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敬畏规则
敬畏规则
我们大家都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事实:二战后的德国和日本经济濒临崩溃边缘,可却经过短短几十年,迅速成为世界发达国家,成为世界强国;1965年才正式独立的新加坡却成为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德国和日本的国土面积分别只有我们四川省的73%和78%;而新加坡的国土面积仅仅相当于我们达川区的32%、达州的4.3%。
此时,我们就在思考一个问题:与中国相比,这些弹丸之国,短短几十年何以跻身世界强国之林?
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的国民敬畏规则,遵守规矩。守规矩、照章办事已渗透到了德国人、日本人和新加坡人的骨子里,成为他们下意识的行为。举几个例子说说吧。
德国的公用电话亭里,分男用电话和女用电话。一天,一位外国记者上街看到男用电话前排着长长的队列,而女用电话前空无一人,记者起初以为是女用电话坏了,一问才知,女用电话只允许女士用。
一天,日本警察去抓逃犯,警察包围了逃犯所住的那所房子,然后警察上前敲门,敲了几声,不见开门,于是破门而入。可是警察进了门并不赶快去找犯人,而是一个个解了鞋带,脱了鞋,然后才光了脚进屋子搜查。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门上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请换鞋进屋
新加坡人懂规矩,守规则的事,我们早已耳熟能详了,这里不再多举例了。当然,美国人也十分敬畏规则。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毁于一炬,让人痛心疾首。突发的火灾把一名普通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他在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后,终于做出一个勇敢的选择。原来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纪律,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阅读完后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成为稀世珍本。该学生怀着不安的心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门,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了学校。校长先是表示感激,并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然后就把他开除了学校。赏罚分明,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用不着再举例了。我们都知道,规则是为了让我们活着,是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美好。遵守规则,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遵守规则,能折射出一个人文明进化的程度,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素质。
可是,我们身边不守规则的事却每天都在发生。校园里:个别学生打饭不排队,进教室不呼报告,出入校门不讲规矩;不少人乱扔乱丢垃圾,生随地吐痰,随意丢扔烟头;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当代作家张丽钧有一句话很耐人寻味,那就是“世界上如果真有所谓的天堂和地狱,那么,天堂的规则应该比地狱的规则更详细。”是的,要想享受天堂般的自由幸福的生活,是要有一定的规则约束的,没有规则的自由一定不是真正的自由。
春秋时期管子有一句名言,他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的确敬畏规则是一个人素质的基本体现,是一个民族强大的根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连起码的规矩都没有,那就别谈富国强民、兴国安邦了。
同学们,老师们!敬畏规则,遵守规则吧,让规则约束自己,让规则看守社会,让规则看守我们的国家,这样,我们才能享受自由幸福的生活,我们的国家才能强大,我们的民族才能振兴!
第二篇:《巡视利剑》观后感:遵规守纪 心存敬畏
《巡视利剑》观后感:遵规守纪 心存
敬畏
通过观看央视播出全面从严治党大型纪实纪录片《巡视利剑》,看后感想颇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巡视作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坚持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赋予巡视制度新的活力,有效破解自我监督的难题,探索出一条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
