提问:在一片草木茂盛的草原上生活的兔子,生 其数量能不能无限制态 地增加?为什么?这说系 明生态系统具有怎样统 的特点?什么样的生态具 系统不容易被破坏? 有
一 引导学生进行“资定 料分析”,比较出哪种的 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多,自 分析为什么在食物链动 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调 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节 质越多?如果这些积累能 了很多有毒物质的鱼力 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播放有关人类活动破形成 坏生态系统实例的课保护 件,介绍一些著名的有生态 毒物质富集的事例,如系统 日本的水俣事件。的意 提问:你身边有没有类识 似的实例?若有的话,请举例。你对此持何种态度?有何建议? 小结:人类活动会通过巩固 食物链影响生态系统;小结 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不应该随意把有
讨论交流后认识到:
兔子的数量不会无限制地增长。因为,当兔子的数
量急剧增加时,食物就会减少,兔的天敌也会增加。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只有那些生物种类多、数量多、自然条件好的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才强,才不容易被破坏;
要使我们的环境变好,就要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认真观察插图,分析讨论后得出结论:
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因为环境中有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最终危害到人类的安全。
观看课件;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汇报。
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确立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的意识;
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能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树立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的意识。联系实际,进行环保教育,认识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形成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的意识。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
毒物质排放到生态系统中!
出示巩固练习题; 小结反馈。
做思考练习题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点评
本案例重视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倡导探究性学习,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
全面贯彻落实了课程目标。“生态系统”这节内容中,概念、术语多,教学任务繁重。教者能依据新课标、教科书,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梳理了外显的知识目标,挖掘出了内隐的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了三维目标并围绕其展开教学,符合新课程理念和课改精神。
引导学生进行了丰富的自主性探究学习。充分利用了教材中的插图、“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等栏目,还利用自制的“蒙山森林公园”“食物网中食物链的连接图”“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系统的实例”等课件,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自主性探究学习,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自主探究,着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重视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指导学生学习重点、难点知识时,如数食物链条数,书写食物链,分析食物链中某种生物的增减会引发其他生物怎样的变化等知识,能授学生以“渔”,使学生顺利地突破难点、掌握难点。
重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蒙山森林公园”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探究我们自己在食物网中的位置”,加深了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理解和认识;在播放“关于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系统的实例”的课件后,引导学生列举发生在身边的实例并进行分析,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能把案例中“课件”“巩固练习”内容有所展现,将更具有实用性。
原载《中学生物教学》2006.8
2007-04-04 人教网
【上一篇】 【下一篇】
第四篇:第四节生态系统课堂教学实录
第四节生态系统课堂教学实录
陈爱玲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第二节课我们学习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在第三节我们又学习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看来生物和环境的关系很微妙,它们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下面我们一起预习一下第四节-------生态系统。师(强调):在预习的同时大家要认真搜理第四节的知识点,并思考思考下面的几个问题。(在黑板上板书)
1,森林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存在怎么样的关系? 2,什么是生态系统
3,生态系统是如何组成的?
4,有关食物链和食物网,你知之多少?
师:这片森林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就像一张无形的网,牵一而动全身。无论是非生物因素的变化,还是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都会有许多种生物受到影响。因此,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像这样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这个整体该怎么称呼呢?金汉江同学回答一下,(内容略)刘三千同学请你回答一下,什么是生态系统?(内容略)桂祥同学请回答生态系统是如何组成的?(内容略)大家一起交流有关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知识。
二、联系实际,探索新知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让学生知道生态系统的概念。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如:一片树林,一个池塘,一片草地等,都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课本第23页插图,并讨论其中的思考题。老师最后进行归纳总结。
师:生态系统是多种多样的,它们的组成有共同的地方吗?
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播放《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影片录像。要求学生观看后分组讨论问题: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分别扮演着什么角色?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出生态系统的组成并板书投影。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阳光中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消费者。随着动物摄食的过程,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流入动物体内。细菌和真菌:它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它们把动物的残体及其他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物质,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份除了有生物以外,还有非生物部分,它们在生态系统中起什么作用呢?
