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音乐五年级第九册第五课《故乡的小路》教学案例
小学音乐《故乡的小路》教学案例
课题:第九册教材第五课《故乡的小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课型:新授。年级:五年级。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
1、聆听《乡间的小路》和演唱歌曲《故乡的小路》,探索、体验不同风格的旋律,根据《故乡的小路》进行创编,会用打击乐器伴奏,体会创编成功的快乐。
2、能清晰正确的演唱歌曲,结合曲调体现强拍和弱拍,注重发声的重轻和演唱风格。
3、这是一首两段体的优美抒情歌曲,指导学唱前8小节曲调,指导分声部学唱后8小节。唱好二声部合唱,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
4、通过聆听、表演、说说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热爱。教学重点:较熟练的演唱歌曲《故乡的小路》。
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理解、表现《故乡的小路》的情感内涵。教学切入点:
1、创设情趣,注重情感的交流与体验。
2、设置悬疑,激发兴趣,由看视频听音乐引入新课教学。
3、创编表演,使用打击乐器伴奏,活跃课堂气氛。
4、萨克斯演奏,感受演奏的不同风格的不同小路。教学创新点和特色:
1、创设情趣,设置悬念,生动有趣、鼓励性的语言贯串于教学的始终。
2、利用多媒体,有画面有声音,形成对故乡的眷恋。
3、加强老师与学生的合作、学生与学生的合作,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4、加强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突出学生本位。
5、不断注入音乐新元素,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老师用萨克斯演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具:钢琴、萨克斯、部分打击乐器、U盘、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情境,导新课。
1、师生问好(用钢琴弹奏体现师生问好歌)。
2、播放聆听《乡间的小路》。
刚才同学们都欣赏了这首歌曲,谁能说说: 这是什么地区的歌曲?(台湾校园歌曲)
歌曲反映了什么内容?(青少年对故乡的热爱)音乐作品在情感上的表现是什么?(欢乐、乐观)
3、播放课件(故乡的小路画面)
故乡的小路总是那么令人眷恋,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欢乐与幸福。故乡是亲 切的,故乡是美好的,故乡是让人魂牵梦绕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新歌——《故乡的小路》。
【分析:播放欣赏本册本单元台湾校园歌曲《乡间的小路》引入,体验音乐作品情感上的表现,创设情境,点击播放画面,激发学生兴趣,为演唱《故乡的小路》作好铺垫。】
二、识乐谱,学歌曲。
1、点击课件,展开《故乡的小路》乐谱。
2、播放歌曲,完整聆听,初步感受歌曲节奏、旋律、情感。
听一听,从歌曲中你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带着思绪万千的心情,勾起了对往事美好的回忆,流露出对故乡小路多么的亲切,追忆到孩儿时欢乐生活的情景)
3、学习、体验变拍子。
再次播放歌曲,教师随音乐划3/4拍、4/4拍指挥图示。
听出歌曲是几拍子的吗?(一小节三拍子,一小节四拍子,是交替出现的)
带领学生一起打节拍,动作演示:
如:三拍子——拍手掌、点手心、点手心;四拍子——拍手掌、点手心、点手心、点手心、点手心。让学生体验节奏的强弱。
同学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拍号——变拍子。这首歌曲就是三拍子与四拍子交替变换的。
4、识曲谱,分辨乐段。
本曲谱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除一个不完全小节外有8个小节,第二乐段也有8个小节,分二声部合唱。
5、学习第一乐段。
(1)老师范唱,启发引导:
现在听老师唱一唱,这部分的歌词都诉说了些什么?(小花、小路等)
这个乐段就是描述对童年往事的美好回忆,那么,你们童年最快乐最幸福的是什么呀?谁能来说一说?(让学生自由回答)
同学们的童年生活有这么多的快乐和幸福,你们能不能带着这种情感,带着对童年的美好回忆,用你们优美的歌喉唱一唱呢?
(2)引导学生随着图谱学唱第一段曲谱(点击课件白云图谱)
看着每一朵白云,用手势划旋律线,在心里默默地唱旋律(穿插讲解变音记号#,弱拍起音,突出强拍重音,十六分音符)
跟着钢琴伴奏唱一唱。
鼓励女同学演唱,老师在每一句的结尾加入伴唱。
同学们,你们感觉这么样?(回音)
请一个组的同学来唱伴唱,大家一起合作演唱,注意伴唱的声音要轻一点。
跟着音乐伴奏来唱一唱,注意把握好音乐的节拍。
6、学习第二乐段。
(1)用视唱方法学唱歌曲第一声部。
钢琴弹奏,听琴声,看曲谱,学生跟着用“啊”唱完第一声部乐曲。
看曲谱歌词,听琴声,齐唱第一声部。
(2)用上述同样的方法,学唱完第二声部。
(3)二声部合唱练习。
老师低声部,学生高声部。
老师高声部,学生低声部。
女生高声部,男生低声部。
男生高声部,女生低声部。
(4)鼓励,即兴。
刚才,同学们唱得非常好!老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之间配合的太默契了。
歌者每每回忆这些,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你听〃〃〃〃〃〃
7、歌曲结尾处理。
(1)老师范唱尾声。
(2)学生跟着琴声,用“嗯”随着旋律放慢速度唱完。
结尾的哼鸣,你会想到什么?带着你所想到的情景一起来把整首歌唱一唱!
8、变化处理歌曲,完整演唱。
(1)老师领唱“我那故乡的小路”,接着让学生齐唱,二声部合唱男生高声部女生低声部,结尾齐唱。
(2)指名领唱,重复上述方法练习唱完。
【分析:制作好课件,课件准备充分,或音乐或曲谱或画面点击体现,有声有色,节省了课堂上许多时间,方便了教学。乐理知识结合歌曲教学,激兴激发,让学生共同参与、分析、感受、体验,把学习音乐兴趣融入了教学之中,突出了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加强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音乐知识技能的掌握;加强了课堂上学生的互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唱歌曲,编表演。
1、使用打击乐器伴奏。
歌好听,优美感人,如果能配上乐器伴奏效果会更好,谁能来用打击乐给歌曲伴奏?
提供伴奏乐器:铃鼓 双节筒 沙锤(沙球)
2、点击播放打击乐节奏图示。
铃鼓节奏: |x 0 0 |xx 0 0 0 | 双节筒节奏: |x 0 0 |x 0 0 0 | 沙锤节奏: |0 0 x |0 0 0 x |
3、分组边唱边表演,鼓励创编。
4、萨克斯演奏,渲染课堂气氛。
老师用“慢、中、快”三种速度演奏,体现三种风格所表演的情感,让学生感悟:
第一种风格慢速节奏的情感?(悲伤、伤感)
第二种风格中速节奏的情感?(甜美、幸福)
第三种风格快速节奏的情感?(高兴、快乐)
5、创编歌词,点击课件,让学生编唱。创编填充歌词(供参考)
我那故乡的小路,是我离家走过的路,妈妈抚摸着我的衣裳,轻轻对我嘱咐。
啊!弯弯的小路,梦中我思念的路,啊!妈妈的话儿,在我心中永记住。
【分析:创编活动,让学生手持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体验音乐的节奏、和谐及产生的共鸣,会给音乐带来美感。创编歌词,运用歌词在熟悉的旋律下产生的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萨克斯演奏,运用了典型乐器进入课堂,新鲜欢快,感悟情感,渲染课堂气氛,体验音乐的感染力。】
四、简小结,激尾声。
1、小结。
这节音乐课,同学们自始至终表演的相当好!配合的非常好!掌声鼓励你们!
