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云鼎新城儿童大世界调研总结
云鼎新城儿童大世界分解
项目位置:
七一路与大庆路交叉口 建筑面积:
7千方左右
商场定位:
以儿童为主题的中高端综合商场,包括儿童服装、床上用品、玩具、游乐场。
推广销售模式: 招商、销售同时进行。
招商形式:
商家向公司招商部提供品牌资料,由招商部审核是否允许此品牌进驻商场。
销售模式:
交一万抵五万。每年返现合同额的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三连续返现八年。八年后可以自主经营本商铺,也可以继续和商场续签合约。
销售状态:
商场3、4、5层都已经售完,1、2层目前认筹中,一万抵五万。
商铺面积:
有50平米左右的,也有15平米左右的。
价位分布:
3层2.2万/平方米、4层1.5万/平方米、5层1万/平方米。
经营计划:
负一层为万果园购物广场、一层、二层为儿童服装、三层四层为文具和玩具、五层的儿童游乐场。
第二篇:2013留守儿童调研总结
广西大学
学生爱心协会
暑期社会实践——爱心广西行
“杨青春正能量
筑美丽六林梦”
关爱百色田林县八渡乡六林村留守儿童
社会调查报告
/ 10
一、调查背景: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在京召开,选举产生的以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政府提出了“中国梦”的这一伟大理想。随着农村富余劳动的转移,进城务工农民日益增加,他们留守在农村的未成年子女(留守儿童)也日益增加,已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也是一个弱势群体,成为一衷煺遍的社会现象。而这一现象的产生同时也导致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从此缺失亲情的抚慰,形成了情感的空缺。
二、调查目的:当今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大浪潮下,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从而出现留守儿童缺乏监护、家庭教育缺失、儿童自我防范意识薄弱等问题。我们将对此展开一系列的调研走访,从留守儿童的问题上进一步了解六林的经济、文化、教育水平等情况,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我们的解决方法并通过文字、图片、视屏等方式加强对外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情况,以给予帮助,并探索高校与山区留守儿童学校结对帮扶的长效机制。
三、调查时间:2013年7月16日——2013年7月21日
四、调查地点:广西百色市田林县八渡乡六林村
五、调查内容: 1)六林村基本情况 2)六林村教育发展情况 3)六林村留守儿童情况 4)六林村儿童安全现状
六、调查形式:
1)问卷调查 2)走访调查
七、调查对象:
当地领导、老师、小学生以及居民
八、调查结果分析:
(一)六林村基本情况:
六林村全村109户人家,有壮,汉,瑶三个民族,其中壮族人口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六林村分为四个屯,分别是六林、六
六、那言、那娥屯。
1、六林村经济作物单一,自给自足
/ 10
六林村主要的农作物是玉米,同时适当种植一些水稻和甘蔗。六林村山大坡陡, 耕地面积较少而且缺乏水源,水稻收成不好。降雨量的时间分配不均严重威胁着六林村当地农业种植的发展。六林村的耕地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六林村每家可以分到1-2亩田地,由于当地多山地,因此田地地块小,且零星分散,离村屯远, 耕作管理十分不便, 产量低而不稳。当地政府积极推广甘蔗种植,为种植甘蔗的农户提供贷款。但是由于甘蔗种植受天气影响较大,投入成本相对较高,所以对于当地农民来说是存在着较大的风险的。近两年因干旱收成不好,村民损失严重。
2、六林村畜牧业不兴,难大规模养殖
六林村大部分村民都养骡。六林村山地多,且较为陡峭,村民们养骡来帮忙拉货物。基本上每家每户都养猪,但是每户饲养的猪的只数都较少,一般为1-2头,都是过年时作为年猪(春节是用来祭祀和食用的猪)之用,之后做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腌猪肉。此外这里的很多家庭还会饲养一些鸡鸭等牲畜。
3、六林村交通不便,运输困难
六林村是个较为封闭的偏远小山村,道路建设由于当地政府兴建水电站计划延误。资金的缺乏,导致道路崎岖难行的难题一直都没有得到解决,村民们生产的农产品运很难一次性大量运出山外,日常生产、生活用品主要靠摩托车和小型货车运进来。六林村内各寨屯之间的道路崎岖不平,多有陡坡,宽度狭窄。一面为山壁,偶有石头滑,;一面临渊,威胁出行安全。村民进出乡里很不方便,主要靠步行和骑摩托车,若是下雨天,道路泥泞,根本就无法骑摩托车出入,只能靠步行。特别是通往那娥的道路要经过一条小河,遇到下雨天摩托车根本就无法通过。
4、国家惠农政策
近年来,政府的惠农政策不断深入农村,涉及到千家万户,退耕还林补贴等惠农政策使农民得到了不同程度实惠。但有时各种补贴由于资金不到位或到位不及时。
据村委介绍:六林村凡60岁以上老人均可申请国家补助,但补贴低,且资金到位滞后。六林村符合申请“低保”的农户很多,但是指标少、流动性比较大,低保指标远远不够,很多有需要的村民未能惠及到。“五保户”一共有3户。
5、医疗条件
在六林看病难仍是六林村现在需迫切解决的一个问题。村中心只有一个小卫生室,但现在却无医生。乡里只有一个卫生院,医疗条件严重落后,且车程近半
/ 10
小时,一旦有什么突发大病,伤势严重的很难得到及时的救治。到县里虽然医疗条件较好,但近两小时的路程,且路况不好,突发疾病基本不用考虑到县里治疗。
(二)六林村的教育情况
1、基本情况
全村村民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全村只有一所小学——六林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制),共有学生136人,含周边村的学生。其中留守儿童12户(父母均不在家,一年回家一次),其余多为父母一人外出打工(农忙时回家),一人在家务农。因大部分学生家里离校较远,因此小学实行寄宿制,寄宿学生近100人,都为周末才回家,家庭教育严重缺失。教师多为本村人,师资不足。
村里有一所幼儿园,教师两名,为本村人。与小学一样,家远学生寄宿制。
2、学校教学基础设施
小学学校部分基础设施经多方努力正在完善,学生教学楼、食堂正在建设当中。学校有一个篮球场,两个乒乓球台,但十分破旧,篮球场破损厉害,基本不可正常使用,乒乓球台只用一块木板作为分隔线,体育教材基本没有。宿舍为教室改装,条件较差。无电子教学设施。
幼儿园为村民家一楼,仅80多平方米,分为两间,几本无教学设施。
3、家庭教育
由于学生多为寄宿制,家庭教育缺失。在对六林本屯非寄宿家庭走访调查中了解到,父母多数希望小孩能上大学,但因自身受教育程度不高,及忙农活时间有限,对小孩学习关心不到位。由于学校采取在校完成作业制,而没有家庭作业,不能及时了解小孩学习情况。
