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余映潮老师讲座有感[定稿]
听余映潮老师讲座有感
2014年9月17日,我们有幸又一次在一完小多功能厅听了全国著名的特级老师余映潮两节课和一个题为《研读小学语文教材》的讲座,触动很大,收获很多。
老师为我们上了两节课,让我们能更好地感觉余老师上课的各种技巧与如何能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最让我难忘记的是余老师提出的“整体反复”概念,余老师强调要整体对话,反对单边对话,单边对话就是要让全体同学朗诵、思考、回答、领悟,就是以集体训练为主。单边对话强调了个体的活动,那种声色并茂的表演,确实吸引人,容易打动人,但整体效果不好。所以,余老师强调平时上课,应该以整体活动为主。整体活动的效果远比单边对话的效果好得多。
余老师还强调上课不要总是热热闹闹的,要安静,要有时间让学生思考。上课要真,要真让学生学到东西。余老师上课时,抛出问题后并不急于叫学生回答,而是给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充分思考的时间。他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让学生能充分地阅读文本,理解文本的内容;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自学阅读的习惯。他的做法令我想起平时自己的课堂,抛出问题后就急于让学生回答,生怕学生回答不出来耽误时间。我想造成学生的回答没有答到点子上的最根本的原因是老师没有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结果学生想不到深层次的内容。我们以前听课评课也总是以“这一节课学生很活跃”为标准,现在要重新思考了,学生很活跃,很容易想到的问题,是没有难度的,不值得提倡。也说明上课问的问题太多,太碎,总是让学生回答,这不是好课,应该有几个有深度的统领全文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领悟、回答。
余老师还强调要让学生成段地说。他说我们的学生朗读那么好,但却不会怎么说,尤其是成段地说,更谈不上。原因是我们平时缺少训练。要让学生静下来思考,要让学生成段地说,一口气说出流畅的语段来。
余映潮老师这一天留给我们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值得我们慢慢地回味。
第二篇:听余映潮老师网课讲座有感
听余映潮老师网课讲座有感
元月22、23日,通过名师优课平台,我免费学习了王君老师和余映潮老师的课程。两位大师的示范课和讲座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语文教师的第一要义是用好教材。
一、研读课文,用教材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余映潮老师说,课文研读是语文教师最基础、最重要的研究学问的方法。教材研读的训练,永远伴随着我们的教学。听余老师的讲座,我发现他对教材的研究特别深透。他不仅把每一篇课文从字词句段、篇章结构、写法运用进行了深入的研读,而且他还从宏观上对初中三年的语文教材做了梳理。他把部编版语文教材比作广阔无垠的海洋,从单元设计、写作训练、阅读能力、知识渗透、文学教育、教学语言等方面,进行梳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网络,整体俯瞰,全局观测。这样研读的结果显而易见,它让教师的备课信手拈来,举重若轻,丘壑在胸,自然能备出好课,上出好课。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面对余老师的纯朴务实,很是汗颜。这几年,我确实读了不少教育专著,看了不少教育名家的课例,余映潮老师的是我的最爱,王君、肖培东、徐杰、黄厚江、程翔等等名家的专著我也曾仔细阅读,但我却忽略了身边的一个巨大宝库——语文教材。我总是向外求索,如何备好课,如何上出精彩的课,如何进行名著、群文课的设计,却忘了去认真研读一篇篇课文,认真研读一本本教材。余老师研读课文,注重字词句段的积累,注重篇章结构的分析,注重内容主题写法的把握,注重对课文多角度的赏析。课文研读,有助于教师养成研读教材的习惯,提高教师的欣赏水平,与教学浑然一体;有助于课堂阅读教学;有助于教师在繁忙工作之中的研究,丰富教师的研究手法。
看他对《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的研读——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1.利用再拟文章标题的活动训练学生概括文意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2.利用“像”“象”的用法进行辨析。
3.利用课文内容进行词语理解的教学:雕像
化作
庇护
神使
添头
4.利用课文的起笔指导学生知晓启始段的作用: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人物出场、场景设置、伏笔……
5.训练学生的朗读体味能力:用朗读传达出作品中人物的神采。
