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四观心得
学习《马克思主义四观》心得体会
内容摘要:
首先,结合在课本以及网络上查阅的相关资料,对马克思主义四观的概念进行阐述,弄清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四观;其次,结合校园与社会生活,谈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性,明白马克思主义不只是空洞而无用的哲学;接着,联系实际,谈在生活中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表现,明白马克思主义不是简单的纸上谈兵;最后,对以上内容进行总结,结束文章。
关键词:
四观内容、学习本课程的必要性,与**进行斗争、马克思的辩证关系、实践出真知
高中时代,生活单纯而有目的性,最大的奋斗目标就是——高考!每每老师提及大学生活的惬意,总让人艳羡不已,仿佛大学就像游乐园,充满欢声笑语,洋溢着欢乐的气氛。然,走进大学,发现大学似乎与老师描述的不同,我们并不能只在惬意与浪漫中度过这几年。这时发现,大学,我们才真正走出象牙塔,开始接触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这个充满美好希望而又夹杂着金钱与利益的社会,此时,我多想想孙行者一般,能有一双可以鉴别好坏的“火眼金睛“,透过虚假的外在现象直见本质,或是能持一柄利剑,让一切困难迎刃而解„„
可是,那些只是荒诞的想法,并不能实现。这时,我们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一门我们原本以为毫无用处的哲学课程。后来发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恰好充当了我们所需的“火眼金睛”,学习本门课程已一学期,一学期,老师在课堂上的精彩讲解,以及老师结合西藏以及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情形而进行一些实例,都让人受益匪浅,此时才发现高中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我多么肤浅,大学,才是真正让一个人成长的地方。下面,结合理论与实际,谈谈自己半年学习的感想与体会。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四观
马克思主义“四观”是指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它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祖国观是指在马克思主义学说指导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而形成的对祖国的看法和观点。
民族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的看法或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来观察、认识和解决民族问题的立场、观点。
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对宗教、宗教问题的总的看法和观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及无产阶级政党关于宗教的论述、对待宗教的态度、解决宗教问题的原则和方针。
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本质、文化的社会功能和地位、文化发展的规律以及文化具体内容的认识和文化建设思想的总和。它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对待文化现象的基本态度和根本观点,是指导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理论。
二、在学校开展马克思主义“四观”课程的必要性。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学校,加强对青少年进行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西藏的未来和发展。
**集团妄图同我们争夺青年,培植“藏独”后备力量。如果我们不明确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就不能同分裂主义思想做坚决的斗争,就不能搞好民族团结,不能抵制披着宗教外衣的分裂主义势力,就会在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战场上让出阵地。
因此,我们必需把教育人才作为首要目标,坚持德育优先,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使我们的学生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高度的思想政治素质,能过始终坚定地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使他们在反分裂斗争中旗帜鲜明地站在前列,在理论上打下坚实的基础,帮助他们认清**集团的反动本质,牢固树立西藏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观念。
三、马克思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有人说哲学就是在你不知往左还是往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的好处与右的好处。是的,哲学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向哪个方向,却全面分析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在你选择了一个方向后,如果顺利,你就应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阳光大道上也可能有坑坑洼洼;如果道路比较泥泞,就要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自己得到的锻炼必然要多一些。倘若没有哲学的全面分析,我们这些急功近利的年轻人很可能会在遇到挫折后就匆匆折回,如果顺利也罢,如果前途还不明朗呢?是不是再返回,大好的青春便被这些或多或少的反复磨去了不少;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认为学习辛苦,也许是因为书本上所学的与实际相差太大,认为有些科目如“马克思主义哲学”、“高数”一类根本没有实际用处,都是被逼学习,单单为“考”而学。其实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辨证法的观点,研究事物的深度和广度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体,正因为哲学是科学的科学、具有指导一切的普遍性,我们才不可能期望它在某个具体问题上给出明确的答案。而其他那些看起来没什么实际应用的科目,恰恰也是普遍应用在工作生活之中的。
