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敬畏历史(精选)
浅谈“敬畏历史”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只有了解革命历史才能更好地把握今天中国共产党执政之理念,革命之意义,坚持改革开放之必须。胡锦涛总书记早在2003年政治局学习会上指出:浩瀚而宝贵的历史知识既是人类总结昨天的记录,又是人类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向导;要更加重视学习历史知识,要更加注重用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来教育党员干部和人民;不仅要学习中国历史、还要学习世界历史,不仅要有深远的历史眼光、而且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看问题,处理问题。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强调:学习和总结历史文化,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是我们党一贯重视并倡导的做好领导工作一个重要的思想和方法。
省委副书记石泰峰在开学典礼讲话中要求领导干部在拒腐防变中永葆清廉本色,要常怀感恩之心、敬畏之心、淡泊之心。敬畏之心就要敬畏人民、敬畏法律和敬畏历史。
说到敬畏历史,随想一二,请领导、同学指正。
一、敬畏历史首先要尽可能事实求实地认识历史的真实面目,敬重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认识历史真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盲目的批判和政治需要的弯曲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认识历史的真实面目,要多读书。中国有尊重历史记载的传统,早在夏代,史官就已经出现,且有很高的地位;有时史官
1还能命令百官规诫王的缺点,监督王的言行。“桐叶封弟”的故事讲周成王戏言将唐国(今山西)分封给弟弟叔虞,被史官记载,后想反悔,但迫于历史记载的客观,很不情愿地将晋地分封给叔虞。记载中国历史的史书从《尚书》、《春秋》、《史记》到二十四史,上下五千年厚重的历史都得到很好的传承,其它解读历史的书籍数不胜数。只有多读书,对比历史发生的林林总总,才能有助于我们看清今天都在做些什么。
认识历史的真实面目,要多思考。人不可能去感受历史的全部,只能从各类记载中管窥历史,简单的人云亦云,但史书也不可能绝对真实地记载历史的全部。当年我们曾经堂而皇之在国家媒体宣传亩产万斤,在教科书中高呼领袖万岁,在冤假错案中创造历史。要认清历史的真相、克服历史的局限就要我们既要多看书又要多思考,即便是无法客观理清的罗生门,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坚持自己的思想和信念。
不经过思考,不敢多思考,简单认识历史的普遍现象就是历史人物脸谱化和历史事件简单的阶级化。皇帝是一个脸谱,忠臣是一个脸谱,奸臣是一个脸谱,英雄是一个脸谱;历史问题简单地阶级化,近乎幼稚的理解历史、解读历史。更糟糕的是用这种简单幼稚的历史观去塑造时代的榜样人物和精神思想,既幼稚可笑,又缺少现实活力。
认识历史的真实面目,要有自我批评自我否定的态度。人性本能的自我保护会弯曲或否定对自己不利的历史。自我批评是
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也是认识历史真相的有效手段。我们曾盲目地批判封建。有人思考过封建是什么?封建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为什么严复、杨度这样的新旧文化大家会支持袁世凯搞君主立宪制?封建是中国数千年文化的历史,中国曾建设成一个具有高度文明和道德规范的封建社会结构。今天,我们盲目的批判封建只会割裂中华文化的传承,丝毫不能帮助我们构建新的和谐社会。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中说到:“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全国抗战初期的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我们曾否定国民党政府抗战的历史,但总书记的讲话告诉我们:共产党人有勇气和决心纠正错误的历史观。
二、敬畏历史要站在历史的高度肩负起历史的使命。回顾历史,回眸先烈的英姿,应该思考他们在坚持什么,在坚守怎样的信念和追求?我们今天的共产党人是否还和我们的先辈坚守相同的理想和追求?是否能肩负起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
完成好历史的使命,要有坚守应有的信念。每个人都应该扪心自问,在自己的心灵深处是否还有一块自己坚守的高尚的圣土。理想信念是一个人坚信的并支配自己行动的思想倾向,人人
有之,但只有合乎时代潮流、历史发展规律的理想信念才能不负历史所托,去完成历史的使命。
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之上的科学理想信念。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是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根本。党员领导干部要更好地履行自身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就必须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就必须努力学习和探求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世界,切实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上,既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确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扎扎实实地做好当前的每一项工作。