4、后续教育
中学位于八渡瑶族乡,但村民对于教育的重视度总体上不高,很多学生初中毕业后就出去打工,或因为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允许继续读下去,或因为不想读下去而外出打工,导致学生升高中率低,至今为止村里只有6名大学生。
(三)、留守儿童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 1)家庭教育缺失严重
在我们的走访调查过程中发现,六林村除本屯30多名学生外,其余包括六
六、那言、那娥屯80多名学生以及周边村学生,因路途遥远,那言距学校约2.5公里,六六距学校约2公里,那娥约5公里,学生多为自己结对徒步上学,近的 4 / 10
行程40分钟,远的两个多小时,且山路崎岖陡峭,危险程度高,考虑学生安全,学生都寄宿学校。
学生寄宿学校,导致与父母接触时间减少,家庭教育严重不足。父母是小孩的第一任老师,对小孩的健康成长起关键性作用。但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该村小孩4岁多就送到村上幼儿园托管,且除本屯外,其余屯的多为寄宿,这是一个非常严重问题。
此外,在对本屯非寄宿的35户学生家庭的走访中了解到,家里人对学生辅导学习不足,只能辅导一部分内容或没有人占74.29%,学生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达2小时以上51.52%,且没人监管看电视的达70.58%,而学生主动帮家里做家务的仅占34.29%。由此可见,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不好。
2)学生心理健康
平时缺乏亲情的关爱,父母打工或学生寄宿儿童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缺乏亲情关爱会对孩子造成许多不良的影响,最为直接的也许就是孩子在生活上很难得到很好的照顾,儿童成长期间缺乏抚慰与关怀,使孩子无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心理健康问题突出。这也是我们应该给予重视的。
在对寄宿学生问卷调查中,结果显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主要问题为:心理话最想对谁说父母说占82.86%,想和父母住在一起占85.71%,但因寄宿学校或父母外出打工,父母却不能长期在身边,导致学生无倾述对象,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虽然学校老师经常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但师资不足而学生较多,导致老师不能及时正确引导孩子,阻碍了学生的正常成长。而在对学生“中国梦”的调查中,学生的理想:老师(10个)、医生(8个)、司机(6个)、警察(6个)、当兵(6个)、上大学(4个)、歌星(2个)、铠甲勇士(4个)赚大钱(3个)、帮父母干活(5个)其它(13)不知道(15)。结果显示,能树立正确理想的学生有 52.5%,不能明确理想的占47.5%,情况不容乐观,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重中之重。
(3)学生安全现状
在调查过程以及自身体验中,我调查小组发现威胁学生安全的情况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学生上学路程过远,道路崎岖不平,多有陡坡,宽度狭窄。而学生多为结对上学。一山路面为山壁,偶有石头滑,;一面临渊,威胁学生安全。下雨天,道路泥泞,步行极易打滑。特别是通往那娥的道路要经过一条小河,遇到下雨天根本就无法通过。学生滞留途中下河玩水的问题威胁生命安全。
/ 10
2、学校设施过于陈旧,操场地面不平,不利于学生正常活动。学校围墙不完善,操场一面临陡坡,近80度的斜坡有6-7米深,却无围墙阻拦,学生课后在操场玩闹极易发生事故。
3、村里有卫生室,但在前年村里唯一村医调到了县里,目前处于无医生状态,而最近的卫生院在乡里,距离村里有30多分钟车程,路途坎坷颠簸,一旦学生出现紧急状况,不利于及时救治。而且卫生院医疗条件较差,县里虽然有大医院,但考虑2个多小时的路程,情况不容乐观。
九、由调查结果引发的思考
以上就是我们调研走访六林村村民、学校了解到的当地大致情况及留守儿童现状。从总体上说,六林村的经济水平低,导致留守儿童问题突出。根据我们对六林村的调研了解,解决留守儿童问题,首先要促进当地其经济发展,而发展经济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立足当地。
(一)发展经济,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1)修路是当务之急,路通才致富
要致富先修路,六林村只有早一天修通贯通全村主要各大队公路,才能早一天脱贫致富。把引进来,走出去,双向结合,才更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各有关单位应能够深入当地,了解情况,积极把六林村民的交通愿景反映,申请投入更多修路经费提供支持,把六林村的交通做好,真正方便村民最基本的出入,同时解决看病远、运输难等一系列问题。这也是给六林村发展经济最根本的基础。
(2)完善水利工程建设,保障农业稳定发展
六林村农业生产发展缓慢,人们的生活水平难以提升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水资源缺乏这一因素的制约。针对这一状况,当地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建立水利工程基础设施来解决六林村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的问题,以此来保证六林村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3)政府积极引导,扩展当地经济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单纯的种植业已经不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已刻不容缓。政府要根据六林村的实际情况,立足实际,创新观念,加大农业产业调整力度,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养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增强农民农业增收的能力。大力发展村畜牧业和养殖业,政府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针对贫困村的特困户给予一定的资金援助或者落实好各种畜牧补贴政策。加大对养殖户的投入和资金扶持力度,多渠道争取牧业
/ 10
贷款,为农民的增收提供更多的途径。政府要积极为农民争取更多的福利,办农民最需要的事情。实地深入了解调查情况,积极宣传到位国家对农村优惠惠农政策。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在发展本村经济这个点上。