“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
纪录片中,多名因巡视发现问题线索被查处的官员现身说法,发人深省、令人警醒,凸显了巡视的利剑作用。司法部原政治部主任卢恩光,是一名年龄造假、学历造假、入党材料造假、工作经历造假、家庭情况造假的“五假干部”。查处卢恩光档案全面造假、严重违纪,正是因为巡视组核查其入党材料时,发现存在伪造或后补情况,顺藤摸瓜,进行更为详细的核查,更多可疑细节浮出水面。由此,卢恩光20多年金钱开道、造假买官之路被曝光,最终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五假干部”的出现,不仅是卢恩光个人价值观的扭曲,更是党内监督不够严格的真实体现,在他升迁路上,20多名不同层级的党员领导干部收受贿赂,多个相关单位监督不力,皆成为这个荒唐后果的酿造者。在卢恩光升迁路上,20多名不同层级的党员领导干部如果能够遵规守纪对国家法律、法规、党章、党纪心存敬畏,令行禁止,就会杜绝这样的事的发生。一个人如果没有敬畏之心,就会无所忌惮,为所欲为,就会丧失人性。
遵规守纪,要知纪律。“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我们的党员干部要了解党规党纪,要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自觉遵守党的各项纪律,干干净净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为官。
遵规守纪,要守规矩。“无规矩不能成方圆”。党员干部要养成这样一种习惯意识:懂规矩、守规矩,这是一种责任担当,只有自觉遵守规矩,按党性原则办事,按政策法规办事,按制度程序办事,才能担当起责任和使命。
遵规守纪,要明底线。一要明政治底线,自觉服务于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和部署。自觉的在单位集体领导下开展工作,把个人学习、工作溶入组织集体之中。自觉的抵制一些不良社会风气,不听、不信、不传政治谣言。二要明道德底线,对正义的人和事要有足够的、必备的尊重之心,对邪恶的人和事要有基本的、起码的憎恶之意。在大是大非上立场坚定,在小节问题上守住操守。三要明廉洁底线,把好廉洁自律关,牢记“勿以恶小而为之”,不存侥幸心理,不贪不义之财。正确处理公务和人情之间的关系,不为亲朋好友搞特权,自觉划清亲情与公务的界限。
遵规守纪,要存敬畏。敬畏是一种态度。“敬”是严肃、认真的意思,“畏”指谨慎,不懈怠。心存敬畏,是道德初心,也是从政良心。党员干部心中时刻要明晰法度、规则、秩序,自律自省,心存敬畏底线,方得良心始终。《党章》《廉政准则》《纪律处分条例》,是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做人做事不可逾越的红线和底线,每名党员干部都必须严格遵守,心存敬畏。
第三篇:敬畏知识
敬畏知识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孟强
当今世界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世界。面对海量的信息,有的人不知所措,“读书无用论”一度沉渣泛起。当大学生们用各种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以后,却发现还是难以逃脱“毕业即失业”的诅咒,即便找到了工作,有的薪水比农民工还低。面对这种种现实,肯定会有很多人对知识产生质疑:知识真的可以改变命运吗?
于是,不少年轻的高中生们都把韩寒当成偶像,认为不读书、不上大学照样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生活过得很惬意;就算坐在教室里为高考而奋战,也有不少人把学习的意义简单地指向了顺利通过高考。
但是,在市场经济下,知识创造财富的神话一次次被验证着,只是很多人都简单地把知识当成了挣钱谋生的手段,因此反而缺少了对知识的敬畏。很多人可能知道“一个没有知识的民族是一个野蛮的民族”这句话,却忘了后面还有一句“一个不敬畏知识的民族是一个趋向自我毁灭的民族”。
敬畏知识,你就不会再有“读书无用论”的想法,把学习当作任务去完成。你今天所学到的一切知识对于你来说都内化于你的心灵、提升着你的层次、升华着你的灵魂。孔子说“朝闻道夕死足以”是他对知识的敬畏,古人通过“凿壁偷光”“囊萤照读”“悬梁刺股”等方式孜孜以求,都是敬畏知识的表现。
敬畏知识,你就不会再认为自己今天所学的知识是为父母的希望而学、为将来找到一份好工作而学。你会发现,知识是你认识世界的眼睛、是你结交朋友的利器、是你展翅飞翔的羽翼……
敬畏知识,不是要你去做知识的奴隶,“尽信书不如无书”,你还要善于去驾驭它、运用它。为什么同学们都在努力学习,可是有的人学得很轻松,有的人却学得很吃力,有的人学习很优秀,有的人却很落后呢?关键就是找到适合自身的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的方法、手段,如果你能快速地解开一道试卷上的难题,却不让其成为化解生活麻烦的技巧,如此知识,又有何用?