6.对学生进行复述能力的训练。
7.训练学生划分文章层次,并概括故事情节的能力。
8.让学生知晓用四字短语评价人物形象的方法并进行实践。
9.让学生知晓提取文章关键词的技能,并提取能够表现课文全息内容的五个关键词。
10.品析对话描写并赏析文中“三问三答”的表达作用。
11.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指导学生想象续写故事情节的进一步发展。
12.深读课文,并在具体的语境中对“笑”字进行品析。
13.利用课文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品析深刻寓意,给这则寓言换一个议论段。
14.小论文写作:《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美点赏析。
15.增加知识积累论析这则寓言中的语文知识。
16.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顺势渗透的知识可以有:叙议结合,以神喻人,人物出场,场景设置,起因经过结果,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对话描写、语言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悬念伏笔、故事波澜、情节的陡转,夏然而止余味悠长;等。
这样的研读角度丰富,内容深透。一篇短小的寓言,挖掘出如此多的教学资源,让人震惊,更让人佩服。
我想,如果自己能够静下心来,潜心研究,不仅对教材把握全面,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让自己的业务水平有很快的提高的。有了这样的磨练,一定会在教材研读上达到“读得细腻,读得深刻,读得奇美”的境界,深入浅出,进退自如,游刃有余,从而拥有精美的设计,精彩的课堂。
二、整合课文,用教材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
教师研读教材的目的是为学生服务,为课堂服务的。
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从语言积累开始的。语言积累工作越扎实,学生理解和应用语言就越自如。而课文,就是最好的语料库。
余老师总是能敏锐的发现文本的积累价值,并通过新颖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的语言积累落到实处。
他巧设角度归类整合。在教学《壶口瀑布》的时候,他这样指导学生积累——
描述瀑布的生字词:
凹(ao)下
推搡(sang)
驰骋(cheng)
漩(xudn)涡
寒噤(jin)
雾霭(ai)
出轧(zha)
汩汩潺潺
如丝如缕
凿(zdo)得
怒不可遏
剁(duo)去
挟(xie)而不服
写瀑布声形的短语:
涛声如雷
雾气弥漫
浪沫横溢
水浸沟岸
雾罩乱石
排排黄浪
堆堆白雪
一川黄浪
汩汩如泉
潺潺成溪
哀哀打旋
如丝如缕
写瀑布态势的短语:
千军万马、扑面而来、震耳欲聋、深不可测、轰然而下、夺路而走、乘隙而进、折返迂回、钻石觅缝。
写瀑布精神的短语:
博大宽厚
柔中有刚
挟而不服
压而不弯
不平则呼
遇强则抗
死地必生
勇往直前
点示课文主旨的美段: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所看见。
他多样手法激活趣味。在进行《我为什么活着》的教学时,他引导学生三次发现,三次积累——
入课,厚重铺垫;字词学用积累。
发现一:章法结构之美。(整体感知)
发现二:我发现的课文中的一个最美句。(评点品析)
如: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发现三:我发现的课文中的一篇微文。(课文集美)
他“课文集美”扩展积累。在执教《敬畏生命》时,他引导学生整合文本美点,积累一个文眼;一组雅词;一组对生命现象进行由衷赞美的语句;一组表现强烈内心活动的语句;一种富有情感力度的“复说”方式;一组情感充沛的点题句;一个常用的“先略后详”的写段模式;一个意味深长的抒情段;一篇“课文集美”的材料。由词语层面的积累扩展为句段篇层面的积累,既积累了语料又关注了内容和表达特点。
余映潮老师说,在语文教育中,不注重积累,学生的语文仓库就会贫瘠,学生的语文全流就会干涸。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落实字词,筛选语段,从不同角度整合课文,用好教材中的语料,不断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
三、利用课文,用教材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就像余老师所说,部编版语文教材是一片博大的海洋。
它里面有布局周密、博大宽厚的单元设计。全套教材从7年级到9年级的36个内容主题:四季美景、至爱亲情、学习生活、人生之舟、动物与人、想象之翼、群星闪耀、家国情怀、凡人小事、修身正己、生活哲理、科幻探险、自然之音、变化着的社会、生活的记忆、美景依然、情感哲思、文明的印迹,情操与志趣、民风民俗、科技之光、养性恰情、思想光芒、江山多娇、情趣与理趣、砥砺思想、游目骋怀、青春年少、理想信念、人物百态、生活咏叹、人物画廊、家国之思、读书鉴赏、舞台人生、浩然正气。