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妈妈的话儿永记住,思乡的旋律永远萦绕在我们的身旁。让我们共同来热爱我们的家乡,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家乡的小路,热爱家乡的亲人。让我们用最美妙的音乐,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同学们,我们再一次用深情的语气,欢快的情感,共同演唱《故乡的小路》。
2、轻声播放歌曲,按组有秩序地离开教室。
【分析:音乐审美,音乐情感,要贯串于整个音乐教学过程,因而结尾也要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升华主题,使学生有着美好的回忆,充满欢乐的气氛,让学生回味无穷,让学生喜欢音乐,使学生对唱歌教学不感到乏味。结束几句简短的话语,几秒钟的美妙音乐声,使学生对音乐产生了共鸣。】
第二篇:故乡 第九册第五课 教案
故乡 第九册第五课
(2008-11-03 19:22:28)转载 标签: 校园 分类:常规教案
总第课时
本轮第课时
第周 星期
上
课题:
5、故乡(第1课时)
课型:综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欣赏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尝试跟随音乐哼唱歌词。
过程与方法:欣赏小提琴独奏曲《思乡曲》,了解乐曲的背景并背唱乐曲主题旋律。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并学唱台湾校园歌曲《乡间的小路》,感受少年欢快的情绪。教学重点:感受三首曲子的情感并能尝试跟唱部分歌曲。教学难点:编创节奏。
教学方法:综合法、演唱法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聆听《谁不说俺家乡好》。
学
生
活
动
(1)课前请几位同学在网上或图书馆寻找关于影片《红日》剧情的资料,在课上简单向大家作介绍。(2)把歌曲或歌词投影在屏幕上展示。(3)初听歌曲。
(4)师生议论歌曲内容:对家乡的赞美,对解放区的赞美。(5)复听歌曲。
师生可随录音轻轻哼唱,体验人们对家乡的爱。
聆听 回答问题
仔细聆听(6)演唱歌曲。 允许同学轻声随录音哼唱。
把录音的人声声道取消,放音乐伴奏声道,由教师或学生(鼓励学生唱)齐唱 看谱演唱。
(7)小结:解放区的人民对家乡的爱。
2、聆听《乡间的小路》。(1)直接导入:初听歌曲。
设问:这是什么地区的歌曲?(台湾校园歌曲) 歌曲反映了什么内容?(青少年对故乡的热爱)(2)把歌曲(至少是歌词)通过投影在屏幕上展示。
聆听 回答问题
(3)边看歌曲边听录音,以加深对歌曲的印象。允许同学轻声随录
音哼唱。
(4)师生议论歌曲给自己的感受。
(5)小结: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是多么的潇洒,让人流连忘返。
3、聆听《思乡曲》。
仔细听
(1)导入:由介绍《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作者马思聪→《思乡
曲》创作背景。
(2)学唱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曲调,并要求能背唱(该曲调即教材本曲的主题)。
(3)初听乐曲。
设问:当你听到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曲调时,请举手。
(4)复听乐曲。
仔细聆听
设问:小提琴独奏《思乡曲》给你什么感受?
(5)小结:乐曲表现了远离故乡的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4、活动与练习。
(1)三首反映故乡的音乐作品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尽相同之处?
仔细聆听
(《谁不说俺家乡好》——赞美;《思乡曲》——思(怀)念;《乡间小路》
——欢乐、乐观。)
(2)唱唱自己家乡的歌(最好课前先请部分同学准备好,鼓励学生即
兴唱歌)。
三、组织下课
小组讨论
个人展示
板书
设计
教后
反思
总第课时
本轮第课时
第周 星期
上
课题:
5、故乡(第2课时)
课型:综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变奏,感受到歌曲中两声部的旋律。过程与方法:通过挥拍,初步感受变奏,感受“4”与“#4”。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听,结合前几节课的内容进行表演,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爱。教学重点:感受到歌曲中的思念之情,有感情的表演。教学难点:了解变奏,感受到歌曲中两声部的旋律。
教学方法:综合法、演唱法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表演《故乡的小路》。
(1)直接导入:我们自己来表演对故乡的思念之情。(2)聆听范唱。
提出三个要求: 聆听 A、歌曲的内容是什么? 回答问题B、有几个声部组成?
C、随范唱划指挥图式,有什么发现?
指名说(3)讨论以上三个问题,不清楚的可再听范唱。
(4)听一遍曲调范奏,学生再进行划拍练习。 仔细聆听(5)结合曲调讲解变拍子
允(6)学唱前8小节曲调。要求打出每小节的强拍。
(每小节强拍拍手,其它拍拍腿)
(7)在前8小节唱得非常熟练的基础上,把全班分为二个声部。分声齐唱 部各学唱自己的声部曲调。
(8)弱起小节不必从理论上去讲,而是从歌调的重音布局去阐述,如“我那故乡的小路”其重音在“故”字上。这样学生很自然把弱起小节
唱好。
学
生
活
动
(9)歌曲的高潮是第二部分,也是本歌的重点与难点。要以对故乡“弯
弯小路”与“路旁小花”的思念之情作倾诉的歌唱,以主人翁“我”的身份
投入到歌声之中去表现。
(10)设计打击乐伴奏,注意4/4与3/4的交换。
2、活动与练习。
(1)三首反映故乡的音乐作品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尽相同之处?
(《谁不说俺家乡好》——赞美;《思乡曲》——思(怀)念;《乡间小路》
——欢乐、乐观。)
(2)唱唱自己家乡的歌(最好课前先请部分同学准备好,鼓励学生即
指名说
兴唱歌)。
3、音乐知识:变拍子。
(1)变拍子的乐理知识结合歌曲《故乡小路》的教学顺带进行。
指名唱
(2)教学时不从理论上讲解,从谱的现象上去切入。
设问:这首歌曲每小节的拍数是否一样?除第1小节是不完全小节外,每小节的拍数有几种类型?
