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

时间:2019-05-12 19:19: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

第一篇: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功能

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讨论其在生产和生活的运用(二)能力培养目标

1.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研究(三)德育渗透目标

1.通过联系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等实际,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关心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二、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1. 重点:(1)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2.难点:

(1)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2)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3.学生可能的疑点、(1)ATP的来源与细胞呼吸的关系(2)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 4.解决办法

(1)在第三章第二节当中我们已经学过能产生能量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而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通过本节学习我就可以知道细胞呼吸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他们是在细胞质和线粒体中产生。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产生少量ATP。还有一些细菌通过华能合成作用产生少量ATP。.因此说细胞呼吸是ATP产生的主要来源

(2)列表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反应条件、呼吸场所、分解产物、释放能量、的异同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方法: 1.讲解、启发法 2.演示法

五、教具准备:

1.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演示实验 2.细胞有氧呼吸过程挂图 3.课件

六、学生活动设计

1.由于高中学生已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又由于细胞呼吸、ATP这两个知识点在初中学习过,所以引入后首先让学生结合提问进行自学。

2.通过设计实验来加深学生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的理解 3.由于知识的学习是一个新旧知识的双向建构过程,故在各知识点教学中要求学生列举以前学习过的知识来学习和建构新内容。

4...结合本节内容的课堂练习再进行反馈性校正。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言] :我们知道,物质的燃烧需要氧气,发现这一现象的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拉瓦锡曾把生物的呼吸作用比作碳和氢的缓慢燃烧过程。拉瓦锡的这一说法有道理吗?呼吸作用能够像燃烧那样剧烈吗? C6H12O6是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细胞的生命活动离不开能量,许多化学反应都需要耗能,C6H12O6作为主要能源物质是如何被细胞利用的呢? 如果我们在空气中燃烧C6H12O6,其能量将一下子释放出来。细胞生活在常温、常压下不可能通过燃烧释放能量,但应有一个类似的过程。由于生过程是持续不断的,需要C6H12O6中的能量逐步地、缓慢地释放,科学家发现确有这样的过程,这就是细胞的呼吸作用。(讲解细胞呼吸作用的概念)

[副板书]: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我们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是:(板书在黑板右侧:)1。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及其与ATP 的形成有什么关系。2.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及其两者的异同。3.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

[ 导学与提问]: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三个问题一.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 二.细胞呼吸与ATP 的形成。三..细胞呼吸原理的运用。下面请同学们首先看书,找找关键语句,看看它们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二)中心授课

[学生自学与讨论] 15分钟。

[师生合作] :针对上述提问进行抽查,了解学生自学与讨论的结果。对学生回答的结论经简短评价后将本节的知识框架边讲述边板书。ATP的主要来源是细胞呼吸,而细胞呼吸有氛围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板书]: 细胞呼吸的方式

提问: 细胞呼吸是否需要氧?生物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是否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呢?

[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的方式]

1、作出假设

2、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3、实施实验

4、分析与结论

5、表达、交流和应用(上述具体内容详见书P91——92)

学生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活动中教师要提出下列问题:

1、酵母菌作为单细胞生物采取何种方式进行细胞呼吸?

2、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是什么?

3、在实验中如何控制实验条件和检测实验结果?

4、如何设计对照实验?

学生通过实验、讨论后回答。

[讲 述]:酵母菌是一种真菌,它可以在有氧和无氧条件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真菌,因此酵母菌可作为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还产生少量的二氧化碳。

[学生回答]:略

。总结:通过探究实验使我们知道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在有氧条件下,产生大量的CO2和H2O,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和少量的CO2,板书1:细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难点突破]:

(1)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两种方式,他们都可以产生ATP。有氧呼吸是细胞中进行的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重要生命过程,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可以在无氧的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细胞呼吸是一个由多种酶参与催化,多步骤的过程。细胞呼吸通常在有氧的情况下进行,但是某些细胞也在无氧的环境下进行呼吸,有氧呼吸是主要形式。[板书] 2:有氧呼吸

[提 问]:线粒体有哪些结构与呼吸作用相适应?