它里面有有精心安排、循序渐进的写作训练。全套教材从7年级到9年级的36个训练项目:
七上: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学会记事、写人要抓住特点、思路要清晰、如何突出中心、发挥联想与想象。
七下:写出人物的精神、学习抒情、抓住细节、怎样选材、文从字顺、语言简明。
八上:新闻写作、学写传记、学习描写景物、语言要连贯、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表达要得体。
八下:学习仿写、说明的顺序、学写读后感、撰写演讲稿、学写游记、学写故事。
九上:尝试创作、观点要明确、议论要言之有据、学习缩写、论证要合理、学习改写。
九下:学习扩写、审题立意、布局谋篇、修改润色、对演出进行评议、有创意地表达。
它里面有凸现能力、全面覆盖的阅读训练。
七年级的能力训练点:学习朗读,品味文中的精彩语句,体会汉语之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学习默读,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会圈点勾画,理清作者思路;学做摘录,概括文章的中心;学习快速阅读,练习展开联想和想象;学习精读,字斟句酌,把握人物特征;学做批注,了解抒情方式;熟读精思,把握叙事角度,分清详略;学习略读,快速捕捉阅读重点;学习比较阅读,了解描写方法,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学习浏览,快速提取文章的主要信息。
八年级的能力训练点:阅读新闻类文章,获取主要信息,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阅读传记类文章,对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诵读古诗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大意,积累常见文言实词;阅读不同类型的散文,把握其共性和个性;学习说明方法,揣摩说明语言,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诵读古诗文,积累常见文言虚词;了解民俗,学会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把握主要观点,提取主要信息,领悟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诵读古诗文,积累常见文言句式;了解书信和演讲的特点;阅读游记,把握叙述角度和景物描写的特点;诵读古诗文,积累经典语句。
九年级的能力训练点:学习诗歌,理解诗歌的意象,感受意境,品味语言;阅读议论性文章,能够区分观点和材料,把握议论的中心;诵读古诗文,把握作者的情感;梳理小说的情节,理解小说的主题;分析材料,把握论据,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阅读古白话小说,把握情节和结构,揣摩语言;学习诗歌,感受韵律,把握意象,理解诗人情感;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学会欣赏小说;诵读古诗文,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了解作者观点,提出看法,探讨疑难,尝试迁移运用;阅读戏剧作品,把握戏剧冲突和戏剧人物;诵读古诗文,感受人物的思想和情感。
它里面有丰富多样、精炼准确的教学语言。
七年级:细节描写,故事情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写景状物,铺陈排比,烘托,称谓语,文章起笔,叙事诗,传记文学,传奇,科幻小说,第一人称口吻,画面感,韵律美,制造悬念,埋下伏笔,误会,一波三折,象征,暗写......语言风格的评价语:简洁精炼,铿锵有力,直抒胸膀,精致凝练,富有诗意,别具一格,经典作品,刚健质朴,民歌特色,神奇色彩,生动传神,简洁风格,弦外之音,诗中有画,清新流畅,耐人寻味,抑扬错落,饶有趣味,含义丰富,寄寓情思,真情洋溢,想象奇特,构思巧妙,感人至深,意境悲凉,议论精警,幽默谈谐,意趣横生,饱含着感慨,哲理的光彩,寄托着深意,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七下教材中的:精读,通览,略读,简要分析,涵泳品味,扫视文段,提取信息,把握关键词句,揣摩品味含义,体味表达的妙处,体会语言的表现力,找出评价性词语,说说其表达效果,体会作品情境,感受作者情怀,感受文章的意蕴,把握严谨的思路,说说语言风格的不同,体会词句蕴含的情感,解释其衍生的意义......这样五彩斑斓的语文世界,这样熠熠生辉的语文宝库,不用真的是太可惜了,不好好用真的是太可惜了。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利用好课文,利用好课文中的丰富宝藏,去修筑学生的语文大厦,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材,一个孕育了无穷宝藏的世界,二十多年来,我都没有跨进去好好的欣赏。但这次学习,让我明白,不知道用好教材这个宝藏,就永远做不好一个语文教师,就永远不能成长为真正优秀的语文教师。