归纳:歌曲由两种拍子组成,这就是变拍子。
(3)复习音名变音记号,比较“4”与“#4”的音高关系以及“4”与“#4”的手势。唱准“”。因此“#4”的教学也结合歌曲《故乡的小路》进行。
三、组织下课
板书
设计
教后
反思
总第课时
本轮第课时
第周 星期
上
课题:
5、故乡(第3课时)
课型:综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歌曲中前倚音、前八分休止附等处的学习和处理。
过程与方法:学唱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继续学习两声部,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情感、态度、价值观:小组合作进行创作活动,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教学重点:通过示唱练习完成歌曲中的两声部学习,唱好歌曲。教学难点:歌曲中前倚音、前八分休止附等处的学习和处理。
教学方法:综合法、演唱法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一、组织教学
学
生
活
动
二、新课教学
1、表演《如今家乡山连山》。
(1)歌曲以天真而富有想像力的描述,表达少儿对家乡的赞美。所
以演唱时要把这种欢乐的情绪、天真可爱的形象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2)歌曲的学习可以用多种形式。
A、第一、二句的曲调学习,通过听辨相同与不同小节进行识谱学唱。
小组学
B、二声部合唱4小节,可作为发声训练。顿音要唱得有弹性,表达一
小组练
种开怀大笑的情绪。
C、最后二句的曲调采用听唱与视唱相结合手段学唱。D、当曲调熟练后,先可用衬字“啦”唱(在合唱时仍用“哈”)。在“啦”唱得天真欢快的基础上再唱歌词,并唱好语气的起伏。
齐唱
E、在对歌曲曲调唱得较有乐趣、熟练的基础上,分组自编表演唱(教
师到学生中去分层指导)。 F、各组展示。
G、小结:纯朴、可爱、天真的故乡情。
2、创作活动。
指导演唱
小组展示
(1)拓展艺术的领域,以画、诗歌、短文等综合艺术的手段表现对
故乡的眷恋。
(2)“画”主要是写意,所以要求简洁,不必太复杂精细,意到即可。
(3)有条件的可以进行采访
(4)以上两项活动重在过程、重在参与
3、变奏练习:创作活动。(1)不讲变奏的概念。(2)学习书上的练习。(3)完善书本上的练习(4)学生自己作变化发展。
三、组织下课
板书
设计
教后
反思
齐学
第三篇:小学音乐教学案例《故乡的小路》7号汇总
小学音乐《故乡的小路》教学案例
课题:《故乡的小路》 年级:五年级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聆听德沃夏克的《念故乡》和演唱歌曲《故乡的小路》,探索、体验不同风格的旋律,根据《故乡的小路》进行创编,会用打击乐器伴奏,体会创编成功的快乐。
2、能清晰正确的演唱歌曲,结合曲调体现强拍和弱拍,注重发声的重轻和演唱风格。
3、这是一首两段体的优美抒情歌曲,指导学唱前8小节曲调,指导分声部学唱后8小节。唱好二声部合唱,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较熟练的演唱歌曲《故乡的小路》
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理解、表现《故乡的小路》的情感内涵。教学切入点:
1、创设情趣,注重情感的交流与体验。
2、激发兴趣,由看视频听音乐引入新课教学。
3、利用多媒体,有画面有声音,形成对故乡的眷恋。
4、加强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突出学生本位。教具:钢琴、部分打击乐器、U盘、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创情境,导新课。
1、师生问好(用钢琴弹奏体现师生问好歌)
2、播放聆听《念故乡》。
刚才同学们都欣赏了这首歌曲,谁能说说:(1)、歌曲反映了什么内容?(对故乡的思念)
(2)、音乐作品在情感上表现了什么情绪?(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下面老师再带来一首作品:播放音乐,不显歌词,配带朗诵。(出现故乡的小路画面)故乡的小路总是那么令人眷恋,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欢乐与幸福。故乡是亲 切的,故乡是美好的,故乡是让人魂牵梦绕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新歌——《故乡的小路》
【分析:播放以前拓展听赏的德沃夏克《念故乡》引入,体验音乐作品情感上的表现,创设情境,点击播放画面,激发学生兴趣,为演唱《故乡的小路》作好铺垫。】
二、识乐谱,学歌曲。
1、点击课件,展开《故乡的小路》乐谱。
2、播放歌曲,完整聆听,初步感受歌曲节奏、旋律、情感。
听一听,从歌曲中你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带着思绪万千的心情,勾起了对往事美好的回忆,流露出对故乡小路多么的亲切,追忆到孩儿时欢乐生活的情景)
3、学习、体验变拍子。
再次播放歌曲,教师随音乐划3/4拍、4/4拍指挥图示。
听出歌曲是几拍子的吗?(一小节三拍子,一小节四拍子,是交替出现的)带领学生一起打节拍,动作演示:
2如:三拍子——拍手掌、点手心、点手心;四拍子——拍手掌、点手心、点手心、点手心、点手心。让学生体验节奏的强弱。
同学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拍号——变拍子。这首歌曲就是三拍子与四拍子交替变换的。
4、识曲谱,分辨乐段。
本曲谱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除一个不完全小节外有8个小节,第二乐段也有8个小节,分二声部合唱。
5、学习第一乐段。
(1)老师范唱,启发引导:
现在听老师唱一唱,这部分的歌词都诉说了些什么?(小花、小路等)
这个乐段就是描述对童年往事的美好回忆,那么,你们童年最快乐最幸福的是什么呀?谁能来说一说?(让学生自由回答)
(2)引导学生随着图谱学唱第一段曲谱
教师钢琴弹奏曲谱,学生用手势划旋律线,在心里默默地唱旋律(穿插讲解变音记号#,弱拍起音,突出强拍重音,十六分音符)
跟钢琴学生哼鸣整体的一起合作演唱。小组合作演唱
跟着音乐伴奏来唱一唱,注意把握好音乐的节拍。
6、学习第二乐段。
(1)用视唱方法学唱歌曲第一声部。
钢琴弹奏,听琴声,看曲谱,学生跟着用“啊”唱完第一声部乐曲。
看曲谱歌词,听琴声,齐唱第一声部。老师唱第二声部。(2)用上述同样的方法,学唱完第二声部。(3)二声部合唱练习。老师低声部,学生高声部。老师高声部,学生低声部。女生高声部,男生低声部。男生高声部,女生低声部。(4)鼓励,即兴。
刚才,同学们唱得非常好!老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之间配合的太默契了。现在请部分学生演示一下
7、歌曲结尾处理。(1)老师范唱尾声。
(2)学生跟着琴声,用“嗯”随着旋律放慢速度唱完。
结尾的哼鸣,你会想到什么?带着你所想到的情景一起来把整首歌唱一唱!
8、变化处理歌曲,完整演唱。
(1)老师领唱“我那故乡的小路”,接着让学生齐唱,二声部合唱男生高声部女生低声部,结尾齐唱。
(2)指名领唱,重复上述方法练习唱完。
【分析:制作好课件,节省了课堂上许多时间,方便了教学。乐理知识结合歌曲教学,让学生共同参与、分析、感受、体验,把学习音乐兴趣融入了教学之中,加强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音乐知识技能的掌握;加强了课堂上学生的互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唱歌曲,编表演。
1、使用打击乐器伴奏。
歌好听,优美感人,如果能配上乐器伴奏效果会更好,谁能来用打击乐给歌曲伴奏?