完成好历史的使命,要明白存在的考验和危险。科学客观的历史观要求我们认清自己存在的问题和处境。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回顾中国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瞻望中国发展繁荣的光明前景,站在历史高度和时代高度,以居安思危的强烈忧患意识,向全党发出了谆谆告诫:“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科学把握和清醒认识,体现了我们党直面现实考验、勇担历史使命的成熟和自信。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从粉饰太平的陋习中,不敢正视历史和现实的懦弱中解放出来,直面“四大考验”,防范“四种危险”,学会在危险和考验中完成历史使命。
完成好历史的使命,要有基本的历史修养。有的干部,无所畏惧,天不怕,地不怕,历史也不怕,百姓更不怕。打着“唯物主义”旗号,天地不惧,无所谓敬畏自然,认为自然只是要被人改造的对象。至于历史,在有些人看来,只要大权在握,自己想写成什么样,就有什么样。
但历史,不可能完全被权势所操控,即便是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历史的真相都会被后世尽可能的还原。编一个谎言容易,要把所有的谎言都编圆,还真不容易。俗话说:出来混,迟早总是要还的。
认清历史发展真相、肩负起历史使命是每个党员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坚持改革开放和解放思想的重要基础。
第二篇:当干部要敬畏历史敬畏百姓敬畏人生
当干部要敬畏历史、敬畏百姓、敬畏人生
李源潮:当干部要敬畏历史、敬畏百姓、敬畏人生
人民网延安9月5日电 9月5日,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举行2008年秋季开学典礼,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讲话中说,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要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要敬畏人生,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感到后悔。
李源潮说,胡锦涛同志今年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选人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一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制定和形成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抓住了当前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我们要把它贯彻落实到干部工作的各个方面。
李源潮说,干部的德与才是具体的,在新形势下强调干部的德要突出三个重点:一是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忠诚于党的事业。二是坚持执政为民,真正做到为民用权、为民谋利、为民守责。三是坚守清正廉洁,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干事。
李源潮指出,党的干部要有高尚的道德追求,珍重自己的人格,珍爱自己的声誉,珍惜自己的形象。要以学立德,用科学理论和文化知识净化灵魂、陶冶情操。要以行立德,在艰苦环境、危难时刻磨练意志、砥砺品质,在践行党的宗旨、为群众排忧解难中增强为民意识、升华爱民情怀。要以律立德,自觉接受监督,始终以党性原则和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
李源潮的“四不用”与干部“只干净不干活”
李天扬
中共上海九届市委四次全会刚刚结束。会上,上海市一位领导同志在谈到领导干部的作风时说,不能只干净,不干活。他强调,领导干部如果只干净,不干活,还不如早点退休。
这句话,不由让我们想起了“七品芝麻官”的名言:“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话说得很直白,也很重。如果稍加解读,“干净”即指廉政,“干活”即指勤政。廉政和勤政,对领导干部来说,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勤而不廉要出事,廉而不勤要误事。只有做到既廉政又勤政,才是党和国家的好干部,才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好官。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二次会议上指出,廉政和勤政,是对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要达到的两个相互联系的重要目标。
是的,廉政和勤政,是对干部基本要求。可是,这基本要求却要从中央到地方的领导同志一再强调,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明一部分干部连这个“基本要求”,都没能做到。所以,把话说得重一点,就只能请做不到这“基本要求”的干部,“早点退休”“回家卖红薯”了。
按我的理解,上海市这位领导同志强调“不能只干净,不干活”,其着重点,是落在“干活”上,这对上海的干部来说,是很有针对性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众所周知,自从2006年震惊全国的上海社保案案发后,上海先后有十几名局级、副局级干部落马。这在上海的干部队伍中,引起了极大的震动。近两年来,是上海市工作最艰难的一个时期,社保案的后遗症还存在,有干部还未完全走出这个阴影。个别干部,甚至有“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首先确保不犯错误”等想法。一位市委委员在这次全会的分组讨论会上直言不讳地说,有些干部思想上还存在“三怕”:怕难、怕烦、怕担(责任)。“不能只干净,不干活”,就是针对有些干部的这种精神状态而言的。
仅仅做到廉政,做到不犯错误,对领导干部来说,这个要求实在是太低了。清代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了这样一则故事:一官员到阎王前报到,自称为官清廉,所到之处,只饮一杯水,现在可以无愧于鬼神了。阎王笑道:设官是为了兴利除弊,若不贪钱就是好官,那么在公堂中设一木偶,连水也不用喝,岂不胜于你?此官不服,辩解道:“虽无功,亦无罪。”阎王厉声道:“无功即有罪矣。”那些“只干净,不干活”的干部,听到阎王的这声棒喝了吗?