敬畏知识,更要提醒被高考压得抬不起头来、希望高考后就扔掉书本狂欢的你们,不要仅仅把今天的努力学习当成是为了考入理想大学不得已而为之的事。到了大学、进入社会,你都要不断用新的知识来武装自己,用知识来构建强大的内心世界、迎接时代的挑战。
谁都想经过高三的一路风雨兼程,在无数次哭过、笑过之后获得高考结束后金榜题名的荣誉,但紧盯结果,却会让人失去感受一路以来被知识充实的乐趣。高考会结束,但知识的天空却仍等待着你们的徜徉。与其为高考而失眠而惊慌而焦急,不如静下心来享受知识的乐趣。
第四篇:三个敬畏[范文]
关于“敬畏生命、敬畏责任、敬畏制度”
大讨论发言稿
准
备
队
李建军
2013年6月18
日
通过一段时间对“三个敬畏”的学习,生命、责任、制度都是很大、很宏观的概念,我有一些个人的理解,说的不好的地方请各位指正。作为我们煤矿企业,不论是安全培训、周五安全例会、安全生产月,各种活动都冠以安全的名义。可见煤矿企业对安全工作始终是放在首位的,而这次“三个敬畏”的学习,将生命、责任、制度放在一起,是一种全新的安全理念,下面是我的一些认识见解。敬畏生命
我们所有人都知道,生命永远是一切劳动、利益的基础。我们把命看的比什么都重要。而我们做的不仅是保证自己的安全。作为一名队长,我认为手下六、七十名职工的安全更是我所看重的。所以我认为不仅要让我知道,更要让所有的职工明白。我们的底线是什么,我们的基石是什么。通过这次学习,我想教会我的职工们。在任何时候,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超过任何利益、任务。而为了安全就要努力学习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技能。尽我所能为职工提高最大限度的安全保障。敬畏责任
责任是一种义务,我想任何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都是不被大家信任的。通过前几天观看煤矿事故警示片,提到最多的都是责任事故。说明什么,说明如果我们每个人、每个岗位都能履行自己的职责,会减少很多本可避免的事故。当然责任不仅仅是指领导干部,每个人都附有一定的责任。就比如井下普通一名皮带司机,如果一点责任心都没有,擅自停开皮带,极有可能造成停产,甚至人身事故。每个人都应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安全、保障生命。敬畏制度
熟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是为了更好的、有序的组织大家去完成工作。大家都知道“三违”是很多事故的根本原因。而我们制定的制度就是为了更好的管理这种无序、不规范的行为,以减少事故的发生。保证生命的安全。在平时的管理中,我认为首先是制度的不完善,造成很多空白区。其次是制度执行的不彻底。而我们能做的就是以身作则、不留情面。要以敬畏的态度制定制度,就是制定制度要严谨。每一个制度的出台,都要谨慎行事,追求完美。要以敬畏的态度执行制度,就是执行制度要严肃。主要体现在公平、公正上。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希望通过这次“三个敬畏”的学习,不仅是我,也让所有职工,真正的提高自己,明白轻重,懂得敬畏。
具体意义,敬畏生命,就是要将职工的生命安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切实保障职工生命安全。敬畏责任,就是要将落实责任放在先于一切的位置,切实将个人责任、队伍责任落到实处。敬畏制度,就是将制度执行放在重于一切的位置,切实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制度执行贯彻到底。我认为要重点理解“三个敬畏”含义中,高于、先于、重于、三个词的顺序关系,只有在合理制度的执行下,将责任放在心中,才能保障生命安全。
什么是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敬”是严肃,认真的意思,还指做事严肃,免犯错误;“畏”指“慎,谨慎,不懈怠”。作为一名基层队伍的管理者、领头人,很多决定或者制度直接影响着整个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所以我认为要想切实做好“三个敬畏”的工作。首先要针对本队的各项规章制度下手,合理的制定制度、以身作则的贯彻制度,一丝不苟的执行制度、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有全体职工共同参与,在落实过程中对出现的不合理,及时修改。“敬畏制度”不只是罚款、停工。更是公平公正的体现。只有更好的完善落实制度,才能从根本上对全体职工起到统一规范。其次“敬畏责任”,我认为责任既是责任制,更是责任心,权利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赢之根本,责任使然。然而就在我们的项目建设、工作落实中,这样那样的拖沓现象并不少见。为什么如此?盖缘于责任落实不够,有必要重提对责任的敬畏。敬畏责任,是各级领导、所有干部应有的情感和态度。没有敬畏,就会敷衍责任,就会消解责任,视责任如儿戏,把责任抛脑后,工作落实自然化为泡影。最后“敬畏生命”,当然安全永远是放在首位的,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安全。怎么保证安全,如何能更好的安全,一直是我们追求、改进的目标。这不仅仅是靠制度、靠责任就能完成的,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环节都重视、都合理。“三个敬畏”是理念,他不是教我们具体做,而是教我们学习什么是对错、什么是好坏。我希望通过这次学习,可以让我的职工学习到点什么。