提供伴奏乐器:铃鼓 双节筒 沙球
2、点击播放打击乐节奏图示。
铃鼓节奏: |X 0 0 |X 0 0 0 | 双节筒节奏: |X 0 0 |XX 0 0 0 | 沙球节奏: |0 0 X |0 0 0 X |
3、创编歌词,点击课件,让学生编唱。
创编填充歌词
我那故乡的小路,是我梦中(X X)路,(X X),(X X)啊!弯弯的小路,梦中我思念的路,(X X)、(X X)
【分析:创编活动,让学生手持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体验音乐的节奏、和谐及产生的共鸣,会给音乐带来美感。创编歌词,运用歌词在熟悉的旋律下产生的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简小结,激尾声。
1、小结。
这节音乐课,同学们自始至终表演的相当好!配合的非常好!掌声鼓励你们!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妈妈的话儿永记住,思乡的旋律永远萦绕在我们的身旁。让我们共同来热爱我们的家乡,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家乡的小路,热爱家乡的亲人。让我们用最美妙的音乐,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同学们,我们再一次用深情的语气,欢快的情感,共同演唱《故乡的小路》。
2、轻声播放歌曲,按组有秩序地离开教室。
【分析:音乐审美,音乐情感,要贯串于整个音乐教学过程,因而结尾也要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升华主题,使学生有着美好的回忆,充满欢乐的气氛,让学生回味无穷,让学生喜欢音乐,使学生对唱歌教学不感到乏味。结束几句简短的话语,几秒钟的美妙音乐声,使学生对音乐产生了共鸣。】
2016年1月 淞南二小
《故乡的小路》说课
顾坚
一、说说教学思路设计:
《故乡的小路》这是一首两段体的优美抒情歌曲。4/
4、3/4拍,D宫调式,曲调流畅而又抒情。歌曲表达了人们回忆美好童年的内心激动的心情。歌曲的第一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此段音区低而深沉,乐句都以弱拍起音开始,平稳的曲调,表达了人们带着思绪万千的心情走在熟悉的小路上,勾起了对往事美好的回忆。在第二乐句中还出现了一个临时变化音。音调上使人感到对小路是多么亲切的情感流露。在第二乐句中一个八度跳进,使人仿佛追忆到儿时欢乐生活的情景。歌曲以六度跳进到第二乐段,使情绪渐渐地得以抒发,在音区上升高,由衷地抒发了热爱家乡的心情。全曲未句,在“呣”的哼鸣中结束,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往事历历在目,仿佛“童年多美好”的话语还要向你倾诉。在教学本课时,我通过情境导入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课程对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体验与感悟音乐的过程。
1、能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
2、通过创编动作,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拍子、四拍子乐曲的特点,加强对变拍子的认识。
3、唱好二声部合唱,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
三、说关键处的处理: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我认为本课是以唱歌为主的音乐课,重点是用柔美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把握三拍子、四拍子的变拍子节奏,表现出歌曲优美、抒情的思乡情。在这个环节,我采取教师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学生想象美丽景色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用柔美的声音演唱;另外利用游戏,小组合作等形式将3/4与4/4变拍子节奏这一难点解决并消化,让它变成一个轻松的可以一笔带过的东西。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情境,导新课。
1、师生问好(用钢琴弹奏体现师生问好歌)
2、播放聆听《念故乡》。
刚才同学们都欣赏了这首歌曲,谁能说说:(1)、歌曲反映了什么内容?(对故乡的思念)
(2)、音乐作品在情感上表现了什么情绪?(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下面老师再带来一首作品:播放音乐,不显歌词,配带朗诵。(出现故乡的小路画面)故乡的小路总是那么令人眷恋,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欢乐与幸福。故乡是亲 切的,故乡是美好的,故乡是让人魂牵梦绕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新歌——《故乡的小路》
【分析:播放以前拓展听赏的德沃夏克《念故乡》引入,体验音乐作品情感上的表现,创设情境,点击播放画面,激发学生兴趣,为演唱《故乡的小路》作好铺垫。】
二、识乐谱,学歌曲。
1、点击课件,展开《故乡的小路》乐谱。
2、播放歌曲,完整聆听,初步感受歌曲节奏、旋律、情感。
听一听,从歌曲中你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带着思绪万千的心情,勾起了对往事美好的回忆,流露出对故乡小路多么的亲切,追忆到孩儿时欢乐生活的情景)
3、学习、体验变拍子。
再次播放歌曲,教师随音乐划3/4拍、4/4拍指挥图示。
听出歌曲是几拍子的吗?(一小节三拍子,一小节四拍子,是交替出现的)带领学生一起打节拍,动作演示:
2如:三拍子——拍手掌、点手心、点手心;四拍子——拍手掌、点手心、点手心、点手心、点手心。让学生体验节奏的强弱。
同学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拍号——变拍子。这首歌曲就是三拍子与四拍子交替变换的。
4、识曲谱,分辨乐段。
本曲谱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除一个不完全小节外有8个小节,第二乐段也有8个小节,分二声部合唱。
5、学习第一乐段。
(1)老师范唱,启发引导:
现在听老师唱一唱,这部分的歌词都诉说了些什么?(小花、小路等)
这个乐段就是描述对童年往事的美好回忆,那么,你们童年最快乐最幸福的是什么呀?谁能来说一说?(让学生自由回答)
(2)引导学生随着图谱学唱第一段曲谱
教师钢琴弹奏曲谱,学生用手势划旋律线,在心里默默地唱旋律(穿插讲解变音记号#,弱拍起音,突出强拍重音,十六分音符)
跟钢琴学生哼鸣整体的一起合作演唱。小组合作演唱
跟着音乐伴奏来唱一唱,注意把握好音乐的节拍。
6、学习第二乐段。
(1)用视唱方法学唱歌曲第一声部。
钢琴弹奏,听琴声,看曲谱,学生跟着用“啊”唱完第一声部乐曲。看曲谱歌词,听琴声,齐唱第一声部。老师唱第二声部。(2)用上述同样的方法,学唱完第二声部。(3)二声部合唱练习。老师低声部,学生高声部。老师高声部,学生低声部。女生高声部,男生低声部。男生高声部,女生低声部。(4)鼓励,即兴。
刚才,同学们唱得非常好!老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之间配合的太默契了。现在请部分学生演示一下
7、歌曲结尾处理。(1)老师范唱尾声。
(2)学生跟着琴声,用“嗯”随着旋律放慢速度唱完。
结尾的哼鸣,你会想到什么?带着你所想到的情景一起来把整首歌唱一唱!
8、变化处理歌曲,完整演唱。
(1)老师领唱“我那故乡的小路”,接着让学生齐唱,二声部合唱男生高声部女生低声部,结尾齐唱。
(2)指名领唱,重复上述方法练习唱完。
【分析:制作好课件,节省了课堂上许多时间,方便了教学。乐理知识结合歌曲教学,让学生共同参与、分析、感受、体验,把学习音乐兴趣融入了教学之中,加强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音乐知识技能的掌握;加强了课堂上学生的互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唱歌曲,编表演。
1、使用打击乐器伴奏。
歌好听,优美感人,如果能配上乐器伴奏效果会更好,谁能来用打击乐给歌曲伴奏?
