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起步作文教学的一点感想

时间:2019-05-12 02:35: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生起步作文教学的一点感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生起步作文教学的一点感想》。

第一篇:小学生起步作文教学的一点感想

小学生起步作文教学的一点感想

内容摘要: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作文训练的准备。因此三年级作为作文教学承上启下的入门阶段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指导小学生起步作文?通过十几年的实践,我觉得首先作文教学要以激发兴趣为前提,其次作文教学要以积累为有效途径。最后注意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关键词:兴趣 前提 积累 有效途径

一、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兴趣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学生集中精力去获取对某种事物的认识,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在教学中我十分注意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调动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

2.班内范读进行鼓励。

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作文,努力将学生作文中的亮点找出来,用符号标出,然后在班内读给学生听。如:一个好词,一个好句,一个精彩的题目,一个漂亮的开头,一个出色的结尾,一个独特的构思……每次作文从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找出其亮点,给予大力肯定, 使其产生成就感,进而激发兴趣。另外是办好班级的习作园地,把优秀的篇段张贴在上面,供全班学生学习、品尝。

1、通过体验成功激发兴趣。

第一,多鼓励,少批评,不能用过高的水平去要求学生。

作文教学中,教师对作文的评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是与学生沟通的桥梁。责难、嘲讽、挖苦的否定式评语,往往会激发抵触情绪。作文批语中,应尽量用鼓励式、商量式、谈心式、启发式语气。使学生读后,既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信任和期望,同时,又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在老师评语的引导下积极纠正认识,修改缺点。尤其是对后进生的一点进步,都要及时肯定,使学生感到作文并不难,从而对作文产生莫大兴趣。

学生在二年级时就已经接触过写话了,但是写话的篇幅显然要短得多,它是作文的基础,甚至仅仅是作文中的一个片段。但作文却不同,作文需要有头有尾,有过程,有详略,需要由大量的词汇进行修饰,相对的篇幅与写话相比自然也就长得多了,三年级的学生应从写段开始训练,先要求把句子写通顺,能把事情叙述完整就可以了。因此很多学生在第一次接触作文时,总是无事可叙,无话可说,只好东拼西凑说一些空话套话甚至编一些假话来凑自述,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或者三言两语当作写话来写在这个时候应多鼓励学生,少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如果老师总认为学生写的不好,学生自己总觉得这方面很差,没办法学好,长期这样就没了信心,也没了兴趣。后来我坚持尝试这样做,效果还真不错。因此老师在写作文评语及打作文分数时,一定要认真斟酌,多鼓励,少批评,即使写得不好的文章,评语也尽量写得委婉些、尽量挖掘其中的优点并给予肯定。这样,学生就觉得他的作文学得特别棒,特别自信,特别高兴,时间久了就有了兴趣,写起作文来就喜欢写。第二,优秀作文进行展示。每一单元的作文,教师对写得比较好的文章可以把它们放到班级的作业展区,能够获得这种表扬的学生都欢天喜地,获得巨大的成功的快乐,这样就能推动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写作中去,越喜欢写就越想写,越想写就越放得开写,越放得开写就写得越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比如我们班的朱新源等同学刚学作文时并不是非常积极,后来有一次,我发现他们的写作水平并不低,只是比较懒惰,不够用心,也就是对作文还没有兴趣。于是,我抓住他们写得好那篇作文大做文章,把他们的作文在班上读了又读,并放在班里的作业展区,她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渐渐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从而对每一单元的作文都非常用心,慢慢成了作文优秀的同学。

2、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合理地创设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地联系实际,发挥学生的潜有智力,是写好一篇作文的一个关键。任教版教材的编写特点有利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创设该单元作文的情境,使学生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学中,我充分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课本插图、实物、教具、谜语、故事、游戏、表演等形式,运用生动活泼、儿童化的语言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学起作文来趣味盎然。

比如在教学《父母的爱》时,我为了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来表述父母的爱,找了许多从小父母点滴照顾孩子的图片,对学生进行引导选材,然后设计为父母争夺最爱子女奖,学生们顿时写作兴趣高涨。