李源潮同志7月中旬在中组部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座谈会上指出,要重用那些政治坚定、有开拓创新精神、工作有实绩、清正廉洁、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并提出不用“四种人”:不用那些以权谋私、为己干事、干部群众信不过的人,不用那些不负责任、拉私人关系、投机钻营的人,不用那些不讲原则、不分是非的“老好人”,不用那些不干实事、无所作为混日子的人。
“只干净,不干活”,不就是“不干实事、无所作为混日子”吗?这样的人,亦在不用之列。
李源潮的用人观 “三用”与“四不用”
毕晓哲
用什么样的人,不用什么样的人,关系事业成败、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日前,中央组织部长李源潮在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震聋发聩、掷地有声,令人鼓舞。
李源潮在会议上强调指出,“要重用那些政治坚定,有开拓创新精神,工作有实绩,清正廉洁,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不用那些以权谋私、为己干事、干部群众信不过的人,不用那些不负责任、拉私人关系、投机钻营的人,不用那些不讲原则、不分是非的“老好人”,不用那些不干实事、无所作为混日子的人。”(7月16日人民日报)
无疑,中组部长李源潮的上述一番话让那些清正廉洁、真心为民、得到群众公认并有突出政绩的干部吃了“定心丸”。而彻底绝了那些想“买官卖官、跑官要官”者的念想,也向那些混天度日的“撞钟和尚”、丧失原则立场的“老好人”干部们敲响了一记警钟。
确实,李源潮坚决强调不能用的上述“四种人”。第一种“以权谋私、为己干事”者,因其私心过重往往利欲熏心。他们在对待人民赋予的权力上,不是以权为公、为民,而是将权力当成捞取金钱、猎取美色、换取政绩的工具。这些人信奉的是“一人升天,仙及鸡犬”,他们整天琢磨的是如何尽快让手中的权力“变现”,如何让“七大姑、八大姨”也一起发财、沾光。这种人,群众对之深恶痛绝。
第二种“拉私人关系、投机钻营”者。这种人眼睛瞄得是上级领导的“好恶”,挖空心思、绞尽脑汁想的是如何能“爬”上另一个高位。他们吃吃喝喝、迎来送往,拉拢和巴结的是对自己“有用”的上级、同事、亲威、老乡,目的是结出一张张利益纽结的关系网、“哥们圈”。在这样的圈子里,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党风、政风被败坏,官德为之沦丧。
第三种“不讲原则、不分是非的‘老好人’”。这些所谓的“老好人”,实质上是党和政府的“蛀虫”。这些“老好人”往往在大是大非面前假装“糊涂”,明哲保身、丧失原则,丢掉的是气节和信念,纵容的是腐败和不正之风,损害的是党的健康肌体。“老好人”们其实比谁都清楚自已所在单位的现状如何,那个领导在搞腐败,他是不想说、也不敢说,“空占着茅坑”吃着国家俸禄,让党内民主“一团和气”,纵容的却是违法乱纪行为,消磨的是党的正气、锐气和朝气。
第四种“不干实事、混日子的‘和尚干部’”。这种人同样可恶。得过且过、混一天是一天,上班不务正业、不思进取,“一杯水、一张报、一根烟”就是他们的一天。工作没心思,娱乐很在行,琢磨麻将、牌九和骰子的时间比琢磨工作的时间多。想的是家庭的小日子,或者“小情妇”的裙子,看“漂亮女人肤色”比看“红头文件”精神多。这些“和尚干部”尸位素餐,不想干事也不会干事,更不会给百姓办好事。因而,同样让群众愤恨。
现今,中组织部长李源潮如此明确地在选人用人上提出了严格要求,清晰明确地厘清了什么样干部一定要用、要重要,尤其是强调上述“四种人”坚决不能用。尤如一股清风扑面,让广大党员干部真心服气,也令群众打心眼里期待。大幕徐徐拉开,号角已经吹响,如何打胜选人、用人这场“仗”,人民拭目以待。
李源潮一句“胸襟要宽”点出少数领导干部的顽疾
秦恨海
3月21日,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举行2008年春季开学典礼。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开学典礼上讲话,勉励广大学员做一个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领导干部。
三所干部学院是中国高级领导干部的摇篮,听李源潮讲话的,都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大部分是更高一层领导干部的后备力量。眼界宽、思路宽两点,显然是一个知识经济信息化全球化时代新型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李源潮还特别指出要胸襟宽,确实语重心长,寓意很深。因为,眼下的一些领导干部,确实是并不具备宽广胸襟这一共产党人必备的政治修养的。
比如,在从政目的上,着眼一己之私,而没有为民造福的胸襟。不是对人民负责、为人民干事、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而是对自己负责,对自己人负责,畏惧的不是党和人民的监督,而是顶头上司的脸色,高兴的不是人民群众满意,而是上级或者傍附的老板商人开心,完全忘记了作为为政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在从政行为上,热衷表面文章,没有求真务实的胸襟。不是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而是图虚名、争小利,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怎样做好形象工程引起上级重视,怎样通过项目使自己个人得利上,放不下身子,静不下心来。不是为实实在在的政绩烦躁,而是为吸引不了领导眼光焦虑。做得是轰轰烈烈,其实都是些劳民伤财的臭事。耗尽了民资民膏,却贻误了地方发展的宝贵时间宝贵资源,离任后留下无尽骂名。
在自身要求上,标榜以身作则,却无清正廉洁的胸襟。或者攀比心态严重,在享受上讲究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特,你特我奇,树活一张皮,人争一口气,这口气没有放在追求高尚上,而放在追求低级趣味上;或者特殊心态严重,自以为一方主事,高高在上,处处显摆,事事异人。尤有甚者如何闽旭之流,在玩弄异性方面还要显示出其特殊之处。不仅离党员领导干部的形象渐远,离人民群众渐远,离一个具备起码备道德标准的普通人的形象也越来越远,最终落得个不是人的可耻下场;或者侥幸心态严重,一些人心理扭曲行为失常,其实自己也心知肚明,却没有纳谏修正的决心和勇气,一味讳疾忌医,掩耳盗铃,自以为自己言行还在正常范围之内,殊不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其丝丝污垢都尽收眼底,但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在对待同志上,表面一团和气,却无与人为善的胸襟。对提升机会是巧取豪夺煞费苦心,极尽钻营之能事,拼着命要踩着他人往上爬;在班子内部是天下老子第一,搞一言堂家天下,听不得任何不同意见;对待批评是表面虚心接受,实则听不得一句逆耳之言,常常暗怀不满,甚至睚眦必报,整天琢磨如何整人;在周围干部群众遭遇困难时,不仅没有动手相助的念头,反而幸灾乐祸,隔岸观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等等等。
少数领导干部的胸襟不宽的问题,其实是一种严重的官场心理疾病。一个领导干部如果有这些毛病,要他履行职责,干好工作,确实无从谈起。所以李源潮同志强调领导干部要胸襟宽,确实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各级领导干部务必要听进耳中,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
在胸襟宽这一点上,党的历史上的领袖们,其实都是榜样。毛泽东的“数荐不纳不便再荐”,周恩来的发现批评错误后深刻的自我批评,小平同志题词以后请语言学家把关等等,都是胸襟宽广,从善如流的典范。
领导干部们如果能够学学领袖们的作风,如果能够听听李源潮同志一句劝,对照上面例举的一些胸襟不宽不广的表现,好好加以整改,那么,是不是他本人的福气,进而也是人民的福气?
