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怎样选材》教学设计
《怎样选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
2.拓展阅读,引导学生体会选材对于写作的意义,学习选材的方法。
3.写作实践,指导学生围绕中心选择真实的写作素材,努力做到选材的典型、新颖。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认识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指导学生围绕中心选择真实的写作素材。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努力做到选材的典型、新颖。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二、材料从哪来
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各类人物,遇到的各种事情,都可以成为写作时的直接材料;而读过的书籍、文章等,还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间接材料。
三、怎样选材料
1.下列素材为一次郊游的经历,请根据中心的不同对材料进行取舍。归纳要点:材料要扣题。
2.比较下面两则选段,说说哪一则真正打动了你? 归纳要点:材料要真实。3.比较下面两位同学所写的《我的调皮同桌》选段,说说哪一则写得好? 归纳要点:材料要典型。
4.围绕 “母爱”这个主题,你选择哪些材料? 归纳要点:材料要新颖。5.小结。
四、拓展实践
1、体会《晒晒我的麻辣鲜师》的材料取舍安排之妙。
2、你记录过自己一天的生活吗?在这一天中,哪些经历是你独有或者令你感触最深的?以《我的一天》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板书:
怎样选材——扣题
真实
典型
新颖
教学反思:
第二篇:(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泊秦淮教学设计
《泊秦淮》教学设计
崇义县茶滩中小学 钟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杜牧,理解诗句的含意,背诵全诗。
2、理解作者的忧国之情,认清当时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本质。
二、教学重点:目标1
三、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朗读、探究。课型:新授课。课时数: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诗歌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星,而唐朝则是这颗明星最璀璨、明亮的时刻,在这个诗歌活跃的朝代,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名师佳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下这首诗。
(二)出示古诗《清明》
1、请同学们齐读,问: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
2、请一位同学简单地介绍一下作者。(教师出示课件,补充作者资料)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著名诗人,是中唐著名宰相、史学家杜佑之孙。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他的诗风格豪放疏朗、气势纵横、清新俊逸,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如《江南春》《山行》等,历来为人们传诵。杜牧生活于晚唐时期,这时的唐王朝内忧外患,战乱不断,民不聊生。
3、我们都知道“大李杜”指的是李白和杜甫,你们知道“小李杜”指的是哪两个人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杜”杜牧的《泊秦淮》,解题:“泊”,停泊、靠岸的意思。“秦淮”,即秦淮河。
4、你们了解秦淮河吗?老师找了一些秦淮河的资料,同学们来读一读,出示图片。
秦淮,是一条河的名称。这条河在六朝古都南京,秦淮河在南京城中穿城而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
(三)我诵读,明诗意
1、学生自由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点学生读,教师点评。
出示录音(老师找了一位名家朗读,我们一起来听一下)
2、再次齐读古诗,注意读出节奏,教师点评
3、诗人在写诗的时候往往倾注了所有的感情,因此,有感情的朗读是诵读诗歌最高的境界。要想有感情地朗读,首先要了解诗意。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注释了解诗的大意,相互之间可以展开讨论。
4、出示“烟笼寒水月笼沙”。谁来说说这句诗的大意?诗句中有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朦胧)(点拨:互文的修辞手法)
5、在这样的景色里,作者身在何处?(用诗句回答)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夜泊秦淮近酒家
6、作者在秦淮河岸临近酒家的地方听到了什么?(用诗句回答)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同学们不知道《后庭花》,教师出示课件补充资料:
《后庭花》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由于陈后主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最终丢失了江山,因此他所作的《后庭花》也就成为了亡国之音。
7、此时此刻国家都要灭亡了,歌女却还依旧在唱亡国之音。作者是在斥责歌女吗?他真正的意图是讽刺哪些人?
从字面上看似乎是批评歌女,而实际上是诗人有感于晚唐国事衰微、世风颓靡的现状,批评那些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
8、如果你是作者看到此番情景,你的心情如何?