(4)加强农村教育,全面提高当地人民素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想实现六林经济的发展就必须依靠高素质人才,当地政府应积极引导大家加强对基础教育的重视,为当地人才培养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在重视基础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青壮年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六林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农民外出打工所得,为了使得六林的青壮年劳动力的劳动价值能更好地实现,当地政府提供一定的就业帮助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就业帮助这一问题,我们也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加大返乡农民工的技能培训。
二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民工返乡情况的了解工作。(5)解决医疗问题
在六林村,医疗是个严重的问题。在农村,体力劳动是基础,保障农民身体健康,就是保证经济发展。农民从事体力劳动,难免会出现各种安全事故,好的医疗条件就是好的安全保障,农民才能放心劳动。解决医疗问题是一个重点,关键还是经济杠杆和政策支持。
政府层面:
1、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村公共医疗的投入力度。改变现有的国家财政支出结构, 将农村医疗费用全部纳入预算支范围,加大财政对于农村公共产品的投资,提高农村医疗卫生费用在农村公共产品中所占的比重;
2、加大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国家应该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机,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力度;
3、积极引导医学人才流向农村。国家也应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医学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和城市医疗机构的先进工作者积极投身于广大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并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清退无专业证书的医务人员, 严厉打击游医、庸医,从而更好的维护和保障广大农民生命和健康。
农民自身方面: 1.关注新闻,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了解最新政策动向;2.积极主动参加新农合医疗制度。政策的有效实施不仅靠政府,还在于人民的主动性。3.享受应有权利,积极报销医疗费用。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是政府拨款,为农民排忧解难,消除因病致贫等现象出现的有效措施,广大农民应积极响应政府出台的政策,积极报销医疗费用,使合作医疗实施更完善
(二)关爱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出现上述的问题,不仅会危及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会给农村的教育以及社会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 10 的策略上,应以完善家庭教育机制为先导,以完善学校解决这一问题的功能为保证,同时发挥政府的强有力职能作用,从源头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弱势的现状。
1、建立完善的家庭教育机制。家庭是教育儿童、少年最重要的场所,家庭教育对子女将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要重视起对儿童的教育。首先,要纠正一个认识上的错误,即仅关注挣钱给孩子吃好、穿好等物质上的满足,取而代之的是要加强与孩子情感的沟通,让他们体会到父母的爱,巩固和亲子关系,这种给孩子精神上的温暖是物质满足所远远不能比及的。父母要充分注意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方式,应该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对留在老家的孩子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加以关心、教育和指导,除此之外,还应经常与子女的任课教师、班主任联系,了解他们各方面的表现。其次,父母在委托监护人之前,应该慎重考虑被委托人是否具备监护能力,应尽可能把子女寄放在有一定学习环境,比较有文化的,并且有一定责任感,能更好地监督和指导自己孩子的亲朋好友处,如果被委托者年龄很大,身体欠佳,责任心不是很强,本身的行为能力有限,那么这种委托不但没有意义,甚至有害。
2、完善学校教育功能。在农村,学校教育应该成为影响留守儿童成长的主渠道,努力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这就要求学校的教育理念要更新,即从单纯追求升学率转向追求全体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上来;对留守儿童建立分类管理档案,因材施教,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心理变化构建档案体系。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优势,特别注意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提高他们对教育的认识。对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的学生,老师要加大家访力度,或通过电话、信件等形式,向家长汇报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疏导。针对留守儿童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工作。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利用春节、假期孩子父母返乡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充分交流,形成合力效应。