李源潮一句“胸襟要宽”点出少数领导干部的顽疾
秦恨海
3月21日,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举行2008年春季开学典礼。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开学典礼上讲话,勉励广大学员做一个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领导干部。
三所干部学院是中国高级领导干部的摇篮,听李源潮讲话的,都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大部分是更高一层领导干部的后备力量。眼界宽、思路宽两点,显然是一个知识经济信息化全球化时代新型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李源潮还特别指出要胸襟宽,确实语重心长,寓意很深。因为,眼下的一些领导干部,确实是并不具备宽广胸襟这一共产党人必备的政治修养的。
比如,在从政目的上,着眼一己之私,而没有为民造福的胸襟。不是对人民负责、为人民干事、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而是对自己负责,对自己人负责,畏惧的不是党和人民的监督,而是顶头上司的脸色,高兴的不是人民群众满意,而是上级或者傍附的老板商人开心,完全忘记了作为为政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在从政行为上,热衷表面文章,没有求真务实的胸襟。不是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而是图虚名、争小利,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怎样做好形象工程引起上级重视,怎样通过项目使自己个人得利上,放不下身子,静不下心来。不是为实实在在的政绩烦躁,而是为吸引不了领导眼光焦虑。做得是轰轰烈烈,其实都是些劳民伤财的臭事。耗尽了民资民膏,却贻误了地方发展的宝贵时间宝贵资源,离任后留下无尽骂名。
在自身要求上,标榜以身作则,却无清正廉洁的胸襟。或者攀比心态严重,在享受上讲究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特,你特我奇,树活一张皮,人争一口气,这口气没有放在追求高尚上,而放在追求低级趣味上;或者特殊心态严重,自以为一方主事,高高在上,处处显摆,事事异人。尤有甚者如何闽旭之流,在玩弄异性方面还要显示出其特殊之处。不仅离党员领导干部的形象渐远,离人民群众渐远,离一个具备起码备道德标准的普通人的形象也越来越远,最终落得个不是人的可耻下场;或者侥幸心态严重,一些人心理扭曲行为失常,其实自己也心知肚明,却没有纳谏修正的决心和勇气,一味讳疾忌医,掩耳盗铃,自以为自己言行还在正常范围之内,殊不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其丝丝污垢都尽收眼底,但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在对待同志上,表面一团和气,却无与人为善的胸襟。对提升机会是巧取豪夺煞费苦心,极尽钻营之能事,拼着命要踩着他人往上爬;在班子内部是天下老子第一,搞一言堂家天下,听不得任何不同意见;对待批评是表面虚心接受,实则听不得一句逆耳之言,常常暗怀不满,甚至睚眦必报,整天琢磨如何整人;在周围干部群众遭遇困难时,不仅没有动手相助的念头,反而幸灾乐祸,隔岸观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等等等。
少数领导干部的胸襟不宽的问题,其实是一种严重的官场心理疾病。一个领导干部如果有这些毛病,要他履行职责,干好工作,确实无从谈起。所以李源潮同志强调领导干部要胸襟宽,确实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各级领导干部务必要听进耳中,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
在胸襟宽这一点上,党的历史上的领袖们,其实都是榜样。毛泽东的“数荐不纳不便再荐”,周恩来的发现批评错误后深刻的自我批评,小平同志题词以后请语言学家把关等等,都是胸襟宽广,从善如流的典范。
领导干部们如果能够学学领袖们的作风,如果能够听听李源潮同志一句劝,对照上面例举的一些胸襟不宽不广的表现,好好加以整改,那么,是不是他本人的福气,进而也是人民的福气?