[复 述]:对于绝大多数生物来说,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这一过程必须有氧的参与。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学生回答]:线粒体具有内、外两层膜,内膜的某些部位向线粒体的内腔折叠形成嵴,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嵴的周围充满了液态的基质。线粒体的内膜和基质中含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板书3:有氧呼吸的过程

引导:回顾初中学过的有关呼吸的知识,在讨论中板书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即

C6H12O6+O

2CO2+H2O+能量

[提 问] :呼吸作用是怎样进行的呢?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回答] [讲 述]与分析: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十分复杂,可以概括地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反应都有相应的酶催化。

关于呼吸作用过程的教学,可对照图(图5-9)讲解,在讲解中讲清以下几点:

①首先应指出,下面以葡萄糖为例讲述呼吸作用过程。其他有机物也可以通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

②第一阶段,一个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在分解的过程中释放能量,一部分被ADP捕获(把ADP转变成ATP),并脱下[H]。这一过程在细胞质的基质完成。

③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内,继续脱[H],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同时释放能量合成ATP。

④第三阶段,前两阶段脱下的[H]在线粒体内,与从外界吸收或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的O2结合成水。在此过程中释放大量的能量,合成大量的ATP。拓展:在整理出三个阶段后,根据学生状况,进一步分析以下几点:

①引导学生,将呼吸作用的反应式配平

即C6H12O6+6O2

6CO2+6H2O+能量

提问:配平过程中,呼吸作用产生的H2O中的O,来自哪种原料? 学生回答:来自O2,讲述:消耗6分子的O2应该产生12个分子的H2O,可是,如果形成12分子的H2O,又需要24个H,一分子的C6H12O6,只有12个H,差12个H来自哪里?最后指出,呼吸作用还消耗水。因而呼吸作用的反应式应改为:

C6H12O6+6O2+6H2O

6CO2+12H 2O+能量才能反映其本质。解决了这一环节,其他物质的来龙去脉就可迅速解释清楚。教书分析:呼吸作用过程中的能量问题。学生阅读讨论思考课本P94小字

讲述:1 mol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2 870 kJ的能量,其中 1 161 kJ左右的能量被ADP捕获,储存在ATP中(约38 mol的ATP)。可见,呼吸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只有40%储存在ATP中,用于推动其他生命活动。其余以热的形式散失了。因此,在有些情况下,如新鲜蔬菜、粮食等保存,通过控制呼吸速率,可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提问:为什么说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

学生回答:呼吸作用的三个阶段,后两个阶段都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另外,从能量角度看,在细胞质的基质中进行的第一步产生4 mol的ATP,其余34 mol的ATP是在线粒体中产生的。因此,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三)结课:

总结与提示: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的细胞呼吸的方式,哟偶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同时也解明ATP的来源于细胞呼吸的关系。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能量的来源——光合作用。(四)板书设计

2.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八:参考资料

1.细胞呼吸中的ATP产生和消耗。源于《生物化学》

2.细胞呼吸在线粒体中进行的部位和途径及细胞呼吸原理和运用。源于《细胞生物学》

3.发酵。源于《微生物学》 九:教学后记 本节课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

(1)引导学生操作讨论思考“研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老师提示,学生总结细胞呼吸类型。

(2)引导学生阅读讨论思考,教师分析讲述,学生总结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的过程及其异同。

(3)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思考,教师提示,学生掌握有关知识并运用。2 本节内容多,时间比较紧。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讨论中要注意及时概括和对比。在细胞呼吸方式的教学中,课前要准备好演示实验,尽可能保持无关因素的影响和对环境的影响

第二篇:5.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

ATP的主要——细胞呼吸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简述细胞呼吸的概念;

2、说出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和产物。能力目标:

1、尝试进行对比实验方案设计;

2、学会对实验条的控制和对实验结果的检测;

3、在有关实验、探究等问题讨论中培养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分享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探究学习细胞呼吸概念的过程中,同时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建立科学价值观。教学重点和难点: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评

价情景创设引入题

展示:ATP的结构简式及ATP的利用与生成。

问:ATP的主要?