3、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的作用。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需要各个部门和各级政府的协作才能完成。各个部门和各级政府的责任主要是在政策层面上采取措施,以确保教育的公平、和谐发展。要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城乡结合,统筹安排。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以对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同时对农村留守儿童要进行有效的教育与管理。加强对是农民工以及留守儿童家庭家长的培训工作。通过对农民工进行教育,提高他们对子女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引导他们妥善处理提高经济收入、改善生活条件与子女教育之间的关系。
4、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外出务工人数逐年增加,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随之增加,由此而引发出留守儿童在成长
/ 10
过程中的教育、心理、健康、安全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留守儿童安全问题日益成为焦点。按照法律规定,父母是儿童的第一监护人。当父母离家外出打工时,大部分儿童就处在监管失控状态。由于孩子天性好动,父母不在身边时,孩子都特别调皮,虽然很多孩子都有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在照看着,但毕竟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年纪大了,孩子们常常不把他们的话放在心上。由于农村儿童缺少了父母的监管,于是悲剧常常在他们身上发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推进农村留守儿童素质教育的三套马车。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体,而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延伸和发展。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互为补充。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缺失,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乏力,严重地影响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发展。因此,加强留守儿童学校、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的联系,构建农村留守儿童一体化的教育网络保障体系,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的又一重要渠道。
十、结语
在短短的6天调研时间里,我们调研组在走访中取得丰富而实际的调研资料。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调研成果,真实地反映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情况,了解了当地教育现状,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了解六林从而能够动员个人、组织、企业、政府和社会上的一切力量,真真正正切实改善当地人民贫穷落后的生活状况,提高当他们的生活水平,改善当地教育环境,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此次到六林村开展三下乡活动,我们的目的在于发挥自身的智力优势和知识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学习和宣传的思想,亲身体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含义,积极向广大人民学习,在社会实践中检验自己,完善自我。
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爱传遍广西,带动更多的人来关注我们的公益事业,一起投身到我们“爱心广西行”队伍中来!了解农村、关注贫困山区,关心农民,关爱山区留守儿童。关爱山区留守儿童,尽我们的能力,在进行义务支教活动的同时探索高校与山区留守儿童学校结对帮扶的长效机制。
广西大学学生爱心协会
/ 10
2013年9月21日
/ 10
第三篇:对于妇女和儿童调研报告
关于妇女和儿童的调研报告
一、城镇化对妇女儿童带来的影响 (一)城镇化急于求成,妇女儿童被有“边远化”的倾向。
一些地方在城镇化初期,认为有了物质金钱就有了一切,忽略了妇女儿童的实际需求,让妇女儿童成了留守人员。由于缺乏家庭精神上的完整的温暖,就会让一些歪风邪气有机可乘,一些妇女往往在孤独时刻染上了不良习惯,来排遣心中的郁闷。儿童由于家庭的疏于管理和缺乏基本的温暖,在学习成绩下降和学校的伙伴关系不畅的软弱时刻,被一些社会上不良分子拉如歧途,辍学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开始偷盗和抢劫。
(二)城镇化的进程中,居民集中居住,实际上亲情有疏远现象。
由于国家对城镇化的规划要求,现代人都住进了高楼大厦,邻里也被水泥墙和宽阔的道路隔离开来。这样的居住改善虽然是利大于弊,但是也造成了妇女儿童和亲族邻里之间的交流不断减少,加上了生活压力的加大,人口流动加快,邻里互不相识的情况增多,妇女特有的“家长里短”没有了倾诉的空间甚至没有了倾诉的对象;儿童之间特有的童趣嬉戏也被减少,变成和城市里的许多人一样,“宅”了起来。
二、预防和控制出生缺陷(一)出生缺陷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是环境因素。主要指育龄妇女在孕前、孕期受环境污染的影响而造成的出生缺陷。其中包括物理因素(如噪声、射线、电脑、电波、汽车尾气、塑料垃圾等污染)、化学因素(重金属和各类石油化工毒物、农药、化肥、食物添加剂催化饲养的禽、畜及水产品等,对胎儿有致畸危险的药物如抗生素的不当使用等)、家庭环境因素(吸烟与酗酒、家庭装修所致污染、卫生习惯差或饮食结构不合理等),通过不同环节、不同方式作用于人体,影响到胎儿,造成多种缺陷。
二是遗传因素。许多常见的遗传病都可传给后代,如染色体、基因突变。还有某些传染病及性病,如乙型肝炎、疱疹病毒及支原体感染、梅毒、淋病等,病毒的遗传物质进入母体细胞后也可传染给胎儿,造成胎儿流产或畸形。