第三篇:唐浩明:敬畏历史,感悟智慧
唐浩明:敬畏历史,感悟智慧
十二年前,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红遍华人圈,时近知天命之年的唐浩明因此声名鹊起。
之后,《杨度》、《张之洞》相继问世,与《曾国藩》一同形成唐浩明的“晚清三部曲”,并成就了唐浩明写作事业的颠峰。
唐浩明是湖南人,湖湘文化的血脉成就了他的使命感。他曾说,“知识分子应该充分利用话语权影响社会”,令他欣慰的是,他的书正刺激着一代人对历史习以为常的看法。“如今中国很多作家都在渴望着诺贝尔奖,沉不下心来写作,在我看来,对中国作家而言,比这个奖项更重要的是:创作的精神产品能够成为中国文化长河中的一滴水,这才是真正的成功。”唐浩明说话时不打手势,说话慢条斯理,普通话甚至不算标准,但却有一股沁入灵魂深处的力度。
“敬畏历史,感悟智慧”
当今文坛看似热闹,文学作品满天飞,文学刊物遍地见,长篇小说一年出版上百部,拥有“作家”头衔者数不胜数,可是表面的热闹却难掩背后的残酷:文学水准普遍降低,文学作品读者寥寥,绝大多数文学刊物连个编辑部都养不活,长篇小说通常只印三五千册,其中还有好几成注定压在仓库里等着去化浆。
目前作家的社会形象更是被公众所轻视,但唐浩明却打破了这种格局。他就是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岳麓书社编审、湖南省作协主席,并获得过全国首届中青年编辑、中国书业界十大新闻人物等奖励和称号。
唐浩明出生在湖南衡阳,这是明末大思想家王夫之的故乡。也许是受了大师遗风的润泽,唐浩明小时候就对文学和历史很感兴趣。
大学第一年,他扎扎实实地学了很多基础知识。可惜好景不长,一年后“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唐浩明也在一片动荡中度过了4年狂热而无聊的光阴。1970年大学毕业时,在“三学”(学工、学农、学军)的风潮中他被分配到江西省高安县一个劳改农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接到分配通知书前,唐浩明从未听说过高安这个地方,他找来地图查明了它的地理位置,计划着自己的行程。他有个同届毕业的湖南老乡也一起分到高安,由于他要回老家结婚,便委托唐浩明把他的4大件行李带到农场去。唐浩明把两人一共6大件行李托运发往樟树后,自己先回衡阳老家住了几天,再启程赶赴江西。等他到达樟树时,已超过所托运行李物品的领取日期,为此,唐浩明交了在当时一笔不小的罚金四元八毛钱,交了罚款办完手续后,唐浩明身上只剩下1分钱了。而樟树离那个农场还有很远的路程,唐浩明这下真的急了。他找出自己在南京买的一双新袜子,想把它变卖了换点路费,但没有人来做这笔生意。无奈,他只好向当地政府求助。他们帮他打电话到农场,惊喜地发现农场有车开到南昌接毕业生,中途经过樟树。唐浩明喜出望外,赶紧带上行李,在马路边等了几个小时后,终于搭上车赶到了农场。这一段惊险的经历,唐浩明至今记忆犹新。
“生活的繁重和现实的残酷,让我从历史的角度思考这个时代发生的种种变化。”唐浩明在高安呆了近三年。1972年12月后,他就带着一股历史的厚重与沧桑回到老家,在衡阳市水利局工作。
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唐浩明非常兴奋,他报考了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并如愿以偿地被录取了。重新回到校园的唐浩明如饥似渴地扎到了书堆里。他学的专业是中国古代文学,读研究生3年时间,他基本上弄清了中华文化的源流,训练出了较为全面的文化素养。带着这些积累,1982年他毕业分配到了长沙的岳麓书社。
“在我看来小说传达的是中华文化的智慧,我们不能刻意创造离奇的故事情节,书中主要是人生智慧的一种传达。我们只能敬畏历史,感悟智慧。”在岳麓书社工作时年轻的唐浩
明就有了这样的感悟。
当时岳麓书社计划出版“六大全集”,委派唐浩明负责《曾国藩全集》。社里准备先出《曾国藩家书》,并专门召开了会议。会上唐浩明疑虑重重地说:“曾国藩是反动人物,出他的书有人喜欢吗?”由于历史的局限,他当时对曾国藩的认识也仅限于此。
一部《曾国藩》走天下
十年冷板凳,唐浩明和“曾国藩”朝夕相处,他发现,这位传统史学所认定的“镇压农民运动的刽子手”决不是可以如此简单否定的人物。曾国藩的道德、学问、政治智慧、军事才能都堪称卓著,他对中国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影响在近代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唐浩明立志要为曾国藩立传,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创作的艰辛是难以言述的。《曾国藩》3卷120万字,光是抄稿子就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那时全要用手写。更遑论史料考证、文学构思等殚精竭虑的事情了。经过8年焚膏继晷的奋战,1990年至1992年,《曾国藩》终于陆续面世。
