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作文起步的培养
小学生作文起步的引导与培养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姚家小学:梁显昌何兴碧 低年级是小学生的作文起步阶段,这一时期作文意识的培养甚至是决定他们今后写作的根本,因而我们在这时期要作好足够的准备。但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由于这种年龄段的特点,作文被称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不少学生一听写作文就头疼。有的小学毕业班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背习作;有的为了完成任务,胡编乱造,假话套话一大堆;有的甚至到作文书上一抄了事……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作文质量更无从谈起。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师忽视了低年级作文起步教学,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从一年级开始引导和培养。
“万丈高楼平地起”。下面我就谈谈小学低段作文的引导和培养。一年级的时候,我们要学习拼音和大量的生字。这些字,对于孩子们来说,是生疏的。为了便于理解和掌握,很多老师采用读、写、记的方法让学生强记。这样孩子的记忆是短时间的,不会长久。要是对于每一个重点字都采用让学生通过应用来记忆的话,效果就不一样了。如“学”字。就要先用扩词的方法让其了解“学”字的应用范围。“学”可以组很多词:(学生)、(学习)、(学会)、(学校)、(上学)……如果只是会组词,老师的职责只是尽了一半,还要让孩子能用上面的词说话。在孩子说话的时候,老师要注意引导,纠正,并对完成较好的孩子给予鼓励,让其大胆说,愿意说。在教授每一个重点字或者典型字的时候,如果都采用让孩子说一句话的形式来教学,孩子的表达能力就不会有问题。在一年级下学期的时候,我们应该鼓励孩子用规范的母 1
语(也就是普通话)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了。教师可以有意识的让孩子多多参与说话训练——针对同一主题,来开展说话训练。也就是口语交际。在交际中一定要注意纠正孩子口语表达方面的不足,提供好的建议和方法,因为这时候,孩子是最听老师话的时候,千万不要错过了最好的训练时间。在口语交际完成之后,教师要做好总结,表扬说的较好的同学,鼓励能够大胆发言的学生,激励不能表达的学生。
二年级时,我们已经在接触写话训练。这样的写话,就是作文的前身。教师一定要指导孩子要清楚、完整的写下一个片段,记叙一个场景,描述一个熟悉的人的形象……这些看起来有些凌乱,殊不知,就是这些凌乱的片段组合成了一篇篇优秀的作文。所以二年级的写话训练重在质量。不要求孩子写多少字数,但必须要把事情写清楚,要素交代的详尽。对于人物,外貌怎么写,动作用哪些常用的词来连接,学生多应该有个大体的了解。,三年级时,首先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格式。如文题居中,每一小节开始要空两个字的距离,把字写端正,明白各种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等等。再让学生知道,写作是从眼睛、耳朵开始的,然后借助手中的笔来完成。让学生明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文字记下来就是习作。这样,降低门槛,减小坡度,化难为易,让所有学生看到希望,让他们知道原来写作文就是这么简单。只有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顺利进门,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写好作文。当然这时写作文的时候,教师应该逐步涉及修辞手法的运用,文体结构的探索了。只有这样一步一步让孩子扎扎实实的做下来,孩子的表达就成了一种享受而不是难题。老师的作文教学也就不再是老大难的问题了。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每一个学生爱上作文、写好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具体要求。因此,我们一开始就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这些话无疑在提醒我们:在学生刚刚迈出第一步的时候,作为他们的引路人,教师要以百倍的热情、科学的理念、正确的方法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引导、培养他们的写作技能和兴趣。让他们走好第一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二篇:小学生作文起步
如何教孩子写作文
“写作文”是让很多孩子头痛的事情,而大部分家长没有时间或不知道如何辅导孩子解决这个难题。这里笔者总结出几种方法供家长朋友参考。
从口头训练开始
一个人写作能力的好与差关键在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说作文”要比“写作文”来得快捷,更适合繁忙的家长采用。比如早餐前可以让孩子来一段“一分钟演讲”,父母一边准备早餐一边倾听然后加以点评。晚上可以做些口头训练的游戏:制作三组卡片,分别写上时间、地点、人物,让孩子在短时间内根据给出的要素,经过自己的想像,说出一段通顺、完整、合乎情理的话。或者事先写好几十个故事开头,给它们编号码,让孩子选号,然后接着把故事编完整。
读书破万卷
读书是作文的基础,读得多才能写得好。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可以先熟读中国古代的经典,在此基础上,再涉猎国外的一些优秀文学作品。因此,家长应该首先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和《唐诗三百首》等介绍给孩子,让他们每天朗读,像中国传统的私塾教育一样,可以不必讲解只要求背诵。日久之后,这些精华自然会在孩子心中孕育出语言的珍珠。
“胸藏万汇凭吞吐”
积累词汇、丰富孩子的语言,对于提高作文水平有重大意义。准备一本“词语积累本”,把读到的好句子、成语、格言等抄下来,平时要勤翻阅勤温习,在一切可能的场合尽量地运用这些词汇。或者置备一本《现代汉语词典》,硬性要求孩子利用零碎时间系统阅读《词典》。在已阅读的词语下画波浪线。要求平均每天学15个字及由这字组成的词语,逐月登记,家长切实督促。
只要家长充分利用生活中各种机会,多途径寻找话题、文题,让孩子动口、动脑、动手,很快,你和孩子都会发现:原来,作文并不难!