介绍一初中实验。

展示问题探讨中问题。复习、讨论、回答。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呼吸作用与物质燃烧区别。

通过复习引入题。

启发学生对比两种释能方式,产生认知冲突,提高思维兴奋性。细胞呼吸的概念给出细胞呼吸的概念并分析;问题:呼吸作用与我们通常了解的“呼吸”是一回事吗?学生阅读、思考,回忆人体呼吸的过程,尝试回答问题。在学生已有知识背景下主动建构知识。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探究准备介绍酵母菌的基础知识及本探究活动的要求。学生看书,初步知道酵母菌的习性明确对比实验的方法。明确探究对象和方法。

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有关酵母菌知识,尝试提出探究的问题。展示参考案例。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思考回答问题。引导关注生活现象,调动思考积极性。培养提出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作出假设要求学生对参考案例的问题,作出相应的假设。展示参考案例。学生思考回答。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三、设计实验

1、引导梳理实验总体思路:①实验条的控制;②实验产物的检测;③实验正常条的保持。

2、展示教材案例并引导学生分析。学生思考、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运用已有知识回答问题,加深对实验控制的理解。引导学生层层思考,培养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四、进行实验强调观察与记录。尝试设计记录的表格。培养实验能力。

五、结论交流与运用

1、说出酵母菌呼吸的方式,每种呼吸方式的条和产物。

2、重铬酸钾在日常生活中有何用处。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思考回答问题。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思维,及时联系生活。堂练习展示习题学生动手完成。及时反馈、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后作业布置后预习要求:预习细胞呼吸的方式、原理及应用。学生后预习。培养阅读能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反思:本节是新程的一节探究,教案设计简洁、合理,多媒体生动而富有启发性,学生活动内容丰富,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融洽,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存在问题:

1、班生规模较大,教师无法顾及全部学生的活动状况。

2、鉴于时的原因,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虽然每个提问都会有人回答,但是并不等同于多数同学的思维都得到了答案。

3、本校学生来自不同初中学校,各初中校的办学水平不同,有的乡下学校实验开设少。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技能存在明显差异,在同一个班级很难得到兼顾,其结果是小组中动手能力强的更有动手机会,动手能力差的虽然可以从旁观察,但是不能等同于自己的实践,

第三篇: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案例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高中

2,学科:生物 2,课时:1 3,课前准备: 学生

一、巩固落实上节[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的方式]。

二、做好课前预习,完成预习学案,并上交。教师

一、批阅学生课前预习学案,发现问题,做好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安排。

二、在网上搜索相关教学材料,参考多个教案,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对教材、学生分析客观实际,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三、将呼吸作用相关资料做成PPT,教学课题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选自新课程人教版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三节。本节内容介绍了普遍存在于生物体中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以及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与前面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主动运输、ATP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也为后面学习光合作用细胞分裂、蛋白质合成、DNA复制、能量流动等知识相联系等其他生命活动的规律奠定基础,因此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在整个高中生物学教材中也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

根据高中生物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新课程标准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四个基本理念,将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知识目标

(1)说出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场所、生理意义以及在生产生活实践上的应用。(2)说明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和图解、区别和联系。(3)掌握有氧呼吸物质和能量变化的特点。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读书及讨论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和主动理解新知识的能力。

(2)通过讨论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比较细胞呼吸、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三个概念的学习。培养自我建构知识体系和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及对比、归纳的能力。(3)适当扩展认知面,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践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从而使学生逐步学会自觉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

(2)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生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教学重难点及突破策略 教学重点及突破策略

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制定依据:有氧呼吸过程的知识,是我们理解其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ATP的本质的基础;是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的基础。明确呼吸作用的过程,有利于理解内外因素对呼吸作用的影响,有利于理解呼吸作用的意义。突破策略:

1、通过问题、自学、思考、理解反应式及图解、课堂练习来突出重点。

2、通过列表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简明扼要的抓住要点。

2、教学难点及突破策略

教学难点:有氧呼吸中的物质和能量变化。

制定依据:学生的有机化学知识不足。在呼吸作用的过程中,糖的彻底氧化分解,需经过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这些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学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呼吸作用的过程比较抽象,又缺乏直观的教具,是学生对其理解困难的又一原因。

突破策略:

1、利用多媒体形象的说明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和两个场所,通过引导思考,学会写相关的反应式。