四、总结
明白了这些,也就清楚了要想更好地成长,就得有正确并且明确的立场,有坚定的信念!做一个有思想的人,而想要发展,就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可要紧的只有那么几步,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是的,我们发展的黄金时间,或者说为我们以后发展打牢基础的黄金时间就是现在——为数不多的几年!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五观”心得
马克思主义“五观”心得
关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五观”活动,感到其浓郁的时代气息扑面而来,感到其得以立论的现实依据就大量地存在于当下中国与世界之中,感到其鲜活的生命力能够唤起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活力。
马克思主义揭示出社会为一个活的有机体。自然、社会、人是密切联系的。经济、政治、文化是相互作用的。所以,科学的发展是社会有机体各组成部分全面、协调的发展。而在错综复杂的诸多关系中,最具根本性和全局性的关系是经济关系,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力。所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大力发展生产力”体现除了我们党抓住了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同时,马克思主义也揭示出了社会发展的过程性本质,社会这个活的有机体处于不断的自我更新之中。改革开放是推动力,稳定的社会环境是保障也是前提,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矛盾转换制定切实有效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促进社会高效率发展的灵活的科学策略。
马克思说:“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他也正是本着人本主义的至高精神和对整个人类的无限关怀,将其理论不断推向新的高度。他所做的一切全部倾心于全世界人民能够生活的更好,全人类每一个能够全面自由的发展。这也是其理论的一条红线。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他又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这种交往关系是发展的、变化的,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自然历史过程。交往的范畴中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个别人的全面的、多重的关系。然而社会发展过程中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异化关系。倡导建设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宽容和谐的社会环境,为全社会的每一个人提供更多、更宽容的机会和环境,去发展自己的各种能力,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精神的又一种体现。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心得1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心得1 以下为观看了L总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的视频第一部分的个人心得体会: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是我思考的第一个问题。除了贯彻中央精神,加强新闻队伍建设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对我们还有什么现实意义?培训视频并没有直接谈这个问题,而是先给出了7个思考题,且没有给出处。从马克思、胡适、李大钊到毛泽东、李瑞环,这些对新闻、记者、宣传的见解及叩问,虽然来自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的不同人物,却都不同程度地具有现实及普适意义,直到今天仍可作为新闻行业的“职业标准”。
如李大钊提出的新闻记者承担着向社会输入知识的职责,除了报道政府活动与富人的言行之外,更要报道穷人的不幸,关心社会的真正变故等,道出了记者工作的使命,并可作为践行工作时的参照;如毛泽东提出的“好事情不要全信,坏事情不要只看到它消极的一面”,展现了新闻的客观与理性,突出了“坚守新闻底线,保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如李瑞环提出的报道人民群众、宣传先进人物的宣传方针,正是当下我们所做宣传工作中“突出正面宣传、传播正能量”方法的来源与依据。
任何行业都该有属于它的SOP(标准化流程),我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可以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行业SOP。它是经历历史考验沉淀下来的、经过数代新闻工作实际总结出来,对当下的新闻工作仍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精髓,是新闻工作的标准与方向。只有方向正确、任务明确,我们在新闻工作中才不会出现偏颇与迷失。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心得2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心得2
培训第二讲,雷总就中新社的具体战略地位及海外华文媒体进行了介绍与分析。思考第二问,我们是谁?我们要做什么?