提供伴奏乐器:铃鼓 双节筒 沙球
2、点击播放打击乐节奏图示。
铃鼓节奏: |X 0 0 |X 0 0 0 | 双节筒节奏: |X 0 0 |XX 0 0 0 | 沙球节奏: |0 0 X |0 0 0 X |
3、创编歌词,点击课件,让学生编唱。创编填充歌词
我那故乡的小路,是我梦中(X X)路,(X X),(X X)啊!弯弯的小路,梦中我思念的路,(X X)、(X X)
【分析:创编活动,让学生手持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体验音乐的节奏、和谐及产生的共鸣,会给音乐带来美感。创编歌词,运用歌词在熟悉的旋律下产生的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简小结,激尾声。
1、小结。
这节音乐课,同学们自始至终表演的相当好!配合的非常好!掌声鼓励你们!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妈妈的话儿永记住,思乡的旋律永远萦绕在我们的身旁。让我们共同来热爱我们的家乡,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家乡的小路,热爱家乡的亲人。让我们用最美妙的音乐,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同学们,我们再一次用深情的语气,欢快的情感,共同演唱《故乡的小路》。
2、轻声播放歌曲,按组有秩序地离开教室。
【分析:音乐审美,音乐情感,要贯串于整个音乐教学过程,因而结尾也要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升华主题,使学生有着美好的回忆,充满欢乐的气氛,让学生回味无穷,让学生喜欢音乐,使学生对唱歌教学不感到乏味。结束几句简短的话语,几秒钟的美妙音乐声,使学生对音乐产生了共鸣。】
2016年1月 淞南二小
《故乡的小路》教学反思
顾坚
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始终感觉识谱教学是一个很难把握又必须抓牢的难点,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有利于进行音乐表演和创作等教学活动的开展。
首先从音乐主题切入,有意境的引入“路”或者用谈话的方式导入,这样,不仅使音乐主题显现,并有了良好发声练习的感觉。其次,创设情境,教师设计短小经典,带有情感,教学内容铺垫,教师设计精制的形体律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模仿、感受、聆听律动、演唱音乐的美。体会思念家乡的真实情感,联系实际情况来表现。这样,会让学生感受音乐课堂所带来的独特气质。
《故乡的小路》是一首两段体的抒情歌曲,4/
4、4/3拍D宫调式,全曲共分为两乐段,第一乐段音区低而深沉,从弱起开始,曲调平稳,在以六度跳进到第二乐段之后,情绪逐渐得以抒发。这首歌曲要向我们表达的是一种对故乡淡淡的回忆和深深的眷恋之情。歌曲在第一乐段似乎是在用倾诉的口吻向我们描述着一段童年往事,清幽流淌着的旋律仿佛像这条童年走过的小路一般沁入人们的心里;第二乐段则是在第一乐段的 铺垫下,旋律上有了一些起伏,情绪逐渐在回忆的梦中升温,将一种忆往事、思故乡的真实情感倾诉出来。《故乡的小路》所要像我们表达的并非是喷涌而出的浓烈情感,而是像一眼淡淡的清泉,逐渐将那种内敛而深沉的爱送达心底,令人回味无穷。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本课设计思路的主线以“浓浓故乡情”为情感铺垫,在音乐情境中抒发故乡情,表达故乡爱。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歌曲和情境导入,回忆故乡的点滴思念之情。
2、演唱《故乡的小路》学习歌曲。
3、激发对歌曲丰富的情感体验。纵向挖掘不同的艺术作品,归“情”于故乡。歌唱是学生音乐水平的直接体验,一首歌曲经过学生声情并茂地表现会更富感染力,《故乡的小路》是表现了对故乡浓浓的思念,学生没有这方面的亲身感受,怎么让学生“唱好”这首歌曲呢?在这首歌曲的教学中,我抓住两点进行歌曲教学:
(1)、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歌曲的导入时我对歌曲的两个声部进行了两次范唱,并告诉学生个人的能力有限,请学生们帮助老师完成歌曲的范唱,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进行了师生合作的训练,让学生在倾听和参与中获得对歌曲的初步感知,在歌曲二声部的训练中,启发学生倾听声部的音量,以培养生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在这当中,有的学生音准、节奏感都很好、乐感很强、学的很快。有的学生接受力很差、缺少乐感、学起来就很困难,自学互助可以提高层次高的学生的能力,带动稍差的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以交流,相互学习,同时也可以保护较差学生的自尊心,真正提高学习效果。
(2)、歌曲的意境,因为歌曲中乐句的相似性,很多同学在歌曲演唱中都唱的没有什么变化,缺少歌曲意境的表现、我先让学生用朗读的方法体验文学朗读的高潮。有些同学的处理是前一句强、后一句弱。有一些同学处理的是前一句强、后一句更强、自己对故乡的无比强烈的思念。我首先肯定了他们的见解接着说:“同学们:刚才是我们文学朗读中的处理,音乐中的高潮与文学不一样,它必须借助旋律来表现,我们想一下,歌曲高潮的地方旋律有什么特点?怎么样的旋律才有助于我们抒发自己心中的感情?你听一听,想一想怎么样的处理能更好的表现这首歌曲?最终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一致认为先强后弱的方法能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意境,演唱效果得到一定提高。这也正是我努力想向大家传达的一个重要思想情感,归情于故乡是整堂课的最终情感归依。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课堂内容较满,还有一些细节问题忽略了,如二声部合唱部分还是因为时间问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当然这也与平时的练习有关,学生对低声部的把握有畏惧心里,容易跑到高声部去,以后这方面要加强练习。
2016年1月 淞南二小
《故乡的小路》教学评课
顾坚
左瑾
首先从节奏上来说,这首歌曲与以前所学歌曲最大的不同是歌曲中同时存在两种拍子,这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变拍子。顾老师利用多媒体跟着歌曲拍节奏,让学生模仿节奏,然后让学生说出节奏型有哪些不同?最终,大家发现两种拍号在歌曲中是以小节交替的形式出现的。(抓住这一点,以让学生明白节奏的反复性,不同之处是提醒学生在演唱中要注意的)同时,顾老师弹琴,学生伴奏帮助学生熟悉歌曲,更好地把握这种结构上的相同性,为歌曲的演唱流畅性奠定了基础。
二、歌曲的意境
因为歌曲中乐句的相似性,很多同学在歌曲演唱中都唱得没有什么变化,缺少歌曲意境的表现。顾老师先让孩子们将歌曲按旋律分段,明白歌曲的前半段重在叙述,后半段重在抒情,歌曲的高潮在后半段。但是,后半段的这两个乐句在演唱中力度也是不一样的。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区别不同的力度?顾老师先让学生用朗读的方法体验文学朗读中的高潮。顾老师先朗读,学生跟读,有些同学的处理是前一句强,后一句弱,有些同学处理是前一句强,后一句更强,他们都有各自的理由:先强后弱,能更好地表现这种对故乡的意犹未尽的思念,先强再强,表现自己对故乡无比强烈的思念。顾老师首先肯定了他们的见解,接着通过音乐中的表现形式告诉学生音乐必须借助旋律来表现歌曲的情绪。顺势让学生回答歌曲的高潮的地方旋律有什么样的特点?怎么样的旋律才有助于我们抒发自己心中的感情?紧接着顾老师通过音乐需率的比较再来看这两个乐句,让学生听一听,想一想,怎么样的处理能更好地表现这首歌曲?最终,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一致认为先强后弱的方法能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意境,演唱效果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再通过各小组演唱,让学生进行比较歌曲演唱情绪,并指出哪些地方还不到位,让学生示范,还有很多的咬字、气息等问题,经过对比感受让他们知道了如何更好地表现这首歌曲的意境。
三、创编活动
这个教学环节是让学生创编歌词,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小组合作精神。
通过这节课,学生都参与活动,而且每个小组都表现的很好,表现了团体的力量,难点、重点在游戏中已经突破,了解变换拍子并能创编,通过小组接唱、创编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反应能力。
四、不足之处