第一,先观察后作文。作文来源于生活,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融入生活,才能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感,才能真正写出实实在在的好文章。在学生习作之前,教师需带领学生有目的地观察生活,并且要将这种方法作为习惯来培养,当好学生习作的指导者、引路人。只有引导学生感知具体形象的事物,才能激发其积极地思维,进而产生表达愿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带领学生观察图画和实物,同时指导学生参观,然后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写作,学生才有兴趣,写出的文章才有具体内容,才有真情实感。教师还要告诉学生,一个会写文章的人,应该是一个条理清楚、善于观察的人。而生活不会主动告诉你哪些将是你写作的最好素材。因此,要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一双灵敏的耳朵去聆听生活,用一颗敏感的心去体验生活。如写人的习作,要让学生明白:可以写自已熟悉的人、身边的人,教师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为学生做示范,通过示范来引导学生,弥补他们表达能力的滞后性。毕竟小学生学习语言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全班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二,先实践后作文。如有计划地设计游戏,外出参观,组织活动等情景创设。学生亲身参加的实践活动,往往津津乐道,此时让学生写出实践活动的经过和感受,自然兴趣盎然。由于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生活,让其增长见识,提高认识能力,因而写的文章就会有条理,语言也比较生动活泼,而且具有一定的生活气息。

第三,抓时机写作文。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因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善于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写作文,学生就会感觉不到困难。例如,课间一个精采的场面,运动场上精采的表演,课堂上发生一个有趣的“**”,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写下来,或者在讲读课文中补写一个情节,续写一个结尾等。学生写起来感兴趣,“难”字就会不翼而飞。

(二)开辟两种渠道,引来作文的活力

开辟作文训练的两种渠道:其一,从生活中学习作文,即引导学生写观察作文。丰富多采的生活本身就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花鸟虫鱼、风雨雷电、写观察日记,鼓励学生把他们在各种学习活动中所见、所闻、所感写在日记里。这样,既丰富了作文素材,解决了“无米之炊”的难题,又有效地进行了练笔。其二,从阅读中学习作文,解决怎么写的难题。包括两个方面:(1)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从教科书中学习作文,学习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结合课内作文,紧扣训练重点,统一要求,严格训练。(2)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学习作文。语文教材只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例子,要想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把知识形成能力,就必须加大课外阅读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增长见识,提高认识水平,才能提高作文能力。

二、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1、多读多写

阅读是为了吸收,写文是为了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鲁迅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所以想写好作文唯有多读多写。除了每周一次的固定习作外,还要注意发掘写作契机,让学生多读多练。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这丰富多彩的生活,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表达出来。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发现有趣的、开心的、失望的、沮丧的事。并用日记的形式把它们记下来,讲给小伙伴听,读给朋友看,评评谁写得最能打动人。其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一件小事、一位朋友、一点心得、一些感受都可以写进学生的日记里,日记的字数也随内容而定,可长可短,关键是写下自己这一天最想记下来的东西。

2.仿写典型例文

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例子,也是习作的例子,读范文指导作文、习作文、效法作文、评作文,这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叶老这段话,精辟地道出了语文教学中读与写的关系。读与写是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教学方式,也是作文教学的两个密切相关的教学手段,读课文(范文)不仅可以得到写作方法、技巧上的启示,并且还可以激发写作的兴趣。因为文章不是无情物,尤其是选入课文的文章大都是声情并茂、文质俱佳、便于效仿的名篇,引导学生认真体味这些佳作,使其徜徉在作品的意境中,逐渐产生一种急切表达自己的情感、看法的欲望——写作冲动。

在作文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较快地提高写作水平,首先是仿效课文命题。由于充分利用课文给学生做“样”,调动起学生写作的兴趣,消除了他们的畏惧心理,从而使学生喜爱作文。