一、作文要学会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平时靠积累,考场凭发挥”,这是考场学子的共同体会。
(一)语言方面要建立“语汇库”。语汇是文章的细胞。广义的语汇,不仅指词、短语的总汇,还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语汇库”途径有二:第一是阅读。平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制作读书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时要捕捉大众口语中鲜活的语言,并把这些语言记在随身带的小本子或卡片上,这样日积月累、集腋成裘,说话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会妙笔生花。
(二)要加强材料方面的积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每到作文时就去搜肠挂肚,或者胡编或者抄袭。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积累素材。平时有条件的可带着摄像机、录音机、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并与写生、写日记、写观察笔记等形式,及时记录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见闻。记录时要抓住细节,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征。这样,写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强思想方面的积累。观点是文章的灵魂。文章中心不明确,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说明作者思想肤浅。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库”。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获。”平时要深入思考,遇事多问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这样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随时把思维的“火花”、思索的结论记录下来。第二要辑录,也就是要摘录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总之,作文要加强积累,建立好“语汇库”、“素材库”、“思想库”这三大写作仓库,并要定期盘点、整理、分门别类,且要不断充实、扩容。
二、写好作文先学会观察
鲁迅先生在回答文学青年“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的问题时强调了两点:一是多看,二是多练。这里的“多看”即指多观察。这就说明:要写好文章,要掌握娴熟的文章写作手法,就要多观察,学会观察,观察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俄国小说家契诃夫就这样谆谆告诫初学者:“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要把自己锻炼到观察简直成习惯,仿佛变成第二个天性。”把观察锻炼成习惯,锻炼成第二天性,这是一种很需要时间去磨练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从中猎取你作文时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对一些看似不大实则很有意义的事情产生兴趣,注意观察起因、过程和结果;你要留意校园花坛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变化它的颜色,学会刨根问底,弄清这些变化的来龙去脉;你要走向社会,同更多的人接触,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东西,随时将它们汇入自己思想的长河。这就是观察的过程,观察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观察决不要仅仅局限于“用眼看”。广义的更有实际意义的观察是指要将人的五官全部调动起来:用耳朵去聆听,用身体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脑去思索,这样的观察才会更加细腻、深刻。
(二)观察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好“烂笔头”。俗语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多同学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于随时记下来,这样就会使观察到的材料付之东去,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也会白白浪费掉。
(三)观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恒。别犯“脑热病”,三分钟的热度对与写好作文是没有益处的,你要将观察生活、思索生活贯穿于你生活的每一天,这样你才会写出妙文佳作来。
学会观察对于写好作文有着巨大的奠基和推动作用,离开了观察,你往往会感到难以下笔。愿你学会观察,不断培养,提高赞成的观察能力,在写作实践中取得得大的进步。
三、意高则文胜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图。那么文章在立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立意要正确
正确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义,所谓正确就是要保证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观点正确,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符合我国基本政治原则,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给人以积极的启发。
(二)立意要专一