唐浩明对他的处女作是充满信心的,但《曾国藩》上市后产生的巨大轰动却超出了他的预料。像一股旋风,《曾国藩》把当时的中国文化界搅得狂澜激荡。看《曾国藩》,买《曾国藩》送礼,成了那两年中国的一大时尚。不仅如此,此书在海外也得到广泛的赞誉。1999年6月出版的《亚洲周刊》将《曾国藩》列为20世纪中文小说百强中的第36名。此书迄今已连续印刷25次,总数达76万多套,创造了极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由此引发了一场持续十数年之久的“历史小说热”。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在看完《曾国藩》后,啧啧称赞,并建议中央委员都来看这本书。
当时有媒体报道说,古人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今天是一本《曾国藩》走天下。继《曾国藩》之后,唐浩明又在1995年出版了他的第二部历史小说《杨度》,此书连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八五”期间优秀长篇小说奖等几个国家级大奖。
2002年7月,历时5年、数易其稿的鸿篇巨著《张之洞》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成为各地书店畅销书榜上的常客。至此,唐浩明苦心经营的“晚清三部曲”已全部面世。唐浩明也迎来了人生写作事业的颠峰时刻。
综观唐浩明的历史小说,我们可以发现,他笔下的主人公具有许多共同点:都是清朝末年的政界名宿,都是学问渊博的大儒,自身行为和历史评价都充满了矛盾。所有这些特点不是偶然的,而是唐浩明文学创作的主题——站在文化的高度对晚清“士人”进行立体考察。那么,他为什么将目光投向了“晚清士人”这一特殊群体呢?唐浩明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它应当高于政治和经济。政治和经济的失败最坏不过是“亡国”,而文化的沦丧则会导致“绝种”。而“士”(知识分子出身的官僚)在中国历来是具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他们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人,又往往是决定国家兴衰存亡的强大力量,理应给予最大的关注。而一部历史小说应该是能牵动历史的风雨的,只有那些曾经在历史的天空里呼风唤雨的人才能最真实地凸现时代风云,所以他选取了曾、张、杨3位在晚清时期的政治、文化、经济、军事等方面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的“大人物”。
这三部历史小说寄托了唐浩明的理想和抱负,那就是秉承和光大中国知识分子关心国家和民族命运的伟大传统;同时也告诉人们,对历史人物不能简单地以“好”与“坏”来界定,而要立体地进行考察。
一个作家要有社会责任心
在完成晚清三部曲后,唐浩明就做好了封笔的准备,“最多是写写杂文,校订和编撰。”其缘由也是“见好就收”。他坦言在历史小说上难以再有超越,不如就此收手;为了这三个长篇,他花费了十五六年的时间,倾注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他太累了,需要休养生息。而十多年的写作过程中他有了他自己的写作观:
“好的历史小说,可能更接近历史。譬如传记,因为传记写的只是形,因为要言必有据
嘛!人物内心的东西不能写,一写就不是学术著作嘛!它反映的还只是一个平面,要写一个活生生的人,还要注入艺术的东西。这是他经常讲的,写一个人要有精、气、神。这必须要靠作家去做!写作诚然是个人的事,但一旦作为作品公开发表出版,便不再属于个人,而成为社会的公物,作为公物,则必须遵守公共规则,承担公共责任,因此社会责任心应该是作家的天职。”
面对心态浮躁的一些作家,“玩文学”的当代文坛,唐浩明在中国海洋大学的“科学·人文·未来”论坛上大声疾呼:作家要有社会责任心!辞官写书的他是抱着一份要为社会做点实事的心思来从事他的写作的。他认为,写一部好书,比做官更有价值。
近几年相继出版了《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两本文化随笔,他在潜心创作《曾国藩》时,曾经积累了很多史料以及个人感悟,有些内容不适合写进小说里,因此他以文化随笔的形式写出来与读者分享。谈及今后一个时期的文学创作,唐浩明表示,他还将继续以短篇随笔的形式来评点晚清时期的历史时段、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读史使人明志,学术界有这样的观点:没有晚清就没有五四,没有五四就没有新中国。因此,他一直把晚清历史作为研究重点,希望能够从中找出对解决当下一些社会问题有益的良方,这也是他看来作为一个作家应有的社会责任。”
“呼吁作家的社会责任心,不能不呼吁理想和信念。”“一个没有信念的人是很可怜的人,一个没有信念的社会也是很卑微的社会。作为对人类社会极具敏感力的作家,不仅应是一个有信念的人,而且他的信念要美好而崇高,还要带有几分理想主义色彩才是。有信念的人,内心才会充实,不会随风倒,有信念的人,才能有所作为。作家应该让自己的读者,得到的是疾恶好善、厌乱趋治的感悟,而不是相反。这种古今中外一切优秀作家所共同拥有的社会责任心,在今天,似乎有重提的必要。”唐浩明说。