三是社会因素。一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想方设法生育男孩,而不愿接受婚前医学检查和产前诊断以防缺陷儿出生。二是育龄妇女缺乏优生优育相关知识以及预防出生缺陷的措施。如孕产妇年龄过高或过低容易引发出生缺陷,但很多高龄或低龄孕产妇缺乏预防措施。近年来,孕妇年龄小于20岁、大于30岁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增高。
(二)对出生缺陷干预的几点措施 1、提高认识,明确责任。XX 领导高度重视婴儿出生缺陷,建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积极与各个部门联系开展工作,把降低出生缺陷作为以人为本的大事来抓。
2、加强宣传,普及教育,营造全社会关心出生人口素质的氛围。一是充分利用 QQ 信息平台、飞信、微信、宣传册、宣传栏等方式,大力宣传积极搞好防止出生缺陷工作。二是妇联积极联系辖区医院,邀请医师为辖区广大妇女开展从新婚保健、优孕指导、孕期胎教、优育指导以及关注生殖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等各方面的宣传教育,并免费发放宣传品、免费提供专家咨询。
3、认真实施,多方配合。辖区妇联和计生部门,积极为广大未婚及已婚夫妇提供免费的婚前、孕前检查,有效的降低了先天缺陷婴儿的降生,也为贫困家庭减轻了负担。
三、儿童保护的探索与实践 (一)问题
我辖区就辖区儿童保护方面情况做了调研,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一是对儿童保护的认识不全面。很多人知道要保护儿童,但是,现在人口流动性大,领里关系不紧密,关起门来生活的人较多,使得一些侵害儿童权益的事不能及时被发现,等出了大问题才有人处理。二是制度建设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制度创新不够,使得基层人员在执行时比较为难。上级的很多制度连一些基层工作人员都不知道,相关部门没有专门的培训,造成很多政策无法落实到位。三是服务经费不充足是源于政府在公务服务方面的投入的不足。基层没有专门的经费来保障儿童保护工作的开展,一般是辖区出于责任来开展。四是辖区服务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缺乏与儿童沟通互动等专业服务能力。对儿童的照顾集中在经济层面,心理疏导和家庭治疗比较缺乏。五是对儿童的服务手段成人化、寒暑期的教育较表面化、不能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对家长的儿童教育知识的辅导仍不够系统,属于短期行为。
(二)开展辖区儿童保护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1、广泛宣传儿童权利,营造儿童全面发展的良好氛围
为让更多的人了解儿童权利、维护儿童权利,共同构建儿童保护的社会体系,辖区采取多种方式宣传以提高公众儿童保护意识。辖区利用 QQ 信息平台、飞信、微信、微博、宣传栏、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儿童保护的宣传效果;
2、开展儿童权利培训,培育公众儿童保护的理念 充分利用辖区的家庭教育中心和辖区大学平台,邀请司法局、教师等行业的志愿者免费开展面向辖区群众、家长和儿童等各个层次的儿童权利保护知识宣传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公众的儿童权利意识和儿童保护水平。一是面向家长。主要是儿童权利的基本知识,儿童营养与卫生保健、常见病防治、意外伤害预防控制、心理健康、青春期健康教育知识;家庭教育知识;法律教育、同伴教育、儿童参与能力培养。二是面向儿童。主要是儿童权利公约及儿童的基本权利、生活中的权利、如何维护自身的权利;安全知识讲座;儿童法律教育;同伴教育;儿童参与能力培养。
3、创新方式开展儿童保护 为提高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减轻家庭负担,我辖区在今年夏天建立“XX 家园”。我们联系了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到 XX 家园,通过开展法律知识小课堂、防灾小知识等课堂活动,来提升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受到了小朋友及家长的一致认可。
五、女性养老服务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一)问题的提出及综述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龄问题日益成为众多国家关注的焦点,而我国也提前进入老龄社会,成为名副其实的“未富先老”的国家。面对如此严峻的老龄化问题,养老日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难题。目前,社会上呈现出三种养老方式: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家庭养老是最为普遍也是最为老年人所接受的养老方式,而正是这种最为普遍的养老方式却日益遭受严峻的考验。自计划生育实行以来,家庭结构日益核心化,养老对于子女来说负担越来越重;并且子女的养老敬老意识日渐淡薄,老年人处于不利境地。而机构养老由于成本较高、缺乏家庭温暖、社会隔离等原因无法得到老年人的亲睐。对此,政府部门提出了“居家养老”的新模式,即老年人居住在自己的家中,同时享受辖区提供的专业化服务,是一种以上门服务和辖区日托为主要形式,以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为内容,并为老年人解决日常生活困难的养老服务模式。这种养老模式能让老年人在自己所熟悉的环境中生活并接受辖区的各项专业化服务,使老人充分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并能充分利用辖区资源和家庭资源解决养老问题,减轻政府负担。目前该种养老模式越来越受到老年人与社会的欢迎。
(二)现状、需求、对策
1、了解途径
通过调查有部分老人对于居家养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真正了解居家养老的老人还是很少。而老年人对于居家养老的了解途径,主要是通过辖区宣传、报刊书籍、电视广播、亲戚朋友和邻居,其中通过辖区了解的老人最多。我辖区对于宣传居家养老很重视,利用 QQ 信息平台、飞信、宣传栏等方式进行宣传,但由于不少老年人行动不便或文化程度较低,他们不太能够关注到这些信息。
2、日常生活照料方面
20XX 年,我辖区建立了第一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并有专门的养护人员为女性老人提供服务,志愿者也会上门为老人提供一些简单的家政服务及心灵慰藉,该项政策普遍受到了老年人群体的欢迎,但在实行过程中却遇到种种困境。首先由于受到资金等方面的限制,政府虽然为居家养老拨付了专项资金,但是该资金只能用于居家养老的装修和购买器材,我们想为老人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服务,但是苦于无人、无资金而无法向深入开展,光靠志愿者来支撑,就目前来说是不现实的,这就形成了一个困境。