新的一年,我的心中有了新的希望——用好教材,提高自我;用好教材,服务学生;用好教材,还给学生一个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
第三篇:听余映潮老师讲座心得
2015年12月28日,我们语文教研组与XXXX的全体教师一起观摩了余映潮老师的阅读教学课《紫藤萝瀑布》、文言文教学课《记承天寺夜游》,同时还聆听了余老师题为《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的三项本领》的讲座,历时二天,收获满满。
第一次听余老师的课,整体感觉就是余老师的课讲究的是实效。听余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他的课没有刻意安排,没有生硬的功利性的牵引,跟着学生走,由着学生走,但是又步步均在掌控之中。就像是羽毛球高手与新手的交流,学生什么样的球他都能接到,然后再巧妙传递给学生,在不断过招中建立学生的信心,又潜移默化地教给他们提高技艺的方法,让他们在自我感悟中成长。提起他的课,总让我想到这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余老师的二节课的课堂采用不同的导入手法,余老师的课主体部分鲜明突出,重视知识积累和能力训练,重视学生实践活动,或说或写、或想或思、或答或评、或圈点勾画、或重随评随记,关注学生差异,每个学生都能“动”起来;余老师的课,重视共性知识和重点技能的反复训练。余老师的课,结尾部分总是余音袅袅,于自然中巧妙地做好前后两节课的对接。朴素、清新却韵味无穷。
听余老师的课最大的收获就是应该怎么做才有机会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让我们的学生更轻松愉快地获取知识,提升技能。
首先,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精心备课,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余老师的每节课都是一个创新,每节课都有独特的一个或多个“知识能力”训练点,每节课都有大量的课内或者课外“阅读资料”辅助教学,进而突破教学重难点。余老师的课总让人觉得“切入点巧”“训练点妙”“辅助材料恰切”,这些都来源于余老师对语文专业知识的“精”与“通”,对于初中语文教材乃至高中语文教材的“胸中有丘壑”,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多阅读勤积累”,来源于始终如一日的“端正认真的备课态度”。
其次,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一定要多一些理性,要时刻保持一种研究的心态,选择最适合学生学情的教法。
现在,关于“课改”,关于“语文教学”的新思潮、新理念层出不穷,可以说是百家争鸣。国家、地方为我们创造了很多学习、借鉴的机会。肯定地讲,我们一定要多多学习借鉴人家的优点,改正或弥补自己的不足。但是,我们也应该多一些思考,多一些自问,这样的“方式方法”是不是全都适合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学情。“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不能盲听、不能盲从。
实践,否则难免会落得“邯郸学步”的下场。
平时教学过程中,成功的失败的课例,多写一写反思;关于字词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的一些有成效的做法,多写一写经验总结;对于教学中存在的困惑、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必须想尽办法得到解决。余老师,近七十岁高龄,都能克服克服年龄限制,与时俱进坚持做研究,我们年轻轻的有什么不能?
最后,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必须要有对“教育事业”对“语文教学”充满热情。
在年近七旬的余老师身上,我就看到了这种热情。因为热情,他把自己的闲余时间都泡在了“读书看报”“研究教材”“汲取营养”上,硬是把中学课本的每一篇文章都精心备了一遍,并在历次讲课中不断修改;因为热情,他不辞劳苦,讲课、讲座、现场答疑,一天连轴转,仍不露倦容;因为热情,用自己并不标准的普通话,不甚好的朗读,放大情感效应带着学生夸张读文,走进文本走近作者,赢得学生的真心爱戴;因为热情,他将中学阶段作文教学按照不同标准分出那么多序列,每个序列的每个点又找寻到那么多课内外素材的支撑„„试想,如果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能拿出余老师现在这样的热情,那么我们势必也能爆发出我们的小宇宙。
总之,这次的学习真是收获巨大。因为我不仅仅在“阅读教学”和“文言文教学”方面得到了启发和指导,更主要的是对于“语文教学”、“新潮教学理念”、“语文教学研究”有了更全面更系统的认识。感谢余老师!