首先雷总就华文媒体的国际舆论角色进行了分析,以“平衡国际舆论的前沿、维护民族利益的阵地、沟通海外社会的桥梁、爱国与革命两大传统”基本概括了华文媒体扮演的角色与肩负的使命。把世界华文媒体划分为大陆、港澳、台湾、海外华文媒体媒体四大块,大陆媒体被喻为庞大的母体、港澳媒体为自由的开放、台湾媒体为尖锐的深度、海外华文媒体为艰难的中庸,准确生动。
具体介绍中新社,“人文立社、民族立场、共同价值、和谐包容、国家统一”为中新社总体的角色概括。雷总是这样分析中新社的战略定位的:海外华文媒体的服务商。突出服务功能同时,在市场化时代背景下加强自我造血能力。战略发展部是海外中心的一部分,海外中心是中新社的一部分,认清中新社在外宣工作中的位置与任务,把握好“皮与毛”的关系,这是我们日后工作中的主要依据。
祝宁
二〇一四年一月二十八日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学习心得
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学习心得
数学组
邹 广
通过参加今天的“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主题教育的学习后,我对自治区党委、地委行署做出的继续深化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学习活动的意义已有了进一步的深刻认识。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我们必需把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的教育活动引入课堂,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学生,使之成为新西藏的合格接班人。
一.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的基本内容。
1.马克思主义“四观”是指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它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核心部分。
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是指在马克思主义学说指导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而形成的对祖国的看法和观点,即对祖国的民族、历史、政治、经济、文化、领土、主权、制度等的系统见解。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的看法或观点,就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观察、认识和解决民族问题的立场、观点。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对宗教、宗教问题的总的看法和观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及无产阶级政党关于宗教的论述、对待宗教的态度、解决宗教问题的原则和方针。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本质、文化的社会功能和地位、文化发展的规律以及文化具体内容的认识和文化建设思想的总和。它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不分,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对待文化现象的基本态度和根本观点,是指导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理论。
2.马克思主义“两论”是指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包括马克思、恩克斯所创立并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所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是科学的世界观,也是唯物论哲学发展的最高形式。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历史上各种无神论体系优秀成果的科学总结和发展,是彻底的、科学的无神论。
二.在学校开展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主题教育的必要性。学校的主要群体是青少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在学校,加强对青少年进行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的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西藏的未来和发展。
**集团妄图在教育领域同我们争夺青少年,争夺接班人,培植“藏独”后备力量。如果,我们培养的接班人没有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常识,就不能同分裂主义思想做坚决的斗争,就不能搞好民族团结,就会拜倒在神佛的脚下,不能摆脱愚昧,不能相信科学,也不能抵制披着宗教外衣的分裂主义势力,就会在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战场上让出阵地。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的教育,是全面贯穿党的教育方针,确保西藏教育战线成为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强阵地所必需;是我们与**集团争夺未来、争夺下一代的斗争中保持绝对优势所必需。因此,我们必需从讲政治的战略高度来重视接班人的培养问题,要针锋相对,把争夺接班人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坚持德育优先,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使我们的学生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高度的思想政治素质,能过始终坚定地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使他们在反分裂斗争中旗帜鲜明地站在前列,在理论上打下坚实的基础,帮助他们认清**集团的反动本质,牢固树立西藏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观念。
三.在学校开展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教育要注重实效性。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的教育不是标新立异、贴标签的形式主义,必需把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教育落到实处,使广大教师学生受到实际的教育,思想上得到较大的进步。
1.开展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教育要做到“四有”。
一是要有计划。教师在制定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教育教学计划时,要根据教学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贯穿到教材的相关内容并确定一定的教学时间。二是要有教案。教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目的提炼教材内容,找出和“四观”、“两论”的结合点,使这一观点和理论体现在每堂课的教学活动中。三是要有教材。学校要结合当地实际和学生思想情况,把“四观”、“两论”教育的核心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使得教师的教学有抓手,学生的学习有依据。四是要有考核机制。考核可以采取平时考查和结业考试两种形式。通过考核,发现学生思想认识上的薄弱处,不断改进和提高,最终使“四观”、“两论”的教育有虚变实,扎实有效。
2.开展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教育要做到“三结合”。
首先,“四观”、“两论”教育要和思想品德的相关内容相结合。小学的思想品德教材虽然没有把开展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的内容系统的表述出来,但是他处处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的内容。如1-2年级的《品德与生活》中关于国旗、国歌等内容就初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的思想;3-4年级的《品德与社会》中关于社会、民族、民族习惯等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文化观的思想。
其次“四观”、“两论”教育必需和当今西藏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相结合。学生身边的重大事件,往往都是学生所普遍关注的,感兴趣的焦点话题。结合这些焦点话题进行“四观”、“两论”教育可以使学生感受生动、直接、亲切,可以增强感染力。如:结合“3.14”事件讲授民族观、宗教观的理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本地重点项目的建设讲授国家的民族政策,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
最后“四观”、“两论”教育必需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相结合。小学生年龄较小,理论水平低,尤其是我校学生汉语水平还很欠缺。教师在讲授“四观”、“两论”的理论过程中就要由浅显的生活知识讲解,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如通过新旧西藏的对比讲社会主义祖国的优越性等。
总之,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学生中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教育,帮助学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为西藏北洋更多的“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