3、医疗卫生需求方面
为了迎合广大辖区居民的医疗卫生需求,解决大医院人满为患的困境,翠屏路卫生服务站为我辖区居民提供服务。但据我们的调查,享受过辖区医疗卫生服务的老人中不到一半对辖区的医
疗卫生服务站采取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态度。不少老人反映辖区卫生服务站药品较少不能满足其需求。
我辖区“未雨绸缪”,利用现有资源辖区大学平台,邀请辖区医院的医师为女性群体经常开展医疗知识讲座,并经常要求医师参加我辖区组织的志愿者服务,为居民群众提供咨询服务和派发医疗保健手册。辖区医院还为 60 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免费体检、上门诊疗等措施对于疾病的预防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据调查真正去辖区医院享受免费体检的老人不是很多,主要是因为居民群众主观的认为辖区医院技术、设备不好,对辖区体检结果的信任度不是很高造成。
第四篇:关爱留守儿童总结
用爱关注,用心呵护
——发挥党支部在关爱留守儿童中的作用
近几年来,随着农民工远走他乡、离异家庭不断出现,留守儿童人数也在逐年增加,成为了一个沉重的社会问题。“掌上明珠”成了与父母长期分离而缺少关爱的弱势群体,他们在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照顾下、在缺少父母的关爱下成长。这导致很多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受到影响,他们普遍的特点是学习习惯差,行为能力差。如果不予关注,将会影响其健康成长。
我校党支部及时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纳入党支部日常工作当中,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沟通与交流,用爱关注、用心呵护,让他们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为留守儿童筑起“温馨之家”。
一、健全机制,完善体系
1、成立两个组织。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校长(兼书记)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工会主席、教导主任、总队辅导员、党小组长任成员。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小组,副书记任组长,成员有31名共产党员和28名班主任。
2、制定五个制度。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党员包保制度、教师结对帮扶制度、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关爱留守儿童的应急机制和检查考核机制,与党员签订帮扶责任状,与班主任签订目标责任制,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考评的一项重要依据。
3、明确日常工作。工作小组负责关爱留守儿童的日常管理,完善留守儿童档案,由专人负责留守儿童的档案管理,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确立“关爱工程”,搭建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平台。使全体党员和教师当好留守儿童行为的“监护员”、感情的“交流员”、生活的“管理员”、思想的“辅导员”和健康成长的“指导员”。
二、发挥党支部的堡垒作用,让党员成为帮扶的中坚力量
1、形成帮扶体系。校党支部、教导处、少先队大队同心协力,把关爱留守儿童与党员“两学一做”常态化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建工作规范化系列活动相结合,与学校的师德建设和习惯培养特色化学校建设相结合,形成了党支部、教导处、少先队、党员示范岗、班主任帮扶教育体系。先后组建了
党员帮扶团队、爱心志愿者团队、五老爱心团队(老干部、老党员、老红军、老教师、老模范),与留守儿童“结对子”。
2、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党员包保留守儿童的活动中,党员对包保的学生每星期至少一次谈话,帮孩子解决每一个问题,在生活、学习、品行等方面给予特殊关爱。共产党员张春歌同志帮助的留守儿童叫刘安琪,父母离异,母亲重新建立家庭,常年在沈阳、吉林两地生活,根本无法照顾到孩子,孩子随姥姥一起生活,成了一名留守儿童。张老师经常看到她睁着大大的眼睛,眼睛里满是忧郁,课堂经常走神,课外经常独来独往,即使老师问她问题,她也只是点头或摇头,要不就是简短的几个字。面对这样的留守儿童,张老师尝试着培养她的自信心,学校要编排文艺节目,有意将她送去参加,天气炎热,其他孩子练一会,休息一会。可她并不这样,而是利用休息的空当,反复练习每一个动作,豆大的汗珠从她额上落下来,可她浑然不觉直到老师满意为止,终于在“六一”文艺表演中,她优美的舞姿赢得了阵阵喝彩。现在她信心倍增,什么活动都想参加,演讲、舞蹈、绘画、作文等,她从不放过每一次能锻炼自己的机会。她的班级还有一个叫李响的孩子,父母离异,都在广东,孩子随着奶奶在合隆租着房子生活,去年9月,也就是在开学初奶奶遭遇车祸住进了医院,李响无人照顾,张老师就毫无顾忌地把孩子接回家里照顾个半个多月,给他家的温暖。党员的示范表率作用是无穷的,其他老师在党员们的带领下纷纷做好自己对留守儿童的帮扶工作。
三、架起沟通之桥,耐心倾听留守儿童的心声
1、遵循“三个优先”工作原则。对“留守儿童”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让他们感受到大爱无疆,真情无限。
2、走近留守儿童。和他们亲切交谈,聊学习、聊生活、聊亲人„„无所不谈。课间,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做活动,打篮球、踢足球、丢手绢……教师们和这些留守儿童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其他的孩子看到老师“特别关爱”留守儿童,也主动关心他们了,并和他们交了朋友。
留守儿童何清新,性格内向、不爱说话、自由散漫,胆小怕事、自觉性差。为了了解何清新的情况,班主任尹老师来到何清新的家,当看到破落不堪的土墙房子时,老师的心被触动了!经了解发现她是由爷爷奶奶抚养,爸爸在沈阳打工,妈妈不知去向。爷爷奶奶只晓得让孩子吃饱、穿暖,很难在学习上帮助教导,对