悲愤、愤怒、愤慨
9、带着悲愤之情再读古诗,体会诗情。
五、总结:
同学们,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请问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主旨或者说中心思想)
对统治者醉生梦死生活的鄙视和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六、布置作业: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七、板书设计: 泊秦淮
写景:朦胧(凄冷); 抒情:讽刺揭露。————悲愤忧国。
第三篇:(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11)
河中石兽 纪昀
第二课时
(一)朗读导入
集体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准确断句。
(二)学习任务
1.概括寻找石兽的方法 2.分析三个人物形象
3.分析石兽倒塌于河中后的过程 4.故事所讲的道理及启 5.内容小结
(三)合作探究
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2.故事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分析一些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
⑴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去了,理由,水有冲击力,将随水流而下。
⑵讲学家认为石兽在下沉处深埋,因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有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⑶老河兵认为石兽已逆流而上,因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溃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
寺僧:“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可见其毅力坚定,但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
讲学家:空谈事理,不切合实际。
老河兵:能综合考虑各种现实因素,提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实事求是。3.谁的方法是正确的?为什么?
明确:老河兵的方法是正确的。寺僧按照水冲物的常理,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讲学家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的作用;而老河兵有实践经验,综合考虑了石兽、泥沙与流水的关系,符合物理学上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4.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原句: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的深刻道理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根据某一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
5.本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做出推想,要根据实践情况做出判断。
(四)课堂小结
本文围绕寻找河中石兽这一线索,在前三段通过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对寻找石兽的不同见解的叙述,寓理于事,在文末以议论的方式点明自己的观点!任何事都不能主观臆断,实践出真知。希望我们遇事要多动脑筋,分析各方面的因素,不做空头理论家,少闹和讲学家一样的笑话。
(五)拓展作业 盲人摸象 掩耳盗铃 守株待兔 郑人买履 刻舟求剑 纸上谈兵
他们只知————,不知————,对情况没有全面的了解。
《河中石兽2》教学设计
夏李乡初级中学
朱换娇 二零一七年六月
第四篇:(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怎样选材 教案 成都38中何常燕
怎样选材 教案
成都38中 何常燕
教材分析:《怎样选材》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写作练习。四单元的课文都涉及到选择材料写文章的问题,如《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选取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这两方面的几件小事表现作者用几件小事,表现出叶先生为人谦和诚恳、平易近人,做事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并用以指导自己的为人处事,表达了对先生的怀念之情。《驿路梨花》《最苦与最乐》《陋室铭》《爱莲说》这四篇文章都是也是选取了恰当的材料,揭示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倾向,从而表达出文章的中心。
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经过五年的写作训练,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写作素材,但是写作文时面对作文素材,不明确怎么选择最恰当的材料进行写作,所以有必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选材,选材的意义,明确选材方法和要求,并且将学会选材方法,应用到写作中,从而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选材,选材的意义。
2.从课本中学习选材(学习写景方面的选材)。3.从课本中学习选材(学习写事方面的选材)
4.向同学学习选材(学习写人选材)5.明确选材方法和要求,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 6.围绕“我的一天” 学习选材并且写作,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教学重点:
1.从课本中学习选材(学习写景方面的选材)。2.从课本中学习选材(学习写事方面的选材)
3.向同学学习选材(学习写人选材)4.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并用之于写作实践。教学策略:
1、启发谈话:引用著名作家对选材的重视及其名言引入新课,2、观察,学习新知:观察写景写事写人方面的例文,学习选择作文材料。
3、接受教学策略:从课本中学习选材(学习写事方面的选材),展示课文中心思想,所写事件,帮助学生回忆课文内容。
4.发现教学策略:
(1)通过提问思考,让学生回顾自己的作文学习,了解什么是选材,选材的意义;
(1)对给出的材料进行分析,学习选材的方法:选择了什么材料?分析材料的裁剪:详写什么,略写了什么?对材料进行鉴别:为什么要这样写?从而完成主体部分学习:从课本中学习选材(学习写景方面的选材);从课本中学习选材(学习写事方面的选材);向同学学习选材(学习写人选材)
5、暗示教学策略:在写作实践阶段,让学生闭上眼睛,根据老师的提示,回忆
(1)我记忆最深的是哪一天?(选范围,定位)(2)为什么?(定中心)
快乐、悲伤、忧愁、惊喜、生气、忏悔、忙碌有趣„„(3)是怎样的一天?(选择材料支撑证明,记叙阐释)
6、情境教学策略:向同学学习选材(学习写人选材),选择了同学写人的作文,让学生猜写的是谁,真人真事,创设情景重现;在写作实践阶段,让学生闭上眼睛,根据老师的提示,回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天。
7、实践练习:写作《我的一天》作文片段
教学资源与工具设:《怎样选材》教学PPT;多媒体展台
教学难点:
围绕“我的一天”选材并且写作,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用名言,导入新课
许多著名的作家,都很重视选材,比如茅盾和托尔斯泰,他们是对选材是这样认识的:
园艺家常常把太多的蓓蕾摘取,只留下两三个,这样就得到了特别大的花朵。——茅盾
一个高明的作家不是知道写什么,而是知道不写什么。——托尔斯泰 结论:围绕中心选材对于写好作文非常重要。
二、什么是选材?