歌曲的二声部方面的处理还不够完整,学生的合唱合谐性还有待提高。由于低声部的不稳固,常常照成低声部的孩子也往高声部上唱。这些在教学中也是比较关键的,有待提高学生合唱的稳定性。
程曼华
顾老师有一个教学环节是让学生创编歌词,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小组合作精神。
通过这节课,学生都参与活动,而且每个小组都表现的很好,表现了团体的力量,难点、重点在游戏中已经突破,了解变换拍子并能创编,通过小组接唱、创编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反应能力。
这节课,顾老师让学生都明白了唱好一首歌曲的不容易,同时知道了只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乐于思考,参与和小组合作的好处,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
不足之处:
课堂内容较满,有一些细节问题忽略了,如二声部合唱部分还是因为时间问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当然这也与平时的练习有关,学生对低声部的把握有畏惧心里,容易跑到高声部去,在这方面要加强练习。
2016年1月 淞南二小
音乐欣赏教学中开放性素材的选择
顾坚
1、确定学生的特点(1)、年龄特点
高年级学生对于音乐素材的有一种潜意识的理解,因此,在选择音乐欣赏素材的过程中,尽量选择一些"静中求动”为主的素材,让学生亲自体验、想象、发挥和创造。
(2)、个性特点
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已具有一定的思想认识和理解能力,对于欣赏素材往往喜欢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并会积极主动配合教师一同完成对音乐欣赏素材的研究。
(3)、心理特点
学生的心理活动主要是通过由注意、感知、理解、记忆和思维等心理要素的产生和发展构成;其中,注意力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基础。因此,在选择素材中必须达到以上特点。
2、选择相应的欣赏素材(1)、选择开放性素材的意义
要选择开放性素材,我们必须了解什么是开放性素材。所谓开放性素材是相对于传统素材而言的。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表明,课堂教学素材必须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也就是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而有效的开放性素材恰恰符合了这一教学改革的要求。因为它的选择,就是要求学生一同参与,一同完成,通过不同角度的探索、审视,自己去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并在参与的全过程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2)、选择开放性素材的“度”
首先要遵循的一条原则是:能使学生投入多向思维,达到问题解决。也就是说教师给学生的学习材料既要使学生感兴趣,能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要做到材料与内容相吻合,还要使学生展开积极思维,同时在多向参与的过程中,寻求规律,掌握知识。
第一、选择素材有一定的自由“度”。
音乐欣赏是音乐艺术中最让教师难以把握的教学,一般往往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并不高,由此,阻碍了欣赏教育的发展,因此,我们首先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而提高学习兴趣的有效办法及途径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自觉的参与教育教学之中。例:发动学生寻找一些他们喜欢的歌曲、乐曲等。(如:四驱兄弟主题歌、孙悟空主题歌等。)
第二、选择素材有一定的开放“度”。
我国有相当丰富的音乐欣赏素材,而学生在音乐学习期间一味的封闭,这已是现代教育 的一个弊端。我在音乐欣赏教学的同时,常常渗透一些外在的内容与之课堂内容相结合,拓宽教学思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加以正确的引导,并参与、丰富、发展音乐欣赏中的有关内容,达到一定的开放性。
第三、选择内容匹配
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认为教材的内容比较单一,不能激起学生主动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每次上课之前,我总找许多跟教材相关的内容加以充实,丰富课堂内容,摒气了欣赏教学中的“三步曲”,初听——复听——再听这一传统的教学方法。例:我在教授《渔舟唱晚》这一乐曲时,先让学生看几副图片,再运用多媒体中的幻灯片加以连续播放图片,再这过程中有意的穿插《渔舟唱晚》的乐曲,让学生觉得自己已经介入这一景色之中,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而后,我让学生根据音乐与图片的景色,想象一下乐曲所表达的内容。通过上述的学习过程,我又制定了几个问题,让学生深一步的了解这一乐曲的内涵。为了让学生加以巩固听赏的能力及温故之意,我就让学生回去根据自己对音乐的探求、理解勾勒心中的美景。
第四、选择类型匹配
音乐欣赏教材是多层次,多方位,多类型的。它涉及有以下几个方面。(1)、歌曲欣赏
A、儿童歌曲:《卖报歌》、《春天来了》等。
B、通俗歌曲:《少年壮志不言愁》、《我们是黄河、我们是泰山》等。C、艺术歌曲:《小白菜》、《伏尔加船夫曲》等。(2)、器乐曲欣赏
A、通俗器乐曲:《月光》(吉他)(定音鼓)
B、民族器乐曲:《渔舟唱晚》(古筝)、《金蛇狂舞》(民族管弦乐)
C、西洋器乐曲:《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小提琴协奏曲)、《威尼斯船歌》(钢琴)(3)、总结: 歌曲欣赏 器乐欣赏 儿童歌曲 通俗器乐 通俗歌曲 民族器乐 艺术歌曲 西洋器乐
3、怎样运用欣赏素材进行培养
在小学阶段,欣赏教学大多都拘于形式,为配合教学常规内容的展开,让学生的各类素材充分发挥起课堂作用,激发起学习的兴趣,我在教学中就已学生的作品为主进行教学,并
加以自我评估及运用开放性素材与课堂教学的互助性进行自我分析。
(1)、通过课外欣赏素材进行对学生的培养
比如:我在五年级欣赏课的教学中,学生在网上找了一首《春天来了》这一素材的欣赏内容。我先选择给几幅美术图案进行对比,让学生形成重复和对比的概念。之后,我根据乐曲的意境及内容选择了语文学科中的画面和课文,在配上《春天来了》的歌曲、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美丽的春景中。另外我还让学生在网上选择了关于春天的景色、学生的作文习作、还有一些关于春天的动画,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将知识进行了重新构建,形成了关于春天的各种知识的联系,能准、广、快地把握春天的艺术形象,使学生获得了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完成了教学的目的。
再如:我在教《动物狂欢节》这一课文时,我让学生欣赏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的视频剪辑,而后请学生在网上或动物世界,查询“狮子的生活习性。”“大象的生活习性”等,通过学生对动物的了解。为欣赏教学作了知识准备,对《动物狂欢节》的欣赏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因为在欣赏前学生已经在自主的学习中把握了各个音乐形象的特征,而且通过学生的交流和模仿各种动物的形象,使学生拓宽了知识面,学习到了各个方面的相关知识。为这首音乐作品的欣赏打下良好的基础。
(2)、实施开放性素材,加强学生自我评估的能力
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才有可能达到接受性学习向自我获得性学习的转变。因此,实施开放性素材的研究必须要把握四个要素,即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设计;以学生自我发现为主线的课堂组织结构;开放的课堂自由空间,即教学形态的开放,视听范围的开放,知识领域的开放;信息交流的开放;爱与美的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
依据上述四个要素,我制定了高年级学生自我评估的方法。4个教学指标:即教学目标10分,教学过程50分,教学评价20分,目标达成度20分。3个教学过程指标:即操作、认知、情意。其中操作部分为模仿、掌握、创造;认知部分为认记、理解、应用;情意部分为兴趣、感受、想象。通过这一教学评估,试图使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相一致,不断通过优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去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使学生从以往的接受性学习逐步向自我发现,自我获得性学习转变。