“作文之事,贵于专一,专则生巧,散乃人愚。”无论多么复杂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说明这个问题,又想阐述那个观点,东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确。其实,想面面俱到肯定会面面 不到位,况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与其“贪多嚼不烂”,不如集中笔墨表现一个中心,即使是通过数件事来表现中心,也要做到紧帖中心行文,目标始终如一,着墨于材料与中心的结合点,使材料蕴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颖 文章最忌随人后,人云亦云,新颖的角度是作文创新的核心。立意新颖要求跳出陈旧的框框、不按顺向思维、习惯思维或原有的心理定式进行立意构思,而是以独到的视角去审视题目中所蕴涵的另类内容,避开他人所常写,写别人所未写。即使同一写作对象,总是可以从许多角度切入,只要我们打破思维的定式,站在时代的高度,避“俗”求“异”,多角度、多侧面思考,或联想、或扩展、或类比、或逆向,发人之所未发,就能在五颜六色的天空里构筑属于你的最 美的彩虹。
(四)立意要深刻。
立意的深刻是指确立的主题不是人所共知的肤浅的道理,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出更深层的意蕴。
(五)立意要巧妙
在习作有限的文字内,要表现较为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里看世界,从生活中的一斑一点、一枝一叶去再现生活的全貌,从一个点、一个片段、一个瞬间、一个现象入手,对社会、对人生进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角度虽小,却能小中见大,平中见奇。
第三篇:起步作文培养的
起步作文培养的“五大法宝”-论文网
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也是决定学生走稳习作之路的关键一步。三年级学生开始学写作,学生觉得难学,教师也觉得难教,那该怎样教学生写作确实让人头疼,下面结合平常的教学谈谈起步作文培养的五点做法:
一、留心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途径。
观察是作文获取感性认识和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平时,教师可以经常带领学生们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触发学生有意注意的兴趣,把听到的、看到的,感悟到的及时写下来。要重视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方法,如有序观察法,定时、定点观察法等,让学生在多角度的观察过程中,逐步形成对周围事物保持一种敏锐的观察力。事实上,现实生活常常是在平凡中孕育着非凡,平淡中包含着新奇。一旦学生养成了观察生活的习惯,非但不会害怕作文,而且会经常产生写作的冲动。
二、由模仿到创造,为创造性习作打基础。
作文能力发展的规律是:先积累后表达,由模仿到创造,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仿写,重在形成,内容可以变换。可以是仿语言、仿文体、仿片段、仿篇章,也可以是仿立意、仿章法、仿表现手法等。长期地、反复地、灵活多样地进行模仿,才可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为创造性地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习作的初级阶段,教师要少约束多鼓励,少限制多放手,让学生“率性而为”,树立习作的信心。
三、品读优秀范文,给学生以真实的启发。对于来自他人的作品,教师要认真地进行筛选。只有具有典型意义和迁移价值的,才能作为学生习作的范文。在赏析时,学生可先多读几遍有关文字,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训练重点有针对性地赏析。对于“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这一写作知识,不一定要明确地提出,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品读中,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这些写作要领。
四、教给修改方法,培养自改作文的习惯。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一直存在学生作文教师改的现象。叶圣陶老先生曾一再呼吁“能不能把古老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学生“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这也是叶老语文教学思想“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在作文教学上的体现。所以,在作文起步阶段,就必须养成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我一方面向他们介绍古人名家锤字炼句的故事,进述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道理,提高他们认真修改草稿的自觉性,另一方面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第一篇作文学生做好草稿后,我就选择一篇有共同毛病的习作投影在大屏幕上,指导学生逐字逐句推敲,教给学生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完后,再让学生比较修改后的作文和原始的作文,使学生清晰地感知到好文章确实是改出来的。再让学生运用这样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学生有了修改作文的兴趣,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自然也养成了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大有好处。