写文章必须要有一个鲜明的中心思想。然而,文章的中心怎样才能表达出来呢?这就要谈到材料了。材料的选择与取舍决定着文章的质量,只有从丰富的材料中精选出最恰当的来表现中心,文章才能写得好。
什么是选材呢? 选材,表面上看是指写作时对材料的选择。
选材,实际上是在文章写作中,按照一定的写作意图对所占有的材料进行鉴别、剪裁的过程。它是在积累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已经进入了文章的构思阶段。
三、选材的意义?
①表达文章的中心,深化写作意图。②充实写作内容。
四、学习选材,明确选材的方法和要求
(一)学习选材,可以从课本中学习选材、向同学学习选材,在学习中明确选材的方法和要求。
提示:对给出的材料进行分析,学习选材的方法:
1、选择了什么材料?
2、分析材料的裁剪:详写什么,略写了什么?
3、对材料进行鉴别:为什么要这样写?
(二)从课本中学习选材(学习景物选材)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思考并回答:
1、选择了什么材料?
2、分析材料的裁剪:详写什么,略写了什么?
3、对材料进行鉴别:为什么要这样写?
(三)从课本中学习选材(学习写事方面的选材)思考并回答:
1、选择了什么材料?
2、分析材料的裁剪:详写什么,略写了什么?
3、对材料进行鉴别:为什么要这样写?
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文章的中心是:作者用几件小事,表现出叶先生为人谦和诚恳、平易近人,做事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并用以指导自己的为人处事,表达了对先生的怀念之情。
选取了哪些方面的事情来写?
1、待人厚
(1)修改文字方面待人厚
(2)日常交往中送客方面,待人厚
(3)我与先生日常交往中切身体验到他的待人厚
2、律己严(1)写作中念文章,坚持写话的风格
(2)重视文风简洁(3)分辨“做”和“作”,重文语求完美
(四)向同学学习选材(学习写人选材)
1、看材料,思考并回答:
写的是谁?选择了什么材料来写?
分析材料的裁剪:详写什么,略写了什么? 对材料进行鉴别:为什么要这样写?
2、班上同学写的作文《我们班的牛人》,请比一比:谁的选材好?(1)她,语数外成绩都好,很漂亮,也很严厉,有些人却不敢惹怒她,一旦发起火来,她就男女通吃。语文老师没有来之前,她领我们早读,我们不听话,就要被她骂。她发怒时,男女生见她就跑。虽然凶,但有时她也是个傻白甜。有一次,钟老师叫她上讲台讲题,她傻傻地看着,好一会儿才走上去。她真是一个牛人啊!——张传玉
(2)他个子不怎么高,皮肤有一点点黑,但是他一身的运动天赋令我佩服,他曾因为学校的篮球比赛上过电视。他也是我们小学时跑得快的一名大将,曾经差一点获得年级短跑冠军,如果不是他跑错了跑道。
在体育课上,我和他玩双杠,虽然我凭着身高的优势,在高的双杠上,比赢了他,可是,一到矮的双杠,我就弱爆了,刚刚一个回合,我就认输了,他豹子般的速度,猿猴般的灵敏让我望而却步。——张家付
(3)她是个牛人,牛在拥有我们难以超越的坚持不懈的精神。
她坚持不懈地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名次也从年级前120名上升到了年级前57名;她也曾在生病发烧的情况下,跑完了800米全程。
记得上学期期末体考,也不知什么原因,她发烧了,不轻,还带着咳嗽,但那800米的距离她还是坚持跑完了,尽管成绩不算很好,却是跑女生望而生畏的800米啊!我一直跑在她的右侧,风很大,全程都能清楚地听到她的喘息声。我真切地感受到,她很累,很累,仿佛再多跑一步,就会重重地摔到地上。她咬牙坚持着,坚持着,她的血液里似乎流淌着马拉松精神,终于,跑到了终点,她欣慰地笑了,全班同学也笑了。
坚持不懈成就了她的“牛”。因为有恒心的人才能走到最后,能走到最后的人,才能称为“牛人”。——吴珊
(4)我们班是“享誉年级”的“奇葩班”,各路大神层出不穷,一成不变的学习霸主陈大侠,位于体育顶峰的付黑马„„。
我要写的他既不是学习牛,也不是体育强。他长得不算出众,但也没到吓人的地步;他的嘴角永远有一个微妙的弧度,让人不易察觉;他人缘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阳光、向上、积极的男孩。他琴棋书画样样略懂,他的围棋还是业余七级呢!