(3)、开放性素材研究和课堂教学互助性的分析 课堂教学各环节时间配比的分析 课题 导入 学生自学 学生讨论 质疑析疑 练习巩固 总结评价
14′15″ 10′
7′10″
2′45″ 《渔舟唱晚》 3′ 4′50″ 《春天来了》 2′ 3′25″
15′30″ 7′10″
11′15″ 1′50″
《动物狂欢节》 2′ 4′20″ 18′18″ 5′12″ 9′ 1′10″
结论:开放性素材的研究让课堂教学逐步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的参与,研究,正朝着发展自我、创造自我的方向学习,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4、运用开放性欣赏素材后的总体效果
(1)老师讲的比以前少了,同学做的比以前多了。“以前只有教师讲、我们听,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千篇一律。现在变成了是我们学生自己的课堂,有些问题,老师让我们学生讨论,开始还不习惯,慢慢地从老师讲,到我们现在自己动脑筋来完成,让我们更好的加强了记忆。
(2)课堂中的教学框框少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多了。“同学们上课精神集中,思维活跃,它不再是老师们把嚼得很烂的知识再传授给你,而是靠同学们自己去学,去领会。由于没有一定的教学框子来框住你,所以同学们就有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慢慢地也就有了自己的见解,培养了自己的个性。”、“不懂的问题还可以通过提问,请求老师和同学们帮助解答”、“使同学们由被动的‘要我学’变成了主动的‘我要学’。”
(3)严肃的气氛少了,老师、学生们的笑容多了。因为,老师有足够的空间和我们一起讨论,大家都显得无拘无束,课上的提问、解答问题、学生上讲台写板书,这些都很新鲜,这不仅使我们对课文有更深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索的天地更广阔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了,合作得更愉快了”。
2016年1月 淞南二小
第四篇:五年级音乐第五课《故乡》教案
故乡——第九册第五课(音乐教案_3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故乡的小路
如今家乡山连山 聆听:思乡曲 乡间的小路 谁不说俺家乡好
教学目标
1.本课与前课是同一主题的内容。因为“故乡”是“家”的扩大,是大的家。让我们从音乐作品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的做人基本素质。并通过聆听表演、画画、写写、讲讲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
2.继续唱好二声部合唱。3.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
4.从实践中初步接触变奏的创作练习。
教学重难点 :
1.继续唱好二声部合唱。2.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
3.从实践中初步接触变奏的创作练习。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聆听《谁不说俺家乡好》
1.课前请几位同学在网上或图书馆寻找关于影片《红日》剧情的资料,在课上简单向大家作介绍。
2.把歌曲或歌词投影在屏幕上展示。3.初听歌曲。
4.师生议论歌曲内容:对家乡的赞美,对解放区的赞美。5.复听歌曲。
6.演唱歌曲。
(鼓励学生唱)看谱演唱。
7.小结:解放区的人民对家乡的爱。
二、聆听《乡间的小路》1.直接导入:初听歌曲。
?(台湾校园歌曲)?(青少年对故乡的热爱)
2.把歌曲(至少是歌词)通过投影在屏幕上展示。
3.边看歌曲边听录音,以加深对歌曲的印象。允许同学轻声随录音哼唱。
4.师生议论歌曲给自己的感受。
5.小结: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是多么的潇洒,让人流连忘返。
三、聆听《思乡曲》
1.导入:由介绍《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作者马思聪→《思乡曲》创作背景。
2.学唱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曲调,并要求能背唱(该曲调即教材本曲的主题)。3.初听乐曲。
4.复听乐曲。
曲》给你什么感受?
5.小结:乐曲表现了远离故乡的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四、活动与练习
1.三首反映故乡的音乐作品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尽相同之处?
(《谁不说俺家乡好》——赞美;《思乡曲》——思(怀)念;《乡间小路》——欢乐、乐观。)
2.唱唱自己家乡的歌(最好课前先请部分同学准备好,鼓励学生即兴唱歌)。
五、小结:同学们下课认真唱唱家乡的歌曲。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聆听了三首表现故乡的歌曲,同学们聆听的很好,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七、板书设计:
聆听《谁不说俺家乡好》 聆听《乡间的小路》聆听《思乡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本课与前课是同一主题的内容。因为“故乡”是“家”的扩大,是大的家。让我们从音乐作品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的做人基本素质。并通过聆听表演、画画、写写、讲讲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
2.继续唱好二声部合唱。3.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
4.从实践中初步接触变奏的创作练习。
教学重难点 :
继续唱好二声部,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对故乡的爱。教具准备 :录音机、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
一、表演《如今家乡山连山》
1.歌曲以天真而富有想像力的描述,表达少儿对家乡的赞美。所以演唱时要把这种欢乐的情绪、天真可爱的形象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2.歌曲的学习可以用多种形式。
(1)第一、二句的曲调学习,通过听辨相同与不同小节进行识谱学唱。
(2)二声部合唱4小节,可作为发声训练。顿音要唱得有弹性,表达一种开怀大笑的情绪。(3)最后二句的曲调采用听唱与视唱相结合手段学唱。
(4)当曲调熟练后,先可用衬字“啦”唱(在合唱时仍用“哈”)。在“啦”唱得天真欢快的基础上再唱歌词,并唱好语气的起伏。
(5)在对歌曲曲调唱得较有乐趣、熟练的基础上,分组自编表演唱(教师到学生中去分层指导)。(6)各组展示。
(7)小结:纯朴、可爱、天真的故乡情。
二、创作活动
1.拓展艺术的领域,以画、诗歌、短文等综合艺术的手段表现对故乡的眷恋。
2.“画”主要是写意,所以要求简洁,不必太复杂精细,意到即可。
3.短文有条件的可以进行采访,一段情况下以收集为主,到图书馆、或家里有电脑的上网者,可将网上资料下载即可。
4.以上两项活动重在过程、重在参与,教师要鼓励、表扬积极参与者。
三、小结:同学们学习的很认真,课下继续努力。
四、教后记:歌曲表演的很好,绝大部分同学能准确把握。
五、板书设计:
故
乡
表演《如今家乡山连山》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本课与前课是同一主题的内容。因为“故乡”是“家”的扩大,是大的家。让我们从音乐作品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的做人基本素质。并通过聆听表演、画画、写写、讲讲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
2.继续唱好二声部合唱。
3.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
4.从实践中初步接触变奏的创作练习。
教学重难点 :音乐知识 教具准备 :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表演《故乡的小路》
1.直接导入:我们自己来表演对故乡的思念之情。2.聆听范唱。提出三个要求:(1)歌曲的内容是什么?(2)有几个声部组成?