在生态系统中,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它们是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三、列举实例,加强说服力 师(举例说明):我们知道,动物都是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所以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总是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如: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当然这边的泥巴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泥巴,它实际上是一种藻泥。像这样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食物链。我们用箭头把它们连起来,注意箭头要指向捕食者,而且链头都是生产者。学生练习(练习完成以后,学生汇报结果):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请据此写出一条食物链。
2、植物、鼠、蛇、鹰,大家试着根据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连连看,看谁连得快?并分析一下若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
师:从理论上分析,如果蛇的数量大量减少,那么以蛇为食在鹰的数量减少;被蛇为食的鼠的数量会增加,但鼠不会无限制的的增加下去,增加到一定程度,它会随着草的数量的减少而减少;各种生物的数量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四、课堂小结(以板书内容进行小结)
1、生态系统的概念: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①生物部分:植物——生产者
动物——消费者 细菌、真菌——分解者 ②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3、食物链
植物→虾→小鱼→大鱼
五、作业
1、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下列四个选项中,()是一个生态系统。A 黄河中的水
B
黄河中所有生物
C 黄河中鱼
D
整条黄河
2、下列各项中,属于食物链的是()
A 山鹰→蛇→鼠→植物
B 阳光→草→羊→狐 C 植物→鼠→蛇→山鹰
D 田鼠→蛇→山鹰
第五篇:《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的确定
依据新课标、教科书和学生实际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为:
1.1知识目标
(1)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3)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4)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5)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1.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3)通过“进一步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4)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情感目标
(1)认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2)确立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3)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确立
既考虑到新课标的具体内容标准中要求“理解”的知识点,难度较大,又考虑到学生升入七年级以来进行的探究活动还不够多,因此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立为:(1)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2)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3)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4)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进一步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考虑到学生往往对生产者的社会学概念和生物学概念的不同之处把握不到位,对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食物关系判断不准确,因此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确立为:(1)理解生产者概念的内涵;(2)正确书写并分析食物链。
课时分配 2课时 4 教学设计思路(见表1)表l 教学内容 生态系统的概念
基本策略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某个生态系统,通过分析实例来理解其内涵。结合插图进行“资料分析”,找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并讨论它们之生态系统的组成
间的关系;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扮演动物、植物、细菌和非生物,并帮
助学生寻找其中的关系。
进行“观察与思考”时,让学生尝试连接食物链,数图中食物链的条数,食物链和食物网
并写出所有的食物链;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把自己近一段时间所吃的食物连接成食物网,观察自己在食物网中的位置;播放有关动物和植物之间关系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动物、植物之间吃与被
吃的关系。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进行“资料分析”,比较出哪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多,分析在食物链中
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的原因。播放关于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系统实例的课件,使学生形成保护环境从
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意识。形成保护生态系统的意识 5 教学实施程序(见表2)
表2 教学内容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观看课件,并分析讨论作答。
教学意图 引出教学课
题; 生 态 系 统 的 概 念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蒙山森林公园;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分析该公园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该公园内所有的松树可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吗?蒙山森林公园可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吗?
蒙山森林公园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草丛里、树林间栖息着动物,还有细菌、真菌等生物,阳光、空学习生态系统气、水等非生物部分“养育”那里的所有生物,它们相互的概念,通过作用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所以,蒙山森林公园可看作分析实例来理是一个生态系统。可见,要判断某系统是否是一个生态系统,就要分析其组成成分,只要具备了生物和非生物
解其内涵;
部分(其中必须成分是:非生物部分、生产者、分解者,过渡到“生态但在自然界中不具有消费者的生态系统是很少的),就能系统的组成”
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如一个池塘、一片树林等
这一内容。练习观察插图
认真进行“资料分析”,讨论: 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深刻生 态 系 统 的 组 成 引导学生结合插图进行“资料分析”,找出生态系统的1.树、昆虫的幼虫和啄木鸟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色? 组成成分,并讨论它们之间2.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细菌分别扮演什么角理解生态系统的关系;组织学生分组扮演动物、植物、细菌和非生物,系;
板书生态系统的组成。的组成,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并帮助学生寻找其中的关分配角色并且讨论发言,阐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在生态变;帮助学生