他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写幻想小说,从上学期开始,迄今为止,他已经写了五百多章,有七百多个读者了,让别人好生羡慕,时常有人对他说:“有这么多铁杆粉丝,分几个给我!”而他总是骄傲地一甩头,说:“铁杆粉,不让!”然后昂首阔步地离开,只留下一个潇洒的背影。
他学习成绩不算太好,体育并不出众,可是,在我心目中,他就是我们班最牛的一个同学。——范凯
(五)总结选材的方法和要求
选材的方法:
1、鉴别
2、剪裁 选材的要求:
1、选材围绕中心,扣题目
2、选材要真
3、选材要小
4、选材要新
5、选材要深
6、选材要积极健康,写正面的内容,有正能量
7、选自己熟悉的题材
8、选材要分重点,详略主次分清楚
五、作文练习
1、围绕“我的一天” 学习选材 题 目:我的一天 审 题:(1)写“一天”,从早上到晚上(2)是“我的”一天 确定中心:让学生闭上眼睛,根据老师的提示,回忆:(1)我记忆最深的是哪一天?(选范围,定位)(2)为什么?(定中心)
快乐、悲伤、忧愁、惊喜、生气、忏悔、忙碌有趣„„(3)是怎样的一天?(选择材料支撑证明,记叙阐释)
2、作文练习
题目:我的一天 要求:
(1)选择学校中一天的早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任一时段写作(2)以小标题命名,写一个作文片段(3)重点突出,详略有序(4)全班合作完成一篇作文
六、交流、展示
七、小结
何老师赠语:
愿每一位同学都学会选材
清楚写什么,不写什么
写出越来越优秀的作文!
课后反思:
学生通过这堂课,对于已经积累的一定量的写作素材,明确了怎么选择最恰当的材料进行写作,学生了解了什么是选材、选材的意义、选材方法和要求,并且将学会的选材方法,应用到了写作中,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教学设计各个环节环环相扣,由浅入深,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突破很成功。
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习热情高。
学生最感兴趣的是看到同学的作文,对三个问题很感兴趣:猜测作文中写的是谁,选择了什么材料,分析材料的裁剪:详写什么,略写了什么?对材料进行鉴别:为什么要这样写?看来越是来自学生生活的东西,学生越感兴趣。
学生学习后质疑答疑,对“选材要真”提出疑问:《西游记》《海底两万里》这样的神魔小说、科幻小说选择的材料是真的吗?我给予的点拨很及时:选材要真,“真”有两种:一是指生活的真,真人真事真情实感;二是指艺术的真,艺术真实是指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按作家的美学理想对生活真实进行艺术概括和艺术的创造性加工,形成正确反映了生活的风貌和本质的形象与情景。它来源于生活,经过艺术概括和艺术加工,又高于生活的真。
围绕“我的一天” 学习选材时,让学生闭上眼睛,根据老师的提示,回忆:(1)我记忆最深的是哪一天?(选范围,定位)(2)为什么?(定中心)快乐、悲伤、忧愁、惊喜、生气、忏悔、忙碌有趣„„(3)是怎样的一天?(选择材料支撑证明,记叙阐释)。所进行的情境教学策略和暗示教学策略很成功。
第五篇:(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爱莲说》反思
教学反思
过去在教《爱莲说》一课时,我从讲解课题和作者入手,然后领读,一字一句翻译,直到文章中心和写作方法,所有该讲的都讲了,但学习效果一点不好。这次上这课时,我换了一个思路: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去发现.用这种方法上完课后我才真正明白了教与学的真谛。这堂课,学生学得轻松自如,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不仅把老师该教的知识自己学习和掌握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能真正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去发现问题,去决定取舍.这堂课也使我认识到,只有老师为学生服务,才是教学思想根本的转变.以前的课堂教学,老师教,学生学,老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走,光记笔记都来不及,哪里还有什么主动性哪里还有什么发现,有了这样的尝试,我今后在上其他的课文,我也会适当采用了这种方法,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成绩得到提高,而且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