五、重视讲评艺术,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有了兴趣,就会乐在其中。我重视讲评艺术,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每篇作文我讲评两次。学生作文草稿交上来后,我先粗略地看一遍,好、中、差各选一篇,在课堂上评改,表扬好的构思、选材、词句,指出不足之处,再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写得不好的还要重写。最后誊清上交的作文,教师再认真批改、讲评。第二次讲评,着重表扬改后有进步的同学。特别是对于写作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要坚持正面引导,鼓励为主,充分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学习写作。这样,教师虽然辛苦,却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受到教师热情洋溢的称赞,就会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习作是极富个性的精神产品,其过程往往集中了个人的生活体验、情感投入,独特构思、语言表达等因素。叶圣陶提出:“要写出诚实的话,非由衷之言不发,非真情实感不写。”《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作文要“感情真实”。因此,习作教学必须追求“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的体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把握习作教学的真谛,积极引导学生写“真文”,抒“真情”,做“真人”综上所述,在作文教学的每一过程,教师都要讲究教学艺术,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习作才能,才能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从而稳扎稳打地把好作文起步关。
第四篇:小学生作文起步之我见
小学生作文起步之我见
我担任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反思教学经历,其中作文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小学生作文起步相当重要,三年级是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抓好学生起步阶段的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爱上写作,能够自主、自由地表达,成了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笔者通过不断实践、总结,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这一难题: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想说想写.归纳《语文课程标准》在三年级的教学目标中对作文提出的要求总结出:学生的写作表达叫做“习作”。顾名思义,就是学习写作,要从兴趣开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做什么事感兴趣才会集中精力,想方设法的把事做好.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应该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习作积极性,让学生有话要说,不吐不痛快.1、引导学生了解作文的作用。
作文代表一个学生语文的综合水平.古时的科举考试制度中一篇作文可以改变人的一生,足见作文的重要.作文的作用很大,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它,如记录心得体会,交流学习经验,介绍所见所闻.写一张留言条,交一张请假条,出一则通知,写一封信,都离不开作文.作文写得好,可以发表到报刊杂志上,还可以赚钱呢!甚至还可以出书当作家.战争时期,文章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像鲁迅,李大钊等许多仁人志士用另一种方式同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和平年代文章传递着先进的思想,引导良好的舆论,抨击社会上的不良言行.学生听了心驰神往!
2、多鼓励学生写作文
经常表扬喜欢写作文的同学,有空多在课堂上朗读学生的优秀作文,与学生一同欣赏文章精彩之处,找出存在的不足,大家共同商讨修改意见,让文章精益求精,让学生体会成功,享受作文的乐趣.在学习园地中定期张贴学生习作供大家欣赏.新课程标准给评价一个准确的定位,是这样表述的: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方法,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中的选拔功能。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学生习作的评价,我们应该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首先,评价要有激励性。对于刚刚涉足写作的孩子来说,充满善意的激励能让他们看到进步、看到希望,对作文充满信心。尤其是对于学生的第一篇习作,要让他们看到自已已经学会了多少,而不是让他们看到自己还存在哪些问题。笔者对三年级学生的第一次作文的评价是,只要格式正确均可得“优”,这样的评价让学生感觉到写作是多么愉快的事情,他们也更积极地写作。其次,评价要有动态性。学生习作本来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评价应该贯穿于整个过程之中。对于学生习作的准备阶段,我们要适时给予鼓励和肯定,比方说“你观察得真仔细。”“你想得真周到!”“老师相信,这些东西一定会在你的习作中体现出来的!”等等。在习作的过程中,更要适时抓住学生的闪光之处,给予激励。如“你这样写别人一看就明白。”“你的特点抓得很准!”在习作完成之时,不但要给予正确的评价,同时还可以指出一些小问题,把修改的机会留给学生,进行“延时评价”等。第三、评价要有多元性。对学生作文的评价,评价人不能仅仅限于老师,有时可让家长评价,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等,这种集多方智慧为一体的评价方式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有帮助的。评价内容要多元化,如认知方面、情感方面、能力方面等等。总之,要用一种多维度、立体化的评价体系全面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评价学生作文以鼓励为主,放眼长远,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习作性趣.千万不要一开始就要求过高,又是字数,又是思想,又是生动,又是格式.那样学生会被吓倒。
3、努力创设情景,让学生想说想写.前苏联心理学家赞科夫曾经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儿童作文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和词语。”