仿写虽不利于学生创造,但从训练角度来说对学生有益。仿写不是抄写,而是让学生仿思路,仿方法,仿语言的表达形式,师生教学课文不就是学思路、方法、语言表达吗?有的学生不会作文,让他仿写几篇有什么不好?能仿写也是收获,仿多了自然就学会写。特别是典型例文仿写。例如,在学习三年级第一学期的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时,告诉学生,这篇课文是“总—分—总”的结构,按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顺序写的,鼓励学生学习这种方法并应运到自己的作文中。在写一个想去或去过的地方这篇习作时,学生就会选择校园、家乡、小树林等不同地方,按“总—分—总”的结构,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也就会写出这些地方四季的风采,达到条理清楚,语言优美,习作就会成功。

3、化难为易

写作作为一种技能,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要让学生打消“作文难”这个错误认识,顺利“入门”,对照《课标》的要求,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格式。如文题居中,每一小节开始要空两个字的距离,把字写端正,明白各种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等等。还要让学生明白,习作中应紧紧围绕某个人,某种物,某处景,某件事有序的用文字记下来。有位教师在教学生写三年级《语文园地一》“我们的课余生活”时,发现许多学生习作中不能分段叙述,语句意思表达混乱,针对这种现象,那位教师在周记中布置了这样的作业:“洗袜子”。要求是边洗边记,把每一个动作,每一点感受都如实的写下来,再加一个简洁得开头(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和结尾(对洗袜子的认识感受或对劳动的新认识)。周一周记上交,一篇篇有序且真情实感的作文就出现了,有的学生写下了一连串生动的动作;有的学生写下了肥皂泡泡的有趣;有的学生写下了洗袜子前后的心里感受变化。这样,降低门槛,减小坡度,化难为易,让所有学生看到希望,让他们知道原来写作文就是这么简单。

4、日积月累,丰富学生语言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地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班队课、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四、把握机会,勤学多练

要使作文水平提高,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有老老实实地靠平时多看多读课外书籍,有意识的积累名言、词汇;靠抓住、珍惜每一次练笔的机会,认真写,主动练笔(可以是日记),常常练,多动笔,才能在习作上有所提高。

因此我每次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就让他们写一个片断;如果教学时将吊一种重要的写作方法,如《恐龙》中出现的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我也会布置大家用三种或其中的一、两种方法介绍课文中没有介绍的恐龙或小动物;又如《花瓣飘香》中作者第一次看到懂事的小姑娘摘花瓣的景象时,紧紧扣住动作的词语,将小姑娘摘花细节化,体现出小姑年对花的爱护、珍惜,课后我要求学生也写一段关于同学或朋友平时的一个不经意动作的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要求可以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另外我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每个月写两篇大作文,一篇小作文,两篇周记。

前前后后两本书的内容进行拉通、比较,发现其实习作的学习是循序渐进的,难度和要求都是逐步在提高的。所以教学起来并非如现实中的可怕,而学生只要跟上老师的脚步,勤加练习,一步步提高,作文也不是那么可怕的,还是有据可循,与路可走的。

第二篇:小学生作文起步

如何教孩子写作文

“写作文”是让很多孩子头痛的事情,而大部分家长没有时间或不知道如何辅导孩子解决这个难题。这里笔者总结出几种方法供家长朋友参考。

从口头训练开始

一个人写作能力的好与差关键在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说作文”要比“写作文”来得快捷,更适合繁忙的家长采用。比如早餐前可以让孩子来一段“一分钟演讲”,父母一边准备早餐一边倾听然后加以点评。晚上可以做些口头训练的游戏:制作三组卡片,分别写上时间、地点、人物,让孩子在短时间内根据给出的要素,经过自己的想像,说出一段通顺、完整、合乎情理的话。或者事先写好几十个故事开头,给它们编号码,让孩子选号,然后接着把故事编完整。

读书破万卷

读书是作文的基础,读得多才能写得好。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可以先熟读中国古代的经典,在此基础上,再涉猎国外的一些优秀文学作品。因此,家长应该首先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和《唐诗三百首》等介绍给孩子,让他们每天朗读,像中国传统的私塾教育一样,可以不必讲解只要求背诵。日久之后,这些精华自然会在孩子心中孕育出语言的珍珠。

“胸藏万汇凭吞吐”

积累词汇、丰富孩子的语言,对于提高作文水平有重大意义。准备一本“词语积累本”,把读到的好句子、成语、格言等抄下来,平时要勤翻阅勤温习,在一切可能的场合尽量地运用这些词汇。或者置备一本《现代汉语词典》,硬性要求孩子利用零碎时间系统阅读《词典》。在已阅读的词语下画波浪线。要求平均每天学15个字及由这字组成的词语,逐月登记,家长切实督促。

只要家长充分利用生活中各种机会,多途径寻找话题、文题,让孩子动口、动脑、动手,很快,你和孩子都会发现:原来,作文并不难!