2、利用化学方程式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

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只在课堂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精心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本节的教学中采用比较归纳法、直观教学法、讨论法、阅读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活动,加强学生的有意注意。坚持“生动有效的课堂教学”。

直观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化静为动,化抽像为具体,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帮助学生更好的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讨论法:通过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有关细胞呼吸的知识。比较归纳法:通过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帮助学生在推理判断中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教学过程

回顾上一节的探究实验,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实验中对酵母菌的探索活动,我们知道了细胞的呼吸在有氧和无氧的情况下都能进行,但是产物不一样,有氧的情况下产生那些产物呢?无氧的情况下又产生那些产物呢?还有哪些变化?细胞呼吸的实质又是什么呢?这一节,我们将把细胞呼吸彻底征服。同时反馈预习案落实情况,表扬与批评,指出存在的问题。展示本节学习目标。探究新课:

(一)细胞呼吸的方式

提问:细胞呼吸的概念和类型? 过度提问:有氧呼吸怎样进行?

(二)有氧呼吸

学生自主学习安排,由学生自学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提出问题要求分析并讨论:

有氧呼吸分为几个阶段,每一阶段分别生成了什么物质?发生的场所是什么? 有氧呼吸过程中哪几个阶段有[H]产生?其去向?

有氧呼吸过程中哪几个阶段有ATP产生?最多的是哪一个阶段? 是不是每个阶段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如果把O2中的O用同位素做上标记,标明氧元素的来源和去向,最终在那个产物中能检测到标记?

阅读、思考、观察、交流、讨论 资源:P93、P94前三段文字

内容:P93 图5—9;大屏幕上有氧呼吸全过程动画模拟

方式:自己独立阅读、观察、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归纳、表达。时间:5分钟

学生展示:让学生归纳出有氧呼吸的反应式,提示学生:找出反应物、产物、反应条件、能量变化,教师多媒体课件演示有氧呼吸的过程,明确三个阶段的场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处理发现的问题,解决学生的疑难。

展示:有氧呼吸的概念和总反应式(关键词:氧气、酶、彻底、分解、大量)。

通过以上处理,可使得有氧呼吸复杂、抽象的过程变得形象、具体,既突出了重点,解决了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合作精神.(三)无氧呼吸

创设情境,过度提问,:苹果、香蕉储存久了,会有什么气味散发出来?(回答:酒味。)(转入无氧呼吸的学习)自主学习安排:

学生阅读无氧呼吸的概念及过程图,自学无氧呼吸过程、产物、能量的释放、概念等,教师适时多媒体课件演示无氧呼吸的场所过程,只起组织、提示、引导和归纳性总结的作用。提出问题,讨论并分析:

1.无氧呼吸的场所,条件,过程(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2、为什么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无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3.什么是无氧呼吸? 4.无氧呼吸的意义?

5、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有何异同?

学生展示: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请学生分别回答,获得有效教学反馈信息。出示相应表格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呼吸类型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区别

场所

条件

分解产物

能量变化

反应式

相同点

实质

联系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过渡:我们学习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那么细胞呼吸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阅读:呼吸作用的意义 教师指导:多媒体列举课本上所举的六个细胞呼吸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例子。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迁移,总结影响呼吸作用的外界因素有哪些?联系动植物和人体的其他代谢过程加深理解。

让学生对于本节的内容进行提问,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实现课堂的动态生成。

(五)课堂检测 5分钟。

答案展示及处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六)课堂小结

小结本节内容并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通过对学生练习结果的评价,对本节课学习所获进行总结、交互评价。附:板书设计。《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一、有氧呼吸

1、概念

2、过程

⑴C6H12O62C3H4O3+4[H]+能量(细胞质的基质)⑵2C3H4O3+6H2O6CO2+20[H]+能量(线粒体)⑶6CO2+24[H] 12H2O+能量(线粒体)总反应式:C6H12O6+6O26CO2+6H2O+能量

二、无氧呼吸

1、概念

2、过程

⑴与有氧呼吸完全相同。⑵生成乳酸或酒精和CO2。

总反应式:C6H12O62C3H6O3+能量 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3、发酵

三、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呼吸场所

是否需O2

分解产物

释放能量

联系

四、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课后思考分析: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教学反思