4、让学生有较大的选择空间.让学生有充分的习作自主权,写自己熟悉的,写自己想写的.那样才会写出真知灼见,写出真情实感.5、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静态的课堂空间借助电教媒介,利用图象、音响、实物,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视、耳听、鼻闻、舌舔、肤触、心应等六觉功能。如教写一处景物,学生年纪小,没去过什么地方浏览,有些记忆也淡忘了。我利用摄像机,把学生带到杏花滩,让他们从看到说再写,顺理成章,有了这接触,这写作就水到渠成,不用再费力了。二 注重指导,让学生容易写。
1、让学生顺利“入门”
对照《课标》的要求,笔者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格式。如文题居中,每一小节开始要空两个字的距离,把字写端正,明白各种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等等。再让学生知道,写作是从眼睛、耳朵开始的,然后借助手中的笔来完成。让学生明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文字记下来就是习作。这样,降低门槛,减小坡度,化难为易,让所有学生看到希望,让他们知道原来写作文就是这么简单。只有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顺利进门,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写好作文。
2、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写观察记录,为作文积累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应多带学生到日常生活中找“米”.让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有句话说得好:“生活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细心观察才能写出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文章.如植物生长规律,花开花谢的时间与现象,动物各种动作时的姿态,人物各种情绪下的表现,大自然的各种景观都必须细致观察才能不违背客观规律.有一个有名的画家,曾把两牛相斗图画得栩栩如生,却被一牧童指出两牛相斗时尾巴不该翘起,而应夹在两腿之间这一大的原则性错误,可见观察的重要.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要指导学生观察的重点.会看看门道,不会看看热闹.还要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以便作文时有条不紊.比如说观察一个人可以从上到下,观察一处景色可以由远到近.也可以由近到远.同时可以让学生写观察记录,积累习作素材,才能厚积薄发.3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写过程和体会,使他们创作资源源源不断.活动是作文的载体.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才能写出让人身临其境的文章.拔河,踢毽子,球类运动,田径运动,知识竞赛,故事会,歌舞晚会,放风筝等活动组织起来,非常简单,方便.它既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又可以感受活动气氛,体验活动情境.学生作文时就会写出真实感受.有条件的可以多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让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参观一些建筑,走进工厂,走到街头巷尾,走进田间地头.去饱览山川河谷的秀色;去吮吸五谷的清香;去调查环保、采访人物……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事物,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然后将自己观察和感受的所得形成语言文字。
4从听说读到写,循序渐进。
(1)平时要鼓励学生多读一些课外书.读一些优秀作文选,读一些报刊杂志,读一些自己想读的童话故事.摘抄经典词句,积累词语佳句。学着专心倾听别人的故事,学会从别人嘴里积累素材。(2)每次作文,老师要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表达然后在整理材料,习作成文。
(3)可以让学生在熟读例文的基础上,从模仿开始,写自己读后的记忆。也可以用自己的话介绍读过的文章。写作文时多用一些课文中的句子,以后再渐渐放手,独立作文。5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小学生的作文虽不是艺术创作,但同样需要运用生动的联想。怎样才能使学生神思飞动,浮想联翩呢?如教续写想象时,许多课文的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让学生沿着作者的思想续写下去,既巩固了课文秘示的知识,又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潜力,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就能开展出更为广阔的空间。学生看了许多童话故事,就喜欢任意想象.我们可以充分结合学生喜欢想象的天性,创设情境,让学生大胆的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根据现实想象出一些虽然没有发生,却可能出现的真实情况.如在指导学生写<<美丽的家乡>>时,我就引导学生写:也许你来得巧,会碰上我们家乡的果实成熟,那么你将可以美美得一饱口福.6指导学生习作方法,让学生多练习.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的抓住一切能让学生练习的机会,让他们训练说话,写话。引导他们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学习他们的写作顺序,迁移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学习有方法,却非固定的,最好的方法是自己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鲁迅先生在谈到写文章时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因为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我还让学生坚持写日记,但并不是每天都写。每周三篇,他可以有感而发。实在没有新鲜事,抄写优秀文章也可以,只不过打分没有原创的高。这样解决了学生后顾之忧,不必无病呻吟。