高二语文
年1月6日星期三
2016
第四篇:余映潮老师讲座
浅说语文教师的教学修养
余映潮
第一部分 优秀的学科教师是怎样的人
1.热爱学习的人
走向成功的基本前提:不怕劳累、占有时间,勤奋积累。2.定力强大的人
韧性就是激情,精华只能在严谨中收获。3.目标明确的人
教师的第一功夫是读出教材中的教育教学资源。教学技能是教师的核心技术
考试研究也是一种科学研究,这里面有着精深的学问。4.积累丰富的人
给自己多储备一些知识,让自己多增长一些学问,逼自己多增强一些能力。5.精于提炼的人
坚持“专项研究”是成功的秘诀。专项研究是微型话题的研究 6.技艺高明的人
学科的分类细密,全面发展的语文教师,一定要有一技之长。
第二部分 基本的教学修养
一、“八个第一”是我们心中牢记的指标
1.第一奋斗目标:课堂教学记忆精湛。2.第一基本功:用多种方法研读教材。
3.第一研究重点:高效课堂教学,规律出经验。
4.第一科研能力:提炼能力。多事情思考得多,用提炼的眼光来审视,我们就有更多的发现,从苦做到巧做。
5.第一写作能力:学科教学论文。以论文取代反思,标高,每个月、每学期 6.第一学术历练:小专题研究。俯首皆是,进入课本,引动你的思绪,比如:课文标题形式的研究,课后练习题的设题研究,课文导语研究,课文预习研究,连点成线,连线成块,集聚大量的资料我们就能够提炼提取。
7.第一进修策略:拥有学科专业杂志,这是专研的第一要素,成为一种习惯,学科专业杂志是前沿的,比任何导师都渊博,都忠诚地陪伴在我们身边。
8.第一优秀习惯:利用课文设计实践活动。利用课文设置活动,我们的习惯是拿着课文提问,利用课文教课文,我们应该设计丰富的活动。
二、耐力是一种智慧
一定要有“量”的要求。劳动量就大了,辛苦多了,多角度的磨练,我们就慢慢地变得有实力起来。
第三部分 提高教学技艺12法
一、用“理念占位”法提升自己把握高度的能力
(一)观察教学现象,提高教学理念。
比如: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的六要素(这也是评价一堂课的标准)(1)关注语言学用。
(2)关注技能训练。课标要求的学生读写能力训练。
(3)关注知识渗透。文化、文学、文章知识,特别是文章章法、文体、结构知识。
(4)关注集体活动。关注全班学生,比如朗读训练,集体训练反复读、训练,全班跟着老师的训练步骤层层推进,人人开口,背诵,(5)关注气质养成。老师语言一定要高雅,让学生阳光青春善于学习文质彬彬,在课堂上有修养。
(6)关注时间效益。当堂上课,不要预习。单位时间内的工作量是效率。教学意识、教学理念
(二)关于“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备课的要求,一般不少于3000字 1.非常讲究“课文研读”,避免平面的滑行。2.十分重视“教学思路”,3.关键在于“课堂活动”,不是提问回答的简单处理。4.时时关注“能力训练”,是听说读写的训练 5.精心考虑“积累丰富”,学生课中做好笔记。
注意:教材课文不是用来时时提问的,任何课文都需要“利用”训练学生的能力。例如:《新型玻璃》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四个“知道”
(1)知道一种概说文意的方法。老师说半句,学生补充半句,提取关键词概括文意。
(2)知道一种重要的说明方法。老师找出一句话,来提示,学生悟出来。(3)知道文章的一种开头方法。读第一段,你觉得是一种什么样的开头方法?先旁批注,再甲流。这是一种科学说明文的最基本的开头方法。
(4)知道一种介绍事物的方法
老师节选几段开头,再分析,总结规律是:先点出种类,再具体说明。写“加丝网”防盗玻璃,五分钟。
二、用“弱点反思”法提升自己高雅的教学的能力
(一)提炼高层次的教学技术来改变弱点
(二)改变陈旧或时髦的技能弱点
(三)我们大家都需要克服的弱点:
1.碎问碎读碎说:课堂教学中无用的话太多 2.无教学思路的切分,无让学生占有较长时间的活动设计,比如背诵训练,朗读训练。
3.缺少教学核心知能的教学训练。如语言学用教学,精读能力训练,文学知识的渗透。
4.教学中没有深入到课文的任何一个片段或者任何一个“点” 5.课堂教学中始终与单个学生的对话,无动笔要求,无积累意识。f.长期运用“小组展示”模式,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片刻安静的时间。教学手法低端平俗,长期让学生用句式说话,课堂掌声不断 最大的问题就是:以为阅读教学的任务就是解读课文。应该是利用课文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知识技能。
(四)关于“教学反思”的基本问题 我的学生有课中积累吗? 我的学生有能力训练吗? 我的学生有动笔活动吗? 我克制了碎问和碎答吗? 我的课堂是从容雅致的吗?
每堂课多问一下自己,就可以修正自己的课例。
三、用“枕边读物”法提升自己持续学习的能力
让专业杂志成为自己的枕边书,一份就可以了,12期,400篇左右。做读书卡片。
比如:读徐振维的《白毛女》教学实录的评课 四个主问题:
1.你能不能找出一个例子,说明人物动作符合他的身份和性格呢?