(3)随范唱划指挥图式,有什么发现? 3.讨论以上三个问题,不清楚的可再听范唱。4.听一遍曲调范奏,学生再进行划拍练习。5.结合曲调讲解变拍子(详见右边)。
6.学唱前8小节曲调。要求打出每小节的强拍。(每小节强拍拍手,其它拍拍腿)
7.在前8小节唱得非常熟练的基础上,把全班分为二个声部。分声部各学唱自己的声部曲调。(因为这部分节奏与前8小节一样,所以必需在前8小节熟练的前提下再学习第二部分。)8.弱起小节不必从理论上去讲,而是从歌调的重音布局去阐述,如“我那故乡的小路”其重音在“故”字上。这样学生很自然把弱起小节唱好。
9.歌曲的高潮是第二部分,也是本歌的重点与难点。要以对故乡“弯弯小路”与“路旁小花”的思念之情作倾诉的歌唱,以主人翁“我”的身份投入到歌声之中去表现。
10.设计打击乐伴奏,注意4/4与3/4的交换。如:
二、变奏练习:创作活动 1.不讲变奏的概念。
2.从本书上的“例”开始练习。3.完善书本上的“例”,学生自己作变化发展。不要受书上的“例”限制,可以自由创作变奏曲,不仅是同一拍号,还可以是变拍子的。
三、音乐知识:变拍子
1.变拍子的乐理知识结合歌曲《故乡小路》的教学顺带进行。2.教学时不从理论上讲解,而从谱的现象上去切入。
数是否一样?除第1小节是不完全小节外,每小节的拍数有几种类型?
3.复习音名变音记号,比较“4”与“#4”的音高关系以及“4”与“#4”的手势。唱准“3、4、5、#4、6、5、3”。因此“#4”的教学也结合歌曲《故乡的小路》进行。
四、小结:同学们有待进一步了解变音记号的运用。
五、教后记:歌曲表演很,好创作练习不是很理想,有待进一步提高。
六、板书设计:
故
乡
表演《故乡的小路》、变奏练习:创作活动
音乐知识:变拍子
第五篇:《故乡的小路》教学案例
《故乡的小路》教学案例
教学理念:
本教案设计以音乐新课程标准为根据;以审美为核心,教师以情感为切入口,教学注重情感的交流与体验;以兴趣为动力,打破以钢琴为主要伴奏器乐的传统,给音乐伴奏注入新血液,新元素;突出强调“以学生为本”,面对全体学生,重视实践与鼓励创编,人人动手搞创编,为歌曲伴奏,鼓注重个性发展,以个人形式进行表演唱,其中更是包括的学科的综合,突出了学生的本位,强调音乐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基本理念。教学目标:
1、聆听和演唱歌曲《故乡的小路》,探索、体验不同风格的家,据《故乡的小路》进行创编,体会创编成功的快乐。
2、能清晰正确的演唱歌曲,并能边打拍子边唱歌曲,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对家的爱。教学重点:
较熟练的演唱歌曲《故乡的小路》 教学难点:
理解、表现《故乡的小路》的情感内涵 教学课时:1 教学准备:萨克斯、多媒体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音乐:课堂里回荡着悠扬的歌声《想家的时候》,学生在歌声中走进课堂。(课前酝酿“想家”的气氛)鸣)
二、新课
1、欣赏歌曲《故乡的小路》,边听边用脚轻踩拍子,注意重拍。设置疑问:
(1)歌曲所表现的内容是什么?情绪如何?
(2)歌曲的重拍在哪?是几拍子?(第二遍聆听)
2、教师范唱
3、学唱歌曲A部分旋律,前8小节。
4、分声部学唱歌曲B部分旋律。
5、歌曲合成
6、歌曲理解与处理,感受并对比萨克斯演奏的不同风格的不同小路(理解、体验和感受不同的“家”)(1)教师演奏:慢速 中速 快速(2)提问:
A、你觉得这三种风格的《小路》各表现的是什么样的路、什么样的家?
B、配上歌词来比较(教师演奏学生演唱)(3)你觉得那种表现风格比较合适属于你自己的故乡的小路?并说说理由,学生讨论(4)老师小结:第一种风格慢速节奏,表现的是悲伤,走在路上的人很伤感,可能这个人不开心或者这个家不大幸福;第二中是中速,表现的是甜美、幸福的路,是幸福之家;第三种是快速,表现高兴,快乐,是个快乐的家庭!
7、带着情绪演唱全曲(甜美的)
三、创作与活动
1、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改编自己的《故乡的小路》,标名速度、风格,并唱一唱
2、教师作伴奏,邀请学生表演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做动作表演或伴奏
五、小结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家,回家的这条小路也各不相同,路虽然有好走的,也有难走坎坷的,但是,家是我们的港湾,是我们停靠的彼岸,家才是最温暖的。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生活,珍惜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和家园!教学分析:
本教案设计立足于新音乐课程标准,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合理、恰当,符合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学习、发展的要求。教学反思:
一、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突出学生本位。
情感就是艺术,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课,很显然,它需要情感的投入,作为音乐老师,我们应该很明白,要唱好一首歌,要表演一个人物角色,必须要以感情的投入为基础,上音乐课也是一样,我们作为学生的策划指导者,要想他们投入,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先要付出更多呢,以前上音乐课我也没注意到这一点,结果学生就表现得很散,不集中,通过这一节课,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二、加强与学生合作,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学生也不例外,有些学生条件好,唱歌自然好听,也有些学生舞蹈动作做得很好,具有很丰富的表现力,所以,我在课堂上常常轮流安排一些学生表演,这就很容易去发现他的优点,既锻炼了他本人,也乐趣于他人,形成对比,帮助他人乐于去找自己的闪光点,这很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三、不断注入音乐新元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教育也要不断加入新元素,如果一味以歌碟,又或者是钢琴这种单一的形式,很容易使学生对音乐感到厌倦,那么对于音乐的学习,那可能是件很可怕是事,兴趣是学习的动力,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让学生永保新鲜感,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应用到了萨克斯管作伴奏乐器,尽管吹得不大好,但是,学生还是投入了浓烈的兴趣,在这种气氛下教学,是我要的效果,我相信这也是大多数老师的意愿。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在这方面多下点功夫,搞搞新意思,或许会有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