三、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们写文章要一气呵成,而改文章要隔日再改。写的时候思绪畅通一旦中断,灵感稍纵即逝,很难找到当时的那种感觉。改的时候,需要调整思路,换个角度去思考,所以最好隔日再改。
1.自我修改:
(1)反复朗读。在修改时,让学生朗读习作,自我监听,用笔划出不顺口的词句,并加以修改。
(2)默读分析。学生采用默读的方法,思考是否围绕中心选材,段落层次的安排是否合理,详略是否得当等。2.互评互改:
(1)教师先对学生习作有针对性地选择几篇作为例文,采用朗读或投影出示,然后由学生进行评议,评议时,既要肯定优点,也要指出需要修改的地方和怎样修改。发言者必须有理有据,小作者可以解释反驳,大家互相讨论,达成共识。
(2)学生写完作文后,收上来后由科代表把作文发给别的学生,让学生互相批改,老师只给出评分标准。由于学生自己改别人的作文,因此积极性非常高,改到好文章便知道自己的不足,改到差的则能指出作文的缺点,这样做,学生批改文章时往往很详细,很具体,等于重写了一篇作文。
3教师阅读,给出修改提示。
(1)符号批示法。对学生的初作浏览后,对需要改的地方用符号标出。如对不通顺的句子用“——”?,对错别字用“口”,让学生根据符号自行修改,学生修改后,再进行检查指导。
(2)点拨提示法。我将学生的作文进行分类,从各类中抽出几篇,对需要修改的地方稍加提示性批语。
(3)要求提示法。针对学生习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
教学是一项科学、复杂的系统工程,来不得半点随意和盲目。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每一个学生爱上作文、写好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具体要求。因此,我们一开始就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这些话无疑在提醒我们:在学生刚刚迈出第一步的时候,作为他们的引路人,教师要以百倍的热情、科学的理念、正确的方法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让他们走好第一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五篇:浅谈小学生的起步作文教学[模版]
浅谈小学生的起步作文教学
小学生作文难,起步作文更难,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小学生的起步作文教学呢?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二、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习作七用玩具编写童话,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玩具和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玩具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一)仿效课文,诱发写作兴趣。
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例子,也是习作的例子,读范文指导作文、习作文、效法作文、评作文,这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叶老这段话,精辟地道出了语文教学中读与写的关系。读与写是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教学方式,也是作文教学的两个密切相关的教学手段,读课文(范文)不仅可以得到写作方法、技巧上的启示,并且还可以激发写作的兴趣。因为文章不是无情物,尤其是选入课文的文章大都是声情并茂、文质俱佳、便于效仿的名篇,引导学生认真体味这些佳作,使其徜徉在作品的意境中,逐渐产生一种急切表达自己的情感、看法的欲望——写作冲动。
在作文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较快地提高写作水平,首先是仿效课文命题。由于充分利用课文给学生做“样”,调动起学生写作的兴趣,消除了他们的畏惧心理,从而使学生喜爱作文。
(二)创造素材,增加写作兴趣。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无素材,就等于愚妇无米,炊就更难了。怎样才能让学生有丰富的作文素材呢?这就得深入生活、广开文源。小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喜新求异的思维定势,引导他们进入多彩的生活,不仅能开阔眼界,增加其知识的积累,而且能活跃其思维,激发其提笔表达的欲望,因此我除了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细心观察外,还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创造写作素材,为“愚妇”找到大量的“米”。如元旦节,我便组织学生开展“新年大联欢”的活动;3月5日,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纪念日,开展“我们要做活雷锋”系列活动;清明节,开展“弘扬民族精神”的活动;母亲节,开展“我送妈妈一件礼物”的活动;教师节,开展“老师,我想对您说”的活动;国庆节,开展“祖国妈妈,我爱您”诗歌朗诵活动。我还组织学生开展“读书笔会”活动、“寻找春天”的活动、“优秀诗文背诵擂台赛”活动等,布置学生利用假日搞烧烤、登山、探险等活动。经过这些活动,学生的亲身经历多了,视野扩大了,积累的写作素材就丰富了,拿起笔来就有大量的内容可选择,改变了过去看到题目皱眉头、咬笔头,无话可写摇着头的状态,从而培养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三)注重实践,延伸写作兴趣。小学生对作文往往缺乏整体的认识,一开始就让他们写作,无疑会让他们感到困惑、茫然,无从下笔,我们如能抓住学生年龄特点,组织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进行习作实践,其效果也是很好的。如在上“好书共分享”活动作文指导课时,我先让学生尽情地读自己带来的好书,在活跃的气氛中引导学生说一说书名、作者、出版社、主要内容等,并谈一谈自己的感想。学生看得认真,说得具体。在我的指导下,学生们大胆习作,详细介绍。此外,我还让学生写了《我的小制作》、《画鼻子》、《故事接龙》„„,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同时,体会到写作是一种乐趣,这样学生的写作兴趣就延伸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