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从而分析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对“生态系统
之间的关系;
完成课后练习1。的组成”进行加工处理,使之条理化、结构化。
食
物
链
和 引导学生尝试完成课本“观察与思考”,然后用课件展示正确的连接图;
许有些偏差,通过尝试你要明确:食物链只由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种成分组成,它们
尝试连接图中的食物链,数一数共有多少条?并写出所描述生态系统 讲解:你的连接和书写或有的食物链。然后与课件展示的正确食物网比较,你连中的食物链和
接的完全正确吗? 通过听讲、讨论学会:
食物网;
食
物
网 之间只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练习书写食物链,数食物链条数,分析食物链中某种生物的增减会引起其他生物怎样的变化,树立生命现象是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1.数食物链条数:数食物链条数时,要从绿色植物数食物网流动。食物链通常写起,然后按箭头指向依次下去,直到最高的营养级别,成“甲→乙→丙……”(一般不超过6个营养级)的形式,其中对乙而言,乙以甲为食,同时又被丙所捕食,正是由于吃与被吃,甲、乙、丙被相互关联在一起而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而不能中途停止;
2.正确书写食物链:食物链通常写成“甲→乙→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丙……”(一般不超过6个营养级)的形式,其中对乙而言,运动的、普遍(绿色植物),数食物链条数乙以甲为食,同时又被丙所捕食。起点总是生产者(绿色联系的观点,时,要从绿色植物数起,然后按箭头指向依次下去,直到最高的营养级别,而不能中途停止。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多样、数量庞大。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
植物),“→”表示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方向;
突破教学难
点;
种食草动物的食物,而一种3.尝试分析食物链中某种生物的增减会引发其他生物让学生认识到食草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怎样的变化:分析时,运用动态的、联系的观点进行分生态系统中的物,也可能成为多种肉食动析。例如,在“草→鼠→蛇→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如物质和能量是物的捕食对象,致使多条食果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其后一段时间内猫头鹰的数量会沿着食物链流物链相互交错、相互关联减少,鼠的数量会增加;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动的,人类是着,这样就构成了食物网。能力,随着蛇食物的增多、天敌的减少,蛇的数量将恢自然界中的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就复到原来的水平,引起猫头鹰的数量增加,鼠的数量减员,人类的生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假如某种生物数量大量减少,其他生物的数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在右图中,如果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其后一段时间内猫头鹰的数量会减少,青蛙、鼠的数量会增加; 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把自己近一段时问所吃的食物连接成食物网,观察自己在食物网中的位置。
生 态 提问:在一片草木茂盛的草原上生活的兔子,其数量能
讨论交流后认识到:
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
少。
做练习,发现自己处在食物网的最高位置。
活离不开周围的生物,树立保护环境的意
识。
系 统 具 有 一 定 的 自 动 调 节 能 力 不能无限制地增加?为什兔子的数量不会无限制地增长。因为,当兔子的数量急力是有限的,么?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怎剧增加时,食物就会减少,兔的天敌也会增加。这说明,增强爱护生样的特点?什么样的生态系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物、保护生物统不容易被破坏?
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有毒物质多,分析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如果这些积累了很多
有一定限度的。只有那些生物种类多、数量多、自然条的情感,确立件好的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才强,才不容易被破坏; 保护生态系
性,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认真观察插图,分析讨论后得出结论:
质就越多,因为环境中有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
统、保护环境的意识;
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
力; 析”,比较出哪种生物体内要使我们的环境变好,就要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等)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能解释某些有积累而不易排出;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最终害物质会通过
危害到人类的安全。
食物链不断积累;树立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的意
识。
播放有关人类活动破坏生形成 态系统实例的课件,介绍一保护 些著名的有毒物质富集的生态 事例,如日本的水俣事件。系统 提问:你身边有没有类似的的意 实例?若有的话,请举例。识 你对此持何种态度?有何建议? 小结:人类活动会通过食物链影响生态系统;要从现在巩固 小结 做起、从自己做起,不应该随意把有毒物质排放到生态系统中!出示巩固练习题; 小结反馈。
点评
本案例重视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倡导探究性学习,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
全面贯彻落实了课程目标。“生态系统”这节内容中,概念、术语多,教学任务繁重。教者能依据新课标、教科书,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梳理了外显的知识目标,挖掘出了内隐的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了三维目标并围绕其展开教学,符合新课程理念和课改精神。
引导学生进行了丰富的自主性探究学习。充分利用了教材中的插图、“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等栏目,还利用自制的“蒙山森林公园”“食物网中食物链的连接图”“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系统的实例”等课件,引导学生
做思考练习题
观看课件;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汇报。
联系实际,进行环保教育,认识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形成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的意
识。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进行丰富的自主性探究学习,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自主探究,着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重视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指导学生学习重点、难点知识时,如数食物链条数,书写食物链,分析食物链中某种生物的增减会引发其他生物怎样的变化等知识,能授学生以“渔”,使学生顺利地突破难点、掌握难点。
重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蒙山森林公园”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探究我们自己在食物网中的位置”,加深了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理解和认识;在播放“关于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系统的实例”的课件后,引导学生列举发生在身边的实例并进行分析,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