本节课课思路非常清晰,按着学案的流程,坚持以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演示为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互助学习能力,基本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这节课容量很大,并且师生互动场合较多,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时间要再给充裕一些。在教学时间上可能略为紧迫,通过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教学手段,这节课才好不容易完成。自己的组织教学能力还要提高。

2.在进行自主性学习之前向学生展示自主性学习的任务和要求还要细化,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其的干扰,避免学生的自主学习出现盲目性、低效性。

3.教材中的内容较简单,自己对教材重新开发仍把握不够明确。对有关反应式的强调不够。4.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最好能分段实施,避免枯燥乏味,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我的课堂教学目标过多,如果想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等能力,很多都没完成。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不得不临时改变。5.讲练结合不好。

当然还有好多需要进一步思考的,这些也升级我在今后实践中要及时解决的。

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山东省学校: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姓名:陈海昌 电子邮件:chc1981115@163.com 通讯地址: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

第四篇:高三生物教案:ATP的来源细胞呼吸

高三生物教案:ATP的来源细胞呼吸

【】鉴于大家对查字典生物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三生物教案:ATP的来源细胞呼吸,供大家参考!本文题目:高三生物教案:ATP的来源细胞呼吸 《ATP的来源细胞呼吸》

一、教学设计(一)教学思想

本节课的设计紧贴课程标准强调的宗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结合探究实验,使得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从感性过渡到理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对知识的初步认识和理解,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重点指引和难点突破,帮助学生完成从对知识的初步认识和理解升华到对知识的综合理解和应用,从而真正转化为能力和素养。由于本节课的知识侧重在理解水平,所以在课堂练习的选择上也应侧重于知识的应用,另外结合问题探究发展教学模式,在选题上应同时侧重知识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二)学情分析

虽然这一届高二的学生在初中使用的是人教版的旧教材,初三和高一又没有接触到生物学,在本节课的生物学知识支撑上比较薄弱,不过对于生物学也有一定的了解,加上我所教的这个班的学生对学习生物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能够组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开展自主探究。

在前年就开始推行问题探究发展的教学模式,高二的学生对于这种模式十分熟悉,具备施行问题探究发展教学模式的基础。该模式在本节课的教学上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本节课主要从一个探究实验入手,通过分析探究实验,了解细胞呼吸的类型和产物,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然后上升到一个理性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本课时强调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由于我校学生大多是农村孩子,对于农业生产的田间管理有着一定的感性认识,所以本节课的知识点能紧密结合学生的自身体验和熟知的社会生活(诸如人体高强度运动后的肌肉酸痛、甜酒的酿制等),从而能够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情景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问题的主动性。(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知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本节课的重点有4个: 1.关于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实验。2.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3.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联系和区别。4.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其中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要学生感性了解不同呼吸类型的条件和产物,并熟知对比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和设置条件。知识结构:(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通过自主学习理解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②通过比较和讨论理解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和联系。

③通过综合分析,学会应用细胞呼吸的原理。2.能力目标。

①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②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判断和利用能力。③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和评价能力。④通过课堂练习,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发散能力和迁移能力。3.情感目标。

①通过对知识的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的主动性。②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对于自身的了解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五)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自主性学习;合作探究;评价学习。(六)课前准备 两组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其中一组为演示组,另一组为实验课上的学生的装置)。(七)教学流程

二、教学反思

遵照上述教学设计,我实施了这节课的教学活动,并取得了成功。主要表现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都很深入,学生之间的互动评价学习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但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应该注意的地方,如果能够做好这些,课堂教学的效果会有进一步的提高。(一)指导思想明确

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完成从对知识的初步理解深化到综合理解和应用上,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真正地发挥主导作用,这样就保证了课堂是学生的,学习是高效的,发展是实际的。(二)课前准备充分,对教材、学生、教法和学法的分析客观实际

这一点是保证课堂教学得以顺利、高效实施的前提,正是正确分析了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储备、能力储备,才能适当地进行分析探究和自主性学习。(三)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

本节课使用的教学模式是目标教学问题探究发展教学以及自主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对多种模式的取长补短,优势在于课堂活动的连续性和递进性。