一、作文要学会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平时靠积累,考场凭发挥”,这是考场学子的共同体会。

(一)语言方面要建立“语汇库”。语汇是文章的细胞。广义的语汇,不仅指词、短语的总汇,还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语汇库”途径有二:第一是阅读。平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制作读书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时要捕捉大众口语中鲜活的语言,并把这些语言记在随身带的小本子或卡片上,这样日积月累、集腋成裘,说话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会妙笔生花。

(二)要加强材料方面的积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每到作文时就去搜肠挂肚,或者胡编或者抄袭。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积累素材。平时有条件的可带着摄像机、录音机、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并与写生、写日记、写观察笔记等形式,及时记录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见闻。记录时要抓住细节,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征。这样,写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强思想方面的积累。观点是文章的灵魂。文章中心不明确,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说明作者思想肤浅。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库”。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获。”平时要深入思考,遇事多问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这样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随时把思维的“火花”、思索的结论记录下来。第二要辑录,也就是要摘录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总之,作文要加强积累,建立好“语汇库”、“素材库”、“思想库”这三大写作仓库,并要定期盘点、整理、分门别类,且要不断充实、扩容。

二、写好作文先学会观察

鲁迅先生在回答文学青年“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的问题时强调了两点:一是多看,二是多练。这里的“多看”即指多观察。这就说明:要写好文章,要掌握娴熟的文章写作手法,就要多观察,学会观察,观察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俄国小说家契诃夫就这样谆谆告诫初学者:“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要把自己锻炼到观察简直成习惯,仿佛变成第二个天性。”把观察锻炼成习惯,锻炼成第二天性,这是一种很需要时间去磨练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从中猎取你作文时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对一些看似不大实则很有意义的事情产生兴趣,注意观察起因、过程和结果;你要留意校园花坛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变化它的颜色,学会刨根问底,弄清这些变化的来龙去脉;你要走向社会,同更多的人接触,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东西,随时将它们汇入自己思想的长河。这就是观察的过程,观察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观察决不要仅仅局限于“用眼看”。广义的更有实际意义的观察是指要将人的五官全部调动起来:用耳朵去聆听,用身体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脑去思索,这样的观察才会更加细腻、深刻。

(二)观察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好“烂笔头”。俗语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多同学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于随时记下来,这样就会使观察到的材料付之东去,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也会白白浪费掉。

(三)观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恒。别犯“脑热病”,三分钟的热度对与写好作文是没有益处的,你要将观察生活、思索生活贯穿于你生活的每一天,这样你才会写出妙文佳作来。

学会观察对于写好作文有着巨大的奠基和推动作用,离开了观察,你往往会感到难以下笔。愿你学会观察,不断培养,提高赞成的观察能力,在写作实践中取得得大的进步。

三、意高则文胜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图。那么文章在立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立意要正确

正确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义,所谓正确就是要保证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观点正确,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符合我国基本政治原则,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给人以积极的启发。

(二)立意要专一

“作文之事,贵于专一,专则生巧,散乃人愚。”无论多么复杂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说明这个问题,又想阐述那个观点,东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确。其实,想面面俱到肯定会面面 不到位,况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与其“贪多嚼不烂”,不如集中笔墨表现一个中心,即使是通过数件事来表现中心,也要做到紧帖中心行文,目标始终如一,着墨于材料与中心的结合点,使材料蕴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颖 文章最忌随人后,人云亦云,新颖的角度是作文创新的核心。立意新颖要求跳出陈旧的框框、不按顺向思维、习惯思维或原有的心理定式进行立意构思,而是以独到的视角去审视题目中所蕴涵的另类内容,避开他人所常写,写别人所未写。即使同一写作对象,总是可以从许多角度切入,只要我们打破思维的定式,站在时代的高度,避“俗”求“异”,多角度、多侧面思考,或联想、或扩展、或类比、或逆向,发人之所未发,就能在五颜六色的天空里构筑属于你的最 美的彩虹。

