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我的语文生活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9:24: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我的语文生活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我的语文生活教学设计》。

第一篇:(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我的语文生活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

《我的语文生活》教学设计

【活动目的】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语文学习的资源和运用语文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从而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观察语文、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好习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此次活动,引导学生搜集家庭、校园和社会生活中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掌握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 通过小组合作,使学生体验到参与、合作的快乐。

⑵ 了解社会上语言文字使用中的不规范现象,初步树立汉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活动重点】

1、搜集语言现象并归纳整理创作。

2、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活动准备】 活动前的准备

1、围绕“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这个主题,把学生分为5个组: ①错别字门诊小组。②广告大看台小组。③人名趣谈小组。

④精彩店名展览会小组。⑤最美对联小组。

2、要求:

(1)学生按语文能力和素养的高中低进行搭配分组,每组10人,推选一个组长负责,带领本组人员合理分工,高质量地完成任务。

(2)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筛选,制作出PPT,作好展示准备。【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创设情景教学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课前准备:用2周时间,其中一周收集资料,一周用来整理资料。课堂展示:一课时(45分钟)。【活动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

二、开展活动

1、错别字门诊

错别字门诊小组向全班学生展示在街头巷尾、荧屏报刊中搜集到的错别字。教师小结:今天同学们充当了一回清理语言污染的清洁小卫士,希望大家今后也能消灭自己作业中的错别字。

2、人名趣谈。

错别字门诊小组向全班学生展示他们找出的具有特色的姓名,总结取名的依据,全班其他同学谈谈自己姓名含义。

3、广告大看台

(1)活动:猜猜看下面几句话分别是为何种商品作的广告词。(2)出示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优秀广告词。

(3)引导学生说说这些优秀广告词有何特点?(4)展示优秀标语。

4、精彩店名展览会

(1)说一说你印象深刻的店名——特色店名欣赏。(2)店名举隅——为花店和书店取名字。5.最美对联

(1)什么是对联?

(2)我们所了解的有关对联的知识:对联的起源、种类、形式、故事、特点。(3)优秀对联赏析。(4)根据对联猜行业(5)移标点,改联意。(6)对联寻亲。

(7)理解特别对联的意思。

(8)猜数字联,理解对联的意思。(9)练一练,对对联。

三、活动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旅行,使我们的语文世界愈加丰富多彩,趣味无穷,同时也使我们明白:语文因生活而精彩,生活因语文而美丽。生活处处皆语文,我衷心地希望同学们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的学习中感悟生活!

四、课后作业

根据此次活动的收获或感受,完成作文

1、生活处处有语文

2、我在中学到了语文(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第二篇:(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泊秦淮教学设计

《泊秦淮》教学设计

崇义县茶滩中小学 钟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杜牧,理解诗句的含意,背诵全诗。

2、理解作者的忧国之情,认清当时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本质。

二、教学重点:目标1

三、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朗读、探究。课型:新授课。课时数: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诗歌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星,而唐朝则是这颗明星最璀璨、明亮的时刻,在这个诗歌活跃的朝代,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名师佳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下这首诗。

(二)出示古诗《清明》

1、请同学们齐读,问: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

2、请一位同学简单地介绍一下作者。(教师出示课件,补充作者资料)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著名诗人,是中唐著名宰相、史学家杜佑之孙。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他的诗风格豪放疏朗、气势纵横、清新俊逸,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如《江南春》《山行》等,历来为人们传诵。杜牧生活于晚唐时期,这时的唐王朝内忧外患,战乱不断,民不聊生。

3、我们都知道“大李杜”指的是李白和杜甫,你们知道“小李杜”指的是哪两个人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杜”杜牧的《泊秦淮》,解题:“泊”,停泊、靠岸的意思。“秦淮”,即秦淮河。

4、你们了解秦淮河吗?老师找了一些秦淮河的资料,同学们来读一读,出示图片。

秦淮,是一条河的名称。这条河在六朝古都南京,秦淮河在南京城中穿城而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

(三)我诵读,明诗意

1、学生自由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点学生读,教师点评。

出示录音(老师找了一位名家朗读,我们一起来听一下)

2、再次齐读古诗,注意读出节奏,教师点评

3、诗人在写诗的时候往往倾注了所有的感情,因此,有感情的朗读是诵读诗歌最高的境界。要想有感情地朗读,首先要了解诗意。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注释了解诗的大意,相互之间可以展开讨论。

4、出示“烟笼寒水月笼沙”。谁来说说这句诗的大意?诗句中有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朦胧)(点拨:互文的修辞手法)

5、在这样的景色里,作者身在何处?(用诗句回答)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夜泊秦淮近酒家

6、作者在秦淮河岸临近酒家的地方听到了什么?(用诗句回答)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同学们不知道《后庭花》,教师出示课件补充资料:

《后庭花》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由于陈后主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最终丢失了江山,因此他所作的《后庭花》也就成为了亡国之音。

7、此时此刻国家都要灭亡了,歌女却还依旧在唱亡国之音。作者是在斥责歌女吗?他真正的意图是讽刺哪些人?

从字面上看似乎是批评歌女,而实际上是诗人有感于晚唐国事衰微、世风颓靡的现状,批评那些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

8、如果你是作者看到此番情景,你的心情如何?