一开始的展示课堂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从大体上了解本节课的范围和内容。

引导性问题不要求探讨些什么,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这节课具备分析探究实验的任务,作用就是为了让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

展示自主性学习的任务和要求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主要是限定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范围、要求和任务,避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出现盲目性,是保证自主性学习取得实效的措施。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是课堂结构的主要部分,它主要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获取信息和理解归纳的能力。

基础知识的回顾是教师为了检查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效果而设立的,在本节课中我借助了其他课程资源上的知识网络组织基础自测题。

在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之后,通过教师的引导、提高和发展,帮助学生完成从对知识的了解深化到对知识的综合理解和应用,转化成能力;最后设置的课堂练习就是为了反馈前一环节(教师引导、提高和发展)的效果而布置的。所以从整体上说,这种教学模式具备整体上的完整性和课堂教学活动的连续性、递进性。

(四)恰当合理选取、精析经典例题,课堂、课外作业互补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只选用了一个例题(见附录)进行评析,这个例题是关于酿制甜米酒的,农村的孩子大多数熟知这个过程,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极大地引起他们探讨的兴趣,而且能够使得他们的知识学以致用,真正地为科学素养的培养服务。当然也并不是说这个题目就涵盖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所以在布置课堂作业的时候,我注意了知识点的互补性。虽然说课堂教学的实施比较成功,但是也存在一些地方需要进行改进,主要体现在:

1.探究实验的分析最好能在这个课时之前就完成,如果留在这个课时内完成,会使课堂时间紧迫。所以到我布置作业的时候,已经下课了。

2.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最好能分段实施,避免枯燥乏味,否则容易降低学生学习的热情。附录:(例题)阅读下面关于甜米酒的酿制过程,回答问题: 步骤(1):将糯米煮熟;步骤(2):用开水浇烫小口容器罐的内部后,留作酿制容器;步骤(3):将煮熟的糯米和适量的酒粬(酵母菌)混匀后,放入酿制容器;步骤(4):密封容器。问题:

(1)为什么要将糯米煮熟?(2)为什么要用开水浇烫容器?(3)为什么要在糯米的中间留出一个空间?(4)为什么要密封容器?(5)在酿酒的过程中总是先来水,后来酒,为什么?

第五篇:高一生物《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

细胞呼吸概念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学习了ATP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通过本节课学习,掌握细胞呼吸方式极其过程,并能将其原理应用于生活、生产实践;并为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奠定基础,是能量代谢一章的重点,也是整个《分子与细胞》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

1、知识储备:ATP的有关知识、线粒体的结构等是本节的必要基础。

2、能力素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认知及探究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比较有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及能量变化阐明什么是细胞呼吸

②细胞呼吸在能量代谢中的意义 ③举例说明细胞呼吸的应用

2、能力目标: 通过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培养学生动手、观察、分析现象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通过学习细胞呼吸过程,认识物质与能量的统一,过程与结果的统一。②通过联系身边细胞呼吸的实例,探究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认识生物学科的价值。

四、重难点

重点:①细胞呼吸的概念及意义。

②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方式的相同、相异过程中物质及能量变化

③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难点: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五、教学方法(一)教法设计

1、探究式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

2、学生自主探究、设疑引导、小组合作解疑、师生互动、生生合作

(二)学法指导

1、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从感性上认识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的条件与产物;观察线粒体的结构引导学生认识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多媒体展示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动画,指导学生观察、总结;列表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相同、相异。

2、理论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六、细胞呼吸概念教学的设计思路

我先浅谈一下关于细胞呼吸概念的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运用上节所学实例导入课题(回顾已学知识做好铺垫)→进行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的探究活动(了解细胞呼吸有两种方式,并大体知道条件、原料、产物)→学习有氧呼吸过程(多媒体教学)→学习无氧呼吸过程→有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的比较(相同、相异过程中物质及能量变化)→细胞呼吸概念的得出

具体操作过程:

新课导入:播放萤火虫发光、电鳗放电、猎豹奔跑和运动员100米比赛等视频材料的基础上,说明发光、放电、奔跑和赛跑都是一个消耗能量ATP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老师设问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ATP是通过怎样的生理活动产生?通过以上过程导出本节课题。这样做是因为上节学习了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ATP,通过回顾以有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一)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的探究活动

1、提出问题

①酵母菌细胞呼吸在有氧无氧不同条件下是否都产生酒精和CO2? ②两种条件下产生CO2是否一样多?