孩子的作业辅导、督促、检查根本无法做到,她的心中非常渴望爱。如何使她感受到还是有人爱她,关心她呢?尹老师就在在班级里开展了“手拉手献爱心活 动”,这样就出现了几位特别关心她的学生,在生活上给她捐助,不仅捐助资金,还捐助衣物等,她的一些课外等读物基本上都是学生们给的,在学习上有几个同学时时刻刻帮助她。尹老师还经常找她谈心,帮其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正确认识自己的家庭,并教育她要孝敬老人,要与同学友好相处,多为别人着想,宽容待人。刚开始,这个孩子和老师谈话的时候还有点拘束,在多次谈心后她放开了,愿意和老师交流她的想法,说她的事情!现在,何清新的心情开朗起来了,性格活泼起来,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比学习上的辅导更为重要,要诚恳的对待他们,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走进她们的内心世界,倾听她的心声,了解到她真正需要什么。
四、做好与留守儿童父母和监护人的沟通
1、走进家庭。以党员为主力,以班级为单位,所有教师认真细致地进入每个孩子的家中,与监护人交流。及时有效地将孩子在家里和学校的情况进行相互反馈。常常有一些爷爷奶奶找到老师,说他的孩子在家中不听话、不做作业,管不住,让教师在学校多管管。这些学生往往由于其爷爷奶奶忙于农事或与孩子很少交流,不知孩子之所想和所需。通过“大家访”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化解问题,使双方有的放矢地加强对孩子的教育,让孩子在一个轻松关爱的环境中自由地成长。
2、请进校园。开展了“教育开放周活动”,每学期开学初都开展教育开放周活动,活动分“学校-班级-社团”几个层面进行,聘请教育专家或者家长向家长讲述家庭教育方法,班级教师开展主题活动,展示孩子的方方面面,社团活动向家长开放,让家长看到课堂以外孩子的模样。
五、积极开展活动,从正面引导教育留守儿童
1、开展法制教育活动。每个月,党支部都会组织留守儿童开展一次安全与法制教育讲座,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与法制观念;
2、开展“关爱留守学生手拉手”主题活动。以班级为单位举办将非留守生与留守生结成对子,实行“一帮一”互助活动。积极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上、学习上的困难,使他们自觉改正不良嗜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消除他们孤单、悲观的心理因素,让他们领悟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之情,使他们愉快地生活、安定地学习。
3、开展社团活动。学校得到国家福利彩票基金资助的“乡村少年宫”,共开设了18个社团,积极鼓励留守儿童参加社团活动。今年3月份,教育部面向全国组织开展“传承的力量”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目征集活动,我校的大型舞蹈《鼓舞扇情》在全国报送的4万个节目评比当中,脱颖而出,被选为2017年国庆节教育部为国庆献礼的15个入选节目的开场之作,10月1日当晚,将在中央教育电视台面向全国观众播放。教育部委托中央电视台一行15人的导演组进驻合隆中心小学,除了在校园内拍摄外,还有83名孩子到丹东虎山长城进行了拍摄。学校抓住这一大好机会,让留守儿童们都参加了表演活动,孩子们用自己的舞姿和笑脸向全国观众展示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4、开展读书活动。在读书活动中向留守儿童免费发放图书,组织“亲子读书活动”,读书活动中教师对留守儿童做到多督促、多关注、多指导。让他们爱上读书,从书籍中得到快乐。
5、开展爱心捐赠活动。组建“党员爱心服务站”,帮助有困难的留守儿童。同时积极与校外爱心团体联系,让爱心团体和爱心人士纷纷走进校园,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帮扶。丹东市爱心协会励志分会、东港市润增集团、东港市政协之友爱心协会、东港市青联纷纷走进校园为孩子们捐款捐物。今年“六一”儿童节,东港市朗读艺术协会开展了走进校园活动,他们不但为留守儿童带来了书籍,还和孩子们同台演出,奉献了精彩的朗读艺术,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愉快充实的六一儿童节。
走近孩子,走进家庭,从小事切入,打开孩子心扉,将党支部建成“关爱之家”,班级成为“温馨之家”,活动成为“快乐之家”,学校成为“圆梦之家”。
关爱留守儿童为学校注入了无穷的精神动力,成为学校底蕴深厚的文化内涵。多年来学校曾被评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优秀单位、辽宁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丹东市文明单位、丹东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丹东市模范学校等。
用爱关注,用心呵护
——发挥党支部在关爱留守儿童中的作用
东港市合隆乡中心小学
2018.4.10
第五篇:关爱帮教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
近年来,农民工及留守儿童、空巢老人问题得到了全社会广泛关注。农民工做为工人阶级的新成员,服务农民工,关爱留守儿童是工会组织的职责,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沽源县总工会从关爱留守儿童特别是困难农民工家庭留守儿童入手,深入调查研究,用主动作为探索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基层工会服务职工群众的使命。
留守儿童的现状
XX县总人口XX万人,长年外出农民工X万多人,由此而产生的留守儿童学生共计XX名,其中困难农民工家庭学龄儿童XX名,分别占全县在校学生的11%和1.2%。从监护情况看,留守儿童隔代监护的占78%,近亲属监护的占17%,他人监护的占5%。
在调查中发现,外出农民工从生活状况上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富有型。他们有文化、有经济头脑,经过多年的打拼,已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在城里有车有房有产业,占外出农民工总数的12%,他们的孩子已随之迁到城镇学习和生活;第二种小康型。在城里有固定的工作、可观的收入,衣食无忧,占31%,其孩子部分留守,且学校放假期间可与父母团聚;第三种温饱型。凭着苦干实干,经济收入比较高,但工作不稳定,长年漂泊在外,在城镇居无定所,占49%,其孩子全部留守,但生活学习有一定保障;第四种贫困型。他们普遍文化水平低,是弱势群众中的弱势。贫困原因复杂,有的因病因残致贫,有的因家庭不稳致贫,有的因收入少而不善勤俭持家致贫,其在国家的惠民政策和当地政府的扶助下,勉强维持温饱,但生活质量低,占9%。他们的孩子全部留守,且生存学习状况堪忧。
留守儿童在生存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生活学习方面。生活上缺少关爱和照顾,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困难农民工家庭留守儿童,生活上仅限于温饱,在吃、穿、用等方面与其它孩子存有差距,给孩子带来自卑感;学习上缺乏必要的监管,学习成绩普遍不佳,全县留守儿童中成绩优秀的只占2%,成绩良好的仅占10%,学习成绩中等及以下的占88%。