(四)立意要深刻。

立意的深刻是指确立的主题不是人所共知的肤浅的道理,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出更深层的意蕴。

(五)立意要巧妙

在习作有限的文字内,要表现较为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里看世界,从生活中的一斑一点、一枝一叶去再现生活的全貌,从一个点、一个片段、一个瞬间、一个现象入手,对社会、对人生进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角度虽小,却能小中见大,平中见奇。

第三篇:浅谈小学生的起步作文教学[模版]

浅谈小学生的起步作文教学

小学生作文难,起步作文更难,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小学生的起步作文教学呢?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二、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习作七用玩具编写童话,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玩具和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玩具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一)仿效课文,诱发写作兴趣。

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例子,也是习作的例子,读范文指导作文、习作文、效法作文、评作文,这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叶老这段话,精辟地道出了语文教学中读与写的关系。读与写是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教学方式,也是作文教学的两个密切相关的教学手段,读课文(范文)不仅可以得到写作方法、技巧上的启示,并且还可以激发写作的兴趣。因为文章不是无情物,尤其是选入课文的文章大都是声情并茂、文质俱佳、便于效仿的名篇,引导学生认真体味这些佳作,使其徜徉在作品的意境中,逐渐产生一种急切表达自己的情感、看法的欲望——写作冲动。

在作文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较快地提高写作水平,首先是仿效课文命题。由于充分利用课文给学生做“样”,调动起学生写作的兴趣,消除了他们的畏惧心理,从而使学生喜爱作文。

(二)创造素材,增加写作兴趣。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无素材,就等于愚妇无米,炊就更难了。怎样才能让学生有丰富的作文素材呢?这就得深入生活、广开文源。小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喜新求异的思维定势,引导他们进入多彩的生活,不仅能开阔眼界,增加其知识的积累,而且能活跃其思维,激发其提笔表达的欲望,因此我除了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细心观察外,还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创造写作素材,为“愚妇”找到大量的“米”。如元旦节,我便组织学生开展“新年大联欢”的活动;3月5日,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纪念日,开展“我们要做活雷锋”系列活动;清明节,开展“弘扬民族精神”的活动;母亲节,开展“我送妈妈一件礼物”的活动;教师节,开展“老师,我想对您说”的活动;国庆节,开展“祖国妈妈,我爱您”诗歌朗诵活动。我还组织学生开展“读书笔会”活动、“寻找春天”的活动、“优秀诗文背诵擂台赛”活动等,布置学生利用假日搞烧烤、登山、探险等活动。经过这些活动,学生的亲身经历多了,视野扩大了,积累的写作素材就丰富了,拿起笔来就有大量的内容可选择,改变了过去看到题目皱眉头、咬笔头,无话可写摇着头的状态,从而培养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三)注重实践,延伸写作兴趣。小学生对作文往往缺乏整体的认识,一开始就让他们写作,无疑会让他们感到困惑、茫然,无从下笔,我们如能抓住学生年龄特点,组织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进行习作实践,其效果也是很好的。如在上“好书共分享”活动作文指导课时,我先让学生尽情地读自己带来的好书,在活跃的气氛中引导学生说一说书名、作者、出版社、主要内容等,并谈一谈自己的感想。学生看得认真,说得具体。在我的指导下,学生们大胆习作,详细介绍。此外,我还让学生写了《我的小制作》、《画鼻子》、《故事接龙》„„,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同时,体会到写作是一种乐趣,这样学生的写作兴趣就延伸开了