2.语言也是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不同的人物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语言。3.从同一人物,同一事物,前后不同的语言理解人物性格在变化
4.上面分析人物语言与身份性格的关系,都是一段一段或一句一句语言来写,你能够再选一个角度,来谈谈吗?
四、用“整体反复”法提升自己教材研读的能力
透过教学要看到教师的学问背景。例如:《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解读:从文学的味道得出“蓄势于前,急转于后”。分析、提取课文的能力训练点 课文第一部分的层次划分 重新拟制课文标题 概说故事内容
梳理、归结故事的情节脉络 概括文章的主旨 用成语评价人物形象
对能够表现课文全息的关键词进行提取 用朗读表达作品的意味
想象、续写故事情节的进一步发展 体味课文的表现手法
语言赏析特别是对“笑”的解析 对文中的“问”“答”的表达作用的赏析 赫尔墨斯心理分析
五、用“详写教案”提升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技能
1.两种中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最难写法 第一种: 第一部分课文签字赏析短文 第二部分课文教育教学资源分析 第三部分课文语言学习卡片 第四部分本课的教学详案 第二种:
课文教学设计的详案
课文教学另外一份完全不同的教学设计
比如:
复习指导教案的基本形式 复习目标 考点分析 原题试做 知能背景 答题指导 新题实践
作文复习指导教案的基本形式 训练内容 范文研读 技法点拨 佳作体味 新题构思
比如小学五年级《古诗词三首》教学创意 诗一(8分钟)笔记1:田园诗
笔记2:一年四季的田园风光引出的即兴创作 生读诗,读出味道,童趣,背诵
笔记3:一个学字,表现儿童的天真纯朴,富有生活情趣 《乡村四月》12分钟
读诗歌,旁批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活动,把七个字变成八个字,读诗歌 《乡村四月》
有(声)有(色)有()有()有()有()精读《渔歌子》
读诗歌,旁批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指导读诗,把一个字读出婉转的味道,话题:学生写感受这首词中最好的一个字、一个词或者一个短语 色彩之美、映衬之美
五、用“设计活动”法提升自己高效教学的能力
(1)彻底改变现在的阅读教学 以解读课文为目的的碎问教学 单纯的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模式 长时间提前预习的活动模式
(2)利用课文训练学生设计有力度的课中活动 “组织活动”是教师能力的试金石 “实践活动”是课堂训练的聚宝盆 “集体活动”高效课堂的顶梁柱(3)教学思路要作彻底的改变。
比如“板块式”教学结构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序曲
第一乐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读)第二乐章 假如你欺骗了生活(品)链接另一首诗歌,教赏析 哪两个词最有表现力?
第三乐章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写)写四句诗、五句诗歌,写句子、写诗歌 教师展示下水文 学生写
再出示中国诗人的开头范文 板块式教学的优点: 思路清晰,教学有序 层进式的教学结构
每个板块都是一个微型课
七、用“优化教学细节”法提升自己深化教学的能力
在学术上、学问上都能显现深度和高度 比如《大自然的语言》,用一个段训练学生能力 八个字:文意理解、精短细读 文意理解,物候学 细读第一段
第一练 认读识记美词
第二练 将此段分成两个层次(春夏秋冬、)第三练 短语句子评点训练“” 第四练 说明这段文字在全文的作用 第五练 美段背诵
八、用“苦练技艺”法提升自己优质教学的能力
攻克教学技能的关隘
1.练高强的研读教材的本领
2.利用教学资源设计学生的课堂训练活动 3.精于语言学用,技能训练和知识渗透的教学 4.运用“板块式”“主问题”手法
5.克制教学中的一切碎问与碎读,回避平俗手法。苦练最有学科特点的教学基本功:文体教学、朗读教学 比如“朗读”
《再别康桥》的朗读 读出宁静感、节奏感、伤别感
九、用“积累范例”法提升自己精神指导的能力
如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以课本为例来积累:
概写一笔 细写几笔
试点变换 渐写渐远《万寿山》 时令为序 层层推进
主次分明 详略得当《黄山松》 时间为序 先静后动《孤独之旅》 视点变化 描述精微
花开两朵 各表一枝《看云识天气》 大量地研究段落,进入你的眼帘,十、用“分类提炼”法提升自己试题研究的能力
如全国高考题说明文第一题
下定义、提取关键词、压缩语段、总说句、写总结句,不高于15个字、写图案的要素,说明寓意。摆脱题海战术,十一、用“千字短论”法提升自己文章写作的能力