走进历
史的心路历程
2005年11月底,有媒体报道说,最新出版的《唐浩明文集》,一时洛阳纸贵,销量竟达百万之多。有评论家说:唐浩明取得的成绩是他走进历史的心路历程。
对此,唐浩明是这样说的:出自对文化和民族的热爱,出自对历史载籍作者的尊重,我一向对历史有着一种敬畏感,面对那一页页记录着中华民族沉重脚印的史册,不敢有半点轻薄之态。为此,看到一些以玩弄历史取悦市场、以胡编乱造图名谋利的所谓文艺作品时,心中就有一种庄严被亵渎的感觉。作为编辑,唐浩明在十多年的潜心创作生涯中,翻阅了数以千万字的各种史料。历史上那些波谲云诡的大事件,那些赶风逐浪的头面人物,以及许许多多的掌故轶事,都会激起他的创作情绪,但让他从内心深处发出击节之叹的,还是前人所遗留下来的那些宝贵的人生智慧。正是在这些深藏在古旧发黄卷帙和枯燥无味文字中的智慧的吸引下,唐浩明走进了历史,走近了对他充满魅力的一个个历史人物。
从这种对历史的态度出发,唐浩明在每部长篇小说的创作之初,都要花费极大的精力和足够的时间去搜集、阅读与之相关的大量第一手史料,力求做到对笔下的时代和主要人物的一切都了然于胸。比如,动笔写《曾国藩》时,他已做了三年的新编《曾国藩全集》的责任编辑,又从曾府百年老档中整理出约百万字的曾氏家书,并且撰写发表了七八篇研究曾氏的学术论文。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他白天清理僵冷枯燥的前代卷宗,晚上与脑海中那个有血有肉的曾国藩作心灵上的沟通。这样的状态,一直伴随着120万字的《曾国藩》的完成。于是又有业内人士将唐浩明与同样擅长历史人物传记的二月河相比,表示如果二月河真实再现明君,那么唐浩明就是名臣的代言。对此,唐浩明不以为然。他视野中的曾国藩、杨度、张之洞是中国传统的“士人”,是知识分子,唐浩明要用文学的手段探索他们在大变革时代的精神世界。在唐浩明的笔下,曾国藩被更多地从政治学、传统文化的层面表现,杨度被更多地着墨于精神世界的复杂,而张之洞人物性格的展现,则两者兼而有之。唐浩明想做的,就是浓墨重彩出知识分子的本质色彩,为读者增加一个观察历史的视角。
自称是传统知识分子的唐浩明说,出生在湖湘大地成就了他的时代责任感。人微言轻,但他一直有一种情结,希望文学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传统知识分子应该充分利用话语权去影响这个社会!他相信一部书能够改变一代人对事物的看法,所以每个作家创作时都应该端正态度。
采访进入了尾声,唐浩明忽然又拿出了一些文稿,递给记者表示是最新的评论作品,一副欣欣然希望得到大家认可的期待表情。虽然已经有了三部大作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和赞许,唐浩明先生对文字的执著依然如旧,无论是鸿篇巨制还是短小文章,认真坦诚的文人气质在他身上袒露无余。(来源:http://)
第四篇:敬畏知识
敬畏知识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孟强
当今世界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世界。面对海量的信息,有的人不知所措,“读书无用论”一度沉渣泛起。当大学生们用各种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以后,却发现还是难以逃脱“毕业即失业”的诅咒,即便找到了工作,有的薪水比农民工还低。面对这种种现实,肯定会有很多人对知识产生质疑:知识真的可以改变命运吗?
于是,不少年轻的高中生们都把韩寒当成偶像,认为不读书、不上大学照样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生活过得很惬意;就算坐在教室里为高考而奋战,也有不少人把学习的意义简单地指向了顺利通过高考。
但是,在市场经济下,知识创造财富的神话一次次被验证着,只是很多人都简单地把知识当成了挣钱谋生的手段,因此反而缺少了对知识的敬畏。很多人可能知道“一个没有知识的民族是一个野蛮的民族”这句话,却忘了后面还有一句“一个不敬畏知识的民族是一个趋向自我毁灭的民族”。
敬畏知识,你就不会再有“读书无用论”的想法,把学习当作任务去完成。你今天所学到的一切知识对于你来说都内化于你的心灵、提升着你的层次、升华着你的灵魂。孔子说“朝闻道夕死足以”是他对知识的敬畏,古人通过“凿壁偷光”“囊萤照读”“悬梁刺股”等方式孜孜以求,都是敬畏知识的表现。
敬畏知识,你就不会再认为自己今天所学的知识是为父母的希望而学、为将来找到一份好工作而学。你会发现,知识是你认识世界的眼睛、是你结交朋友的利器、是你展翅飞翔的羽翼……
敬畏知识,不是要你去做知识的奴隶,“尽信书不如无书”,你还要善于去驾驭它、运用它。为什么同学们都在努力学习,可是有的人学得很轻松,有的人却学得很吃力,有的人学习很优秀,有的人却很落后呢?关键就是找到适合自身的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的方法、手段,如果你能快速地解开一道试卷上的难题,却不让其成为化解生活麻烦的技巧,如此知识,又有何用?