第四篇:浅谈农村小学生起步作文教学

浅谈农村小学生起步作文教学

贵州省凤冈县绥阳镇砚台完小王秀琴

照常理讲,农村孩子和城镇学生相比,有更多时间与大自然接触,作文起步时有很多富有乡土气息的写作材料,但是他们依然感到起步难。剖析其中原因,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点突破,以达到农村小学生起步作文的有效化。

一、疏通语言关。

农村儿童习惯于讲方言,而一些教师教学也常用方言或方言与普通话夹杂着讲课。结果,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是“土话”连篇。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用方词汇代替普通话词汇。如:把“找柴火”,写成“割茅”。其二是用方言土话表达不符合语法规范,例如:“我先去吃饭。”写成“我去吃饭先。”等。问题在哪?我想老师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老师平时没有提倡、推广普通话,没有训练学生规范化作为内部语言进行思维,因而写作时,总会出现这里不通,那里不顺的情况。

我们作为教师,首先提倡推广普通话,坚持用普通话教学,同时,要求学生坚持用普通话学,坚持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思维,这是写好作文的第一关。其次,老师可用课文示范,要求学生象课文那样用规范化语言叙述一件事,使学生从中知道,原来每一篇课文都是一篇好作文。从而打破学生对作文的神秘感。老师还可以结合实际教学,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的规范语言,例如课文的好句好段表达,模仿各种句

式,训练学生把话说完整、说通顺、说具体、说得有条理等。用规范的书面语言来影响学生、要求学生,帮助学生克服方言的影响,使其语言规范化。

二、注意观察,不断积累。

农村学生作文难,还表现在不知道写什么。人在许许多多的材料里,却不知写作材料在何处。比如在写《我学会了一种本领》这一作文时,大部分学生写学会做饭、骑自行车等,极少数的学生会写学会种菜、锄草、割稻谷之类本是很有切身体会而又取之不尽、富有乡土气息的素材。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想这也不能全怪学生,平日中应该由教师指导他们去注意周围事物,注意观察,不断积累。为了让学生养成观察、积累的好习惯,我认为可以不定期地结合班会课、或作文课,让学生体验后,讲讲自己的所得,也可以让学生写成日记,随时积累好的素材和写作题材,观察得多了,积累厚实了,那么,到与作时,总有许多话想倾吐出来,甚至会达到不吐不快的境地。

三、读中悟方法,读写结合。

新课标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叙述事情等方法。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把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作文中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延续、巩固和发展。读是获得写作知识、经验、方法的重要途径。显然,作文就是靠多读多写,教师应向学生强调,不但要多读语文书上的名言、名句、名著,还需要广泛地阅读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课外读物,对好的文章要多读、多背、多摘抄,读得多了,积累也丰富了,以达到读中悟法,读写结合的目的。

总之,要引领农村小学生走出写作难的这一峡谷,教师就必须妥善处理好看、读、写、练习关系,要不作文的有效教学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第五篇:小学生习作起步教学初探

小学生习作起步教学初探

小学生初学写作,就像刚学步的孩子,走得摇摇晃晃,颤颤巍巍,甚至摔跤,但父母总是大胆放手,不断鼓励,终于孩子会走了,并且走得稳稳当当。如果我们的老师能像父母呵护刚学走路的孩子一样,学生就都会作文,也都愿意写作文了。但事实上,我们的老师在学生作文刚起步时就设置了很多的障碍,提出很多的要求,结果学生越写越不会写,越写越不愿意写。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形成的思维定势,对“好作文”定了很多条条框框的约束,恰恰忽视了学生的性情、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智力水平。结果,由于人为地拔高,不断地限制,作文越教越死,学生越学越怕。实际上,小学阶段,应大胆地“放”,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随意发挥,不拘一格。

学生所接触的一切,看到的、听到的、亲身实践及感受到的都是学生已知的信息,这些信息都可以成为文章的内容。同学之间的交谈、考试前的焦急、校长的讲话、老师的讲课、父母的叮嘱、上学路上的风景、电视新闻、广播广告、张贴的宣传画、餐桌上的闲聊、节日的欢乐、心中的委屈、和同学的争吵、一次游戏、一次冲动、一次体验、一阵风、一阵雨、一张相片、一个过客、一次电话,甚至梦境、想象中的情境等都是作文的内容。教师不应局限于教材上的训练或考试内容的要求,总写来写去是《记一个人》、《记一件有意义的事》。这些题目好象很容易写,但学生却不知道怎么下笔,写来写去,只好编造、抄袭,缺乏真情实感,造成千篇一律,既折磨了学生,也折磨了老师。