心理品质方面。由于缺乏亲情教育和心理沟通,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道德行为方面。留守儿童的家长及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培养教育不到位,经济条件好的对孩子纵容溺爱,物质关心多、精神关注少;经济条件差的,整日为了生计忙碌,更是疏于对孩子的管护和关爱。从而造成留守儿童情感世界和价值观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部分存有迷恋网络、打架、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严重的引发青少年犯罪现象。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基本做法
XX县总工会把关爱帮教留守儿童特别是困难农民工家庭留守儿童做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工作,组织动员社会各界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的成功人士、基层工会组织,协调乡镇、相关科局、企业的力量,形成关爱帮教留守儿童的强大合力。按照“一个重点、两条主线”,即重点关爱帮教困难农民工家庭留守儿童,一条情感关爱主线,一条物资帮扶主线的总体工作思路,给予留守儿童“五心”关爱扶助,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解除了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悉心呵护,“代理家长”请出来。学校工会组织动员广大教职工,为留守儿童当“代理家长”和“爱心妈妈”。全县1200多名教师成为留守儿童的“编外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思想情况,从育人成材的大局着眼,从生活学习的细微处着手,给留守儿童过生日、帮孩子洗衣梳头、检查作业辅导学习,让孩子在无忧无虑中快乐的学习和生活,促其健康成长。
热心引导,“健康心理”树起来。全县XX所寄宿制学校全部建成“留守儿童德育工作站”、“留守儿童之家”,让广大教师在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等方面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引导教育。组织城镇中小学生与农村留守儿童结对子、交朋友,让他们相互帮助、增进友谊,克服心理障碍,培树健康心理。
用心服务,“亲情热线”连起来。县总工会多方协调,免费为X个寄宿制学校的“留守儿童之家”安装电话机XX部、电脑X台,让留守儿童与父母时常通过“亲情电话”、“亲情聊天室”沟通感情、了解情况,加强学生、家长、老师三者之间的交流与联系。
贴心关怀,“成长档案”建起来。通过全面调查摸底, 详细了解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家庭情况等详细资料,协调卫生部门定期入校为留守儿童免费体检,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信息档案和健康档案。
诚心扶助,“社会力量”聚起来。县总工会在白土夭学校举行的关爱留守儿童启动仪式上,率先从办公经费中拿出X千元,为白土夭学校的XX名困难农民工家庭的留守儿童购置了必备的学习生活用品,并组织XX县立强房地产开发公司等多家私营企业,与困难农民工家庭留守儿童进行结对帮扶,在每年为其提供一定的资金扶助的同时,重点在精神层面给予关爱,从送生活费、送衣物、送书籍、送食品入手,经常性地与孩子面对面谈心、心贴心沟通,让孩子感受的社会的温暖与关心,培树孩子学习生活的信心。通过县总工会的组织动员、多方运作,已使全县的242名困难农民工家庭留守儿童全部得到了结对帮教。日前,县总工会又提出了“奉献一份爱心,收获一份真情”的口号,与县关工委、团县委、妇联、县教育局齐心协力,积极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营造全社会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全县的XXX名留守儿童正逐步的得到结对帮教。
工作中得到启示
启示一:关注社会焦点,是做好工会工作的根本所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与思考。把广大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是扩大工会覆盖面,增强工会服务水平,体现工会工作与时俱进的客观需要。关爱留守儿童就是抓住了当前工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找准了工会工作的载体。
启示二:立足现实需求,是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留守儿童心灵和生活需求,从精神上和物质上关心和帮助他们,千方百计为他们安心学习,健康成长创造条件,就是找准了这一特殊群体的思想规律和最迫切的需求,这也是工会服务农民、服务留守儿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启示三:加强协调配合,是推进工作的力量源泉。全面提高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程度和责任意识,把关爱留守儿童成长作为一项“铸魂”工程、系统工程,社会各方的大力支持和协调配合,是工会工作取得实效,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力量源泉。
建议及对策
(一)发展农村经济。着力发展农村经济,培育壮大乡镇企业,增加就业岗位,为农民工回乡创业提供政策扶持,变外出打工为当地务工,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二)强化宣传教育。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社会环境。帮助监护人掌握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引导留守儿童,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安全知识等教育,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三)构建监护网络。建立保护留守儿童的政策法规,完善政策体系,建立政府的主导地位,加大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打造完善的“留守儿童”关护网络,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监护体系,建立长效工作机制。