悲愤、愤怒、愤慨

9、带着悲愤之情再读古诗,体会诗情。

五、总结:

同学们,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请问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主旨或者说中心思想)

对统治者醉生梦死生活的鄙视和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六、布置作业: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七、板书设计: 泊秦淮

写景:朦胧(凄冷); 抒情:讽刺揭露。————悲愤忧国。

第三篇:(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11)

河中石兽 纪昀

第二课时

(一)朗读导入

集体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准确断句。

(二)学习任务

1.概括寻找石兽的方法 2.分析三个人物形象

3.分析石兽倒塌于河中后的过程 4.故事所讲的道理及启 5.内容小结

(三)合作探究

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2.故事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分析一些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

⑴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去了,理由,水有冲击力,将随水流而下。

⑵讲学家认为石兽在下沉处深埋,因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有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⑶老河兵认为石兽已逆流而上,因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溃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

寺僧:“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可见其毅力坚定,但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

讲学家:空谈事理,不切合实际。

老河兵:能综合考虑各种现实因素,提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实事求是。3.谁的方法是正确的?为什么?

明确:老河兵的方法是正确的。寺僧按照水冲物的常理,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讲学家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的作用;而老河兵有实践经验,综合考虑了石兽、泥沙与流水的关系,符合物理学上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4.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原句: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的深刻道理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根据某一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

5.本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做出推想,要根据实践情况做出判断。

(四)课堂小结

本文围绕寻找河中石兽这一线索,在前三段通过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对寻找石兽的不同见解的叙述,寓理于事,在文末以议论的方式点明自己的观点!任何事都不能主观臆断,实践出真知。希望我们遇事要多动脑筋,分析各方面的因素,不做空头理论家,少闹和讲学家一样的笑话。

(五)拓展作业 盲人摸象 掩耳盗铃 守株待兔 郑人买履 刻舟求剑 纸上谈兵

他们只知————,不知————,对情况没有全面的了解。

《河中石兽2》教学设计

夏李乡初级中学

朱换娇 二零一七年六月

第四篇:(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爱莲说》反思

教学反思

过去在教《爱莲说》一课时,我从讲解课题和作者入手,然后领读,一字一句翻译,直到文章中心和写作方法,所有该讲的都讲了,但学习效果一点不好。这次上这课时,我换了一个思路: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去发现.用这种方法上完课后我才真正明白了教与学的真谛。这堂课,学生学得轻松自如,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不仅把老师该教的知识自己学习和掌握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能真正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去发现问题,去决定取舍.这堂课也使我认识到,只有老师为学生服务,才是教学思想根本的转变.以前的课堂教学,老师教,学生学,老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走,光记笔记都来不及,哪里还有什么主动性哪里还有什么发现,有了这样的尝试,我今后在上其他的课文,我也会适当采用了这种方法,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成绩得到提高,而且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也好。

第五篇: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上语文《+行道树》教学设计

行道树

张晓风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精心品味语言,思考人生哲理。

2、能力目标:培养合作学习及探究生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悟行道树象征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在合作探究中品读语言,走进行道树的精神境界。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把握主旨,学习奉献精神,培养奉献意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们迎着朝阳驱车在大路上时,当 你们依偎着父母漫步在小道上时,你又没有特别关注过路旁那一列列大树呢?他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那么在台湾散文家张晓风的眼中,行道树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去聆听行道树的心声。

二、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这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

这是一列什么样的行道树?用文中原句回答。

三、合作探究:

1、“忧愁”和“快乐”从词义上来看是一组反义词,用它们来形容行道树矛盾吗?行道树的“忧愁”表现在哪里?

①不能如愿的生长在自己本该生长的大山; ②不能享受“繁弦急管”“红灯绿酒”;

③不被赏识

人们早已习惯污浊,不珍惜清新。齐读表现行道树“忧愁”的句子,注意读出“忧愁”。

2、行道树又做了哪些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呢?

①献出浓阴; ②迎接太阳; ③制造清新。

齐读表现行道树“快乐”的句子,注意读出“快乐”。

3、①行道树能够在忧愁中获得快乐,我们人也应该一样,当你不能适应周围的环境时,你是怎么做?

勇敢的接受现实,努力适应周围的环境。行道树何尝不是这样呢?当他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他们怎么做的呢?他们不需要别人的同情,勇敢的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并把它作为自己的选择,这其实是就是一种睿智的适应能力。

②班干竞选时,由于种种原因,你没有得到大家的赏识,你的学习态度会发生改变吗?你的工作热情会削减吗?

行道树在不被赏识时怎么做的?注意体会“固执”在文中的意思。

即使没有人在意他的付出,他依然执着的奉献着。

③默读第四小节,概括这一节中所描写的行道树的形象。

这是一列有高度责任感的行道树。

小结:行道树忧愁而又快乐是因为他能够睿智的适应环境,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和执着追求的精神,也正因为这样,他才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在实现价值的过程中感到了快乐。

齐读3-5节,体会行道树忧愁而又快乐的背后所蕴涵的道理。

四、拓展延伸:

听完了行道树心灵的倾诉,我想大家对行道树一定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他们能为我们遮风挡雨,创造清新,但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不了解行道树的人,请你写一段话介绍行道树,让人们从此珍惜行道树为我们所创造的一切美好。要求:用上关键词“适应”“执着”“责任”。

小结:在行道树的身上,我们不仅学到了奉献精神,更明白了奉献也是一种能力,你只有睿智的适应环境,有着高度的责任意识,并且执着的追求理想,你才会具备这样一种能力,你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我希望大家也能像行道树一样,奉献并快乐着!

五、走进创作室:

学习本文的写法,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

要求:全文用拟人化手法;语言符合事物的功能和特征;讲一个道理。

下载(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我的语文生活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我的语文生活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