敬畏知识,更要提醒被高考压得抬不起头来、希望高考后就扔掉书本狂欢的你们,不要仅仅把今天的努力学习当成是为了考入理想大学不得已而为之的事。到了大学、进入社会,你都要不断用新的知识来武装自己,用知识来构建强大的内心世界、迎接时代的挑战。
谁都想经过高三的一路风雨兼程,在无数次哭过、笑过之后获得高考结束后金榜题名的荣誉,但紧盯结果,却会让人失去感受一路以来被知识充实的乐趣。高考会结束,但知识的天空却仍等待着你们的徜徉。与其为高考而失眠而惊慌而焦急,不如静下心来享受知识的乐趣。
第五篇:三个敬畏[范文]
关于“敬畏生命、敬畏责任、敬畏制度”
大讨论发言稿
准
备
队
李建军
2013年6月18
日
通过一段时间对“三个敬畏”的学习,生命、责任、制度都是很大、很宏观的概念,我有一些个人的理解,说的不好的地方请各位指正。作为我们煤矿企业,不论是安全培训、周五安全例会、安全生产月,各种活动都冠以安全的名义。可见煤矿企业对安全工作始终是放在首位的,而这次“三个敬畏”的学习,将生命、责任、制度放在一起,是一种全新的安全理念,下面是我的一些认识见解。敬畏生命
我们所有人都知道,生命永远是一切劳动、利益的基础。我们把命看的比什么都重要。而我们做的不仅是保证自己的安全。作为一名队长,我认为手下六、七十名职工的安全更是我所看重的。所以我认为不仅要让我知道,更要让所有的职工明白。我们的底线是什么,我们的基石是什么。通过这次学习,我想教会我的职工们。在任何时候,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超过任何利益、任务。而为了安全就要努力学习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技能。尽我所能为职工提高最大限度的安全保障。敬畏责任
责任是一种义务,我想任何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都是不被大家信任的。通过前几天观看煤矿事故警示片,提到最多的都是责任事故。说明什么,说明如果我们每个人、每个岗位都能履行自己的职责,会减少很多本可避免的事故。当然责任不仅仅是指领导干部,每个人都附有一定的责任。就比如井下普通一名皮带司机,如果一点责任心都没有,擅自停开皮带,极有可能造成停产,甚至人身事故。每个人都应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安全、保障生命。敬畏制度
熟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是为了更好的、有序的组织大家去完成工作。大家都知道“三违”是很多事故的根本原因。而我们制定的制度就是为了更好的管理这种无序、不规范的行为,以减少事故的发生。保证生命的安全。在平时的管理中,我认为首先是制度的不完善,造成很多空白区。其次是制度执行的不彻底。而我们能做的就是以身作则、不留情面。要以敬畏的态度制定制度,就是制定制度要严谨。每一个制度的出台,都要谨慎行事,追求完美。要以敬畏的态度执行制度,就是执行制度要严肃。主要体现在公平、公正上。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希望通过这次“三个敬畏”的学习,不仅是我,也让所有职工,真正的提高自己,明白轻重,懂得敬畏。
具体意义,敬畏生命,就是要将职工的生命安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切实保障职工生命安全。敬畏责任,就是要将落实责任放在先于一切的位置,切实将个人责任、队伍责任落到实处。敬畏制度,就是将制度执行放在重于一切的位置,切实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制度执行贯彻到底。我认为要重点理解“三个敬畏”含义中,高于、先于、重于、三个词的顺序关系,只有在合理制度的执行下,将责任放在心中,才能保障生命安全。
什么是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敬”是严肃,认真的意思,还指做事严肃,免犯错误;“畏”指“慎,谨慎,不懈怠”。作为一名基层队伍的管理者、领头人,很多决定或者制度直接影响着整个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所以我认为要想切实做好“三个敬畏”的工作。首先要针对本队的各项规章制度下手,合理的制定制度、以身作则的贯彻制度,一丝不苟的执行制度、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有全体职工共同参与,在落实过程中对出现的不合理,及时修改。“敬畏制度”不只是罚款、停工。更是公平公正的体现。只有更好的完善落实制度,才能从根本上对全体职工起到统一规范。其次“敬畏责任”,我认为责任既是责任制,更是责任心,权利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赢之根本,责任使然。然而就在我们的项目建设、工作落实中,这样那样的拖沓现象并不少见。为什么如此?盖缘于责任落实不够,有必要重提对责任的敬畏。敬畏责任,是各级领导、所有干部应有的情感和态度。没有敬畏,就会敷衍责任,就会消解责任,视责任如儿戏,把责任抛脑后,工作落实自然化为泡影。最后“敬畏生命”,当然安全永远是放在首位的,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安全。怎么保证安全,如何能更好的安全,一直是我们追求、改进的目标。这不仅仅是靠制度、靠责任就能完成的,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环节都重视、都合理。“三个敬畏”是理念,他不是教我们具体做,而是教我们学习什么是对错、什么是好坏。我希望通过这次学习,可以让我的职工学习到点什么。
最后认为对一些隐患,尤其是一些职工及管理者发现一些似乎无关紧要的不正常情况时,总是以侥幸和“等等看”的态度任其发展,这样带来的后果将不堪设想。我们应该以最快的速度在事态恶化前提前做好整改。这样,可以将所有事故隐患真正消灭在萌芽状态,也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彻底消除麻痹心理,居安思危,从思想上做到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