现在,我每周都让学生写一篇文章,不定内容,自由发挥,学生松了绑,十分活跃。

学生刚学写作,能写、愿写已经很不错了。本来都很幼稚的心灵,本来就学得东西不多,你非要他注意怎样选材,怎样立意,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突出中心,就好象刚栽下的树,都不知道能不能成活,你还每天去摇一摇,再拔高一点,再怎么有生命力的树也很难成活。我也曾经做过这样的蠢事:学生交来的文章,总觉得有很多缺点,因此辛辛苦苦地改,认认真真地批,改得文章面目全非,还认为学生会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深受教育。没想到,学生只看一下分数就塞进抽屉。原来他们觉得自己的文章一无是处,才被老师改得体无完肤,反而失去作文的兴趣。为此,我每接手一个班级,对学生交来的第一篇作文,我都从学生原有的作文水平出发,发现其优点,写上一些鼓励性的批语;实在不像作文的,只要字写得好,格式正确或者卷面整洁,甚至有一个词用得好或用了一个新词等都会得到肯定。尤其是那些表达了自己真情实感的文章,尽管错字病句很多,甚至不够通顺,我也在班上宣读,并张贴出来,告诉学生:文章就是要写自己的生活,它是一种心灵的对话,你怎么想就怎么写,完全可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表扬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最好方式。学生有了写作兴趣,就能顺利闯过写作的难关。如果我们对学生期望过高,教学求成心切,总希望学生进步快些,那就永远看不到中下层学生的点滴进步,不能及时对他们取得的进步进行肯定,更不会体谅这些学生的难处,使其得

到应有的指导。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最好的办法是多发现学生在写作中的点滴进步、与众不同的闪光点,时时表扬,事事表扬。只有这样,写作教学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下载小学生起步作文教学的一点感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生起步作文教学的一点感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怎样抓好小学生起步作文教学

    浅谈怎样抓好小学生起步作文教学 营山乡太康完小:周海伦 【内容摘要】在我校的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中,部分教师反映三年级学生起步作文太难教了。在一次期末统考阅卷中我也发现:有......

    小学生作文起步之我见

    小学生作文起步之我见 我担任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反思教学经历,其中作文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小学生作文起步相当重要,三年级是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抓好学生起步阶段的作文,培养......

    [定稿]浅谈起步作文教学(★)

    浅谈起步作文教学 肖波 【摘要】:起步作文教学是初等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难点内容。 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浅析了起步作文教学 【关键词】:起步作文教学;兴趣; 作文......

    小学生作文起步的培养

    小学生作文起步的引导与培养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姚家小学:梁显昌何兴碧 低年级是小学生的作文起步阶段,这一时期作文意识的培养甚至是决定他们今后写作的根本,因而我们在这时期......

    小学生作文范例《作文起步》读后感

    《作文起步》读后感 这本书用最亲儿童的手法,来告诉我们作文的写法,怎样使你的作文让人赏心悦目。 这本书分为七大类,分别是:一句话作文、一段话作文、写人作文、写事作文......

    小学生作文从模仿起步(模版)

    小学生作文从“模仿”起步【引言】 有这样的一条消息,爷爷教孩子说中国话,妈妈教孩子说英国话,爸爸教孩子说日本话,结果孩子说的话谁也听不懂,后来出现了语言的障碍。这个例子说......

    马春艳 浅谈小学生的起步作文教学

    小学生起步作文 教学方法之我见 榆林市星元小学 马春艳 小学生作文难,起步作文更难,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小学生的起步作文教学呢?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我的一点......

    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精选公文范文-------------------------- 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在小学,三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我们以作文教学为例,三年级既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开始,又是低年级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