最后认为对一些隐患,尤其是一些职工及管理者发现一些似乎无关紧要的不正常情况时,总是以侥幸和“等等看”的态度任其发展,这样带来的后果将不堪设想。我们应该以最快的速度在事态恶化前提前做好整改。这样,可以将所有事故隐患真正消灭在萌芽状态,也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彻底消除麻痹心理,居安思危,从思想上做到防患于未然。
第五篇:敬畏生命
第三单元
11、敬畏生命
【课标关于本节内容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本课即是以生命为主题的文章,充满着生命的因素,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重要思想,因此这节课以文本为依托,在阅读体悟中完成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做到认知与情意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教育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节课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体验为主线,开展研究性、个性化阅读学习。【教材内容分析、解读】
本单元是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组元的,五篇课文都是科学文艺作品,以不同题材,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敬畏自然》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文章从宏观上议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论智慧,人与自然,简直是一滴水之于大海,而且人类智慧也是大自然赋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论生命,宇宙是一个大生命,人类是这个大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他生物和物质也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作者指出“征服自然”的观点是错误的,并提出:人类应该平等地对待宇宙中的一切生命,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本课文学常识,识记生字词。
2、研究文中反问句,理解其作用。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学习作者语言,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2、抓住文章的重点、关键句,理解分析课文,把握文章主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学生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观点。
2.探究思考,理解关键语句的深刻含意。
【教学难点】
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增进学生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教学方法】
1、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2、启发引导组织归纳,学生课堂上重点就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上,整体把握课文时可采用默读法、圈点勾画法;品味揣摩上注重学生个性化阅读,以巩固知识、培养能力,让学生能有一点收获、有一点提高、发展。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提前一天下发预习学案,在自习课上按照设计的预习任务进行自主预习,不会的组内交流,仍不能解决的做好标记,然后进行预习诊断,组长检查预习情况并反馈给教师预习诊断的结果和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敬畏生命》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
1、了解本课文学常识,识记生字词。
2、阅读课文,标注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学生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预习重点:
掌握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预习任务:
任务一:阅读文章,借助工具书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了解作者。
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蓬蒿()咫尺()狼藉()相形见绌()
鲲鹏()萌芽()深邃()混淆()美味佳肴()任务二:查询、搜集、整理有关自然界与人类关系的图片或文字
任务三:再读课文,标注出文中议论性的句子,思考:作者对于生命持有什么观点? 任务四:、请思考本文所提出的重大问题,并对作者的观点与论述提出你的质疑或补充。本 预习诊断:
1、本文选自《 》,作者________。
2、生字正音:
咫尺 鲲鹏 斥鴳 蓬蒿 .... 挖掘 狼藉 佳肴 硕大 .... 深邃 混淆 相形见绌 ...