第一习作训练:写作教学论文
论文习作的基础就是研究,有深刻的研究才有论文。
教学论文写作“经验”研究,有非常多的着眼点,如:观点论述、专题研究、教法探索、技法例读、课文欣赏、学法指导、作文辅导、创新研究、教学智慧、经验介绍、课例品评、说课文稿、教案设计、教学随笔、课中偶得、备考研究、听课评课、语文知识、辨析指正、教学反思···在教学中专注于什么样的思考与探索,就可能写出什么样的文章。如《孔乙己》第一段赏析论文
十二、用“专项研究”法提升自己学科教研的能力
专项研究—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有效治学方法。专题研究又叫小专题研究、微型课研究、个人课题研究、细节课题研究,凡优秀的教师。如《家》
一个细节写家的生活温馨
通过一个人物特别的体征来写家庭生活的温馨 用侧面烘托写家庭生活的温馨 用一件完整的事写家庭生活的温馨 用一天的生活来写 小专题研究的操作一
触动、联想、大量积累素材、分类、排序、命名、成文 如《诗歌赏析》的四字教学 小专题研究的操作二
大量观察、不断抽象、提升规律
专项研究是抓手,是线索,是目标,需要长期的积累。
余老赠语: 每天做一点。韧性就是激情。趁着年轻多做事。
第五篇:听余映潮老师讲课有感
听余映潮老师讲课有感
文学院 102班 武永梅 10111207 通过学习余映潮老师的讲课视频以及阅读他的一些作品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不管是在阅读设计,提问设计,各方面都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想主要想说说让我感受最深的两点。
首先,在教学整体设计思路上,他总能巧妙的运用板块设计法,即教学的过程、教学的内容呈“板块”状并列而又一步一步地逐层深入。这是一种大众化的实用的而且具有一定艺术性的教学设计思路。比如就《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歌的教学设计来说。他没有像常规的教学设计一样按部就班的先读,然后一句句分析诗歌。而是将课堂内容分为四个乐章。把诗歌按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你欺骗了生活”——“假如生活从心开始”三步进行分析,层层深入,这样做让学生在不自觉中理解并吸收诗歌蕴含的人生哲理,紧扣诗歌主题的比较阅读也使教学变得新颖有深度。而最后一环节的实践写作更是既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更让学生的在这一诗歌中学到的哲理内化和升华。真正做到了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的教学,而这一过程又是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上进行的。这样巧妙而全面的教学真的非常让人佩服。但我也相信这不是很容易就能做到的,这一定是建立在对文本的深入专研,丰富的积累和实践经验以及精心设计的基础之上。其次,在课堂问题的设计上,他总能以几个主问题巧妙地贯通整个课堂。而且这些主问题的质量之高让我非常佩服,这也是我很困难做到的。比如他讲的《七颗钻石》中的主问题设计,在文本研读中通过让学生思考“话题一:不写第一段不行吗?话题二:不写小狗与过路人不行吗?话题三:不写水罐的“变”不行吗?话题四:文章结尾不出现“七颗钻石”不行吗?”四个问题来一步步深入课文。这四个主问题每个都有着深刻的意义,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不得不主动地深入课文,开动思维,并自己找到答案,而且在解决问题中自动理清思路,理解文章内涵。而不是像传统教学的成串的“连问”或者简单应答的“碎问”以及对学生随意的“追问”那样,而是提出主要的几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让学生自觉而主动的深入文本,开动思维。这种高质量的主问题的设置是教学成功的很关键因素,但我想这种问题要想做到高质量必须做到深入的多角度的研究文本,只有教师思维发散才能引导学生思维发散嘛!所以我们必须要善于专研,善于动脑。余老师这样成功的教学设计让我佩服,当然我也受到很多启发,但我承认能运用到实践中技能却也只能是鹦鹉学舌。因为我相信这份成功绝不是轻易能做到的。在自己没有真正的实践体会以前我并不知道这有多难。但我也相信这不是余老师的先天所条件决定的,而在于他后天的学习。是深入的专研和理解文本,丰富的积累和实践经验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余老师50岁以后才走向展示课堂教学艺术的讲台的。可想他成功课堂的背后有多少付出和心血。所以我想我们现在必须积累更多的知识,在教学中要深入全面的专研文本,精心的做好教学设计。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我们要走的路还有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