2、做出假设(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针对提出的问题做出假设)如:

(1)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产物不同。(2)酒精是无氧呼吸条件下产生的。(3)有氧条件比无氧条件时产生的CO2多。

3、设计实验:(提供一定量的材料和用具,提出关键问题,指导学生探究)

我提出的问题

(1)用何种有机物培养酵母菌?(2)怎样控制有氧和无氧的条件的?

(3)如何检测反应有无CO2产生及哪种条件下产生的CO2多?(4)如何检测酒精的产生?(联系相应的化学知识)(5)过程中是否有热量放出?

4、实施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5、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即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

型真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能产生CO2,但有氧比无氧条件产生的CO2多,酒精是在无氧条件下产生的。

那么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如何发生的?以该问题转入两种呼吸方式学习。

(二)有氧呼吸 首先展示线粒体结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线粒体结构特点,思考线粒体作为有氧呼吸主要场所具备的条件。

其次利用多媒体课件讲授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引导学生分析并讨论以下问题:

(1)有氧呼吸的生成物CO2和H2O分别产生于有氧呼吸的第几阶段?

(2)有氧呼吸的生成物CO2中的C和O分别来自哪里?有氧呼吸的生成物H2O中O的从何而来?(3)有氧呼吸过程中哪几个阶段有【H】产生?其去向?(4)有氧呼吸过程中哪几个阶段有ATP产生?最多的是哪一个阶段?

(5)有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特点是什么?(6)C6H12O6能否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

(7)计算:1mol葡萄糖完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为2870kJ,其中1161KJ储存在ATP中,其余以热能形式散失。(1)求出能量转换效率?(2)生成多少摩尔ATP?

通过以上问题加强对有氧呼吸过程物质及能量变化的掌握,①让学生了解了①能量的转换和守恒问题,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ATP +热能 ② 有机物→无机物

组织学生讨论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反应式,对学生书写的反应式予以纠正和规范。再通过下表对三个阶段学习反馈效果

强调概念中的关键词(氧气、酶、彻底、分解、大量)。并注意引导学生分析生物有氧呼吸过程与体外物质燃烧的区别,指出有氧呼吸条件温和、需酶参与、分阶段释放能量等。

(三)无氧呼吸

学习了有氧呼吸的基础上转入无氧呼吸知识的学习。用腐烂的苹果或地瓜发出什么味道?人在剧烈运动后有什么感觉?等实例导入两种方式的无氧呼吸。

组织学生讨论、分析:

(1)为什么无氧呼吸所放出的能量要比有氧呼吸少的多?(2)为什么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无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最后总结无氧呼吸总反应式和概念,强调概念中的关键词(缺氧、酶、尚未彻底氧化的产物、少量能量)

(四)有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的比较

在对有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的比较之后, 针对其共同点总结出细胞呼吸概念。

(五)细胞呼吸概念。

专家点评:教学设计安排合理,思路清晰,从内容看,能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比较典型,供大家学习交流。

下载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三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教案(合集5篇)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 奇台一中生物组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2)熟练掌握探究实验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

    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3、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 能力方面: 通过科学家的实验进行有氧呼吸的探......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教案: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五篇模版]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学设计 目标专题:必修课本1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一,本专题新旧内容更改概况:本章旧人教版内容包括新陈代谢与酶、新陈代谢与ATP、光合......

    3_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3.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重......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案

    第2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给与利用 第2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2)写出ATP的分子简......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案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写出ATP的分子简式。 能力目标 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德育目标 通过宏观现象理解......

    第三章第七节:细胞呼吸教案

    第七节 细胞呼吸教案 主备:姚军文 辅备:梁懂懂 一、教学目标 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及异同(B) 2、细胞呼吸的意义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B) 二、教学重点 1、有氧呼吸和......

    一轮复习教案 细胞呼吸

    一轮复习教案细胞呼吸 张文东20151027 自主梳理 1.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产物 ,释放能量并生成ATP的 过程。 2.分类:根据是否有氧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