3、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答案预设:大自然的智慧是人无法比拟的,“人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人类是大自然创造的,人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大自然其他事物都“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因此人类与大自然其他生命其实是兄弟。预习质疑:
通过预习课文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试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二)课堂实施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是人类之母,人类一直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泽。高天流云,大漠孤烟,青山绿水,春华秋实。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发展,人类已渐渐远离了自然,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人类曾宣称要征服自然,而人类遭受自然惩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在自然母亲面前我们应当有敬畏之心?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上完本课后,我们也许会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多一份爱护大自然的责任。
二、交流展示:
1.抢答屏显预习诊断题1-3题。
2.自由回答预习质疑:通过预习课文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
三、精讲点拨:
1、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整体把握课文。
预设点拨: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作者运用了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
首先,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接着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指出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智慧也就是大自然的智慧;进而从论智慧到论生命,指出宇宙是有生命的,人类固然是高级的生命形态,但也只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人类和大自然中的其
他事物实在是兄弟关系;最后做出“敬畏自然”的结论。
文章的最后一段就是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即作者思想观点的总结。
2、合作研讨,揣摩语言:
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读一读,并说说其中包含的深意。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后,在全班发言交流,预设以下句子:
⑴、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含义:掉入陷阱,就有危机。人类开采矿物留下无数矿坑,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⑵、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含义:拟人,说宇宙创造了人类是有目的的创造,这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
⑶、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含义: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
⑷、本文多处运用反问句来为文章着色,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如:①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②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③谁说大自然是没有生命的?„„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④难道你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⑤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作用:反问句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思考,发人深省。
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
3、再读课文,深入思考
⑴、思考: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
预设归纳:这是针对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提出的。人往往提出要征服自然,虽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招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注:当学生提及人类受到大自然的报复的话题时,可带出:人类有哪些做法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大自然给人类带来了哪些惩罚?请举例说明。⑵、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预设归纳:因为人类与自然本来就是一体的,虽存在形式不同,却相互平等。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爱护自然,就是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爱护我们自己。
四、拓展延伸:
你打算如何将“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变成具体行动?请你拟一句环保公益广告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五、系统总结:
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是没掌握的?
指导:生可文章内容理解、语言等方面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正日益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全球对环境问题也日渐重视。在我们的身边也处处存在着环境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关注身边事,关注环境,树立环保意识。有句话说“人类一思想,上帝就发笑”,人类在自然面前该如何施展自己的才能,表现自己的力量?当我们想砍伐参天大树时,果断地放下了屠刀;当我们想品尝珍禽野味时,毅然地收起了猎枪;面对一片静谧的湖水,我们发出一声由衷的赞叹;面对一座巍峨的高山,我们欣赏它的神秘和雄伟„„这才叫人类的力量——理性的力量。
《敬畏自然》赋予了我们思维的力量,让我们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真正与自然和谐相处。
六、达标测评:
1.下发达标测评试题(见达标测评试题)2.学生做题
3.出示答案,学生互批或自批 4.强调易错点,指导做题方法 5.订正
七、布置作业
学了本文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请你以《我想对你说》为题从下列各对象中选出你最想诉说的一位,写出你的心里话,如果能采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或引用诗文俗语,那就更好了。字数300以上。
1、自然;
2、自然中某一具体事物(如花草树木、动物等);
3、人类。附:【当堂达标测试设计】
⑴、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咫尺(chí)
鲲鹏(kūn)
斥鴳(ān)
蓬蒿(gāo)B、挖掘(jué)
宝藏(zàng)
矿坑(kēng)
狼藉(jí)C、佳肴(yiáo)
硕大(shuî)
隐藏(cáng)
呐喊(nà)D、深邃(suì)
协调(diào)
混淆(yáo)
厌恶(wù)(针对本课的生字词目标)⑵、本文选自《
》,作者是__________。本文是一篇__________性的散文,谈论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的关系,作者否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口号,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口号。(4分)
(针对本课的作者以及目标“抓住文章的重点、关键句,理解分析课文,把握文章主旨。”目标)
⑶、课文题目是《敬畏自然》,“敬畏自然”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3分)
(针对“抓住文章的重点、关键句,理解分析课文,把握文章主旨。”的目标)【本节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或疑点】
1、教学这篇课文,应当抓住议论性散文的特点,通过反复诵读,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味赏析。
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读本文,要大胆放给学生,注重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